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4-05-23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通用10篇)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心理状态决定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关注的重点。单就大学生毕业心理而言,有关机构曾经在我国大学生中进行过大范围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有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备受打击,对生活感到迷惘;部分学生甚至会通过读研究生的方式来逃避毕业带来的压力。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心理普遍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对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调动,从多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还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危机,实现一举多得。

1 就业危机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客观实际,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认识不足是当前毕业生的通病,很多学生在毕业择业的过程中都对自己的价值过分夸大,认为自己可以在工作岗位中担任较为重要的职务,可以获得优厚的待遇。但是实际上毕业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对实际工作接触较少,实践经验不足,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发挥出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很多招聘单位一般都将毕业生的薪酬和待遇压的较低,而这与绝大多数毕业生的心理期望相背离,很多毕业生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1.2 就业过于迫切,缺乏长远目光

由于当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些毕业生在还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参加各种应聘活动。部分毕业生还会因为难以抢占先机而造成情绪上的波动,出现急躁、盲从现象。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学生会忽略长远发展,仅希望能尽快与工作单位签订合同,缺少对未来发展的预设,也没有就合同的内容进行细致地分析,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频繁离职,给自己和单位都带来负面影响。

1.3 过分小心谨慎,经常瞻前顾后

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内心比较矛盾,他们既希望能够得到招聘单位的认可,又担心单位待遇与发展前景与预期不符,会影响未来发展。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有时已经被招聘单位录用,仍会生出“下一个会更好”的想法,拒绝招聘单位给予的工作邀请。因此,每年都会有部分毕业生因为犹豫不定,而与优秀单位擦身而过,错过了理想的就业机会。

1.4 缺乏自主意识,跟风现象严重

当前很多毕业生对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缺少明确的目标[1],部分毕业生甚至不知道哪些工作适合自己,不明白自己在哪些领域更有发展潜力。因此,这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经常以家长或者朋友的意见为主,缺少主见,而实际上家长的想法与学生自身的能力不一定相符,很容易造成就业方向的偏差,影响其今后的发展。除此之外,在毕业生中还存在跟风现象,盲目选择热门职业,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就业压力。

1.5 择业主动性差,依赖心理过盛

很多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后并没有选择主动应聘,而是将找工作的责任推给了父母,希望能够借助父母的关系网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现象在当代高校中十分普遍,很多学生都抱有这样的想法,因此忽视就业问题,降低了择业的主动性。

1.6 承受能力偏低,负面情绪滋长

就业是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由于之前学生一直没有与社会进行深入接触,对生活的艰辛、择业的困难没有直观认识,部分学生在屡次被拒之后,就会产生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的孳生多半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良好,深受教师和同学的喜爱,但是在应聘过程中却频繁受挫,对自信心造成打击,严重者还会引发自卑心理。此外,部分学生还会出现神经质、过分敏感等问题,一旦遭到拒绝就心情抑郁,表现出厌世、悲观等情绪。

2 就业危机心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学生原因

当代学生被学校保护的较好,在学校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毕业之后突然进入社会就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性,其中社会经验不足、交际能力偏低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现象。相关机构曾经对毕业生步入社会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有六成的学生都表现出了不适应性,其中将近四成的学生没有形成明确的创新思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背离。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都表现出了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安排、不能承受择业过程中的打击。

2.2 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人们对利益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在社会上形成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风气不仅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也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影响,使学生思想上出现偏差,往往将利益作为择业的首要关注点,并且学生之间还形成了攀比的风气。而作为监管单位的政府部门,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出现职能上的缺位,使得就业市场混乱,加重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程度。

2.3 学校原因

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压力,就业心理出现问题,与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认为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因此不仅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在学生毕业阶段也没有安排有针对性地辅导。其次,就业指导过于形式化,学校缺乏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就业思想进行指导,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就业问题一知半解,难以形成完善的职业规划。最后,当前各级院校在教育创新方面还有待提升,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足,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

2.4 家长原因

部分家长对孩子干预过多,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缺乏对自己未来决断的能力。家长更是缺少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每次回家、上学都是由家长陪同。有的家长还容忍孩子将在校期间穿的脏衣服带回家让父母洗,还曾发生过有的学生将脏衣服打包快递回去,父母洗好晒干了再快递到学校的事情。很难想象,在如此娇惯下长大、毕业的学生能承受社会工作的磨砺[2]。

3 就业危机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在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要使学生的就业心理有所改善,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当前就业危机背景下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具体来说主要的解决路径有以下几个。

3.1 强化学生心理,提升自我认知

要想彻底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应该由内而外进行解决,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改善,并且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在就业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避免出现自我定位过高或者就业要求不切实际的现象。

学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监督与管理,如果没有系统的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将很难达到对自身心理进行调试控制的效果。一般来说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同时,辅导员也应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重点关注,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指出学生错误的认知,避免学生自我膨胀。

要培养学生长效发展意识,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仍然能够对自身的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能够从社会中找到优化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意识的培养,应该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自主学习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学校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并且利用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与实际工作产生更加深入地接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更具自信心,不会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现象。

3.2 调动社会力量,完善运行机制

学生的就业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社会风气的转变、运行机制的变化等都会造成学生就业问题的变化。鉴于此,在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解决过程中,也需要提高对社会力量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完善,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就业环境,让学生就业压力有所减小,心理问题得以消除。

政府要对学生就业进行扶持,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出台政策方针,并且以官方的名义开设人才市场,强化人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招聘单位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与学校形成合作关系,进行定向培养。

招聘企业应搞好宣传工作,在招聘期间组织员工宣讲,详细介绍公司的发展方向、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等。

3.3 发挥学校作用,优化心理教育

帮助学生就业,让学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学校的责任之一,当前很多院校在这方面表现的相对较差,没有对学生的毕业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仅从形式上对学生进行支持,没有在心理方面给予学生帮助。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应该对之前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对学校的心理教育进行优化。

首先,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进行提升,让思想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关注教育的实用性,对学生就业给予指导,并且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

其次,要针对毕业生进行特殊辅导,将重点放在职业规划方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未来的工作,便于学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进行就业辅导的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畏难怕苦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对基层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并愿意加入到基层工作之中。

最后,高校应该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对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的情况进行关注,这样一方面能够给予毕业生一些就业方面的建议,减轻毕业生的彷徨感;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毕业生就业中吸取一些经验,对以后的毕业生就业辅导进行优化。

3.4 修正家长思想,鼓励学生自主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一直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掌控,过度干预孩子的就业,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容易使学生错失优秀的工作岗位。因此,家长应该对自己的思想进行修正,增加对孩子的信任,给孩子更加广阔的自主空间,将自己的想法作为建议提供给孩子,而不是代替孩子进行最后的决定。

4 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就业环境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就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就业压力,甚至面临就业风险。这些就业压力和风险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自然会产生影响,比如导致大学生出现如自卑、自负、不平衡、不愿意工作、在家啃老等心理问题[3]。因此,一定要对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多关心他们的就业困难,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更多的出路和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危机和就业风险对大学毕业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摘要:<正>心理状态决定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我国政府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关注的重点。单就大学生毕业心理而言,有关机构曾经在我国大学生中进行过大范围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有的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备受打击,对生活感到迷惘;部分学生甚至

参考文献

[1]刘莉.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2012(2下):179-180.

[2]李萍.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11):146-147.

[4]杨忠东.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12(2上):52-54.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极大冲击,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推进。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效

(一)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就业率相对稳定。截至4月24日的统计情况显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签约率分别为22.21%、14.48%和14.09%,总签约率14.7%,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

(二)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措施扎实有效。每年全省共招募800名高校毕业生到全省50个山区县及东西两翼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省政府从20开始,每年投入约848万元,用于开展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录800人,每人每月生活补贴800元,每人每年交通和保险补贴1200元);从开始,每年投入6000万元,用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项目(每年招录10000人参加“上岗退费”项目,每人每年退费6000元)。对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服务基层、服务农村的毕业生,除享受国家、省、市及有关部委文件规定的奖励政策外,学校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元,并授予“志愿服务优秀大学生”光荣称号,大大调动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三)积极援助困难毕业生就业深得人心。对毕业后6个月仍未就业的大学生在进行失业登记后,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可享受下岗失业人员的`有关优惠政策和保障待遇,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可享受失业救济。该政策有力地帮扶了就业困难和家庭困难的毕业生,对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调研,进一步认清形势。从年初,省教育厅组织了若干调研组,分赴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江门、肇庆等地,就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在当地人事部门、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局的协助下,与近80家当地企业及高校代表进行座谈,并形成调研报告,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在原有九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市场,面向届毕业生举办44场专场招聘会,形成了成熟的分科类供需见面会、行业专场招聘会、区域性市场活动、高校内部小型招聘会四种形式相结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截至3月22日,共举办38场招聘会,进场招聘用人单位5023家,提供需求岗位95620个,参加供需见面活动的毕业生共55.8万人次。

(三)落实执行“一把手”工程。由省教育厅厅长与各高校一把手签定“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许多高校参照省的做法,也采取与二级学院及系领导签定相关责任书,有的甚至与班主任签定责任书,把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

(四)提高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水平。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指标体系,对全省100多所高校共开展了以“三到位”为核心的就业督查工作,对各高校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分析

1.迎战金融危机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逐年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10万,再创毕业生人数新高,占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剩余”的累积效应也已显现,历年沉淀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创新高,已达到了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去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由此引爆了全球金融危机,众多企业削减了新增岗位,有的甚至放弃了每年例行的校园招聘,使得高校毕业生需求总量降低。“两高”与“一低”迎面相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还专门制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还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专门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全国工商联等20多个部委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不同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应该说,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重视的程度、促进的力度超过往年。

2.在化解金融危机中,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五大因素突出

2.1 经济增长

就业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经济总量问题,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是缓解就业矛盾的根本出路。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的犹豫或摇摆,都不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加快经济发展无疑是“就业优先”之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政府投资计划,是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力,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动力”。

2.2 就业政策

毕业生就业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改革问题、稳定问题,需要政策协调配套解决。金融危机爆发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高密度出台。国务院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有关部门迅速贯彻会议精神,集中出台了包括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实施2009年“三支一扶”、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积极落实,就业危机逐步缓解。

2.3 高教改革

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层次、质量和整体水平,而大学毕业生的素质直接取决于高等教育的质量。正因为如此,我国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人才培养进一步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部门特别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每一所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2.4 就业理念

在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下,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的大学生在工作地选择上已经超出了或者说偏离了经济学上理性人的假设。在严峻的金融危机环境下,为实现充分就业,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科学就业观,树立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正确成才观。

2.5 社会责任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级政府纷纷响应“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出台措施扶持企业发展。而相当多的企业也表现出了迎战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做出了“不裁员”的承诺,培育着企业与员工“共渡难关、同舟共济”的企业文化,为国家分担就业压力,与全社会共克时艰,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些企业的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担当勇气,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当代企业家身上“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低潮中,中国毛衫名镇——洪合镇的十几家企业则抓住机遇吸纳人才,嘉兴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积极为新项目储备、培养人才,一方面表现出了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也切实履行了支持就业的社会责任。

3.五大促进因素运作机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期影响

3.1 重民生,政府主导就业意识提升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针对就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拉动就业、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扶持鼓励创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等。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增长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业连着民生,政府对就业就始终会高度重视、积极关注,同时政府明确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对高校毕业生采取专门的促进就业措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形成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3.2 谋发展,高校教育质量意识提升

2008年国务院对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的职能进行调整后,更有助于教育部门和高校加强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教育质量。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毕业生就业的层次、质量与水平将成为高校间激烈竞争的标志。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将会成为高校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各高校应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合理设置、调整和拓展学科专业,科学定位教育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合理配置课程资源,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应把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等职业发展类课程列入课程计划,变成人才培养质量战略的一部分。

3.3 思创新,高校学生创业意识提升

面临严重的金融风暴袭击,在破解就业危机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创业”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词语。无论是就业现实或国家政策,都对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尝试选项和广阔舞台,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得到了极大地催化和调动,不少大学生都跃跃欲试,大学生创办的公司逐渐增多,且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有所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模式。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同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又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希望。因此说,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国家的人才战略与和谐发展,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平安。政府部门、高校以及用人单位不断总结和积累促进就业工作的经验,以合力破解就业难题,就能够形成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让大学生就业的话题变得不再沉重。

参考文献

[1]王亚栋.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匹配矛盾突出.中国新闻网,2009-2-26.

[2]金玉秋.西方就业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8,(8):121-125.

[3]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R].教育部网站文献资料.

[4]张翠英.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2008,(15):60-63.

[5]焦炜,李玉泉.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J].2008,(3):

81-84.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4

我国遇到的机遇, 目前, 严峻的就业形势, 高职毕业生应对的就业困难就更多了应, 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高职毕业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调整自己的不良就业心态, 克服恐慌心理, 在严峻的背景下, 要抱有乐观心态, 确定就业目标, 稳扎稳打, 对自己有个合理的定位, 规划好自己的就业前景, 成功实现就业。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1、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危机

(1) 国际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有很多的外资企业濒临破产, 我国国内的中小企业规模也在缩减甚至倒闭, 企业危机带动了就业市场, 导致就业的岗位明显能减少了。与此同时, 金融危机促成了失业人口的增加,

一些因金融危机而导致企业倒闭造成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 重新回到起点, 又要重新择业。这部分人对于新的毕业生来说也是一种竞争。

(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我国国内就业门槛也提高了, 部分企业为了减少开支和节省成本, 开始进行裁员, 在就业市场, 用人单位为了缓解金融危机, 纷纷在提高了招聘要求, 降低薪资水平, 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下, 用人单位就业岗位减少, 危机导致企业破产或倒闭, 大量员工失业并要再就业, 就业门槛也有提高, 对于刚出校门的毕业生, 他们的压力就更大了, 在缺乏就业经验下, 要接受就业带来的多方面的挑战, 就业的心理问题也会困扰不断。

2、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仍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

(1) 自卑心理与依赖心理。自卑是自我否定的表现, 与依赖心理是共存的。这种心理产生悲观、抑郁、孤僻等不良情绪, 缺乏勇气, 不敢与人交谈,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严重缺乏自信心, 而且不愿意与人接触, 独立性不强, 过多的依赖家人和朋友, 在与用人单位面试中, 语言能力欠缺, 逻辑思维很弱, 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 从而丧失就业机会,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缺乏信心, 在择业中, 不会自我肯定, 心里矛盾越来越突出。

(2) 焦虑心理与恐惧心理。心理焦虑是因遭受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在择业过程中, 在焦虑状态中的毕业生, 情绪上紧张、烦躁、意志消沉, 影响正常择业。过度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 极易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面对挫折就会情绪低落、愁眉不展, 产生抑郁心理。急躁心理是一种不良的情绪, 这部分人容易发怒,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信心不足、敏感多虑、情绪容易波动, 逃避现实, 对前途失去信心, 缺乏创业的激情, 最终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3) 攀比心理与孤傲心理。由于毕业生的家庭情况不同, 在找工作的问题上, 很容易引起毕业生争强好胜的攀比心理,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 毕业生大都有虚荣心, 好胜心较强, 傲气十足, 心高气傲, 好高骛远, 这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估价过高, 不屑到基层工作, 在择业时, 盲目选择大城市、机关工作或高工薪的工作, 最后是两手空空, 很难找到满意工作。

二、针对金融危机下就业心理问题采取的对策

1、高职毕业生要正视社会现实, 进行自我调整。

积极面对社会压力, 要坦然面对就业挫折, 学会抵抗压力,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高职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就业自信心。毕业生要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 要客观分析自身情况, 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 发挥长处, 找到缺点, 规避短处, 在情绪方面, 要适当自我鼓励和肯定, 避免产生不利的情绪, 要用积极的心态正视生活和工作, 审视自己, 自信心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 应该充满自信, 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以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 通过这种机会更好的了解自己。

2、高职院校要做好毕业生毕业前的心理辅导工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了, 学校应该提供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培训辅导教师, 对学生做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工作, 宣传就业知识, 对举办一些关于就业的讲座活动, 让学生对就业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

3、社会也要对毕业生给予支持和

帮助, 帮助和支持, 虽然金融危机使得就业更艰难, 只要毕业生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 社会和政府采取相应对策稳定经济形势, 帮助毕业生消除就业信息障碍, 那么在一定程度上, 这种矛盾也会得到缓和。

总之, 从全局分析, 毕业生是主体, 社会和学校所作的都是辅助工作, 重点还是要看自己怎样来面对这种境况, 应对金融危机下带来的就业问题, 毕业生在找工作前, 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学校的辅导下,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社会的帮助下, 增强自信心, 正视就业困境, 勇于面对各种危机, 这样才能成功找到工作。

参考文献

[1]熊丙奇:《以积极心态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 《东方早报》, 2008:11-28。

[2]马良军:《大学生不良就业心态分析及调整》, 《陶瓷研究及职业教育》, 2006 (4) :16。

[3]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8) 。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形势 就业对策

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发展因此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又何以独善其身?随着危机的蔓延深化,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而当前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动荡局面的出现使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环境的严峻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我国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2008年全国毕业生达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预

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达到592万人。而与去年滞

留大学生一起,预计将达到600万。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供求关系来表示,毕业生人数增加=市场供给增加,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内部裁员,外部停招=市场需求减少。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样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下,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可想而知,这可能意味着,今年将有近50%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金融海啸,已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波及大学生就业市场。虽然这股经济寒流传导到国内会相对滞后,但部分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用人需求明显减少。一方面,企业社会招聘和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减。据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较为直接的沪上金融、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六成以上。一些大型企业推迟、缩减甚至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的情况非常普遍,如恒大集团、中海地产、银城地产等地产大户也纷纷传出取消全国招聘计划,而东亚银行长江证券、富国基金、韦莱保险今年均尚未启动校园招聘计划。另一方面,在外围经济危机的压力下,部分企业开始裁员甚至破产,如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与此同时,由于许多对外做加工贸易的厂子,经济效益下降,大量员工失业的局面已成定局。金融危机的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缩减成本,而减少员工的数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这就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对策

就业的形势只是外在的影响因素,而解决此问题,广大的毕业生不能依靠政府出台政策,缓解就业压力,而是应该从自身出发,积极培养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应对金融危机下严重的就业形势。

(一)根据企业需求培养自身能力

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愿意从自身考虑,对自身的期望过高,这样容易造成大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错位现象。根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调查显示:企业更需要实践能力强、适应能力好、有团队精神、有实干精神的人。针对企业的这种需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多参加社团活动,注重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这样,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就业背景下,仍然可以游刃有余。

(二)了解市场需求情况

当前情况与以往的情况有所差别,许多企业原定的招聘名额都有所缩减、甚至取消。针对这样的现象,毕业生必须依靠学校、网络、政府报告等手段,了解自己期望的企业是否在招聘,招聘单位缩减到什么程度,自己在市场需求中是否有立足之地,同时自身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是否一致等问题都是值得当前毕业生关注的。

(三)准确定位自己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2009年毕业的学生遇到了双重“寒流”,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而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招聘人数缩减到历史“新低”。在这样的矛盾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大学生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不要悲观,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能力;二是准确摆正自己的自身定位,将原来的期望值下降,或者找好自己自身价值最适合发挥的企业;三是对自身做一个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使自己能够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主动出击,捕捉就业机会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影响成败。大学生在就业准备和就业过程中要有主动意识,主动分析客观形势、认清自我,积极搜集相关职位信息,多参加招聘会和宣讲会,主动大胆地向合适的企业和单位进行自我推荐,而不是消极地等待机会自己找上门来。主动出击才能赢得机会,被动地等待在当前形势下是不切实际地坐以待毙。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市场带来的不仅是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而机遇是属于有准备的人,更属于能够主动出击的人。机遇稍纵即逝,不去主动捕捉搜寻机会,纵使你本身能力突出、表现优秀也是枉然。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培养并形成独立的、积极的既符合个性特质,又适应社会先进性甚至引领社会先进性的态度和做人做事的方式,要将“主动”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五)增强自身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素质和练就过硬的能力是关键。一是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深挖洞、广积粮”。渊博的知识,灵敏的反应能力,健康的心态和理念,良好的职业素养,这些都是企业所看重的。另一方面,要培育和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自身独有而他人无法取代的能力。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们一定要理性认识客观环境和自我条件,改变悲观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找准定位,主动出击,成功实现就业突围。

参考文献:

[1]张智勇,边慧敏.大学生就业指导(第2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3.2.

[2]宣烨,张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市场周刊.2008.3.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6

一、就业情绪, 心理扭曲不定

1. 恐慌心理。

在高校调查过程中发现, 许多大学生一听到金融危机似乎有“闻风丧胆”之感, 对于即将或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恐慌心理”则是大学生群体中最普遍的现象[2]。毕业生普遍关注就业市场的行情变化, 看到许多同学无法就业也不由地担心起自己的工作情况, 所投大量的求职简历也多数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 企业的暗淡反应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很大。

2. 逃避心理。

面对市场上“招聘岗位少, 求职人数多”的现象, 毕业生们开始选择逃避, 不愿意去求职就业, 而这也是造成就业率低下的直接因素。调查数据显示73.1%的大学生宁愿待在学校也不愿求职工作。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则多数选择继续“考研”来躲避这场“经济灾难”, 以让自己免受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将就业的希望寄托于来年, 其实是缓兵之策。

3. 侥幸心理。

面对金融危机, 很多毕业生们为了“险中求胜”都纷纷开始了求职就业计划。但人才市场上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部分学生在危机形势下依旧存在着侥幸心理, 希望能够找到“高职、高薪”工作岗位, 但实际情况却远不如预期那样。毕业生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对于基本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 这使得成功就业人数更少, 对高层次职位的侥幸心理让学生得失无常。

4. 放弃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 不少大学生在金融危机下由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 直接选择了放弃就业, 当起了“宅男宅女”、“啃老族”, 这对于大学生人生价值是一种摧残。几年的高等教育学习后, 难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发挥, 这让大学生们备感困惑, 对于参与就业竞争则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意气风发的青年们斗志全失, 长期下去对于工作也丧失了热情。

二、就业简历, 信息资料虚假

1. 简历质量不高。简历是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的“名片”,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重视大学生们的简历资料。但高校在对学生简历制作时没有监控, 学生的简历资料随意制作, 造成了求职简历“假、大、空”的现象。

2. 很多大学生为了谋求工作而在自己的简历上填写不真实的信息, 简历表面上看很丰富, 但其实都是虚假信息“堆积”起来。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失信于人”的做法。

3. 学生们根据自己爱好制作的简历, 在企业管理人员看来都是不合格的, 必将影响到企业招聘人才的计划, 影响大学生们的顺利就业。为了在金融危机下求得一份职业, 学生们都注重个性简历, 但往往适得其反[2]。

4. 对于简历资料收集不全, 阻碍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竞争选拔时常常会被“淘汰”。随着金融危机给市场经济、人员就业带来的影响日趋激烈, 学生必须要对自己的简历给予重视。

三、就业指导, 结合市场行情

“就业指导”是学校必须要加强完善的工作, 它能够给学生开辟一条成功的就业之路。

1. 增强能力教学。

教学工作是高校日常管理的重点, 只有抓好教学才能让大学生们增长才干, 增强技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有了更新的认识, 早期的“重学历”观点已经得到了彻底的改变。“重能力”才是企业注重的考核指标, 金融危机下企业更需要能够帮自己“出谋划策、渡过难关”的人才, 高校教学必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2]。

2. 结合市场变化。

市场不仅是社会经济的“风向标”, 也是高校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的“指明灯”。高等教育必须立足于市场才能保证大学毕业生“学有所成, 学有所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们需要及时结合市场行情, 把握最新的企业动态, 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中运用到的知识或技能, 这样就可以实现“专业对口”就业, 让学生的市场价值得以体现。

3. 建立信息体系。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企业为了应对危机会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 市场情况也在时刻变化着。因而,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创建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 网络各个专业的就业信息。然后通过网络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让学生们及时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就业行情, 尽早应聘, 尽早为自己的工作做好准备。

4. 注重学生管理。

大学毕业生虽然都是成年人, 其自身的思维意识里对于社会就业情况深刻了解。但在应聘就业时往往因承受不住压力而退缩, 心理上、行为上都处于消极的状态。就业指导教师应细致观察到学生的各种变化, 对学生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引导学生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未来工作岗位。保证自己先“就业”, 再“择业”, 一步步朝着自己的规划走。

四、就业学生, 综合完善自己

“无论危机有多重, 无论市场有多乱, 无论就业率有多低”, 大学毕业生要想成功就业只有一条出路———“靠自己”。只有不断充实、完善、调整自己, 才会让自己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争得筹码。应届或往届毕业生都要深刻认识到危机下的就业局势, 深刻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 并制订长远的完善计划来提高自我。笔者经过调查后总结了学生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

1. 知识是根本。

“知识是资本”, 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则称不上合格的毕业生, 更不用说顺利就业了。作为已经毕业的学生, 应当不断温习自己的专业知识, 操练专业技能, 把“理论实践相结合”, 创造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对于在校就读的大学生, 则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危机感, 更加勤奋刻苦学习, 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把知识作为自己的筹码。

2. 思想是前提。

不可否认, 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率持续下滑。但在“危机”中也包含“商机”, 若仔细观察市场中还存在着诸多就业机会, 这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把握争取了[2]。“就业思想”则是大学生们首先需要调整的问题, 倘若学生还抱着“高薪、高职、高位”的就业心态, 则求职结果肯定远不如预期。学生应先找份工作“骑驴看马”, 遇到好的工作时再“跳槽”也不迟。

3. 能力是捷径。

马云在高校演讲时曾说:“企业不缺理论人才, 缺的是动手人才”, 这充分显现了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学生应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 不能一味地扎在书本堆里,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市场需要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金融危机下, 企业招纳的不再是“花瓶人才”, 而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实战人才”, “实战人才”才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馍馍”。

4. 品德是形象。

可以说,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 自身具备的优点越多, 其求职成功的胜算就越大。因而, 除了理论、实践方面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还必须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养成良好的言谈举止习惯, 这样在和企业领导人交流时能让对方感到自己的谈吐举止水平, 给企业留下深刻的印象[1]。这样在应聘岗位时才可融洽交流, 对自己的成功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

综上所言, 毕业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庞大的群体, 其每年的就业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大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就业率, 在市场求职竞争中占有优势, 则必须要深刻反思自己的不足, 及时完善调整自己。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要围绕学生积极开展, 双方面努力保证学生就业成功。

摘要:金融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国家未来经济局势的变动有着直接影响。目前, 金融行业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三大现代经济行业, 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除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金融对于社会群体的就业情况也影响甚大。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青年群体, 当其在求职阶段遭遇金融危机时, 带来的影响将是极其严重的。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 文章通过调查总结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且对提高就业的问题重点分析。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7

一、研究回顾

传统的经济理论表明, 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赖于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和资本积累等因素,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是互动和正相关的。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 增加就业、降低失业。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进程也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人数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原因及对策》一文中对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指出,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依赖经济发展, 也要进行体制的改革。河南城建学院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简要概述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中北大学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中指出: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主要不是由于大学扩招, 而是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有关, 解决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相关对策。唐山学院代冬芳、王金明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中提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从就业政策、热点调整、职业规划等六个方面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不完善

劳动力需求是引致性需求, 它取决于产品需求, 而产品需求又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消费和投资的下降而下降, 因此, 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力需求不足很难由供给条件的改善来调整。而在此背景下, 由于劳动力市场管制以及员工技能上的差异, 企业将首先取消新增的劳动力需求。因此, 如果没有专项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将很难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二) 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 大学生就业热点已经被重新调整, 而农业、教育、医药、行政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 IT行业尚未受到显著影响。此外,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行业也是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行业, 就业形势较好。根据历年调查统计, 国家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大户, 这一就业市场也是相对稳定的。

(三) 大学生选择就业的区域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 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大城市则对大学生有着强劲的需求, 但是一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 (显性的指标限制与隐性的行政限制) 与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需求抑制 (户口、社会保障、流动等) ,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人为分割。

(四) 劳动力市场难以短时间吸纳毕业大学生

在时间结构上, 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 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 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五) 学生就业能力突显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 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三、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 将这些指标归纳为少数不相关的重要指标, 从而简化计算和消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接下来, 对相关指标进行线性分析,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模型的结论不仅能对2010届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而且对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有着借鉴之意义。

(一) 模型建立

我们首先考虑对货币供应量、存款、贷款、国内信贷、外汇、金融债券、储备货币七个金融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来减少变量个数, 之后再用得出的主成分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方法解出模型和综合评价。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首先考察收集到的原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是否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因子。这里借助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通过SPSS操作后, 得出结果, 从中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15.88, 相应的概率P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 由于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α, 应拒绝零假设, 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 KMO值为0.768, 根据Kaiser给出了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第二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值。操作后得出公因子方差, 货币供应量为0.980, 存款为0.992, 贷款为0.982, 国内信贷为0.981, 外汇为0.996, 金融债券为0.927。由此可知, 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因此, 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第一组数据项描述了初始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 第1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5.857, 解释原有的6个变量总方差的97.609% (5.857/6*100%) , 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7.609%;第2个因子的特征根值为0.135, 解释原有6个变量总方差2.246% (0.135/6*100%) , 其余数据均类似。在初始解中由于提取了6个因子, 因此, 原有变量的总方差均被解释。

第二组数据项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可以看到, 国内信贷的相关系数为0.998, 货币供应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 存款的相关系数为0.991, 贷款的相关系数为0.990, 外汇的相关系数为0.990, 金融债券的相关系数为0.963。由于提取的因子, 都接近1, 总体上,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 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

(二) 模型求解

第一步:前面建立了一个主成分模型, 在计算主成分的步骤中将出现因子载荷矩阵, 我们可以取得每个主成分的方差, 即特征根, 它的大小表示了对应主成分能够描述原来所有信息的多少 (更多情况下是由方差贡献率来反映) 。对七个变量进行提取了一个主成分变量, 故主成分的模型可以为:

由相关数据可知主成分的线性方程模型为:

第二步:求出了主成分的线性方程后就再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分析 (方法:做完第一步后就可以得出F的值, 然后将该值与大学生就业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 得出调整的判定系数R=0.854较接近于1, 拟合优度较好。

同时, 被解释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为0.389, 回归平方和及均方均为0.365, 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58.368, 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 依据该表可进行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如果显著水平α为0.05, 该模型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α, 应拒绝原假设, 认为主成分F与被解释变量间 (大学生就业率Y) 的线性关系显著, 由此表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的常量α、β系数分别为-1.444、1.009E-06, 将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y=α+βF得最终的回归方程。

大学生就业率为:

(三) 模型的检验

成对样本统计量检验后表明, 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样本的平均值分别为0.18015和0.18817, 无较大差异, 实际就业率略低于模型检验就业率。实际就业率与模型检验就业率两组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971, 它表明, 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 样本二者的线性相关程度很强。由成对样本检验也表明, t检验统计量观测值对应的双尾概率p值接近于1, 在显著水平α为0.05时, 由于概率p值大于显著水平α, 应接受零假设, 即认为总体上就业率的平均值与0无显著差异。

四、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实证分析, 应对金融危机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危机, 必须整合政府、学校和大学生个人的资源, 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 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 找准方向, 促进大学生就业。

第一, 政府方面。建立政府统一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取消户籍、档案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限制, 实现就业自由流通。举行针对性较强的应届大学生就业洽谈会, 开展免费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广泛建立政府投入的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见习基地, 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继续组织实施好“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 加大对大学生下基层工作的支持力度。应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创业扶持政策, 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宣传力度。

第二, 高校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导作用。高校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 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数据库, 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发布平台, 为学生及时、有效、准确地传递信息;定期召开各类校园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和应聘机会, 同时做好企业招聘服务、就业追踪等工作。组织专门人员联系企业, 建立各种产学研基地, 既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保障, 也可发挥高校技术前沿的引领作用, 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技术, 达到双方共赢的目的。

第三, 大学生自身方面。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态, 理性看待就业前景, 提前规划布局。拓展实践空间, 提升核心竞争力。利用大学期间, 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修炼实践技能, 参加各种校园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锻炼自己, 塑造较强的综合素质, 尝试在平凡中练就真功。

摘要:文章建立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率与金融的主要指标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对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旨在对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SPSS,线性回归模型

参考文献

[1]、毛海棠.金融危机下的居民消费模型及趋势预测[D].中南大学, 2009.

[2]、刘月凡.高等学校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樊铮钰.论金融危机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J].新闻爱好者, 2009 (9) .

[4]、王晋光.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21) .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8

一、认清就业形势, 坚定就业信心

我国人口基数大, 劳动就业压力格外突出。自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向大众化教育方向改革伊始, 2003年是扩大招生规模后的第一届毕业生, 当年全国毕业生总人数212万人, 比02年净增67万, 随之的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以每年近20%的比例剧增, 2009年达到611万, 2010年更是高达630万。大学毕业生须面临群体内外双重的就业压力与竞争, 就业难的问题自然日益凸现出来。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面对金融危机, 我们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其实是危中有“机”, 较之相比另外一个就业难群体—农民工而言, 大学毕业生仍然具有自身的特点。无论从就业层次、就业性质, 还是从就业期愿上, 下岗职工与农民工的就业不会对大学生就业形成直面的冲击, 他们对大学生形成的外部压力, 更大意义上是在就业人数的数字层面上。

大学生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力量, 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目前, 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为15%, 而美国入学率为82%, 日、英、法等在50%以上, 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高等教育则刚由“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的门槛。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年年递增, 但在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 高层次人才仍很稀缺,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数的5%, 因此, 从总体上看, 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的说法是不完全的。大学生群体拥有知识、富有朝气, 是信息时代的先锋, 只要扎实专业知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坚定信心, 在就业职场中应该拥有自己的优势。然而现实中, 大学毕业生就业却处处碰壁, 金融危机下, 更是遭遇就业寒冬。这就需要大学生既要坚定信心, 又要从自身和外部社会大环境两方面去分析, 沉着应对。

二、了解就业政策, 转变就业观念

作为新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 首先要及时了解把握国家的规划布局、经济形势、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等, 这对促使其转变就业观念、成功务实就业会起到重要作用。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我国有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利用不同的发展切入点, 以点带面, 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80年代, 深圳是第一个发展切入点, 带动了“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90年代, 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 上海浦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切入点, 从而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繁荣等等, 在国家宏观布局的大背景下, 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者比比皆是就是成功的例证。

在“十一五”期间, 随着东部的“率先”实现现代化;西部的大“开发”;东北的“振兴”;中部的“崛起”, 各区域经济则是全面开花、各具特色、协调发展, 给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成功的方向。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 党和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 由以城市建设为主体转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此,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大学毕业生将会拥有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就业的机会也更多。

与此同时, 为促进大学生积极就业与创业, 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2006年2月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各省市地方政府纷纷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实施办法和优惠政策, 如对“三支一扶”的大学毕业生在服务期间给予生活、交通补贴费;服务期满后考取研究生或党政机关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对创业大学生在税收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小额贷款等财政方面的支持;户籍、党团组织关系的转接;优先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等。2008年1月起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有力地保护了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 据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有关就业意向调查数据,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有就业意向期望值偏高的原因。在区域选择上, 70%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北京等直辖市或沿海开发地区;在单位、行业选择上, 近60%的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工作;而首选去中西部工作的只有2%。到热点地区、热门行业就业仍然是大学生思维中的定势。

目前, 单纯以就业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工资待遇作为择业标准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和高工资、高待遇, 就业期望值偏高。还有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 对就业政策不甚了解, 就业观念陈旧,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定位, 这与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缺乏不无相关, “让一个高中生洗盘子, 他能接受, 但是要是让他读了大学再去洗盘子, 他就觉得社会对他不公平了。”一位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的这席话, 道出了很多大学生的内心感受。

事实上, 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一方面让普通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了, 大学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 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 大学生成了素质比较高的普通劳动者。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曾公开表态, 北大学子卖肉也很正常, 北大的学生同样可以做一名普通劳动者, 因此, 大学生应该正视就业形势, 降低期望值, 转变就业观念, 把自己看作普通就业大军中的一员。所以, 转变就业观念是当务之急, 金融危机既是挑战, 也是一个契机, 大学生要学会用平常心态来看自己, 转向基层就业, 坚信“行行出状元, 处处可立功”。

三、提高自身素质, 挖掘就业潜力

高等教育应以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职能。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做了很大的调整。但大学有自己“思想自由、学术自由、教学自由”的特色, 很多学术性、研究型专业不可能完全与市场接轨, 另外, 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 大学在适宜社会需求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有些专业设置陈旧而与市场需求错位, 形成了人才供需与配置的时间差, 导致供求之间的差异, 从而导致部分学生面临就业困难, 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有统计显示, 文科类人才需求仅占招聘需求总人数的24.8%, 最近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高职高专法律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一。文、史、哲、法等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学生就业尤其困难, 不难看出, 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结构性过剩。

在就业市场上, 大学生应该是素质较高的竞争者, 社会对大学生群体有较高的素质期待。眼下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 很多用人单位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大不如从前, 有些大学生甚至找到工作后因不能胜任而被请辞。这一方面说明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 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也更说明大学生需充分利用大学这一平台,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大学生在自我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时, 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 广基础、深专业, 提升专业素质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迫于高校收费体制的现实和就业的压力,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刻苦学习, 系统掌握专业知识, 自觉为未来就业积极准备。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自习室饱满, 抢占座位, 节假日不休息等现象。同时, “升本热”、“考研热”、“考证热”也在高校中盛行。

但是大学毕业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 如高职高专法学类院校的学生大多走“专升本”、自学本科考试、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之路, 亦步亦趋, 到头来在就业中仍是相互撞车。因此, 解决这类学生就业难问题除了打好专业基础, 更要另辟蹊径, 挖掘就业潜力。

2. 提高个人品质, 加强自我修养

求职场上, 因“小节”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的现象屡见不鲜, 背负更高期待的大学生更要在具备过硬专业知识的同时, 注重自身修养, 提高个人品质。

首先, 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证。“德是第一位的”, 高校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党员”等政治荣誉, 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过硬的重要标志, 是成功就业的优先条件之一。

其次, 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人文素养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内涵,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 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 这也是大学生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最后, 加强道德、心理修养。大学生要不断陶冶道德情操, 提高道德认知, 履历道德行为, 诚实守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就业中的弄虚作假, 及就业后的连续“跳槽”现象就是一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目前因诚信问题造成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产生信任危机也是其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在职场上树立阳光、自信、良好的自我形象。不去患得患失, 做到张弛有度、有礼有节, 不仅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3. 提高交际能力, 加强团队意识

交际能力是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成功就业中的重要纽带。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 学会合作、注重团队精神往往是打开用人单位大门的敲门砖。

四、扩大就业渠道, 规避就业风险

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拓宽就业渠道, 近年来, 围绕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以及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为大学生就业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当然, 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初入社会求职时, 要增强针对性, 慎防就业陷阱。目前市场上欺诈招聘的花样繁多, 为提高防范意识, 如下方面值得大学生注意:

1. 粉饰职位信息, 骗取劳动力。

有些用人单位利用高工资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 优厚的福利待遇等条件来吸引大学生, 在签约中隐瞒了如到异地就业、转手倒卖等信息, 欺骗大学生。

2. 借招聘非法敛财。

有些招聘单位以招聘为幌子, 巧立名目, 收取各种如手续费、就业保证金、服装费、城市增容费、出省出国费等, 骗取急切求职人员的钱财。

3. 以招聘为名, 盗取个人信息。

有些招聘单位完全是虚构的, 提供子虚乌有的就业信息, 利用招聘获得应聘人的身份证号、家庭成员情况、家庭住址等重要个人信息, 有的甚至还要求留下身份证件, 其背后的企图显而易见。

4. 非正常途径传递就业信息。

如利用发传单、发短信、墙头电线杆上贴小广告等, 这些大多是非正规、临时性甚至非法的工作。

5. 利用想一夜致富、一举成功的投机心理, 煽动创业。

如国家一直重拳打击的传销活动, 就曾有不少大学生深陷其中。

只有认清我国的就业形势, 了解各级政府推动就业的优惠政策, 把握好准确的自我定位, 冷静分析、沉着应对, 拓宽渠道, 灵活就业, 在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下, 即使在当今的金融危机形势下, 大学生就业难的课题终将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维宁.当前国内经济热点问题[N].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2]郭琪.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 2.

[3]秦红明, 植秀成, 高丽珠.初探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2009, 4.

[4]李鸣.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应对[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9

本次调研运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共设计了“有关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择业发展观、择业报酬观、择业声望观、择业代价观”等五大类别35个具体问题。为保证调研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访谈部分主要采用与学工部、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访谈, 了解学校历年的就业情况。本次调查共向校内13个学院28个专业的大四在校生发放问卷1624份, 回收问卷1568份, 其中有效问卷1532份, 有效回收率为94.3%。被调查者中男生603名, 女生929名, 男女生比例接近2:3。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 该校2009届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择业区域以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为主

调查显示, 有50.7%的毕业生生选择了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 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4.6%和26.1%。有22.7%的选择了沿海开放城市, 16.4%的选择了京津沪, 只有5.7%的原意去边远农村地区, 还有4.5%选择出国。通过数据显示, 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希望在内地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就业, 这与多年来认为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的观点形成强烈反差。

(二) 薪水期望值趋于理性, 择业取向选择上力求稳定

调查结果显示, 薪水期望值在1000至2000元这个阶段的为最多, 占到受调查学生总数的59.7%;在2000至3000元的为27.2%, 4000至000元的为9.4%, 5000元以上的有3.7%。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薪水期望值在1000至2000元, 说明该校学生对自己的求职起薪基本符合实际。在单位性质选择上, 毕业生更多倾向于选择国有事业单位。调查中首选党政机关的学生占28.4%, 20.8%的选择国有企业, 选择三资企业的毕业生为17%, 中小学校的为24.5%, 其它依次为高等院校4.5%、科研单位4.3%, 只有1.8%的毕业生选择乡镇私营企业。笔者认为这与之前呈现的薪酬期望值数据并不矛盾。虽然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基本趋于理性, 但对工作性质的选择还受到传统择业价值观的影响。尤其在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背景下, 国有事业单位的岗位相对稳定及待遇高, 吸引了大量毕业生。

(三) 社会关系逐渐成为主要求职途径, 求职信息获取以学校信息为主导

在调查中有37.8%的毕业生选择通过熟人介绍或各种社会关系实现就业, 24.7%选择通过校内招聘会就业, 14.5%选择学校推荐实现就业, 其他分别为社会实践12.3%、社会招聘会8.4%、有关部门分配2.3%。调查显示, 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对就业的影响逐渐显现, 各种社会关系仍是当前决定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在“求职信息获取”一栏中, 有36.7%的毕业生选择了学校信息, 17.4%的毕业生选择通过洽谈会和招聘会获得就业信息, 其他依次为熟人介绍16.3%、刊物信息15.8%、媒介介绍11.6%、毛遂自荐1.3%、其他0.9%。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希望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和学校组织的洽谈会、招聘会实现就业。

(四) 专业对口态度淡化, 求职就业仍是主流

有27.9%的学生认为专业对口不重要, 27.5%认为不太重要, 24.9%认为一般重要, 认为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分别占13.5%和6.2%。这些数据显示, 多数毕业生已经对工作的性质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持平淡的态度, 说明该校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采取了更加灵活开放的宽口径择业观。在“毕业去向”一栏中, 有51.9%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27.1%的选择考研, 其它依次为:报考公务员11.8%、自主创业5.2%、出国留学4%。调查结果显示,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仍有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求职就业仍是主流, 这说明该校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和打算有比较理性的思考, 对未来的发展有考虑、有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正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 说明师范类毕业生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 缺乏相应的创业技能并且创业意识淡薄。

(五) 更加注重用人单位信息和求职培训, 择业决策自主化趋势明显

在“最需要的就业指导项目”一栏中, 毕业生对选项的关注度依次为:用人单位信息43%、求职技巧培训28.5%、就业体验12.3%, 其余两项为个人素质拓展11.8%和就业心理咨询4.4%。从数据显示, 该校毕业生对用人单位信息、求职技巧培训最为看重。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切实巩固就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加强在校生的求职技巧培训工作, 为毕业生提供便捷的服务。在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内容中, 有41.5%的毕业生自己决定就业意向, 受父母影响的占20%, 老师影响占19%, 同学影响占8.4%, 社会媒体7.3%。数据显示, 该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较有主见、有规划, 对自身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不易受他人因素干扰。但教师在学生择业中的影响力比预期的要偏低, 应引起校方重视。

(六) 希望在自主创业方面得到更多支持

在“自主创业希望得到的支持”一栏中, 首选资金支持的最多, 占到了36.9%, 其它分别为:政府政策支持30.9%、技术支持29.6%、其他2.6%。数据表明, 在自主创业政策得到改善的情况下, 资金的短缺和创业技巧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因素。

二、对策与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 我们对高师院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 将会给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高校主管部门应时刻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尽快构建适应学校特色和社会需要的就业指导体系。

(一) 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 就业指导要加强对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使其能够清醒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政策, 引导他们调整期望值, 找准自身的职业定位。把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抓紧抓好。要不失时机地把新时期的就业理念和求职技巧传授给学生。面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巨大冲击, 要加强对毕业生择业心理的教育, 同时开设相应的健康心理教育课程, 疏导毕业生求职受挫后产生的负面情绪, 让他们树立起择业的信心并培养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 使其勇于参与市场竞争, 把握就业主动权。

9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3

其次, 就业指导应采用个性化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在校生不仅存在着专业类别、年级层次的差异, 而且在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社会背景、兴趣爱好方面也迥然不同, 因此, 就业指导部门应采用“宜统则统, 宜分则分, 统分结合”的就业指导手段。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 宜采用讲座、报告会等集体传授方式;对于学生个体进行就业指导时, 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供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咨询服务, 创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笔者认为, 个性化就业指导针对性强、见效快, 也更加实在。但实现个性化咨询需要学校对就业指导机构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员、场地等支持, 更急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和责任感强的就业指导队伍。

其三, 就业指导的范围应覆盖学生和家长两个群体。通过调查显示, 家长的意见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还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校就业指导机构有必要对在校生家长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可以采用向其发放电子邮件、信件、电话交流等有效方式, 让他们充分了解学校的就业现状和当前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学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相互协作, 更需要学生家长们的密切配合。

其四, 加强院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是由院 (系) 负责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来完成的, 辅导员对在校学生的个性、能力、家庭背景较为熟悉, 在具体工作中充当着重要角色”。[1]但是我国不少高校的辅导员大都是“半路出家”, 缺乏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信息学方面的知识, 对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内容缺乏深入的了解, 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 完善对院系辅导员的培训工作。

(二) 切实提高师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被调查的师范大学是四川地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老牌院校, 多年来在“负重自强, 铸魂励教”的办学理念指引下, 在四川基础教育战线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大的办学历史告诉我们:教师教育的品牌优势和毕业生良好的职业信誉是师范院校在就业领域处于龙头地位的先决条件。尽管该校近年来新开设了一批比较热门的非师范类专业, 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又缺乏相应的办学经验, 与其它理工类院校、综合类院校的强势专业相比, 很难在短期内崭露头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质量不高。笔者认为, 尽管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师范院校的就业优势仍然在教师教育领域。这就要求学校要摆正心态, 丢掉急功近利的思想, 在学科建设上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尽力而为”的原则, 在立足教师教育领域的基础上, 把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 学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师范院校意识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已是刻不容缓。“要让师范生从专业知识体系的结构内容上, 建立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2]加强对学生师德师风的塑造。“有计划地开展针对师范生基本技能培养的系列活动, 通过开展诸如讲课比赛、模拟应聘、新课程标准探讨、热点问题演讲、课件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毕业生们拥有全面过硬的从事基础教育的基本功”。[3]尤其要把用人单位看中的试讲、说课、三笔字、普通话流利程度、英语、计算机等级水平考试落实到院系。

其次, 加大专业调整力度, 办出特色。高师院校要紧密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推进专业建设, 在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走向和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对与社会需要和就业市场严重脱节的专业要采取明智的策略, 适度削减招生规模, 减少相关院系的资金投入, 使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再次, 要重视和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应体现时代性、前沿性、个性化和适应性的特点。要不失时机地推动课程改革, 建立精品课程, 提高课程质量和竞争力, 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和社会需要相匹配。同时应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基础教育人才。

(三) 完善就业信息平台, 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网络化时代事物瞬息万变, 谁能在第一时间内得知就业信息, 就有可能抢占宝贵的就业先机。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建设, 利用好这一“无形市场”, 帮助毕业生广泛收集、整理、筛选各类就业信息, 力争把最有用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给毕业生。

首先, 加强校园就业网络建设, 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 有效统筹学校和院系两级就业信息网络。加快实现与各地就业主管部门、各地用人单位以及行业、企业网站的合作, 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不断丰富就业网络内容, 提高就业网络层次, 扩充就业网络功能, 实现信息共享, 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其次, 要加大力度积极培养毕业生就业市场。学校要精心准备各类校园招聘活动, 活跃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接待用人单位来访时, 要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 “走出去, 请进来”, 密切联系用人单位, 广泛搜集需求信息, 及时了解就业动态, 建立一批相对稳固的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通过与中小学共同研究教育课题、教师职后继续教育活动, 让用人单位了解学校的发展现状以及优势专业, 积极向其推荐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再次, 要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脉资源, 邀请其来开展讲座, 与在校生交流经验, 加强与其所在单位的联系, 想尽一切办法推荐在校毕业生。

(四) 创业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的迅速扩大, 2009年的毕业生人数创出历史性新高,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毕业生由自由选择工作岗位到创造工作岗位的转变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国家也出台了各项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 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保障。但在目前条件下, 师范生由于受自身专业限制、校园创业文化缺失和传统教育背景的束缚, 自主创业意识比较淡薄, 缺乏创业的魄力和相应的创业技巧。

首先, 高校应加强对在校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把创业教育课程带入课堂, 聘请知名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学, 给学生们传授创业本领和创业经验。把创业活动带入校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青年创业论坛等活动, 激发毕业生创业意识。“将创业奖励纳入学校常规的奖励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 制定详细的基金使用制度, 对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给予经济鼓励和支持。”[4]

其次, 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倡议, 由市政府牵头, 通过就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工商税务和劳动保障部门与高校间密切配合协作, 建立本地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区, 在周末、寒暑假期间向在校生开放,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 让创业者在基地放开手脚, 大胆进行创业实践;通过一对一帮扶、走向成功企业家、创业模拟锻炼等活动, 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 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 培养一批既懂知识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五) 政府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职能, 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师院校毕业生是教育战线上宝贵的人才资源, 师范生能否实现充分就业, 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部门应本着“服务、高效、扎实、耐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首先, 加强宏观预测, 科学制定师范生招生计划。由于单个学校对整个社会师资需求变化信息的掌握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根据充分的市场信息决定专业调整是困难的, 加之师范生培养的周期较长, 预测四年后人才的需求情况也不容易做到。因此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 可以在各省成立基础教育师资需求预测机构, 逐年向中央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本地区师资预测报告, 让中央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国范围内的师资需求状况有一个动态的了解, 从而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师范生招生计划。

其次, 改革人事制度, 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教育人才服务中心为依托, 建立一个公平、公正、规范、合理的师范生就业市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在师范生就业政策上要进一步遏制地方保护主义, 鼓励毕业生跨地区跨省就业。要想方设法打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中小学校选聘高师毕业生的自主权和透明度, 招聘的专业、人数、标准要公开。同时要重组教师教育资源, 调整师范学校层次和布局, 优化师资结构, 切实解决好去基层、西部、边远农村地区支教的大学生的工资待遇和编制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婷.浅谈金融危机下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 2009 (8) .

[2]陈代明, 赵琪.大学生就业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1) .

[3]余新武, 陈强.培养高师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8 (3) .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0

长期以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是社会热点问题, 自2001年, 美国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 向次级信誉的消费者大量抵押贷款, 刺激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演变为危机全球的金融危机。根据08年数据显示危机造成了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 各金融机构已经公布的损失超过了1000亿美元。与次贷相关的风险资产总额约35000亿美元。

我国金融管理局指出, 随着我国经济放缓, 失业率上升, 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和金融服务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指标与分类方法, 本文对近几年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西南财经大学为样本, 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06年增加85万, 同比增幅达19.9%。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 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08年中国毕业生网最近发布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报告中指出2009年即将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观点

由于大学生就业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 本文以影响就业指标的因素为基础, 对不同就业指标筛选出影响程度不同因素, 再根据这些因素在金融危机下产生的变化, 根据这些指标描述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应聘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第一、把握总体经济形势。根据政府每月, 每季度发布的经济增长报告, 以及相关统计数据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大的宏观环境。政府方面受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较大,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重要一员, 总体经济形势也会受到影响。

第二、选取典型企业。用人企业做为人才市场的主体之一, 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选取典型企业的进行调研。分析其对人才的需求量, 用人观点与用人体制的变化。

第三、采用西南财经大学为样本。对06, 07级各个学院学生, 进行抽样调查, 探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毕业生就业期望, 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高校因素具体分为西南财经大学在本科生质量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结构方案, 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方案。

三、结论

在总体经济形势影响下就业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滞后反应。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结合、共同构成的人才供求平台,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这个平台进行双向选择。

2008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559万人。2003—2007年, 教育部直属和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30.08万人增长到39万人, 地方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52.46万人增长到352.1万人, 民办高校毕业生人数从5.21万人增长到56.69万人。可以看出,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为此, 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全国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统计数据, 以及高校毕业生供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 (1) 劳动力市场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例方面, 2003年较之2008年上升5个百分点。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具有较大的吸纳能力。 (2)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占整个劳动力市场求职人数的比例方面, 2003年较之上升近5个百分点。说明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与劳动力市场对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同步增长。 (3) 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求职情况比较。2003年, 劳动力市场对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人数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专文化程度求职者人数之比为0.65, 本科生则为0.71, 研究生为1.19;2008年三者分别为0.77、0.77和0.96, 说明劳动力市场对专科、本科毕业生的容纳能力在增强, 高职院校学生 (主要是专科) 就业形势稍好。对研究生而言, 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有所下降。

为深入探究金融危机对用人单位在需求量以及需求观念的影响, 选取一些在行业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 公司或事业单位进行实地调查, 获得招聘人数, 招聘要求等资料。可以看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出于本单位的利益考虑, 要求招聘的人员素质高、能发挥作用是合理的。

毕业生以西南财大学生为总体, 抽样选取400-800名同学作为样本, 研究财大学生就业期望, 就业目的, 就业方向等因素, 结果表明当前毕业生择业中的主要问题是就业目的不够明确, 薪酬期望值高, 就业地区的选择。2007年数据显示, 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中到东部11个省市就业的比例为58.5%, 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为20.2%, 到西部12个省区就业的比例为21.2%, 说明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点地区, 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人们的价值观、就业观与发达地区“先就业后创业”、“从底层干起”的观念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求一个稳定的工作, 找一个“铁饭碗”, “攀高枝”, 成为白领拿高薪的思想观念仍存在于相当多的高校大学生和家长的头脑中, 这明显反映出就业观念的地域差异。

摘要:本文以影响就业指标的因素为基础, 对不同就业指标筛选出影响程度不同因素, 再根据这些因素在金融危机下产生的变化, 根据这些指标描述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应聘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建筑产品价格管理下一篇: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