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危机(精选12篇)
信用卡危机 篇1
一、金融危机背景
2008年,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3月被摩根大通公司收购。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在筹划着合并。2008年9月15日, 历经了158个春秋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美国雷曼兄弟也轰然倒下。在全球都颇具影响力的五大投行现在就只剩留一家。陷于破产边缘的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 (AIG) 将被政府接管。美国最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9月7日遭政府接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恶化, 演变为一场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席卷全球的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相关概念
(一) 信用是随着分工的深化和市场的扩大而产生的。
从主观的角度去分析, 是各个经济主体的需要, 这种需要, 既有利益的要求, 也有伦理的需要;从客观角度去分析, 则是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信用是金融的基础, 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 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现在意义上的信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新的动力和调控手段。
(二) 金融危机又叫货币信用危机是
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货币信用制度的混乱和动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一般是伴随着生产过剩而发生的。由于生产过剩流通货币膨胀, 不得已而采取强制收缩, 使货币信用陷入危机。
三、信用危机瓦解的危害
信用体系的瓦解会造成交易者信心丧失, 进而造成投资和消费减少, 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厉教授认为经济生活中每个交易者都有自己的权益, 还要和交易者有来往, 所以信用所涉及的不仅是目前的交易, 还是未来的交易。信用是对对方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尊重, 也是对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护和尊重。所以对信用的破坏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遭到损失。
(一) 信用体系瓦解, 不仅信用交易无法进行, 实物交易与货币交易都会受到影响。
交易方式的演变, 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而信用体系瓦解, 会提高成本降低效率。现代经济中信用交易所以优于货币交易, 货币交易又优于实物交易, 就是因为交易成本逐渐降低。
(二) 信用体系瓦解, 使交易者合法权利受到损失, 会引起交易者信心的丧失。
投资者会担心投资合同能否履行, 消费者会担心自己付出了钱, 能否买到相应价值的产品。所以信用体系瓦解会造成交易者信心丧失, 进而减少投资和消费, 也就会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严重损害。
(三) 信用体系的瓦解会给社会生活造成灾难性后果。
交易活动只是经济活动很小的一部分, 还有人与人的交往等很多内容不是交易领域内的问题。如果有人从信用体系瓦解中得到好处而没有得到法律制裁, 则自律原则就失去了作用。
四、完善信用体系的相关途径
(一) 加快信用立法工作, 建立信用法律体系立法
创造一个信用开放和公平享有, 使用信用的环境。首先是修改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规, 为征信数据的开放和实施以及提供不真实数据进行惩罚做准备。尽快建立并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做到奖罚分明, 调动大家自觉维护良好信用环境的意识, 且不让失信的人有机会把生意做大。
(二) 培养人们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
要加强信用教育, 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通过舆论的正确引导, 形成“守信光荣, 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
(三) 加快信用信息开放的步伐, 建立信用信息系统
鉴于大量相关的有价值的信用信息掌握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 所以应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科技手段, 将分散的信息整合起来,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 再依次建立有关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系统, 向社会依法开放。
(四) 成立信用行业协会、发展信用评级制度
在信用服务行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应适时成立行业协会, 以对现有信用中介机构进行整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方面的沟通研究等。并利用信用行业协会的资源, 对个人进行信用评级, 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
综上所述, 信用体系的松散毁掉的是企业的信用, 失去的是投资者的信任, 打击的是投资者的信心, 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地位。好的信用是各个企业个人国家公平竞争的基础, 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良好的信用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也是以相关利益者财富最大化的充分贯彻落实, 对个体及国家各方利益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发展活力。因此, 良好的信用体系是社会各方面各层次日臻趋于规范化、成熟化、制度化的重要保障。
摘要:文章以2008年金融危机影射出的信用危机为出发点, 描述了其与金融的联系, 并阐述了信用体系瓦解带来的危害, 从而提出相应解决途径。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用危机,危害,完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国鲜:《解决金融信用缺失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 2006年2期[1]李国鲜:《解决金融信用缺失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 2006年2期
[2]张灵强、张宇润:《金融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河北法学, 2004 (09) [2]张灵强、张宇润:《金融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河北法学, 2004 (09)
[3]于志洁:《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缺失》[J].济南金融, 2006 (07) [3]于志洁:《论我国金融信用的缺失》[J].济南金融, 2006 (07)
信用卡危机 篇2
信用危机的博弈分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频繁披露出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相关丑闻,引发了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广大基民对基金经理人的信任危机,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的分析工具对基金经理人的失信行为进行分析,为寻求解决对策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方案。
【关键词】证券投资 基金经理人 信用危机 博弈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在促进资本形成、稳定金融市场、推动产业成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学习国外的成功运作经验,积极推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起步晚,发展快,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欠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们作为基金管理的舵手,手握巨额资金,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于是出现了一系列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健康发展,稳定基金投资者信心,妥善解决好这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金经理人信用危机的具体表现
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基金制度法规落后于市场的迅猛发展。导致了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屡屡发生:10月,前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韩方河涉嫌利益输送被有关部门“带走”,被判处有期徒刑。5月,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因私建“老鼠仓”非法谋利150万元,被处以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终身禁入基金管理市场。继唐建“老鼠仓”事件不久,公众最信任的南方基金经理王黎敏,同样是使用了直系亲属的股票账户买卖股票,私建“老鼠仓”获利百万余元,被证监会处以150万元罚款并终身市场禁入。是老鼠年,但如果历数近期曝光的老鼠案,让公众窥出A股基金业的老鼠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呈暴发性增长趋势。
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不断曝光的违法违规丑闻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造成了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现象扰乱了证券市场的交易秩序和资源配置功能,使证券投资基金不仅没有起到稳定证券证券市场股市大盘的作用,反而影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有效运行和正常发展,对市场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基金经理人失信行为的博弈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假设条件:1.模型中甲为基金经理人,乙为基金投资人。2.局中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假设收益G3>G4>G1>G2),据此,得到一个静态博弈模型,见下表:
该模型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情形:情形一:开始甲乙分别选择守信和信任,此是双方都得到G1的收益。此情形将一直延续到一方改变初衷。此时不守信(不信任)方得到G3-G2的超额收益,而守信(信任)方只能得到G2的收益,收益差的存在将导致双方都选择不守信(不信任),各得G4的收益。情形二:甲乙一开始都选择不守信、不信任,这时达到纳什均衡,各得G4的收益。该博弈处于稳定状态,并将持续下去。
从博弈的结果来看,为了获得收益最大化,甲将选择不守信。
(二)模型的扩展分析
由于基金经理人不守信,一旦被发现将受到惩罚,因此在博弈分析时需要将惩罚的代价考虑在内,如果将惩罚的代价高设为F,双矩阵模型变为下表所示:
从短期来看,甲获得G3-F的收益,但是由于甲不守信受到惩罚,其形象受损,导致以后阶段的的收益下降,甚至亏损,其收益现值即为G3-F.如果甲坚持守信,那么其每一阶段的收益都是G1,设贴现率为R(0QRQ1),其收益值为G1+G1R+G1R2+……G1R n(n→∞),当G3-FQG1+G1R+G1R2+……G1Rn,即G3-FQG1/(1-R)时,解得RR(G3-F-G1)/(G3-F)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1)如果G3-F>G1,则0<(G3-F-G1)/(G3-F)<1,此时只要RR(G3-F-G1)/(G3-F)甲就会获得大于短期收益的长期收益,甲就会坚持诚信。
(2)如果G3-FQ(G3-F-G1)/(G3-F)<0,由于0QRQ1,R>(G3-F-G1)/(G3-F)是必然成立的,说明甲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定会坚持守信,此博弈可以无限次重复。
以上所得是双人博弈的结果,同理可扩展到多人博弈。由此博弈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在制度完善的条件下,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失信行为是一种短期行为,如果他们追求长期稳定发展,一定会恪守诚信。
三、博弈的启示及对策构想
造成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人的诚信缺乏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制度安排,只有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才能成为可行。要使诚信成为一种制度规范,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不会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自己的声誉;(2)社会信息渠道畅通,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对诚信或不诚信的选择会传递出去;(3)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诚信行为一定会受到惩罚。对照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现实环境,我们发现:由于众多管理条例定义模糊,基金经理人难以对自己远期利益进行稳定把握;由于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拉大了监管链,部分阻塞了信息渠道,使基金经理人行为更具隐蔽性;由于基金经理人的失信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所以他们知道不一定会受到惩罚,所以制度变迁亟待进行。
首先,基金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法规建设,针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法制建设也应该跟上其步伐,对以基金经理人领衔的基金管理者的约束更加细化,惩处力度更加严厉,同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使其犯罪成本与犯罪收益保持相当。
其次,政府要对基金强制信息披露,以应对基金市场中欺诈行为和内幕交易等市场失灵现象,改善市场中客观存在的不公平竞争状态。在基金市场上,市场参与各方所掌握的信息总是不对称的,作为信息提供者的基金经理拥有完全的信息,而信息的接受方则处于相对信息的劣势。因此基金经理人在与基金持有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博弈关系中处于天然的有利地位,而政府的强制信息披露则可以对基金经理人和基金持有人的地位起到平衡作用。
在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中,制度的意义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性博弈,基金经理人要不断博弈下去,就必须遵守承诺讲信誉,这就使得证券投资基金成为诚信的载体。制度完善的基本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只有法规具体明确,社会信息渠道畅通,政府监管到位,强化基金经理人市场竞争,基金经理人才有选择诚信、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基金经理人的信用危机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贝政新。基金治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希腊危机与欧洲主权信用危机 篇3
近期,欧洲政治预测实验室警告,歐洲主权信用危机的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庞大债务危机。今年二季度,全球金融危机将进一步恶化,主权国家债务违约和随后形成的债务,将与西方银行体系产生致命冲突。
由于各国在2009年投入大量救市资金,使危机暂时得以缓和,却并未解决根本体制问题。主权国家处于无法还款的状态,失业率大幅上升,失业者因找不到工作而超期失去社会救济。美国很可能在未来8个月出现高达500家中等规模的银行倒闭。美联储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而且,美国面临中期选举,不可能对银行再实施大规模救助,欧洲政治预测实验室的这一爆炸性预测,皆源于希腊危机。
信用评级成危机推手
希腊危机的爆发,与迪拜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09年10月8日,迪拜世界和它的财务顾问罗斯柴尔德公司与德意志银行达成协议,推迟偿还200亿美元的债务。11月25日,迪拜政府称,其负债额达590亿美元的国有集团迪拜世界,请求债务偿还暂停6个月,迪拜世界旗下棕榈岛集团的35亿美元到期债券也将延后偿还,
11月25~27日,穆迪投资和标准普尔都大幅下调了众多迪拜政府相关实体的债务评级,市场及媒体导向都将迪拜危机指向欧洲金融机构,皆因其逾一半债权由欧洲银行持有。
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宣布,降低希腊主权债务和相关银行长期债务的评级,并将希腊公共财政状况前景展望确定为“负面”。12月14日,迪拜政府表示,已收到阿布扎比政府提供的100亿美元,用于偿还迪拜世界及房地产子公司纳希勒公司的部分债务,紧接着,12月15、16、22日,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再次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欧元随?-下挫1.3%。2010年1月15、20日,评级机构再对希腊信用等级表示要进一步降级,导致市场恐慌加剧。
对对冲基金监管加强
在一次对冲基金巨头的聚会上,对冲基金经理们声称,欧元预计会跌至与美元“平价”的水平。对冲基金BrigadeCapital的主管摩根认为,希腊的债务犹如处在多米诺骨牌前端,一旦倒下将带来连锁反应,最终将殃及美国公司、市政债券及美国国债。Greenlight CapitalInc,总裁艾因霍恩曾最早、也最坚决地看空雷曼等公司,并大举做空这些公司的证券。
索罗斯的对冲基金表现积极,其本人也高调唱空欧元。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瑞银、劳埃德、德意志银行和巴克莱银行等欧洲银行皆唱空欧元,罗斯柴尔德家族再次隐现其中,因为其持有巴克莱银行大部分股权。
欧元汇率下跌,美元汇率上升。但是,在美国就业状况持续低迷之际,欧元的脱轨将把美国拉下战车。于是,美国和欧洲的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打压欧元。欧美金融机构不愿意政府实施退出计划,而危机舆论可以有效阻止各国退出,欧洲危机也可以遏制美国国会通过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各监管机构开始关注对冲基金的举动,英国及欧盟紧盯持有希腊及欧洲主权信贷违约掉期的对冲基金。基金经理聚首看空欧元后,美国司法部去信给与会者,指反垄断委员会正就对冲基金协议买卖欧元展开调查,并要求基金保留外汇交易纪录及相关文件,以审核基金有否串谋狙击欧元。欧盟宣布调查区内主权债券信贷违约掉期交易后,美国司法部随即就对冲基金涉嫌联手卖空欧元展开调查。 欧美两地的政府均开始倡议要对信贷违约掉期市场进行监管,务求经济较弱的国家如希腊面临主权债务危机时,金融市场尽量减少出现不必要的压力。不过,此举可能反令欧元走势更为波动。
各国财政赤字威胁欧盟根基
市场对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债务水平的担比,使欧元遭到大肆抛售,欧元一路贬值。希腊、西班乐葡萄牙、爱尔兰的财政赤字,均占到本国GDP的10%以上,远远高过3%的安全线和欧盟自身的安全标准。如果出现债务违约,欧元几乎难以避免发生动荡。
西班牙是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目前失业率为19%,债务累累,预算赤字巨大。2009年,西班牙GDP萎缩3.6%,预计今年会继续萎缩,西班牙陷入五十年来最深重、最漫长的衰退之中,加入欧元区的西班牙无法靠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也不能靠降息来刺激借贷,只能通过减税和扩大支出来刺激增长。但是,巨额支出导致其预算赤字去年激增至GDP的11.4%,西班牙需要发行更多债券来筹资。西班牙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无力重启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其考虑退出欧元区,进而打破欧元区的统一。这样,西班牙就可以贬值货币,进而增加该国的竞争力,令经济恢复增长。
但是,欧元区的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不敢面对退出欧元区所带来的金融动荡,包括西班牙政府在内。退出欧元区的代价将非常高,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果暗示货币贬值,就会出现银行挤兑,与那个国家签订的任何欧元金融合约实际上都会违约。欧元区诸国对于危机并不陌生,但持续的预算赤字将威胁欧盟的根基,从而对欧元造成致命的威胁。市场随后很可能忽略任何欧洲经济数据的改善。而是密切关注该地区解决主权债务的进展。
希腊危机背后的
美国债务危机
当然,希腊危机背后不仅是欧元危机,更是美国债务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大肆宣扬籽“坚定不移地削减美国国债”,随后再报预算1.9万亿美元,将使美国债务达到天文数字的14.273亿美元。美国政府预测美国经济2010年增长2.7%,2011年增长3.8%,此后4年增长率均超4%。市场普遍认为,未来十年,美国实际生产力将低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且政府的经济增长预期实现难度很大。
西方发达国家正面临归还2005~2007年债务的高峰期,希腊问题只是用来掩饰危险的英美国债问题。希腊问题对欧元区和欧盟来说是内部问题,欧元区领导入非常了解欧元目前的跌势不会持续下去,因为实质上是美元和英镑在贬值。
美国利用目前希腊发生的主权信用危机,来掩盖其公共债务问题,同时也乐于看到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介入欧元区的管理。与2009年3月所谓“东欧导致欧洲银行体系和欧元陷入主要危机”相似,希腊债务危机又是一次刻意炒作,旨在抹黑欧元区,转移国际注意力。2009年,大量海外投资从美国流出,而美国国债的需求依然旺盛,为了稳定市场,将利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美国财政部于2009年1月购买机构债券,3月购买长期政府债券。也就是说,美国自己印钞票买自己的债券。2010年,全年到期需偿还的美国国债3万亿美元,其中1~5月份是国债到期高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选择在去年底陆续引发市场对迪拜、希腊、欧元的恐慌。
欧盟救助希腊危机态度消极
未来,希腊主权信用危机很可能在可控的范围内持续,希腊危机不会导致希腊主权信用破产,进而危及欧元甚至欧元区的存亡,也不会得到欧盟的全力救助而彻底解套。希腊已通过出售短期国库券和80亿欧元的债券融资筹得136亿欧元,后又成功发行50亿欧元十年期国债,共筹得186亿欧元。这样,偿还4、5月份到期的200亿欧元国债问题不大。大规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但这也造成了欧元区大国在救助希腊问题上态度消极。
法、德等欧洲大国态度消极的原因,是想借此维持欧元弱势态势促进出口,因为短期内,欧洲经济复苏只能依靠出口。欧盟也想借希腊危机逼迫欧元区各国认真考虑建立EMF(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必要性,并拟于2010年6月底前敲定相关细节,如果EMF得以成立,将成为欧盟进一步对抗美国的手段,引发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削弱美国的传统权力基础,
信用卡危机 篇4
1. Emergence of Credit Card
Credit cards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15.At that time,in order to increase sales,solicit business and convenience their customers,a number of shops and catering trade created a credit chip.Let’s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United Stated credit card.The first widely accepted plastic charge card was issued in1958 by American Express.The first general—use credit card that allowed balances to be paid over time was the Bank Americard,issued in 1959.How did Master Card appear?In 1966,a number of banks formed the 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In1969,the 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 bought the rights to use“Master Charge”from the California Bank Association(Lin Gongshi 45).It was renamed Master Card in 1979.Bank of traditional manual operation simply could not suppor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Until the 1960s,IBM computer launched into commercial market.Bank credit card industry was the first to jump the express trai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itibank is the one of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From the middle of the 1990s,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began to spread.Internet not only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dit card companies and consumers,but also changed all aspects of the credit card system,including management concepts,business processes and operating methods.Thanks to the Internet’s fast speed,large capacity,and low cost,credit card system can be run on the Internet,particularly in the un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What’s more,they can use the Internet to establish a new credit card system network.
2. Development of Credit Car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edit cards in today’s world,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popularizing the credit card.In 1960s,credit cards,not only in the United States,but in the United Kingdom,Japan,Canada and European countries,were also catching on.From the beginning of 1970s,number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began to issue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stomer service in modern banking.And it has become a widely used method of payment.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conditions for credit card use and promotion.Firstly,people’s income and consumption levels are increasing.The important is the average income level of residents exceeding the level of the purchase of necessities.In this condition,the use of credit cards will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onsumers.Secondly,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ity are significant.Thirdly,it has established a credit system(Lin Gongshi 6).Certainly,it has provid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onsumer credit.
二、Characteristics of U.S.Credit Card Industry
Until the late 1950s,the banks began to have a credit card business.The first widely accepted plastic charge card was issued in 1958 by American Express.Subsequently,the entire banking sector fully entered the credit card age.In 1960s,the main problem of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of expanding was how to develop a large cardholder base.At that time,the method was chosen for a large number of active credit cards by mail without application.Although it brought losses,it could not be denied that the number of cardholder did effectively increase.To our please,it achieved the original effect we had expected.In 1970,the growth of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reached a new high without precedence.On the other hand,another problem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nk cards was the lack of national network.In 1966,Bank of America took a step forward,issuing business license of US Silver and forming a national bank credit card system.The move prompted the other major banks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econd match with the national credit card system.Since then,the Bank Interbank and NBI formed the two national networks,basically solving the network obstacles of bank card development.The two systems developed into Master card system and VISA card system.After1990s,VISA Card,Master Card and American Express Card covered almost all regions and industries.The U.S.credit card industry has good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cale,network,centralization and diversity coexist.And it is a fully market-oriented operating system.Governmen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protecting the interests of consumers(Lin Gongshi 65).
三、Analysis of U.S.Credit Card
1. Comparison of Size
Since 2005,the number of credit cards in the U.S.is about550 million,about 0.2 million in China.From the average overdraft balance of the credit card terms,in 2005,the average overdraft balance in the U.S.was 6056,6 million U.S.dollars,and only about95 billion in China.That is,excluding the impact of card volume,the average overdraft bala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182 times that of China.This shows that the size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redit card is not the biggest difference in the issuance volume,but the average overdraft balance scale.
2. Comparison of Operating and Marketing Costs
Operating and marketing costs can be divided into changes in operating costs and fixed operating costs of marketing.Now Chinese banks have no marketing costs and fixed operating statistics,so we don’t know how much this part of the cost is in the end.It has very large gap with the United States.Although our operating and marketing costs at this stage is a major factor in credit card profits,the economies of scale of credit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costs are very large and difficult to lower early in the operation.Commercial bank can not be achieved by changing its credit card profits.To reduce the use and marketing costs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credit card,the only way is to increase the size of the average overdraft balance.
四、How to Improve China’s Credit Risk Man-a ge me n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n combining our actual situation.We can construct Personal Credit System.A scientific credit hours model can be designed to predict the likelihood of consumers to repay loans.The model must be open and transparent.This will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public survey and validate their accuracy and fairness,but also regulate their own credit scoring model behavior.I t helps to develop a law-abiding and trustworthy behavior.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Id=54501&PageId=2.
[2]http://www.creditcards.com/credit-card-news/credit-card-industry-facts-personal-debt-statistics-1276.php Card ownership.
[3]付贵,王玲.信用卡实务大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4]侯放.信用证信用卡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5]林功实,林健武.信用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卢林.美国信用卡业的两大体系结构与市场竞争动力[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7]马春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运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8]穆文全,周宏亮.信用卡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9]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从信用危机看我国法治精神的确立 篇5
从信用危机看我国法治精神的确立
从道德和法律层面对信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信用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法治精神的缺失,提出了在全社会倡导以理性为核心的.法治精神来消弭信用危机的法律对策.
作 者:陈金平李建群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安,710049 刊 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3) 分类号:B82-051 F713.50 关键词:信用 信用危机 法治精神审计信用危机治理 篇6
【关键词】审计;信用危机;经济体制
在我国如今信用体系中,政府信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政府审计监督尤为重要.由于当前政府设计工作存在问题,政府的信用出现危机.所以对于政府审计信用治理显得非常急迫,研究和了解信用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原因找到审计信用危机的治理方法,对于中国政府审计信用危机问题有重要的意义。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内信用体系的程度较低,市场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各项制度不够完善,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尤其是今年国内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内控问题与审计造假的事件充分说明我国国内的内部控制以及审计工作存在问题。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审计信用危机治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分析。
一、审计信用发展的重要意义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政府审计是政府治理的工具,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监管部门相比较,政府审计具有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及宏观性等特点特征。它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工具。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政府审计工作是发展信用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审计工作就是和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开展审计监督,对政府财政收入,财政政策,金融工作,固定资产,产业发展等进行监督,以及对其他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管理监督。对产业发展宏观管理进行监督,以及对其他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管理监督。政府审计通过对宏观经济活动与管理的监督,逐步对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有效的行使政府职能,使政府的行为不断完善发展,进一步改善市场关系和经济秩序,更好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障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转,逐步完善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法制建设的推进,进一步加强政府审计,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可以克服在管理国家经济事务中的随意性,增强社会诚信意识。因此,要把政府审计作为加强和改进政府宏观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推动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
2.政府审计是打造信用政府、造就信用干部的重要途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经济行为的诚实守信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机制健全的基础上的。要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建设是根本,作为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政府则是关键,打造信用政府、造就信用干部是制度建设的核心环节。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政府信用建设。
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要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保障运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要完善社会经济体制,政府部门必须先实施信用政府、造就信用干部等制度建设,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对政府职能、政府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不断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政府审计作为加强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和完善干部监督机制的有效措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政府审计监督,将日常经济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促进政府信用建设。
二、审计信用危机发展现状
1.政府审计缺乏独立性
作为地方政府审计机关既要查处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问题,又要保护地方经济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审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审计依据;另一方面又要把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作为审计依据。当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出现矛盾时,审计监督就无法保证公正和公允.政府审计机关要顺利的开展其审计工作离不开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而这种相互支持的利益关系就可能使得审计工作无法公平公正的进行.
2.审计依据政策不完善
政府审计工作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审计依据的,在现有的审计工作过程中,因为法律不健全,局限性,使得审计工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3.审计执法权力不够强
由于审计机关没有直接的执行权利,当被审计单位对政府审计单位作出的处罚不配合的时候,无法像财政税务等部门一样由银行或财政处理,只能申请法院执行,让审计执法太过于象征性,而处罚结果也无法得到强力执行落实
三、审计信用危机治理的建议
1.从体制上要赋予政府审计的独立地位。按照现行的国家体制,应该在人民代表大会中成立一个审计委员会,直接受人大管理其工作,直接监督政府各个部门财务情况.最大程度的保持其独立性,只有这样政府审计执法才有意义,才是对人民群众负责,对国家负责.
2.因为审计机构所发表的各种数据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为了避免审计内部出现腐败问题,应建立一支监察队,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并建立廉政档案,信用记录等来确保审计队伍的纯洁,从而建立良好的信用
3.提高审计人力素质.通过改进公务员录入体制,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背景进行严格的要求,建立好的审计制度,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努力构建完善强大的审计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运森,王玉涛.审计质量、交易成本与商业信用模式[J].审计研究,2010,06:77-85.
[2]张刚,范小雯.从审计信用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J].审计月刊,2013,03:41-43.
[3]张勇.信任、审计意见与商业信用融资[J].审计研究,2013, 05:72-79.
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机构问题研究 篇7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危机,信用评级
0前言
在金融市场特别是信用市场, 一些信息无法完全公开, 而有限的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信用评级机构是以解决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为目的的独立中介机构, 对不同的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 以供投资者的决策参考, 旨在降低投资者风险, 稳定金融市场。因此, 信用评级机构被称为金融市场“看门人”。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评级机构已经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中,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没有及时对结构化金融产品进行风险预警, 过度乐观的评级使得债券市场上异常繁荣, 也使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放松了应有的风险警惕, 并且在危机出现之后三大 (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国际) 评级机构迅速降低了产品的信用等级, 引起了大量投资者恐慌, 加速危机的扩张。2009年三大评级机构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等级, 由此拉开了欧洲债务危机的序幕, 并引发蝴蝶效应, 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纷纷陷入危机, 政府受到重创, 各个欧元区国家经济也接连受到严重影响。本应起到风险预警、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作用的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没发挥其职能, 反而推波助澜加剧危机的蔓延。因此本文从信用评级机构在危机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切入, 探讨和分析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希望能够对完善信用评级市场有所帮助。
1 信用评级机构问题分析
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 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及债务的错误评级, 不仅没能起到风险预警和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反而加剧危机的蔓延, 使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为什么信用评级机构不能及时预测危机的出现, 反而成为危机恶化的推手,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1.1 利益冲突问题明显
信用评级机构主要采用两种收费模型:投资者付费商业模型和发行方付费商业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投资者付费模型主导整个市场, 信息使用者为评级付费。当时信用评级机构将评级结果发布在厚厚的评级手册上, 将它卖给投资者以获取利润。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评级手册变得越来越便宜和便捷, 投资者能够免费分享评级结果。因此, 1975年三大评级机构采取了发行方付费模型代替原来的投资者付费模型, 这是评级业的改革, 评级机构开始向发行方收取评级费用。由于发行方提供了足够的运营资金, 它不再需要担心有免费搭车者共享评级结果。发行方支付给评级机构用以证明他们享有良好的信用等级, 投资者将基于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报告做出投资决策。所有的评级信息都是公开的, 这可以使投资者在不同的投资项目之间进行比较,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随着不断增长的评级需求, 评级费用已经成为评级机构主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 这种商业模型带来了潜在的利益冲突。为了吸引投资者, 发行方通过支付高额的评级费用给评级机构来协商期望的等级, 这带给评级机构夸大评级的激励。评级机构可能夸大客户的等级以建立起长期的关系, 获得更多更稳定的利润。由于需求关系的变化, 发行方如果不满意评级结果将不愿意支付评级费用, 迫使评级机构提高其的信用等级。正是这些不道德的商业活动, 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备受质疑。此外, 评级机构也提供额外的咨询服务, 帮助发行方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例如, 评级机构可以建议发行方对产品信息进行安排以使评级等级最优, 这使得利益冲突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评级机构与发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势必扭曲评级机构的独立立场, 使得评级结果丧失公正性和客观性。
1.2 行业缺乏竞争力
在信用评级市场领域内, 三大评级机构占有统治地位。1975年美国证监会 (SEC) 将它们确定为首批NRSRO (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 , 奠定了它们在评级业的统治地位。而NRSRO的创立, 使新兴评级机构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 在评级经验与资金结构等方面很难与三大评级机构抗衡。在《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出台之前, 只有五家评级机构符合NRSRO的标准, 而其中三大评级机构占评级市场总份额的90%以上。
1.3 评级方法落后
不同于传统债券,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在对资产池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评级的。评级机构预测其信用风险的模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历史信息, 如过往业绩、盈利能力和违约记录等, 并由此做出假设和分析未来绩效。由于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例如次级抵押贷款的销售显著增长是在2000年以后, 在这种情况下, 资产违约情况的历史数据是非常有限的, 评级机构不能准确的预测其潜在风险。
此外, 结构化金融产品比其他传统的债券更加复杂, 产品信息不能完全公开。因此, 信用评级机构不得不依靠发行方或者承销商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然而真实的信息很难得到, 发行方可以夸大甚至扭曲信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1.4 政府监管与法律约束缺位
首先,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投资风险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但是由于评级专业化要求导致政府对其难以进行有效分析与监管。其次, 评级机构免责条款使得错误评级也不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法律约束缺位。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的缺位必然会引发不正当评级行为。
1.5 行业缺乏透明度
缺乏透明度是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发行方和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造成了评级过程缺乏透明度的问题。评级机构没有透露他们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以及危机之后将其降级的原因, 关于评级的理论基础和信息的披露文件都比较含糊。信息披露的不充分让投资者陷入盲目投资之中, 加上新产品的复杂性, 投资者不得不依赖评级机构做出投资决策。并且投资者认为, 信用评级机构作为审计员角色应该在得到充分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评级, 但其实这个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评级机构需要保守商业秘密才能在评级市场保持竞争优势。缺乏透明度导致投资者无法监视评级机构的评级过程, 同时造成了相关部门对信用评级进行规范的困难。
2 信用评级机构的改革和管理
2.1 加强利益冲突的监管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评级失败的根源。SEC根据利益冲突的严重程度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 一些可能会对整个金融市场带来长期负面影响的利益冲突必须得禁止, 而一些类型的利益冲突可以在监管部门的合理监控下公开和管理。但是在过去的几年里, 监管部门没能很好的处理这些利益冲突问题。究其失败的原因, 一是这类问题没有在法案中明确规定, 这给监管部门在判决利益冲突问题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另一个原因是过时的法律章程让评级机构有可趁之机。
在金融危机之后, 国会在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在利益冲突方面提出实质性内容。另外, 在此项法案下建立了信用评级办公处。该办公处不仅通过对所有的NRSRO进行常规检查, 而且有责任管理评级规则并检查评级机构是否采用规则评级。这种检查包括多个方面, 例如监管检查利益冲突问题是否得到妥善解决, 信用评级程序是否合理公正等。
2.2 提高信用评级业的竞争力
信用评级业缺乏竞争力导致了评级机构没能够发挥其作用, 而是利用垄断优势谋取高额利润破坏市场稳定。评级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评级机构没有追求创新、改进评级方法的动力, 而过时的评级方法可能会导致评级质量下降并最终引起金融危机。人们一直在争论要打破三大评级机构的寡头垄断的局面, 即使金融危机后主要的评级机构 (标准普尔和穆迪) 地位降低了, 但是新进入的评级机构也无法应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因此, 应该鼓励新进者逐步分享市场, 而不是简单的打破市场垄断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一方面《信用评级改革法案》的实施将NRSRO制度变得透明和开放以鼓励优秀的评级机构进入市场, 为评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减少投资者对信用评级的过度依赖。
2.3 改进评级模型与方法
基于现代金融理论采用现代风险分析和计量模型, 运用量化数据对企业信用水平进行分析, 不断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 完善评级指标体系并根据客观环境变化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 提高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的水平, 保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
2.4 增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危机的爆发证明仅靠行业自律而缺乏政府监管与约束这一模式的失败, 美国证监会对评级机构的不道德行为的监管和处理不够到位, 其监管仅限于对进入市场的要求上, 评级机构只有通过NRSRO认证才能进入市场, 显然这种制度并不如设想中有效。《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指出NRSRO的成立要求比较模糊, 并要求监管机构密切关注评级程序, 以减少不道德交易。除了法案的新规定外, 监管机构也要定期检查评级结果来减轻市场参与者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无条件的信任;降低信用评级市场进入门槛, 适当提高竞争力等。
3 结束语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前均没能预见危机的发生,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蔓延和恶化, 这使得评级机构的专业性受到了严重质疑。完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 提高评级机构公信度, 正确发挥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李增福.信用评级收费模式:机制与选择[J].上海金融, 2008, (1) :36-39.
[2]康雷宇.金融危机视角下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监管[J].金融与经济, 2010, (5) :83-86.
[3]张金梅.国际信用评级机构问题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 (4) :29-33.
[4]张奕春, 胡晓.金融危机后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改革及启示[J].西部金融, 2009, (10) :32-33.
信用卡危机 篇8
商业银行控制信用风险的手段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 在欧美等银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日受青睐。然而, 2007年次贷危机席卷全球, 被认为是继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其导火线是美国房产次贷违约率的上升, 而助推此次危机不断升级的罪魁祸首则是下文所要着重阐述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等金融衍生工具。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信用风险, 是指由于借款人的特定风险因素和系统风险因素共同作用, 贷款期末借款人违约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 它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过去, 银行改善贷款质量和提高信贷资产收益水平的方式主要有:实施贷款限额、信用额度、信用等级等管理程序;加强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降低各种操作风险损失。
但是信用风险不仅取决于借款人特定的风险特征, 同时也显著地受到经济金融运行的宏观因素影响。传统的信贷资产管理措施只是将信贷资产置于静态、封闭的管理系统中, 随着金融自由化以及市场波动性的不断增强, 这种管理模式并不能有效地降低系统性风险。根据资产定价模型, 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增加贷款组合中异质资产的数目来降低, 但是系统性风险则是无法消除的, 因此成为影响组合预期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银行可通过事前信用风险分析和事后管理监督过程筛选高信用度客户, 降低贷款组合的违约概率分布, 但是为了获得高于无风险利率的收益就必须承受可能的风险损失, 因而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避免贷款的信用风险。
20世纪80年代以后, 银行开始采用其他的方式管理贷款组合, 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 贷款出售方式。主要包括一级市场贷款辛迪加方式, 二级市场贷款交易;第二阶段, 贷款证券化。主要方式有资产支持证券 (ABS) 和担保贷款责任 (CLO) ;第三阶段, 信用衍生工具。其最大的特点在于, 转移了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 但不改变其权益归属, 属于表外管理, 同时也避免了资产真实转移时复杂的法律等手续。信用风险承担主体的改变不会对银行与借款客户的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并且银行可以通过买入合成的信用风险头寸改善信贷组合的风险/收益构成, 而无需持有信贷资产。目前, 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两类:信用衍生产品以及含信用衍生结构的金融产品。下面将要着重分析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 (CDS) 是基础信用衍生产品的一种, 是以信用衍生合约对冲发生信用事件时造成的信用损失。
三、信用违约互换合约 (CDS)
CDS (Credit Default Swap) , 即信用违约互换合约, 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保险合同, 不过在CDS合约中, 被投保的是某一标的资产的信用风险。签署CDS合约后, 双方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内, “投保方”也就是信用风险的出售方———CDS买方 (一般是银行) 定期向CDS卖方支付类似于保费的一定费用, 这个费用一般是标的资产面值的固定基点。如果标的资产不发生信用违约事件, 那么CDS卖方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并且可以得到买方支付的“保费”, 但是一旦标的资产出现违约, CDS卖方有义务赔偿买方的损失。有两种赔偿方式, 一种是现金交割方式, 即以现金形式补偿标的资产面值与违约事件发生后标的资产价值两者间的差额;也可以采用实物交割方式, 即直接以面值购买标的资产 (见图1) 。
以银行贷款为例, 银行借款给贷款者, 并约定归还利息和本金的日期, 但是银行可能担心贷款者到期无法偿还贷款, 于是它将这一信用风险剥离成CDS合约, 出售给CDS卖方, 约定在一定期限内定期向CDS卖方支付固定费用, 当合同终止时, 如果贷款者未发生信用违约事件, 那么CDS卖方赚取了固定的费用, 但是如果贷款者出现信用违约时, 那么CDS卖方必须按事先约定的比率对银行进行赔付, 可见, 银行通过签订CDS合约, 成功剥离了信用风险。同时,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 贷款仍然留在合约买方的资产负债表内, 买方无需出售或消除该项贷款, 银行在转出贷款违约风险时也无需征得借贷方的许可。由于CDS合约买方可以有效减少或消除违约风险, 同时无需出售有违约风险的债务而维持了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因而CDS已渐渐成为各大金融投资机构减少信贷集中风险的主要手段。
以银行为例, 信用风险购买方通过CDS合约, 可以将信用风险与资产所有权分离, 减轻了与标的资产相关联的信用风险, 且不需要出售和转移标的信贷资产, 避免了转让贷款所有权的法律程序, 并能保持与贷款客户的良好关系;另外, 银行也由此可以减少标的信贷资产的监管资本要求。
以投资者为例, 信用风险出售方通过互换交易得到的好处, 首先, 不用承担贷款的融资成本, 也不需要与借款人建立或维持信贷关系就可以间接地投资于银行的信贷资产, 获得其风险收益;其次, CDS的卖方基本是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 它们的资金来源大多是非流动性负债, 因而较适合于持有贷款, 不过由于法律限制无法直接进入放贷市场, 现在通过CDS合约投资者可以不受法律限制方便地进入这一市场。
最初, 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 它们利用CDS管理信用风险、满足监管部门对于资本金的要求, 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对冲基金的套利工具。信用互换合约的出售方在签订合约时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只有在信用事件发生后才会有现金流出, 所以出售方可以大量出售, 这种高杠杆作用机制蕴藏着巨大的损失隐患。而且, CDS本身也不再是单纯的避险工具, 它可以作为独立的证券产品脱离原先的标的资产在银行间市场进行交易。据测算, 美国CDS市场已经从2001年的9千多亿发展到2007年底的62万亿。
四、CDS与金融危机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源于美国房产市场的次贷危机现在已成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为了摆脱此次危机, 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已破万亿, 其他国家政府也纷纷慷慨解囊投入重金以求缓解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据估计, 次贷本身坏账仅为几千亿, 但是为何次贷危机会愈演愈烈?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CDS上。
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往往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 为了规避风险于是为自己的投资买了份“保险”, 也就是签订了CDS合约。例如, 银行甲以自有资金10亿借了3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 假设盈利为5%, 那么甲将获得15亿的盈利, 但是如果亏损5%, 则不仅赔本而且还倒欠5亿。甲为了规避风险于是和机构乙签订十年期的CDS合约, 甲每年向乙支付保费1000万, 10年以后如果投资正常, 那么乙将获得1亿, 一旦出现信用违约, 乙则赔付。对甲来说, 如果不违约, 那么可直接获利15亿, 扣除1亿保费还有14亿收入;对乙来说, 它根据统计分析 (注意:只是历史经验数据) 得出当时的类似违约率不到1%, 如果能够签下100份保单, 总共可以得到100亿, 即使其中一家或两家违约, 那么还是至少有70亿的收入的。同时, 另一机构丙也对这项业务很感兴趣, 于是联络乙以每个合约4000万的价格购入这100个合约, 总价为40亿, 乙认为与其十年后收到70亿还不如现在转手, 马上就可获得40亿且没有风险。这样一来, CDS就作为独立证券流入市场可以进行交易了。丙拿到这100个合约后以44亿售价卖给丁, 经过这样反复翻炒, 2007年底达到了62万亿美元。
美联储2001年一年就11次降息以刺激经济, 美国近年来长期保持低利率政策, 房产价格持续上涨, 银行放贷审查和放贷标准也越来越松。不少投资者则申请次级抵押贷款来进行房地产投资, 又促使美国的房价连续上升。美国的银行则利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次级抵押贷款评级打包出售发行给投行或对冲基金等。为了促销这些贷款包, 承销商发行了CDS作为担保, 而根据上文可知, CDS作为一种独立有价证券脱离了原先的标的资产能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买卖。同时, 美国的银行利用出售得来的钱继续放贷……就这样, 一笔房贷被无数次地放大。
但是,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以及美联储连续提高利率, 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无法及时偿还贷款, 违约率递增, CDS的信用条款被触发。继续上面那个例子, 假设这100个合同已经由机构戊以50亿价格从机构丁处买来, 但是此时违约率不再是1%而是20%, 每个违约要支付15亿, 总共赔付300亿, 再加上买入时的50亿, 总亏损达到350亿。机构戊无法承担, 濒临倒闭, 而甲当时花了1亿买的保险也成为泡影, 由于甲是杠杆投资, 所以不仅赔光了自有资本还将负债, 因而也面临破产。
最近, 美国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花旗集团正面临着相类似的危机。截至2008年6月30日, 花旗集团的主要银行体系花旗银行持有的各类衍生品名义价值总额高达37.1万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GDP的近3倍, 其中包括3.6万亿美元的信用违约互换 (CDS) 。只要这些合约价格跌一成, 根据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则须减值3600亿。美国政府已公布拯救花旗集团方案, 注资200亿美元购入花旗股份, 并斥资逾3060亿美元为其潜在不良资产包底。
五、CDS助推金融危机升级的原因
(一) 信用风险定价模糊, 造成违约概率估计不足
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和商业票据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标的资产,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完善的定价机制, 它们与无风险资产之间存在着价差, 这个价差中就包含了信用风险因素, 因此不同的信用等级就成为信用风险的度量标准。在次贷危机爆发前, 信用评级机构给了绝大多数资产抵押债券AAA的评级, 其信用安全程度仅次于美国国债。这么高的信用评级对于合约购买方来说CDS合约是个只赚不赔的买卖, 有人不断地交保费, 但永远都不用赔付。但是一旦信用事件大规模爆发, 合约购买方由于估计不足, 预留的资本金不够应付, 最后走向破产。
(二) 场外交易, 监管不足
由于CDS合约是根据交易双方的特定要求设计的非标准化产品, 是在场外进行交易的, 属于表外金融工具, 因而很多参与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公开其持有这些产品头寸的义务, 而且金融机构进行有关交易时, 又因为涉及商业秘密而不喜欢公开相关资料, 这会进一步令投资者难以评估市场风险, 而对监管当局来说, 要想得到一个完整的市场规模数据则相当困难。
(三) 杠杆交易, 一旦违约损失巨大
信用衍生产品可以不受现货头寸的限制,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 出售者并不需要提供与合约名义价值相同的资金, 合约标的资产的所有权在未发生违约事件时并不改变, 因此往往标的资产的名义价值比合约本身的市场价值大得多, 这种杠杆效应使资金拥有量不是十分庞大的机构可以通过对大额贷款风险的部分承担而参与其收益分配。合约在标的资产没有发生违约时, 可以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盈利, 但是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一旦发生违约,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下, 债券市值可能大幅缩水, CDS出售方必须全额赔付。而且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比如升息, 将导致房价下降、还贷违约率上升, 这种提供信用违约互换的产品风险将会在短时间内全面、集中爆发。
参考文献
[1]、孙森, 杨文彬.信用违约互换[J].华北金融, 2007 (3) .
[2]、李杰.信用违约互换皇帝的新衣?[J].国际市场, 2001 (6) .
信用卡危机 篇9
一、信用评级机构:次级债危机推动者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爆发后, 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受批评对象。由于美国抵押证券等的复杂设计, 最终的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数据和资料来评估所购买证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 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就成为了购买者投资的主要依据。但实际上, 在次级债的发行中, 评级机构并不是独立于商业银行、投行发行商之外的第三方, 而是直接参与了次级债的设计和推广。因此各评级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全球次级债市场暴涨的参与者、推动者甚至直接受益者。次级债发行商向评级公司支付大量费用获得评级, 甚至可以根据评级公司的“表现状况”来选择是否选择其他公司以及支付费用的高低。数据显示, 与传统的公司债评级业务相比, 评定同等价值的次级债证券, 评级公司所得到的费用是前者的两倍。仅穆迪公司在2002年到2006年间评定此类证券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 该业务部门收入也占到了母公司总收入的44%。
自从2000年美国开始大规模发行次级债券以来, 各评级机构就一直认定次级债券和标准的抵押债券风险并无二致, 并给与最高信用评级。这大大促进了次级债市场爆炸式的增长, 短短几年时间内达到了1.1万亿美元的庞大规模。然而从今天春季开始, 各评级机构开始将新发行次级债的评级调低, 在7月份以后, 又大范围的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券的评级。这也就成为了次级债危机造成全球范围的投资者恐慌的直接导火索。据报道, 早在2006年初, 标准普尔等就通过研究证实, 次级债购房者的违约率要比正常的抵押贷款高出43%以上。这与多年来所评级机构所认定的两者风险相同的假设相去甚远, 这意味着大规模的危机随时可能发生。但随后这些评级机构并没有马上的调低此类证券的评级, 或者呼吁市场投资者关注其风险, 而是等到一年多以后才突然之间大范围调低评级。美国政府、国会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对该国的各大评级机构展开深度调查, 以厘清这些评级巨头在次级债危机形成的过程中到底扮演了何种角色, 认为评级机构对相关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产品的不负责任评级, 是次级债危机大爆发的一大诱因。
二、信用评级机构在次级债危机出现重大失误主要原因
三大评级公司在占有垄断利润的同时, 对危机的预测预警不及时, 或者说是缺位。正确判断和预警是评级公司的责任, 不能及时做到这一点就是“失职”。如果没有一些机构作出的有利评级, 次级债危机就不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这是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 就准确地预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潜力而言, 这些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着问题。
第一, 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众多创新产品的信用状况和特点认识不足。近些年, 美国次级贷款放贷机构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这些创新工具和条款包括: (1) 无本金贷款, 借款人在初期的还款压力很低, 但是初期未能归还的利息被滚动计入本金, 这种“利滚本”的方式可使得贷款本金不断上升。 (2) 可调整利率贷款。借款人在开头约定的几年内, 只需要归还较低固定利率的按揭, 过了约定期限后利率将被重新逐年调整, 还款利率急剧上升。 (3) 最高贷款限制条款。是指如果借款人的初期还款较少, “利滚本”导致按揭贷款本金不断上升, 到初始本金的110%-125%时, 借款人的每期偿还额和利率均将调整, 使得还款压力急剧上升。 (4) 重估增值部分并提供追加贷款。它虽然变相降低了按揭标准, 但在房价上升时, 由于其增值部分不但意味着借款人还款能力上升, 而且还可以依此为抵押获得更多贷款, 购买新的房产。反映在次级债市场上, 还款能力的上升, 表明资信程度提高, 违约风险下降。正是基于这种判断, 评级机构对次级债给出了较高的信用级别。但这些创新产品和条款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衰退, 同样会加剧信用风险的聚集。对这种风险的判断, 显然评级机构还缺乏足够的经验。
第二, 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产品的评级模型缺乏历史数据的检验。评级机构对次级债产品交易相关信用风险认识不足, 继续采用常规VaR和分割式方法评估风险大大低估了资产组合整体风险价值。而且风险衡量工具未充分运用到创新产品, 即使是常规Va R也主要限于传统交易资产, 风险管理手段远远滞后于这类资产交易量的高速增长。同时, 评级机构也忽视假定情景压力测试。常规VaR以及常规压力测试通常未包含市场流动性风险, VaR作为市场风险标准模型而不涵盖该风险是一大缺陷, 因此市场流动性风险主要依靠压力测试衡量。许多评级机构采用对竞争对手方动向评估来确定市场流动性, 比如观察资产交易出价报价差、交易周转量、投资者风险胃口、订单流量等, 但在实践中也很少将这类要素正式整合到市场风险衡量中。创新产品的特性使得常规VaR工具不足以对其风险作准确定性和定量评估。次级债产品和传统金融产品的最大差异是:其中许多产品市场交易历史太短, 缺少充足数据建立VaR或历史模拟压力测试模型。另外, 信贷风险压力测试也滞后于市场风险压力测试。例如短期利率上升, 浮动房贷利率使次级房贷借贷成本随之上升, 若从事这方面压力测试, 必定会揭露许多隐藏风险。但这方面的历史数据限制了许多评级机构从事这类压力测试。
第三, 评级机构经营模式中的利益冲突一定程度影响风险控制效果。虽然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避免利益冲突问题上都有明确规定, 但SEC的调查显示, 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于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 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 评级费用也越高, 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当次级贷款摆在评级机构的前面, 评级机构没有可能看到每一个贷款人的文件, 更没有贷款人的联系方式以证实贷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它们能做的就是使用自己的数学模型, 依据贷款人的历史行为分析进行评价。对于评级机构来说, 它们面对的贷款人正处于美国房地产业最狂热的时代, 必要的规范和风险控制都被抛到了脑后。于是评级机构给出了AAA的评级, 投资银行则专门成立了负责这部分债券销售的公司SPV, 由它们买下这些按揭贷款, 然后向外发行债券。只要给了AAA的高评级, 投资银行的债券就畅销。但问题是次级债券并不是SPV卖给狂热市场的最终产品, 它只是更为复杂的结构金融产品CDO的一部分。在那样的一个投资狂热、风险控制被漠视的年代, 这些盈利越来越丰厚的评级中介机构不仅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 反而成了疯狂市场的一部分。
三、次级债危机对发展我国信用评级的启示
没有人可准确估量美国次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伤害, 但至少可以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信用评级公司的失误是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 美国次贷危机给评级行业又一次敲响了警钟。次贷危机之于信用评级机构, 好比安然事件之于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大, 出现问题时对经济的危害也越大。因此, 制度保障是信用评级市场规范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信用评级市场不能先发展后规范, 而是要从培育市场的第一天起就注重制度规范。完善的征信体系是坚实的金融体系和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信用评级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做大做强, 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 必须大力发展评级业, 提高信息透明度。信用评级机构素质是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 信用评级更是需要综合运用信用评价技术和经验对信用信息进行甄别、加工、分析和判断。由于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较短, 资本市场上各类评级机构良莠不齐, 加之我国信用评级质量的市场检验机制尚未形成, 从而导致了社会上各种劣质信用信息的泛滥。一方面, 评级公司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金融服务机构, 其产权私有、商业运作完全市场化。另一方面, 信用评级很大意义上是公共产品。正是因为评级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债券产品才得以定价, 市场交易才能顺利进行。美国次贷危机表明, 没有公平、中立、透明的评级机构和信用评级结果, 企业债券和结构性融资产品就如同建在沙滩上的高楼, 发展得越快, 风险就越大。我国作为新兴的市场, 市场信用基础建设本来就较为滞后, 同时, 近年来, 我国金融创新步伐不断加快, 无担保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结构性产品的发行规模在不断扩大, 因此需要不断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有关部门应当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和信用评级业的发展状况, 采取必要的措施, 作出适当的制度性安排, 加快国内权威信息评级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确保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 加强对评级对象信用风险的研究。同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相比, 现代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构建于现代金融理论基础之上, 运用大量的金融数据分析企业的信用水平, 不仅关注违约情况, 更注重企业风险水平的波动, 因此要运用好现代信用风险分析和计量技术, 通过量化的数据使评级机构比较不同类别客户违约可能性、不同信用条件损失程度、在最有利的信用条件和最不利信用条件下预期损失及占用资本的状况成为可能, 使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水平的提高成为可能, 使调整和确定风险控制标准更加精细化。科学的评级方法和完善的评级指标体系是保证评级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信用评级业的不断发展, 为了更有效的服务广大投资者, 必须不断加强评级方法的研究, 并根据客观环境变化对评级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在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国的立法机关及信用评级机构应该共同制定一个统一的评级标准, 这样可以使评级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 使各种评级结果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来检查是否确实具有投资价值, 也就提高了评级结果的可信度, 使评级结果能被广泛利用。
第三, 不断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本次次级债危机中, 评级机构的评级失误虽然主要与技术能力不足、数据库、评级模型不完善有关, 但也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市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 在目前的收费模式下, 评级机构内部能否建立起有效的、不受市场因素影响的风险控制机制是关键。由于评级本身往往会受到评级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这种机制是否有效不仅要求评级公司内部建立严格的评级作业流程、质量控制机制和奖惩机制等作为制度保障, 还要对评级人员不断进行风险教育与培训。只有两者都达到预期目标, 评级机构有效履行职责才会得到保障。信用评级机构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结合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制订规范的公司章程, 设置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订立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使内部控制工作具有得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此外, 信用评级机构还应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应包括评级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跟踪评级责任制、评级报告要求、信用评级委员会工作制度、保密制度、档案管理办法、评级人员守则等。评级机构只有不断完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加强风险教育, 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
第四, 加强监管是评级业健康运行的关键。我国信用评级业目前仍处于幼稚期, 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如果一味只讲发展不讲监管, 则可能重蹈个别社会中介业出现行业性诚信危机的覆辙而失去信用评级业应有的社会功能;而只讲监管不讲发展, 则可能使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继续严重滞后。因此, 发展与监管并重, 边培育市场发展信用评级业, 边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应是评级业健康运行的关键。从我国目前监管部门的设置及信用评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应在推动和培育征信市场以及信用评级机构违规处罚上发挥双重作用, 即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市场驱动型”。主要特征是监管部门不直接审批评级机构的设立、业务等, 而只是作为评级结果的使用者之一。根据其表现, 监管部门认可某些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 如美国模式。二是“政府驱动型”。主要特征是监管部门是评级机构和评级业务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管者, 对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以及业务范围的核准等作出明确规定, 如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在次债危机中已经暴露了不少弊端, 因此, 从我国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和当前评级机构发展的艰难性看, 采取“政府驱动型”应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金永授:《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 《中国证券》2008年第8期。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信用建设的思考 篇10
(一) 次级债中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美国的银行将次优贷款打包成次级债出售, 次优贷款的利息被用来支付次级债的收益, 发行方通过两者之间的利息差赚取似乎是毫无信用风险的收益。在投机心态的驱动下, 美国的房地产需求不断被激发,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 上涨的房地产价格提高了房屋持有者的还款能力, 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购买次级债。一个良性循环由此展开。但是, 由于银行不遗余力地扩大次级债的规模,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再也持续不下去了。由于房价的回落, 导致贷款违约, 违约降低了次优贷款的质量让金融机构不再愿意为房地产市场提供资金, 于是导致了更大幅度的价格回落和更多的违约。一个逆向的恶性循环开始展开了。
(二) 次贷危机引起其他领域波动
股市动荡、美元贬值、油价上涨和物价上涨都与最先出现的次贷危机不无关系。这轮市场动荡不仅使市场投资者信心严重受损, 多方面的问题集聚到一起后, 也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三)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可以说,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放贷机构的盲目放贷, 给市场带来的潜在危机最终爆发。随着次贷危机愈演愈烈, 批评人士指责信用评级机构故意帮助投资银行和券商提高此类投资产品的信用评级, 而且未能在危机显现后及时降低此类投资产品的信用评级, 从而导致消费者因为不能完全了解其中的风险而最终遭受严重损失。
其实, 美国的信用建设已经相当完善, 早在2001年后, 随着安然、意大利帕玛拉特破产案的发生, 美国的资信评级行业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萨班斯—奥克斯莱法》, 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就评级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SEC在调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并对公众和华尔街人士进行了6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后, 于2007年6月出台了一个加强对资信评级机构管理的意见。
反观中国, 信用建设尚且处于一片空白。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资信评级机构与美国相比, 差距有多大?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 中国银行业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特别是股份制改革, 使原来的国有银行在经营管理上开始向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转变。但是, 中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一直都没受到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看来中国的信用建设急需改进已经是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了。
二、中国的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整体风险意识比较差。以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例, 对外宣传大部分以预期收益率作为主要内容, 而忽视对风险的揭示。内部机构高层测量风险的兴趣和关注程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防范意识通常只随着欺诈性交易或相关事件的不断发生才得以提高。
2.细分客户能力弱。客户的精细化分类不够, 对客户缺乏针对性的分类指导, 对重点客户, 优良客户和一般客户遵循同样的业务操作流程, 往往产生劣质可客户驱逐优良的现象。没有根据不同客户, 不同业务的风险高低, 设计不同的业务流程, 而是根据业务金额的大小, 划分权限, 往往造成越是优质客户, 越是大客户的审批环节越多, 业务流程越复杂。
3.缺乏统一的信息数据库。经济资料不完备, 内部和外部数据匮乏, 资料不够规范、科学。数据的收集和缺失数据的再收集不足情势严峻。对于信用建设相对完善的商业银行, 如客户信息中的客户知识结构如何, 家庭情况如何, 风险偏好怎样可能都不了解, 即便知道也不会给予关注。很多商业银行只有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内部条块分割, 各自为阵的信息系统导致客户资料的档案零散, 甚至缺矢。
4.信用分析和评估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信用风险的分析仍然是以表内资产、单一投资项目、贷款和证券为主, 宏观经济、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尚属空白, 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5.缺乏系统的风险评价体系。2004年全球风险协会 (GARP) 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 大约34%的机构采用综合技术和单一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来测量和管理风险, 10%的机构采用综合技术来防范操作风险, 还有52%的机构采用了不同的防范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的方法, 4%的机构采用了其他方法。在中国, 内部评级缺乏, 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来进行风险的量化、关键风险指标的鉴别, 此外, 风险产生后的处理工作也缺乏专业化分工, 风险和控制估价模型的实施急需改进。
6.信息披露少。企业与客户在信用业务上具有主观上的信息不对称, 潜在和显现风险反应设施延迟和耽搁。
7.缺乏相应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群体。战略责任、管理责任和商业责任定位不明确。
8.业务政策规定的制定上不适应市场经济布局和国际金融竞争机制。再加上管理部门对业务改革规定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 国家监管办法的透明度不够;业务政策规定与执行存在差距。
9.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投资的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还不够深入。外部评级机构缺乏, 没有可与国际巨头相抗衡的授信机构。目前国内的信用评估市场的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信用建设的途径
信用建设对于我们是一项崭新的任务, 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利用财务技术指标进行分析, 也不能单纯地致力于外部公共关系建设, 其核心在于运营环境的综合风险评定, 所有的外部特征最终是由内部综合风险关系决定的。在中国信用环境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都不健全的情况下, 中国的信用建设只有逐步地通过相互协调的多边审查, 多边制衡, 多边监督的机制, 有效的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识别并分辨风险, 在信用建设的过程中, 内外同步, 不偏不废, 才能真正地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信用建设。
综合中国情况, 笔者认为, 中国的信用建设可以优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提高以银行业为牵头的整个市场的信用风险的意识, 提高数据信息管理的意识, 通过政府引导, 社会动员, 使信用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 特别是应增加高层管理者的系统培训, 从源头抓起。
2.加紧客户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无论对于银行业务, 还是一般企业的业务, 客户信息的搜集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要实现客户信息的标准化, 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库, 完善企业结构, 实现客户信息集成, 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确定客户价值和风险度, 对于不同价值和风险的客户进行等级管理。
3.更加精确地计量风险, 提高我们的信用评估系统的综合知识含量, 引入科学方法来确定有效指标。要侧重于风险的量化管理, 利用数据模型来进行损失估价和风险测量, 是现代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信用风险计量分析的发展趋势, 并且不断改进。
4.加强监管人员和信用管理专家的培训, 并且尽可能地同学校教育相联系, 培养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制定完善可行的战略, 引导好信用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制定政策和措施, 利用外部监管的力量加快信用建设
6.信息公开化。对内, 要做系统性的资源整合, 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客户信息共享有待提高;对外, 企业信息要及时、真实地向管理层、监管当局和公众通报。目前, 往往是不同企业部门各自保有客户, 多方之间交叉销售能力弱。因此, 有必要借鉴外资银行和国外大型公司的经验, 对行业内各部门资源进行整合, 加强系统管理的能力。
根据中国国情, 需要引进多元文化的精髓, 完善未来中国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积极面对未来授信市场的竞争。
1.加强风险预算。全球风险协会 (GARP) 全球调查的数据 (2004年) 显示, 47%的机构在操作风险技术上的投入仅占风险管理预算的1%~10%, 有37%的机构预算比例达到10%~25%, 有11%的机构预算比例达到25%~35%。中国也可以在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后, 开始实行风险的前期预算、中期监控和后期操纵的一体化控制体系。
2.新型模型的建立及使用方法的培训和实施。风险管理由于数据流量极大, 要求极为精确, 信用评估分析方法从主观判断分析法和传统的财务比率评分法转向以多变量、依赖于资本市场理论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高级法趋势发展, 信用分析的管理模型在不断发展中涌现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模型:如交易对手信用模型、信用风险模型、市场风险模型、聚合模型、输出模型等等。中国的信用评估目前还大部分停留在5C要素分析法、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等初级分析方法层面, 为实现同国际市场接轨, 在后期阶段, 中国要开始引进借助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上的金融数学模型进行信用评估。
3.前台数据收集紧密结合后台数据分析, 对数据收集的要求应和银行确认的违约概率估计值、风险评级模型的能力紧紧相扣。以后台的数据分析为基点, 要求前台的数据完备、准确、系统, 前台和后台的密切联系、相互映射保证了整个管
4.在实现中国银行的混合经营的过程中, 大银行应开始进行全面的, 正规的、系统的分析信用风险暴露, 确定风险暴露的违约概率和损失率。强化银行中高级管理层对风险管理详细内容的重视并加大资源的投入, 重点留意承担的各种风险以及伴随风险的潜在损失。
5.在自行设计适合本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数学模型时, 要注意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应的风险管理数学模型应该具有“注册商标”。
6.通过建立一个社会公众共有的大型中介机构, 使信用评估积极地将改善其内部管理的欲望纳入整个信用建设, 根据其提供的信息, 作出合理的内部管理评估, 将结果及时、低价、有偿反馈, 强化其内部管理, 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罗纲.一“债”引发银行“马奇诺防线”失守[J].中国外汇, 2008, (3) .
[2]美国次贷风波反思:事关债券评级机构[N].第一财经日报, 2007-08-27.
金融危机下我国信用销售研究 篇11
[摘 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扩大内需,加快资金周转,丰富融资途径,优化市场信用环境。但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信息分散封闭且缺少信用销售的制度安排和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不利于信用销售的健康发展。应营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加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保障信用销售健康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信用销售;信用风险;信用制度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志码]A
信用销售是企业通过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方式向单位或个人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信用交易方式,是生产经营者之间以及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直接信用的重要形式。实际上,信用销售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些资金占用量大、产品附加值低的行业中(如煤炭、木材、粮食流通等领域)。信用销售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赊销。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及时占领市场、减少库存,往往将赊销作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通过赊销向客户提供信用服务,促进产品销售。然而,赊销是一种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赊销在提高销售额和增加利润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现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而这些风险对企业的打击有时是致命的。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信用销售的风险进一步增大,信用销售何去何从已成为众多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信用销售在我国的发展
1995年,我国人均GDP约700美元,市场饱和现象开始出现,80%的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2005年,国内600种主要商品中,供过于求的商品446种,约占75%;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54种,约占25%;已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而且,在五金、纺织、家电等行业中,国内产能已出现大量过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交易方式成为企业继质量、价格和服务之后新的竞争手段,赊销、赊购等信用交易方式渐成潮流,信用风险普遍产生。
科法斯的一项关于我国企业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企业把赊销作为主要(占2/3)付款方式,其次是货到付款和预付款。2005年,赊销比例超过30%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60.1%;2007年,提高到93.3%,增加了33.2%。2005年,赊销比例超过75%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的32.2%;2007年提高到43.6%,提高了11.4%。换句话说,2007年有将近50%的企业其3/4以上的销售采用了赊销方式。但是,2008年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信用销售的规模开始出现萎缩的苗头。
二、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发展信用销售的意义
当前,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信用销售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长。信用销售具有延期或分期付款的特点,它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实现同等或更大的商品购进额或消费额,使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带来内需和消费规模的扩张。
其次,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据专家测算,我国企业的年资金周转率平均只有3~4次,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却可以达到10~12次。通过信用销售,卖方企业可以提前实现销售、锁定目标市场,促进企业发展;买方企业可以使等量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再次,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丰富融资途径,促进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协调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信用保险、担保、保理等信用销售相关机制,可以优化企业的信用等级,改善融资条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通过保单质押贷款等方式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渠道。
最后,发展信用销售有助于优化市场信用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企业间的“三角债”和恶意欠账曾一度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信用销售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治理各种欠账违约现象,是推动信用销售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制约我国信用销售发展的因素
目前看来,除消费文化因素外,信用销售在我国的发展还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制约。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信用销售风险大。守信得利、失信受惩的激励约束机制在我国尚未形成,企业之间拖欠货款的现象司空见惯。有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坏账率为0.25%~0.5%,而我国却高达5%~10%,是美国的10~40倍;美国企业的账款拖欠期平均为7天,我国却为90多天。很多国内企业宁愿以较低的价格出口赊销,也不愿以较高的价格对内赊销。
二是信息分散封闭。由于散布在交易群体之间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地公开、共享,企业难以准确评价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
三是缺少信用销售的制度安排和信用风险的分担机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或社会制度安排来有效地减少、防范、分担信用销售的风险,企业担心风险过大,不敢开展信用销售。
四、推进我国信用销售健康发展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信用制度环境,保障信用销售健康有序进行
第一,完善金融机构建设,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解决信用销售中的融资困难。
信用销售延长了账款回收期,造成企业资金紧张。能否有效解决企业资金缺口是信用销售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要不断完善金融机构建设。一是在完善金融信贷体系方面,建立适合企业的授信体制、政策和程序,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减少对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和简化审批程序,允许基层银行在核定的额度内自主审查发放贷款,对有市场、信誉好、效益高的中小企业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二是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积极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如在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机构,开发中小企业在各金融服务领域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
其次,要加强企业、银行、保险机构之间的合作。在商业信用销售链条中,企业主动投保,可以充分利用保险机构分担信用风险;保险公司积极承保,帮助企业把好信用关;银行通过信用保险质押贷款业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通过企业、保险机构、银行之间的合作,建立信用销售、信用保险和银行信贷顺畅衔接的机制,实现三方共赢。
第二,完善信用销售中风险分担及防范机制。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及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基金,用以弥补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损失;建立科学的担保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如在担保合同中设定完善的限制性契约,限定资金用途,也可以向被担保企业派驻财务总监来监控企业财务或定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通过信用担保为企业信用销售提供风险保障。其次,推动交易数据交换系统建设,推动企业间交易数据的归集共享。按照政府引导推动、协会牵头组织、企业自愿参加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入由行业协会、第三方中介机构建立的会员制或区域性的交易数据交换系统,把成员企业信用销售客户的交易记录汇集起来,用于客户对信用风险的分析、评估和防范,从而建立健全信用销售风险防范机制。
第三,强化社会约束机制,打击欺诈违约现象。
要强化社会约束机制,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分类监管和激励惩戒机制。分类监管就是对守信企业实行信誉服务和指导扶持为主,对警示企业实行规范管理为主、对失信企业实行强化监督为主的管理政策。信用经济不是仅有道德软约束就可以形成的,还需要社会制度的硬约束。应将企业信用监管评价的资料在规定的程序下予以公布,将企业信用与经营者个人信用相结合;也可以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对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追究责任。在完善市场激励和行政激励机制方面,一是制定行政措施为守信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如在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中,向守信企业倾斜;二是给予守信企业更多的经营便利。
第四,促进和规范信用销售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信用销售的发展需要门类齐全、运作规范、专业化水平高的信用服务业与之相配套。需要发展商账追收、保理、信用调查与风险评估、资产处置及变现以及信用交易数据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信用服务业。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促进、引导、规范相关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和措施。
2.加强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
企业自身信用建设的目的是为证明企业资信情况,并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信用活动当事人的信用行为,提高守约意识,降低信用销售中的违约风险。
第一,培育和提高企业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整体素质。企业的管理和控制是由经理人来完成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企业信用就是经理人的信用。一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应当是对投资者、对员工、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社会活动家和示范者,应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素质,赢得社会信任。
第二,将信用理念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企业对自身、对公众、对社会负责的精神,体现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个环节中去,把信用道德渗透到产品的质量、设计、商标、包装、广告、营销和服务等各个环节之中,并在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营造一种珍惜企业品牌信用的默契。
信用卡危机 篇12
关键词:危机管理,农村信用社,银行危机,策略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农信社面临的经营环境、发展模式和经营风险正发生深刻的变化, 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公众和舆论的关注显著提高。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各种突发事件对农信社的不利影响, 加上农信社自身固有的脆弱性, 使得农信社面临的危机风险日益加剧, 各种危机事件层出不穷, 若农信社危机处理不当将影响自身声誉, 甚至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业的连锁反应, 导致社会公众恐慌事件的发生, 影响社会秩序和地方金融稳定, 做好危机管理是农信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农信社危机管理现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危机, 农信社作为中小金融企业更是如此, 农信社规模和资本金相对小, 抗风险能力弱, 相比国有商业银行更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冲击。由于政策的变化、产业的调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农信社面临的竞争更激烈、所处的环境更复杂, 在经营中会面临更多危机。由于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农信社普遍存在危机管理意识不够, 危机管理制度欠缺, 农信社未开展与发展相关的危机管理文化建设, 没有根据风险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危机管理培训, 危机防范应对措施尚未建立。
三、农信社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农信社与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不同, 国有银行属于一级法人体制, 资本实力强, 内部管理相对完善, 抗风险能力强, 而农信社属于多级法人体制下的中小金融企业, 属地方性金融机构, 在经营管理上带有浓厚的地方特性, 农信社在内控建设、科技研发、风险防范、政策掌握、危机管理等方面与国有银行相比处于弱势, 在互联网金融冲击、银行准入放开、银行混业发展、利率市场放开、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 农信社开展危机管理更是迫在眉睫。
(一)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金融业行业属性的需要
农信社属于金融行业, 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 高风险要求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要有精细化的管理水平和较高的风险防范措施。在风险防范上, 管理者能对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判、预测和防范, 根据不同领域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做好防范工作, 危机的防范要做到“宁信有不信无”, 只有充分做好风险防控才能保障农信社的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
(二)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加强自身管理的需要
农信社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 是以信用为主体服务的基层金融机构, 由于客户金融知识缺乏及农信社内部管理监督不到位, 近年来发生了不少金融社会风险, 如:2014年3月24日至26日因社会谣言, 射阳农商行发生了客户集中取款事件;2015年7月13日山西大同天镇县发生农民被“贷款”事件, 这些事件的发生说明农信社开展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 经营中要有“生于忧患”的意识, 更要有“死于安乐”的危机和防范措施。
(三)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在新常态经济下, 市场条件发生了变化, 经济增长放缓, 产业重塑, 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面临生死考验, 农信社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农信社必然会因为市场变化而遭受资金损失风险甚至是流动性风险, 开展危机管理刻不容缓。
(四)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应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需要
在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农信社由于人才和技术等原因, 科技薄弱成了经营发展的短板。互联网金融资金汇划更方便快捷, 资金清算不仅仅是银行与银行之间的清算, 还包括客户、战略合作方和第三方支付等, 结算程序更复杂, 涉及范围更广, 客户关系更复杂, 如果稍有差错或漏洞就会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甚至是灾难。最近几年, 农信社等银行金融机构发生的客户银行磁条卡被克隆取款事件较多, 作案人员技术高, 团体作案, 分工细, 且跨省甚至跨国作案, 案件防范难, 侦破难, 侦破成本较高, 对农信社负面影响较大, 开展危机管理是农信社应对网络发展的需要。
(五)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应对自然风险防范的需要
近年农信社受自然灾害事件案例数不胜数, 2018年1月10日发生的特大冰雪灾害,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波涉19个省和地区, 冰灾造成了大面积的停电、封路, 农信社网络中断。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 造成8, 700余人死亡, 汶川农信社的人员和财产资金等遭受巨大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5, 657万元。2014年7月18日, 特大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 台风造成海口交通和供电系统瘫痪, “威马逊”台风造成海南131.1万人受灾, 18.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5, 100余间房屋严重损坏, 海南省农信社因台风影响计算机核心系统被迫关闭。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紧迫, 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极大, 如地震、台风、洪灾、泥石流、火灾等, 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都会带来危机, 农信社要防范于未然开展危机管理。
(六) 危机管理是农信社应对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互联网、移动终端高度发达的今天, 社会信息传播更自由、更快速, 传播渠道多, 传播范围宽, 负面信息对农信社的破坏性非常大。签于此, 在新媒体时代下, 农信社应未雨绸缪, 建立危机管理内控制度。管理者要掌握危机的诱因、特征和规律, 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做好应对措施, 一旦危机发生, 能在紧迫的时间和危机的关头做到临危不急, 迅速有效地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 建立危机防火墙, 把负面影响控到最小, 损失降到最低。
四、危机管理策略
(一) 开展农信社危机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的发展, 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性较高, 金融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引领着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丰富和修正企业文化, 使文化建设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农信社应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危机文化建设, 从高管到普通员工都要树立“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全员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预见危机, 危机发生时能正确化解危机、化危为机。
(二) 建立危机管理制度机制
农信社在发展中面临着各种危机, 但农信社大多没有建立危机管理制度, 这会导致农信社在经管管理中不能及时发现危机, 危机爆发后不能快速作出反应, 最终会造成严重损失。所以, 农信社应建立并逐步完善危机管理机制, 如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危机应对处置机制, 这有利于农信社较早发现危机苗头, 及早处置危机, 在危机发生时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住它, 不让它放大, 做到应对自如, 处置不被动, 达到“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三) 开展危机管理培训
农信社应建立危机培训机制, 根据管理和岗位的不同开展不同的危机培训, 对高管人员、中层管理和一般员工开展危机应对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全员危机意识, 提高员工识别、防范、处理危机的能力。用可能发生的各种危机进行模拟训练, 开展危机心里素质训练、相关部门协调、应急措施实施、危机管理宣传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培训培养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解决复杂问题、处理危机的能力, 通过培训掌握危机管理基本技能, 以不变应万变。
(四) 建立危机预警监测机制
危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掌握了危机发生的规律就能及时发现危机苗头, 提前做好危机应对和危机处置, 农信社应建立危机监测长效机制, 实行危机管理分级责任制。根据危机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分为不同的级别, 不同级别的危机实行不同的责任管理。如根据危机影响的程度, 将危机预警监测分为绿色警戒、黄色警戒、橙色警戒、红色警戒四个级别, 按照不同级别的预警实行不同的处置方案, 这样可维持危机处理事件的正常秩序, 有效化解和处理危机, 化危为安。
(五) 做好危机管理沟通
危机不可避免, 危机发生时要正确应对:一是不能掩盖危机, 不能回避矛盾。二是要做好沟通工作, 沟通中一定要本着诚心诚意的态度, 不能推卸责任, 危机处理要能迅速切割, 实现危机的隔离, 要有舍得的忍痛。三是危机有最佳处理时间, 在最佳处理时间内要力争完成危机处理, 否则因危机付出的代价会更高, 危机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危机消耗的人力、物力和精力会更多。四是由于危机的紧迫性, 因此危机处理不能按日常程序或普通思维来解决, 有时要用超常规的思维来解决, 避免危机扩散。五是与上司、下属和社会公众的交流是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务, 要加强上级领导, 各有关部门的沟通, 争取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把危机控在一定的范围内。
(六) 沉着应对危机处理
危机具有破坏性, 这种破坏性甚至是灾难性的,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危机, 将会影响到农信社的生存发展,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说的就是小事情会演变成大危机。危机发生后, 管理者要做到反应快捷, 处理及时。一方面应在极短的时间用最精干的人员调查事故原因, 原因真相调查后要实行及时切割分离, 把危机控在一定范围内, 要安抚受害者, 尽力缩小事态范围;另一方面应主动与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介, 特别是要与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传媒沟通联系, 掌握危机主动权, 及时说明事实真相, 尽力取得政府有关部门和传媒的支持和谅解, 减少公众的猜测和误解。
(七) 加强危机舆情监测防控
舆情监测是危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舆情监测如不能有效控制, 一个较小的危机也会给农信社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甚至会导致蝴蝶效应波及其他银行。舆情监测要有专人负责, 实行24小监测。兵贵神速, 当危机发生时, 抢时就是抢命, 要抢占先机, 夺得话语权, 时间越滞后, 舆情越被动, 成本越大。舆情监测要主动及时, 要把事实真相第一时间向大众公布, 及时消除谣言和误解, 要加强与公安有关部门的汇报, 通过公安科技力量做好监测, 要与政府宣传部门做好正面宣传, 维护农信社的声誉和形象, 减少危机负面性。
(八) 危机恢复重塑形象
危机的发生, 会对农信社造成不同的影响, 危机处理后还要做好危机恢复和农信社公众形象的重建。针对形象受损内容和程度, 有针对性的开展弥补形象缺陷的公关活动。危机发生时更要加强内部管理, 做到内紧外松, 保持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 要保持与公众的联系和交往, 敞开大门, 欢迎公众的参观和了解, 通过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整洁、安全有序的经营环境消除危机负面影响。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向公众展示农信社的形象, 从根本上改变公众对农信社的不良影响, 只有当农信社的公众形象重新建立时, 危机才能真正的转危为安, 危机处理才算圆满完成。
五、结语
危机是危险, 也是机会, 只要掌握了危机的基本规律, 适时、适当地做好危机处理, 就可以将其转化为新的发展机会。在经济新常态下, 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农信社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优胜劣汰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农信社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提升危机处理能力, 不断加强对自身管理建设, 提高竞争实力, 不断巩固经营成果, 才能实现农信社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江.管理沟通[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信用卡危机】推荐阅读:
信用危机11-19
网络信用危机09-07
企业商业信用金融危机06-06
次贷危机凸显信用风险11-23
信用危机的毕业生就业论文05-23
工行信用卡信用卡中心09-26
认识信用卡,教你如何使用信用卡10-27
信用卡透支05-29
个人信用卡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