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卡

2024-06-27

个人信用卡(共12篇)

个人信用卡 篇1

自1985年6月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以来,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银行的信用卡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 我国内地发卡机构已达150多家, 银行卡发行总量已突破10亿张大关, 信用卡交易总额已达6 000多亿元人民币。信用卡作为一种灵活方便的信用工具, 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在个人消费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发卡行不能全面掌握申请人的实际情况, 银行卡申请人和发卡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银行卡在给银行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据统计, 目前我国信用卡透支余额将近150亿元人民币, 透支总额占个人消费信贷的比例已经达到10%。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防范化解信用卡信用风险刻不容缓。

一、信用卡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根据《新巴塞尔协议》, 在银行卡业务中, 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有3种: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由于信用卡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产品, 因此,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征信审批、发卡管理、刷卡交易和透支管理。

从信用卡的业务流程可以看出形成信用卡信用风险主要在申请受理、征信审批2个环节。

一是盲目追求发卡数量, 因此打开了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方便之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业务流程的第一环节便是申请受理, 《新巴塞尔协议》将“申请受理”环节中因持卡人违约形成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在申请受理阶段, 申请人向发卡银行提出申请, 填写相关资料, 发卡银行受理申请, 展开调查, 核实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和完整, 并签署调查意见。但是, 由于目前在我国信用卡市场上, 各发卡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扩大市场占有率, 片面追求发卡数量, 忽视发卡质量。在发卡数量指标的压力下, 各发卡行的信用卡办理程序越来越简化, 放松了资料审核环节, 申请门槛越降越低, 申请普通卡的发放了金卡, 从而为恶意透支甚至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是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是信用卡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信用卡的审核程序是参照国际主要发卡机构的发卡审核程序制定的, 按程序申请人递交办理信用卡申请后, 发卡机构对申请人的相关资料进行身份审核、资质审查, 并通过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查询申请人是否有不良记录, 通过受理、审查、调查、审批4个环节对申请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信息系统, 居民个人的信用记录普遍缺乏, 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等没有对居民个人信用行为的系统记载, 我国的个人征信信息是数据分散、开放程度低。我国大约50%~60%的个人征信数据掌握在公安、法院、工商和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 以及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非政府机构, 处于分散和相互屏蔽的状态。没有像西方信用卡发达国家建立统一的个人征信数据平台, 发卡银行很难获取完整的征信数据, 即使获取一部分信息也是有限的、片面的, 无法对个人的资信状况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估。例如目前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付款记录还不能互相沟通, 致使在一家银行欠账的客户, 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照样办卡再次透支。

通过对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信用卡信用风险的实质, 是我国信用资源匮乏的后果, 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 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共享, 各商业银行对银行卡申请人的信用评估, 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 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信用卡申请人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

二、健全个人征信体系, 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是指征信机构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与信誉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加工和储存, 形成个人信用信息集合, 当个人在进行信用活动时, 其信用记录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因素, 为银行或其他社会单位系统地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的活动。1999年上海市开展个人信用体系试点, 2004年底,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试运行, 范围限定于北京、重庆、深圳、西安、南宁、绵阳和湖州7个城市的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联网查询, 2006年1月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 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征信系统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就无法从源头上进行防范, 商业银行就还需为此付出沉痛的代价。因此, 为有效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必须加快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

(一) 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前提

诚信是现代社会文明之基。加快建设个人信用体系, 必须注重建设个人信用道德文化, 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诚信”的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 弘扬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信和谐的与时俱进精神, 全面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人们诚信立身, 诚信为人, 诚信做事, 增强公民维护信用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信用素质。使讲信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信用公开, 信用透明,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信用意识, 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 完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

要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个人信用政策法规, 处理好征信与监管、借鉴与创新、规范与发展、公开与保密的关系, 合理区分公共信息与商业信息, 使个人信用数据的收集、公开、使用、披露, 个人隐私的保护、国家机密的保护等问题都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权益保护、公正诚信的法律环境, 切实保护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 建立信用监管与奖惩体系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

要发挥政府在信用监管中的核心作用, 以信息化为手段, 坚持法律惩戒与道德约束、社会他律与行业自律、行政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 突出部门联动, 运用经济惩戒和道德谴责等手段, 进一步提高守信收益和失信成本, 提高个人信用监管水平。

(四) 人民银行在政府推动下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核心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人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个人征信报告包含个人基本信息、信用交易信息、个人结算账户信息等内容。个人征信报告是从各家银行或其他各类机构采集所得, 人行征信中心起到了汇总、加工、整合的作用。个人征信报告对银行金融机构向客户发放信用卡、贷款及授信前调查及贷后检查提供了很大地帮助及参考, 但目前个人征信报告还存在“个人基本信息”当中信息不齐全、不十分准确, 所采集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时差性, 所采集的信息不全面等缺陷, 人民银行个人征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个人征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针对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主体信用意识缺乏的现状, 在借鉴发达国家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经验基础上,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通过制定政策, 协调公安、法院、工商、劳动保障、商业银行、公用事业、邮政、电信、保险等有关部门开放数据。人民银行在政府的推动下, 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个人信用信息资源, 组织建立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检索平台, 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个人信用报告, 使发卡行在进行申请资料审核时有一个可靠的信息基础, 从源头上防范信用卡信用风险。

个人信用卡 篇2

时间:2013-03-26 来源:融360

众所周知,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账日时再行还款的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方式。但是你知道还能通过信用卡贷款来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吗?

信用卡贷款,是指银行授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内的透支功能,将信用卡的消费贷款功能转化为无担保小额贷款,实际是一种信用卡转账借款业务。信用卡贷款申请获批后,银行将信用卡的部分或全部额度转至借记卡,按照和银行约定的还款期限期偿还贷款,持卡人支付相应的手续费。

目前信用卡贷款业务的申请门槛并不高,只要持卡人信用状态良好,账户无异常,一般都能申请。大多银行可通过电话邀约和客户主动申请这两种方式来进行个人信用卡贷款,个别银行采取银行主动邀约的方式,银行主动邀约的客户获得的贷款额度一般高于主动申请的客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申请金额从5,000元到 200,000元不等的贷款,至于究竟个人信用卡贷款能贷多少,与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卡原有额度有关。

使用个人信用卡贷款后,持卡人虽然可以分期偿还,分期数有3到36期不等。同分期购物一样,分期期数越长,利率越高。所以信用卡转账借款适合短期急需资金周转的人,不适合长期借贷。相对于传统贷款来说,信用卡转账贷款业务所支付的成本会更高。

怎样查询个人信用 篇3

信用是一笔财富

不仅如此,在我们进行新贷款的申请、信用卡的办理时,银行都会对客户的征信报告进行审核。征信报告上的瑕疵都可能对贷款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前不久,记者的一位朋友小刘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时,就体会到了征信系统的厉害。原来,小刘在前几年申请过一张信用卡,虽没有开卡,银行却要求收取年费。“觉得这笔费用不该交,加上后来正好搬家换掉了通信地址,这笔年费也就不了了之。”然而这笔拖欠的信用卡年费,却在小刘的征信报告上留下了污点。“去银行递交贷款资料之后,贷款经理帮我查询了征信记录,就发现有这笔逾期欠款,虽然金额不高,但是时间很长。”这段时间,小刘一直忙于和信用卡发卡行联系,补缴逾期还款之外,还需要信用卡中心提供结款证明。“我的信用评级也会受到影响,相应地,购房贷款成数和利率也会受到影响。”他不无沮丧地说,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了“视个人资信状况而定”的意义了。

看似不起眼的一笔欠款,由于征信系统的存在,却会对购房、贷款这样的大事产生影响,“信用也是一笔财富”,其意义也就在于此了。

正是由于征信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进行贷款申请之前,也有必要了解到自己相关的征信信息,以免出现像小刘这样的尴尬状况。现在,随着征信系统的完善,个人也有渠道了解到自己的征信记录信息。

如在上海,主要应用的是上海资信和央行所提供的征信系统。尽管目前这两套系统仍然相对独立,但是记者了解到,不少商业银行在进行征信信息的采集时,往往采用同时调用的方式。所以,对于个人而言,全面了解自己的征信信息也很重要。

两套系统的信息也各有优势。如上海资信所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建立的时间较长,数据资料较为全面。上海资信是国内首家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第三方资信机构,其官方背景为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从1999年开始,上海资信就开始进行个人及企业信用数据的收集。2000年时就提供了国内第一份个人征信报告。而来自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体系。2006年时正式投入使用。与上海资信的个人征信报告相比,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如上海资信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限于上海市居民,所采集的数据也主要来自于上海。但是央行的信用数据摆脱了地域的局限,收集的数据信息来自全国范围,像贷款申请人在上海之外的贷款记录、银行账户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系统中进行查询。

如何查询征信报告

目前,这两套征信系统都可为个人提供查询的功能。如果需要了解到自己的“信用档案”,可以从上海资信和央行分别获得自己的信用报告。

其中,上海资信可以提供的是网上查询和现场查询两种方式。登录上海资信所提供的个人信用网上服务平台(www.my—credit.cn)就可以进行网上查询。据介绍,可进行查询的仅限于上海市民,且必须由被查询人本人提出申请。因此,在提交网上申请的过程中,网站需要申请人提供一些个人的资料,主要包括个人的有效证件号码、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身份信息,以及与身份验证相关的信用信息,主要为“贷款笔数”、“信用卡数”、“协议入网手机数”三类。在申请时,申请人至少需要填写一项账户信息。以填写“信用卡数”为例,需要在明细中填入你的一张信用卡发卡行、发卡时间、授予额度等。这些信息都是为了在审核申请时进行身份验证而使用。查询申请发出后,系统会发出申请激活指令到申请人所填写的信箱之中,同时附上的还有申请号码及密码,待到查询申请通过之后,可以根据邮件通知,使用查询申请号码、密码登录到网站,下载自己的信用报告。

如果需要快速下载征信报告,可以使用到现场查询的功能,目前可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淮海中路支行、上海银行浦东分行三个服务网点办理现场查询。申请人本人携带有效证件就可获得自己的征信报告,需要的查询费用为30元。

央行系统的征信报告,需要直接到服务网点进行现场查询。如在上海,可提供央行征信报告查询的为央行上海分行。需要提交的是申请人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填写一份申请表格,就可获得自己的个人信用报告。这一项服务是免费的,不需要收取任何查询费用。

那么,哪些信息会被列入征信报告中,并对我们的信用产生影响呢?

像在上海资信所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主要涵盖的内容有查询人的贷款信息,比如向银行申请过何种类型的贷款、申请的贷款金额、逾期记录等等,还有持有的信用卡信息,持有的信用卡张数、额度,以及历史上的逾期记录。此外,上海资信提供的信用报告中,将通信信息也包括在内,主要为手机的账户、缴费逾期情况。

相对来说,上海资信的报告中提供的信息较为粗略,如果需要查询进一步的详细信息。还需要查询人自己到资信公司进行咨询。

而在央行所提供的个人征信档案中。主要收集的是金融信息。包括曾经申请的银行贷款信息,如何时在哪家银行申请的贷款、贷款的金额、明细的还款情况;信用卡明细信息,查询人持有的信用卡、额度、最近24个月内的还款记录,个人结算账户信息,查询人的各项银行开户记录等等。

瑕疵档案如何拯救

一份良好的贷款记录,是顺利办理各种贷款手续的必要条件,征信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之后,征信报告中的瑕疵和污点都可能对贷款的申请产生不利的影响。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信用的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你的信用记录上已经留有瑕疵。又该如何去弥补?

银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瑕疵出现较为集中的是信用卡的还款记录。“征信报告中会提示客户使用信用卡时逾期还款发生的次数,这一记录也是无法消除的。银行在进行审核时,对于逾期次数过多的客户就会予以警惕,如果次数不多,影响不会特别大。但是如果当前仍有逾期款项,是难以通过审核的。”在一些情况下,贷款人已经进行了还款,但是由于信用记录并非实时更新,记录中表示当前仍有逾期款项。“如果发生了这一情况。就需要贷款人提供额外的资料来证明自己的账户为正常状态。”他介绍说,如像信用卡中心申请开具账户结清的证明、提供当前表明账户正常的账单,银行在审批时都可以进行采纳。

浅析个人信用制度 篇4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 “信用”这个词已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它可能是人类认识中最为复杂、最难以捉摸的概念之一。《货币银行学》对信用的解释是:“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暂时条件让渡资本的使用权的借贷行为。”因此, 对信用的真正含义的认识,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 个人信用是社会诚信最直接的表现, 也是社会诚信的基础, 而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也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现状

个人信用是基于信任、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提供给个体或者其家庭的信用, 使接受信用的个体不需支付现金就能获得商品或服务, 个人信用包括用作个人或家庭消费用途的信用交易和用作个人投资、创业以及生产经营的信用。个人信用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形式是个人消费信用, 另一各种形式是个人经营信用。个人信用制度简单地说是关于个人信用交易的规则体系。

1.1.1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较好的政策环境

2008年6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中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 进一步完善的我国个人信用资料库基础。2004年《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管理试行办法》代替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这是我国。以上文件及规定的实行对促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2 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建立

1999年7月成立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家融个人征信系统与企业征信系统为一体、既从事征信数据库建设又提供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的专业化机构。2009年底, 该机构所承建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已拥有超过1109万人的信用信息。该系统设有商业银行各类消费信贷申请与还款记录、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可透支信用卡的申请、透支和还款记录、公用事业费的缴费记录、上海市高院经济纠纷判决记录、交通违法处罚记录以及执业注册会计师和保险营销代理人的执业操守记录等信用信息。

1.2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1 缺乏法律的保障

以个人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环境来看,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没有专门的法律用来调整个人信用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 而对于个人信用方面的规定是比较少的。但是, 有个别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法律, 举例来说《担保法》与《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与个人信用衔接较少, 而其针对性较差。

1.2.2 缺乏完整的个人信用资料

现在我国大多数个人所提供的信用文件主要有:首先, 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此项只能证明持有者的自然情况;其次, 个人在其工作单位的档案, 此项证明了个人从事职业以及担任的职务、政治面貌和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但缺乏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完整客观地评价;最后一项是与经济有关的固定资产证明与个人存单凭证。但是这一项只能提供个体在某一时点上在银行的存款余额与固定资产情况, 对于个人收入的情况和计算个人及家庭的总资产是证明不了的。除此之外, 个人的现金收支、个人债务与债权的分布等没有系统的信息记录。因此, 个人或家庭很少拥有像企业的一张资产负债表, 缺少个人资产评估的基础信息和材料。

1.3 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统一标准

在我国, 虽然个人信用评估已逐建开展, 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足之处。其中有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个人信用的评估已自成体系, 重复操作, 各金融机构互相之间很难衡量, 而所作出的评估结果却相差很多, 因此具有很差的可比性。因此, 对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是不利的, 更不利于与国际同行业接轨。

2.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对策

2.1 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

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在修改、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抓紧研究、制定与信用数据开放和信用数据使用直接相关的法规。一是建立界定数据开放层次, 其中包括必须开放哪些数据, 以及对不依法开放数据的机构如何进行惩罚。同时严厉禁止虚假信息和数据并对其提供者实行严惩;二是出台关于界定数据保密范围的法律法规, 即在强制性公开大部分数据的同时, 确定必须保密的部分, 以及确定征信数据经营和使用的方式。三是在个人信用立法中, 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应进行明确规定。

2.2 成立全国性个人信用数据交换中心

在对征信机构日益需求的市场下, 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 在全国一些主要地区和城市必然会出现若干家民营的征信公司或由商业银行共同组建的会员制征信组织, 而每家公司或征信组织都会建立各自的信用数据库, 提供特色的服务产品即信用评估报告。根据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 借鉴西方征信制度发展的经验, 我国宜采取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 以会员制为核心, 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模式组建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机构。

2.3 规范信用信息产品

要改进信用信息服务质量, 就必须推行信用信息产品的规范化。以最基本的个人信用报告为例, 应该推行具有指导性的信用报告制作规范和信用评级标准, 使得各征信机构在出具个人信用报告时, 可以找到基本格式、内容表达及信用打分方法的统一依据, 这样一来, 由于个人在任何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都将按照同一标准制作, 报告本身被赋予了广泛的适用性。

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信用评估标准 (或体系) 的确立。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确立合理的信用评分权重和分值, 在各信用评估机构推行一致的评分标准, 使得个人信用评分不会因评估机构的不同而出现巨大差异, 任何机构出具的信用评级都可作为个人信用状况的权威证明, 全国通用, 从而便利对个人信用状况的评价工作。只有推行这样的信用服务产品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节约信用服务资源, 提高信用工作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蒋波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M]北京法律出版社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 篇5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1

尊敬的XX:

本人拖欠了银行信用卡XXXXXX元,一直没有还款,贵行已委托XXX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规定如数还清。

致此

敬礼!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2

尊敬的____________银行:

本人______,性别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人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___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去年由于经常出差,信用卡没能及时还款,产生了不良信誉记录,本人声明此情况绝非本人主观恶意造成。现保证今后将按时按期还款。

致此

敬礼!

保证人:

________年__月__日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3

尊敬的xx:

本人拖欠了银行信用卡xxx元,一直没有还款,贵行已委托xxx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规定如数还清。

保证人:xxx

xx年x月x日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4

尊敬的xxx银行:

本人xxx,性别x,身份证号:xxxxxx,家住:xxx,本人于x年xx月xx日在xxx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去年由于经常出差,信用卡没能及时还款,产生了不良信誉记录,本人声明此情况绝非本人主观恶意造成。现保证今后将按时按期还款。

保证人:xxx

xx年x月x日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5

尊敬的xx:

本人xx(身份证号:xxxxxx),是贵行信用卡用户(卡号xxxxxx)。截止至xxxx年xx月xx日,本人所持信用卡已超过规定期限和金额透支。现已透支xx天,透支本息合计xxxx元。经贵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

鉴于本人的上述恶意透支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危及贵行金融资金的.安全,已经触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之有关规定,已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贵行已委托湖南裕邦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如下还款疾患将贵行的透支本息全部还清:xxxxxxxxxx。

若本人不能按上述还款计划还清贵行的上述全部透支本息,贵行再将本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自愿承担本人上述恶意透支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还清所欠贵行全部透支本息及滞纳金、被判处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下罚金。

保证人:xxx

xx年x月x日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6

尊敬的XX:

本人XX(身份证号:xXX),是贵行信用卡用户(卡号xXX)。截止至x年XX月XX日,本人所持信用卡已超过规定期限和金额透支。现已透支XX天,透支本息合计x元。经贵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

鉴于本人的上述恶意透支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危及贵行金融资金的安全,已经触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之有关规定,已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贵行已委托湖南裕邦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如下还款疾患将贵行的透支本息全部还清:xxXX。

若本人不能按上述还款计划还清贵行的上述全部透支本息,贵行再将本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自愿承担本人上述恶意透支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还清所欠贵行全部透支本息及滞纳金、被判处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下罚金。

致此

敬礼!

保证人:xxx

xx年xx月xx日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7

xxxxx:

本人xx(身份证号:xxxxxx),是贵行信用卡用户(卡号xxxx)。截止至20xx年xx月xx日,本人所持信用卡已超过规定期限和金额透支。现已透支x天,透支本息合计xxx元。经贵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

鉴于本人的上述恶意透支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危及贵行金融资金的安全,已经触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之有关规定,已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贵行已委托湖南裕邦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如下还款疾患将贵行的透支本息全部还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若本人不能按上述还款计划还清贵行的上述全部透支本息,贵行再将本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自愿承担本人上述恶意透支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还清所欠贵行全部透支本息及滞纳金、被判处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下罚金。

特此保证!

保证人:

20xx年xx月xx日

附:电话:

单位:

住所: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8

尊敬的XXXXXX银行:

本人XXX,性别X,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XXXX,家住:XXXXXXXXXXXX,本人于XXXX年XX月XX日在XXXXXX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去年由于经常出差,信用卡没能及时还款,产生了不良信誉记录,本人声明此情况绝非本人主观恶意造成。现保证今后将按时按期还款。

致此

敬礼!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9

尊敬的xXX银行:

本人XXX,性别X,身份证号:xxxxxX,家住:xxx,本人于x年XX月XX日在xXX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去年由于经常出差,信用卡没能及时还款,产生了不良信誉记录,本人声明此情况绝非本人主观恶意造成。现保证今后将按时按期还款。

致此

敬礼!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10

_______________:

本人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是贵行信用卡用户(卡号__________)。截止至___年__月__日,本人所持信用卡已超过规定期限和金额透支。现已透支___天,透支本息合计_______元。经贵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

鉴于本人的上述恶意透支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危及贵行金融资金的安全,已经触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之有关规定,已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贵行已委托湖南裕邦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如下还款疾患将贵行的透支本息全部还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本人不能按上述还款计划还清贵行的上述全部透支本息,贵行再将本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自愿承担本人上述恶意透支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还清所欠贵行全部透支本息及滞纳金、被判处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下罚金。

特此保证!

保证人:

年 月 日

附:电 话:

单 位:

住 所:

个人信用卡还款保证书11

xx:

本人xx(身份证号:xx),是贵行信用卡用户(卡号xx)。截止至20xx年xx月xx日,本人所持信用卡已超过规定期限和金额透支。现已透支xx天,透支本息合计xx_元。经贵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

鉴于本人的上述恶意透支行为,严重破坏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危及贵行金融资金的安全,已经触犯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第十四条、第二十一条,《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之有关规定,已涉嫌(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贵行已委托湖南裕邦律师事物所代为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涉嫌的上述犯罪事实。本人现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特请求贵行暂缓举报,给本人一次机会,本人保证按如下还款疾患将贵行的透支本息全部还清:

若本人不能按上述还款计划还清贵行的上述全部透支本息,贵行再将本人的上述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举报,本人自愿承担本人上述恶意透支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还清所欠贵行全部透支本息及滞纳金、被判处最高5年以下有期徒刑,20万元以下罚金。

特此保证!

保证人:

20xx年xx月xx日

附:电话:

单位:

高职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调查 篇6

为了了解高职学院学生的信用状况,笔者在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进行了学生信用情况调查,调查对象是大一和大二的在校学生。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99份,回收率为99%。

高职学生信用状况

被调查学生的基本信用情况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经济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家庭年收入在1-3万元人民币的学生占43%,另外还有15%的学生属于贫困家庭,有些家庭单靠父母工资收入不能养活一个大学生,往往需要动用家庭储蓄或靠其他亲属接济方可维持学生学业;学生一年的各项支出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占90%,高达83%的学生要依靠父母供给学费及生活。

2.被调查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状况。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同学大多选择申请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以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为例,贷款人数占学生人数的比例,2009级为5.2%,2010级为6%;39%的同学把申请助学贷款作为经济困难时的首要选择,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助学贷款有实际需求。在遇到还款困难时,71%的学生会选择延期还款,但有43%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助学贷款是一种单纯福利行为而不是商业行为,更有21%的人干脆认为助学贷款是扶贫款,如果无力偿还的话就应该直接免除还款责任。这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忽視了助学贷款中的还款义务和责任,这也为其日后出现违约现象埋下伏笔。

3.被调查学生个人信用卡使用情况。信用卡的使用也是反映高职学生信用状况的重要方面,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学生拥有信用卡的比例较高,有51%的学生拥有信用卡。大部分拥有信用卡的学生能够做到理性消费,申办信用卡不是贪图办卡时赠送的礼品或是为了和他人攀比,而是出于自身对信用卡业务的需要,享受信用卡所带来的迅捷便利。但调查发现,有6%的同学出现过违约现象。信用卡诚信教育有待加强。

被调查学生对个人诚信问题的看法 从调查结果(表1)来看,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的高职学生比较重视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有34%的学生会把诚实守信作为未来职业生活的重要操守。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讲诚信的人,36%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是讲诚信的人,偶尔也有不诚信的情况发生。但在考试作弊和求职履历造假等问题上,大部分学生抱有一种十分宽容的态度,57%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虽然不可取,但是可以理解,有64%的学生认为简历造假是不诚信的行为,但其中50%的学生认为出现这种不诚信现象是求职受挫等外界社会因素所致。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还是没有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高职学生中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调查分析,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诚实的信用意识和良好的信用记录,但是在一些学生中还是存在信用意识薄弱、诚信行为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在申请和偿还国家助学贷款中的失信行为 国家助学贷款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在申请助学贷款时,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虚假材料,故意隐瞒家庭真实经济情况,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导致真正需要贷款的学生丧失了获得贷款的机会;有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稳定,完全有能力还款,但是故意拖欠助学贷款,甚至还出现恶意逃贷拒不偿还的现象。

在信用卡使用上的失信行为 一些高职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又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但是缺乏科学的理财观念和消费的自我控制能力,养成铺张浪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出现了信用卡透支甚至坏账的问题。

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 一些高职学生在就业和求职过程中,过度包装个人信息,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如随意填写自己在校期间担任的职务;制作各种虚假的荣誉证书、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涂改成绩单,隐匿不及格记录以及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等等;签署就业协议后擅自违约,打乱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影响了学校的声誉,造成就业单位对学校的不信任等。

加强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措施

建立高职院校诚信教育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要把诚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增强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要建立起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高职学院要改变重专业技能训练、轻德育的局面,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诚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加大诚信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比重,改革诚信教育模式,采取启发式、参与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参加课堂讨论,撰写诚信案例分析,进行演讲比赛、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同时,把提高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职业院校的整体规划和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要建立以院级领导为龙头,各行政主管部门、班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骨干的诚信教育工作网络,最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构建诚实守信的校园环境。

加强高职学院信用制度的建设 建立高职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由学校管理部门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费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日常奖惩情况,以及助学贷款的偿还情况、学生信用卡的信用情况等记录在案。毕业时,诚信档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诚信品行的考评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一起提供给用人单位。诚信记录会为诚信优秀者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给信用不良者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促使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多方多渠道积极营造诚信的环境 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首先,全社会要不断加强诚实守信观念的教育,培育“诚信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公德,使诚信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其次,要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的诚信网络。学校应主动加强和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尽可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困难,对助学金、困难补助款以及助学贷款的发放,做到及时准确、公平公正。再次,积极开展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的宣传栏等进行诚信意识和诚信事迹的宣传,开展诚信教育周和教育月活动,在学校营造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诚信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院校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强化当代大学生的信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对于大学生个人,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住房保障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篇7

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对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和标准进行了严格限定;2008年民政部等11部委出台《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民发〔2008〕156号),对保障房申请审核的信用档案管理作了进一步的表述;近几年,国家加快发展公共租赁房的步伐,《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1号令)等文件,对建立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档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出台的《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建保〔2012〕158号),明确要求住房保障对象按照“一户一档”、住房保障房源按照“一套一档”的原则建档,并对归档范围、归档管理、信息利用、监督管理等作了明确要求。可见,住房保障档案管理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未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的住房保障风险

虽然住房保障内部关于申请、审核、分配、管理等工作档案不断得到完善,但在现有条件下以部门为主的档案信息建设,距离完全的信用体系建设仍有较大差距,并可能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提升带来影响和风险。

一是准入风险。建立在个人诚信申报和人工要件审核基础上的申请方式,耗费申请人和审核人员的大量时间。为准备申请材料并现场提交,申请人需要从工作单位、户籍地、居住地等不同渠道搜集住房、收入等证明,而审核人员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审核要件的形式、数量。由于材料不齐备或形式不正确,往往造成审核人员的大量解释和申请人的多次往返。若申请人有伪造相关证明的,通过人工审核受理材料,还不能完全发现。另外,有些行为习惯,如在家养鸽子,可能在入住保障房后继续产生不良影响,由于目前未有效纳入信用管理,无法在准入时就采取预防措施。

二是分配风险。由于没有健全的个人信用体系,申请家庭通过审核后,住房保障部门只能根据家庭结构、收入、住房及是否是老弱病残特困对象等有限的几项要素进行分类,无暇从家庭信用等级、家庭需求强烈程度进行更细化的分类。在分配方式上,除去优先特殊困难家庭,其他符合条件家庭的住房需求被视作均等对待,从而一般采用摇号制为基础的随机分配方式,缺乏精细管理。

三是超标风险。申请家庭在轮候或选房入住后,住房、收入等保障资格发生变化,特别是超出保障标准后,家庭往往没有动力主动向住房保障部门申报变化情况,而申请家庭的住房、存款、纳税、消费、就业等信息分散在社会的很多领域,涉及多个部门,住房保障部门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变动情况。如果按照申请程序,定期开展复核工作,不仅存在类似准入的风险,家庭配合度不高,而且随着申请量的积累,审核人员工作量将越来越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也将难以为继。因此,现实中靠人工核实的方法无法及时发现超标风险。

四是监管风险。保障房入住后的不良信用行为,包括拖欠公共租赁房租金、不交水电气暖及物业费、改变房屋结构或用途、违规出租等,涉及发现、调查、取证、查处及向司法机关移送等环节,房屋使用监管存在点多面宽、环节长的特点,管理单位和部门不仅涉及一线的日常管理单位和产权单位,也包括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城市管理、工商等部门及法院等司法机构,没有统一的信用管理平台和处理流程,监管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如破墙开店等,不能得到有效制止和处理,极易造成管理被动,提高处理成本。

五是退出风险。目前政策文件对于骗租骗购、违规出租保障房等严重失信行为已经有了明确的处理意见,主要包括取消保障资格、罚款、要求退出保障房或补交租金、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保障房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保障家庭仅有这一套住房,强制执行退出面临很多困难,而其他措施违规成本较低,不能起到应有的惩处作用。如果仅仅从保障房入手,可采取的措施不多且效果有限,如果不能有效制止或处理违规现象,容易引起“破窗效应”,使其他家庭效仿。而且,违规家庭占用有限的保障资源,对于社会公众特别是其他轮候家庭极为不公。

二、建立住房保障个人信用体系的意义和愿景

一是进一步健全公开透明的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应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其准入、分配、管理、退出等规则和管理信息全程公开。对于个人信用信息有异议的,可以申诉并要求及时给予核查、答复。个人信用评价记录作为家庭分配保障房的优先因素之一,在房源供应类型、轮候时间、租金补贴等方面予以统筹考虑。

二是进一步健全多部门联网的社会管理体系。2013年3月起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是目前征信领域层级较高、较为全面的信用管理法规,在此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应用于个人信贷等金融领域。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建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发布和国家不动产登记局的成立,对于全国不动产的统一登记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全国对于房产、金融、法院执行等信用信息正不断趋向完善和统一,公安、工商、税务等部门也都有自己的信息数据库,当务之急是在目前的部门信息数据库基础上,打破地域、行业、领域限制,建立共享互动、动态监管、实时更新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平台。这样不仅能把住保障房的“入口关”,更能及时预警保障家庭的人口、再购房、大额消费等变化情况,对于拒不配合查处、退出的违规家庭,形成一处违规、处处受限的局面,加强监管力度。

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综合信用体系。完整的信用体系由信用制度、信用机构、信用产品、信用标准、信用平台等组成,从信用管理流程上包括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运用等环节。如美国商业信用评价报告由企业性质的征信机构提供,征信机构通过收集个人分散的信用信息,按信用评价模型整理加工后,出售给银行等信用使用机构,后者将之作为是否向个人发放贷款的依据,从而建立了市场化的信用管理体系。借鉴此思路,住房保障部门可以购买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用产品,加强准入审核,同时也可以将保障房的信用信息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按规定向有关单位提供。

三、发展住房保障个人信用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是个人信用体系制度建设。个人信用制度应是包括法律法规到一般政策性文件的系列制度,包括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评价、运用等,应明确信用来源如何采集、如何采用第三方信用产品、如何确定信用指标和评价标准、家庭如何参与信息采集和申诉等系列问题。在信用信息采集方面,应建立信用信息溯源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信息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信用信息评价方面,应建立信用指标分档评价标准,通过公开公平程序,科学合理遴选评价指标和确定信用评价模型,充分保障家庭的隐私权、申诉权和参与权;在信用信息运用方面,应建立工作机构和人员权限制约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防止信息的泄露、滥用和工作人员失职、违规。由于住房保障信用管理相对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应加强与已有法律法规的衔接,提升立法层级,对于严重失信行为,从法律层级进行严处。

二是个人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的部门信息数据库,建立跨行业、跨地区、跨领域的综合信息平台,相关信用信息实现联网运行,各部门实时共享。统一信用信息产品标准,规范信息源的交互和使用,各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相应的信用指标遴选体系及信用评价模型,做到记录、采集、评价与运用工作相对独立,确保信用信息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信息建设部门加强信息数据的兼容和维护,同步开发信用信息运营监管系统,建立信息使用追踪记录,确保信息安全和使用规范。

三是信用信息管理流程。主要在于四个阶段:

第一,准入阶段。家庭只需通过身份认证信息即可提出住房保障申请,住房保障部门通过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查询家庭住房、收入、户籍等基本情况和信用记录,包括是否有以往使用房屋的违规信息、欠交费用信息、未处理罚单、犯罪记录等,以此评价家庭的申请资格及轮候序列。住房保障部门可以把工作重点放在申请信息的疑点排除上,减轻申请人的举证负担。对于有骗取低保、社保及骗租骗购保障房等严重失信行为的,住房保障部门可以依据规定拒绝受理申请。

第二,分配阶段。住房保障部门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建立保障房分配先后次序的具体操作办法,在对特困家庭优先、无房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加快分配速度的基础上,根据家庭结构、年龄及信用评价等级等因素,优化分配措施。在准入、分配的轮候时期,家庭相关信息发生变化或有异议的,通过信用信息平台申报,经后台审核比对后,按程度予以调整,并及时反馈到分配过程。

第三,管理阶段。住房保障部门通过信用信息平台,接收保障房日常管理机构及其他部门的信用信息数据,及时监测家庭住房、收入、信用等变动情况。对于入住保障房后又购买其他住房,或者购买豪车等大额消费,以及违规使用保障房等行为的,启动调查处理程序,可以暂停家庭的公共租赁房租金补贴、房屋交易过户等手续,并要求保障对象在向住房保障部门说明、澄清原因前,相关部门暂缓或限制办理与其保障条件不符的行为。

第四,退出阶段。一方面鼓励收入超标的保障家庭通过市场承租房屋、购买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退出住房保障体系,有关部门在贷款利率、购买自住型商品房中签率等方面予以优惠和鼓励;另一方面,对于拒不接受处理的违规家庭,公开曝光力度,加重其失信等级,暂停其他社会福利,限制开办信用卡、大额消费等活动,加大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约束力度。

个人信用评估研究综述 篇8

西方个人信用研究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个人信用评估的实践还是方法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一)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实践研究

美国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信用评估因此最早起源于美国, 而且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实践也最发达。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依托于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 最为完善的是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

在美国, 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拥有一个终生的社会安全号码 (SSN) 。美国人申请工作、支付工资、租房、纳税都要出示和登记社会安全号码。通过这个无法伪造的号码, 每个人都有一份资信公司做出的资信报告。户主的收入、纳税、借贷、还款的情况都会被记录在案。银行根据个人的信用等级, 就可以判断是否贷款给他。当然也会有人用现金交易来避免监管或者逃避缴税但一经发现处罚会非常严厉, 并将记录在案成为一生的污点。这不仅会影响他找工作, 甚至会影响退休后的社会保障。所以, 一般人绝对不敢轻易越轨。正是有了健全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才得以降低信用成本及风险。

目前美国有四大个人征信机构:Trans Union, Experian Equifax, Dunn&Bradstree, 其可以无条件地获得个人信用资料。美国个人信誉局 (Reputation Bureau) 专门管理个人的资信档案它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相关机构的个人资信信息集中到数据库中, 形成一套个人资信档案, 为金融、商业等部门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提供服务。并且己出台了《信贷机会平等法》、《社会再投资法》等17部规范个人资信和保障个人信贷等方面的相关立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美国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已经发展成熟。

(二)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研究

信用评估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线性判别模型、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分析。

在众多的个人信用评估方法中, 最先被采用以及今天仍非常流行的评估模型是线性判别分析法。1941年, David Durand最早将判别分析用到信用评估系统。这起源于1936年Fisher发表的一篇通过身体特征的一些测度来判断头颅的起源的文章这就是著名的Fisher判别的起源。David Durand (1941) 在美国经济研究局的一个分析报告中首先提出了这种将总体按照不同的特征划分为不同组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识别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 从而对贷款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

但是在线性判别模型中以Beaver (1966) 的单变量模型和Altman (1968) 的多元模型影响最为广泛。Beaver (1966) 对30多个企业的财务比率进行了研究, 运用单变量分析法对企业的违约进行研究, 通过对样本的分析找到破产企业与非破产企业单个财务比率的临界点, 并利用该临界点对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进行预测。Altman于1968年对66家美国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典型判别分析, 提出了著名的Z-Score模型, 1977年Altman本人结合QDA又建立了ZETA模型。Z-Score模型和ZETA模型, 都是以会计资料为基础的多变量信用评分模型, 由其计算的Z值可以反映贷款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信用状况 (违约与不违约、破产与不破产) , 简单实用, 很快成为了预测企业违约或破产的主流分析方法, 被应用到世界上超过25个国家。类似的研究还包括Horrigan (1966) 、Pogue和Soldofsky (1969) 、West (1970) 、Horton (1970) 等。

随后发展的信用评估是以统计学或运筹学方法为基础的。回归分析 (Regression Analysis) 是一种统计学方法。它主要包含线性回归 (Linear Regression) 、Logistic回归 (Logistic Regression) 和Probit回归 (Probit Regression) 。1970年, Orgler把这种分析应用于消费者贷款。其他的关于将线性回归方法用于信用评估的研究有Fitzpatrick (1976) , Lucas (1992) 及Henley (1996) 。Logistic回归是线性回归的进一步变形, 它对样本的正态分布限制较小。Ohlson首先将Logistic回归应用于该领域, Madalla采用该方法区别违约与非违约贷款申请人。1980年Wiginton把logistic回归应用于信用评估, 但结果不是很理想。1989年Steenackers和Goovaerts也做出了相关的应用研究。将logistic回归中的似然比对数函数改变为正态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就构造出了Probit模型。线性规划 (Linear Programming, LP) 是一种运筹学方法。Mangasarian (1965) 是第一个认识到可以把线性规划应用到分类问题中的学者, 但是直到1981年, Freed和Glover才在他们的研究中使用了这种方法。Joachimsthaler和Stam (1990) 对这种方法随后的发展作了回顾。Ziari Leatham和Ellinger (1997) 使用了包括线性规划和统计模型的混合方法。

近几年来, 信用评分的非参数统计和人工智能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非参数分析 (Non-parametric Method) 是当正态假设被一般假定取代的方法。

目前, 非参数分析在信用评估应用主要包含两大类:近邻判别 (k-Nearest Neighbor) 和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1996年Henley和Hand对最近邻法 (特别是最近邻的定义和数目选择) 作了深入的研究。Tam等人将之用于信用风险分析, 取马氏距离对样本分类, 但分类效果不理想。Lundy运用聚类方法对消费贷款申请者的申请数据及年龄、职业、婚否、居住条件进行处理分成6类并对每类回归评。

分类树 (Classification Trees, CT) 是一种非参数识别技术。Makowsik (1985) 是第一批倡导将分类树方法应用于信用评估的学者之一, 之后Coffman (1986) 、Carter和Catlett (1987) 、Mehta (1968) 等也对分类树方法用于信用评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美联储曾在《平等贷款机会法案》 (Equal Credit Opportunity Act) 中称这种方法是在信用系统中经过实证检验并且在统计意义上完美的办法。

神经网络 (Neural Networks, NN) 是一种具有自组织, 自适应, 自学习特点的方法, 它可分为不同的网络类型。Odom (1990) 首次将神经网络引入企业破产领域, 用BP神经网络预测了财务困境。Rosenberg和Gleit (1994) 研究了神经网络在公司信用决策和防范欺诈等领域的应用。Poddig提出的将扩展的学习向量量化器应用于信用评估。Piramuthu把MPL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分别进行了比较。Loyds Bowmaker Motor Finance已经开发了一个神经网络信用评估系统, 显著提高了其准确率。American Express正在使用一个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系统来探测信用卡诈骗的情况。Security Pacific Bank (SPB) 同样在使用神经网络智能系统来为小额商业贷款进行信用评。

遗传算法 (Genetic Algorithms) 是美国Michigan大学Holland教授于1975年正式提出来的一种随机搜索优化算法, Fogarty和Ireson (1993) 是最先把这种方法应用于评分的学者之一。

相对评估方法研究而言, 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基于不同方法、不同类型模型之间的预测效果比较, 这一部分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

早在1963年Myersand, Forgy就采用判别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比较。1980年Wiginton把logistic回归应用于信用评估并把它与判别分析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给出了比较好的结果。1981年, Grablowsky和Talley曾经比较了Probit回归模型和判别分析, 结论是前者较好。1985年Altman和Kao在现金流/总负债、保留盈余/总资产、总负债/总资产、现金流/销售收入等指标下分别建立了较高复杂度的分类树和较低复杂度分类树, 与DA比较优劣, 表明分类树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1986年Coffman对分类树和线性判别分析在个人信用评估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比较, 认为两者各有千秋。1992年Nath和Jones发现统计模型比线性规划在个人信用评估方面的性能更加优越。1997年Desai使用信用局资料把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在个人信用评估上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另外他还对线性判别、线性回归, 模糊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机 (MLP) 的分类能力进行比较, 发现模糊神经网络的分类能力最差, 但作者指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网络的构建不完善有关。2007年Hui-Chung Yeh等人运用LDA, 分类树, 神经网络, 以及LDA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型分别对同一数据集进行了信用风险评估研究, 结果显示分类树在四种方法中具有最高的分类准确率, 线性判别分析准确率最低。

二、国内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一) 国内个人信用评估实践研究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近年才有所发展。1999年, 中国建设银行率先建立了个人信用评估制度——龙卡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银行汇集了持卡人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和家庭财产等信息资料, 形成一个由14个指标构成的体系, 针对客户个人还款能力和资信状况, 设立从C级到3A级共7类个人信用等级, 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享有不同的透支额度。2006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成立, 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征信体系正式开始构建。同年, 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投入使用, 意味着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在硬件上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准备工作。截至2010年底,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已为7.77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个人征信系统累计总查询量达到8.12亿次, 且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与所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完成对接, 还与公安部的人口数据库联网, 实现了个人身份信息真实性在线核查。

(二) 国内个人信用评估理论研究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 我国关于个人信用评估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 主要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进一步的修正, 这几年, 特别是2011年, 相关成果呈显著增多。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阵营:一是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人员为主, 以研究我国征信系统相关问题;另一阵营是以高等院校为主, 主要是通过对国外方法的改进和对比, 进行实证研究:

赵静娴 (2009)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二分类和多分类样本, 以及德国个人信用数据, 分别构建了基于组合优化以及多层解析决策树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并给出了可供实际操作的算法程序。

范婕 (2010) 用PSO算法对BP网络模型进行优化。采用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的方法来构建高校学生个人信用评价模型, 并在Matlab环境下编写算法、模拟仿真。为了验证PSO-BP模型的有效性, 分别使用PSO-BP模型和BP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 并对两种模型的训练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欧小琴 (2011) 采用了非监督式学习的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计算过程, 并对发达国家几种典型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李文君 (2011) 以2001-2011年发表在CNKI的与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 从发文数量、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析等方而进行了文献的统计分析, 发现国内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的研究热情逐渐升高, 并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肖智, 李文娟 (2011) 针对神经网络个人信用评估方法训练时间民和网络结构较复杂的缺点, 提出基于粗糙集和神经网络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本文采用澳大利业某商业银行的一组数据作为研究数据源 (通过对比实验, 结果表明RS-ANN模型在个人信用评估中表现出了较优的预测效果;并对如何改进消费信贷中个人信用评估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玉峰, 贺昌政 (2011) 以UCI中的德国及澳大利亚数据为例, 其信用数据及信用数据描述 (即个人信用指标体系) 运用集成分类算法bagging的改进模型——subagging试图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个人信用评估的方法, 以期取得更好的预测分类效果。针对个人信用评估中单一分类器的不足, 提出了利用分类器的集成进行个人信用评估的方法。利用UCI上的信用数据对单个分类器bagging集成分类器以及subagging集成分类器进行实验比较, 结果表明, subagging-决策树和subagging-K近邻在样本不独立和不平衡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精准性。结果显示, 它们对商业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柳亚琴, 石洪波 (2011) 将GA-CFS属性选择方法引入个人信用评估中, 利用CFS评价得到的启发式“价值”作为GA的适应度函数来对个人信用指标体系优化, 建立了基于GA-CFS属性选择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同时在Australian数据集上比较了ID3、NB、Logistic、SMO与GA-CFS属性选择方法和这四种分类算法分别结合执行的结果。

三、国内外个人信用评估研究评述

(一) 国外个人信用评估评述

国外对个人信用评估的研究有几十年的历史, 他们在不断地对方法进行比较的同时, 也发现不同样本和指标在方法适用性方面的差异,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

在方法方面, 国外研究存在尚局限于对单一方法的改进, 尚没有文献系统的针对已有基础理论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 往往只是局限于两三个模型间的比较, 因此在讨论那种模型更具备竞争力的时候, 往往缺乏说服力。究竟哪种个人信用评估方法更有优势方面, 改进后的方法是否是最优方法, 由于不同模型针对不同样本间预测精度存在差异, 也一度使人们陷入对个人信用评估方法有效性的困惑。

在模型选择基准方面, 国外仍然是以预测的精度、错分率作为评价模型好坏的基础, 只是针对同一样本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性分析, 缺乏不同样本间的比较, 因此存在对某一样本预测较高的模型, 对另一样本却不适用, 这样导致评估模型缺乏足够的稳定性, 而目前尚没有针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

我国在个人信用评估方法的研究上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固然和我国个人信用起步较晚、样本数据缺乏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问题在于研究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个人信用评估的系统性, 一方面仅仅是满足于对国外方法的应用和改进, 另一方面又把个人信用评估的研究单纯的看成方法的研究, 而没有考虑这种方法对我国样本特征的适用性。而在指标体系设计方面, 由于我国没有一套基本的指标体系, 因此各方面关于指标体系的讨论较多, 但是只是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而很少利用实际的样本数据尤其是大样本数据对指标进行实证选择。在指标量化研究方面, 对于定性变量的赋值又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给线性模型的研究带了巨大的误差。综上所述, 国内的研究不仅尚未系统化, 而且对于模型的优化选择方面仅仅依据单个样本缺乏说服力。更没有从一个更深的层次考虑个人信贷违约行为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Durand, D.Risk elements in consumer installment financing,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New York.1941:189-201

[2].Elizabeth Mays.Credit Risk Modeling:design and application.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1998:190-200

[3].Rosenberg, E.and Gleit, A.Quantitative methods in credit management:a survey.Operations Research.1994, 42:589-613

[4].李文君.2001—2011年个人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研究综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 (29) :175-179

[5].肖智, 李文娟.RS-ANN在消费信贷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实证研究.软科学.2011 (4) :141-144

[6].刘玉峰, 贺昌政.Subagging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1 (19) :188-191

[7].龙中民, 郭树强, 苏敏.个人信用报告查询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征信2011 (4) :53-56

谈如何建立个人信用记录 篇9

新版个人信用报告已“瘦身”。“老版本的内容很多, 且是多张表格。新版本则是文字叙述, 让人一目了然。”人们只要看到新版的报告, 自己就知道哪些卡有过逾期, 哪些卡没问题。目前个人信用报告还不支持电话和网络查询, 只支持本人从柜台申请查询打印。笔者在人行调统部门, 申请打印个人信用报告, 复印身份证并在复印件上填好联系电话, 个人的信用报告便新鲜出炉了。对比以前的老版4-5页信用报告, 发现, 新版已经“瘦身”——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查询时间等, 只有3类信息:信贷记录、公共记录和说明。信贷记录中又分信用卡、房贷和其他贷款, 若有逾期也将有次数显示。而老版列明的24个月还款状态、公积金信息、联系地址和单位等, 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条目均不在新版陈列范围之内。

2009年10月前的逾期记录已不展示。个人征信系统的新版信用报告已上线运行, 和旧版信用报告比, 最大不同在于对逾期记录“有效期”的规定, 此前会一直在个人征信报告中显示的逾期记录, 现在的“有效期”为5年。这意味着, 假设个人征信报告中有今年11月的逾期记录, 将保留至2017年11月, 以此类推。这相当于给无心逾期的市民用守信记录“洗白”逾期的可能, 持续5年的按时足额还款, 可还回信用清白。并且央行新版信用报告对2009年10月前的逾期信息一笔勾销, 那是由于2006年至2008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的井喷时期。那时持卡人对个人信用没有足够重视, 造成当前信用卡透支过多, 逾期还款行为较多。这个政策有利于让一些此前没有重视信用记录的人重视起来, 做好信用记录的积累。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珍视个人信用, 需保证贷款、信用卡还款等按时足额, 避免产生逾期还款记录。有些行为易成信用污点。如最常见的信用卡透支、个人按揭贷款逾期还款外, 今后随着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 如有过欠税、民事判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或电信欠费等情况和担保等行为都将有可能被收录进入个人信用报告。包括以后水电煤气或固话费欠费, 以及为第三方提供了担保, 而第三方没有按时偿还贷款, 也会纳入不良信用记录。该如何做?笔者建议, 最好关注银行的还款提醒短信, 并确保扣款账户内有足够现金。对于信用卡还款, 市民可绑定发卡行的借记卡, 约定日期自动扣款;对于房贷还款, 可使用一些银行网银提供的约定日期转账功能, 也需注意每年元旦后按最新利率调整后的月供金额变化, 对于公积金贷款, 可办理对冲业务, 不足额的每月按时补齐。建议各种扣款日较多的市民, 可争取将扣款日期申请调整到同一天, 例如有的银行可以自己设定信用卡还款日, 这样可尽量避免遗忘。可以开通网上银行的转账汇款功能。减少信用卡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 跨行还款时需考虑到资金到账的滞后性, 最好提前转账办理。

如果有可能, 请尽早建立您的信用记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个人信用状况时, 着重考察个人近期的信贷交易情况。如果个人偶尔出现逾期还款, 但此后都是按时、足额还款, 这足以证明个人的信用状况出现好转。这里要澄清的是:不从银行借钱不等于信用就好。因为没有历史信用记录, 银行就失去了一个判断您信用状况的便捷方法。如果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已经存在负面记录, 应努力避免出现新的负面记录, 尽快重新建立个人守信的信用记录。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个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个人积累信誉财富。如贷款银行为保证收回贷款, 只有在您提供了充足的抵押品后才可能给您贷款。如果您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就可能使银行相信您会按时还款, 即使您无法提供物质抵押品, 银行也会给您贷款。良好的信用记录还可使您获得优惠的金融服务, 银行在贷款规模、期限和利率因思而变上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优待。建立个人信用记录, 简单的方法就是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 例如可以向银行办理一张信用卡或一笔贷款。

最后笔者提醒, 个人的信用状况最终由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决定。要维护好自己的良好信用记录, 必须爱护自己的身份, 如不能将自己的个人身份证借给他人使用, 防止个人身份被盗用;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信用交易习惯, 按时履约还款。

参考文献

[1]段科锋.重建个人信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007-12-25.

[2]徐伟梅.浅议我国个人信用法制建设, 2005-09-30.

[3]方杏清.关于加强个人信用建设的若干思考, 2003-06-30.

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对策浅析 篇10

1.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资料收集机制, 即征信机制。

收集系统、齐全、完整的个人信用档案数据资料, 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基础与前提。收集工作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 先从有关的专门档案如工商登记档案、银行信贷档案、税务档案、公安司法档案中将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出来, 建立专门的个人信用档案;然后, 把各行业有关的个人信用档案完全汇总,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数据库, 实行网络化管理。收集个人信用档案数据资料时, 应注意收集在个人活动中涉足各个领域的与信用有关的档案信息, 使信用主体对自身的信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信用主体也要配合信用管理机构和有关授权信用机构, 将个人全部信用档案信息集中起来, 形成系统性、综合性的信用档案信息资源, 为社会有关方面及时了解、全面掌握个人信用情况奠定基础。例如,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我国成立了第一家个人资信公司———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息汇集起来, 进行加工存储, 形成个人信息档案数据库, 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信用状况提供服务。又如, 深圳市颁布实施了《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管理办法》, 规定征信范围为个人身份情况、商业信用记录、社会公共信用记录和特别记录。征信可采取以下渠道:其一, 行政征信, 各有关单位和居委会每月定期向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机构报送信息。其二, 社会征信, 管辖区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可随时随地向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机构报送各类信用信息, 也可由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机构通过媒体、受理投诉等渠道, 面向全社会征集个人诚信信息。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在征信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各类诚信信息进行调查、核实, 以便形成准确的个人信用文件、数据、资料等。其三, 建立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我国目前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在质量、数量上都不能满足全国性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 必须尽快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及良好的社会信用的中介机构。就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来看, 根据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和别国的经验, 对于企业征信咨询类机构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 使其业务逐步向有规模、有影响的征信公司集中;对于资信评级机构和个人信用信息征询机构, 建议通过比较明确的进入退出机制加以规范。

2.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法规体系。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是涉及全体公民利益的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 其政治性、法律性都非常强。为保证个人信用档案的真实性、权威性、有效性, 必须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法规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依法管理。一是国家要制定《国家信用法》、《信用档案 (资料) 法》等个人信用档案法律法规, 使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有法可依, 受法律保护。二是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对个人信用档案建立的原则、体制、归档管理、收集、整理、鉴定、管理、利用等作出具体规定, 以此来规范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和利用等行为。如制定个人信用档案采集办法、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社会信用档案评级管理办法等。三是信用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个人信用档案的归档和补充更改制度、个人信用档案的保管制度、个人信用档案的利用制度及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四是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制定的个人信用档案法规对个人信用档案进行有效、合法的管理。

3.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管理机制。

各级政府应相应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以加强对个人信用的监督管理, 包括对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利用等的管理。根据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的实际情况, 个人信用档案应单独设类、单独编目、单独管理。个人信用方面的优劣行为应由信用管理机构指定专人随时记录归档。作为评价个人信用的唯一依据, 个人信用档案的修正和补充应由信用管理机构按规定程序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修改和补充。

4. 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和征信系统。

自2000年4月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储蓄实名制, 这为建立个人账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下一步就是将个人在银行的不同账户统一成实名账户, 同时配置一个社会保障号码, 把个人信用与医疗保险、退休保障等社会保障联系起来, 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 从而将可证明、解释和查验的个人信用档案资料锁定在一个固定的编码上, 个人所有必要的信用档案资料都可存贮在该编码下。个人信用实码制的实现和运行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支持。目前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光电扫描技术、光盘存贮技术以及大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对个人信用档案进行综合开发和管理, 实现个人信用档案开发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最终做到每一家提供个人消费贷款的银行对于申请者的个人信用状况能通过网络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查询, 同时完成查询费用的缴纳。一旦我国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实现上述目标, 那些利用信息不对称等进行恶意欺骗个人信用等级的消费者将无处容身。目前, 我国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还只是在上海等地部分人群中刚刚开始试点, 因涉及多方面的问题, 建立联网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需要全社会各个行业、部门的长期共同努力。

5. 完善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

中国个人信用体系发展对策 篇11

近几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日益增长,细看经济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是社会进步的最有效的推动力,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在发达国家,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而我国信用体系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经济风险之一。特别是在启动内需刺激消费的过程中,这一矛盾更为尖锐和突出。因此,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个人信用制度对刺激需求、稳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信用体系是指能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资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具体而言,它应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预警机制、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个人信用风险转嫁制度等。有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纪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予以决策,从而有效地防范或消除消费信贷风险。

一、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危害

社会个人信用的缺失不仅破坏了经济发展的环境,还影响了人民群众对近几十年来开发的整体评价,进而危害到更高的层次,从而对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个人失信,影响的可能是一个点,但众多的个人失信累计起来的效应就可能是整个经济层面。我国当前的社会信用的缺失,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信用缺失导致经济秩序紊乱。目前,我国的“寻租”现象正严重的危害着经济秩序,造成资本市场出现混乱及交易量的萎缩,同时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预期,干扰了市场的健康成长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失信者,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都将发生严重的扭曲。进而使市场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功能萎缩,同时积累出大量金融风险,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经济活动出现紊乱。

信用缺失导致金融市场萎缩。金融是市场经济的血液,而金融活动存在的前提是信用,没有信用的环境金融难以生存。一方面,银行资本顺利周转的条件是资金在空间上能够保持动态的并存,而资本空间并存有赖于资金的及时归还,银行资金无法收回和放贷无门会导致金融市场萎缩,影响资金的效率和作用。另一方面,信用的缺失扼杀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信用缺失的社会,企业自身创新的新产品很难得到严格的保护,会逐渐丧失对创新的要求,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丧失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金融市场萎缩。

二、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个人信用评估是对个人在参与市场经济的交往过程中,履行能力和其可信程度的综合评定。对个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估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为了减少投资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有效防范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就是對个人及家庭的资产状况、对承诺的履行能力和信誉全面考证评估。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成熟经验,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国情,创造一种新的体系模式。

首先要注重全面性。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应该全面反映被评估对象的信用状况及各项基本要素,不仅要考核评估对象过去的情况,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的发展,才能达到全面客观评估的基本要求,为决策提供参考。其次是科学性。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科学分析的层面上,内容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各细节指标之间有整体的连续性,全面有机的配合在一起,成为一套统一的分析体系。再次是客观性。设立的评估指标体系应该尽可能的通过客观的事实依据反映出来,减少不必要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以科学严谨的眼光来面对分析数据,还原评估对象一个真实的数据,不能偏袒于任意一方,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最后是可操作性。在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各项指标应该尽可能的从不同层次、角度来覆盖评估对象的基本要素,在全面真实客观反映个人信用情况的同时,要尽可能的简单易行,容易操作,以便于在实际应用中更好的服务于体系建设。

三、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现状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个人信用立法严重落后于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征信机构在对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时尚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现行法律体系中也没有对信用采集机构的正式身份给予确认。对个人隐私的界定不明确,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使用必然公开涉及到对个人隐私情况的采集,为了使个人征信活动得以正常开展,必须对个人隐私与可以被公开采集使用的信息给予清晰的界定,避免征信机构发生法律问题。

个人信用相关数据资料不易取得。任何一个国家建立全面的个人信用体系必须有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料作为支撑,关于个人消费者的信用信息必须采集。我国目前个人能提供的资料都是一些基础证明材料,无法主动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再加上我国的金融综合征信和全国范围内的联合征信还无法结合,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我国政府部门长期缺乏信息公开的传统和能力,担心个人隐私的尺度不好把握,故在个人信用信息的提供方面也非常小心,客观上导致了数据获取困难。

个人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各信用评估机构做出的信用结果大不一样,这不仅影响了评估报告的可用性,而且不利于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另外,在个人信用评估指标点的设计选取方面也不够科学合理,过分看重个人消费者的常规信息,不曾将个人信用信息与其它机构的综合查询结合,没有全盘的考虑个人的发展潜力等未知情况,无法科学全面地反映个人真实的资信情况。

四、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对策

构建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监管框架。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从行政监督管理和个人征信行业自律方面来建设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个人信用体系监管框架。首先逐步建立并完善各级政府在个人信用体系中的监管作用。我们不能单独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必须重视和依靠政府机构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优势,快速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从制度上进行保证,使个人征信行业可以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其次在行业自律方面。我国至今没有成立相关的行业协会,行业内缺乏自律机制。要尽快组建我国的个人征信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加强与征信市场和政府之间的交流,保证各项政策的科学性,符合当前个人信用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及配套制度。在任何一个具有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国家中,拥有健全的法律框架体系是个人信用制度的运行基础和有效保障。美国、欧洲和日本都通过长期的发展,完成了适合各自国情的信用管理立法架构体系,但是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相关立法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必须要综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快出台完整的关于个人信用监管和保障的法律法规,从而使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在法律的架构内运行。

发展完善的个人资信评估体系。个人资信评估体系是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对每个数据主体的授信内容进行准确的信用风险等级评定,从而为个人信用活动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个人信用资信评估可以在合约形成之前最大程度了解授信主体的个人资信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考评及分数量化,尽可能的减少漏洞。制定科学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信用评级方法不仅是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市场经济的有效补充。

营造良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外部运行环境。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首先要建立个人信用失信惩戒机制。尽量杜绝商业欺诈行为和不良的投机投资,加大失信的成本付出。对不同严重程度的失信行为要有区别处罚,起到既打击失信者的同时促进社会整体守信水平提高的双重作用。其次是建立发达的个人信用信息网络。使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支付手段的多元化,尽可能减少现金使用。同时还要运用各方面的力量和通信网络技术,将个人信用系统与其它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网络沟通,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浅析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框架 篇12

1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历程

2002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 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同年, 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 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 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 明确了我国征信业的建设首先由信贷征信业做起,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新增内设机构“征信管理局”。2004年4月, 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6年3月,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被批准设立。2007年,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 “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 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8年, 国务院再次调整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 “管理征信业, 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自从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我国征信建设以来, 经过近10年的努力,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成功建设了全国统一的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融资租赁登记系统。

2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2.1 改善社会信用状况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 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信用无论作为道德规范还是经济契约, 都需要通过个人和企业的行为来实现, 没有个人信用, 市场经济便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缺失个人信用, 不仅会影响各项经济活动, 还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如今, 不良个人贷款、助学贷款违约、各种恶意欠费、恶意透支消费等信用缺失行为随处可见, 我们必须通过建设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把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降至最低。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不仅能够约束违约失信行为, 也能激励诚实守信行为, 使整个社会盛行诚信之风, 使国家经济实现良性运转。

2.2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急需建设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相对于国外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而言, 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2006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组建的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联网运行, 标志着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起步, 但至今也仅仅运行7年时间, 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中, 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探讨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体系, 已成为发展我国个人信用事业、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当务之急。例如, 当我国拥有了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之时, 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 可以依据更加客观和全面的个人信用评价结果, 寻找到真正满足条件的借款对象, 做到充分合理调剂社会资金余缺, 优化资源合理配置, 使信贷市场实现良好运行, 既满足融资者的资金需求, 又约束了融资者的行为。既能够减少商业银行坏账又同时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盈利, 进而促进我国整个消费信贷市场健康的发展。

2.3 促进我国消费信贷领域发展

完善、有效地个人信用体系可以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消费信贷在发达国家一直都有很大的市场, 例如美国的消费信贷占到了总消费的70%左右, 而我国的消费信贷占比不到总消费的15%。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也曾连续几年发布了多项措施和政策倡导个人信用消费, 但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缺少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银行缺少个人信用数据, 不足以对申请借款的个人进行更加完善和客观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价, 需要商业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想过的调查和走访, 这无论是对商业银行还是对借款人都大大增加了成本。因此我国如果要完全开启个人消费信贷的大门, 就必须首先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3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3.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只有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法律法规, 才能为个人信用体系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才能确保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良性运作,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1.1 推动个人信用数据合法开放与合理利用。

我国应该尽快立法明确有关个人信用数据公开的制度, 明确商业银行、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等拥有消费者个人信用数据的单位, 有义务免费开放所掌握的个人信用信息。同时, 要通过立法明确个人信用数据的合理利用, 以此来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我们要确保我国个人信用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和合理的利用。

我们应由官方的第三方机构首先实现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和评价, “官方”的角色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所认可, 相关信息也会被认为是权威, 使得我们更愿意付出自己的信息, “第三方”身份可以确保信息的客观公正, 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官方搜集的数据库信息还要做到合法的反馈给社会, 指导社会信用行为, 扩大个人信用评价的应用范围。

3.1.2 确保公民隐私权不受侵犯。

关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立法建设中有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应尽最可能的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 要保证收集个人信用信息手段的合法性, 征信行为要在我国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依法进行。第二, 要保证被征集对象的知情权, 相对信用活动双方而言, 作为弱势群体的个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将会产生信用记录并会被相关机构搜集纳入到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 当个人行为产生了负面信息时, 比如未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会自动产生不良的信用记录, 这时应及时通知权利人, 一方面个人本身就应该拥有自己信用信息的知情权, 另一方面这也是督促其改正违规行为、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建立。第三, 要明确界定被采集的个人信用信息的范围, 只有明确了哪些信用信息可以被采集, 这些信用信息的采集才能够真正做到合法、公开又不侵犯公民的隐私权。第四, 要明确个人信用报告的合法使用范围, 同时, 使用的前提应该是征得当事人的书面同意。

3.2 建立科学统一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

有了记录详细的个人信用数据库却没有一套高效运行的评估系统必然会大大降低数据库的使用价值, 也会影响到个人信用体系的工作效率。比如2008年爆发于美国后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中, 美国的信用评级公司由于评级制度等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次次贷危机的幕后黑手。在制订全国统一的信用评估标准时, 我们可以参照国际标准, 综合考虑我国国情, 在基本标准值的基础上确定我国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

我们应该建立一套综合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 融入更多体现个人信用的数据资料, 尽量做到这些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个人的过去以及当前的信用行为, 其结果应对应到具体的评定等级, 即我们仍要客观划分出个人的信用等级, 等级的层次要分明, 分析客观, 结果要真实。个人信用指标体系的设立要综合考虑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现状、工作的现状及前景、当前拥有的财产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以及与信用相关的历史记录等各个方面, 同时要做到数据的及时更新和共享, 做到数据来源的一致性, 减小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我们要做到通过客观的定量分析对个人信用进行综合评定, 确定具体对应等级, 为交易对方提供客观的个人信用的判断依据。比如当商业银行为借款人做贷前审查时, 银行可以通过个人信用评分结果确定客户的信用状况, 评级结果结合商业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向, 决定是否发放这笔贷款、决定贷款的最高额度和期限、决定贷款利率的高低、决定担保的价值以及还款方式等等, 充分提高商业银行消费者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效率,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 简化消费者实现信用消费的手续和业务办理的时间, 既对银行承担的风险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又促进了相关业务的开展, 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也会因此减少自己的交易成本, 由此实现交易双方双赢。

3.3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势必要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信用体系, 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 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 创造一种新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

首先, 推进以市场化信用为主导的个人信用体系模式, 逐渐发展各类信用服务企业来承担为个人信用信息服务的主体作用。学习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模式, 引导信用企业承担个人信用服务的主力。在服务模式上, 应该引导信用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信用服务产品, 针对人们越来越丰富的信用服务需求, 信用企业应该在提供信用评估和信用报告外, 同时开发个人信用行为时时监测、个人信用咨询等服务, 通过销售服务获取盈利, 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

其次, 针对我国地域广阔、人口基数巨大的实情, 可以引导个人信用企业从各自所在的行政区域起步, 依靠独立经营实现自负盈亏, 在积累了一定实力后, 实力较强企业则可以逐步将个人信用服务的范围扩大, 实现更广区域内的个人信用系统联合, 最终形成如同美国的益百利、艾可飞、环联这样的大型信用机构。

最后, 在我国, 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管理征信业, 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 我们应该继续保持中国人民 (下转P46 (上接P88) 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信用信息上的全国统筹地位。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以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应该继续保持其专业性优势。而对于其他个人信用评级机构而言, 征集个人信用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相对比较高, 他们可以通过与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库的全面合作, 以帮助其更快、更高效的开展个人信用评级工作。这种官方公共信用机构和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联合征信的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信用机构的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从而保证个人信用体系的高效发展运转, 可以作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长足发展的优化选择。

参考文献

[1]韩琳, 谈个人信用体系建设[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8, (2) .

[2]周墨,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体系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3]刘丹,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息问题研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数学课堂提问艺术下一篇:乡镇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