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用卡

2024-07-10

电子信用卡(精选12篇)

电子信用卡 篇1

摘要:信用卡作为一种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贷款支付工具, 在金融支付业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电子货币, 在我国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大, 信用风险的隐患也越来越严重。工作人员在给客户办理信用卡时, 如何分辨客户的资质及办理信用卡的动机是当前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中最基础, 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自2011年10月份起, 为了规避风险, 多家银行开始“电子化”取代“纸质化”办理信用卡, 这一改革对防范信用卡风险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其中仍有一些部分需要改进。

一、信用卡的申请和办理过程

1. 信用卡的特点

信用卡作为一种提供小额消费信贷的支付工具具有以下的特点:

(1) 是一种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贷款。

(2) 先消费, 后还款, 有最长56天的免息期。

(3) 可预借现金。

(4) 提供积分奖励计划。

这些特点,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卡族”当中, 我国的信用卡行业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

2. 信用卡的申请

目前, 我国的信用卡申请有以下三种方式:

(1) 网上申请。申请者登陆银行的官方网站, 填写相关信息, 就可以申请该银行的信用卡。由于信用卡的申请者中年龄在24岁~35周岁的所占比重最大, 他们经常上网, 所以网上申请这种方式是信用卡申请中最为广泛选用的一种。目前, 一些银行也通过“微博”这一更加宽广的平台, 展示该银行信用卡的优惠活动, 来吸引申请者。

(2) 电话申请。申请者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 口述相关的信息, 就可以申请该银行的信用卡。

(3) 亲自到银行窗口申请。这种方式就是申请者直接到银行窗口进行办理。

这种申请方式在三种申请方式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小的。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基本各大银行都设有信用卡中心, 专门从事信用卡业务, 而银行窗口对于信用卡业务的办理只是一种辅助作用, 在窗口申请之后, 也是需要卡中心的人进行后续的办理, 所以在窗口申请的信用卡发卡的速度慢于通过卡中心办理的。其次, 通过其他方式申请的信用卡, 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办理业务, 而去窗口申请, 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3. 信用卡的办理过程

所谓“电子化”办理信用卡, 就是用平板电脑取代以前的纸质申请表, 不需要客户填写信息, 而是为其办理信用卡的工作人员直接将申请者口述的各种信息输入到平板电脑当中。

(1) 工作人员与申请者约定办理业务的时间。目前, 基本各大银行都设有信用卡中心或其他的专属部门来开展信用卡业务。当工作人员收到客户的申请信息时, 会通过电话回访与客户约定办理的时间, 上门为客户办理信用卡。

(2) 工作人员与申请者约定办理业务的地点。按照规定, 银行的工作人员必须到申请者的单位为其办理信用卡, 需要在工作单位拍摄一张申请者的工作照。

(3) 工作人员询问申请者的相关信息并输入到办卡系统中。这些信息包括:申请卡片的名称、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手机号码、电子邮箱、婚姻及教育状况、毕业学校名称、住宅电话、住宅地址、职业资料、联系人资料等。

(4) 工作人员亲见并拍摄申请者相关的证件和财力、工作证明。首先, 申请人必须携带第二代身份证原件, 不可以是复印件。银行工作人员必须亲见其身份证原件并且拍摄照片。如果身份证丢失, 使用的是临时身份证, 必须等到其重新办理的身份证取回后, 重新核实, 才能够提交其申请信息。其次, 申请人的财力证明包括:房产证、汽车行驶证, 按照规定, 银行的工作人员必须亲自看到原件并且拍摄照片。最后, 如果申请者没有社会保险, 需要出具单位的工作证明来证明其有收入来源, 工作证明上需要盖有单位的公章、财务章或者人事章的一种。

(5) 申请者抄写办理信用卡的承诺书并了解所办信用卡的相关条款。信用卡承诺书内容大致如下:本人已阅读全部申请材料, 充分了解并清除知晓该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 愿意遵守领用合约的各项规则。亲自签名处要求申请者必须亲自签名, 不可以代签。

二、“电子化”办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1. 信用卡风险的含义

信用卡风险是指在信用卡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 因各种不利因素而导致的发卡机构、持卡人、特约商户三方损失的可能性。

2. 信用卡风险的种类

(1) 来源于持卡人的风险:一是恶意透支。二是谎称未收到货物。三是先挂失, 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大量使用挂失卡。四是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

(2) 来源于商家的风险:一是不法雇员欺诈。二是不法商家欺诈。

(3) 来源于第三方的风险:一是盗窃, 盗窃者大量而快速的交易, 直到合法持卡人挂失并且该卡被银行冻结。二是复制。三是ATM欺诈。四是伪造, 犯罪分子先获取客户的信用卡资料, 再伪造信用卡进行欺骗。五是身份冒用, 这既包括盗用消费者身份, 也包括剽窃商户身份。六是虚假申报, 犯罪分子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办理信用卡申请, 或谎报卡片丢失, 然后实施欺诈消费或取现, 使银行蒙受损失。

(4) 来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商业银行内部存在不法工作人员, 他们往往会利用职权在内部作案, 如擅自打制信用卡或盗窃已打制好的信用卡, 冒充客户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 或擅自超越权限, 套取大额现金等。

3.“电子化”办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

“电子化”取代“纸质化”办卡在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 比如:在“纸质化”办理信用卡时, 一些申请者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 之后进行恶意的透支。由于上门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无法只通过肉眼辨别其身份证的真伪, 造成了这种恶意透支的后果。而现在的“电子化”办理信用卡, 平板电脑中的办卡系统直接与公安部的户籍系统相联系, 只要输入申请者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 就能查出该身份证是不是伪造的, 这一举措, 有效地防止了伪造身份证造成的信用风险。

但这仅仅防止了信用风险中的一小部分, 还有很多方面是存在漏洞的,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 首先, 申请者的教育状况可以造假。众所周知, 学历情况是银行总部在审批信用卡时的一个条件, 有学历的申请者信用卡审核通过的几率相对较大。因此, 一些申请者就伪造学历, 比如一些初、高中毕业的申请者, 就会填写成专科的学历, 学校名称就选择某个学历认证系统上无法查找该人是否从此学校毕业, 比如:“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这一学校, 在学历认证系统中就查不到, 但是这个学校却是真实存在的。

(2) 作为财力证明的汽车行驶证、房产证可以造假。“电子化”取代“纸质化”办理信用卡, 虽然要对证件的原件进行拍照, 不再仅仅是提供复印件, 造假较以前来说困难了很多, 对规避信用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现在市面上存在各种办假证的窝点, 汽车行驶证、房产证的造假, 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几百块钱就能办出来一个假证, 所以这一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3) 工作证明可以造假。相对来说, 工作证明应该是最容易伪造的一个证件。一些信用卡申请者, 没有稳定的工作, 更没有社会保险, 为了证明自己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会通过各种渠道找单位开具一个工作证明, 甚至可以伪造在这个单位办公, 而银行的工作人员是没办法通过一次接触就判断出其工作证明的真伪。

4. 针对漏洞提出的完善措施

(1) 完善学历认证系统, 同时让申请者自己出具学历认证的打印表。学历认证系统的完善, 让所有的学校在该系统中都可查, 不再出现像“大连广播电视大学”这种不可查的情况, 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学历造假, 防止不符合任何条件的申请者通过学历这个条件来办理信用卡, 与此同时也就规避了信用风险, 不会发生信用卡套现等情况的发生。

在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让申请者本人出具学历认证表, 这样不仅规避了假学历的风险, 同时能够为信用卡的审核人员节省更多的时间, 提高信用卡审核的效率。

(2) 银行办卡系统直接与车辆管理所车辆信息系统相联系。针对伪造汽车行驶证的造假行为, 如果银行办卡系统能够直接与车辆管理所车辆信息系统相联系, 那么银行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直接查验到申请者提供的汽车行驶证的真伪, 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用伪造汽车行驶证作为财力证明。目前, 汽车作为财力证明, 银行对其的认可度很高, 所以, 一些人会伪造价格在30万以上的汽车来作为自己的财力证明, 借此来办理透支额度在10万以上的信用卡, 用于信用卡的套现。所以有效地防范伪造驾驶证, 对于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3) 银行办卡系统与房产局相联系。房产作为固定资产, 能有力的证明申请者的财力状况, 因此很多申请者为了申请透支额度较大的信用卡, 会不惜铤而走险, 伪造房产证。在“纸质化”时期, 只需要提供房产证的复印件即可, “电子化”取代“纸质化”之后, 必须要拍摄房产证的原件, 这样就提高了造假的成本, 但是相对于要利用信用卡套现的所得来说, 这点儿成本只是九牛一毛。所以“电子化”并不能完全规避掉信用风险, 银行的办卡系统应该和房产局相联系, 当申请者出具房产证之后, 通过其房产证的号码便可以查其真伪。这样, 能够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

(4) 提供个人的工资卡流水单、工资条来作为财力证明。目前, 大部分公司或者是企业都使用工资卡为员工发放工资, 也有少部分个体工商户直接发放现金, 但不论以上那种情况, 都会有工资条。因此, 可以要求申请者提供工资卡流水单或者是工资条来作为财力证明。这样, 不仅仅可以了解到申请者的工作证明是否真实, 而且能够判断其财力状况, 是否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以防造假现象的发生。

三、我国信用卡行业现状

我国信用卡行业的现状大致如下。首先, 中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 中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尤其是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更是薄弱环节。个人信用数据相对分散, 政府部门之间、甚至银行之间在个人信用数据方面没有实现共享。各商业银行对于目标客户的信用评估, 由于受到所掌握的客户信用数据的限制, 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目标客户的信用等级, 使防范信用卡风险的第一道屏障失效。其次, 网络支付蕴藏风险。电子商务近几年的遍地开花, 网络交易的迅猛增长, 并不能掩盖电子商务仍潜存着许多漏洞这一事实, 而且伴随网络的“长大”, 这些早先的技术“缺陷”与“漏洞”正迅速演变成足以致命的黑洞。除此之外, 商业银行发卡过度。目前中国各商业银行为争夺信用卡这一高利润的市场, 除少数几家银行还没有发行信用卡, 大多数银行都建立了各自的信用卡系统, 导致信用卡的发行近乎泛滥。有许多银行重量不重质, 降低了对信用卡用户条件的审核。其最终结果是信用卡用户含金量不高。

总上所述, “电子化”取代“纸质化”是我国未来银行信用卡行业的一大趋势, 逐渐的改进和完善之后, 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机制, 构建银联、银行、公安系统、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电子系统一体化、参与防控, 严把发行、审核关, 才能很好地规避信用风险。

电子信用卡 篇2

年初以来,信用卡中心紧紧围绕“防范风险、合规经营”主题开展工作,在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的同时,着重加强业务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多种措施并举,有效地防范和控制了信用卡及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下面,就我行信用卡及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和防范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与防范分析

(一)信用卡业务风险点分析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今年8月9日,农行山东泰安分行信用卡中心外呼平台在外呼申请办理10份公务卡时发现该批申请许多疑点,工作人员随即提高警惕,根据支行申报资料填写地址及所盖公章上单位名称,到现场进行了逐户查找,核实确定了该申请单位地址为虚假地址。为进一步核实,工作人员又到被冒办单位某防火办公室与其工作人员进行证实,了解到该批办卡人员都不是该单位工作人员。为稳妥起见,又核对了所盖单位公章,发现公章为伪造公章。最终确定,这是一起利用虚假资料、伪造信息申请办理信用卡的案件。从而成功防范了一起利用虚假资料申办信用卡的案件,保全了我行资金安全。

1、个人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

信用卡业务具有分散性、高利润、高风险的特点。由于信用卡所针对的客户是风险相互独立的消费者个人,客户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使得信用卡业务和传统的对公业务相比,具有高度风险分散的特点。当前,我行信用卡业务风险隐患主要存在欺诈风险、持卡人信用风险和睡眠信用卡风险。

(1)欺诈风险。从我行信用卡发展情况来看,虚假申请和商户欺诈与套现成为我行信用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极大隐患。

虚假申请是指犯罪分子使用虚假身份、冒用他人身份或使用虚假资料获取银行卡进行欺诈交易。从当前信用卡业务发展来看,主要存在虚假资料申请。信用卡申请出现了身份证件真实有效,但工作单位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地址、办公电话等)和住宅信息(包括住宅地址、住宅电话等)均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申请。由于基层营销人员片面追求绩效卡量而忽略信用卡申领人真实单位信息和住宅信息的现象时而有之,而基层调查岗人员由于申请资料过多而多数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有时不能真实反映申领人的真实信息;还有个别员工为了完成信用卡营销指标弄虚造假,这对我行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埋下了很大隐患。

(2)持卡人信用风险。这一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所引发的风险。我行信用卡目前处于初级发卡阶段,主要以发卡量和市场占有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这样的发展模式势必造成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有时为提高发卡量而人为地降低申领人准入门槛,对于客户的授信未严格执行授信标准,由此引发了信用卡申领人恶意透支风险。(3)大量闲臵和睡眠信用卡风险。由于农行信用卡发行较晚,发卡对象大部分已有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他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而拥有这些信用卡的持卡人被各家商业银行共同确认为信用卡的中高级客户群体,因此形成了一个持卡人拥有多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从而造成了一些客户一人手持多卡、信用卡大量闲臵和睡眠、累计信用额度较高。从我行发卡情况来刊,银行工作人员只是简单介绍信用卡消费的便利、积分优惠、赠送礼品等正面信息,而对信用卡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相关风险等介绍宣传的较少,影响了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

2、主要防范措施

(1)加强风险防范,把好发卡准入关。我行信用卡中心将对申领人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审查,核实申领表中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资信调查上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谁调查谁负责。同时,要加强对担保人的严格审查,除严格审查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外,还应进行当面核对,确认担保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避免追索时不必要的麻烦。申领人领取信用卡必须出具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则上由本人亲自领取,确有困难,委托他人代办的,代领人除出示本人证件外,还要办好登记手续。

(2)强化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要严重按照《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章程》和《中国农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进行规范性的业务操作。一是要坚持各岗位业务人员有明确分工不得混岗作业,强化各岗位间的约束机制;二是要坚持办理业务必须核对身份证与签字相一致的原则;三是要坚持做好疑问查询,超过限额授权的要登记有效身份证号码;四是要坚持执行异地存款的登记制度,建立健全信用卡事后监督制度。

(3)做好商户的培训工作,增强特约商户的风险防范意识。要根据商户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如人员流动,经营范围扩大等,定期、不定期的对商户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提高商户验卡、验证、刷卡、签章、授权等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防止和减少特约商户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风险损失。

(二)商户收单业务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2009年10月中旬,上海某公司通过虚假资料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骗领了营业执照,然后以特约商户身份向银行申请3台POS机。银行未对公司提交的资料进行仔细的审查即为其办理了相关的业务。随后,该公司在网络上发布广告,吸引信用卡持卡人到该公司办理套现交易(持卡人在不具备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通过POS机透支刷卡,该公司扣除3%的手续费。)由于该公司在短短一个月内非法套现1600万元,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刑事犯罪为由对其立案侦查。

近一段时期以来,国内银行卡收单业务风险事件呈高发态势。部分地区商户套现、盗刷持卡人资金等事件频繁发生,不法分子通过虚假申请骗取商户入网资格或通过租借、购买入网POS机具等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案手段呈现异地移机、团伙作案、技术性强、资金转移迅速等特点。近期还出现了不法分子通过消费后私自撤销等方式对商户进行诈骗的新手法,收单风险防范形势十分严峻。此外,一些发卡行为转嫁风险损失,频繁发起针对商户交易的批量调单,也对收单行业务管理提出了挑战。

目前部分行收单风险意识淡漠,管理工作滞后,防控措施薄弱,难以适应风险形势的需要。突出反映在商户准入环节把关不严,未认真执行商户巡检、培训的日常管理措施,未对商户交易进行有效监控等方面。

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

1、加强商户准入工作。

一是认真执行现场调查制度。要对目标商户的营业场所、经营状况等进行认真现场调查,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未经实地调查不得审批开通商户,严防不法商户准入。二是切实落实商户实名审核措施,杜绝问题商户进入。要充分利用联网核查身份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渠道,核实目标商户及负责人的相关信息,同时要利用中国银联风险管理系统、工商红盾网、税务部门网站等对目标商户资料进行核查,落实商户信息注册实名制,严防虚假申请。三是严格批发类商户审批手续。批发类商户应主要限于专业批发市场中从事商品批发业务的商户。对于其他营业场所商户、批零兼营商户,其商户类型要按照实际经营状态设臵,不得随意设臵为批发类。对于存量批发类商户,要逐户进行排查,不符合条件的要重新签约,调整MCC及扣率。四是对于在省行下发的商户管理实施细则中列为谨慎发展的商户类型,必须加强对商户注册成立时间、在我行开户情况等方面的评估,采取更为严格的准入标准、调查措施和审批程序。五是根据商户经营规模大小设臵单笔刷卡限额。

2、落实商户日常管理措施

一是加强新签约商户的管理。对于新发展的商户,前3个月收单行至少要每月巡检一次;对于谨慎发展的商户,3个月考察期内收单行还要每月上门收取签购单或要求商户交单。二是加强商户巡检管理。要确保至少每季度对商户进行一次现场巡检。要认真审核商户经营状况,检查机具管理和使用情况。对于存在违规移机、出租、出借POS机具的商户,要采取关闭商户交易、控制商户结算账户等措施。要核实商户是否按要求保管签购单据,发现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收回签购单据,确保发卡行调单时我行能够及时提供。三是加强商户教育和培训。要认真宣讲合法合规受理银行卡的相关法律界限和政策规定,特别是两高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和公安部门开展的打击银行卡犯罪专项行动,对风险商户产生威慑作用。要向商户宣传出租、出借、出售POS机具、结算账户和网银证书的危害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防止不法分子借机作案。要向商户详细讲解收单业务规范操作手续、风险防范知识以及机具管理、收银员及主管密码管理、单据保管的相关要求,确保正确办理业务。

二、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分析

(一)、网上银行的主要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关联案例:

2003年2月,美国一名电脑黑客攻破了一家负责代表商家处理Visa和万事达卡交易业务的企业计算机系统,掌握了220万个顾客的信用卡号;在日本,黑客利用安装在网吧中的特殊软件非法窃取用户网上银行的密码,使1600万日元不翼而飞。2002年,中国公安部曾经破获一起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手段在银行的网银服务器中植入“木马”程序,窃取了多家银行和证券客户的账号、密码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涉案金额达80多万元。

1、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看,网上银行的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客户自身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有的企业所有印章由一人保管,企业法人对财务事项长期不管不问,一旦财务人员出现道德风险,盗窃或侵占企业资金,很容易通过网上银行非法转移企业资金,并且作案分子可以先潜逃后作案,即使东窗事发,后续的案件侦破,追回资金的难度也会大大加大。二是银行内部欺诈风险。多数来自银行员工利用客户对自己的信任,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代替客户注册网上银行并掌握其网银证书,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三是网络风险。网络风险是犯罪分子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木马病毒,网络钓鱼,虚假网站等手段利用客户属于防范和贪图小利等心理,盗窃客户卡号,密码等关键信息,或远程控制客户计算机,通过网上银行盗窃客户资金。

2、风险的成因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外部原因。首先,客户自身安全意识薄弱,误以为保管好自己的银行账户介质就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电子银行诞生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发展到“无介质”状态。其次,目前信息化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打击和防范基于信息技术的木马病毒,网络钓鱼,虚假网站等犯罪行为的措施和手段不就十分有效。二是银行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于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位。

3、防范网银风险的措施

首先,客户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是降低电子银行风险的最佳途径。一是银行在营销客户时,应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酌情为客户推介合适的金融产品;二是做好客户培训工作,在客户注册网银后给予必要的操作指引,保证客户能够正常使用网上银行。三是做好客户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充分告知客户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醒客户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其次,培育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主动防范风险意识。

(二)、ATM机等现金类自助设备的风险防范 关联案例:

2008年5月31日22时,某持卡人到中国农业银行某支行营业网点的ATM机取款。ATM出钞口被不法分子用塑胶和强力胶水封住,客户取款时因出钞口封死,取款失败。情急之下,持卡人看见ATM机一侧贴有“电脑升级,如取款出现问题请及时与本行联系……”的提示,于是,该持卡人按提示进行操作。然而,其卡上的4万多元存款不翼而飞。

1、案件特点

一是近年在自助设备上发生的案件呈高发态势。多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的刷卡、摄录设备,窃取客户银行卡磁条信息、取款密码,制作伪卡后疯狂盗刷,导致客户资金损失。二是发生在夜间。犯罪分子利用晚上,特别是凌晨自助银行无人值守的时机,贴挡监控录像镜头,伺机安装盗卡设备,实施犯罪; 三是盗卡设备越来越具备隐蔽性,一般客户难以识别。犯罪分子使用的设备从卡槽设计、形状、颜色、LOGO等方面都与自助设备融合程度很高,一般客户难以识别; 四是犯罪分子窃取到客户银行卡磁条信息、取款密码,制作伪卡后,通过取现、转账、再取现的方式迅速转移套取现金。五是张贴虚假告示,诱导客户转账的作案仍有发生。犯罪分子利用客户不熟悉自助设备服务流程的机会,提供客户虚假服务热线的方式,骗取客户资金。

2、建议

目前,大量伪卡案件源于不法分子在银行自助机具安装 侧录设备、摄像头等窃取持卡人银行卡信息、密码,进而伪造卡片盗取资金。此外,在自助设备旁张贴“提示告示”欺骗持卡人转账等情况也大量存在。

首先建议提高银行卡防伪技术;二是银行应积极提示持卡人安全用卡,防止密码等信息泄露;三是要严格落实制度中关于ATM机、自助银行设备巡查制度,发现可疑情况的,要及时予以排除;四是出现银行卡纠纷时,银行应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及时报案;五是银行卡案件涉诉的,可以采取持卡人对于其卡片资料及密码泄露存在过错、银行的技术手段和业务操作符合标准、银行对自助机具及场所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按照举证规则应由持卡人对伪卡交易承担举证责任等抗辩理由积极维护银行权益。

3、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各支行、网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增加巡查频率。认真分析犯罪分子的作案特点,与保安服务公司签定自助设备巡防协议,增加巡查频率,对全行附行式自助设备、附行式自助银行和离行式自助银行的夜间巡查增加巡查频率,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展巡检工作时,要将自助银行的门禁系统和自助设备机身是否有非法安装物或张贴物,周边是否有非法录像设备等作为必查项目,并及时记录检查情况,发现异常,妥善处臵,并立即报告上级行。二是及时清理用户遗留的交易凭条。部分客户在使用自助设备后,会遗忘或简单处理交易凭条,巡检人员要注意及时清理这些遗忘凭条,避免犯罪分子利用凭条信息实施诈骗。三是在自助设备需要进行运营维护或维修工作时,除维护商工程师外,必须确保一名行内员工及一名保安在场,行内员工需佩戴可以标识身份的证件,防止犯罪分子利用维护操作,安装非法设备。四是重点关注自助银行及设备周边可疑人群,密切注意在自助银行及设备周边逗留时间过长、手持异常电子设备的人员,一旦发现异常行为,控制犯罪嫌疑人,并及时报告公安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此类紧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切实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五是自助设备的管理员发现客户账户、密码信息可能泄露的情况,要立即整理卡号等信息上报相关部门,及时联系客户挂失、止付账户,冻结资金。六是在自助设备上发现他行卡被盗信息,及时与发卡行客服联系或通过中国银联公司协助联系客户。七是加强客户自助设备使用的安全提示,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拨打95599联系客户服务中心。八是加强对客户安全使用自助设备的引导,要求大堂经理在平时的引导中,对客户进行安全讲解,告知客户安全操作自助设备,同时向客户散发安全使用自助设备宣传资料,在营业网点门前电子门楣上滚动宣传安全标语,营造“轻松存取款,安全不可忘”的浓厚氛围,不要给犯罪分子留下可趁之机,提高防范效果。九是加强与外部的沟通、协调。积极与公安部门沟通、协调,现场取证,分析作案手段、特点,并主动配合公安部门,争取早日破案,为客户挽回资金损失。认真进行引导。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讨 篇3

一、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增强,中国逐渐融入世界经济,我国电子商务正逐步走向全面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在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日益突显出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意识制约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尚缺乏灵活、科学的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技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等不完善,信用体系缺失,这是最根本原因。加快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意义

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诚实守信是其制度规范得以确立和运作的基础,也是有效防范电子商务运营风险的重要条件。目前,以电子数据交换和互联网为依托、国际信用为支撑的诚信体系已贯穿于整个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经济中。诚实守信成为维系电子商务企业与用户之间信用关系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制胜的根本途径。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信用失信较严重,已成为制约行业成长的一大“瓶颈”,究其根本,还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这一大环境。概括起来,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主体,企业内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含着企业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会促进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电子商务交易快速、健康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三、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政策方面

电子商务的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应积极进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工作,加快研究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包括:研究和制定交易规则、企业内部风险管理控制机制、客户和供应商的信用分析与管理等,确保电子商务的交易的安全可靠。政府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强化对企业电子商务的信用监管,探索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相关立法,积极开展对电子商务企业,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信息服务类网站、电子商务交易商等的征信和评级工作,制定和实施电子商务企业信用标识证制度等。

2.企业信用管理技术方面

(1)构建网上信用评估模型。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首先应评估客户信用,可以根据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或开发出适合本行业特点和本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系统。

(2)加强网上客户档案管理。企业应对赊销客户的档案一般进行定期审查,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

(3)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机制。企业内部的信用部门负责追收账款,采取多种方式(如定期追收、外部力量、法律手段等)以防止坏账。

3.体系建设方面

(1)加快信用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权威、公正的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设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交换;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逐步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信用服务体系。

(2)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国家标准规范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抓紧研究制订电子商务的标准规范体系;在互联互通、促进流通方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鼓励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研究制订电子商务关键标准和规范,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大力推进电子商务标准化进程。

(3)加快建立统一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平台。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和电子商务市场信用体系平台,规范诚信信息的采集、披露和使用。当前,失信行为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的损失日益突出,加快信用立法,为商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搜集、保存、服务等业务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通过立法使信用行为上升为企业的法定义务。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步收集、处理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电信等不同的企业和个人信息及其他经营行为记录,建立覆盖全国的电子商务征信体系,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守信践诺的激励机制。

(4)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的作用,逐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同业信用体系、以企業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信用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经营,遵守行业公约,恪守职业道德,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

(5)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与现实物理环境相比,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更高。一方面是隐私权,由于企业可以轻易获取消费者的个人资料,消费者的隐私权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就是财产权。只有当消费者充分相信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与传统的购物同样方便有效,出现纠纷同样可以投诉、获得补偿,整个交易活动才能感到安全。

四、结束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加强对客户的调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也有利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电子信用卡 篇4

关键词:预付费热量表,IC卡技术,智能化

1 公用事业的收费现状及背景分析

在我过, 居民日常使用的水、电、气等能源管理多年来一直采用先用、后抄、再付费的传统作业方式。据有关部门统计, 仅水、电、气这三个部门的抄表队伍人数就数以万计, 且人为方式弊端多, 工作效率低, 给管理部门造成了人力、物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近年来, 采用IC卡技术的IC卡水表、电表、燃气表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居民手持一张小小的IC卡片, 定期到银行走一趟, 即可一次交清水、电、燃气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公用事业的收费管理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采用IC卡技术的智能化水表、电表、燃气表的普及解决了这些供应部门长期以来的收费难问题。虽然供水、供电、供气都是以计量数据为基准、按用户计量仪表收费;供热却一直是按面积而不是按实际消费的热量收费, 这种落后的收费方式暴露出很多弊端, 由于没有考虑到消费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温度作用, 使用户只能被动地消费, 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温度, 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这种不合理的收费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供热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供热收费的落后方式, 关键在于缺少相应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持。

随着科技的发展, 热量的计量问题已经得到了根本解决。目前在欧洲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研制成功热能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投入市场并推广应用, 使供热收费也能象供水、供电、供气一样按表计量收费, 从而彻底解决了供热收费不合理的难题。采用IC卡及网络技术可以解决供热收费的计量问题并从根本上解决供热管理中最困难的收费问题。

2 IC卡的特点及推广应用方面介绍

与传统的信用卡相比较IC卡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本身具备处理数据的能力, 以为着可以拖机使用, 持卡消费不在仅局限于柜台或其它固定场所, 这为出租车、公共汽车及餐馆等商户受理IC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并可节省大量的通讯费用。在我国通讯条件、和银行主机计算能力等前提下, 推广IC卡支付系统是现实的选择。首先IC卡的脱机交易功能大大缓解了通讯瓶颈的制约, 其次IC卡脱机交易信息的上传与处理错开了时间, 大大降低了对银行主机计算能力的要求, 再次, IC卡的高度防伪性、安全性可使银行卡的经营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3 IC卡及网络预付费热量表的系统构成

3.1 IC卡预付费热量表

IC卡预付费热量表管理系统以IC卡作为基础的流动数据载体和基本信息单元, 以手持式IC卡POS机作为现场处理用户数据信息的方式, 以城域网为主干, 以现代化通讯方式为网络联通手段, 以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为数据结构构成一个完美的人机体系。

3.2 网络预付费热量表

研制IC卡预付费热量表的同时还注意及时跟踪并吸收国际上最先进的无线收发技术及互连网络技术, 最早研发的成功的网络预付费热量表, 该表内嵌国际先进的微功耗无限收发设备, 除具有预付费热量表的基本功能外, 还可以通过互连网络及专用微功耗用户或单元用无线收发终端以信用卡结算的方式实现预付费及各种运行数据信息的双向传递, 既免除管理人员上门收费之苦, 又解决了用户出门交费的种种不便, 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每个单元、每个用户现场数据的随机或分片定时循环采集与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用户先交费后取暖,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方便的网络终端上网交费, 如果用户不能及时续交费用或违章取暖, 则管理中心检测到后能立即发出控制指令, 自动切断用户热源停止供暖。

4 预付费热量表银行信用卡的实施方案

预付费热量表银行信用卡的实施方案采用由银行发行中心同意发行银行电子信用卡, 每家每户都要在银行开立专用帐户并存入相当的资金, 用户可以利用银行的储蓄网点进行就近交易, 在每个储蓄网点设置一到两个IC卡终端机 (可以是PC机+IC卡终端机+打印机, 也可以是专用的POS机) , 就可以服务于周围居民了。

用户持银行电子信用卡到指定的储蓄网点进行交易, 银行工作人员通过IC卡终端机将用户帐户中的指定款额存到银行电子信用卡中的热量表分类电子钱包中, 用户回到家中将银行电子信用卡插入IC卡预付费热量表中, 即可将响应的款额下载到用户表中, 用户即可正常使用IC卡预付费热量表了, 同时预付费热量表银行信用卡的应用也将缓解银行大量操作的现象。

银行电子信用卡, 充分挖掘了IC卡的技术潜力, 并汇集了当前国际、国内信用卡的功能, 在储蓄、消费、个人理财等方面为持卡人提供了全方位的个人金融服务, 本着“一卡多用、资源共享”的原则, 并考虑到国家标准的落实, 采取可升级的方式, 对系统进行了优化, 从技术角度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功能设计上, 实现了一卡多帐户和一卡多功能, 持卡人不仅可以在IC卡上开设各种储蓄帐户及贷款、透支帐户, 还可以办理各储蓄种类之间的转帐, 进行外汇买卖、外币兑换等各种业务, 大大方便了持卡人的个人理财;同时还可以扩展其他应用, 以实现燃气、水、电、供热预收费及预存电话费风功能。

电子信用卡 篇5

2007年12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Dec,2007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

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江泉

摘要:电子商务是当前中国方兴未艾的商业模式,很多企业跃跃欲试。虽然这一新经济状态下的商业形态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信用危机问题,强调了“信用”的重要性,讨论了信用危机的几种常见形式,并探讨了信用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本文探讨在这一虚拟商务交易模式下信用危机的产生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并就当前国内信用信息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电子商务;信用危机;信用管理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10)

当前,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商务形式,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但在现实电子商务应用中,信用危机却逐渐显示出来。因而通过B2B电子商务公司提高对其会员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帮助和促进我国企业快速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这一模式,有望成为解决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的一条捷径。

一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business, E-commerce, E-trade),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利用现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的实质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再具体一点,它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说得通俗一点,电

子商务一般就是指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方式,例如:网上营销、网上客户服务,以及网上做广告、网上调查等。

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来同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以称作为电子商务;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

作者介绍:江泉,女,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辅导员。

256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致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基本条件。

三 我国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的因特网用户激增,就因特网商务而言,已建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为全国外

二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当今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或是新兴的金融企业,都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新方式纷纷投入巨资建立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活动,在网上进行交易。不少企业在电子商务运作的实践中还创造了一些适合我国特点的独特做法。例如:上海梅林正广和公司经营的85818网站,根据上海地区的市民居住情况和交通特点,使用现代化的汽车和传统的三轮车相结合的做法,做到了当天订货,当天送到,较好地解决了和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配送环节。

1998年,是世界的“电子商务年”。信息产业部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一场有关电子商务研究和讨论的“电子商务热”随之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到起步阶段。

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程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1997年底,首批12个试点省市全部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程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比如,上海市商业增值网已连入金卡网络,这使得全市近百家大型商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金卡网络相连;此外,中小型商场和超市、连锁店普遍采用了收款机,可全面受理信用卡,初步具备了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经贸企业提供了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中国证券交易网、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中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国民航订票系统等一批以商务为目的的电子网络或电子系统,都有较快较大的发展。

但是,中国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解决,不可能以一般发达国家那般的实力和激情投入于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实施。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现代化问题

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面推开。

2.虚假信息泛滥 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中,发布信息不像在传统媒体上会受到那么多的制约。而且由于网络的虚拟特点,一般消费者即使在觉察到信息的错误以后,也很难向发布信息的企业进行追究,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网络企业的地址。因此一些网络企业便表现得肆无忌惮,在网上发表各种各样的信息,或者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新闻,来吸引消费者或者创造所谓的点击率,以扩大自己的商业影响,谋取经济效益。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广大消费者对于网上发布的诸多信息都心存疑虑,丧失了起码的信任。

3.商品品质的问题

我国目前还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变化,更是一种文化的转型。由于法制法规的不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还很不完善。不少企业不讲信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谋取暴利。这使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对商店和商品产生不信任。许

257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多消费者直接去商店购买物品,也往往会买到假货,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积极促成这些问题的逐个解造成很多纠纷。电子商务由于其虚拟的特点,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4.物流配送的问题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相应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运作,也不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最终使消费者对电子商务这样一种先进的商业运作方式产生怀疑和失去信任,对它丧失信心。

5.信用与支付手段的问题

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必然会涉及到信用与支付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和“无址化”,对参加交易的各方提出了更高的信用要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传统的“义理社会”价值体系的约束作用正在日趋削弱,而基于法制基础之上的“契约社会”还远未形成。信用的概念在不少人的眼中甚是淡薄,因此也给与电子商务密切配套的支付手段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国内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其支付手段可以说是土洋结合。信用卡、借记卡、储蓄卡、邮局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混合使用,有的甚至是使用网上查询、网下交易的方法。虽然现在有一些银行开始进行在线支付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等方面的试点工作,但是在中国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单靠银行的力量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人与人间的信任度较差,很少有人愿意贸然通过网络的形式把自己的信用卡账号等个人资料告诉企业,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想象不到的严重问题。现实中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把信用卡账号等个人资料在网上告诉了企业,被一些不良企业把不应收的货款划走,等到消费者发现已为时过晚。现在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选择了货到付款这样一种较可靠的方式,以解决在货款的支付中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

但是,电子商务活动进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快捷、方便、安全的交易,使资金使用和货物流向趋于合理。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交易方法,使用现款支付的方式来实行网上交易,必然会制约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规模,而且违背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初衷。显然,中国不可能等到把上述问题都解决了,再来发展电子商务。唯一的出路是在发

258

决。

四 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产生及对策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

1.电子商务应用中信用危机的表现

作为新兴交易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危机层出不穷。第一,买卖双方网上交易,使消费者的消费空间得到了无限延伸,可供选择商家的数量也无限放大。但是,网上公司良莠难分,一天之内成立或是倒闭,埋下了信用危机的种子。第二,一批资质低下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法制不建全,网上交易的特殊性、隐蔽性,四处散发虚假信息,招摇撞骗,使大量的消费者中招落马,损失很大,极大地降低了B2C交易的信用能力。第三,一些公司利用消费者对信息了解的不对称性,以次充好,不讲商业信用,挂羊头卖狗肉,设下种种文字陷阱让消费者承受损失。第四,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是关键,能否在消费者认可的时间内送货到达,是商家信用的体现。而国内物流企业配送服务水平低,及时性差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开展。第五,由于购买的是从未谋面的网上交易品,发生退货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消费者来说,购物本身就不易,退货就更难了。总之,在电子商务的每个环节中,都存有信用的隐患和危机。

2.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信用危机在电子商务中产生的原因如下:第一,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践应用中都处于探索阶段,本身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是信用危机产生的系统根源。第二,网上营销的公司数量大,一些资质较差的投机者混水摸鱼,制造网上陷阱,这是信用产生危机的土壤。第三,网上营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买卖双方互不见面,各种实物的买卖,往往只在屏幕上显示样品,样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都掌握在商家手上,消费者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而网上交易的制约机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层面上尚显不足。第四,现代网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上电子商务工程,以发达有效的配送为前提。欧美开展电子商务是在多年来配送服务高度发达、高度规范的条件下,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缺乏现代化理念的配送企业,大部分配送企业属于传统运输企业的重组,没有形成物流配送的战略观。因此,当前配送服务水平制约了企业B2C电子商务工作的信用能力。第五,消费者自身素质也是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整体素质不高,购买随意性较大,买了又不满意,或是一时冲动购买,随后又要求退货,这都给商家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例如,购物后又不要,而商家已根据售货量进货,这样就造成商品积压。由于购货和退货之间存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差,产品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发生贬值,这中间的损失问题如何划分,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依据。第六,退货不便,且手续复杂,超出了顾客的忍受限度,因而形成信用危机。这中间又存在两类可能,一类是商家设置了各种阻力,妨碍消费者正常退货,引起消费者极大的不满。另一类是由于退货过程中不只涉及到商家,甚至于配送企业的时效,或是消费者自身的错误,引起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报怨。总之,造成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信用危机的原因很多,无论原因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电子商务的开展都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3.解决信用危机的建议和策略

信用危机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瓶颈,解决B2C 中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危机是促使网上营销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要想把电子商务工作开展好,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解决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确认和支付的安全性,通过网上认证机构来确保用户的惟一性、肯定性和商家的确定性,以此来保护双方的权益,提高双方的信任程度。

第二,各级政府部门,严格审查网上公司的资质和经营范围,主观上减少皮包公司的存在数量,为网上诚信经营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第三,制定适应发展形势的网上交易原则,进一步探讨其可操作性,规范商家网上展示的原则和要求,避免消费者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第四,鼓励和加速现代配送企业发展,从税收政策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倾斜,扶持一批有实力、会管理的独立企业加入进去,加速实现规范配送管理。

第五,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强化消费者的责任

意识,减少其购买的随意性,制定相应的损失分担原则,制定公允的方案。

第六,完善退货机制,退货网络,对进行网上交易的企业可做硬性的规定,要求其实行“三包”承诺。

第七,对网上交易产品应有计划地分阶段开放,不能一拥而上。应本着同质性好的产品为主的原则,如书籍、大米等国家标准型产品优先。鼓励特殊产品网上交易商家建立实物形展示场所,以便消费者对所购产品能有直观的认知,做出理性定购,避免随意性。

第八,加强法制建设,随时跟进形势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原则和规定。

五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1.企业的必由之路——建立信用体系

B2B电子商务蕴涵着巨大的商机。2004 年B2B的全球市场交易量达到了2700 亿美元之巨,最新统计,刚刚走过4年历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商务网站易趣网,已拥有超过440万的注册用户,累计登录商品数量605万件,线上成功交易量总计达14.8亿元人民币,同时成功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网络交易诚信系统。对于迫切寻求市场发展空间的国内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块充满诱惑的大蛋糕。当然,“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企业想要分享这块大蛋糕,也必须事先建立起一系列符合B2B游戏规则的管理机制。而客户信用管理又是B2B电子商务活动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企业而言,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是通向B2B电子商务大门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充满激励动因的道路。

2.解决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促使我国企业树立对信用管理的正确认识,并且重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如前所述,B2B电子商务存在的巨大商机,是促使企业重视信用管理的最根本的理由。企望通过B2B商务模式拓展业务空间的企业很快就会发现,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将使得B2B电子商务寸步难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企业在缺乏一定信用管理手段保证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与网上的其它企业顺利完成货物贸易、款项收支等业务的。因此,被B2B电子商务吸引的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加快自己建立

259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信用管理机制的步伐。

其次,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有望扭转我国国内大多数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组织,以及社会上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利局面。目前国内主要的B2B电子商务是通过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模式实现的,这些电子商务公司目前纷纷通过与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化的信用管理服务。企业通过注册成为第三方B2B交易平台的会员,可以在开展B2B业务的同时深入了解并享受这些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这些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将对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良好的业务模式参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业务外包的模式,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并达到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通过大量企业将信用管理外包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解决目前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

3.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

第三方B2B交易平台作为目前在国内最为成功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的目光。国内的阿里巴巴、中华商务网、惠聪网等大型B2B商务公司都宣称自己拥有几十万的会员企业,其中阿里巴巴更是以自己324万注册会员独占鳌头。这些B2B商务拥有大量的行业资讯、会员企业资料、交易记录等宝贵信息,为国内企业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了取之不尽且又相对廉价的信用信息资源。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自建信用管理部门

采购相关数据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独有的要求,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并从第三方B2B交易平台采购相关的数据。一般来讲,企业进行客户信用管理,需要取得客户所在地的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交易记录、赢利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而除了后两者外,其它都可以通过第三方B2B交易平台获取。如前所述的三大B2B电子商务公司目前都提供宏观的经济信息、行业信息,而企业的交易记录也可以通过成为网站会员的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赢利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则需要信用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自己采集、分析。这种通过第三方B2B交易平台获取大量数据的模式,可以为企业提供高速全面的信用数据来源,大大降低信用管理的260

数据采集成本,缩短数据采集时间,提高信用管理的效率。当然,这种模式还是需要雇佣一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提供信用管理部门所需的各类资源,因此,仍然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适用于希望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网上而保留绝大多数网下交易的企业。

(2)信用管理业务外包

目前一些大型B2B商务公司都在提供一系列信用管理服务,国内企业可以将较高的信用管理部门运营成本省下,转而以较低的费用将信用管理职能外包给B2B商务公司,同样可以起到迅速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效果。如阿里巴巴在2002 年推出的“诚信通”,就是国内最早与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对网络商家进行信用认证的业务。由于该业务是与国际权威的邓白氏,国内领军的新华信、华夏等知名资信管理公司合作的产物,因此深受广大会员企业的信赖。据统计,该网站上约85%的买家和92%的卖家,都优先考虑与诚信通会员做生意,与诚信通会员达成的贸易成交率更是普通会员的6倍。而惠聪网也提出了自己的“买卖通”,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不过,目前这些公司所提供的信用管理服务还只是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所得出的一系列信用评分如阿里巴巴“诚信通”所采用的“诚信通指数”等,还没有真正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信用评估标准。但是,随着B2B电子商务公司信用管理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所提供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能满足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业务需求。信用管理业务外包必将作为一种节省企业管理成本的优化模式,而被广泛接受。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问题现状是十分严峻的,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与我国企业长期忽视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密不可分的。因此,促进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解决我国信用问题的当务之急。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为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的行业、企业信息及其它各类资源,为企业进行交易提供了各种灵活高效的模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促进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并且是高效迅速的。有望解决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信用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管理问题,并且为我国企业迅速建立完善的信用管

参考文献:

理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1] 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4-108页.[2] 沈根荣.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进程及特点[M].北京.国际商务研究.2000:31-35.[3] 蔡万巧.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瓶颈及突破对策[J]

http://.cn/articles/new_eyes/new_detail.php?id=8853.[4] 电子商务与关税[J].http://.[8] 龚炳铮.21世纪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C].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1999.[9] 龚炳铮.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展望[C].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六届三次全会论文集1999.[10] 龚炳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的探讨[J].北京.网络世界2000第46期.Research on E-commerce Credit Crisisand Enterprise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ng

Jiangquan

(Arts and Science College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10)

Abstract: Electronic commerce is currently the business model on the rise in China, many an enterprise all eager to follow.Although there certainly is bright prospect of this commercial forum under the new economical circumstance, still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could not be overlooked.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analyze the credit crisis question existing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redit”, and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common types of credit crisis, then argues the in-depth reason why the credit crisis breeds.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the credit crisis pro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administration system under this visual commercial transaction pattern, and presents suggestions on the present domestic credi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Key word: Pan-E-commercecredit crisiscredit administration

电子信用卡 篇6

关键词: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策略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入各行各业,作为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紧密结合的产物,电子银行有着低廉的成本和广阔的前景,我国的电子银行业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将其作为获得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渠道。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相对落后,但全国有4万多个乡镇、40多万个村庄,以及8亿农村人口,应该说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多、分布广,存在任何其它银行都无法企及的优势,因而电子银行业务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服务类商品,其存在区别于普通服务商品的典型特征,即一是无形性,电子银行产品的构成不能看到与触摸到,只能凭感知。二是易模仿性,电子银行产品易于复制,容易被模仿,如现今各大银行的电子产品相似性较高,同质化竞争严重。三是客户自助服务,这主要是区分于常规柜面业务,是传统柜台业务处理的创新。四是全方位服务,主要得益于电子技术,通过互联网让顾客享受全面的金融服务,如电子商务、实时化生、现金监管等,借助终端、网络等让客户随时随地享受全方位服务。综上而言,电子银行业务也呈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即产品使用便捷化、成本费用低廉,以及通过差异化的顾客服务理念进一步拓展客户群,通过更庞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进一步提升银行信息管理能力等。

二、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

农村信用社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不断地改革、发展与创新,各省信用联社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有效助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形成。但是,社会、经济、政策等环境时刻在变,农村信用社会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长远规划不足。因为农村电子普及化相对不足,农村环境不能等同于城市环境,电子银行业务拓展更困难,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取得一定的农村经验,但整体信用社依然没有形成长期的战略运作愿景,同时农村业务的竞争性不强,对开发电子银行业务的重视性不足。

二是产品功能不完善。电子银行的价值可以从常规网点的业务信息化中体现,但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信息化运作落后于四大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产品创新能力不够,尤其是基于电子商务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除基本银行业务交易类型外,产品性能尚未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

三是营销机制不健全。面对着广阔的农村市场,信用社未能做很好地市场细分,顾客层级普遍低端化,中高端客户开发不足,市场营销乏力。比如,在银行柜面,电子银行的宣传手册不健全甚至缺失;销售人员本身对电子产品熟悉不够,营销能力有限;银行因重视性不足而导致其在产品推广上付出努力较少。

四是风险管控不强。基于开放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银行业务是存在风险的,但因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顾客群体与运用空间达不到工行、招行等银行的规模,使其弱化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安全需要,网站平台易于植入木马,手机信息易于让非法人员获取等都是潜在的风险需要加以防范。

三、促进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策略思考

基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为更好的整合资源,促进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现提出如下对策供思考。

一是制定长远战略规划。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预示着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是大势趋势,信用社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并与其他银行分享电子银行业务这一市场大蛋糕,其必须注重长远的战略规划,将电子银行业务提到银行发展的战略层面。要想解决这一困境,关键在于银行中高层人员的意识培养,只有领导重视了,并制定了长远战略规划,银行上下才会全力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力争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银行现有业务的有效补充,助推信用社的竞争力提升。

二是完善产品功能类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毕竟发展时间不长,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不高,产品的功能类别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同质化的产品虽然可以给信用社发展银行业务提供借鉴,但产品背后的服务、网络支撑、安全保障等因素产品受顾客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电子银行业务,若不能保障安全,再好的电子银行业务都难以吸引顾客。因而,通过金融创新不断丰富产品功能类别,并通过考虑安全性、便捷化等配套措施的改进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三是健全营销管理机制。产品能否有市场,关键看营销,健全的营销管理机制是确保电子银行业务快速被市场认可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拥有具大农村市场的信用社而言,其可以广泛借助网点多、分布广等特性作为市场营销的主阵地,不同网点间通过竞争、激励等手段推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健全的营销管理机制对于营销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非常重要。

四是强化风险管控意识。电子银行的开放性必然带来一定的风险,信用社在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时必须以最大化规避客户风险为基准点,通过风险管控来强化风险意识。通过验证码、U顿、风险告知等措施减少客户支付风险,通过风险评估等降低银行坏账风险。只有通过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信用社的电子银行业务才能获得较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荣. 农村信用社电子了银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2]孙世超,李娟. 如何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业务[J]. 现代金融,2012(05)

[3]张诚. 未来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展望[J]. 现代经济,2012(09)

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研究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信用保障,措施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脚步,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商务经济活动。作为高科技与商业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装置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发布等环节,从而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全过程的无纸化和在线交易,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同时,由于安全的原因,造成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收入占主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的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1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四种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

1.1 中介人模式

中介人模式是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达成交易协议后,购货的一方将货款、销售的一方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这种信用模式试图通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但却需要网站有充足的投资去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这种方式还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1.2 担保人模式

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试图通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

1.3 网站经营模式

网站经营模式是通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让购买方将货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账户上,网站收到货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这种信用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零售业的网站。

1.4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是网站通过建立交易规则,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中建立交易公共账户,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这种信用模式中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

2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以下问题: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的成本低、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虚假信用和欺诈等。要克服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使交易双方在政府信用作为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2.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使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严重的先天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成本低,一部分企业利用制度上的不健全反而先富了起来。从而导致更多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和短期行为严重电子商务虽然是一种电子交易手段。但其归根到底更是一种“商务”行为。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基础。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加上网络的“放大”作用,使得从事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更加缺乏信任。

2.2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电子商务的远程交易决定了需要一套覆盖全国的信用体系来保证每个人都能遵守网络交易的规则。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行为。我国现有的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中有关于信用和反欺诈的条文,但这些条文这对于电子商务交易这种特殊的交易方式缺乏可操作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上迈出的一大步。但是该法只是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身份认证进行了原则上的指导。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失信现象得产生。同时有法不依、无法可依、执法不严,以罚代法和对失信者的姑息迁就时有发生。失信者不能受到法律严厉惩罚同时守信者无法获得法律保障的情况是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活动的一大问题。

2.3 信用缺失的成本低

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个人信用监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个人信用无法受到有效的监控,信用缺失的成本低,很多不守信用的人,不但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反而从中能够获利。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的信用的缺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个人信用进行监管。

2.4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给交易双方带来了隐私泄漏的风险。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安全性问题,存在着给泄漏个人信息的风险。网络隐私问题的突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2)用户个人信息在网络中的财产化刺激了商家的不正当收集和利用行为。用户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往往会被要求提交一些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以及信用卡号码和密码等等。

2.5 虚假信息和欺诈

近期出现在深圳证券市场上的新的网络诈骗案—瑞士共同基金,该诈骗集团利用基金网站为工具、证券投资为掩护,实际上依靠传销方式进行诈骗。他们手段多样,手法隐蔽:1)发布虚假研究报告,传播虚假信息;2)非法从事证券经纪业务;3)盗取投资者账号和密码。据了解此案全国受骗投资者高达17万,受骗金额超过10多亿。实际上,“瑞士共同基金”不是第一个卷款消失的虚假基金,也不是最后一个。据受骗投资者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卷款消失的虚假网络站数量已超过四十家。

3 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

由前所述,一个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我国尚处于信用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各个方面还很不规范。要各部门协调统一,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要完善电子商务信用相关法律法规;要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要加大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制的宣传;要全面实行实名制;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建立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建立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可通过数字证书、加密等进行防范。

3.1 各部门协调统一

中央政府应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家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领导、组织、协调、统一各地、各部门的信用系统建设工作,认真解决目前我国信用体系面临的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由于这些部门系统间基本处于相互封闭的状态,多数部门拥有的信息是对外保密的,使得这些信息很难联网,更不可能全社会共享。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查询网络,是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前提。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这些部门依法将自己所掌握的企业与个人信用数据进行联网,并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开放,提供无偿或有偿的查询服务。

3.2 完善立法

完善信用立法、强化信用执法,为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保证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将其纳入法制的管理范围内,用法律手段来约束网上交易的双方,进行诚信公平的交易。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应该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从法律上对企业信用数据与企业商业秘密、个人信用数据与个人隐私资料加以区分,并对信用信息的管理与利用的方式与范围进行严格规范,使得征信工作有法可依,使得企业与个人的信用档案信息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披露与安全使用,从而保障我国的社会征信行业在法制框架内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与国际接轨,完善与规范征信机构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由于电子商务的全球性特性,建立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和征信服务机构以及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信用体系,一定要体现公平的原则,因此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和征信服务机构自身的信用、公正与权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到信用等级评定的公正与准确。同时要建立动态的信用等级管理制度,评审机构要定期复测与更新企业的信用等级。

3.4 扶持中立第三方信用机构

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随着网上银行日益普及,网上银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一方面固然与客户安全意识淡薄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网上银行本身存在的隐患———信息安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银行自建安全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虽然可以保障,但问题在于,作为交易一方的银行,同时又是标准制订的一方,一旦银行与用户因网银业务产生纠纷,话语权将完全掌控在银行手中,这样对用户不公平。这就需要独立于银行与用户之外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来统一标准。然而,现在各大商业银行和电子商务网站,多数还是采用用户名、密码的形式进行安全认证,采用合法第三方数字证书的用户仅有2%。

在电子商务应用之中,大多数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如“易趣”的安付通,“淘宝”的支付宝等。这些第三方信用机构都是与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站联合使用,并无法通用;即在淘宝上无法使用安付通这种信用方式。

借助于银行方面的所实行的“银联”系统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银联”的这么一个全国性的第三方信用机构,所有的电子商务交易都通过这个第三方信用机构支付。当然,其中的可行性、如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进行研究。

4 结论

电子商务信用问题是一个个人、行业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个人、行业与社会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电子商务信用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的建立与健全。

本研究的结论与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在个人与行业都存在失信问题。二是通过大量的文献与资料研究,较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失信问题的原因。三是提出了解决信用缺失的保障措施,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即:各部门协调统一、完善立法、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全面实行实名制、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扶持中立第三方信用机构。

参考文献

[1]张京卫.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研究[J].信息化,2007,3:92-94.

[2]张京卫.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07,5:76-79.

[3]廖扬.丁勇.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研究[J].IT信息技术,2006,7:43.

[4]刘宏,金镇,彭莎莉.电子商务信用及信用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电脑学习,2007,1:18-20.

[5]李军荣.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现状及立法[J].中外企业文化:中外企业论坛.2001,1:29-30.

[6]金镇,张继兰.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2:111-113,115.

[7]刘子荣.我国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47-48,70.

电子商务与信用体系探析 篇8

目前, 较为全面的、权威的, 可以被人们所普遍认可的观点, 是将电子商务划分为两个层次的概念, 即广义的电子商务及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一切与数字化处理方式有关的商务活动, 其所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商业化应用。狭义的电子商务指的是通过信息网络来进行产品和劳务的买卖活动。其所交易的内容可以是有形的产品和劳务, 也可以是一些无形的产品。

在网络经济时代, 网络虚拟商品以及其催生的经济业态已经植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但是, 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如何认识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各个组成要素、探讨其交易的信用体系的创建, 藉此进一步研究其市场化的商业运作规律, 对于我们掌握它使其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统计, 截止到2002年底, 使用信息网络来进行的国际贸易已经占到了世界贸易总额的10%-15%, 电子商务已经逐步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所具有的网上营销、网上磋商、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功能对国际贸易领域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网络虚拟商品是指在网络特定的虚拟环境中, 经过设计、通过系统平台的运行而在交易中显示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网络物品。人们只有在虚拟环境下才会对它产生需求, 而一旦脱离虚拟环境, 这种需求就会削弱甚至消失。因此, 虚拟的网络环境 (交易载体) 是分析网络中的虚拟商品特点最根本的一个视角。

从网络虚拟环境角度来看, 网络虚拟商品至少应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虚拟化, 也称为无形性;数字化, 虚拟商品本质上是一组存储于服务器上的电磁记录;全球化, 虚拟商品被深深的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惟一性, 让一个人独自拥有某种虚拟商品, 既能够满足他的占有欲望, 也能突出独占者地位和身份的特殊;个性化, 即面向消费者, 直接服务于顾客, 并按照顾客的特殊要求制作个性化的虚拟商品;期限性, 期限性是指虚拟商品的存续有一定的期限, 不能永久存在下去。

1.1 影响国际贸易的主体

(1) 电子商务降低了对外贸易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 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首先, 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通信费用和节省交通、办公费用。其次, 电子商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费用。最后, 电子商务还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和办公室租金。

(2) 电子商务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成本。首先, 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各部门的采购需求进行整合汇集, 然后交由总部统一向供应商批量订购, 进而降低采购成本;其次,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将企业的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和采购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实时订购, 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第三,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与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使得供应商可以按照企业生产的需要进行供应, 这样在保证生产的同时也减少了库存积压;第四, 供应商可以在网站上发布其所供应的商品, 需求方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与供应商联系, 这样可以避免过于烦琐的中间环节, 实在零周转, 进而降低采购成本。

(2) 电子商务使中小企业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1) 电子商务有利于中小企业发挥其产品优势。顾客可以通过访问企业的网站, 在线描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 大规模生产的模式转变为个性化的订制; (2) 中小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成为可能。利用世界各地的劳动力为其进行生产, 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使中小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成为可能。

1.2 影响国际贸易的手段

电子商务技术如EDI、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广泛应用, 给国际贸易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EDI技术的本质是将企业之间的商业来往, 以标准、规范的文件格式, 采用电子化的方式, 通过网络系统在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传递, 而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和纸张文件, 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电子化、自动化。例如, 生产企业凭借EDI系统, 可使从收到产品订单到产品交付整个贸易处理过程的无纸化与自动化, 具体为:企业收到标准化的EDI订单, 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处理该订单, 检查订单是否符合要求→通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安排生产→向零配件供销商订购零配件等→向有关部门申请进出口许可证→通知银行并给订货方开出EDI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单等, 从而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整个商贸活动过程。

目前, 美国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都已做出决定, 对不采用EDI的, 将推迟办理海关清关手续, 或不选择为贸易伙伴。由此可见, EDI将取代传统的人工与纸面的贸易工具, 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

1.3 对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营销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市场营销, 与传统国际贸易营销方式比较, 有着诸多特点。

(1) 电子商务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营销的产品策略。电子商务环境下强调供应链上的核心价值从制造环节前移到消费环节, 要求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供应商、顾客及产品之间要保持连续的互相沟通和协作, 在产品和服务中创造顾客的智能价值, 为顾客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帮助。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所提供的各项便利条件更加迅速快捷地进行产品创新, 并可以在互联网上对新产品进行虚拟推广、调研及改进, 从而使产品设计开发、产品生产、营销及服务等环节实现信息共享、互相交流。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客户可以随时对企业提出意见、反馈, 并可以提出各种个性化需求。企业也可以将新产品的结构、性能等相关问题发布到网上, 进而收集客户对产品的意见。而在整个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 将市场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形成高度互动、自学习创新过程。

(2)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分销策略的影响。传统产销分离型分销渠道模式, 以生产者为起点、消费者为终点, 众多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同为中介环节。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 大大地缩短了产品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传递距离。另外, 网络虚拟商场能够把现实的商业购物空间转化为虚拟的信息购物空间, 能够在网上操作谈判、定货、签单、支付、运送、服务等环节。顾客可以不用出门就能“游逛”虚拟商场, 浏览货架上各种各样的商品, 选中所需的商品后只要敲击鼠标便可购买。

(3)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营销价格策略的影响。在电子商务条件下, 产品价格等各项信息大多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公开传播的, 企业能更好地了解全国甚至全球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水平, 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价格。通过互联网, 企业还可以考虑顾客对价格的可接受性, 主动要求客户参与定价决策, 从而制定出消费者更易接受的产品价格。

(4)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促销方式的影响。在电子商务条件下, 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发布广告信息,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获得电子新闻、购物信息、金融信息等各种新的服务和新的消费信息。

1.4 对国际贸易政策与法律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国际贸易的政策命题:电子商务基本属性的界定问题、安全性问题、关税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等等。目前, WTO已经就货物和服务贸易达成了协议, 而电子商务以其自身的多种属性和一些前所未有的特点, 要求人们在未来的贸易政策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其规则约束的归属及其难以界定的电子商务行为处理程序。另外, 目前尚不存在统一的国际法来约束网上犯罪, 各国国内立法又不完善。而且, 电子商务使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也面临挑战。当经济日益电子化后, 互联网的连通使数据很容易被他国掌握。合同形式的变化对国际贸易合同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制约了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

2 网络虚拟商品交易的要素分析

基于网络虚拟商品的特殊性, 我们从虚拟商品交易的网络构成来分别进行分析, 以便全面地把握网络虚拟商品的各个交易要素。

(1) 网络交易平台 (公司网站) 。是指为各类虚拟商品交易提供服务的网站或者网络系统。它是形成虚拟商品交易的基本条件, 体现了网络虚拟环境向特定的用户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这个平台对用户消费权限和义务、交易管理和商品使用等等都有一系列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建构虚拟平台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虚拟商品的交易的各个方面。

(2) 客户需求。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系统平台对客户需求的价值表现在:可以指导并且记录客户的交易行为、让客户主动地创造交易行为、可以管理用户的交易活动和记录。把握客户需求, 有效开展客户研究是企业成功的一大法宝。

(3) 商家服务。商家通过服务器把商品发布到互联网, 客户端通过互联网访问商家系统网站。商家为客户提供用户登陆注册、三维店面、商品摆设、商品的搜索、购物车、商店的信息和系统的帮助等功能模块;客户可以通过这些模块实现对商品的三维浏览、商品摆设和购买。

(4) 网络代理。网络代理的范围很广, 有游戏的、硬件的、软件的、还有周边产品的。网络代理商主要是代理网络服务产品 (如代理邮箱、软件、服务器、空间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使得域名、虚拟主机、服务器之类的互联网基础产品需求量增大。所以选择互联网基础产品的代理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5) 交易组织。交易组织是指专门为买者和卖者提供集中交易场所和条件的服务组织。它只是为买卖双方提供服务, 并不介入买卖行为本身, 因而与买卖操作过程脱离开来。

3 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

没有成熟的信用社会就没有成熟的网络虚拟商品交易。信用机制缺损, 市场机制不可能有效运行;信用机制扭曲, 会降低市场的有序性, 从而网络虚拟商品交易就难以健康发展。只有通过成熟的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的服务, 才能真正创造一种适应并规范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 保证虚拟商品交易的健康发展。

目前, 虚拟商品交易中的信用体系基本上是借用2Q5Q网站推出的用户信用评定体系。该体系包括两个部分:卖家信用和买家信用。主要根据用户在2Q5Q的交易状况由系统自动累积计算得出, 2Q5Q会员在网站上每成功完成一笔交易, 就会累加1的成交笔数;即成功交易的笔数在总交易量中所占比例越高, 成交率越大。目前构建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就是通过将用户及商户分级, 将信用度最好的挑出来, 让他们享受更好的待遇获得更大的利益;对信用度不好的则作出警示和提醒, 促进其改正。

但是, 仅仅依靠借用2Q5Q网站推出的用户信用评定体系来建立虚拟商品交易的信用体系是不够的, 笔者认为至少还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建设:

(1) 网络虚拟货币信用。虚拟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家熟悉的游戏币。自从互联网建立起门户和社区、实现游戏联网以来, 虚拟货币便有了“金融市场”, 玩家之间可以交易游戏币。第二类是门户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服务商发行的专用货币, 用于购买本网站内的服务。目前虚拟市场中存在的虚拟货币有:腾讯Q币、百度币、魔兽币等。以Q币为例, 使用者超过两亿人。在互联网上, 虚拟货币的发行和金属货币储值没有任何关系, 其发币行为也不受任何部门的监管。因而, 虚拟货币的发行量根本无法统计。这样就直接导致了Q币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将会导致Q币相对过剩并导致虚拟世界的通货膨胀。网游公司在大量发行虚拟货币并从中牟利时, 很容易造成玩家花钱买来的虚拟商品贬值、利益受到损害的现象。

虚拟货币是信用信息货币, 是个性化信用凭证。虚拟货币将通过虚拟方式, 将人的非同质化需求、个性化需求以个体参照点向基本面锚定的方式, 进行价值合成。因此虚拟货币必须具有两方面的界定:一方面是具有商品交换的功能, 一方面则是具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通过前者克服价值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通过后者实现个性化的价值确认。

(2) 网络商品与服务信用。商家对虚拟商品的功能描述、使用环境、发布数量、升级时间等凡是涉及商品有关的信息, 如果已经形成习惯, 商家一经公布便不能随意改动。这不仅关系到的是虚拟商品, 还关系到商家的信用。虚拟商品的价值和安全性依赖于运营商和玩家之间的服务协议。目前出现了大量的由于游戏宕机或故障而吞“金”导致玩家和游戏服务商所产生的纠纷, 成为玩家虚拟财产损失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 要规范这种服务协议, 并在协议中明确这种财产的合法性。同样, 商家对非虚拟商品的周边产品等提供服务, 这同网络商品信用一样, 如果已经形成习惯或者商家一经公布便不能随意改动。

参考文献

[1]高厚礼, 吴宗杰.扶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 2003 (8) .

[2]马章良.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 2006 (3) .

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府信用模型构建 篇9

目前, 大数据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 随着信息社会的形成和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渗透, 大数据不但被越来越多的IT企业重视, 也成为了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大数据有四大特征。 (1) 数据量大 (Volume) 。由于信息科学与技术自身的指数函数增长特点, 导致经过几十年的技术与实践积累, 目前数据容量存储方面, 与前十年及之前若干年相比, 已经表现出指数函数的突飞猛进的增长, 几乎是天文数字级别的容量。信息技术发现初期, 数据的存储容量非常有限, 存储单位是K和M,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支撑, P、E甚至Z级别的存储设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诞生。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做好了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 (2) 数据类型繁多 (Variety) 。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采似曾相识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物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 无论是政府, 还是公众与企业, 都是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受众。而且, 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 都在记录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来源是非常多样的。 (3) 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 (Value) 。大数据时代, 不再单纯强调数据的因果性, 大数据时代更加依赖对相关性的分析。 (4) 处理速度快, 时效性要求高 (Velocity) 。

2电子政府信用模型构建

2.1电子政府的内涵

电子政府名称是来自英文E-government[2]。欧美国家最高的电子政府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政府又纷纷在互联网上开通网站, 从事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等业务, 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关于电子政府的认识, 与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类似, 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都有不同的理解秋解读。联合国给出“电子政府是政府的一项永久性承诺, 通过对服务、信息与知识的高效便捷、成本合算的传递, 来增进公共部门与个人公民之间的关系”。

2.2电子政府信用

电子政府的信用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例如, 从伦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层面来理解。再如, 从组织和关系的方面来解读。该文认为, 电子政府的信用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 电子政府的信用本质上是信息和利益相关者的信用。因此, 可以认为电子政府信用是信息技术及其产品、设施和网络的信用, 同时还包括信息利益相关者的信用。其中, 前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是大数据时代, 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的硬件设备及其操作系统。例如, RFID射频识别技术、视频监控技术、二维码技术等等。第二, 是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网络设备与协议。例如IPV6协议, 泛在网络, 4G移动网络技术等等。第三是各种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例如云计算中心、APP智能应用、跨平台操作系统等等。后者主要包含电子政务中涉及电子政务面对三个实体关系:政府对政府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G2G) 、政府对企业 (Government to Business, G2B) 和政府对公众 (Government 2 Citizen, G2C) 。在电子政务中, 政府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保证自身信用, 还有, 电子政府的交道并享用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企业和公众的信用。

2.3电子政府信用模式

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性的考量, 在确定性、无二义性和大数据特征的原则下, 可以基于数据链路的认识将电子政府信用的模型归类为信息资源信用、信息传输信用、信息挖掘信用、信息应用信用、信息人信用。如图1所示。

信息资源反映的是电子政府的硬件环境, 其信用包括信息基础硬件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接路由器、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 应用服务器以及相应的配置策略信用。同时, 涉及到光纤宽带运营商、通信企业和数据中心提供商的信用。

信息传输信用是指电子政府的数据传输和交换链路。其信用除包含电话、传真等传统网络外, 也包含政务内网信用、政务外网信用、VPN专网信用、移动数据网信用等等。

信息挖掘主要是指处理速度更快的数据挖掘, 在互联网+时代, 主要是集中在云计算和巨型计算机等等。常见的云计算有三种: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Iaa S)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as-a-service, Saa S) 和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a-Service, Paa S) 。三者的主要服务对象分别对应电子政务中的政府、公众和企业。因此信息挖掘信用也即涉及这三种云服务的计算软件和硬件。

信息应用是对数据向信息的转换的结果及对信息的进一步使用的过程。将信息通过应用软件提交给个人或组织机构, 从而形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该信用主要涉及应用软件的信用。

信用人信用, 是指所有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人员、与电子政府交互的公众或企业所涉及的信用。在打造电子政府信用的过程中, 信息人是决定性力量。如果信用人失信, 必然导致电子政府的权威下降甚至消失。

3结语

大数据时代, 政府、公众和企业的信用状况记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数据。在电子政府的建设中, 如何保障电子政府信用, 防止失信状况发生, 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的课题。该文基于大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信息链路和信用相关人的分析, 给出一种电子政府信用模型, 对于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府推进, 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参考。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推进了电子政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大数据的内涵与4V特征 (Volume, Variety, Value和Velocity) , 该文基于大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信息链路和信用相关人的分析, 给出一种电子政府信用模型, 对于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府推进, 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信用,经济信息

参考文献

[1]何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下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21) :159-164.

电子信用卡 篇10

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T 18392-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集成电路(IC)卡技术规范》,一张组织机构代码证IC卡能被多个政府职能部门使用,在各部门间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一卡多用”,避免了系统建设中数据采集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及各部门间采集数据的差异,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代码电子副本IC卡发行时需要通过打印机在卡背面打印组织机构的代码信息,并将代码信息写入到IC卡。IC卡的厚度不到0.8 mm,数据读写采用ISO 7816标准,所以普通证卡打印机即可完成。当升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后,卡片厚度约为2 mm,数据读写接口改为USB接口,普通证卡打印机不能完成发卡任务,所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发行时需要使用专用证卡打印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发行时专用打印机相对于代码电子副本IC卡普通打印机从技术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打印机内部需要增加USB接口读写模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采用USBKey封装,数据读写采用USB接口,而普通证卡打印机内部没有USB接口。为保持与代码电子副本IC卡相同的发卡流程,需要在专用打印机内部增加USB接口,当卡片由传输装置送到时,正好可以与打印机内部USB接口连接完成电子副本的写入。

(2)打印机需要支持厚度为2 mm左右的卡片打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的厚度约为2 mm,与代码电子副本IC卡相比增加不少。普通证卡打印机通常只支持1 mm的卡片打印,因此,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专用打印机必须对进卡和卡片传送通道进行调整,保证2 mm左右的卡片能够顺利通过。

(3)打印机应用接口软件

打印机应用接口软件需要提供以下功能:支持通过USB接口读写数据;控制卡片传送,如进卡、卡片翻转、出卡等操作;支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打印。

2 打印机一体化技术方案设计

要实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一体化需要对打印机进行硬件改造,增加功能模块并调整卡片的厚度,以适应需要;另外,还需要针对不同硬件厂商的打印设备重新设计打印机驱动软件。

2.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硬件改造

普通证卡打印机改造升级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专用打印机后,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1)增加USB接口模块

代码电子副本IC卡打印机在内部安装IC卡读写模块,升级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专用打印机后,需要在内部增加USB接口模块,完成组织机构代码数据的读写。USB接口模块有探针式和簧片式两种模式可供选择,需要把USB接口模块安装在卡片读写位置。USB接口线的连接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独立的USB接口线,与计算机相连,第二种方式是增加的USB模块接到打印机的USB HUB上(部分打印机内有USB HUB),相当于USB读写模块与打印机控制信号通过打印机内部的USB HUB共用同一根USB连线与计算机相连。

(2)调整进卡厚度

代码电子副本采用普通IC卡,厚度约为0.8 mm,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采用USB接口,卡片厚度将达到2 mm左右。所以,需要对打印设备的走卡控制部分进行改造,使之可以打印较厚的二代卡片,包括进卡部分、中间的卡片传输通道、卡片翻转器以及出卡等部分都需要进行调整。

(3)打印机选型测试

打印机选型调试。打印机需要满足对2 mm卡片打印的需求,并且可以支持USB卡片的写入,提供二次开发接口,便于程序控制。

另外,对于打印机种类,在开发过程中会支持至少两种打印机,降低某一家供货不足的风险。

2.2 代码证电子副本打印机软件设计

通常打印机在安装驱动程序后,操作系统中会增加一个通用打印机设备,应用程序通过调用打印机设备完成打印机任务,但是这种通常的打印模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够安全,二是不便于集成到代码证发卡应用程序中。

因此,需要在打印机厂商提供的开发包基础上,开发代码证发卡系统需要的打印控制接口程序。打印机接口软件需要提供以下功能:支持通过USB接口读写数据;控制卡片传送,如进卡、卡片翻转、出卡等操作;支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打印。

为使代码证发卡系统可以支持不同厂商的打印机设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接口采用结构化设计,对上(代码证发卡系统)采用统一接口,对下可以兼容多家不同厂商的打印机设备。

3 结语

电子副本证书作为信息共享传递的有效载体,可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的电子交换,避免了应用部门信息的重复采集和录入,有效提高了应用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采用多项安全技术,有效杜绝了伪造证书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方便了用户在各应用领域的使用。

通过对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一体化发卡技术的研究,改进了现有IC卡的诸多不足和缺陷,可以把企业信息的打印和对卡式Key的写入过程在打印机中一次完成。打印机一体化发卡技术支持证书的写入和应用,真正做到成本与性能兼顾。

摘要:通过分析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技术需求,提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式电子证书打印机一体化技术方案,包括增加接口模块、调整进卡厚度、选型测试等硬件改造,以及开发代码证发卡系统需要的打印控制接口程序等软件设计。

关键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卡,打印机一体化,硬件改造,软件设计

参考文献

[1]曹丽明,刘向华.运用组织机构代码建立以实名制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J].大众标准化,2010(07):50-51.

[2]夏光明,李翔龙.嵌入式气动打标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案[J].伺服控制,2011(01):101-102.

[3]赵海波,罗焕江,宾怀有.KONICA DRYPRO 752型激光打印机的密度校准及测试打印[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9(06):667.

[4]王力何,马殿光.激光打标机的发展趋势及其控制系统设计[J].机电信息,2015(03):103-104.

[5]卢杰.光纤激光打标机的组成原理及其应用[J].激光杂志,2013(02):43-44.

电子信用卡 篇11

摘要:文章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对我国目前电器电子产品行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以及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信用评价工具EPR—CE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Credit Evaluation T001),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者责任延伸;电子废弃物;信用评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了电器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EPR)制度是指将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的制度。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针对电器电子行业的,强调生产者承担对电器电子产品从设计生产到消费流通再到最后回收处理的延伸责任,鼓励电器电子生产厂商从源头出发,采用生态设计、绿色原料和有利于回收的工艺,并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

运用信用评价的手段,完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机制上的一种创新。建立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是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电子废弃物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电器电子产品EPR制度实施现状

1.政府层面。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为了应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引导、促进或强制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我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涉及电器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回收、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和处置多个环节。人大立法、国务院颁布管理条例、主管部委就自己负责的部分指定的管理办法和规章、标准。

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牵头制定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政策指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评价标准,确定废弃电器电子產品处理目录以及管理条例,并进行调整,设置处理企业准入标准及其获得基金补贴资格条件,完善目录产品的征收补贴范围和标准。

工信部负责生产环节,在推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施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信部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与运行模式,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不断适应我国电器电子行业的发展,加强工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建立完善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开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工作。

环境保护部在电器电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相关环保要求、技术规范、指南以及拆解处理要求,并组织实施且进行监督。地方环保部门按要求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拆解处理情况审核和日常监督管理情况进行指导和监察,对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报送的审核情况汇总确认后提交财政部。

商务部主要负责回收流通环节,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主要由商务部管理,商务部积极推进废旧电器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搭建完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链条。

财政部主要承担的职责是核定拆解企业补贴基金,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企业发放。海关和税务部门征收基金后统一交给财政部,财政部设立基金池,进行专项基金管理,财政部根据有回收处理资质的企业上报的结果进行基金的补贴发放,收支两条线,努力做到收支平衡。

目前我国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制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从人大、国务院到主管部委自上而下的,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2.企业层面。

(1)缴纳基金。我国目前只有电器电子产品领域实施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的基金制度。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按季向国家税务部门申报缴纳基金,纳入基金征收范围的电器电子产品包括电视机、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和电脑(简称“四机一脑”)五类产品。

我国基金的计征按照从量定额的方式,即应缴纳基金=销售数量(受托加工数量)征收标准。根据四机一脑的拆解工艺的不同和企业的承担能力大小,不同类别产品分别实行各自基金征收标准。电视机为13元每台,电冰箱为12元每台,空调和冼衣机均为7元每台,电脑10元每台。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互联网申报和去税务机关申报两种方式,提交材料通过税务机关的审核后,按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基金的缴纳。

通过对生产企业征收基金。强化了生产者的延伸责任,调整了企业利益的再分配,促进了电器电子产业链末端的清洁化生产,—定程度上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由于产品存在生命周期,生产和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增速慢于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增速,基金收缴金额不足以支付拆解补贴,导致在一定时期内基金赤字,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基金征收约18亿元,2013年和2014年稳定在30亿左右,2012年下拨补贴的资金为6.3亿元,确认规范拆解量759万台,2013年,补贴基金达33.1亿元,拆解量达3987万台,2014年拆解废弃“四机一脑”到7020万台,补贴基金57.4亿元,截至2015年应补基金赤字约20亿元。

(2)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在考虑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最大程度的减少最环境的损害和对资源的浪费。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调生产者在产品源头设计时承担的责任,要求统筹考虑原辅材料选用、生产、包装、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环节的资源环境影响,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材料的使用,这是解决电子污染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设备先进、环保责任意识强、对行业发展贡献较大的集团企业已经开始了绿色设计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新型绿色材料、绿色材料应用工艺与装备的开发,产品模块化设计,产品节能、易拆卸等优化技术、绿色加工工艺技术的研究等,打造绿色产业链,将绿色设计贯穿产品生命全周期。

绿色设计立足环境保护的角度,将环境要素在产品的设计之初就考虑进去,试图将工业产品对环境的损害降到最低,但是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目前,我国能够真正地实现绿色设计、秉承绿色设计的理念、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制造、力求打造全产业绿色链条的企业十分有限。企业有趋利的动机,政府只有通过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严格的奖励机制,才有利于更多企业进行绿色设计的实践。

(3)回收体系。我国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生产企业自建回收体系处理废旧电器;二是生产企业通过合同委托回收企业来处置废旧电器:三是个体商贩作坊式回收。

我国电器电子生产企业中拥有自己的回收体系进行废旧电器回收的企业只有三家:格力、TCL和长虹。这些生产厂商基于生产者营销、售后服务、逆向物流的新型体系建设方案,初步搭建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长虹集团下属格润再生资源有限制责任公司,在自建拆解体系的基础上,将“四机一脑”作为主要处理对象,处理能力达到每年200多万台。

企业自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是企业主动承担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重要体现,除长虹、格力和TCL外,其他大部分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都采用了委托回收企业来进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方式,这些回收处理企业目前也在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中再生和格林美都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集团公司。生产企业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生产者延伸责任。

3.公众层面。我国公众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政策知之甚少,进行的社会监督也极为有限。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中包含了生产者的信息披露责任,强调生产者有义务向公众披露产品的环保信息,方便公众对生产者履行责任的监督。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回收拆解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信息披露较为困难,此外我国环境信息不够公开,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奖惩机制不够明确,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履行缺乏公众层面的监督。

三、我国电器电子产品IZpR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在管理条例和基金制度实施的这几年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立法层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没有完整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体系,造成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缺乏法律上的權威性,完全沦为企业自发的、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行为,缺乏法律上的约束。

其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关配套标准,对于电器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生产者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定,缺乏实际操作的详细规范,企业仅仅停留在缴纳基金的阶段,对于产品从设计源头到回收处理的责任不明确,因此承担的责任也不够完全。

第三,目前,我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需承担延伸责任的产品类型参照2011年颁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目录》,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需要回收处理的电器电子产品早已超过目录的规定,2014年对目录进行修订后,却并没有在实际中实施。

2.基金制度的运行出现问题。基金实施五年来,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回收行业的无序状态,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经验。但是基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表现为基金出现赤字,出现了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由于对我国已经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保有量估计不足,基金实行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基金发放周期延长,企业积极性受到打击:其次,基金补贴导致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结构不均衡,电视机的拆解占到八成以上,而其他的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不足:第三,为了获取基金补贴,一些企业出现造假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第四,固定的基金征收和补贴模式,使得生产企业认为只需要缴纳基金就完成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对于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行为责任有所忽略。

3.制度的实施缺乏监督。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在我国实施时间较短,实践经验较少。缺乏立法和实施的详细规范,因此制度的实施监管也就无从下手。首先,信息公开是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重要一环,信息不公开,社会监督无法展开,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也难以落实。我国目前的法律并没有对生产者延伸责任的信息公开有所规定,造成了监管的空白:其次,政府本身对于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实信息掌握不全,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无法对生产者的责任落实形成有效判断,不能对企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程度进行监管核查:第三,没有形成完整动态的奖惩机制,企业缺乏激励,难以激发企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积极性。

四、我国电器电子产品EPR制度信用评价体系的构建

1.信用评价工具。在借鉴国内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践和信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信用评价工具EPR-CE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Credit Evaluation T001),设定细化的标准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依赖于市场的力量投入运作,政府主导重视对EPR-CET运作的评价。具体流程如图l。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以独立法人为单位)通过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公共系统,自我申报近期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情况,按照评价指标规定填报有关信息。系统根据上报内容自动评分,出具信用报告,并对全部企业进行排名。排名将在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专家组(第三方征信机构)定期对企业申报内容进行核证。

根据企业完成情况的评分不同,对应不同的激励措施。若核证过程中发现企业虚假申报,将取消一段时间申报资格,同时纳入失信黑名单,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联合惩戒。

2.信用评价指标。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指标的选取时应遵循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设定好后应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性。要对信息进行分类,系统模式化的匹配相应的采集方式,例如基础类:企业自主填报:凭证类:直接上传合同、协议(如:与回收端的合作协议):定量类:自主填报相关统计数据(完成回收数量、新工艺提高效率):定性类:自主填报有关报告或声明(元部件材料说明:生产研发计划):资质证明类:上传证书并联网核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认证证书):共享类:通过联网系统从行政机关直接获取(黑名单信息等)。

3.信用评价信息管理。在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信用信息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政府相关部门主导搭建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信息服务数据化平台,为保证信息归集的客观性,应由非利益相关机构建设行业信用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信用档案、发布评价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共同配合,共同规范信息化建设,不断搜集、采集、更新并核证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的延伸责任履行信用信息。

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指标目录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及共享平台、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信用应用系统等功能模块。

4.信用评价结果核证。为保证信用评价的准确性,完成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信息采集后需要对其进行核证。主要采取社會监督举报和第三方组成的专家组抽查两种模式。

核证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材料真伪性的调查。对于凭证类信息,可采取实地考察、分析上下游等方法进行核证:对于定量类信息,可采取横向对比相关联数据进行核证:对于定性类信息,可查看相关标识文件或报告、声明文件:对于资质证明类信息,可通过颁发证书的有权单位联网核查来验证资质有效性。

二是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责任履行效果的评定。核证方式有实地考察、数据横向比对、上报资料审核等,最终对每个企业形成信用报告。

5.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根据对企业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结果以及企业自主填报过程中的守信情况将企业分为四类:(1)优秀企业:EPR制度信用评价综合得分≥80分的企业:(2)良好企业:EPR制度信用评价综合得分在60分~80分之间的企业:(3)警示企业:EPR制度信用评价综合得分<60分的企业:(4)恶意失信企业:在自主填报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

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可将信用评价的结果作为基金动态调整的标准。同时将四类企业名单分别共享给各有关行政机关、职能管理部门、公用事业单位、行业服务机构等,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更新,实现社会监督和联合奖惩的效果。

五、政策建议

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以信息公开共享自主申报为手段的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解决我国由于信用信息共享困难造成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和监管困难,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如何建立和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设立专项基金,加快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信用评价工具EPR-CET的研究与开发,从科学性、合理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强调可操作性。加快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由发改委信息中心牵头,将“信用中国”作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信息发布平台,同时与财政部与环保部等部门会同,根据信用报告,对基金的征收和发放实施动态调整。

2.引入第三方征信机构参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第三方征信机构可与相关政府部分共享部分信用数据。政府加快制定针对第三方征信机构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征信资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职能,通过横向对比第三方征信机构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提高第三方征信机构的准入门槛。

3.在电器电子行业选取试点,通过试点总结具有全局性、指导性的模式和做法,认真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升华,使之系统化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责任感的企业在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方面走在了行业前沿,可以选取部分龙头企业作为试点,形成政府导向,有利于引导全行业积极参与。

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思考 篇12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信用发展现状

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网商交易额突破13000亿元,而中国网商的数量也已经超过3000万。与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应的是交易的信用危机日显突出,虚假交易、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由此引发了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B2C的全方位信用危机。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假“工商银行”、假“云网”事件犹如当头棒喝,令人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由此可见,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要使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诚信方面的建设。

二、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信息库共享。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

(2)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3)行业自律尚未形成。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4)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5)社会信用意识差。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

三、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危机要从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入手。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以及传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相关立法,尽快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等信用法律规范;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

2. 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一种法制经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应如此。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如在《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还很多,如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司法管辖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也应尽快解决。

3. 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

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的作用,逐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信用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经营遵守行业公约,恪守职业道德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4. 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另外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名、CA认证等服务体系,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将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发达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首先交易双方向第三方获取认证,当双方在网上进行交易时,第三方信用服务企业(如CA中心)就会对交易双方进行资质验证,对交易各方的交易资料的传递进行加密,对交易过程进行监察,从而确保客户的交易是在安全、诚信的环境下进行的。

5. 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时诚信、信用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也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

四、结束语

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信随着全社会诚信意识的加强,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浅谈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57.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法律基础下一篇:水利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