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用

2024-10-13

电子政务信用(精选12篇)

电子政务信用 篇1

随着电子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及网络用户规模的巨大性, 已使电子商务成为信息时代商业发展的趋势[1]。在网络交易为现代人带来便利的同时, 其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在线交易的特点决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并无实际接触, 而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则大大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因此, 信用问题就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2]。本文正是在此前提下, 在对当前现有信用评价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信用评价模型。

1.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

电子商务评价体系是在线交易用户双方在当次交易完成后对交易方就本次交易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并由此形成信用信息反馈。在积累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用户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度, 供其他交易用户参考[3]。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 降低交易双方的交易风险。一个好的信用评价体系应该能够对失信者与守信者的信用情况给出客观的评价, 在此基础上约束交易双方信用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电子商务交易环境。

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因素:

(1) 评价者反馈指标

现有的信用评价系统大多采用交易者的反馈信息作为评价信用的原始数据来源, 如eBay[4], 所有用户的信用情况均来自交易者反馈分数的简单累计。用户给予好评时相应分数加一, 用户给予差评时相应分数减一, 当用户给予中等评价时分数不做变动。该种积分原则虽直观的反映出交易者信用的好坏, 但其划分过于简单的评分原则无法反应交易的真实情况。也有将交易反馈指标划分为商品质量、商家服务、送达及时性等多个不同指标, 不同指标分配不同的权重, 通过加权的方式得到评价分数[5]。

(2) 评价者自身的信用情况

假设有两个交易者A、B其信用度分别为10和1000, 当A与B同时对交易者C做出评价时其做出的影响度应该是不同的。显然我们应该对信用度高的交易者做出的评价给予更多的关注。现有的评价系统并不能反映出不同评价者对被评价者评价的不同。

(3) 交易金额的影响

现有的信用评价系统中并没有将交易金额作为信用评价的考虑因素[6]。交易双方进行信用评价时, 交易金额的大小与用户信用度的增减无关。这就有可能使一部分用户通过小额多次交易在短时间内增加自己的信用额度, 当信用度达到较高水平后, 对大额交易恶意进行失信交易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

(4) 交易时间

交易者的信用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会随时间的推移上下波动。简单的信用分数积累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交易者的历史交易信用情况, 无法根据时间的推移动态反应当时用户的信用情况[7]。现有的评价系统没有将时间作为信用评价因素, 因此无法对交易者的信用情况做出客观的反映。

2.改进的电子商务信用评价模型

通过对电子商务信用评价体系的分析以及对现有系统缺陷的讨论, 我们对现有信用模型提出如下改进。

(1) 增加时间权重对信用度的影响

信用情况与时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通过简单的信用累积不能真实的反映用户的信用情况。而交易双方更多关注的是对方近期的信用情况, 通过对不同交易时期的交易情况给予不同的时间权重, 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历史信用信息, 而且可以使评价系统对用户信用做出动态反映。

(2) 改进评分等级设计

交易结果评估不仅要满足交易双方的需求, 而且要能更准确的反映用户真实的评价结果, 为此将信用评分划分为五个等级:

a 差评:交易有着明显恶意欺骗行为;

b 较差:交易双方勉强可以接受;

c 中评:中规中矩, 没有特别的优点, 交易双方可以接受;

d 较好:交易双方对该次交易很满意;

e 好评:服务及质量超出用户期望, 对该次交易非常满意。

评分等级划分的目的是为了严格限制用户欺骗行为, 同时鼓励诚实守信的交易行为。因此, 恶意的欺骗行为会被受到惩罚, 一次恶意交易损失的信用值要远远大于正常交易获得的信用值。

(3) 金额相关度

通过对信用评价模型的改进, 考虑了金额变化对交易双方信用评价的影响, 即交易金额越大, 对信用评价影响越大。根据金额加权的方法计算一次交易的金额加权评分, 这样就避免了通过小额多次交易骗取信用值的现象发生。

(4) 评价者信用相关度

评价体系中, 参与评价的评价者本身的信用情况对评价系统有较大影响。信用等级越高的参与者所做出的评价应该具有更高的可信度。依据这一原则, 将参与评价用户的已有信用度作为评价模型中的权重因素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过频繁注册用户提高信用度的现象出现。

综合上述研究, 提出电子商务信用评分模型如下:

undefined

N (u) 表示所有与用户u交易的用户集;I (k) 表示用户k与用户u的交易次数;P (k) 表示用户k在所有与用户u交易的用户中的信用权重;T (k, i) 表示用户k与用户u第i次交易时的时间权重;C (k, i) 表示用户k与用户u第i次交易时的金额权重;φ表示用户k第i次交易时对用户u的评价。

T (k, i) 的表示形式如下:

其中Δt表示交易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值。δ为阈值可动态调节, 如对最近30天内的信用关注度较高则δ可取值为30。αs和αl为常量, 可取0.8和0.5。

C (k, i) 的表示形式如下, 其中m表示交易金额。

undefined

P (k) 的表示形式如下, 其中ϕ u表示与用户u交易的所有用的信用度和, φk表示用户k的信用度。

undefined

ϕ∈{q1, q2, q3, q4, q5}, 其中qi分别对应五个不同的评分等级, 为表示对用户的恶意行为做出惩罚, 可令q1= -10, q2= -1, q3= -0.1, q4= 0.5, q5=1。这样一次差评交易对信用度的影响要远大于一次好评交易。

在电子商务中, 交易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的程度, 尤其是在不知道交易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 交易双方的历史交易记录情况会成为交易双方判断对方信誉的重要条件之一。然而除了要建立信用评价模型外, 一套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还要包括交易规则、身份认证机制的完善, 各种信用机制等方面的改进[8]。如通过国家等相关机构引入统一的权威性第三方认证机构、规范化电子商务交易规则、将电子商务中的信用情况与个人或单位在银行等金融业信用情况相关联, 从而形成一整套信用体系网络, 达到信用信息共享的目的。

3.结论

网络交易中的信用问题是保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本文针对现有电子商务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 结合电子商务评价体系的各种要素, 在现有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信用评价模型。新的评价模型综合考虑了交易次数、交易金额、交易双方的信用权重、时间权重因素计算用户加权分数, 从而确定其信用等级。相比现有通过简单累积信用评分的信用评价系统, 更能客观的反映出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从理论方面对电子商务的信用模型进行了探索研究, 在后继的工作中将通过仿真模拟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并对应用于真实网络环境下的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Daniel W.Manchala, “E-Commerce Trust Metrics andModels”, IEEE Internet Computing pages36-44l, March 2000.

[2]ebay.http://www.ebay.com, Sep 2009

[3]C.Dellarocas, “Analyz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e ofeBay-likeOnline Reputation Report Mechanisms”, pro-ceeding of 3rdACM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1

[4]K.O.Matthew and E.Turban, “A Trust Model forConsumer Internet Shopping”, International Joumal ofElectronic Commerce, 2001

[5]朴春慧等.C2C电子商务网站信用评价模型及算法研究[J].情报杂志, 2007, (8) .

[6]魏明侠.电子商务信用计分模型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7) .

[7]龙西安.个人信用优先假说———关于个人信用特征及其作用地位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 (5) .

[8]田博, 覃正.电子商务中的信用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 2007, (4) .

[9]Wei Zhang, Lu Lin, Yangchun Zhu, “A ComputationalTrust Model for C2C Auctions”, School of EconomicsManagement, BeiHang University, 2005.

电子政务信用 篇2

2007年12月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Dec,2007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

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江泉

摘要:电子商务是当前中国方兴未艾的商业模式,很多企业跃跃欲试。虽然这一新经济状态下的商业形态有着光明的前景,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信用危机问题,强调了“信用”的重要性,讨论了信用危机的几种常见形式,并探讨了信用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本文探讨在这一虚拟商务交易模式下信用危机的产生及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问题,并就当前国内信用信息的发展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电子商务;信用危机;信用管理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10)

当前,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各领域不可或缺的商务形式,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但在现实电子商务应用中,信用危机却逐渐显示出来。因而通过B2B电子商务公司提高对其会员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帮助和促进我国企业快速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这一模式,有望成为解决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问题的一条捷径。

一 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E-business, E-commerce, E-trade),从英文的字面意思上看,就是利用现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电子商务的实质应该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再具体一点,它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这是一个比较严格的定义。说得通俗一点,电

子商务一般就是指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的一种方式,例如:网上营销、网上客户服务,以及网上做广告、网上调查等。

电子商务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简单的,比如你通过打电话或发传真的方式来同客户进行商贸活动,似乎也可以称作为电子商务;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net来完成的。尤其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商务真正的发展将是建立在Internet技术上的。所以也有人把电子商务简称为IC(Internet Commerce)。

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

作者介绍:江泉,女,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经济系辅导员。

256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也就是说,你可以从寻找客户开始,一直到洽谈、订货、在线付(收)款、开据电子发票以致到电子报关、电子纳税等,通过Internet一气呵成。

基本条件。

三 我国电子商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近几年,中国的因特网用户激增,就因特网商务而言,已建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为全国外

二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当今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或是新兴的金融企业,都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新方式纷纷投入巨资建立网站,在国际互联网上从事B2B,B2C的各类商业活动,在网上进行交易。不少企业在电子商务运作的实践中还创造了一些适合我国特点的独特做法。例如:上海梅林正广和公司经营的85818网站,根据上海地区的市民居住情况和交通特点,使用现代化的汽车和传统的三轮车相结合的做法,做到了当天订货,当天送到,较好地解决了和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配送环节。

1998年,是世界的“电子商务年”。信息产业部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企业信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电子商务是核心。一场有关电子商务研究和讨论的“电子商务热”随之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子商务已进入到起步阶段。

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金卡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程本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到1997年底,首批12个试点省市全部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程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比如,上海市商业增值网已连入金卡网络,这使得全市近百家大型商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并与金卡网络相连;此外,中小型商场和超市、连锁店普遍采用了收款机,可全面受理信用卡,初步具备了发展电子商务所需要的经贸企业提供了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中国证券交易网、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中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国民航订票系统等一批以商务为目的的电子网络或电子系统,都有较快较大的发展。

但是,中国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解决,不可能以一般发达国家那般的实力和激情投入于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实施。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现代化问题

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面推开。

2.虚假信息泛滥 在网络这一新兴媒体中,发布信息不像在传统媒体上会受到那么多的制约。而且由于网络的虚拟特点,一般消费者即使在觉察到信息的错误以后,也很难向发布信息的企业进行追究,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网络企业的地址。因此一些网络企业便表现得肆无忌惮,在网上发表各种各样的信息,或者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新闻,来吸引消费者或者创造所谓的点击率,以扩大自己的商业影响,谋取经济效益。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广大消费者对于网上发布的诸多信息都心存疑虑,丧失了起码的信任。

3.商品品质的问题

我国目前还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的变化,更是一种文化的转型。由于法制法规的不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还很不完善。不少企业不讲信誉,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谋取暴利。这使消费者在进行购买时,对商店和商品产生不信任。许

257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多消费者直接去商店购买物品,也往往会买到假货,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积极促成这些问题的逐个解造成很多纠纷。电子商务由于其虚拟的特点,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4.物流配送的问题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没有相应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就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运作,也不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最终使消费者对电子商务这样一种先进的商业运作方式产生怀疑和失去信任,对它丧失信心。

5.信用与支付手段的问题

利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必然会涉及到信用与支付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和“无址化”,对参加交易的各方提出了更高的信用要求。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传统的“义理社会”价值体系的约束作用正在日趋削弱,而基于法制基础之上的“契约社会”还远未形成。信用的概念在不少人的眼中甚是淡薄,因此也给与电子商务密切配套的支付手段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目前国内所进行的电子商务交易,其支付手段可以说是土洋结合。信用卡、借记卡、储蓄卡、邮局汇款和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混合使用,有的甚至是使用网上查询、网下交易的方法。虽然现在有一些银行开始进行在线支付和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等方面的试点工作,但是在中国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单靠银行的力量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而且,由于人与人间的信任度较差,很少有人愿意贸然通过网络的形式把自己的信用卡账号等个人资料告诉企业,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发生想象不到的严重问题。现实中也确实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把信用卡账号等个人资料在网上告诉了企业,被一些不良企业把不应收的货款划走,等到消费者发现已为时过晚。现在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都选择了货到付款这样一种较可靠的方式,以解决在货款的支付中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

但是,电子商务活动进行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快捷、方便、安全的交易,使资金使用和货物流向趋于合理。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交易方法,使用现款支付的方式来实行网上交易,必然会制约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规模,而且违背了电子商务活动的初衷。显然,中国不可能等到把上述问题都解决了,再来发展电子商务。唯一的出路是在发

258

决。

四 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产生及对策 在电子商务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

1.电子商务应用中信用危机的表现

作为新兴交易模式的电子商务,信用危机层出不穷。第一,买卖双方网上交易,使消费者的消费空间得到了无限延伸,可供选择商家的数量也无限放大。但是,网上公司良莠难分,一天之内成立或是倒闭,埋下了信用危机的种子。第二,一批资质低下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法制不建全,网上交易的特殊性、隐蔽性,四处散发虚假信息,招摇撞骗,使大量的消费者中招落马,损失很大,极大地降低了B2C交易的信用能力。第三,一些公司利用消费者对信息了解的不对称性,以次充好,不讲商业信用,挂羊头卖狗肉,设下种种文字陷阱让消费者承受损失。第四,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是关键,能否在消费者认可的时间内送货到达,是商家信用的体现。而国内物流企业配送服务水平低,及时性差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开展。第五,由于购买的是从未谋面的网上交易品,发生退货的可能性较大。但对消费者来说,购物本身就不易,退货就更难了。总之,在电子商务的每个环节中,都存有信用的隐患和危机。

2.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信用危机在电子商务中产生的原因如下:第一,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践应用中都处于探索阶段,本身存在不足和缺陷,这是信用危机产生的系统根源。第二,网上营销的公司数量大,一些资质较差的投机者混水摸鱼,制造网上陷阱,这是信用产生危机的土壤。第三,网上营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买卖双方互不见面,各种实物的买卖,往往只在屏幕上显示样品,样品的代表性和权威性都掌握在商家手上,消费者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而网上交易的制约机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术层面上尚显不足。第四,现代网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上电子商务工程,以发达有效的配送为前提。欧美开展电子商务是在多年来配送服务高度发达、高度规范的条件下,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缺乏现代化理念的配送企业,大部分配送企业属于传统运输企业的重组,没有形成物流配送的战略观。因此,当前配送服务水平制约了企业B2C电子商务工作的信用能力。第五,消费者自身素质也是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整体素质不高,购买随意性较大,买了又不满意,或是一时冲动购买,随后又要求退货,这都给商家带来了大量的问题。例如,购物后又不要,而商家已根据售货量进货,这样就造成商品积压。由于购货和退货之间存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差,产品有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发生贬值,这中间的损失问题如何划分,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依据。第六,退货不便,且手续复杂,超出了顾客的忍受限度,因而形成信用危机。这中间又存在两类可能,一类是商家设置了各种阻力,妨碍消费者正常退货,引起消费者极大的不满。另一类是由于退货过程中不只涉及到商家,甚至于配送企业的时效,或是消费者自身的错误,引起商家和消费者的相互报怨。总之,造成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信用危机的原因很多,无论原因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电子商务的开展都会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

3.解决信用危机的建议和策略

信用危机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瓶颈,解决B2C 中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用危机是促使网上营销健康发展的关键。所以,要想把电子商务工作开展好,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解决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确认和支付的安全性,通过网上认证机构来确保用户的惟一性、肯定性和商家的确定性,以此来保护双方的权益,提高双方的信任程度。

第二,各级政府部门,严格审查网上公司的资质和经营范围,主观上减少皮包公司的存在数量,为网上诚信经营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

第三,制定适应发展形势的网上交易原则,进一步探讨其可操作性,规范商家网上展示的原则和要求,避免消费者处于明显不利地位。

第四,鼓励和加速现代配送企业发展,从税收政策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倾斜,扶持一批有实力、会管理的独立企业加入进去,加速实现规范配送管理。

第五,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强化消费者的责任

意识,减少其购买的随意性,制定相应的损失分担原则,制定公允的方案。

第六,完善退货机制,退货网络,对进行网上交易的企业可做硬性的规定,要求其实行“三包”承诺。

第七,对网上交易产品应有计划地分阶段开放,不能一拥而上。应本着同质性好的产品为主的原则,如书籍、大米等国家标准型产品优先。鼓励特殊产品网上交易商家建立实物形展示场所,以便消费者对所购产品能有直观的认知,做出理性定购,避免随意性。

第八,加强法制建设,随时跟进形势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原则和规定。

五电子商务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

1.企业的必由之路——建立信用体系

B2B电子商务蕴涵着巨大的商机。2004 年B2B的全球市场交易量达到了2700 亿美元之巨,最新统计,刚刚走过4年历程的全球最大的中文电子商务网站易趣网,已拥有超过440万的注册用户,累计登录商品数量605万件,线上成功交易量总计达14.8亿元人民币,同时成功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网络交易诚信系统。对于迫切寻求市场发展空间的国内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块充满诱惑的大蛋糕。当然,“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企业想要分享这块大蛋糕,也必须事先建立起一系列符合B2B游戏规则的管理机制。而客户信用管理又是B2B电子商务活动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企业而言,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是通向B2B电子商务大门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充满激励动因的道路。

2.解决我国企业信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促使我国企业树立对信用管理的正确认识,并且重视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机制的建立。如前所述,B2B电子商务存在的巨大商机,是促使企业重视信用管理的最根本的理由。企望通过B2B商务模式拓展业务空间的企业很快就会发现,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将使得B2B电子商务寸步难行。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企业在缺乏一定信用管理手段保证的前提下,是不可能与网上的其它企业顺利完成货物贸易、款项收支等业务的。因此,被B2B电子商务吸引的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企业信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加快自己建立

259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信用管理机制的步伐。

其次,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有望扭转我国国内大多数企业缺乏信用管理组织,以及社会上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不利局面。目前国内主要的B2B电子商务是通过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的模式实现的,这些电子商务公司目前纷纷通过与专业信用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提供一系列的标准化的信用管理服务。企业通过注册成为第三方B2B交易平台的会员,可以在开展B2B业务的同时深入了解并享受这些专业的信用管理服务。这些标准化的专业服务,将对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良好的业务模式参照。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信用管理业务外包的模式,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并达到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通过大量企业将信用管理外包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对信用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解决目前专业人才缺乏的实际情况。

3.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

第三方B2B交易平台作为目前在国内最为成功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已经吸引了大量企业的目光。国内的阿里巴巴、中华商务网、惠聪网等大型B2B商务公司都宣称自己拥有几十万的会员企业,其中阿里巴巴更是以自己324万注册会员独占鳌头。这些B2B商务拥有大量的行业资讯、会员企业资料、交易记录等宝贵信息,为国内企业建设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了取之不尽且又相对廉价的信用信息资源。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1)自建信用管理部门

采购相关数据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独有的要求,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并从第三方B2B交易平台采购相关的数据。一般来讲,企业进行客户信用管理,需要取得客户所在地的宏观经济信息、行业信息、交易记录、赢利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而除了后两者外,其它都可以通过第三方B2B交易平台获取。如前所述的三大B2B电子商务公司目前都提供宏观的经济信息、行业信息,而企业的交易记录也可以通过成为网站会员的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赢利状况、财务状况等信息则需要信用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自己采集、分析。这种通过第三方B2B交易平台获取大量数据的模式,可以为企业提供高速全面的信用数据来源,大大降低信用管理的260

数据采集成本,缩短数据采集时间,提高信用管理的效率。当然,这种模式还是需要雇佣一批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提供信用管理部门所需的各类资源,因此,仍然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适用于希望将部分业务转移到网上而保留绝大多数网下交易的企业。

(2)信用管理业务外包

目前一些大型B2B商务公司都在提供一系列信用管理服务,国内企业可以将较高的信用管理部门运营成本省下,转而以较低的费用将信用管理职能外包给B2B商务公司,同样可以起到迅速提升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效果。如阿里巴巴在2002 年推出的“诚信通”,就是国内最早与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对网络商家进行信用认证的业务。由于该业务是与国际权威的邓白氏,国内领军的新华信、华夏等知名资信管理公司合作的产物,因此深受广大会员企业的信赖。据统计,该网站上约85%的买家和92%的卖家,都优先考虑与诚信通会员做生意,与诚信通会员达成的贸易成交率更是普通会员的6倍。而惠聪网也提出了自己的“买卖通”,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不过,目前这些公司所提供的信用管理服务还只是停留在较为初级的阶段。所得出的一系列信用评分如阿里巴巴“诚信通”所采用的“诚信通指数”等,还没有真正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信用评估标准。但是,随着B2B电子商务公司信用管理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所提供的信用管理服务必将能满足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业务需求。信用管理业务外包必将作为一种节省企业管理成本的优化模式,而被广泛接受。

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信用问题现状是十分严峻的,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是与我国企业长期忽视信用管理机制的建设密不可分的。因此,促进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是解决我国信用问题的当务之急。B2B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为我国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了一条便捷高效的途径。利用第三方B2B交易平台的行业、企业信息及其它各类资源,为企业进行交易提供了各种灵活高效的模式。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B2B电子商务模式促进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并且是高效迅速的。有望解决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信用

江 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危机的研究及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

管理问题,并且为我国企业迅速建立完善的信用管

参考文献:

理机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1] 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04-108页.[2] 沈根荣.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发展进程及特点[M].北京.国际商务研究.2000:31-35.[3] 蔡万巧.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瓶颈及突破对策[J]

http://.cn/articles/new_eyes/new_detail.php?id=8853.[4] 电子商务与关税[J].http://.[8] 龚炳铮.21世纪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思考[C].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 1999.[9] 龚炳铮.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展望[C].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六届三次全会论文集1999.[10] 龚炳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目标与对策的探讨[J].北京.网络世界2000第46期.Research on E-commerce Credit Crisisand Enterprise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ng

Jiangquan

(Arts and Science College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10)

Abstract: Electronic commerce is currently the business model on the rise in China, many an enterprise all eager to follow.Although there certainly is bright prospect of this commercial forum under the new economical circumstance, still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could not be overlooked.This article endeavors to analyze the credit crisis question existing in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redit”, and discusses several kinds of common types of credit crisis, then argues the in-depth reason why the credit crisis breeds.Finally, it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of the credit crisis prod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credit administration system under this visual commercial transaction pattern, and presents suggestions on the present domestic credit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Key word: Pan-E-commercecredit crisiscredit administration

“硬信用”独享电子商务的蛋糕 篇3

“硬信用”就是在网上交易时,货款自动冻结,买方确认收到,货款才能解冻。目前已经与中国银行等17家网上银行建立合作,客户资金由中国银行监管,交易纠纷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

通俗讲,这差不多是一个换了“账房先生”的“支付宝”——信用中介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问题和争议解决换成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咱老百姓的理解:大家网上买东西更放心了,比起“支付宝”的四十大盗(阿里巴巴)给咱撑腰,现在是政府管账了;比起在“支付宝”论坛上投诉,咱买T恤衫都有“委员会”仲裁了!

而“金银岛”对于“硬信用”差不多就是“专利技术”的指定生产和制造厂商了。

5月23日,“金银岛”初次向大众“Say Hello”——在搜狐首页做巨幅广告,仅上线50分钟就被阿里巴巴以“搜狐违反了与阿里巴巴签署的排他性广告协议”为由叫停。

跟搜狐的广告协议不是签着好玩的,是阿里巴巴用真金白银换来的,谁会放弃这些“重代价”得来的权利?不管你硬不硬,你想放广告先搞清楚搜狐是谁的地盘!

从这一点上看,目前“硬信用”对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的“市场格局”和“行业内情”不甚了解,经营和媒体方面的底子太薄。在商言商嘛,想赚钱不懂行情怎么行?

相比之下,“金银岛”把自己的定位抬得有些高了。要想到你不是信产部,说“备案”就得一刀切,就算政府背景多多,你也不过是一家实施项目的公司。况且,若明天ebay突然出个“好望角”,说他们那边是世界银行作信用中介,并且请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院作仲裁的,将会如何?

这里我暂且把ebay当成了“硬信用”的“假想敌”,但某一天某个公司让这个假设成立了,“金银岛”岂不是苦笑不得——本来用来“炒作”的资本却被别人变本加厉反击过来。安全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在谁作“账房先生”,而在于你的产品是否顺应时代发展和用户的真正需求,仅此而已。

这里,笔者要给金银岛敲几下“警钟”:

第一、中立性和以盈利为目标共存,能否客观处事有待考察。

请两个中立机构证明另一个机构的中立性和社会价值是非常科学和应该受到大家赞成的,但是这个机构本身又是个商业性公司,“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问了一下搞法律的朋友,他说:“‘中国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是收费的!”

不知道这“网上仲裁大厅”是怎么个工作机制,难道说我上网买条裤子出了问题都要去仲裁?而且是花钱的?这里存在两个问题:

网上仲裁的专业性:“金银岛”还没有正式运营,我们看不到“网上仲裁”是咋回事,但是,“网上”这个词存在一个“虚拟性”,到底把我“判输”了的是中国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还是“奸商”怂恿下的客服或者“奸商”本人,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网上仲裁的可操作性:如果我买了几千万的货,调研、取证肯定是少不了的,这样公正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如果真的是因为一条10块钱的“小裤裤”,还要再花钱仲裁,受罪的岂不还是百姓?

“‘硬信用’会是谁的金银岛?”我们说这句话还为时过早。但是,我看我们有必要给他先打个“预防针”——一个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下的运营公司,能否挑战中国的“诚信”极限?

第二、一个“门户”能否包容不断变革的电子商务。

股市是用来“炒”的,在股票发行之后,只有两个角色:股民和上市公司;电子商务其实还是“商务”,传统商业中的各个角色在电子商务中都一样会出现。

况且一个平台不能满足所有角色的需求,就算满足了,作为“金银岛”的“门户”能否做到对每一个角色都认真对待并且给他们足够的利润呢?就算它能让每个人有利可图,其构架能跟上各种电子商务模式的各种新变化和发展吗?

不能因為封了“皇太子”就目空一切,“金银岛”想达到“综合”境界还是需要苦练内功。

撰文之际,笔者查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网站,试图找到关于“硬信用”项目的介绍甚至只言片语,结果一无所获。

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研究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信用保障,措施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脚步,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商务经济活动。作为高科技与商业贸易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装置替代传统交易过程中纸介质信息载体的存储、传递、统计发布等环节,从而实现商品和服务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动全过程的无纸化和在线交易,达到高效率、低成本、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等目的。同时,由于安全的原因,造成我国现阶段电子商务的收入占主营业收入的比重非常的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才能促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1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模式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主要采取四种较为典型的信用模式,即中介人模式、担保人模式、网站经营模式和委托授权模式。

1.1 中介人模式

中介人模式是将电子商务网站作为交易中介人,达成交易协议后,购货的一方将货款、销售的一方将货物分别交给网站设在各地的办事机构,当网站的办事机构核对无误后再将货款及货物交给对方。这种信用模式试图通过网站的管理机构控制交易的全过程,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欺诈等商业信用风险,但却需要网站有充足的投资去设立众多的办事机构,这种方式还存在交易速度慢和交易成本高的问题。

1.2 担保人模式

担保人模式是以网站或网站的经营企业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为特征,试图通过这种担保来解决信用风险问题。这种将网站或网站的主办单位作为一个担保机构的信用模式,有一个核实谈判的过程,相当于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因此,在实践中,这一信用模式一般只适用于具有特定组织性的行业。

1.3 网站经营模式

网站经营模式是通过建立网上商店的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在取得商品的交易权后,让购买方将货款支付到网站指定的账户上,网站收到货款后才给购买者发送货物。这种信用模式是单边的,是以网站的信誉为基础的,这种信用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零售业的网站。

1.4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

委托授权经营模式是网站通过建立交易规则,要求参与交易的当事人按预设条件在协议银行中建立交易公共账户,网络计算机按预设的程序对交易资金进行管理,以确保交易在安全的状况下进行。这种信用模式中电子商务网站并不直接进入交易的过程,交易双方的信用保证是以银行的公平监督为基础的。

2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子商务目前所采用的这四种信用模式,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为解决商业信用问题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但各自存在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这些信用模式所依据的规则基本上都是企业性规范,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以下问题: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的成本低、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虚假信用和欺诈等。要克服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规划,包括银行、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协同作战,才能使交易双方在政府信用作为背景的基础上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2.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的不健全使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严重的先天不足。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始终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整个社会的信用缺失成本低,一部分企业利用制度上的不健全反而先富了起来。从而导致更多的企业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和短期行为严重电子商务虽然是一种电子交易手段。但其归根到底更是一种“商务”行为。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基础。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加上网络的“放大”作用,使得从事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更加缺乏信任。

2.2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电子商务的远程交易决定了需要一套覆盖全国的信用体系来保证每个人都能遵守网络交易的规则。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来约束和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行为。我国现有的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中有关于信用和反欺诈的条文,但这些条文这对于电子商务交易这种特殊的交易方式缺乏可操作性。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上迈出的一大步。但是该法只是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身份认证进行了原则上的指导。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必然导致失信现象得产生。同时有法不依、无法可依、执法不严,以罚代法和对失信者的姑息迁就时有发生。失信者不能受到法律严厉惩罚同时守信者无法获得法律保障的情况是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活动的一大问题。

2.3 信用缺失的成本低

没有专门的机构对个人信用监管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个人信用无法受到有效的监控,信用缺失的成本低,很多不守信用的人,不但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反而从中能够获利。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整个社会的信用的缺失,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对个人信用进行监管。

2.4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

电子商务的安全性问题给交易双方带来了隐私泄漏的风险。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安全性问题,存在着给泄漏个人信息的风险。网络隐私问题的突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侵害网络隐私权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手段。

2)用户个人信息在网络中的财产化刺激了商家的不正当收集和利用行为。用户在进行网络购物时,往往会被要求提交一些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以及信用卡号码和密码等等。

2.5 虚假信息和欺诈

近期出现在深圳证券市场上的新的网络诈骗案—瑞士共同基金,该诈骗集团利用基金网站为工具、证券投资为掩护,实际上依靠传销方式进行诈骗。他们手段多样,手法隐蔽:1)发布虚假研究报告,传播虚假信息;2)非法从事证券经纪业务;3)盗取投资者账号和密码。据了解此案全国受骗投资者高达17万,受骗金额超过10多亿。实际上,“瑞士共同基金”不是第一个卷款消失的虚假基金,也不是最后一个。据受骗投资者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卷款消失的虚假网络站数量已超过四十家。

3 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

由前所述,一个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我国尚处于信用制度建设的初级阶段,各个方面还很不规范。要各部门协调统一,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要完善电子商务信用相关法律法规;要培养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诚信消费习惯;要加大建立社会信用管理体制的宣传;要全面实行实名制;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建立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建立信用评价与监管机构;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网络安全问题可通过数字证书、加密等进行防范。

3.1 各部门协调统一

中央政府应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家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领导、组织、协调、统一各地、各部门的信用系统建设工作,认真解决目前我国信用体系面临的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目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库,由于这些部门系统间基本处于相互封闭的状态,多数部门拥有的信息是对外保密的,使得这些信息很难联网,更不可能全社会共享。从而严重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而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查询网络,是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前提。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使这些部门依法将自己所掌握的企业与个人信用数据进行联网,并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开放,提供无偿或有偿的查询服务。

3.2 完善立法

完善信用立法、强化信用执法,为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保证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将其纳入法制的管理范围内,用法律手段来约束网上交易的双方,进行诚信公平的交易。我国作为“非征信国家”应该努力学习借鉴西方“征信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建立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框架体系。从法律上对企业信用数据与企业商业秘密、个人信用数据与个人隐私资料加以区分,并对信用信息的管理与利用的方式与范围进行严格规范,使得征信工作有法可依,使得企业与个人的信用档案信息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披露与安全使用,从而保障我国的社会征信行业在法制框架内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与国际接轨,完善与规范征信机构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由于电子商务的全球性特性,建立权威的、具有公信力的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和征信服务机构以及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信用体系,一定要体现公平的原则,因此信用等级评审机构和征信服务机构自身的信用、公正与权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也直接影响到信用等级评定的公正与准确。同时要建立动态的信用等级管理制度,评审机构要定期复测与更新企业的信用等级。

3.4 扶持中立第三方信用机构

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势头迅猛。然而,随着网上银行日益普及,网上银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一方面固然与客户安全意识淡薄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网上银行本身存在的隐患———信息安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银行自建安全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虽然可以保障,但问题在于,作为交易一方的银行,同时又是标准制订的一方,一旦银行与用户因网银业务产生纠纷,话语权将完全掌控在银行手中,这样对用户不公平。这就需要独立于银行与用户之外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来统一标准。然而,现在各大商业银行和电子商务网站,多数还是采用用户名、密码的形式进行安全认证,采用合法第三方数字证书的用户仅有2%。

在电子商务应用之中,大多数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如“易趣”的安付通,“淘宝”的支付宝等。这些第三方信用机构都是与相应的电子商务网站联合使用,并无法通用;即在淘宝上无法使用安付通这种信用方式。

借助于银行方面的所实行的“银联”系统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银联”的这么一个全国性的第三方信用机构,所有的电子商务交易都通过这个第三方信用机构支付。当然,其中的可行性、如何监管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进行研究。

4 结论

电子商务信用问题是一个个人、行业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个人、行业与社会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电子商务信用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有助于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的建立与健全。

本研究的结论与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在个人与行业都存在失信问题。二是通过大量的文献与资料研究,较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信用存在失信问题的原因。三是提出了解决信用缺失的保障措施,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即:各部门协调统一、完善立法、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全面实行实名制、加强全民信用意识、扶持中立第三方信用机构。

参考文献

[1]张京卫.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措施研究[J].信息化,2007,3:92-94.

[2]张京卫.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07,5:76-79.

[3]廖扬.丁勇.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研究[J].IT信息技术,2006,7:43.

[4]刘宏,金镇,彭莎莉.电子商务信用及信用体系基本问题研究[J].电脑学习,2007,1:18-20.

[5]李军荣.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现状及立法[J].中外企业文化:中外企业论坛.2001,1:29-30.

[6]金镇,张继兰.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5,12:111-113,115.

[7]刘子荣.我国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研究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47-48,70.

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思考 篇5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信用发展现状

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网商交易额突破13000亿元,而中国网商的数量也已经超过3000万。与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应的是交易的信用危机日显突出,虚假交易、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由此引发了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B2C的全方位信用危机。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假“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假“云网”事件犹如当头棒喝,令人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由此可见,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要使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诚信方面的建设。

二、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信息库共享。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

(2)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3)行业自律尚未形成。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4)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5)社会信用意识差。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

三、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危机要从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人手。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以及传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相关立法,尽快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等信用法律规范;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

2.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一种法制经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应如此。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如在《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势、《公司法》、《票据法))等相

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还很多,如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司法管辖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也应尽快解决。

3.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

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的作用,逐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信用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经营遵守行业公约,恪守职业道德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4.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另外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名、CA认证等服务体系,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将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发达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首先交易双方向第三方获取认证,当双方在网上进行交易时,第三方信用服务企业(如CA中心)就会对交易双方进行资质验证,对交易各方的交易资料的传递进行加密,对交易过程进行监察,从而确保客户的交易是在安全、诚信的环境下进行的。

5.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时诚信、信用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也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

四、结束语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用机制分析 篇6

一、构建信用机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性

信用要想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活动中发挥作用,必须获得有效的传递条件。然而,这一信用问题在以往的交易活动中没有发挥作用,是因为信用信息的储存、传递存在着局限性。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交易平台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用信息的利用率。但这一环境并不是交易双方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的,这就使得双方信用信息的传递缺乏有效性。信用机制的构建能够使交易的过程和结果处于舆论的监督下,进而规范双方的交易行为。

此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其区别于传统交易环境的信息传递慢、范围小的特点,使得信用机制发挥作用的范围广,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双方交易的规范性。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的交易是在舆论的监督下进行的,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行为。这对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交易活动的双方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信用机制的构建内容

(一)信息技术

电子交易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包括对交易的双方资格进行认证、对订单进行处理以及对各个交易环节进行准确设置等需要信息技术来提供技术支持。所以,要想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信用机制必须从发展信息技术入手,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内容。强化信息技术可以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活动提供高水平、高准确性以及高信用度的服务。因而,只有为进行电子交易的场所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才能够有效地建立起电子交易平台的交易安全性以及信息真实性。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环境下构建信用机制以及机制可操作性强的关键元素。在此过程中,信息技术提供的监督服务,可以有效地避免电子交易的目标差别化以及交易行为的服务差别化。同时,这也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环境可信度的重要构建内容。

(二)政府控制

政府在电子商务构建信用机制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行业走向的作用。政府对电子交易活动的控制是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的,这使得交易的双方必须遵循政府所规定的交易制度进行交易。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构建环境更具规范性,为日后信用机制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然而,从当前的电子商务交易制度上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仍不成熟,其发挥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制定的目标。所以,政府对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关键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地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这样一来,信用机制的构建进程才能够得以有效地进行。具体的制定方式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构建的经验,如通过组织信用教育机构或者建立信用教育网络的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的信用机制。同时,还要向社会宣传信用机制制定理念,培养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机取巧事情的发生。

(三)信用中介的发展

信用中介的发展有利于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所构建信用机制的文化形成。然而,当前我国电子交易的信用中介所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这是由于政府以及电子商务市场对其认识度不够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信用中介要想发挥更加深远的作用,必须依靠政府以及电子商务市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信用中介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主要负责的是担保风险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信用中介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应有的责任结构,这一构建的内容只有通过政府的支持和行业协会的力挺才能实现。而政府在这一构建过程中,最主要的支持内容就是及时统计和总结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行为及交易双方信用信息使用情况,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交易行业和交易区域的划分制度。

三、结束语

论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篇7

一、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内容

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包括信用教育、以道德和制度为基础的信用规范、保障信用行为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作为信用行为载体的信用工具等四部分, 它们构成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

信用教育的作用是向信用主体传授信用知识, 培养信用意识。信用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信用中介组织的作用主要是保障信用行为, 为信用行为的开展提供信息、媒介等。信用工具是信用行为的载体,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它是媒介信用交易的书面凭证。

二、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晚且覆盖面窄

在美国, 信用评级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完善的阶段。而我国是2002年才启动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运营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的, 在北京建立了“信用北京”等信用工程项目。2003年, 部分行业才开始建立本行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而各个电子商务网站自身的诚信体系建设也是近两三年的事情, 所以这些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已经起步, 但远远还未完善。

2、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缺乏权威性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主要是由网站本身和一些银行、企业构成, 或者干脆由第三方企业充当。比如淘宝网的支付宝平台虽然拥有很高的信誉度, 但究其实质仍然是阿里巴巴旗下的公司, 从理论上讲诚信风险依然是存在的。

3、企业及其内部缺乏诚实守信观念

企业及其内部各机制的协调不具备法律效力, 在协调中获胜的关键一般来说是保留像聊天记录这样的电子证据, 然而我国目前的法律对这类证据并不认可, 所以一旦调解不成, 在法律上就很难界定, 对此类的纠纷也难于解决。

4、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中, 仍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现象。企业中, 管理要求各不相同, 给企业增加不必要管理负担的同时, 还使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混乱, 管理方向不一, 管理力度不均。这种缺乏效率的管理机制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缺少方向性, 而信用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也陷入了困境。尽管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采取许多措施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但目前无论是在企业立信管理, 还是在征信管理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而且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

三、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加强信用评价与征信工作

采用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与利用其他贸易方式一样, 进行交易或涉及到交易行为的各方参与者会遇到信用风险, 要防范这些风险, 必须建立起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的, 包括银行、工商管理、公安、税务等部门协同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与监管体系, 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信用的征信工作是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的基础环节。

2、加强信用管理体制力度

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 信用基础较薄弱, 无论是企业或个人均缺乏资信管理的意识。虽说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但时至今日,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仍然对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缺乏最起码的了解。观念意识不强, 行动上也就难以跟上。因此, 为了尽快提高电子商务交易主体的积极性, 加速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必须更新观念, 大力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力度, 加强和拓展信用体系普及的方式、方法, 增强全社会的诚信观念。

3、扩大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范围

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 因此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还未普及到全国各个方面。为了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信用建设经验, 如美国的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与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实际相结合, 拓宽我国的信用体系范围, 增强其普遍约束力与公正性, 将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国各个企业。

4、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建立保证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完善的诚信机制, 需要有信用奖惩机制做支撑。赋予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实施奖惩的权力。如对信誉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 采取免于检查、实行信誉年检等措施予以奖励;对失信企业和个人, 让其受到应有的行政或司法处罚, 使他们在经济上受到损失, 并对其进行重点监管, 同时将失信企业或个人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广泛传播, 让失信者难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生存。

四、结束语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特别是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完善还有许多理论、技术, 政策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金镇, 徐鑫, 彭莎莉.辽宁省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障碍分析及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2]、刘晓红.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等级评价的公正性问题分析[J].决策参考, 2007, (16)

[3]、马波.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模型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07, (11)

[4]、周江.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现状及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05) .54页

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府信用模型构建 篇8

目前, 大数据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 随着信息社会的形成和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渗透, 大数据不但被越来越多的IT企业重视, 也成为了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大数据有四大特征。 (1) 数据量大 (Volume) 。由于信息科学与技术自身的指数函数增长特点, 导致经过几十年的技术与实践积累, 目前数据容量存储方面, 与前十年及之前若干年相比, 已经表现出指数函数的突飞猛进的增长, 几乎是天文数字级别的容量。信息技术发现初期, 数据的存储容量非常有限, 存储单位是K和M,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集成电路摩尔定律的支撑, P、E甚至Z级别的存储设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诞生。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做好了物质支持和技术保障。 (2) 数据类型繁多 (Variety) 。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采似曾相识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物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 无论是政府, 还是公众与企业, 都是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受众。而且, 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时时刻刻都在产生数据, 都在记录数据, 而这些数据的来源是非常多样的。 (3) 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 (Value) 。大数据时代, 不再单纯强调数据的因果性, 大数据时代更加依赖对相关性的分析。 (4) 处理速度快, 时效性要求高 (Velocity) 。

2电子政府信用模型构建

2.1电子政府的内涵

电子政府名称是来自英文E-government[2]。欧美国家最高的电子政府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政府又纷纷在互联网上开通网站, 从事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等业务, 从而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关于电子政府的认识, 与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类似, 各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学者, 从不同角度和层次都有不同的理解秋解读。联合国给出“电子政府是政府的一项永久性承诺, 通过对服务、信息与知识的高效便捷、成本合算的传递, 来增进公共部门与个人公民之间的关系”。

2.2电子政府信用

电子政府的信用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理解。例如, 从伦理学、经济学、信息学等层面来理解。再如, 从组织和关系的方面来解读。该文认为, 电子政府的信用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基础之上的, 电子政府的信用本质上是信息和利益相关者的信用。因此, 可以认为电子政府信用是信息技术及其产品、设施和网络的信用, 同时还包括信息利益相关者的信用。其中, 前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是大数据时代, 海量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的硬件设备及其操作系统。例如, RFID射频识别技术、视频监控技术、二维码技术等等。第二, 是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网络设备与协议。例如IPV6协议, 泛在网络, 4G移动网络技术等等。第三是各种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软件系统。例如云计算中心、APP智能应用、跨平台操作系统等等。后者主要包含电子政务中涉及电子政务面对三个实体关系:政府对政府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G2G) 、政府对企业 (Government to Business, G2B) 和政府对公众 (Government 2 Citizen, G2C) 。在电子政务中, 政府如何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保证自身信用, 还有, 电子政府的交道并享用政府公共电子服务的企业和公众的信用。

2.3电子政府信用模式

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性的考量, 在确定性、无二义性和大数据特征的原则下, 可以基于数据链路的认识将电子政府信用的模型归类为信息资源信用、信息传输信用、信息挖掘信用、信息应用信用、信息人信用。如图1所示。

信息资源反映的是电子政府的硬件环境, 其信用包括信息基础硬件设备。例如核心交换机接路由器、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 应用服务器以及相应的配置策略信用。同时, 涉及到光纤宽带运营商、通信企业和数据中心提供商的信用。

信息传输信用是指电子政府的数据传输和交换链路。其信用除包含电话、传真等传统网络外, 也包含政务内网信用、政务外网信用、VPN专网信用、移动数据网信用等等。

信息挖掘主要是指处理速度更快的数据挖掘, 在互联网+时代, 主要是集中在云计算和巨型计算机等等。常见的云计算有三种:基础设施即服务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Iaa S) 、软件即服务 (Software-as-a-service, Saa S) 和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a-Service, Paa S) 。三者的主要服务对象分别对应电子政务中的政府、公众和企业。因此信息挖掘信用也即涉及这三种云服务的计算软件和硬件。

信息应用是对数据向信息的转换的结果及对信息的进一步使用的过程。将信息通过应用软件提交给个人或组织机构, 从而形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该信用主要涉及应用软件的信用。

信用人信用, 是指所有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人员、与电子政府交互的公众或企业所涉及的信用。在打造电子政府信用的过程中, 信息人是决定性力量。如果信用人失信, 必然导致电子政府的权威下降甚至消失。

3结语

大数据时代, 政府、公众和企业的信用状况记录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数据。在电子政府的建设中, 如何保障电子政府信用, 防止失信状况发生, 是一个越来越重视的课题。该文基于大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信息链路和信用相关人的分析, 给出一种电子政府信用模型, 对于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府推进, 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参考。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推进了电子政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大数据的内涵与4V特征 (Volume, Variety, Value和Velocity) , 该文基于大数据的特征以及数据信息链路和信用相关人的分析, 给出一种电子政府信用模型, 对于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府推进, 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和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信用,经济信息

参考文献

[1]何军.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下企业危机管理系统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 (21) :159-164.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信用问题分析 篇9

企业信息化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扶持以及企业自身的不断努力下会逐渐解决, 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也将逐步完善。随着《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 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也将越来越健全。技术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但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问题的发展就相对困难些。也就是说, 电子商务的硬环境相对容易建立, 而其软环境却难以改善。

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 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 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相比对信用的要求更高, 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 最终将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还很大, 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中, 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1. 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

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 社会信用经济发育较晚, 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 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社会信用缺失反过来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的进行, 网上信用意识较差。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企业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发展, 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非常盛行。面对信用程度较低, 三角债情况严重, 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实商业环境, 这种现实状况无疑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

2.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 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 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 就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 较好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较落后, 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 交易之前缺少对客户资料的调查, 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 在电子商务中错误选择交易对象, 进而导致违约现象的发生。

3. 信用中介服务落后

目前, 我国缺乏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而且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 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信用中介机构很多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 即使有规模也普遍偏小, 信用信息不完整。就是有一些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 例如信用抽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 市场规模也很小且经营分散, 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同时, 我国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 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难度。

4. 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也是法治经济。信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然而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健全, 尤其是在信用法制建设方面更是明显落后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 在一些失信和电子商务诈骗案件的审理中, 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 这都为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5. 网上发布虚假、不健康甚至违法商业信息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网络营销中商业信息的发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广告、邮件、新闻组、BBS等都可以作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形式。同时,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信息发布者的隐蔽性, 是谁在什么地方发布的商业信息, 对网络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判别的, 这就为不道德的营销者发布违反道德及虚假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机会。

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化的商品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 是资本和资源、甚至可以说是生产力。特别是在经济进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 信用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 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特征, 就决定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建立相对完善的信用体系的方法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任务分工和作用

在我国, 由于市场培育尚未成熟, 企业信誉相对较弱, 因此在建设电子商务信用体系过程中, 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直接参与, 如电子认证需要以政府的信誉作补充。从我国的情况看, 完全采取市场竞争的方式发展电子认证业恐怕在近期还不现实, 政府必须成为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政府应该解决交易双方的匿名问题。无论是商家, 还是消费者, 在网络中都具有一定的隐匿性, 若发生纠纷, 将对双方直接解决问题产生很大的障碍, 这会直接影响双方的信用。为了保障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由政府组建的或者授权的机构担任电子签名的安全认证机构还是必要的。

政府应该与企业共同建立信用评价激励机制, 激励个人和企业参与网上信用评价。在电子商务贸易过程中, 由于缺乏信用评价激励机制, 交易双方不管是顺利完成交易, 还是因某些原因未完成交易, 都不太主动去对对方的信用进行评价。为了解决该问题, 提高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建设意识, 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建立一些激励机制, 鼓励交易双方主动参与网上信用环境建设。

而作为一般企业和个人, 必须积极主动地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于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中去。一方面要提高网上交易的信用意识, 配合政府和中介机构建设好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揭露违背信用的交易行为, 包括参与在线信用评价、网上信用论坛等活动。

2. 技术、立法和道德三管齐下

技术是电子商务信用建设的基础, 通过技术可以预防甚至杜绝许多背信行为的发生。但是, 从前面分析看, 技术在电子商务信用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得以解决, 法律法规也就成了许多背信行为最后一道约束机制和救济方法。但是, 利用技术和法律加强电子商务建设, 只是电子商务信用环境建设的手段, 不应该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一种良好的网上贸易信用氛围。因此, 我国还必须进一步培育企业和消费者的网上交易信用意识, 即通过各种教育、网上论坛普及电子商务知识, 加强网上信用道德的宣传和建设。

3. 建立信用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我国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 应建立全国乃至全球统一、高效、便利的信用管理系统。

(1) 建立诚信联盟。具有类似功能的交易平台网站同行, 可以建立信息交换制度, 一旦某个交易平台发现诈骗、背信事件, 可以马上通告其他交易平台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并将恶意交易者加入违背信用的黑名单进行公布, 使资信评估体制更加富有效率。

(2) 实现各个资信机构的信用信息全国互联, 继而建立类似个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一样的管理和查询系统。不管是个人信用信息, 还是企业信用信息, 该系统应该是覆盖各方面社会经济活动信用的资信系统。以便于人们随时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

(3) 不但要建立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 而且还要真正与个人交易的信用直接挂钩。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 给每个人分配一个终生有效的社会安全号码, 该号码无法伪造或复制。同时, 资信公司为每个人做出一份资信报告。当在网上开展贸易时, 交易双方可以随时查询对方信用状况。一旦有人在交易中出现违背信用的情况, 则将它记录到该人的资信报告中, 从而对其以后的交易产生影响。

(4) 政府部门应建立信息监管机构, 对企业网站和企业发布的产品信息进行严格监管。该机构主要负责监管企业自身网站发布的产品信息的真伪;监管中介机构为各企业发布产品信息的真伪;审核各企业网上交易条款。这些监管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贸易前的背信问题。

4. 发挥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作用

为了加快电子商务贸易信用环境建设, 我们还应该借鉴国外的做法, 加强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培育电子商务贸易信用环境中的作用。虽然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介入可能会增加贸易双方的交易成本, 认证中介机构对信息的认证还存在法律效力的问题, 但这些并不能否定中介机构对电子商务贸易信用建设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许多情况下, 法律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信誉能起作用。在法律框架之外建立依靠信任机制发挥作用的第三方在线机构, 是电子商务贸易信用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方面我国已经有了起步, 例如, 我国第三方网上认证机构中比较典型的“红盾315”网站, 就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属的一个要求经营性网站备案登记的网上认证机构。另外, 阿里巴巴的“诚信通”也已经有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特性。

三、小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机制, 形成“诚信为本、以德经商”的商务环境, 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 以保障电子商务的交易可靠性和安全性, 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电子商务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 信任与信用体系的建立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为研究对象, 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 为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问题,信用体系建设,信用管理

参考文献

[1]丁韶年:中国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J].电子商务世界, 2004 (4) :77~7

[2]韦苏婕 王素仙:试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大众科技, 2004 (9) :37~38

[3]傅铅生 张立刚:社会诚信缺失对电子商务的影响及对策的研究[J].市场周刊, 2005 (1) :7~9

[4]王广慧 刘伟江: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J].现代情报, 2005 (9) :213~215

[5]刘 蕾 秦德智: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风险分析 [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9) :144~146

[6]孟祥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6

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思考 篇10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信用发展现状

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网商交易额突破13000亿元,而中国网商的数量也已经超过3000万。与电子商务快速增长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应的是交易的信用危机日显突出,虚假交易、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由此引发了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B2C的全方位信用危机。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假“工商银行”、假“云网”事件犹如当头棒喝,令人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据《中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显示,有23.5%的企业和26.34%的个人认为电子商务最让人担心的是诚信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以及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用户进行网上交易的最大问题。由此可见,信用危机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最大的瓶颈,要使我国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加快诚信方面的建设。

二、我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信息库共享。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

(2)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3)行业自律尚未形成。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4)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5)社会信用意识差。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

三、我国电子商务中信用体系的构建

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危机要从建立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入手。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以及传媒各方通力合作,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采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

1. 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务活动模式,它的每一次交易活动都要涉及到多方参与者,包括参与交易的双方、电子商务网站、第三方物流公司、银行、税务部门、工商、公安以及其他机构,每个参与者都要承担一定的信用责任。他们需要在一个完善的诚信环境下进行交易,但建设这种环境不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某一参与者具有诚信意识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诚信环境和机制需要社会各方共同长期努力才能营造出来。因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相关立法,尽快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隐私权法》、《消费信用保护法》等信用法律规范;同时建立相关信用管理机构,如行业诚信管理、信用中介机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和消费信用管理等,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的是,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法人和自然人予以惩罚,加大失信行为的成本。

2. 加强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一种法制经济,在电子商务模式下更应如此。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现行的法律体系,如在《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票据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并留有发展的空间。另外,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电子商务涉及的法律问题还很多,如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司法管辖权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也应尽快解决。

3. 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

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的作用,逐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发展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为基础的自律维权行业信用体系;以企业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信用体系。加强电子商务行业自律,促进诚信经营遵守行业公约,恪守职业道德形成有效的诚信风险防控机制。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是中国电子商务的行业组织,要制定各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4. 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另外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名、CA认证等服务体系,加快各级各部门政务信息电子化、网络化建设,建立完善电子政务技术平台,将为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创造条件。

特别强调的是要大力扶持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发达的第三方服务体系可以为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稳定和强有力的支持,使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首先交易双方向第三方获取认证,当双方在网上进行交易时,第三方信用服务企业(如CA中心)就会对交易双方进行资质验证,对交易各方的交易资料的传递进行加密,对交易过程进行监察,从而确保客户的交易是在安全、诚信的环境下进行的。

5. 培养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在电子商务的参与者中呼唤诚信,树立诚信观念、规则意识,使电子商务的参与者意识到,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要求,同时诚信、信用是一种财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也许欺骗、造假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也就无法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

四、结束语

信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特别是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立还有许多理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相信随着全社会诚信意识的加强,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浅谈电子商务中的信用体系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57.

电子政务信用 篇11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用管理 CA 网络技术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与重要特征,电子商务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Internet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然而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数字信息可以转换成其他形式,可以复制,且复制后不会留下痕迹,电子商务信息易被修改,毁坏与丢失,加之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特别在国际商业活动中由于担心合同的执行、赔偿、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安全、税收和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商家和消费者更是顾虑重重、裹足不前,已经严重地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必须尽快完善电子商务信用保障机制。

一、 我国电子商务信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电子商务信用保障问题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实际工作中,虽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面临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在建立电子商务信用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

1.普遍缺乏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

我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来的,社会信用经济发育较晚,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信用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社会信用缺失反过来影响到电子商务活动中;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信用规则还不成熟,企业的市场行为随机性大,不少企业的诚信度还不高;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国内企业的交易多限于面对面的进行,网上信用意识较差。很多企业与个人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企业不讲信用照样可以生存和发展,社会上信用缺失行为非常盛行。面对信用程度较低,三角债情况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现实商业环境,这种现实状况无疑制约了电子商务信用状况的改善。

2.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西方企业信用意识较强,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较为健全,同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发达的个人资料网络。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就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估,较好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设备配置较落后,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信用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大多企业根本就没有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交易之前缺少对客户资料的调查,对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在电子商务中错误选择交易对象,进而发生违约现象是实属必然。

3.信用中介服务落后

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而且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发展滞后,信用管理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信用中介机构很多没有自己的信用资料数据库,即使有规模也普遍偏小,信用信息不完整。就是有一些机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和信用产品,例如信用抽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市场规模也很小且经营分散,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同时,我国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低,缺乏企业和个人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难度。

4.国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奖惩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治经济。信用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法律的保障。然而我国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尤其是在信用法制建设方面更是明显落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失信和电子商务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这都为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5.网上发布虚假、不健康甚至违法商业信息

互联网的使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网络营销中商业信息的发布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广告、邮件、新闻组、BBS等都可以作为一种信息发布和传播形式。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泛性和信息发布者的隐蔽性,是谁在什么地方发布的商业信息,对网络消费者来说是很难判别的,这就为不道德的营销者发布违反道德及虚假的商业信息提供了机会。

二、解决电子商务信用问题的对策探讨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业活动,信用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如下措施加以规范和促进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建设:

1.树立企业及个人信用

企业和个人是电子商务活动的主体。而目前有些网站信息不可靠,待售商品的内容和图形设计缺乏真实性;也有卖方不守信用,不能按质、按量、按时交货甚至违约而给买方带来风险。所以,企业要想保证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获得更多的收益,除了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需要树立企业信用,树立高质量、高安全性的企业服务形象,诚信经营,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消除客户、消费者对网上交易的担忧,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安全发展的社会环境。

在电子商务安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企业信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个人信用。个人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基础,是维护网络环境下一切交易活动正常运行的保证。在缺乏个人信用保障的环境下,个人信用的缺乏势必带来网上交易成本的增加、成功率的减少。电子商务的优势在此情况下难以发挥,发展进程将严重受阻。有些个人消费者可能在网上进行恶意透支,或使用伪造的信用卡骗取卖方的商品,造成卖方的风险。在电子商务时代,个人将在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竞争方式上有巨大的变化,在工作和生话方式上也将变化,要想适应数字生活的环境,享有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性,就必须有良好的公德意识,树立个人信用。

在安全技术作保障的前提下,只有树立起企业和个人信用,才能促使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

2.健全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信用管理机制

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对客户进行追踪调查,以保障企业的切身利益,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具体来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构建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西方企业信用部门在电子商务交易之前,首先通过两种方式评估客户信用,一种方式是根据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评估,另一种方式是开发出适合本行业特点和本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估系统。而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有一部分外贸企业吸收了最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已经开始重视收集客户的信息资料,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收账款逾期率、坏帐率大幅下降,企业效益明显回升。我国企业在以后的电子商务活动中,应引入适合本企业的网上信用销售评估模型,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

(2)加强网上客户关系管理(CRM)。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应对赊销客户的档案进行定期(一般是半年)审查,根据客户信用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信用额度;另外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网上客户档案,并定期进行跟踪调查,以便更好的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3.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

建立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用机制,需要有完善的法制环境,必须依靠政府以法律手段强制推行。如果电子商务发展仅以企业为主体,信用机制仅依靠企业或行业的自律规范,是不充分、不全面的,信用机制需要政府的干预。国家应该根据电子商务活动的特殊规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以法律的形式对电子商务中的企业和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各自的行为规范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建立和实施信用制度有法可依。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后,可以提高人们网上购物的信心,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4.建立专业的第三方信用服务认证机构

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尤其是电子支付过程,为实现电子商务的安全交易,认证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来承担网上安全电子交易认证服务、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服务机构,目的是使交易双方彼此相信对方的身份。认证机构还扮演着一个交易双方签约、履约的监督管理的角色,交易双方有义务接受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交易的安全进行。因此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进行信用评估、发放和管理认证证书的由多个用户信任的权威性机构。它不仅要对进行网络交易的双方负责,还要对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秩序负责。我国应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点,依据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建立和培育我国的个人和企业信用认证机构。由信用认证机构建立起信用记录档案,对个人和企业信用做出整体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正,以促进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

5.成立信用查询组织

对企业来讲交易对象的信用是十分重要的。电子商务区别于传统交易模式的一个根本保证是整个社会交易环境对信息流的依赖性大大加强。信用查询组织调查并汇集各行各业的信用状况,向查询人提供被调查企业领导决策者的品格、企业经营宗旨、信誉、以往的信用程度和企业的经营能力等,以便在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前,能进行有效身份的鉴别。交易者的信用和失信记录随时都可历历在目。通过信用查询,掌握对方的信用程度,以降低信用风险,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

6.发挥政府职能的作用

政府在保障企业产权、明确信用主体方面应发挥一定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在加大信用宣传力度的同时,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诚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中央政府应将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国家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领导、组织、协调、统一各地、各部门的信用系统建设工作,认真解决目前国内信用体系面临的信用信息条块分割的问题。努力维护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络交易安全、网络交易的信用以及网络知识产权。

7.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电子商务的腾飞离不开良好的商务信用,信用问题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是相当重要的。故而要改进电子商务的信用现状必须不断加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数据挖掘技术的开发、信息安全技术的开发、信用系统数据平台建设、数据仓库的整合与数据采集(建立基于统一格式和智能化的数据仓库系统)以及制订政府信用相关数据和信息的采集、交换和存储标准、电子签章、CA认证等服务体系。因此,必须大力培养网络技术骨干,加强网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三、小结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信用的保障。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保障机制,形成“诚信为本”的商务环境,是保障电子商务安全实现的前提,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只有通过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者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才会呈现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M].清华人学出版社, 2002

[2]韦苏婕王素仙:试论我国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J].大众科技,2004(9):37-38

[3]孟祥瑞: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问题研究 篇12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 全球电子商务发展

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一个大环境。2015年, 中国网络用户达8.35亿, 总人数占世界的20%, 2015年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63万亿元, 相比2014年增长了30%。其中, B2B商务交易额5.8万亿元, 相比2014年增长29%。网络零售交易规模1.61万亿元, 相比2014年增长49.2%。根据艾瑞的数据分析:欧美电子商务产业占据全球近7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亚洲和其他地区, 亚太地区B2C电子商务一直在呈增长趋势, 是全球电子商务潜力最大的地区。

(二)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前几年, 中国传统外贸企业发展速度缓慢, 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据数据反馈, 2015年上半年,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突破2.1万亿元, 相比2014年增长43.2%, 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6。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具有较大的竞争力, 会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收益点.根据我国商务部预测, 2016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到2014年我国境内通过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外企已达到25余万家, 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企业超过8000家。在新注册的电子商务经营体中, 中小企业和个体商户达到90%以上。

从市场发展来看,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分为跨境贸易服务 (B2B) 和跨境电子商务 (B2C) 两大类。企业主要依靠阿里巴巴网站、敦煌网网站、中国制造网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和推广, 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平台上进行在线匹配和商议。这些订单交易额较大, 进出口贸易只有部分环节在线上完成, 暂时还不能实现在线交易。

另一方面, 我国的B2C跨境电商近年来发展迅猛。我国的B2C跨境电商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如兰亭集势、唯品会等电商企业建设的独立的外贸B2C网站;另一类是如阿里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等第三方外贸交易服务平台, 电商企业通过入驻的形式进行商品销售。

(三) 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支付方式存在漏洞。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主要支付方式为信用卡支付, 以及部分第三方平台。对于支付额度较小的B2C方式, 都采用第三方平台支付模式。而交易额度较大的B2B模式, 更多采用信用卡支付。无论何种模式,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周期较长, 资金从买家到卖家通过国际信用卡公司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流动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资本损失、支付不畅等问题的出现。

2.物流模式单一。对于跨境电子商务B2C模式都采用国际快递的模式, 虽然B2B业务在此基础上会采用第三方物流或建立海外仓模式,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 对于多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仍采用较为便捷的国际快递模式, 这就极大限制了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若想像传统贸易那样取得交易量和交易额上的突破, 势必要求多种跨境物流方式的探索。

3.监管体系不健全。跨境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外贸形式, 其特点就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对外电子商务业务, 在时间上要求速度更快, 在业务流程上要求环节更加简便, 而且多采用电子报关、电子通关等信息化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现行的海关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要求我们的海关部门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外贸监管模式,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和监管。

4.结汇退税制度较烦琐。由于我国现行的结汇和退税制度要求,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必须在国家外汇管控范围内进行交易, 虽有国家的相关退税服务、退税制度, 以增加出口商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烦琐的手续和传统贸易的监管制度制约, 一直未能得以有效实现。为保障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在国家层面的数据统计,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利益的保护, 国家外汇政策的有效执行, 势必要求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在结汇方式和退税方面给予简化手续, 强化制度。

二、跨境电商信用风险概述

(一) 什么是电子商务信用风险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各类网络平台, 在线向个人消费者出售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即为网上零售行为。该行为通常可分为三部分, 一是为顾客提供在线选购商品消费的商场网站;二是搭建匹配顾客选购商品的配送系统;三是建立确认顾客真实身份的认证系统和办理货款结算的银行系统。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 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随之而来。相较于技术风险, 信用风险的主观因素更强烈。它多产生于一方未能履行签约合同的承诺, 因此造成一方或多方经济损失的情况。由此可见, 信用风险极大地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有序进行和快速发展的进程。

(二) 跨境电子商务风险种类

1.围绕商品本身的信用风险。不同于有形市场的商品, 由于B2C电子商务交易所销售的产品的不可触摸性和不确定因素, 因此围绕商品本身产生了诸多信用风险的问题。商品是交易活动的核心, 不存在没有商品的商品交易。所以电商过程中围绕商品产生的信用风险的最核心问题, 就是电子商务销售企业提供的商品可靠性问题, 即商品本身的质量、性能、与电子商务网页所提供的产品描述的匹配度等问题。基于电子商务贸易的虚拟性和商品的不可触摸性, 商品是否可靠真实、与电商销售企业描述的一致, 是争端的焦点。

2.虚假广告的信用问题。B2C电子商务贸易的买卖双方会因为平台上的图片和文字、广告词等来选择自己购买的商品, 如果文字存在夸大、不实, 图片存在过度美化和非实物拍摄等情况, 会直接影响买方的购买, 从而带来信用危机。

虚假广告信用的原因, 是因为销售网页的操控者是电子商务中的卖方, 卖方可以随时更新网页上的文字和图片, 往往存在片区购买后立刻对产品的描述和产品图片处理和美化现象。

3.由付款方式带来的信用危机。付款方式带来的信用危机是因为B2C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结算过程中安全性及保障性不足而造成的信用危机, 并且能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购买方的经济, 也会涉及销售方的经济效益。跨境电子商务的付款方式过于依赖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快捷支付、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进行操作, 就比较容易出现信用危机。如果有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能够有效地对买卖双方交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与此同时会有一些企业直接面对面交易, 这样的交易方式比较容易产生信用危机, 即使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仍然会有一定的缺陷, 如因为物流带来送达时间推迟时, 支付宝会自动默认交易成功, 并将购物款打到销售方账户, 这个环节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信用危机。

4.由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信用危机。B2C电子商务贸易不同于传统的有形市场的交易方式, 物流运输的不确定性和多主体性加剧了B2C的信用危机。从目前主流的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来看, 多数第三方电商平台会将物流运输作为电商信用的重要指标。可即便如此, 运输过程中商品的破损、错寄、漏寄、丢件等问题仍层出不穷。在近年网络交易货物量急速增长的同时, 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双十一”等促销力度极大的节假日, 第三方物流难以应对货物量激增的情形, 面临着人力、配置系统的革新和完善。特殊的节假日也是电子商务诈骗案件的高发期。目前国内的支付平台偏向于保障卖家的利益, 而第三方平台工作人员的消极工作或不负责的态度, 会加剧信用危机的发展。譬如物流服务企业货物运送速度过慢导致买家未收到货, 但支付平台因收货时间已到自动打款给销售方, 消费者就此丢失了保障。

5.尚未完善的监管体系带来的信用危机。我国当前没有完善全面的监管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 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电子商务活动管控监督。目前仅有的为有形市场制定的法律法规, 对目前B2C电子商务活动来说既不稳定也缺乏实用性。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中小型企业数量猛增,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专门从事对网络电子商务市场进行有力监管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执法。电商销售投诉的增多也反映了市场急需完善监管体系的诉求。但由于网络销售的虚拟性决定其商品的交付并不是买卖双方的直接交易, 而是依托第三方物流或是自建物流将商品送达, 牵涉的环节和主体较多。相关监管部门在问题产生时也难以判断质量问题出现在哪个环节。

三、建议与对策

(一) 企业方面

1.保障产品的质量。无论是传统贸易还是电子商务, 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 产品的好坏都是一个企业的脸面, 产品质量过关的企业才是值得消费者信赖的。B2C电商企业为了降低消费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 应加强对自有产品的执法强度, 需要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通过权威的质量认证体系来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检测。

2.保障真实宣传。过分夸张的宣传是导致消费者对商家不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交易的一点就是商品的不可触摸性, 购买者无法在下单之前验证商品的质量, 因此本身就对商家的宣传存在一定的怀疑, 虚假的宣传将让消费者对卖方的信任彻底丧失, 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政府方面

1.完善征税制度。就跨境电子商务销售的物品在邮递中呈现出邮包个体小、总量大、商品种类分散等问题, 应当对进出境物品的合理数量和相对的完税价格表等方面进行完善, 以减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进行少量多次进出境或偷换理念、恶意虚报瞒报等逃避税款问题。与此同时, 应进一步加强统一全国各地海关对行邮渠道进出境监管的操作流程和执法力度, 减少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上的主观意识, 而减少海关的执法和廉政风险。

2.加强海关与其他部门的交流。除海关部门外, 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货物还涉及商检、国税、外汇管理等多个政府部门, 海关如果能发挥同其他政府部门协同合作意识, 将有利于减少通关监管成本和监管风险, 加大通关效率, 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监管程序上的便利。海关部门还应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的合作, 从而可以为商家货物通关提供便利, 有利于实现对平台上的企业和商品的把关, 实现信息互通, 最终实现统一申报、平台负责的机制。

3.完善电子支付平台。我国的跨境贸易支付系统目前并不十分完善, 消费者和商家都面临着支付和收取货款不便利的问题。从银行来说, 要不断加大银行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以及不同国家货币间的交易和转换, 更要减小支付平台的操作难易程度, 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错误的可能性。从而能建立与买卖双方进行沟通的支付平台, 在了解买卖双方交易进度的基础上再提供第三方平台支付服务, 以此来消弱因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时间空间的错位带来的信用危机。

4.完善国际物流系统。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以覆盖全国的国际物流配送系统, 一个国际包裹可能需要通过分包给几家物流单位才能顺利到达买家的手中, 这大大增加了货物在运送途中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也延长了购买者收到商品的时间, 不能按时收到商品或商品受损坏都会影响商家的信誉, 因此建立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变得尤为重要。

摘要: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新型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 在其广度和深度上呈现出持续扩张的趋势。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新常态下成为促进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 由于其是一种新型外贸发展模式, 在交易过程中也存在对消费者交易安全和国家监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跨境电商的风险分为多个方面, 不仅有跨境电商商家内部的风险, 也有目前国际贸易背景下的外部风险。这其中, 交易是贸易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易风险是跨境电商的风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研究跨境电商的风险对于对跨境电商风险的防范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跨境电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因此对风险的研究更为重要。

关键词: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刘洋, 熊超, 许昊, 刘楠.跨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和监管建议[J].中国商贸, 2014 (32) :79-82.

[2]王明宇, 廖蓁.我国跨境电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 2014 (33) :76-80.

[3]叶娅莉.我国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4 (32) :36.

[4]张晓艳, 徐艳华.B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3) :178-179.

[5]钟洁.关于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分析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4) :130.

上一篇:中国模式市场扫描下一篇:USB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