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规划

2024-06-01

电子政务规划(精选12篇)

电子政务规划 篇1

电子政务的基本意图是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的政府。其实最早起源于1993年的美国, 而且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渐演变发展至世界各个国家。

我国把电子政务定义为:通过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手段, 对目前政府部门的工作步骤、内部组织机构进行重建和改进。该系统没有部门等级的限制, 而是构建了一个公平公正、廉洁奉公、高品质高效率的政府运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可以全面的把更规范、更准确、更清晰透明的优质化服务和管理提供给社会。

建设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到不同层次面的内容、各个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上各个方面的事物, 只有经过系统的整理策划和设计才能完成系统的建立。最重要的是, 在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以后, 还应该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 最终才能保障电子政务系统顺利并正常运行, 为社会提供高效率、高品质的服务。

1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的确立, 即政府对全球信息化建立目标的确立、资源策划问题的确立和发展实施战略问题的确立。政府在分析自身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同时, 还应该结合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与政府各个部门顺利的沟通和交流。

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之前, 必须要做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第一调查研究国家相关信息化政策, 明白电子政务主导的中心思想, 了解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发展的策划方案, 掌握国家某些电子政务示范单位的信息。向他们学习丰富的经验, 为将来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做准备。

第二, 把调查好的结果作为依据, 开始制定实施策略, 把好基础关。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要考虑到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以及各个机制等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本着统一策划、统一达标、统筹合作的原则, 把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缕清、突出中心、有条理的实施方案。依据各地方现实中的调查结果, 设计出实施方案, 并作出统筹计划。

第三, 聘请专家组来验证结果。政府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信息技术的专家或者有关的资深人士组成专家组, 对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 保障最终规划方案是最合理、最科学、最切合实际的。

2 电子政务设计建设

2.1 应用原则

电子政务系统的设立是为了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所以, 电子政务的主要指引方向是需求。在实践活动中, 广泛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 就越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应用的过程是优化电子政务系统最佳的方案, 也是设计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应用的原则, 落实相关部门管理、使用以及问题反馈等综合业务与职能。

2.2 发展方向

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同时, 都会决定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说, 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具有指引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 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2.3 效益原则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开启了电子政务评价系统, 评价系统中最重要的三大指标就是关于电子政务的建立、运行以及成本费用, 关于电子政务带来的经济成效和社会利益, 社会大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电子政务是不是建立的成功, 主要看电子政务的效益, 电子政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好, 证明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所以在建设电子政务的同时, 应该把效益作为基本原则, 把最大化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2.4 规划、实施、监理相结合原则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 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电子政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所以, 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好、监管好、运行好, 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迅速的持续下去。电子政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规划, 规划好才能指引电子政务向快速的发展方向前进, 才能具体的实施规划战略, 电子政务的建立是否成功, 直接由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决定着。

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 需要顺利的实施和长期的维护, 那么, 具体如何使之持续发展下去呢?据研究证明, 电子政务具有可行性, 其可行性不但包括系统本身具有可行性, 而且包括业务也具有可行性, 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

电子政务的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赋予系统生命力、促使健康快速发展、完成基本功能。很多因素都决定了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状况。稳健的组织, 系统需要人来操作管理, 需要更多的人组织成团队来进行管理;建立激励的制度, 通常情况下, 采取激励的措施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运转的更好, 可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中, 有时候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换不来成果, 这样直接打消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忱度, 因此, 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 带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保障电子政务工作顺利的实施。

3 结束语

目前, 电子政务管理中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管理问题。把各个方面的用户、参与者都团结起来,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 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发展的当代, 各个国家政府积极的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是必然的趋势。而且, 电子政务不仅可以让政府更快捷的为人民服务, 同时也是对信息资源的调节和整理。构建电子政务的过程中, 大家组合成一个大家庭各抒己见, 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和才能, 为构建良好的电子政务系统共同努力, 使电子政务系统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氢, 曾晓璐.基于服务链的可重用电子政务流程建模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10) :45-47.

[2]屈正庚, 王重英, 樊景博等.一种高效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 2014 (01) :18-21.

[3]杨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06) :2-3.

[4]王绪宛, 雷蕾.区县级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 2013 (11) :43-45.

[5]田勇.铁路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S1) :38-39.

电子政务规划 篇2

期次:2011年第1期[149] 作者:汪玉凯 来源: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时期的规划建议,对未来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产业、应用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全面推进国家信息化。其中,在谈到电子政务发展时,《建议》明确指出电子政务要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本文将对“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2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重点做一些分析和前瞻。影响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四大因素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中国虽然成功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但也暴露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比如,我国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后明显暴露出的“三强三弱”特征:即保增长动力强劲,措施得力,调结构力度相对较弱,步履艰难;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成效明显,内需启动迟缓,消费拉动相对较弱;国有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表现抢眼,民营经济的作用相对较弱,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依然面临困难。“三强三弱”的背后折射出四个问题:一是政府的潜意识中并没有真正摆脱经济增长方式的传统思维;二是救市的重拳并没有促使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转向内需驱动型,至少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三是救市的政策在某些方面可能导致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中断;四是救市有可能进一步强化垄断行业的地位,这和前面讲的国有企业在救市中表现抢眼有非常大的关系。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未来我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贯穿于整个十二五全过程,并对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一,从根本上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被动确立起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以内需经济主导、积极扩大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第二,逐步改变由改革开放初期确立起

来的低成本出口战略,中国未来必将在世界产业链的高端占领一席之地;第三,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长期制约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战略转型,如何为经济发展方式服务,是我们面临的一篇大文章。

(二)“十二五”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十二五”行政体制改革有可能对电子政务产生重要影响。未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这是“十二五”期间行政体制改革的大目标,在这个大目标下,未来有可能在五个方面有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第一,调整政府主导经济的管理模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把政府职能的侧重点转移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第二,进一步调整政府组织结构,以深化大部制改革,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横向权力结构为重点,理顺关系,优化结构,规范政府行为,克服和抑制部门利益,即“十二五”期间大部制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第三,在城乡一体化大战略下,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步伐,减少行政层级,强县扩权,管理重心下移,为未来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体制保障。现在的五级政府,将来可能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变成三级政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变成四级政府。比如:在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变成三级政府,即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政府。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可能还是中央政府、省政府、县市政府、乡镇政府四级。第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应当加快改革事业单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五,提高政府公信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强化政府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提供制度保证。

在“十二五”期间,围绕构建有中国特色行政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个大目标下,中国

行政体制有可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化改革。这些改革,必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三)未来网络民主与网络监督发展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未来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的快速发展,可能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2亿,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的异军突起,使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网络事件,对政府管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政府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我国的电子政务规划和建设,如何适应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发展需要,也是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

(四)技术及其环境发展的影响。

一是三网融合、3G的推广应用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电子政务建设必将产生重要影响;二是信息安全需要特别关注;三是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必须重视;四是电子政务的国产化比例也要重视。

“十二五”时期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在上述背景下,“十二五”电子政务的发展整体趋势,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下移,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和省直管县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说,过去二十多年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在中央部委、省、市政府,那么,在下一步电子政务建设中,县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点。县和四万多个乡镇是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些领域硬件建设投入还不够,尤其是省直管县以后,为电子政务体系构建提出了新的课题。下一阶段,整个电子政务建设重心会下移,即以县为单位,县、乡(镇)、甚至延续到村、社区,这些将可能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

第二,电子政务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个区域经济内部,横向之间的政府要建立大量的互联、互动联系,以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这方面,长三角、珠三

角这两个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在横向政府之间建立一些联系。电子政务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第三,重点发展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中央政府和部委主要是制定政策和宏观管理,乡镇政府、县市政府负责给社会提供主要的公共服务。正是因为大量的服务是由基层政府来提供,所以,基层政府在这方面要扮演重要角色,要通过电子政务提供和改进服务。第四,基层政府应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基于互联网构建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对基层政府来说是一个趋势。就信息安全而言,行政级别越高,对信息安全要求越强;行政级别越低,对信息安全要求相对越低。对大量的基层政府来说,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互联互动方面的要求也很容易实现。

第五,大部制改革的深入,为推进跨部门协同电子政务,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大空间。广东顺德在大部门制改革中动作很大,它的改革模式有三个特征:一是党政统合的组织架构;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利结构;三是经济高效的党政运作模式。通过实施党政一体化,把原来41个党政部门合并成16个,裁减合并超过三分之二。党委系统设6个部门,政府系统设了10 个部门,而党政这6个部门没有一个是独立存在的,都与政府的相应6个部门统合。党委办和政府办为一套人马两个班子;党的纪检和政府的检查和审计是统合的;党的组织人事和政府的人力资源保障是统合的;党的统战部门撤销了,把统战等工作都整合一起建立了党委社会工作部,该部门和政府系统相关的另外一个管理民族事务、宗教事务和外事的局统合;党的政法委和政府的司法局统合等等。这样的大部门制改革将对电子政务已有的系统和将要构建的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都能按照顺德党政统合的党政组织结构整合的话,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县级政府管理与党政运行机制。这种变革对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产生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第六,适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体制机制。中国在过去十

多年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凡是管理体制比较顺的时候,都是电子政务推进比较快的时候;凡是没有一个好的推进机制和体制的时候,信息化建设就处在低潮。目前,国务院在没有信息办的体制下,如何来弥补和加快电子政务的发展,这是我们都要思考的大文章。比如,北京市成立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面一半区县都保留了信息办。所以,在特殊的背景下保留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推进机制,保留这样的组织,对推进电子政务发展非常有用、有效的。第七,加强电子政务的法治环境建设。目前,电子政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只有《电子签名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刚刚实施,百姓的满意度不高,还有非常大的一个提升空间。老百姓随时都可以在网上提问题,要求政府公开信息,这对政府提出很大的挑战,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八,探索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建设道路。这是摆在所有电子政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不能简单照搬外国的模式,要探索在中国这种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体制环境下,如何走出一条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这中间有很多要思考的点,比如,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电子政务的统一规划;共性的东西集中建,统一建;业务的东西分散建,使集中和分散有机结合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统筹规划在整个电子政务体系建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子政务规划 篇3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并

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ICT)在为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内的一致肯定。同时,在国际组织和研究机构发布的各项研究报告中,新加坡电子政务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获得了诸多荣誉。2011年6月,新加坡政府发布了《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用以指导下一个阶段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

eGov2015出台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制定并实施了“国内服务计算机化项目”,随后在2000年至2006年连续发布了电子政务行动计划I和II,特别是2006年“整合政府2010”(iGov2010)计划的发布实施,新加坡政府成功地推出了新服务,挖掘了新渠道,改善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010年对新加坡民众的一项电子政务调查显示,接近90%的民众对政府提供的电子服务的质量表示满意,超过90%的人推荐别人使用电子服务与政府沟通。同时,在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项研究和排名中,新加坡一直处于前列。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新加坡成为电子政务领域不断发展创新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然而,在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性需求。特别是web2.0时代的到来和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信息、表达思想。二是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变得更加重要,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协同成为有效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三是公众参与制定政策的需求与日俱增,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加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智慧,发挥作为国家一份子的力量。

面对已经取得的优异成绩和面临的巨大挑战,新加坡政府适时推出了《新加坡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1-2015)》(eGov2015),同时也是新加坡《智慧国2015》(iN2015)十年规划的一部分。以期巩固已有成绩,在巨大的挑战中寻求机遇,引领新加坡走在下一轮电子政务发展浪潮的前沿。

eGov2015的核心内容

(一)愿景

eGov2015的愿景是建立一个与国民互动、共同创新的合作型政府。即借助信息通信技术的力量创造一个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无缝融合的互动环境(如图)。

(二)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规划提出了三项战略重点,同时也是战略目标。

1.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Co-creating)

政府将继续利用ICT提高公共服务的内容丰富度和质量,通过搭建新的平台,与私营部门和公众合作,发挥他们的力量,共同创造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渠道。

一是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直接面向公众发布信息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的作用,提高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无缝融合的浏览体验。规划中正式推出mGov@SG这项公共服务,mGov@SG作为一站式政府移动网站,汇集了40多项移动服务,包括基于手机浏览器、本地应用程序和短信的服务等。此外,新加坡政府致力于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搭建一个名为OneInbox的一站式可信平台,有针对性地向用户进行电子回复。

二是政府作为平台提供者。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政府汇集民智将变得越来越容易。政府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提供者,还可以作为平台提供者,鼓励更多公众参与到创造新服务的过程中来。规划推出了一项新的公共服务——Data.gov.sg,Data.gov.sg是新加坡首个访问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用户可以访问和下载由50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5000多项公开数据集,并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开发和创新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而创造新的价值。

2.沟通促进积极的参与(Conne-cting)

公众咨询是政府机构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善用的重要工具。eGov2015规划旨在培养公民的决策意识和参与度,政府将加大电子民意征集方面的努力,尝试采用新方法征集民意、汇集民智,比如许多政府部门建立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吸引公众参与。探索新的平台,鼓励公众建言献策,如众包工具。规划指出将进一步完善REACH门户网站,使其成为所有政府民意征询活动新闻发布和更新的官方渠道,增加利用社交媒体、移动等其他简单应用程序发表建议的功能。

3.促进向整体政府转型(Cataly-zing)

合作型政府的核心是通过ICT使政府机构之间开展具有高效性和创新性的合作。规划侧重于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和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下一代“整体政府”基础设施以增强机构之间的协作,如建设国家高速宽带网络、推动云计算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等。以云计算为例,新加坡政府的云策略通过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针对相应的需求选择利用合适的云。政府将建设一个政府私有云(G-Cloud),营造灵活可靠的ICT环境。政府云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从几乎没有定制化的商业云开始,逐渐升级为完全私有的政府云,从而为整体政府机构所用,满足公共云无法满足的安全和管理要求。

eGov2015的主要特点

(一)以公众为中心,明确公众的主体地位

规划从愿景、战略目标到具体实施层面均把公众作为全流程的参与者,公众参与创造新的服务、制定国家政策,充分体现了公众的主体地位。政府则需发挥各种有利条件创造公众参与的环境,真正实现从“政府向你”向“政府与你”的转变。

(二)强化政府网站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

政府网站是直接面向公众发布信息和提供服务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型政府的集中体现。规划提出将对网站进行改版,力争向用户提供无缝、融合的浏览体验,同时也将开发出标准、通用的工具来支持政府机构提升网站质量,这些举措进一步巩固了政府网站的地位。

(三)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普及率的提高,新加坡政府开始提供更多功能丰富的移动服务。相对于其他服务方式,移动服务具有可以随时、随地、随身访问政府服务的特点,移动终端开始成为政府向公众和企业提供全面、及时、细致的服务最为便捷的手段和途径。规划特别提到了mGov@SG,作为一个新的一站式政府移动网站,它将使公众获取丰富的移动服务变得更加容易便捷。

(四)社交媒体成为汇集民智的主要载体

根据新加坡理工学院和尼尔森的调查显示,52%的新加坡人至少加入一个社交网站,主要是Facebook和youtube。如今Facebook在新加坡大约有220万用户,已经成为新加坡最受欢迎的在线社交网站。基于以上调查,规划提出了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提高公民的决策意识和参与度,汇民意集民智。

(五)政府开放数据是深化公共服务的集中体现

规划首次推出了data.gov.sg这一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站,除提供访问和下载外,还鼓励公众将数据用于研究和创造新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了政府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潜力,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个人和企业参与到政府数据开发中来,既有社会价值,又有商业前景。

(六)电子咨询是提高公民参与度的主要渠道

新加坡政府始终重视将公众咨询作为政府机构在修正公共政策或采取新措施时的重要工具。规划提出政府仍将重点放在提高公民的电子参与度上,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并与那些渴望为政府机构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建议的市民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进一步完善作为新闻和政府咨询活动发布的官方渠道的REACH门户网站的功能,即增加通过社交媒体网站和移动设备发表建议的功能,以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关于政府机构如何更好地进行电子咨询处理的指导条例也将出台。

(七)基础设施是整体政府转型的关键

整体政府转型的目标是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核心是达到共享和协同,而基础设施是共享和协同的基础。规划提出新加坡基础设施建设将围绕“整体政府”进行,构建下一代整体政府基础设施以增强机构协作。政府将投资建立一个政府云(G-Cloud),营造一个灵活可靠的ICT环境,同时也会建立一个中央级政府企业架构库来整合分析政府数据、应用和技术。这将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共享服务和跨机构整合,从而增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eGov2015对我国的启示

eGov2015规划的发布实施是新加坡电子政务领域的又一次重大举措。无论从战略层面,还是具体的实施层面都给我国发展电子政务以重要启示。虽然国情不同,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和所处阶段不同,但是融会贯通,仍然可以对eGov2015加以学习、借鉴并移植利用,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取得更大发展。

(一)首抓顶层设计,科学谋划电子政务发展蓝图

为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通过颁布实施一系列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指导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国分别颁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等一系列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政策规划。尽管这些政策规划明确了电子政务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但却缺乏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顶层设计缺乏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也造成了地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较为混乱的局面。同时,战略规划的延续性也是保持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世界各国纷纷颁布了下一个阶段的电子政务战略规划,我国也应加快脚步,尽快布局,争取抢占下一个五年电子政务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二)合作共赢,正确把握服务型政府的角色定位

新加坡电子政务已经向政府与公众合作转型,政府与公众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电子政务不再是政府一方的独角戏,共享和协同的外延已经延伸到了政府外部并直达公众。通过双方合作创造新的服务和应用,公众在获得满意服务的同时,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参与社会事务认同和成就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诉求与日俱增。因此,对政府执政和提供服务的水平有了更高要求。政府应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政府网站、开放数据平台、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工具的使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同时,公众参与也成为政府提供服务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这对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和新理念层出不穷,时刻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新加坡政府紧跟形势,适时适度地将政务与新技术和新理念融合,研究和创新更多的服务和应用,使电子政务带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开始融合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生事物。有些地方试点移动电子政务,建立了移动政务门户网站,在城市管理等领域加大移动终端的应用。政府部门和官员在网上开微博与公众互动也有实践,许多地方纷纷建立云计算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内部的办公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水平。因此要进一步鼓励政府部门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运用新技术和新手段,始终保持电子政务的生机活力和可持续发展。但是,盲目跟从引发的重复投资、浪费严重等问题,也值得政府部门重新审视和评估新技术带来的两面性。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电子政务规划 篇4

再安全的网络设备也离不开人, 再好的安全策略最终也要靠人来实现, 因此管理是整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对于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而且事关重大的国家级系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 我们有必要认真的分析管理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责权不明, 管理混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都可能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比如, 对某单位的政务外网部分, 制定了管理规定, 要求工作用计算机不允许通过拨号等方式连入互联网。但如何确保这个规定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和执行?如果没有可靠的工具支持管理人员去检查这个规定的执行情况, 那么工作人员很有可能置规定不顾而贪图便利, 这样, 政务外网的安全风险就增加了。

当网络出现攻击行为、网络受到其它一些安全威胁 (如内部人员的违规操作等) 以及网络中出现未加保护而传播的工作和敏感信息时,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多种安全设备均可以进行实时的检测、监控、报告与预警。同时, 当事故发生后, 也有多种设备提供日志记录, 作为攻击行为的追踪线索及破案依据。但如此庞大的数据由谁来分析?如何定性的分析这些数据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影响程度?如何综合管理这些安全设备?如何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做到责、权分明?就是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了。

要在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系统内建立全新的安全管理机制, 必须深刻理解网络并能提供直接全面的解决方案, 因此, 最可行的做法是管理制度和安全解决方案的结合, 并辅之以相应的安全管理工具。

对于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系统涉及的这些政府单位来讲, 各单位情况千差万别, 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管理策略和制度是比较困难的, 这使得整个系统面临极大的管理风险。

信息安全管理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保证安全产品真正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合适的程序性安全机制可以弥补安全产品的不足。安全管理制度的实现需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内各级领导提供指导方向和人力、物力支持来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可以遵循ISO17799的框架。

1 管理体系设计

在进行整个安全体系建设的时候, 我们还需要对安全管理体系做一些设计。

2 组织机构建设

为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顺利有序的实施, 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具体负责;该组织机构要在组织内统一建设, 要具备必要的行政职能。

成立由电子政务建设单位一把手任组长, 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机关各处室和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领导全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 研究确定“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重大事项。

在安全管理中心设有安全审计员, 担负保护系统安全的责任, 并负责制订相应的安全审计制度。安全审计员负责监视系统的运行情况, 收集对系统资源的各种非法访问事件, 并对非法事件进行记录, 然后进行分析处理。如有必要, 还要将审计的事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

在安全管理中心内设立安全技术小组, 负责安全咨询、日常安全设施维护和应急响应。

3 安全管理原则

“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三个原则。

(1) 多人负责原则。

每项与安全有关的活动都必须有两人或多人在场。这些人应是建设单位主管领导指派的, 应忠诚可靠, 能胜任此项工作。

(2) 任期有限原则。

一般地讲, 任何人最好不要长期担任与安全有关的职务, 以免误认为这个职务是专有的或永久性的。

(3) 职责分离原则。

除非相关主管领导批准, 在信息处理系统工作的人员不要打听、了解或参与职责以外、与安全有关的任何事情。

4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订应由平台管理部门组织, 工程承担单位配合, 相关人员参与制订, 经领导委员会批准后, 严格按制度执行。

电子政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有:

制订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防护的范围、各类数据的安全等级、管理要求等;

制订系统安全状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根据评估情况, 制订安全策略并及时更新;

制订机房管理制度。按安全等级要求实行分区控制, 限制工作人员出入与己无关的区域。出入管理可采用证件识别或安装自动识别登记系统, 采用磁卡、身份卡等手段, 对人员进行识别、登记管理;

制订各类操作规程和运行维护办法。操作规程要根据职责分离和多人负责的原则, 各负其责, 不能超越自己的管辖范围。对系统进行维护时, 应采取数据保护措施, 如数据备份等。维护时要首先经主管部门批准, 并有安全管理人员在场, 故障的原因、维护内容和维护前后的情况要详细记录;

制订备份和恢复管理制度。明确备份策略和恢复机制等;

制订异常、应急管理制度。系统在异常和紧急情况下, 如何尽快恢复的措施, 使损失减至最小;

建立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录取标准、录取程序、培训办法、职责、工作要求、操作权限等;对工作调动和离职人员要及时调整相应的授权;

建立安全设备管理制度, 明确各种设备使用和管理办法以及责任人;

建立证件管理办法。明确数字证书、身份卡等各类证件的发放、使用、回收等的管理办法;

建立日志管理和审计管理制度。明确日志的内容、要求和审计的过程、报告等管理办法;

建立技术文档及媒体管理制度。明确技术文档及媒体的借取、报废等的管理办法;

建立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版本的管理、安全补丁的安装、安全配置等的管理办法;

建立安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的范围、流程、责任人等。

5 系统的统一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遵从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 系统建设也必须从一开始就统一建立各类标准规范, 统一使用。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须遵从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信[2006]2号) ;《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中办发[2006]18号文) 。

机房建设要符合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2887-89)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 (GB9361-88)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GB6650-86)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SJ/T3000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BS 7799)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ISO 13335) 、加密标准符合RSA非对称加密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试行) 》。

6 业务培训

确立适应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机制的信息化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 制定开发信息化推进人力资源规划, 建立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针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制订系统的培训计划,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定期与随机相结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培训技术骨干和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实现分层级、分批次、分类别的全员培训, 不断提高与更新受训人员的操作技能与信息化知识, 以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7 系统的运维管理

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环节, 要寻求到一种将科学规范机制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由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专家咨询把关, 对监理、研发、集成、应用和维护诸环节严格责权。

“电子政务”系统建成后, 建设部门协调其他各职能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指导、协调、培训、管理、推广和服务, 同时负责信息资源及网络平台的管理、应用和维护, 业务软件及资源的开发应用等工作。

各业务处室设立信息管理员负责本处室的相关业务信息维护工作;各直属单位设立信息化建设管理员, 负责本单位网络安全运行与日常维护工作。

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建立运行维护管理机构 (人员) , 还要建立必要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应用安全管理、用户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管理主要指对网络设备以及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管理;应用安全管理主要指对应用系统进行管理;用户安全管理主要指对市级平台的管理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7.1 网络安全管理

在网络运维管理软件的支持下, 通过SNMP、RMON协议与被管设备、主机、服务进行通信, 实现有关的安全管理:

维护并识别被管设备、主机、服务的身份, 防止非法设备、主机、服务的接入, 防止设备、主机、服务之间的非法操作。

实时监视被管设备、主机、服务的运行, 发生异常时向管理员报警。

维护被管设备、主机、服务的配置信息, 防止非授权修改, 配置遭到破坏时可自动恢复。

维护网络的安全拓扑, 确保交换、路由、虚拟专用网的正常运行。

配置网络的安全策略, 设置网络边界安全设备的访问控制规则和数据包加解密处理方式。

审计、分析网络安全事件日志, 形成安全分析报告。

实现网络安全风险集中统一管理, 如对入侵检测系统、漏洞风险评估系统、网站监测系统的管理。

实现网络风险评估和防杀病毒。

7.2 应用安全管理

应用安全管理通过对平台上所有应用系统的管理和数据统计, 方便管理员及时掌握系统软件支撑层的健康状况, 并能随时对应用系统的运行进行动态配置。

运行状况分析:以图形化方式实时反映系统跟踪的应用服务的运行信息, 并分析统计生成运行状况表。能够及时发现线程故障, 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反映在监控页面上。

服务配置:控制每个应用服务进程运行如启动、停止。

应用性能分析和数据统计:提供不同的查询方式, 并可以按照日期、服务使用频率等进行数据统计。

日志管理:根据管理员的配置, 可以生成不同类型运行日志, 如:信息、错误、异常、debug信息等。

7.3 用户安全管理

管理员可通过管理中心实现对系统用户的管理, 主要包括:

建立和维护用户身份。

建立和维护用户权限。

建立和维护访问控制列表。

信息系统安全的实现是通过安全产品、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来最终实现的, 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将是影响信息安全得以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 需要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 来约束人的行为, 并通过加强培训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通过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建设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可以有效保障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以提高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

摘要:电子政务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技术, 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政府职能。我们要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考验, 就是要保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原则和制度。

电子政务规划 篇5

传统模式规划之惑

通过明确目标、原则,提出任务和措施,传统模式下的电子政务规划作为一个庞大的工作计划,基本上是比较完整的。但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来说,仅止于此是不够的。

首先,传统的电子政务规划过于宏观和原则,如同对所要构建房子的全景缺乏实质性描述。这样,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你建房顶、我开天窗似的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等也都在所难免了。有学者认为,由于规划与具体的工程实施缺乏有机联系,其间存在非常大的自由空间,强化了各部门建设方案的独立性,最终使规划被分割扭曲,也不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曾有某地方政府着手编制两个版本的全区“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一个是传统式的规划,用来发文件,另外一个是用来指导实际建设的规划,架构清晰、有可操作性。

其次,尽管某个地区(部门)的政府在理论上是一个整体,但由于其所属各部门(机构)的目标多元、专业多样,在传统的电子政务规划模式下,难以做到业务的整合与优化。在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发现,每个部门从其业务需要出发提出的建设需求都是有必要的,但如果顺应每个部门的需求和业务流构建信息系统,相关部门的信息系统之间就非常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或者“烟囱林立”,换句话说,就是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使各部门业务关系中不尽协调的部分成为显性矛盾。解决这种矛盾与政府机构的设置和职能的划分调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非常难以进行整合优化。通过电子政务规划来“越俎代庖”似乎勉为其难,但完全避而不谈也

是一个缺憾。的确,构建一个既能体现发展战略、明确工作计划,又能在梳理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确定应用框架和基础设施架构的电子政务规划,确实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对规划研究制定者的挑战也非常大。但通过调整编制规划的思路,改变原来的模式,应该还是可以把电

子政务的规划做得更实在一些。

做实电子政务规划的几点考虑

(1)统分结合、分层设计

一个区域或领域的电子政务规划,由于涉及的部门众多,业务关系复杂,单凭一个总体规划是难以做实的,因此可以通过设定若干规划层次,将原本一个规划难以理清的问题分解

到不同层面去细化。

比如,区域性的电子政务规划可以有3个层次的规划互相配合:第一个层面是本区域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作为一个全局性的部署,明确整个区域电子政务的总体架构,重点是明确集中建设与分布建设的分工,确定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第二个层面是对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业务领域分别进行规划,优先对诸如人口管理、税收管理、土地管理等比较稳定和关键的业务领域进行统筹规划。第三个层面是部门级的规划。各个部门按照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情况,制定一个以总体框架、实施步骤为主要内容的规划。当然,三个层面的规划必须要通过某种管理机制实现互相衔接。

实际上,规划层次的分解既是一个战略规划的过程,梳理了业务领域重点,也是一个任务分解的过程,将一些能够集中统一建设的内容明确下来,将各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作了限定,也留有空间,形成一个内在更为统一的规划体系。

(2)着眼业务,注重信息资源的规划

电子政务依托于政府的业务,承担着“优化业务流程”的使命,也面临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带来的业务变动的风险。因此,对业务的梳理就成为做实电子政务规划的前提。

只有在每一个层次的规划上确定并围绕关键、稳定业务进行统筹规划,才有利于保护投资、规避风险以及确定建设中的轻重缓急。承认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所有权,但更强调其公开特定信息的义务,从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着眼而不是从部门着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相关部门主动进行业务上的衔接与配合。可以说,电子政务规划甚至电子政务建设最具有价值的成果之一就产生在这个过程:辨识关键业务、确定业务的优先级、梳理业务需求和优化业务流程等等。当然,这个过程会使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和矛盾显性化,但矛盾的凸现也将推动业务的调整优化。对电子政务本身而言,这样就可以形成工程实施建设前的协调机制,而不必在系统各自建好后再去解决业务不能协同、信息难以共享等复杂问题,使电子政务规划真正成为各部门统一认识后可以依照操作的“行动指南”。

(3)重视技术架构,加强标准化

一个足够“实在”的电子政务规划,应该有清晰的应用蓝图和明确的技术架构。传统的电子政务规划偏重于文字描述,对技术架构考虑不够。因此,在业务规划比较清楚的前提下,对技术架构应尽可能给予详尽的确定,特别是细化网络、身份认证等共性需求和统一平台的规范。在应用层面,也应明确各项应用的主要指向和目标,特别是一些跨部门的应用,同时要对各项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作清晰的梳理和划分。此外,应在电子政务规划的整个过程中考虑“标准化”问题,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标准,另一方面对新的标准提出需求,使电子政务的规划过程同时成为电子政务标准的确定过程。这正是所谓的“以终为始”,以实施和操作反过来思考规划和标准,以效果和收益反过来看规划和投入,体现这样思路的电子政务规划

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篇6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网站规划内容 设计原则 功能模块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总称。它是通过网络、使用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利用计算机这种载体,将买卖双方的商务信息、产品信息、销售信息、服务信息以及电子支付等活动,用相互认同的交易标准来实现。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平台是电子商务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在企业的电子商务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网站内容规划是否合理、设计的好坏、推广的成败,直接关系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能否成功。

一、电子商务网站规划的内容

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是指从战略高度,对网站建设、运营进行的全盘谋略与策划。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网站构建目标和开展的业务分析、网站目标客户分析、网站市场定位分析、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和技术及工具的选择等等,下面仅简单地论述前几个问题。

1.网站构建目标和开展的业务分析。目标是网站构建的出发点,企业能够在网上开展的业务是以自身的商务需求和产品特色及行业特点作为选择的标准。

2.网站目标客户分析。调查与分析目标客户,了解网站可能服务的对象和他们的需求,规划与设计符合目标客户群的商务网站,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满足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吸引他们对网站的注意力,使企业的网站不仅仅是停留在公司形象宣传、信息发布与简单的信息浏览的层面上,而是真正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务网站。

3.网站市场定位分析。现代企业的运行,在生产和制造产品之前,往往都会对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竞争对手的情况、市场份额以及消费者心理做出全面的了解和分析,然后再生产,这样才能做到与消费者紧密无间的配合,电子商务网站亦是如此。盲目地建立一个网站就发布在因特网上,只能徒增企业的成本而已,因此市场定位分析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是必要而又行之有效的。

4.技术与经济及人员可行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构建与运行电子商务网站所必需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技术对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支撑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构建与运行网站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组织人员可行性分析主要是指保证网站构建与运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组织设计和管理制度的分析。学会有效的管理,使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因此,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网站管理系统应在这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原则

经过对以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企业网站整体规划,确定网站的发展方向和符合本企业特点的服务项目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网站的设计工作。

电子商务网站既要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同消费者之间大量复杂而零散的数据和信息,又要保证数据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因此与普通的Web网站相比在数据处理和传输方面要求更高,流程也更加复杂。因此,要使电子商务系统满足以下原则:

1.系统的安全性。在任何情况下,保证网站安全、稳定的运行,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恢复性无疑是网站设计的前提。

2.系统的经济性。高性价比是一个好网站的重要指标。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可扩展性,避免重复建设。

3.系统的开放性。商务网站只是企业整个商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它可能是企业的第一个系统,但决不应该是最后的一个。因此,它必须设计成支持开放性、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系统,使其能与原有系统(如果有的话)协调工作,并与将来新建系统相互兼容。

4.系统的先进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在设计时,要尽量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地运行。与此同时,也要防止片面地追求“一步到位”的倾向。

5.系统的易用性。网站必须设计成易于使用,而不只是信息的简单堆砌。因此,要求网站要有良好的导航功能;当网站的网页数目比较多时,应该提供站内搜索引擎服务,便于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在站内查找所需的信息。其次,网页要有可读性,可以考虑把长篇的网页分成多幅,或者提供网页之内的书签链接。

三、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模块

1.网上电子商务系统。商务网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网上开展电子营销。因此该系统是整个网站的核心模块,也是大多数电子商务网站中技术最成熟的模块。

2.用户认证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对客户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对用户提交的注册信息的进行分析,对不同业务系统的用户登录进行统一认证。包括用户密码、身份及权限的认证等。

3.询价系统。电子商务网站中的询价系统应为用户提供灵活的商品价格查询和分析手段,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复杂的查询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去搜寻自己需要的商品和价格。

4.商品检索引擎。商品检索引擎系统应支持多种方式的检索:既支持简单的关键词检索,也支持复杂的智能检索。并且支持同时对商品、分类等进行的高速查询服务。

5.网上调查系统。网上调查系统用于各种调查活动,可以插入在各种栏目中,商务网站中一般采用通用网上WEB调查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协助企业在网上开展调查,用来了解客户的消费心理,从而更好地改善服务。并且能通过调查结果,及时地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走向。

6.广告管理与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按年、月、日、时对广告投放点击进行统计,并对网友进行区域分析,提供商家各种相关的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日芬丁晟春等: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关于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篇7

一般来讲, 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未来的某个目标计划而进行的目标定义、任务范围分析, 并设计相关的实施步骤, 主要的内容是给出达到这个目标的行动计划, 要求指明行动过程中的任务构成、人员组织、时间安排。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是指:以完成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电子商务为目标, 给定未来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明确为来企业的商务模式、盈利方式和商务模型, 设计支持未来这种转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说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 选择构造这个系统的技术方案, 给出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安排, 说明系统建设的人员组织, 给出评估系统的指标体系。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首要依据是企业商务战略目标, 这就保证了电子商务系统能够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一致, 从而避免电子商务实施过程中偏离商务目标的风险。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明确了系统的目标、范围、规模、实施方式等内容, 提出了一个轮廓性、框架性的方案, 为企业电子商务分阶段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增强了电子商务实施的可预见性, 提高了电子商务实施成功的可能性。

2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内容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在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 制定出电子商务系统的长期发展方案和战略, 决定电子商务系统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进程。它对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电子商务战略分析与定位

由于电子商务系统开发需要企业投入很大资源, 因此开发电子商务系统首先应该明确系统规的目标和定位。

对于企业而言, 其商务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利润空间, 增加企业收入,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扩大市场份额。商务和电子技术结合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在设计电子商务系统之前, 必须明确完整的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电子商务活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 所以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定位是同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和定位相一致的。

2.2 确定商务模型

开展电子商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盈利, 即企业采用什么样的商务运作模式来获取市场利益, 其获利方式有哪些, 这些需要确定企业的核心业务所适用的商务模型。明确企业的获利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不同的商务模型直接关系企业构造电子商务系统所采取的策略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功能。

2.3 确定商务系统模型

在确定了电子商务模型后, 需要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 确定企业电子商务模型如何实现, 确定实现这一商务模型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的逻辑框架, 即系统模型。

2.4 进行可行性分析

根据电子商务系统的环境、资源等条件, 评估系统建设的成本和收益, 对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判断要建设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否有必要有可能获得成功。

3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方法

从业务流程来看, 和传统的企业信息系统主要的差别在于电子商务系统实施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商务模式, 而不是传统企业信息系统以改善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为主要手段的模式。

从信息交换和数据处理上来看, 电子商务系统涵盖了企业在市场、销售、生产、支付、物流、客户关系等各个业务环节, 不仅需要和企业内部的信息整合, 而且需要集成外部的信息系统, 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以下是几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方法。

3.1 IBM公司的规划方法

IBM公司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先驱和领导者, 将电子商务系统规划阶段按如下方式划分。

(1) 战略开发阶段: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开发路线。 (2) 体系结构设计阶段:设计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 包括处理、内容、应用和技术等等。 (3) 开发阶段:按照设计思路, 开发系统, 进行测试。 (4) 运营阶段:根据实际运营状态和业务流程的变更等对系统进行应用维护。

3.2 Prient公司的规划方式

Prient公司认为电子商务系统问题应该划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1) 战略规划:对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模式、市场策略、资金运作模式等的策划。 (2) 内容管理:网站信息内容的策划组织、个性化动态内容的设计和应用。 (3) 应用管理:WEB应用的开发和应用, 与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 建立快速强大的电子业务应用平台。 (4) 知识管理:电子化得业务信息的集成和信息的交互及协同工作的应用系统, 包括客户关系管理, 智能业务管理,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 实现技术与业务领域的有效结合。

3.3 一般系统规划方法

结合上面两个系统规划方法, 不难看出它们都同时强调系统规划在战略层次上的重要性, 然后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因此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商务模型规划和商务系统的规划。如图1所示。

(1) 商务模型规划是一种战略层的规划。目标是明确企业将核心业务从传统方式转移到电子商务模式时需要采取的措施, 确定企业的商务模型。概括的说就是去诶的那个企业未来核心业务的路线, 确定这种规划的人员不仅仅是技术人员, 更重要的是商务管理和决策层面的人员。

(2) 商务系统规则。商务系统规则是战术层的规则, 它侧重于以商务模型为基础, 规划支持企业商务活动的技术手段, 确定信息系统给的体系结构。商务系统的规划给出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可依据的一个基本框架, 所以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实现商务活动。由于这种规划过程侧重于技术实现, 所以它的主要参与人员以熟悉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各类技术人员为主。

在电子商务系统规划过程中, 还可以借鉴和使用传统的信息系统该规划方法, 比如关键成功因素法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CSF) 、企业系统规划法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 P) 等。

摘要: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是商务, 是以顾客为中心的业务流程的再造和价值链的重新设计, 所以在电子商务系统应用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研究商务方面的因素, 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必须以商务为导向, 而不是让技术来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系统,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军.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1.

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规划研究 篇8

关键词: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规划

近年来,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 而且大大促进了产业和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进程。在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驱动下, 各地纷纷兴建物流园区。这就运用到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而现代物流管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经营风险, 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之间的实物流, 按照其流动的规模、方向、时间特征, 提供相应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配送、报关、信息等全程化、全方位服务与管理。信息、商贸、运输是现代物流管理的3大主要要素, 其中信息是基础, 商贸是载体, 运输是保证。而物流园区则是由多家现代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 提供一定品类、一定规模、较高专业水平的综合物流服务集结点。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一样, 物流园区应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现代物流园区在进行发展战略规划时, 不仅注重用地的形态和功能组织, 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物流园区整体核心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将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整合物流园区各类信息资源, 使物流系统发挥最大的整体效益。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WS (邢台悟思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的规划项目, 结合WS物流园区信息与电子商务平台规划, 对相关的主要问题展开介绍和探讨, 提出了中小型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规划。

一、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规划

(一) 电子商务平台的规划的意义

1、整合物流信息资源。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整合各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 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 实现信息共享。

2、整合社会物流资源。通过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 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 形成并优化供应链。这有利于提高社会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 起到调配社会物流资源, 优化社会供应链、理顺经济链的重要作用。

3、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有利于实现与电子商务B2B或B2C系统的对接。

4、提高政府在线协同服务能力。采用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 融入电子政务功能, 完成在线政务服务, 包括在线审批、企业信用管理等服务, 实现一站式政务协同服务。

(二) 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规划指导思路和目标

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WS物流园区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指平台首先服务于WS物流园区自身的物流业务与应用需求, 满足从办公自动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到财务结算管理等一系列信息系统要求。

2、构建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 适应产业进步和提供多样化物流服务的要求, 这种要求首先反映在提供准时化物流和降低物流成本方面。

3、通过信息技术对物流系统资源整合提供支撑, 沟通企业群体之间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 促进协同工作及协同经营机制的建立。

4、通过信息手段, 强化政府对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能力, 支持物流市场规范化管理;同时, 为物流业的行业管理、发展与规划提供信息化的决策支持手段。

5、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将承担起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社会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二、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的功能

(一) WS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功能

根据WS物流中心目前运营及长远规划, 结合该区拟建的四大市场, 综合分析其信息平台的服务对象, 运用现今的先进理念如SOA, SaaS, 全程电子商务等可以用图1所示的用户总图表示WS物流园区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功能:

(二)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交换功能

电子商务平台由行业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通信网络支持子系统、信息终端子系统和物流信息协同平台构成, 其基础是物流信息协同平台。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信息的发布, 为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提供外部支撑信息, 拓展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同时, 也为政府部门间在行业管理上提供了协同工作平台。

以物流信息协同平台为基础的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过程如图2所示:

三、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体系结构

(一) 基于J2EE的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的体系结构

由于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以J2EE平台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开发。在J2EE平台上, 提取ebXML和cnXML中与物流园区相关联的商业流程和数据协议, 实现物流数据与ebXML、cnXML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基于J2EE的WS物流园区公共物流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见图3:

基于J2EE平台的公共物流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步骤如下:

1、利用J2EE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 (API) , 建立公用基础设施 (PKI) 系统, 以保证协同平台上的各个应用部分的顺利可靠的运转。

2、采用EJB中间件, 封装物流数据与XML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3、构造园区物流数据Web Service接口, 应用JSP等技术建立园区电子商务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和园区作业平台, 身份确认等安全性由PKI/CA保证。

4、对园区物流环节的专业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开发或升级改造, 提供Web Service接口。

5、将专业物流信息系统以应用服务提供商 (ASP) 模式在电子商务平台中提供。

(二) 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结构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简单地以信息系统的建设来替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全部内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不仅仅包括相关的网络、硬件和软件, 同时包括由此带来的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的转变、物流信息平台系列标准的制定, 以及由其他各种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等构成的保障体系。

综合考虑物流园区各部门、组织的联系和业务活动, 经过详细分析、规划。WS物流园区电子商务平台整体框架可由基础层、应用基础层和应用层3层构成 (见图4) 。

技术上, 采取全程物流的概念, 中小企业通过租用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达到管理自身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的目的。

全程物流电子商务平台的目标是将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分销网络、制造过程和采购活动联系起来, 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 以赢得整体竞争优势。全程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了的原有物流信息系统, 充分考虑整个物流中的信息流动过程及影响此过程的各种环境因素, 将现代物流中的商贸、运输、信息完美结合, 使得物流系统发挥了最大的整体效益。

四、结束语

电子政务规划 篇9

1 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01-2007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8%,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约6.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约1.5万亿元,占GDP比重约5%,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超过0.8个百分点,出口额达5 21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

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1)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强化自主创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优化环境巩固规模优势,以重大工程带动技术突破,以新的应用推动产业发展。稳定出口,拓展内需,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保持电子信息产业平稳较快增长;集聚资源,重点突破,提高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以用促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发展中保稳定,在稳定中谋转型,加快调整电子信息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基本原则。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针对当前外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的形势,采取积极措施,保持产业的稳定增长。同时,着眼长远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坚持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体制机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国家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以系统应用为牵引,加速技术自主开发。同时,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际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向我国转移,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拓展企业海外发展空间,提高电子信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 规划目标。促增长、保稳定取得显著成效。未来3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3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保持外贸出口稳定。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和相关服务培育成为消费热点,信息技术应用有效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融合。

调结构、谋转型取得明显进展。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市场影响力大幅提高。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比重从12%提高到15%。稳步推进电子信息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长产业链,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带动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3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

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9个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战略性核心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三大任务。

(1) 确保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稳定增长。

完善产业体系,保持出口稳定,拓展城乡市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实现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视听产品等骨干产业平稳发展。

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提高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能力,积极发展笔记本电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等重点产品,构建以设计为核心、以制造为基础,关键部件配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产业体系。大力开拓个人计算机消费市场,积极拓展行业应用市场,推广基于自主设计CPU的低成本计算机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税控收款机等产品。支持骨干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开拓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

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充分发挥整机需求的导向作用,围绕国内整机配套调整元器件产品结构,提高片式元器件、新型电力电子器件、高频频率器件、半导体照明、混合集成电路、新型锂离子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新型印刷电路板等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初步形成完整配套、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无污染、环保型基础元器件和关键材料,提高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提高电子元器件和基础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成本,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保持国际市场份额。

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彩电企业与芯片设计、显示模组企业的纵向整合,促进整机企业的强强联合,加大创新投入,突破专利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4C (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内容) 融合,促进数字家庭产品和新型消费电子产品大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过渡,推动全国有线、地面、卫星互为补充的数字化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丰富数字节目资源,推动高清节目播出,促进数字电视普及,带动数字演播室设备、发射设备、卫星接收设备的升级换代,加快电影数字化进程,实现视听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2) 突破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的关键技术。

抓住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机遇,立足自主创新,强化国际合作,统筹资源、环保、市场、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软件等核心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

完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支持骨干制造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大创新投入,推进工艺升级。继续引导和支持国际芯片制造企业加大在我国投资力度,增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完善集成电路设计支撑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集聚。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加强合作,依靠整机升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支持设计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支持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建设与科技重大专项攻关相结合,推动高端通用芯片的设计开发和产业化,实现部分专用设备的产业化应用,形成较为先进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国家安排引导资金和企业资本市场筹资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并举,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充分利用全球产业资源,重点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高国产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中文处理软件 (含少数民族语言软件) 、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技术、产品研发,实现关键领域重要软件的自主可控,促进基础软件与CPU的互动发展。加强国产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增强企业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中小软件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和联合发展,提高软件行业国际合作水平。

(3) 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

加速通信设备制造业大发展。以新一代网络建设为契机,加强设备制造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的互动,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以规模应用促进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加快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光纤接入网建设,开发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新业务、新应用,带动系统和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支持IPTV (网络电视) 、手机电视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建立内容、终端、传输、运营企业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新体系。

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把握软件服务化趋势,促进信息服务业务和模式创新,综合利用公共信息资源,进一步开发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引导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外包数据处理、信息技术运行维护等非核心业务,建立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服务外包体系。提高信息服务业支撑服务能力,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满足产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支持RFID (电子标签) 、汽车电子、机床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标准制定。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结合国家改善民生相关工程的实施,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等领域应用。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水平,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壮大涉农电子产品和信息服务产业。

4 政策措施

(1) 落实扩大内需措施。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普遍服务机制,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电信和广播电视覆盖,加速实现“村村通”。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 (发光二极管) 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建立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带动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发展,引导国内企业互相配套。

(2) 加大国家投入。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6项重大工程,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

(3) 加强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国发[2000]18号) 明确的政策,抓紧研究进一步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认定目录和标准。研究出台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的鼓励政策。

(4) 完善投融资环境。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有效发挥信用担保体系功能,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集聚区,扩大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外汇资金需求,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进口信贷方式给予支持。积极发展风险创业投资,大力支持海外归国人才在国内创业发展。落实优惠条件,降低商检和物流费用,支持国外企业稳定在我国的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维修、配送及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

(5) 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

(6) 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强化出口信贷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落实科技兴贸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大力推动TD-SCDMA等标准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商用。落实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软件外包企业加快发展。

(7) 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系统整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促进联合协同创新。大力推进TD-SCDMA、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中文办公文档格式、WAPI (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 、数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等标准产业化进程,加强RFID、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家庭产品等关键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集成电路升级等6项重大工程所需高端人才引进列入国家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相关计划,提高国内研发水平。

5 规划实施

电子政务规划 篇10

“十二五”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应聚焦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取向, 积极推进核心业务应用是新时期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改善公共服务。要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要重视推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要逐步增加服务内容,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是要加强社会管理。通过整合资源, 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 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加强协同共建, 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 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三是要强化综合监管。要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 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要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 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 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 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 提高监管能力;要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 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

四是要继续完善宏观调控。要通过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 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 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规划编制中既要特别注意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 又要注意规划的可行性、延续性;既要注意从发展历史出发, 基于“十一五”形成的基础, 推断“十二五”发展路径依赖, 又要从“十一五”以来国内外环境变动出发, 把握“十二五”发展新机遇、新挑战, 还要注意从未来发展趋势角度把握十二五发展趋势和定位。

“十二五”规划编制必须勇于创新, 包括协调重大关系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原则创新、规划定位创新、发展指标创新、发展路径创新, 通过规划创新体现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

电子政务规划 篇11

其中子规划《数字电视与数字家庭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生产基地,到2015年,以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为主的视听产业销售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

产业数字化、平板化、绿色化发展成效显著,平板电视比重从25%提高到79%,节能发光二极管(LED)背光电视2010年占比达到18%;平板显示产业链逐步完善,高世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及模组、多面取等离子显示屏(PDP)面板规模化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产量和质量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论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推广 篇12

1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

1.1规划的意义

所谓规划,就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人们只有对未来事物进行充足的准备,完善的规划,未来的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尽早达成目标。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已经逐步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了, 商家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 , 也采用了投资低、风险少、客流量大的网络营销方式因此,电子商务一时间也水涨船高,电子商务网站的创建炙手可热,在这个时候,对网站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自己的网站位于领先位置,与众不同,便会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但在网站上所进行的交易以及展示都是无法通过语言解释的,也看不到实物,那么在网站建立初期规划好一切,交易方式令人满意,网页色彩、布局设计别出心裁,浏览过程方便简单都会为自己的经营招致大量客户的。

1.2网站规划的项目及内容

1.2.1电子商务网站的定位

不管建立哪一种网站,首要明确的就是网站的面向对象。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功用,面向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对此,就要在建立网站之前先做好定位,从不同的层面上来讲,网站定位分布为很多方面,但总的说来,大体上也不外乎以下三种:

(1)企业形象宣传定位

企业形象宣传定位就是企业的宣传,该网站主要定位为企业形象宣传、企业设定、产品特征以及联系方式等,客户可以通过浏览该网站了解更多关于企业产品信息,企业建立这种定位的网站耗时少、花费少,但是同时该定位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进行交易。

(2)企业门户定位

通过企业门户网站,客户可以登录进而获取企业或商家信息,进行交易。很多大型企业都已经建立了这样的门户网站,便于将企业外部客户与企业内部资源以及供货商等一系列相关人员紧密的联系结合,既方便了企业营销管理,又方便了客户的了解购买。

(3)企业内部管理定位

该网站定位通过将企业内部员工信息整合到网站上,内部人员登录网站进行彼此交流、发布企业内部信息,在网站上建立这样一个囊括公司所有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2.2电子商务网站页面设计

在进行商务网站页面设计时,只有极具特色,让人印象深刻,吸引人的网站页面设计才有可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且,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电子创意的特色也凸显了公司企业的生命力,因此,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是不容小觑的一个重要手笔,设计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三点 :

(1)网站风格持久

创立一个优良的口碑、人尽皆知的品牌并非易事,最为重要也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有一个深入人心、持久不变的LOGO,有属于自己的品牌设计、品牌风格,作为一个网站设计者,应该让自己的公司企业网站页面使人印象深刻,而且主题风格始终统一,会使人印象深刻,还会让人感觉公司企业或许与其网站设计一般,秉承守原则、讲信誉的宗旨。

(2)布局简洁大方

无论是什么,对于所有受众来讲,范围最大的莫过于简洁大方,无需浓墨重彩,亦无需哗众取宠,淡雅简洁反而更容易让人喜欢上这样的页面,也因而多停留片刻,即便是这片刻的时光也会为公司的信息展示争取极大的机会。(3)多媒体素材的合理运用

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令多媒体也随之步入社会前列,在很多地方都有多媒体素材的出现,在网站页面设计的过程中,如果适当的加入一些多媒体素材能够更好地展现公司企业风貌,但是要切记,由于有些多媒体素材过大,会导致缓冲相应较慢,最好添加温馨提示,让客户耐心等待。同时多媒体素材的内容也要选择最能够凸显公司特色的,否则效果难免适得其反。

1.2.3电子商务网站的功能规划

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功能有信息管理、沟通交流、网上交易等等 , 电子商务网站还可以高效的统筹用户资料、个人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在用户注册、认证、登录的过程中也可做好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工作。在以网络营销为主体的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网站的构建是核心内容。

由于网络的实时性非常强,因此对于公司信息的发布流通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企业信息得到及时的传播,内部人员可以更轻松、更及时的掌握公司发展动向,而外部客户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公司情况 ;在与客户的交易方面,电子商务网站也可以提供极大的便捷,公司可以将用户交易页面做更精细的规划,以便用户交易放心,在规划中,可以设定用户选购项目、确认项目以及支付项目等,在交易过程中购物车的管理、订单的生成与确认、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都是参考范围 ;企业内部管理中,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便捷的方式,公司以金字塔的形式将全部员工信息收录在网站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可以达到一种透明的状态,不但可以增强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度,使其更加依附公司,还可以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统一安排管理。

2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

2.1推广的原因

随着网络营销逐渐走上社会舞台成为营销手段中的重中之重,电子商务网站也成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做好网站的推广工作对公司的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的发展不但靠其自身的实力以及待客之道,还有很多潜在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其中,知名度以及好评率都是备受瞩目的,电子商务网站能够得到全面广泛的推广,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客源,降低成本,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容估量的利益。

2.2推广的方法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推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 :

2.2.1利用搜索引擎

互联网就像是一张遍布全球每一个角落,可以将每一寸尘埃都连接在一起的大网,在这个大网中,搜索引擎就是方便你打捞的工具。对于公司的电子商务网站建立,选择一个运行优良,关注率高的搜索引擎便是非常重要的。在各大网站竞争中,只有使自家的网站在搜索网页中排名靠前、点击率高、访问量大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力度,那么优化搜索引擎责无旁贷,像网站结构、主题、关键词、热度图片等等都是优化引擎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时常关注社会流行元素以及网络热搜词汇等可以提高搜索度的事物。

2.2.2发布网络广告

优秀的广告对于宣传推广可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在网络上的广告要特点鲜明、制作精美、内容明确。在各大网页页面闪动广告,可以让互联网用户在登录网页的同时无意间看到 ;在播放视频之前的广告时间里出现也是容易让人记住的,另外,利用时下最受欢迎的交友聊天工具,像QQ、微信、百度贴吧等进行广告宣传,同样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2.3巧妙使用网络链接

与商业伙伴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后可以进一步友好相处,互通关系,在彼此的公司主页上可以插入对方的网络链接,非但可以促进双方贸易关系,还可以为自己的公司起到更多的宣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选择与自己建立友情链接的网站时最好选择可以和自家公司互补的,这样可以满足客户的连锁需求。另外,在很多时候,相较于自己输入网址信息查找,人们更乐于点击网络链接直接进入,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我们还可以在多处大型网络交流平台上发布简短有力吸引人的公司简介并附加网络链接,收效也是很明显的。

2.2.4电子邮件功能的深度挖掘

市场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互联网使用者都在使用电子邮件,对于商家来说,利用电子邮件发布广告对自己的产品、企业进行宣传推广也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法。因此,EDM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在强烈的市场要求下正如雨后春笋般生长着,大批量的专业邮件营销服务商也应运而生。由于掌握着大量的客户数据信息,以及成熟的邮件编辑系统,这种推广方式深入人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公司应该先与各客户建立良好的前期信用关系,这样可以促进收件人点击阅读邮件的数量。此外,电子邮箱中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能可以被利用,比如我们可以在邮箱中制定本公司的期刊,在期刊中详尽的介绍本公司,内容插图都要具有吸引力并且定期发表,以供邮箱用户订阅,也是可以招揽大批的拥护者的。

3结论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公司企业谋取更大的福利,那么规划与推广都不可能单独存在,二者是互相促进的。一个网站的规划再好,没有得到推广也始终停留在搜索的最后页,始终归于沉寂,难以被人们发觉、注意,也就无法为公司进行宣传,更无法使公司在网络上进行交易运营 ;同理,未经规划的网站直接进行推广,结果可想而知,网站的页面粗糙,公司客服不到位,商品交易不顺畅,都是这其中潜在的问题,久而久之,光顾者会少之又少,即便是推广出去的网站也是可以被人们遗弃的。因此只有把做好一切规划并如期建设的网站以最大的力度推广出去,将之放在合适的平台上才可以使网站风生水起,进而为公司创造更高利润。

摘要:在现今21世纪,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方向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当代营销的核心。在众多营销手段中,电子商务能够脱颖而出在当今乃至于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主要营销手段,是因为其所独具的特色,在产品推销、买卖双方沟通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即主要针对如何进行电子商务网站规划与推广展开讨论。

上一篇:发电机设备下一篇:绘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