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2024-05-13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通用12篇)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1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深入地融入世界,我国现代企业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当前,缘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并已逐步波及到实体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认为,全球的经济增长前景堪忧,2009年的全球GDP增长率将降至1%左右,并直到2010年才会复苏。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降到7.5%。世界银行还预测全球实际进口贸易增长将从2007年的7.4%降至2008年的5.8%,而2009年将会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国外市场的严重萎缩,使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更加突出,我国经济的寒冬可能正在到来。但疾风知劲草,企业在面临被削弱,甚至淘汰风险的同时,如果坚持科学的发展战略,也可以借此机会通过卧薪尝胆、苦练内功,巩固甚至扩大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为下一次飞跃创造条件。这其中,如何搞好人才管理、品牌经营和产品研发,是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的关键。

一、抓好经济危机下的人才管理

2008年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受冲击最重,但根据锦田顾问(中国)公司日前发布的《珠三角2008裁员与降薪调查报告》显示,75%的珠三角企业暂无今年进行裁员的计划,相反,40%的企业表示今年有加薪的计划。在经济寒冬中,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同样也可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而人就是知识的基本载体。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现在与将来。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人性回归”的时代,“以人为本”是一切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首先,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必须灵活调整“人才配置”。所谓配置,最简单地说,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实现现有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外部需求不旺,产品库存增加时,企业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设备更新维护、新品开发、完善制度性建设等方面,以增加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通过合理配置,可以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使现有人员发挥更大效益。

其次,激励措施的侧重点也要更多地由工资、奖金等物质激励转向精神和心理激励。激励,就是为每个职工提供一种追求与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些目标将会满足他个人的需要,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和潜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不断增加物质奖励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早在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就在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实验”中发现,工作的物质环境和福利的好坏,与工人的生产效率并非有明显的因果关系,相反,职工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很大。所以说,物质激励虽然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不能指望只凭高工资就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最后,加大企业人才培训力度,既可以暂时消化富余人员,又增加了未来的人才储备。培训是企业主动投入使员工价值提升的过程。人才的培养和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形成对企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从知识角度来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知识快速更新,一个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5年以后,其大学时所学的知识将有一半以上被淘汰。因此,企业的各种培训,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现代企业,竞争实质上是对各种资源的竞争,但最终应归结到人力资源的竞争,因为人是最为重要的资本没有人什么也干不成造就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功能,是强化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危机过程中,企业即使优化调整了人才配置,人力仍很可能会出现富余,这时,企业可以把脱产培训当作蓄水池,针对企业在前期运营过程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对员工加强关键技能的培训。这样可以进一步凝聚士气,巩固和扩大员工的技术优势,从而在人力资源方面提升竞争力。

二、注重经济危机下的品牌经营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象征代表。品牌就是告诉人们企业将成为什么样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一个美好的品牌能够激发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激发人们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可见,品牌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品牌战略,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进行的,围绕着企业及其产品的品牌而展开的形象塑造活动。一个企业拥有品牌,既证明其经济实力和市场地位,也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

首先,企业必须坚定地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就是把打开市场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金融危机风声刚至,东南沿海许多玩具、服装等代工企业就在一夜之间倒闭。因为他们长期贴牌生产,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代工的欧美品牌一旦陷入困境,自己也难免池鱼之灾。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自主品牌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要创名牌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品牌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而且有利于企业进行广告宣传,扩大事业领域。一个企业拥有品牌,说明了其产品是在经历了市场的大浪淘沙后幸存的品质保证,它经过检验并得到消费者普遍认同和一致好评。这次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我国企业在自有品牌上的弱势,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其次,企业要注意不断增加品牌的含金量。当前的品牌发展,与现代的物品相对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对品牌的倚重与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名牌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但一般情形下质量和相关服务较好,令人放心。当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众多不甚了解的商品时,只有选择品牌,才是最安心的。所以品牌是企业的财富之源。可是,因为激烈竞争,品牌建设也是不进则退。所以,企业的品牌经营需要持续的呵护和投入。

三、搞好经济危机下的产品开发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下的有效需要不足引起的。这时产品间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残酷激烈,所以在产品精度、深度和广度上的开发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加速产品研发。产品创新,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同质化越严重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越强,彼此间的竞争也更激烈,而高精尖产品则因为供应者少,有着相对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经济危机下,可以把原来用于扩大规模的投入更多地转到产品升级换代的研发上面,尽快与同类产品拉开距离,避免陷于低端市场的苦战。

其次,要注意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中国家往往集中于其中的生产环节。可是在当代的国际分工中,生产阶段的利润在日渐压缩,设计、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利润分配在增加。所以我国企业也应该注意加强向产业链前后两端的延伸,控制自己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市场销售网络和客户群,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另外,要注意利用国际经济低迷之机拓展海外原料与生产基地。目前国际资产价格下降,我国企业应抓住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下降的时机,加强与自身产业链相关产品技术和资源的海外并购,以此确立自己的长远优势。

最后,企业产品的开发也要时刻紧扣我国的国情。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近期密集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在大幅增加国家投资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还推出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企业也应加强相关产业政策分析,找准自己的切入点,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

总之,我国企业要辩证地看待和分析当前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在看到危局的同时,也要看到其中的机会。经风雨才能见彩虹,在考验面前实施科学的人才管理、品牌经营以及产品开发战略,我国企业完全可以克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利用这个机会加强后劲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不断加深之际,我国企业的发展既面临压力,也存在机遇。坚持以人才管理、品牌经营和产品开发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发展战略,有助于我国企业在考验面前站稳脚跟、练好内功,为在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更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金融危机,现代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毅,龙新桥.中国企业品牌战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2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市场动荡波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展,金融风险传递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金融危机爆发的周期在缩短、频率上升,由历史上的10年左右缩短到现在的2年左右。如何防范金融危机,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金融危机 防范 分析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围绕着美国创新出的,并渗透到金融机构投资产品组合中的一系列“次级贷款打包”、“次级债务”衍生产品,形成了一个由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组成的复杂资金链条,随着链条的不断拉长,投行及其他机构用高杠杆的交易,使次级债务风险不断向周边关联者蔓延扩散,直到衍生产品价值与其真实资产价值之间的联系被完全割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而产生了泡沫风险。美国在金融领域的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的根本原因。随着资产证券化的盛行,相应的金融监管并未随之更新,对金融工具创新尤其是房地产市场上的金融创新的制约机制缺失,直接扩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自由放任和缺乏有效监管的环境,激发了追求高回报、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基础金融产品基础上衍生再衍生,交易品种迅速增加,且交易各方都持有大量风险敞口头寸。风险管理系统中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对与次贷相关证券和其它复杂信用产品的评级过程中,其独立性、透明度以及评级结果的质量方面也存在缺陷。全民借贷消费模式也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大众消费主义在美国社会居于支配地位。而美元在二战后具有的世界货币的特殊地位,各国的外汇储备出于保值和安全的考虑,不得不又去美国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债券等金融产品。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

二、我国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流动性过剩

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2007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7%。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3万亿元,同比增长21%。流通中现金M0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全年累计现金净投放3303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62亿元。货币的供应相对与需求显得“过剩”。不受控制的流动性过剩,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流动性集中于金融体系,增加了金融企业多发放贷款的冲动和压力。

2.资产泡沫

房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对银行贷款非常依赖,而且往往通过土地或者房产本身来获得抵押贷款。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那么开发商的资金链条将会发生断裂,从而难以偿还银行债务。一旦房地产市场崩溃,那么个人违约率的上升将给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部门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样,银行难以通过变卖贬值的抵押品来收回贷款,从而形成债务危机和银行偿债压力。

3.金融体系风险

当前,中国银行业无论是在产品服务种类、服务质量方面,还是科技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较以前都有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但是我国国有银行在风险管理上的差距,给将来与国外商业银行展开全面竞争带来巨大挑战。另外,虽然股份制改造已基本完成,但是离建立真正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还是存在较大距离,特别是在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机制上还存在不足。

三、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措施

1.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实际上,这场金融危机把中国更加彻底地推到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的十字路口,中国经济应主动调整为靠国内消费、投资的增长来带动。我们需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规划、落实以消费为主导模式的发展战略,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活跃消费,拓展内需,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革完善教育和卫生以及养老等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挖掘消费的潜力,特别是激活农民购买力,不断把潜在消费市场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市场,就能够为经济增长创造长期不竭的动力,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应更好地控制住金融开放的业务范围和节奏,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2.理智发展房地产金融业务

对房地产而言,重新审视现行的住房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估计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尽管奥运会后,全国楼市成交量持续在低位徘徊,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政府也提出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措施。所以,从中长期的趋势看,房地产市场经过目前的合理调整,仍将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房价的快速上涨往往会掩盖大量的风险。所以,我国应主动挤掉房地产泡沫。银行一定要重视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各类金融风险,特别应关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建立健全抵押保险和担保制度,加强对房贷市场的监管。

3.大力开展整顿金融会计秩序活动

针对目前一些金融机构,借助于会计手段,通过乱用会计科目、假造账表、私设账外账等方式进行违规经营,致使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的现象,要在金融会计部门开展打“三假”,创“三铁”活动,并将这项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4.积极引入市场力量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3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物流作为现代流通方式的主要渠道和载体,其沟通生产和消费的枢纽作用不断增强,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自2008年9月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转变,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影响逐步加深,并呈现出从外贸物流向国内生产、商贸和消费物流领域传导,由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受国际及国内环境双重制约,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等物流业集聚区所受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影响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近年来凭借区位、港口及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及城市资源,地区物流业快速崛起,现代物流产业在环渤海经济中比重不断增加,钢铁物流、重化工物流、港口物流等行业物流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但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效应的日益显现,环渤海地区受物流需求降低及发展环境恶化的影响,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新问题不断产生、老问题逐步恶化”的困难局面。通过对环渤海地区近年物流业重要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地区物流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2008年环渤海地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对外贸易总量有所降低,受其影响物流业总体发展速度明显减缓。以环渤海地区两大经济发展核心北京及天津市为例,2008年两市出口贸易额为574.6亿美元和422.29亿美,其增幅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幅度下滑,其中北京市降低11.5%,天津市降低3.1%。而同期两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增加值分别为802.3亿元和320.63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19.3%和9.9%,增幅与上年相比降低 10.1%及6.3%;两市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40.2亿吨公里和14479.07亿吨公里,与上年相比下降2%和4.5%。通过以上数据的对比分析,可明显看出由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环渤海地区出口贸易总额降低,对环渤海地区物流需求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制约了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快速发展。

(二)物流业运行质量有所下降

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物流市场需求降低及市场运行环境恶化,对环渤海地区物流业运行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物流费用构成及物流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两方面,由于缺乏环渤海地区相关方面的统计数据,故很难对其加以量化描述。但从全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所发布的2008年全国物流费用构成情况看,自2004年以来,在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构成中,运输费用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54%以上,在2008年这一比例降至52.6%,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保管费用所占比重一直处于33%以下,而在2008年这一比例升至34.7%,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完成19965亿元,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占GDP的6.6%,相对于2007年和2006年的相关指标而言均有所下降。通过对以上全国平均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全国物流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度有所下降;物流业库存总量有所增加,但物流市场运输需求下降,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有所显现。环渤海地区作为国内物流业较为集中,且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经济区,其物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程度必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物流企业运营压力显著增加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受物流市场总体需求下降及企业资金周转效率降低的影响,环渤海地区国际货代、公路运输、航运等物流行业业务量明显下降,物流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利息成本增大、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加之物流企业客户延长帐期、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等问题的逐步恶化,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压力显著增加,受其影响环渤海地区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处于破产边沿。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部分重点物流企业的调查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36%,增幅高出业务收入三个百分点,同期利润率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超过四成的企业实现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四)主要涉外物流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地区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涉外物流需求总量下降,其中航运、港口及国际货代方面需求所受影响最为明显。以环渤海地区三大枢纽港为例,2008年天津、大连、青岛三市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14028.87亿吨公里、4199.2亿吨公里和4384.35亿吨公里,与2007年相比除青岛市航运业有所发展外,天津市及大连市发展速度都有所减缓。同期三市完成货物吞吐量35593.20万吨、24600万吨和30029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20462.20万吨、8600万吨和20664万吨,与2007年同期相比货物吞吐量增幅分别下降 5.1%、0.9%和4.95%,外贸吞吐量增幅分别下降17.5%、12.7%和4.28%;三市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850.20万标箱、452.5万标箱和1037.7万标准箱,与2007年同期相比除天津略有增长,大连及青岛分别下降0.1%和12.63%。

通过对环渤海经济区内航运、港口及国际货代较为集中地区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环渤海地区航运、港口及国际货代业务发展皆受到明显制约,其中国际货代由于受对外贸易吞吐量大幅缩减的影响,其所受影响最为显著。

(五)原有发展问题进一步恶化

除以上几方面影响外,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经济区物流一体化程度低、物流产业结构趋同、物流业资源缺乏整合、物流设施配套及兼容性差、物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第三方物流发展程度偏低等问题,也由于金融危机对物流业发展环境及资金链的影响而呈现日趋恶化的趋势。

二、促进环渤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更对环渤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未来随着金融危机影响范围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的全面过渡,以及后续影响效应的逐步显现,金融危机对环渤海经济区社会经济及物流产业的影响程度将日趋严重,为此政府及企业有必要通过积极的调整和防控机制,借助政策扶持、金融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经营策略调整等手段,实现对金融危机影响的积极应对及有效控制。

(一)加大政策支持,促进物流产业转型发展

为最大限度降低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政府应积极发挥管理、引导职能,通过机制创新和政策扶持为物流业发展扫除制度及外部环境障碍。首先各级政府应借助积极的财政、税收、土地及投融资政策,缓解物流企业经营负担,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此外各级政府还应对原有物流发展战略进行重新调整,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创新环境及物流信息化等方面投入,在重视区域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引导物流业向专业

化、现代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二)发展物流金融,降低物流运营风险

金融危机对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于物流需求降低,另一方面则集中于物流资金链断裂。供应链运作过程涉及生产、加工、运输等众多环节,任何环节资金运转出现问题都将对供应链产生严重影响。物流金融作为物流与金融结合的复合化业务,通过应用仓单质押、授信融资、反向担保等金融手段,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过程中的抵押、贷款、投资、信托等中间业务。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不仅能提升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运行效率及运作效益,更可为物流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在提升资本运转效率的同时,增强企业资金稳定性,降低物流企业运营风险。

(三)增强区域合作,加强物流资源整合

从基础条件看,环渤海地区区位优势显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基础条件的良好条件。但长期以来环渤海地区物流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的缺失,导致地区各省市物流产业定位雷同、物流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物流网络结构混乱、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环渤海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本次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深入,这一问题对地区物流业的影响将愈加严重。因此环渤海各省市有必要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构建统一的物流发展协调机制,打破物流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推动区域内部物流产业分工与协作,实现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以及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由此全面提升环渤海地区综合物流发展能力。

(四)促进产业联动,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环渤海地区制造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化工业基地,地区工业制成品物流占物流业务总量的较大部分,制造业稳定发展对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随着国际分工的日趋明显和跨国公司跨国生产的普及,工业生产组织和工序流程被高度分解,物流已成为制造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现代物流服务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当前在以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经济水平及现代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升的带动下,环渤海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及工业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特别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拉动下,现代制造业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可见加强统筹规划、促进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仅有利于化解当前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更有利于加快地区现代制造业升级、培养现代化物流体系,为环渤海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创新物流企业,开拓国内外物流市场

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在环渤海地区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物流业务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市场产品需求大幅缩减,导致地区国际物流需求明显降低,严重阻碍了地区现代化物流的发展。为缓解这一问题,物流企业应结合当前形势,以企业创新发展为核心,重视企业理念创新、服务手段创新及运作模式创新。通过构建全面、高效的现代物流运作体系,推行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理念,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第三方物流服务,依托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以及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整合化发展,实现物流企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创新性跨越,由此增强物流企业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

此外,物流企业应通过积极的市场运作主动化解市场需求不断缩减的艰难局面,在争取保持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主动出击开拓国内外物流市场,力争在扩大韩国、日本等环渤海周边国家市场份额的同时,借由欧亚大陆桥向中亚、东亚以及东欧等地区拓展。并在将广大环渤海经济腹地纳入服务范围的基础上,积极向中西部地区市场渗透,通过不断开拓新兴市场调整企业服务重心,降低金融危机对物流企业的冲击,为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基本市场保障。

三、小结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4

2010年11月4日,美国重启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 E2),这引起了世界资本市场剧烈的反映。在本次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的时期,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这无疑对金融危机的的发展态势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体系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K rugm an)于1979年首创的。该理论是在黄金本位制度崩溃后,随着世界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而采纳浮动汇率制度的国际金融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当前货币危机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许多西方学者都使用该模型来解释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机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货币危机模型按照其研究的重点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探寻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矛盾关系,即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二是危机预期模型,其研究的重点在于强调危机的自我促进(又称为自我实现)的性质,即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三是道德风险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金融资产泡沫同金融机构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以上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结论都明确地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急剧逆转的根本原因。国内已有的综述货币危机模型方面的文献十分丰富,但它们缺乏系统、全面地阐述每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形成的假设前提及其基本原理,在研究每一代危机的困境方面涉足更少。因此,本文试图在作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高晨伟、王选华,2010)进一步来弥补该领域的不足,全面地研究三代模型的演化路径、理论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以便对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把握,并为研究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理论帮助。

二、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逻辑

(一)模型的假设前提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定前提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政府将内部均衡视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二是外汇市场信息完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国内外资本可完全替代,且投资者进行理性决策;三是政府发行货币不受限制;四是外汇储备规模有限,可以持续耗尽,但购买外汇的本国货币规模不受限制,可以自由得到;五是外汇市场实行固定汇率。

(二)模型的理论体系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主要研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攻击同国家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K rugm an在1979年所构建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假设前提之一就是完全预见能力的存在(即外汇市场的信息完全),在这种假设前提下,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政府所实施的扩张性经济政策同固定汇率之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性最终会导致理性的投机攻击产生。其理论逻辑在于:扩张性经济政策→财政赤字→增发货币→影子汇率↑→本币贬值。这时,公众会减持本币数量,增加对外币的持有,通过调整其资产结构来降低本币与外币未来收益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因此,在社会公众理性投机的持续攻击下,政府不断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货币,已有的外汇储备会随之而耗尽,固定汇率逐渐丧失。后来,弗拉德和加尔伯(Flood and G arber,1984)认为,由于国内的信贷过程和投机攻击随着时间的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K rugm an模型中的完全预见能力假设不成立,他们对K rugm an模型进行了改进和简化,简化模型称为K-F-G模型。在K-F-G模型中,所有的经济变量都是动态变化的,且是一个具有线性结构的国际收支模型。该模型的基本结构为:Mst=Pt[a-b.Ret](1)

模型(1)的约束条件为:

在简化模型中,各变量的经济涵义在于Mst代表国内货币存量,Pt代表物价水平,Ret代表预期通货膨胀率,Rst代表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Dct表示国内信贷量,Eft代表换算成本币以后的外汇储备,Dct'代表国内信贷对时间t的导数,Pt'代表物价水平对时间t的导数。由于国内货币存量Mst随时间t不停变化,因此模型(1)是一个实际货币需求函数。而从表达式可以看出,货币存量Mst与价格水平Pt成正相关关系。是个完全预见性假设,因为预期通货膨胀率Ret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完全相等。Pt=Rst表示汇率同国内的物价水平相等,因为这里的假设前提是以购买力平价来决定汇率水平的高低,同时假定国外的物价水平固定不变,这样就可以将国外的物价水平标准化为1,从而等于国内的物价水平。

Mst=Dct+Eft的涵义是国内货币存量Mst为国内的信贷总量Dct与该国的外汇储备Eft之和。Dct'=μ(μ>0)是国内信贷量对时间t的导数,其经济涵义在于:政府通过增加信贷规模来弥补因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而发生的财政赤字,且信贷规模增加的速度μ恒定。

当货币当局使用固定汇率时,表明即期汇率Rst是一个固定值,并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设固定汇率为,这时Rst'=0,因此

从模型(3)可以看出,外汇储备以与国内信贷量增长相同的恒定速度μ而均匀递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汇储备逐渐耗尽,这时固定汇率发生崩溃。假设外汇储备的最低额度为0,当外汇市场不存在理性冲击时,固定汇率制度可以支撑一段时间,所支撑的期限可以通过汇率的递减规律计算出来,计算过程为:

设外汇储备的初始存量为Ef0,而递减速度为μ,则固定汇率的维持时间。随着时间推移,当时间到达t>T时,外汇储备已经耗尽,即Ef0=0,这时货币当局就会放弃固定汇率而选择浮动汇率,结果就会使物价Pt和汇率Rst上下自由浮动。它们的浮动规律表现为:随着货币当局发行货币量的增加,物价和汇率相应地逐渐向上攀升,通货膨胀率随之上升,而实际货币需求在短期内下降。这时投机者会在外汇储备枯竭前发动攻击,通过购买大量的外汇储备而提前导致固定汇率失效,外汇储备枯竭。这时,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资本流动方向会发生突然逆转,大量的资本会发生外流。因此,国际资本流动发生突然逆转的理论逻辑为:实施固定汇率制度→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资本逆转流向国外。而投机者攻击固定汇率的具体时间可以测算出来,过程如下:

设固定汇率失效时外汇市场出现的均衡浮动汇率为影子汇率Rst,投机者购买全部外汇储备的时刻为T*,在t>T*的任何时刻,Ef=0,这时有。又因为Mst=a.Rst-b.Rst',所以有:a.Rst-b.Rst'=Dct

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结果如下:;所以,在t>T*的任何时刻,外汇影子价格Rst

由可知,国内信贷量Dct以恒定的速度μ增长,在任何时刻t,Dct的规模等于最初信贷存量Dc0与信贷增量μt之和,也即:Dct=Dc0+μt,所以有:

模型(5)告诉我们,任何时刻汇率的影子价格均以固定的速度随时间t的增加而上升。投机者攻击的精确时间,一般认为是当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两条曲线相交的时刻如(图1)所示。

从模型(6)可以知道,货币当局维持固定汇率的时间与外汇储备的初始存量成正相关关系,而与外汇储备的递减速度(或国内信贷增长速度)μ成负相关关系。当投机者发生攻击时,外汇储备的存量为:

三、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理论逻辑

(一)货币危机预期模型——O bstfeld模型其假设前提与基本原理是:

(1)O bstfeld模型的假设前提。由O bstfeld(1994)所建立的货币危机预期模型,其假设前提包括:国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信息充分;外汇储备不构成货币汇率的约束条件,因为政府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很容易筹集到外汇储备资金;政府将内部均衡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政府对固定汇率制度的坚持与否主要取决于制度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如果坚持固定汇率带来的收益小于成本,政府就会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让货币发生贬值;公众(或私人部门)的预期会改变政府对固定汇率制度的选择。从假设条件来看,危机预期模型所揭示的政府决策行为具有非线性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会产生多重均衡的出现。政府的非现线性决策可以用以下两种逻辑来说明:逻辑一:公众对货币贬值预期上升→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工资上涨→政府为减少失业让货币贬值→恶化政府对失业和通胀的权衡;逻辑二:通货膨胀预期上升→利息增加→政府债务增加→预期通货膨胀政策出现。逻辑一和逻辑二都体现了公众预期的自我实现性,这种自我实现正是通过预期改变政府决策体现出来。根据逻辑一,可以推导出自我实现货币危机爆发的基本原理:即高失业率→货币贬值预期上升→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固定汇率成本上升→放弃固定汇率→货币危机爆发。

(2)O bstfeld模型的基本原理。首先,忽略放弃固定汇率对政府声誉损失模型。根据货币危机预期模型的假设前提,排除放弃固定汇率导致货币贬值造成的政府声誉损失,而只考虑贬值对政府预算约束预期的影响。这时,政府的损失可以利用如下函数表示:

在模型(7)中,L表示放弃固定汇率给政府带来的经济损失,T表示税率,ω表示货币的贬值率,θ表示政府对货币贬值率和税率的偏好常数。从模型(7)可以看出,政府不会选择过高的税率和货币贬值率,因为这二者的提高都会对政府带来损失,且政府的预算约束存在跨期特征,并受利率高低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利率的提高而加深,因为利率提高使政府在上一时期借款后下一时期的还款成本会提高。在跨期预算约束条件下,政府始终设法让损失降到最低,而这种损失的高低又归结为利率水平。因此,可以通过政府的最小化损失函数来求出政府的反应函数,如下所示:ω=F(i),Lim.L=M in[L(T,ω,)](8),当利率水平处于某一确定的位置时,政府所选择的最优货币贬值率为ω。

除了政府反应函数以外,外汇市场也存在对汇率变化的反应,市场反应函数可以表示为如下模型:ω*=f(i);可以通过利率平价条件给出ω*的具体表达式,如下所示:,表示国际市场利率。

通过向模型ω=f(i)添加一定参数,政府反应函数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成递减速度倾斜的曲线,而市场反应函数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可以通过曲线来描述政府损失函数、政反应函数和市场反应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在(图3)中,L1、L2分别表示政府反应曲线和市场反应曲线,A、B两点表示政府反应和市场反应达到均衡。其经济涵义在于:当公众预期货币贬值较低时,市场利率i1较低,政府愿意选择较低的贬值率ω1,当对货币贬值率预期较高时,市场利率i2较高,政府会选择较高的货币贬值率ω2。因此,公众对货币的贬值预期最终会自我实现。

其次,考虑放弃固定汇率给政府声誉带来损失的模型。当将放弃固定汇率给政府声誉造成的损失纳入考虑范畴时,政府的损失函数又可以变为如下形式:

在模型(10)中,用C表示货币发生贬值给政府声誉带来的损失,也即政府放弃固定汇率所支付的声誉成本,而γ是一个在规定范围内取值的系数,γ∈(0,1)。分下列几种情况展开讨论:(1)当国内不存在货币贬值时,ω=0,这时政府没有声誉损失,即γ=0;(2)当国内货币发生贬值时,ω≠0,即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声誉受到损失,这时γ=1。

(二)货币危机预期模型——金融恐慌模型

金融恐慌模型是货币危机预期模型的另一个理论模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戴蒙德和戴维格(D ouglas.W.D iam ond and Philip.H D ybvig,1983)首先提出来的银行挤兑模型,又被一些学者称为D-D模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银行挤兑模型的基本原理,许多学者采用保罗·克鲁格曼(1998a)对该模型的简化形式。

(1)D-D模型的假设条件。模型有四个假设条件: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遵循大数定律,存贷款业务按照一定储蓄进行;假设存在三个时期T(T=0,1,2),银行客户均在T=0时刻向银行存款,当取款发生在T=1,2时刻时,假定对应的回报分别为1+R,(1+H)2(H≥R);按照提款时期将存款者共分为两类:类型1(T=1时期提款消费)和类型2(T=2时期提款消费);银行不知道存款者的类型,只有本人知道。

(2)D-D模型的基本原理。首先,一般模型推理。假设存在一种跨3个时期的模型(T=0,1,2),在T=0时期有两类投资项目:第一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1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R,第二类项目约定只有在第2时期获得的报酬才为(1+H)2,且项目回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时期越长,回报率越高,即假定H>R。因此,如果第二类项目的报酬要想提前到第1期取得,只有以价格P来计算报酬,且P<1+R。再假设投资者也有两种类型:两类投资者在初期(T=0)均只有1个单位资源,但是他们的消费预期不同,第一类投资者会在第1时期消费,第2类投资者会在第2时期进行消费,假定两类消费者均追求消费效用的最大化。因此,如果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类型,他们就会选择与自己相对应的投资类型:第1期消费的投资者选择第1类投资,第2期消费的投资者选择第2类投资。但是,假设在投资初期(T=0),两类投资者均不知道自己的类型,只有等到第1期期末才知道自己的类型,这时两类投资者如果发生消费与投资类型错位,他们都要发生损失:如果第2类消费者选择了第1类投资,他面临的损失为L1=(1+H)2-(1+R)2=(H-R)(H+R+2),如果第1类消费者选择了第2类投资,其损失为L1=(1+R)-P。其次,一般模型的应用。假设有一家银行并不知道投资者的类型,但是清楚两类投资者的长期比例关系:假定第一类投资者占两类投资者的比例为λ,相应地第二类投资者的比例则为1-λ,这时银行将两类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将既定的资源按照λ:(1-λ)的结构对两类投资项目进行分配,这样就可以满足所有的投资者获得自己的预期收益,即第1类、第2类投资者分别获得1+R和(1+H)2的报酬。因此,银行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中介机构,即将非流动资产转为流动性资产,最终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不过,银行为了消除所有投资者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满足他们预期收益的时候,自身却面临遭遇“挤兑”的风险。原因在于:假设社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如战争、政治变革、经济危机以及其他预期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等,在第1期期末所有第2类投资者要求提前支付存款,这时银行就遭遇破产的危险,因为存款人之间、存款人和银行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会出现当较多的存款人到银行取款时,很容易导致其他存款人参与进来。当银行发生挤兑现象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属于类型2的存款者预期银行的信用支付能力有限,也会提前要求支付存款,从而削弱了银行的整体信用能力,该银行就会出现信用危机。此外,一个银行的信用危机会动摇其他银行的信用能力,造成流动性恶化,这种现象被西方学者称为“传染效应”。当某个银行或某一个地区的存款人出现挤兑现象时,其传染效应可以迅速演变成大范围的金融动荡,而挤兑风暴可能会渗透到整个银行系统,从而爆发全面的金融危机。在金融恐慌面前,银行为了保全自身,往往会通过增加储备来改变存款人对银行的信用能力预期,让存款人对银行的信用支付能力充满信心。但是,银行的这种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加速整个银行体系的危机到来。因为某一银行为了增加储备资金,其途径主要是变现T=2时期的资产,而实现变现的方式主要是提前收回贷款、银行系统外借款、同业拆借以及出售债务等等。当所有的银行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信用支付能力时,大量的银行资产进入资产市场,从而会导致银行资产价格过低,银行损失重大,当银行所获取的净资产低于需要在T=1时期支付的债务时,银行就面临破产的危机。

四、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演进

(一)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

从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来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通过建立开放的小国经济模型来研究以劳动和资本作为投入要素的单商品生产,且国内商品对进口商品具有不完全替代性;假定收入不存在剩余,即企业将收入全部用于投资,工人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并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研究投入—产出的基本工具;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贸易都在开放条件下运行;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不存在国内障碍,被允许任意借债经营,其投资规模受最优化条件约束,即:,在约束条件中,Rtd、Rtf、Rt分别表示国内、国外资本投资回报率和国内价格水平;假定国际市场的资金供给方对国内企业附加了约束条件,其融资规模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净财富水平和融资能力。

(二)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

K rugm an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金融过度(financialexcess)和道德风险(M oral hazard)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诱因。K rugm an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中介存在金融过度行为,这种行为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原理在于: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封闭状态时,随着国内企业的投资需求膨胀,国内资金逐渐耗尽,而又无法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这时企业膨胀的投资需求不会导致实际投资过度行为发生,而只会引起国内银行利率的上升;相反,当国内金融机构处于开放状态时,它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自由获取资金支持,这时金融中介机构会摆脱道德约束,将大量资金流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从而导致过度积累,形成金融过度和金融泡沫,恶化了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当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受到外部力量的冲击时,金融泡沫破灭,货币危机爆发。(2)“亲缘政治”加深了金融过度的程度。这种“亲缘政治”表现在政府同企业和银行之间形成的裙带关系,并为这些机构提供隐性担保,从而催化了企业和银行敢于从事道德冒险的经济活动,由此形成的不良资产就成为政府的“隐性赤字”。然而,东南亚国家潜在的隐性赤字却表现为“良好”的财政状况,最终导致货币危机到来时政府无能为力的困境。正是这种“亲缘政治”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东南亚国家时刻处于危机爆发的风险之中。(3)东南亚爆发的货币危机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行为。因为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主要根源于:国内货币贬值→银行利率提高→企业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企业资产负债恶化→企业财务状况崩溃。这时,即使想通过改善银行经营活动(比如将面临困境的银行实施重组)来扭转企业日益恶化的财务状况,这种设想是不成立的,因为即使将金融环境得到改善,那种财务状况已经急剧恶化的企业也无法得到改变。因此,企业财务状况发生恶化的主因并不在于银行经营活动的改变。(4)在小国经济模型中,共有三个均衡存在。其中中间均衡具有不确定性。这时,其他两个均衡可以不予考虑:即当=时的高水平均衡和低水平均衡。当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时,国内企业无法在国内筹集到资金,因为资金所有者认为企业没有得到担保,贷放资金会承受较大风险,不会向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国内的实际汇率面临贬值的风险,加速了企业破产的进程,从而又印证了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所做决定的合理性,最终形成了拒绝贷款→实际汇率贬值→企业破产→继续拒绝贷款……的恶性循环。因此,资金所有者拒绝向企业贷款的行为具有预期自我实现的特征。(5)政府对于是否维持汇率的稳定性并没有固定的决策模式。因为在作出决策时它面临两难境地:当作出稳定汇率的决策时,另外一种导致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会随之出现。如当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十分明显,所负债的金额又较大时,如果政府继续维持汇率稳定,其维护成本较高,因为这样势必会导致企业减少生产,从而加速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货币危机随时爆发。

五、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现实困境

(一)货币危机模型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到目前为止,货币危机模型还属于一种不断发展的理论,同传统的经济理论相比还远未成熟。比如,第一代危机模型所推导的投机攻击时间仅仅是在严格假设和高度抽象的条件下,从理论层面来论证确定的投机攻击时间,而在现实实践中并不能准确判断投机攻击时间点的发生;第二代模型虽然将心理预期视为货币危机的变量,对现实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它所强调的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各种均衡之间随着预期的变化而不断转移,这种均衡转移的过程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代危机模型将道德风险和亲缘政治等社会因素作为危机的控制变量,这些非经济因素对危机爆发的影响程度如何来实施计量,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没有涉及。

(二)危机模型的封闭性无法扩展对现实的解释

从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体系来看,都是在分析个别案例的条件下形成一种只是局限于特殊现象的解释,而无法建立预测模型。因此,这种封闭的特性决定了三代模型的理论局限。对于货币危机来说,导致其爆发的诱因较多,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因此,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后都有其特殊原因,如果仅仅是从局部范围来进行原因分析,每一次货币危机爆发都会提出一种新的理论,且这种理论无法逐渐成熟,因为当下一次危机爆发后引起经济学者对原因的寻找又会掩盖前一次理论的发展。如此循环下去,最后留下的仅仅是讨论货币危机爆发的零碎的理论片段。

(三)危机模型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

从三代危机模型寻找到的危机爆发原因来看,都是对危机现实表面原因的描述。当然,西方学者所描述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公众心理预期、金融体制的脆弱等等看上去的确符合当时的危机表象。但是,他们没有进一步寻找这些原因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因为那将涉及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思考。从历次爆发的货币危机来看,其主要原因均可以归结为市场的缺陷,而市场缺陷其根源又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视角考察,货币危机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失败的象征。因为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的“万能性”,用“最小的政府、最大的市场”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定“良方”,想必这样的逻辑正是货币危机爆发的真正诱因。因此,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在各自局限的范围解释独特的危机现象,而使用这种“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来寻找货币危机爆发的原因,最终很难建立一套能全面防范、治理和预测各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体系。

六、结论

从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化逻辑及其现实困境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三代货币危机模型已经成为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原因的主流理论,但它们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则充分暴露了危机模型的局限性,即无法建立统一的理论体系来对金融危机进行解释、防范、治理和预测。全球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过去,如何对此次危机从理论上作出合理的解释是当前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从当前金融危机的现象来看,政府缺乏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因,这是区别以前货币危机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既有的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逻辑框架内无法对此次危机作出合理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危机的出现是社会制度基本矛盾的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解决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因此,如果要建立一套能解释所有金融危机爆发诱因的危机理论,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逻辑框架下,从分析社会制度本身出发,将决定金融危机的本质要素分离出来,通过引入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制职能来约束危机爆发的基础——自由市场盲目地、自动地调节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统一的逻辑框架下将所有的金融危机纳入解释范畴。至于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框架下建立统一的金融危机理论,这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摘要: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假设条件和基本原理,并就历代货币危机模型的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分析。每一代模型都在其局部范围内解释了危机爆发的原因,在理论的形成和实践的指导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但三代模型所研究的导致危机爆发的原因都仅仅是对危机现象的表面描述,没有追寻危机原因背后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因此,西方学者只能就每次危机作出现象的解释,很难建立一套能全面预防、治理和预测各种货币危机的理论体系,因为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全面考察。

关键词:货币危机模型,演化路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

参考文献

[1]吴有昌:《货币危机的三代模型》,《世界经济》2000年第3期。

[2]吴有昌:《现代货币危机理论及其启示》,《财贸经济》1999年第3期。

[3]邢毓静:《现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当代财经》2001年第1期。

[4]Paul. Krugman.A Model of Balance of Payments Cris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79.

[5]Flood,Robert and Peter,Garber.Collapsing Exchange Rate Regime:Some Linear Exampl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4.

[6]Diamond,Douglas W.and Philip H.Dybvig.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

[7]Paul.Krugman,What Happen to Asian?Mimeo.Cambridge,MA,MIT,1998.

[8]Paul.Krugman,Fire-Sale FDI.Mimeo.Cambridge,MA,MIT,1998.

[9]Paul.Krugman,Balance Sheets,the Transfer Problem,and Financial Crises,Mimeo,Cambridge,MA,MIT,1999.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5

调查人:

谢新洲(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汪 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扩大蔓延,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日渐显现。从世界传媒业来看,众多著名传媒集团经营陷入困顿,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甚至取消报纸印刷版等方式,调整发展战略以应对金融危机。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通过变卖资产、申请破产保护等手段维持生存。法国政府为了缓解媒体的困境,采取了政府直接资助和减税等措施。难怪《纽约客》杂志发出这样的感叹:“也许一些报纸依靠网络收入可以支撑下去,但未来,在大城市里找不到当地报纸将不再令人震惊。”

在全球传媒业普遍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我国传媒业也未能幸免。报业、广播电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等在受到世界经济下滑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升级和壮大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给我国传媒业带来的冲击

经过30余年的改革,我国传媒业获得飞速发展与壮大,依靠多样化的内容服务,获取广告收益和衍生产业的附加收益,成为一个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收紧,广告减少,媒体投放大幅削减,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1、广告业遭受打击

广告是维系媒体正常运转的“血液”。长期以来,我国媒体广告收入占总经营收入的比例远远高于国外媒体。房地产、金融、汽车和通讯等行业的广告又在其中占据很大比例,单一依靠广告,依靠几大重点行业广告的现象非常突出,即便在楼市繁荣,消费活跃的时期,广告滑坡的征兆已经初步显现。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广告经营额共计1899.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60亿元,增长9.11%。研究表明,广告业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与GDP增长同步,在国内实体经济下滑的压力下,GDP的减速增长自然会累及广告增长。当金融危机来临,房地产价格下跌、消费萎缩的时候,单一依靠广告的媒体盈利模式的弊端就暴露无遗,同时给媒体行业的经营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

2、上市与融资难度加大

本世纪初,我国传媒业就有过在纳斯达克蜂拥上市的热潮。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纳斯达克市场上的中国传媒概念股市盈率下降,市值缩水。-的中国股市将上证指数推上了历史高位6124.04点,随后急转直下,在20跌至1664.93点,跌幅超过七成。光线传媒、分时传媒、易取传媒、迅雷网络、好耶等文化传媒类公司推迟了上市计划,国内出版发行企业年原计划上市13家,到去年年底,只有一家成功上市。积极筹备上市的省级报业集团还在经历着漫长的等待。

3、媒体整体经济效益下滑

传媒业的发展必须以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当金融危机袭来,社会消费整体萎缩,直接作用在投资、广告、发行等事关媒体经济命脉的领域,从而带来传媒业效益下滑。广告萎缩、原材料价格上涨,极大地压缩了媒体的盈利空间。资本市场方面,博瑞传播、新华传媒等上市公司,广告收入来源集中在受冲击较大的房地产、汽车行业,其业绩下降在所难免。此外,股市下滑也使得部分传媒公司证券投资亏损以致侵蚀主营业务。如果说2008年是金融风暴扩散波及到中国传媒业的一年,那么,将是我国传媒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的一年。

二、金融危机下不同媒体的表现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类媒体由于媒介形态、发展阶段和自身特性的不同,在金融危机中所受影响程度、持续时间、表现形式也各有差异。

1、金融危机对纸质媒体的影响

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受到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最大。近年来,许多报纸期刊在新媒体扩张压力下,发行量下降、读者和广告客户流失,加之纸张等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上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2008年新闻纸价格多次上调,因此一项造成的利润损失约有80亿-90亿元。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纸张价格有所回落,但仍不足以抵消房地产、汽车、金融行业等支柱性广告流失所带来的损失。部分报刊在作出上调零售价格的经营决策后,发行量直线下降,某些报刊甚至下降了一半以上。有些报刊因为发行量过低和经营困难而停刊,有些地区的报业市场被迫回归到降价的老路。残酷的市场环境客观上推动了纸质媒体调整经营策略,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经营不善、可替代性强的纸质媒体被市场淘汰,行业重新洗牌,资源重整在所难免。

Marketing Sherpa 发布的报告表明,大多数营销人员在经济衰退期将减少在传统媒体上的广告预算(如图1)。据CTR调查,报纸广告的资源主要来自房地产、零售业、汽车、通讯、金融、食品等行业,前3个行业的集中度高达63-65%,而上述6个行业的集中度则达到了80%。正如前文分析,金融危机作用下企业减少广告投放,公众消费意愿不足,过分依赖这些“广告大户”行业的媒体必然会最先受到冲击,而早先采取广告多元化战略的媒体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2、金融危机对广电媒体的影响

我国电视业受益于2008年第29届奥运的历史性机遇,广告呈现出了爆炸性的增长态势。在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下,由于广告结构和行业特点,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模式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但程度相对较小。对于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广电行业而言,企业广告投放对广电媒体机构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危机对房地产、金融投资保险、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广告投放冲击较大,而对快速消费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广告投放冲击小。广电产业的覆盖率高、受众层次广泛,能在极广的地域范围里快捷、低成本地传播信息,成为广告预算有限、又希望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企业的首选。某种意义上,纸质媒体上削减的广告开支,有一部分是被电视媒体分流的。

3、金融危机对新媒体的影响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经济在经历了的网络泡沫后,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显得更为镇定和从容。新媒体规模小,潜力大,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网络广告增速平稳。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受到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加快、网络广告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促进,营收规模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将达154.5亿元,较2008年增长29.8%。我国新媒体市场比相对成熟的国外市场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媒体的互联网转型、受众基于消费成本控制而更多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等因素相叠加,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受益匪浅,成为“寒冬中的暖流”。

然而,对金融危机给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带来的冲击仍然不能过分乐观。在广告和融资两个方面,风险投资骤减使为数不少的互联网新兴企业难以为继,互联网因缺乏广告效果的标准化评估会使得企业在投放选择方面更为审慎。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传媒业面临的机遇

尽管当前传媒业面临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传媒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契机。我国传媒业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变革动力、成本下降、“口红效应”等有利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步伐,创新传播理念,创新盈利模式,使传统媒体由粗放型、数量型发展模式向质量型、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积极谋求在经济复苏后的更大发展。

1、我国传媒业的特殊管理政策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我国传媒业管理体制独特,外资进入条件严格。传媒业仍未摆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监管层能够对国内新闻媒体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监管,包括媒体的行业准入、媒体的资金来源、媒体管理层任命、媒体运营方式以及新闻来源、传播途径等。传媒业在资本、渠道、内容等核心领域垄断化程度较高,盈利压力较小。我国不同经济部门对外开放程度不同,凡是开放程度较高的领域,受到国际资本影响较大,而以传媒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尚处于“有限开放”阶段,跟国际市场的关联度不高。因此,我国传媒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风险是有限的、可控的。

2、媒介消费者的回归与增长有利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市场的保持与拓展对传媒业的经营而言,金融危机展现了破坏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危机也带来了媒介消费者的“回归”。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收视率数据显示,人们对财经信息关注度大幅提升,各国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呈现出普遍上升的趋势。在报刊的发行方面,不同类别报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时政财经类、健康生活类、幼儿教育类、老年类等报纸期刊的`发行还出现了增加的迹象。

新媒体具有廉价、快捷、互动、个性化获取信息的优势。据CNNIC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2.98亿人。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将成为中文网络广告市场持续繁荣的基础。金融危机也给广电行业带来了“口红效应”,据CSM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城乡电视观众人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较去年同期增加7.7分钟(从人均每天168.2分钟增加到175.9分钟)。可见,在新形势下,我国传媒业更应该把握机遇,满足受众需求,调整自身的定位,拓展盈利空间。

3、媒体经营者对媒体经营的反思与重新定位将提升媒体经营效率金融危机、经营困难、经济放缓使得传媒业不得不反思先前那种盲目扩张、贪大求全、大干快上式的发展模式,不得不冷静、理性、谨慎地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之路,通过向内深挖潜力,提升经营和管理的效率,重新调整自身的定位,适应优胜劣汰的残酷市场环境。

开源节流是传媒业应对危机的第一反应。传媒行业的经营中成本是刚性的,盈利则是弹性的。随着CPI、PPI指数的下调,媒介产品的成本也随之下降,传媒业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内容产品,有助于提高媒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传媒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更加注重成本因素,实行“精细化”的经营理念,摆脱传统的盲目扩张,不计成本的“大干快上”式的发展路径。

我国传媒业仍处于转型和扩张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和经营方向成为传媒业保持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4、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动漫游戏产业是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高度融合的产业,具有智力密集、创意密集、技术密集、文化密集的特点。其产业链条长,赢利模式独特,涵盖了动漫、游戏产品的研发制作和销售,及图书和音像制品发行、虚拟物品在线交易、软件开发、玩具服装等衍生产品等领域,并拥有增长空间巨大的品牌价值,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已将动漫游戏产业列入“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动漫、游戏产业成长速度快,带动力强,具有很强的爆发性和高增长性,一旦条件成熟,可以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大力发展网络游戏、影视制作、流行音乐等产业,继而在随后几年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韩流”,带动了本国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本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的动漫、游戏产业起步晚,但增长迅猛。2009年3月3日,盛大在其网站上发布2008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盛大第四季度净营收首度突破10亿元人民币,超出市场预期,2008年总净营收达到35.7亿元人民币,成为继网易之后第二家收入突破30亿元人民币的网游上市公司。此前,网易公布财报显示其2008年总收入为3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其中在线游戏服务收入为25亿元,成为金融危机影响下新媒体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5、加快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和多种媒介形态的融合传统媒体数字化和媒介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传媒领域的发展趋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传统的报纸、期刊基于成本控制和内容使用最大化的考虑,纷纷尝试拓展新媒体平台的经营,出现了个性化新闻信息网站、手机报、多媒体数字终端等新的传播形式。CSM进行的《360跨媒体受众研究》表明,受众在不同媒介接触行为上的重叠度很高,近40%的人同时接触5种或更多的媒体,58%的受众同时接触电视、广播和互联网,67%的受众同时接触互联网、车载电视和报纸(如图2)。

不同形态媒介的内容可以更加方便地实现相互嵌入,并根据各个媒体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需求进行重组和分装,市场中将出现更为多样化的版本和更为丰富的内容,以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实践层面上,纸质媒体与互联网互动、传统广电行业积极发展数字广播电视、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内容走进主流媒体、推动了媒介形态间的融合。通过数字化改进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提高了传媒业的生产效率,扩展了新的经营领域和盈利空间。金融危机客观上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兼并重组、业务整合提供了机遇。除了传媒集团内部的业务整合、融合外,还可以通过加速推进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电信等行业的结合,利用3G牌照发放、宽带无线网络发展的机遇,带动并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和内容建设,这一方面可以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间的融合、协作,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四、我国传媒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大以来,政府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传媒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传媒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当前,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力度的宏观政策,为传媒业战胜困难、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传媒业完全有能力转危为机,迎来传媒市场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1、对传媒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加快传媒业改革步伐

传媒业发展最大的障碍并不是金融危机,而是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整体传媒业的经营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等。政府部门应尽快推出传媒业振兴规划,对传媒业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和地区进行探索性的实验,进一步加快传媒业改革步伐,适应未来国际传媒市场的发展要求。

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战略

我国传媒业长期以来存在数量与结构失调、效率和实力较低的弊端。金融危机中,市场会自然淘汰规模小、实力弱、管理散乱、同质化严重的媒体,进一步理顺传媒行业内部的产业结构。采编、广告、发行、经营、数字化等领域内实力较强的传媒企业,要把资源集中在培育和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上,以适应更加细化的行业分工格局。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政策导向和市场手段,引导媒体调整经营战略,开拓新的盈利空间,适应分众化、多元化、数字化的市场趋势,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发挥传媒上市公司的作用,把分散的传媒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传媒业的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3、组建跨地区、跨类型的大型传媒集团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传媒市场的发展。传媒机构通过改企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原则,尽快从以往的行政隶属关系解脱出来,成为企业法人实体,实现责权明确、产权清晰。政府管理部门可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运用市场和政策双重机制,突破传媒业不同形态媒体相互分割的产业壁垒,打破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市场壁垒,鼓励推动传媒业以资本、业务、市场为纽带,按照优势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资产规模的传媒集团,增强规模优势,共同抵御风险,实现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4、建立国家媒体投资公司

金融危机对传媒业带来的最直接冲击就是资金的匮乏,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盈利前景广阔的媒体遭遇到资金瓶颈。可以考虑成立国家层面的媒体投资公司,由政府、传媒企业、业外以及民间的资本组成,以国家媒体投资公司的形式,购买、重组、扶持有盈利前景、有品牌优势、有战略意义的传媒企业和项目,以实现重构我国媒介市场布局,完善传媒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同时,国家媒体投资公司可在恰当的时机,购买国外传媒业的优质资产,通过资本运作等形式进入国际传媒市场,实现“以收购的方式解决落地的问题”。国家媒体投资公司不仅是从“媒介经营”到“经营媒介”的理念的转变,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我国传媒业改革的成本,放眼国际传媒市场,组建起中国国家级的“传媒航母”,壮大我国传媒业的经济实力。

5、制定新媒体产业政策,加快新媒体的发展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产业在体制机制、管理理念、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都代表了我国传媒业未来发展方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在公共舆论、新闻信息、社会服务甚至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管理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宏观层面,我国新媒体产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发展不均衡,后劲不足,监管难度大。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理顺新媒体管理体制,制定并完善新媒体产业政策,推进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积极拓展行业内涵和外延,建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重组运营组织和业务流程,发展数字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实现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利用即将推出的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主导权。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6

当前,美国前10家金融机构托管资金总额为93.9万亿美元;世界前10家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着16.7万亿美元的资产;世界前10家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为1.7万亿美元。上述这30家金融机构控制了超过112万亿美元的财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2011年创造的GDP为14.5万亿美元,而全世界各国GDP的总和约为62万亿美元。“富可敌世界”正是这30家金融集团的真实写照。对这些财团而言,资产是投入各种项目挣取更多利润的本钱,是进行资本运作谋求暴利的手段。当它们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各类资本市场,特别是在极少数大投资银行的指导下共同进退,会带来什么后果?

据中国之声2011年2月25日报道:“德意志银行的韩国经纪子公司面临10亿韩元的处罚。调查交易记录显示,2010年11月11日韩国股市暴跌当天,共有价值2.4万亿韩元的海外投资者卖盘指令被执行,其中约1.6万亿的卖单是通过德意志银行旗下韩国证券公司执行的,德意志银行从中牟取了450亿韩元的利润。”韩国的案例中,国际投行的投资咨询报告实际上发挥着资本总调度、总指挥的作用。

两军博弈之时,资金分散、决策分散一方,亏是必然,赚是偶然。国际垄断资本在庞大的专业团队支持下,或买或卖,统一行动,赚多赔少成为常态。国际资本的账户虽然分散,但在国际投行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共同进退的资金规模远远超过本土投资机构,它们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乃至控制主导权也就不足为奇。见微知著。海量资本突然从各类市场套现离市的结果,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二、重新认识金融霸权时代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几个习惯说法

1. 是财富蒸发还是财富转移?媒体在描述股市暴跌时,最常用也是最误导股民的用语是“财富蒸发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绝对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争。但是,金融危机和战争最大的不同是,金融危机不会毁灭财富,更不会让财富从人间蒸发,它只是让财富快速、大规模地改变了归属。

2. 是危机爆发还是敛财结束?媒体经常在股市暴跌后向公众宣布“金融危机爆发了”,把暴跌作为危机爆发的起点。韩国政府的调查表明,股市暴跌是国际资本在高位套现离场后造成的结果,是财富被掠走的标志。因此,把股票暴跌视为社会整体陷入危机的开始并不准确。其一,对国际资本而言,股市暴跌是以钱挣钱周期的结束,而不是开始。其二,股市暴跌只是小股民遭殃的起点,垄断财团却赚得盆满钵溢,用金融危机来指称整个社会陷入危机显然是不确切的。其三,股民在股市的投资多数被金融垄断集团吸走,市场现金极度缺乏,从表象看,这似乎是社会危机;从本质看,却是金融资本胁迫政府为其挣钱支付社会成本的一种手段。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国际垄断资本鲸吞民众财富

3. 一次“危机”和两次“洗劫”。国际垄断资本从股市高位套现离场,将股民的投资装入自己囊中是第一次财富洗劫。国际垄断资本借助现金短缺的“金融危机”,迫使政府用百姓血汗钱救市支付社会成本是第二次财富洗劫。金融危机造成的社会成本至少包括三项:政府无偿给银行提供救助资金;政府实行减免税收;政府的公共债务大幅扩大。时下欧洲一些国家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将第二次财富洗劫的规模推至历史巅峰。2011年12月7日新华网消息称,据美国《彭博市场》杂志报道,美联储秘密向美国大型银行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注资。美联储从2001年8月至2009年3月,共计向金融体系注入7.77万亿美元。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紧急贷款利率低得超乎想象,2008年12月利率降至0.01%。美国的公共债务上限也一提再提,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5.2万亿美元。政府救市的海量资金都需要用未来的收入偿还,这是一些国家发生主权债务问题的核心。

三、资本运作脉络和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以钱挣钱是资本的生存方式和追求的唯一目的。它运作资本、鲸吞他人财富的经典程序是:推动货币从充裕向过剩转化;让投资收益大大超过资金成本,刺激起金融投机活动,让资产价格连续大幅攀升;统一调动资金在高位套现离场,资本实现盈利目标。

1. 在美元为国际主要货币的前提下,流动性从充裕向过剩转变的推手是美联储,基本的操作工具就是降低美元利率。美元本位制实行之初,带来了投资能力迅速提高、实体经济发展加快的好处。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很快就把制造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人力成本低下的不发达国家,进而促成发达国家经济的金融化转型,出现实体经济萎缩,金融服务业比例上升,国民收入中金融收益超过销售利润,投资能力与实体经济的需求完全脱节、不成比例等经济金融化的显著特点。在这个背景下,国际金融垄断集团不再满足于挣取商品利润,而是利用自己控制资本和货币的长项,不断作局,以鲸吞全球财富。

在这场游戏中,垄断财团集中财富的媒介就是货币。因此,要把分散在百姓手中的财富集中起来,必须提供宽松的货币环境。所谓货币供给充裕是针对实体经济而言,而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消纳能力的货币供给当属供应过剩。以近80年来几次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进行分析:

美国1929年金融风暴。1921—1929 年间,美联储除了下调利率外,一个重要的政策选择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美联储仅在1928年就向它青睐的成员银行发放了600亿美元的货币,这些成员银行用它们15天的银行本票作抵押。如果这些钱全部兑换成黄金,相当于当时世界全部黄金流通量的6倍!通过这种方式发放的美元比美联储在公开市场上买入票据所发放的货币量高出33倍!

日本1980年代金融危机。美日“广场协议”签署后,为扩大国内需求,减少日元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日本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1986年1月至1987年2月5次下调利率。为防止日元兑美元汇价继续上升,日本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大规模买进美元、卖出日元,货币供应量因此迅速膨胀,1987年的增长率达到10%以上。

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案例中,流动性不是由本国货币政策当局降息或增发货币造成的,而是因大量借入美元,导致流动性泛滥。持有美元的投资机构能大量给东南亚国家放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2001年IT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创45年来最低水平。

以上的历史记录表明,美联储的利率创下新低之后不久,就有一场危机到来。因此,美联储每次操作利率下行并创下低利率记录,就意味着一场金融危机开始进入酝酿阶段。

2. 让投资收益大大超过资金成本,推动资产价格不断攀升。由于实体经济吸纳投资的数量受限于产能和市场,所以金融化时代的海量资金,实体经济无法全部吸收。过剩的资金要寻找出路,自然就流入投机性金融市场。在利润推动下,金融机构争相给借款人提供贷款优惠,金融市场的投机收益就会很快超过借贷成本,使投机活动迅速活跃起来。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就会脱离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出现迅速而持续的增长,形成泡沫。仍以几次大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例,揭示金融机构如何为股票等资产性投资与投机提供廉价资金,为资产泡沫膨胀推波助澜。

美国1929年金融风暴。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保证金只要求10%,即可以用1000美元的自由资金购买价值10000美元的股票,其他资金可以借贷。这大大便利了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与投机行为。在1920年代初期,证券经纪人贷款规模约在10—15亿美元之间,1926年初扩大到了20—25亿美元之间,1927年底达到34.8亿美元,1928年底高达60亿美元。

日本1980年代金融危机。根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的统计比较,1984年到1989年,日本的固定资产增长了35.4%,土地资产增加了129.2%,股票资产增加了93.4%。1985年日本的股票市价总额仅为196万亿日元,到1987年末,日本股票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其股票市价总额占到全世界股票市价总额的41.7%。

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过早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为国际资本直接冲击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创造了条件。外资并未如各国政府所愿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大量地流向了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飞涨。比如在泰国,住房贷款1989年为1459亿泰铢,1996年达到7934亿,增长了5倍多。1988—1992年间,泰国地价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

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在房地产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的推动下,美国房地产金融机构对次级借款人不断降低贷款门槛,使次级房屋贷款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达到4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1.4万亿美元。伴随次级房屋贷款规模的扩大,以此为基础资产的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及相关信用衍生品也飞速发展。

3.“资金调动令”是调动资金在高位套现离场、造成资产价格暴跌的黑手。国际垄断资本利用资金优势洗劫他人财富是金融危机的本质,“自由”、“合法”是国际垄断资本摆脱犯罪嫌疑的挡箭牌与护身符。既然法律保护用钱挣钱的合法性,人们只能去关注金融、经济危机的复杂外表,研究危机的传导机制、相互作用等,而不能追究在“自由”与“合法”外衣保护下的垄断资本的罪责。事实表明,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发生在“金融风暴”之前的“资金调动令”(投资建议报告)或者“调整令”(突然大幅度改变银行利率)。

美国1929年金融风暴。1929年8月9日,美联储将利息提高到6%,紧接着美联储纽约银行将证券交易商的利率由5%提高到20%。美联储猛然提高利率之后,银行无法有效发放信贷。国际银行家们一拥而上,以正常价格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大举吃进蓝筹股和其它优质资产。在这场空前的经济浩劫中,只有最核心圈子里的少数人事先知道投机大戏即将落幕,能够及时抛出股票,购买政府债券,然后完成个人财富的飞跃。例如,亨利·莫金撒在“黑色星期二”(1929年10月29日) 前几天匆匆赶到银行家信托公司,命令他的公司在3天之内卖掉所有股票。

日本“失去的10年”。美日“广场协议”之后,从1987年到1989年,日本股票价格平均上涨94%,城市土地价格平均上涨103%,东京的地价翻了两倍。1989年底,美国先由财长出面,高调宣称日本泡沫经济处于崩盘边缘,继而以美国金融机构为首的金融垄断集团做空日经指数。日经平均股指从1989年12月31日38915高点下降了63%;市值从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1992年的299万亿日元,三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因股市和房地产暴跌而造成的损失达6万亿美元,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韩国抓住了德意志银行的黑手。2010年11月11日,韩国股市在交易时间的最后10分钟大跌48点。期间,外国投资者共抛出大约2.4万亿韩元的卖单。韩国历时三个月进行调查,抓到了德意志银行发出的资金“调度令”和其他证据:(1)交易指令都来自海外,大部分来自德意志银行。(2)这批巨额卖单是在股市收市前的最后10分钟进行的,也就是在别人没有办法做出反应的时候进行的这种操作。(3)德意志银行进行了期货和股指之间的套利交易。

高盛在中国发布的资金调度令。2010年11月10日,高盛集团向其主要客户发出卖出中国股票的操作指令,中国股市随后连续大幅下跌。这次我方找到了高盛的“资金调度令”,并复原了其运作资金的三个阶段:(1)中国股市低迷,众多券商在给客户的操作建议中建议客户卖出持有股票,但国际金融集团却步调一致地进行买入操作,并反复向客户强调买入操作的根据和理由。(2)中国股市突然快速上涨24%,众多投资者开始跟进买入,中国券商几乎众口一致向客户发出强烈买入的操作建议。(3)高盛集团突然在11月10日向主要客户发出操作指令,建议卖出持有的中国股票。

上述案例证明,国际金融垄断集团就是发布“资金调度令”或决定发布“调整令”操纵股市暴涨暴跌的幕后黑手。

4.“三个峰值”是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外在标志。上述案例表明,货币形态的资本除了在汇市可以出现价值变化外,通常是没有任何变化的,变化莫测的是资本的替身——各种有价证券。资本总是先躲进替身与有价证券所有人周旋,等到了市场价值的巅峰,其真身突然带着投资人购买替身的真金白银悄然溜走。

国际金融危机案例让我们找到了预警危机的线索。一是不到“峰值”,资本绝对不会现出真身,即攀上“峰值”是资本现身的前提。二是要把替身的市场价值变为现实利润,资本必须脱离替身还原为货币。现实生活中,金融资产的“峰值”就是股市、房市和汇市攀升至历史高位。这些有价证券的市值达到历史高位的时刻,就是投资的理论收益达到最大化的时刻,也就是资本套现离场的时刻。抓住资本现身的前提,也就找到了爆发金融危机的临界标志。

为什么说一定是股市、房市和汇市“三个峰值”同时出现,才标志金融危机迫在眉睫?因为国际资本投资从来都不会把钱装在一个篮子里。同一笔资金必定是一部分投资股市,一部分投资房地产。一个市场攀升至高位,另一个市场疲软,就满足不了资本预定的利润目标。因此,利用“三个峰值”作为金融危机的临界标志完全可行。就民族资本而言,它们和国际资本敛财的目标一致,但是对国家宏观经济的作用完全不同,民族资本通常继续参加“血液循环”,不影响国家资金总量,而国际资本进入当地金融市场的目的是挣钱,利润通常要汇出所在国,性质属于“抽血”。

金融自由化和美元本币制从根本上损害了各国的货币主权。汇率市场化自然也让外汇市场成了一个重要的赢利场所。我国没有实行金融自由化,但汇率在资本跨国流动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中,国际炒家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进行套利操作,他们最终要把金融利润汇出中国,自然时刻关注汇率的变化。当股市和房市到达历史高位之后,汇率如果再升高,就等于给国际金融炒家再增加一个赢利杠杆,提供了出逃时机。这时的汇率必然引爆资金外流。

四、避免“三个峰值”同时出现,防范国民经济大失血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7

尽管由于我国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程度不高,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系统冲击不大,但它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造成较大的冲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难。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金融系统内部人人自危,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纷纷加大监管力度;银行等放贷机构为求自保而纠枉过正,惜贷气氛浓厚,这些都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央行将货币政策从08年上半年的适度从紧调整为下半年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取消对各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额度控制,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但因信息不对称、风险、特别是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匮乏等问题的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形成了2008年下半年来,一方面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快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大量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却贷款无门的局面。一些急需资金渡难关的中小企业只好求助于民间高利贷者,高额的融资成本使很多企业不堪重负而破产倒闭。

2、出口难。本轮金融危机对我国的最大冲击莫过于造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难。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目标市场大多集中在欧美市场,欧美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国民的购买力大大下降,从而引起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加之近些年来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国际能源价格的爆涨、国内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引起的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引起的用工成本的上升,使得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成本的上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产品的出口难上加难。

3、转向难。面对出口需求剧减的局面,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刺激内需,同时鼓励企业转变销售方向,由出口转向内销。我们的许多出口导向型企业也看到了这其中存在的机会,或迫于现实的压力,积极投身到销售方向转变的变革中。但由于许多企业长期习惯于为外商贴牌生产,忽视本企业产品的品牌构建;过分信赖外商的产品购销渠道,没能注重国内销售渠道和网络的建设,一旦产品出口渠道受阻,想要实现由出口向内销转变显得无所适从,一时难以打开局面。

二、现代物流对中小出口型企业的支持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出口型企业困境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融资难、成本高、资金结算风险大、产品销售转向难等方面,现代物流企业正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缓解企业的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自上世纪末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服务独立化,第三方物流渐成主导。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出于分工、专业化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和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主业的需要,许多工商企业改变了原先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不正确观念,开始将运输、仓储等辅助性业务外包,形成专门提供专业化、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当社会物流服务主导者的角色。据笔者在相关课题中对浙江企业的调查,在被调查企业中,原材料物流选择第三方物流外包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6%,而纯粹选择物流自营的只有26%,如果将物流临时外购也看作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的话,则选择第三方物流的比例更高;被调查企业的产品物流方式单一选择第三方物流的高达74%,加上兼选第三方物流的企业,比例则更是高达近80%。以上比例在出口型企业中更高。更多的企业接受了物流服务外包的理念,为现代物流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创造了条件。

2、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所谓现代物流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对传统物流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物流组织方式,是企业除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为迎合工商企业对现代物流服务的要求,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开始由原先以“运力”作为第一要素的传统物流向以“信息”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物流转变,纷纷着手建设高效率的物流信息服务体系;由单纯提供运输、仓储服务,并且各物流环节大多彼此分割和独立运作的传统物流向将运输、储存、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功能有机融合,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转变。这些转变的实质就是要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低成本、门到门的物流服务,这对于还没有能力构建自有物流配送系统和产品销售网络的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将能提供极大的帮助。

3、物流业务不断创新,物流金融服务露头角。

随着常规物流服务业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激烈的竞争使运输、货代和其它一般物流服务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到较低的水平,并且很难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这就迫使物流企业不断地进行业务创新,向竞争尚不充分、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物流服务领域延伸。其中,将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相融合,在为工商企业提供常规物流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融资、货款结算、保险、租赁等物流金融创新服务,就是近几年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创新活动,代表着现代物流服务创新的一个发展方向。UPS中国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代表陈学淳先生就说过:“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二)现代物流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策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现代物流企业有效支持生产流通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物流企业的许多业务模式创新,正可以为缓解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物流金融支持。

中小企业融资难,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使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加难,再一次成为本次全国两代会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一直以来,我国都存在银行想贷不敢贷,中小企业想借借不到矛盾现象。其实,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源(不动产抵押物)匮乏,如果有合适的抵押物,银企对接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实际上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是有大量的原材料、产成品等动产滞留在运输、仓储、销售等流通环节,如果能将其滞留在流通环节期间有效地转化成动产质押物,凭此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动产质押物融资涉及到质押物监管问题,这正是物流企业可以大展身手的服务领域。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物流企业可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作,创新出融通仓融资机制,将企业拥有的原先不受银行欢迎的动产转化为受银行欢迎的动产质押物,并据此向银行融资。融通仓融资的基本原理是:货主(生产或流通企业)将其采购的原材料或待售的产成品存入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设的融通仓中,并据此向银行提出质押贷款要求,银行结合融通仓提供的证明材料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最后银行根据货主企业的还贷情况通知融通仓允许发货。如果货主企业到期无力还贷,银行可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库存商品进行拍卖处理,处理后的货款用于还贷。在这一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可信赖的质物价值评估、监管、拍卖处理等难题,同时也为货主企业提供满意的常规物流服务。

实践中,还可以在以上基础上演化出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担保模式”,甚至完全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融资与质物仓储监管的“第三方物流自营模式”;也可以有“先质押后融资”和“先融资后质押”的不同选择。

通过现代物流与现代金融相融合提供的融通仓融资服务,物流企业可以为中小企业,特别是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有较强季节性的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物流结算支持。

现代物流应该是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融合,物流企业在为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还应该为其提供货款结算服务。目前我国生产企业产品销售以后的货款结算迟缓,货款回收期普遍较长,这在加入跨国流通企业采购网的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在上面述及的笔者的相同调查中,加入跨国流通企业采购网的企业,货款回收周期短则30天,长则180天,平均回收周期也达68天。过长的资金结算期,使本就缺乏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在金融危机、汇率动荡背景下,更是增添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物流企业在承担生产企业物流服务的同时,能为企业提供代收货款、代客垫付货款等资金结算服务;集合客户应收账款,运用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对冲工具锁定或转嫁汇率风险,这无疑会给中小企业以强大的支持。这方面已有成功的先例,1998年,UPS成立了UPS资本公司(UPS Caoiral Corporation);2001年又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First International Bank, FIB),将其纳入UPS资本公司;2003年,又将其名称变更为UPS资本商业信贷(UPS Capital Business Credit),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贸易和金融解决方案。UPS作为中间商在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出口商之间斡旋,在两周内把货款先支付给出口商,前提条件是揽下其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而拥有银行的UPS再和沃尔玛在美国进行一对一的结算。这样,UPS在获得一笔物流业务收入的同时,也为中小供货商的资金周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国内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物流企业可以借鉴UPS的成功经验,为生产企业提供物流结算支持。实际上,国内的一些物流企业也已具备了这一条件。比如我国的邮政物流,完全可以与邮政储蓄银行结合,开展为企业提供物流结算、资金管理服务。

一些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在转向内销的过程中,纷纷尝试电子商务销售渠道,但大多受困于货物配送和货款结算环节,现代物流企业正可以在这些领域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常规物流服务支持

欧美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些国家居民的收入下降、消费需求总体萎缩。但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对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而言,收入下降,需求量反而可能上升。我国的中小出口企业生产的大多是这类产品。如果我们能进一步降低出口产品成本,使我们的出口产品更加价廉物美,企业的出口量则可能不降反升。在当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对于原先不太注重物流环节成本节约的中小企业显得更为突出。真正的物流成本决不仅仅包括运输、仓储支出,如果将企业因非合理运输造成的成本支出增加、非合理仓储占用资源的机会成本、物流的低效率造成的物资周转速度的下降等诸方面的隐性成本考虑在内,企业的物流成本将会很高。这正应验了“物流成本冰山说”。现代物流企业提供常规物流服务支持的关键在于降低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优势,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提供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以及信息服务于一身的综合物流服务,通过集合签约降低交易费用、集中储存降低平均库存、组合运输降低运输费用以及减少返程空载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等技术措施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真正实现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方式和合适的成本提供给消费者的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另外,诸如华联、苏宁等拥有高效物流配送体系的连锁经营商业流通企业,还可以将正努力实现销售重点由出口向内销转变的中小企业纳入到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和销售网络体系,为其提供强有力的销售渠道和网络支持。

三、结语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特别是为我国增加就业、稳定社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受制于自身的一些特点与缺陷,中小企业又极易受到外界的冲击,本轮金融危机就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其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现代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有针对性的物流、金融服务,为企业缓解融资难、出口难、出口转内销的转向难提供有力支持,为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轮发端于美国并迅速漫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 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以欧美市场为主要出口目标市场的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出口难、出口转内销的转向难等艰难局面。为缓解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局, 现代物流企业正可以发挥自身优势, 着力金融创新, 为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现代物流,物流金融

参考文献

[1]王瑞.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时代金融, 2007, (7) .

[2]陈祥锋, 石代伦, 朱道立.融通仓与物流金融服务创新[J].科技导报, 2005, (9) .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8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现代农业的属性

目前, 我国开始进入了“十二五”时期, 国家“十二五”规划, 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把它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战略性行业, 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战略性行业, 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行业。饲料行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是辽宁的第二大产业。在全球化时代, 这个大产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属性。

第一, 现代农业是国际化农业, 全球化农业。即要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 更主要的是要站在国际市场角度定位, 面向国际市场考虑问题。农业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农业中的具体表现, 是各国农业按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重组国内农业资源配置, 使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 实现资源和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双向流动;通过商品与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合作等方式, 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全球农业一体化。农业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的必然要求。

第二, 现代农业是信息化农业, 网络化农业。农业信息化就是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 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技术和信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 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 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与经济信息, 有效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农业信息化不仅带动了粗放农业向精准农业的转变, 而且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信息化不仅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农业。农业市场化, 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 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 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市场体系, 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第四, 现代农业是生物化农业。早在20年前, 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目前, 辽宁省已经把生物育种、生物工程列为“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将生物工程同常规农业技术相结合, 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第五, 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 生态化农业。现代生态农业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主要体现在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等上面。目前, 生态农业可大力推进全区的发展, 使全区向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向社会化服务迈进,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辽宁省农事企业的选择

一要在规划上做文章。首先要把形势分析透, 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国家产业的调整、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 如何确定发展的重点, 在此基础上做好规划。

二要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企业本身有个结构调整问题, 行业结构要调整, 品牌结构要调整, 产品结构要调整。结构调整的原则就是“喜新厌旧”。喜新厌旧的最高境界是首先是人无我有, 这决定占领市场的多少;其次是无中生有, 即“零资源经济”;再次就是人有我多;往后依次是人多我精、人精我强、人强我优;到最后, 人优我转, 即在别人都形成优势后, 就要转变。品牌营销就是打品牌仗, 实施品牌战略。饲料行业品牌的树立和营销有炒作、包装、宣传的问题, 做企业都要实施品牌战略, 通过品牌推进企业发展。

三要在市场拓展上下功夫。目前, 金融危机影响大, 需求萎缩, 同时又遭遇过剩经济, 竞争对手多。在这种复杂的市场竞争形势下, 企业应大力实施拓展市场经营战略来生存发展, 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市场萎缩和竞争加剧情况下, 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在打造产业优势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上下功夫, 既要加强横向市场创新, 也要加强纵向市场创新, 以顺应市场的变化, 正如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则就是市场永远在变”。

四要在开放眼界上下功夫。企业要有接轨意识, 与WTO规则接轨, 与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接轨, 不仅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由于受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企业发展固步自封, 缺乏合作意识, 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远见。对外开放是饲料企业的第一战略, 扩大开放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催化剂, 是进行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加速剂, 也是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剂。开放能看到差距, 开放能学到经验, 开放能借到外力。要树立强烈的开放意识, 站在全球市场为企业定位,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叫响全国, 走向世界。

现代金融危机论文 篇9

近几十年来, 美国在全球大量地寻求国际借贷, 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国际资本运动分配的深刻变化, 而且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人们目睹了金融全球化过程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国际资本主要以南北为轴心流动, 主要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赤字提供大部分资金。由于石油危机, 资本的这种运动在1974-1982年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通过国际银行体系回收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积累的石油美元, 为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这一时期, 发展中国家出现负债过度。1983年之后, 继利率急剧上升, 美元全球泛滥之后, 负债的发展中国家在停止偿还债务的情况下, 因为利率上升与美元的泛滥不堪重负, 压垮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为此, 资本的国际流向从此按北-北的逻辑改变了方向, 欧洲和日本的盈余为美国的庞大赤字提供资金。与此同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行调整政策, 以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赤字数额。与之相应, 进入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并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 国际资本的借贷主要是经过银行的媒介, 遵循某种国际银行债务的逻辑, 美国财政与贸易赤字的上升、债务危机和国际资本流向的北-北变化使国际金融体系向直接金融的逻辑发展。从此, 国际投资、贷款往往是直接进行, 而不是经过银行媒介, 这种活动的新方式是适应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借贷要求的。

新的金融逻辑的发展, 机构投资者, 主要指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国库、银行与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 都更喜欢在证券市场上借贷或投资, 因为这种方式更加灵活, 并且去掉了中间成本而变得便宜。这样, 投资或借款人寻求通过股票、币种的变换与支付方式, 从欧元债券到美元债券, 从股票到期权合约, 从期权合约到期货交易, 这些方式被投资者择优选择, 以实现最大的收益。这些特殊市场的金融投资、外汇交易、期权合约和期货交易, 成为世界性的整体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巨大、统一的市场。

统一的全球金融市场, 实现了金融自由化, 由于有了现代的通讯网络, 各个市场都互相连接起来。无论全球任何地方, 跨越了时空, 把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金融市场紧密相连, 全球24小时金融开放, 交易不间断。国际金融体系这一深刻的变化, 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各国政府都逐渐取消对利率、贷款和资本流动的各种控制, 这种控制的取消是旨在发展金融市场。很明显放宽金融管制, 进入全球化得到迅速的推动, 同时也是危机产生的源泉。资本的国际循环加快了, 投机者也找到了许多冒险的新契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 首先开放了金融体系, 而后由于1990年资本统一市场的开辟, 欧洲外汇市场控制体系被解除, 又在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促进下, 新型工业化国家也跟着开始进入自由化的进程, 这样便出现了新兴的金融市场。

更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是, 美国国债是当前全球市场投机最为活跃的领域,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国债市场获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国债市场业务大大超过了其他金融市场的规模。在美国的主导下, 其他工业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靠持续性的公共财政赤字维持了债券市场的繁荣。债券二级市场的增长则由于投机的影响而更加惊人, 交易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为保证全球债券市场, 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 已成为今天从事投机的主要手段。

二、金融自由化是美国束缚全球经济的锁链

长期以来, 一直作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美国, 如今已经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并且日益陷入贸易和金融失衡的泥潭之中, 难以自拔。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间, 美国在经济基础设施和经济行为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由一个过去积聚、生产并创造可观财富的社会, 一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 如今却放弃了储蓄并从制造业让出市场无奈地转向服务业。在债务方面, 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 美国经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程度, 他们负债累累, 仍然沉浸在非生产性进口商品的过度消费的狂潮之中。从国家层面讲, 美国现在的处境同那些继承巨额财富的富家子弟非常相似, 从表面上看似乎非常风光, 但他们这种风光实际上是建立在其祖辈所积累的财富之上的, 一旦这些财富被挥霍, 先前那种高雅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消失。

然而问题就在于, 大多数美国人包括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顾问在内, 都忽略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危害。以消费为主的GDP增长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的标准, 相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破坏了多少财富的标准。造成的结果是, 美国现在是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 3000-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以及8.5万亿美元的国债, 如果再加上无资金准备负债、社会保障金, 那么美国的国债将超过50万亿美元。在过去20年间, 如果美国经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繁荣, 那么它现在还会继续保持贸易顺差, 并仍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 而不是最大债务国。令人预想不到的是美国正经历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

在这样的背景下, 全球资本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 金融资本大大优于生产资本的发展, 美国企业不再被激励去进行生产投资的拓展, 而是在利益的趋动下以各种形式购买有价证券进行金融投资。美国企业从传统的债务型经济, 即通过向银行借贷进行生产投资的经济, 过渡到一种“依靠自有资金型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 企业千方百计通过减少负债和进行金融投资来实现利润, 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的状况。

过去,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 银行控制着经济的命脉, 银行发放生产性贷款以支持投资。此外, 在衰退和不景气的条件下, 银行还通过提供替代性信贷促进复苏起缓冲作用。现在, 银行似乎再也没有能力起这种作用了, 因为它被近期的金融动荡搞得十分“脆弱”, 这次金融危机就连美国的花旗银行的股市市值都仅剩下十分之一, 有些小银行顷刻之间就倒闭了。然而可怕的是, 美国的金融危机传染性是极强的, 仅欧盟就拿出2万亿欧元救市, 甚至连世界最稳定增长的中国经济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 经济增长也严重下滑。我们的沪深股市在2008年也严重受挫, 美国一家的问题却让全球都不得安宁。

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 确有它的进步作用, 但美国在主导这一模式时, 不仅仅是利用他的进步作用, 同时也在巧取豪夺, 把一个很好的模式又破坏掉了。

三、全球必须加强金融合作

进入21世纪, 自由主义政策走入了死胡同, 不仅美国自己, 甚至使很多国家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束手无策, 由美国主导的金融规则仅建立在对自己有利的框架上, 因而导致在判断上的错误, 甚至让美国的一些大银行也倒掉了, 为此, 全球必须重新调整金融整合的方向。

(一) 重新规范金融市场

金融自由化使美国的市场“权力”过度膨胀, 连华尔街自己的货币政策作用也大大降低, 今天, 自由化和技术革新使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和交易以光速变化, 而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则由于性质不同要缓慢得多。因此, 当一种货币遭到投机活动进攻时, 各国的央行首先要建立强大的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把主要经济和金融强国联合起来, 在主要政策措施上协调一致, 使人们对货币政策增加信心, 让投机者无空子可钻。到目前为止, 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 各国货币政策的协调一直不很成功, 这次金融危机美国自食苦果, 因此美国会有所悔改, 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货币政策国际合作的新环境。

(二) 抛弃货币主义的市场教条

近30年来美国一直奉行货币主义的政策建议, 既优先考虑美国的货币稳定和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主张反映在机构建设方面强调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其实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所谓的独立性, 实质上是要求所有国家都放弃干预经济的权力, 但美国政府自己却从来没有放弃过, 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独立性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一个要素。现行由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组织机构不利于经济政策的调整, 因为中央银行的独立很不利于其政策与政府权力机关的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衔接。这次金融危机人们曾普遍质疑货币主义政策, 主张回归凯恩斯主义的宏观干预政策。

(三) 制定经济政策的新原则

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使人们不再对近20余年的政策有信心, 它表现为金融的不稳定上升, 以及市场对现行政策解决如失业和公共赤字问题能力持怀疑态度。但是, 市场机制是很难做到完美, 正是市场自己不能解决它没有遇到过的问题, 也正是在市场的压力下, 货币权力机构或者说其他国家的货币权力机构, 被美国主导的市场机制限制住了。要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首要目标是降低利率, 使其回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水平上来。在20世纪90年代初, 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被开始采用, 但是至今还很不够。这方面唯独中国表现的最有信心, 这次金融危机刚一影响中国, 中国政策立即出台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政策, 同时迅速降低利率, 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基本未受影响, 甚至这场危机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 而且会大大促进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

(四) 突破传统规则管理公共财政政策

后金融危机时代地方金融管理 篇10

自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 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 中国市场也受到一定影响。对于金融业刚刚发展的国内市场, 尤其是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地方金融, 怎样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 且经济尚未发生巨大波动的这段时期,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 在新时期为未来平稳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现地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金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值得众多金融经济研究者思考。笔者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及我国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对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经济提供借鉴。

1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国经济发展形势

自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 我国金融业也受到一定冲击。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的国内地方经济金融来说, 在此次金融风暴中, 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在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下, 地方金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但这同时也是一次新的机遇。

在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全球经济的研究中,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的大背景下, 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市场动向和金融发展方向势必引起众多关注。面对现阶段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只有看清局势、找准方向、权衡利弊、慎重决策,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飞跃。

在后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趋势会逐渐发生变化:其一, 发达国家储蓄资金增高、消费额减少。其二, 新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 即发展中国家经济地位急速上升。其三, 回归实体经济, 减小金融危机影响和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其四, 低碳环保式经济发展壮大。其五, 国际化趋势加快。

在现在的经济发展趋势下, 我国经济必然会做出一些调整:其一, 企业进出口比率的变化, 出口额的大幅度缩水, 要求企业向精加工、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方向发展。其二, 创业型经济急速发展, 第三产业的形成, 要求中国经济走向国际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其三, 生产要素的转变, 减少通过消耗自然资源获得的经济增长, 提高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来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的金融业在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深入改革, 不断扩大发展, 一直保持基本稳定。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明显不够成熟, 金融结构并不平衡, 国内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金融业如何在现阶段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同时实现国家对金融发展的要求, 是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现阶段地方金融现状分析

地方金融, 主要是为当地居民或地方企业提供服务的。包括三类机构:A.地方正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B.地方准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C.其他地方性机构, 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社、农民资金合作社等。这三类地方金融业的发展并不同步, 秩序性也依次减弱。随着近几年全国性的金融业的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急速发展, 各类机构不断涌现, 但由于地方金融机构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无法实施城市化金融市场监管, 造成了地方金融业管理的混乱。

现在地方金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各地方金融机构、同地方各类金融机构各自为政, 造成地方性明显, 使得吸纳来源广泛的外来资本困难, 不利于地方金融的发展壮大。另外, 地方金融机构对外借贷利率过高, 借贷方式单一, 这些都不利于吸引外来资本和零散资金的注入。其二, 地方金融机构的秩序混乱。城乡差异或地方差异, 导致某些金融管理制度, 在地方金融机构中并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规章制度设置不甚合理, 这些都不利于地方金融在面向本地居民和当地企业时发挥作用, 对当地经济产生更深影响。其三, 地方政府过多干预。地方金融机构在地方上建立并实现运转, 必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协助, 但是地方金融中政府主导现象严重, 或者地方政府利用行政管理职权, 成立金融办, 并授予金融办职权主导当地金融机构运作, 如上海和宁夏等地, 这不利于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市场化。在地方政府主导模式下, 应规范政府职权, 明确政府干预方式, 避免政府干预金融机构内部具体操作, 影响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度和调控能力。其四, 地方各级部门、各类金融机构之间无法实现协调统一。各级地方金融机构之间, 联系不够紧密, 内部各级监管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 各机构之间交易手续繁杂、工序繁琐, 无法适应高速的金融业的发展, 不能实现统筹规划, 促进地方金融更深层次的发展。

3 后金融危机下地方金融管理问题的研究

在后金融危机下, 我国金融业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国际市场影响下, 国内金融业高速发展, 全面开放, 地方金融业纷纷增加融资, 提高经济影响力。但在现行金融制度下, 地方金融管理暴露出很多问题, 导致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 因此, 地方金融管理改革刻不容缓。针对地方金融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制定管理策略。

3.1 金融管理模式方面

在“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的模式下, 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各级部门之间联系, 增强金融管理。实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政府监管模式与“分类管理, 专办协调”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完善管理制度。完善国债管理的法律法规, 明确人民银行对国债监管的工作职责和处罚措施, 为人民银行依法行政提供较高层次的法律法规依据, 使国债监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为国家筹资和个人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国债投资环境。

3.2 建立健全地方金融管理制度

针对地方金融发展状况, 实时实地的实行国家相应政策。灵活运用, 积极创新, 增强地方金融管理制度在本地的适应性, 使其更好地监管地方金融的发展, 促进地方金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当地居民提供服务。

3.3 规范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的管理方式

规范地方政府参与地方金融管理的方式, 明确地方政府权限, 不干预金融机构自身业务操作, 将管理重心由争取资金转向协调服务, 使地方金融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 提高地方金融的市场调控性, 为地方金融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3.4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利用地方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 发展地方金融。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 调动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协作, 加强联系, 相互监督, 增强监管力度, 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工作机制, 增强各部门的协调统一。

3.5 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重视

地方金融管理中, 针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正在逐渐增加, 说明中小型企业在地方金融业具有巨大的潜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经济发展区域平缓的背景下, 地方金融通过对中小型企业经济的调控, 吸引中小型企业资金, 在增加融资的同时, 更有利于增强地方金融业对本地经济的调控作用。但同时也应加强对这方面金融管理的重视, 提高监管力度。

参考文献

[1]夏季.后金融危机下孵化器融资服务优化[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34) :55-56.

金融报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报业

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集团的破产,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恐慌终成现实。而与之联系密切的传媒市场也难以独善其身。与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相比,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的金融报业更可谓雪上加霜。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报业市场应对策略的简单梳理,分析个中差异,以期寻求中国金融报业驶出发展坚冰期的可能路径。

一、中外报业市场危机应变扫描

从传媒市场运作角度来看,金融危机之下的报业行业性应变只是一种成本节制行为,即媒介组织希冀通过对自身子系统的局部调整实现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有效适应。而报业传媒巨头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此外,早在金融危机还没有成型之前,世界范围内的小报化风潮已经兴起。而金融危机的到来,更是加快了各国报业“小报化”的进程。法国巴黎世界报业协会更是认为到2008年年底,全球范围40%的报纸将进行“小报”化改革。这大概能为多数报业集团节省上千万美元的成本。反观国内,报业广告“在第三季度出现了很严重的下滑。从增幅角度看,同比和环比都是负增长。其中,同比下滑的幅度甚至达到15%~20%”。与此同时,国内的许多报纸不是“裁员”而是“涨价”。2008年3月以后,南京、上海、武汉等近十家报纸提价,涨幅都在30%以上。9月22日北京五家报纸也把零售价上调至一元。当然,除此之外国内报业只能选择“等待”,面对市场环境的疲态,诸多报业也唯有如此。

近年来,由于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的三角大众传播平衡被打破。报纸受众正向网媒、手机等互动、即时型的数字媒体转移。特别是2007年纸质媒体真正进入“薄利时代”。时下严重的金融危机更是加剧了报业外围资本链——广告的紧缩。

二、中外报业应变方式差异解读

从表面上看,金融危机之下报业都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救,当然金融报业也不是例外,但国外报业的“裁员、小报化、转型”与国内报业的“涨价、等待”却反映出不同的报业结构关系。

首先,报业外围环境的影响因子有别。美国报业市场是今天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其报业实体已经与经济紧密结合在一起。经济上的风吹草动,很容易通过受众购买力、报业收支和广告投放体现出来。与美国成熟的媒介市场运作机制相比,国内金融报业市场更多的是相对混乱和无序。以报纸涨价为例,由于新闻纸价格上涨太快,报纸无法应对,才不得已而提价。但这种提价的前置性因素却发生在前几年,当时各地报纸为了争夺报业市场,展开激烈的“价格大战”,导致一直以来的报纸低价位并非是市场干预的正常结果。而在危机真正到来之时,先前恶性竞争的后果便凸显。另外,由于2008年南方雪灾、四川地震,许多企业将营销预算作为救灾善款;而且适逢奥运期间,企业的电视、网络媒体等广告投放量又十分过度,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局部性因素。

比照来看,美国报业市场的价格策略和人员配置很大程度上依靠成熟的市场行为进行调整。裁员可以说是一种经济性的人员调整,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其报业市场份额下滑折射促使报纸必须转型。倘从经济环境的稳定程度来看,由于欧美经济的连带关系,造成不良资产捆绑严重,以致始于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对本地产业的冲击尤为巨大。而“对于中国来说,国内金融业的全球化水平相对较低,金融掌控管理能力相对较弱,而这既可能是中国被此次金融危机边缘化的好运气,也是中国金融机构亟待克服的问题。”

其次,报业资源配置模式的差异。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倡导的“传播的生态理论”肯定了社会与媒介的依存关系。而在波兹曼看来,媒介生态是将“媒介作为一种环境进行研究”,这意味着“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他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稍后媒介生态论逐渐发展为通过“从生命个体的生机(生存的机会) 类推媒体的生机”,以便考察媒介资源的流动对报业实体的影响。而这种状况在中西方又是截然不同的。

2005年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在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同时,也规定,“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通讯社、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站)、电视台(站)……”。这种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形式迥异于欧美国家的文化产业(报业)上的制度安排。欧美地区将报业推向市场,寄期望它在履行传媒责任的同时又能成为纯粹的市场资源配置的理性参与者。但这其中的担忧是无法排除的,报业话语和资本的过度垄断同样制约真正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因此,从两方的资源安排上看,“等待”、“涨价”与“裁员”、“转型”这出发点相同的应急方式折射出报业“不仅涉及其他系统怎样依靠媒介资源以达到目标,而且也涉及媒介系统怎样依靠其他系统所控制的资源。”尽管这里的“媒介资源”更多地指向受众和广告市场,同样也能表明行业危机发生时,传媒自主掌控能力的大小。

再次,报业经营运作理念上的差异。运作理念首先表现为对报业发展壮大的一种智力运营。仅就中美来说,世界技术革新的进度,使得双方在基础设施、资源管理、资本投入和受众水平差距较大,这势必造成报业发展链的局部差异。目前来看,这种局部特点往往为国内追求国际风尚和传统风格的报纸所不顾。于是,中国金融报业依然形成了经营运作上的刻板观念:1)过度依赖金融权利资源;2)忽略受众资源的开发;3)缺乏多市场价值链的培育;4)对技术和社会转型期的风险认识不足。这几点恰与西方报业形成鲜明的反差。世界上发达报业集团的观念与行动往往是同步的,团队意识强烈,真正合理配置资源和共享规模效益。而国内市场化程度高的市场金融方面的报业,其规模效益仅仅是在表面上得到体现,即便是收获盈余,也常常会忽视报纸最为依赖的对阅读价值、阅读方式与文本内容的引导与维护,即引进了先进理念,却缺乏对西方报纸可操作层面的深度了解与空间局限的探讨。与国外发达国家报纸版面多,分量重变“大报小开化”的做法不同,国内流行一种“大报不能小报化,主流不能边缘化”的观点。其实,这种观点上的差异正是媒介环境和文化惯性的分歧。

三、中国金融报业积极型应对策略的可能

第一,资源配置上的深度转型。从公共资源角度分析,结构上的资源再配置利于扩大金融报业的根本收益,也是我国金融报业发展的原则性助推力。金融报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国社会金融业的公共资源,属全民所有。所以,即便是在市场干预下,金融报业中的报纸资产依然具有多元属性(事业性、专业性、产业性),其在我国制度上的规定正是源于此。传统的金融报业思维过于关注其“事业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勾连,市场失灵,传媒(报业)的外部成本并不经过市场运作。学者喻国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传媒业现行的计划体制是造成传媒领域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传播服务脱离人民群众要求的制度根源。”中国金融报业的结构性问题,不但制约了对公众需求的提供,而且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跨域式发展。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报业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主管部门正在抓紧制定公益性报纸出版事业和经营性报纸出版产业的分类标准,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立新体制的基本框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南方周末》专访也透露,跨地区组建联合出版传媒集团的工作,已经开始启动,近几年将会出现双百亿的出版集团。这种政策上的新调整利于改变中国报业长期以来公益性与经营性不分,主体地位缺失,自我发展能力偏弱的局面。而适当的行政干预或许可以避免了欧美报业市场化的陷阱。毕竟媒介(报纸)属准公共产品,过于依赖市场的机制,容易造成“公共特质”与“市场特质”(比如兼并)之间的对立冲突。

第二,精确解读金融报业市场。从市场依存关系分析,媒介(报业)系统本身正如波兹曼所言,也构成一种竞合环境,即媒介生态。金融报业对于市场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金融危机之下,这种依赖正是通过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得到直观体现。市场上的“生态位”竞争营养的冲突是鲜明的、惨烈的。尽管目前全国已经存在19家金融报纸,但电视、网络以及其他的新兴媒体的直接影响十分突出。不过,新媒体处于发展期,市场还不够成熟。所谓报业市场遭遇的“增长极限”也并不是市场的饱和所致。相反,这只表明当前经济态势下,市场上的广告份额已趋于有限饱和。事实上,金融报业市场收益有赖于多维价值链的开发形成收益补偿与跨媒体跨地域合作;针对传统的以广告“养”发行“养”报社的局面,应有新的健康的报业营销路线加以支撑。另外,金融报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力争依靠资本纽带、上市平台和市场法则予以实现,削减市场之外的“外部性”带来的伤害。基于中国首次传媒公信力全国性调查的报告显示,现在“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报纸作为最为古老的信息传播媒介,其形成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空间并不如预言家们所称已经进入“消亡时代”,消费市场依然值得信赖。

第三,关注行业和区域受众培育。从受众培育角度分析,受众与报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在国外,报社对消费市场的开发“不遗余力”。与始终坚持走战略转型,寻求规模效益的高难度策略不同,对行业和区域受众的开发可能是国内更多报纸的发展“实验田”。2008年3月8日中国经营报社创办《职场》杂志。早在上市之前,该杂志便与“新东方”合作,进行入市之前的市场调研和培育工作。与此同时,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职场》还在全国的学校做了数百场巡回演讲。用他们自己报社的理念来说,就是“研究读者需要什么,客户还需要什么,将需求结合起来”。而国内许多报业集团既使身处有着大量学生群的都市,却仍旧忽略了对此市场的培育。就全国来看,报业市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和西安等地,学生市场可开发潜力颇为巨大。再如,英国的《每日电讯报》为了培育自己的未来读者,还在报纸上开展特色项目,比如开办“梦幻足球”项目用以吸引喜欢足球的读者。对受众的培育,实际上也是媒体于无形中构筑品牌价值的过程。

第四,走创意产业化路径。从智力投入角度分析,当今金融报业无疑是一项文化创意产业。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其特征表现为:具有高知识性;具有高附加值;具有强融合性。虽然创意产业是颇具现代感的词汇,但其本质上的指向却为报业的发展冰期指明了新的“产业化”路径。如果从文化创意产业角度看,报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公众的需求互为补偿且共进的。其不但需要新的技术新的运作思路做支撑,更需要一种资源整合和处理信息能力,而这些的直观表现即是报纸产业经济链的延伸和纸质页面上的思维更新,又要保持一种贝克视野下的“风险意识”,降低运营成本。必须指出的是,笔者的报业创意产业路径意在为缓解国内报业“内容与运营的同质化带来的可替代性与微利化趋势”以及这种趋势可能导致的未“强”先衰之痛,寻找可能的学理思路。金融危机带来的报业寒冬,意味着金融报业突围的现实要求。面对多方面的压力,相信中国金融报业能够构建属于自己的生存秩序。

参考文献:

[1]搜狐网.传媒观察第2期.关注传媒产业裁员潮.

[2]晋雅芳.金融危机波及中国报业,中国新闻出版网,2008年11月28日.

[3]杨苜.关注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中国信息报,2008年9月19日.

[4]支庭荣.大众传媒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5

金融危机引发的企业危机管理思考 篇12

实际上, 金融危机只是企业危机的一个方面, 企业危机是指能够潜在地给企业的声誉或信用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因外部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 也有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的。英国公关学者曾对《幸福》杂志排名前500名的大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项关于危机的调查, 调查资料表明, 被调查者几乎百分之百地同意他们的公司容易发生的危机不外乎以下11种:生产性意外、环境问题、劳资争议及罢工、产品质量、股东信心丧失、具有敌意的兼并、股票市场上大股东的购买、谣言或向新闻媒体泄漏企业秘密、政府方面的限制、恐怖破坏活动、员工的贪污腐化等。企业面临危机时采用不同的危机处理方式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后果。成功的危机处理不仅能成功地化解企业所面临的危机, 还能因祸得福。对于危机的成功处理, 必须要在对企业危机种类充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 企业危机也有不同的分类, 大体可以分为经营危机、制度危机、管理危机、安全危机和竞争危机等。另外, 根据企业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 可分为商誉危机、产品危机、财务危机、财产危机、人才危机等。

经营危机又称经营环境危机, 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危机。如金融危机造成经营环境恶化带来的危机。企业经营环境包括两个层次:微观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微观经济环境包括产品定价、产品受益、生产成本、企业雇员等因素。这些微观因素影响着单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经营活动。宏观环境不仅包括社会条件、社会总供求矛盾运动, 还包括政府宏观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同时, 国内、国际政治、法律、文化因素也是宏观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企业经营时刻面临着危机。企业经营必须适应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的双重变化,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解危机, 立于不败之地。

制度危机是指由于企业制度不合理给企业带来的危机。企业制度是指企业的产权构成、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体系和组合方式, 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合理的企业制度能够保证企业活动的正常运转, 协调领导、管理层和员工之间以及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 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实现企业目标。相反, 如果企业制度不合理, 将会破坏企业的正常运转, 甚至严重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伦理危机。伦理危机是指企业在社会伦理、公德方面出现的危机。如企业的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社会反对进而给企业带来的危机。现代经济中的企业管理活动, 不再是单纯的微观企业行为, 还涉及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人道主义、民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潮日益盛行的社会经济体系中, 企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危机。企业伦理准则是指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应遵循的伦理标准、社会正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包括公平与效率、社会期望、平等竞争、广告、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消费者主权、企业行为方式等多方面价值规范。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包括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资金技术危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上述危机所带来的挑战, 如人口压力增大、资源不足、环境受到破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物资短缺。生态危机越严重, 管理危机也越大。

安全危机是指企业在内部、外部安全方面出现的危机。典型的案例是近年来出现的毒奶粉事件。企业安全主要涉及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安全、技术安全、资金安全、市场安全等多个方面。企业的生产安全、经营安全、技术安全、资金安全是内部安全问题, 较容易解决;市场安全涉及外部安全, 一旦出现, 如果处理不当, 会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破产、倒闭是常事。

竞争危机是指由于竞争对手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危机。竞争危机主要表现在知识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信息占用与处理能力的竞争、企业预测与决策能力的竞争和应对危机能力的竞争。如数码相机的出现给胶卷企业带来的危机、竞争对手人才争夺带来的危机等。

以上企业面临的危机可进一步归纳为两种:结构性危机和偶发性危机。结构性危机一般是由企业内部系统损坏导致的, 造成危机的因素很早就在企业中存在, 一般都是企业的某项管理功能的实质性失效。一般来说, 结构性危机根深蒂固, 比较难以挽回, 因为结构性缺陷是企业长时间形成的, 根深蒂固, 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造成的损失一般也很难以其他方式得到补偿。所以, 企业面对结构性危机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尽量地减少损失、降低负面影响。而利用危机增加收入或利用危机扩大影响在结构性危机中是很难实现的, 对此企业决策者要克服侥幸心理, 不要企图采取措施转“危”为“机”, 防患于未然是这类危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偶发性危机可以看作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种因素是决定危机存在的基础条件, 往往并不是很大的事件, 本身也不是什么问题, 有的在危机爆发前早就存在, 有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另一种因素是引发危机的特定诱因, 这类危机的实质是经过特定诱因对基础事件的渲染后, 在企业利益相关者中诱发的心理认知的崩溃, 很多时候甚至特定诱因本身就是对一些子虚乌有的事件散布的谣言。现实中, 由于这类危机缺少征兆, 爆发时间也没有规律可循, 所以较难预防, 后果也比较严重, 处理不好将会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损失。这类危机的成因与利益相关者的心理认知有关, 因此, 如果能及时妥善地改变相关者的心态, 经过适当处理, 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变的, 可以采取措施使之转“危”为“机”。

近年来出现的大量危机事件表明, 我国企业危机管理能力不高, 大部分企业内部不存在危机管理程序, 当危机出现时, 绝大多数的企业家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应对。正是由于企业对危机的性质、后果、原因等判断迟缓, 极有可能将原本不大的事件演变为一场空前的危机。实际上, 在企业危机出现之前往往已经出现不良信号, 企业危机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 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前兆与信号。危机信号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较为隐蔽的危机迹象。通常, 其危害程度小, 对企业的生存还不构成直接威胁, 但时刻消耗着企业的资源和能量, 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潜在危机信号可以通过企业经营中微妙的不良现象来反映, 微妙的不良现象主要有:内部管理出现了不协调的迹象、行为失信、受到新闻界、政府部门“曝光”、社会公众舆论哗然、少量高级人才流失、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盈利能力偏弱、执行力较差、信息沟通、传递不畅、创新能力降低;缺乏发展后劲等。企业应当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 从各个渠道及时捕捉到这些征兆的信号, 并对这些征兆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 及时进行必要的预防, 确保企业的某些薄弱环节不至于转变为危机。

上一篇:安全性措施下一篇:杀鼠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