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时期(精选12篇)
金融危机时期 篇1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进一步深化, 虽然这一过程有助于世界的经济繁荣和稳定, 但是也能造成像2008年源自于美国, 进而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各国政府正努力让自身的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完善自身的金融市场以避免其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造成自身经济的进一步衰退, 在此大环境下, 中国政府也着手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以维护中国的金融安全, 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但是其采取的措施却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的金融环境,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供相应的建议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安全,经济危机,金融市场
一、中国金融的监管体制的相关分析
(一)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次贷危机中失灵的原因
关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次贷危机中失灵的原因,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术界关于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在次贷危机中失灵的原因的解释有很多, 笔者在此不再累叙。从笔者的观点来看, 可以将次贷危机中的金融监管制度的失灵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次贷发放机构盲目扩张次贷业务的风险监管失灵;二是对投资银行及其创新的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的失灵;三是对新兴市场参与者监管的失灵;四是对信用评级机构中的道德风险的监管的失灵。
(二)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及其改革
当今的金融活动是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 而相应的金融创新也是跨以上三个金融行业的, 因此造成的监管难度也是巨大的, 虽然中国近些年金融业发展迅速, 但是相对应的监管制度已经表现出对当今金融活动的些许的不适应。因此, 要维护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安全就必须对现存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 就笔者来看, 现在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这些问题:一是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之间缺乏合作, 因此不能对跨行业的金融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同时以上监管机构也缺乏具体的监管目标, 因此不能很好的履行其监管功能;二是缺乏对商业银行金融行为的监督;三是政府对金融监管的立法不完备, 缺乏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规定。
因此针对以上情况, 笔者提出以下几条改进的建议, 首先, 中国的金融监管要与当今跨行业的金融行为相适应, 特别是对混业经营后创新业务的前瞻性监管非常关键。其次, 金融监督机构应该加强对国内商业银行金融行为的监督。最后, 政府应该通过设立并且完善相关金融监管制度方面的法律规定, 构建中国金融安全体系。
二、中国国内的国际资本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一) 国际热钱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相关对策
近几年来, 在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内房地产市场提供的巨大利益的刺激下, 热钱通过贸易、直接投资、QFII制度、香港市场、地下钱庄和走私等渠道大量持续流入我国, 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 热钱实际上已经呈现出外流的趋势, 如果不加制止, 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中国金融安全。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热钱的大规模流出, 首先, 我国金融业在不断开放的同时, 政府要对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 (组织体系) 、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自身制度环境进行不断完善, 使其能够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信息提供、风险管理等功能, 从而能让相关机构掌握关于热钱流动足够的信息并增强其对于热钱的控制能力。其次, 我国应该建立起资本流动监测和预警机制系统来增强对热钱的监督和管理, 此系统应该在完善现有国际收支的管理系统和提高系统兼容性的基础上, 加快建立外资进出入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统计监测分析机制, 从而实现对资金流向和流量的准确判断, 并且该系统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发布国际资本流动的预警信号, 以提醒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准备, 最终形成完整的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
(二) 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之后, 大部分在华外资银行由于在母国的本行缺乏资金而将其在中国的大量资金抽调回美国, 因此造成许多储户的储蓄在金融危机这一特殊时期其债权的保障和清偿无法得到优先考虑, 进而造成对中国金融安全的潜在威胁, 笔者认为, 外资银行对于中国的金融安全的影响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外资银行是一个国家资金进出的重要渠道, 其分支机构资金调度由境外的母行控制, 可能成为大规模投机资金进出我国的通道, 也可能在国内金融危机初显时抽逃资金进一步加剧危机, 出现拉美和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的情形;
第二, 外资银行容易引入国际金融风险;
第三, 在华的外资银行可能借助政治手段干扰我国金融市场改革进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限制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的负面影响:
首先, 对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国民待遇, 即要保证对一切金融资本和金融机构都一视同仁, 让其公平竞争, 充分合理地贯彻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其次, 促进在华的外资银行建立并完善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最后, 国内应该建立起一支专业化和国际化的监管队伍, 从而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国际化情形下金融市场把握的能力。
三、结论
国家安全政策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乔良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最激烈的战场将在什么地方?如果一般的军人都会说肯定是发生战争的地方, 但我觉得这样的话已经过时, 二十一世纪最激烈的战争肯定是在经济领域, 更具体点应该是金融领域, 二十一实际所有的战争都将是广义金融战。”
现在离乔良先生说这句话已经有十年时间了, 现在世界上的许多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莫不是乔良先生所提到的金融的冲突。自2008年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之后, 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陷入了低迷的状态, 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莫不是在国际舞台上相互较劲。在这个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凭着自身强大的市场活力和消费潜力引领着亚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的经济复苏。金融是一国经济的中心, 金融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或后退和一国社会的稳定, 因此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对自身的金融安全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虽然中国现在的经济呈上升期, 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不完善, 相关的金融制度还不是很健全, 由此给中国金融安全造成了很多潜在的威胁。
笔者基于中国当今的金融现状, 认为现阶段中国的金融安全的隐患主要集中于中国自身的金融监管制度和国际在华资本, 并提出以完善金融监管制度为中心, 维护中国金融安全为目标的一系列建议和方案, 希望能给相关方面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相儒.浅析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2010 (04) .
[2]曾之明, 岳意定.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及优化管理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 (04) .
金融危机时期 篇2
一、金融危机下金融监管缺失分析
1.对次贷过程监管缺失。通过住房贷款经纪人的推销,房贷银行(MortgageBank)的信用审查和审批,一笔住房贷款往往就这样完成了。但是本应在此过程中发挥指引作用的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并没有对次级贷款的发放机构、发放标准进行监管,危机发生前,依然没有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因此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次贷过程的监管存在缺失。
2.二级市场监管缺失。商业银行通常会把贷款卖给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而后者通常会利用一些金融工具把这些资产重新打包,变成以贷款的债权做担保的证券,然后把这种已经放大了收益的金融产品卖给相关的投资机构,从中或许手续费等收益。在这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由于杠杆作用,使得资产的实际价值已经被防范,而同时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过程是较为复杂,就进一步掩盖了其真实的风险信息,并将这种带到了市场中,而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于这种金融产品创新和衍生品的泛滥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干涉,同时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信息公布是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因此监管当局也无法得到准确的产品信息。
3.信用评级公司监管缺失。从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来看,信用评级机构也成为了推手,危机前,其把大部分的`次级住房贷款都给予很高的评级级别,而其后又迅速降低所有次级贷款的评级,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存在着“利益相反”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信用评级的“公正性和严正性”。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分析
1.美国“伞+双峰”式改革的制度分析。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改革,此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终模式是在“伞”的基础上吸收了“双峰”的结构特点。新的监管体系具备了以下三个职能:一是从稳定整个金融市场出发进行的市场稳定监管;二是从加强市场规范的审慎金融监管;三是从投资双方出发的商业行为监管。在这其中,市场稳定监管者(美联储)充当“伞+双峰”的“伞骨”,两个监管机构充当“双峰”来执行目标型监管职能。
2.英国的金融监管政策改革分析。为了修改完善现行金融管理体系,英国发布了《反思全球银行系统危机,重建国际监管体系》的报告,大胆地提出了全球金融监管系统重建建议。报告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议:(1)加强国际协作以增强跨境监管的效率。(2)提高针对大型企业的监管标准。(3)提高跨国企业集团的监管效率。(4)重建国际监管体系。金融监管局为了解决国际监管准则的制定者和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的差异和跨境监管力度的差距,希望通过在早期预警系统(EWS)、执行已达成的国际监管标准、国际协作监管、危机管理四个独立而相互关联的领域的国际协力合作来推动国际监管体制的重建。(5)国际分支和准入。
三、后危机时代美英经验对我国金融监管创新的启示
1.大力推进功能监管模式。当前,我国“一行二会”的监管制度尽管为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显示出其固有的一些不足。在混业经营的时代,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也没有那么清晰,以往由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分类监管的模式已经不适合,要实现在混业经营模式下有效的金融监管,就必须大力推动当前金融监管模式改革,逐步把适用于混业经营的功能监管模式推出,从而更能有效防范风险,实现金融安全。
2.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尽管我国金融市场还没呈现出系统性分析,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系统性风险是存在的。因此,在金融监管的过程中,要对风险有充足的认识,并建立系统性风险的方法体系,时刻关注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利率变化等预兆风险的因素变化,从而能够对风险有足够的防范措施。
中国模式:金融危机时期的赢家 篇3
金融危机时常在全球肆虐,也对世界宏观经济结构进行重塑。2009年发生的信用恐慌和经济萧条在削弱西方的同时,使相对实力有所增长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当今世界,中国无疑是在金融危机狂潮中飘摇的世界经济之舟的船锚,使危机不至于发展为第二次“大萧条”。很多人都认为世界经济正在发生的转变最终将终结美国经济霸权。
然而中国的变革并不仅限于根据自由贸易规则对经济进行重塑。在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增长的同时,毛泽东时代不可想象的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从捍卫人权到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对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的遵守到大力发展参与民主,中国似乎正在致力于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模式。尽管就目前而言,西方式民主并不在中国的发展目标之中,但是中国已经致力于经济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能否称之为资本导向的共产主义或资本共产主义,或者一个将成为21世纪主导模式的政治、经济混合模式?
到上海或者北京这样的中国城市一游,将会为总览中国大都市未来发展的全貌提供一个良机,也会令你对中国所追求的、全新的现代性的真正含义有所了解。这些城市的活力与生机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个外国人,使其为之一振。数以千计的西方年轻人选择在上海定居,因为他们觉得可以在此感受到全新的世界和发展的潮流。而对于那些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一段时间的西方人而言,他们自认为已经把握了未来世界发展的真谛,并深知他们也正在参与创造的过程。在他们眼中,中国是社会经济变革和政治思想孕育的温床。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的大城市却仍深陷于后现代主义的泥潭中,凸显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颓废之气在各类机构中蔓延,行政机关暮气沉沉,人浮于事。对于每天奔波于更加拥挤、效率更低的交通系统中的上班族而言,西方已经过时了;对于注定要提心吊胆工作甚至失业的年轻人而言,西方已经过时了。西方未来的财富可能仅剩下欧洲大陆历史和文明的遗存,欧洲将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西方的经济也已经过时了,甚至西方的民主也显现僵化的迹象。西方的年轻人发现自己的工资是如此微薄,难以负担基本的生活费用,他们成为“啃老族”。他们的父母是在“婴儿潮”中成长起来的黄金一代,不得不继续负担儿女的生活成本。人们对移民的歧视与日俱增,外来移民从事最卑微的工作成为当今世界的规则。这些外来移民成为西方统治集团管理不利的替罪羊。所谓民主政治的精英已经不再是民意的代表,早已变成了醉心于手中权力的特权阶级。过去,人们为了自由进行过无数的斗争,许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现在自由已经变得苍白无力。
回顾历史,西方的衰落和中国的社会经济崛起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根源,那就是柏林墙的倒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才是冷战的真正赢家?
(摘自中信出版社《中国道路:一位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 作者:[意]洛丽塔·纳波利奥尼 译者:孙豫宁)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用人管理初探 篇4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企业,用人管理
为了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国内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应对。通用的做法是大部分现存的企业纷纷采取裁员或者降薪的行动以削减人力成本。这不仅对企业结构整合提出很高的要求, 对企业的用人管理战略也提出了新挑战。
一、企业加强用人管理的意义
在金融危机时期, 企业的既定目标和责任最终都是通过企业的用人管理与其他资源之间相互作用来实现和完成的。而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该如何优化用人管理来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呢?长期以来, 在有中国特色的高增长经济环境下的中国企业, 金融危机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对于危机时用人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切实的感受和理解,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周期波动, 企业更需要在用人管理策略上积极应对。前段时间不管企业是否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到现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综合考虑用人管理策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用人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一)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用人管理风险
后金融危机时期, 很多企业纷纷采取裁员减编等措施, 在缩减费用的同时, 也给企业用人管理带来许多隐患。一是裁员不但伤害企业声誉, 还会在留下来的员工中引起恐慌, 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以至于今年年初出现“用人慌”, 人员不敢去应聘, 企业招聘没有人的现状。二是裁员后由于团队士气低落导致突发性的员工辞职让管理者措手不及, 为此公司在匆忙间又去招聘和培训新人, 依然会造成人工成本增加。这样操作最终将扰乱企业用人管理上的混乱。为此, 企业应谨慎对待裁员, 不能简单地将裁员看作是一个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手段, 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裁员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危害。
(二)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凝聚力面临挑战
降薪也是后经济危机时期企业为了发展而降低人工成本采取的另一重要措施。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有的企业除了改变薪酬中工资部分的待遇外, 还通过缩减员工的各种福利、津贴和补贴的方式降低员工的应得收入。为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各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事实就是要求企业合理调整薪酬结构。但只统一降低薪酬总量而不调整薪酬结构的方式, 将打击高绩效员工的积极性, 影响企业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感, 反而不利于员工共同努力度过难关。
(三) 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金融危机即将过去的时期, 企业走出危机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装备更新提高人均产出, 也就是调结构、转方式经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均利润, 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经营重点的转变必然会对企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新的要求, 企业在此时要想方设法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 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 这样员工生产率就能提高, 产品合格率也相应地提高, 企业的利润就得到增长, 为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辩证地看待裁员、降薪、培训的关系, 使企业尽快走出危机,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 化解企业内部的矛盾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 各企业将陆续进入发展期, 此时危机时期遗留的矛盾将陆续出现, 企业也将进入劳动关系的敏感期, 劳动争议的发生量将大大增加。争议要消耗企业的精力去应对, 这实际上是增大了企业的成本, 并大大影响员工的士气。因此, 在这个时期企业要未雨绸缪, 要防止矛盾的积累和沉淀, 要化解劳资矛盾, 保证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和谐。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用人管理对策
企业应对后经济危机时期重要的不是忙于裁员、降薪, 而是结合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适时地调整相应的用人管理战略, 以便顺应经济的复苏。
(一) 注重效率为先的用人理念
后危机时期的人力资本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员控制问题, 要用发展的眼光, 结合企业实际, 创造性开展工作, 要调整企业结构, 促进企业转型, 提高优质人力资本存量。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 对下一步发展不再需要的员工进行总量控制;而对所需人才要大量引进。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相关企业人员的流动, 使企业所需的一些关键核心人才比以往经济景气的时候容易获得, 因此企业可以借机采取人才置换的方法, 辩证地看一下裁员与引进的关系。
(二) 合理调整薪酬结构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应该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使企业的薪酬发放更加有效率。一是职工可通过加大绩效奖金的力度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收入。二是让员工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 并与所得挂钩。这样企业的整体预算并没有改变, 员工的收入也不一定必然下降, 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 搞好企业职工培训
后危机时期对企业现有人员进行相关新业务领域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在培训的同时可以引入员工援助计划, 强化员工压力疏导。这个时期, 企业应该更清楚认识到, 人才是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只要人才在, 企业才能发展, 企业才有复苏的希望。
(四) 建立合理的劳动关系
金融危机时期 篇5
纵观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市举措,以及关于增加流动性、加强监管和透明度等措施,都是金融家们传统理论思维的表现。他们就行业本身分析问题,习惯于从行业范畴谈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没有把金融危机置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之
下去研究和思考。这种思维模式引导人们局限于在操作和技术层面,难以触及实质性问题。由于没有着力寻找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从而也未能提出解决金融危机的根本办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这次金融危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而且也难以避免金融危机日后再次发生。
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最深刻的原因,是由于在旧的、传统的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和金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消费资本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消费需求不足和消费资本缺位,才是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消费需求不足是金融危机“祸根”
许多金融家和政府领导人,还没有从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束缚和影响中走出来。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只有一种资本,即货币资本。但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说明,事实并非如此。人们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史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完整的市场经济的资本构成应包括货币资本、知识资本和消费资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换言之,是三种资本在拉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或者唯一的货币资本。
但多年以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一直是货币资本一支独秀,它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货币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也得到充分的保证。而知识资本,特别是消费资本,却长期处在被淡化甚至缺位的状况,从而使二者长期处于被动的消极状态,形成单一地依靠货币资本发展经济的局面。虽然经济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依靠货币资本这一单一要素发展经济,资本短缺、创新乏力、消费萎缩问题不可避免。所以,知识资本、特别是消费资本缺位造成的市场萎缩、总需求不足才是世界经济不断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最深刻的原因。
在分析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时,一些金融专家把美国次级贷款看成是这场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其实是不对的。它掩饰了金融危机产生的真实原因。因为次级贷款在房价不下跌的情况下,并不会造成房贷机构资产和财务收支状况恶化。只有在房价急剧下跌的前提下,次级贷款才会造成房贷机构资产和财务状况恶化并引发危机。
其次,房贷机构和保险公司、银行、券商联手,把房贷证券化并包装上市,推向全球金融市场,用虚构的高预期回报制造虚假需求,使金融衍生品无限制泛滥,形成一条长长的金融泡沫链。但最终由于实际的消费缺失,金融泡沫破裂,金融链断裂,造成银行体系的崩溃和资本市场的瘫痪,极大地加重了这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如果就金融谈金融,解决办法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就等于是在金融泡沫链上下功夫。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我们应该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入手寻找解决危机的根本途径。
分配制度不公下的消费不足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刻原因是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消费者“相对贫困”是由于分配不公所产生的“
二、八”现象的直接结果,即80%的人只拥有20%的财富。80%的人们购买住房的愿望十分殷切,但却无力购买而不能形成有效需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当今世界依然严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状况,着力解决消费者“相对贫困”的问题。
几个世纪以来,社会分配不公、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为了寻找分配不公的根本原因,必须对分配制度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其根本原因,是目前在世界各国流行的、现行的分配制度本身是不公平的。
在现行分配制度所形成的分配格局下,货币资本所有者几乎独享企业所有利润;知识资本所有者只享有少许利润;而消费资本所有者长期以来甚至处于缺位状态,完全不参与分配,无利可获。这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源头和始发原因,也是造成消费者“相对贫困”的根本原因。
新理论消除消费者“相对贫困”
以往的经济学家,他们理论上一个共同的缺陷,是重生产轻消费。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终于探索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人们发现了消费资本的存在。人们发现消费不仅决定货币资本和知识资本能否实现其最终价值,而且是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资本动力的源泉。
正是由于其在生产过中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消费资本因而成为一种新的资本形态。消费资本的发现,也引发了人们对知识资本的重新思考。人们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由三种资本共同推动的。
市场经济资本构
成包括三种资本的理论,特别是认为由三种资本共同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和共同创造企业利润,因而应由三种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利润分配的理论,将是确立新的公平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这种新的公平分配制度,将从根本上打破流行已久的不公平的分配格局,这是从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就予以解决,而不是从国民收入第二次、第三次分配那种带有恩赐性质的解决方法。
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可以确立一种新型的,由三种资本参与的综合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新的公平分配格局的企业制度。这种新的企业制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制度,它将为我们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我们认为,新的企业制度使我们找到了一条真正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因此有人称之为“穷人经济学”。它将彻底根除广大消费者“相对贫困”的命运,从而也是解决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当前,世界进入一个深刻的变革时期,新时期需要新的市场经济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理论导向。
金融危机时期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 大学生 诚信教育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经济领域和相关产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进入尾声,但以美国为首的救援仍在继续,世界各地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无论政界、商界还是学界,都对这场来势汹汹的危机始料不及,对后危机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也难以预料、众说纷纭。在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空前紧密,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不能独善其身。而作为社会生活一个重要的方面,中国教育包括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将直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对高校的影响体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2010年初,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番禺人才专场在大学城举行,共有200多家企业单位提供近1000个岗位,而入场求职的毕业生超过10000人。当然,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也与前几年高校规模逐年扩大有一定关系。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2009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致使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而社会需求量相对不足,导致了供需总量上的矛盾,而金融危机的来临将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这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激烈,门槛会更高,想要胜出,得到职位,就要有更强的能力并付出更大的努力。
其次,金融危机对高校的影响体现在各种不良思潮的泛滥上。当前,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等在全方位、多层面上相互碰撞和渗透,必将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道德的批判与继承,冲突与挣扎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一方面他们有创新与突破的渴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生活在既有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之中。由于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更新和替代的速度加快,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的渗入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出现混乱。目前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领域的信用失范引起的,贷款人的失信、金融诈骗的涌现、华尔街金融地位坍塌以及实体经济中的贪婪,金融危机在冲击整个世界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冲击全球的人文价值观。金融秩序是建立在契约精神和诚信基础之上的,而金融危机对诚信伦理的破坏导致社会思想混乱,各种不良思潮的兴起,对当今国内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在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在信念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模糊,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在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如急功近利倾向较为突出、不讲信用现象泛滥。表现在一是学业上弄虚作假,如剽窃论文、考试作弊;二是在就业上不实事求是,而是夸大其辞,甚至无中生有地杜撰自己的实践经历;二是出现诚信德育无用论,只学习技能性适用性知识,导致部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合格而道德水准低下的局面,尤其是诚信观念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对象的主体,是我国未来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活跃分子,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大学生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也是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阶段,此时的伦理素质教育将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缺乏,而且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理论教学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影响的过程,而不注重提高其内在认知水平,这是当今高校德育困惑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的路径依赖,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德育环境等环节中全方位改革,寻求提升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创新
诚信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创新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要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必须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发展。
其一,要加强诚信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教育实践行为,并决定着教育实践行为的有效性。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要廓清那些过时、僵化的思想,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多维度的、不断创新的诚信教育观,增强诚信教育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针对性,從而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已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父辈们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少了许多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更关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正义的追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不应该以圣人、神人、至人的形象去要求现实的人,而是以关注人的生活为核心内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引导人的正当欲望,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二是要树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潜移默化,世界互联网的作用更是加剧了这种渗透与辐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要避免把学校与社会分开,关门进行诚信教育的做法,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接受西方的道德形式,注重在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
其二,要加强诚信教育方法创新。今天的大学生不再是过去那种信息渠道单一、易于引导灌输的大学生,而是信息来源丰富,思想倾向复杂的活跃群体,这就要求诚信教育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而应从认知性教育到情感性教育、从语言性教育到活动性教育、从灌输性教育到对话性教育、从模式化教育到个性化教育等多种方式的综合。一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一直是我国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具体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规则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但要避免一味的“满堂灌”,教师要注意引入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引导为要务的教学方式,它注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注重运用类比推理、运用假言命题,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深奥的理论用一些较为浅显的示例和具体的情境表达出来,引导学生透过问题、透过实例思考深层理论、思考事物的本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模糊认识以及他们所关心的政治、经济和时事方面的敏感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一味照本宣科。要注意采用讨论、阅读、录像、表演、辩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开展多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一所好学校的全面而正常的课外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建立起理想信念和培养健全的性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大致可分为思想政治性的、学术知识性的、文娱体育性的和服务性的四类,这些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可以从中反映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它们为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高校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尽可能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施,派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使学生的诚信素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得到提高。
其三,要加强诚信教育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诚信教育考核创新,二是教育者评价体系创新,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奖惩机制。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考核上,由于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相对于智育和体育来说,有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特殊要求,不能简单地将伦理课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伦理素质的单一衡量指标,还应该根据其表现出来的思想素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客观的权威认定,从而促进学生的诚信素质的提高。在教育者评价体系上,主要从科学选取评价主体着手,对教育者的评价考核既不能仅由学校相关管理机构说了算,也不能仅由教育者自己说了算,合理的评价主体结构应该是一个由教育者、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组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主体结构。此外,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还要建立有利于诚信教育的奖惩机制,把教育与处罚有机结合,一方面,要以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对诚信的行为予以鼓励,在高校建立起一系列的诚信评价体系,如对诚信评价好的学生给予参评优秀的资格等,从而鼓励大学生特殊群体学生自觉地培养诚信品质;另一方面,对失信要要予以一定的批评和教育,甚至处罚,从而起到相应的警戒作用。
其四,要加强诚信教育资源整合创新。一是要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只关乎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工作,它还应该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因此,其教育载体除了专门的德育课堂之外,还要包括其它专业课课堂;除了系统的课堂讲授之外,还要包括网络、电视、校园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二是要强化诚信教育中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好表率。教师良好品德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产生巨大影响。高校要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做到教书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不知不觉中得到道德升华。三是要加强学校与外界的联合。除了学校之外,政府机关、社团组织、家庭和企业都应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做出努力。只要社会各方加强沟通和互动,注重分工与合作,齐心协力,大学生诚信教育将获得实质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倪正松.金融危机:教育面临的挑战.湖南教育,2009,(1).
[2]曾秀兰.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金融危机时期 篇7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 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金融危机时期, 既有金融领域仍然存在的风险以及其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用工的问题, 更有经济复苏过程中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利益诉求变化的新矛盾。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起始年。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家将努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因此, 深入研究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用工的新情况, 分析问题, 提出建议,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促进企业用工规范, 为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对提高社会就业水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企业用工的情况与问题
(1) 总体而言, 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但与金融危机以前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信息, 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已连续三个季度出现攀升, 从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谷底2008年第四季度的0.85, 攀升到2009年第三季度的0.94。求人倍率的持续攀升, 说明我国就业形势开始好转, 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向有利于求职者转变。但是, 与2008年同期相比, 2009年第三季度的求人倍率仍低0.03, 仅相当于2004年的同期水平。综合判断求人倍率近期的变化可知, 一方面, 随着经济回暖我国就业形势正在不断好转;另一方面, 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
(2) 以东部和中西部大城市为主的部分地区, 制造业、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外向型和中小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
自2009年第一季度末开始, 我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 与此同时, 企业用工需求亦不断增长, 在部分地区、行业和企业重又出现招工难问题。2011年春节刚过, “珠三角”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再次凸显。兔年春节刚过, “珠三角”各地招聘“大战”再度上演。
中西部地区少数经济基础较好的大城市, 也存在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状况。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难满足。中、小企业和出口型企业招工相对困难。从企业规模和类型来看, 目前出现招工难的企业主要是从事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 尤其是那些过度依赖贴牌、代加工生产又缺乏定价权的外向型或半外向型企业。而一些名气大、待遇好、员工就业稳定性高的大企业通常不愁招不到人。技术工人供不应求, 熟练工人普遍难招, 部分地区还存在普通工人难招的问题。
2 企业用工问题的成因分析
2.1 经济企稳回升, 用工需求增加
经济企稳回升带来用工需求快速增长, 造成了短期内供求失衡, 这是用工难产生的重要背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大量外来工失业返乡, 几乎成了“珠三角”企业力挽狂澜最直接的牺牲品。而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见底和外需的逐步回暖, 以及国内经济刺激计划作用的发挥, 使得我国经济形势已经企稳回升, 并向好的方面发展。其中外贸回升、内需强劲是经济回暖最直接的体现, 需求的回升为企业的生产运营提供充足的业务订单, 这样一来, 企业的用工需求也就必然跟着增大了。之前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性裁员出现的用工缺口仍没有完全恢复, 生产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补员和新增用工双向叠加, 导致企业的用工压力大增。
2.2 新生代工人的就业诉求不断变化
目前, 80后和90后逐渐构成工人的主体。这些新生代工人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互联网信息的接受程度, 都与父辈有很大不同, 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父辈大, 他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 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前景, 渴望有优越的工作环境、自由的时间, 渴望有认同感和成就感, 因此, 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通工人。
2.3 用工不规范, 员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很多企业用工不规范, 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有的企业采取加班加点, 压低外来工工资, 不签订劳动合同, 不缴纳社会保险, 减少或降低劳动保护投入等短期行为, 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利润。有的企业为了留住人, 采取收取押金, 故意拖欠或扣押外来工工资等违法手段。有的企业还对外来工粗暴管理, 重使用, 少培养, 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导致企业人情淡薄, 缺少凝聚力, 外来工频频跳槽。劳动者由于处于弱势地位, 要争取合法权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成本”过高, 使得求职者选择避让, 主动放弃就业机会, 而企业即使招到员工, 人员流动也较为频繁, 形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使中国各类企业均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或停产关闭, 导致裁员或变相裁员, 部分企业减薪或变相减薪, 拖欠工资情况加重, 侵犯员工权益的行为比较严重。金融危机后, 生产逐渐回暖, 一些企业生产订单明显增多, 招工数量也随之增加。很多企业因为订单增加而加班、超负荷运转, 却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借口没有增加相应的薪酬。
2.4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导致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加重了当前部分地区招工难问题。中西部地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的不足, 就业信息在区域间传播不通畅, 以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与求职者可有效接收渠道之间的不匹配等, 导致中西部农民工难以及时了解市场供求动向, 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以东部为主的局部地区招工难问题。
3 改善企业用工状况的建议
3.1 政府的政策措施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要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 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 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 国家将努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各地方政府也通过立法、减免税费等手段促进企业多招人、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提高就业水平。如重庆市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实施《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 鼓励企业多招人, 条例中规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财政局于2011年1月13日印发《厦门市财政局关于继续做好企业用工服务的若干意见》, 实施劳务协作激励政策, 推动地方政府、培训机构、职业技术院校、职业中介机构、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 构筑畅通有效的引进新劳动力平台, 形成多渠道引进务工人员的合力, 鼓励用工企业多招人, 并对用工企业等相关单位进行财政补贴和奖励。
笔者认为, 政府可以从平台、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实行有效措施, 进一步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1) 各用工集中地区政府积极改善、优化外来员就业、生活、职业发展等方面条件。各用工集中地区应不断在就业、居住、上学、就医、社保以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创造使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的条件, 推动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
(2) 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 督促法律严格执行, 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及各级工会应向企业主开展《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积极意义方面的宣传, 促使其严格执法。基层工会, 尤其是企业工会应进一步向职工开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的知识教育, 提高其劳动权利意识, 协助其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 促使相关部门对那些违犯职工权益的行为进行坚决、彻底地纠正, 促使用工单位规范用工。
(3) 安排专项经费保障, 帮助企业搭建招工平台。市、区财政要设立专项经费, 用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与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地区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交流、宣传用工环境及政策、搭建招工平台、组织带领缺工企业外出招工以及外地劳动保障部门组织、输送劳动力到本地等费用支出。市、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继续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对接功能, 畅通用工信息, 降低企业招工成本和劳动者的求职成本, 增强人力资源市场在解决企业用工中的作用。
(4) 推动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解决工人技术结构性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和有条件的地方应进一步制定推动企业培训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 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职工上岗培训、定期培训、转岗培训、新技术培训等, 促使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方面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
3.2 企业的解决途径
企业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选、育、用、留等环节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价值, 保证用工行为规范, 提高企业招聘的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3.2.1 建立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规章制度是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规定,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为规范公司和员工的行为, 维护公司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制度。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 则将给用工单位带来经济补偿风险。新劳动法实施后, 企业应增强守法意识, 努力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并尽其社会责任, 尤其要切实履行国家强制性的规定, 如《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劳动报酬 (尤其是加班工资) 、社会保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义务。
3.2.2 招聘及录用的规范
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人力资源需求进行招聘。在员工入职阶段, 根据规定给员工办理入职审查以及入职手续, 签订劳动合同。
首先, 劳动者在入职, 要求其填写有关的个人资料, 并且还要上交有关的证件资料;其次, 劳动者入职资料的真实性也可以通过中介方进行核实;再次, 在对劳动者进行入职手续办理时, 还应该将劳动者上个单位的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复印件存档。
3.2.3 完善培训体系, 提高员工素质
与老一代工人相比, “80后”和“90后”的新生代工人的择业观念有很大不同。他们不仅对工资待遇有较高的要求, 而且希望有更好的职业前景。这就要求企业要想留人, 不仅要提高工人工资, 还要完善培训体系, 提高员工素质, 给员工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要把那些花巨资去挖人才的财力转移到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上来, 除了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 还要在经费上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学习, 从而为企业培养越来越多“用得上、留得住”的员工。企业可以探索“企校联合”办学模式, 即学生在校经过理论基础学习后, 安排到企业顶岗实习, 经过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成为熟练工人, 毕业后招工入厂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同时也可与一些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进行用工培训合作, 由企业“买单”, 委托当地培训机构搞“定单式”培训, 或与他们联合办班培训, 由对方提供场地、组织生员, 企业提供培训设备和师资, 并负责安排就业。
3.2.4 建立激励与晋升机制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 企业在建设或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 应吸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并将这些先进的思想转化为适合企业的、可操作的制度及措施和技术手段。例如, 企业应结合国内现实, 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 建立以职责定岗位、甄选看实绩、管理制度化、薪酬市场化、保障社会化、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相协同等激励与晋升机制, 强调能力本位和业绩本位, 最终达到保护、留住、激励、培育、用好人才的目标, 真正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3.2.5 努力改善用工环境
企业是用工的主体, 除了依靠政府的引导, 劳动部门的协助, 根本的还是需要依靠企业转变观念, 努力创造留住员工的环境。一要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二要降低招工条件。对用工要求不是很高的企业, 招工条件应适当放宽, 让那些岁数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的求职者也能招工进厂, 以缓解企业用工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三要推行“以工引工”、“以工留工”的成功做法;四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做到用事业留人, 用感情留人, 用待遇留人。企业要实行民主管理, 为有才华的员工创造发展的机会;要建立企业工会等群团组织, 加强企业主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联系。
摘要:从分析金融危机对企业用工的影响开始, 分析目前企业用工的情况与问题及成因, 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企业用工,用工服务,用工规范
参考文献
[1]王飞鹏.企业用工成本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调整[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0, (1) :42-45.
[2]游静.企业用工在规范中前行[J].商场现代化, 2010, (8) :127-128.
[3]中国工运研究所、全总研究室、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联合课题组.关于当前企业用工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 2010, (3) :19-22.
[4]谢传会.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劳动关系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6) :70-72.
世界各国金融危机时期的税收政策 篇8
为应对国内经济衰退, 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 涉及资金7890亿美元, 其中35%用于减税。
该方案中主要的减税措施包括:刺激消费方面, 在2009和2010税收年度, 给予每个美国中低收入居民纳税人每年不超过500美元 (每个家庭不超过1000美元) 的薪酬税收抵免;增加个人所得税的子女税收抵免放宽规定期限内首次购房税收抵免的条件。促进投资方面, 对企业2009年新购置资产的税收给予特别扣除;企业在2008年和2009年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向前结转5年。为稳定就业, 在2009年和2010年, 对新招聘越战老兵和16岁~24岁无业青年的企业给予就业税收优惠。
日本:降低部分企业所得税率
日本政府通过两次修订2008年度预算和编制2009年度预算, 出台了约87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其中用于减税的约12万亿日元。
为刺激消费, 对购买于2009~2013年入住的房屋, 购房人将获得10年内最高500万日元 (购买普通房屋) 或600万日元 (购买高档房屋) 住房贷款的税收减免优惠。
为促进投资, 该国自2009年4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 对年度所得不超过800万日元的中小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2%降至18%。自2009年2月1日起, 重新实行对中小企业的亏损退税政策。停征土地转让的特殊附加费用, 此政策至2013年12月31日有效。转让土地所有权时缴纳的登记税, 分别减按1%和0.8%税率征收的优惠政策延长至2011年3月31日。个人在股票交易中获得的资本利得和股息所得享受10%优惠税率的政策延长至2011年。
英国:推迟提高税率计划
为刺激消费, 英国政府临时降低增值税标准税率, 从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 增值税标准税率从17.5%临时降至15%;根据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化, 个人所得税基本扣除标准相应提高, 由2008~2009年度的每人6035英镑提高到2009~2010年度的6475英镑。
为促进投资, 公司所得税税率自2008年4月1日起从30%降为28%, 该国推迟提高对小公司适用优惠税率的计划, 将期限延长至2010年4月1日。延长公司亏损向前结转的期限, 对公司2008~2009年度产生的经营亏损允许向前结转3年, 但结转额最多不超过50000英镑。为防止集团公司总部迁至低税国, 计划在《2009年财政法案》中规定, 对公司的境外股息免征公司所得税。此外, 对酒税、烟税、燃油税和民航乘客税, 提高了消费税征税标准, 以增加税收收入。
德国:提高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2009年1月13日, 德国政府宣布第二个约5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并于1月27日以补充预算案的方式获议会通过。
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包括:2009年和2010年分别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170欧元并调整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最低税率由15%降为14%;从2009年7月1日起降低医疗保障税 (缴款) 税率;给予一次性子女补贴每人100欧元;针对2009年购置或生产的固定资产, 实行25%的余额递减折旧, 并提高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范围。
俄罗斯:减轻企业税负
2008年l 2月, 俄罗斯政府决定减轻企业税负以应对经济危机, 2009年减税总额约为5500亿卢布, 相当于俄罗斯GDP的1%。
在促进投资方面:将企业所得税税率调低4个百分点, 从24%降至20% (小企业适用税率从15%降至5%) ;提高用于现代化改造、重组、设备维修的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在购置当年的扣除比例, 由10%提高至30%;截至2009年底, 取消公司所付银行贷款利息的税前扣除上限;为帮助石油企业渡过危机, 石油的矿产税起征点从每桶9美元上调至15美元, 对一些重要石油产区的开发实行税收减免。
巴西:优惠政策振兴汽车工业
为减缓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 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市场需求, 巴西政府宣布实施联邦税收减免政策, 减免金额预计达84亿雷亚尔 (约36亿美元) , 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金融操作税和汽车工业产品税。
为刺激消费, 对个人所得税提高了适用各档税率的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个人消费金融操作税税率从3%降至1.5%, 有效期限视情况另定。为促进投资, 优惠税收政策主要涉及汽车工业产品税。汽车企业享受工业产品税减免政策,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微型轿车 (酒精或酒精燃料) 免征工业产品税 (原来为7%) ;排气量在1000毫升到2000毫升之间的汽油燃料汽车, 其适用的税率从13%降至6.5%, 混合燃料或酒精燃料的汽车适用的税率从11%降至5.5%I排气量超过2000毫升的汽车, 税率不变。
韩国:加速所得税扣除计划
该国在2008年提出降低公司税税率之后, 又进一步提出了减税计划。在刺激消费方面:到2010年, 所有税收区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都将下调, 从目前的8%~35%, 下调至6%~33%。收入扣除额度将提升到100万韩元~150万韩元。遗产和赠与税税率将会降低, 从目前的10%~50%降至6%~33%。
在促进投资方面:公司所得税扣除计划将进行加速, 从5年计划变为3年计划, 从目前的13%提高到25%;中小型企业的税基从1亿韩元提高到2亿韩元;资本利得税的纳税门槛将从6亿韩元提高到9亿韩元。
印度:鼓励出口
印度政府制定了使国家经济保持稳定的一揽子计划, 重点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出口, 向银行和贷款购房者提供帮助。
金融危机时期 篇9
一、繁荣背后的暗流涌动
上半年,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达7.1%, 再加上人民币存在大幅升值空间的诱惑和中国一揽子刺激计划, 使得中国市场对于海外资金的吸引力持续增长。按说, 更多的资金将很快拉动经济增长, 但是, 在这良好的势头的背后, 一股股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作用, 是好是坏, 却值得高度重视与警惕。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报告指出, 今年二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 排除顺差、投资和汇率变动的影响, 原因不明的外汇流入量高达879亿美元, 其中绝大多数都很可能是热钱。在经过去年一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之后, 许多撤回原本国家的资金, 清楚意识到, 当地的经济复苏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 只要是追逐短期超额收益的热钱, 转了一圈“保家卫国”之后, 还是要盯上全球今年几乎唯一的经济亮点中国市场。
热钱的流入不但会推高资产市场价格泡沫, 同时也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长。再加上各国政府大量注资刺激消费, 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对金融机构进行无限额的注资策略, 无疑会加速通货膨胀, 在这种情形下, 美元会更加贬值, 美元的债权人将再一次为金融危机买单。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利率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避免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 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央行近期都已大幅度下调了基准利率。为稳定金融市场并抑制经济疲软, 自2007年9月来, 美联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将基准利率从5.25%大幅下调至1%, 全球宽松货币环境, 最有可能引致全球恶性通胀。自金融危机以来, 全球各国央行动辄就注入数千亿美元的流动性, 并相继拉低了市场利率, 这让滋生通胀的货币因素充分具备。一旦危机形势稍微稳定, 通胀势必将卷土重来。在利率环境不稳定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世界各地利率波动加剧, 企业越来越多的受利率波动的影响。环境的改变, 突出表明了谨慎的利率风险管理之重要性。
利率的变动通常会导致重新定价风险。重新定价风险常常是企业利率风险最为明显的来源, 可通过对企业在给定的时间段内到期或重新定价资产数量与负债数量进行比较的方式予以计量, 改变资产与负债到期结构的比例通常会给企业带来收益。
由于收益曲线一般是向上倾斜的, 利用短期负债为长期资产融资, 企业常常可以赚取正差幅。但是, 这类企业的收益容易受到利率提高的影响, 即利率提高会导致其融资成本上升。被重新定价的资产期限长于被重新定价的负债期限的企业, 被认为是“对负债敏感的”企业, 原因是, 它们的负债会更快地被重新定价。利率下降时, 对负债敏感的企业收益会增加, 而利率提高时, 收益会减少。相反, 对资产敏感的企业 (资产重新定价的期间比负债重新定价的期间短) 一般会从利率升高中获益, 而利率降低时发生损失。重新定价常常在企业当前的收益绩效上表现出来, 企业可能会因此造成重新定价的不平衡, 而这种情况直到未来的某个时间才会显现出来。因此, 应当考虑企业的短期与长期不平衡, 调整资产与负债结构, 成为对资产敏感的企业。
现金余额的集中。现金余额的集中有利于内部之间资金进行调配, 避免为借款支付高额利息, 还能够加强对资金的控制, 并利用其专长, 确保风险得到管理, 机遇得以有效利用。同时也会增加投资机会, 可能向银行争取到更有利的利率。如果一家机构, 如集团公司, 在一家银行开设了许多不同的银行账户, 那么, 它可以要求银行在考虑其利息及透支限额时将其子公司的账户余额集中起来。
利率协议。与银行签订固定利率协议, 可以避免利率上升变化造成不利影响, 而且易于实现。虽然国家放宽对贷款审批要求, 鼓励银行适度贷款, 但大部分银行为避免风险, 仅愿意向大型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贷款, 致使部分银行存有大量无法贷出的额度, 因而, 可以充分利用优势进行谈判, 使用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汇率风险应对策略
我国大部国际交易以美元为计价货币, 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看,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承下降趋势, 相比利率风险, 企业会更关注汇率变动, 汇率风险管理是每家企业确定外汇敞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对非金融企业来说, 汇率风险管理独立于核心业务, 通常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 也更容易操作。
汇率风险会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和外币折算风险。交易风险是指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 经济主体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交易风险的影响。并且交易风险管理在全球经济中对于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因而应当特别关注对交易风险的管理。
外币折算风险是指对财务报表, 尤其是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会计折算时产生的波动。当资产、负债或利润由交易货币折算成报告货币 (如母公司的报告货币) 时, 就会出现外币折算风险。从另一角度看, 折算风险会通过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价值来影响企业, 如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外币现金和存款以及外币债务。与国外业务相关的长期资产和负债很可能会受到特别的影响。由于许多商品以美元在国际上进行定价贸易, 对于非美国企业而言, 商品价格风险可能间接地导致外汇风险。即使购买或销售是以本国货币进行, 汇率也可能会植根于商品价格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选择计价货币应对汇率风险。计价货币的选择取决于议价能力。与选择计划货币实现同样结果的另一种方法是合同中规定用外币计价, 但规定固定汇率为合同的一个条款, 适用于企业议价能力较弱时采用。
匹配收入和支出来减少或消除外汇交易风险。只要有可能, 以同一外币进行支付和收款的企业, 应该以该货币用支付抵消收款。在银行拥有外汇账户将使匹配的过程更加简单方便。这种策略特别适用于集中的财务职能。
提前和滞后付款。若预期该货币将会转强, 企业应该尝试使用提前付款, 即在到期日之前提前支付。这时应该考虑融资成本, 即用来支付的资金能够产生的利息成本。但提前结算可能会获得折扣。相反地, 若预期该国的货币将会转弱, 企业则可以考虑滞后付款。
远期外汇交易。根据汇率预期走势, 与银行约定将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日期, 锁定汇率风险。但应注重分析, 注意远期外汇交易是否存在人为操作, 故意推高人民币升值预期, 避免汇兑损失。
应对风险的基本方法是强化风险意识, 创建风险管理文化, 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充分识别风险和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 立即实施应对策略。增强企业的自身竞争实力, 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才是长期应对之道。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管理实务全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9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岳生《热钱回马枪》《新理财》2009年第7期
【4】倪金节《全球零利率趋势隐藏恶性通胀危险》《上海证券报》2008年12月
金融危机时期 篇10
当前, 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迈入后金融危机时期, 这场危机促使我们冷静地思考今后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策略。后金融危机时期, 我国制药企业也进入了特殊的发展时期, 世界经济的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我国制药企业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 需要通过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使制药企业的发展更具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使行业经济增长变得相对均衡。
医药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制药企业已经形成完备的体系。目前, 我国制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效益总体较好, 但市场集中度急需提高, 我国现有制药企业5 000多家, 其中大型企业只有300多家, 多数为中小型企业, 即使是我国的大型企业, 其企业规模、生产能力、资金投入、技术水平也无法与发达国家大型制药企业和跨国医药公司相比。产业投资结构和融资机制滞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品附加值低, 利润率较低。高新技术研发平台优势尚未形成, 国内企业研发费用严重不足, 使产业的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 创新药物很少。在我国制药企业中, 中药生产企业所占比例较大, 截至目前, 我国中药制药企业约有1 500余家[1]。中药制剂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产品附加值低, 生产缺乏标准化, 产品质量极不稳定, 大大降低了中药的市场竞争力。药用辅料、包装材料落后、品种少、缺乏技术标准。此外, 尚存在各类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健全、企业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等弊端。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的现状迫切要求医药企业迅速提高行业集中度, 提升新药研发实力, 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药企业的发展策略思考
创新是医药制造业永恒的主题, 更是现阶段国家大力倡导的方向。现行的产业环境要求未来我国制药企业, 要具备集约化大生产的规模与实力或具备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能力。制药企业只有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加速资产重组, 促进产业集中, 结成产业联盟
我国医药产业组织结构、企业产品结构、资金投入分散是制约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和研发创新的症结, 通过资本运作进行理性的兼并重组, 以促进产业集中, 其模式主要有3种, 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进行选择: (1) 规模扩张型的横向并购:企业要实现生产规模扩张、扩大市场份额, 可采取这一模式, 横向并购可使企业在一定限度内, 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 出现收益增加的规模经济; (2) 延伸生产链的纵向并购:企业向上扩展至科技开发机构, 并购重组有实力的医药研究院所, 加强研发能力;向下延伸至营销渠道, 加强产品经营;并购产品上下游产业领域, 降低交易成本; (3) 混合型并购:混合型并购是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 通过科学管理, 企业能迅速扩大企业规模, 提高企业的资源整合效能, 有效降低发展风险。企业实施并购战略一定要确保资金链的连续和资金来源的可靠, 注重并购重组后的资源整合和人才使用, 实现对并购后扩大资产的有效管理[2]。企业要避免规模在不断扩大, 但因缺乏现代化科学管理, 研发投入不足, 易出现缺乏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低等现象而并未根本性提高核心竞争力, 由此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反而处于弱势的地位。企业间可结成产业联盟, 以集中优势力量, 联合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发展高端产品, 引领行业走出困境。
2.2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提高产品竞争力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 选择正确的创新模式, 寻找新产品开发的突破口, 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 在新产品开发中寻找生机。长期以来, 我国药品生产多以仿制为主, 且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状态,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创新药研发难度较大, 因此, 我们应实事求是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新药创新工作。目前, 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降低医药费用的压力, 与专利药相比, 非专利药价格低廉, 能满足大多数疾病治疗的需要, 仿制药品成为国际上许多制药企业追逐的目标。我国制药企业在积极开展国际认证的同时, 要努力进行工艺技术改造, 提高仿制药品的质量, 积极参与仿制药的国际生产、研发外包、境外合同加工业务, 分享国际分工与协作细分利益[3]。当前, 大量的专利药即将到期, 仿制药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陆续将有价值几百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 这些药品涉及降压、抗菌、抗肿瘤等需求巨大的市场[4]。我国《专利法》第69条第5款规定,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 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我国制药企业应抓住机遇, 提前谋划, 开发进入全球医药主流市场的仿制药, 占领国际仿制药市场, 改善本土市场不利的竞争格局。可通过生产仿制药, 从仿制药积累资本, 吸收消化国外的先进技术, 实行模拟创新, 再投资开发创新药, 尽快完成从单纯的仿制到创新的转变。中医药是我国最具特色、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 要大力开发现代中药, 积极推进传统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 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药品。具备一定实力的大企业和科研机构, 将增加新适应证与复方创新药两种途径相结合, 也是适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有效路径。与搞原始创新相比, 开发老药资金投入少, 效益风险低, 上市周期短, 更适合中小企业。目前, 研发外包已成为世界医药市场发展的趋势, 对我国企业来说, 争取研发外包订单是摆脱改变长期以来低端重复生产、尽快参与国际药物创新合作的绝好机会, 我国企业要抓住这一研发创新机遇, 向创新型企业迈进。在上述研发创新过程中, 企业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企业要积极运用国际通行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范畴的法律、法规, 实施保护, 必要时与核心专利持有人形成交叉许可或利益共享。
2.3 实行差异化竞争战略, 发挥竞争优势
在整个医药制造行业中,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目前仍是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构成的主要群体。除了为数不多的技术集约型的中小型企业,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设备、技术还都比较落后, 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确定发展方向, 走“小而特”、“小而强”之路。立足现有规模, 依据企业自身占据的资源优势, 寻找产业结构的空缺和薄弱处, 紧贴市场需求, 在产品和质量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 从产品的独特、质优入手, 改进生产工艺, 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 发展核心竞争力, 实现单位产品成本最低的规模, 通过优势产品把生产企业和销售网络完美地结合起来。同时, 要善用信息资源, 加强信息化建设, 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信息化项目。与大企业相比较, 中小药企的优势在于经营机制灵活, 市场应变能力强, 经营形式多样化, 技术创新周期短, 职工对企业具有更强的责任感。在集中度不高的所谓“零散”产业部门中, 中小药企是主要力量[5]。
2.4 通过普通药进入市场, 及时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更具成本竞争优势的原料药, 我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 占据世界原料药市场60%的份额, 有显著的规模优势, 但我国生产的原料药大部分是国际市场上的低端产品, 附加值低, 除我国国内市场外, 主要销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世界非规范市场, 难以进入世界规范市场。我国原料药在国际竞争中的价格优势是以少计甚至不计环保成本换来的, 制药行业已被国家列入高污染行业, 《制剂行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 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清醒认识到粗放型生产对民族和企业自身造成的危害。在环保新标准的刚性要求面前, 原料药生产企业必须创新技术工艺, 进行产业升级, 同时提高国际GMP达标能力, 以便在国际竞争中持续发展, 站稳主导地位。企业通过生产普通原料药积累资本, 然后再转型做特色原料药扩大资本积累, 最后再拓展制剂生产领域, 直至介入新药研发领域。
2.5 实施跨国经营, 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随着天然药物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 我国制药企业应顺应全球化潮流, 利用在中医药领域的独特优势实现跨国经营。根据中医药文化接受性、市场规模与潜力、市场影响力、资本市场、竞争者、研发能力和法律法规政策等9个因素, 可将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区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为我国制药企业跨国经营市场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6]。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为我国制药企业首选, 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如菲律宾、越南等市场正不断加大对我国的开放, 欧盟市场中德国对中医药接受程度较高, 且德国在欧盟中有领导地位, 可作为中药进入欧盟市场的首选。非洲市场是我国企业需要继续加大开发力度的市场, 以开发南非市场为突破口, 打开非洲市场。当前, 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的机遇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企业跨国经营切忌盲目布局, 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目标市场情况运作, 采取开展服务合作、连锁、合资、委托代理、特许加盟、并购等多种方式开拓市场。如企业通过与目标市场的本土制药企业合作, 建立互利的伙伴关系, 利用合作伙伴的销售渠道经销自己的产品;与跨国公司进行新药研发合作和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 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有实力的制药企业主动收购发达国家的一些小型研发机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中小医药企业, 利用一些好的技术平台, 如在制剂开发方面拥有的优势和技术、企业的成熟品牌, 对当地法规政策的熟悉, 某些产品的特许经销权和销售渠道整合延长自己的产业链[7]。目前中国国内医药市场已基本饱和, 仍有一半的医药生产加工能力没有被充分利用, 很多企业设备闲置, 产品迫切需要出口来释放过剩产能, 特别是化学原料药、制剂产品出口, 我们具有质优价廉的优势。随着与国际先进制药企业越来越多的合作与竞争, 企业需要确立正确的国际化战略, 学习国际先进的制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科学模式、更新设备、调整产品结构, 以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为进入欧、美、日规范市场、成为知名跨国企业奠定基础。
2.6 注重文化营销, 品牌经营, 管理创新
当前, 文化营销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其核心就是要发现并建立企业品牌与消费者观念的一致, 进而达到品牌效应最大化的营销目标。文化营销使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载体成功融合, 可加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营销模式的创新, 从而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品牌是企业经营的重要优势, 企业必须要树立品牌意识, 没有品牌, 企业很难立足市场。消费者一旦认定某一个药品疗效好、价格合理, 并满足其个人消费心理, 那么就会逐渐将对某一药品的信赖转为对这一品牌的信赖, 将带动整个品牌系列产品的销售, 因此, 企业要注重品牌商标的国内、国际保护。企业必须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 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产生实质性的营销价值。企业营销要靠整体优势取得竞争优势, 要将渠道、终端精细化管理。产品营销应专业化, 企业要组建会管理能创新的营销队伍, 促进与商业间的合作, 进一步优化渠道资源, 合理进行渠道布局。企业应与大商业、大物流联合, 利用其渠道流通量大、辐射广、距离远等的特点, 以企业为中心向全国各市场广泛辐射流通网络。同时利用小商业、小物流适应终端市场快的特点, 依靠地方的小商业、小物流维护分布广、交通条件相对恶劣的终端市场。此外, 企业要重视人才, 通过高薪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形成企业很强的科研、管理力量和冲击世界医药市场的实力。
3 结语
随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的全面实施, 加快构建创新型医药企业已是大势所趋。医药市场是一个瞬息万变、发展无限的大空间, 我国医药企业一定要不断研究市场, 增强变通和适应能力, 找准定位, 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策略并坚定不移地执行。
摘要:分析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制药企业的现状, 提出我国制药企业应抓住机遇, 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策略, 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制药企业,创新,策略
参考文献
[1]吴杰, 冯剑波, 雷燕.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药房, 2009, 27 (2082) :20.
[2]王玉梅.中国医药产业成长障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46-149.
[3]刘琴, 贾伟.我国制药企业如何开展国际认证和境外合同加工业务[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40 (7) :556.
[4]张旭.仿制药品质控待破局[N].中国医药报, 2009-8-13:B1.
[5]徐为公, 蔡治河, 邵海燕.求特求新谋强——新医改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N].中国医药报, 2009-10-15:B8.
[6]李洁.我国中药企业跨国经营策略探讨[J].中国药房, 2009, 24 (20) :1841-1843.
后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经济的思考 篇11
按照凯恩斯理论,推进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分别为净出口、投资和内需。目前,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导致国外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增长严重受挫。出口受挫影响了工业产出,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这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四万亿投资方案的实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投资对拉动中国2009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功不可没,但是过量货币的投放,在实际需求没有有效增长情况下,催生了房价、物价的过度上涨,使整个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在出口增长受限、投资刺激到了极限的宏观环境下,如何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确实是个难题。已经有不少学者把中国经济比作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房价高企、本国货币不断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经济面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滞胀、衰退看来在所难免。但也有很多经济学家明确表态,中国经济不会二次探底。经济到底会不会二次探底,这些预测其实没有多大意义。就如谢国忠所说那样,“其实从经济学上来说,预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经济或者股市并不以人的预测而改变,但人都希望有奇迹发生,这是人的本性,因此就有了预测。”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经济学家都预测经济将像1929年大萧条那样处于长期衰退之中。但事实并没有这样。原因在于两次危机爆发后的环境、条件不同,更重要的是此次危机后的全球领导者们已经从上次危机中吸取了足够多的教切;和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所以我们面对危机,重要的是商量如何拯救经济、避免萧条重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使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因为很多客观条件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二战后发展最快的日本和德国,他们在七十至九十年代遇到了同样的本位币升值、通胀严重的问题,但两个国家应对的经济措施和结果完全不一样。所以经济的发展,除了受客观条件制约外,更要受到人为因素的重大影响。
尽管我国经济现阶段面临前述诸多问题,但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首先,中国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足以保障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次,中国有稳健良好的金融体系,有充足的资金。第三,中国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第四,中国城市化率仍不到50%,拥有巨大的潛在消费力。第五,中国正在迈入工业化国家中期阶段。虽然沿海地区已经进人到工业化后期,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部分进入后工业时代,但整体上这一进程远未结束。第六,中国拥有不可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中国是劳动力大国,以后要变成人力资源大国,这一资源优势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
不过,一个国家优势条件是相对的,不是永恒的。优势也可以成为相对不足。中国拥有强有力的政府作保障,但政府太过强势,容易使经济演变成国进民退史。强势的政府、强势的市场干预,容易使市场失去活力,国有垄断加强,民营经济退却。近几年,除了民营经济缺乏活力和足够创造力之外,因大量的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导致资金和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民退的重要表现之一。政府干预有利于稳定,但容易形成计划经济,容易削弱市场无形之手;政府不干预有利于自由竞争,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市场容易因过度自由而失控,导致周期性危机发生,所以,政府的干预必须把握好适当的尺度,才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和平衡发展。
中国是工业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优势条件。这种优势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会随着经济的起伏而发生变化。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需求高涨,制造中心的优势凸显,但在经济不景气的阶段,由于需求急速下降,生产与供给就会严重过剩,工业优势就会演变成劣势。由于法制和机制的不健全,或者法律、法规贯彻不到位和政府过度干预,中国仍然未能形成高效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行业竞争激烈,低价竞争、侵占别人知识产权、投机取巧和偷税销售等不正当竞争、非法竞争现象非常严重,严重扰乱了行业与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利益。在国际贸易上,中国的不正当竞争,国内供应商相互压价、相互排斥的贸易行为直接损害了国家和国民的整体利益。他国生产的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和玉米、大豆等农产品通过协同效应可以高价销售给中国,但中国的产品钢铁、家电、纺织品则被国外的大型采购商利用中国供应商无序竞争的弱点通过联合压价的手段被迫廉价销售。所以健全、规范商业法制、法则,严厉打击违法经商、投机取巧行为,减少改府干预特别是官僚压制、买办,建立有效、有序竞争的市场刻不容缓。只有自我规范好,才有可能在全球贸易中像他国那样采取战略、战术手段取得有利的贸易地位,获取可观的利润。才能彻底摆脱世界加工厂的不利地位。
中国人力资源充足,但中国内需和内需动力严重不足。在出口受限,投资到了极限的情况下,能否在不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效刺激内需,这是保证中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无序竞争、不公平竞争引起的行业产品价格低廉,使守法的创业者、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既损伤守法经营者的利益和积极性,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内需的动力。中国产品价格低、国际市场拿不到话语权,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得不能应得的财富,这是影响内需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生产很难走效益型,只能走资源消耗型道路的原因之一。也是引起民退、民移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种社会问题——贫富差距过大也在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丘吉尔曾在1908年描绘和谴责贫富分化的危害:“由于极度贫穷,儿童成为劳动力,他们的身体条件不断的恶化;相反,那些富人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奢侈的生活,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为国家的衰落买下了伏笔,这是英国最大的敌人。”在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之前,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荷兰的联合省(共和国)以及英国都曾经作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在它们主导世界经济的后期,国内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贫富两极分化,这种不良征兆预示着他们的领先地位终将被后人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国家富人阶层的富裕程度和贫富两极分化程度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是否将从昌盛走向衰落。所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制订更公平、更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大底层人员收入,扩大中产阶层人员数量,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过大问题,形成富中贫阶层呈橄榄球状比例分布的合理状态,对解决国内矛盾和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从世界强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是迟早的事情,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怎样才能在强大之后避免步日本长期衰退的后尘,怎样才能避免美国强大后过分依赖金融与服务,导致政府、国民负债过重、负债比例过高的经济结构?答案是我们要学习德国强大后仍能够保证出口强劲,进出口相对平衡的措施,借鉴德国保持国内经济结构合理,经济发展强劲,物价水平稳定,国民收入和国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的政策和经验。
金融危机时期 篇12
(一) 外汇储备风险的内涵
外汇储备表现为两种形式:资源和财富, 首先其作为资源通过以资源置换、债务形成的形式产生, 并在相关管理机构中储存, 然后出于风险规避和效益追逐的目的, 对外汇储备进行投资运作, 进而转化为财富形式。在外汇储备由资源向财富转化的过程中, 始终伴随着风险积聚, 能否对外汇储备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是实现其保值和增值、作为国家风险有效屏障的关键环节。所以, 我们对外汇储备风险应依其运作流程加以研究, 既包括由于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和经济政策的变动造成外汇储备取得的不稳定性, 也包括外汇储备所有者或投资人在持有、经营储备资产过程中, 因偶发性、不完全确定性以及其他各种因素所引起的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储备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二) 具体表现形式
1、来源风险。
外汇储备来源结构风险属性提高, 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 债权型外汇储备占总的外汇储备比率每年都以10%以上的比例递减, 尤其是次贷危机发生后, 在外汇储备中最不稳定的“热钱”部分, 按照保守的残值法计算2008年上半年已经占比5.33%;在债权型外汇储备中, 货物贸易贡献率为69.1%,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创外汇988.7亿美元、-588.4亿美元、924.7亿美元, 对货物贸易创汇贡献率分别为:74.62%、-44.41%、69.79%;在债务型外汇储备中, 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所创外汇-333亿美元、741亿美元、198亿美元, 对债务型外汇储备贡献率分别为-46.2%、103%、27.52%, 另外, 我国外债净发生额达到538亿美元, 占外汇储备总额的19.16%。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 我国的外汇储备来源结构将变得更加不稳定。
2、币种结构风险。
近年来, 我国注重增加欧元、日元等非美元世界货币币种的比重。但从我国2008年上半年外债币种结构来看, 仍以美元债务为主。在2008年6月末的登记外债中, 美元债务占70.1%, 约1954亿美元, 比2007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其次是日元占10.0%, 比2007年末下降1.1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6.8%比2007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 合计占比13.1%, 比上年末下降0.9个百分点。我国约占70%比例、高达2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美国国债和债券形式存在, 使得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不足, 致使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3、投资风险。
第一, 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结构近年来存在以下特点:货币资产储备占比过半, 商品资产比例过小;在货币资产中, 目前分布情况大致是:美元资产70%, 欧元资产20%, 日元资产10%;商品资产方面:黄金和石油储备量比例明显较小, 我国黄金储备一直只有1929万盎司, 占国际储备的1.1%, 远远低于全球10.2%的平均水平。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 2000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 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其外资持有总额的比例从6%增加到30%, 仅从2008年10月到12月, 持有比例就从22.95%增持到23.54%。第二, 时间结构:2007年, 我国增持美国国债超过2000亿美元, 虽然从去年我国一直保持净买入美国短期国债, 但仍无法改变长期国债和长期机构债占绝对主体的地位。但截至2008年底, 我国持有美国国债的真实规模约为1.45万亿美元, 我国对美证券投资已经明显转向短期品种。第三, 投资主体:作为我国专业的外汇投资机构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 在收益率、运作模式和相关配套法规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在收益率上, 按照其发行国债购买外汇储备的收益至少应该达到10%的收益率, 我国外汇储备的90%投资于美国国债与机构债, 收益率不超过5%, 至2008年末中投投资黑石集团和摩士根丹利浮亏已超过95亿美元;在运作模式上, 在中投公司的投资中, 主要是营利性动机的长期资产组合, 而对事关国家长期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投资, 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性投资较少。在相关配套法规上, 对于外汇储备的运用运营责任追究、决策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等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 直接影响外汇储备的相关投资运营, 引起信用风险以及委托代理人问题等。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作用机制分析
(一) 当前金融危机性质
从根本上说,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多年来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和国际货币体系矛盾产生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导致实体经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形成了发展中国家从事实体经济活动, 发达国家从事虚拟经济 (尤其是金融业) 活动的分工和交换格局。而在发达国家内部, 金融业的高收益和放松管制诱使金融业过度发展, 为负债消费模式奠定了基础, 次贷危机只是整个发展链条断裂的一个导火线。另一方面, 由美元不断贬值引起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反馈到美国引起物价上涨, 进而引起其流动性危机, 暴露出当今由于没有对美元供给的有效约束, 所引起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二) 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作用机制
从外汇储备形成、储存、使用的角度, 其风险可以分为来源风险、币种风险和投资风险3级风险。来源风险是通过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实体经济的作用路径产生影响, 币种风险则是以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作用为中介, 投资风险可操作性强、最为复杂、经营效果最为直接, 是可重点操作管理的风险。我们通过以下3种途径来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的作用机制。
1、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加深, 美国、欧洲、日本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的过程过长, 金融惜贷明显, 通货紧缩压力巨大, 失业率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国内贸易保护势力抬头。约占我国出口40%出口量的美国, 于2009年2月2日美国经济刺激方案中增加购买国货条款, 调整负债消费模式, 减少消费, 增加储蓄, 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 经济先行指标已经连续5个月下滑, 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现金流短缺, 造成我国出口量大幅减少, 民营企业对外汇储备贡献率也将下降, 债权型外汇储备比重将进一步下滑。由于我国金融项目尚未开放, 所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 但在短期内美元的升值将导致资本, 尤其是热钱大量流向美国, 随着美国经济衰退的加深, 国内资本流动波动加大, 债务型外汇储备风险加剧。
2、币种结构。2008年下半年, 次贷危机逐渐向信贷领域渗入, 为抑制其进一步恶化, 美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虽然近期美元走向强势, 但随着经济的稳定, 其贬值预期不断增强, 长期美元的贬值将会造成以美元为主要币种的我国外汇储备巨额的外汇损失。欧元区金融体系卷入次贷危机的程度较深, 但受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中不得超越3%赤字上限的限制, 短期内欧元会走向贬值, 外汇储备欧元损失不可避免。相对而言, 日本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健康, 卷入次贷危机的程度较低, 不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通货膨胀压力较小, 日元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3、投资结构。在投资资产结构中, 至2008年6月底, 我国政府和银行机构持有房利美、房地美债券共约4700多亿, 虽然美国政府对其采取了救助措施, 但信用风险仍旧存在;随着美国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其债券信用等级也会不断下降;长期来看, 为控制流动性过大, 美国的加息政策也会致使债券价格下降, 投资损失不可避免。在资产时间结构中, 在金融危机使长期债券的时间价值骤减, 收益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致使用于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高流动投资组合需求增加, 用于盈利性动机的长期资产组合减少, 用于发展性动机的缓冲资产组合进行调整。
三、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一) 在金融危机时期, 积极引导产业化政策定位
特别是城市化、清洁能源产业群、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政策, 并加强外汇服务和监管, 逐步形成有利于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可以利用当前全球的低资源价格, 推动具有战略性的大规模投资, 以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线, 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能力提升, 保证技术获取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促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清洁能源产业群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拉动经济新的支撑点;加快集约经营、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活动的商业化、农民转化为农业工人, 进行制度性变革, 实现农村的转型与建设。
(二) 推进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 完善我国金融体系, 增加抵御风险能力, 早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努力实现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 注重防范金融体系风险, 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供求机制, 在保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的基础上, 积极稳步推进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在新的国际环境和金融条件下, 积极开拓创新风险管理工具, 增强企业自我保护能力, 从而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防范垮境资金的大进大出, 维持国内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相对稳定, 增强抵御外汇储备风险管理能力。
(三) 坚持储备币种资产多元化组合政策
在外债的币种分配上, 要逐步增加欧元、日元、英镑的比重, 以满足对外汇储备的预防性需求的币种依赖;结合我国的贸易结构而对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加以调整, 以减少在国际市场中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和非稳定性。在具体的组合模型选择上, 要结合资产组合理论模型、HellerKnight模型、Dooley模型等, 充分考虑外汇储备的流动性、收益性、外债因素, 推算大致的币种优化比例配置。
(四) 外汇储备投资机制灵活化, 优化投资结构
要注意投资金融资产的信用度、时限、流动性和收益性, 并完善对投资机构主体的法规约束。可根据其不同需求, 划分为流动性外汇储备、收益性外汇储备和外汇平准基金;在当前金融危机时期, 应重点关注对商品资产的购置, 规避货币资产的汇率风险。同时, 可以结合我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 增加购买战略性资产, 增加能源和资源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变成增加的进口作为今后合理使用外汇储备的最主要渠道, 从经常项目、贸易贷款方面给予企业方便, 比如对进口投放一定的贷款支持, 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流动性短缺明显, 可以通过贷款获得一部分贸易资金, 稳定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希勒.美国次贷危机的解决之道[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6) .
[2]、刘辉.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政策走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6) .
[3]、黄金.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4]、吴建飞, 王绮.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风险及策略[J].管理观察, 2008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