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2024-10-18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通用12篇)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篇1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 金融业混业经营势在必行。经历了金融风暴的袭击之后, 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之一——美国, 正努力改进和完善金融监管模式。这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中的金融监管无疑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一、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

1、美国混业经营模式。

目前, 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有两种, 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和以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全能型银行模式允许在同一个公司内部分设不同部门来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母子公司结构, 是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 通过资本控股纽带, 实现各种功能和业务的一体化经营。根据控股公司母公司职能的不同, 可分为事业型控股公司和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金融业混业发展的产物, 采用的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纯粹型控股公司构架中, 母公司没有自己特有的事业领域, 而是企业整体性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 或者只是单纯法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 实际的决策运作由子公司完成。事业型控股公司则是母公司有独立的事业领域, 并通过控有其他事业领域的子公司的股份来对子公司进行支配和管理。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 虽然在以防火墙作用为代表的约束机制下生产了一些效率上的损失, 但其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对资本投资的责任是有限的, 因此其子公司的经营损失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影响不大。同时也减少了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对金融市场发展利益的牺牲和金融创新能力的抑制。当然, 从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来看, 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不能过于迅猛, 应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2、美国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爆发前, 美国实行的是“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 双重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利, 多头指有多个履行监管的金融机构。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确定了伞形监管模式 (如图1) 。金融控股公司的下属的银行、保险、证券各子公司, 分别由联邦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监管机构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作为监管人, 是综合管理的上级机构, 负责评估和监控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潜在的影响。

这种伞形监管结构的优点在于监管机构有义务相互提供信息和尽可能利用对方的既有信息, 并在对其所管辖范围内事务实施监管时, 若涉及到其他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能够事先进行协商, 同时减少潜在的法律上的冲突, 并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建立冲突解决机制。虽然如此,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说明了这种监管构架存在着严重的监管失效。

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29日公布了改革蓝图, 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计划。其主要的改革建议包括短期和中期建议, 并提出了长期的概念化的最优监管框架, 而短期的改革措施是向中期和长期最优监管框架的一种过渡。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房屋抵押市场、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强化市场的监管等;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消除美国监管制度中的重叠、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着重对金融监管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长期的建议是向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 更加集中地执行特定的监管目标。具体措施是设立三个不同的监管当局, 一个负责市场稳定的监管当局, 第二个负责与政府担保有关的安全稳健的谨慎金融监管当局, 第三个负责商业行为的监管当局。

二、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1、金融监管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不相适应。

这场危机的爆发, 说明了金融市场的失灵。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要有持续的金融创新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暗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这就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对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审查与控制, 以保持金融创新能够健康发展。然而,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不断推陈出新, 一环扣一环, 市场风险不断叠加, 监管部门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以美国住房贷款方面的金融创新为例, 其金融衍生品纷繁复杂, 尤其是表现在抵押房贷和资产证券化上, 而这些正是引发次贷危机的一个导火线。最后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中发生了断裂, 引发了金融衍生品乃至金融机构的瓦解。正是由于美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 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严重失调。

2、双重多头监管体制造成监管效率低下。

多头的监管, 使一家美国金融机构接受多家监管机构的管理, 造成监管存在明显的重叠和错配。在金融市场密切联系的环境下, 这种模式的监管必会致使美国的资本市场逐渐丧失竞争力。美国监管体制的弊端并不是没有被发现,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 2007年11月《提升美国金融竞争力蓝图》批评了美国的监管制度, 限制了监管者适应全球市场变化的能力, 造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广变得越来越困难, 降低了监管者和进入机构的灵活性, 监管方式过于僵硬, 法网过密易使被监管者疲于应付, 机构设置过多, 导致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增加了监管成本, 降低了监管效率。

3、国际监管合作不足。

监管合作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的政策协调和技术援助, 采取一致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并充分考虑各国国内的政策架构和监管措施, 从而寻求监管目标统一的政策融合过程。而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体现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不足, 因为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平台, 监管者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了解不够具体。相关的国际机构在监管全球资本流动上的关注远远少于对新兴国家的汇率的关注, 并且对经济衰退时的资金流动逆转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 这也是由美国次贷危机转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国的启示

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同时, 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金融模式, 而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发展道路。

1、建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模式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 “三行一会”的金融调控监管模式与分业经营体制基本相适应。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同金融业的管理水平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 主要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目前来看,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与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的混业经营模式较相近, 所以金融控股公司制将会比较适合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此模式下, 结合我国“三行一会”的监管体系, 成立金融监管局, 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分别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持续监督管理, 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和披露, 提高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逐渐建立起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

2、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衍生品的监管。

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 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致新的风险。因此在追求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的防范。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但目前为止, 我国金融创新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弱, 金融创新仍就停滞不前。温家宝总理曾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 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就道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国外先进的金融创新经验及金融危机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教训, 我国应结合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 实行信息披露, 保持金融创新产品的透明度, 以促进金融创新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 避免类似于由此次金融衍生品监管力度不足造成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危害。

3、建立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及风险预警机制。

在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的同时要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 建立起必要的防火墙机制, 合理划分内部职责和权限, 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目的是减少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的传递, 限制各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并控制资金在金融集团内部的流通。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监管机构应定期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 对风险暴露较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双边会谈的形式予以风险预警。具体的设定需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协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混业经营发展的程度, 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

4、完善国际间合作。

金融危机表明, 仅在一个国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是不够的, 而需要各国共同加强对评级体系的国际监管。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发达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 我国也要完善与国际间的相互合作。近年来, 虽然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监管合作, 但是在具体的实质性举措中仍停留在原则性的框架协议上。因此, 我国需要在双边、多边监管合作中对信息共享及信息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加强, 并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间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 以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迈进。

目前, 国际合作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二十个国际集团于今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峰会上, 主要探讨的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 与会的还有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中国在此次峰会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将会逐步增强同各国间的相互合作, 以促进国际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兵: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学术纵横, 2008 (7) .

[2]林朴:论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10) .

[3]秦凯: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J].理论与改革, 2009 (1) .

[4]阮建文、杜丽萍: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的金融监管[J].福建金融, 2009 (1) .

[5]张波:次贷危机下的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及其启示[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 (12) .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篇2

2、促使美国经济大幅萎缩。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股市以及其他主要股市均大幅下挫,因此,可预计美国等经济体的投资和产出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由于目前美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已基本丧失,2008 年 9 月份在美国股市上 IPO 的公司为零,再加上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度加大,因此,美国企业的投资和产出必将出现大幅下降。

3、金融业、建筑业、制造业就业人数锐减

金融危机最先发端于房地产市场,次贷危机导致信贷危机,大批金融企业倒闭或并购直接导致了金融行业自身员工和相关服务行业员工的失业,2007 年年末大约 4 万名员工可能因企业破产、出卖等问题失业,如果把针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业也包含在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 12 万。信贷危机致使很多企业无法贷款获得流动资金进行生产,居民无法贷款进行购房、购车、上学等消费,生产、消费全面梗阻,恶性循环,整个经济陷入瘫痪。房地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投行三家倒闭,其他两家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美国汽车产业遭到重创,汽车销售严重滑坡

4、金融业状况迅速恶化。自 2007年次货危机爆发以来,华尔街银行的损失很大且仍未见底和完全曝光。估计美国金融业损失高达 4600 亿美元,其中近50% 为住房按揭(美国已有 230 万人断供),20% 为商业按揭,30% 为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坏账。相当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其中不乏全球知名、有实力的银行都未能幸免。

5、住房价格大幅跳水。对房地产的悲观预期和不断紧缩的信贷状况互相影响并陷入恶性循环。房地产价格下降,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水平持续走低。从 2007 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全国范围住房市场价格平均下跌了 14%。其中,6 月份二手房销售量和价格双双下跌,同比分别下降 15.5% 和 6.1%。

6、失业率增加,给经济发展势头蒙上阴影。2007 年美国的失业率为4.6%。2009 年 9 月 26 日美国《明报》刊发报道指出,美国金融体系的近乎崩溃对美国就业率的影响远远超出华尔街。而失业率的增长势头必然会严重影响消费,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一直在63 左右,为 1982 年 3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华人 篇3

各式各样的破产

纽约华人律师孙铎一直将破产作为自己的主要业务。他说,最近破产申请案增加很多,与当前经济不好有很大关系。

申请破产最多的是欠下巨额赌债,孙铎对有的华人赌博欠下巨额债务感到不可思议,有的人甚至赌到倾家荡产。例如,一对福州夫妇来美国后,获得政治庇护身份,育有3个孩子。两人在纽约做小生意,收入不错。后来,妻子去赌场赌博,把自己的钱全部输光,又借信用卡公司的5万元去赌,最后仍血本无归。其丈夫也是赌徒,最后,两人先后申请破产。“他们不担心孩子,因为美国政府会养。”

另一个福州人也在美国获得政治庇护身份,妻子和孩子尚未来美。他天天上赌场,认为自己总有一天能够把失去的钱赢回来,但这一天迟迟没有到来,他已欠信用卡公司四五十万元债务。追债公司追债后,他申请破产。

纽约法拉盛华裔律师陈立枢的客户100%是华人。他说,破产申请者约30%是赌徒,仅在法拉盛,就有几班前往赌场的巴士停靠站,有的去康州、有的到大西洋城;有些人用信用卡赌博,还不起钱就申请破产。例如有个大老板喜欢赌博,用信用卡赊账,有时一天能输10万元,因为输得太多,其妻子申请离婚。在此之前,妻子将丈夫的商店股份、家产全部转到自己名下。丈夫付不了账,只能申请破产,但是信用卡公司不同意,法官判他20年内还清。

地产经纪申请破产的也不少。前几年,纽约房地产市场红火,地产经纪的收入也很高,许多人就用赚来的钱投资房地产。但最近两年,房市一直下滑,让这些依靠佣金的经纪人无法承受,最后,他们只能申请破产。

许多人用信用卡购房,原打算房价上升后出手,但是房价一跌,房子无法出售。他们也付不起房贷,只能申请破产。

有的人没有正式工作和收入,就用信用卡支付日常费用,维持生活。但是,信用卡的利率很高,一般都是百分之十几。再加上没有钱去还,欠的钱越来越多,最后只有申请破产。

支付离婚费用申请破产的比率占20%左右,许多华裔中年男性离婚或丧偶后,感到孤独寂寞,回到中国大陆娶年轻的太太。但是有些太太拿到绿卡后申请离婚,法官判丈夫要支付太太的赡养费。丈夫发现自己有大量账单需要支付,于是申请破产。

购物过多导致破产的也有20%上下,有的来自中国大陆的女孩与美国公民结婚后,找到高薪工作,花钱无度。她们四处旅游、疯狂购物,用信用卡支付开销,最后债台高筑,一旦失业,无法偿还债务,只得申请破产。

做生意欠錢的申请人只占10%,有的华人开餐馆、办进出口贸易公司、开服装店,没有钱就从信用卡上开支;结果,生意变差后,合伙人逃离,他们无力支付债务,于是申请破产。

有的破产案件是华人所独有。例如,一对华人夫妇养育两个孩子,借钱让两个孩子读了知名大学;但是,他们毕业后对工作太挑剔,一直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总是住在家里。夫妇原希望孩子毕业后找到工作,还清债务,结果事与愿违。因为承受不了债务的压力,这对夫妇申请破产。

传统观念需要改变

纽约华裔律师黄晓夫从事破产法律业务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他说,过去华人很少学破产法。“我第一次去破产法庭,法官感到很奇怪,并说华人都不破产,华裔律师为何从事破产业务。”黄晓夫说,美国人很现实,如果有债无法偿还,马上申请破产,重新开始。“我在破产法庭看到美国人听到自己的破产申请被批准后,一般都面露喜色。”

黄晓夫仍然记得一个令他不能理解的案件。他曾经代一个华人打官司,法官判对方一名华人偿还债务,结果那个华人输了官司后就逃走了。“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他,要求还债,因为法律可以往后追溯20年。”他不明白为何那名华人不申请破产,“中国人认为走为上策,实际上是下策。”

他说,现在中国是谁欠债谁最牛,美国也是一样。银行一听说要申请破产,马上表示愿意减价。“银行的谈判底线是50%,谈得好的话可以更多。”只要一破产,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优势。许多华人为了保持自己的信用,到处借钱还债,“这就像是船沉了,把亲戚朋友一块儿拉下水。”美国法律给予欠债人重新做人的机会。所以他们可以申请破产后,再向亲戚朋友借钱,以图东山再起。

破产法的威力很大,“只要申请一递进去,全部官司都要停止。”美国公司很会使用这个法律。但是,有的美国公司非常黑,利用这个法律诈骗中国公司,从中赚取暴利。

黄晓夫举例说,一家美国公司成立了10家分公司,从中国大陆进货。它们一开始先付现金,获得中国公司信任后,再付支票,结果支票跳票,然后,这些美国公司申请破产。有的中国公司找到纽约的一些华人律师,这些律师却说“无法追究,只能自认倒霉”。

慎重考虑申请破产

不过,申请破产有一定的不良后果,会影响申请人的信用,因此一定要慎重。例如,一个华人要购买75万元的房子,准备自付52.5万,向银行贷款22.5万。过去,这样的贷款肯定会获得批准,但这位华人居然贷不到款,因为他的信用分数仅有618分,原因是他曾经有个账单未付。

美国金融危机的会计原罪 篇4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 许多美国金融巨头倒闭的根源是它们滥用一些高度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譬如信用违约掉期 (CDS) 、次贷担保债务凭证 (CDO) 、资产证券化产品 (ABS) 。导致AIG、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CDS。所谓CDS就是一份买卖双方的协议, 其中买方承诺定期按照固定的价格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 以换取在第三方 (如住房贷款中的买房人) 违约情形下由卖方予以补偿的权利。从产品性质上看, CDS类似于信用保证保险, 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债务保险政策, 而且还可以不受一般保险合同常有的管制。一般来说, CDS的购买者是银行, 而CDS的销售者通常是保险公司。由于CDS定价中没有考虑系统风险溢价, 故而定价极低。一方面, 银行由于可以通过CDS来规避风险而获取次贷的巨额收益, 从而积极放贷;另一方面, 由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住房价格“只涨不跌”的神话使得人们愿意贷款买房。然而, 由于住房“只涨不跌”的神话最终破灭, 次贷违约比例升高, 最终导致泡沫破灭, 酿成金融危机。

表面上看来, 金融危机的爆发似乎与会计的关系不大, 但是深入分析却表明, 正是公允价值计量与表外项目会计处理方面的缺陷、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缺陷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失效, 助长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1. 公允价值计量与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1) 公允价值计量。会计界一直在探讨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缺点。随着投资者、政客, 甚至新闻界人士都加入讨论中来, 金融危机已经将这种讨论带到社会意识前沿 (Moody, 2008) 。公允价值的批评者认为, 在金融危机中, 当金融机构将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价值冲减到投资者认为是不合情理的低价值时, 会降低金融机构筹集新资本的能力, 最终限制了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能力, 从而扩大了金融危机的深化与蔓延。公允价值的批评者还指出, 由于市场流动性极差, 交易很少, 拥有许多资产交易 (包括CDS) 的市场并不能反映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中证券的真实“经济价值”。而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者认为, 公允价值尽管不算完美, 但它是编制财务报告时唯一合理的计量方法 (Moody, 2008) 。公允价值计量对于评估公司的流动性非常重要。公司对于长期经济价值估计的额外披露对投资者评估这些公司的长期健康性与未来前景非常有价值。如果仅仅因为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而放弃公允价值计量, 显然不能顺应会计发展的趋势, 也不符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在发展逻辑, 更不能满足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徐玉德, 2009) 。公允价值计量的支持者还指出,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银行危机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竭力掩盖问题的真实情况反而加重了金融危机。

(2) 表外业务。表外业务问题, 曾是安然破产的根源,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再一次成为关注焦点 (Moody, 2008) 。很多人认为, 是结构化的投资工具的表外业务促进了金融危机的产生。当前与证券相关的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是建立在合格的特殊目的实体基础之上的, 基于合格的特殊目的实体证券可以自动满足表外业务会计处理要求, 而不用进一步分析是否应该合并。这个规则太过于机械, 公司如果愿意, 其总能有效保持相关业务在表外反映———尽管这些业务可能对风险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Moody, 2008)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的急迫要求下,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已经建议对相应会计处理进行修改。预计最早在2010年第一季度, 许多证券化资产与其他表外业务可能会放入资产负债表内进行反映 (Moody, 2008) 。同时, 为了应对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指责, 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FASB还要求增加表外业务相关信息的披露。

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失效。

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经营风险, 可能导致巨额损失。例如, 1995年的巴林银行由于交易员越权私自交易而遭受13亿美元损失;2005年瑞富公司由于隐瞒债务而导致破产;2008年法国兴业银行由于进行虚假欧洲股指期货“套利”而导致71亿美元巨额损失。因此, 金融机构尤其要切实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审慎操作。一个审慎的操作方法就是同时买卖CDS合约, 即在卖保护的同时买保护。在违约时, 金融机构就可以对冲CDS的风险。但是, 很多金融机构, 譬如AIG, 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宁愿冒着风险暴露的危险, 仅仅只卖CDS合约, 从来不买CDS合约, 这和法国兴业银行的虚假欧洲股指期货“套利”异曲同工。一旦抵押债券市场违约, AIG将不得不代偿其CDS所担保的债务。截至2008年6月底, AIG还在为价值约4 400亿美元的CDO产品提供此类担保。AIG在2009年上半年仅信用违约掉期就损失了146.72亿美元。

当前的金融危机还与不能及时记录和报告企业风险有关。实际上, 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审计师与管制者没有意识到存在如此大规模的风险, 而忽视了集聚的企业风险。譬如, 在次贷危机中, AIG本应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衍生产品报告大量未实现损失, 但是却没有报告, 所以外部审计师对AIG关于CDS价值与盈余质量的报告给予了非标准审计意见。普华永道断定, AIG在向SEC报告时隐瞒了CDS估值方法的缺陷, 显示AIG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重要缺陷。

正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失效、冒险操作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加速了这次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深化。

二、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的会计对策:风险会计与全面风险管理

为了有效预防与治理金融危机, 必须改善现行风险管理系统, 完善风险计量程序与方法, 树立风险文化,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1. 风险会计。

风险管理专家意识到很难计量与管理经营风险, 所有风险计量系统都很难将经营指标整合到企业风险会计系统。传统风险会计方法导致风险计量指标不能恰当地记录在传统业绩和风险报告系统, 从而导致风险管理失败。为了完善风险会计系统, 巴塞尔协议给出了一个计量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框架。然而, 这些新风险计量方法还是没有得到真正验证。许多情况下, 导致一个危害事件的经营风险因素不能被单一决定, 而且那些导致未来损失增加的经营风险因素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 在近期还不可能编制反映未来损失风险增加的、全面的管理层报告。

当前的金融危机和近期金融机构倒闭都说明企业风险很难计量。如法国兴业银行由于内部控制缺失、风险管理失效而导致的49亿欧元损失 (何玉, 2009) ;贝尔斯登由于持有次级贷款债券的抵押组合被误评为无风险级别而倒闭;Credit Suisse由于风险评估模型定价错误和使用过时价格而造成的28亿美元损失等。所有这些风险现行会计系统根本不能计量, 同样也不可能计量与报告这些风险导致的期望损失, 所以监管者、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等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的规模和损失如此之大, 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

除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展的金融风险的计量和报告研究以外, 还有其他大量研究考察了企业风险和相应事件的风险计量与报告问题, 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譬如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系统。这些研究的目标是形成一个持续的风险计量和稳健的风险价值 (VAR) 估计与报告。譬如, Grody和Hughes (2009) 构建了一个风险会计框架, 通过事先对风险过程取值, 并将风险过程和损失以及企业资本联系起来, 向管理层提供近乎实时的风险暴露和风险管理数据。该风险会计框架还要求拓展财务报告, 以涵盖新的企业风险指标。它将传统的财务报告变化与企业活动及经营业绩指标报告变化联系起来, 从而使得财务报告对于利益相关者更有效、及时。

2. 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要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Andrew教授评论道, 由于当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一些根本性缺陷, 许多精明的金融机构经理们常受到误导, 因此并不能仅仅责备经理们的失职与贪婪, 有必要改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体系 (何玉, 2009) 。许多企业已经将风险管理提高到董事会层级。安永近来的调查发现, 尽管审计委员会职责已经非常繁多, 许多企业董事会还在向审计委员会分配额外的风险评估任务。而且, 审计委员会不仅仅被要求评估管理层的风险政策, 还被要求与管理层讨论企业主要风险, 包括那些财务报告风险之外的风险。另外, 一份2006年对世界百强企业的调查发现, 71%的公司要求财务总监向董事会汇报风险管理情况。但是,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花旗集团现任董事长罗伯特·鲁宾也指出, 董事会不能操纵公司的风险管理……董事会整体上并没有具体经营的知识。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还要求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流程。COSO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要求企业风险管理应持续进行、独立评估。风险会计系统提供的前瞻性的风险指标, 将为风险活动调整与业绩评价系统奠定基础, 将允许董事会在完全量化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监管。企业还需针对自身特点, 进行恰当的流程再造, 设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严格按内部审计规范进行内部审计, 并且强调在内部审计中, 务必要坚持定期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工作制度, 在完成常规审计任务的同时, 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特殊和异常情况及时开展专项审计。

三、结语

从根本上来说, 金融危机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泛滥、定价过低以及信贷膨胀与流动性危机导致的。导致这一切发生与蔓延的正是公允价值与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方面的缺陷。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计量和报告体系, 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很难计量, 金融衍生产品信息不能充分披露, 从而不能有效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对于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 由于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不能有效地计量与报告风险, 导致金融衍生产品风险不能充分评估与计量, 定价过低, 从而造成金融衍生品使用泛滥, 信贷泡沫膨胀, 最终酿成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为了治理金融危机, 防范其再发生, 必须改善现行风险会计系统, 完善风险计量程序与方法, 树立风险文化,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何玉.职务舞弊、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兼评法国兴业银行职务舞弊案例.审计研究, 2009;2

[2].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会计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09;7

[3].蔡祥锋, 蔡青青.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财会月刊, 2009;24

美国金融危机探源 篇5

美国2006年金融风暴发生原因分析

(摘自郎咸平某次讲演)

美国银行跟中国的银行不一样,它把钱借出去,又可以把“债权”拿出来,卖出去。由此产生过多的衍生性金融工具,导致美国金融危机。

原理:美国的银行借出1万就少了1万,它不会停止,它会拿着1万的债券,把这个债权卖给像雷曼兄弟这样的投资银行,这些公司买到这些债券后,会做成10张的债券,每张1000美元,加在一起是1万美金。拿到像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如AIG,AIG那里,就给这10张债券提供了担保,于是创造出10张保单。还可以再卖掉,卖给美国金融市场,明明是1万的债券,等到保险公司参与后,又创造出了10张新的金融工具,即保单。原来1万块钱的债券,保险公司参与了,让金融工具加了一倍,投资银行也进来了,创造出更多、更多的金融工具,但是这么多的金融工具真正的基础就是这1万的债券。

如果这个债务链跳不中断,也不会发生问题。只要最初的借款人按时还债,一切会顺利运行下去。而且各个参与者都能得到收益,如1%-2%的手续费。但是,这些参与者太贪婪,为了赚钱,鼓励那些资质不够的人也去银行借钱,继续扩大这种游戏规模。为了使这些资质不够的人也能从银行借出钱,各类中介机构都挖空心思造假骗银行,而银行也有利可图,不再认真调查借款人资质,于是信誉不好,能力不够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充当了债务人。

这些人一旦出现信誉危机,偿还不了银行债务,连锁反应发生,金融危机初现端倪。美国民众发现金融机构联手造假,发现金融机构创造的衍生性金融工具都有“三聚氰胺”在里面。一些债务人不付利息了,一些想借钱的人也不借钱,利息链条中断。20%的人不付钱的结果,就造成美国的金融机构因为民众的信心丧失逐渐崩溃。金融市场崩溃,金融机构开始扛不住了,AIG公司也扛不住了,所以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宣布破产。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篇6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思想方面的影响

经济运行的问题可以追溯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思想方面。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市场化趋势不断发展,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主义滞涨危机,使得新古典经济思想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经济思想。20世纪末苏东剧变和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最终形成了全球市场经济体制。推崇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监管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趋势。市场经济固有的盲目性和社会经济日趋复杂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矛盾不断累积加深,这是导致危机的重要根源。

(二)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催生房地产泡沫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历了战后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2001年lT泡沫破灭后,为了刺激经济,美国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供给迅速增加,另一方面,购房者对房屋产生大量的需求,导致房产价格不断攀升,大量投资者加入购买行列。在此刺激下,银行发放了大量各种形式的住房抵押贷款。贷款条件过于宽松,为许多人提供了购买超出自己偿还能力的住房,住房抵押债务急剧增加,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抵押债务对收入之比创下了历史新高。低利率直接带动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成为助长次级房贷市场泡沫的重要因素。当泡沫破灭后,次级贷的价值迅速贬值,对购买了大量次级债的美国大金融机构造成资产大幅缩水和损失,股票价格大跌,引发了次贷危机。

(三)金融资产证券化过度发展运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技术取得长足发展,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金融工程学家可以针对任何现金流设计出市场化的金融衍生产品。结构化金融产品使得信用级别低的客户可以获得金融支持。针对次级贷款的证券化和房地产市场相互推动成长。次级抵押贷款经过多次打包、分层处理形成CDO(债务抵押证券)、CD02、CD03等多级证券产品,衍生品市场严重背离基础资产交易规模。据统计,2003年至2006年,信用衍生类金融市场规模膨胀了15倍,已达到50万亿美元的惊人规模。证券化将众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联系起来,房产价格下跌导致各类金融衍生产品价格迅速缩水,市场迅速萎缩,产生连锁反应,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二、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剖析美国次贷危机

首先从金融产品创新来看,我们认为金融产品创新既有风险又有收益,风险是我们持续不断关注的。其实就是说金融创新更多的还是要在优质资产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美国次贷危机之所以爆发,因为次级贷款本身就不是优质的产品,是有问题的资产,是对于有问题的资产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打包,当然这种方式有可能适应对有投资风险偏好的人比较适合,反之的话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就是说我们在创新过程当中要更多的用优质资产,那么一些不良资产或者是有问题的资产是不宜于创新的,否则会增大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

其次为分散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的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将同类性质的按揭贷款处理成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市场出售。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是所谓的债务抵押证券(CDO),它是将基于次级按揭的MBS(按揭支持证券)再打包发行的证券化产品,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证券化。在这次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中的信用风险不同程度地转移到不同档次的CDO投资者。此外,以信用违约互换(CDS)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产品在风险转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CDS可以用于高级档CDO的信用增强,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保护出售者,进而获得资本市场准入;另一方面,CDS也可以被信用保护出售者用于构造高风险的合成CDO,以承担次级按揭风险来获取高收益。金融创新产品让风险转移进一步市场化、扩散更广。

三、次贷危机给我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带来的启示

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到次级债危机,是一个伴随着金融创新风险不断产生并强化、扩散的过程。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有所推进,但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在推进的过程中,更加稳健,更加注重风险监控,在这个基础上,有条件、有选择地进行产品创新。在剖析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够分散、对冲风险;另一方面它又能够放大、转移和扩散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见开放,我国金融机构在加大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金融创新同任何创新一样会有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风险往往会更大。因此必须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管理水平落后,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需从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加强。一是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和建立监管机制。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完善,需进一步完善这一体系,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信用评级建立监管机制,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二是完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金融信息透明度应成为完善外部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在金融创新方面,实行必要的强制性信息披露措施,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管理。三是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各国银行业展开竞争,金融机构的逐利性竞争经常会导致借贷标准降低、潜在风险增大,因此需要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和提高风险防范水平。

(二)妥善处理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

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此次危机表明美国金融监管存在漏洞和缺陷,监管不到位,我国需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然而,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两者具有统一性,金融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为了逃避监管,金融机构会加快创新的步伐,监管机构为了达到监管的目的,必须进行相应创新,因此,金融创新包含了金融监管创新;另一方面两者又是对立的,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则可能抑制金融创新的效率。为了减少这一矛盾,使金融监管更好地为金融创新服务,要建立监管机构协调合作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國内财政、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提高监管效率,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其次,加强不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尽快过渡到混业监管,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重叠现象;再次,监管系统内要提高人员素质,创新工作流程,完善内部协调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总之,通过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博弈,使得两者不断实现动态协调。

(三)保持宏观经济基础的稳定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一直保持双顺差,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中国汇率制度在趋向浮动利率制度转变时,人民币也在逐步升值,要不失时机地减轻人民币升值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如果当前中国政府侧重于采用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人民币升值压力、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一旦人民币实现了大幅升值,并且得不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持,那么国际资本就会大量流出,人民币汇率走势就会出现逆转,就可能会发生金融危机。因此需要从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着手,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运行良好,但经济在局部地区过热、行业的经济泡沫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应该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中国有关政策的完备和有效性、经济主体的行为合法性以及腐败与官僚问题等,对于金融改革过程中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有重要影响,要消除这些潜在的危险因素,把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改善我国金融结构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篇7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其发展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预期, 危机从美国已延伸到全球, 从美国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的学者对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监管模式不能适应金融创新或监管不力是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廖岷, 2008) , 有些学者认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邱兆祥, 2008) 。有些学者甚至表现出对金融创新的怀疑, 对市场经济的动摇。这次危机有很多新特点, 采用传统的金融危机理论和实践难以解释次贷危机的起因和特征, 会错判危机发生的原因。事实上, 美国次贷危机是由金融产品的异化主导着危机的发生和深化 (陆晓明, 2008) 。近年来, 次贷产品的过度衍生, 链条不断延长, 部分次贷机构为了增加次贷发放量, 放松风险控制, 风险失控, 影响范围扩展到全球。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给我们深刻启示是在金融衍生品契约设计中尽可能压缩产品出现异化的空间, 同时建立有效的校正异化行为的监管机制。

二、金融衍生品的契约性质及风险

契约理论认为, 金融衍生品是一系列合同的统一体, 它赋予交易一方在将来某个时刻或时段对既定资产的债权, 或明确规定了另一方的债务, 或是只为一方提供一种决定期权交割与否的权力。金融衍生品的本质是一种尚未履行的交易契约, 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约定, 这就决定了金融衍生交易在时间和金额上都是不确定的。事实上, 只要金融衍生品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投机行为, 则作为规避风险为目的的金融衍生品合约本身是不完全的。因此, 金融衍生品交易本质上是一种天然的不完全契约。

金融衍生品的不完全契约性质集中表现在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契约的多样性上。一方面, 金融衍生品是一组基于基础金融产品或已有衍生产品的价值预期的契约, “有限理性”的交易双方不可能对未来情况进行完全准确的预期, 同时双方都有“机会主义”倾向。另一方面, 金融衍生品既可以由基础金融产品衍生出来, 也可以由已有的衍生产品再衍生出新的产品, 随着这种衍生、再衍生的创新螺旋不断发展, 金融衍生品契约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导致了金融衍生品契约的不完全。

金融衍生品作为虚拟资本的特有形式, 是用来交换经济风险的一类特殊契约, 其信用风险与身俱来 (葛强, 2008) 。金融衍生品的高关联性、高杠杆性、虚拟性是催生衍生产品交易高风险的重要因素。金融衍生品运用不当, 可能导致新信用风险的集中和突发, 甚至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金融衍生品交易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这种风险的广泛存在对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给世界金融市场造成极大冲击。金融衍生品是为适应风险管理而产生的金融工具, 其灵魂就是风险。

三、金融衍生品的异化与次贷产品的风险失控

金融衍生品的异化是指金融产品承担的规避风险的功能丧失, 偏离了预设的轨道, 出现了异化。风险逐渐集聚和放大, 却无法完全分担风险, 最后导致金融体系紊乱的现象。形象地讲, 金融产品就是金融体系的细胞, 细胞如发生病变, 必然会殃及整个金融体系。美国次贷危机中, 从贷款发起人开始, 投资银行、评级公司到最后的投资人, 各个环节对于产品的风险都缺乏了解, 并且将风险转移给没有专业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手里。道德风险充斥了整个次贷产品市场, 次贷风险成倍放大, 却没有有效的防范与释放, 次贷市场参与人行为出现异化, 最终风险失控, 导致危机的爆发。

(一) 次贷的借款人本来就是信用高风险的人群, 加剧逆向选择现象

与传统的优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面向信誉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风险低的借款人不同, 次级贷款的借款人是高风险、低信誉的人群。次级贷款的借款人大都没有固定的工作、收入低且变化较大、其信用记录缺失或有不良记录, 他们对次级贷款及相关金融产品缺乏认识, 并不能从各种金融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只能依赖于经纪人或贷款机构的推荐。金融产品的选择随意性很强。出现了逆向选择的经济现象。因此, 与优质贷款相比, 次级贷款风险较大。

(二) 参与机构风险意识降低

在美国, 高度发达的金融资产证券化压缩了贷款机构的利润。优质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以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生产, 利润空间大大减小。贷款机构发放次级贷款, 争夺高风险的客户 (邱兆祥等, 2008) 。加上高度证券化的次级贷款被大量拆分和重新包装, 经过多次衍生形成极为复杂的衍生产品, 最终的投资者已经无法分辨住房抵押贷款与原贷款机构之间的关系, “追索权”失效 (黄小军, 2008) 。风险顺利的转移, 大大地降低了贷款机构控制风险的意愿, 借款人违约风险不能制约贷款机构的贷款行为, 贷款机构甚至以更低的贷款标准贷款, 贷款机构产生道德风险。

次贷这种产品在其证券化的过程之中的定价与流动性极强的股票或债券衍生产品 (如期权) 存在极大的差别。而次贷证券化后的产品是通过数学模型或评级来进行的。信用评级成为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 评级机构与市场参与者之间并未达成共识, 即评级机构自认为它们对风险的评估仅仅局限于信用风险本身, 而不包括流动性风险。而投资者则认为评级机构涵盖了以上两种风险。另外, 信用评级公司的精巧包装, 有些资产质量较低的贷款也得到AAA或AA级别, 对某些简单的投资者起到了误导的作用。评级机构给予次贷衍生产品中高层级的部分以AAA评级, 显然对风险低估了。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向结构化产品的发起人收取评级费用, 这影响了评级机构的公正性, 它们往往给予这类产品较高的评级, 得以不断地发行证券、获取收益。评级机构出现道德风险。

(三) 金融创新超过了微观金融监管的能力, 宏观监管微不足道

微观监管把监管责任归于金融机构, 理论上讲, 金融机构能够根据自身的创新战略、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利润分配转移制度, 有效地控制自己在创新领域的风险。然而, 各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近些年都在不断放大, 2007底, 9家美国银行机构的平均杠杆率为20倍, 放大的杠杆率导致金融泛滥和过剩。还有, 另外, 监管当局对次贷相关机构的监管存在缺失。他们对于占次级房贷发放量45%左右的银行类机构, 如商业银行、储蓄机构、银行分支机构, 尚有比较谨慎严格的监管措施, 对于占次级房贷发放量约43%的金融控股公司分支机构缺乏严格的监管, 而对于占次房贷发放量约12%的房贷公司的监管则十分薄弱。次贷产品市场上, 缺乏监管, 没有即时校正异化的行为, 风险越积越多, 任其泛滥。

(四) 次贷产品的投资者低估了风险, 风险最终失控

次级贷款机构对次级贷款产品与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 次贷产品违约的不确定性很高, 贷款人忽视了次级贷款产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投资银行通过从贷款发放机构购买次级贷款, 进行结构化处理和设计, 将次级贷款进行证券化, 形成衍生产品抵押支持证券 (MBS) , 进而再形成衍生产品资产支持证券 (ABS) 等一系列证券化产品, 并向市场发售, 使次级贷款的风险链条通过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由次贷机构内部向多元化机构延伸, 进一步加剧了次贷的风险 (刘克崮, 2007) 。次级贷款衍生产品的投资者在分享次级贷款收益的同时, 成为了风险链条中风险的最终承担者。通过这么一个长长的链条, 利益被刮分, 风险却没能有效分散。同时, 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 美国与全球金融各个环节紧密关联, 次贷风险爆发的效应, 在房地产市场、抵押贷款市场、衍生产品市场等各个市场进行传导, 出现风险共振。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信用衍生产品被过度滥用, 其增长速度超越了管理该领域风险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导致市场约束机制失灵, 形成系统性风险。

次贷产品的风险承担者对风险认识模糊不清 (刘克崮, 2007) , 对风险疏于防范。次贷产品利用资产证券化方式, 商业银行将各类贷款证券化, 形成一系列证券化产品, 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过程中, 市场风险承担主体的界限逐渐模糊。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直接传递到证券化产品的持有者。次贷产品的高杠杆性使得投资资金大部分要依赖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 而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的保障是投资者持有的证券, 在危机冲击下流动性的消失, 使得银行无法通过市场变现来保证自身的安全, 证券价值的损失最终只能由银行自身来承担, 各类金融产品的创新初衷在于分散和转移银行体系承担的风险, 结果危机过后, 最终风险仍然由银行来承担。总之, 次贷产品的委托-代理链过长, 原始的借贷关系变得越来越不清晰, 责任约束变得越来越松散, 致使链条中的各个参与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化, 导致风险失控。

四、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的天然性是金融投资者的不确定性行为产生的, 这不确定的行为又取决于契约的不完全性。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控制应从金融衍生品契约的设计着手,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关注参与者对风险控制的意愿和能力。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经济现象。

(一) 积极培育金融衍生品市场基础环境

金融理论认为, 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风险分散依赖于金融市场工具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的有效性。市场经济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即通过竞争所形成的价格信号来配置资源。在完全竞争状态下, “看不见的手”能达到全社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因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交易费用、公共物品等会造成市场失灵。一般意义上的价格信号是一种即期价格, 在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实际经济会表现出周期性的供求失衡。而如果存在一个近似完全竞争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那么这个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就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反之, 如果市场存在着垄断和操纵价格的行为, 那么金融衍生品就发挥了劣化资源配置的负向功能, 对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必须加强市场基础环境建设, 使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条件 (蒋志芬, 2008) 。

(二) 减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金融衍生品市场近十年来的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创新, 这些创新回避不了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 (托马斯·赫因, 2008) 。次贷危机表明, 用来克服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的机制没有我们想象的完善。事实上, 金融衍生品市场契约总是不完全的, 契约条款的完全程度直接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契约越完全资源配置的效率越高。信息不对称是契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 那么减少金融体系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弥补契约不完善的缺陷,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使得金融风险得以控制。

(三) 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风险识别与风险监管的能力

著名投资家巴菲特曾将金融衍生品称为“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主要原因就在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复杂性往往超出了交易参与者的理解和风险控制水平所能驾驭的程度。为了防范与控制风险, 首先, 要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与处理能力, 建立风险控制体系, 包括压力测试、止损机制等, 增强投资者的应对危机的能力。金融产品发行者应向投资者说明潜在的风险, 避免借款人由于缺乏对此类产品风险的了解, 往往盲目选择。为确保风险与收益匹配, 有效应对风险, 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贷款发放的标准, 不能允许盲目扩张信用。其次,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风险监控能力。国际上金融创新不断, 产品层出不穷, 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 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合作, 建立联动机制, 提高危机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廖岷.全球金融监管热点问题与思考〔J〕.比较, 2008 (37) .

〔2〕邱兆祥, 粟勤.美国次贷危机初始原因的剖析及启示〔J〕.经济学动态, 2008 (8) .

〔3〕陆晓明.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 2008 (11) .

〔4〕葛强.论金融衍生品信用风险的来源.江海纵横〔J〕, 2008 (1) .

〔5〕刘克崮.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及启示〔J〕.管理世界, 2007 (12) .

〔6〕黄小军, 陆晓明, 吴晓晖.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J〕.国际金融, 2008 (5) .

〔7〕蒋志芬.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战略选择〔J〕.经济学动态, 2008 (1) .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 篇8

所谓危机的传染, 是指—个国家的危机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它强调的是某一个国家发生危机的原因就是另一个国家发生的危机——如果另一个国家没有发生危机, 这个国家原本也不会发生危机[1]。目前已有的传染检验方法多集中在资产价格的协同运动上, 主要有资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波动性溢出分析、发生危机的条件概率检验、协整分析等。

目前已有的传染检验方法多集中在资产价格的协同运动上, 主要有资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波动性溢出分析、发生危机的条件概率检验、协整分析等。资产价格相关效应不能证明Massion定义的“纯粹传染”的存在;波动性溢出分析效应检验的结果可能由于内生变量的异方差的存在而受影响;发生危机的条件概率检验同样由于可能存在变量的异方差性导致结果误差的风险;协整分析则适应于长期动态效应进行研究, 不适应具有短期性、突发性特征的现代危机。

此外, 还有新闻溢出分析、极端值分析等。综观以上各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方差-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来分析市场相关程度, 主要目的是检验数据生成过程中参数的稳定性, 但是如果存在内生变量、忽略变量和异方差性等问题, 其参数稳定性的检验结果往往是有偏的。虽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正, 但其结果不具有普适性, 并且这些方法都无法再现传染的动态效应, 更无法将传染冲击的力度定量化。

2.检验方法

2.1方法介绍

鉴于传统检验方法的多种弊端, 本文提出运用向量自回归 (VAR) 系统来检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VAR (Vector Autoregression) 系统是Sims于1980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它由一组动态联立方程构造而成。与一般联立方程组模型不同, VAR系统将所考虑的经济变量纳入一个系统, 能够反映系统的完全信息。VAR系统中包含的所有变量都视为内生变量, 避免了划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以及识别模型等复杂问题, 从而解决了以回归分析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 (潜在的) 内生性问题。在VAR系统中, 经济理论的作用仅限于选择变量和确定变量的滞后长度, 从而使经济理论对统计推断的限制减少到最低程度。VAR系统的解释变量全部都是滞后变量, 因而可以描述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此外, VAR系统还有独特的分析功能, 如对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脉冲响应 (Impulse responses) 分析等。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并不是建立在参数估计基础上的, 因此它能避免传统的基于参数估计的检验方法中的忽略变量、内生变量和异方差性等问题。正是由于VAR模型具有上述优点和功能, 所以它很适合于检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后世界上几个代表性的主要股票指数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析, 可以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效应。如果危机前后股票指数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则这种情况不存在传染;如果危机前后股票指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则需进一步分析才能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效应, 为此, 可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分析是指系统对其某一变量的一个冲击所做出的反映, 它可以动态地描述某国发生的危机对其它国家冲击的强度和冲击持续的时间, 如果一个国家的脉冲相应比其他国家的脉冲响应急剧增加, 则可以说明传染效应的存在;否则, 不存在传染效应。

2.2 Granger因果检验

对{Xt}和{Yt}两个时间序列, 依据Granger的定义, 如果相对于仅用Yt的过去值来预测Yt时, Xt的过去值能用来改进对Yt的预测。即如果Xt的过去值能统计地改进对Yt的预测, 则称Xt因果于 (Granger-causes) Yt。Granger因果检验不仅能对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检验, 而且也能对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进行检验。对不存在单位根的两个平稳序列, 可以定义如下方程:

undefined

检验从Xt到Yt的因果关系, 即为检验βj的零假设。

原假设H0:βj=0, j=1, 2, …, m

各择假设H1:βj≠0, ∀j, 1≤j≤m

如果接受原假设, 则不存在Xt到Yt的因果关系;反之, 则存在Xt到Yt的因果关系。

2.3脉冲响应函数

考虑一个P阶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

undefined

其中, Yt由内生变量组成的k维向量, Ai是系数矩阵, B是常数向量, εt是k维误差向量, 其协方差矩阵为Ω。

一般地, 如果 (2) 式是可逆的, 则它能表示成一个向量移动平均模型 (VMA) :

undefined

其中, Ψs是系数矩阵, C是常数向量, 它们可由 (2) 式中的Ai和B求出。

根据 (3) 式可以看出, 系数矩阵Ψs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 变量i对由变量j产生的单位冲击的S期滞后反映, 即VAR系统中变量i对变量j的S期脉冲响应。

这里隐含了一个假设, 即误差向量εt的各分量之间不相关。但一般情况下上述假设并不成立, 也就是说向量εt不是标准的向量白噪声, Ω也不是对角阵。为此, 常做如下变换:

由于误差向量的协方差矩阵Ω是正定的, 因此存在一个非奇异阵P使得PP'=, 于是 (3) 式可以表示为:

undefined

经过变换, 原误差向量εt变成标准的向量白噪声ωt。此时, 系数矩阵ΨsP的第i行第j列元素表示, 系统中变量i对变量j的一个标准误差的正交化冲击的S期脉冲响应。

3.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证研究

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了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法国CAC指数, 英国富时100指数, 德国DAX指数, 道琼斯指数和上海上证综合指数。以周平均指数计量, 共145个观察值。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世界主要股票指数作为分析的对象, 用股票市场指数来判断一国资本市场和另一国资本市场的关联程度,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两国股指变化有因果关系说明两国资本市场关联程度较大, 反之, 说明两国资本市场关联程度较小。

(1) 单位根检验平稳性

由Granger因果关系的定义知, 所检验的时间序列必须保证严格平稳的前提, 否则容易出现“伪回归”所以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先对单位根进行检验。这里采用的是LLC的ADF单位根检验。

undefined

假设检验:H0:α=0, H1:α<0

H0假设存在单位根。如果接受原假设H0而拒绝H1, 说明序列y1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否则说明序列yt不存在单位根, 是平稳的。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 5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均接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即原序列为非平稳序列;一阶差分后继续检验, 在1%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 一阶差分序列平稳。可见5个国家时间序列均为I (1) 过程, 可进一步对时间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注:*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序列为非平稳的原假设, 1%的临界值为-3.476472.Level为ADF统计量, 1st为一阶差分条件下ADF统计量。

(2) Granger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undefined

使用联合假设

undefined

虚拟假设H0:X不是引起Y的格兰杰原因。

检验结果如表2:

注:因样本容量大于120所以1%、5%、10%的临界值均为1.00.

从上面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看出在10组数据中, 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的有5对, 单向因果关系的有4对, 不具有因果关系的有5对。其中涉及上海上证综合指数的4组数据中只有与美国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与欧盟的指数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而剩余的6组不含上证综指的数据中有4对数据具有双向因果关系, 2对数据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具有双向因果关系的国家是:美国与德国、美国与英国、美国与中国、美国与法国、法国与德国。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的国家是:英国对法国、德国对英国、德国对中国、法国对中国。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 美国与其他四个国家都存在着资本市场的传染效应。四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与美国具有紧密的联系, 所以由次可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

(3) 脉冲响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分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其他四个国家资本市场影响的深度, 本文分别对美国与其他四个国家的指数数据进行脉冲响应检验。

脉冲响应检验的结果可见附录1。

从脉冲响应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国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冲击相比较其他国家比较小。其他国家受到冲击后脉冲图下滑趋势较明显。

4.结论及政策建议

结论

(1) 由以上分析可见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股指变化更具有因果关系的特征, 而中国股指变化与上述四国因果关系较弱, 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与其他几国资本市场的关联程度较低。

(2) 金融危机的传染过程存在逆向反馈机制。金融市场走向危机的强烈信号及各国投资者对美国金融市场投资的直接损失和心理预期的逆转, 导致相关国家金融市场陷入危机, 并将危机信号向美国反向传递。

(3) 金融危机交叉传染导致危机程度加深。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网状交叉传染形成危机传染的恶性循环, 导致危机程度渐进加深。

(4)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非接触性传染渠道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季风效应和净传染效应在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美国金融危机并没有恶化其他国家的经济基本面, 但与其金融市场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德国, 英国和法国却受其影响较大, 而与资本市场没有全面开放的中国受其影响较小。

防范金融危机传染的政策建议

(1) 审慎开放资本项目, 加强外资流向监管。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总是出现在金融自由化和较大规模的资本流人之后, 因此, 资本项目的开放要遵循审慎性、渐进性的原则。同时, 加强对外资流向的监管, 防止外资大规模的流进流出对我国造成冲击。

(2) 建立我国金融危机预警体系。金融危机爆发前, 一国经济运行会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迹象, 因此, 我们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预警体系对潜在的金融危机及时预警, 以便采取措施来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并表现出显著的传染性。本文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 建立VAR模型, 对其传染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在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 通过资本市场的传导, 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影响较小, 最后提出有效的危机传染防范措施。

关键词:危机传染,VAR模型,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

参考文献

[1]王春峰, 康莉, 王世彤.货币危机的传染:理论与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 1999, (1) :44-50.

[2]张志波等.基于VAR模型的金融危机传染效用检验方法与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 2005, (3) :115-120.

[3]李子奈, 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0.231-234.

[4]Sebastian Edwards.Interest.Rates, Contagion and Cap-ital Control[A].NBER Working Paper.2000, No.7801.

美国金融危机救助实施的比较分析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救助措施,房价

中国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性质探讨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将金融危机定义为“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 (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的和超周期的恶化。”

根据IMF在《世界经济展望1998》中的分类, 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 货币危机。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 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 或迫使当局扩大外汇储备, 大幅度地提高利率。 (2) 银行业危机。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 或迫使政府出面, 提供大规模援助, 以避免违约现象的发生, 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 可能波及其他银行, 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3) 外债危机。一国内的支付系统严重混乱, 不能按期偿付所欠外债, 不管是主权债还是私人债等。 (4) 系统性金融危机。可以称为“全面金融危机”, 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 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根据IMF的分类, 我们知道, 美国目前的状况正符合第二种分类。美国的金融危机是由提供次级住房贷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破产、接管所致, 因此我们将美国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定性为银行业危机。

二、历次重大银行危机的比较研究

根据上述的分析, 我们更加关注美国金融危机与历次银行业危机的比较。我们发现这次危机与美国1987年的储贷危机、1990年代的北欧危机以及日本金融危机颇有相似之处, 与它们比较更加可行。原因是这几次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的演变过程与美国金融危机更为相似, 都是源于房地产泡沫的银行业危机。

(一) 危机发生的原因比较分析

危机发生之前, 这些国家的经济都处于一段黄金时期, 房地产蓬勃发展, 需求增长迅速, 也由此使市场产生过度乐观的情绪。而其后经济增速下滑和房地产周期下行亦成为触发危机的导火索。最后实体经济则承受楼市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而陷入衰退。

监管当局不恰当的放松管制使信贷过度扩张, 金融体系风险敞口增大。储贷危机始于1980年—1981年政府鼓励储贷机构对房地产发放贷款。而2004年起资产支持证券的爆发式增长和政府大力推行次级房贷危机埋下伏笔, 二者均使得房贷市场迅速膨胀。

芬兰则经历了对利率放松管制, 并允许本国居民自由借贷外债, 结果导致信贷大幅扩张;私人部门负债迅速上升, 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

次贷危机与储贷危机中都有金融市场中其他机构的推波助澜, 80代的美国存款经纪基于自身利益向储贷机构输入了大量高利息存款和高风险贷款项目, 存款保险制度更引发了道德风险。次贷危机中, 评级机构亦出自于自身利益给次贷及相关产品过高的评级, 而商业银行则由于可以将贷款打包卖出而大大降低贷款标准, 并从出卖大量的贷款产品中获取利润。

在这些繁荣背后却有深层次的共同原因:货币政策放松, 信贷扩张。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欧银行业的放款比重及利息设定等都受到连串限制。至1985年金融改革取消金融机构贷款限额管制, 市场变得更为开放, 但也同时造成银行间为了竞争市场占有率, 而导致承受过高风险的贷款。随后, 信贷扩展迅速, 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和股市, 吹起了泡沫。

(二) 危机发生及救助的比较研究

1. 北欧国家银行业危机的发生过程。

1985—1989年, 北欧三国 (芬兰、瑞典、挪威) 房价和股市表现都呈倍数成长, 投机风气盛行, 5年内瑞典房市上涨50%, 股市则上涨超过200%。后来政府为了对抗经济过热, 1987—1992年间陆续升息, 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及资产价格 (尤其是商用不动产) 剧烈下跌, 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及民间消费行为。1991年9月第一家银行Skop Bank被芬兰央行接管, 标志着危机的爆发。

在1991年爆发危机后, 芬兰在1992年立即向银行体系注入公共资金, 成立政府保证基金, 并宣称政府在任何状况下保障银行体系, 将部分银行国有化并积极整合银行业。积极的政策措施稳定了危机。

2. 美国储贷危机的发生过程。

20世纪80年代晚期美联储重启升息机制, 由1986年的6%升至1989年的8.25%, 房屋市场价格开始修订, 连带造成银行的贷款违约率攀升。原先负责担保储贷机构的存款保险公司也于1986年宣告倒闭, 储贷危机瞬间爆发, 严重影响银行获利和资金流动性。

美国1986年由联邦储贷机构存款保险公司在为54家破产储蓄机构的储户提供了总计160亿美元的赔款后破产, 同时在1989年美国国会立法通过金融机构重建法, 对储贷机构及其监管进行重大改革。

3. 日本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

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银行危机背景和美国目前的情形十分相像, 都是在宽松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机制下, 助长了房市 (当时是商用不动产市场) 的泡沫。日本股市在1989年10月达到历史高点, 其后一路下挫, 至1992年8月共下跌了60%;而在商用房地产部分, 则是由1991年高点连续跌了15年, 直到2006年才回稳。在1991年, 日本的四大证券公司出现丑闻事件, 这标志着金融危机彻底爆发。

日本在90年代危机爆发后, 直到1998年才有大规模的救助行动, 日本政府再次修正危机处理方式来全力挽救摇摇欲坠的日本金融体系。1998年6月日本政府成立了新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督厅, 来接管大藏省的监管职能;1998年10月又通过了以金融机构破产处理为核心的《金融再生法案》和以事前防范金融危机为目的的《金融健全化法案》。这导致了日本的经济衰退持续了很长时间。

三、结论与反思

经过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政府的救市举措及时机的选择在危机治理中至关重要。“救与不救”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和影响。当金融危机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时, 由政府出面主导的解决措施, 是最后的解药。另外, 当政府处理的态度越明确, 或是应变速度越快时, 越能缩小市场震荡的阵痛期, 同时社会成本的负担也会愈小。

在储贷危机刚刚展露的时候, 美国当局却尽量避免用纳税人的钱救市而采取了促进储贷金融机构相互兼并的方式使他们摆脱财务困境。随后国会通过“公平竞争银行法案”为联邦储蓄借贷保险公司 (FSLIC) 提供资源接管濒临破产的储贷银行, 该机构接管了222家储贷银行, 总资产达1160亿美元。尽管如此, 至1988年底还是有250家储贷机构清盘, 而FSLIC自身也濒临破产。然而随着储贷危机大规模的爆发, 越来越多的储贷机构被清盘, 政府才不得不成立RTC救市, 但已错过救市的好时机。此次的不良资产援助计划则面临着更严重的时机问题, 致使整个储贷危机持续了将近10年的时间。

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与美国80年代储蓄贷款协会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有着共同之处。日本对银行危机的应对迟缓, 缺乏通过迅速调整政策来解决问题的意愿, 往往对金融机构坏账采取掩盖和拖延的策略, 期盼经济回升所产生的收益会自然化解这些呆账, 致使金融机构的坏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直到1998年才有大规模的救市行动。这导致日本的经济衰退持续了很长时间。

北欧成功的处理银行危机的原因之一是果断快速的实施救市计划, 并提高整个计划运作的透明度, 及时地稳定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芬兰在1992年向银行体系注入公共资金, 成立政府保证基金, 并宣称政府将在任何状况下保障银行体系, 将部分银行国有化并积极整合银行业。瑞典为解决银行流动性危机选择设立资产处理公司的形式, 重组优良资

摘要: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中充分体现联邦制特点、民族和宗教的包容性的特点及多元文化的影响, 其主要历史基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拿大联邦制度的确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英国和法国作为殖民国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 土著人、殖民者和移民的多元民族及文化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加拿大高等教育制度民主包容性多元化

文章编号:1004-4914 (2009) 02-128-02

加拿大是八国集团国家之一, 人均收入位于世界前列。其高等教育比较发达, 全国有90多所大学 (Uni2versity) 、120多所学院 (College) , 全部为省辖公立, 主要集中在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0%, 已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在仅有140年建国史中创造出如此奇迹, 不能不使人们对它的独特之处及其历史基础大加关注。加拿大富有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有其深刻的历史基础,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拿大联邦制度的确立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英国和法国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多元民族及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加拿大最早是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生活的土地。15世纪末以来成为欧洲海外殖民扩张的目标。1534年受法王委派的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首次抵达加拿大圣劳伦斯海湾, 在今魁北克省北部竖起木十字架, 以示他所“发现”的这片新土地属于法兰西王国所有。17世纪中叶, 英国就开始了与法国在加拿大的殖民地争夺。1763年10月, 英国政府颁布《皇室公告》, 希望以此促使这块殖民地尽快“英格兰化”。由于法裔居民的顽强抵抗和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浪潮兴起, 19世纪60年代, 随着殖民地内部各省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加强, 南北战争后美国领土扩张的外部威胁出现, 以及英帝国殖民地自治政策的流行, 殖民地各省联合建国的条件日趋成熟。1864年, 加拿大的“联邦之父”们三次在加拿大和英国召开联合会议, 经过协商和妥协, 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联邦之父”们以这些协议为基础, 起草了《英属北美法案》, 并提交英国议会。1867年3月29日, 英国议会正式通过了这部法案, 同年7月1日, 法案正式生效。安大略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和新不伦瑞克省共同组成统一的加拿大自治领, 以约翰·麦克唐纳为总理的第一届自治领联邦政府同时宣布成立, 这标志着加拿大联邦制的正式确立。

自1867年联邦宪法从法律上赋予各省教育立法权和管理权, 至今未有改变。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政府是分权的。联邦政府负责外交、国防和国际贸易等, 省政府负责教育、健康、医疗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等。因此, 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 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教育政策和规章制度, 高等教育同其他教育层次一样由各省和地区负责。各省和地区共同关心的教育问题由“加拿大教育部长委员会”负责协调处理, 还就广泛的问题产, 剥离银行体系不良资产, 再对其进行重组

非常痛苦的选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如果不出手救助金融机构,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必将重现, 这个历史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究竟能对防止美国经济危机起到多大作用, 金融危机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朝野上下谁也没有信心。这正是金融救助法案出台历经反复的主要原因。

出售。在资产处理公司购买银行资产之前, 瑞典当局让银行尽量减记坏帐, 以保证纳税人得到足够的保护。从救市的角度来看, 瑞典和芬兰于危机爆发一年内就发起救市, 有效避免了经济的进步恶化。但我们发现, 救市并不能立即阻止经济的下滑, 救市后两国仍经历了5个季度的经济衰退;美国储贷危机的救市政策发起较晚, 因此经历了三年左右的经济下滑后才有所回升;日本从90年代初爆发危机后直到1998年才发起了大规模的救市, 经济也一直调整到2005年才结束。可见, 救不救以及救市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了救市后经济调整的时间。美国政府的“金融救助法案”是一个其间复杂的博弈过程。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一个

加拿大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基础

●穆晓莉韩鹏

与联邦政府协商和合作。各省法律规定, 省政府直接负责高等教育, 根据本省立法审批设立公立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规范大学的名称使用标准, 批准授予学位, 监督大学依据法律设立董事会、评议会。省政府负责制定全省的高等教育方针、计划和向高校的拨款。高校实行自治管理模式, 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事务由学校自行决定和实施, 各大学有高度的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加拿大高校虽然分别隶属各省管理, 但大学的管理组织的基本架构大同小异, 一般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司法机构”, 三方面各有分工, 相互协作, 相互约制。加拿大大学依据各省政府制定的《高等院校办学法案》, 都设置了董事会、评议会 (校务委员会) 、学生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非教师联合会, 并且还有下属的许多专业委员会, 帮助一同处理学校的各类行政事务。决策机构为董事会和校务委员会。董事会负责处理战略性、预算性、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或对大学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务。校务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学生事务以及任命和解雇教学人员和各级管理者, 下设学术计划委员会、大学奖励委员会、设施发展委员会、学习环境委员会、学习标准委员会等各种委员会。学校的执行机构即行政管理, 包括校长、兼管学术的常务副校长、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主管外联的副校长、主管设施运行的副校长。学校的“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及决策 (立法) 部门, 即学术会、研究生会、教师联合会和非教学人员联合会四大团体。除以上管理机制外, 学校运行中还有大学评议会、院长委员会、校长的系主任顾问委员会、校友会四个顾问团体。

各大学的预算和财务管理工作, 均按省政府《高等院校办学法案》要求独立进行。通常由校长和董事会预先制定预算总则, 另外根据大学章程, 由董事会委任审计师, 对学校的各学院 (系) 的支出进行定期审计。

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历史基础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拿大联邦制度的确立、英国和法国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影响、多元民族及文化的影响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加拿大联邦制度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和分散的经济联系之间的矛盾是加拿大联邦制度形成的主要动力。19世纪上半叶, 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已经形成了新的生产与贸易体系。加拿大省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森林砍伐, 小麦、面粉和木材成为主要的出口商品。然而过度依赖英国市场的出口型经济很快陷入窘境, 与美国的市场也不保险, 1854年加拿大与美国签订互惠条约, 但在1866年被取消。外部市场的不稳定性更显示

足轻重的地位, 中长期来看, 该计划对美国就业、房市及消费等方面仍有巨大的正面作用。

根据历史经验, 美国自危机爆发后一年的时间推出救市政策, 较北欧两国为晚, 但远较美国储贷危机时期以及日本金融危机时期及时, 这能尽量缓解金融危机的蔓延。救市计划对稳定市场情绪大有裨益, 使金融市场免于全盘崩溃的灾难性后果, 以防止股市恐慌性抛售使更多企业陷入危机的恶性循环, 有利于市场信心的恢复, 对金融市场的健康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金融业在美国经济中举

参考文献

[1].裴桂芬.在险恶的风险中挣扎:1990年代日本金融救助实录.当代金融家, 2005 (2)

[2].申银万国研究报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到2010年, 2008.10.23

[3].吴玥.历次金融危机观略.上海金融报, 2008.10.24

[4].中金公司研究报告.美国储贷危机和北欧银行危机比较, 2008.10.7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 篇10

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1. 次级抵押贷款的泛滥。

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 “次”的意思是指与“高”“优”相对应的, 形容较差的一方, 在“次贷危机”一词中指的是信用低, 还债能力低。在美国, 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从房子到汽车, 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 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 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 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 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 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信用贷款者, 简称次级贷款者。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由于住房以前的房价很高, 银行认为尽管贷款给了次级信用借款人, 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 则可以利用抵押的房屋来还, 拍卖或者出售后收回银行贷款。但是由于房价突然走低, 借款人无力偿还时, 银行即便把房屋出售, 得到的资金也不能弥补当时的贷款加利息, 甚至都无法弥补贷款额本身, 出现严重亏损。

由于分期付款的利息上升, 加上借款人本身就是次级信用贷款者, 这必然导致大量的借款人无法还贷。即使银行收回房屋, 也卖不到高价, 大面积亏损, 引发了次贷危机。

在2006年之前的5年里, 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 加上前几年美国利率水平较低,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 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 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 住房市场的持续降温也使购房者出售住房或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由此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2. 过多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

传统上, 银行放贷后, 应该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 一旦对方无力偿还贷款, 造成的损失应由银行来承担。但是, 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却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 把巨额次级贷款以证券的形式在市场上发售, 吸引投资机构购买;投资机构又把这些证券变成新的金融产品, 卖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正是因为这样不断地转手、转换, 使最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 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 经过转手转化后, 最终形成为价值达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 这样, 金融业的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金融产品的基础———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了问题, 整个金融衍生品市场就像空中楼阁, 随时可能坍塌。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 我国金融业由于所持有的美国银行债券大幅贬值而直接蒙受了经济损失。在金融危机中相继宣布破产、遭受巨额损失或寻求被收购的美国次贷供应商, 他们所持有的大量次贷形成坏账, 基于这些次贷的证券也大幅贬值。仅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这3家银行, 就共计持有雷曼债券达4.134亿美元。

其次, 国内股市受到欧美金融证券市场不景气的拖累出现大幅下挫和持续低迷。次贷危机爆发以来, 欧美主要金融证券市场受到直接冲击, 各主要股票指数持续回落, 引发全球股市灾难性下滑。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份的6124点, 跌到2008年11月4日的1664点, 跌幅超过70%。

再次, 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在出口、投资和消费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 出口贸易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金融危机爆发后, 作为我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的欧洲和美国内需减缓, 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 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金融危机的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监管衍生金融工具

一、美国会计监管

会计监管是会计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通过会计检查、督促、控制等手段,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过程及其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连续地、及时地监督管理,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保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美国的会计监管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原来的行业自律监管制度发展到现在的准政府监管模式。然而,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的会计监管制度又将遭遇到新的挑战。

(一)美国会计监管的发展概况

1.萨班斯法案前的美国会计监管

1934年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成立之前,美国会计传统上就是一个靠市场的力量约束其自律的行业。

1929-1934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会计舞弊、监管不力是导致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于1934年率先制定了世界会计史上体现监管者意志的会计准则。与此同时,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作为政府专门负责的监管机构。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审计失败案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向国会提出实行自律性监管的请求,其主要的目的是避免政府部门对行业监管的全面和过度介入。请求被通过后,建立了一整套的自律监管机制,特别是成立了公共监管委员会(POB),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实施监管,美国国会和SEC也认同了这种行业自律制度中的标志性的组织。POB的成立无疑是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实践证明, 美国的POB在会计监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萨班斯法案后的美国新会计监管

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迅猛, 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不断翻新和日益复杂化,尤其是安然事件的突发,更加暴露出美国自律监管制度的严重缺陷和漏洞。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萨班斯法案要求设立新的独立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取代原隶属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作为会计监管的准政府机构,接受SEC 的监管,全面负责监管会计师行业,享有监管、调查和处罚的权力。这标志着美国会计监管模式由行业自律监管向准政府监管模式转变,增强了政府部门对行业监管的介入。由于政府独立的会计监管制不同于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它拥有独立的调查权,并且通过司法介入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和震慑力度。

萨班斯法案及相关配套监管规则的出台,标志着美国资本市场会计监管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准政府监管模式、强化会计责任追究、确认新COSO 框架、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等,是美国新会计监管框架的基本要素。

(二)金融危机下的美国会计监管的挑战——衍生金融工具

以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是引致、放大和扩散此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在给交易者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巨大的投机风险与完善的风险披露防御机制之间的脱节,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这次金融危机更深刻的暴露出了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的漏洞,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体系,但这些监管多偏重于金融监管方面,相比之下,其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工作则显得要滞后许多。美国的会计监管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问题

会计监管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资本市场的健康运作所能起到的影响,和它在控制风险的积聚和传播方面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更证明了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目标

会计监管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监管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其目标应当是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规范制度,以建立并维持使各相关利益者准确、及时且全面获知衍生业务信用及收益信息的机制,进而实现如下目的:

一是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提供评价企业运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或投机的业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风险影响的信息;二是保证有关监管机构能及时获得、正确分析衍生工具产生风险在单个企业的分布情况以及在整个宏观经济中的积聚情况。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特点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核心在于通过对衍生业务信息生成和报告的控制,保证企业当局能够正确反映、相关利益者能够及时获得衍生业务对企业业绩和风险状况的影响。这样一种监管方法与衍生工具的其他金融监管方法有着重要区别,从而也使会计监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监管的原则

会计监管应当以经济中性和充分披露为原则。所谓经济中性是指不应当通过会计监管方法追求某种特定的经济目标,如限制或禁止某类衍生工具在国内市场发展、鼓励或禁止特定主体参与某类衍生业务交易等,这些目标应当通过其他监管途径实现。所谓充分披露是会计监管要保证在业务发生之后,相关利益者能准确、及时获知有关衍生业务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只有坚持上述原则,才能保证会计监管能实现既定的监管目标,又防止会计监管与其他监管措施相冲突或者使会计监管本身丧失合法、合理性。

2.监管的对象

会计监管的对象主要是衍生工具的市场参与者及有关信息生成和披露,而其他金融监管(如市场准入制度、准备金制度等)的对象为包括所有交易者、交易所、交易中介等在内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全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会计监管是其他监管的基础环节。会计监管主要是对企业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进行规范,并通过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监管部门(如财政部门、银行监督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 等对披露信息的反馈来发挥作用。

3.监管的缺陷

会计监管侧重于对衍生业务的事后监管,具有非实时性的特点,而其他金融监管还包括事前的制度监管、过程的现场监管。会计监管只有置身于更广泛的监管体系之中,与其他监管措施相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计监管正在通过风险控制制度的要求,逐步从事后监管向过程监管方向迈进,从而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中发挥领导作用。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内容

一是建立与本国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金融监管发展状况相适应并与国际衍生工具会计规范体系相协调的衍生工具会计模式。

二是建立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原则及具体操作标准,发布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三是颁布衍生工具审计准则,明确审计师在审计客户单位衍生金融产品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步骤,保证审计师能对企业衍生业务产生的风险给予合理关注和独立、客观评价企业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反映衍生业务给企业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

四是制定和推行与衍生工具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确立一致详细的有关内部控制、监督及管理层职责的标准。

五是鉴于衍生工具的复杂性使得传统会计监管中的人工阅读和分析财务信息的方法无法适应其高流动性和高风险性的情况,作为监管机关就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实时收集、分析有关会计信息,克服传统会计监管的事后性缺陷,增强会计的事前和事中监管职能。

三、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启示

(一)完善衍生产品会计监管体系基础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监管当局对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采取了相当严厉的限制措施,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金融风险积累而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但却使我国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并直接导致了有关衍生工具法律法规的欠缺。衍生工具会计监管制度的建立和运行需要依托的基础法律制度不完善,将影响会计监管的效果和效率。

(二)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专门的衍生工具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也鲜有相关规范。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企业以及某些跨国经营的国内企业在实务中常常发生衍生业务,一些监管部门已经在其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对衍生业务的披露进行了零星的规范。这些规定往往是基于特定的行业或特殊的时期背景,比较分散,相互之间联系不大。所以在会计监管制度构建过程中必须考虑规范衍生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

(三)减少公允价值计量中主观性因素的影响

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公允价值监管的力度,要求各金融企业对所使用的公允价值提供充分的依据,并逐一进行审批。公允价值的真实度与该企业的资信度相结合,对公允价值出现问题的金融企业定期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布,并进行处罚。金融监管机构应逐步建立一套报、审、批、罚相结合制度,逐步降低金融企业收入和损失真实性判断的难度,保证公允价值的真实度。

(四)加强企业内控制度执行力度。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篇12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特点和规律

1. 危机爆发的原因相似。

(1) 流动性过剩。在墨西哥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中, 墨西哥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大量引进外资, 在大量外资流入的同时, 投机性资金也大量涌入, 而且墨西哥引进的外资中, 有价证券投资占70%至80%, 资金的流入产生了经济泡沫。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东南亚国家通过大量举借外债来维持经济高增长,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通过炒作冲击该国和地区的货币, 在短期内谋取暴利。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东南亚的股市、汇市、房市, 推动这些资产价格制造了大量泡沫。在次贷危机中,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使得美国的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 大量国际资金的涌入膨胀了经济泡沫。

(2) 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在墨西哥危机中, 墨西哥经济的增长过分依靠外资, 外资虽然对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减弱, 一旦外资减少, 经济增长便难以为继, 会造成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汇率政策不当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了吸引外资, 促进经济增长, 东南亚各国一方面保持固定利率, 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 给索罗斯游资以可乘之机。美国货币政策不合理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美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变化, 直接导致了美国房地产的价格下降, 贷款人的还贷压力加大, 房地产泡沫破灭, 爆发了全球规模的次贷危机。

对国际资本流动, 尤其对短期国际游资的冲击监管不力导致了亚洲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监管缺失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2. 危机的表现相似。

(1) 几次危机都表现为股市大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香港、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墨西哥、莫斯科等的股市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震动, 跌幅非常大。

2007年2月13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美洲、欧洲、亚洲各主要金融市场股市都不同程度的下跌, 世界几大经济体的股票都下跌30%-40%左右, 下跌幅度较大。

(2) 危机致使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导致了多家中小银行破产。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成立于1889年的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 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 于2008年9月25日被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部资产, 破产倒闭;2008年3月17日, 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美元收购;之后, 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 大量金融从业人员失业, 全球金融体系也因此遭受重创。

(3) 危机致使世界各国经济衰退。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地区、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 墨西哥1994年底经济增长速度降为3%, 通胀则达到3位数。

在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 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 我国部分外汇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美出口减少, 但本土的实体经济体系受到的冲击较小。

1. 中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在雷曼破产后,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持有一定数额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 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 截止公告日,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1.518亿美元, 占工行总资产的万分之一。2007年9月17日, 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共持有雷曼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发行债券7562万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 占集团净资产的0.19%。9月19日, 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相关债券总计1.914亿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9%, 占集团净资产的0.29%。据统计, 我国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总计达7.2146亿美元。总而言之, 在此次危机中,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由于持有美国金融机构债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但由于各大商业银行持有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 对各商业银行的利润影响较小。

2.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额减少, 商品积压, 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 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此次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 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出口, 加剧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和深度。根据央行资料显示, 我国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 美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 我国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因此,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目前这种消极影响已经显示。另外, 此次金融动荡会影响美国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由于失业增加导致其国民收入下降, 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下降, 而另一方面投资支出将增加, 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极其不利, 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并且制造业投资增加必将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历时较长, 波及范围较广, 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的启示如下:

1.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这样虚拟经济的发展才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 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虚拟经济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而不能相互脱节。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极其有限, 但是我国应该防微杜渐, 最基本的方法是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 打好实体经济的基础,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注重质量, 实现对外贸易与内需拉动均衡发展。

2.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在于金融创新本身, 而在于创新过度, 监管缺失不到位。我国现阶段虽然金融市场落后, 金融创新不足, 但是我们有必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金融创新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 必须有效控制金融中介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正确处理金融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任何国家必须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但是, 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对一国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别国的金融危机有可能通过开放的途径传递到国内,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国内金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损失。因此, 在金融对外开放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 将对外开放和金融自主结合起来, 坚持自主是基础, 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 趋利避害, 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虽然中间有些起伏, 但基本上是持续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 经济发展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 增长速度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但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矛盾和问题, 对金融稳定造成重要影响, 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经验, 积极进行应对。 (1)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上许多游资以套利为目的涌入国内金融市场, 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与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相似, 这些流动性极强、以套利为目的资金不仅加大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压力, 而且一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投机者对我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下降, 便会撤走资金, 极有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 (2) 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高估, 房市存在泡沫。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快速上涨, 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房地产, 正在逐步制造泡沫, 许多富豪凭借手中的资金炒房, 普通老百姓贷款炒房, 房地产投资热对经济发展的基础造成伤害。 (3) 我国现阶段利益分配不公平, 利益在各个群体和集团之间分配不平衡。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先天的优势获得丰厚的收入;一些政府和企业的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利腐败敛财, 获得大量灰色收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在贫困线上跋涉,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患。 (4) 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基础, 经济高速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而国内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的内源基础非常薄弱,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我国对外出口额下滑, 我国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批工人失业, 经济增长放缓。因此, 应加大开发国内消费市场。

上一篇:Linux配置下一篇:功率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