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2024-06-24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精选12篇)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1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消费文化基础

何为美国的特色消费文化?这还是要从那则描述中美两国老人临终对话的漫画谈起。中国的老人说:我勤恳一生, 现在终于积攒够了买房子的钱;美国的老人颇为得意的说:我一生都住在舒适的房子中, 此时我已经还清了所有的贷款。这则漫画传递的信息即是美国的消费文化, 即:信贷消费, 寅吃卯粮。

偌大一个美国, 这种信贷消费文化是怎样在整个社会中得以普及的呢?这就必然要谈及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 它是推动全美国各阶层消费信贷的基础保障。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通过社会保障号码而得以建立, 该号码与每个人的银行账号、税号、信用卡号等挂钩, 因此从社会保障号码入手, 有关部门就可以查询到一个人所有的信息———缴税记录、信用记录、服役记录、犯罪记录、学习经历甚至就诊记录等等。当一个美国公民具有一定财富的时候, 银行就可以借助社会保障号码而“积极”的找到此人, 并向其推荐使用信用卡, 随后由于该人不断透支, 不断还钱, 他的信用积累就越来越多, 于是银行给予的信贷额度也就相应提高。因此, 这种个人信用体系必然将美国公民“牵引”进信贷消费文化的大环境中。

二、金融危机爆发的宏观经济环境

2001年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 整个国家经济面临衰退, 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发展, 主导了连续十三次的降息,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试图刺激美国的三大支柱产业, 即:房地产业和汽车、钢铁行业。低息就是金融危机爆发前的经济环境。与美联储的初衷相符合, 低利率的宏观经济环境刺激了购房居住者和投资者, 这两股势力融合在一起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放大, 于是房价被推高;与此同时, 低利率导致商业银行获利空间缩小, 为了维持正常的利润, 商业银行必须将更多的资金通过贷款的形式放出, 当其发现房地产市场日益繁荣后, 商业银行为降低信贷门槛找到了理由, 即:如果到时候贷款购房者无法还贷, 商业银行则可以将升值后的房屋变卖, 这样银行方面同样不会亏损。此后, 商业银行开始给那些贷款存有记录不良, 甚至根本没有稳定收入, 也没有存款或者其他资产做抵押的人提供贷款, 让他们买房子。次贷由此产生。

三、金融危机爆发的工具链条

次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 而复杂的次贷证券化产品使交易链条延长, 衍生次数和交易者过多, 放大了金融危机的系统性风险。实践证明, 在监管体系缺位的情况下, 风险正是从包含次贷的房贷基础资产发源并在房贷证券化产品链条积累, 最终酿成金融危机。次贷证券化的产品链条主要包括:次贷、次债、CDO和CDS。其中, 次贷构成房贷资产证券化的原始资产池, MBS和ABS是以次贷为基础资产进行打包分级而形成的债券资产 (次债) , 而CDO又是以次债为基础资产进行进一步打包组合而成的衍生证券, CDS是对CDO的违约保险。

四、宏观经济环境逆转导致次贷危机爆发

次贷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供需两旺, 但是此时的“需”并不是购房者买房居住, 而很大程度是市场投机氛围将对房地产的需求肆意放大。如此以来, 这种需求必然将生产资料的价格迅速提升。此时通货膨胀悄悄逼近。此时, 美联储不得不连续加息以控制物价的过快上涨。经过17次加息, 联邦基金利率最终于2006年6月29日达到5.25%的高点。在连续加息的压力下, 美国房价到2008年9月, 主要大城市的房价比2006年6月的最高点下跌了21%, 回到2004年5月的水平。

美联储对利率的调整, 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也须重新设定, 借款人面临的还款压力就显著上升了。同时, 房价出现下跌, 使得次贷借款人通过房地产抵押再融资的渠道受阻, 最终使得他们因无法承受利息的大幅增长而开始破产, 房贷拖欠率和抵押回收率双双加速上升, 其中次级房贷增幅大于正常房贷。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的调查显示, 因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信贷情况恶化, 且贷款利率重新设定时被调高, 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房贷拖欠率和抵押回收率增加, 整体抵押房贷拖欠率为4.95%, 高于一季度的4.67%及2005年第四季度的4.70%。次贷危机开始爆发。

五、次贷危机促成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问题引起全球对风险进行重新评估。2007年7月10日, 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一次性降低399只和612只涉及资本超过170亿美元的高风险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评级。此举导致投资者担心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恶化可能殃及美国经济, 美 (下转第81页 (上接第55页) 元兑欧元汇率创记录低点, 同时纽约股市大幅下跌。由于众多金融机构都参与到了次贷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中, 次贷危机爆发后, 首当其冲的受损者就是这些金融机构。当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倒闭后, 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开始从单一的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蔓延到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波及全球各地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并进一步扩大到其他金融市场参与者, 形成金融危机。

六、我国金融行业需从金融危机中吸取的警示

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看, 我国金融行业需要吸取两点警示, 即:

其一, 强化风险控制, 确保偿付能力, 量化风险。在结合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资本金要求, 建立符合相应风险管理需要的资本金充足水平和贷款呆账准备金。同时应严格准入标准, 把握信用风险的关口, 并做好贷款担保和抵押的动态管理, 防止因为2009年房价可能进入下行通道导致的抵押物价值不足的问题, 保持信贷业务持续稳定发展。

其二, 谨慎推进金融创新。从目前危机发展的情况看, 金融衍生产品的大量交易造成了危机的不断蔓延。尽管欧美金融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活动为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这次危机也告诉我们, 金融创新在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 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是我国商业银行在积极提高金融创新能力、拓展创新范畴过程中应当认真思考的, 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的投资交易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诱导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社会文化基础和经济环境;其次, 通过复杂的金融创新产品分析了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过程;最后, 系统总结了我国金融行业需从此次危机中吸取的警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警示

参考文献

[1]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

[2]吴振兴.危机与转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8.

[3]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启示[J].上海证券报, 2008-9-22.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2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3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额不断增长,2010年我国出口总额是15 779.3亿美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8.6%。对外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在出口增长的同时,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反倾销作为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各国经常借助反倾销,打着保护公平贸易的旗帜实则进行贸易保护。我国作为出口大国,产品不断涌入国外市场,给国外经济带来冲击,成为各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反倾销的传统使用者,如美国、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把我国作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国。近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地通过国内立法,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保护其国内产业。本文选取了这些主要的对华反倾销发起方,从总体上分析2006—2010年这些国家和地区对华反倾销情况,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期间我国遭受国际反倾销的特点

(一)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及国别特征

笔者选取了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欧盟、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墨西哥、秘鲁、土耳其、美国、南非共14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危机期间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选取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依据有以下两点:(1)这些国家和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国,2006—2010年我国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平均占世界出口额的53%左右;(2)经济危机期间这些国家和地区发起的反倾销数量较多,且针对我国的反倾销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较大。Bown教授的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共统计了31个国家和地区对华反倾销的情况,笔者选取的国家和地区占总调查比例的92%。

从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来看,经济危机期间,这14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起777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其中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共310起,占反倾销调查总数的39.9%。310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中专门针对中国的案件有181起,占反倾销调查总数的23.3%。从表1可以看出,不仅发达国家对我国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地通过国内立法等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发达国家和地区共对我国发起了110起反倾销调查,占总数的35.5%,发展中国家共发起200起反倾销调查,占64.5%。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美国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最多,其次为欧盟。发展中国家以印度、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和土耳其发起的调查居多。虽然加拿大、墨西哥、南非等国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不多,但占其总数的比例却均在50%以上,尤其是墨西哥,2006—2010年共发起了14起反倾销调查案件,其中10起是针对我国,占总数的71.4%。此外,除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和秘鲁这几个国家,其他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专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均在20%以上,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每5起反倾销调查中至少有1起是专门针对中国的。从表1的数据分析中,能看出我国是WTO成员国的主要反倾销对象国。

(二)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与国别分布

从我国遭受各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及占各国反倾销调查的比例来看,我国是各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那么各国又是对我国的哪些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呢,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又有何不同呢?表2即是根据各国每件反倾销调查案例所针对的产品类别分布进行汇总而来。

表1 各国(或地区)反倾销发起总数及针对中国的数量(2006—2010年)

根据《海关统计年鉴》,我国的出口商品共分为22类,分类标准如表2所注。其中省略的产品类别是14个国家和地区在2006—2010年均没有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商品。从各国(或地区)对我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来看,我国的化工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商品。这四类商品占我国反倾销调查总数的72.7%。从对这几类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和欧盟是对贱金属及其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两者对贱金属及其制品共发起了30起反倾销调查,占这类商品反倾销调查总数的36.6%。其他几类商品的反倾销发起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对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为21起,占该类商品反倾销调查的37.5%。哥伦比亚和土耳其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共19起,占该类商品反倾销调查的47.5%。印度和阿根廷对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共22起,占该类商品反倾销调查的51.2%。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反倾销调查的商品比较集中,主要是贱金属及其制品,而不同的发展中国家针对的反倾销调查商品不同。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特征对比

表2 各国(或地区)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类别分布(2006—2010年)

首先,从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数量看,目前对华反倾销调查的除了传统的反倾销使用者,如美国、加拿大、欧盟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印度、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地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印度是发展中国家中对华反倾销调查最活跃的国家。其次,各国反倾销调查所针对的商品,发达国家对我国反倾销调查主要是贱金属及其制品,如钢铁、钢铁制品,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的商品相对集中;而发展中国家反倾销调查的商品比较分散,所针对的商品类别主要有:化工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鞋靴类商品及机电产品。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主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商品不同,如印度主要对我国出口的化工产品、机电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原料及制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是土耳其,阿根廷和巴西则主要针对我国的鞋靴类商品发起调查。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调查案件不断增加,商品种类比较广,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如印度2008年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涉案总金额已经超过13亿美元,约为2007年的17倍,在涉案数量和金额上,土耳其仅次于印度,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二位。

二、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分析

(一)国际对华反倾销的总体原因分析

无论对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一直是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为什么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均会把中国作为主要的反倾销调查对象国呢?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属于反倾销的传统使用者,它们有关反倾销的立法和调查程序均较完善,所以经常使用反倾销来保护国内有关产业。美国、欧盟也是我国两大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占我国对世界出口的40%左右,我国产品大量出口到这些发达国家,给其国内经济带来冲击,容易遭致其反倾销调查。

其次,发达国家的反倾销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地通过国内立法,利用反倾销保护国内有关产业。同时,发展中国家为了规避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转移效应,发展中国家通常在发达国家对我国有关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后,也对我国出口的类似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如2009年10月1日美国对我国出口的食品级的磷酸盐进行反倾销调查,随后,2009年11月5日印度也对我国出口的相同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最后,从我国自身来看,我国出口大国的身份容易遭致反倾销调查。2006—2010年我国的出口额及出口额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如表3所示。我国从2006年的世界第三出口大国到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而且选取的主要反倾销发起国均是我国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也就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流向的主要目的地。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没能得到承认,在确定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时,进口国通常选取第三国国内价格或结构价格作为依据,这样就使得进口国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具有较大的自由随意性,也容易对我国的出口商品裁定较大的倾销幅度。此外,2006—2010年我国对上述14个国家和地区共发起29起反倾销调查,与1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的304起反倾销调查相比,还不到其10%,我国的对外反倾销调查不具有威慑力,不能遏制国外对华的反倾销调查。

表3 我国总出口及占世界出口的比重

(二)国际对华不同行业反倾销的原因

从表4中可以看出,无论从出口的金额还是比例来看,化工产品、纺织原料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机电产品等均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如化工产品近几年的出口额平均占总出口额的4.5%,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平均占总出口额的13%左右,贱金属及其制品出口额平均占总出口额的8%左右,机电产品出口额平均占总出口额的44%,可以看出我国易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商品也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我国出口的钢铁及钢铁制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这是因为钢铁行业在美国属于政治势力强大的行业,其在国会拥有自己的中心小组,专门维护本行业的利益。钢铁行业面临巨大的国外产品竞争力,钢铁企业一旦破产,为数众多的失业员工将给国外社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因而该行业寻求贸易保护的呼声最为猛烈,也往往容易得到政府的保护,这也是发达国家对钢铁及钢铁制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而印度对我国的化工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这是因为印度的化工和石化产业是具备一定科技含量的产业,同时也是具有资本密集和规模经济特征的产业。印度经济在向开放型经济过渡之前,印度政府试图通过传统的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弱化的专利保护来战略性扶植化工和石化产业成长,然而这种内向型经济导向的政策被证实是不成功的,由于缺乏国内竞争、持续使用过时的技术导致这些产业无法获得能够在全球层面竞争的经济规模,战略性扶植的目的并未达到,反而在20世纪90年代向开放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更严峻的国际竞争。因此,印度政府一方面不得不运用WTO允许的反倾销政策为过去失败的产业政策“买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迎合由于垄断地位受到威胁而日益活跃的利益集团的要求,以为未来进一步执行贸易自由化政策稳固政治支持。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和巴西是产业结构相似的国家,中国出口的纺织品、鞋类商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对发达国家来说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不大,为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低价竞争策略,使得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的类似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譬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土耳其对我国出口的纺织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最多,这是因为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土耳其的纺织品行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所以为了保护国内具有竞争力的行业,通常会对与纺织品相类似的进口竞争品较为频繁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三、对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是各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建议。

第一,反倾销调查通常是由于出口商品大量涌入国外,或出口增长过快,给国外相关产业带来冲击。所以,我国应分散商品的出口地,作为出口商或者出口企业,应寻求不同的贸易伙伴,避免同一商品短时间内大量出口到同一国家,并可以到东道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规避各国的贸易保护,降低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第二,我国的出口商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我国的出口商品具有低价竞争的优势,而且我国很多出口商之间也往往进行价格战,相互削价,很容易被国外认为是低价倾销,所以我国的出口商品应提高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出口企业也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表4 我国主要商品的出口额及比重(2006—2010) 出口额:亿美元 比重:%

第三,我国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并不多,不易形成威慑力,同时我国对外的反倾销调查程序较繁杂,与国外相比,缺乏专业的反倾销调查人员,所以我国在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时,不易使用反倾销报复手段,而应积极使用WTO争端贸易解决机制,积极应诉。

第四,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能得到国外的认可,这使得各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裁决具有随意性,各国在确定我国出口商品的“公平价值”时往往选取对其有利的第三方国家的商品价格,这也大大提高了我国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比例。所以,我国应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协商谈判,以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1]冯巨章.国际反倾销实证分析:1995—2006年[J].财贸经济,2008,(9):99-104.

[2]冯宗宪,向洪金.欧美对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效应:理论与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0,(3):31-55.

[3]李坤望,王孝松.申诉者政治势力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美国对华反倾销裁定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6):3-16.

[4]徐泉,陈云秀.美国对中国“两反合并调查”的法律依据与中国的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10,(6):155-163.

[5]李磊,漆鑫.我国对外反倾销威慑力能否有效抑制国际对华反倾销[J].财贸经济,2010,(7):76-81.

[6]杨仕辉.印度反倾销申诉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1-50.

[7]唐宜红,唐若韬.美国对华反补贴的焦点问题与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2010,(5):45-48.

[8]王孝松,谢申祥.中国究竟为何遭遇反倾销——基于跨国跨行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9,(12):27-38.

[9]谢申祥,张林霞,王孝松.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动向:2002—2008[J].财贸经济,2010,(4):85-91.

[10]杨荣珍.印度对华反倾销实践及其评价[J].亚太经济,2006,(4):46-49.

[11]朱彤,李磊.WTO成立后国际反倾销案件的国别与行业分析[J].财贸研究,2008,(4):44-49.

[12]张昱,田兴.宏观经济压力及反倾销报复——欧盟对华反倾销原因的再探索[J].中国经济问题,2011,(2):13-20.

[13]沈国兵.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宏观决定因素及其影响效应[J].世界经济,2007,(11):11-23.

[14]唐宜红,徐世腾.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分析[J].国际贸易,2007,(1):8-12.

[15]袁晖,李英辉.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的一致与背离浅探[J].现代财经,2010,(9):46-49.

[16]Knetter,M.and Prusa,T.J.Macroeconomic Factors and Antidumping Filings:Evidence from Four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61,2003:1-17.

越南金融危机原因分析及启示 篇4

关键词:越南经济,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中国经济

2000—2007年间, 越南经济年平均增速达到了7.5%, 成为世界投资机构的关注焦点, 大量看好越南经济的热钱涌入, 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达203亿美元, 越南一度成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然而, 到了2008年, 越南多项经济指标亮起红灯。5月通胀率飙升至25.2%, 为13年来最高。1月至5月, 由于国际能源、建材和化肥价格上涨, 越南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据世界银行测算, 越南2008年的外债规模达到240亿美元, 占GDP的30.2%, 超出了2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同年, 标准普尔等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对越南经济前景的预测, 惠誉国际评级将越南主权基金的债券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摩根士丹利公司也发布报告称, 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高盛投资银行发布报告表示:如果越南通胀情势继续恶化, 大量本地资金可能会逃向黄金和美元市场, 导致越南国内货币体系面临压力, 外国投资者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的信心也可能进一步下降。越南如此迅速地从成功的巅峰陷入危机的悲剧中, 原因究竟何在?

一、越南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此次越南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内部因素是根本。

1、外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 国际原油和粮食价格上涨以及美国的次贷危机是此次越南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1) 国际原油价格和粮食价格上涨。2007年底, 国际油价、粮价、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越南当地生产成本增加和粮价及其他食品价格暴涨, 进一步加大了当地的通胀压力和出口压力。

(2)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 很多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短缺, 它们要保本就需要把资金撤回来。同时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机制又重新对风险进行定价, 认为风险的价格应该定高。这几个因素合在一起, 使得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往本国回流。新兴市场国家受其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内因, 当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不够健全, 尤其是银行没有自治能力, 监管跟不上, 同时货币政策也不合理, 没有及时对冲, 对资本的管制比较放松时, 就会遭遇危机。

2、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 越南政府盲目乐观, 过快开放资本项目, 经济结构失衡, 共同构成了此次越南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1) 越南政府盲目乐观。越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又是中国的近邻, 一直重视学习和借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经验, 积极推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986年越南提出“革新开放”政策, 2001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改革目标, 2007年1月正式加入WTO。这些改革开放措施给越南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使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增长速度。1990—2007年GDP年均增长7.1%;2000—2007年GDP年均增长7.7%;2005—2007年GDP分别增长8.4%、8.17%和8.44%。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 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2007年人均GDP达到835美元。越南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中国, 并被国际社会看成是“金砖四国”之外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 居“维斯塔五国”之首。随着国际上看好越南的声音日趋高涨, 越南国内也逐渐兴起“超印赶中”的激情, 政府高层决策者不断调高经济增长指标。越南第十二届国会第二次会议制定了2008年越南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 GDP增长率为8.5%~9%, 努力达到9%。对此, 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阮胜雄在回答记者时说:“增长9%, 其实还只是一个比较谦虚的数字。”

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 如果一国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长率, 则该国将出现总需求过热, 进而引发通货膨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失控, 该国政府应该预先适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将经济增长率适度压低, 从而将通胀压力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 越南政府一方面过高地估计了越南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认为8%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是合理的, 没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另一方面, 为了扶植本国新兴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越南政府奉行相对廉价的货币政策, 即使在出现较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 也迟迟不愿提高基准利率, 削减低息贷款规模, 也不愿意通过增税等措施来遏制总需求, 结果势必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

(2) 过早开放资本项目。越南放松资本项目管制不仅表现为外汇黑市交易盛行, 更主要的是放松外资进入股市的管制, 形成虚拟经济风险。越南资本市场的规模并不大, 2000年才在胡志明市成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迄今也才只有80只股票。为了加快吸引资本, 2005年又在河内开设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加入WTO后, 越南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外资直接投资, 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放宽到49%, 外资的大量涌入, 直接推高了越南的资产价格, 并且形成泡沫。越南股票市值在不到两年时间内从原来的10亿美元迅速涨至200亿美元, 胡志明指数从2005年底307点狂涨到2007年3月份的1170点, 股市指标股平均市盈率已高达73倍。在股价飘升的同时, 房价也大幅度上涨。胡志明市的房屋价格从每平方米200多美元涨到600多美元。如今股市和房价的暴跌, 正是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具体体现。

(3) 经济结构失衡。越南原本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总体经济规模较小, 工业和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 近10年来, 由于急于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 一直推行较激进的经济改革, 在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方面改革力度加大, 大力引入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还引进了大量的工业项目, 以直接投资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 这些工业项目的国内零部件等配套能力又较弱, 实体基础经济薄弱, 经济结构存在失衡的问题。因此, 需要大量从国外引进和进口, 造成了连年的外贸逆差, 相对减少了外汇储备。

经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越南金融危机并非一个孤立事件, 而是国内和国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中国经济基本面好于越南, 但是越南经济发展模式和汇率制度与中国极为相似, 而且越南国内出现的问题也在中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鉴于此, 越南经济出现的问题就值得非常警惕。认真分析其经验教训和其目前采取的措施, 必然对中国有相当的借鉴和警示作用。

二、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必须把握经济发展规律, 防止经济发展中的急躁冒进

越南危机的这一教训对中国的启示就是, 中国要正视当前经济过热的现实, 综观国内外各种因素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继续采取切实有效调控措施, 防止投资膨胀, 降低经济热度;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消除盲目追求高速度、崇拜GDP的现象,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速度、规模、结构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及时控制通货膨胀

接受越南教训, 中国应全力治理通货膨胀。不过, 与越南不同的是, 中国对通胀治理动手早, 已开始实行紧缩政策, 抑制流动性, 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较高, 对于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抵制能力仍然是中国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全球通胀环境下, 中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复杂性”特征, 仅靠实施单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奏效。当前应该创新思路, 跳出“以货币治通胀”的思维定势, 实行多种政策组合, 比如利用价格政策, 提高油、电等能源价格, 既可以减轻财政补贴负担, 又能刺激企业改善经营;利用税收政策, 降低税率, 增加转移支付, 保护低收入人群利益, 保证社会稳定;恢复保值储蓄, 增加货币回笼。总之, 当前要把防通胀作为硬任务, 治理通胀不放松, 但思路可以变通, 方法可以改进, 措施可以创新。

3、加强对热钱的监控

热钱的唯一目的是逐利, 但在热钱进入之初, 由于其所营造的虚假繁荣的诱惑, 非常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而实际上, 越南在过去的几年中, 一直沉浸在这种虚假的繁荣中, 热钱进入之初在满足越南对资金的焦渴需求的同时, 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热钱不过是罩着美丽画皮的吸血鬼, 一旦牟利的意图实现, 它就可能突然撤退。当热钱撤退, 支撑虚假经济繁荣的基石倒塌, 就容易引发金融危机乃至整个经济危机。越南的危机对流动性过剩的中国经济作了一个及时提醒, 必须充分重视和应对热钱的潜在冲击。中国应创新贸易外汇管理方式, 对出口外汇实行多部门的联网核查, 加强外资企业资本金审核与流入、结汇管理。同时, 加强对银行借用外债、发放外汇贷款、对外担保等外汇管理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管。

4、警惕人民币升值过快

中国现在也面临本币升值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庞大的资金涌向中国?它们的目的或许千奇百怪, 但有一点应该是相通的, 那就是坐等人民币升值, 从中牟取暴利。一些投资者认为, 近期内人民币汇率将破6甚至更低, 这种预期给热钱带来了巨大吸引力。越南的教训说明, 快速升值不仅会吸引更多热钱进入, 还会成全热钱, 帮助热钱减小获利的时间成本, 而不是阻止热钱的进入。现在, 已到中国的热钱都在翘首以待, 坐享其成, 再升值只会正中其下怀。

我国正在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是基于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所作的正确选择, 未来应在考虑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动的基础上增强汇率调整的灵活性和可控性。对于国外直接投资, 也应通过体制创新和市场完善, 降低实体经济进入门槛、抬高虚拟经济进入门槛以防止热钱冲击。

5、建立透明、诚信的信息发布机制

金融市场稳定, 除了要有良好的监管、健全的市场基础设施、成熟的金融技术外, 还要有相对稳定的市场预期, 并且不破坏微观主体的信心。金融活动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基础上, 信心则是维系金融市场运行的无形基础。一旦产生非理性预期, 加之市场内信息的不对称, 就极易使民众丧失信心。因此, 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透明、诚信的金融信息发布机制, 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 及时地向民众释放市场良性发展的积极信号, 消除公众的不良心理预期;同时, 通过各种宣传报道, 使人们明白市场规则和潜在风险, 理性地应对各类金融事件和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梅育新:越南的金融危机会传导过来吗[N].东方早报, 2008 (6) .

[2]林纯洁:真相越南:通胀、贬值中经济依旧稳定[N].第一财经日报, 2008 (6) .

[3]赵海荣、刘盛强:浅析越南金融危机的原因和警示[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

[4]谢国忠:越南可能引爆金融危机下一个是印度[EB/OL].http://money.163.com/08/0606/12/4DONRH7N00251LIE.html, 2008-06-06/2012-01-10.

金融危机下反思的教训 篇5

得税的标准问题做调整,比如对于有些行业、企业能不能在刺激有效供给方面降点税,最后还是有利于经济增长,最后还是有利于财政收入。这方面还可以做。刚才说能不能扭转这个局面,其实我们现在这种状况,全球不平衡,中国这边是出口主导,高储蓄低消费,美国是低储蓄高消费,所以不平衡。美国已经次贷危机了,我们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是从根本上扭转出口主导的正常模式,也是从根本上来协助世界经济平稳发展。坚持说中国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是一定坚持下去的,不能动摇的,现在还坚持这个观点吗?实际上是媒体误读了,我讲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是讲人民币增值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始终很清醒,美国教训、日本教训都告诉你必须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但是我第二句话讲的,媒体不愿意做具体的报道。当前我们从紧的力度合适不合适,是过紧还是正好,我认为按照贷款的增长额减去国家增长率以后的实际增长来看,7月份的贷款实际增长6点几,8月份是5点几。我的观点是过紧了,应该放松,这个媒体没报道。如果把它变成对央行制订财政的机构,对银行是什么建议? 我说这个话是在降息之前说的,当然银行不一定是按照我的思路降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应该从华尔街的教训中学习些什么? 我觉得这次是加强了人们对国家领导能力的信心,中国政府在过去三十年都很好地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几年前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也抵御住了外界的冲击。现在新的参与者也加入进了世界经济舞台,中东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中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美国也许将不再是一枝独秀。

扩大内须

老百姓已经开始不消费了,开始减少消费了。这一点我们得要特别地引起警惕,因为对中国这样的以出口为非常重要的推动GDP增长的国家来说,美国经济放缓,(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对我们冲击非常大。像2001年,美国经济当时衰退的时候,我们的出口就从30%几一下滑到6%左右。所以我们不能低估当美国的需求下降的时候,对我们出口的这种需求的下降这种影响。当外部需求明显减少的时候,我们是否选择已经不是很多了,唯一的选择就是拉动内部的需求?中国我们没有太多选择,整个的全球经济现在看来都成了问题,那么这时候以出口为主的,或者说出口拉动的我们的经济增长,肯定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所以我们现在得赶紧采取一些措施,使我们内需要增加,来补偿一部分这种外需减少的这种影响。我们刚才看到美国的民众的确开始减少消费了,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我们刚才也聊到了中国的应对策略,那么首先我们想应该再提一下温总理那句名言,在天津达沃斯峰会上说的,他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于中国,对于全世界的人民投资者来说,但是这种信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应该从哪里来?首先得要从我们自己的这个应对政策方面来,因为从情况看来,这个我们的外需会下降,这已经是,应该来说是很清楚的了。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出口企业现在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我们现在就靠我们内需来启动起来。您赞成我们中国现在动用外汇储备或者说我们的主权基金,开始投资华尔街的这些金融机构,或者是美国这种优秀的上市公司,现在股价被严重低估的上市公司吗?我觉得这也是现在市场上一直在讨论的抄底问题,我们现在一共有三部分钱,一部分钱是外汇储备,这部分应该来说是对国家来说减低风险的非常重要的一笔资产,这笔资产药非常谨慎,非常保守地投资。第二笔钱是我们中国投资公司,因为它毕竟是国家的钱,那么也得要相对比较谨慎。第三个是我们企业对外的投资,对于这部分我觉得倒可以更开放一些,因为从企业来说,它更了解它的对手。那我们再回到您刚才提到的内需得这个话题上来,拉动内需谈何容易?日本当时进入萧条期的时候,说了十几年要拉动内需,也没有拉起来,我们中国在过去的历史上,拉动内需的政策很多,但是效率好像也并不是很高。这个启动内需,可能我们要有更宽的思路,或者说更多的方式。举几个例子,第一个,比如我们的中小企业,目前我们中小企业是比较困难的情况,那么如果我们在中小企业融资这个领域如果我们能够闯出一条新路来,很可能它就会能够制造大量的内需。我觉得另外一个内需的领域就是民生领域。这个从很长时间来说,我们对民生的投入是不够的,这里头很多的领域,你比如说卫生、医疗领域,比如说教育领域,比如说养老保险,比如说低保,因为就是所谓后顾之忧的问题,如果看病难、读书难、养老难等等这些问题得到一些缓解的话,那么可能对每个人都不用存那么多钱,现在中国的这个储蓄率是太高了。看来是全球同此凉热,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刚才我们也谈到了很多中国应对的策略,提到了拉动内需,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另外一个热议的话题,甚至是辩论的话题,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我们连洗澡带过河,接着应对这

世界金融危机的文化层面反思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文化;中庸之道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48-02

2008年9A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看似经济问题,其深层次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人们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反映,核心是人们思维方式的表现。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反思,得到启示,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工作与生活。

一、扩大内需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的文化问题,首先是美式文明崇尚过度消费的模式。中国当前也有此倾向。比如,中国当前买小汽车的人有相当部分不是为了工作生活的需要,而是因为邻居或同事有汽车,自家如果没有觉得很没面子。实际上开一辆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远远大于一次随地吐痰造成的污染,可是许多人对随地吐痰的人鄙视,对开汽车的人却仰视。这不是文化问题吗?这次金融危机是一场劫难,但是只有大家都不崇尚过度消费,才可能避免更大的劫难。

这次金融危机给美国人很大教育。时下,美国流行“清贫”的生活。许多人的穿着都很随意,衣料大多是棉布或化纤的,很少有羊毛和羊绒制品;家用车喜欢用排量小的;宾馆里的电视机大多比中国国内落后10年;上世纪70年代的木制缆车仍在旧金山运营;砖头般的“大哥大”仍有人在使用;很多人吃得很简单,但讲究营养搭配,不讲排场……然而美国人享受的公共设施比我们好很多:建筑的门可以自动关闭;公园大多免费开放,供游人烧烤的炉架、厚木板做成的桌椅板凳一年四季摆在那里……美国人这样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一位美国商人说:“如果我们都穿羊毛服装,必然导致羊群啃食草地,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如此紧张,开豪华车不仅不爱国,也不爱人类;减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就能减少电子产品污染……我们现在也许‘破了些,但我们的后代会很‘阔。”

美国人走过的弯路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当前,中央强调的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内需,并不是随便挥霍。中央再三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念

什么是进步?进步应该意味着苦难减少、幸福增加。为此,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通常而言,相互帮助比勾心斗角让人感觉更好。进步并不意味着就是追求财富,尽管人类创造财富是必要的,但绝非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应该是苦难减少、幸福增加,即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们应该摒弃拜金主义,停止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虽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牺牲了太多的幸福源泉,即人际关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60%的成年人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现在这一比例只占30%。今天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家庭生活中离婚--增多,娱乐场合可信任的朋友减少,工作场所同事间竞争加剧……在追求效率和生产力增长的名义下,我们牺性了太多的幸福感受。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观点——对立统一是宇宙根本规律,误以为世界事物只有经过对立统一才能前进。所以演绎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实,不仅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差异合作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在大部分空间和时间中,是靠差异合作来推动事物发展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作为指导思想,不能只有斗争哲学,还应该更多地讲调和哲学。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减少“零和游戏”,尽量增多“正和游戏”。这也正是党中央提倡的,要化解矛盾,要协力合作,要提倡双赢、共赢。当然,必要的对立统一也决不可放弃。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绝不可能与其讲和谐!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文化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考虑(拼命借贷,由子孙后代还债),只顾自身享受、损害他国利益(拼命印发美元,廉价花掉他国创造的财富)等缺陷。这就是只追求财富而忽视人际关系的不正确进步观念。这也就是“零和游戏”,而不是“正和游戏”。

我国古代就有“和而不同”的说法。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前500年)曾对齐景公论述“和”与“同”之别。“和”是相异的事物合而相济,“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同”是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孔子(前551-前479年)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能达到“正和游戏”的目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念,必须宣传“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和谐思想。当然,西方文化中也早有和谐理念,例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年)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可以说,中华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世界和谐思想丰富多彩。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这一优良传统。

三、应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处理问题

宋代的朱熹(1130-1200年)解析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执两用中”,就是把握系统差异各部分的平衡点。二是“无过之不及”,就是为了保持稳定性,把握系统差异各部分的平衡点,既不是达不到,又不是超过。

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现代科学理论都证明,中庸中的系统往往呈现最佳状态。经济学上著名的拉弗曲线就印证了中庸之道。该曲线说明,当税收为零时,企业虽因免税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但政府不可能存在,经济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效益大受影响。但是,当企业将收入全部上缴政府,税率为100%时,企业生产将因无利可图而被迫停止,或者为逃税而转向物物交换,由于货币经济中断,税率虽然高达100%,政府的收益却等于零。上述说明税率太低或太高都不利于政府收益,这就体现了“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从概率论角度分析,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由大量的元素组成,元素的演变包含着随栅性,因此对一个巨系统的描述或预测,基本上或只能是统计性的。统计学证明,随机变量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等,其峰值一般都不在其分布密度曲线的此端或彼端,而大多位于其中部左右。这也说明了中庸之道的合理性。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通过贷款销售房产来刺激消费市场,以带动经济发展。这个策略未必错误,但是必须把握好“度”,既不可过之,又不可不及,也就是要把握好中庸之道。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贷款过于膨胀了,导致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

当然,把握好中庸之道绝非易事。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我国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一“十个结合”: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些阐述是把握好中庸之道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宋清华银行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韦伟,等金融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7

当人们享受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债券带来的巨大收益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大风暴正在悄然酝酿。随着房地产价格的回落,投资风险逐渐显现,投资者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金融危机已不可避免。

(一) 次级贷款危机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由于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回落,一些贷款购房者无力还贷而纷纷放弃还款,使得新世纪金融公司发放的次级贷款违约率猛增,导致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应对即将到期的84亿美元巨额债务,最终破产。

此次房地产市场突变,要追溯到2001年。在美国经历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后,为防止美国经济因公众心理恐慌而出现衰退,美国政府采取了减税和降低利率等措施。美国基准利率最低水平曾达到2003年的1%。低利率极大降低了美国人的贷款成本,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升温与繁荣。由于易得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得到迅猛发展。许多人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盲目贷款买房,或贷款进行房地产投机活动,进一步抬高了房价,形成“泡沫”。

然而2004年到2007年之间美国的货币政策突然转向,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最低时期的1%提升至2006年6月的5.25%。次级抵押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每年贷款利率将根据基准利率进行调整。尽管浮动利率使贷款者在连续降息的时期得到了好处,但是利率的升高也骤然加重了贷款者的还款负担,超过了他们所能承担的限度。于是大量贷款购房者急于在市场上出售他们的房屋用来还款,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最终的结果就是房价迅速下跌。

(二) 次贷危机向次债危机的传导

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和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只是更大危机的开始。贝尔斯登的两支对冲基金宣布巨额亏损,预示着房贷市场的次贷危机开始向金融市场全面转移。

除了贝尔斯登,美国的金融机构普遍遭受巨额亏损,一方面因为自身购买的担保债务凭证价值下降,另一方面因商业银行要求对冲基金增加保证金或提前还款,基金投资者也要求提前赎回份额。随着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保护,人们开始意识到此次金融危机的连带效应和严重后果,金融市场上立刻出现异常的恐慌。

次贷危机之所以向金融领域蔓延,是因为贷款机构为了分散他们所承担的次级贷款风险、融资和加速资金周转,借助投资银行,通过一系列金融创新的手段将高风险的贷款证券化,打包卖给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由于债券市场上出售的债务担保凭证已经经过层层包装,投资者根本不了解支持这些债券的实体资产价值,市场上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对于大多数债券投资者,只能根据投资银行的信用来判断债券的信用和价值,以至于投资的实质由对资产的投资转化为对投资银行信用的投资,即实体投资已完全转变为概念投资。

如果借款者能够按期还本付息,次级贷款就可以产生稳定的现金流收入来保证次级债券的收益,得以支持次级债的发行和流通,不论是房贷公司、投资银行,还是债券投资者,都可以从贷款收益中获取可观的利益。借款人违约意味着次级贷款利益链条从源头上发生了断裂,风险沿着利益链条开始蔓延,必然牵动整条资金链。投资者发现所投债券不再能产生收益,债券不再有价值,便急于收回缩水的资本,流动性偏好猛然增加,导致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加剧了房价和股市的下跌。

正是这些经过资产证券化的次级抵押贷款将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原本范围不大的次贷危机转化为影响广泛的金融危机。

二、风险管理无效的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是多种因素相互碰撞的结果。其中市场参与各主体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失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 金融机构的逐利动机

次债市场参与主体主要有贷款买房者、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商业银行、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等。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房贷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作为市场的金融中介,不仅没能为贷款买房者和最终投资者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反而利用美国政府信奉的自由市场经济原则和薄弱的监管机制,强调对短期利益的追求,忽视了市场中存在的巨大风险。

房贷机构为扩大业务,获得更多贷款利息回报,不断降低贷款条件,只追求贷款数量上的增长。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投资大量性和投资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投资的高风险性[4],但是房贷机构对未来几年内收回本息的可能性过于乐观,放松了对风险的控制和对购房者的信用审核。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时候,即使购房者无力还款,也可以通过出售房屋获得可观的差价来还清本息,于是房贷机构便将利润的来源建立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的美好假设上。但是购房者的信用等级始终是很低的,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还款能力有限,在房地产价格回落时,他们手中的房屋无法以高价出售,房贷机构的坏账就会迅速攀升,引发财务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错误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国际信贷机构常用的信用评级模型比较传统,比如古典的要素分析法和财务比率分析法。但是金融创新的速度很快,新的金融衍生品早已超过了传统模型所覆盖的内容,因此评级模型可能无法适用于新的金融工具,从而产生不客观的评级结果;另一方面,由于评级机构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被评级的客户,为越复杂的产品评级,所获得的收入越高。评级机构从为次债的评级中获取了巨额收益,很难再保持完全的独立与中立,甚至可能帮助客户提高产品信用等级,使其达到3A水平,与国债信用等同。评级机构在次债发行的过程中向投资者提供不可靠的信息,制造了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很可能由于逐利动机而违反了自身的职业道德标准。

投资银行的激进策略将自己带入了绝路。投资银行的传统业务只是证券经纪人的角色,帮助次级抵押贷款实现资产证券化,从中收取手续费,并不参与次债市场的直接投资。但他们冒险扩大业务范围,亲自参与次债的交易活动,求得丰厚的投资利润。金融业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杠杆率的特点,银行在追求利润的时候更应该小心谨慎,做好风险防范,但投资银行却利用自由市场的宽松条件,通过复杂的金融创新规避监管。金融创新虽然曾经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加剧了投资银行的经营风险和众多投资者的损失风险。在经济繁荣阶段,投资银行将潜在的风险视为无风险,进行大量的信用交易,自有资本金在全部资产中所占比例极小,杠杆率大大超过可以接受的水平,在抵御风险和承受损失的方面极为脆弱,一旦遭受损失,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

(二) 公允价值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开始重新讨论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公允的问题。公允价值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以市场价格反映的资产价值,被认为具有更高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但公允价值脱离了资产的历史成本,只是一个经过判断的估计值,不如历史成本具有可靠的价值依据。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此消彼长,这一关系客观存在,是无法完全消除的。这并不表示公允价值是不公允的,因为市场价值是其现时价值的真实反映,相比于历史成本,更接近未来的价值。报告财务数据的目的是向投资者提供对未来判断的资料,在价值沿同一趋势持续变化或资产周转迅速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可以为人们提供高度相关的财务信息。但是对于流动性差的复合证券,如房屋贷款抵押债券,收益期限往往要几年甚至更长,不具有活跃的市场报价或价值不可观察,故所谓的公允价值只能包含过去的价格变动信息和目前的价格状况,对预测资产价格未来几年的变动没有帮助,也就不再是最及时、相关的价值信息,依据公允价值推断的价格走向可能偏离真正的方向。因此金融机构在确定次级债券公允价值的时候更应谨慎,充分考虑未来承担的风险,而投资者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报告时也需要对数据存在的偏差做出充分的判断,充分预测风险。

尽管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但金融机构的不当运用也对决策产生影响。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时候,金融机构根据过去的经验推测未来,认为美国以前从没有出现全国房市同时转坏的情况,次级债券也从没有出过事,所以今后也是安全的,可以带来稳定的预期收益。抱着这种想法,金融机构为了促进金融产品的销售,获得融资和收益,在估计金融资产现行价值时,没有保持应有的谨慎,利用公允价值赋予的灵活性和相关性,虚高估计了次级债券的现时价值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放大了虚拟经济的泡沫。从这一点上,金融机构不恰当地利用了公允价值的缺陷,造成投资者对经济预期盲目乐观,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投资者无法接受巨额的损失和心理落差,金融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关于风险管理的反思

金融危机尚未结束,但它已经对世界经济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我们看到参与各方在风险管理方面均存在漏洞。风险管理是一种事前的管理,在制定投资决策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采取措施规避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一) 风险意识的保持

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金融机构没有实体产出和生产技术,他们赖以生存的是存贷款利息差额、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以及提供智力服务的劳务报酬。由于缺乏实体产业的支持,资金的运作又多靠互相借债来推动,因此金融机构比工商企业承担更高的风险,更容易受到来自同行业的冲击而遭受损失。为降低这种风险性,金融机构有必要保持金融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平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

投资银行是证券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发行自己的股票和债券来筹集,没有存款的支持,所以自有资本十分有限。如果投资银行坚持经纪人身份,减少对股票、债券的直接投资,就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此外,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满足投资者的需要,而不是专门为了逃避监管。因此投资银行应该回归传统的运作方式,以经纪业务为主开展金融交易业务,而不是强调获取利润。投资银行也应在取得巨额利润的同时不忘自身的风险控制,充分识别和评估投资风险,居安思危,为持久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投资银行应当自觉接受政府的监管,对投资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房贷机构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将从银行得到的贷款和资产证券化筹得的资金借给购房者,从中获取利息差额。房地产投资需要很长的周期,贷出的款项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所以房贷机构应该首先保证长期的利益流入,将收入建立在持久利息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出售房屋差价上的短期投机。信用部门要对个人贷款者的信用水平制定严格的审查标准,在个人提出贷款申请之后,进行公正、严格、充分的审查,保证个人的还款能力,从而实现持久平稳的利润增长。

评级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对证券收益的确定性进行评价,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由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知识局限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评级机构的结论。通过证券评级,投资者可以区分出不同发行人的资信状况,判断债券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因此评级机构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但是评级机构的评估过程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损害评估的中立性,比如评级机构的收入全部来源于被评估客户,使得评估结果不可避免地受到客户意志的影响。对于评级机构的风险控制,要更多依靠政府的监管,制定执业准则规范评级机构的行为,通过严厉的法律责任惩罚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机构,用强制的手段约束评级机构行为。

(二) 债券风险的披露

不存在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证券的价格必然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证券的全部信息。由于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大多数投资者无从知道投资银行所售债券的支持资产到底存在多大风险。很多投资者是对信用级别高的投资银行的投资,他们信任投资银行的判断,却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因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债券发行机构应该充分估计债券风险并向投资者披露,让投资者根据风险偏好进行决策,而不是为了无休止地追求高利润而置风险于不顾。为使债券风险真正合理地披露,监管机构必须明确债券发行方的风险披露责任,可以通过法律实行债券发行人的风险问责制,让由于贪婪而未严格执行风险控制的机构或个人承担法律责任。

(三) 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完善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的缺陷:对于流动性差的资产,其公允价值往往过于强调资产的现时价值和历史走向,而不能反映资产价值的未来走向。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很少相信过去一直上涨的价格将急转直下,公允价值不仅不能让人们预知资产价格何时下跌,反而给人经济繁荣的虚假景象。因此可以考虑在制定会计制度时,要求机构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在会计报表附表中说明公司资产的历史成本和所估计的公允价值,以及采用公允价值可能产生的影响,作为参考提供给投资者。这样可以将对未来的判断和风险的选择完全转移给投资者,既增加了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责任。

金融危机的影响广泛程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将使人们对过去金融模式和消费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人们必须正视风险管理方面的漏洞,在今后的金融交易中认真加强对风险的管理,避免再次造成重大损失。

摘要:金融创新的自身存在着相对的风险。金融市场中各主体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存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缺陷, 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式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是造成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应从风险意识的保持, 债券风险的披露, 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入手加强风险管理, 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金融危机,风险管理,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辛乔利, 孙兆东.次贷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8.

[2]杜厚文, 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1) .

[3]徐明棋.“金融大厦”崩塌引发全球冲击波——析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危机及其影响[J].党政干部文摘, 2008, (10) .

[4]周厚明.紧缩信贷环境和观望氛围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的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 2008, (7) .

[5]王伟, 朱宝臣, 李钦, 杨维华.利用融资融券业务, 完善金融管理[N].上海证券报, 2008-05-15.

[6]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7]张晖.金融创新条件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重庆社会科学, 2007, (5) .

[8]吴金龙, 王玉珍.美国公允价值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其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2) .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8

四、金融危机下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只是防范金融风险加剧的权宜之计

有关部门曾预测, 2009年世界经济的涨幅仅为1%, 英国为负增长, 德国持平, 美国则可能在l%至-1%之间, 我国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这种市场环境对会计计量, 尤其是公允价值带来什么问题呢?不言而喻, 活跃的市场越来越少了, 有序的交易难于寻觅, 特别是市场参与者经常是被迫而不是自愿 (在恐慌心理下抛售, 就是一种被迫行为) 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如何能理智地考虑选择在最有利的市场出售资产或转移负债?

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反映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日的价格, 不是在忍痛抛售或是公开拍卖时的价格。比如, SFAS157主要是建立在市场活跃而有秩序市场的基础上, 交易双方应当是持续经营企业, 不打算或不需要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 或在不利条件下仍进行交易;IASC (1999) 也明确指出, 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 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特殊情况下, 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异常剧烈波动, 或由于许多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负担巨额债务及其资产负债结构趋于恶化, 市场的扭曲和投资者极度恐慌, 很多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为了尽快变现财产, 会在无秩序的市场上甩卖产品。陷于困境的资产卖方处于“甩卖”境况和非理性状态, 其交易地位很难与交易对手保持平等, 市场报价也类似于资产快速变现时的“清算价格”, 不符合“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前提。而且,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 出现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现象, 许多证券品种交易量大幅萎缩, 甚至根本没有买家, 致使市场定价的功能大为削弱, 公允价值适用的市场条件缺失, 如果再用市场价值来作为账面剩余产品的计价方式, 就将产生不公允的情况, 此时就不应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即使在市场出现混乱而并不是所有的市场活动都是缘于忍痛抛售或是公开拍卖时也不应该考虑用公允价值计量 (FASB, 2008) 。而且此时还需要政府对此实行严格的监控, 并通过多方面的改革来强化金融机构的避险动机和提高避险能力。

事实上, 欧盟等允许金融机构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 而改用成本估值计算, 只是特殊情形下的权益之计。欧盟仅是允许金融机构根据历史价格而非当前市场价格对一些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进行计价, 以减轻金融机构在市场动荡时期所面临的压力。美国SEC去年9月30日针对SFAS157发布的指导意见也没有完全否定公允价值会计, 只是重新解释了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明确了市场报价非公允时, 应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因素, 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同年10月3日众议院通过的救市方案中, 也只是专门授予SEC对金融产品进行重分类的权利, 即允许其在极端情况下将金融产品的分类从公允价值计价、影响损益表的方式转变到持有至到期、用摊余成本计价并做减值测试的方式等, 并未放弃公允价值计量。SEC在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递交的《市值计价会计准则研究》报告中, 阐述了以市场为计量的会计准则在本次金融海啸中并没有发挥错误的作用, 因此金融企业陷入危机不应该归罪于现行的会计准则, 再次建议反对中止盯住市价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SEC坚信只有继续实行以市场为计量的会计准则才能保证财务报告的透明性, 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可见, 经济危机时期暂停公允价值在特殊金融工具项目中的应用不失为明智之举, 也是公允价值“题中应有之意”。

五、公允价值计量仍是大势所趋, 当务之是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规范

(一) 密切关注国际上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方面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择机考虑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指南

1、密切关注国际上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SEC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查研究之后, 于2008年12月30日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报告, 报告虽然正式提出反对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但也承认了今后有必要对以市场为计量的会计准则应用上进行更多指导和规范, 特别是对于非活跃市场的资产如何计量其价值, 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国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这些争论过程以及由此提出的具体措施, 并跟踪后续效果, 积极借鉴相关经验和结论。

2、考虑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指南。

虽然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明确规定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一系列使用条件, 但在采用什么技术或方法评估没有市场价格的公允价值以及如何保证该评估价或协商价是合理的、可靠的, 仍然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南, 准则制定者应择机适时制定公允价值准则和操作指南, 将目前分散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中的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规定进行系统化, 诸如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的确定、估值模型和相关参数选取等。特别是当市场价格严重高估或低估被衡量对象内在价值时, 如何排除非理性因素而更公允地反映其价值。

(二) 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构建公允价值计量管理机制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加大对管理层的约束。

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宏观上监管缺失的原因, 但从微观角度以及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讲,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缺陷与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上市公司运营以及信息披露被管理层不当控制或恣意操纵有关。一些上市公司出售股票或进行购并不是因为公司经营战略调整和经营管理所需, 而单纯成为缺乏所有人监督管理控制者操纵业绩的产物。因此, 强化终极所有人约束,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应成为监管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为保证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企业还可设立相对独立的资产估价委员会, 该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 以使公司管理当局或财务负责人无法干预企业的资产定价。

2、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构建公允价值计量管理机制。

企业应构建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或负债的类别标准, 形成对公允价值变动的专人负责制度和定时按规定途径收集数据的制度, 保证数据的及时和稳定。制定一套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程序, 选择适当的估价方法, 确定所使用的假设和估计并对其假设和估计给予充分的支持, 确保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管理部门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公允价值的估价工作, 但是管理部门应对所聘用专家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 以确保所雇佣专家有进行公允价值评估的能力, 并且对专家的评估结果负责。

(三) 强化公允价值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

此次金融危机中, 金融衍生品扮演了放大风险的恶魔角色, 而金融界及众多投资者却没有认识到资产价格泡沫的存在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危害, 将矛头直指公允价值, 一下子使会计界直面了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公允价值如何确定的、资产价格泡沫程度的计量、以何种方式使投资者认识到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的危害、如何在羊群效应产生的初期遏制这种势头等。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制定之前, 增加并细化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不失为一种明智务实之举。全面充分的披露可以提升公允价值及相关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能更真实地呈现金融衍生品的面貌, 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弥补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和指导的不足, 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含量, 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知情权。其中尤其应加大金融衍生品的披露力度, 披露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确认和列报, 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级次, 披露各项假设、估计、估值模型、基础及参考数据的获取与使用等等。同时, 还应披露该项资产的潜在风险、估价的方法与假设、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与敏感性和其他重要的因素等, 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利率及汇率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等, 以全面反映主要金融工具和全部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的全貌和将要面对的风险, 给报表使用者提供全面、完整的决策信息。

(四) 建立权威机构评估市场的动态机制

在理性的市场下公允价值才能真正公允, 评级机构才能给出合理评级, 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市场才能有序发展。解决在市场失灵前或市场失灵初期发现这种迹象并对其进行调控以及面对失灵的市场如何对资产进行定价等问题, 是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条件, 也是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前提。从长远来看, 政府有责任建立起权威机构评估市场状态的机制, 由权威机构实时监督市场运行情况, 并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 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信息平台, 构建数据库系统, 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 反映市场行情的瞬息变化。当资产的公允价值严重偏离正常轨道时, 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调整。金融产品非理性价格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投机泡沫和金融危机, 这种检测和调整不能只针对不利或危机中的市场环境。建立起权威机构评估市场状态体系不仅能使公允价值模式在微观层面上发挥作用, 也能发挥其宏观层面的作用, 避免投机泡沫和金融危机的产生。

(五) 完善外部监管体系, 对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在监管层面, 一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公司法、会计法、刑法等与公允价值有关的法律法规, 对滥用公允价值的企业和授意者、执行者进行严格监督, 对违法者给予处罚, 以震慑他们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行为;另一方面, 应借助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力量, 加强监管力度。如果缺乏健全强制性约束机制和监管体系, 往往会导致公允价值的信息存有瑕疵, 严重影响和干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严厉的监管可成为市场的援助之手。

1、金融机构的监管应成为公允价值使用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机构出现危机之时往往就是金融恶性投机肆虐的开始, 加之投机资本的杠杆借贷及投机交易多是通过金融机构或以其为中介完成的, 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 由于资本市场不成熟, 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普遍脆弱, 更需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自律。当前形势下, 为防范或减轻金融系统带来的危害, 我国监管当局应借鉴巴塞尔委员会 (2006) 的《银行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使用公允价值方法的监管指引》, 制定或调整有关监管政策, 促使银行不断完善相关风险管理和内控措施, 比如要求银行在使用公允价值选择权时必须具有恰当的风险管理系统, 必须提供关于公允价值选择权对银行影响的基本信息等。同时, 对银行运用公允价值选择的相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进行评估, 在评估银行资本充足率时要考虑到相关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计算监管资本时要将由于银行自身信用变化而产生的损益进行调整, 以促进公允价值选择权的有效使用。

2、加强准则制定部门和金融监管当局的协调至关重要。

由于环境的动态性、计量对象的复杂性, 加之公允价值运用的主要领域——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 不力的监管将使本来就模糊的风险越藏越深, 成为植根于金融机体的“深水炸弹”, 这就要求会计准则制定部门在制定有关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应保持足够的谨慎, 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税务部门和金融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 充分了解公允价值究竟会对金融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监管部门的信息需求, 考虑金融监管部门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意见, 如现金流量套期会计产生的公允价值损益、银行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的公允价值损益、持有待售工具的未实现损益对监管资本的影响等, 共同解决银行信贷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 不断提高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形成相关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 从而实现监督标准和会计标准良性互动以及税收法规和会计标准协调发展。

(五) 加强会计界与评估界、审计界的协调与合作

1、加强会计界与评估界的合作。在很多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确定离不开评估技术。只有评估业务规范, 评估质量提高, 评估人员素质高, 才能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没有资产评估技术的支持, 公允价值计量可能难以有效实施。依靠专业评估机构的支持, 专业估价人员在资产定价时选取适当的价值参数资料, 使公允价值使用的市场数据具有可验证性, 更能够为公允价值的审计提供有效的审计轨迹和足够的数据支持。因此, 大力发展资产评估行业, 完善与公允价值应用相关的市场环境, 如健全且成熟的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等, 加强会计界和评估界的合作, 充分利用评估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公允价值的确定成本将更为合理, 而且结果也更为可信。

2、加强会计界与审计界的合作。首先, 注册会计师应该严格遵守独立审计最新准则及其他执业标准中关于公允价值审计的规定, 尽职履行审计义务。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确定公允价值和披露的程序及相关控制活动后, 注册会计师应当识别和评估与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相关的认定层次分明的重大错报风险, 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其次, 会计师事务所应借鉴海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经验, 如实行层层严格复核制度, 执行审计工作时所涉及的对被审计单位环境了解的评估体系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数据合理可靠, 保证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六、结语

金融危机是消费者过度债务化、金融机构过度杠杆化、资本市场过度证券化和金融监管过度自由化等原因造成的, 公允价值计价并非罪魁祸首。通过放松会计计量的规则而“创造”的利益是一种幻觉, 只能延迟问题的解决;取消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将会剥夺投资者获取真实信息的权利, 最终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可以设想, 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 投资者可能会被长期掩盖在金融界所创设的虚幻泡沫中, 一旦泡沫破灭, 危机会更深, 投资者的损失会更加惨重。无论如何, 公允价值仍是当前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方法, 它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情况。危机时恢复市场信心的最好方法是将金融机构亏损的情况用公允价值准确地反映出来, 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企业到底亏损了多少, 这样才能遏制恐慌, 而不是像有些银行家提出的那样废除公允价值。针对非活跃市场、非理性市场调整公允价值的确定方式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当前,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则是急需研究如何在极端、非正常市场状况下, 建立起准则制定机构或相关部门指导会计师审计师正确运用公允价值会计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IASB.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2]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09 (1) .

[3]司振强.公允价值会计发展与金融稳定.新金融, 2007 (3) .

[4]徐玉德.公允价值计量、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经济研究参考, 2009 (7) .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一、美国现行金融监管模式的特点

1、美国混业经营模式。

目前, 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有两种, 即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和以美国、加拿大以及日本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全能型银行模式允许在同一个公司内部分设不同部门来经营不同性质的金融业务。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母子公司结构, 是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子公司, 通过资本控股纽带, 实现各种功能和业务的一体化经营。根据控股公司母公司职能的不同, 可分为事业型控股公司和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金融业混业发展的产物, 采用的是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纯粹型控股公司构架中, 母公司没有自己特有的事业领域, 而是企业整体性经营战略的决策部门, 或者只是单纯法律意义上的法人主体, 实际的决策运作由子公司完成。事业型控股公司则是母公司有独立的事业领域, 并通过控有其他事业领域的子公司的股份来对子公司进行支配和管理。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 虽然在以防火墙作用为代表的约束机制下生产了一些效率上的损失, 但其在风险管理机制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对资本投资的责任是有限的, 因此其子公司的经营损失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影响不大。同时也减少了同业务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对金融市场发展利益的牺牲和金融创新能力的抑制。当然, 从美国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来看, 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创新方面不能过于迅猛, 应有严格的监管机制。

2、美国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爆发前, 美国实行的是“双重多头”的监管体制, 双重指联邦和各州均有金融监管的权利, 多头指有多个履行监管的金融机构。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确定了伞形监管模式 (如图1) 。金融控股公司的下属的银行、保险、证券各子公司, 分别由联邦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证券监管机构对其相应的业务或功能进行监管。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会作为监管人, 是综合管理的上级机构, 负责评估和监控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的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潜在的影响。

这种伞形监管结构的优点在于监管机构有义务相互提供信息和尽可能利用对方的既有信息, 并在对其所管辖范围内事务实施监管时, 若涉及到其他监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能够事先进行协商, 同时减少潜在的法律上的冲突, 并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建立冲突解决机制。虽然如此,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也说明了这种监管构架存在着严重的监管失效。

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29日公布了改革蓝图, 这是自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计划。其主要的改革建议包括短期和中期建议, 并提出了长期的概念化的最优监管框架, 而短期的改革措施是向中期和长期最优监管框架的一种过渡。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房屋抵押市场、采取措施加强监管当局的合作、强化市场的监管等;中期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消除美国监管制度中的重叠、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着重对金融监管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长期的建议是向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方式转变, 更加集中地执行特定的监管目标。具体措施是设立三个不同的监管当局, 一个负责市场稳定的监管当局, 第二个负责与政府担保有关的安全稳健的谨慎金融监管当局, 第三个负责商业行为的监管当局。

二、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1、金融监管与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不相适应。

这场危机的爆发, 说明了金融市场的失灵。经济高速发展必然要有持续的金融创新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又暗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这就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对创新产品进行有效的审查与控制, 以保持金融创新能够健康发展。然而,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不断推陈出新, 一环扣一环, 市场风险不断叠加, 监管部门却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以美国住房贷款方面的金融创新为例, 其金融衍生品纷繁复杂, 尤其是表现在抵押房贷和资产证券化上, 而这些正是引发次贷危机的一个导火线。最后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中发生了断裂, 引发了金融衍生品乃至金融机构的瓦解。正是由于美国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对新的金融产品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 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严重失调。

2、双重多头监管体制造成监管效率低下。

多头的监管, 使一家美国金融机构接受多家监管机构的管理, 造成监管存在明显的重叠和错配。在金融市场密切联系的环境下, 这种模式的监管必会致使美国的资本市场逐渐丧失竞争力。美国监管体制的弊端并不是没有被发现,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 2007年11月《提升美国金融竞争力蓝图》批评了美国的监管制度, 限制了监管者适应全球市场变化的能力, 造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推广变得越来越困难, 降低了监管者和进入机构的灵活性, 监管方式过于僵硬, 法网过密易使被监管者疲于应付, 机构设置过多, 导致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增加了监管成本, 降低了监管效率。

3、国际监管合作不足。

监管合作是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 通过积极的政策协调和技术援助, 采取一致的宏观经济政策立场并充分考虑各国国内的政策架构和监管措施, 从而寻求监管目标统一的政策融合过程。而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体现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不足, 因为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平台, 监管者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了解不够具体。相关的国际机构在监管全球资本流动上的关注远远少于对新兴国家的汇率的关注, 并且对经济衰退时的资金流动逆转情况没有充分的了解, 这也是由美国次贷危机转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中国的启示

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同时, 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金融模式, 而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探寻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发展道路。

1、建立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模式仍是以分业经营为主, “三行一会”的金融调控监管模式与分业经营体制基本相适应。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局面同金融业的管理水平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处于较低层次的现状相吻合, 主要注重的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风险的可控性。目前来看, 我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与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下的混业经营模式较相近, 所以金融控股公司制将会比较适合中国的发展方向。在此模式下, 结合我国“三行一会”的监管体系, 成立金融监管局, 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分别对各类金融机构进行专业化持续监督管理, 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和披露, 提高资产评估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逐渐建立起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的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

2、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对衍生品的监管。

金融创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 但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致新的风险。因此在追求金融创新的同时要注重风险的防范。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暴露出在金融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但目前为止, 我国金融创新能力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弱, 金融创新仍就停滞不前。温家宝总理曾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处理好金融创新、金融开放与金融监管的关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和管理, 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这就道出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国外先进的金融创新经验及金融危机在金融监管方面的教训, 我国应结合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 实行信息披露, 保持金融创新产品的透明度, 以促进金融创新同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 避免类似于由此次金融衍生品监管力度不足造成的美国次贷危机的危害。

3、建立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及风险预警机制。

在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的同时要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 建立起必要的防火墙机制, 合理划分内部职责和权限, 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目的是减少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的传递, 限制各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 并控制资金在金融集团内部的流通。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 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监管机构应定期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 对风险暴露较多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取双边会谈的形式予以风险预警。具体的设定需有选择地借鉴《新巴塞尔协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混业经营发展的程度, 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

4、完善国际间合作。

金融危机表明, 仅在一个国家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是不够的, 而需要各国共同加强对评级体系的国际监管。为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发达国家之间需要加强合作, 我国也要完善与国际间的相互合作。近年来, 虽然我国加强了与东盟各国在金融领域的监管合作, 但是在具体的实质性举措中仍停留在原则性的框架协议上。因此, 我国需要在双边、多边监管合作中对信息共享及信息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加强, 并构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同国际金融监管机构间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 以促使我国金融市场向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迈进。

目前, 国际合作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二十个国际集团于今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第二次金融峰会上, 主要探讨的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和稳定国际金融市场以及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 与会的还有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中国在此次峰会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将会逐步增强同各国间的相互合作, 以促进国际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兵: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J].学术纵横, 2008 (7) .

[2]林朴:论美国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趋势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10) .

[3]秦凯:次贷危机下的金融监管反思[J].理论与改革, 2009 (1) .

[4]阮建文、杜丽萍:从美国次贷危机看中国的金融监管[J].福建金融, 2009 (1) .

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思考 篇10

1.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体的形式及弊端

(1) 危机出现前, 美国经济体的形式已朝着倒“金字塔”方向迅速发展。若将这个金字塔分为四层, 则在底层是实际的物质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贸易;再其上是复杂的、名义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在顶层则是衍生期货及其他纯粹的虚拟资本。该结构表现出很不平衡的增长方式:上层较之下面发展得更快, 底层的实物经济越来越小。金融体系的这种倒置状况, 存在很多潜在危机:一方面表现出金融体系的可信度和稳定性是以相信货币资产最终能变成实物为基础的, 一旦信誉动摇, 则整个金融结构将崩溃。另一方面表现出在日益增长的债务及其他对“金字塔”支付的负担下, 实物经济在停滞甚至萎缩。但同时, 虚拟资本却在加速增长。

(2) 据统计, 美国在过去的30年里, 金融服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1%增长到了21%, 而制造业的比率却从25%下降到了13%。银行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偏爱收益高、风险大的贷款和项目。而那些从事实物生产, 具有稳定、良好收入的企业却得不到所需资金支持,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受到抑制, 投机性活动受到鼓励。这种真实的实物过程和人为的“纸上利润”之间的差距, 时时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2.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分析

2.1过度利用金融创新工具

(1) 目前, 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正朝着高杠杆借贷比例发展。据测算, 所有国家银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组合, 都是建立在99:1的杠杆借贷比例之上。这样的组合迎合了投机者的需求, 使其在投入较低甚至不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就能获取一笔可观的收益。而在实际运作中, 只要略有失误, 杠杆原理就会产生反向作用, 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严重灾难的同时, 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2) 次级抵押贷款就是一种新型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 它为金融机构带来高收益的同时, 也加深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方面金融创新的步伐超过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 传统的金融管制难以有效地控制层出不尽的金融创新工具;另一方面, 在美国, 大批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信用很低的人也纷纷借贷买房, 银行信贷规模巨大。不仅如此, 他们还利用这些抵押贷款发行各类证券, 整个信贷规模被无形地放大了。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利用, 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崩溃的边缘。

2.2过度的信用膨胀

从1987年到2007年, 美国信用市场的债务大概翻了两番, 过度负债额是历史上没有过的。随着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趋势愈演愈烈, 企业乃至个人都大规模举债, 并利用杠杆作用进行了多项投机。同时, 美国股票市场泡沫催生了更大的住房和按揭贷款信用泡沫, 人们用不诚实、不称职和忽视后果的态度从事各种金融活动。尤其是几年前, 得益于政府宽松的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欣欣向荣, 房价也开始持续上涨。银行争相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 以此吸引那些根本无力还贷的人借钱买房。结果, 随着房市的低迷, 借贷者无力偿还巨额贷款, 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 导致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2.3金融危机的蔓延

(1)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 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由于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 与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信用货币应该能够同时转化为真实货币。所以, 当金融系统超常发展时, 只要证券市场的资本注入停顿, 银行收缩信用, 金融投机者或金融机构失败, 都会直接触发金融危机。

(2)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的, 不但国内、在国际范围内更是如此。信用国际扩张推动了一切国家的进出口膨胀, 加深了各国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 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需货币来实现和清算。因此, 当一国出现金融危机和信用收缩时, 通过贸易、金融和资本等渠道, 金融危机将在各国间传播, 从而形成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这也是金融危机殃及全球的根源。

3.应对措施

(1) 众所周知, 金融机构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来自内、外部的约束因素妨碍了金融机构获取利润时, 他们就会通过开辟新业务来规避管制, 金融创新便应运而生。所以, 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管理, 使其能在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网络链条上稳步经营。

(2) 金融危机爆发后,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金融创新, 并建议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事实上, 金融创新本身并没有错, 而且还具有很多优势, 利用它可以规避市场风险, 提高交易效率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问题出在某些金融部门过度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投机获利, 加大了系统风险。因此, 金融监管机构要合理地引导金融创新方向, 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作用。若能设计出既能提高银行流动性, 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又可带来一定收益的金融工具, 便可一举多得。如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综合远期外汇协议等就是很成功的创新工具。通过将未来不确定性因素预先确定下来, 既规避了风险, 又保证金融机构能稳妥地安排资金用途, 提高了流动性保障。

(3) 盲目过度地追求利润, 忽视风险的重要性, 使得金融创新越来越朝着投机、高杠杆比例的方向发展。高风险金融创新工具通过将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关联在一起, 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 有必要量化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比率, 对于那些投机性过强, 系统风险较大的应对其交易严格管理, 同时鼓励开发能降低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由于系统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证券之间的协方差, 所以能降低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应是与大多数证券有负的相关系数或是风险度量系数小于1的。另外, 这项监督职责不能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一方面金融机构追求利润的本性会使他们难以客观公平地给出评价,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监管体制的“割据”结构, 意味着任何一家机构都没有能力以广泛的视角审视市场, 发现其中的系统风险迹象。不妨设立一个专门的“系统风险管理机构”, 可以由一国央行获得授权做这件事, 也可以单设一个独立部门行使监管职能。

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很多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在分析了危机产生之前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后, 认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不当的金融创新和信用膨胀,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倒“金字塔”,金融创新,信用膨胀

参考文献

[1][德]乔纳丹.泰纳鲍姆.金融癌症:世界金融和经济秩序总危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7) .

[2][美]凯文.菲利普斯.金融大崩盘.中信出版社, 2009.

[3]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从金融危机到分红盛宴的反思 篇11

与人们最初的预计相比,本次危机的实际影响要远远小于大多数人的预期。在全面爆发仅一年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走出了衰退,经济复苏迹象较为明显,资产、商品价格也重拾升势,少数国家和地区甚至还出现了些许经济过热迹象。作为危机爆发的发源地,金融业在危机之初遭受了最为沉重的打击。但仅在一年后,这些机构似乎又重获新生,卷土重来。

新年伊始,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先后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盈利远超市场预期。其中,摩根大通利润为32.8亿美元,摩根斯坦利盈利6.17亿美元,富国银行盈利3.94亿美元,高盛集团盈利47.9亿美元。而且,即使是继续亏损的花旗和美国银行,其亏损额较2008同期也有了大幅降低,美国银行业已重新走上复苏轨迹。此外,华尔街的高收入模式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为确保不受政策干预,经营状况较好的JP摩根以及高盛等机构,早早就已偿还了政府资金,为一年一度的分红盛宴做好了准备。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估计,美国38家顶级金融机构2008年的薪酬会较2008年增长18%,总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450亿美元。一年前金融危机的阴影,在这样的盛宴背景下,似乎已消散的无影无踪。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这又会对未来全球金融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根本上讲,金融机构的重生并非得自其自身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的多方补贴所致。接近于零的基准利率连同“数量宽松政策”,几乎等于是无成本地向银行无限制地提供资金,银行只需将这些钱贷出,即可获得丰厚的利差收入:政府收购有毒资产的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并加速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宽松的货币政策拉抬了资产价格,这极大地改善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估值状况。由此来看,金融业能如此迅速地恢复元气,与政府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政府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必要之举。但是,这样的举措,虽然取得了短期的效果,但也造成了相当多的长期负面影响,特别是金融业“大而不倒”的规则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金融业在此次危机中并未得到相应的惩罚,反而从随同构救助中获取了一场更大的盛宴。这一结果,极大地破坏了市场基本原则以及金融监管约束的公信力。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进入2010年,奥巴马政府连续推出了针对银行业的政策建议,试图重塑在危机救助中被破坏的价值体系。其一是要求华尔街金融机构缴纳一项总额最高达1170亿美元的税收,来偿还纳税人在政府拯救金融业计划中所蒙受的损失。据此计划,凡是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大型金融公司,都必须根据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缴纳0.15%的税收。

从道理上讲,奥巴马政府的建议并无错误。该计划给美国经济带来的稳定性中受益,收取相应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也算是符合情理。相比之下,第二项建议则意义深远。由于大银行所具有的系统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其不对称的风险收益特权,也助长了其过度承担风险,攫取高额利润的动机。在此次危机中,这一银行体系的痼疾,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雷曼兄弟破产事件,又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和强化。奥巴马的第二项建议针对的就是“大而不倒”这一核心问题,是想通过对银行规模和业务的限制,来降低大银行的系统性影响程度,进而重塑银行监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目前,奥巴马政府还未公布两个建议的细节,事态的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其建议的方向,已经反映出了美国政府对于此次危机发展变化的一些反思,并大体勾勒出了美国未来金融监管的大致取向。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反思,也是权衡长短期经济利益之后必然要进行的选择。为遏制危机蔓延所实施的许多短期政策,在长期内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必须及时加以调整。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 篇12

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 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会计教育的改革及会计观念的变革等。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提出, 是我国会计改革中新的亮点。

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 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公允价值因其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等信息, 被看作是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重要计量属性。此前, 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 均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 以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

然而, 随着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 公允价值面临考验, 很多人把矛头指向公允价值, 甚至要求取消公允价值。国外一些会计准则相关组织也已经或打算对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进行重新取舍。美国证监会已发布了关于公允价值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并未放弃公允价值的原则, 只是要求金融企业, 在资产缺乏活跃公开市场交易的条件下, 暂时采取比较聪明的资产计价方式。欧盟也决定接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国际会计准则做出的紧急修改。日本也打算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以减轻金融风暴对日本的影响。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应如何对公允价值进行取舍, 这是对我国会计改革提出的又一新的挑战。本文将从以下方面, 探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取舍问题。

2.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阶段, 会计改革和发展根本的动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多元筹资的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大量增加、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使得会计的目标由主要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信息, 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加快会计改革, 提供相关性高的会计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虽然因为具有“可验证”特质, 而一直在我国会计准则中一统天下, 但由于其只能反映资产或负债的过去价值, 而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决策的需要。这便使以此为基础加工生成的会计信息有用性大打折扣。显然, 单纯追求会计信息可靠性必然会大大降低有用性。只有既具可靠性, 又具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才能真正起到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作用, 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由于公允价值是公平交易条件下,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反映。而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 正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所关心的, 是他们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 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 说明我国在会计目标问题上, 以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己任的受托责任观, 开始让位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的决策有用观。这种转变是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地位提高的必然要求, 也是会计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本市场发展中基础设施作用的重要标志。

3. 公允价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负面效应

不能忽略的是, 由于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 很多时候成为资本市场助涨助跌的工具。在市场狂热时, 公允价值可以加剧市场狂热, 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 公允价值可能加剧市场恐慌。

按照公允价值规定, 企业应该依从市场状况, 对资产按市价不断进行调整。此次金融危机, 由于经济的衰退, 金融资产的大幅持续下跌, 企业不得不按照市价对金融资产进行不断减计, 特别是导致与抵押有关的证券资产巨额减计。而这种调整将促使投资者加大资产抛售力度, 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中, 在某种程度上加剧或放大了金融危机。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 公允价值计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会直接进入损益, 导致亏损;第二, 次贷类资产由于债务人现金流量恶化, 投资人恐慌性抛售导致公允价值急剧下跌, 导致可收回金额远低于账面价值, 企业不得不计提大量减值准备, 加剧亏损;第三, 资产大量计提减值后缩水, 但负债不会减少, 企业为了维持资产负债平衡, 不得不低价抛售资产, 低价抛售资产除带来直接损失外, 剩余资产又不得不因市价下跌进一步计提减值, 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4. 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环境条件

公允价值运用的条件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因为这样的市场条件下才存在活跃的市场,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市场, 就无法运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活跃市场中, 市场报价是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 自主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 能反映交易主体的真实, 具有客观性、易获取等特点, 也易得到投资者认可, 具有权威性。这样产生的公允价值才具有可靠性, 才与投资者的决策真正相关。而在一个缺乏活跃市场或者说价格扭曲的经济环境里, 公允价值无法“公允”的取得, 这时是不可能运用公允价值的。

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 许多证券品种交易量大幅萎缩, 甚至已经让许多复杂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无法交易, 市场丧失了基本的流动性, 使得企业几乎不可能针对特定资产给予公允评价。

5.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谨慎选用及实施障碍

我国在引入公允价值时, 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大局出发, 在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的经济、法律等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对公允价值的选用设定了苛刻的条件, 只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等少数几个准则中有所体现。所以, 公允价值并未在我国真正推广。这样谨慎的选用公允价值, 是建立在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的。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经基本确立, 但这种经济体制的转型并没有完成, 非市场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活跃市场还会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 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 如果不顾条件地运用公允价值, 必然会带来公允价值的滥用, 并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尤其应当注意的是, 在我国作为活跃市场事后证据的市场价格等交易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很难为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鉴证提供可资依赖的、必不可少的证据。

公司治理、企业高管人员道德观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等也是我国不宜以公允价值作为主导计量属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公允价值的确定, 有赖于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或最近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抑或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这些都需要主观判断, 既然有主观判断, 也就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影响。而目前我国公司治理还存在许多缺陷一些高管人员的道德观和诚信意识缺失, 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也还参差不齐。因此, 在现实会计环境下, 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持谨慎态度仍是最优选择。

6. 结论

综上分析, 对于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家,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由于市场的疲软, 交易量的大幅下跌, 市场流动性的缺乏, 活跃市场这一公允价值运用的基本条件已经一定程度上丧失, 已经不能通过公允价值达到为投资者提供相关性高的信息了。所以, 在这种环境下, 提倡多种资产计价方式, 放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或是暂时停止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对于稳定资本市场, 缓和金融危机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我国,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 同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允价值运用的基本条件, 对公允价值的选用仍应该坚持谨慎性的原则。

我国的会计改革, 其方向之一, 就是国际趋同。在这个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企业体制和公司治理, 以及法律、文化等会计环境, 不是简单追求相同, 而是保持中国特色, 坚持趋同不是等同的原则。同时, 也要看到国际会计准则表现出的不完善性, 如此次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负面效应的暴露。但是, 这并不是说应放弃对公允价值的尝试, 回到原来过度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阶段。如果资本市场是完全有效的, 那么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计量属性或工具, 投资者都能够有效识别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但是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是不存在的。所以采用什么样的计量方式还是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影响的, 从这一点出发, 应该改进会计计量的方式, 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对会计计量的方式进行改革。

摘要:如果说在上一轮金融危机中, 会计处理被指责为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那么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 会计处理却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其中,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取舍问题成为利益各方争论的焦点。公允价值是我国会计改革中新的探索, 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考验, 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值得我们反思。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改革,公允价值,正负效应,运用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陈风杰.新会计准则—我国会计改革进程的航标[J].理论创新, 2008, (11) .

[2]赵鹏飞.次贷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启示[J].财会月刊, 2008, (9) .

[3]付强.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J].金融会计, 2008, (11) .

上一篇:系统耦合协调度下一篇:工程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