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2024-08-10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精选10篇)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6月是“大衰退” (Gr eat R ecession)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所遭受的历时最长、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结束的第四年。这场危机在吞没了华尔街后, 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蔓延, 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重创。它也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爆发五周年的标志。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我们还能明显感觉到金融危机带来的可怕效应。不幸的是, 金融危机几乎每年都会在世界上的某个地方发生。他们已经徘徊了数个世纪, 而且毫无疑问地还会在未来继续下去。

什么是金融危机?当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出现故障, 使得借款人尤其是存款人和投资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失去信任的时候, 金融危机就会产生。在这种环境里, 资信可靠的借款人借不到钱 (我们称之为信贷危机或资金危机) , 投资人不能迅速的出售金融资产 (流动性危机) 。有时候, 只是金融系统的某个部分受到影响, 但是在极端的情况下, 危机会变成系统性的, 进而整个金融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金融危机) 。

毋庸置疑, 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会为经济保持活力作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全球化, 金融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适应性越来越强、创新程度越来越高、国内外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庞大金融网络的正常运作取决于良好的信息传播、透明度、信任和信心。不计其数的各种原因会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引起金融危机。

二、原因分析

(一) 债务太多

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金融系统承担了太多来自家庭、金融机构、公司、甚至政府 (希腊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的债务。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和金融机构债务达到历史新高。宽松的信贷和贷款标准经常导致信贷泡沫,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经济稳定增长和低利率的温和期之后。借款人和贷款人过于相信:过去这个经济稳定增长, 低通胀、低利率的时期在未来会继续下去。结果, 贷款标准下降, 杠杆率上升。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所假定的那样, 稳定、温和会滋生金融系统的不安定和无节制, 这是因为被错误引导的信心会增加对风险的偏好。由于杠杆率提高、风险增加, 金融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 以至于即便一个小事件都会给金融系统和整个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极端情况下, 这种风险会变成系统性的, 从而将整个金融体系置于危险境地。

(二) 外汇借款

金融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家庭、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经常以外汇形式借款。如果国内货币走弱, 外债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负担, 公司、国家最终可能不得不拖欠债务。这是已经发生过无数次的事情, 而且通常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这种情况会因高通货膨胀而恶化, 而高通货膨胀会使货币贬值, 还会影响汇率。

(三) 主权债务

近年来, 主权债务在金融危机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 而主权债务违约已经存在数十年之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全球范围内似乎会周期性地爆发主权债务危机。20世纪80年代, 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出现了主权债务违约。同样, 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主权债务问题, 近来一些欧元区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则跟随其后。

主权债务出现问题会有两个基本信号, 一个是信用利差, 另一个是信用保险。投资者会将主权债券的收益与德国或美国的进行比较, 来评估主权债务违约或某种债务重组的概率。随着信用利差扩大, 市场会认为潜在违约的概率变大。投资者也会关注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上主权债务违约保险的成本是多少。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这种机制, 市场会发出信号并且对主权债务加以限制。

(四) 资产泡沫

一些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归因于资产泡沫。所谓资产泡沫可以被定义为投资者对某种资产类别 (股票, 房地产, 大宗商品等) 的集体兴奋, 或被定义为艾伦·格林斯潘所创造的“非理性繁荣”。在资产泡沫的情形下, 投资者购买一项资产不是因为其潜在的基本价值因素, 而仅仅是因为其价格涨了, 并且预计价格将继续上涨。换句话说, 投资者将过去价格的上涨可以持续到未来的推断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依据。一旦开始, 这种兴奋就会开始传染, 将资产价格推到极致。事后一想, 泡沫是显而易见的;在兴奋期, 泡沫却不是那么明显, 而且难以察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总是想知道他们是看到了资产泡沫还是强劲的经济。

(五) 过度自信

大多数金融危机, 尤其是资产泡沫, 有其行为基础, 例如过度自信。人们一向对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过高的评价, 从而产生控制幻觉。我们高估信息的精确度, 低估风险。如果成功的话, 我们会有更过于自信和承担更多风险的倾向。人们还有将不远的过去推广到未来的倾向。人类的心智不擅长计算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此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假定过去的趋势将会继续。如果每个人都臆断将来与不远的过去是一样的, 就会产生“旅鼠偏差”。旅鼠在集体迁移时通常采取直线行进方式, 遇到障碍不避开, 最后一大群随着领头者跳下悬崖摔死或溺死, 常用来形容盲从群众的不理性行为。同样地, 人们认为随波逐流是非常安逸的, 与其他人一起赚钱或亏钱时会获得安慰。

(六) 庞大复杂的银行系统

许多金融危机发生是因为银行系统出现了问题。在大多数国家, 银行系统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有些银行是如此庞大和复杂, 以至于太大而不能倒闭, 如果倒闭的话可能会引起系统性风险。银行也有所谓的“代理成本”, 因为经理人有做出与股东和监管人不一致决定的动机。政府担保和安全网会产生道德风险问题, 即存款人不必评估银行的风险。无论银行发生了什么事情, 都会偿还存款人的钱。

银行存在重要问题, 因为他们的资金是短期的而贷款或投资是长期的。只要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短期利率低于长期利率) , 银行就能正常运转。然而, 如果短期借款成本超过长期贷款利率或投资率的话, 银行就会遭受损失。如果短期债务不能转滚 (资金危机) 或者更长期投资的价值下降的话, 也会产生问题。

(七) 影子银行系统

金融危机也可能是由影子银行系统———那些承担了许多和商业银行一样职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起的。例如, 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中, 一些最严重的问题就源自一家保险公司 (美国国际集团) 和投资银行 (雷曼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 。由于缺乏监管、缺乏透明度, 风险遍及整个影子银行系统, 引起资金危机或流动性危机。由于整个金融系统是相互连接的, 问题会影响到整个金融框架, 产生系统性风险。

(八) 金融创新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 (包括金融创新) 是件好事情。然而, 自从近来发生金融危机之后, 人们开始怀疑是否所有的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系统而言都是有益的。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对“金融衍生品将使交易更安全”的说法嗤之以鼻。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也对一些金融创新进行了批判。例如, 要不是有担保债务凭证 (CDO) 的话,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可能就不会发展到那个程度。CDO是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品, 是近年来成长极为迅速的资产证券化品种之一。CDO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 并且进行重新的包装, 再以产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场。CDO使得次级抵押贷款的保证人将风险转移给CDO的投资者。次贷危机爆发后该产品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随着次贷违约率增加, 就引发了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开始, 然后传染到金融系统的其余部分。次贷危机爆发后CDO的惨重损失使之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策源地。

(九) 模型失效

最后, 经济模型、金融模型并未发挥评估有价债券价值、衡量风险、预测经济活动的作用。尤其是银行风险模型, 没有测量出一些资产公司的内在风险以及资金债务的风险。例如, 有债券评级机构给予CDO优先段AAA级别, 而其肯定是达不到AAA级别的。模型需要假设和实证数据, 而其中有一些是错误的或无法获得的。自从金融危机以来, 金融模型已经丧失了一些可信度。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有许多潜在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和监管者、中央银行、银行和影子银行、企业部门和投资者。正如此前所描述的那样, 很难将某种经济状况归为某个原因。由于市场中充满了如此多的信息, 对于我们来说, 要真正理解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变得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能够而且应该探寻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并将这些原因进行分类, 这会有助于将来缓解或最小化金融危机。

摘要: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债务、外汇借款、主权债务、资产泡沫、过度自信、银行系统、影子银行系统、金融创新和模型失效等方面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1]Robert C.Klemkosky.Financial system fragility[J].Business Horizons, 2013 (56) , 675—683.

[2]罗伯特·席勒.非理性繁荣与金融危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12) .

[3]顾凌云, 余津津.担保债务凭证 (CDO) 的高风险性分析及防治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1 (5) .

[4]李明明.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解读金融危机[J].财经界 (学术版) , 2009 (9) .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2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体制缺陷;地方政府;透明度

希腊的主权危机是欧洲债务危机的开始,2009年底,希腊政府突然宣布希腊政府债务余额已经超过其GDP的110%,财政赤字超过了GDP的12%以上,这些财政标都早已超过欧盟规定的标准,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危机随即越演越烈。除开希腊之外的其他欧洲国家,爱尔兰、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也相继陷入债务危机中,一场欧元区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正在冲击着整个欧元区,并逐步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加以分析和总结,从而有效避免危机带给我们的冲击,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理论依据

从冰岛主权债务危机开始、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国债风险,债务危机像“肿瘤”一般席卷了全球!据有关金融机构统计,2010年2月,全球各国负债总额已达到36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主权债务危机涉及多国,成为全球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而欧洲债务危机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其是指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等欧盟国家所发生的债务危机。2013年12月16日,爱尔兰退出欧债危机纾困机成首个脱困国家。所谓的主权债务危机,起源于国家信用,是指主权国家将主权当做担保,面向国际社会以发行债券的形式所筹集的资金。大多数的主权债务是以外币为单位,向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外国政府借款以自己的主權作担保,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向国际社会所借的款项。由于主权债务大多是以外币计值,向国际机构、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但由于国家的经济失去了“生产性”,导致债务国家的信誉评级被调低,就会引发主权债务危机。(主要指标:清偿率是指债务国还本付息总额占当年出口收入的比重。通常不应超过20%。负债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GNP)比率。通常不应超过10%。)如希腊在发生的金融危机时导致居民消费降低,导致经济下滑,货币高估抑制了出口量,无法掌控利率和汇率工具的货币政策,政府不得不举债刺激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由此赤字不断累积。赤字与收入下滑的恶性循环最终使得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元区其他国家也陆续陷入危机的泥潭,欧债危机已经波及到整个欧盟。

二、欧债危机起因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过度举债

在欧盟中各国经济结构并不尽相同,尽管都是欧元区国家,但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财政政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为了扩大组织规模,已经有27个加盟国的欧盟依然在极力拉拢一些希望加入欧盟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算发达的国家。正因为这一举措,使得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存在的劣势逐渐显露,例如以希腊、葡萄牙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工资、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极力与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保持同等水平,导致支出水平远远超过GDP增长水平。加之,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具有“刚性”的特征,上调后再进行调整是相当困难的,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导火线,这些深层次问题就爆发出来了。

在欧元区一体化后,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由于各国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导致货币联盟对成员国货币政策偏好没法满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无法有效利用货币贬值的契机使本国的出口量快速增加形成对外有效经营增加本国净出口。无法增加收入的背景下,财政赤字问题自然也就不得得到有效解决,于是经济逐渐开始呈现结构性的衰退趋势,并且还面临债务膨胀,这使得国家之间差距越拉越大。同时,欧元区的救助机制希望成员国之间形成一种最优的模式,但是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却导致这种期冀事与愿违,搭便车行为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统一货币的制度性缺陷

就如欧元奠基人前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格尔所言:欧元区仅建成了货币联盟,缺乏财政政策协调机制是导致欧债危机的重要原因,欧元创建后缺乏统一机构对各国财政和经济政策予以监督,理应确保各成员国遵循统一经济发展标准,但这一点没有做到。欧洲债务危机导致经济衰将欧元区体系问题这一制度性缺陷暴露无遗,即在欧元区内欧元有欧洲央行统一发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则由欧洲央行统一行使,而财政政策却由主权国家掌控,实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分离的制度。这使得主权国家没有办法有效的将这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无法使用利率和汇率这两大工具,为了复苏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各成员采取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举债来加大投资,政府加大政府购买等方针来完成。加之,这些国家的债券也会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投机对象,债务规模进一步加大。

三、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虽然中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都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是,由于我国很多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处于失控状态。但是如果这些债务不能被地方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也会有导致债务危机的可能发生,从而对市场以及经济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一)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从国民经济大范围看,我国的债务负担率和与国际比较同口径的赤字率都在国际公认警戒线内,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仍很大。但是中国地方政府存在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观”,为此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量化GDP的增加,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或社会举债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公开披露的数据看,截至2011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是30多万亿元,债务率为37.8%。2012年债务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几万亿元,债务率基本在40%左右。这些地方债务多数质量不佳。再加上中央政府在金融危机后放松了对地方政府的管控。中央政府在战略上允许地方政府绕过限制它们从银行借贷的政策,使它们可以通过创造所谓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贷款。这种做法造成了贷款的隐性累积。在这种债务规模增加,不确定性风险放大形势下,势必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影响到中国未来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实际债务负担予以高度的重视,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

(二)加大中国财政的透明度

地方政府债务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两个部分,显性债务可以在会计报表中查询到,包括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国债转贷、农业综合开发借款、拖欠工资以及其他应付支出。隐性债务一般在会计报表中无法查询,大致包括各种政府担保、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帐、社保资金缺口以及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负债。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的财政透明度还处于很低的状态,目前中国财政透明度整体较低,除了在会计报表中可以查询的财政收支之外,还存在详尽的数量指标无法体现在政府的预算报告中、人们难以评估资金使用绩效、在披露债务指标时数据不完全,没有包含所有既有债务等等。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透明度问题理应被关注,加强财政的透明度也正是我们应该在此次欧债危机中所应吸取教训。中国应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国际机构的沟通、协调,缩小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的差距。(作者单位:兰州外语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思考 篇3

1.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体的形式及弊端

(1) 危机出现前, 美国经济体的形式已朝着倒“金字塔”方向迅速发展。若将这个金字塔分为四层, 则在底层是实际的物质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贸易;再其上是复杂的、名义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在顶层则是衍生期货及其他纯粹的虚拟资本。该结构表现出很不平衡的增长方式:上层较之下面发展得更快, 底层的实物经济越来越小。金融体系的这种倒置状况, 存在很多潜在危机:一方面表现出金融体系的可信度和稳定性是以相信货币资产最终能变成实物为基础的, 一旦信誉动摇, 则整个金融结构将崩溃。另一方面表现出在日益增长的债务及其他对“金字塔”支付的负担下, 实物经济在停滞甚至萎缩。但同时, 虚拟资本却在加速增长。

(2) 据统计, 美国在过去的30年里, 金融服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1%增长到了21%, 而制造业的比率却从25%下降到了13%。银行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偏爱收益高、风险大的贷款和项目。而那些从事实物生产, 具有稳定、良好收入的企业却得不到所需资金支持,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受到抑制, 投机性活动受到鼓励。这种真实的实物过程和人为的“纸上利润”之间的差距, 时时威胁着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2.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分析

2.1过度利用金融创新工具

(1) 目前, 层出不穷的金融衍生品正朝着高杠杆借贷比例发展。据测算, 所有国家银行金融衍生品的投资组合, 都是建立在99:1的杠杆借贷比例之上。这样的组合迎合了投机者的需求, 使其在投入较低甚至不投入资金的情况下就能获取一笔可观的收益。而在实际运作中, 只要略有失误, 杠杆原理就会产生反向作用, 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严重灾难的同时, 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2) 次级抵押贷款就是一种新型的高风险金融衍生品, 它为金融机构带来高收益的同时, 也加深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方面金融创新的步伐超过了金融监管改革的步伐, 传统的金融管制难以有效地控制层出不尽的金融创新工具;另一方面, 在美国, 大批没有稳定收入来源, 信用很低的人也纷纷借贷买房, 银行信贷规模巨大。不仅如此, 他们还利用这些抵押贷款发行各类证券, 整个信贷规模被无形地放大了。这种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利用, 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崩溃的边缘。

2.2过度的信用膨胀

从1987年到2007年, 美国信用市场的债务大概翻了两番, 过度负债额是历史上没有过的。随着美国经济金融化的趋势愈演愈烈, 企业乃至个人都大规模举债, 并利用杠杆作用进行了多项投机。同时, 美国股票市场泡沫催生了更大的住房和按揭贷款信用泡沫, 人们用不诚实、不称职和忽视后果的态度从事各种金融活动。尤其是几年前, 得益于政府宽松的经济政策, 美国经济欣欣向荣, 房价也开始持续上涨。银行争相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 以此吸引那些根本无力还贷的人借钱买房。结果, 随着房市的低迷, 借贷者无力偿还巨额贷款, 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 导致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2.3金融危机的蔓延

(1) 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 而信用经济就是虚拟资本的膨胀发展运动。由于信用和信用货币不是真实的财富, 与普通商品一样最终要向货币转化。因此, 在危机中会出现这样的要求:所有的信用货币应该能够同时转化为真实货币。所以, 当金融系统超常发展时, 只要证券市场的资本注入停顿, 银行收缩信用, 金融投机者或金融机构失败, 都会直接触发金融危机。

(2)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的, 不但国内、在国际范围内更是如此。信用国际扩张推动了一切国家的进出口膨胀, 加深了各国经济贸易和资本金融的相互依赖, 但信用支持下各种商品和债务的价值最终仍需货币来实现和清算。因此, 当一国出现金融危机和信用收缩时, 通过贸易、金融和资本等渠道, 金融危机将在各国间传播, 从而形成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这也是金融危机殃及全球的根源。

3.应对措施

(1) 众所周知, 金融机构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来自内、外部的约束因素妨碍了金融机构获取利润时, 他们就会通过开辟新业务来规避管制, 金融创新便应运而生。所以, 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的管理, 使其能在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网络链条上稳步经营。

(2) 金融危机爆发后, 很多人将矛头指向金融创新, 并建议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事实上, 金融创新本身并没有错, 而且还具有很多优势, 利用它可以规避市场风险, 提高交易效率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完善。问题出在某些金融部门过度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投机获利, 加大了系统风险。因此, 金融监管机构要合理地引导金融创新方向, 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工具的作用。若能设计出既能提高银行流动性, 降低经营风险, 同时又可带来一定收益的金融工具, 便可一举多得。如利率互换、货币互换、综合远期外汇协议等就是很成功的创新工具。通过将未来不确定性因素预先确定下来, 既规避了风险, 又保证金融机构能稳妥地安排资金用途, 提高了流动性保障。

(3) 盲目过度地追求利润, 忽视风险的重要性, 使得金融创新越来越朝着投机、高杠杆比例的方向发展。高风险金融创新工具通过将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关联在一起, 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因此, 有必要量化金融工具的收益—风险比率, 对于那些投机性过强, 系统风险较大的应对其交易严格管理, 同时鼓励开发能降低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由于系统风险的大小取决于证券之间的协方差, 所以能降低系统风险的金融工具应是与大多数证券有负的相关系数或是风险度量系数小于1的。另外, 这项监督职责不能由金融机构自己承担。一方面金融机构追求利润的本性会使他们难以客观公平地给出评价, 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监管体制的“割据”结构, 意味着任何一家机构都没有能力以广泛的视角审视市场, 发现其中的系统风险迹象。不妨设立一个专门的“系统风险管理机构”, 可以由一国央行获得授权做这件事, 也可以单设一个独立部门行使监管职能。

摘要: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很多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在分析了危机产生之前美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后, 认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度不当的金融创新和信用膨胀,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倒“金字塔”,金融创新,信用膨胀

参考文献

[1][德]乔纳丹.泰纳鲍姆.金融癌症:世界金融和经济秩序总危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7) .

[2][美]凯文.菲利普斯.金融大崩盘.中信出版社, 2009.

[3]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4]王德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世界金融危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4

摘要:文章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视角,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失衡,并向虚拟经济转移,通过金融异化进而诱发放大为金融风险,因此必须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金融危机;风险管理;剩余价值;扩大再生产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础,信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的积累。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解释,信用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基本矛盾,最终风险管理作为暂时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强制性地去恢复已经遭到破坏的平衡。

一、 经济失衡下的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理论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求生产生产资料部门与生产生活资料部门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资本家需要消费除投资以外的剩余价值,否则会导致经济危机。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部类之间适当的比例被打破并不立即导致经济危机,因为种种因素的存在,整个社会对经济的失衡有一定程度的容忍度,只有超过一个临界点,经济失衡才会爆发。此外,随着社会的进步,实体经济的失衡还可能发生转移,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移,经济危机的表现的形式也有可能发生改变。

1. 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再推导。如果进一步对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进行进一步推导,将发现两部类之间的投资率存在着反向的线性关系,这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即使这个周期是正确的,这也远远小于扩大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周期,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只有偶尔的均衡。

假定两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l1、l2,剩余价值率分别为n1、n2,两部类的投资率分别为s1、s2,且0?燮s1、s2?燮1。则V= (两部门在形式上完全一样,故省略下标),。同时,假定两部类新增加的投资的资本有机构分别为l1′、l2′。

根据推导,两大部类之间的投资率应该保持以下关系:

式(1)表明: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两部类之间的投资率必须成反向的线性关系,如图1表示。

2. 危机现实频率与理论频率的比较。随着生产力地不断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需要实现的价值量也不断增加,因此整个社会生产的商品生产量不断增加,与之伴随的消费量和投资量也就不断增长。但是资本家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不会过多的消费商品,而是要得到不断增长的利润。“这就是它与任何以剥削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处。为了这个目的,资本家——也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类型的剥削者——不仅仅是或者不是主要地把这些剥削得来的超过用作个人享受的,而是要越来越多地扩大剥削本身”。

即使剩余价值的量在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上都比较小,资本家愿意进行的投资量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如当前利润率以及预期利润率、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生产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等。因此,从理论上说,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或个体生产的有组织与社会生产的无序化,两部类之间的投资率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是很困难的。因此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会很高。

根据前面的推导以及公式(1)和图1可看出,如果其它条件不变,要保持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两部类的投资率必须成反向关系。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很显然任何一部类的资本家都不会增加自己的消费使别人获得更多未来的收益。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两部类只能有一部类提高投资率,但任何一部类的资本家都不愿意放弃投资的机会,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两部类都选择增加投资,整个社会发生危机从而聚集风险,从而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扩张,这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偏离。

但是,在实际的市场过程当中,资本主义社会尽管会周期性地出现各种危机,但危机出现的频率并没有像模型展现的那样高。“从1825年到1929年的一百多年时间内,资本主义世界发生过13次经济危机,即1825年、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年危机”;“从1937年到2008年,资本主义世界又发生了9次经济危机,即1937年、1948年、1957年、1969年、1973年、1979年、1990年、1997年、2008年危机”。而这些危机当中,其中一部分还是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作为金融风险累积以其极端形式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是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一种周期性常态。

3. 危机现实频率与社会容忍度。危机的现实频率之所以低于理论频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由于各种资本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社会存货的弹性以及信息传递的非均衡性与时滞等原因,社会对经济的小幅度偏离有一个容忍度,只有超过一个临界点,金融危险聚集,经济的失衡才会以极端形式——金融危机爆发出来。

首先,实际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并不存在一个严格的时间节点。根据资本循环理论,如果资本要不断地完成价值增值,那么各种形式的资本就需要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因此,无论在理论上和时间上,都不存在这样一个绝对精确的时间节点。由于没有这一节点,所以交易可以延长或退后,因此危机也就可能延长或退后。

其次,社会存货弹性的存在。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商业资本逐渐从生产中剥离出来,成为与产业资本相对立的一种资本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的流通成为资本循环的一个独立阶段。厂商将商品首先卖给批发商或代理商,然后由批发商销售给最终的消费者,而厂商利用商业信用或银行信用进行扩大再生产。但是,在某一时点上,各级代理商手中总会存在一定量的商品储备,无论这是出于市场信息的千变万化导致生产与销售存在时滞,还是出于商品投机等需要。对于各级代理商而言,这种商品储备具有一定的弹性,轻微的变化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

再次,信息传递的非均衡性与时滞。针对市场价格的变化以及生产存货,不同的人群对同样的信息解读不同,信息在不同产业和不同人群传递的速度不同,收集和处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变更各种价格也需要付出各种成本。此外,由于从生产到销售,从销售到货款回收,从货款回收到购买生产资料,从购买生产资料到进行生产,存在着一系列的时滞。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纳经济微小的失衡,当然这种微小的失衡很有可能不断放大。

最后,扩大再生产采用的是等价交换,没有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变化。从实际生产来看,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进行波动,价格的波动跟两部类的失衡相互交织,不可避免地对现实生产和模型的结论产生影响。而价格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偏好、季节、稀缺度、品质等,这些因素以及信息传导的失误都会让整个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能够容忍一个小范围的偏离。因此,经济失衡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隐藏或转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经济危机还可能以另外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金融危机。

二、 经济失衡的累积——剩余价值时空分离下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一种僵化的制度,它不是被动地等待危机和风险的到来,而是不断寻找新的途径来打破其固有的束缚,通过不断重构人类的生活以求摆脱危机。资本家不断地开拓各种吸收剩余价值的通道,为资本主义商品的销售提供了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经济的失衡,从而缓解和转移了危机。而剩余价值在时空分离下的扩大再生产就是其中的途径之一。

首先,在物物交换的经济环境中,交易的双方需要在市场上找到同时满足彼此需要的商品和数量,这就导致交易的诸多不便。货币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交易双方都只需要先将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用货币去购买所需的商品,商品的形态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由货币转化为商品。

货币的引入在解决了物物交换困境的同时,也导致了卖和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这种分离就产生了危机的一般可能性。从长期来看,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必须平衡,但是在每一个时点上,这两种行为却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生产者如果在第一阶段后并不马上进行第二阶段,就会导致货币的储藏,商品的流通中断。或者生产者马上进行第二阶段,但不购买本地或本国的商品,也会导致同样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单纯的交易中介越来越成为交易的目的,因而买卖的分离也就进一步扩大。不过,商品形态的变化并不必然导致危机。其原因在于,如果交易量很小、支付链条不长以及没有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时空上买卖的分离只能形成个别的、偶然或局部的而不是普遍的商品滞销。“只要买和卖不彼此脱离,不发生矛盾,或者只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包含的矛盾不出现,因而,只要危机不是同时以其简单的形式出现,那就不可能发生危机”。

其次,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信用扩展进一步导致了这种分离。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解释,货币首先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它货币进行实际支付时,其充当了绝对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以劳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基础。无论何种原因,当支付的链条和抵消支付制度被打断时,货币就会从纯粹观念的形式转变为坚硬的货币,从而产生货币危机。

当然,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链条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这一特点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信用制度极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双方对未来抱有信心,从而导致对信用的急剧扩大,而一旦经济出现逆转,信贷也会急剧收缩,从而信用被现实货币取代,支付的链条中断,危机出现。

通过对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和改造,例如快速城镇化或者类似高铁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扩大信用交换的空间。通过对空间的规划和改造,可以产生创造性的破坏,保证了信用和剩余价值的扩张变得可持续。

剩余价值在空间上的扩张,使得此地的商品可以延伸到遥远的彼处,原本只是内部市场的补充,外部市场逐渐成为内部商品分流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从而生产的扩大不再以内部市场为前提,而是不断以整个世界为前提,不再以经济领域为前提,而是不断以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为前提。于是,内部的不均衡不断往外部转移,经济的不均衡不断向经济以外的领域转移,资本主义过剩的危机得以暂时隐藏或转移。

此外,资本主义提供一系列的条件,将社会的购买力进行时间上的夷平,从而当前的消费能力不仅建构在当前可支配的收入基础之上,同时还建立在未来可支配的收入基础之上,使得过度消费、时尚消费以及炫耀性消费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剩余价值能够在时间上进行扩张。由于信用的不断扩张,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也发生了改变,在更大程度上,从以“现付”形式成立转变为以“信用形式”成立。在此基础上,人类越来越多利用抽象的符号来认识和改造世界,经济交易不再局限于商品本身,与商品相关的各种权力也日益成为一种与交易物理实体并行的经济实体,从而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成立的形式也再一次发生改变,在更大程度上,从以信用形式成立转变为以证券化的形式成立。

但是,剩余价值在时空上的扩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修复了经济失衡,但是并没有解决个人决策与社会生产间的矛盾,无法根治危机。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在更大程度上以证券化的方式成立,这种形式使得经济的失衡更容易在短时期内以乘数倍的速度扩张。这种失衡必将在未来更大规模的爆发出来,而且危机爆发的形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会有所改变。

三、 经济失衡的转移——金融异化下的扩大再生产

随着金融的不断异化,金融企业却通过一系列的金融产品创新将各种资金留在虚拟经济领域,导致经济的过度虚拟化,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虚拟经济越来越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不断虚拟化,整个社会的生产逐步被虚拟经济所主导和控制,整个社会的矛盾和不均衡由此反映到虚拟经济层面。

一方面,由于各种与商品相关的各种相关的权力形成一个独立的市场,商品价值的实现形式也多元化了,价值实现的多元化导致商品价值的不稳定。因为商品价值的实现部分是基于现在,部分基于未来,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价值将在不同的领域实现,将在不同的时期实现,这就导致整个社会价格与价值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平滑,这种现象随着剩余价值在时空上的不断扩张表现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金融资产自身的特性,使得经济失衡在短期内成倍数扩张成为可能。金融资产易于变现,具有高度的流动性;金融资产能高度的标准化,如证券、股票、期货等,易于大量的产生与消亡;金融市场操作日益符号化,交易成本越来越低廉,快捷和便利,为投机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各种基金、散户、金融大鳄以及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杠杆快速地进行投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就是:“信贷体系通过资本联合而合理化、扩大化和民主化,但它却存在着不受控制的投机风险,除此以外,所有储蓄金都被吸收到一个集中而等级化的组织体系中,这使底层的人更容易受到具有金钱力量者独断专行,反复无常的伤害”。

如是乎,经济失衡在时空上的累积也越来越转移到虚拟经济层面,从而经济失衡首先表现在各种有价证券上,经济危机也由实体经济层面转移到虚拟经济层面,危机更多的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危机治理的必然产物。金融风险管理虽然无法消除危机的出现,但将使危机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

四、 危机的治理——金融风险管理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系统需要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制度相配套,管理好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通过战略风险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管理好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事实上,这也是一个金融监管理念的转变过程,即通过金融风险管理创造价值。金融机构本质是在经营风险,金融风险管理不是规避机构固有的风险,而是将金融风险理念和技术渗透到整个金融业务链条,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创造风险价值。对中国来说,政府和监管层应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强化机构微观金融风险管理的作用,保证金融市场平衡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鲁道夫·希法亭,著.福民,等译.金融资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 刘明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的结构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2009.

[4] 大卫·哈维,著.黄煜文,译.巴黎城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 韩光道.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成因与防范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2015,(4).

[6] 周旭.对构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的理论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

[7]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学位论文,2004.

[8] 郭景平.亚洲金融危机治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06.

作者简介:林立宏(1976-),男,汉族,浙江省台州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学、产业经济学;胡德宝(1981-),男,汉族,湖北省安陆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产业经济学;王晓彦(1983-),女,汉族,山西省阳泉市人,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流通经济学。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10月14日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话时表示, 要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温总理向西方发达国家首脑提出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的呼吁, 一定程度上意味着, 不论是深深卷入危机中的欧美金融强国, 还是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均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论述着手, 认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当代经济运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虚拟化, 由此导致的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所致。

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理论阐述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指银行信用、有价证券、产权、物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 具有高流动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特征①。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表现为一种对立统一关系。虚拟经济既是以实体经济为其发展的基础, 相对于实体经济具有依附性和派生性;同时由于虚拟经济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其运行方式相异于实体经济, 因此又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1.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

1.1.1 从起源的角度看, 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商品经济的一切秘密都隐藏在商品中, 因此, 分析虚拟经济也应从剖析商品开始。通过剖析可知, 能够虚拟化的只能是商品的价值形式。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值形式即价格是其后一切价值符号的根源, 同时也是以虚拟资本为代表的价值符号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伴随着信用制度、股份制度、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每个确定的和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资本的利息, 而不论这种收入是不是由资本生出。货币收入首先转化为利息, 有了利息, 然后得出产生这种货币收入的资本。”②随着收入的资本化, 虚拟资本产生并发展起来, 由此虚拟经济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1.1.2 从发展的角度看, 虚拟经济发展的规模与程度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程度

作为虚拟经济载体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是实体经济中经济主体根据实体经济中资金的需要而发行的, 因而发行的规模是由实体经济决定的。有价证券的发行制约着证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尽管虚拟资本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它依托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因而也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规模与需要。

1.1.3 从经济运行状况看, 虚拟经济运行状况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

虚拟经济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上的, 靠从实体经济身上吸收养分来枝繁叶茂、发展壮大。如果实体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则虚拟经济必然茁壮成长;反之, 假如宏观经济不景气、微观经济缺乏活力、结构失调等因素使实体经济出了问题, 那么虚拟经济最终必然萎缩, 股价下跌, 资本市场低迷。

1.2 虚拟经济促进与制约实体经济发展

尽管虚拟经济决定于实体经济, 但是它对实体经济有反作用, 即既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又可能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 是一柄双刃剑。

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适度发展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 能够使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前景好、潜力大、效益高、管理规范的行业和企业, 能够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能够推进股权置换、资产重组、兼并收购和破产重整等产权交易方式创新, 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经济效能。 (2) 金融衍生工具的适度发展, 能够实施套期保值, 开展货币和利率掉期业务, 促进基础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 降低实体经济风险。 (3) 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 不仅可以通过提高服务业产值的方式增加GDP规模, 而且还能够提高就业促进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

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虚拟资本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 若监控不当, 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需求时, 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 (1)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 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的收益会较大幅度超过实体经济回报, 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虚拟经济领域,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2) 泡沫经济引致的虚假繁荣景象引发过度消费和过度进口, 恶化国际收支; (3)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过程中投机活动盛行, 资金需求剧增诱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盲目扩大信贷, 放大金融泡沫, 诱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

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概述

依据上文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认识, 我们认为2007年3月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产生的原因在于美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当代经济运行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和虚拟化, 由此导致的美国虚拟经济与实经济的长期失衡所致。

在资本主义占有制度下,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 (1) 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 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生产资料和生产愈来愈社会化了。 (2) 生产仍然服从于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 这种占有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归资本家占有为前提, 劳动者只有在能够保证资本更快增值的条件下, 凭出卖劳动力换回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日益社会化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条件和手段, 但是, 由资本主义占有决定的对抗性分配关系却同时极大地限制了实现剩余价值的条件。这是因为, “这种分配关系, 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这个消费力还要受到追求积累的欲望的限制, 受到扩大资本和扩大剩余价值生产规模的欲望的限制。”②资本积累的结果是, 资本主义的生产迅速增大, 资产阶级获得的利润迅速增加, 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中所占比重不断缩小, 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社会购买力与产品增长的差额也随之迅速扩大。“生产力越发展, 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和实现这个剩余价值的条件之间的矛盾, 正好因此而日益增长。”②在这种经济形势下, 为了刺激踯躅不前、提升乏力的消费力, 支持经济的增长, 美国采取了两种并行和互相促进的手段: (1)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 鼓励居民大量借债, 在近几年来储蓄率为负值的条件下, 仍以寅吃卯粮的办法, 依靠日益增大的负债去提早兑现未来二三十年的消费能力, 以保证大量过剩产品的销路, 实现已经由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2) 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 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 以“高回报、低风险”为饵进行欺诈诱骗, 从世界各地吸引巨额资金。供美国国内放胆扩大消费, 并使金融资本获取惊人的巨额利润。正是这两种做法加剧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 引发次贷危机。

2.2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之实体经济实证分析——实体经济衰退

关于第一种手段, 过度消费的后果是储蓄率降低, 经济增长率下降, 产生衰退。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1980年以来美国个人储蓄率呈现显著阶段性变化:20世纪80年代, 平均在9%左右;20世纪90年代, 下降到不足5%, 2000年以来, 美国个人储蓄率进一步下降, 平均不到1%, 特别是在2005~2006年个人储蓄率连续两年为负值。而且, 这还是美国的平均数, 美国中低收入阶层个人储蓄率比这一数字更低, 基本没有储蓄。结果, 随着个人储蓄率的持续下降, 美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1980~2000年美国GDP增长率还能保持约为3.12个百分点, 进入2000年以后, 美国全年GDP平均增长率只有2.3个百分点, 2007年美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仅达2%, 尤其是2007年第4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2%,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为2002年以来同期经济增长率最低。

过度消费使得美国近年储蓄率过低甚至为负, 完全违背经济客观规律要求, 导致消费和投资比例失衡、供求失衡, 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实体经济状况 (消费、储蓄、投资等) 决定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必须大体符合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所以, 过小储蓄率本身意味社会经济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未能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加以解决, 出现问题, 产生次贷危机, 继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于全面的经济、社会危机, 都是必然结局。

2.3 美国次贷危机原因之虚拟经济实证分析——虚拟经济过度

关于第二种手段, 使得美国实体经济在不断衰退时, 美国经济的虚拟化程度却在不断加深。这其中也不能忽略当代美国经济特殊的运行方式。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全世界的货币都不再有含金量, 全世界的货币都只沦为一种单纯的符号, 货币被彻底虚拟化了。这一做法保住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也使美元的对外发行不再有黄金储备的束缚, 金融资产替代黄金成了支撑美元国际货币的支柱, 只要有足够的债券、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资产, 就足可以替代黄金以应付来自境外美元回流的压力。1982年以后, 美国开始了持续经常项目逆差的时代, 逆差规模从1982年的55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7年的8000多亿美元, 世界没有任何一个非国际本位货币国家这么做。美国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用美元现金买回其他国家的产品和资源, 卖出产品及资源得到美元的其他国家再用得到的美元现金购买美国的债券等金融资产, 美元现金通过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 又通过资本金融账户流回美国。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一方面消费了别国的资源、商品、劳务;另一方面又在境外留下了越来越大的美元债券和其他的美元金融资产, 这期间一个重要的变化是, 通过资本金融账户不断回流的美元刺激了美国境内可以炒作的“虚拟资本”的不断膨胀, 这些“虚拟资本”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及其他可以反复炒作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 这种特殊的循环方式刺激美国虚拟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造成了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最终使得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均衡关系得到破坏。

我们这里用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 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 从下表可以看出, 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41.25%, 下降到2007年的18.70%;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8.63%上升到2007年的20.67%, 虚拟经济领域无论从绝对量上还是从相对比例上在整个GDP中都已经相当庞大。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 汽车、钢铁和建筑业早已不再具有往日辉煌, 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公布的数据整理得到。

但虚拟资本交易中存在大量的投机活动, 若监控不当, 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需求时, 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以美国房地产市场为例。从1975年1月~2008年7月美国房价收入比的历史数据看, 美国居民对住宅价格的平均承受能力体现在房价收入比上就是8.4年。如果房价上涨过快, 房价收入比超过9年, 房地产泡沫就会破裂, 引发房地产市场危机。1979年和1989年美国房价收入比都超过了9年, 引发了两次储贷危机;而2004年7月~2007年3月期间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平均保持在9.5年的较高水平, 2007年3月更是达到9.9年的历史最高水平, 房地产泡沫达到历史高峰, 预示危机的爆发。到了2007年6月房地产泡沫被彻底刺破, 美国次贷危机彻底爆发。现实完全印证了上述分析, 美国房地产信贷非理性的扩张, 刺激投资者大量投资房地产, 进而引起房地产泡沫为本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无论是这次的金融危机还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任何一个国家发生的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反过来都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例如, 亚洲金融危机后, 199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韩国GDP同比降幅分别高达10.2个、13.95个、13.22个和8.85个百分点, 马来西亚GDP同比降幅分别达9.17个、14.29个、17.41个和17.33个百分点, 印度尼西亚GDP同比降幅分别达12.04个、18.54个、21.3个和19.34个百分点;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 美国2008年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0.5, 美国经济四季度经济陷入更深的衰退,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负3.8, 这是近27年来的新低。英国200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GDP同比分别下滑了0.6个、1.5个和3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1.5%, 降幅超过上一季度的0.6%, 为自1980年以来最大降幅。根据GDP连续两个季度萎缩则进入经济衰退期的定义, 这一数字标志着英国经济正式步入衰退。

3 启示

探寻美国经济体系出现的问题, 剖析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 归根到底是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3.1 科学把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1) 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 (2) 要良好掌控虚拟经济的发展节奏和发展程度, 增强金融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 在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促进作用的同时, 将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可能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危害降到最低。

3.2 建立合理的世界金融新体系

这次危机一方面暴露了有美元主宰一切的世界金融体系的重大弊端, 另一方面也打击了这一不合理的体系。我国应该利用这个时机, 联合发展中国家, 通过必要的斗争和灵活的国际谈判, 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金融新体系, 以减少旧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 促进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M].北京:民主建设出版社, 2003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3].张云, 刘骏民.从次贷危机透视虚拟经济命题的研究[J].东岳论丛, 2009, (9)

[4].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 2009, (1)

[5].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吴晓求.准确把握虚拟经济的适度性[N].上海证券报, 2009-03-31

[7].卢宇峰.收入差距: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与本质[J].统计与决策, 2008, (16)

[8].杨琳.从几次金融危机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J].中国金融, 2009, (5)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篇6

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知道,新自由主义思潮是在美国经济陷入长期滞胀期,凯恩斯主义的失败之后大行其道的,随后一直掌握着西方经济活动中的话语霸权。新自由主义的核心主张就是实行国营资产私有化、银行和金融体系自由化以及越来越少的政府干预和监管。

美国的经济指导思想从建国时的古典自由主义,到罗斯福新政时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再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期间人们关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一直在变。历史上“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下三次国内经济‘改革’时期:发展时代(1901-1916年),罗斯福新政(1933-1938年)以及约翰逊总统在20世纪60年代企图创建的‘伟大社会’时期。”(1)然而自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后,政府地干预和监管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现在,由于华盛顿共识的影响,理论界片面强调市场调节的功能和作用,鼓吹金融自由化、利率市场化、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以及放松对外资的监管等,使得政府对经济的监管职能进一步弱化,从而放大了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滋生了经济泡沫,经年累月,最终导致了经济危机不可挽回的爆发,就像有些学者说的那样:“全球化、自由化、私有化的结果,使大多数政府控制其国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了,全球经济的金融泡沫更迅速、更大规模扩展开来。”(2)

全球经济向新自由主义转换的不良结果不应令人感到吃惊,其具有毁灭性能力的警示信号早在1989年美国储蓄信贷协会危机中就显现出来了。随后,借助互联网和全球通信革命的威力,新自由主义对不受监管货币交易的影响像一颗子弹射进全球银行系统,首先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政府不得不花费高达数十亿美元,发起疯狂地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午夜营救计划,后来又制造了股票市场泡沫和“网络新经济”泡沫。不受监管的投机活动的危险性,从这些泡沫地破灭中即可见一斑。

格卡伊、福斯卡斯认为,“理解当前危机最重要的两个元素是它的新自由主义源头(新自由主义已经制造出一些独特的工具进行危机管理,比如金融治理的新模式)和美国领导下的全球体系中政府过度介入动力的迅速增强(这种介入大大地削弱了对他们释放的政策带来的后果的控制能力)。”(3)这就是说,由于生产日益信息化、经济日益金融化、金融日益虚拟化和政策日益新自由主义化,致使风险管理模式存在缺陷;而且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大量结构型产品太复杂,难以准确估值,风险不透明。此外,出于政绩或选票等方面的考虑,政府不仅没有去限制资本投机的过分行为,反而鼓励更大规模的投机。每当信贷扩张(比如住房贷款)遇到麻烦时,政府部门都倾向于采取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他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而政府部门却对由此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认识不足,监控管理薄弱,从而埋下了危机和崩溃的种子。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典解释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告诉我们的那样,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甚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张与社会有限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或者说经济大萧条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与资本、工资与利润的严重对立,这种对立使社会生产能力在无限扩大的同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被限制在相当狭隘的界限内,需求的增长经常落后于生产的增长,从而造成生产的过剩、资本的过剩和劳动力的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4)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这其实就是作为商品的房屋大量过剩,大量没有足够支付能力的“穷人”买不起房,却又在按揭银行、投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抛出的低利率、零首付政策的诱惑下去买房,于是出现了商品房生产的极度扩张和房地产业的虚假繁荣,而这一切都是借助信用来实现的。在繁荣阶段,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不断为信贷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提出了要求。金融繁荣导致实体经济繁荣,实体经济繁荣又反过来加强金融繁荣。但是,由于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数量非常少,一旦民众无力偿还贷款,“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5)

马克思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6)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就“起源于向美国最贫困和最边缘的人抵押借贷,由于证券化和相应的金融资本创新而获得了全球性的影响。”金融资本之所以能获得全球性的影响,是因为华盛顿共识确立以后,新自由主义逐渐将经济权利集中到了金融资本手中,从而使得世界经济正在日益金融化。朱炳元在其撰写的《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一书中,就归纳和概括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有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和国家运行债务化等五大发展趋势。为了追求利润,在竞争高度激烈的情况下,美国的金融机构必须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变着花样向美国最贫困和最边缘的人抵押借贷;而他们所推出的复杂的金融产品中却存在着不透明的潜在风险,比如穷人很有可能偿还不起贷款。因此可以说金融手段的滥用和监管的缺失,即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是导致危机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但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那么美国这些最贫困和最边缘的人缘何无力偿还贷款?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因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形成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和财富与收入的两极分化。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8)皮凯蒂也认为,美国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国家的金融不稳定,“原因很简单:收入不平等扩大的一个后果是,美国中下阶层的购买力出现了实质停滞,这必然增大了一般家庭借债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不择手段的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慷慨地提供了日益增长的授信额度,因为它们免于监管并渴望从流通到体系中的巨额储蓄中赚取优厚的利息收入。”(9)此外,“现代金融危机与传统产品过剩的危机,虽然作用领域和表现形式不一样:原来的经济危机是大量私人资本都投向生产领域,都想生产更多产品获得更多利润,导致产品过剩。现在是大量资本投向金融领域,导致泡沫越来越大,爆发危机。但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都是一样的,都是根源于私有制,根源于私人资本活动的无计划性、盲目性,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10)

所以美国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经济、制度和价值观的危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体制框架内是找不到出路的。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困境,再对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中国道路保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源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由此出现的政府监管的缺失,是导致危机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但根本上还是生产的社会化甚至生产全球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政府监管,私有制

注释

1托马斯·麦克劳.赵文书,肖锁章,译.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75.

2程恩富,曹雷.外国学者对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批判:兼论中国经济改革三大流派[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

3[英]格卡伊,福斯卡斯.贾海,译.美国的衰落:全球断层线和改变的帝国秩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85.

4曹雷.公有制高绩效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40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4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41.

7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4-2015).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7.

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48.

9[法]皮凯蒂.巴曙松,等,译.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03.

浅析餐饮企业产生公关危机的原因 篇7

一、餐饮企业产生公关危机的内部原因

(一) 公关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有些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公关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甚至还没有正确的公关理念, 一味地向上公关、烟酒公关等, 当企业的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 他们往往先想到的是如何维护其自身利益, 将对社会的责任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上, 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对策, 以至于危机发生之前没能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而是使问题演变成危机。

(二) 公关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

餐饮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体制不健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餐饮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很多餐饮企业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危机公关战略规划, 没有危机公关应急小组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是餐饮企业员工的行为不规范, 当危机来临时各个层次的工作人员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危机, 危机过后也没能及时总结, 改善形象。

(三) 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餐饮企业的产品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有形的产品是指菜品、酒水、餐具等实体产品组合, 有形产品又是无形服务的载体。无形服务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巧以及餐厅环境氛围等方面。如果有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那很可能会带来食品中毒、人身伤害等严重问题;如果无形服务水平不高, 那么消费者的受尊重、求享受等心理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因此, 如果餐饮企业的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必然会对其形象造成巨大影响, 酿成公关危机。

(四) 员工素质低下

这里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多是经由基层人员累积工作经验后经内部提升的, 因此, 不少管理人员是依靠经验、习惯甚至关系行使管理职能。对内部员工来说, 他们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 对外部公众来说, 他们缺乏形象意识和大局意识, 忽视公众权益。而餐饮企业的基层员工也多是学历水平较低, 总体素质不高。无论是餐饮企业的哪类员工, 都代表了餐饮企业的组织形象, 员工素质低下直接影响到公众对餐饮企业的评价与认同程度, 重则影响餐饮企业的生存。

(五) 财务管理不清

财务管理不清会导致餐饮企业陷入财务丑闻或财务管理不善的境地。财务丑闻和财务管理不善不但会引起餐饮企业自身的财务问题, 对餐饮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带来困扰, 而且还会引起消费者、投资者、信贷机构、合作伙伴等对餐饮企业的生存能力、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质疑, 导致公关危机发生, 这对餐饮企业筹资融资和企业形象带来的都是致命的打击。

(六) 信息沟通不畅

餐饮企业出现信息沟通不畅的现象是因为他们没有建立正常有序的传播沟通渠道。有的餐饮企业唯恐公众知晓其决策内容, 层层设卡进行保密, 甚至也不让自己的员工知晓内部的有关信息, 这样又如何培养忠诚的顾客和员工呢?也有很多餐饮企业只顾单向地发布信息, 也不调查公众的反应, 信息无法得到及时反馈, 没有科学的测评结果作为依据, 餐饮企业的进一步的决策也无法科学实现。无视信息沟通和信息沟通不畅, 意识淡薄, 特别是公众或媒体对餐饮企业存在质疑时, 而餐饮企业又不予理睬的话, 就极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公关危机。

(七) 经营决策失误

有些餐饮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时未能自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 未能与公众共同发展。当餐饮企业的利益目标和社会的利益目标发生对立时就会引起公众对餐饮企业的反感、排斥甚至对抗, 致使餐饮企业陷入公关危机。

二、餐饮企业产生公关危机的外部原因

(一) 消费者维权与资源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与资源保护意识不但苏醒, 而且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他们已改变过去能忍就忍的态度, 现在随时都会把餐饮企业的不光彩的一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手机、消协、工商等各种形式进行曝光或投诉, 这推动了餐饮企业潜在公关危机的爆发。

(二) 政府政策发生变化

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会出台一些与餐饮企业经营和管理相关的政策。最近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食品行业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这就使餐饮企业违规操作的空间变小。不少餐饮企业的问题都暴露出来, 一经传播引发公关危机。

(三) 媒体监督作用明显

如今传播技术发达, 传播手段多样化, 媒体的自由度和独立性增强, 特别是网络和智能手机作为快速、大范围的传播工具出现。餐饮企业的广告、新闻等各种行为都暴露于各类媒体的监督之中, 一旦不慎出现负面信息, 就会引来媒体和社会的不满与批评, 从而产生公关危机。

(四) 环境突变

环境突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自然环境发生突变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 比如地震、洪水的突然发生不仅会直接影响餐饮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存, 也会引起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 甚至会考验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社会环境的突变会考验餐饮企业的应急能力, 一旦处理不好, 会引起公众对餐饮企业的误解, 使其陷入公关危机。

(五) 上下游企业及同行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不稳定

餐饮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主要是指产品的供给与销售的渠道。上游企业的供给决定餐饮产品的质量, 下游企业决定着餐饮产品的销量。当上游企业不能保证产品供给, 下游企业不能积极销售时就可能引发公关危机。特别是同行业的恶性竞争又会使餐饮企业受到外部其他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使餐饮企业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和信用危机, 最终引发公关危机。

结语

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常常给餐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 餐饮企业应做好公关危机预警, 危机一旦发生, 应立即控制事态, 找出原因, 果断处理, 转“危”为“安”, 重建形象。

摘要:公关危机在餐饮企业普遍存在, 本文从餐饮企业的内部和外部出发, 分析了餐饮企业产生公关危机的原因。

关键词:餐饮企业,公关危机,原因

参考文献

[1]丁巳.餐饮危机公关:冰火两重天[J].中国烹饪, 2006, (11) .

[2]张丽.我国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 2008, (19) .

[3]王明艳.论餐饮企业服务危机的管理[J].商业文化, 2009, (8) .

公司财务危机产生原因和防范对策 篇8

一、公司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 内部原因

1、缺乏管理经验与管理才干。

公司财务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管理者缺乏管理经验和管理才能, 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当这种混乱的管理状态所带的弊垢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公司就会陷入危机和困境。例如, 公司的管理者在不做市场调查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生产能力, 而当产品生产出来后不适应市场需要, 形成产品大量积压, 这样一方面挤占了公司的流动资金, 致使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缺乏, 另一方面又造成公司库存成本增加, 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负担。而与此同时, 公司的财务人员又随意向客户提供信用, 应收账款过多而催收不力。两个因素加在一起, 就可以使一个原本资本比较充裕的公司陷入危机状态。

2、财务管理不严, 公司缺乏危机意识。

公司财务管理的严与不严直接影响到一个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许多公司在财务经营过程中缺乏科学严密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基础十分脆弱, 理财随意性极强。资产管理漏洞百出, 公司浪费严重。

3、公司经营不善, 资产流动性差。

引发公司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资产的流动性差。当前, 在我国的公司当中, 流动资产质量普遍不好且结构不合理。而造成资产流动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经营不善。三株公司的衰败便是对经营不善的一个最好说明。三株公司经过4年的飞速发展, 逐渐形成内部管理混乱、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痼疾。因此, 当“常德事件”发生后, 企业迟迟没有反应。这一事件就成为导致三株公司从极度辉煌走向快速滑落的导火线。

4、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

造成公司财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司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主要是由公司融资决策的失误造成的, 在进行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公司没有处理好融资渠道、融资方式、融资额以及偿还期这四个方面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稳定以及未来的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

(二) 外部原因

1、国家宏观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经济和会计法律制度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 在对公司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时缺少法律依据, 从而使少数公司或个人钻了法律的空子, 得以实施经济舞弊行为, 进而使公司产生财务危机。另外, 我国的银行信贷管理不严, 对公司贷款缺乏相应的检查和监督机制, 也是产生财务危机的根源之一。有些公司在经营已经陷入困境, 无法扭转经营局面的情况下, 某些银行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同意为其提供贷款, 而之后又对公司缺乏有效的监督, 致使公司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财务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2、社会环境的变化。

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公司财务危机形成的一个客观原因, 它会使公司管理者的主观努力付之东流或者使管理者所付出的代价与收效不成比例。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采取的货币金融政策也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其中, 对公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利息和汇率。另外, 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定了要对某些产业实行限制或淘汰, 对某些产品实行加税或减少信贷资助等, 也可能引发那些产业和公司的危机。

二、公司财务危机的防范对策

财务危机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特有的经济现象, 对其管理和控制极富挑战性。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避免危机的发生或降低危机产生的损害程度, 从危机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本文基于财务运作的角度进行分析, 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关注财务风险的新变化

公司理财活动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的, 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和承担风险, 风险与收益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因此, 理财活动必须遵循风险-收益匹配原则, 在追求财务杠杆利益时, 谨慎对待偿债风险;在提高投资收益时, 严格控制投资风险;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时, 能避免外汇风险。

(二) 规范投资行为, 提高投资收益

投资决策是公司重大经营决策内容之一, 直接影响公司较长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资金结构, 投资决策失误会使公司蒙受重大损失, 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直至破产、倒闭。坚持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 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集中统一运用资金, 使资金投向合理配置, 保持投资规模适度, 通过定性和量化的分析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预测, 以防范投资风险, 避免因投资失误引发财务危机。

(三) 实施资本结构的动态管理, 防范负债风险

资本结构是指债务资本与自有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负债筹资具有节税、降低成本、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的杠杆作用, 同时可以让公司在不稀释控制权的条件下, 掌握和支配更多资源。这些好处吸引为数众多的公司纷纷踏上负债经营的道路。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 使负债规模适度是防范负债风险的有效措施。

(四) 加强日常资金管理, 保证资金合理匹配

在日常理财过程中, 应重视流动资金的投放与管理, 维持资产流动性;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做好信用调查与信用评价工作, 防范信用风险;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存货监控, 盘活存量资产。

(五) 建立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加强财务危机预测与监控

财务预警系统是适时数据化管理方式, 通过全面分析公司内外部经营情况的各种资料, 将公司存在的潜在财务危机预先告知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一种工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科学的防范性, 预警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财务危机可能发生的有效信息, 指导他们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规避风险, 防患于未然。第二, 广泛的实用性, 预警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为方便实用, 所选用的指标力求能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地寻找财务危机“恶魔”的踪影。第三, 较强的可操作性。预警系统中所采纳的各项预警指标能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获取相关可靠的信息, 操作灵便。设置财务预警系统, 可以促使公司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迅速做出现状分析,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变对策, 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六) 建立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财务危机的预警系统和预警体系, 还应创立切实可行的防范机制, 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防范机制的建立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加强对财务危机的预测, 主要是利用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对公司在负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过去中不利因素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程度大小进行估计,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防范危机的发生。二是事前预防, 即对公司的资本经营活动制定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 以便对危机进行预先控制, 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三是加强对危机的事中或事后控制, 这主要是在危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或通过严密的危机处理计划, 迅速制定处理方案, 进而及时控制和扭转局面, 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七) 设立危机处理基金, 加强知识产权的维护

危机爆发时急需资金解决危机, 尤其是财务危机更是如此, 如何紧急调集资金补充缺口, 缓解财务压力, 实为当务之急。为解决危机爆发所需要的资金, 公司可以更进一步将每一年的盈余提取3%-5%, 设立危机处理基金, 以备急时所需。知识产权是公司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力武器, 而攻守之间又蕴涵着有机的联系。在攻的战略方面, 公司可通过知识产权, 有效阻碍后继者进入此市场, 甚至以各种专利作为公司收入的来源。如温州乐清的小家伙果奶公司为瓶盖专利诉浙江金义奶有限公司获得判赔人民币3000万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种种措施, 来防范财务危机, 避免或减少财务危机对企业所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玉波.危机管理智囊[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王开田, 娄权.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1 (3) .

[3]、王惠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财贸研究, 2004 (1) .

[4]、李秉祥.我国财务危机公司投资行为的财务特征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2003 (2) .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9

摘 要 金融危机的爆发,都是对一国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监管规则和体系的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机构跨国混业经营和本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化,金融机构通过多样化收益的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多样化收益为目的的交叉组合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将导致风险集聚,增加系统风险,并提高风险监管的成本。促使监管部门担心风险将向银行业迁徙。本文涉及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监管和规制等领域,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统计 金融监管

2008年,由于美国爆发大规模“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通过贸易渠道和国际资本流动迅速扩大到全球。在部分国家,危机甚至由虚拟的金融领域开始扩散到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发展减速,停滞甚至倒退。针对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期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计划,提高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近年来,我国步入经济转型后的高速发展期,金融安全对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条件下,如何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提高我国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加强我国资本资源配置已经提升成为我国的战略决策高度。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稳健统计

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与风险息息相关,就机会成本来说,银行的获益手段是赚取闲置资本的机会成本差额。而在获取最大差额的同时也存在着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是以“经营机会成本风险”为其盈利的基本手段。商业银行为了保证稳健经营同时获取最大利润,需要合理控制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为此,银行对其经营数据进行分析降低银行风险发生的几率。随着银行业和统计学术研究发展,两者的融合逐渐形成金融统计这一学科。银行进行金融数据统计研究也成为商业银行的常规工作之一。纵观国际金融历史的变迁和金融产业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管理经历了以下过程。

(一)资产管理模式阶段

在20世纪60年代前,可以归结为资产管理模式。商业银行的负债基本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加上金融市场发达程度有限,只能相对被动的接受负债。而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资产业务,其主动权却掌握在银行手中。所以,这段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业务。

(二)负债管理模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繁荣期,社会急需通过银行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极大压力,商业银行开始开拓新的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方式转变,负债规模的扩大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银行管理重点转向负债,形成负债风险管理模式。

(三)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7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开始实施浮动汇率,汇率变动幅度加大。受1973年石油危机影响,导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利率波动也变得剧烈。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保证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银行经营管理的观念逐渐改变,由负债管理转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四)资本金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存贷利差变窄,金融衍生工具广泛使用,国际资本交换频繁,使银行面临风险复杂多样化。资产负债的形式繁多,银行的金融稳健统计指标变得复杂多变,增加了统计分析的功能工作负担,对风险的控制收效提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经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以及“資产负债管理”后,已经全面向“资本金管理”迈进。

银行的金融稳健统计是银行进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银行抵御外部风险的的信息来源,可以说是金融监管的实现手段。

二、《巴塞尔协议》产生和发展

(一)《巴塞尔协议》产生及近期发展

为使国际活跃银行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十国集团于1975年在国际结算银行瑞士总部建立巴塞尔委员会,专门研究对国际活跃银行的监管问题。其主要任务是为成员国中的跨国银行制定一个可以衡量资本充足性并且建立最低资本充足要求共同统计标准,建立国际通用的金融稳健统计框架。

1.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

1988年发布的《巴塞尔资本协议》首先提出资本充足比率指标,用于衡量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并详细说明资本的定义以及指标的计算方法。

《巴塞尔协议》结合当时国际银行的经营资本金需求标准,确定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目标标准比率为8%(即资本充足比率),其中核心资本至少应达到4%。为商业银行提供银行负荷经营提供了稳健的资本金参照标准。

2.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等一系列商业银行危机都在昭示,损失不是由单一风险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交织而成。于是,巴塞尔委员会在2004年公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由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商业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三方面的共同约束,形成现代金融监管中的“三大支柱”。

(二)金融危机过程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修改

1.金融危机始末和原因分析

本世纪初的“华尔街海啸”,是从2007年开始浮现的新一轮金融危机。自美国2006年“次级房屋信贷危机”发生后,国内投资者开始对基于美国房地产的证券化资产升值潜力失去信心,进而引发美国的流动性危机。而美国不动产证券化资产通过美国大型跨国金融集团以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形式对外销售,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资本流通传递到购买证券化资产的国家。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的创新使得金融交易的每一个交易环节上的杠杆比率比上一次更高,需要的保证金越少,进而风险被急剧的放大。在各国对金融安全维护过程中,由于有高杠杆效应的驱动,累积了巨大的风险,负债与资本金比例严重失调。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大规模的调整利率和不断地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本,也没能阻止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次贷危机”在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下发展成为惨烈全球金融海啸。

2.2008年《巴塞尔新协议》补充文件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初期,巴塞尔委员会着重致力于改善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管焦点集中在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计划,尽快恢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以及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和有毒资产的清理等方面。巴塞尔委员会为此出台了三个有关的稳健统计文件——《公允价值度量的报告》,《健全流动性监管原则的咨询文件》和《额外风险资本要求的咨询文件》,提出了相应的银行稳健统计要求。

3.2009年《巴塞尔新协议》框架修改文件

2009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的政策建议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第一,提高银行资本基础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第二,扩大资本框架的风险覆盖面。委员会提出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资本监管,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主要源于衍生品交易、回购和证券融资活动。第三,引入杠杆率作为《新资本协议》风险资本框架的补充措施,将基于适当的评估和校准,将杠杆率纳入第一支柱。杠杆率监管将有助于控制银行体系杠杆率的过度累积,并为防止风险资本套利和模型风险提供了额外的保护。第四,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银行在经济上行期建立超额资本用于经济下行期吸收损失。反周期资本框架将使得银行体系更加稳定,降低而不是扩大经济和金融冲击。第五,建立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包括覆盖30天的流动性覆盖率,以及一个长期结构化流动性比例。该框架还包括一套监测指标以帮助监管当局识别和分别单个银行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趋势。

三、《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金融稳健统计改革

(一)我国金融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自06年12月起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必须意识到健全的金融监督管理体系可以使我国在可持续发展中取得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具备可靠有效的银行金融统计方式方法及健全的金融数据库,能够大幅的提高我国的银行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与国际接轨且适应我国发展的金融稳健统计体系也将帮助我国银行业获得核心竞争力。

(二)从《巴塞尔协议》看我国银行金融统计改革

由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不是国际法或国际公约,各国或经济组织对此的态度有所差异。2006年我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批量进入,已经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造成一定冲击。然而,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没有遭受到与美欧类似的重创,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少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以及人民币不具有国际货币功能而涉足国际金融市场不深,才逃过一劫。

考察我国银行金融统计体系的现状,在监管方面,现行的“一行三会”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金融监管法治环境薄弱,金融监管立法仍然滞后,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处于法律真空状态。再次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协调,“三会”的监管信息系统处于分割状态,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从而降低了整个金融监管的效率。在银行方面,金融统计数据库主要应用于本行的内部风险管理,统计指标设置基于会计财务分析,其金融统计内容和方式存在缺陷,统计信息不透明,银行间的信息系统尚处于一种分割、低效、失真的状态,报送数据存在人为调整,虚报、瞒报现象屡有发生。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面临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业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产业改革方面可以吸取经济强国经验,以此次金融危机为鉴,稳步有序的进行金融改革。

参照《巴塞尔协议》的国际银行资本框架,我国银行业的稳健统计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改进:

一是积极推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本框架,引入杠杆率补充风险资本,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我国银行需要注重从内部补充资本,强化内部约束,提高资产质量,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提足贷款损失准备;但是也不排除积极利用外部渠道补充资本。

二是逐步提高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完善我国银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从健全资本充足率和强化信息透明度入手。使用全球性流动性标准,提高反周期超额资本比率缓解亲周期性。加强会计准则,建立公正的资产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进行国际协调,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必须加强对我国银行信息的有效披露。完善银行业金融统计数据制度建设,提高数据的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实施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将具有投资性的金融商品、投资服务纳入统计范围,避免产生信息披露的真空地带。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在充分了解银行状况的基础上作出理性判断;同时,使银行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其经营水平和绩效。

参考文献:

[1]王兆星.中国金融体系安全稳定发展的若干問题.中国金融.2009(23).

[2]马勇,杨栋,陈雨露.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经济研究.2009(12).

[3]马妍.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金融经济.2009(11).

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篇10

在对企业危机预警做研究之前,必须要先弄清预测、预警、预警系统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预测是以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性和宏观经济为假设前提,基于企业的过往经营数据和经济运行,运用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来判断企业经营业绩和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预测对于企业编制预算和制定战略极其重要。但预测结果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如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突然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突变的国家产业经济政策等。

此外,预测结论也不能作为企业判断未来风险程度的依据。预警是根据内部条件变化和系统外部环境,通过严密监测危机先兆、危机现象以及危机起因,并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对系统将来有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和危机进行预测及预警。另外,预警是以预测为基础,利用指标以及发展走势来判断未来的风险大小程度、预测将来的发展情况,并为决策人员减少损失、规避风险、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信息。

2 企业危机预警产生的原因

2.1 竞争的加剧促进危机预警的产生

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21世纪,是集人才、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竞争,可以说世界发展的格局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创新将决定着决定。这种竞争的普遍存在性,致使危机产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美国加州的电力公司和太平洋天然气在2001年因为竞争危机致使企业破产,为缓解此次危机,加州损耗了接近4亿美元的能源应急基金。透视这场电力危机发生根源,主要是市场监管不力、政府管制不完善,导致了各竞争主体之间的过度竞争而最终使得企业遭受破产。企业是一国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企业整体的发展。竞争虽然能够让企业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会因其产生的危机致使企业倒闭。因此当前企业在竞争环境下,必须重视危机的预警,才能让企业顺利成长。

2.2 企业的战略转折点需要加强危机预警管理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会碰到许多转折点。如能及时妥善处理,企业会蓬勃发展;反之,如果未能较好处理,企业就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倒闭。英特尔的“浮点危机”致使公司损失高达5亿美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英特尔公司成立于1968年,尽管它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因其公司拥有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CPU技术开发能力而闻名于世。然而因其芯片设计上的错误,导致公司在媒体的报道下而陷入公众的怀疑和指责,同时也让消费者和整个业界对英特尔失去了原有的信心。英特尔在这种危机环境下,立即改变应对策略,免费为所有用户更换了有问题的芯片,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但是在经济上也付出了5亿美元的惨重代价。

2.3 法律事件处理不妥导致危机产生

我国法制建设已历经20多年,在立法上,现阶段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以说基本健全完善了一些有关经济生活的法规,同时人们在法律意识上也逐步得到了加强,在涉及到自身权益方面,公民以及各种经济组织往往会用法律手段来加以保护。因此,在法律、法规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法律挑战,从而致使利益双方的法律行为引发的企业危机也随之增加。三株集团“常德事件”的爆发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1996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因服食三株口服液,于9月3日死亡。陈老汉死后,其妻子、儿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常德中级人民法院。1998年3月31日,常德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三株公司败诉的一审判决,要求三株向死者家属赔偿29.8万元。“喝死人”法律事件对三株公司无异于毁灭性一击,三株口服液及三株系列产品在全国的销售急剧下滑以至于全部亏损,生产三株口服液的两个工厂全面停产。虽然1999年3月,三株最终通过法律讨回了公道,但是危机处理不当,导致拥有15万员工的庞大“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塌。

2.4 跨国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危机预警的产生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加快了扩张战略的步伐,跨国企业为此不断涌现,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跨国公司的经营出现文化冲突的危机。文化冲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消费习俗、消费者行为及其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雄踞IT行业之首的微软集团在国际化经营中,曾因文化差异的忽视而受到严重损失。较为严重的一次是在一款有标示国界时区的软件中,由于没有把具争议性的克什米尔地区列入印度国境里,便由此激怒了印度当局,结果这款软件在印度市场被禁止销售,导致微软在印度市场损失高达上百万美元。通过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危机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的损失到处可见,世界500强企业大多数在发展历程中都经历过种种危机。因此,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必须重视危机潜在性,做好应战准备。

3 加强企业危机预警管理的意义

3.1 能有效培育企业管理者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缺失是很多危机发生、危机事态扩大的主要原因。如果危机意识欠缺甚至没有危机意识,就难以对未来过程中遇到的危机征兆作出判断;如果没有危机征兆的预测,就难以阻止危机发生、防止危机扩散。摩托罗拉可以算是危机意识较高的一个公司,在非典时期,一名员工被感染上了病毒,公司便立马启动危机预警系统,根据计划采取相应措施,比如:向社会进行捐赠,采用员工轮流上班制,随时向外界了解动态等,这样不仅仅保护了员工,同时还塑造了公司良好的形象。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摩托罗拉在危机来临之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抵御,正是企业长期以来重视危机预警管理、加强企业管理者危机意识的结果。

3.2 有利于企业建立整体安全系统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多变,致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遇到危机的机率会越来越高,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作为企业管理者,在这样多变的环境因素影响下,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计划和有效防御机制。完善的危机预警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活动加以监控,并能有效的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和防止危机事态扩散,有利于企业建立整体安全系统,从而保障企业顺利成长。

3.3 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企业组织

新型的企业组织,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当前,社会在不断的变化,新的知识、新的危机管理理论,为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了现实意义的参考。新的危机管理理论,是管理者高效解决危机的一种途径,这也是现代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进行企业变革与创新的基本管理内容。因此,通过加强学习企业成功的危机预警经验,也有利于新型的企业组织的建立。

3.4 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每个企业都梦想着不断成长壮大,但企业的成长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衰退期等几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危害和困难,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企业难以成长壮大起来。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企业的从产生到衰亡,平均寿命为40~50年,而中国集团公司寿命只有7~8年,家族企业平均为2.7年。企业寿命的长短与企业化解困难的能力有关,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可能遭遇危机,导致企业衰亡。因此,重视企业危机预警,加强企业的危机处理能力,就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多变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的危机将越来越多。企业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只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危机预警,才能使企业在危机来临时,及时作出防范和处理,从而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傅志明.考核体系失灵的原因与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3, (09) .

[2]涂良洪.未雨绸缪——企业危机预警管理[J].现代企业, 2001, (06) .

[3]朱瑞博.危机成因三要素与危机预警识别力提升[J].领导科学, 2009, (29) .

上一篇:水位波动下一篇: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