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形成(共12篇)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1
2008年下半年以来, 由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其影响下, 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金融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 一些实力雄厚的银行顷刻间倒塌, 各国汇率大幅度波动, 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 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 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 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次级”及“优质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按揭贷款是面向信用程度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在美国, 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 贷款机构的收益也比较高, 所以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质级贷款低, 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 逾期还款比例较高, 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了转移次级按揭贷款的巨大风险, 美国金融界采用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方法, 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如此多的次级贷款收不回来导致国内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 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
(二) 金融危机的根源
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此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它的根源更深更广。
1. 美联储降息与房地产降温。
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 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降息后, 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 违约现象频现, 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2. 金融衍生品催化作用。
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 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 这样就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3. 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
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由于激烈的竞争,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中, 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 获取更大的利润, 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 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一些贷款机构或其代理人有意不向借款申请人披露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 甚至提供虚假借贷信息诱骗申请人借款。当情况发生变化即房价下跌时, 这些低收入借款人将无法还清贷款, 贷款机构也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4. 政府监管不力。
由于政府忽视信贷风险的控制, 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评估与监督责任完全放手给私人证券评级机构, 给其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间, 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 全球经济失衡。
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引起全球流动性约束不对称, 其资本市场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而导致了美国的过度消费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当经济失衡超出了各国经济的承受范围, 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 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 直至全球的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 国际贸易传导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 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状况恶化, 进而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 影响全球经济。首先, 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特别是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其次,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经济衰退直接降低其进口需求, 其他国家出口放缓。
(二) 金融机构传导
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下, 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 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 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多家欧洲银行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其中, 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 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
(三) 预期传导
预期传导机制指的是, 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 金融危机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 会影响到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 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 导致投机者行为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 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 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该国的风险, 据此会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 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
(四) 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金融危机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 一国发生的危机使投资者在尚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 从而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一国的危机还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 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 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
现代信息传输方式及金融的自由化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 直接影响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 使得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不稳定性增强。这一传导过程主要通过机构投资者调整其资产组合实现。投资者一般都会将资金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证券组合。就新兴经济体国家而言, 由于新兴市场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性和收益性相类似, 一个新兴市场国家有价证券收益率的变化导致跨国机构投资者对其证券组合中其他发展中国家, 或相邻近及贸易联系紧密国家的资产进行调整, 从而引发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
三、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传导路径
金融危机, 导致全球各国投资信心受挫, 消费支出萎缩, 失业率攀升。按照金融危机的传导机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主要通过贸易渠道、投资渠道、汇率渠道以及预期渠道四个传导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发展。
(一) 贸易渠道传导
国际金融危机的贸易渠道传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国进口需求减少, 影响各国出口。美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贸易国, 主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国内消费。金融危机发生以后, 美国国民财富大幅缩水, 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 进口需求直接减少, 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 经济受到冲击。
2.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 也影响着欧日以及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 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日等国家的出口。中国东部地区外贸依存度较大, 许多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威胁, 用工需求减少。
3. 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加剧。
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直接的欧美等发达国家, 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 可能会实行贸易保护, 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的限制, 也将中国的贸易企业带来新的挑战。
(二) 投资渠道传导
1. 美国金融机构遭受巨额损失, 为了达到最低资本金充
足率和保证金要求, 亏损的金融机构大幅收缩对另一个国家的贷款, 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 美国可能将部分海外资本撤回以确保国内市场的稳定, 从而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各国也开始将国外投资撤回国内。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 投资渠道传导效应也逐步显现。
2. 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金融系统最完善和最安全的投资
市场,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持有美国债券、股票及其他金融资产。在国际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 国际投资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三) 汇率渠道传导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不断调整利率, 使得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加剧, 最终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 对生产企业造成了剧烈的冲击。河北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上游, 受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特别是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 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四) 预期渠道传导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大幅调整, 加之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 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形成对未来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在这种预期的推动下, 河北大多企业采取防御策略, 大幅度减少生产, 解雇工人, 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 收缩投资, 而居民减少消费, 持币观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多为国外加工生产, 在外部需求锐减的环境中, 出现订单急剧下降、企业投资减少, 大多数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低。
本次金融危机是近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是长期以来矛盾积累的总爆发, 被形象地比喻为金融海啸, 说明了危机后果的严重性。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 但是, 在次贷危机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说明了美国虚拟经济的脆弱性, 也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内在矛盾的存在。
摘要: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 引起美国股市崩盘, 也给其他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 下行风险逐步加大, 前景更加不确定。通过探讨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分析其对经济的传导效应。
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董国娟.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9, (12) :134-155.
[2]邹贤启, 等.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思考:演化、成因与效应[J].武汉金融, 2008, (12) :12-16.
[3]国纪平.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N].人民日报, 2008-11-05.
[4]秦梓华.金融危机国际传递路径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9, (4) :32-34.
[5]谢杰, 张海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 2009, (7) :3-10.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2
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演进
,希腊为了加入欧元区,请美国投行高盛为其设计出一套“货币掉期交易”方式。通过这桩交易使希腊账面上符合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对成员国财政赤字的规定,隐蔽了希腊政府高达10亿欧元的公共债务赤字规模,为这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希腊等欧盟成员国为了刺激经济,纷纷大量举债,政府债务急剧扩张。当投资者开始怀疑政府的偿债能力时,开始纷纷抛售那些高风险国家的国债和国债衍生品,希腊这样的国家被列在首位。各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实施的赤字财政政策成为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2009年10月,希腊政府宣布财政赤字严重超标,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鉴于希腊政府财政状况显着恶化,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宣布把希腊主权信用评级由“A-”降为“BBB+”,随后标准普尔将希腊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BBB+”下调至“BB+”。随着主权信用评级被降低,希腊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继希腊之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债务等级也被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先后几次下调,20伊始,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全面升级。
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
在欧元区并非只有希腊面临庞大的债务和财政赤字的困境,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国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见表1。
从目前来看,欧盟给予希腊巨额贷款的方便,短期内虽然使得希腊局势趋于稳定,但是政府用主权信用的形式,用巨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办法,即用更长的杠杆来解救危机,这样的援助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危机。作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的西班牙约1.6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是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经济规模之和的两倍。2009年西班牙GDP萎缩了3.6%,财政赤字激增至GDP的11.4%,一旦西班牙这样的大国爆发主权信用危机,则可能拖累整个欧元区的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欧元区不采取彻底“财政”改革方案,整个欧洲经济都会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
(二)减缓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
欧洲部分国家出现的主权债务危机不仅仅是几个欧元区国家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债务危机往往具有传染效应。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影响,金融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比较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暴跌行情,在期货市场,作为全球经济活力领先指标的铜价,连续增长了21个月后在年4月开始进入下跌的走势;随后出台救助计划,今年5月10日欧洲央行宣布7500亿救助计划带来的利好仅仅持续一天,随后又重新步入下跌甚至暴跌的轨道。5月11日,欧元对美元下跌0.7%,欧盟证券市场指数StoxxEurope600下跌1.2%,近一个月来,全球股市全线下挫,股市市值缩水约7万亿美元。投资者不仅担心欧洲国家难以解决债务危机,甚至担心美国就业市场的改善程度可能也不及预料,更担心全球经济是否真的会出现二次探底。目前,许多经济体至今仍未退出次贷危机中推行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欧盟甚至全球又再次陷入应对希腊等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之中,这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将会变得更加艰难,同时也加大了全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退出的难度。
(三)会对中国出口产生一定的冲击,外汇储备可能贬值
在经济与金融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开放经济体都难以在一种区域性金融危机中完全置身事外。由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更加暗淡,这无疑会给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冲击之一是欧元区国家可能实施更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自以来,欧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经济恶化的情况下,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欧元区政府可能会把重点转移至对外贸易领域,首当其冲中国将成为欧元区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据统计,今年4月份,我国对欧出口的增速还维持在25%,但这种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下半年反应可能会比较明显。冲击之二是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难度增大。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汇资产增持更多的是欧元资产,随着欧洲主权信用危机爆发,欧元对日元与美元已经显着贬值,并可能进一步贬值,这无疑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的难度。
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分散财政与统一货币的制度性缺陷
本轮经济衰退充分暴露出欧元区体系深层次的制度性缺陷,即在欧元区内部货币政策由欧洲央行统一行使,而财政政策却由主权国家分而治之,这种分散的财政政策和统一货币政策之间的失衡导致成员国失去了熨平危机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一个主权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两个最基本、最核心工具,只有二者松紧搭配才会有效地对经济运行实施调节。由于欧元区实施统一货币政策,各国缺少了利率和汇率两大工具的支持,为了走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成员国只能借助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复苏。加之,这些国家的债券也会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投机对象,结果造成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物价和工资迅速上涨,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各国早已突破了《稳定与发展公约》规定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的3%,主权债务总额不得超过本国GDP60%的上限,已经完全脱离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家还款能力,以至于投资者对政府债券的信任度降到了冰点,进而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二)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欧元区一体化之后各国经济结构存在很大差别,尽管都是欧元区国家,但各国的预算状况千差万别。各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也使财政政策难以有效协调,但为了建立更为庞大的组织,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极力拉拢那些希望加入进来但经济状况却不容乐观的国家。加人欧元区后,各国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例如希腊这样的国家没有资源优势,没有领先的创新优势,而德国、法国这样的大国就垄断了对外出口,强势国家与弱势国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以往在维护欧元与欧洲一体化的更高诉求下,经过欧洲政治精英的努力得以调和妥协,但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这些问题凸显,外围国与核心国之间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着明显的不相适应,欧元区无法满足成员国不同的货币政策偏好,外围国无法利用货币贬值快速形成对外盈余,也无法维持当前的财政赤字,使其陷入一种结构性的衰退,并且还面临债务膨胀,外围国与核心国差距越拉越大。同时,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时候还会造成搭便车行为的出现,希腊无节制的信贷最后需要德国这样的大国来埋单,这种只靠成员国的相互救济渠道单一且不持续,使得欧元区的救助机制极难建立,危机爆发之初并未及时得到解决,导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三)经济结构单一,偷逃税严重,税收来源有限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腊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希腊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结构单一,主要是以海运、旅游等外需型产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而这些产业非常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希腊海运市场急剧萎缩,航运业2009年的年收入下降了27.6%;旅游收入快速下滑,2009年赴希腊旅游的美国游客减少了24.2%,同时欧盟成员国进入希腊的游客也锐减了19.3%,来自两地的旅游业收入分别减少16.2%和14%,这些支柱产业的萎缩直接导致了希腊财政收入锐减。在希腊,偷、逃税现象十分严重,希腊政府在打击偷逃税方面一直不理想,据估计,希腊政府因偷逃税行为每年损失的税收至少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严重制约了税收收入的增加。
(四)高福利,加之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负担过重
希腊具有以高福利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希腊公务员的队伍相当庞大,公共部门雇员工资的涨幅甚至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臃肿的公务员体系使得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希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的产业竞争力显着削弱,而长期富裕的生活环境养成的高消费习惯无法自动作出调整,政治家为了选票必然通过政府举债支出来维持高生活水平与社会福利,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债务高居不下;希腊的失业率常年维持在10%左右,失业救济便成了希腊非常沉重的负担。希腊政府一直奉行无节制的赤字财政政策和高贸易赤字发展模式,对经济造成严重透支。希腊加入欧元区后,享受到欧盟区带来的诸多好处,其中最大优势就是更容易获得廉价的贷款,曾一度使希腊经济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达到4%,但是希腊政府没有主动控制负债,遵守《稳定与增长公约》,而是一味地保持宽松的财政政策。在经济上行时,高福利和高赤字可以维持,一旦经济进入下行期,以债养债的做法便使希腊的主权信用风险逐步升级,最终演变成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五)刺激计划不当,陷入“救市陷阱”,由金融危机演变成财政危机
希腊的债务危机还未平息,美国又出现了地方债务危机,据前洛杉矶市长理查德·赖尔登2010年5月在《华尔街日报》中声称,洛杉矶很有可能会在宣布破产。希腊危机不过是冰山一角,由于其自身问题以及欧元区体制上的缺陷导致债务危机首先在希腊爆发,其实全球普遍存在着债务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各国为了阻止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纷纷采取经济刺激计划,从而扭曲了资源配置的结果,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金融危机第一阶段是由于格林斯潘长期执行低利率政策,使得大量廉价资金竞逐资产和资源,衍生出越来越大的证券资产泡沫和金融衍生品泡沫,最终资产泡沫无法维持,吞噬了华尔街金融大鳄;为了挽救金融体系,美联储印出更多钞票,这种行为本质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转移到政府身上,这是金融危机第二阶段。2009年的大救市其实就是各国政府以债治债,借债投资,虽然全球的大救市使得经济回暖,但是并未解决核心问题,最终政府规模巨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和投资计划,造成许多经济体财政赤字攀升,同时政府的过分干预使得资源错配的局面最终以债务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说,各国出台的系列救市计划,造成资金错配,由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演变成财政危机,世界陷入“经济刺激计划的陷阱”。
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西方国家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是“以-赤字还赤字”,“以债养债”模式的必然,对中国来说也是重要警示。
(一)财政刺激计划要在可控的范围内,把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目前我国的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远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临界点,但也不能过于乐观。首先,中国地方政府存在根深蒂固的“GDP考核观”,这就使得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举债搞发展,地方投融资平台规模迅速增长,造成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其次,政府本质上有主动负债的愿望和机会主义行为的冲动,往往会置社会监督于不顾,赌未来经济繁荣的预期以保自己的政治周期;最后,当面临经济下行时,政府刺激计划是十分必要的,但这也意味着政府财政负担会加大,也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以及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此外,地方投融资平台资金中80%来自银行体系,一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积聚,势必会对银行产生重大冲击。所有这些对未来中国经济肯定存在巨大的隐形风险,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地方政府的债务结构与实际债务负担,做好债务测算和偿债平衡工作。当条件成熟时,经济刺激计划应适时有序退出,如果当经济已经过热时才开始收紧,会被迫要求加大力度,政策效果也不佳,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注意量的积累引起的质的变化,把握好刺激计划的“度”。
关于婚姻家庭危机的形成及其对策 篇3
关键词:婚姻家庭;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37-03
本次调查的三起案件都是由于婚姻家庭危机没有得到及时化解,从而引发的刑事杀人案件。三起案件共造成7人死亡,情节极其恶劣,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案件1:2009年1月23日,万泉镇田岔村人田喜明在退婚时杀死了未婚妻妹,然后自杀。
案件2:2009年1月25日,南坪乡唐家庄人唐向军到岳父家打探妻子消息时,发生冲突,杀死岳父、妻哥、妻嫂三人。
案件3:2009年2月5日,杨河乡逯岔村人王堆红与妻子赵爱玲发生争吵,王堆红杀死妻子,然后自杀。
一、案件的基本特点
纵观这三起案子,虽然案件发生地点、时间、情由各有不同,但都是由于婚姻家庭危机升级引起的,有许多相同之处。
(一)贫穷是导致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
庄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穷县,人均纯收入只有1700多元。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一生有三件大事,娶老婆、打院修房、抬埋老人。为了娶一个媳妇,许多家庭都是负债累累,不堪重负。甚至还有像田喜明那样不得已去做上门女婿的。贫穷,让婚姻失去了弹性,一旦婚姻失败,双方选择再婚的机会就比较小。特别对男方来说,娶老婆是前半生奋斗的最大目标。一旦这个目标消失,他们就可能走上自暴自弃,任性而为的绝路。案件1中的犯罪嫌疑人田喜明是万泉镇田岔村人,眼睛高度近视,脚部有残疾,家庭非常困难,弟兄三人都娶不起媳妇,老大至今未婚,三弟在外做了上门女婿。在农村,做人家上门女婿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只有那些经济困难,实在娶不起媳妇的人才会去做人家的上门女婿。对于田喜明来说,到史沟村去做上门女婿,不失为一个解决婚姻和经济问题的好机会。但当他在女方坚持退婚,多次努力又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从内心感到绝望,这才走上了不归路。案件2中的犯罪嫌疑人唐向军是南坪乡高庄村人,家庭经济情况也不太好,靠经营四轮农用车勉强维持生计。夫妻俩婚后主要矛盾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根据当地的婚娶情况,娶一个媳妇大约需5—6万元,这对于唐向军来说,几乎就是十几年的经济收入总和, 离婚再娶,经济上是承担不了的。据我们调查,唐向军与女方家发生冲突,也提出过退还彩礼的问题,但女方家拒不答应,使唐向军产生了人财两空的想法。案件3中的犯罪嫌疑人王堆红是杨河乡逯岔村人,逯岔村是杨河乡最为偏僻的一个村,经济落后,王堆红靠长年外出打工为生。生活困难也是双方经常吵架的一个原因,再加上女方为后婚,双方感情基础比较薄弱,也是诱发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愚昧无知是凶案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这三起案子中,当事人的文化素质都比較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犯罪嫌疑人田喜明、唐向军、王堆红都是小学文化程度,法制观念淡薄,遇到婚姻纠纷,家庭矛盾,没有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凭一时之气,报复杀人。被害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在案件2中,唐向军的岳父一家人处理问题存在着许多不妥之处:如没有通过司法渠道来解决女儿的离婚问题,而是采取“躲藏、逃避”的办法来敷衍,在唐向军寻问妻子消息的时候,女方的嫂子何海珠言辞激烈,使犯罪嫌疑人有一种被欺骗的屈辱感,这种屈辱感又找不到一种合适的形式予以渲泄,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农村,“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婚姻纠纷中的当事人都很少想起去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且,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许多人结婚没有按规定登记,一旦发生纠纷和矛盾,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
(三)当事人年龄小,婚龄短
从案件1和2来看,犯罪嫌疑人都为80后的年轻人,田喜明订婚不久,唐向军也只结婚三年多,案件3中的王堆红和妻子赵爱玲是后婚,女儿是赵爱玲从前夫家带来的。年龄小使他们对人生和婚姻的理解还不是很全面,对于纠纷的处理也容易简单直接,婚龄短使他们对家庭和配偶缺乏信任和责任心,一旦发生矛盾,就以暴力手段加以解决。
(四)案发突然,手段残忍
三起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都没有前科,平时也比较安分守已,一般人想不到他们会做出这么激烈的行为。三起案件都集中发生在春节前后,这期间犯罪嫌疑人情绪明显有波动,与被害人语言上有冲突,身体上有接触,但没有人从中斡旋,妥善处理,使问题得到“冷”处理。在案件1中犯罪嫌疑人田喜明情绪失控,先在女方母亲的脖子上划了一刀,后又向女方妹妹腰部刺了一刀,在场的人拉住田喜明后,却没有想到他会突然自杀。案件2中犯罪嫌疑人唐向军第二次携凶器到岳父家,却没有引起其岳父家人注意,仍然与唐向军发生冲突,在唐向军实施杀人过程中,村里人正全力救火(由放花炮引起),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作案时间和外部环境。案件3中的犯罪嫌疑人王堆红凌晨3点用砖头砸死其妻赵爱玲,后又用自制土枪自杀。三起案子都是由于犯罪嫌疑人情绪失控造成的,如果有较长一段时间,再有人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化解,悲剧就很有可能避免。
二、案件的深层原因分析
我们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三起案件只是我县千百个婚姻家庭纠纷中最为激烈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婚姻家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不过没有以这种血淋淋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出案件中所蕴藏的深层原因,为更好地解决危机中的婚姻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一)历史原因
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期,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婚姻家庭的稳定。如案件3中的王堆红始终认为妻子是后婚,没有给自己生出一男半女,使自己断子绝孙,心里严重失衡,这也是他们平时争吵的原因之一。案件1中的田喜明到人家做上门女婿,背上了沉重的心里负担,再加求婚一再遭到拒绝,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挫折感。心里上自卑,身体上残疾,行动上受挫,他就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二)社会原因
这表现在一个是受文化传媒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生活改善了,开始寻求一些刺激的、新鲜的东西,于是,个别人染上了“吃、喝、嫖、赌、毒”等恶习,有了这些恶习,势必要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婚姻家庭矛盾;同时,个别人对婚姻缺乏责任感,在神圣的婚姻殿堂里也是来去自由。案件2中唐向军的妻子在没有跟唐向军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滞留娘家不归,使唐向军以为是娘家从中作梗,才酿成了灭门惨案。
(三)经济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富裕的生活,于是一些人为此选择到外地、甚至国外去打工、去发展,夫妻从此开始了“孔雀东南飞”的生活,尤其是在农村,女的在家务农,操持家务,照顾老人,男的外出打工,挣钱。结果,钱没挣到,夫妻的心却离得远了。如案件3中的王堆红,长年在外打工,和妻子感情淡漠,这也是他杀死妻子的原因之一。还有,在经济上女方依附心理严重,宁可忍辱负重,也不和男方离婚。
(四)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法制建设尽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受道德约束的地方多,而受法律约束的少。如果一个人对家庭不尽义务,将如何用法律来制裁?如果一个人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在不离婚的情况下,法律如何制裁?如果一个人有了婚外情,法律又是如何制裁?过多的是通过道德来约束,然而,如果一个人视道德于不顾,人们又用什么办法来约束他呢?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如案件1和2中,犯罪嫌疑人面对女方的退婚和离家,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法律办法,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于是他们采取了最直接,最残忍的办法来给自己讨个说法。
三、建议及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婚姻家庭危机时有发生。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更是广大妇女的共同心声。如何把这些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是我们每一个妇女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弘扬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新风尚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要将这些法律纳入普法总体规划,努力提高妇女群众的法律素质,提升自我维权能力。同时要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公、检、法司及妇联组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进一步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的家庭美德,在广大农村广泛宣传《婚姻法》,倡导和睦亲善、平等友爱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新风尚,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质。
(二)加大调研力度,实施源头维权
婚姻家庭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挖掘影响婚姻家庭的客观和主观原因,探索解决婚姻家庭问题的路子,积极向法院、公安等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家庭矛盾的发生。比如推动建立家庭暴力预警制度、出台相关防范措施、提供法律援助等,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干预和调解作用
要充分发挥乡、村妇联组织的作用,大力建办家长学校(或婚姻学校),向农村群众传播民主平等的现代婚姻家庭新理念,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婚姻家庭这门学问。同时,发挥乡、村两级妇联组织维权站的调解作用,使家庭矛盾在第一时间、就地就近得到帮助和调解,避免和制止家庭矛盾升级。
(四)建立相应的社会服务机构,为群眾提供帮助
要建立一些诸如反家暴中心、妇女儿童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当人们的婚姻家庭亮起红灯或出现问题时,他们可以找到相应的地方或部门去倾诉、去寻求帮助,使其尽快地摆脱困境,走出误区,避免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发生。
(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分析 篇4
美国居民的按揭贷款根据质量和信用分为三类:最优贷款、超A贷款、次级贷款。引发此次经济风波的就是“次级贷款”。次级贷款时专门为信用记录不佳、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 次级贷款的特点是借款人甚至不用出具收入证明就能从银行轻易获得贷款, 并且次级贷款执行的是浮动利率制, 美国大部分低收入者由于信用记录差而无法申请普通抵押贷款, 转而申请次级贷款, 因此次级贷的申请人均为美国中低收入者。2011年“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经济已步入衰退, 为挽回美国经济, 美联储两年内近10次降息, 至2003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995年来最低。同时自2000年来, 美国房价不断攀升, 到2006年, 根据标准/席勒房价指数显示, 一些次级贷公司乘势向众多信用等级差的客户推广此类贷款, 这些贷款人可以再无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购房, 仅需声明收入状况, 而不需提供任何与还款能力相关的证明。据联邦抵押贷款银行协会统计, 截止2006年底, 次级贷规模为15000亿美元。这些金融次贷公司将抵押的房产转化为金融证–在全球各地的基金市场发行, 所形成的衍生品市场规模为100000亿美元, 且75%销往国外。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阶段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7-8月, 危机初步爆发, 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纷纷破产倒闭,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被迫进入“降息周期”。
第二阶段:2007年底--2008年初, 花旗、美林、瑞银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 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 美联储和一些西方国家央行被迫联手干预。
第三阶段:2008年3月份, 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Bear Stearns Cos) 濒临破产, 迫使美联储紧急向其注资, 并大幅降息75个基点, 引发全球股市暴跌。
第四阶段:2008年6-7月份, 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 (房利美) 和美国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 (房地美) 陷入困境。
第五阶段:2008年8-9月份, 雷曼兄弟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接受美联储监管。
三、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
(一) 利率过度调整, 房价由涨至跌
美联储的连续降息, 无形的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房价一路上扬。由此金融机构发放了大量的次级贷款, 风险便隐藏在上涨的房价下。2003年美国经济全面复苏, 为抑制通胀,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由松变紧, 利率连续上调, 导致部分人无力还贷, 违约率不断增加。利率的上升又造成购房成本的增加, 房地产需求下降。同时房地产为了回收资金, 则会想法设想增加房屋销售量, 再加上因违约而被收回拍卖的住房, 房屋的供给明显增加。一方面需求下降, 另一方面供给又不断增加, 按照供求和价格机制, 房屋价格会持续下跌, 导致房地产价格泡沫破灭, 次贷危机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二) 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引发金融衍生品风险
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带动下, 次级按揭贷款市场过度繁荣。而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次级贷转给房利美, 房地美以及投资银行, 后者再将次级贷打包转化成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卖给各类投资者形成证券衍生品, 在这个过程中, 次级贷的价值成十几倍的放大。链条中各经济主体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当房价下跌致使借款违约时, 风险顺着利益链一阶一阶的传递, 风险逐渐积累, 一旦次级贷款出现问题, 便会引发整个金融市场危机。可见, 次贷市场的过度繁荣, 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三) 政府监管缺乏
对于金融的监管, 美国一直奉行的是最少的监管即为最好的监管, 强调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以及市场规律完全有能力防止风险的产生, 实行宽松的金融监管策略。同时美国政府希望通过次级抵押贷款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于是忽视了次级贷以及其转化形成相关证券的风险。在此问题上, 美国政府的监管职责严重缺乏。同时, 美国次级贷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或经纪商发放, 重要的是这些贷款发放机构并不在联邦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内, 这种监管的缺乏, 造成了房贷机构为了追求高利润, 随意扩大次级贷的发放规模, 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四) 信用评级严重失真
在整个次级贷款打包形成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 需要评级机构的评级, 然而美国的评级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评级机构评级时致命的问题在于信用评级的服务费由证券发行人支付, 简单说就是评级人向被评级人收费。而且评级机构进行评级时, 会对证券的等级提出建议, 其实是参与了债券设计过程, 从而收取相应的费用, 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所评证券的金额级别, 评级越高, 越利于债券销售, 收取的评级费用也越高, 与信用评级的真实性或准确性没有关系, 这必然会造成在利益的驱使下, 评级机构作出错误的甚至是违背事实的评级结果。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无疑给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启示, 尤其是在金融产品的创新及政府监管等方面值得警示
摘要:2007年4月2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 至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序幕。此后, 危机愈演愈烈, 最终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文章对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背景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次贷危机,次级贷款债券,房地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Adam B.Ashcraft TilSehuerinann.Understanding theSecuntization of SubPrime Mortgage Credit.Federal Reserve Bank ofNew York Staff.2008 (3) .
[2]李志.美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J].农村金融研究, 2005 (5) :20-25.
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篇5
一.监管理念上:
首先会重新审视市场的作用。这次危机的演变过程显示,微观主体存在逐利本性,仅仅依靠市场本身力量,要么容易导致资产泡沫,要么就是以金融危机这种破坏性方式清理市场,给全球金融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最少的监管就是最好的监管”应该会被摒弃,监管部门力量会增强。
其次,会加强金融监管创新意识。金融创新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有了新的来源,为了及时有效监管,监管制度、监管手段的创新也必不可少。
再次,会用合作的思维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在国际合作方面,存在一个普遍难题: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和信息交换的平台与机制,监管者对国际性金融机构的跨境活动,尤其是国际资本流动,缺乏了解。
二.监管的实践上:
1.会促进进金融监管的自我批评,实际上,缺乏自我审视的做法正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2.出于克服现有资本充足率框架的脆弱性尤其是资本缓冲的周期性问题,金融监管将引入宏观管理机构的周期参数,加强逆周期机制,使之更为审慎。
3.一些监管机构缺乏有市场经验和感觉的人才队伍,对市场发展的最新情况缺乏足够了解,不能掌握新产品对市场结构尤其是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而监管机构须提高队伍素质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系统。
4.由于评级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评级报告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评级结果对金融市场的重大影响力,监管当局会强化对评级运用和评级机构的监管。
金融危机与金融改革的战略选择 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改革;金融监管;统计标准
一、金融危机的特征分析
1.美国深受其害,其它发达国家也未免于难
“一损俱损”金融危机危害方式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变化变现得很明显,尤其是突出这个上下级关系。这充分说明了当全球经济危机不断深入时,金融问题更容易出现超过同界亦且向区域化发展趋势。这种传染方式会使得其他国家深受其害,这主要是市场相互并联关系密切,传播速度迅猛,这次金融危机也是发达国家难以应对。
2.国际金融组织的公信力受损
国际上的多边金融组织,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以及区域性金融组织,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备受人们怀疑,尤其是他们应对危机的动作和能量,让人不得不产生想法。很多人这样认为,这类型的金融危机组织,他们获取更多的资源,这是不合常理。有的人甚至这样提议,多边金融组织无力应对经济危机,这些组织形同虚设,应该将其解散。
3.发展中经济体难以寻找到可效仿的榜样国家
金融危机的现实,即使那些在世界上非常有享誉的发达国家,他们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国家出现的损失依旧无法避免。这样一种定义,使得榜样国家也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面对金融危机他们依旧无法走出困局。该危机使得当前世界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然而也透出一个现实问题,世界经济真实信息缺乏,而且还比较明显和突出,
二、我国未来金融改革的战略思考
1.正确运用金融产品创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为了满足客户对经济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那么就需要不断推出金融创新。然而,如果对金融产品不加研究或者不了解,对产品使用不进行控制,将容易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相对于我国金融而言,金融创新还处于萌发阶段,西方国家已经证明和实践出有效的金融创新产品或者是金融管理机制,在我国并不是完全适用,并不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我国还需要不断探索出合适的金融运行机制,并且对该机制加以改进。这就意味着,面对金融危机,理应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用优质资产作为产品后备,不良的资产将其作为后备补充,从源头上做好控制工作。同时,在不断追求改进方式过程中,不要过于在意那些复杂的金融技术,而是将基础工作落实,可以学习股权类以及债权类的基础产品推出方式和运营方式。在这个阶段,监管层责任也比较大,当前使用的监管方式,例如常见的资产负债比率,它主要是反映出资本的充足性,预测贷款组合主要应对的是潜在危机应对方式,还有一些日常中使用的交易帐户,应对的是日常风险,这些手段已经不再适应我国与日俱增的金融市场需求,衍生的产品也无法保障运行需求。管理层要紧跟金融发展脚步,使用有效的方式阶级金融出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要维护市场稳定,要激发创新者创新意识,不断支持创新,并不是当前人们所需的一味地使用废止或者是遏制的方式应对。
2.保持宏观经济基础的稳定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收支上一直出现双顺差,我国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压力,导致我国的汇率制度在上下浮动变化着,人民币也在逐渐的升值,因此需要时刻准备着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如果我国只是一味的选择使用人民币升值方式来解决升值带来的压力,用来解决贸易出现的顺差问题,这将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得经济发展保持平衡。这样我国的国际资本也就会出现大量的流失问题,我们币种出现逆转,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出现。因此,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从宏观的角度着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良好,但是依旧存在局部地区经济过热以及行业经济发展出现泡沫现象。这些现象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
1.完善个人信用体系
经济发展也属于一种信用经济,离开了信用,市场经济将很难正常运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理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当前住房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个问题会带来道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等问题出现。使得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客户信用风险出现,导致不良贷款出现。从以往发展中看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出现,可以提升违约成本。信贷人员的信用意識逐渐增强之后,他们才能逐渐降低违约事件出现,将危及遏制。
2.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并重
银行进行内部控制,这是降低风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因此,银行发展应该在收益和风险中做出选择,而且是一种理性选择,逐渐提升防范风险意识,将风险遏制住。银行风险内部控制,应该建立在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性上,扩大信息资源共享效益。建立银行数据库,对当前市场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以及预测,为内部控制提供精准信息。另外,健全银行的自律机制,提升同行合作效益,加强同行间保护,使得行业监管水平提高。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深度 加深,能够一同维护市场稳健发展,使得成员利益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陈梦龄:博弈视角下的监管与市场——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监管与市场的博弈[J].会论文集.2010年5期.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7
财务风险处于各种风险的核心地位, 企业各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最容易通过财务指标预警体现出来, 风险预警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 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 将财务风险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 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财务风险既可以给公司带来收益, 也可以给公司带来损失。公司要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树立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以及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来规避风险, 以此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客观原因, 也有主观原因, 归纳起来有以下方面。
(一) 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局势下, 其财务管理系统难以应对激烈的外部影响。持续的通货膨胀, 使得中小企业资金供给短缺, 货币贬值, 资金成本不断升高, 而银行利率的变动也给中小企业的筹资带来了不小的风险。虽说目前部分中小企业也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 但由于自身规模及资金不足等原因, 这些机构大多不尽合理, 管理经验不足, 所以这部分财务机构在面临外部环境变化时, 因不能有效抵御外部风险而使企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二)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带来的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是企业因财务运作不善, 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动态过程, 它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 处理不当甚至会使企业倒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只要有财务活动, 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 许多公司管理风险意识浅薄, 缺乏控制, 大量应收账款无法回收, 直至成为坏账, 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三) 投资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危机
企业的投资决策失误可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目前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大部分依赖经验决策和主观决断, 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 常常存在对项目的盲目投资, 导致投资频繁失误, 成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一大重要因素。
(四) 商业信用过度使用的影响
商业信用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 特别对于销售型企业, 由于商业信用的广泛使用, 随之而来的是商业信用风险的大量产生。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 商业信用大度幅度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能力, 扩大了销售, 但同时应收账款指标也大幅攀升, 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 企业就会发生财务危机。
(五) 资本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财务危机
合理的资金结构能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 如果企业的负债过高, 就会引起财务风险, 背负沉重的负担。企业为了扩大生产或扩张太快, 往往会忽视资金结构的变化, 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失误, 会给企业的现金流和到期债务形成巨大压力。企业在融资之初, 就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 预见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 避免企业陷入危机。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构建原则
(一) 系统性原则
财务预警系统的设计, 要求企业在统一的管理框架下, 建立完整平衡的预警指标, 企业各部门的运作系统考核, 要统一于企业大的运营体系, 用整体系统的大原则平衡协调各个环节的的目标。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能及时发现财务状况的恶化, 帮助企业分析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 进而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扭转财务状况恶化的势头。系统的预警体系, 能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化解危机,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 预测性原则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因素, 会通过各个指标表现出来, 企业通过分析指标的变化, 及时发现问题, 为企业纠正错误赢得时间, 减少损失的发生和程度。企业在设计财务预警指标时, 必须注意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与财务评价系统的区别。
(三) 动态性原则
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变化的过程, 财务预警指标在设计之初虽然综合了历史数据以及展望预测, 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一成不变地机械照搬。当实际发生变化时, 就要合理把握动态信息适应变化。预警指标也要动态科学地设计, 最大限度地与变化的经济环境相适应。
(四) 实用性原则
一个系统的建立, 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有利于企业的运营, 任何复杂而不切实际的管理设计都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体系的实用和易于操作是关键, 一个无法在实际中顺畅执行的财务预警系统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选取
企业财务预警指标的选取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偿债能力指标, 它是企业能够承受的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 有短期和长期指标之分。衡量偿债能力是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二是营运能力的指标。可选择资产周转率、利用程度影响较大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三是发展能力指标, 可选择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资本积累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标。
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 是如何确定预警的指标和判断预警的警戒线, 有两种思路。一是单一模式思路, 单一模式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恶化程度来预测财务风险。二是综合模式思路。综合模式思路是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风险, 即建立一个多元线型函数模型, 来综合反映企业风险。综合模式认为, 企业是一个综合体, 各个财务指标之间存在某种相互联系, 对企业整体的风险影响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种模式给企业一个定量的标准, 从总体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 有利于不同时期财务状况的比较。
四、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一) 加强企业内部调整, 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
在经济、法律、市场、社会文化、资源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下, 企业财务面临着许多风险, 但并不能说企业本身就无能为力。针对外部环境因素, 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进行详细分析, 把握其变化规律和发展方向,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 制定相应的应变措施, 提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 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
(二) 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可行方案进行认真筛选, 选择适合企业的正确的决策, 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状况和资金能力, 选择适合的筹资方式, 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 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此一来, 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进而避免因财务决策失误带来财务风险。
(三)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宏观调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政府应当更多的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加大信贷支持的力度、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商业银行应更多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建立健全可行的适应中小企业财务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多种途径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小企业也应建立起现代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优化自身筹资渠道, 优化资本结构, 选择合适的融资手段, 减少财务风险。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财务风险是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有效的对策来防范财务风险, 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的。推动企业的发展, 不仅需要外部的扶持, 更应强大自身资本, 适时调整经营管理模式, 改良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 建立企业预警处理机制
在日常的财务风险管理中, 企业定期或动态地将相对应预警指标和临界值进行比较, 如果预警指标临近或突破临界值, 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发出警报, 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 及时调控企业的财务资源分配, 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不断运行在合理区间。财务风险警报后, 企业需及时发出财务风险控制指令, 采取相应的措施, 减少风险的损失。
(五) 企业要不断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高层管理者要强化风险意识, 学习风险管理知识, 理顺财务管理职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我国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保证风险预警系统的科学实施, 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堵塞漏洞, 消除隐患, 防范风险,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涛, 钟宪军.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开发研究, 2010 (2) .
[2]周仲禹.基于企业倒闭现象看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中国经贸, 2014 (13) .
[3]李晓龙.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其对策探究.经营管理者, 2014 (24) .
[4]于占得.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新财经:理论版, 2010 (12) .
企业财务危机形成机制研究 篇8
企业危机是由内部管理因素与外部环境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致企业危机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管理不善, 根源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法人治理、企业文化、危机意识、信息沟通和内部干扰等。从对企业危机发生影响的方式上看, 有些管理要素是企业发生危机的根源, 有些管理要素既是危机发生的根源也会加速企业危机的发生, 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可以称为企业危机发生的中介变量。此外, 不同的原因对企业危机的发生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一) 影响企业危机发生的要素及其分类
根据波特的市场竞争理论和钱德勒的企业管理理论, 张良森 (2007) 将企业危机形成因素初步划分为企业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企业运营管理等四个方面。如果企业存在危机倾向, 这四个方面至少有一个方面存在问题。因为运营管理的范畴很大, 包括的要素很多, 张良森进一步将企业的运营管理分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企业内部干扰、企业认知能力、内部信息沟通、危机意识、行业环境等八个方面的要素。这样, 包括企业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要素后, 共有11个企业危机影响因素。为了便于研究, 张良森将上述11个要素归类为三大类别的危机影响要素:企业组织管理因素, 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结构、法人治理、管理制度和企业认知能力;变化干扰因素, 包括环境变化、内部干扰和行业制度;激化扩散因素, 包括企业文化心理、危机意识和信息沟通。
(二) 实证研究结论
张良森 (2007) 采用管理学界研究企业危机发生可能性最常用的方法, 即评估一定时期内危机趋向事件的数量和指标来界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以这种可能性作为因变量,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使用结构方程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进而得出了企业危机发生与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度和相互作用方式并构建了企业危机形成机理模型 (图1) 。
(1) 三类危机原因对企业危机发生的影响。组织管理因素、激化扩散因素和变化干扰因素都对企业危机的发生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危机的影响最大, 激化扩散因素次之, 包括外部环境不利变化和内部失误在内的干扰因素对企业危机的影响最弱。三类危机原因对企业危机的作用机理是:变化干扰因素是企业危机爆发的触发性事件, 会干扰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降低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并诱发企业危机;内部管理因素对企业危机的影响更直接, 程度更深, 良好的内部管理可以有效抵御内外变化干扰事件对企业的影响, 提高企业对危机的防控能力, 降低危机的发生, 反之, 则会直接导致甚至加速企业危机的发生;激化扩散因素是企业内部管理软环境, 会降低或加剧内外干扰因素的变化幅度, 如果企业文化、危机意识和信息沟通不良则会降低内部管理对不利事件的解决与处理能力, 从而促成企业危机的爆发。
(2) 变化干扰因素对企业危机发生的影响。对企业管理造成变化干扰的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内部操作和管理失误以及行业制度三个方面。张良森的研究发现, 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操作不当和管理失误对危机的影响最大, 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企业危机的发生产生显著的影响, 行业制度方面的原因对企业危机发生有正的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通过调查样本的比较, 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和操作失误等变化干扰性质的小事件与企业文化和危机意识密切相关, 更容易导致企业危机的发生。
(3) 组织管理因素对企业危机发生的直接影响。在企业内部管理因素中, 管理制度、战略管理、企业认知、法人治理等四个因素对企业危机发生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组织结构对企业危机发生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从对企业危机发生的影响程度上看, 依次是管理制度、战略管理、企业认知、法人治理和组织结构。通过实证样本的分析, 张良森发现, 管理制度, 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约束,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内部机会主义行为就更有可能发生。风险管理控制不力, 内部干扰事件就会增多, 当内外干扰事件超过企业正常管理能力水平时, 企业危机就一定会爆发。
(4) 激化扩散因素对企业危机发生的直接影响。对企业危机的发生具有激化作用的因素包括企业文化、危机意识和信息沟通等三个方面。这三个因素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软环境, 对企业管理起着“润滑剂”或增减组织交易成本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和管理者都不能忽视企业文化、信息沟通和危机意识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管理层和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也会阻止企业危机的发生。反之, 这些企业有效运行的“软件”会加剧企业危机的发生。这些因素既直接影响企业危机的发生, 也通过扩大变化干扰事件的影响和损害内部管理因素来间接促成企业危机的发生。在促成危机发生方面, 危机意识大于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大于企业文化。
(5) 激化扩散要素对危机发生的传导、扩散效应。在企业危机发生过程中, 组织管理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干扰同样会借助企业文化、信息渠道和危机意识发生交互影响。在企业文化、内部管理和外部干扰之间交互作用对危机的影响研究中, 张良森发现企业组织管理因素单独对企业危机产生影响, 而企业变化干扰因素与企业文化、危机意识因素则共同影响企业危机发生, 企业变化干扰因素既直接影响到企业危机发生, 又通过企业文化因素间接影响企业危机发生。
综合企业危机形成的一般机理, 张良森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要素的角度揭示了企业经营危机发生的一般规律。企业经营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要素, 这些管理要素即企业法人治理、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战略、企业管理层的认知、企业文化、信息沟通和危机意识等。这些管理要素的质量决定了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力, 也决定了产生于企业内部干扰事件的多少和企业解决这些干扰事件 (风险事件) 的能力和水平。当企业的管理能力不能解决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干扰事件 (风险事件) 时, 在触发事件的影响下, 企业经营危机就会爆发。进一步,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互为条件相互转化, 企业经营危机的形成和发生至少会引起企业的财产损失、投资失败、费用上升和收入下降中的一项或多项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会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上升、现金流量和现金存量的减少, 当债务到期企业的现金存量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 就会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三) 财务危机形成的会计表现路径
彭韶兵和邢精平 (2005) 系统地研究了企业财务危机的内涵和特征, 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形成机理的会计表现路径, 如图2所示:
彭韶兵和邢精平认为, 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费用升高。费用升高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自有资金出现不足, 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 同时, 负债的利息支出将进一步导致企业费用水平增高, 形成恶性循环, 巨额负债无法偿还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二是销售收入下降。销售收入下降所形成的财务危机会计表现路径与费用水平原因完全一致。三是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将导致资金周转短缺, 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 同时, 负债利息的支出将进一步导致企业费用水平的升高。如果项目无法按期投产, 或者投资收益与预期水平差异较大, 企业将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而巨额负债无法偿还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二、财务危机形成过程模型的构建
公司治理和企业管理的连接点是企业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 公司治理层是全过程的管理———战略决策、监控和调整, 企业管理层负责战略的执行和局部微调。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是企业实际上的最高权利和决策机构, 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和企业经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会的工作。缺乏良好治理模式的公司, 即使有“很好”的管理体系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 就像一座地基不牢固的大厦;没有企业管理体系的畅通, 单纯的治理模式也只能是一个美好的蓝图, 而缺乏实际的内容。因此, 为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目标, 需要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企业价值的下降, 最终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结合商业失败模型、企业危机生成的机理模型和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会计表现路径, 笔者构建了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过程模型 (图3) 。由图3可以看出,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和外部环境都会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产生影响。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部因素通常充当触发性事件促成财务危机的发生, 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触发性事件是现金流量不能偿还到期债务。
(一) 公司治理缺陷对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影响
公司治理缺陷通过两条路径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产生影响。一是由于公司存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导致代理人对公司利益的直接或间接侵占。具体体现为: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层丧失独立性、未履行忠实义务或行使不当行为导致企业财产的直接减少和企业筹资能力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代理人的利益侵占会直接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行情或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重大影响, 从而导致现金流的断裂, 并诱发企业财务危机。二是由于公司的治理层存在企业认知缺陷而导致企业战略决策错误。错误的企业战略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指标的恶化, 同时企业缺乏对战略的及时修正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整, 或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企业的修正行为无效, 这样, 财务状况的持续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二) 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的共同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战略正确, 但被企业管理层错误地执行。在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到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控制失败, 公司治理层面的监控和调整失效, 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风险事件不断发生, 企业没有及时地应对、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或难以应对, 从而引发企业经营危机。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 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互为条件、交互影响, 经营风险事件的发生必然会导致企业业绩的持续下降, 财务指标恶化;企业业绩的下降不仅会导致股价重挫, 使投资者丧失信心, 更会影响公司的融资渠道和商业信用, 使企业再融资能力渐趋枯竭;不断产生的亏损也会消耗企业已经积累的经营成果, 使公司的再生产能力下降;此时如果遇到市场行情的持续不利变化, 如经济衰退或行业竞争的加剧, 则企业销售收入的下降、成本费用的上升或投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将会导致企业现金流的逐渐减少, 在债务到期而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存量来偿还到期债务时, 企业财务危机就会发生。
(三) 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外在表现
企业财务危机的外在表现是财务危机发生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显性特征。由图3可知, 财务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财务状况恶化表现为负债比率的上升和现金的减少。财务状况恶化有两条路径:一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收入下降和 (或) 费用上升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导致企业现金净流量减少, 同时也导致企业筹资能力下降、债务比率上升和固定利息费用的相对上升;现金净流量的下降会影响到企业下一次的资金循环和周转, 即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下降, 这样会进一步加剧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如此恶性循环, 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二是过度投资。过度投资一方面会造成企业负债比率的上升和筹资能力的下降,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企业利息费用的上升或占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资金, 造成企业现金的减少, 导致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盈利能力的下降;如果投资项目不能实现预期目标, 逐渐减少的现金净流量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的逐步下降;如此恶性循环, 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基于上述分析和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过程模型可知, 财务状况恶化是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原因, 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是财务危机发生的内在基础, 公司治理弱化是现代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最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关系研究——基于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1]崔学刚、王立彦、许红:《企业增长与财务危机关系研究——基于电信与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2]崔学刚:《董事会治理效率、成因与特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财贸研究》2004年第4期。[2]崔学刚:《董事会治理效率、成因与特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财贸研究》2004年第4期。
[3]戴璐、汤谷良:《财务负责人的公司治理角色与战略管理角色冲突》,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3]戴璐、汤谷良:《财务负责人的公司治理角色与战略管理角色冲突》,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9
关键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原因,措施
2013年以来, 由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原因, 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 前几年伴随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巨额地方债务成为当前和以后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地方债务的特点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我国地方债务形成在制度等层面的原因, 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
一、中国地方债务现状
2013年之前, 由于我国政府没有系统公布过全国的地方债务情况, 因此, 虽然对我国地方债务数额众说纷纭, 但是始终缺乏可靠的权威数据支持。直到2013年12月30日, 国家审计署发布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 对地方债务的数据统计才有了一个可靠来源。根据该报告显示的数据, 截止2013年6月底, 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万亿元, 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3万亿元, 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6.66万亿元。三项合计高达30.27万亿元。从负债率来看, 截至2012年底, 全国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当年GDP (518942亿元) 的比率为36.74%。同时, 该报告还显示, 省市县乡四级政府分别负偿还责任的债务占据的比例对应为16%、45%、36%、3%;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中, 银行贷款占比达50.8%, BT占到11.2%, 发行债券占10.7%, 信托融资占7%, 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融资占1.8%。在地方政府债务的举债主体中, 地方融资平台举债占负有偿还责任债务比例为38%, 政府部门和结构占比28%, 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占比16%, 这三类举债主体累计占比82%。如果将债务规模和地方政府的财务相比较, 至2013年6月, 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为52.25%, 如果将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 债务率为70.45%, 低于100%的国际警戒线。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 我国的地方债务具有负债金额高但是风险可控、多数集中在市和县一级、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等特点。虽然我国地方债务率低于国际警戒线, 债权人多为国内机构及个人, 与欧债相比, 处理的难度要小得多, 整体风险可控, 但是, 从我国地方债务负债总金额来看, 高达30.27万亿, 而且地方债务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 这一巨额债务的形成对我国地方来说, 仍然是一个较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如果不引起重视, 及时采取措施, 很可能对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 地方经济增长依靠地方投资拉动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 各地的发展并不均衡, 全国整体呈东部地区发达, 西部地区欠发达, 中部地区居于两者之间的态势。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 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财力雄厚的地区始终只占少数。而我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一直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 因此, 抓经济增长是每一个地方政府必须实现的目标任务。这个目标的实现, 对发达地区而言并不困难, 但是对于欠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 就非常困难。我国国家经济长期依靠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拉动, 落实到地方, 主要依靠的就是投资。投资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在借贷上面具有强烈的动机, 通过大额借贷来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外资, 达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目的。这也是我国地方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地方主政官员的短期行为
地方经济增长作为我国各级政府主抓的一个重要目标, 长期以来, 也是各级政府考核官员的重要指标。换言之, 也就是说地方经济增长情况的好坏, 决定了地方主政官员的升迁。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直接与地方主政官员的个人政治前途紧密挂钩, 所以地方主政官员具有强烈的实现经济增长的动机。基层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一般是三年, 县级以上的也只有五年, 这就不要避免的造成了主政官员的短期行为。不少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大肆借贷, 以争取更多的政绩, 并依靠政绩的烘托获得升职, 在前任官员升职以后, 表面的经济繁荣掩盖了背后的巨额债务, 等到接任官员来还债, 又会继续借债来填补前任的窟窿并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如此恶性循环, 造成地方债务越滚越多。
(三) 地方在财权和事权上的不匹配
长期以来,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的是分税制财政体系,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分配并不均衡。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地方政府的公共投入日益增长, 事权与财权无法匹配, 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逐渐形成了“财权向上集中、事权向下转移”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 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不得不依靠上级政府进行补贴, 但是, 由于中央财政对各级地方财政的补贴非常有限, 而地方财政承担的任务却是刚性的, 例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粮食补贴等各种费用必须支出, 地方各项建设的经费也必须保障, 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另辟蹊径, 采取借贷、建立融资平台、采用BT方式吸引民间资金开展项目建设等来吸收资金, 经过长时间的累积, 这些资金多数转化成为地方政府的债务。
(四) 地方债制度未建立和健全
根据我国的《预算法》规定, 我国的地方政府没有自行发债的权力。这一制度的施行, 在一定时期对规范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 限制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以外的权力, 避免地方政府乱发债造成财政赤字, 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 在地方政府需要大量资金以支持工作目标完成的时候, 这一权力的缺失, 使得地方政府利用地方债来筹集资金根本无法实现。各级政府在走正规渠道无法筹集资金的情况下, 开始寻找其它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主要有通过城投公司、找银行直接贷款、以政府信用作为担保获取资金等方式, 地方政府采取这些方式的后果之一, 就是地方债务的不断累积和增加。
三、中国地方债危机的解决措施
(一) 完善分税制财政体系, 使地方事权和财权得到统一和匹配
目前, 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没有得到统一, 财政上捉襟见肘, 行政事务还要确保完成, 长期以来, 造成了地方债务的累积和增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 我国要对各级政府的职能进行明确划分,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管理的主要事项必须清晰;其次, 在此基础上, 对目前实行的分税制进行改革, 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管辖的事务多寡来分配财权;最后, 每年要对地方财政预算和支出进行对比和考核, 同时要考核地方行政事务的完成状况, 根据地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来合理调整次年的财权分配, 避免财政支出出现不合理增长, 造成浪费。
(二)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
要避免我国地方债务的膨胀, 化解地方债务危机, 避免债务风险的形成和发生, 必须建立地方债务管理体系。首先, 地方政府要建立地方债务统计制度和定期上报、披露制度, 在对地方债务进行统计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应统尽统, 统计的范围不仅包括显性债务, 还包括由政府担保和负责的各类债务, 主动接受上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其次, 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建立严格的负债决策审核制度和债务责任追究制度, 对地方债务的负债决策必须经过科学评估、由专业人士组成考察小组进行考察、集体研究决策等程序, 并且, 对任期内负债的主政官员, 在离任时要对债务偿还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存在重大过失的要进行责任追究;最后, 要对所有新增债务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管, 对贪污挪用的人员和单位, 要依法追究责任, 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严格规范资金的使用程序。
(三) 改变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制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我国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 长期停留在将GDP增长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上面, 引发了政府官员强烈而盲目的通过大量贷款来吸收资金, 加大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要消除这一误区, 让政府官员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必须对以前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 科学的建立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 并以此来决定官员的升迁。对于政府官员任期内的债务问题, 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考核, 一是要考核政府官员在任期之内产生了多少债务, 是否经过规定的决策程序;二是要对政府官员任期内产生的主要债务进行审计, 考核债务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考核政府官员任期内债务的收回情况以及形成的资产情况。要让政府官员真正认识到肩负的责任, 使其对任期内的债务问题高度重视, 避免不计成本、只有投入不管产出的盲目负债。
(四)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 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在厘清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对政府职能进行科学定位, 坚决改变过去那种一切依靠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在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上, 必须坚持市场的归市场, 政府不进行过多干预, 将主要精力放到制度建设和公共管理服务上面。同时, 要尽量缩减政府的开支, 以事定岗, 按岗定员, 对多余人员进行分流或精减, 避免人浮于事。在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优化以后, 由于地方政府所管辖事务的减少, 必须会减少政府大量不必要的开支。另外, 对政府投资, 也要进行规范, 在当前地方债务居高不下、债务风险持续加剧的形势下, 必须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负债经营的规模。对一些负债多、经济落后、抗风险能力差的地区, 债务规模要只减不增, 并逐渐实现收支平衡;对经济发达、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地区, 可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增大债务规模, 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除了对政府举债进行控制以外, 值得注意的是, 要注意对事业单位擅自举债的情况进行监控, 防止事业单位管理不严, 造成债务的急剧增加, 最后转嫁到地方政府。
(五) 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制度
地方政府的发债权一直未能得到落实, 这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地方政府通过发债来解决资金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制度, 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政府合理的资金需求, 同时, 还可以盘活民间大量闲置的资金。因此, 建立地方政府的发债制度, 非常有必要。建立地方政府发债制度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 并严格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 落实相关责任。要对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和举债规模进行合理评估, 以免出现到期债务无法偿还、政府信用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
结束语
对于我国当前的地方债务,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 预防风险。同时, 中央政府应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角度, 出台政策, 合理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财力分配。另外, 还要改革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拓宽地方政府的筹资渠道 (如发债) , 切实解决地方政府的资金问题, 避免地方债务恶性膨胀带来的诸多风险。
参考文献
[1]温连青.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及其防范[D].山东财经大学, 2013.
[2]赵利明, 吴赢赢, 朱仰军, 茆英娥.地方政府债务的会计核算:现实问题与改革思路[J].财经论丛, 2012 (05) .
[3]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4]王璠.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
[5]李敏.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6]贺楷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防范方式[D].吉林大学, 2015.
[7]杨飞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运行态势调查及政策建议[J].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7) .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10
民间借贷资金链条中囊括了银行、企业和个人, 以及典当行、投资公司、信托和担保公司等各种机构, 整个链条环环相扣, 只要这条资金链条上有一家企业发生了信用违约问题, 其风险将会迅速在资金链上的各个方向传递。
1.1 直接主体———个人、中小企业以及大型国有、上市公司
在已爆出的非法集资案件中, 自然人个体、个体经营者等大多参与了全民借贷的浪潮中。作为一个特殊的主体, 企业在民间借贷链条中既是资金的需求者, 又是放贷者。全国工商联对17个省市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90%以上的受访民营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 小型企业选择民间信贷的高达67.8%。而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作为享受商业信贷资金配置的主体, 一方面通过正规金融渠道以极低的成本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 另一方面将资金放贷给第三方, 转身一变形成了影子银行。据估计, 差不多有90%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地参与了高利贷业务, 有些国有上市公司几乎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于资本收益[1]。
1.2 间接主体———银行
我国的金融体系属于银行主导型, 银行融资在我国企业融资形式中占有其他融资形式不可相比的地位。在2010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再提高的背景下, 银行放贷能力下降, 严格控制贷款规模。一方面是政府的信贷监管要求, 一方面是民间借贷市场高额的利率吸引, 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银行暗地将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民间借贷市场, 例如银信合作模式。
1.3 新生力量———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迅猛发展
自2010年以来, 信托、担保及小额贷进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从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上来说, 2010-2012年数量增长了2倍。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 信托公司在我国目前发展之迅速, 令人咋舌。5.3万亿, 这是中国信托业截止至2012年第一季度最新的总资产规模。从千亿到万亿的数量级增长, 信托行业已实现增长31倍。无可争议的资产规模数据使得信托在2012年有望超越保险业成为金融行业第二大组成部分。
2 此轮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2.1 民间借贷爆发前的经济环境———基础货币大增, 流动性充裕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令世界经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处于流动性和低利率的环境。国内方面, 在2008年4万亿经济计划促动下, 各级政府快速扩大铁公基项目投资, 国有企业也大举借贷, 导致各银行大量放贷。2009年一年, 全国的银行信贷净增长9.59万亿元, 同比增长了32.99%, 2010年全年又新增贷款7.95万亿元。
2.2 货币政策收紧是民间借贷危机的导火索
2009-2010年基础货币的增长及银行信贷的扩张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在金融危机中没有下滑的原因, 银行贷款及政府支出的增加抵消了企业盈利的下降及资本市场的萎缩。但随着市场流动性的过剩, CPI从2009年开始不断飙升。在通胀高涨的背景下, 央行管理基础货币流动性的手段主要是依靠调节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后, 央行12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5次加息, 致使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 再创历史新高点。
2.3 中国金融抑制特征是导致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低利率以及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 基础货币激增并且导致信贷大增的前提下, 为什么中小企业却面临资金饥渴, 民间借贷市场异常繁荣?原因可归结为:金融抑制。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以下特征: (1) 政府对利率严厉管制, 由此形成的信贷利率差被认为是我国银行业暴利的重要来源:我国金融市场大抵分三类利率, 人民银行政策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收益率和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是由市场自由决定。在中国目前各种利率中, 最为重要的商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受到控制, 而利率调整的决定是由国务院做出, 而且需征得其他部委的同意, 央行本身对利率的决策缺乏独立性。 (2) 我国对金融领域实行严格的准入制, 经营牌照的稀缺使得很多资金无法经营银行, 并且金融体系的独立性较低, 对政府的依赖性强:目前银行体系仍主要为国有, 大多数银行, 由政府持有大多数股权, 或通过政府机构和企业来实施控制, 而民间资本无法进入正规金融领域开办银行等。 (3) 资本市场上, 我国政府对股票、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着严格的控制。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在加速的同时, 中国经济的证券化却在受阻, 资本市场在相对萎缩。从社会融资总额的各项比重中我们也可以发现, 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形式占社会融资总额的比重相对于其他融资形式来说, 仍然偏低。
3 总结
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和高涨的CPI背景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此轮民间借贷危机。对于民间中小企业而言, 收紧的货币政策并不是导致民间借贷爆发的根本原因, 只是导火索。2008年后市场整体的流动性过剩, 加上中国金融抑制的特征, 金融危机后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对资金的需求, 共同刺激了本轮民间借贷的爆发。
摘要:2010年以来全国的目光都聚焦在民间借贷这个话题上。不少学者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 宽松的货币政策收紧是此轮民间借贷风暴的导火索, 再加上中国固有的金融抑制特征, 共同导致了此轮借贷风潮的爆发。那么此轮民间借贷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以及在民间借贷资金链上的参与主体的特点是什么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民间借贷,金融抑制,货币紧缩
参考文献
[1]陈将来.民间高利贷危机的根源:利率双轨制.[DB/OL].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09/29/t20110929_16649137.shtml.
[2]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 1988.
[3]王春宇.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研究[D].黑龙江:哈尔滨工商大学, 2010.
王爷的金融危机 篇11
六王爷很有钱。据《南史》记载,他盖了30间仓库,每间仓库里藏了1000万铜钱。也就是说,他有铜钱3亿。除了铜钱,六王爷还有不动产。那时候南京是梁朝的首都,就像今天的北京一样,人很挤,城区很繁华,地皮很贵,可是六王爷在南京居然占了几十处宅基和几十套房子。巨额存款加上这么多房地产,六王爷满可以荣登几回福布斯排行榜了。
您可能会问,他一个破王爷,哪来那么多钱啊,哪来的那么多房地产啊!嘿嘿,听咱慢慢道来。
这六王爷吧,做生意怕赔,打仗怕死,一辈子没有别的本事,唯独擅长放贷。他放的那叫高利贷,月初贷给您一万,月底您就得还两万,年初贷给您两万,年底您就得还十万,连本带利驴打滚,铜钱哗哗地往屋里流,想不暴富都不行。而且他不怕您赖账,他是王爷,要是想收拾个赖账的,还不跟玩似的?至于那么多房地产,大部分都是借贷的还不起钱,被六王爷收回来的抵押品——梁朝人找萧宏贷款,跟咱们今天找银行贷款一样,是必须有担保有抵押的,大批的穷人拿住房作了抵押,后来还不起钱,合同期限一到,六王爷就派人登门收屋。
站在六王爷的角度看,谁还不起贷款,他就收谁的房子,这样做不但划算,而且合理,甚至还符合现代契约精神。但是如果站在六王爷他哥梁武帝的角度看,那就不同了,因为欠债的人越来越多,被六王爷赶出家门的人也越来越多。南京城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无家可归,也会给治安带来巨大影响,所以不管是从道义出发,还是考虑到政局的稳定,梁武帝都有必要给六王爷上一道箍。
梁武帝天监八年,六王爷接到一道圣旨:“自今以后,悬券不得复驱夺。”在南北朝,“悬”有抵押的意思,“券”有房契的意思,这道圣旨是告诫六王爷,以后该放贷还放贷,但是对那些还不起贷款的,你可不许再收人家的房子了。六王爷还真听话,自此不敢逼债收屋。因为这个缘故,他前期投放出去的大笔资金都没能收回来,连本带利地亏了一个狠。
我前天读梁朝人殷芸写的《金陵拾遗记》,里面说六王爷晚年财富大减,过日子比早先节省多了。我看这跟那道圣旨有关,是那道圣旨让六王爷产生了大量呆坏账,然后突然变穷,一如在这场金融危机里翻船的那些银行家。
金融危机的形成 篇12
这里提出短期和长期问题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对于危机在短期意义上的严重性,以及在短期意义上应对的困难性,不能估计过分,尤其不能只顾眼前,而采取贻害长远的应对措施。为此,有三个问题是需要做出准确判断的。
第一,对危机本身的严重性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
这次的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说是百年一遇, 有人说是30年代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一次, 还有人说是目前所有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没有见过的一次危机。这样的形容也许都是对的。但尽管如此, 对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程度, 还是要恰如其分地进行判断。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危机的反向传导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会不会出现。我们知道, 这次的金融危机在美国是沿着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的顺序传导的。在中国, 则是直接发生在实体经济的层面, 并引发包括失业在内的种种社会问题。这都是一种正向的传导过程。而且由于这次的金融危机有一种波浪式推进的特点, 这种正向的传导过程可能会多次发生。但就中国来说, 只要反向传导的过程不发生, 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是有限的。这里的反向传导, 最主要是两个环节, 一个是实体经济危机向金融危机的反向传导, 即大量企业破产倒闭, 导致银行大量坏账的出现, 金融业不能正常运转 (尤其是房地产业) 。另外一个环节就是社会危机、社会问题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反向传导, 主要是失业和社会预期反过来影响实体经济或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 (这在历史上都是由先例的) 。无论是从中国经济本身的情况来看, 还是从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来看, 上述的反向传导过程不太可能完整发生。
第二,对于失业问题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
金融危机中的失业问题是发生在我国就业压力本来就很大的背景下。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许多中小企业的破产倒闭,另外一些企业的裁员等,无疑会为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将就业问题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无疑是正确的。但尽管如此,对失业的问题还是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失业问题主要是体现在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两个群体上。由此引起的问题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也是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的。但尽管如此,对问题的估计要恰如其分。不能简单地将失业问题的严重性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从而将农民工当作社会动荡的因素来加以提防,对农民工中正常的维权行为过于敏感化,甚至将农民工看作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对象。农民工是危机中受失业冲击最严重的群体,但其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可能没有一些人想象或描述的那么可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农民工还有承包的土地。有人说,许多新一代的农民工连地都没有种过。这是不错的。但同时也要看到,种地相对来说是好学的。大学毕业生失业者的情况与之相类似,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结婚,失业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成为新的啃老族而已,或者是延续啃老的时间而已。可能问题最突出的,是城市中已经有工作经历而且又是已经成家的失业者。对于他们来说,失业即意味着最基本生存条件的丧失。其中,有的还承担着房贷等沉重的债务负担。
第三,对于危机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
经济危机中社会矛盾的增加甚或激化,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此,在历史上发生历次经济危机中,总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甚至社会动荡。危机中社会矛盾的增加甚至激化,无疑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正因为如此,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国内对群体性事件的警惕性明显增强,有人断言2009年将是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年,有人说是所谓敏感年,各地也在纷纷加强社会控制的措施。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另一个相反的倾向也会产生,即对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产生夸大性误判。在这种情况下,对由经济危机导致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进行准确的把握,并理性地处理此类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危机的转化,特别是失业的大面积发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增加的趋势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时要看到,就总体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引起大规模社会动荡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国际上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值得警惕的倒是在有关调控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经济出现复苏的时候,如果这时导致严重通货膨胀的发生,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
因此,对于危机引起的短期的问题,要有恰如其分的估计,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估计过分。而现在的一个倾向则是,对短期的问题估计得很严重,而对长远的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当看到,中国尽管经历了30年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已经建立,但中国仍然是一个行政权力有着重要作用,政府掌握大量资源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在短时期内集中大量的资源,集中应对某些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今年保8的目标都抱着一种乐观的预期。但同时必须看到,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是在长期的意义上,而不是在短期的意义上。
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正在经历的是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但又不同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温和的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中国正在经历的,实质上并不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危机过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美国金融危机中最重要的那些因素在中国都不存在。比如,大面积的房贷断供,银行机构的倒闭等,中国的金融体系是相对健康的,而且如同前面所说的,如果不发生明显的从实体经济危机向金融危机反向传导的过程,中国短期内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国发生的不是金融危机,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没有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引发,中国的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迟早也会发生的。基本的原因是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而没有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结构条件,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几乎可以说是耐用消费品时代必然的伴生现象。
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
首先,生产过剩危机将可能周期性发作,生产过剩危机将会成为我们要不时应对的一个问题。现在有人抱有这样的一种想法:这场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插曲,而插曲总会过去的,一旦插曲过去一切又可以回复往常。这种看法是过于简单化了。西方发达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才真正完成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其间要解决消费信贷、城市化、中产阶层发育、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的不时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我国来说,这场危机实际上标志着一个经济时代的结束,一个社会时代的结束。其实即使仅仅从外部环境来看,这次金融危机也会导致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对中国的发展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短期来看,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经济衰退期,需求萎缩,对中国的进口减少,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驱动力之一;从中期来说,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将会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可能要比过去几年不利得多;从长远来说,全球化过程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探索期,中国发展外部环境中的变数会明显增加。因此不能把这场经济危机看作是一个插曲,从现在起,我们需要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这种今后可能会不时发生的经济危机。
其次,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有关这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讨论中,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即这场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如何理解这个机遇?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趁机建立资源储备是一个机会;世界上其他地方出现空白,我们填补进去是一个机会。但我认为,最大的机遇,就是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在于,转变发展方式要转变什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但我认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将发展转到内需的基础上来。内需问题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扩大内需的核心是解决国民财富分配格局的问题,是调整社会中的利益关系与社会结构。因此,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的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30年代大萧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走出经济危机的重要出路,就是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这种社会变革从眼前来说是创造形成内需的社会条件,从而成功应对这场经济危机;从长远来说,则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再次, 形成承受和应对经济危机的制度化条件。为什么要提承受的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 前面已经指出, 生产过剩型经济危机可能是我们今后要不时面对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中国也需要一场经济危机, 需要借助经济危机的压力和动力, 把发展方式真正转变过来。其二, 从这次金融危机的情况看, 我们承受经济危机的制度化条件是很差的。为什么要保8%, 为什么只有8%这样高的增长速度才能使一些问题不止于恶化?好像没有8%日子就过不下去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应对经济危机的含义之一, 是应当正视经济危机的某些破坏性后果, 该破产的就应当破产, 该倒闭的就应当倒闭。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 中国也要习惯个位数的增长。但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承受这种冲击和震荡。不可否认的是, 我们现在相关的制度安排是很脆弱的, 我们的思维也是很脆弱的。我们现在需要有一个承受经济危机震荡的制度性条件, 包括以社会保障制度为核心的社会安全网。这恐怕是这场危机给我们提出来的一个真正的问题。
【金融危机的形成】推荐阅读:
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关系09-08
金融危机的特征06-14
美国金融危机的轨迹10-18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07-09
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09-21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08-10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10-16
金融危机的产生的原因05-20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反思06-24
统计数据的金融危机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