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

2024-07-09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共12篇)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 篇1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 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当前帝国主义的金融危机的逐渐蔓延, 有可能将世界带入史无前例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混乱之中。数千万人已经受到其负面影响。美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 这导致了许多银行纷纷因亏损而濒临倒闭。银行业普遍更加关心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水平, 从而出现借贷紧缩甚至借贷枯竭, 其必然后果就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现在我们正在步入经济衰退期, 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步骤, 向银行注入资本, 并希望制定有效的政策来结束这场金融危机。但到目前为止, 危机还主要停留在金融体系之内。全世界的服务和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仍像以前一样全面进行着, 当前的经济危机肯定会加速激化资本主义已有的对全球工人阶级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对社会主义革命造就的国家 (特别是中国) 的工会和政党的挑战。金融危机肯定会导致降低生活标准、破坏公平、加重压迫、激化冲突和对环境造成破坏。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 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他;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 在金融危机之间, 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 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他;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 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 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 就带来了需求, 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 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 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 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 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 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他;地区的储蓄, 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 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 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 监管不断放宽, 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 未来两年, 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 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 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对票据业务使用中存在若干

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王琴刘敏

近年来, 我国支付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非现金支付工具作为现代化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诚信度的提高, 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单位和个人实现货币所

有权转移的重要载体, 推广使用非现金进建议:

金融危机发生的一般原因是资本全球化运动和价值实现过程中矛盾的尖锐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同发达国家一样有生产过剩、金融过度膨胀的问题, 还有本国货币与国际货币之间的矛盾。商品价值、金融资产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实现这三重矛盾相互交织和日益发展是金融危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前提。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对称依赖或中心主导与外围从属的经济体系, 则是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由中心向外围扩散, 中心对资本的垄断和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加强时, 发展中国家内部生产过剩、金融过剩和与外部联系中的国际价值实现问题正不断深化发展。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脆弱, 在国内要求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下, 发展中国家极易陷入依赖外部推动、三重矛盾日益发展的状况。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西方资本流入和出口发展而快速增长, 又因对外收支状况恶化和西方资本回流而爆发金融危机以至金融危机反复发作的原因。

21世纪初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最终取决于世界经济中各地区、各国之间相对经济实力的变化。前述世界经济运动的模式已经表明, 世界经济运动的状况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否根本上在于中心与外围依存关系的发展, 从本质上看, 这就是两部分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状况。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也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主体以实力为基础的博弈。货币金融垄断是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 就是竞争优势;处于垄断地位的一方总是支配着另一方和整个经济运动的方向, 这就是世界运动的法则, 也就是决定世界金融危机走势的基本规则。

世界经济中经济实力反映为科学发展、生产力水平、经济规模、金融市场规模和其货币是否充当国际货币。科技发达、经济和金融规模大、货币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从经济金融到文化都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产生影响。这种客观规律决定着世界经济和金融运动的发展趋势, 也决定着世界金融危机发展的前景。未来世界金融危机问题根本上取决于世界体系中各地区和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变化。

世界金融危机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很难改变。首先, 如前所述, 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将处于严重不对称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1975-1995年, 除东亚少数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之外, 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相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处于连续下降状态。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 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地位下降。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又给予东亚经济严重打击, 从而使中经济全面受挫。目前, 发

一、当前票据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支付工具, 对降低社会支付成本, 减少现金流通, 改善社会信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非现金支付工具的重要组成的票据业务更是发展迅速, 对票据业务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改

(一) 票据业务的推广没有到位

1.由于地方经济的限制和企业对票据认识的不到位, 没有真正认识到票据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加上银行长期以来只注重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对票据业

达国家占有世界财富的3/4, 最不发达国家则增加到49个。从历史来看, 金融危机发生后, 在经济格局不变、依存状况总体上不变而作部分调整时, 几乎所有受危机打击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再度依赖外部资本流入和外部拉动。

其次, 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外部债务, 国内经济结构和社会调整面临诸多困难, 出口创汇又因技术革命发展滞后和西方国家的限制十分艰难, 当西方资本流入时, 可能导致新的生产和金融失控, 而不会产生较多国际收益。这势必成为新危机的隐患。

日益加深的金融危机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生死关头:要么是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把世界经济拖垮, 要么是稳定的经济力量社会主义最终取得胜利。一场深刻的危机仍然在金融帝国中蔓延。

然而全球经济恐怕不会出现紧缩, 因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会潜在地高于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欧盟经济会出现紧缩, 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增长会明显放缓。我认为这场经济衰退会让世界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接受考验, 不仅仅是美国和西欧, 包括中国、印度、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

如果我们展望未来20年或者30年, 你会看到中国的经济规模日益接近美国的水平。在看到中国追赶美国的同时, 你会看到中国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领域转换, 就像五十年来美国和欧洲所经历的一样。这将让中国经济与今天截然不同。与其做一个制造业大国, 不如成为一个以高科技创新为驱动, 面向消费服务的经济大国。

我认为在提高国内需求和对美出口贸易萎缩的问题上, 中国应当进行认真的思考, 使得中国经济全方位地平衡发展。其中的一个方面是, 中国应当适度地进行真正的投资。假如中国在房地产领域过度投资, 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崩溃就会动摇中国的金融体系。如果对经济高速发展做出盲目的乐观估计, 因而进行过度商业投资, 这同样也会影响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我认为中国需要思考国内投资策略, 比如说在房地产和商业投资领域追求健康适度地发展。

实际上, 我想中国也应当关注如何建立和保持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经济繁荣的背后容易掩盖银行业没有得到有效监管的事实, 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的时候, 银行业监管方面的漏洞就显露出来。中国的银行业长期受到坏账的影响, 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建立稳固的现代金融体系, 不要建立现在美国和欧洲的那种债权过度的金融体系, 应当建立那种债权较少且不以房地产业为主的金融体系。美元的走强也将使使中国获益。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 篇2

自2006年以来,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到今天,终于蔓延熊熊大火,开始肆意的燃烧。尽管美国政府甚至美国主要盟国都在尽力地想办法扑灭它,尽管世界各国都期待它朝好的方向演变,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到这场大火燃烧到何时?蔓延到什么程度?而如今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

现在包括美国本国以及外界都有各方面的说法,有的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监管不严导致金融衍生品的过渡发展,另外一块是美国国家居民过渡消费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还有一些说法认为是,由于过去长期低利率的问题导致了社会最终爆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从有些专家的研究来看,其实美国本次金融动荡最终转化成危机,它爆发的影子是由于价格泡沫所引起的。在明确严格说,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可能现在美国政府给外界一种观点,是由于房地产金融衍生品泛滥,导致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出现,其实这是美国政府的一个误导,因为试图以一个抽象的,在广大民众中,或者投资人中,以抽象的概念想讲实质问题转移和扩大化。且不论到底哪种说法正确,金融危机确实影响了全球各个国家。

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会受到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联系到中国的国情和长期经济发展变化态势,中国应该如何看待此次危机呢?或者我们可以得到那些启示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否是自十九世纪末开始工业化、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以来,长达一百余年的经济繁荣期的“拐点”?进一步说,以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中心开始新的转移了,美国开始走一百五十年前英国的路了。这就是说,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美国经济长期衰退的开始,是大转型、大调整的开始,固然它不一定会出现1929-1933年那种信息不发达时代的惨烈危机,但它的出现却相当于英国1840年前后的危机,意味着一个极盛帝国的命运开始转折。性质和类型与以往的危机绝然不同。如果不看清这一点,所有的分析往往会一叶障目。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萌芽应该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克林顿新经济发展的极度繁荣之后,美国失去了未来经济发展主导的方向,于是,一方面对外制造祸端,让世界的痛苦而延缓和承载本国的危机,于是先后点燃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二次发动伊拉克战争、发动南斯拉夫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自然还有遏制“中国威胁”的全球战略的实施等,这些频繁的战争及给世界带来的麻烦,本质上都是为了美国经济延缓衰退;另一方面在国内则透过金融工具引导世界参与一起制造泡沫经济,维持这种虚假的繁荣。

第二、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利大于弊,是中国的大机遇。“此消彼长”,中国三十年厚积薄发,正进入百年长期繁荣的初期或上升期。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危机正是中国的机遇。”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危害并没有某些专家所说的那么严重,应以积极乐观辩证的态度看它的发生和演变。中国应继续走好自己的路,而没有必要为别人的过错和痛苦而忧心冲冲。

第三、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和市场大转型的强大推力。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快速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当头一棒,从此提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理念,然而,由于传统体制支撑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中国各地具有顽强的根基,因此,十年过去了,不少地方“扩大内需”根本就是一句口号,还没有放到具体政策落实上来,而是继续在扩大出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显然,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容不得某些“以出口为荣”的地方领导再片面追求“外向型”了,强大的压力必将近推动各地政府从此开始真正重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甚至发动类似于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消费革命”和“流通革命”。尽管这已经是“迟到的革命”,但毕竟它的发生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和进步,从此真正奠定中国最大经济强国的市场基础。同时,那些具有盲目外资崇拜倾向的地方政府领导也应该开始觉醒了,应全面重视开始审视如何挖掘国内的民营资本力量,并将它融入到本国的经济成长中来。

第四、所谓“救市”往往是“打贫济富”而不得人心,应尽量避免让穷人为富人买单。在一个国家,富人的“话语权”和影响政治的力量比普通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强大得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受伤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显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力显然空前强大,甚至某些财政部官员就是华尔街出身,因此,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政府“救市”被一再施用。尽管出现类似于“一百二十名专家反对信”甚至众议院否决,但最终还是“扭不过”世界最大的“金融寡头”结盟下的强大力量。市场的合理逻辑是,既然这些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繁荣的高涨期赚取了大量钱财,并以错误的决策和方式导致今天的结局,就应该为这些错误买单,理应为此付出代价。救市:永远是对错误的鼓励。怎么赚钱是富人的事,亏损由全体纳税人承担?我的看法是,危机就是对这些决策和行为的另一种“回报”,是一种合理调整的必然,“救市”往往是下下之策。

第五、在危机处理中,政府往往会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扩大自己的权力。从媒体报道中得知,在反对美国政府“救市”的观念中,相当多是质疑政府的“救市”能力,即是否救得了?要知道,现在的危机形成政府自身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政府能否扮演出“点火者”和“救火者”的双重角色?显然,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全球化市场背景下,所谓政府“救市”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当然,政府不能臵于危机不顾,必须进行“危机处理”,但危机处理不等于“救市”。“救市”是以一种“救世主”的态度来行事的,而“危机处理”则是以危机当事人的身份尽量化解危机的负面效应。如果没有约束,就常常做出超出自身权力和能力范围的事。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理性地看待政府作用,如何尽量以制度化的方式约束政府行为并约束政府放大自身的权力,是经济民主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第六、美国金融危机是否说明中国的资本证券化道路走得过快?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基本上完成了“资产货币化”道路,然后在“货币资本化”道路却由于“重外资,轻内资”尤其是轻视民营资本而进行得十分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外资主导下的工业化进程,民营资本没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化而得到有效成长,受到多重抑制。可以说,这也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之一。

第七、中国金融实际部门和学术界有一批盲目迷信美国金融的“崇美派”。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教育体制是把“英语”和“数学”两门课程作为最核心的升学考试课题,因此,许多高学历以及留学人员都是这两门课相当好的人员。由于这些人员,尤其是中国数十万英语老师,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上,因此,他们无形中不自觉地“言称必美国”,无形中充当了“亲美派”的角色。

第八、大学的专业设臵盲目追赶世界一流,模仿美国大学,危害开始显现。虽然我不反对金融创新,但对于这类金融工程技术在中国的实际可行性则一直是怀疑的,至少在相当长时期内,无须在大学里开设此类专业培养此类人才。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的专业设臵中,居然形成了一股“金融工程”的热潮。但愿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这股热潮泼点冷水,给它降降温。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大学专业设臵脱离社会实际以及盲目随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

在目前经济局面下,可能在稳定或者尽可能减少出口影响基础上,对内需关注是加强,从近期,包括刚开的党代会,内需的启动,或者内需的制造,制造内需点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大的经济政策方向。中国正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和自然界严峻挑战,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世界各国需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此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坚定信心、携手努力,我们才能共同渡过难关。

参考资料:时事与政治相关论文——整理稿

金融危机带来的监管启示 篇3

【摘要】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给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 金融危机;混业监管;金融创新;国际合作

一、我国的监管机构模式

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是分业监管的模式,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分别对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进行监管,这种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金融产品日益复杂多样的需要。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可能出现一种产品需要多个金融机构的配合,亦或者由多个机构联合推出一种金融产品,金融混业趋势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由于三大监管机构其各自的监管目标和监管手段的差异,分业监管的模式很容易出现监管重复和监管的真空地带,即存在管辖权的争夺和相互扯皮现象,相互间竞争越来越突出,协调却日益欠缺。各个机构各自为营的客观因素造成了信息传递渠道的不流畅。并且,由于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相互平行,地位平等,三方缺乏一个强势的“话语权”势必对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任何一个制度的执行都存在成本,从成本最优化的角度考虑,我国适宜设立由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领导的超级金融监管机构,作为金融业管理的最高机构下设银监部、保监部、证监部,以此实现金融领域的混业监管。这一核心领导力的介入避免各监管机构为了各自利益而产生的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把各自利益整合成共同利益。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基于同一事件充分发表意见,当意见发生分歧时可以由其直接上级领导作出最后决定。在信息共享方面共用一个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共享优势,为在第一时间监管创造条件,保证了最有利的危机处置时机。当然任何一种监管方式都存在失灵,但是采用混业监管的方式相较分业监管而言可以把政府失灵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二、我国监管机构模式的优势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推进过程中,中国拥有机制优势,其受计划经济影响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惯性犹存,中国完全有能力在政府监管方面做的比美国更为出色。一方面金融机构发挥着自己想象力创造出各种华丽的衍生品不断扩大着自己的利益,促使国家推进混业监管。另一方面混业监管的实现将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然而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我们不能因为创新而一叶障目,否则会误入歧途。此次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道德的商业设计渗透到金融服务领域,使商业的不道德与金融衍生品催化的虚拟经济相互作用,诱发全面的道德危机和金融危机。

金融全球化使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大大增强,金融工具创新的复杂性和捆绑效应又使得各个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被放大。金融产品创新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否则必然会出现泡沫经济,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从杠杆力的角度说,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比为1:17比较合适,而目前这个比值已经达到了1:36,产生这样结果是过度的投机和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所造成的。事实上,在投资银行方面,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其的放任超出了任何其他金融机构,其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无需任何监管机构的批准。

三、完善我国监管机构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监管机构应该对金融衍生品实现双向监管和持续监管,监管机构要密切关注衍生工具的创新性风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而机构投资者在发现问题时也应该及时上报。

一方面政府通过监管来控制衍生品的创新,另一方面投资者基于自己的理性判断形成了对衍生品流通的限制。如果投资者认为产品是不安全的自然就会选择减持或不持。而投资者对一个金融衍生品的评价标准就是建立在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评级机构绝对不能由私营单位来承担,此次次贷危机是由于信用评级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对证券化后的金融衍生品订立了较高的信用级别,这样的评级显然是不客观的,其中必然掺杂了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而广大投资者正是被这个较高的信用级别所蒙蔽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事实上我们不能过多度相信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交叉出售的涌现和风险的快速传递早已使市场鱼龙混杂,我国目前的金融创新产品市场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所以创新金融衍生品的同时一定要同时对金融创新产品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而这种评级必然具有客观公正性相对较高的特性。

除了购买金融衍生品,中国的百姓似乎更习惯于将自己的积蓄存入银行,这背后隐含的一点价值认同就是银行是国家的,事实的确如此。我国金融体系一直实行的是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的隐形存款保险,这种制度使金融机构始终有充分的资金来运作自己的金融业务,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其有机会滥用自己的金融优势地位,容易放任自己的行为,很难主动去真正做到规避风险。金融机构有着一定的社会性,若破产,涉及的利害当事人众多,且金融机构的破产风险具有巨大(下转第109页)(上接第65页)的传导性,容易产生巨大的连锁反映,建立科学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的破产法律制度应该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之一。

从监管理念的角度来说,当前我国应该实现从责任规制主导到直接规制主导的转化,责任规制是以具体的权利受到损害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造成了损害才承担责任,直接规制则是通过在事前订立标准来实现风险的规避。相比而言,责任规制是一种事后矫治,事后预防。由于金融系统引发的问题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更应该强化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若等到已经产生了损害的结果,那么损害结果会不可避免地辐射到其他领域。我们在经济运行中需要科学设定适合国情的假定情景,如汇率调整,房地产市场危机,经济衰退,国际油价动荡等,主动排查不稳定因素,是这场危机之后人们应该总结的教训之一。

当前政府监管机制要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提高金融机构运行的透明度。我国《银监法》第12条仅仅对银监会应当公开监督管理程序作出规定还远不足以使银监会成为一个透明的监管机构。具体的操作细则应该被明确到相关的司法解释,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目前我国对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相对于保险业银行业要来的具体。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使得金融监管当局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使其掌握监管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具象的金融机构信息可以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社会预防机制。我国《银监法》第14 条也规定了国务院审计机关对银监会的活动进行监督,我国审计法律也允许审计机关可以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尽管依照现行法律是否向社会公布审计监管取决于审计署的决定,但近来审计署已越来越倾向于把审计结果公布于众。这种做法如适用于银行监管机构,无疑会增强监管机构的问责性。公众不仅可以依靠社会舆论向金融机构施压,也可以通过掌握的信息主动去规避风险,相对减少投机行为的发生。

加强国际间的金融监管合作,从国际法的角度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无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中国已经加入的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IMF应该扮演好一个“救火队员”以及“咨询者”的角色,各国的制度安排,监管理念以及金融业发展的差异从来都是国际金融监管实施的难题,而IMF所要做的就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磋商和对话,提升各方的监管理念兼容性,与世界各国及国际金融组织进一步实施趋同的金融监管政策,来减少相互间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同时通过技术援助和政策咨询等提高成员国自身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困难时提供融资援助,从而确定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安全。我们应该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扩展信息交流渠道,以最大的诚意去加强各成员间的政策融合。

参考文献

[1]宋晓燕.《国际经济法》.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周仲飞.《银行监管机构问责性的法律保障机制》.《法学》,2007(7)

[3]方会磊,温秀.《想象金融新秩序》.《财经》,2009(8)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 篇4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这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金融监管的不利以及监管与创新的不平衡。在刚刚闭幕的达沃斯论坛上,各国政要、银行家以及经济学者就如何进行金融监管改革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英美等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加强本国的金融监管。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自由化程度远不及英美等国,所以在此次危机中所受的打击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格局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分业监管体系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调整,将会出现监管不力的局面,从而影响危机的防范。本文讨论英美等国近期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旨在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之路提出一些参考。

二、英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作为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英国在此次危机中所受到的冲击也极其严重,因此它也是推进金融监管改革方面最为积极的国家之一。在此次危机发生之前,英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实行综合监管模式,通过统一的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局,实现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英国的监管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其中包括英格兰银行的监管职能没有明确,英格兰银行与财政部以及金融服务局对于金融稳定问题的分歧如何解决也没有明确。

在此次金融监管改革中,英国政府通过了《2009银行法案》,并且公布了《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这两份文件体现了英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内容。

1、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加强金融稳定工作,强化金融稳定目标。

2、高度重视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赋予英格兰银行保障金融稳定的新的政策工具并且通过英国金融服务局的监管执法来降低系统性风险的危害。

3、明确监管当局在危机银行处置中的权限和程序,以解决危机发生后监管当局缺少有效的手段处置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此外建立了银行破产程序。

4、改善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规定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在信息共享等方面的职权。

5、加强金融消费者利益保护。必须要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消费者对于造成损失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有权提起代表诉讼;对存款保护安排做进一步的改进。

6、强化国际和欧洲监管合作。对来自于外部的金融风险,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跨境合作来有效处理跨国金融机构的危机。

三、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美国实行分业金融监管的模式,由于监管体系过于复杂,美国的金融监管存在监管交叉和重复以及监管疏漏的缺陷,而且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不畅,合作困难。美国政府对于监管体制的改革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1、强化美联储监管权力,扩大监管范围,全面加强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

2、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控制上监管重心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监管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转变, 并改分散监管为统一集中监管,成立独立委员会负责监管系统风险。

3、优化金融监管体系组织结构, 整合部分监管机构, 并加强彼此间协调。

4、在消费者保护方面,设立一家独立于现有监管者之外的消费者金融保护署,负责监管信用卡、住房抵押贷款等与个人金融相关的业务。

5、规范金融产品交易,在金融衍生品监管方面,改变原有的金融衍生品私下双边交易方式,将其置于公开交易所集中交易。对金融衍生产品、对冲基金和评级机构严加监管。

四、英美的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金融业的发达程度与英美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业发展之路逐渐在跟随发达国家的脚步,关注他们的发展改革,对于防止我国金融危机的发生,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

1、监管模式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的金融监管仍然实行三行一会的分业监管体系,这一点与美国相似,我们应该看到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充分的证明了分业监管对于金融业高度混业发展带来的监管缺失。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还不够发达,但是我们应该总结教训,逐步改革监管体系向综合监管发展。

2、重视防范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日趋复杂, 系统性风险越来越成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威胁。英美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都将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就我国金融业来看, 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增加了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根据英美的监管经验,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控制,监管重心应从监管局部性风险向系统性风险转变, 并改分散监管为统一集中监管,构建与防范系统性风险相适应的监管模式, 推进金融监管由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

3、重视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消费者的信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就会使金融业的发展失去公众基础和社会支持。此次英美金融监管改革都将保护消费者利益作为推动改进的着力点之一。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如证券市场的老鼠仓、银保市场的销售误导等问题, 削弱了社会大众对金融业的信心。因此, 必须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监管, 增加市场交易行为的透明度, 使消费者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4、重视通过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美国金融危机,世界买单 篇5

是怪现象:一边是发改委、中石化、中石油在上调油价,另一边是民营油站在降价促销。主张成品油价格上调当然是有依据的,依据是发改委制定并正在执行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当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连续上涨或下降若干交易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就相应地做出调整。

问题在于,国际市场上石油是以美元来标价的,而国内物价则是以人民币标价。那是说,原则上,成品油定价机制是要考虑汇率及其变化的。以近期的石油价格上涨来说,不能排除经济预期向好,石油需求增加致使油价上涨,不过在我看来,主要还是美元发行过多导致的大宗物品价格的普遍上涨。理由有三:其一,我们的确观察到了美元供给的巨幅增长;其二,上涨的不仅仅是石油价格,其它大宗物品价格也是上涨的;其三,美元兑主要国家货币全面贬值。这带来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美元标价的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成品油价格当然应该同比例做出调整,因为它们使用的是共同的计价标准,问题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呢?那些不是使用美元作为计价标准的国家,其国内成品油价格是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能肯定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对于这样一个因为美元过度发行而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准确地说,是普遍的物价上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做出了调整(人民币升值),进行了消化。理论上,如果汇率完全浮动,那么国内价格是不需要做任何调整的。考虑到汇率并不是完全浮动,国内价格进行一定的调整可以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调整只应该针对没有被汇率消化的部分,而不应该针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全部。

说得具体一点吧。假设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上涨10%,但这个油价上涨不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而是由于美元发行过多而导致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这种情况下,一般来说其它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就会升值。如果人民币兑美元也升值10%,那么进口企业的成本就没有变化。再假设国内需求也没有变,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应该变。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只升值5%,那么进口企业的成本就会上升5%,这时候是可以允许国内成品油价格上升5%的。不过严格来讲,还不能说就一定应该涨价5%,决定价格的可不仅仅是成本和供给,还有需求,还有竞争对手的策略反应。原则上,可以完全进行成本加成定价的只可能是垄断企业。

不知发改委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充分考虑了这种美元扰动,又是如何把这种美元扰动考虑进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也不知发改委是怎样把握国内市场上成品油的需求状况,又是怎样将其纳入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不过我是不相信可以人为计算出价格来的。

世界经济危机的启示 篇6

马: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二○○九年全球经济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但世界经济复苏强劲的步伐远超预期。二○一○年,美国的经济出现复苏,我们是否可以说,二○○八年底爆发的经济危机已经结束?

厉:断言本轮经济危机已经结束,仍然为时尚早,因为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恢复的强度和可持续性仍不确定。但是可以断言的是,本轮经济危机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马:这场由美国开始并把西欧国家席卷在内的严重经济危机,使经济学家感到震惊。为什么这次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来势这样迅猛?影响面这么大?为什么经济平稳发展了这么多年一下子会受到这样严重的冲击?为什么政府事前未能察觉并采取措施制止?总之,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还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出现了问题?人们争议颇多,有些人甚至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出了问题。

厉: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演进。资本主义制度自从确立以来,体制也在不断变化。在西方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不断遇到新的问题,也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社会冲突,为此不断进行制度调整以解决问题。资本主义的制度调整一开始是带有自发性的,主要来自民间。例如,企业制度的完善、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等制度调整,都是民间自发调整在先,最终仍由政府予以肯定,由议会制定法律。全民普选制度的实现和各党通过公开竞选方式组成政府,以及选民对政府官员行为的监督等制度调整也是如此。这些制度调整在十九世纪后期和二十世纪初期已陆续实现了。然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调整起着更大推动作用的事件,则是一九二九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持续。

马:在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冲击下,失业人数激增,社会动荡加剧,社会上要求政府对社会和经济承担更多责任的呼声大为高涨。

厉:从那时开始,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干预。当时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在经历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期之后,自由市场经济的作用到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世界经济危机前夕已经达到了顶点,越过这个顶点, 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作用受到普遍的质疑。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是对自由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缺陷的一种补充,也是更好地贯彻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必要手段,因为亚当·斯密在论述自由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也分析了社会正义和公平的问题。依赖于政府的调节,不仅不会阻碍自由市场经济目标的实现,反而会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能性。而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的观念发生了上述变化,也为西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合理性。西方国家的政府从这时起相继采取了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措施,如干预经济以增加就业,关注民生问题以缓解社会矛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在维持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方面采取了比较有力的措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内,西方国家的经济从总体上说是平稳发展的,GDP逐步增长,人均收入也随之提高。尽管各国的经济增长率有高有低,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有所差异,各国资本主义的制度调整进度也有快有慢,但各国社会基本上都能够接受制度调整的现实,制度调整的结果也继续存在,并被一些国家的法律固定下来了,使得资本主义制度依然存在。

马:看来,一九二九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

厉:一九二九年是分界线,我们可以把一九二九年以前的资本主义和一九二九年以后的资本主义看成是两种不同体制下的资本主义,也就是一九二九年以前的资本主义可以称作“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一九二九年以后的资本主义可以称作“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后者有两大特征:第一,在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政府干预的力度增大了,政府认为在适当时候可以对经济进行调节。第二,在私营经济为主的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股权参与和国有化的比重增大了。这两个特征中,在美国主要以第一特征为主,政府干预为主;在西欧国家,两个特征并存,甚至并重,既有政府干预,也有国有化的试验。

马:从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转到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本主义,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厉: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但体制却转换了。资本主义制度依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但同十九世纪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体制却改变了,转换了,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延续下来了。中低收入阶层的倾向性和他们在大选中的作用,是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推动力。

“国有化”并不等于转向了社会主义

马:在本轮经济危机,西方国家向困难中的银行和大制造业公司注入政府资本等救市政策,应该怎么看?

厉:这些措施仍然是在市场经济运行基础上的政府干预,只不过力度增大了。在经济危机中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增强了,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调节职能加大了。但是,为了拯救陷于困难之中的各国银行和大制造业公司,政府的注资行为仅仅是一项救急的政策措施。这是对现有自由市场经济机制的补救,同时也是对下一步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推动。

马:但政府注资于私营大银行和私营大公司的措施引发了很大争论。一方认为政府注入的资本归根到底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的钱为什么要帮助私营大银行和大公司呢?另一方则认为,注资并不是单纯地拯救这些私营大银行和大公司及其投资人,而是拯救经济,使国家经济得以走出萧条,只有这样才能使就业者保住工作岗位,使纳税人受益、使国家受益。

厉:争论的结果是后一种意见逐渐占了上风,实际上这场争论也反映了另一个值得西方社会各界思考的问题,即为了拯救资本主义制度,拯救美国和西欧各国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样做值不值得?有没有必要?较多的人仍然认为市场经济制度是值得保留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需要调整或改革,但并不是想用社会主义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想用社会主义的某些做法弥补资本主义制度的不足。这种态度实际上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态度是一样的,即资本主义制度在经历调整、改革之后依然保留下来,但使之更适合新的形势的要求。

马:但由于加大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力度,尤其是国家向私营大银行和大公司注入了巨额资本,使它们成为国家参股、甚至控股的企业,有人说,这样岂不是事实上把国家引导到社会主义道路上去了?

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某些西欧国家曾经这样做过,以至于被认为是在转向社会主义,但结果并非如此。因为这些做法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范畴。即使西方国家采取了这样一些做法,经济中多多少少发生了一些变化,但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之下实现的,资本主义制度照样存在,仍同以前一样运转。另外,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和向私营大银行、大制造业公司注入国家资本的措施,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西欧国家,尤其是“二战”结束后不久,英国工党执政期间,都有过类似的做法,都是临时性的、应急的措施,或者是并不成功的经验,等到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以后,这些国家又会逐渐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重新把自由市场经济奉为准则。至于国家投资所拥有的企业中的股份,会被部分售出或全部售出,即实行所谓的“非国有化”。这些经验清楚地表明,在危机来临时西方国家所采取的加大政府干预力度和向私营企业注入资本的措施,包括某些企业、甚至某些行业实行“国有化”的措施,并不等于这些西方国家从资本主义制度转向了社会主义制度。

马:与以前的经济危机比起来,救市措施有相似之处,但是本轮经济危机导致银行倒闭、企业亏蚀、失业人数增加、房价下跌、股市低迷等问题,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

厉:这次经济危机确实是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未曾发生过的社会经济大震荡,因此引起人们对自由市场经济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新思考,这又会进一步影响政策的调整。

马:如果把十九世纪后期到一九二九年之间零星的、局部的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称作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第一阶段,把一九二九年以后的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称作资本主义制度的第二阶段的话,那么能不能把本轮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二○○八年看成是另一个分界线呢?

厉:现在做出这样的判断肯定为时过早:一是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二是由于西方国家为了应对危机而采取的救市措施的最终效果,尤其是它对西方社会经济的影响,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做出判断。因此,现在还只能处于观察阶段。但是不管从二○○八年起西欧国家是转入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第三阶段的开始,还是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第二阶段的延续,资本主义制度调整都将持续下去。这就是对今后较长的时期我们可以做出的判断。

资本主义制度调整始终是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体制改革、体制转换,这种体制改革、体制转换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使它更适合当前的形势,使社会矛盾不致激化,以及更顺应社会各界的要求。制度调整从来都是逼出来的,没有十九世纪后期西方各国国内冲突的加剧,没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冲击,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制度调整。这次世界经济危机同样如此。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制度将继续保存下来。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实质。

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是什么?

马: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国内有些人认为资本主义的“国有化”也在向社会主义学习,还是中国的制度优越。在某种意义上,热炒的“中国模式”、“中国崛起”等话题都是这种观点的集中体现。

厉:这种看法比较肤浅,因为它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调整的实质,而且可能成为中国进行制度调整的思想障碍。要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正在经历着制度调整。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体制,一九七九年以后开始了体制的转轨,从一九七九年到现在的三十年内,中国经济之所以有巨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归功于体制的改革,也就是从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但是能不能说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没有。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国有企业制度,另一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不把这两个支柱搞掉,计划经济就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马:但是在一些人士看来,恰恰是中国目前的体制避免经济危机的大冲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吗?

厉:我们不能奢谈自己的体制优势。如果说过去的三十年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今天我们没有理由不继续前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进行制度调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进行制度调整呢?本次经济危机将促使西方国家加强私营银行和大公司的监管,建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预警机制,扩大有利于低收入家庭的福利保障等。那么,本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是什么?对中国而言,体制改革和制度调整不仅不能止步,而是应该加紧推进。我们自己不是没有教训。前几年,我们老说要经济转型,为什么经济转型不那么成功呢?就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大家都觉得日子很好过。既然日子很好过,为什么要转型?过一段再说吧!反正日子过得还不错。这就耽误了转型。我们在应对经济危机过程中,不能耽误了经济转型。经济恢复得太快不一定就是好事,因为繁荣往往掩盖了矛盾,大家不感到形势很危急,一般不会想到经济转型,事实上,只有经济转型了,才是真正的复苏。同样,为什么非得等到危机来了,才进行制度调整呢?那样不但被动,而且难度更大。

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一九七九年以后中国进行的体制转轨避免了一场危机。

厉:计划经济体制不改,可能像苏联那样;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了,社会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能够延续。我们可以把一种制度下的体制大体分为两个类型,即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刚性体制是一种僵硬的、不灵活的体制,弹性体制则是一种柔性的、较灵活的体制。放眼更长远的历史,西欧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刚性的体制,贵族是贵族,农奴是农奴,世代如此。实际上这种刚性体制就像铁锅一样,经不起砸的,一砸到地上,就碎了。中国的情况不一样,南北朝的时候是刚性体制,豪门是豪门,庶民就是庶民。到了唐朝开始转变,实行科举制度,只要考取了,就可以做官;如果做官的,儿子考不上,就不再做官;中国土地制度是分家制,西方是一子继承制。结果到了宋朝,封建体制转变了,变成了弹性封建体制,实行科举制度,做官不能世袭,商人可以买地,人们可以流动(包括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这样一来,封建体制就变得有弹性。从北宋公元九百多年起,封建社会延长了一千年时间,假如不是鸦片战争外来的强大压力动摇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封建社会有可能还要延长。这说明什么问题?西欧封建体制的刚性体制不改,很快就出现了城市和资本主义,结果封建社会被推翻了;中国封建体制改了,从唐朝以后到宋朝,变成了弹性体制,结果封建社会延续下来。

马:按照您的观点,一九七九年以后中国进行的体制转轨,就是使中国社会不断从刚性体制变为弹性体制的过程。

厉:是的,邓小平的伟大功劳就是把中国从一个刚性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变成一个柔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依然是社会主义。不改体制,制度难以维持,改了体制,社会主义不仅会继续保存下来,而且会发展得更好,这就是三十年中国改革史的最大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启示 篇7

1. 股市下跌。

2007年4月, 美国新世纪房地产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级抵押贷款出现风险, 随后与次级债券有关的证券产品价格大跌, 各国金融机构纷纷宣布受损, 全球股市暴跌。到2008年8月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引发经济危机。

据标准普尔发布2008年股市回顾报告指出,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 2008年以来全球股市持续下跌, 股民资产净值缩水6.4万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金在线。

2. 世界主要货币贬值。

美国金融危机由于股市的联动效应, 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 由于国际资本的大量撤离以及本国货币贬值, 使得东欧地区的金融形势恶化。下表是东欧各国货币贬值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网站转引自意大利CSC研究中心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EIU、Fitch Ratings、Thomason Fi-nancial数据统计。

第二波西欧金融危机导致东欧国家的净私人资本流入急剧减少。据国际财务学会 (IFF) 预测, 该地区的私人资本净流入在2008年约为2 540亿美元, 2009年将下降到300亿美元。资本外逃加剧了外汇短缺和东欧各国货币集体贬值风暴。

3.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之后, 美国、日本、欧盟注入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救市, 不仅收效甚微, 而且没能阻止危机的升级, 其正在向经济危机转化, 世界主要国家美国、日本、欧盟以及新兴经济体国家GDP连续下滑, 失业率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网网站。

(1) GDP增长率。从图表可以看出,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世界主要国家的GDP增长率都有所下降, 其中中国下降幅度最大为2.9%, 其次是英国2%, 而美国仅为0.8%, 这与美国向外输出危机不无关系。

(2) 就业情况。全球经济减速导致需求下降, 企业产品大量积压, 出现财务困难, 纷纷裁员导致失业率上升。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经济体2008年以来失业率高居不下, 均高出2007年同期水平。2009年第一季度, 更是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来源:美国劳工部网站;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欧盟统计局。

(3) 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是受此次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 美日汽车行业已经处于深度衰退。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的数据, 3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了31.5%, 32.3万辆的销量也是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也是日本汽车销量8个月以来的持续下滑。5月2日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已经申请破产保护, 意大利汽车巨头菲亚特收购其355的股;6月1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 进行资产重组,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大破产案;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福特也濒临破产的边缘。

二、引发危机的原因

1. 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

2001—2005年是美国房地产繁荣时期, 宽松的利率条件和创新的贷款类型使次贷市场在短期内累积了巨大的风险。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息, 利息从6.5%到1%的历史最低水平。2004年6月到2006年8月, 美联储经过17次的连续加息, 利息从1%提到5.25%。利率上升增加了购房者的借贷成本并影响了还款能力, 挤压了房地产市场的利润空间, 直接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出现逆转。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刺破了房地产泡沫, 成为点燃次贷危机的导火索, 次贷危机的爆发是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

2. 引发危机的内在原因。

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有以下方面: (1) 美国的经济政策, 只关注国内问题, 忽视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应承担的责任。 (2) 次级抵押贷款审核标准放松, 使得大量无还款能力或还款能力较低的购房者进入房地产市场, 累积了大量的高风险顾客群。 (3) 盲目的金融创新。正常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分散金融风险, 但过度的衍生加上缺乏有效监管, 导致了金融机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 风险不仅没有分散掉, 反而被放大许多。 (4) 以自由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 是导致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储蓄率过低而造成的金融资源不足。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 美国的问题源于虚拟经济不良循环, 中国的问题是实体经济的不良循环。

美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形成了一个不良循环, 金融几个的盈利水平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中国经济之所以遇到罕见的灾难, 是因为既受到了美国虚拟经济不良循环发生断裂的影响, 又受到了自身实体经济中不良循环发生断裂的影响, 而且后者的影响要大得多。

中国大多数行业仍然是一个供过于求的局面, 大量落后产能并没有真正被淘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学家估算认为, 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 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钢铁、汽车等工业品的供应量超过了国内外的需求, 出现行业产能过剩。

2. 加快金融创新, 但同时也要加强金融监管。

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使得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比那些自身金融体制不健全又过早实行资本自由化的东南亚国家受的冲击要小得多, 而在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中国在金融资本方面受的影响也有限。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的金融体制是健全的。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建立那种债权较少且不以房地产业为主的稳固的现代金融体系, 不要建立现在美国和欧洲的那种债权过度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庞大的资金需求和充足的资金, 唯独缺少金融创新、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 这就造成了中国目前带有病态的流动性过剩:一方面大量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另一方面大量的流动性充斥找不到出路, 在金融体系中积聚了大量风险。

3. 处理好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 它存在缺陷和失灵。对中国来说,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的力量还比较弱,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还不到位, 还存在不少市场结构扭曲;政府的宏观调控也有一定的缺陷, 尤其是在制度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

4. 处理好对外开放和金融自主的关系。

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是充满风险的, 别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有可能通过开放的途径传递到国内, 国际投机资本也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国内金融危机。而且, 我们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 金融市场还很薄弱,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

5. 金融危机不仅是挑战, 更是机遇。

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中国外部需求大量减少, 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外部“倒逼”压力。而且,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造成国际能源资源和资产价格回落, 为中国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资源和提高科技实力带来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谢鲁江.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金融改革[J].理论动态, 2008, (1783) :22-32.

[2]黄纪宪.张超.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J].金融论坛, 2008, (6) :20-23.

[3]姜洪, 许正中.美国金融危机正向全球性经济危机转变[N].中国经济时报, 2009-04-10.

[4]栾雪剑.巴曙松:金融市场发展与全面风险管理[J].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7, (11) :17-20.

[5]郭树清.金融危机启示录[J].中国改革杂志, 2009-01-31.

[6]逢锦聚.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N].人民日报, 2008-11-26.

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调整的启示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调整

2008年下半年以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 快速席卷整个国际金融市场, 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出现明显下滑, 进而使发达国家几乎整体陷入衰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发展、蔓延, 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和贸易持续稳定增长。2008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对美国出口1891亿美元, 增长速度比2007年同期回落4.6个百分点。珠三角大量工厂倒闭, 农民工回流带来的就业问题都是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挑战。找出一种新的增长模式, 一种共享式经济增长模式, 使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这应该是中国所追求的。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上, 出口增速明显放慢。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 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统计表明, 美国经济增长降低1%, 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降低4%。另外, 中国许多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以对美国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20%左右计算, 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 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而实际上,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总量高达中国出口贸易总量近百分之五十。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 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 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 从而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微观层面上, 企业尤其是出口企业, 景气指数下降幅度逐季加大。2008年一、二、三、四季度广东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6.7、137.6、132.9和111.0, 二、三季度景气指数没有像往年一样出现明显上涨特征, 四季度则明显下滑21.9点。与上年同期比, 四个季度下降的幅度依次加大, 反映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逐步加大。不同类型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2008年上半年, 珠三角等地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就行业来看,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玩具行业, 接下来是纺织服装出口行业。仔细分析可以发现, 陷入倒闭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从出口企业的性质来看, 前三季度, 国有企业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8.9%, 仅回落0.6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同比增长19.9%, 回落4.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同比增长30.7%, 回落达10.7个百分点。受到冲击的出口企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且多数是私营企业。

二、我国现有经济结构

在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下, 由于中国承接的大多是来自国外比较落后的产业, 在国内政策扶持下的粗放型大规模发展相当迅速, 很快对世界市场形成挤占影响, 日用品尤其是服装产品正成为全世界服装产业的众矢之的, 贸易摩擦不断。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就形成了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落后, 生产高能耗、高污染, 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的局面。此外, 廉价劳动力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数据显示, 亚洲国家和地区平均劳动力成本在产品中所占的比例为4%, 而中国为3.5%。从亚洲整体水平看, 中国劳动力价格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 劳动力价格优势非常明显。

从长期来看, 我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冲击。首先, 粗放式增长结构不可持续。我们将失去赖以栖息的生存环境, 不可再生的土地和矿产资源, 换回来外汇储备的迅速积累,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技术改进有限, 产业升级迟滞。其次, 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也不可持续。新劳动法的实施, 是劳动成本大大提高, 部分制造业生产厂商已经开始从我国向周边劳动力更加低廉的国家转移生产线。

三、我国经济调整策略

第一,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型转变, 培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突破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根本上缓解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本土研发配套与系统生产能力, 形成相对完整的制造业产品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是一种全面动员市场能力和政府资源, 兼顾发展近期需求和战略需求, 以提高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和技术进步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创新系统建设。要克服微观的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等单个要素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局限, 努力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 以及政府等各个关键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整体。

第二, 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加速和完善进出口政策体系, 引导经济健康发展。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支持、引导作用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 加快政府职能转换, 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 调整出口绩效评价机制, 从注重出口创汇转变到注重出口结构的优化和效益提升。我国的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要继续扩大这类产业规模, 势必造成出口的“贫困化增长”, 所以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重新进行市场定位, 以世界市场需求为导向, 着力于新型化、多层次化、精细化产品开发。

第四, 加强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 通过优势互补促进互动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确定各地区战略性行业或优势行业, 实行错位发展, 以实现地区间合作的产业分工和协作。同时,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发挥“后发优势”, 充分利用在全球高技术产业中争得一席之地的机遇, 通过加工贸易与跨国公司合作, 取得分工中跨国公司技术外溢、管理经验等好处, 尽量降低学习的成本, 提高学习效率, 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积累人力和技术。

参考文献

[1]闫晓东: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2005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篇9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特点和规律

1. 危机爆发的原因相似。

(1) 流动性过剩。在墨西哥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中, 墨西哥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大量引进外资, 在大量外资流入的同时, 投机性资金也大量涌入, 而且墨西哥引进的外资中, 有价证券投资占70%至80%, 资金的流入产生了经济泡沫。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东南亚国家通过大量举借外债来维持经济高增长,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通过炒作冲击该国和地区的货币, 在短期内谋取暴利。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东南亚的股市、汇市、房市, 推动这些资产价格制造了大量泡沫。在次贷危机中,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使得美国的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 大量国际资金的涌入膨胀了经济泡沫。

(2) 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在墨西哥危机中, 墨西哥经济的增长过分依靠外资, 外资虽然对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减弱, 一旦外资减少, 经济增长便难以为继, 会造成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汇率政策不当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了吸引外资, 促进经济增长, 东南亚各国一方面保持固定利率, 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 给索罗斯游资以可乘之机。美国货币政策不合理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美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变化, 直接导致了美国房地产的价格下降, 贷款人的还贷压力加大, 房地产泡沫破灭, 爆发了全球规模的次贷危机。

对国际资本流动, 尤其对短期国际游资的冲击监管不力导致了亚洲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监管缺失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2. 危机的表现相似。

(1) 几次危机都表现为股市大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香港、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墨西哥、莫斯科等的股市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震动, 跌幅非常大。

2007年2月13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美洲、欧洲、亚洲各主要金融市场股市都不同程度的下跌, 世界几大经济体的股票都下跌30%-40%左右, 下跌幅度较大。

(2) 危机致使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导致了多家中小银行破产。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成立于1889年的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 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 于2008年9月25日被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部资产, 破产倒闭;2008年3月17日, 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美元收购;之后, 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 大量金融从业人员失业, 全球金融体系也因此遭受重创。

(3) 危机致使世界各国经济衰退。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地区、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 墨西哥1994年底经济增长速度降为3%, 通胀则达到3位数。

在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 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 我国部分外汇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美出口减少, 但本土的实体经济体系受到的冲击较小。

1. 中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在雷曼破产后,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持有一定数额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 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 截止公告日,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1.518亿美元, 占工行总资产的万分之一。2007年9月17日, 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共持有雷曼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发行债券7562万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 占集团净资产的0.19%。9月19日, 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相关债券总计1.914亿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9%, 占集团净资产的0.29%。据统计, 我国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总计达7.2146亿美元。总而言之, 在此次危机中,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由于持有美国金融机构债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但由于各大商业银行持有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 对各商业银行的利润影响较小。

2.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额减少, 商品积压, 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 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此次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 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出口, 加剧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和深度。根据央行资料显示, 我国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 美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 我国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因此,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目前这种消极影响已经显示。另外, 此次金融动荡会影响美国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由于失业增加导致其国民收入下降, 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下降, 而另一方面投资支出将增加, 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极其不利, 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并且制造业投资增加必将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历时较长, 波及范围较广, 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的启示如下:

1.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这样虚拟经济的发展才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 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虚拟经济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而不能相互脱节。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极其有限, 但是我国应该防微杜渐, 最基本的方法是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 打好实体经济的基础,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注重质量, 实现对外贸易与内需拉动均衡发展。

2.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在于金融创新本身, 而在于创新过度, 监管缺失不到位。我国现阶段虽然金融市场落后, 金融创新不足, 但是我们有必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金融创新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 必须有效控制金融中介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正确处理金融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任何国家必须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但是, 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对一国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别国的金融危机有可能通过开放的途径传递到国内,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国内金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损失。因此, 在金融对外开放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 将对外开放和金融自主结合起来, 坚持自主是基础, 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 趋利避害, 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虽然中间有些起伏, 但基本上是持续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 经济发展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 增长速度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但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矛盾和问题, 对金融稳定造成重要影响, 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经验, 积极进行应对。 (1)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上许多游资以套利为目的涌入国内金融市场, 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与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相似, 这些流动性极强、以套利为目的资金不仅加大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压力, 而且一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投机者对我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下降, 便会撤走资金, 极有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 (2) 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高估, 房市存在泡沫。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快速上涨, 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房地产, 正在逐步制造泡沫, 许多富豪凭借手中的资金炒房, 普通老百姓贷款炒房, 房地产投资热对经济发展的基础造成伤害。 (3) 我国现阶段利益分配不公平, 利益在各个群体和集团之间分配不平衡。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先天的优势获得丰厚的收入;一些政府和企业的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利腐败敛财, 获得大量灰色收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在贫困线上跋涉,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患。 (4) 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基础, 经济高速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而国内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的内源基础非常薄弱,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我国对外出口额下滑, 我国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批工人失业, 经济增长放缓。因此, 应加大开发国内消费市场。

世界金融危机的启示 篇10

一、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及影响

1.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

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 影响了实体经济, 给2008—2009年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中, 公允价值计量饱受指责。

一些损失惨重的金融机构对公允价值计量计量方法作出猛烈抨击, 他们认为:在危机中, 按公允价值对资产支持证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抵押债务债券等次贷产品进行计量, 导致确认未实现且未涉及现金流量的巨额损失, 账面价值大幅缩水, 进而引起大规模恐慌, 使得后果不断恶化。公允价值夸大了危机的损失, 放大了危机的广度、深度。公允价值并不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 尽管目前证券的市场价值不断下降, 但金融机构仍然持有优质资产的并不能反映其长期价值或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计量结果往往不可靠。

而会计界认为, 完全是按满足投资者需求而采用公允价值的, 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透明, 几乎以实时的方式高效让投资者了解次贷危机的动态、规模、影响。公允价值计量代表未来计量方向, 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这场争论中, 导致政治因素介入, 要求修改准则。在政界和金融界的强大压力下, 会计界虽然仍继续坚持公允价值计量规则, 但也不得不改变一向强硬的不妥协立场。为此, 各国政府积极应对, 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办法, 以减缓危机带来的金融资产账面大幅缩水的局面, 其中就包括修改“公允价值”的计价规则。

2. 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

在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宣布可以从2008年7月1日起追溯调整新会计准则。各国修改会计准则行动可谓争先恐后, 以此来保护自身的资产安全。我们看一下美国从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对公允价值计量有三次大的修改:

一是2008年9月30日, 美国发布《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即对于不具备市值计价条件的企业来说, 可以采用自己的模型和假设参数来估算。

二是2008年12月30日, SEC根据金融救援法案的要求向国会提交了“钉住市场 (Mark to market) 会计研究报告”。该份报告向国会提出了八条建议: (1) SFAS No.157应该改进而不是暂停; (2) 现存的公允价值和钉住市场的要求不应该被暂停; (3) 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不建议暂停, 更多的计量技术应该被运用到公允价值计量实践中; (4) 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应该被重新修改; (5) 对良好判断的运用实施进一步指导; (6) 会计准则的构建应该继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7) 应建立额外的正式措施来介绍现存会计准则的运作; (8) 满足简化投资性金融资产会计的需求。

三是2009年11月在FASB官网上公布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修订了公允价值分主题820-10, 为公允价值第一层级 (Level 1) 和第二层级 (Level 2) 的转入转出提出新的披露要求。报告实体应当披露Level 1和Level 2的重大转入转出的金额, 以及转换的原因。而在调节使用重要的不可观察的参数计量公允价值 (Level 3) 的情况中, 报告实体应当列报关于购买、出售、发行以及结算的信息, 这些信息应以总额而非净额的形式提供。

其他国家也不同的对公允价值的修改, 各国虽有差异, 但其核心都是为了避免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以及降低由于账面价值下降而被收购的可能。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

随着SEC报告的出炉, 关于公允价值计量何去何从的辩论暂时告一段落, “公允价值仍将‘计量’未来”成为当前的主流论调, 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精力转向对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修改和完善之中, 这无疑是当前最务实的选择。

理论界认为虽然本次金融危机中, 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 但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并没有必然关系, 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次金融危机中, 正是由于公允价值的运用, 才使得金融风险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基本上可以预言, 这次金融危机之后, 公允价值计量的推进步伐不会停止或延缓, 反而会加快。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 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保险市场的运行状况, 及时发现和化解行业风险。我们应当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不断完善其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也应与国际一致, 坚持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完善。

三、公允价值计量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

1. 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满足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

中国会计准则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放在财务报告目标的首位, 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同时会计信息既包括过去的信息, 又包括现在的信息, 更应该包括将来的信息。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反映的是资产、负债的现行市场价格, 更有利于决策, 因而符合决策有用观的要求。

2. 公允价值的应用能更好地履行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 那么会计是如何履行反映职能的呢?这就需要借助文字说明和数字描述, 其中的数字描述就是指的会计计量。由于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当中, 经济事实也是这样, 那么会计对于经济事实的计量理应是动态的。这就客观上要求会计计量必然要经历初始计量阶段后续计量阶段, 公允价值不仅可以用于初始计量, 而且也可以用于后续计量, 因而能够很好得履行会计职能。

3. 公允价值计量更能反映收益和资产的定义。

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通常被称为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概念认为, 收益是随着未来服务的现值的增加而同时产生的, 收益计量与资产计价不可分, 资产应依据企业使用这些资产所带来的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计量, 而收益则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值变动的结果。显然依据经济收益概念, 对资产和负债就应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应的, 资产的定义也应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说”, 即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的或能加以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4. 公允价值更应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

计量目的具有层次性。计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相关和可靠, 而计量的直接目的则是计量什么, 即计量的是公允价值、历史成本还是使用价值等。在传统的计量模式下, 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的目的是不同的, 初始计量的目的实际上是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而后续计量的目的可能是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可能是摊余价值等。但计量目的不应当因为市场价格有失公允、需要估计而改变, 若能采用预期现金流量和现值计量技术合理估计公允价值, 使得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直接目的一致, 将使提供的信息更具有可比性。

5. 公允价值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

目前的企业收益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应的成本、费用配比计算出来的。众所周知, 现行企业计算收益的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的, 而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 则是按历史成本计量的。很明显, 这两者之间的差额 (收益) 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 另一部分则是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但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却不加区分, 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如企业计算收益的成本、费用是按公允价值计量, 则这种现象就可得到很好的解决。

6. 公允价值计量是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 竞争越来越激烈、风险加大, 市场创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且愈演愈烈。特别是金融创新, 目前已产生了数量众多、特征各异的衍生金融工具。如“期货” (Futures) 、“期权” (Options) 、“远期合约” (Forwards Contracts) 等等。这些衍生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 而交易和事项尚未发生, 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 在会计上也要求对其进行确认、计量。由于其没有历史成本, 传统会计对此无能为力, 而采用公允价值属性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公允价值是理智双方在无干扰情况下, 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 只要双方同意就会有一个价值。因此, 会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反映, 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7. 公允价值是风险管理的需要。

风险管理能否做到有效、谨慎, 对资产价值判断至关重要。实质上, 对于投资者而言, 在资产被低估时买进, 在资产被高估时卖出是没有风险的。风险管理与价格信息紧密相连, 良好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各方面的价格信息, 包括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等。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 公允价值面向现在和未来, 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预防或发现风险。公允价值主要是面向财务报告的, 公允价值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公允价值所包含风险信息的程度。因此, 准确、可靠、包含全部风险的公允价值是今后公允价值的发展方向, 同时, 也是风险管理对公允价值信息的客观要求。

四、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中国应用公允价值应用的启示

此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争论, 对于正在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中国来说, 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上市公司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成熟度方面都远不如美国和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 实体性企业所拥有的金融类产品及其衍生品的比例还很低, 另外新准则还只有在上市公司实施, 还没有全面推行, 因此, 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所能够形成的波及面还相当有限。但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 国外大部分国家针对这次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相应的修改。中国对公允价值的争论较少, 影响也不大, 但中国应从这次争论得到启示, 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防范于未然。

1. 结合中国的经济、市场状况谨慎地推出公允价值准则使用范围。

中国会计准则主要规定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但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的或应用指南仍然缺失。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反映在市场经济仍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在金融工具计量中运用公允价值仍存在不小的困难。因此, 为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建议财政部考虑专门就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 (或应用指南)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 (或应用指南) 中予以明确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的规范要求, 如制定关于如何采用现值技术来估计公允价值的操作指南, 在指南中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例如, 在对某一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时, 准则中应明确规定什么情况下使用现值, 什么情况下以使用现值为首选;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 折现率的选择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操作指南制定得越详细越能为在市场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为应用公允价值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2. 针对不同的市场情况, 适当引入公允价值。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 没能及时改变会计计量属性, 采用与当时市场环境相适应的计量属性, 导致了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因此, 中国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 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的会计计量属性。例如,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有可能导致资产价值的虚增, 从而加速经济发展, 在经济本身具有泡沫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大泡沫。或在经济委靡的情况下, 又有可能发生像美国金融危机这样的情况。因此, 有关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对公允价值适度引入的规定, 将公允价值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防患于未然。

3. 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市场价格是最为客观, 可靠程度最高的, 也是最简便的公允价值的来源, 所以应当努力培育各级市场, 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和二手交易市场, 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要求在没有发达的交易市场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获取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数据, 而通过对企业或者资产过去的现金流加以分析, 可以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在存在发达的交易市场的情况下, 将市场价格等信息加以汇集, 可以便于企业确定相关的公允价值, 有利于审计人员、相关监管部门考察企业的公允价值是否合理、恰当。因此应该建立信息库, 储存市场信息数据。

4. 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

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性, 要求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严格监管, 保证金融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随着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程度不断深入, 国内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新的衍生金融产品亦层出不穷。然而, 在中国衍生金融工具日新月异的同时, 有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 相关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因此, 为不断改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 建议财政部积极跟踪IASB和FASB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最新进展, 及时修订中国的第37号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同时, 建议中国银监会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或借鉴外国银行监管机构的做法, 专门制定衍生金融工具最佳披露实践或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

5.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诚信是阻断人们采取不当行为的防火墙, 如果市场缺乏这层保护屏障, 即使这个市场有最优秀的会计师, 最完美的会计制度, 最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及最成熟的资本市场, 也无法阻挡造假事情的发生。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正确的做法, 是加强诚信教育, 防范道德危机的发生。会计准则毕竟只是一个生产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 它解决的是“该如何办”的问题。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属于准则实施中“人”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讲是上市公司治理生态的问题, 不能归咎于准则本身。对于实施中“人”的问题,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 职业道德建设, 提高投资者甄别会计信息能力等系统工程来解决。

五、结论

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 金融危机不是因为采用公允价值造成的, 恰恰是公允价值计量如实地进行反应。各国在遵循其科学内涵的基础完善公允价值计量, 从而建立有效机制, 以调整非正常、非有效市场下确定公允价值的操作方式。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完善是为了经济更快地发展的需要, 而不是对废除公允价值计量。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中国采用公允价值不仅具有理论基础, 而且具有现实的需要。中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进行了规定, 比较适合中国国情, 但中国应从外国公允价值计量中吸取经验教训, 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完善公允价值准则 (或指南) , 严格规定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加强市场经济中各类市场建设, 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素质, 才能保证公允价值的质量, 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更好地为相关使用者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永生.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趋同的困难和挑战[J].财经论丛, 2008, (3) .

[2]翁斌.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 2008, (24) .

[3]马钢锋.金融危机对中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J].中国外资, 2009, (6) :195.

[4]胡筱蓓.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09, (1) .

世界金融危机的文化层面反思 篇11

[关键词]金融危机;文化;中庸之道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2-0048-02

2008年9A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看似经济问题,其深层次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人们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反映,核心是人们思维方式的表现。我们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反思,得到启示,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工作与生活。

一、扩大内需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次金融危机反映出的文化问题,首先是美式文明崇尚过度消费的模式。中国当前也有此倾向。比如,中国当前买小汽车的人有相当部分不是为了工作生活的需要,而是因为邻居或同事有汽车,自家如果没有觉得很没面子。实际上开一辆汽车对环境的污染远远大于一次随地吐痰造成的污染,可是许多人对随地吐痰的人鄙视,对开汽车的人却仰视。这不是文化问题吗?这次金融危机是一场劫难,但是只有大家都不崇尚过度消费,才可能避免更大的劫难。

这次金融危机给美国人很大教育。时下,美国流行“清贫”的生活。许多人的穿着都很随意,衣料大多是棉布或化纤的,很少有羊毛和羊绒制品;家用车喜欢用排量小的;宾馆里的电视机大多比中国国内落后10年;上世纪70年代的木制缆车仍在旧金山运营;砖头般的“大哥大”仍有人在使用;很多人吃得很简单,但讲究营养搭配,不讲排场……然而美国人享受的公共设施比我们好很多:建筑的门可以自动关闭;公园大多免费开放,供游人烧烤的炉架、厚木板做成的桌椅板凳一年四季摆在那里……美国人这样做是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一位美国商人说:“如果我们都穿羊毛服装,必然导致羊群啃食草地,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能源如此紧张,开豪华车不仅不爱国,也不爱人类;减少手机、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就能减少电子产品污染……我们现在也许‘破了些,但我们的后代会很‘阔。”

美国人走过的弯路对我们有启发意义。当前,中央强调的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内需,并不是随便挥霍。中央再三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念

什么是进步?进步应该意味着苦难减少、幸福增加。为此,必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通常而言,相互帮助比勾心斗角让人感觉更好。进步并不意味着就是追求财富,尽管人类创造财富是必要的,但绝非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应该是苦难减少、幸福增加,即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们应该摒弃拜金主义,停止对金钱的顶礼膜拜。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虽然创造了大量财富,但牺牲了太多的幸福源泉,即人际关系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60%的成年人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现在这一比例只占30%。今天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家庭生活中离婚--增多,娱乐场合可信任的朋友减少,工作场所同事间竞争加剧……在追求效率和生产力增长的名义下,我们牺性了太多的幸福感受。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观点——对立统一是宇宙根本规律,误以为世界事物只有经过对立统一才能前进。所以演绎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其实,不仅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差异合作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人类在大部分空间和时间中,是靠差异合作来推动事物发展的。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作为指导思想,不能只有斗争哲学,还应该更多地讲调和哲学。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减少“零和游戏”,尽量增多“正和游戏”。这也正是党中央提倡的,要化解矛盾,要协力合作,要提倡双赢、共赢。当然,必要的对立统一也决不可放弃。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绝不可能与其讲和谐!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美国文化中,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考虑(拼命借贷,由子孙后代还债),只顾自身享受、损害他国利益(拼命印发美元,廉价花掉他国创造的财富)等缺陷。这就是只追求财富而忽视人际关系的不正确进步观念。这也就是“零和游戏”,而不是“正和游戏”。

我国古代就有“和而不同”的说法。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前500年)曾对齐景公论述“和”与“同”之别。“和”是相异的事物合而相济,“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同”是相同的事物加在一起,“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孔子(前551-前479年)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能达到“正和游戏”的目的。因此,要树立正确的进步观念,必须宣传“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和谐思想。当然,西方文化中也早有和谐理念,例如,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年)最早把“和谐”作为哲学的根本范畴。可以说,中华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世界和谐思想丰富多彩。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的这一优良传统。

三、应用儒家的中庸之道处理问题

宋代的朱熹(1130-1200年)解析中庸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执两用中”,就是把握系统差异各部分的平衡点。二是“无过之不及”,就是为了保持稳定性,把握系统差异各部分的平衡点,既不是达不到,又不是超过。

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现代科学理论都证明,中庸中的系统往往呈现最佳状态。经济学上著名的拉弗曲线就印证了中庸之道。该曲线说明,当税收为零时,企业虽因免税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但政府不可能存在,经济将处于无政府状态,企业的效益大受影响。但是,当企业将收入全部上缴政府,税率为100%时,企业生产将因无利可图而被迫停止,或者为逃税而转向物物交换,由于货币经济中断,税率虽然高达100%,政府的收益却等于零。上述说明税率太低或太高都不利于政府收益,这就体现了“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从概率论角度分析,一个高度复杂的巨系统由大量的元素组成,元素的演变包含着随栅性,因此对一个巨系统的描述或预测,基本上或只能是统计性的。统计学证明,随机变量分布,如二项分布、正态分布等等,其峰值一般都不在其分布密度曲线的此端或彼端,而大多位于其中部左右。这也说明了中庸之道的合理性。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通过贷款销售房产来刺激消费市场,以带动经济发展。这个策略未必错误,但是必须把握好“度”,既不可过之,又不可不及,也就是要把握好中庸之道。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贷款过于膨胀了,导致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危机。

当然,把握好中庸之道绝非易事。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我国在3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一“十个结合”: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必须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必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些阐述是把握好中庸之道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宋清华银行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韦伟,等金融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金融危机对我国风险管理的启示 篇12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速度的加快, 金融风险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起,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宁, 从巴西、东南亚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到英、日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金融危机时有发生, 而作为世界头号金融强国的美国在上世纪却能成功地防范金融风险, 安然绕过危机, 以至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和金融巨头们对美国的金融机制和华尔街金融寡头的经营模式顶礼膜拜, 纷纷效仿, 将其看作本国金融发展的方向。然而, 进入21世纪,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出现及其影响逐步扩大, 进而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不仅作为始作俑者的华尔街成了重灾区,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都受到强大的冲击。在资产价格迅速下降, 金融业重组并购的同时, 我们不得不去关注引起这场金融风暴及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当遥不可及的“华尔街楷模”突然倒下时, 我们一方面要尽快寻找切实有效的对策以迎战这场危机, 减少自己的损失, 另一方面更要冷静地思考一下这场金融危机在减缓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我国的金融业应该走向何方?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自己的金融风险管理?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

1、资产证券化带来的风险

金融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业资产管理的趋势,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日趋成熟, 进而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和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而我国的金融资产证券化还处于初期阶段, 限制了整个资产的流动性。然而, 正当我国积极提高金融资产证券化, 与世界接轨的时候,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 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金融资产证券化提高资产流动性和金融机构赢利性的同时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2、风险管理方法的重新思考

随着金融风险控制方法的创新, 各国逐渐放弃了以前那种传统的完全靠管理者的经验及主观判断做出决定来控制风险的方法, 而是建立计量模型, 精确地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和概率, 再依据这一数据做出决定。特别是在上世纪亚洲金融风暴之后, 许多国家更是把金融风险的计量分析作为日常性工作。以J.P.摩根银行为例, 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全新的风险管理思想和体系———风险矩阵法, 这一方法通过非常庞大的信息系统对其混业经营方式进行风险的度量和风险的全面控制及管理。在这里, 科学的计量方法和先进的IT技术无疑起到了核心支持的作用。然而, 随着这次危机的到来, 摩根大亨自身难保, 恰是这些让金融业精英们引以为傲的计量方法引起了各界的质疑。尽管在所有社会科学中, 经济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 但经济学毕竟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其影响因素不仅繁多, 更有许多是难以预料的, 不可能用自然规律完全计算出来。金融业更是如此。如果金融机构过于依赖计量模型, 将其计算结果作为判断的唯一依据, 而忽略管理者自身的判断, 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在学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金融技术的同时, 更要正确看待这些计算金融风险的方法, 要从整体上测量和把握风险状况, 将计量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看作是管理者做出判断的参考, 而不能用其代替管理者做出决定。

3、金融市场宏观调控手段的更新

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对金融市场实行宏观调控的国家, 其加强立法, 并通过监管机构的监督以减少风险和鼓励竞争。上世纪30年代的股市大崩盘引发的危机使美国充分认识到银行体系健全对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性, 并对收益高、风险大的商业银行加强监督。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金融业发生了以放松管制、促进竞争为特点的全面深刻的变革, 使美国金融业走向新的竞争性机制。然而,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中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打破了传统金融业务的疆界, 同时也使传统的监管机制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对削弱了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力。

4、混业还是专业

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综合发展的经营模式即所谓的混业经营, 也曾被认为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混业经营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而出现的以节约成本为目的的交叉代理和交叉业务, 其核心的问题在于风险的控制、转移、消化、吸收以及总体的风险的防范。比如, 银行市场本身承受不了的风险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承担, 同样, 保险市场解决不了的风险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西方一些大的金融机构正是通过这种混业经营的方式来减少自身风险准备的需求, 从而提高盈利水平。然而在这场华尔街大银行纷纷倒闭的危机中, 真正损失最大的恰是那些混业经营的大银行, 而那些专门从事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却幸免于难, 这是一种巧合, 还是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是否就可以得出结论, 正是这些银行仅考虑混业经营带来的分散风险, 节省风险准备金的作用, 而忽略了这种庞大的混业经营模式可能使其借、贷资产流动性不相匹配, 进而陷入流动性陷进的危险。

5、资本充足率

谈到这次金融风暴, 最常提起的一个词莫过于“杠杆效应”。西方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曾是其金融发展水平的一个体现, 正是这一高杠杆给其带来超额的利润。所以, 尽管巴赛尔协议早已规定了8%的资本充足率, 但是这些大银行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遵循巴赛尔协议的同时, 也在积极地开展其表外业务, 以期实现高杠杆效应的目的, 从而使其整个系统变得脆弱, 难以抵挡突发的情况, 最终只能放任其影响逐渐扩大。我国经济学家在分析这场金融风暴的成因时也提出了西方金融机构的高杠杆效应, 并庆幸我国的金融业还没有实现这样的高杠杆。但是, 这就能说明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没有问题?我国的银行业长期饱受居高不下的坏账率的影响, 中国算是世界上银行坏账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量的不良资产不仅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益, 以至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出现巨额亏损, 进而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用度, 最终威胁到金融体系的安全。

三、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建议

幸运的是, 在这次危机中, 我国金融业虽也受到不小的冲击, 但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来说, 损失还很有限。然而在庆幸之余, 必须认清的是, 我们的银行还没有到宣布破产的地步, 并不是因为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更高, 也不是因为我国的金融机构有更好的抵御风险的机制, 而是因为一方面现在我国金融业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自由化, 还没有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另一方面我国较大的金融机构多为国有, 并且在我国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下,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更具累计性。然而, 金融改革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所以如何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笔者认为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的思维观念定位

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是做好现代金融机构管理的三原则。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 许多金融机构一味地追求高回报率, 不考虑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甚至置银行自身及投资者的安全与不顾, 从而酿成了今天的金融危机。这种只重资产的盈利性、不重安全性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若反过来过于保守, 只注重资产的安全性, 或者只关心资产的流动性, 而不去关心资产是否在流动循环中增殖, 流动即失去了其实际意义。没有盈利性的金融机构也是不可能长期生存下去的。尽管这个道理很简单, 但最重要的还是金融风险管理人员将其落到实处, 在日常管理中取舍得当, 做到三者有机的结合。

2、提高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

尽管在这次危机中, 完全通过计量模型的方法来进行风险管理受到了质疑, 但这一方法仍然不失为辅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参照, 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然而就目前来看, 我国金融机构, 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基层工作人员, 其业务水平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 我们要做好人才的选拔录用, 并积极培训在职人员, 以提高金融行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这样才有可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调整好计量方法和经验判断之间的关系, 将其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3、健全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加快行业自律制度建设, 另一方面, 要加大金融执法力度, 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 从行业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两方面来建立现代的金融监管体系。金融业是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行业, 所以与其有关的法律法规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要跟上金融创新变革的脚步, 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4、稳步发展资本市场, 放慢证券化速度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 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有限, 难以减轻银行的负担。应当适当地发展我国资本市场, 逐步增加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重。从外部缓解银行压力的同时, 从金融机构自身出发, 则应实现其资产证券化, 不能因其可能产生风险而放弃这方面的改进, 只需暂时放缓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的步伐, 要使金融风险管理的水平跟得上证券化的步伐, 才能做到有效控制风险。

5、理清政府、银行和企业的关系

以韩国为例, 亚洲金融风暴之前, 韩国采取政府指示、银行注资、企业扩张的办法虽可称一时之雄, 但使风险剧增, 并可能造成官员腐败、企业低效和银行坏账。我国也同样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正是这种政府、银行、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影响了银行日常的管理工作。一方面, 国有商业银行相当比例的贷款都流向大型国有企业, 并且一些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反过来导致商业银行坏账比率上升, 影响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而一些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另一方面,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多由政府注资, 以至银行的管理者往往倾向于不考虑资产的安全性, 经营一些高风险业务, 自身根本无法承担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这所造成的损失最终还是由国家买单。

参考文献

[1]谷文艳:美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做法[J].国际资料信息, 1999 (11) .

[2]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应对金融动荡我国防范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11) .

[3]宋逢明: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几点认识[J].国际金融研究, 2001 (12) .

[4]肖蔚:强化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J].求实, 2005 (1) .

上一篇:地层分布下一篇:秸秆综合利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