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

2024-07-31

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通用6篇)

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 篇1

摘要:苔丝之殇,罪归何处?一个纯洁美丽的乡村女孩,在一个资本力量的统治和宗教神学思想的禁锢的时代里,父亲约翰·德比,亚历克和安吉尔这三个在资本统治下人性扭曲的男人,联手将苔丝送上了绞刑架。苔丝之殇是时代的悲哀,是资本统治下人性桎梏的必然结局。

关键词:苔丝之殇,资本统治,国家机器,人性,绞刑架

“高贵而痛苦的女神”,这是小说家加缪对于“命运”一词最精准的概括,毫无疑问,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英国乡土小说家哈代笔下的苔丝,她美丽,诚实,善良, 有着一切女孩所该拥有的美德,最后却失去贞操被丈夫所遗弃,在绞刑架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未得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安心。苔丝悲剧的命运是当时社会现实和资本统治反映下的凝结,在苔丝生命中,导演苔丝之殇的到底是谁?

一、美好景物下罪恶的萌芽

哈代用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布雷克摩谷风景如画的美丽景色,“山下的空气是懒洋洋的,而且染上了蔚蓝色。” 正是这个美丽,淳朴而又封闭的地方,才孕育出苔丝这个热情真诚,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然而父亲老德比这个虚荣无能的酒鬼妄想自己的女儿可以攀上有钱富太太的亲戚,借此过上享乐的生活。凡事从不先想到自立自强,而是希冀能够不劳而获地从祖先那里得到遗泽,老德比身上有着深深的惰性劣根和依赖感。格林山下的金斯庇,埋葬的不只是德伯家的祖先,还有苔丝的悲剧命运。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作家与白日梦》一文中写道:“作家用自我观察的方法将他的 ‘自我’分裂成许多‘部分的自我’,结果就使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 作者哈代与苔丝一样,在美丽的乡村度过了他童年,清澈美丽的乡村景象被后来的近代工业所入侵,政治经济和社会风俗都被工业化的资本统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了相应的扭曲。

二、资本压制的同谋者——亚历克

亚历克这个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被资本社会宠坏的孩子。他有着大片的庄园和财富,这成为他追逐女人流连花丛的资本。“哎,我的美人儿,你来这有什么事吗?”这是亚历克对苔丝说的第一句话,带着他惯有的轻浮语气。在苔丝被新婚丈夫安吉尔抛弃后,亚历克这个恶魔再次闯入了苔丝的生活。作为“资本意志”的呈现者,他有足够的金钱和优势,他可以轻松的给予苔丝家健壮的马匹,他可以在苔丝家被贵族赶出小镇无家可归时提供优渥的住所。苔丝追求的自由,公正,高尚在亚历克这个资本压制的同谋者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一击。马克思说:“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当女主人公强烈的恨意迸发时, 亚历克成了苔丝的“刀下魂”,我敢相信,亚历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想过这可怜的女孩可以反抗他的意志,反抗资本主义精神的意志。

当然,这种反抗在当时的大环境下是不会成功的,苔丝终不会逃过资本统治下国家机器——政府警察与监狱的制裁。“她充其量只是杀死了亚历克作为资本本质的一个外壳而已,而其灵魂实在并未泯灭。” 法庭与绞刑架在亚历克死后仍执行着资本压制同盟者的意志,五天的幸福生活只是苔丝成为亚历克陪葬者前的短暂喘息,不会改变其悲剧命运的本质。

三、封建男权下的可笑的“开明”绅士

如果要找出压垮苔丝的最后一根稻草,非安吉尔莫属。 同样在婚前有着荒唐的过去,安吉尔可以容忍自己主动地的荒唐,却不接受苔丝被动地不贞。他自诩开明,接受最先进的思想和教育,面对妻子真诚的坦白,他所做的却只有落荒而逃,这真是一种可笑的“开明”。法国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在《妇女的时间》一文中提到:“妇女似乎感觉到她们被排斥于这一社会以及作为基本社会纽带的语言之外,成为它们的牺牲品。” 女性地位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桎梏,在这个封建的男权社会中地位低下。苔丝的母亲多次警告苔丝要将过去烂在心里,但安吉尔的出现给苔丝一丝幻想,对美好与宽容的幻想。希望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最后打破时也会更加的残忍。没有安慰与宽容,只剩下冷却到冰点的爱情。亚历克的诱奸,孩子的夭折,生活的困苦,众人的非议,这一切的苦难苔丝都坚强地熬了过去,在她天真地以为幸福来临的时候,她的半只脚已经踏上绞刑架。

苔丝对自己的弟弟说,每一颗星星都有一个世界,它们像苹果一样,有的润泽可爱,有的却生了病,不幸的是自己住在了有病的星星上。苔丝早就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病态性,却无能为力。“我准备好了。”面向死亡,她如此平静,因为她将不再留恋资本统治下人性扭曲的世界,这个生了病的社会。

金融资本统治的世界 篇2

中国统治世界!这个名字是多么的扎眼,令我想起网络上的“愤青们”:他们宣扬中国的强大,骄傲地炫耀自己的国家,尽管那些话只是空洞的口号。不过此书当然不是愤青的作品,它来自一位英国的学者马丁·雅克,译者张莉、刘曲,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1月01日。马丁·雅克,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是LSE IDEAS的高级客座研究员,同时也是伦敦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在京都立命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创办英国智库Demos,亦有丰富的新闻从业经历。这位学贯东西的全球顶级学者以深邃的目光透视了中国发展模式和西方模式的根本异同。

马丁雅克认为,21世纪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纪,随着非西方国家力量的迅速兴起,西方将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一国实现现代化的方式也将多种多样。在这个充满“现代竞争“的时代,中国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不可忽视。全书分为第一部分,西方世纪的终结;第二部分,中国世纪的来临。

导言中作者就尖锐的指出,从现在的趋势来看,美国将逐渐失去超级大国地位,中国将经济崛起超过西方和美国。最重要的是,中国将不会走西方的道路,变成一个西方式的国家,而是走上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之路。

第一部分共5章,分别探讨了西方和美国、日本及中国崛起的过程、方式、原因和影响,以及中国与西方融合的问题。第一章作者分析了自1800年以来,西方兴起而非中国兴起的原因是西方更重视殖民地化,商业化,工业化。欧洲的文化不是发达的先决条件,欧洲的成功是独特的而非普遍的。而美国则是与欧洲一脉相承的。第二章作者详细地介绍了日本走向发达国家的历程,对比了日本与西方国家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第三章则总结了中国18个世纪的繁荣和中国与西方国家根本性的差异。第四章作者讨论了西方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影响。第二部分共5章,分析了中国自步入现代化以来的种种措施,介绍了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文明国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国民的大国心态、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第五章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经济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面临的问题;第六章分析了中国文化对中国崛起的作用;第七章作者分析了中国其他方面的特征;第八章指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第九章从各方民啊说明了中国是正在崛起的世界强国最后作者设想了中国假如成为了统治世界的国家,将会是怎样的情形。

本书是一本分析世界分析中国的书,但是要分析当下形势,未来形势,怎能不从历史中寻找证据?因此作者用了半部书的篇幅,详细介绍了西方,日本,中国的发展历史,分析其中的异同。欧洲,是公认的世界的现代性的发源地,是带领世界走进现代化的领头羊。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了这一伟大转变在欧洲发生?是丰富的文化资产?不。作者认为,尽管它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自1960年以来,其他文化实现现代性的情形时有发生”。这一结论为作者的主要观点“中国将以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方式成为一个强国”奠定了基础:文化不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作者接着指出:欧洲是一个例外。“外部威胁的相对缺乏、殖民主义、工业优势、相对缓慢的增长、欧洲内战和个人主义。„„欧洲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很难对特殊性和普遍性做出区分”(本书第一章)有了这个认识,中国会走上与西方截然不同道路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美国的崛起更迅速,它虽然不同于欧洲,但是它们都会保留价值取向和身份的共识。总之,西方对世界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我们认为西方霸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西方霸权既不是自然的产物,也不是永恒的,相反,在某个时期它将会自行终止。”

日本,这个在中国的影子下活了14个世纪的国家,向现代化的转变则是从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入侵开始的。在中国逐步失去主权,陷入混乱时,日本迅速确定了向西方学习的发展方向,这就是明治维新。日本是自愿走向西方化的,但是他们在走向西方化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很多特质。日本从文化、人际关系到价值观都与西方是大相径庭的。作者这里列举了很多统计数据和表格展现了日本人对待性别的态度、工作的责任感、对规定的态度等很多方面与西方巨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留下的。

中国在近代的变化则是翻天覆地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同样开始于被列强入侵,但是结果却与日本截然不同:中国现代性的动力来自历史而非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中国曾经十分辉煌,经济高度发达,但是却没有带了工业革命——中国与欧洲有根本的差别: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农业帝国,而欧洲是一个由诸多国家组成的团体;权力上,中国的皇族掌握绝对的权力,而欧洲的精英阶层常常能掌握权威。教育,宗教,道德观,中西方是如此的不同。在十九世纪,中国受到了来自现代化的入侵,但中国凭借辽阔的土地和成熟的社会机制,避免了沦为西方国家的附庸。新中国成立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共产党最终建立的制度却是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和王朝历史有很大的连续性。“中国现代性的轮廓不仅留有共产主义的痕迹,它背负的更多是中国的历史印记”(本书第三章)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中国会以自己的方式强大起来,那么作者是如何认定中国今后会比其他国家更强大呢?首先作者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之路:一条充满艰难坎坷的道路,但最终她是成长起来了。在这一章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表格和数据,旨在说明中国经济崛起之快和中国经济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之大。当然,中国在资源、环境、技术方面还面临许多问题。作者在最后总结道“我们生活的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至少在现阶段,中国经济崛起的全球决定性变量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西方仍普遍认为,中过最终会遵循他们的发展道路,这只是一厢情愿,必将米娜林来自中国的挑战。”(第六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是个与众不同的“文明国家”。作者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幅员辽阔、多样性突出的特点。中国的政治更是具有独特性:“尽管中国的现代性进程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30年,但是中国政治独树一帜生存下来的能力却并未有任何变化。”(第六章)中国人对法律、民主的认识与西方完全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价值观、世界观的迥异。因此,要中国按照西方的文化标准来行事毫无意义,因为这些做法和思维方式太陈旧了。“国家往往用自身的历史、价值观和思想倾向分析世界,并根据由此产生的经验和观点来改造世界。”中国的历史是如此厚重,厚重到西方的观念不能轻易入侵。中国表面上同西方一样现代化,但是内里是完全不同的,这种不同决定了中国走不了西方的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领导人挂在嘴边的名词。它不是空提的。历史上,中国已经证实了无法走西方的路,无法走日本的路,无法走苏联的路,中国以其特殊的社会形势,决定了中国只能走自己的路,现在如此,未来亦同。

作者以独到的眼光分析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西方、美国、日本、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了中国千年来积淀形成的文化政治体制,说明了中国是与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的,她的发展道路将是全新的并且会有一天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表格和数据,结合众多的实例分析,使他的这一论点十分有力且使人信服。本书不单是一本历史书,也不仅是一本分析书,而是一本结合历史而分析的书,是一本从历史中看未来的书。书中许多观点十分新颖,但读者又不能不折服于作者透彻的分析,一针见血的评价。

被标准答案统治的世界 篇3

说标准答案完全摧毁了中国教育,未免言过其实。不过,在很多时候你又不得不承认,标准答案是个不折不扣的祸患。在那里,不仅有对知识的乔装改扮、故作威严,更有对人性的无穷摧折,对光阴的无情浪费,,死记硬背的学问,本来就是记忆之学对思维之学的侵袭,更别说那些要求别人写读后感的主观题,竟然也有标准答案。就在几年前,甚至还有好事者琢磨出一个孔子标准像。可叹决定孔子长像的不是父母遗传的基因,而是两千多年后的“标准化”运动,

可怕的是,不容置疑的标准答案一旦被确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机制立即被激活。所以,当被问及“雪融化了成什么?”时,一个孩子答“春天”,结果被老师判定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这样的标准答案似乎还情有可原,但另一些标准答案注定只能当笑话听。比如:“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起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什么?”一个学生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同样被判卷老师打了个“x”,标准答案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为什么不问问“2=?”

仔细想来,中国的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大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来概括,即“1+1=2”。演算由左而右,等号左边是权威,是宿命,是既定的一切;等号右边是惟一的僵死的答案,是一个封闭的世界。

面对如此情景,你难免悲从中来——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一道开放的考题,即“2=?”。同样是运算,两者的开放性显然完全不同。前者答案只有一个,如果你答的不是2,而是3,就格杀勿论。至于后者,答案自是千变万化。你可以说“2=1+1”,也可以说“2=2×1”,甚至,你还可以别出心裁,说“2=2000/1 000+-(250 250)”,只要你乐意,根据既有的常识,你可以DIY出你最愿意看到的答案。当然,你也可以说与后一种相仿的情形并非从未出现,然而荒诞乃至让人无法忍受的是,当出题者问你2等于多少时,你只能说2等于“1+1”,而不能说等于“0+2”。这样的标准答案,如上文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所能制造的恐怕也都是些“标准血案”或“标准冤案”了。

好了,在这里我并不是要讨论数学,不是要讨论哥德巴赫猜想。读者不妨用其他词语代替这里的2。比如“正义”“理想”“幸福”等等。我想说的是,在一个标谁化的社会,它会抹去差异,填平沟壑,告诉你如何去做是符合正义,合乎理想。如果把运算的过程比作生活的过程,那么生活就只有一个目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按说,幸福与否是个很私人的问题,但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告诉你的却只有一个答案。在过去,比如“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狠斗私字一闪念”等等,变来变去其实答案都是一个,即政治正确。而不是自己结合自己的人性与经验去体悟“什么是幸福”。简单说,“1+1=2”式的教育,没有过程,其迷信的只是一个结果;而探寻“2=?”式的教育,却是焕发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是可以激发人们回归自身与探寻真理热忱的教育。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数日前,我与陈志武先生同做一期电视节目,谈现在大学生一毕业就着急买房的问题。刚工作就忙着买房,在许多人看来算是标准答案了。为什么年纪轻轻就一定要买房?事实上,就个人而言,我最幸福的体验也不是三十岁以后在中国买了房,而是我当年把准备在北京买房的钱花在了在巴黎租房读书上。

生活没有标准答案。回首前尘往事,你走你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算法则。一起长大的人,未必能一起上学;一起上学的人,未必都能考上大学;都读了大学的人,未必都能立即找到工作;没有立即找到工作的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未必一生不幸福……同样是念了哈佛,梭罗毕业不找工作,借把斧头跑到瓦尔登湖畔搭了个木屋,过一种可以试验的生活,而盖茨索性中途辍学,不久就创办了微软公司。

我们的教育不能穷得只剩下标准答案了。一个社会要有共同的底线,所以有了法律和道德,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与思考应当唯标准答案马首是瞻。标准答案的背后,是考生的命运,是命题者的权威。当人人不得不向所有貌似客观公允的标准答案低头时,我们真正能够看到的,却是一盘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棋局。而这个被标准答案统治的世界,一个连过程都被标准化的世界,是一个已知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甚至也是死去的世界,一个远离了创造和创造精神的世界。

当中国统治世界读书笔记 篇4

中国未来带给世界的影响,将可与20世纪的美国媲美,甚至可能会超越美国。

中国的崛起最终将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国际秩序的诞生

霸权绝非出于稳定状态,而是时刻受到挑战和重新界定,权力的平衡从来不是静止的,时刻在变动。

读《当中国统治世界》有感

一个月前,在姚老师的推荐下,看了马丁﹒雅克这位学贯中西的全球顶级学者的著作 《当中国统治世界》。在书中,马丁﹒雅克以其独到的见解,深邃的目光审视了东(尤指中国)西方发展模式的异同。他认为“中国未来带给世界的影响,将可与20世纪的美国媲美,甚至可能会超越美国。”

美国是现今的世界霸主,无论其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实力军事实力,亦或是文化影响力,都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军事和政治实力都赖于经济实力” 马丁﹒雅克在书中如此说道。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主,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紧密联系的。然而,庞大的政府开支,却使美国长期处于经常账户赤字的境地。其中军费支出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外交如此强调军事的情况下削减开支是很困难的,但随着其经济实力的下降,必将很难维持其高额的军费支出。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在飞速发展着。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而且很多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然而,西方国家却普遍认为:中国必将成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对此,马丁﹒雅克却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大大有别于西方”,“现代性模式绝非只有一种”。中国的八种特性决定了其不会发展成一个西方化国家,而是在模仿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特质,历史文化背景探索出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模式。

这八种特性如下:第一,中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国家。第二,中国越来越可能按朝贡体系而不是民族国家体系构想与东亚的关系。第三,中国对待种族和民族的态度与众不同。第四,中国人所工作生活的是一块玉其他民族国家大不相同的大洲规模的土地。第五,中国政体的本质极具特色。第六,中国的现代性与其他东亚国家一样,以国家转型速度快而著称。第七,1949年后一直由中国共产党执政。第八,未来数十年内中国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综合特征。

总的来说,我是比较赞同马丁﹒雅克在书中讲的大多数观点。同时,对于一个外国人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情国情了解得如此通透表示十分敬仰。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一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总能时时刻刻感受到祖国正在日渐强大,虽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可是绝大部分人还是在为祖国能变得更好而在不懈努力着。就比如说在中国比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在习近平主席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工作而且颇有成效。我国拥有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人口,这庞大的人口也就意味着生产力。在未来,这股巨大的生产力将会把中国送到GDP第一的位置上。如书中所述“民主的基础就是用数字说话”,随着我国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也必将会导致更民主的全球新秩序的诞生。

正如书中预测的,中国将会替代美国成为未来世界的主导。可是对于“中国统治世界”这个说法我却始终有些介怀,虽然作者也没有信誓旦旦名言说中国会统治世界,但光从书名来看就已经有这种误导的成分在。不可否认中国在未来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第一是否意味着统治,意味着主宰,我想并非如此。虽然从中国历史看,的确存在着一种成王败寇,强者统治弱者的现象。但中国传统思想也一直在强调“以和为贵”,“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今天的中国,一直以一种谦和平等的态度来处理对外关系,一直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外交,坚持以和为贵;同时也不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援助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以践行仁爱;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曾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受尽磨难,对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始终不敢忘怀,并时刻提醒自己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因而比没经历过战争侵略的国家更懂得和平之珍贵,又怎会去统治主宰甚至侵略其他国家,中国信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未来中国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这个世界格局,也会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深入实践,不断创新,使自己成为推动祖国前进发展的新生力量。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 篇5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不是战争让女人走开,而是女人让战争走开。最坏的结果,或许是谈崩的两国外长在一间无人的房内挠得满脸血痕、揪掉若干绺秀发,绝不会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战场上你死我活地互相残杀。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我们依然会坚持一妻一夫制。摒弃娶小老公的陋习,谴责“包二爷”“傍款姐”的社会丑恶现象。女人都有爱的洁癖,歌厅舞厅桑拿洗浴将不再暧昧,只是绿色休闲娱乐场所,路边的野草坚决不采。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我们不独爱自己的美丽,还要让世界更美丽。天要蓝、草要绿、空气中飘来淡淡的阳光味道,雨里充满丝丝甜润的芬芳,云朵流连在清朗的碧空。那歌声,那忍不住冲口而出的欢歌,是对盛景最好的点评。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我们不要你们为成全我们的事业而牺牲。男女各有所长,我们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地走完一生。还要树立形形色色的家庭英雄,家事、国事、天下事皆为大事,为国尽忠与为家奋斗同样光荣。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我们没有铁腕、蛮力、权势倾轧,只想用温柔软化强势、用善良传导真诚、用玫瑰呼唤爱情、用爱湮没人群。晚上在安宁中甜美睡去,早上在微笑中徐徐醒来。

假如女性统治世界,亲爱的男人,你要放我们一马,不要把自己与家庭的期望嫁接在我们身上。我们愿与男人各撑一片天,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那时候,不需要向上帝祈祷,因为人间就是天堂。

女性管理将统治世界? 篇6

至此,美国顶尖的八大常春藤盟校(Ivy Ieague:包括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哥伦比亚、布朗、宾州大学、达特茅斯、康乃尔),已有一半为女校长,如还有宾州大学古特曼、普林斯顿大学提尔曼、布朗大学赛门斯等。在美国很多政府部门与大公司,女性管理渐成气候。美国众议院产生第一位女性议长;甚至前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也在跃跃欲试攀登总统宝座。

5000多年前,在世界范围发生了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与从肉体占主导地位向心灵占主导作用的变革相吻合。在那个时代,女性和母亲的形象被降到生殖、肉体、大地的领域,精神文化领域则是男性和父亲的王国。时代选择了男性,于是,一个父权社会出现了。但今天这种体系的社会面临了种种的危机。据有关社会学家预测,未来的行政和商务管理模式将趋于女性化。

什么是所谓女性管理模式?似乎应该先了解一下男女的各种显著性别特征:男性表现为阳刚的、理性的、外赋性的、主动性的、原创性的、内容的、粗线条的、分析的、分离的、自我意识的和观察的,女性则表现为阴柔的、直觉的、接受性的、被动性的、扩展化的、形式的、精致化的、综合的、统一的、潜意识的和本能的。这些显著的性别特征决定了男女思维方式的明显差异。

研究表明:女性呈现“网状思维”,男性则是“阶梯思维”。女性善于协作,求同存异,习惯于反复权衡利弊等,其思维方式能够让自己同时做好几件事。男性则比女性更具控制情绪的能力、判断力、谋求升职的欲望等。男性价值主要偏于阳刚,女性价值则以阴柔为主。男性管理表现为硬性、竞争性、等级制的权威、强控制欲、理智性,女性管理则表现为软性、合作性、弱控制性、直觉性。也许,以往的时代更适合男性,因为它看重的是男性的价值,人类中心论、理性主义等无一不是这种男性文化的产物。然而,未来的时代则可能更多地需要女性的基本特征。

研究人员发现,女性管理模式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整体性即一种对于综合价值的追求。一般说来,女性强调生态的平衡,注意事业与家庭的互动。她们不像男性那样将赚钱和权力视作最高目标。她们的优先取向往往是在家庭、工作单位及各种社会关系中创造一个人与人的良好环境,并且鼓励自己的子女与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宗教和种族背景的人相处。在企业界,美国的妇女把追逐利润放在相当次要的位置,其重要性远远不如她们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发展。女性也没有那样强烈而张扬的权力欲。这些女性领导无疑是富有智慧与管理才能的,但并没有牺牲亲情和友情,多是事业与家庭最好的协调行家。总之,与局限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和不择手段发展企业的男性企业家相反,女性始终注意平衡自己的事业与家庭,将一种整体性价值观注入了社会关系和人类活动。

二是合作性与男性管理模式崇尚竞争不同,女性管理模式崇尚妥协。而今天,正是一个强调合作的时代,人们甚至提出:“合作者才得生存。”竞争必然会导致焦虑。当某人试图攻击你、你也试图还手的时候,双方很自然会变得心烦意乱,注意力的焦点从最终目标转向你的竞争对手的战略,以便赢得当前的战斗。竞争不如合作更有效率。常常是一开始令人激动的事情,由于竞争压力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使之变得不再具有吸引力。最后,竞争可以毒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争者囿于竞争的格局,而对他人的需求和观点很少信任或漠不关心。女性领导天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美国一个叫创造性领导者中心的机构曾对《幸福》杂志所载100家大公司里的25位“有识之士”做过采访,要求他们列举一些女性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事例,并分析这些女性成功或失败的品德和性格因素。结果,“超凡的处世能力”成为人人共识的女性成功者的要素。

三是情感性。人们常说,男性是理性动物,女性是感性动物。抛开性别歧视因素,这话不无道理。因此,女性管理模式还是一种情感性的管理模式。现代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感情管理应该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是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这一点,正是女性的长处。正因如此,一些学者中肯地指出:“最成功的管理风格与女人的联系较之男人更密切。”

上一篇:口服速释固体制剂下一篇:现代化机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