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形成(精选12篇)
金融资本形成 篇1
1 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 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 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 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 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1]”
继亚当·斯密之后, 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 “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2]。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 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 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 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3]
综上所述,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ltz) 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 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962) 。1960年, 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 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 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投资的结果, 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 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 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5]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 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 (Gary.S.Be cke r)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 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 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人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 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 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 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 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 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 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 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 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分工的细化, 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 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 (ki, K, xi)
其中, 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 ki为i厂商n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i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 罗默作了i进=1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 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 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 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 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 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即对于给定xi, 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 那么, 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 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 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 趋向于无穷大, 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 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 这个模型是扩散的, 因此, 不存在均衡解。第二, 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 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 逻辑的结论是, 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 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2 卢卡斯的模型
1988年, 卢卡斯 (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 (t) =h (t) δ[1-u (t) ]。
式中h (t) 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 h’ (t) 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 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 [1—u (t) ]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 则h’ (t) =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 (t) =0, 则h (t) 按δ的速度增长, 即h’ (t) 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 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 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 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 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 将对能力 (ability) 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
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 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 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在他们的理论中, 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 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 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 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在传统资本理论中, 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 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 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 简单而言, 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 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 称为人力资本。
4.3 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 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 (丹尼森, 1987) 。显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 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经济学。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 有少数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 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本质来讲, 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 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 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4.5 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 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 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作纯消费, 而应该看作生产性投资, 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 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 也不会与教育的其它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 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 产权问题的研究, 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摘要: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着重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流派。在理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主线演变的同时, 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1964.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57—258.
[2]Mill John.1969.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P.187.
[3]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20, London, P.229.
[4]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金融资本形成 篇2
摘要:发生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脆弱的经济,引起美国股民全部被套,没有新股民入场,也给其他国家经济带来极大的危害。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
关键词: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经济效应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次贷危机导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在其影响下,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金融业遇到了空前的危机,一些实力雄厚的银行顷刻间倒塌,各国汇率大幅度波动,企业减产甚至停产。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是由于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而引起的,通过大量金融衍生产品把其他金融机构卷入了这次危机,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整个世界。美国房地产贷款市场大致可分为三类:优质贷款市场、次优级的贷款市场、次级贷款市场。“次级”及“优质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为划分界限的。次级按揭贷款是面向信用程度较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个百分点,贷款机构的收益也比较高,所以次级贷款对放贷机构来说是一项高回报的业务。但由于次级贷款对借款人的信用要求较优质级贷款低,借款者信用记录较差,逾期还款比例较高,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更大。为了转移次级按揭贷款的巨大风险,美国金融界采用了次级贷款证券化的方法,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出售给了其他国家。如此多的次级贷款收不回来导致国内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和保险公司的保险业务相互交织、风险交叉传递,不断出现逐级放大的连锁危机。
(二)金融危机的根源
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此前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它的根源更深更广。
1.美联储降息与房地产降温。美国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在利益的刺激下,衍生金融产品泛滥。美联储降息后,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违约现象频现,直接造成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
2.金融衍生品催化作用。由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银行发放房屋贷款给还款能力差的个人,这样就把风险层层打包转移给其他金融机构。
3.金融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由于激烈的竞争,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发放中,贷款经纪商为增加业务量,获取更大的利润,有意或无意地放松对借款人的调查,并且降低贷款的标准。一些贷款机构或其代理人有意不向借款申请人披露有关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甚至提供虚假借贷信息诱骗申请人借款。当情况发生变化即房价下跌时,这些低收入借款人将无法还清贷款,贷款机构也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4.政府监管不力。由于政府忽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的评估与监督责任完全放手给私人证券评级机构,给其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间,这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全球经济失衡。美国在金融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引起全球流动性约束不对称,其资本市场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而导致了美国的过度消费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当经济失衡超出了各国经济的承受范围,全球性危机不可避免。
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由于世界金融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创新不断产生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引起他国和地区金融市场不稳定乃至危机,直至全球的金融安全、金融稳定。
(一)国际贸易传导
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可以通过国际贸易途径,导致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经济状况恶化,进而引发他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首先,美元的贬值降低了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特别是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其次,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经济衰退直接降低其进口需求,其他国家出口放缓。
(二)金融机构传导
在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和金融机构全球化趋势下,金融机构间复杂的资金联系也会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与美国金融联系最为紧密的欧洲更是首当其冲。英国、荷兰、瑞士等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频频告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提出破产申请以后,法国巴黎银行、德国工业银行以及瑞联银行等多家欧洲银行由于参与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投资而遭到巨大财务损失。其中,次贷衍生产品本身带来的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联系,增大了金融危机通过金融机构传导的几率。
(三)预期传导
预期传导机制指的`是,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因为一个国家发生危机,会影响到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进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导致投机者行为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形成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投资者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重估所投资该国的风险,据此会改变自己的资产组合,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
(四)国际资本流动传导
金融危机会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性加大。如果流动性冲击过大,一国发生的危机使投资者在尚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出售他们持有的资产,从而引发该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过程也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传导。一国的危机还会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性,迫使投资者重新安排他们的资产组合,以满足利润、监管和流动性方面的要求。
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形成新生态 篇3
伴随着以新“国九条”为根基的改革蓝图逐步付诸实践,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正在回归本源,各方主体归位尽责,投资者利益保护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市场中圈钱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人们深恶痛绝的内幕交易受到有效打击,投资者热切期盼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经济新常态悄然形成 股市转型晴雨表功能渐显
8月以来,中国A股的涨幅在全球独树一帜。继7月创出自2013年1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9月再迎“六连阳”连创新高,市场似乎已经闻到了“牛市”的气息。
业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目前A股市场信心正在凝聚。宏观数据好于预期,改革措施不断加码,大盘蓝筹股利好不断,新兴题材股轮动上涨,这些现象表明经济转型的股市“晴雨表”功能渐现。对于本轮大涨,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行情有三个因素,分别是宏观经济企稳、流动性偏向宽松及改革措施效果逐步呈现。
经济结构不断升级 促进股市寻找新动力
资本市场的起伏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措施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及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股市带来巨大利好。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增长引擎减弱,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并存,伴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正在形成的过程,也恰是中国股市寻找新动力的过程。
从经济结构来看,一方面,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的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等;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促进产能过剩矛盾化解,推进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发挥盘活存量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消费、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扶持。
提前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股市敏锐地作出了精彩注释:去年全年,以传媒、计算机、医疗等新兴产业公司为主的创业板指数以整体82%的涨幅傲视全球。作为国内创新企业的聚集地,因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涌现出一批高成长公司,广泛分布于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及新能源等新领域,呈现出创新特征,正成为“新经济晴雨表”。
在“去产能、去杠杆”的背景下,许多大盘蓝筹股估值不断走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民资的融合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重头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预期下,交通银行发布公告称正在研究“混改方案”,其A股股价在7月28日罕见涨停,并带动银行股全线上涨。
随后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也相继“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概念股股价也出现一轮不小的涨幅。在国企改革、沪港通、优先股等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大盘蓝筹股在本轮反弹中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平认为,“蓝筹重新回到了起跑线,股市这些新的特点,可能与中国经济正在开启的新常态互相吻合。”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助力股市步入“慢牛”
今年是资本市场夯实基础、改革创新的一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场称之为“新国九条”,并以此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培育私募市场、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提高证券期货服务竞争力、扩大资本市场开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及营造资本市场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指明了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改革持续释放红利使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增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调查结果显示,8月份A股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19%,连续三个月上升,创2009年11月以来最高值。同时,中登公司8月开户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A股新增开户数创出四个月以来新高,并且连续三周保持升势,表明投资者的信心明显增强,股市的吸引力显现。
长线资金的引入在A股市场中同样呼声很高。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基金、保险、QFII、RQFII四方面持股市值分别为1.13万亿、4404亿元、2917亿元、3149亿元。被市场称为股市“风向标”的社保基金,时隔14个月后重返A股市场,继6月新开设1个账户,7月份再新开31个账户并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是社保基金看好A股的表现。
“放”、“管”结合 市场内生动力迸发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更是中流砥柱。从监管角度来看,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时,简政放权成为突破口。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改革首先要减少行政干预,第二,要创造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应注重完善,要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
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到减少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书面申报材料,从完善创业板并购重组制度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办法,证监会的简政放权路线图日渐清晰。“放”、“管”结合,相辅相成,这是企业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资本市场功能定位日趋清晰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20多年来,发展阶段不同,功能定位也有所不同。追溯彼时,A股的功能是服务于国企脱困;而如今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主体。
在制度改革和市场主体培育的过程中,资本市场的内涵不断丰富,功能定位也日趋明朗:资本市场既是上市公司融资之所,又是投资者获取回报之地;既是宏观经济和产业市场的重要承载,也是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的重要方式;既高效配置了社会资源,又令百姓广泛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
nlc202309041302
视角一:“还权于市场” 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诞生的初衷就有着政府主导型的风格定位,审批制下繁复的流程令资本市场的活力难以得到充分激发,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和配错。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还资源配置之权于市场的根本举措。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是最能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做出迅速反应的市场。然而目前我国融资结构明显失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亟待提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更进一步明确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5月9日公布的新“国九条”也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视为重点,其中又以加快股权市场建设为当务之急。
今年创业板政策对于创业板的多层级、转板、再融资三个新定位,为现金流紧绷的企业注入“活水”提供了政策保障。8月8日,乐视网发布定向增发预案,公司拟以每股34.76元的价格向5家机构非公开发行1.29亿股,募集资金45亿元,是第一次融资的两倍以上。企业这类业务的突飞猛进依赖于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而在银行金融体系极其冗繁的融资方式下显然无法独立完成。
人们期盼已久的新三板的落地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产生重大意义。其门槛低、要求不严等特点,满足了作为改革大部队的主力军——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有专家表示,“新三板是个价值放大器,如果新三板可以克服自身的一些缺点,不断完善的话,相信它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让需要融资、需要进行股权交易的优质企业尽快获得股权交易,而好的股权市场会拓展出便捷的融资通道,有利于资本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优质成长型企业作用的充分发挥。
视角二:“藏富于民” 促进百姓财产性收入增长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而在十八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两届中央领导对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入均有所提及,可见为完成通过资本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创造财富的机会这一使命,监管层在政策部署方面的前进步伐从未停滞。
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认为,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改革资本市场新生态下,机构投资者壮大,广大散户也可以通过投资渠道的丰富间接共享了经济增长和改革带来的红利,资金在市场化的驱动下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财富的双重增长。
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上市公司可持续回报股东的分红制度的规范,有利于百姓财产新收入的增加和投融资者关系的平衡。
此外,监管层在政策层面上加紧拓展老百姓财产性收入的部署,还体现在对投资者形成多层次的界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这在去年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中首次强调。这一政策旨在避免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将金融产品提供给风险并不匹配的投资群体,也是对中小投资者实施保护的有效措施。
视角三:打造“金手铐” 优化上市公司治理
随着新“国九条”的发布,“推动混合所有制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在纲领中得到强调,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定位。一方面,资本市场要求上市公司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更加规范运行;另一方面,在董事、监事等人员无力履职或丧失职业道德而造成无效治理时,资本市场也能够通过严格的监管,防止出现损害广大投资者利益的事情。
与西方发达国家动辄百年的家族企业不同,中国许多企业的公司化治理之路才走过几十年甚至几年,正是借助资本市场,许多企业才完成公司治理的体系化,通过外部股东的设立和资本市场的透明化约束自己。
今年2月,*ST生化发布关于子公司湖南唯康药业有限公司启动唯康药业由于信息披露违规,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存在重大缺陷,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对公司及前述相关高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专家评价,正是在这种外部监督的“金手铐”的作用下,中国企业才得以稳步成长。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资本市场的作用在于更好的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资本市场有助于其更好的透明化。两个维度相互牵制和敦促,以全方位优化中国的企业治理。
在发展的30年里,中国资本市场由最初为国企改制而生,随后经历了由试点到逐步推广、由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已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对现实经济市场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在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协调比例、利用资本市场促进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意义也愈发显著。
“依法治市”推动中国资本市场走向理性和成熟
法治强则市场兴,资本市场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法治化的保障和推动。过去20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及大的发展历程,目前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如何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制定合理的、适应市场发展阶段的法律法规,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4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5月,十年磨一剑的新“国九条”重磅出台,上市公司监管、私募基金监管等一系列行政法规陆续颁布,《证券法》的修改和《期货法》的制定同步推进,资本市场法治化建设的步伐正全面提速。“加强监管、依法治市”正渗透到市场的每一个改革领域之中。
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 打造市场健康发展基石
“无规矩不成方圆”。资本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规则先导的市场。若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网,以约束每一位市场主体的行为。
早期的资本市场由于法律不完善以及监管不力,造假上市、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乱象数不胜数,不但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严重损害了以散户为代表的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实施,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法治化建设步入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证券法》又完成了一次重大修订。
nlc202309041302
伴着市场9年来的快跑前进,旧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新阶段市场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条文,以解决改革创新和监管执法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目前,《证券法》新一轮修改、《期货法》的制订工作已全面启动。据参与修订的业界人士透露,此次新《证券法》的修订幅度非常之大,对很多基础性定义和内容都做出了重新解构,也被市场各方寄予了诸多希望。《证券法》不仅为资本市场自身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也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社会资金运转,完善产业资源有效配置,并敦促企业规范发展、不断革新。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证监会主席肖钢提出,将构建由融资与并购、市场交易、产品业务、市场与机构主体、投资者保护、监管执法、对外开放、审慎监管等8个子体系组成的法律实施规范体系。
事实上,在新“国九条”顶层设计的引领下,近一年来证监会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制度规章,涵盖资本市场改革的各个领域。这些指导意见和规章,将与《证券法》和《期货法》形成有机互补的整体,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奠定法律的基石。
加强监管和稽查力度 有效净化市场投资环境
清除资本市场的违法违规、不诚信行为,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市场参与者的自觉和自律,更需要严格的监管与“铁腕”执法。
早期资本市场痼疾之一是违法违规行为比较多,且违法成本很低。近两年来,证监会在债券市场掀起“打黑”风暴、在资管业开展“捕鼠”行动,对于市场的震慑效果显著。特别是查处老鼠仓的力度空前,令违法从业者“人人自危”。
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内幕交易立案案件分别为70件和86件,相比2011年增幅分别达到46%和79%。同时,2013年以来证监会加强了对资产管理行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行为的执法力度,2013年立案22件,2014年以来立案25件。
像万福生科、天能科技、绿大地等违法情节严重的案件,破坏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这类案件,监管部门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对“肇事者”依法进行了处罚,并予以公示。
除了稽查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刑事追责力度也不断加大。证监会稽查部门与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加强执法协作,创新执法模式,行政稽查与刑事侦查衔接更加紧密,为快速有效打击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等违法犯罪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比如,证监会在资管领域针对内幕交易展开的稽查行动中,运用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透过严密的监督网络,令内幕交易行为无所遁形,多位基金经理先后落马。
而在股票市场上,内幕交易等案件的查处态势持续保持高压。监管和稽查力量的增强,使得一些肆意妄为的机构投资者,要么落入“法网”、要么步步为营心惊胆战。
二级市场环境的有效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令股民、老百姓的信心有所恢复。专家认为,开展打击内幕交易等执法行动,是监管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切实维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的重要举措,它立足于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立足于监管形势与任务的需要。
坚持投资者需求导向 突出投资者保护核心地位
客观地讲,现阶段中小投资者依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群体,处于信息弱势地位,风险抵抗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因此,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期货监管工作长期以来的重中之重。
201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这是国务院层级专门针对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意见。2014年5月9日颁布的新“国九条”中,进一步明确了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地位。其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参与权、求偿权和监督权。
事实上,在我国现有的制度和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权益保护涉及诸多法律障碍,因此单纯靠监管层的监督与推动还远远不够。
近两年来市场上接连出现的几起投资者赔偿的典型案例。比如,在2013年的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中,保荐商平安证券斥资3亿元设立专项补偿基金,采取“先偿后追”方式补偿万福生科投资者,提供了一条相对高效、便捷的赔付渠道;2014年6月,海润光伏出现罕见除权乌龙,上交所和上市公司事后处理迅速且得当,并共同赔偿了受损投资者;2014年7月,海联讯公司四位大股东共同出资2亿元人民币,用以赔偿因虚假陈述事件造成损失的投资者。
在目前缺少集体诉讼制度的前提下,这些自发性的赔偿案例,不仅开创了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方式的先河,为进一步探索投资者索赔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更反映出市场各方已逐渐将投资者保护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
目前《证券法》正在修订进程中。肖钢表示:“证券法应当以公众投资者利益保护作为基本价值取向”。我们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新《证券法》将可以为投资者撑起一把更强大的保护“伞”。在法律修订的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引导中小投资者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只有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中国资本市场才能真正迈上健康发展之路。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2014年上市公司发生并购案例2000多起,涉及交易金额1.27万亿元,相当于2013年全年并购重组交易涉及金额的总额。7月11日,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办法和收购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两个办法旨在强化事前信息披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护投资者利益以及督促中介机构尽责。
从企业自身建设来看,市值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经济转型、调整企业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市值的变化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贡献和参与者的热情这两大指标,将市值管理引入上市公司管理,有助于企业的价格发现和资本管理。“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业内专家认为,市值管理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资本管理的重要形式。
从公司分布来看,拟上市公司的行业变化“契合”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数据显示,目前拟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制造业公司376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41家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司36家,凸显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方向。
无形资本的形成及其运动过程 篇4
现代经济中,相比体力劳动而言,智力劳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智力活动结合的无形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运动形式。作为智力劳动成果物化的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两类资本也具有差异巨大的外在表现方式及运动形式。本文以马克思的方法论对无形资本进行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与马克思的资本研究范围是一致的,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研究范围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研究的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形成无形资本的智力活动与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划分是类似的。本文的任务是对无形资本的形成、积累、运动等进行系统研究,注重对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对比,对二者的共同性与不同进行区分。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
1.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
一个品牌的树立、一个技术的形成是不断地创新、试验、验证、改进的结果,是不断地认识需求和优化用户反馈的结果,也是人的脑力劳动的产物。所以,识别风险、应对风险,分析各种不确定性,成功失败的经验总结都是人的智力劳动。只有人的智力劳动才能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才能对原有的无形资本进行改进与创新,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但是只有物化的智力劳动才是无形资本,只有反映了当时情况和智力劳动的一个设计、一个技术、一个制度改进被记录、被申请成为专利才能是无形资本,才具有了对以后的智力劳动进行支持的基础。
2.实践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实践是验证技术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一个技术的形成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实践活动,技术的表现是思维意识,但本质还是物质的。
设计是应对市场需求的实践,必须真正接近市场、感受市场才能了解需求。从现实看,发达国家占据了设计的制高点,新设计层出不穷,除了人才较多的比较优势之外,其市场大、距离市场近也是重要原因。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也是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分析,需要对新设计的效果做评估,继而再改进完善。所以,设计也是紧贴实际的,也是物质的。
制度是从生产实践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中总结而来的,是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交易成本而来,是从历时长久的生产实践中而来,也是从巨大的损失中而来。一条条看似简单条文的背后都是生产实践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制度的本质是物质的。
品牌是通过已经生产的产品树立的,完全是靠事实说话。广告宣传也许能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但是不能持久,品牌的树立最终还是要靠以前产品的影响,行动才是最好的宣传。所以,品牌的本质也是实践的、物质的。
3.传承与创新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手段。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就是“变化”,客观经济环境、需求、技术变化了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其共同点就是“变化”。客观的变化产生了,主观的应对就要相应地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创新。创新的重要作用就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传承是降低创新成本的重要办法。创新也是有成本的活动,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团队行为、有目的的智力活动,就是“灵机一动”的创新也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持。有成本就要考虑经济性,而传承是节约成本的重要办法。传承就是利用已有的技术、设计等,充分挖掘内含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利用已有的试验、验证数据节约大量的试验成本和时间,减少盲目性,了解了走过的弯路和失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大量的降低创新成本。实际上,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型号具有明显的传承色彩,也充分证明了传承在创新领域里降低成本的作用。
传承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口授实现的,人也是重要媒介。在手工业时代,师徒技艺相传是重要的、基本的、也是可以说是唯一技术传承路径。在现代的工业化时代,传承主要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实现的对智力活动的成果的记录。但人之间的传授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路径,一是因为文档资料再翔实也是一种浓缩,有些思路灵感难以记录;二是因为文档资料繁杂,浩如烟海,难以快速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人之间的传授可以是高效的、快速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实际上团队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形式,原因就在于团队突出了人在传承中的作用。
(二)无形资本的积累过程
1.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
无形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起点,即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只有有了资本原始积累才能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不断地积累、增大。要形成自己的无形资本,需要有一个起点、一个起始存量,就需要一个技术平台、一个人才团队、一个支持的制度、一个外在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无形资本形成过程。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一是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与传统的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不同的是,无形资本原始积累不是来源于暴力掠夺,而是来源于企业的内部脑体劳动分工,把智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把智力劳动的成果物化,赋予其物的属性,赋予所有权、专有使用权。所以,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于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法律制度发展变革的结果。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二是重要的原始创新。大部分的创新是在前人的智力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但是有些重大创新是原始的创新,这些创新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后其它的改进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是数字技术之于模拟技术的变化,电脑的视窗操作系统之于DOS系统,智能手机之于功能手机等,还有网络技术、搜索技术的出现,都是革命性的,最原始的技术创新是基础,是后来相关其它技术创新的起点,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制度创新同样也是,重大的原始创新是其它制度改进的基础,没有原始制度创新就没有后来制度的积累,原始制度创新也属于无形资本原始积累。
2.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
资本形成需要投入,无形资本形成也需要投入。与传统的资本积累一样,无形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转化。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的积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智力劳动者与无形资本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直接凝固在无形资本里,无形资本实现了“自我积累”;二是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既可以通过购买也可以通过增加智力劳动者的劳动,实现无形资本的增加。
(三)无形资本形成的特点
1.企业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主体。
无形资本是在企业里形成的,企业的智力活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直接来源。其中的专利使其获得了某段时间的垄断使用权,好的设计能够抢占市场机会,未公开的技术秘密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溢价等。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企业专门的生产活动,企业雇佣了智力劳动的劳动者从事智力劳动、产出智力产品,这与一般生产的产品无异。政府可以用经济的手段影响企业的行为,促进增加无形资本的形成。首要的是国家要加强产权保护,只有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才能给企业以无形资本的专有使用权、收益权,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企业的无形资本形成。其次是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企业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提高,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减少科技与产业间的阻隔,使科技成果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转化为无形资本。最后,要适度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适当延长企业的生存期,为无形资本的形成准备一些基本条件。
2.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
首先,科学研究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技术研发是企业的智力劳动者运用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型号、技术实现做出创新,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的技术,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是智力劳动者掌握的知识的来源,也是企业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相应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与否,不能简单地看科技水平、尖端项目,还要看无形资本的多少,只有无形资本才是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才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所以,科技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无形资本的形成上,这是科技发展的目的。其次,教育为企业输送大量智力劳动者。企业要形成无形资本,就需要雇佣懂得科学技术、懂得研究的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科研的发展。更深入看,教育也是科研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国家助推无形资本形成的有力之举。
3.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世界性的竞争。
首先,企业在技术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专利授予申请人一定时间的垄断使用权,申请专利遵循的是“谁先申报谁先得”原则,专利权保护的日益完善、几乎为零的运输成本,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并且,世界性竞争的结果是寡头垄断,只有少数技术赢得竞争并迅速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基础性的标准与技术使后参与者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再者,极为重要的机密技术是买不到的。有很多重要技术是采用机密的办法存在的,例如军事技术、产品秘方等。在机密技术领域,技术是不被授权使用的,只能购买产品,掌握机密技术的企业通过出售产品可获得长期的超额利润。所以,无论是专利竞争还是机密技术竞争,都成为世界性的竞争。其次,企业在品牌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并购愈演愈烈。掌握最多无形资本的企业利用竞争优势获得的充足资本并购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手段;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通过合并等手段扩大无形资本拥有量,争取在竞争中获胜。这两种并购都加剧了企业在品牌领域的竞争,逐步成为寡头竞争,使无形资本形成成为世界性的竞争。
4.无形资本的形成是风险很大的投入。
首先,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大量投入。无形资本是智力劳动成果物化而来,智力劳动者是高级人力成本,尤其是尖端人才的薪酬更是昂贵;无形资本又是智力劳动的累积投入形成的,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连续投入,那么累积起来的成本就更加巨大。无形资本在取得收益之前的投入都是沉没成本,而且只有超过一定水平的技术才能最终获取收益,这就决定了无形资本形成的巨大风险,且不能半途而废,中途放弃就得不到任何收益与补偿。所以,无形资本形成需要巨大和长久的支持。其次,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不断创新。无形资本连续取得收益需要其创新速度快于失效速度,需要有紧迫的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无形资本形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一)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随着生产过程的扩展,资本的运动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资本在购买阶段,仍然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类,但是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可变资本区分为体力劳动力与智力劳动力。其次,生产过程也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加工制造,耗费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在市场中降低产品价值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劳动监督、增加产品数量;另一部分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设计出功能、性能更好的产品,消除各种质量隐患,在市场中靠扑捉需求信息、质量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对智力劳动的激励、提高产品价格溢价。可以看到,资本增殖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还可以有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等。作为市场竞争规律的价值规律也要更多的包含了智力劳动(复杂劳动)的因素。
(二)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
1.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表现与性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性质是固定资本的折旧。作为固定资本,无形资本的消耗需要价值补偿,每年都要补偿消耗掉的那部分价值。唯一不同的是,有形资本的固定资本是逐年提取折旧,到期一次重置,而无形资本是不断改进与更新。
2.无形资本的补偿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无形资本的运动才能进行下去。无形资本的补偿至少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维持;无形资本的补偿要大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进行。
3.无形资本收益保护对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决定性作用。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对于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具有重要意义和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无形资本不仅被其所有的企业所使用,还被其它企业所使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延伸到了企业之外,因此国家对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异常重要。
(三)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
1.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
无形资本具有固定资本的基本特征,其功能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耗,需要不断地补偿。与有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一次性新旧替换不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一般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是在不断地进行,当然局部改进并不与全面革新冲突。既然是边际改进与完善,说明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技术思路来由才能知道后来的方向,只有明白了前面的制度的漏洞、失误和错误才能更好改进、少走弯路,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数据参数及其变化过程才能知道变量间的重要关系,只有明白了前面的企业发展战略如何形成的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继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品牌。
2.无形资本消耗与补偿也存在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即无形资本是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本形成首先要补偿其损耗,更多的才会增加存量。
3.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
一般有形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间的交换,即由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提供。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即只有从事某一行业的企业才会形成本行业的无形资本。
(四)无形资本的周转
根据资本周转形式的不同,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随着将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固定资本包含内容的也出现了扩展,固定资本不仅包括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本,还包括了技术、制度、品牌等无形资本的内容。其中品牌是制度、技术的外在体现,内涵了很多附加的东西。而无形资本的各个部分周转速度差异较大。无形资本所含的几个重要部分,他们之间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技术周转最快,其中应用技术周转快于基础性技术;作为技术的支撑的制度周转要慢于技术,作为品牌内在规定性的制度周转要快于品牌;作为技术、制度外在表现的品牌周转最慢。
三、无形资本的形成及其运动理论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劳动力多的比较优势,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还是个加工贸易大国,国际分工处于低端不利地位,主要原因是我国无形资本的缺乏。我国有形资本的形成数量很大,但是无形资本相对不足,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品牌意识、增加质量意识,做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但是无形资本的形成与运动过程是有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利于我国克服无形资本形成的周期性长、风险大、产权保护难等困难,有效提高无形资本形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李连光.国际分工下的制造业资本分类配置与价值链利益分配[J].财贸经济,2012(11).
[3]李连光.无形资本的产生及其内容[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4]柳思维.企业无形资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6]马传兵.经济全球化与无形资本扩张[D].中共中央党校,200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知识点 篇5
1.条件
(1)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
(2)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3)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成为工业革命发生的巨大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2.过程
(1)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 业开始,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1771年,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3)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4)1825年,史蒂芬孙 用蒸汽机车牵引列车试验成功,陆上交通进入蒸汽时代。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17,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了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2.18,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利用蒸汽做动力的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各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工业革命推动了工厂制度的产生。
(3)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列强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从而使欧美列强成为工业国家。
(4)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5)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2.消极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掠夺,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与落后。
(2)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
(四)第一次工业革命特点
①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最先从棉纺织业开始(新兴工业,受旧习惯束缚少)。
②发明者多是技师或熟练工人,科学与技术尚未明显结合。
③从英国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19世纪中期,法、美等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篇6
一、宏观概述
自16世纪起,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从此时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便随着近代工业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发展,及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不断强化而逐步形成。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开创时期。
在这个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消除了东西两半球的隔绝状态,西欧国家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迅速展开,世界市场的雏形显现。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仅在英、荷等极少数国家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殖民活动只限于世界上一部分地区。所以在这个时期远未具备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条件。
(二)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超出西欧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意大利、德意志、俄国、日本等国以不同方式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国爆发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或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固有的扩张性及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必然导致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它们不仅拥有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而且还拥有商品价廉物美的经济优势。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而使更多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把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转化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坏了当地旧的社会秩序,而且还按自己的意愿对当地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这样世界就在资本主义纽带下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尽管如此,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领土尚未瓜分完毕,此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只是初步形成。
(三)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迅速形成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普遍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垄断迅速发展起来,且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垄断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进行使列强攫取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欲望变得更为迫切,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倾向空前强化。因而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条件下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不仅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大力扩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登上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几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列强强化了在经济上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和控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输出已成为资本主义攫取超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通过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为金融资本统治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掠夺性的世界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使落后国家进一步沦为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联系,使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所有这些汇合起来彻底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壁垒,瓦解了一切落后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至此,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交换的体系也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宣告了资本主义绝对统治下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整体发展的新趋势。整体世界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着的孤立封闭以及政治、经济上的狭隘,体现了在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下各国居民相互交往日益扩大、开放的趋势,因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之所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宰割、奴役紧密相联的,这种联系的加强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当然,这是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
二、考点解析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贸易扩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
1概念: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等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3原因:之所以出现上述殖民掠夺的特点,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4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对西欧殖民国家来说,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他们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来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落后,但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这是物质基础。
(2)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为商品贸易提供了途径与便利条件,这是世界市场联结的纽带。
(3)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列强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加紧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所以说殖民体系是这个时期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2)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更加畅通。
(3)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7
一、邓小平金融理论的产生 (1931~1948)
中国金融体制渊源最早可以上溯至1926年10月在湖南衡山县成立的“柴山州特区第一农民银行”, 该银行属于国共合作的产物, 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有限。在中国共产党中, 邓小平是最早意识到银行重要作用的少数人之一。1929年夏, 他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 并先后创建了右江和左江根据地。这时候的邓小平就提出设立农业银行来帮助贫农的构想, 但因没有筹到款只好放弃。
1931年邓小平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 他亲眼目睹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光荣诞生。1932年3月依照此前全国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政策》, 新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 并于当年7月7日发行了统一的纸币。苏维埃国家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吸收存款、集中资金;发放贷款, 支持生产;发行货币, 调节苏区金融。
八年抗战时期, 国民党政府发行的法币急剧贬值, 通货膨胀严重。我党各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都建立了相对独立、分别管理的银行, 如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银行, 山东根据地的北海银行等。邓小平则在自己领导下的晋冀豫边区建立了冀南银行。他深刻认识到货币金融工作对于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亲自主持制定了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为打击伪钞, 冀南银行发行了冀南钞票, 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货币政策, 也是发展生产与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货币政策的原则, 是打击伪钞保护法币。我们鉴于敌人大发伪钞, 掌握法币, 大量掠夺人民物资的危险, 所以发行了冀南钞票, 作为本战略区的地方本币。实行的结果, 打击了敌人利用法币的阴谋, 缩小了伪钞的市场, 强化了对敌经济斗争的阵容, 给了根据地经济建设以有力的保障。”短短一段话, 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既阐明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指出了货币政策的原则, 又确定了货币发行方针。
邓小平不仅从微观上主持制定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而且在宏观上还对经济机关和银行的作用作了深入的思考。1948年, 解放战争进展迅速, 各解放区很快连成一片, 这就要求尽快统一全国的货币, 使货币流通畅通, 以促进物资交流, 支持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先是华北解放区的冀南银行和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 后以华北银行为基础, 联合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 并于当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宣布正式成立, 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自己的国家银行开始履行它神圣的职能, 成为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和全国的信贷、结算、现金出纳中心, 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已发展到一个统一正规的新阶段。
二、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形成 (1949~1976)
革命战争时期, 邓小平的军事领导才能、把握经济和金融工作的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现。战争结束以后, “跳下马背”的邓小平又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建设工作之中。
对于新解放区, 整顿货币市场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1949年3月, 邓小平受命担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兼财经委主任。在即将进驻上海之时, 邓小平就给毛泽东打报告, 强调在接管城市方面问题最多, 表现得最普遍和最复杂的就是金融及市场问题。他敏锐地察觉到伪金圆券问题已不严重, 主要是对付银元的斗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之后, 邓小平与陈云一起打了一场漂亮的金融战役:一是收兑并肃清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二是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 由中国人民银行举办折实存款、挂牌收兑金、银、外币, 并发行人民币;三是果断采用强硬手段查封了银元交易中心上海证券大楼, 并突击清查了地下钱庄, 使人民币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结束了此前金融混乱的局面。
上海金融战役刚打完, 邓小平又和刘伯承一起率部进军大西南, 开始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财经委主任。他亲自抽调有经验的干部组成财经工作领导机构, 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各中央局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紧财政金融经济工作, 不得以为只是财经业务机关的工作而稍有放松”的指示, 并且进一步强调:“我们从入城那天起, 就应该把领导精力转向城市, 着手整理和迅速恢复被敌人破坏的人民经济生活, 稳定金融市场。”邓小平及时主持召开西南局财经委会议, 提出加强税收、紧缩通货、减少支出等措施, 解决了西南解放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后, 即转入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为此中央决定将邓小平调到北京, 担任政务院 (1954年改称国务院) 副总理, 从此邓小平开始成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1953年8月, 他又兼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和财政部部长。他与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云密切配合, 通盘协调和指导全国各省、区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工商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在政务院的统一领导下, 新中国的人民银行加强金融管理, 采取各项措施实现了现金大量回笼, 在财政和贸易部门的配合下迅速稳定了市场物价, 基本扭转了金融市场混乱的局面。
从1953年起, 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主要力量保证重工业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加快, 新中国形成了集中统一的金融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国家金融和货币发行的管理机构, 又是统一经营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1954年10月直接隶属于财政部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 成为经营管理基本建设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
1958~196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跃进”时期, 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 金融工作脱离实际, 瞎指挥、浮夸风等大大膨胀, 金融管理松弛, 信贷失控和货币发行大量增加,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被撤销, 国内保险业务也被勒令停止, 这些做法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央领导很快就意识到必须尽快纠正这些做法, 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并且重新重视发挥银行的作用。《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 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关于严格控制财政管理的决定》等文件相继发布, 对银行信贷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发展 (1977~1997)
1977年7月,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 整个国家问题成堆, 亟待解决。他一出来工作, 就表现出作为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在千头万绪中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 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9月, 邓小平出访朝鲜后视察东北。在辽宁, 他指出:“我们要根据现在的国际国内条件, 敢于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搞‘禁区’。‘禁区’的害处是使人们思想僵化, 不敢根据自己的条件考虑问题。”“我们太穷了, 太落后了, 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一个是实事求是, 一个是怎样高举, 一个是怎样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 他要求各地和各部门尽快把工作重点转到各自的业务工作上来。
邓小平一方面为1979年开始的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他还对金融体制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指示。同年4月, 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向邓小平建议在邻近港澳的深圳、珠海、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 他表示赞同, 并就建设资金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想法:“中央没有钱, 可以给些政策, 你们自己去搞, 杀出一条血路来……”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不断发展, 邓小平对于银行的改革, 对于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 怎样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 对于整个金融工作, 有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1984年10月, 中共中央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 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序幕。邓小平不仅要求金融业本身要改革, 而且强调他们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同年12月19日, 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当前经济情况和第二年改革设想时明确提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 “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 是金库, 不是真正的银行。对金融问题, 我们知识不足, 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嘛。”他深刻地指出我们几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主要弊端, 指明银行长期不为经济建设服务, 不抓经济的主要原因, 反复强调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要使银行成为我国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
1991年2月, 邓小平亲临上海浦东视察。他同意在浦东开发中“金融先行”的做法。他说:“金融很重要, 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 一着棋活, 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 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 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 首先要靠上海。他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 胆子更大一点, 步子更快一点, 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从此, 上海的金融事业开始迅速腾飞, 它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 现已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之一。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看政府的作用 篇8
一、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及条件
1、金融中心的形成模式
从国际上看, 金融中心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代表城市是伦敦和纽约。这些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国际化, 形成了对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自然形成了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这种模式又称自然演进模式, 或市场主导模式。这类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 又服务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发展与金融中心发展三者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另一种是新型金融中心建设模式 (政府推进模式, 或政府主导模式) , 代表城市是新加坡。这类金融中心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尚未达到较高水平, 中心城市还没有达到自然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 政府利用相应城市或地区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人为设计、政府支持, 实行各种优惠政策, 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发展而形成了金融中心。
自然演进模式的金融中心与政府推进模式的金融中心在发展动力、发展时间、政策取向等方面都有区别。自然演进模式金融中心的形成源于经济发展, 政府推进模式金融中心的形成源于政府推动;前者发展时间很长, 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后者需要时间相对较短, 一般几十年的时间;前者多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度和开放度高, 后者多奉行积极干预的经济政策, 政府干预程度高;前者与经济发展相伴相随, 后者主动带动经济及金融发展。无论是自然演进模式的金融中心, 还是政府推进模式的金融中心,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经济发展都是重要的基础, 政府的积极参与都是重要的支撑, 只是经济发展对于前者的重要性远大于后者, 政府的作用对后者显得尤为重要。
2、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条件,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综合各种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政治的稳定;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宽松的金融政策;金融机构的高度集聚;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活力;健全的金融法规体系和高效的金融监管;优越的区位;先进的通讯和电子技术;充足的专业人才。
二、伦敦和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重要作用
从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中, 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下面通过两类金融中心各自的典型代表——伦敦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来进一步了解政府在金融中心形成中扮演的角色。
1、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伦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 也是现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伦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国内金融中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演变。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与一战前英国经济的崛起息息相关。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一战前, 英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发达和强盛的国家, 伦敦成为全球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外国公司纷纷到伦敦进行投资和贸易, 伦持, 这主要体现在战后英国政府对于伦敦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支持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二战之后, 为促进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 英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开展境外美元业务采取了敦的股票市场、贷款市场和抵押市场迅速发展和扩大, 并逐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开始下降。战后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尤其是二战之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二战后英国政府适时推出了金融变革措施和优惠政策, 使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活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英国是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 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是公认的自然演进型的金融中心, 但伦敦作为金融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强有力的支认可和支持的态度, 并给予了税收和金融监管方面的优惠政策,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离岸金融业务的扩展, 使伦敦成为当时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 加快了伦敦金融中心的复苏步伐。20世纪80年代后期, 英国政府加大了对金融发展的干预力度。1986年10月27日, 政府发动了以实行金融综合经营为特征的金融体制改革,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融“大爆炸” (Big Bang) 。通过这次改革, 英国全面废除了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 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与股票经纪业务的融合, 以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相互结合。金融“大爆炸”后, 英国的商业银行纷纷收购和兼并证券经纪商, 涌现出了一批超级金融机构和跨国金融机构, 业务领域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个方面。这次改革对于维持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英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金融变革措施。1991年成立“证券期货局” (SFA) , 对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实行统一的监管,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统一金融监管的国家;1992年取消个人会员以改善交易所的运作并确保市场有充足的流动性以更好适应其国际化特点;1996年1月宣布开放国债出售及回购市场以吸引国外投资者;1996年7月英格兰银行负责开发的中央自动清算系统正式启用, 大大提高了伦敦证券市场的清算效率;1996年12月进一步开放货币市场, 允许银行及经纪商的广泛参与;1997年10月推出Stock Exchange Trading System (SETS) 交易系统。不断的变革是保持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活力的重要措施。
2、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政府对金融的长期支持
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 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经济发展。考虑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加坡政府提出了金融立国的政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战略, 确立了把新加坡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1968年10月新加坡设立亚洲美元市场, 为新加坡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先决条件。1973年, 居民和企业获准投资于亚洲美元市场。同时, 新加坡政府还出台政策, 以低税收、提供便利等优惠条件吸引和鼓励外资银行在新加坡营业, 由此外资银行纷纷进入新加坡经营亚洲美元业务。继创设亚洲美元市场后, 随着国际金融地位的提高, 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内金融市场体系,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向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市场准入方面, 大量发放“许可证”给外资金融机构, 使其享受税收优惠。为了发展离岸金融市场, 新加坡政府于1972年放宽对银行的外汇交易管制, 1978年全面取消外汇管制, 允许公司、银行和居民个人不受限制的使用任何一种外汇。金融的国际化反过来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新加坡从1994年起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第五大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和第九大离岸金融中心。在面积仅69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 集中了各类金融机构600多家, 包括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行、期货公司、财务顾问等。作为国际金融中心, 先进的金融期货市场是新加坡的特色。新加坡是亚洲地区第一个设立金融期货市场的金融中心。新加坡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 弥补了亚洲原有金融市场的空缺, 同时增强了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新加坡在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1) 实行新元非国际化战略, 对本币实行严格的保护, 限制外资银行经营新元业务。新加坡政府明确表示不愿使新元国际化, 禁止新元投机;所有金融机构的新元账户与非新元账户要完全分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商业银行业务许可证 (除外资银行代表处外) 分为三类:完全业务许可证、限制性业务许可证和离岸业务许可证, 以防止国内银行业务的过度竞争、保护新元的安全。 (2) 重点推动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1968年8月新加坡政府废除非新加坡居民的利息收入预扣税, 使其在与香港和东京竞争亚洲美元市场的中心中取得优势。1973年开始将亚洲货币单位境外贷款利息所得公司税率从40%削减为10%, 并免征非新加坡居民亚洲美元债券利息所得税;1977年开始降低亚洲货币单位的利息及咨询费等;1980年免征亚洲美元债券存单印花税;1983年免征非新加坡居民从亚洲货币单位管理基金获得的离岸收入税;1985年免征所有亚洲货币单位的离岸贷款合同印花税;1988年起,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成员在黄金和金融期货交易保证金账户利息收入免征预扣税。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新加坡在继续向离岸业务提供特别优惠政策的同时, 运用弹性管理办法和进一步优惠政策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1990年3月, 对金融与保险业和外国投资者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包括:对新设立基金和进入新加坡的跨国公司的课税由3 2%减至10%;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 鼓励股票二级市场发展;对从事商品贸易的国际贸易公司给予减税10%;将离岸租赁税率降至10%。同时, 新加坡政府还宣布外国人持有本地银行的股权上限从20%提高到40%, 豁免对投资亚洲美元债券所得利税等, 允许证券经纪公司的外国合伙人将其合伙份额从47%增加到70%。 (3) 实行既严格又宽松的金融监管措施。新加坡没有正式的中央银行, 金融管理局、货币发行局和政府投资公司分别执行金融监管、货币发行和管理外汇储备的职能。在资本充足率和银行流动性监管方面, 新加坡一直以来奉行高标准严要求。新加坡在1992年起开始对银行实施资本充足率管理, 要求资本充足率是12%, 并且必须全部是一级资本, 大大高于国际通行标准。1998年12月修改了有关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要求一级资本在1 0%以上, 二级资本可以为2%, 但关于二级资本的定义比国际清算银行严格得多。在银行流动性监管方面, 新加坡所规定的最低流动性资产比率是18%, 是世界上最高的标准。为了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新加坡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措施, 放松对金融业的管制, 以吸引国外的金融机构和人员, 促进本国金融业的发展。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加快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
虽然金融中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在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但是监管制度和政府政策在金融中心特别是新型金融中心形成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 金融中心形成的早期阶段需要政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鼓励金融机构进入中心区域, 加快金融机构在该空间的自然聚集, 以尽快产生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在金融中心发展的后续阶段, 应该保持政策的稳定和连续性, 培育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控制区域金融风险, 在金融中心发展遭遇困难时, 应该适时进行改革, 出台一些新政策, 想方设法度过难关。
伦敦是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是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他们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从政府方面来看, 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尽量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拟建区域聚集。
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包括办公、税收等。政府应尽力消除房地产泡沫, 降低房地产购买和租用成本;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改革税收制度, 调整税制结构, 降低税率。
2、鼓励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包括金融、管理、法律和会计等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是支持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后备。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扶持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 培训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人才。
3、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适时进行金融改革, 实现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金融中心的长远发展, 在金融中心建设的早期阶段, 应该保持金融中心相关政策的一贯性;在发展阶段, 应该根据形势需要, 进行金融改革。
4、完善监管环境, 鼓励金融创新, 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明确政府服务意识, 克服行政官僚, 提高办事效率, 加强立法和司法的有效性, 打击腐败。
5、控制区域金融风险, 保障金融中心的顺利发展。
建立覆盖区域内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金融业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及时对区域金融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与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保障金融中心健康、稳定地发展。
6、发展电讯和计算机技术, 为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撑。
通过政府投资、政策倾斜、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政策, 促进电讯、计算机网络等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为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支撑。
金融资本形成 篇9
近年来,伴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各地政府对金融业和金融中心在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方面的作用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挣建金融中心的热潮。但由于对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认识不足,目前国内城市挣建金融中心所形成的竞争态势是一种无序竞争,引发了许多问题,既影响了金融中心的建设速度和发展质量,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就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为国内城市建设金融中心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金融中心的一般理论阐析
(一)金融中心的概念界定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金融中心的定义不同。美国金融学家Kinderberg(1974年)从金融中心的功能角度给出的定义是:金融中心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是承担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地区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它不仅对个人和企业的储蓄及投资进行跨时结算,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还会影响不同地区间的资金交付和转移。我国台湾学者李芝兰指出:所谓金融中心,系指全球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借款者及投资者聚集并进行国际资金借贷的城市或地区。很明显,她所给的定义强调了金融中心的国际金融交易集中地的特点,但这一定义显然不适用于某一国的全国金融中心和国内的地区金融中心。我国香港学者饶余庆(1997年)对金融中心的定义是: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够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其他地方更有效率地进行的都市。我国内地学者刘文朝认为: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集中,在金融的筹集、分配、流动方面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称为金融中心[1]。
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所谓金融中心,是指市场经济相当发达的城市聚集了为数众多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及大量的资金,金融业高度发达,具有较强的资金吸引和辐射功能,成为资金融通和资金集散的枢纽,金融影响遍及某一地区、某一国度甚至全世界[2][3]。
(二)金融中心的内涵
从金融中心的定义可以看出,金融中心通常是以某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起来的金融影响面较大的融资枢纽,该城市的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4]。金融中心一般包含三层含义:金融产品交易和资金集散中心、金融产品定价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5][6]。金融中心首先应该有大量资金在此集散,金融产品交易额巨大,这是金融中心形成的基础。一个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可以从它的资金流量来简单判断,但资金的进出不只是资金简单的走账,而必须存在金融产品的交易,通过交易联接资金的一进一出,实现资金的再配置。有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一般会产生对所在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经济和金融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金融价格。金融中心是金融信息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地方。无论哪个金融中心,都汇集着大量的金融信息,包括资金流动所代表的个体供需要求,也包括以市场价格为代表的总体均衡水平等信息。
金融中心能够驱使大量金融资本和由其驱动的各类生产要素集中于金融中心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极大地带动该城市并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所以,凡市场经济有相当发展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努力把某一中心城市培育成金融中心。在一国范围内,全国性金融中心可以不止一个,但数量不能太多,否则就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在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个金融中心,但介于区域范围的不同,有时也可以有不止一个金融中心,但是一国或区域范围内金融中心过多也有不经济的问题[7]。
根据金融中心影响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全国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三类,其影响力由大到小,作用范围由广至窄。根据金融业务辐射的范围不同,国际金融中心又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前者的金融业务福射全球,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是公认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后者的金融业务辐射洲际地区,如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新加坡等。全国金融中心是一国金融市场的枢纽,其交易活动覆盖全国,与各个地区金融市场有经常性密切的业务往来,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区域金融中心则是在国内一定区域发挥金融辐射作用的金融中心,这个区域可以是一国之内跨省或省内跨地区,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所提出的金融中心建设,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二、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通过对目前公认的两个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伦敦和纽约以及新加坡和香港两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历程的考察,笔者认为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对我国各城市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模式
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各类金融中心,无论是国际性金融中心、全国性金融中心还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其形成和发展都可以归纳为自然渐进模式和政府推进模式。
1.自然渐进模式
该模式也称市场主导模式或经济主导模式,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不断增加,于是产生了各种金融机构,并不断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不断扩张,金融制度和法规也随之完善。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则借助于金融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反过来又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形成良性促动,最终导致金融中心的形成。
这种模式下,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发展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见图1。
以自然渐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市场经济长期自由发展的结果,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发展的,其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通常以所在城市发展成强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作为前提和基础的。这种模式下金融中心的形成需要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其发展过程充满曲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这种发展模式缺乏时间效率。自然渐进模式一般产生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典型的如伦敦和纽约、法兰克福、多伦多等,20世纪70年代之前产生的金融中心都属于这种模式。
2.政府推进模式
该模式也称政府主导模式,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政府有意扶持下进行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尚未达到较高水平,其中心城市还没有达到能够自然形成金融中心的条件时,政府抓住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调整的某一契机,利用相应城市或地区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某些优势,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实行各种优惠政策,由政府主导、推动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发展而形成了金融中心。超前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起到先导作用,为本地经济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刺激了所在城市及当地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这种模式下,政府、经济发展、金融体系发展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四者之间的关系,见图2。
以政府推进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国家或地区有意而为的结果,经济发展并不是主要动力,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推动。通过这种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多产生于二战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典型的如新加坡、巴拿马、巴林等,20世纪70年代之后产生的金融中心大都属于这种模式。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金融体系尚不完备的情况下,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竞争,亟需发展金融业以促进本国或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政府着眼于金融中心的建设以带动经济发展,是政府推进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这种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是一国或地区有意识建设的结果,是突变式产生的,具有时间效率,对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和繁荣本国或地区的金融、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两种模式的比较
自然渐进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与政府推进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在发展动力、发展时间、政策取向上和作用发挥方面都有区别(见表1)。
无论是自然渐进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还是政府推进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基础性力量,只不过经济发展对于前者的重要性远大于后者。同样,两种模式所发展的金融中心都需要政府的参与,只不过政府的积极作为对后者显得尤为重要,但在两者的后期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政府监管,如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监管制度等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演进过程
无论是通过哪种模式形成和发展的金融中心,其演进的一般过程是:先是国内某个地区的地区性金融中心,影响范围仅限于直接腹地;继续发展成为部分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影响范围扩展到直接腹地之外的区域;然后发展成全国性金融中心,影响范围扩大到整个国家或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继续发展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影响范围跨越国界,到达邻国和政治属地;最后发展成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影响范围为全世界。这一过程可以用图3来形象地表现。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金融中心都一步一步地经历了上述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所有阶段(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经历了所有阶段),绝大多数金融中心只经历了前两个或前三个阶段。
(三)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关键是要看其是否具备建立金融中心的一系列软、硬条件,只有基本条件具备了,才有实现的可能。通过对伦敦、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所离不开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总体环境因素和金融因素,见图4。
1.总体环境因素
一是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指地理优势和时区优势。一个城市如果处在交通枢纽位置并且有广阔的腹地和适宜的气候,就具备了发展成金融中心的自然基础。如果该城市处在合适的时区(能保证其金融市场在世界其他主要金融市场关闭后继续交易)以及国际交通枢纽,那么它就具备进一步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二是良好的基础设施,主要指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和城市建设。电讯、网络等通讯设施和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发达,有利于金融机构快捷地开展业务;城市完善的设施和合理的规划,能降低金融机构的营运成本。三是稳定的政治环境,主要指社会的安定和政府的合理作为。政府要确保自身的廉洁高效,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政府应提供充分的优惠政策和得力的措施,吸引金融机构进驻,促进金融业发展。政府还应提供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环境,包括较完整与有力的法律制度,简明、合理、高效及透明的监管体系。四是持续增长的经济。经济持续增长能够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本地经济的繁荣能够保证腹地对金融中心形成巨大的资金需求和供给。同时,经济的持续增长会产生对金融产品的巨额需求,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五是开放的经济体系,主要是指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自由,外汇管制宽松,商务活动公平等。六是充裕的金融人才。一个城市要发展成为金融中心,在金融业务劳力供应上应具有良好的条件(包括质量、数量与价格)或有很好的开拓潜力(包括国外专业熟练劳力进入的可能性),同时还要有大量的高级金融人才。
2.金融因素
一是金融机构云集,主要指数量众多的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存在。多元化金融机构的存在既指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多,拥有各类银行、保险、证券、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指金融机构来源广泛,不仅有国内金融机构还有国外金融机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能够促进竞争和金融创新,改进服务,提高效率,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同时,金融机构云集可以扩大金融行业的规模,产生外部经济,为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创造条件[8]。二是完善的规模化的金融市场,主要指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票据市场、期货市场、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交易量大,交易价格对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有影响等。三是健全的金融法规,主要指涉及金融交易、监管、司法以及信息流通的规范体系得到确立,金融管理制度和法规完备,能够保障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和商业金融活动的正常进行。四是高效的金融监管,主要指系统、严明、高效、完备并符合国际惯例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得以建立,能够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五是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程度高,主要指金融中心所在城市或国家采取开放式发展战略,政府对经济和金融的干预适度,金融交易自由、资本进出自由,对金融市场的限制少。
(四)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地理位置倾向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首都和沿海港口城市更容易发展成为金融中心。首都作为金融中心的条件比其它城市更优越,首都的政治基础更稳定,对经济的控制力更强,凭借其在国家内的特殊政治地位,能集聚起大量资本,成为一国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从而可以支撑起一大批金融中介机构在此集聚。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更是强化了首都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特别是其金融地位,各金融中介机构为了获得中央银行在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往往将其全国性总部布局在中央银行周围,进一步加强了首都的金融集聚力。沿海港口城市在发展金融中心方面较内陆城市具有优势,沿海城市的交通更便利,与国外的联系更密切、更快捷,经济外向度高。发达的经济和快捷的交通,使沿海港口城市对国内外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易于发展成为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可.建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问题初探[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2):48-50.
[2]张兴洪.对大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考[J].辽宁经济,2003(12):60-61.
[3]范从来,姜宁,夏江.区域金融中心: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J].江苏社会科学,1999(5):39-44.
[4]殷孟波.西南经济发展中成都金融中心的构建(上)[J].四川省情,2002(7):11-15.
[5]姜波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J].新金融,2003(7):3-5.
[6]于福生.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109-110.
[7]王益澄.宁波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1):33-34.
资本形成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10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 投资又如何形成一定的资本, 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作是“资本形成”。生产资源的典型特征是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因此, 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从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一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地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既是投入量又是产出量。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中, 资本的形成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潜在的总产出增长率越高, 资本形成的多少不仅代表着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也代表着未来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这里的资本形成指的是“净资本形成”, 或者说是“净投资”。所谓“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就是指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之后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真正发生作用的就是净投资。
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 G=S/K, 其中资本—产出比K (代表着投资效率) 被假定为不变。在假定K不变的前提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就是储蓄率S。在这个模型中, 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因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储蓄率就代表着投资率或者是资本形成率, 因此, 资本的形成就成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十八世纪, 古典经济学家就认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而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因此,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本形成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要点是:要想获得任何成功机会的话, 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水平。罗森斯坦—罗丹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人口众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劳动力严重剩余并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资本形成规模小, 要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只能发展工业, 实现工业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工业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工业化, 应该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的推进资本投资, 此时的资本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这个最低的限度水平就是经济“起飞”的临界值。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把经济从贫困落后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实现工业化,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阶段, 而实现投资的前提则是资本的有效形成, 所以, 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斯托研究的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变。罗斯托认为, 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他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起飞的三个先决条件, 其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达到10%以上的净投资率, 可以看出, 资本形成是实现起飞的首要条件。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资本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转移收入控制权, 这其中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是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其二是引进外资。第二种途径是把部门利润重新转化为投资, 这其中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出口部门的外汇收入换回国外的生产性资料。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并鼓励他们再投资。很显然, 罗斯托也认为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率,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 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而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的缺乏。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关系。从供给方面分析: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很低, 储蓄能力就小;低储蓄率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得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经济增长率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分析:在发展中国家,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很小, 对投资的引诱很低;投资的低引诱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并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低生产率;低生产率最后又导致经济的低增长和低收入。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 最后得出了资本缺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结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与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 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的形成问题, 进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的“陷阱”, 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才能走出“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引诱不足和资本缺乏, 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的缺乏。所以,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面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资本的形成率,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3、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 Y=C+I+G+X-M, Y=C+S+T,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 I表示国内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 S表示国民储蓄, T表示税收, 结合上述两式得到M-X=I-S (假设G=T) , 即外汇缺口等于储蓄缺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该国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而吸引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如果在外来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受制于该国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 从而阻碍该国经济的发展。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同样说明了资本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资本的缺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金融资本形成 篇11
关键词:资本范畴;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价值
自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以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应用科学及研究领域,对各个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从人力资本理论分析,人力资本价值形成及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来探讨人力资本范畴研究的一些问题。
一、理论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于1935年在其出版的《人力资本观》一书中正式提出“人力资本”这个概念。他从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计算教育的经济效益。而此理论真正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年会上以主席的身份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以此为标志,确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1964年,贝克尔发表了《人力资本》,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使之成为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原则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哲学基础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起点,也就是逻辑的起点;思维形式中概念由简单到复杂上升的过程,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根据这一方法论,任何客观经济关系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样任何经济范畴的出现都是客观经济关系的反映和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范畴时,所应用的方法论值得我们惜鉴。
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它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特有的社会性质”。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强调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它必须的载体。资本不是作为单纯的物质性存在,即作为进行新的生产手段而积象起来的物化劳动本身并不是资本,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一种社会关系。所以对人力资本来讲,它应该是体现了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新的资本形态。马克思说:“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人力资本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的出现是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相对应的,是一种在以人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中的新的资本形式。它是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载体)的统一。它首先表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以人为主导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更高的资本形式,这是它本质的规定性;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为劳动力,以劳动力为载休。两个方面统一,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人力资本范畴的内涵。
二、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
人力资本价值形成分为内在价值形成和外生价值形成。
1.人力资本内在价值形成第一天赋人能。人类赖以存在的化学和物理机能是人力资本最原始的价值存在。第二自然造化:人类在与自然和对手的竞争中,逐渐地感觉和适应自然,并完善了自身的机理,产生了悟性,从而具有了思想、认识、语言以及使用工具的能力。第三自我教育感化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对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教化,价值生成在潜移默化间完成。
2.人力资本外生价值的形成人力资本外生价值投资包括成长及教化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学校教育投资、职业培训投资、信息和迁移投资等,投资的渠道一般有政府投资、个人投资、企业投资、社会团体及慈善投资等。
(1)成长及教化投资。成长投资主要包括生育、抚育(生活、教育、医疗保健等)、关爱、言传身教、监护及误工等。教化投资主要包括在人的一生中文化观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形成过程中的投资,这个方面的投资主要是隐性的。这一项价值形成是人力资本外生价值的基本内容,或者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发生链接的基础。
(2)医疗与保健投资。人的身心健康程度是形成、保持、恢复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保证。一般的医疗保健形式是个人主要支付,政府、企业补充支付口。
(3)学校教育投资口通过学校正规教育途径,发挥教育“知识效应“和“非知识效应.的积极作用,在人力资本外生价值形成过程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除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外,家庭在学校教育上的投资是非常惊人的。据估算,2008年我国家庭教育投资约为15000亿元。
(4)职业培训投资。在职培训的内容、形式包罗万象从上岗培训、专业证书培训,到科研训练、模拟仿真试验,一直到高级专业培训等。在职培训已经成为人力资本外生价值形成的主要投资内容之一,是人力资本实现真正专业化的重要环节。
(5)信息和迁移投资。为了获得最大的收益,劳动者擂要获取信息和迁移以得到满意的工作岗位或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这是最完全的个人投资行为。
三、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引发的思考
人力资本的价值属性是一个自然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力资本的本质内涵。从人力资本的价值构成看,自然人的人力资本属性是广义的、泛性的。在不考虑市场交易条件下,可以得出所有的自然人都属人力资本范畴的结论。如果简单考虑一下市场交易条件,我们仍可以说,所有的自然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进入市场参加文易的部分可认为是人力资本范畴,不进入市场参加文易的部分可认为是不在而不是不属于人力资本范畴。在人力资本泛性构架下,考虑人力资本载体是否进入市场进行交易,是区别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主要特征。在未进入市场以前,只能说每一个自然人都具有人力资本属性,还不是人力资本,这时,我们称其为人力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把人力资本价值作为资本进行交易,自然人的人力资本属性和价值才能表现出来,这时,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X 23 OWL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第193页.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lJ七京商务印书馆.1990.
[3]莫志宏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分析I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金融资本形成 篇12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起源于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次给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占有人们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联系在一起。Burt(1997)把社会资本研究提升到企业层次上,并以高科技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中有关“结构洞”内容。之后,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重点就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对组织间合作、资源交换以及工作绩效等企业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Peng,Luo,2000;Adler,Kwoon,2002;Batjargal,2003)。近年来,在研究企业行为及绩效等问题时,社会资本被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视角,为各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0)。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镶嵌于一组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发展离不开与这些网络节点的交流和合作而封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联系获取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目标。然而不同企业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对这些资源的驾驭和使用效率也是差异很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结构、关系是不同的(王前锋,2009)。对这种存在于企业间社会资源的类型和性质研究,用企业社会资本来进行阐述,成为理解经济社会中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Granovetter,198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蕴涵其中的社会资本,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研究就更显得重要。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探讨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分析
(一)理论研究进展与不足
目前,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和效果评价两个视角。对于内涵的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别从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基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根植于关系网络中,可被企业利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Ghosha,1997);从能力方面研究则主要分析企业获取网络关系的能力(张方华,2004)。对企业社会资本效果评价研究主要解决“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子方向,一个是针对对企业家或法人代表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其仔,2000等);第二个是从企业与外界联系类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分为横向型、纵向型以及社会联系型社会资本(陈劲,李飞宇,2001;张方华,2004等),其中:横向型指与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社会资本、纵向型指企业与上下游之间产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联系型指企业与政府及其他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第三种是基于社会资本属性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Tsai,Ghoshal,1998;Nahapiet,Ghoshal,2002等),其中:结构维是从密度、连通性和层次等方面分析企业间的联接形式,关系维是从信任、规范和认可等角度研究企业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资产,认知维度是从双方之间的语言、编码和叙述等进行沟通的并被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第四种是基于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赵雪燕,2010),其中: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制约对行动者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行动者的关系指向特征及其自身社会地位状况对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上述两个视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资本是什么,另一方面阐述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但这些研究未能指出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实现的路径是什么。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根据企业的边界范围,我们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主要是针对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所形成的社会联系,包括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与潜在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与潜在相关者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间接相关联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定义一般有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化关系的结构和内容,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成员间密切的社会性互动;另外一种是指由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重点是指后者。更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如何把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由此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被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促使员工主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进行转化。如(图1)所示。
(1)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起来的网络联系,可以为企业带来信息与资源,而这些信息与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使企业降低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取得和利用资源的效率与能力(王凤彬,江鸿,吴隆增,2008)。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可以反映出企业与外界的活动类型。他指出每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组成的集合体,企业这些一系列活动实质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间存在着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企业活动的类型以及层次,从而可以在一定层面揭示出企业在这些活动中需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资本。不过,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与供应商、客户、研发者产生联系,同时还需要与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社会公众等保持联系。政府是一个社会的政策制定者,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在政府拥有的特殊关系或者国有股权因素进行“寻租”,从而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James MBuchanan,Anne.Krueger,1974.)。一般常见的“寻租行为”包括:政府的特许权、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企业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往往与投资者和银行有着良好的联系,会使企业再融资的能力增强。对于社会公众,虽然部分公众未必是企业的直接客户,但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信任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之外的组织和个体在需要选择同类型企业时,往往会选择哪些品牌度高的企业。近年来,社会责任也逐步的被学者关注,并且开始系统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些与政府、投资者、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会为企业带来获取特殊资源或优先获取资源的机会,从而使企业获得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企业与外界发生的活动或者关系,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活动以及与政府等组织的不同单位进行划分,分为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融资、投资、公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与业务活动发生联系的类型,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直接活动主要是指直接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联系并对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其中经营活动主要是指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而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与银行或资金借贷者发生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这些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正常业务开展与这些外界组织建立关系,并随着业务交往频繁和信任建立,企业获得超越于普通联系之外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些组织能够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提供优先服务或者给予特殊照顾。对于间接活动主要是指不直接与业务活动相联系但通过监管、舆论等方式可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这些活动不直接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企业非常重要,需通过特殊方式或渠道建立。如果获得政府对企业支持或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则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按照与企业活动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由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这两种来源的社会资本从外界层面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产生影响。
假设1:企业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均有正的影响效果
(2)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主要研究如何将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企业通过与外界通过联系和交往,建立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但是这些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员工来开拓。此外,员工加入企业本身会带入员工自身原先累积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在内部如何将个人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例子,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一定社会网络,在经营中借助这些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企业中如果员工跳槽,结果先前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会发生断裂,这说明企业内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未能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与之相反,一些企业虽然员工发生跳槽,但是与外界已建立起的联系仍能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这说明该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企业在内部如何将员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员工是被动强制还是主动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分为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对于直接聚集效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制度和管理措施强制将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一般在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开展中,企业内部员工借助企业与外界发生并建立关系,或者通过个人以前的社会联系拓展了企业所需的新的联系。这时候,企业通过管理,特别是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促使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比如:建立销售管理制度,一个业务员每天将拜访客户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重点客户,企业能对员工联系过程进行监控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该员工离职,原已建立的客户关系不至于消逝。对于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激励措施或企业文化精神使内部员工主动自愿的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建立主动奉献的企业文化组织中,或者组织中实施了有效激烈,如给予了员工股票或期权,从而使得员工主动奉献和自我约束,并为企业做出贡献,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内部员工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假设2: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了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数据。在剔除各样本中数据缺失项及SI公司的影响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为396家。本文选取的矿产资源类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销售的工矿企业及其辅助性企业的总称,分为煤炭企业、石油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非金属材料企业、黄金企业、钢铁企业等。选择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着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等权力,并主导相应矿产资源转让价格。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本,特别是与政府拥有较紧密的关系,可以获得获取资源的相对优势,增强企业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鉴于矿产资源类企业的社会资本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代表性,故本文该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二)变量定义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企业影响集中于企业的财务绩效,为此特选取了企业的每股收益(EPS)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根据上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将解释变量定义如下:一是对来自企业外部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对于企业与外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可以分别为以这三类活动的现金流能力来衡量。因为上述活动中与外界联系程度以及可获得的支持,可以由现金流能力来反映,同时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比较,我们选择每股现金流来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二是对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企业在经营中,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公众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可以由企业品牌或影响力等内容来反映。我们选择无形资产的对数作为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解释变量。三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强调企业的管理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参考别的研究学者所选取的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作为测量要素。四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间接聚集效应考虑企业的文化氛围或者激励措施是否到位。为此,我们选择一个公司是否实施了股权激励作为一个测量要素。由于企业存在年限不同,其进行社会资本建立的时限就会不同,因此,我们将企业成立的年数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说明:a因变量:EPS
(三)模型建立
为了分析上述四种来源形成的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我们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b0为常数项,b1-b7为各变量的系数。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检验分析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层级回归的方法,将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二)回归分析
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我们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调整R方大于0.1,说明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这表明,模型可以反映所选取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并表明我们所揭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四个来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是正确的。根据(表3)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我们选取的5个自变量和1个控制变量所对应的sig.的值均小于0.05,因此说明这些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比较显著的作用。此外,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VIF值在1左右,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以致使模型估计失真。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很好地说明了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有正的影响效果,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强化交往规范,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企业在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分为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系。双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往,多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嵌入到一个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中。企业随着交往其次的增加,会依据以往的交往情况做出对即将交往的判断。如以往两个企业交往都很好,双方诚信,则在下一次交往中,彼此会降低交易评判条件,同时会增加其他业务交往。在多边网络中,企业不仅和其中一个进行交往,同时也与多个存在潜在可能的交往,与一个交往的程度,会带来另外潜在节点的交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在正式活动中社会资本的集聚,增加与外界企业的联系,在业务交往中重视诚信和可靠,从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了增加彼此交往的诚信和质量,应该在双边或多边交往建立规则和规范,通过这些约束来敦促企业之间诚信交往,为进一步建立和拓展企业社会资本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应该通过规范性交往,来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多潜在的社会联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与其他企业交往的机会,同时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会资本。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是企业运营环境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政府关注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与政府的对话和接触渠道,获得超越于别的企业的特殊支持,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被社会公众认可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潜在合作机会,特别是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者,拓展社会资本。因此,一个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的潜在联系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三)强化规范管理,促使员工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是通过内部的个体代表企业来开展与外界其他组织进行联系,这些个
体与个体的联系其实就是企业与企业的联系。但随着个体离开企业,这些联系会消失或者弱化,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制度来强制转化,并且将这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格化联系,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程序化联系,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建立过程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开拓客户或者建立更具优势的采购渠道,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但这些先开始由个体代表企业去建立的社会资本,如果不能固化为企业程序化的联系,那么,这种投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个人利用企业的资源代表企业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并将其固化和深化。
(四)重视文化和激励,激励员工进行社会资本转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
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并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更多的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样,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为企业进行奉献。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要建议一个新的社会资本时,主动发挥员工已有的社会资本,并为企业拓展更多的社会资本。
(五)加强社会资本培塑,提升各种社会资本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扮演不同的主导角色。在企业建立早期,企业知名度还比较低,与外界各方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正式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企业发展,影响力增强,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增加,由此带来的间接社会资本逐步增多,并开始显现作用。在内部,企业早期的各项制度相对还不是很完善,企业需要有很强能力的员工去开展有关业务活动。比较常见的创业企业,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少数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其个人能力对企业发展成败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自发性聚集效应会起着主要作用。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各项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同时企业团队不断扩充,吸收了一些其他成员,这时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弱化,团队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个时期,直接聚集效应开始逐步发挥效果,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随着企业进一步壮大,间接聚集效应会进一步增强,此时企业的文化、愿景等相继建立,激励措施也不断完善,此时两种效应会交互共同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对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给予不同的关注,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发展,对已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本加强管理,使企业社会资本实现动态发展和提升。
摘要:社会资本在现代商业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被发现和重视,成为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之后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对企业价值创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资本的有效形成和利用社会资本有着极其重要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企业社会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不足;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选取了396家中国矿产资源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重点检验了这些维度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开发和形成社会资本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形成机理,企业绩效,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惠朝旭:《企业家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经济学基础上的解释范式》,《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3]韦影:《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5]Peng M.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
[6]Podolny,J.M.,&Page,K.L.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