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

2024-10-18

资本形成(共12篇)

资本形成 篇1

1 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 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 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 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 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1]”

继亚当·斯密之后, 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 “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2]。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 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 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 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3]

综上所述,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ltz) 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 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962) 。1960年, 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 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 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投资的结果, 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 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 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5]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 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 (Gary.S.Be cke r)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 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 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人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 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 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 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 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 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 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 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 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分工的细化, 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 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 (ki, K, xi)

其中, 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 ki为i厂商n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i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 罗默作了i进=1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 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 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 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 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 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即对于给定xi, 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 那么, 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 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 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 趋向于无穷大, 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 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 这个模型是扩散的, 因此, 不存在均衡解。第二, 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 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 逻辑的结论是, 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 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2 卢卡斯的模型

1988年, 卢卡斯 (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 (t) =h (t) δ[1-u (t) ]。

式中h (t) 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 h’ (t) 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 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 [1—u (t) ]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 则h’ (t) =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 (t) =0, 则h (t) 按δ的速度增长, 即h’ (t) 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 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 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 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 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 将对能力 (ability) 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

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 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 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在他们的理论中, 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 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 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 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在传统资本理论中, 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 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 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 简单而言, 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 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 称为人力资本。

4.3 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 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 (丹尼森, 1987) 。显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 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经济学。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 有少数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 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本质来讲, 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 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 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4.5 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 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 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作纯消费, 而应该看作生产性投资, 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 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 也不会与教育的其它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 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 产权问题的研究, 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摘要: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着重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流派。在理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主线演变的同时, 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1964.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57—258.

[2]Mill John.1969.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P.187.

[3]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20, London, P.229.

[4]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资本形成 篇2

一、考纲要求: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原因、影响。

二、自主要求:

1、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概况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可能性: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实力增强。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2)目的: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争夺商业霸权。(工业革命前: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资本输出。)(3)方式:采用刀枪火炮、廉价商品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扩张。见书本82页。(4)概况: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5)影响:理论观点: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归要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永恒的规律。而不列颠人却是第一批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征服者。因此,“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具体表现:①列强的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的贫困,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灾难;③破坏了被征服地区州日制度和旧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将世界联成一体;④它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条件)有哪些?

①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③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为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甚至输出资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1)对殖民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 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 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言,既带来灾难,又冲击当地落后体制。(3)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三、合作探究: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1)开始形成于工场手工业时期(1500年至18世纪60年代)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扩大。(2)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3)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见书本96页。

2、早期殖民扩张和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的比较。见学生用书156页,教师用书263页。

四、练习巩固:

A类题:见学生用书第155页,课堂巩固训练

1、D

2、C

3、C B类题:

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为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势力增强必然要侵略 5、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抢占殖民地,扩大版图

B.掠夺财富

C.开拓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D.输出资本,榨取超额利润 6、19世纪上半期,在对亚洲的殖民侵略扩张中,英法是以通商为主,沙俄是以强占土地为主。造成这—差异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传统 B.军事实力与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经经济发展的程度 D.与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关

7、表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B、1847年欧洲工商危机的出现

C、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D、世界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C类题:

8、(01粤豫2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包括①一些重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形成了世界市场 ③西方列强加强对外扩张,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 ④封建势力在世界上濒临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06年全国Ⅱ卷)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0、(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资本形成 篇3

至此,中国除资本项目外部分地实现了外汇管理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

1 2年过去了,中国外汇管制下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在近期有了突破进展,这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近期推进与实施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资本项目可兑换初步形成

当前,中国的外汇管制仅剩下“资本项目不可兑换”这一最后防线,而其是否依然有效,是否能抵御不可预测的风险,无论是官方或民间学者都存在一定认识上的误区。

近日,有官员在一个公开论坛上说:“人民币国际化没有日程表,但是我预测,5年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10年后可能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15年后可能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储备货币。经过15年努力,人民币有望实现国际化”。

诚然,无论是基于世贸组织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或我们所期待的人民币进入SDR一篮子货币并增加权重,还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尤其是履行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承诺与应尽的义务,都要求中国央行尽早做出部署,促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实现。

随着2011年来央行频繁地颁布一系列稳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法规和相关措施的实施,笔者认为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策略目标,实际上已经通过境外结算的渠道迂回实现了。尽管中国金融监管当局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当然,中国外汇管制实施了几十年,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外汇的管控相当有效。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人民币跨境双向投资的展开,固守原有外汇管制模式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与成效。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迹象日趋明显,从大宗商品升降到股市波动都愈发同进共退。

本文试图论证中国的资本项目已经初步实现了自由兑换。其逻辑是:尽管中国境内的资本项目管制严厉,但境外货币市场的人民币与各种国际硬通货的兑换却是自由的;同时人民币及相关外币的跨境流通渠道畅顺;境外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机制必然会影响到国内资本市场,并且在本外币的价格与流动的方向、数量上反映出来,例如汇率波动、利率趋向均衡、以及基于套利的美元流入及逆转等。于是得出结论:名义上的中国资本项目管制已经被绕过,人民币作为自由兑换货币的目标已经初步实现。其相关逻辑关系如图1。

在图1中,境内货币市场是一个受管制、非自由兑换的市场;而境外货币市场则是一个无限制、自由兑换的市场。只要跨境资金进出的管道畅通,境外货币市场的自由兑换功能势必反作用于境内市场,不断削弱、侵蚀其管控功能,从量变到质变,从而降低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效果。

促进跨境资本流动的法规

2011年10月14日,中国央行颁布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在认可境外投资者(外商)以人民币对中国境内进行资本投资的前提下,规范与细化了这项业务的具体操作。应该说,这是为境外人民币回流国内创造了条件,并由此迈出了外币兑换在资本项目管制下走向解禁的重要一步。

此前,为了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步骤,中国央行已陆续颁布了多个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和放松资本管制的法规,主要有:《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管理办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等。

国际上公认的一国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含义,是指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及金融账户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即取消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及金融账户下的外汇管制,如数量限制、兑换限制、区域限制、补贴及课税等,实现资本项目在国际间(境内外)的自由流动。

多年来,在管制下一笔投资或投机的资金进入中国境内运作后获利至退出,其操作流程大体如下:外币入境——结汇变人民币——以人民币投入境内实体或虚拟经济运行——以人民币购汇变身外币——外币出境。

而中国资本项目管制主要在“资金进出”环节以及“货币兑换结售汇”环节进行控制。

现行受管制的资本项目外汇流入包括:境外法人或自然人作为投资汇入的收入;境内机构境外借款,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等;境内机构发行外币债券、股票取得的收入。

对应的资本项目流入渠道有:贸易、非贸易出口收汇;实业投资(FDI);外债借入(中长期、短期);QDII;关联企业内部资金调拨;离岸银行存款。

具体分管部门有多家,例如进入方面,实体投资如由商务部审批;借入中长期外债由国家发改委审批;借入短期外债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司审批等。而无论是投资企业的资本金“结汇”或对外借入款项“结汇”均需通过外汇管理局的逐笔审批。

而流出渠道有:贸易、非贸易进口付汇;偿还外债或对外担保履约QFII、FDI利润汇出或清盘汇出;关联企业内部资金调拨。

同样,在外资撤出方面亦有相应多个管制条款,需具备诸多条件方能购汇及汇出。

然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上述繁杂、令境外投资或投机资本颇受制约的进出中国境内途径变得可以绕过了。

例如,在入境方面,假如香港投资(投机)者以人民币资金进入,就省去了必须经外汇管理局把关审批的结、售汇的货币兑换环节;同样,企业以投资盈利并增值后的人民币本金加利润汇出到香港亦简单,香港货币市场上兑换成外币更方便。

由是,过去多年进入境内的外商投资资本假如要撤出中国内地,就不必完全通过外币汇出的渠道了,它完全可以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名义绕开资本项目外汇管制流出境外,然后再换给央行指定的人民币在港清算银行——中银香港,拿回等量的外币。

简言之,若出现资本外逃,则其假人民币国际化来实现跨境流动基本无障碍。其业务操作是以相应政府部门及央行政策法规的支持为条件的。

境外资本流向实证分析

为证明上述所言资本项目外汇管制已被弱化,这里探讨近期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情况,可以观察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实施三年来的几个特征:

1 .单向流动

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并不平衡,存在人民币单向流出的问题。据央行数据,2010年度5063亿元人民币结算量里,进口付款比例大约为85%- 90%,出口付款人民币结算比例在10%-15%。而2011年前三季度进出口付款比例也大致与此相同。

单向流动的原因可以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境内外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差别来解释,相较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下美元、港元存款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在境外增持人民币再利用离岸存款调入境内,可获得人民币一年期基准利率3.5%,而在许多金融机构发售的理财产品中,其(保本)收益率甚至能达到了5%以上;另一方面,持续升值的汇差也相当诱人,例如,200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港元)升值37%,而2011年汇率升值了3.7%。

在上述理由下,境外机构与个人都有意在资产配置中保留一定比重的人民币而不愿卖出,持币待涨使得人民币单向流出特征相当明显。

但近期,随着美元指数回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降温,流向又有新变化。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统计,2010年人民币自内地进出香港的比例为3:1。即“如果有1块钱从香港支付到内地,就有3块钱自内地支付到香港”。而到2011年9月,这一比例已经逐步下降为0.8:1,出现了出大于入的逆转。

2 .香港银行业持有人民币成本不低

2010年7月19日,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签订了《补充合作备忘录》(四),作出了更多关于人民币交易的安排。同日,央行还与中银香港签署了新修订的《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中银香港由是成为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通常认为人民币的更广泛使用也有利于增强香港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由于人民币贷款可发放范围的扩大,银行可以从贷款中获取更多利润。

但事与愿违,香港的人民币贷款市场十分狭小,因为香港的企业与个人不愿借贷人民币,原因是贷款人借入人民币用于投资或消费后,偿还时将承受相应的利差与汇兑损失。

在利率市场化的香港,银行吸收了大量人民币存款,却找不到受贷人,只能以0.79%的年利率存放于人民币的清算行中银香港。因此,香港银行业经营人民币业务多是薄利甚至亏损的,严重阻碍了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这正是港澳地区政商界吁请中央出台加大人民币回流措施的原因。

香港银行业热衷于接受内地银行开出的备付信用证担保并向内地在港关联企业发放外币贷款,这同样可以用人民币升值预期来解释,因为银行判断抵押品(人民币)是不断增值(升值)的。

香港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2010年底,香港银行业对中国内地非银行客户的贷款总额达1.62万亿港元;2011年6月底这一金额达到2.03万亿港元。短短半年间增幅达2 5%以上。香港银行业的人民币贷款对象以内地企业为主,因为内地实施银根紧缩政策,内地银行的贷款利率比香港高很多,这种跨境贷款对供需双方来说是一笔双赢交易。

除内地企业直接来香港做人民币抵押贷款业务外,还有些资质较好企业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筹到资金后再贷给其他国内企业。

可见(资本项目下)境外银行贷款资金出入中国境内的管道已经相当通畅(见图2)。

注:数字包括认可机构设于中国内地从事银行业务的附属公司录得的贷款

资料来源:金管局

境内外企业联动调运资金

境外资本套利利用了现有的各项法规。

举例来说,传统资本套利的做法是企业在境外设立一个子公司,利用虚假贸易或少量商品的真实贸易辅之虚假价格向海关申报,而掩盖其将大笔的本、外币资金在境内外倒手获取利差、汇差。例如香港媒体2011年11月份曾援引业界人士的话说:“香港进口人民币贸易结算中有很大部分是非真实的”。

最近几年,这种境内外企业联动套利的作法不再局限于实施自由兑换的贸易项下,甚至大量发生在尚处于外汇管制下的资本项目领域。这样的做法算违规吗?

这样的操作得以实现,有赖于下述法律法规的实行:

1 .就外币而言,2004年10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汇发[2004]104号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称:“本通知所称外汇资金内部运营,是指跨国公司为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依照本通知的规定,由境内成员公司之间、或境内成员公司与境外成员公司之间相互拆放外汇资金的投资理财方式”。

2009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又发布了为“便利和支持境内企业外汇资金运用和经营运行”的《关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件明确指出:“本通知所称境外放款是指境内企业(金融机构除外)在核准额度内,以合同约定的金额、利率和期限,为其在境外合法设立的全资附属企业或参股企业提供直接放款的资金融通方式。”

该文件还规定:“放款人以自有外汇资金进行境外放款的,可凭境外放款核准文件直接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境内划转手续;放款人以人民币购汇资金进行境外放款的,可凭境外放款核准文件直接在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汇及资金境内划转手续。”

上述法规条文可作为境内外公司跨境联动调拨外币的依据。

2 .就本币而言,此举相对应的是2011年1月中国央行制定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该文件第十五条为资本流出提供了便利:“银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境内机构在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通过本银行的境外分行或境外代理银行发放人民币贷款的,银行可以向其境外分行调拨人民币资金或向境外代理银行融出人民币资金”。

上述两条提及的是企业在资本项下向境外划拨资金的相关便利条件;在境外资本流入方面,除了上述两个文件外,还有下述文件在人民币流入上给予相应法规条文支撑:

2011年10月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该文解释“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以合法获得的境外人民币依法来华开展直接投资活动。

2011年10月中国央行发布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该文称:“为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根据……,制定本办法。”

上述文件在资本项目下的本、外币的流出和流入方面,客观上给予了境内外关联企业可操作的便利条件,加速了非贸易项下的资金跨境流动。

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1 .跨境资金流量加剧,资本项目顺差大于贸易顺差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1年前三季度数据,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456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高达2298亿美元。

资本项目下资金无障碍进入中国境内的论点亦可从香港银行业向内地大量放款得到佐证。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统计,截至2011年8月底,香港银行对内地银行持有的债权(包括信用证)总计2220亿美元,较2009年6月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刚开始启动时的320亿美元增长了6倍。香港银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由2011年初的20亿元上升至1 90亿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预测,在人民币FDI开启等因素的推动下,银行业向内地贷款还会继续增长。而假如银行判断失误,那么风险随之降临。毕竟美元的贷存比也已经由2010年初的30%急升至2011年11月的75%。这种巨额的跨境资金流动让香港金融管理局感受到压力,因此对香港银行业采取逆周期监管措施,即要求本港银行监管储备占银行总贷款的比率由原来的0.85,到2011年底要上调至1.4

从数据来看,截至2011年上半年,内地企业贷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香港银行有:中银香港、恒生银行、东亚银行、工银亚洲、永亨银行、永隆银行、中信银行(国际)等。

由于存在巨大的资本流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近期境外市场的人民币贬值预期顷刻逆转了资金流向。根据中国央行发布的数据,第三季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总额为5830亿元人民币(合920亿美元),较上季度下降2%,两年来一路上扬的走势就此打破。根据数据,人民币贸易结算在中国经常项目交易中所占的比例从二季度的8.5%下降到三季度的7.8%,“热钱流出”之声渐起。

2 .中国央行独立货币政策愈发难以实现

近年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按照弗里德曼的经典理论,当一国CPI上涨时,中央银行应该毫不犹豫地通过加息来抽紧银根,扑灭通胀之火。所以,2010年10月以来,中国央行在本轮通胀加剧伊始连续数次加息,然而每一次加息都引来了中国国际收支项目的双顺差,尤其是资本项目的大幅顺差。试想,若中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防火墙有效,何以利率提高与热钱涌入同方向变动,呈水涨船高之势?结果央行为回购这些涌入的外币又必须投放相应的人民币,形成大量外汇占款泛滥,以至于其加息效果与打压通胀的目标相悖,即加息悖论。

2011年9月、10月CPI已出现拐点,呈回落之势,但银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5%与10月6.5%的通胀仍有3%的差距,负利率若此,怎么能说是中国央行用加息压住了CPI呢?若不考虑资本流动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影响,则货币政策难免“南辕北辙”。而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正受到资本流动的空前挑战。

3 .形成人民币均衡汇率

如同物理学实验上U形管中的水,假如中间管道通畅,那么水的流动必定使其达到均衡。

现在境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央行设在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会员交易价形成,并由国家外汇局每天发布;不过,在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上也有一个汇率,该汇率正逐步影响上海的汇率,尤其是近几个月来后者的逆动。

依据U形管原理,假如资本流动畅通,而境内外存在两个不同的汇率,那么资本的单向流动不可避免,并与两者之差正相关,即差距越大流动性越强,最后总会达至大体平衡。

可以预见,今后上海外汇交易中心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产生的汇价将呈现靠拢趋势,一旦实现均衡,则人民币的市场价格就形成了。所谓“操纵人民币汇率之说”则失去了逻辑基础。

未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价格很可能将由某一家境外机构来发布,当年恒生银行率先发布反映香港股票涨跌的“恒生指数”而获得市场认同,形成了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并获得商业利益,那么由哪家境外机构发布香港的人民币汇率,都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4 .增加宏观调控难度

2010年境内外的资金市场价格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例如境内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而境外美元贷款常年在2%-3%,这也引发境内机构“内保外贷”、“内部借款”加“人民币回流”。2011年随着央行对回流政策进一步放开,香港的人民币利率转向逐步上升。但由于人民币国际化一开始主要以套利货币形式登陆香港,香港的企业与居民大多是屯币套利,用于市场结算较少,流通量更少,因此要达到境内外利率的均衡仍须很长时间。

2011年11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各银行发出《人民币业务与清算行平仓的规定》,要求银行在向香港的人民币清算行平仓时,要严格执行在真实贸易背景下的相关规定,并明确指出:“若银行有不符合资格的人民币持仓,除会被要求拆仓还原外,若屡次违规的则可能会被暂停与人民币清算行的平仓活动。”

在央行大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香港商家之所以仍对人民币敬而远之,且香港金融管理局对人民币单边升值后发生逆转的风险做出提示,表明人民币在香港主要是套利的金融属性在其作用,而非大量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诚然,货币的完全自由兑换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但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要实现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平稳过渡,至少应具备下列条件: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充分市场化的利率、价格;稳健的国内金融体系及有效的金融监管;雄厚的外汇储备以对汇市进行较强的调控;发达的资金市场;外汇收支的大体平衡;完备的法律法规等。

显然,中国形式上的资本项目管制貌似严厉,实际上跨境资本流通渠道已经洞开,境外金融资本、套利者的行为,增加了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难度,并带来理论难题和操作盲点。

除了上述提及的货币政策受限导致汇率、利率的境内外博弈外,还有对股市、楼市的冲击也值得研究。尤其是近期不断升温的国际板,若冒然推出,让境外投机资本获得大量本币(人民币)筹码而创造攻击机会,形成汇市、股市联动,则后果堪忧。若资本跨境流通的渠道已无障碍,一旦境外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失去信心,大量流出中国,则将酿成全面的金融风险。

无形资本的形成及其运动过程 篇4

现代经济中,相比体力劳动而言,智力劳动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智力活动结合的无形资本是一种新的资本运动形式。作为智力劳动成果物化的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形成过程具有很大的差异,两类资本也具有差异巨大的外在表现方式及运动形式。本文以马克思的方法论对无形资本进行研究,究其原因:一是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与马克思的资本研究范围是一致的,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研究范围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国际分工深化下的资本分类配置研究的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形成无形资本的智力活动与马克思关于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划分是类似的。本文的任务是对无形资本的形成、积累、运动等进行系统研究,注重对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的对比,对二者的共同性与不同进行区分。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与积累

(一)无形资本的形成

1.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

一个品牌的树立、一个技术的形成是不断地创新、试验、验证、改进的结果,是不断地认识需求和优化用户反馈的结果,也是人的脑力劳动的产物。所以,识别风险、应对风险,分析各种不确定性,成功失败的经验总结都是人的智力劳动。只有人的智力劳动才能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才能对原有的无形资本进行改进与创新,智力劳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唯一来源。但是只有物化的智力劳动才是无形资本,只有反映了当时情况和智力劳动的一个设计、一个技术、一个制度改进被记录、被申请成为专利才能是无形资本,才具有了对以后的智力劳动进行支持的基础。

2.实践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必要条件。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实践是验证技术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一个技术的形成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实践活动,技术的表现是思维意识,但本质还是物质的。

设计是应对市场需求的实践,必须真正接近市场、感受市场才能了解需求。从现实看,发达国家占据了设计的制高点,新设计层出不穷,除了人才较多的比较优势之外,其市场大、距离市场近也是重要原因。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是个循环、渐进的过程,也是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分析,需要对新设计的效果做评估,继而再改进完善。所以,设计也是紧贴实际的,也是物质的。

制度是从生产实践的成功、失败的经验中总结而来的,是为了降低监督成本、交易成本而来,是从历时长久的生产实践中而来,也是从巨大的损失中而来。一条条看似简单条文的背后都是生产实践甚至是血淋淋的教训。所以,制度的本质是物质的。

品牌是通过已经生产的产品树立的,完全是靠事实说话。广告宣传也许能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但是不能持久,品牌的树立最终还是要靠以前产品的影响,行动才是最好的宣传。所以,品牌的本质也是实践的、物质的。

3.传承与创新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本方法。

创新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手段。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特点就是“变化”,客观经济环境、需求、技术变化了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其共同点就是“变化”。客观的变化产生了,主观的应对就要相应地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创新。创新的重要作用就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

传承是降低创新成本的重要办法。创新也是有成本的活动,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团队行为、有目的的智力活动,就是“灵机一动”的创新也需要大量的实践支持。有成本就要考虑经济性,而传承是节约成本的重要办法。传承就是利用已有的技术、设计等,充分挖掘内含的思路与方法,并能够利用已有的试验、验证数据节约大量的试验成本和时间,减少盲目性,了解了走过的弯路和失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大量的降低创新成本。实际上,各种产品的更新换代型号具有明显的传承色彩,也充分证明了传承在创新领域里降低成本的作用。

传承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口授实现的,人也是重要媒介。在手工业时代,师徒技艺相传是重要的、基本的、也是可以说是唯一技术传承路径。在现代的工业化时代,传承主要是通过各种文档、资料实现的对智力活动的成果的记录。但人之间的传授仍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路径,一是因为文档资料再翔实也是一种浓缩,有些思路灵感难以记录;二是因为文档资料繁杂,浩如烟海,难以快速阅读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人之间的传授可以是高效的、快速的,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实际上团队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形式,原因就在于团队突出了人在传承中的作用。

(二)无形资本的积累过程

1.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

无形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起点,即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只有有了资本原始积累才能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不断地积累、增大。要形成自己的无形资本,需要有一个起点、一个起始存量,就需要一个技术平台、一个人才团队、一个支持的制度、一个外在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开始自己的无形资本形成过程。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一是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与传统的马克思资本原始积累不同的是,无形资本原始积累不是来源于暴力掠夺,而是来源于企业的内部脑体劳动分工,把智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把智力劳动的成果物化,赋予其物的属性,赋予所有权、专有使用权。所以,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于有形资本中的产权确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法律制度发展变革的结果。

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来源之二是重要的原始创新。大部分的创新是在前人的智力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但是有些重大创新是原始的创新,这些创新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后其它的改进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技术创新最明显的例子是数字技术之于模拟技术的变化,电脑的视窗操作系统之于DOS系统,智能手机之于功能手机等,还有网络技术、搜索技术的出现,都是革命性的,最原始的技术创新是基础,是后来相关其它技术创新的起点,属于无形资本的原始积累。制度创新同样也是,重大的原始创新是其它制度改进的基础,没有原始制度创新就没有后来制度的积累,原始制度创新也属于无形资本原始积累。

2.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

资本形成需要投入,无形资本形成也需要投入。与传统的资本积累一样,无形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即剩余价值转化。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的积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智力劳动者与无形资本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直接凝固在无形资本里,无形资本实现了“自我积累”;二是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生产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无形资本,既可以通过购买也可以通过增加智力劳动者的劳动,实现无形资本的增加。

(三)无形资本形成的特点

1.企业是无形资本形成的主体。

无形资本是在企业里形成的,企业的智力活动是无形资本形成的直接来源。其中的专利使其获得了某段时间的垄断使用权,好的设计能够抢占市场机会,未公开的技术秘密使企业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产品溢价等。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企业专门的生产活动,企业雇佣了智力劳动的劳动者从事智力劳动、产出智力产品,这与一般生产的产品无异。政府可以用经济的手段影响企业的行为,促进增加无形资本的形成。首要的是国家要加强产权保护,只有强有力的产权保护才能给企业以无形资本的专有使用权、收益权,才能从根本上激励企业的无形资本形成。其次是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把企业在科技领域中的地位提高,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减少科技与产业间的阻隔,使科技成果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转化为无形资本。最后,要适度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企业,适当延长企业的生存期,为无形资本的形成准备一些基本条件。

2.科学技术研究和教育是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

首先,科学研究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技术研发是企业的智力劳动者运用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型号、技术实现做出创新,形成属于企业自己的技术,科学知识等公共知识是智力劳动者掌握的知识的来源,也是企业无形资本形成的基础。相应地,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与否,不能简单地看科技水平、尖端项目,还要看无形资本的多少,只有无形资本才是深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才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所以,科技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无形资本的形成上,这是科技发展的目的。其次,教育为企业输送大量智力劳动者。企业要形成无形资本,就需要雇佣懂得科学技术、懂得研究的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整个国家、社会的科研的发展。更深入看,教育也是科研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大力发展教育是国家助推无形资本形成的有力之举。

3.无形资本的形成是世界性的竞争。

首先,企业在技术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专利授予申请人一定时间的垄断使用权,申请专利遵循的是“谁先申报谁先得”原则,专利权保护的日益完善、几乎为零的运输成本,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并且,世界性竞争的结果是寡头垄断,只有少数技术赢得竞争并迅速占有了有利的地位,尤其是基础性的标准与技术使后参与者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再者,极为重要的机密技术是买不到的。有很多重要技术是采用机密的办法存在的,例如军事技术、产品秘方等。在机密技术领域,技术是不被授权使用的,只能购买产品,掌握机密技术的企业通过出售产品可获得长期的超额利润。所以,无论是专利竞争还是机密技术竞争,都成为世界性的竞争。其次,企业在品牌领域开展了世界性竞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并购愈演愈烈。掌握最多无形资本的企业利用竞争优势获得的充足资本并购竞争对手,已经成为一种竞争手段;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通过合并等手段扩大无形资本拥有量,争取在竞争中获胜。这两种并购都加剧了企业在品牌领域的竞争,逐步成为寡头竞争,使无形资本形成成为世界性的竞争。

4.无形资本的形成是风险很大的投入。

首先,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大量投入。无形资本是智力劳动成果物化而来,智力劳动者是高级人力成本,尤其是尖端人才的薪酬更是昂贵;无形资本又是智力劳动的累积投入形成的,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连续投入,那么累积起来的成本就更加巨大。无形资本在取得收益之前的投入都是沉没成本,而且只有超过一定水平的技术才能最终获取收益,这就决定了无形资本形成的巨大风险,且不能半途而废,中途放弃就得不到任何收益与补偿。所以,无形资本形成需要巨大和长久的支持。其次,无形资本的形成需要不断创新。无形资本连续取得收益需要其创新速度快于失效速度,需要有紧迫的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无形资本形成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一)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的运动过程

随着生产过程的扩展,资本的运动过程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资本在购买阶段,仍然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类,但是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可变资本区分为体力劳动力与智力劳动力。其次,生产过程也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加工制造,耗费有形资本与体力劳动,在市场中降低产品价值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劳动监督、增加产品数量;另一部分是应对风险与不确定性,研究、设计出功能、性能更好的产品,消除各种质量隐患,在市场中靠扑捉需求信息、质量进行竞争,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加强对智力劳动的激励、提高产品价格溢价。可以看到,资本增殖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还可以有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等。作为市场竞争规律的价值规律也要更多的包含了智力劳动(复杂劳动)的因素。

(二)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

1.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表现与性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性质是固定资本的折旧。作为固定资本,无形资本的消耗需要价值补偿,每年都要补偿消耗掉的那部分价值。唯一不同的是,有形资本的固定资本是逐年提取折旧,到期一次重置,而无形资本是不断改进与更新。

2.无形资本的补偿必须大于或者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无形资本的运动才能进行下去。无形资本的补偿至少等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才能维持;无形资本的补偿要大于无形资本的消耗,这样,无形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进行。

3.无形资本收益保护对无形资本价值补偿的决定性作用。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对于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具有重要意义和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无形资本不仅被其所有的企业所使用,还被其它企业所使用,无形资本的价值补偿延伸到了企业之外,因此国家对无形资本收益的保护异常重要。

(三)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

1.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

无形资本具有固定资本的基本特征,其功能作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耗,需要不断地补偿。与有形资本的实物补偿表现为一次性新旧替换不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一般表现为(边际)改进、完善,是在不断地进行,当然局部改进并不与全面革新冲突。既然是边际改进与完善,说明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技术思路来由才能知道后来的方向,只有明白了前面的制度的漏洞、失误和错误才能更好改进、少走弯路,只有明白了前面的数据参数及其变化过程才能知道变量间的重要关系,只有明白了前面的企业发展战略如何形成的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继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品牌。

2.无形资本消耗与补偿也存在流量与存量的关系。

即无形资本是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无形资本形成首先要补偿其损耗,更多的才会增加存量。

3.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

一般有形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间的交换,即由专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提供。而无形资本的实物补偿方式是部类内部交易或者自主形成,即只有从事某一行业的企业才会形成本行业的无形资本。

(四)无形资本的周转

根据资本周转形式的不同,马克思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随着将不变资本区分为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固定资本包含内容的也出现了扩展,固定资本不仅包括厂房、机器等有形资本,还包括了技术、制度、品牌等无形资本的内容。其中品牌是制度、技术的外在体现,内涵了很多附加的东西。而无形资本的各个部分周转速度差异较大。无形资本所含的几个重要部分,他们之间的周转速度是不同的。技术周转最快,其中应用技术周转快于基础性技术;作为技术的支撑的制度周转要慢于技术,作为品牌内在规定性的制度周转要快于品牌;作为技术、制度外在表现的品牌周转最慢。

三、无形资本的形成及其运动理论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劳动力多的比较优势,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还是个加工贸易大国,国际分工处于低端不利地位,主要原因是我国无形资本的缺乏。我国有形资本的形成数量很大,但是无形资本相对不足,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提高品牌意识、增加质量意识,做中国创造、中国品牌。但是无形资本的形成与运动过程是有客观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律,有利于我国克服无形资本形成的周期性长、风险大、产权保护难等困难,有效提高无形资本形成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李连光.国际分工下的制造业资本分类配置与价值链利益分配[J].财贸经济,2012(11).

[3]李连光.无形资本的产生及其内容[J].当代经济研究,2012(11).

[4]柳思维.企业无形资本[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戴书松.无形资本投资、价值创造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6]马传兵.经济全球化与无形资本扩张[D].中共中央党校,2004.

资本形成 篇5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五单元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教材分析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全书用前启后承、古今中外的重要史实来展现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进程。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晰阐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课是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第一课。全球化核心之一便是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而这正是本课内容的着力点。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课既是对本书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和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内容,是“以史为鉴”的典型例证。是学生理解当代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知识基石。

二、学情分析

据我的了解,我校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再加上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所以常会提出一些特立的设想和见解。但就阅读理解能力而言,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抓不到关键词和表达不准确的问题。他们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较薄弱,无论是从高考的标准衡量,还是从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衡量,都亟待提升。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我的教学体会,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课标分析

本课课标要求是“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课文素材上看,主要选取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我是这样解读课标的。就知识目标而言,学生要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过程和相关规定;就能力目标而言,学生应能分析出以下两层内容:第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第二,该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言,学生通过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中心地位的取得,深刻感悟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课标和教材分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过程和相关规定,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体会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通过分析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根据教学分析和学习目标,我提炼出以下学习重难点: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

确定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树立的就是战后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规范和标准,也是各国参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趋势的准则,是学生理解当代世界经济风云变幻的知识基石。

难点: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确定依据: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太大,更多涉及经济学术语,理论性强,学生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理解美国用国际组织中的相关条款取得中心地位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并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问题引导教学法”。

四、说教法说学法

1、说教法

我主要采用的“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五环三步”为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五环指五个环节,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巩固应用,拓展创新。三步是在解决问题中分三步走,即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问题引导教学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操作台,是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指路标。

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还使用讲授法。由于历史教材的编写采取模块的形式,从过去的.通史转变为专题,每个模块自成体系,这会给学生造成支离破碎的感觉,不利于学生完全历史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时候,要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要注意不同模块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形散神不散”,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概貌。

2、说学法

(1)探究学习

学习,就是模仿和创新的过程。狄德罗曾经说过:“怀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教师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模仿教师设计问题的方法学会提出有效问题,有利于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合作学习

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探究本课问题开展互助性学习,享受思想的碰撞,学会分享,相互借鉴,拓展思路,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

(3)自主学习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必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深刻的认识源于独立的思考,学习的动力源于发现问题,能力的解决来自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用课堂上通过模仿和演练掌握的学习方法,课后对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引导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形成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的有效自主学习。

下面我重点介绍我依据“问题引导教学法”进行的本课设计。

五、教学设计

1、教学思路

我所理解的高效教学是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智慧课堂是以教师智慧激发学生智慧,以指向性问题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演练场的历史课堂。本着这样的思路,我对本课的学生活动作如下环节安排。

2、环节安排

本课的学生活动分为“学”和“习”两个环节。

“学”即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指向性问题引导下,阅读课文和相关资资料,依据问题的指向提取有效信息。体会教师设计的问题指向与资料之间的联系,学会提出有效问题。

具体在这节课上,我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及其相关规定为资料,设计了十四个问题为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可能性、美国的野心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原因、作用、美元的中心地位。以1944年和2010年的变化,揭示了“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这一亘古规则。

这些问题,既指向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建立起“问题设计”和“有效信息”“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这是学生“学”的过程,“学”问题的提出,“学”问题的解决,“学”归纳和概括。

“习”即学生模仿教师设计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具体在这节课上,我以“世界银行”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及其相关规定为资料(这些资料与前一环节的资料相类似),鼓励学生设计问题并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和“关键词”的提取。这样不仅夯实了学习目标,这是学生能力演练的过程,也是落实“五环三步”的过程。

3、重难点的处理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的指向,关注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关键词的把握,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热词”“亚投行”与“世界银行”的关系和美国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本课重点的关注。我布置的课后作业你对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有哪些建议呢?又将学生的课后关注引导到本课重点。这即是知识回归,又是学生学习的拓展创新。

在“学”的环节,学生通过问题引导的指向,关注了本课重点之一,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和世界银行的作用。在“习”的环节,学生通过对本课重点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注,明确了设计问题的指向。学习重点自然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本课难点是战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我将此难点分成两部分逐一突破。一是“以美国为中心”。在学生“学”和“习”的环节中,以问题指向美国主导建立新体系的用心,以问题指向新体系的规定对美国中心地位的落实。这是用问题引导突破难点。二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在教师点拨和学生归纳下,使学生明确这一体系形成的内容和标志。

4、教学手段

在本节课上,我大量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学生“学”的环节,我以展示问题,以展示资料。这样可以直观展现问题指向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体会和模仿。

在教师点拨和归纳概括环节,可以动态展示体系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呈献给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

展示的知识链接和知识整合,是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的揭示,是对本课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体现了本课教材对体系化、制度化这一着力点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可以规范学生对术语的应用。

在本节课上,我全程使用导学案。尤其是在学生“习”的环节,导学案呈给每位学生同样的资料和演练空间。每一位同学享有同样的机会。

5、课堂练习

知识的掌握在于及时的巩固。我以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例,在“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完成后,以展示的方式,要求学生快速判断,再次明确两大货币金融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在课堂检测环节,我选用了四道20xx—20xx年的高考试题。高考,是高中学生面临的挑战,也是目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选择这样的四道题,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课课标要求在高考中的体现。

6、全课小结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多个经济力量中心的崛起和日渐强大,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理论依据:新课改倡导“存问题”教学,通过承上启下的小结引导学生作出一些理性思考,同时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与课后作业相呼应。

7、说课堂评价

《新课标》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

具体到本节课,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选定成果优秀的小组展示,即是对该小组的肯定。在教学板书展示时,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没有自己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是学生课堂展示的部分内容。这既是对学生达成本课知识目标的检测,是学生巩固知识,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也是学生概括归纳和表达能力的展示,是“五环三步”重要组成部分。

七、教学反思与心得体会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很大。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与本课内容时空距离非常大,十分陌生。二是本课内容多涉及经济学术语,理论性强,课堂上无法了解透彻。所以,我进行本课教学的基调还是通俗化,尽量抛开艰深难懂的理论,以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即可。

所以,对于新课内容,我着重要帮助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一是战后为什么形成的是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以“问题引导”指向关键词,学生得出结论。)二是构成这个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各有什么职能?(利用材料,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掌握。)三是这个体系形成后的发展及作用如何。(用知识整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积极意义和弊端。)在课堂延伸部分,我以“你对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有哪些建议?”为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这种变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了解世界银行运营规则,为学习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储备知识。

本课教学最大的收获: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资本形成 篇6

二、专题拓展

1、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

①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都是从19世纪延续下来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它倡导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主要依靠市场进行调节。

②各国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程度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配合。但是自由主义容易导致无序、盲目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

③凯恩斯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1)本质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的结合,国家占有并支配垄断资本的核心部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挥国家干预和调节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收入和社会利润的再分配,从而增强了垄断资本的地位,促进了垄断资本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2)区别:两者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当时具有一定积极性。首先,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更加社会化,从而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同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得以减轻,从而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经济危机,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表现

(1)原因:①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干预和调节。②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③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提供了经验。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无法畅通再生产循环过程,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④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投入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从根本上说,生产力发展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根本动力。

(2)表现:①国有企业的发展;②国家财政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升高;③实行中央银行国有化,加强中央银行对国家金融的干预和调节作用;④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4、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节方式

(1)法律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是指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法律的形式对各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互关系进行调节。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资本主义国家各级行政机构,采取命令、指示等行政方式对经济进行调节和干预。

(2)经济计划化。经济计划化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各种短期或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来干预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方式。经济计划化是社会化大生产本身的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把社会生产推向了全面的社会化,各行业各部门的联系更为紧密。

(3)宏观经济政策。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运用了各种经济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①宏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是指国家在财政领域内所制定的各种财政活动的措施和准则。

②宏观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利率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政策。

(4)社会福利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调节政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对缓解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协调阶级矛盾、实现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政府福利性支出增长过快,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这些负担归根结底还得由劳动人民予以补偿。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仍然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资本形成 篇7

面对我国资本形成效率恶化,以及债务率急速上升的状况,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近年来中央首次在供给端提出改革要求,意味着单一依靠扩大总需求、在需求端引导消费的发展方式,将在“供给侧改革”中得到新的优化和提升,并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需求端的压力。

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比较高效率的制度供给。当总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突破的时候,改善供给侧的状况,减少过度供应,是更有效的办法。因此,从供给侧发力,对提高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我国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意义深长。

尽管今年以来央行为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债务负担,货币政策出现了三次“双降”,然而,资本效率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投资率趋势下降不可避免。事实上,高投资模式赖以生存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从趋势上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变化、由政策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储蓄率变化,以及由劳动力再配置格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会出现变化,都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对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而言,因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人口红利”优势将会逐步衰减,整体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鉴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薄。

而在企业盈利大幅下降的同时,一些大企业却寄希望于通过借贷进行资本套利。数据显示,标准普尔去年发布的报告估计,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将比市场预期提前一年超越美国。现在看来,企业部门通过非正规渠道借入的外币私债可能存在相当规模(比如通过境外募资,然后与国内企业在境外机构进行货币互换交易转入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债务与盈利之比越来越高。在过往特别是近三年的人民币渐进升值路径中,由于美元的利率水平较低,其贷款利率甚至低于人民币的存款利率,因此,如果负债外币化,企业可以轻易地从中获得显著收益,这是当前企业如此热衷于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行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

这样,一方面包括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恶化,与此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也导致金融资源过度倾斜,继续错配到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行业之中,由于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始终无法理清,即便在实施自负盈亏之后,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这样就大大推升了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政府失灵”的效应也在进一步凸显出来: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的结构性产生过剩和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现实逼迫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的高投资率与高储蓄率问题,因为这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路径。过去35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是9.8%,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资本积累,约占60%左右。可以说,投资与储蓄的比例和结构是由中国经济所处的特定阶段和人口结构所决定的,它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而逐步趋向合理,因此,不宜去人为调整,更不宜直接套用早已进入后工业化和高收入阶段的发达国家的指标去衡量。

有必要重申,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互为消长的关系,改革更不应理解为是增长抑制性的,因此,加大供给侧发力,以新供给替代老供给,通过改革可以真正创造出新的制度红利和效率红利。高储蓄依然是我国的优势,如果能很好地将储蓄转化为有效率的投资,将会形成当前乃至长远的资本存量,这对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增长是大有益处的。

未来五年,供给侧改革要求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为核心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具体而言,有四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市场分割、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转变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价格“多轨制”的现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其次,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使企业恢复到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通过市场化方式(留存利润、权益融资、私募基金、股权转让等)补充企业资本金。其三,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宏观导向作用,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鼓励官产学研金共建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设备投资改造。其四,全面深化负面清单制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资本形成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8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 投资又如何形成一定的资本, 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作是“资本形成”。生产资源的典型特征是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因此, 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从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一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地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既是投入量又是产出量。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中, 资本的形成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潜在的总产出增长率越高, 资本形成的多少不仅代表着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也代表着未来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这里的资本形成指的是“净资本形成”, 或者说是“净投资”。所谓“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就是指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之后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真正发生作用的就是净投资。

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 G=S/K, 其中资本—产出比K (代表着投资效率) 被假定为不变。在假定K不变的前提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就是储蓄率S。在这个模型中, 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因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储蓄率就代表着投资率或者是资本形成率, 因此, 资本的形成就成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十八世纪, 古典经济学家就认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而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因此,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本形成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要点是:要想获得任何成功机会的话, 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水平。罗森斯坦—罗丹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人口众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劳动力严重剩余并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资本形成规模小, 要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只能发展工业, 实现工业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工业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工业化, 应该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的推进资本投资, 此时的资本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这个最低的限度水平就是经济“起飞”的临界值。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把经济从贫困落后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实现工业化,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阶段, 而实现投资的前提则是资本的有效形成, 所以, 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斯托研究的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变。罗斯托认为, 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他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起飞的三个先决条件, 其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达到10%以上的净投资率, 可以看出, 资本形成是实现起飞的首要条件。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资本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转移收入控制权, 这其中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是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其二是引进外资。第二种途径是把部门利润重新转化为投资, 这其中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出口部门的外汇收入换回国外的生产性资料。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并鼓励他们再投资。很显然, 罗斯托也认为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率,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 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而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的缺乏。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关系。从供给方面分析: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很低, 储蓄能力就小;低储蓄率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得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经济增长率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分析:在发展中国家,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很小, 对投资的引诱很低;投资的低引诱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并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低生产率;低生产率最后又导致经济的低增长和低收入。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 最后得出了资本缺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结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与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 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的形成问题, 进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的“陷阱”, 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才能走出“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引诱不足和资本缺乏, 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的缺乏。所以,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面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资本的形成率,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3、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 Y=C+I+G+X-M, Y=C+S+T,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 I表示国内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 S表示国民储蓄, T表示税收, 结合上述两式得到M-X=I-S (假设G=T) , 即外汇缺口等于储蓄缺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该国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而吸引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如果在外来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受制于该国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 从而阻碍该国经济的发展。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同样说明了资本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资本的缺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资本形成 篇9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起源于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次给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占有人们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联系在一起。Burt(1997)把社会资本研究提升到企业层次上,并以高科技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中有关“结构洞”内容。之后,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重点就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对组织间合作、资源交换以及工作绩效等企业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Peng,Luo,2000;Adler,Kwoon,2002;Batjargal,2003)。近年来,在研究企业行为及绩效等问题时,社会资本被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视角,为各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0)。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镶嵌于一组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发展离不开与这些网络节点的交流和合作而封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联系获取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目标。然而不同企业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对这些资源的驾驭和使用效率也是差异很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结构、关系是不同的(王前锋,2009)。对这种存在于企业间社会资源的类型和性质研究,用企业社会资本来进行阐述,成为理解经济社会中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Granovetter,198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蕴涵其中的社会资本,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研究就更显得重要。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探讨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分析

(一)理论研究进展与不足

目前,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和效果评价两个视角。对于内涵的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别从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基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根植于关系网络中,可被企业利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Ghosha,1997);从能力方面研究则主要分析企业获取网络关系的能力(张方华,2004)。对企业社会资本效果评价研究主要解决“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子方向,一个是针对对企业家或法人代表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其仔,2000等);第二个是从企业与外界联系类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分为横向型、纵向型以及社会联系型社会资本(陈劲,李飞宇,2001;张方华,2004等),其中:横向型指与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社会资本、纵向型指企业与上下游之间产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联系型指企业与政府及其他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第三种是基于社会资本属性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Tsai,Ghoshal,1998;Nahapiet,Ghoshal,2002等),其中:结构维是从密度、连通性和层次等方面分析企业间的联接形式,关系维是从信任、规范和认可等角度研究企业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资产,认知维度是从双方之间的语言、编码和叙述等进行沟通的并被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第四种是基于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赵雪燕,2010),其中: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制约对行动者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行动者的关系指向特征及其自身社会地位状况对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上述两个视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资本是什么,另一方面阐述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但这些研究未能指出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实现的路径是什么。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根据企业的边界范围,我们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主要是针对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所形成的社会联系,包括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与潜在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与潜在相关者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间接相关联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定义一般有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化关系的结构和内容,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成员间密切的社会性互动;另外一种是指由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重点是指后者。更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如何把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由此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被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促使员工主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进行转化。如(图1)所示。

(1)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起来的网络联系,可以为企业带来信息与资源,而这些信息与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使企业降低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取得和利用资源的效率与能力(王凤彬,江鸿,吴隆增,2008)。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可以反映出企业与外界的活动类型。他指出每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组成的集合体,企业这些一系列活动实质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间存在着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企业活动的类型以及层次,从而可以在一定层面揭示出企业在这些活动中需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资本。不过,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与供应商、客户、研发者产生联系,同时还需要与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社会公众等保持联系。政府是一个社会的政策制定者,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在政府拥有的特殊关系或者国有股权因素进行“寻租”,从而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James MBuchanan,Anne.Krueger,1974.)。一般常见的“寻租行为”包括:政府的特许权、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企业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往往与投资者和银行有着良好的联系,会使企业再融资的能力增强。对于社会公众,虽然部分公众未必是企业的直接客户,但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信任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之外的组织和个体在需要选择同类型企业时,往往会选择哪些品牌度高的企业。近年来,社会责任也逐步的被学者关注,并且开始系统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些与政府、投资者、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会为企业带来获取特殊资源或优先获取资源的机会,从而使企业获得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企业与外界发生的活动或者关系,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活动以及与政府等组织的不同单位进行划分,分为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融资、投资、公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与业务活动发生联系的类型,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直接活动主要是指直接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联系并对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其中经营活动主要是指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而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与银行或资金借贷者发生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这些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正常业务开展与这些外界组织建立关系,并随着业务交往频繁和信任建立,企业获得超越于普通联系之外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些组织能够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提供优先服务或者给予特殊照顾。对于间接活动主要是指不直接与业务活动相联系但通过监管、舆论等方式可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这些活动不直接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企业非常重要,需通过特殊方式或渠道建立。如果获得政府对企业支持或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则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按照与企业活动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由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这两种来源的社会资本从外界层面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产生影响。

假设1:企业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均有正的影响效果

(2)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主要研究如何将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企业通过与外界通过联系和交往,建立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但是这些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员工来开拓。此外,员工加入企业本身会带入员工自身原先累积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在内部如何将个人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例子,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一定社会网络,在经营中借助这些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企业中如果员工跳槽,结果先前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会发生断裂,这说明企业内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未能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与之相反,一些企业虽然员工发生跳槽,但是与外界已建立起的联系仍能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这说明该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企业在内部如何将员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员工是被动强制还是主动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分为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对于直接聚集效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制度和管理措施强制将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一般在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开展中,企业内部员工借助企业与外界发生并建立关系,或者通过个人以前的社会联系拓展了企业所需的新的联系。这时候,企业通过管理,特别是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促使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比如:建立销售管理制度,一个业务员每天将拜访客户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重点客户,企业能对员工联系过程进行监控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该员工离职,原已建立的客户关系不至于消逝。对于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激励措施或企业文化精神使内部员工主动自愿的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建立主动奉献的企业文化组织中,或者组织中实施了有效激烈,如给予了员工股票或期权,从而使得员工主动奉献和自我约束,并为企业做出贡献,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内部员工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假设2: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了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数据。在剔除各样本中数据缺失项及SI公司的影响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为396家。本文选取的矿产资源类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销售的工矿企业及其辅助性企业的总称,分为煤炭企业、石油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非金属材料企业、黄金企业、钢铁企业等。选择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着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等权力,并主导相应矿产资源转让价格。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本,特别是与政府拥有较紧密的关系,可以获得获取资源的相对优势,增强企业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鉴于矿产资源类企业的社会资本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代表性,故本文该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二)变量定义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企业影响集中于企业的财务绩效,为此特选取了企业的每股收益(EPS)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根据上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将解释变量定义如下:一是对来自企业外部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对于企业与外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可以分别为以这三类活动的现金流能力来衡量。因为上述活动中与外界联系程度以及可获得的支持,可以由现金流能力来反映,同时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比较,我们选择每股现金流来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二是对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企业在经营中,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公众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可以由企业品牌或影响力等内容来反映。我们选择无形资产的对数作为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解释变量。三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强调企业的管理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参考别的研究学者所选取的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作为测量要素。四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间接聚集效应考虑企业的文化氛围或者激励措施是否到位。为此,我们选择一个公司是否实施了股权激励作为一个测量要素。由于企业存在年限不同,其进行社会资本建立的时限就会不同,因此,我们将企业成立的年数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说明:a因变量:EPS

(三)模型建立

为了分析上述四种来源形成的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我们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b0为常数项,b1-b7为各变量的系数。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检验分析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层级回归的方法,将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二)回归分析

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我们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调整R方大于0.1,说明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这表明,模型可以反映所选取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并表明我们所揭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四个来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是正确的。根据(表3)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我们选取的5个自变量和1个控制变量所对应的sig.的值均小于0.05,因此说明这些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比较显著的作用。此外,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VIF值在1左右,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以致使模型估计失真。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很好地说明了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有正的影响效果,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强化交往规范,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企业在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分为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系。双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往,多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嵌入到一个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中。企业随着交往其次的增加,会依据以往的交往情况做出对即将交往的判断。如以往两个企业交往都很好,双方诚信,则在下一次交往中,彼此会降低交易评判条件,同时会增加其他业务交往。在多边网络中,企业不仅和其中一个进行交往,同时也与多个存在潜在可能的交往,与一个交往的程度,会带来另外潜在节点的交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在正式活动中社会资本的集聚,增加与外界企业的联系,在业务交往中重视诚信和可靠,从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了增加彼此交往的诚信和质量,应该在双边或多边交往建立规则和规范,通过这些约束来敦促企业之间诚信交往,为进一步建立和拓展企业社会资本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应该通过规范性交往,来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多潜在的社会联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与其他企业交往的机会,同时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会资本。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是企业运营环境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政府关注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与政府的对话和接触渠道,获得超越于别的企业的特殊支持,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被社会公众认可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潜在合作机会,特别是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者,拓展社会资本。因此,一个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的潜在联系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三)强化规范管理,促使员工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是通过内部的个体代表企业来开展与外界其他组织进行联系,这些个

体与个体的联系其实就是企业与企业的联系。但随着个体离开企业,这些联系会消失或者弱化,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制度来强制转化,并且将这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格化联系,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程序化联系,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建立过程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开拓客户或者建立更具优势的采购渠道,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但这些先开始由个体代表企业去建立的社会资本,如果不能固化为企业程序化的联系,那么,这种投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个人利用企业的资源代表企业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并将其固化和深化。

(四)重视文化和激励,激励员工进行社会资本转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

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并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更多的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样,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为企业进行奉献。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要建议一个新的社会资本时,主动发挥员工已有的社会资本,并为企业拓展更多的社会资本。

(五)加强社会资本培塑,提升各种社会资本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扮演不同的主导角色。在企业建立早期,企业知名度还比较低,与外界各方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正式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企业发展,影响力增强,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增加,由此带来的间接社会资本逐步增多,并开始显现作用。在内部,企业早期的各项制度相对还不是很完善,企业需要有很强能力的员工去开展有关业务活动。比较常见的创业企业,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少数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其个人能力对企业发展成败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自发性聚集效应会起着主要作用。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各项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同时企业团队不断扩充,吸收了一些其他成员,这时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弱化,团队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个时期,直接聚集效应开始逐步发挥效果,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随着企业进一步壮大,间接聚集效应会进一步增强,此时企业的文化、愿景等相继建立,激励措施也不断完善,此时两种效应会交互共同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对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给予不同的关注,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发展,对已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本加强管理,使企业社会资本实现动态发展和提升。

摘要:社会资本在现代商业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被发现和重视,成为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之后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对企业价值创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资本的有效形成和利用社会资本有着极其重要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企业社会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不足;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选取了396家中国矿产资源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重点检验了这些维度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开发和形成社会资本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形成机理,企业绩效,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惠朝旭:《企业家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经济学基础上的解释范式》,《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3]韦影:《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5]Peng M.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

[6]Podolny,J.M.,&Page,K.L.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

资本形成 篇10

早期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侧重于使用各种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如张军等 (2003) 采用索洛残差法, 郭庆旺等 (2004、2005) 采用数据包络方法, 张建华和王鹏 (2012) 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全国及省际层面的TFP进行了估算。伴随着数理方法的进步, 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始关注技术进步与效率提高的背后成因。如樊纲等 (2011) 通过计算发现, 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改善, 1997~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进程贡献的;邵军等 (2011) 发现经济波动虽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但却可能导致生产率的提高。

现有文献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机制有了较多研究, 如邵敏等 (2010) 发现外资进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有明显的解释力;罗长远和张军 (2007) 发现, 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白重恩等 (2008) 认为, 国有企业改制和产品市场垄断力量增加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上升的要原因。但现有文献少有考虑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双向影响, 且对于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仍没有明确结论。

2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全文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与劳动收入份额, 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构造方法相对简单, 本文直接采用收入法衡量的GDP中报告的省际层面的劳动者收入占比情况, 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择DEA方法估算中国省际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

使用DEA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 需要较为完整且估计合理的产出数据与投入数据。其中, 产出数据为各省历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度量资本投入的困难, 现有文献一般以资本存量代替资本投入。参考张军等 (2003、2004) 的方法, 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7~2009年历年的各省资本存量, 并按照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予以平减, 最终结果以1997年不变价格计算。参考樊纲 (2011) 、张建华和王鹏 (2012) 等的方法, 本文以劳动力数量与各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作为一省有效劳动力投入的代理变量, 以区别同质性劳动力的假设。在估算以上数据以后, 就可以通过maxdea软件计算出省际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个部分。

核心解释变量:参与生产过程的资本又不仅限于当年投资, 故采用人均资本存量是更好地测度资本深化的指标。本文采用人均资本存量的对数值进入计量方程, 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其他控制变量:

FDI水平 (FDI) :本文使用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地区GDP的比值度量FDI水平。

工业化程度 (gongyehua) :本文使用制造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表示工业化程度。

开放程度 (maoyi) :本文采用贸易依存度作为地区开放程度的代理变量。

城镇化程度 (chenzheng) :计算指标为城镇人口数与年底总人口数的比重。

财政分权 (fenquan) :本文主要采用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与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与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之比为财政分权程度的度量, 其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处理以后, 可以得出本文的计量方程:

3 计量检验、实证分析与相关讨论

首先, 只考虑被解释变量与核心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探讨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劳动收入份额所产生的影响, 报告在上表的第 (1) 、 (3) 、 (5) 、 (7) 列。可以看到, 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影响的前提下,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而对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邵军、徐康宁 (2011) 指出, 我国的资本形成过程由于存在低效率建设、重复建设率高等问题, 故显著损害了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本文的计量结果中,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与该文所使用的代理变量不同, 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由资本形成所引致的固定资本的增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 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张军等, 2006)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后, 该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结果的稳健性。由于在DEA计算中, 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成绩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故相关变量对它们的影响可能有相互抵消作用。相比较技术效率而言, 资本积累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为负, 这可能表明我国资本形成过程中资本品所蕴含的技术水平往往不高, 导致没有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技术进步程度。同样, 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后也仍然显著, 表明该结果是稳健的。

注:*, **, ***分别表示在10*、5%与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需要说明的是, 上表的结果都是根据面板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的结果, 并且经过豪斯曼检验, 仅选取通过检验的结果报告在上表中。

此外, 资本形成变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 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变量以后也没有改变其符号与显著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资本形成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一大成因, 且其背后的影响机制, 即资本形成导致劳资议价能力发生了向资本的逆转, 从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也得到了证实。

4 结论

长久以来, 资本形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历来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向作用也广为诟病,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经济增长质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 可以发现:

(1)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 但由于其相互抵消作用, 使得我国资本形成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2) 资本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 表明我国的资本形成过程确实存在对劳资议价能力的扭曲, 进而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军, 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 2003 (1) .

[2]郭庆旺, 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 2005 (6) .

[3]张建华, 王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折旧率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 2012 (10) .

[4]邵军, 徐康宁.转型时期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12) .

[5]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 2011 (9) .

[6]邵敏, 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 2010 (4) .

[7]白重恩, 钱震杰, 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8) .

[8]易纲, 樊纲, 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 2003 (8) .

[9]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 2004 (10) .

资本形成 篇11

【曾刚】: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从长远看,也是符合我们改革的一个内容。因为从长远看,中国要推动资本项目的开放,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形成资本的双向流动渠道。不仅要别人投进来,我们要投出去。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对企业的走出去是采取了比较支持的力度。国家层面也有支持,所以民营企业层面,在温州这个改革里面,它进行这样一个开闸,其实也是符合我们改革逻辑的。既然开了,就要流出去,所以我们并不担心资金外流,资金流入流出都是有风险的,如果资金只是流进来,外汇储备贷款越来越多,流动性越来越多,信贷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泡沫风险越来越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希望它出去的。不是说担心它有多大外流,我们目前是想推动它流出去的。当然大到一定程度,从目前的角度来讲,我还不觉得出去的动力能够产生很大的压力。为什么这样讲呢?目前这个阶段,当然长远可能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反向流动的可能性,目前这个阶段,全世界范围去看,收益率很高的地方,比较快速增长的地方,保持的比较不错的回报率的地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资本出去是可以,但是很多时候人家是觉得出去了以后,收益是不好的。即便目前来讲,也是有大量的钱还愿意进来,日本日元采取宽松的政策以后,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基本上在1%以下的利率,1%的利率,它的投资收益率能在什么样子,比如今天有一笔外汇存款存在账户上,收益率非常非常低,百分之零点几,如果换成人民币的存款,虽然不高,一年也有定期三点几的利率水平。我什么都不干,我这个利差都是400个收益率差。对于外资来讲巴不得想进来。这种情况下,它怎么会外流?我们知道它可能也会有很好的机会出去,这个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想要的。但是短期内来看,即便开闸了,也不会短期内形成太大的风险,我们更担心的风险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民营资本也好,国有资本也好,出去在对外投资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在境外投资产生了风险,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海外市场目前波动剧烈,海外的环境你也不是很熟悉,搞不好产生一些法律上的纠纷等等,这些投资本身是有很大的风险的。目前倒不担心本身外资资本大量的外逃给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中国有3.2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而且在1月份以来,外汇储备又开始在涌入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担心的还不是大量的外逃问题,本身还是一个进来的问题。我想它这个改革的方案,获批开闸,更多的是从机制上形成我们的一个对内外双向流动的机制。但是目前来看,流动机制形成,对外流出的压力不是特别值得担心。

【周德文】:我个人认为这是不会的。有几条理由:第一条,现在即使个人境外直投,国家没有批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的个人资本已经在海外有投资。他们通过地下的管道和地下钱庄等等,都已经有很多的资本,特别是2009年以来有很多的资金已经流向海外,在海外进行了投资,这个现象客观存在。无非是经过公开审批,没有审批会从地下的管道走出去。二是整个民间资本对外投资的比例在温州整个民间里占的还不是很多。我认为也不存在大量的资金外流这样一种风险。 三是我们国家现在是鼓励民间资本对外投资,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特点会过度到内外并举和内外互动,我们包括民营经济发展也不仅仅是关门发展,我们民间资本要鼓励它走到国外。比如说一个工厂在国外并购了其他的国外工厂,掌握了它的销售渠道,这对我们产业链的延伸,对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是有利的,这是内外并举,我认为也不是说资金外流,对企业是有利的。四是引进资金,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不断引进外国资金到中国投资,现在中国有实力对外投资,这本身一进一出,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我认为我们国家对民间资本开闸,允许个人资本海外直投,是利大于弊,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重要的标志,我认为不存在资金大量外流这样的风险。

资本形成 篇12

一、人力资本及其飞行人力资本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笔者认为, 人力资本是指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飞行人力资本是指在整个飞行员职业生涯和全部生活区间上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

在上述人力资本的界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投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人必然是收益人, 对人自身的投资显然是主体自身和权益人。在国外, 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投入主要是由家长和自身承担的。因此, 飞行员未来稳定收益事实上隶属于两个主体:家长和自身, 家庭内部的经济关系体现在法律的责任和义务上。而在国内, 民航飞行员的培养几乎都采用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 故我国民航绝大部分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投入主要是由家长、自身和航空公司承担的。所以, 国内民航飞行员未来稳定收益事实上隶属于三个主体:家长、自身和航空公司。正是国内外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的投资主体不同, 产生了拥有飞行人力资本价值占有上的差异和矛盾。

二、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

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形成, 是指飞行员所具有的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的投资过程。我国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 主体是指投资者 (国家、航空公司、家庭、个人等) 、管理者 (国家、航空公司、培养机构等) 、施教者 (老师、飞行教员) 、受教者 (飞行员) 等共同实施的。

中国民航飞行员实行执照管理, 只有获得相应执照和等级的飞行员才能从事与之相对应的飞机驾驶和飞行活动。目前中国民航职业飞行员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学历教育与执照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纯执照培养模式。从中国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来看, 由于其培养费用较高 (飞行学校培养一个民航飞行员需要60万元人民币左右) , 故90%以上飞行员的培养都采用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的方式, 培养费用基本上由航空公司承担。飞行员的横向流动与交流基本处于禁止状态;凝聚在飞行员身上的职业技能并不能成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 但是国家的采用体制保障了这部分飞行员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收益, 虽然不能自由流动, 但是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流, 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当前时期民航飞行员人力资本的一般形态。但随着近几年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和民航管制政策的逐渐放松, 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其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这就从客观上诱发了飞行员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内在冲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行业背景下, 如何实现航空公司的良性发展, 同时又能体现飞行人力资源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价值, 成为中国民航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性质和特征1.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人力资本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 (如交易性、排他性和收益性等) , 但与物质资本相比, 民航人力资本呈现出自有的特征。

(1) 不可分离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具有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不可能如物质资本那样直接转让、买卖 (人身隶属、依附情形除外) 和继承。

(2) 差异性。这一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民航人力资本载体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 这是人力资本的价值表现不以自身的意志所决定。如在不同航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环境下, 民航人力资本载体可能会给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不同;另一方面民航飞行人力资本载体当感觉到人力资本的使用不符合自己的意志时, 随时可以采取开启或关闭其一部分或全部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存在着双向激励, 一是投资者对人力资本的激励, 二是人力资本载体对自身的激励。

(3) 外部性。尽管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直接增加内部收益, 但是在一个群体中, 民航飞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技能而言, 其技能的使用和展现会产生外部效应, 在增强自身的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技能, 他人会从中受益。

(4) 积累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是在开放体系中积累的, 是在工作或在职培训中实现的。

(5) 时效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使用均具有时间的时间的限制, 其形成有一个过程:如体能会随着人的生命周期变化, 而技能、知识和智力的提高, 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一般而言, 航空公司培养一名机长, 周期要在10年以上, 总费用则高达600万至800万元。

(6) 不稳定性。在整个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中, 由于外界因素或者人力资本载体自身的原因, 可能并不会按照既定的变化趋势发展。飞行员的职业特征之一就是高风险, 故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会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3]李忠民.人力资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李卫东:中国民航飞行员的培养模式[J].国际航空杂志.2005.1

上一篇:道路要素下一篇:中学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