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形成机制(精选11篇)
资本形成机制 篇1
摘要:资本市场形成机制是一个多要素联结的系统, 制度基础是前提, 决定形成机制的架构;组织结构是核心, 决定形成机制的内涵;调控方式是航标, 决定形成机制的方向;资本机制是要件, 决定形成机制的模式。四要素有机组合、相互制约及其交互过程, 即是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功能形态, 这种功能形态绝不能主观预设, 更不能机械模仿, 必须是创造性的探索、实践。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本形成机制,资本市场形成机制
一、制度基础问题
1.法律制度问题。法律制度问题, 指资本市场运行过程的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制制度环境建设等问题。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构架已初步确立, 正在逐步拓展、细化和完善之中, 如反垄断法已经制定并实施, 证券法已作调整, 银行法还需完善, 金融服务法尚需制订, 配套法规急需健全。执法体系还不健全, 执法环节比较薄弱, 特别是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公正执法还需长期强化, 对监督监管者执法更显重要。法制制度环境还不完善, 从而决定了资本市场的系列制度性缺陷, 障碍了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建立。应遵循集中统一性法律制度——自律性法律制度——混合性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路, 加大司法监督制度和一线监管法制制度建设, 约束政府部门的监管权限, 强化依法监管的责任性、有限性、公正性、效率性。
2. 运行制度问题。
运行制度问题, 包括制度构架、运作规制、制度效率等问题。制度构架是指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这个体制模式成熟与否取决于其自身的完善程度, 而不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及标准。运作规制是资本市场制度规范的总和, 蕴含市场游戏规则的一切主要方面, 而目前缺失的或是游戏规则不完善或是不遵守游戏规则, 成为资本市场紊乱的根源之一。制度效率包括资本的配置效率、投融资效率、机制效率、社会效率等。资本市场的运行制度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属性、机理和发展趋势, 成为评价资本市场效果的基本标准。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缺失就是运行制度不规范和制度效率不高, 制度管理重叠, 协调成本增大, 缺乏平稳性、协调性、灵活性, 亟需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
3. 制度文化问题。
无论从生成还是发展视角考察, 我国资本市场均缺乏较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及氛围, 由此导致种种逐利行为、欺诈行为、背弃行为、侵权行为, 成为障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症, 制度文化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 越来越显得必要和紧迫。正如专家指出的, 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差距, 不在于量, 而在于质, 在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差距。资本文化中的股权文化及实质, 是拿了别人的钱要给回报, 债权文化的核心, 是借了钱必须还本付息。但很多情况则相反。如此根深蒂固的与资本文化相悖的观念, 必须予以有效约制及引导, 加速构建资本文化及行为方式, 以有效支撑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
显然, 在我国制度基础建设问题是一个正在生成中的动态结构, 如执法及法制环境建设还较为滞后;市场结构单一, 功能不完善;监管体系固化和监管机制重叠;资本文化缺失, 诚信意识淡薄, 投机行为严重;缺乏有技术、懂规则、善管理、国际化的高层次资本市场人才等。急需推进规范的依法运营制度、主体资质认证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违法违规惩处制度、风险提示制度和系统征信制度建设。
二、组织结构问题
1. 市场供求主体问题。
供求主体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即投资人和发行人。其执业能力、行为操守、操作规则、诚信水准、运营效率如何, 直接决定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规范确立的程度、水平。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供求主体中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数量仍然较少, 其执业规范、经营质量和诚信意识亟待提高。境外战略投资者 (Qf II) 具有系统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技巧, 正在快速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供求主体结构明显改善, 但需要设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依法规范其投资行为。而供求主体中的国内个人投资者是一个弱势群体, 其素质有待提高, 合法权益需要保护。因此, 对前两者应明示严格的依法运作规制, 对后者应实施有效的依法保护制度。确立平等竞争机制, 谋求市场供求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与发展。
2. 市场服务主体问题。
服务主体是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中的新兴主体。诚信是资本市场服务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其系统服务层次、水平, 将成为判断资本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服务主体的依法建立与完善, 依法运营与服务, 是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系统形成的要件。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困难更复杂, 如虚假信息、关联交易、暗箱操作、欺诈合谋等现象, 需要重点治理, 强化监管, 运用多种组合拳重力约制、打击。然而, 仅有一时重拳约制和打击还是不够的, 需要建立以法律调整为基础的市场服务主体从业资质、行为约束、风险评估、事故问责、民事或刑事责任追究等机制链, 需要法制、体制、文化等深层次的持续建设。
3. 市场组织主体问题。
组织主体既是资本市场运营的组织者, 为参与者提供交易服务, 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又是资本市场秩序的管理者, 承担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管职能, 促进市场规范发展。资本市场监管中的参与者资格核准、发行监管、交易监管、风险监管、资金监管、违规监管、退出监管等职能, 应由市场组织机构承担, 更符合市场化的特定要求。资本市场监管中的参与者行业规制、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执业操守、业务考核、竞争提示等职能, 应由市场自律机构担当, 更符合规范化的相应要求。市场组织主体问题是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的核心, 其功能日益凸显, 但目前两个方面市场组织主体的职能定位及权责并不明晰, 而且时常被政府监管部门的无限监管权所替代, 难于发挥应有的功能, 辅助监管和被动监管的特征十分明显。问题的关键, 在于政府要明晰市场监管定位, 把微观监管权交给市场组织主体, 走市场化混合监管和协调监管之路。
市场供求主体、服务主体、组织主体 (含监管主体) 构成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的要素主体。组织结构整合问题, 即是要素主体的相互联系、制约、统一问题, 是发展和规范同步进行的过程, 可形成专业技术分工基础上的有机联结、传导的调节机制, 构成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基因。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供求主体数量单一, 规模较小, 缺乏长期的可持续性, 需要结构性的调整与创新;市场服务主体理念及服务资信不高, 缺乏系统的依法规范性, 需要观念性的改革与创新;市场组织主体权责模糊, 功能弱化, 缺乏能动的积极创造性, 需要体制性的重组与创新。
三、调控方式问题
1. 适时适度调控问题。
一是运用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包括监测支付结算系统、宏观审慎分析、紧急流动性援助、危机协调管理等工具, 适时适度调控, 稳定资本市场。二是运用审慎管制与审慎监管等手段, 提高监管标准, 保证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建立审慎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微观审慎分析与宏观审慎分析相互协调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分业监管体制, 建立各监管机构间的制度性协调机制, 确立信息共享与稳定协调机制和危机协调管理机制。
2. 风险防范机制问题。
首先, 要加强对市场主体职业操守的教育, 提高其执业道德水平。其次, 要完善市场监管的配套体系, 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 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再次, 要加强区域或国际间市场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疏通监管体制瓶颈, 激励监管创新, 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的相互传递、渗透和扩大。最后, 要加强打击各种金融欺诈活动, 形成内部控制体系, 对各类交易活动依法全程审查、监督, 做到交易记录完整, 审核规范, 细节翔实, 安全保存, 及时防范各类风险。
3. 征信体系建设问题。
一要加强征信法制建设, 包括征信业管理法规和关于政务、企业信息披露及个人隐私保护法规, 前者调整的对象是征信机构和社会征信活动;后者调整的对象是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二要促进征信机构发展, 通过特许经营、商务运作、专业服务等方式, 促进征信机构发展。三要加快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除央行建立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之外, 还要建立资本市场信用档案,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形成全国基础信用信息查询网络。四要依法监管征信市场, 建立全国性信用管理协会, 成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环节。
我国资本市场的调控方式, 应是宏观调控与中观调控、微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此种调控方式是依托市场调节, 反映市场规律, 既是借鉴式的调控, 注意汲取外国的成功经验, 又是探索式的调控, 紧密结合实际的经验总结, 具有新兴市场国家制度转轨与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此种调控方式也应是以诚信文化为背景的正向选择性调控, 并在微观层面凸显信用管理组织的专业性调控功能, 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主要动因。
四、资本机制问题
1. 资本机制内涵问题。
根据当代资本理论, 资本机制包含资本形成机制和资本市场形成机制两方面之意。资本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资本供给要素的形成;资本需求要素的形成;资本供需交易体系、关系的形成。显然, 资本市场形成机制以资本形成机制为基础, 资本形成机制是就资本机制的要素关系而言的, 资本市场形成机制是就资本机制的功能态势而言的。在我国资本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都不成熟, 存在诸多问题。就供给要素而言, 单一的银行储、贷、汇成为目前主要的资本供给形式, 其他渠道如股票、债券等都不完善, 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本的多样化需求。就需求要素而言, 资本需求形式多样, 资本需求总体上大于供给, 而单一的资本供给形式严重制约了需求要素的生长。就交易体系和关系而言, 供需要素悖离, 难以形成灵活有效的配置机制, 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交易体系失控、交易信息失真、交易行为失范、交易安全无法保障等现象。资本形成机制的有效建立更为关键, 直接影响、制约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有效建立。
2. 资本机制多样性问题。
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问题。除主板市场之外, 我国还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二板市场, 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尝试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等, 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 市场配置层次、水平低等问题。二是资本所有权转化机制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最缺乏、贫乏的领域, 并且存在诸多棘手问题。三是国际资本转化机制问题。包括国内资本转化为国际投资的机制、国际资本转化为国内投资的机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等。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基本问题, 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开放问题。这是一个连锁问题, 形成系列层次的问题链。市场化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的系统建立, 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实质性对接, 有利于资本项目的开放, 是资本形成机制的前提条件。资本机制的核心, 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流动性机制的建立, 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制度基础、组织结构、调控方式的日益完善及其系统链接是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根本原理和深层要件。
二元经济决定二元市场, 解决二元市场问题的钥匙存在于解决二元经济的问题之中。从这个角度看, 资本形成机制, 用纯粹理论式推论行不通, 如构建理论模式或数量模型等;用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路经及经验简单类比也行不通, 如模仿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必须是符合我国实际状况及需要的创新性探索, 开创性实践, 才能行得通。由此便可以解析为什么我国资本市场如此迥异, 尤其是股市中的种种现象, 都是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的产物, 因为你无法要求中国股市初始阶段就进入理性的规范状态, 无法企盼参与者的活动行为和诚信素质均非常高, 更无法诉求机构或个人会始终自觉坚持长期投资, 而不是短期炒作, 也无法从速形成股市兼具投融资和资源配置的系统功能。因为我国资本市场要素初生, 供需信号微弱、滞后或失真, 成熟的市场供需关系尚未形成。
参考文献
[1]赵凤岐: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
[2]石英华:资本市场:热点与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7
[3]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制度支持[N.解放日报, 2004-03-22
[4]周小川刘明康:谈金融改革和监管[N].上海金融报, 2004-03-13
[5]刘小敏:资本市场创新“组合拳”开打[N].上海金融报, 2005-7-26
[6]刘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77
[7]沈坤荣: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00
[8]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N].解放日报, 2004-2-2
[9]冯娟:中国提升反洗钱组织分量[N].上海金融报, 2005-4-15
[10]赵晓强:担保和征信体系亟待跟进[N].经济日报, 2005-1-7
[11]王益:资本形成机制与金融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24
[12]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50
资本形成机制 篇2
一、考纲要求: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原因、影响。
二、自主要求:
1、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概况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可能性: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实力增强。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2)目的: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争夺商业霸权。(工业革命前: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资本输出。)(3)方式:采用刀枪火炮、廉价商品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扩张。见书本82页。(4)概况: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5)影响:理论观点: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归要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永恒的规律。而不列颠人却是第一批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征服者。因此,“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具体表现:①列强的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的贫困,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灾难;③破坏了被征服地区州日制度和旧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将世界联成一体;④它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条件)有哪些?
①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③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为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甚至输出资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1)对殖民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 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 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言,既带来灾难,又冲击当地落后体制。(3)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三、合作探究: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1)开始形成于工场手工业时期(1500年至18世纪60年代)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扩大。(2)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3)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见书本96页。
2、早期殖民扩张和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的比较。见学生用书156页,教师用书263页。
四、练习巩固:
A类题:见学生用书第155页,课堂巩固训练
1、D
2、C
3、C B类题:
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为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势力增强必然要侵略 5、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抢占殖民地,扩大版图
B.掠夺财富
C.开拓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D.输出资本,榨取超额利润 6、19世纪上半期,在对亚洲的殖民侵略扩张中,英法是以通商为主,沙俄是以强占土地为主。造成这—差异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传统 B.军事实力与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经经济发展的程度 D.与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关
7、表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B、1847年欧洲工商危机的出现
C、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D、世界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C类题:
8、(01粤豫2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包括①一些重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形成了世界市场 ③西方列强加强对外扩张,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 ④封建势力在世界上濒临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06年全国Ⅱ卷)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0、(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资本形成机制 篇3
【曾刚】:温州金融改革方案,从长远看,也是符合我们改革的一个内容。因为从长远看,中国要推动资本项目的开放,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形成资本的双向流动渠道。不仅要别人投进来,我们要投出去。所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对企业的走出去是采取了比较支持的力度。国家层面也有支持,所以民营企业层面,在温州这个改革里面,它进行这样一个开闸,其实也是符合我们改革逻辑的。既然开了,就要流出去,所以我们并不担心资金外流,资金流入流出都是有风险的,如果资金只是流进来,外汇储备贷款越来越多,流动性越来越多,信贷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泡沫风险越来越大,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是希望它出去的。不是说担心它有多大外流,我们目前是想推动它流出去的。当然大到一定程度,从目前的角度来讲,我还不觉得出去的动力能够产生很大的压力。为什么这样讲呢?目前这个阶段,当然长远可能会形成一个更大的反向流动的可能性,目前这个阶段,全世界范围去看,收益率很高的地方,比较快速增长的地方,保持的比较不错的回报率的地方,新兴市场国家,尤其以中国为代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资本出去是可以,但是很多时候人家是觉得出去了以后,收益是不好的。即便目前来讲,也是有大量的钱还愿意进来,日本日元采取宽松的政策以后,全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基本上在1%以下的利率,1%的利率,它的投资收益率能在什么样子,比如今天有一笔外汇存款存在账户上,收益率非常非常低,百分之零点几,如果换成人民币的存款,虽然不高,一年也有定期三点几的利率水平。我什么都不干,我这个利差都是400个收益率差。对于外资来讲巴不得想进来。这种情况下,它怎么会外流?我们知道它可能也会有很好的机会出去,这个没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想要的。但是短期内来看,即便开闸了,也不会短期内形成太大的风险,我们更担心的风险是在目前这个阶段,民营资本也好,国有资本也好,出去在对外投资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在境外投资产生了风险,这是我们最关注的。海外市场目前波动剧烈,海外的环境你也不是很熟悉,搞不好产生一些法律上的纠纷等等,这些投资本身是有很大的风险的。目前倒不担心本身外资资本大量的外逃给我们产生多大的影响,中国有3.2万亿以上的外汇储备,而且在1月份以来,外汇储备又开始在涌入了。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担心的还不是大量的外逃问题,本身还是一个进来的问题。我想它这个改革的方案,获批开闸,更多的是从机制上形成我们的一个对内外双向流动的机制。但是目前来看,流动机制形成,对外流出的压力不是特别值得担心。
【周德文】:我个人认为这是不会的。有几条理由:第一条,现在即使个人境外直投,国家没有批准,实际上已经有不少的个人资本已经在海外有投资。他们通过地下的管道和地下钱庄等等,都已经有很多的资本,特别是2009年以来有很多的资金已经流向海外,在海外进行了投资,这个现象客观存在。无非是经过公开审批,没有审批会从地下的管道走出去。二是整个民间资本对外投资的比例在温州整个民间里占的还不是很多。我认为也不存在大量的资金外流这样一种风险。 三是我们国家现在是鼓励民间资本对外投资,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特点会过度到内外并举和内外互动,我们包括民营经济发展也不仅仅是关门发展,我们民间资本要鼓励它走到国外。比如说一个工厂在国外并购了其他的国外工厂,掌握了它的销售渠道,这对我们产业链的延伸,对我们企业更好的发展是有利的,这是内外并举,我认为也不是说资金外流,对企业是有利的。四是引进资金,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不断引进外国资金到中国投资,现在中国有实力对外投资,这本身一进一出,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我认为我们国家对民间资本开闸,允许个人资本海外直投,是利大于弊,这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重要的标志,我认为不存在资金大量外流这样的风险。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篇4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问世至今不到40年, 但有关人力资本思想的火花, 却不断在经济学文献中闪耀。包括配第、坎梯龙、亚当·斯密、萨伊、冯·图思、西尼尔、穆勒、法尔、瓦尔拉斯、塞德维克、恩格尔、李斯特、马歇尔、庇古和费雪等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经从国民财富和国家实力研究、国家财政和税收研究、教育、健康投资经济意义分析、人口迁移经济效应分析、个人收入差别研究、战争成本和损失分析、人寿和人身保险研究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的观点和思想。
著名的古典学派代表亚当·斯密 (Adam Smith) 首先注意到人力资本问题。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The Wealth of Nations) , 提出了初步的人力资本概念。他说:“学习是一种才能, 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 所费不少, 这样费去的资本, 好像已经实现并且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 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产的一部分, 对于他所属的社会, 也是财产的一部分。[1]”
继亚当·斯密之后, 约翰·穆勒在其《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指出, “技能与知识都是对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2]。
阿弗里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之前, 对有关经济思想加以重视的又一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人的能力作为一类资本的经济意义提出了新的认识, “老一代经济学家对于人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本类型参与生产活动的认识是十分不足的”。马歇尔一方面认真地研究教育的经济价值, 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 教育投资可以带来巨额利润。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 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3]
综上所述,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 经济学文献中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思想渊源非常丰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一些研究领域及主要观点均可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其源头。
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析
西奥多·W·舒尔茨 (T.W.Shultz) 从50年代开始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连续发表了几篇重要文章, 成为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有《教育与经济增长》 (1961) 、《人力资本投资》 (1961) 和《对人投资的思考》 (1962) 。1960年, 他以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身份在年会上发表《人力资本投资》的主题演讲, 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 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他认为人力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但人力的取得不是无代价的, 需要耗费稀缺资源。人力, 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 是投资的结果, 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文中把人力资本投资范围和内容归纳为五个方面:①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 概括地说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动的全部开支;②在职培训, 包括由商社组织的旧式学徒制;③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④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 特别是农业方面的校外学习计划;⑤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这些人力资本投资形式之间有许多差异。如前4项是增加一个人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 而后一项则涉及最有效的生产率和最能获利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5]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不仅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使其冲破重重歧视与阻挠成为经济学上的一个新的门类;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人力资本形成的方式与途径, 并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做了定量的研究。
2.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及评价
加里.S.贝克尔 (Gary.S.Be cke r)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他自1960年以后发表的一系列著作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和《人力资本》。
如果说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可看作教育对经济作用的宏观分析的话、贝克尔则主要从微观进行分析。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 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还重点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 也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 教育、培训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方面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也都具有开拓意义。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注重微观分析, 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 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人分配结合起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他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 缺乏对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 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等。
2.3 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主要贡献
丹尼森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由于在用传统经济分析方法估算劳动和资本对国民收入增长所起的作用时, 会产生大量未被认识的、难以用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来解释的“残值”, 丹尼森对此做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精细分解计算, 论证出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中有23%的比例归功于教育的发展, 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许多人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达十多年的全球各国教育经费的猛增,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丹尼森的研究成果。
从总体上看,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使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复归。人力资本理论重新证明了人, 特别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的高质量的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时期人力资本理论特点在于全面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及人力资本的“知识效应”。同时, 该理论把消费真正纳入了生产过程, 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这一理论也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革命性的变化。
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3.1 罗默的模型
罗默在1986年发表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一文中提出了罗默模型。在模型中, 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 专业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分工的细化, 工人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专业化知识;第二, 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 生产规模的扩大, 知识也在不断地流通, 每个企业都从别的企业那里获得了知识方面的好处, 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知识总量的增加。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罗默建立了生产函数:Fi=F (ki, K, xi)
其中, Fi为i厂商的产出水平, ki为i厂商n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i为i厂商其他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对于这个生产函数, 罗默作了i进=1一步的假定:①对于给定K值, F是ki与xi的一次奇次函数。也即, 当整个社会知识水平固定时, 单个厂商用专业知识及生产要素投入进行生产时, 其规模收益不变。②从社会观点看, 由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 所以F值具有全球知识边际生产力的递增性, 即对于给定xi, F是K的递增函数。③单个厂商的专业化知识的积累是资本积累的减函数。
从罗默上述的生产函数及假定中可以推出如下结论:①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大于全球知识积累的增加速度, 那么, 此时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当个体知识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折现率时, 经济增长停止。②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恰好等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此时, 经济将按一常数增长。③当专业知识积累的递减速度小于全球知识积累的递增速度,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增长率将以常数增长, 趋向于无穷大, 模型是扩散的。
罗默的这个模型虽然把技术进步内生化了, 但存在两个明显缺陷:第一, 这个模型是扩散的, 因此, 不存在均衡解。第二, 该模型认为知识是资本积累的函数,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资本越多增长就越快, 而一般大国的资本总量总会比小国多。因此, 逻辑的结论是, 大国一定比小国增长快, 这与经济现实不相吻合。
3.2 卢卡斯的模型
1988年, 卢卡斯 (R.Lucas) 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制》, 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型。
其模型为:h’ (t) =h (t) δ[1-u (t) ]。
式中h (t) 表示表现为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 h’ (t) 表示人力资本的增量, δ表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u表示全部生产时间, [1—u (t) ]表示脱离生产的在校学习时间。公式表明:如果u=1, 则h’ (t) =0即无人力资本积累;如果u (t) =0, 则h (t) 按δ的速度增长, 即h’ (t) 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 卢卡斯在模型中强调劳动者脱离生产、从正规或非正规的学校教育中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将人力资本纳入了增长模型。另一方面, 新经济增长模型从经济增长模型中阐发其人力资本理论, 将对一般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源的强调变成了对特殊的知识即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强调, 从而使人力资本的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数量化, 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 也使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总结
4.1 将对能力 (ability) 的研究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
在人力资本理论之前, 对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时, 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物质财富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人的发展的研究, 在他们的理论中, 能力更多地来自于天赋等外在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之后, 能力具有了经济学的含义, 并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突破了资本同质性假设, 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在传统资本理论中, 隐含着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资本同质性, 即所有资本都是相同质量的, 它们之间只存在着数量差异, 简单而言, 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假设使得传统资本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这一假设。它们认为, 资本存在着两种形态, 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本, 称为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等, 称为人力资本。
4.3 丰富了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在传经的资本理论中, 只有物质资本一种形态。经济增长理论也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小。这使得其不能够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理论正是针对这一困境而提出的。舒尔茨提出的研究结论是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3%, 丹尼森得出的结论是23% (丹尼森, 1987) 。显然,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巨大的, 将人力资本纳入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有客观必然性, 而且也使得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增强。
4.4 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当代经济研究的新领域, 丰富了经济学。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中, 有少数经济学家, 如亚当斯密, 也曾把人所获得的有用知识作为国民的看待, 也曾看到了人的知识、能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些思想并没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从本质来讲, 人们仍是把物质因素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进入20世纪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经济增长所作出的贡献, 舒尔茨等人正是对这一点进行深入的研究, 终于形成了一套新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把由教育而形成和提高人的知识、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巨人源泉加以系统、全面的论证, 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 形成了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新兴学科, 使得经济学研究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4.5 人力资本投资属生产性投资的观点。
人力资本主要是由教育形成的, 如果把教育的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来看待, 那么投资教育的巨大费用就不能看作纯消费, 而应该看作生产性投资, 承认教育具有经济上的价值, 把教育费用视作一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的生产性投资, 并不会贬低学校教育的价值, 也不会与教育的其它功能产生矛盾。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人力资本理论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对于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人力资本形成的研究侧重于经济因素, 而忽视非经济因素如制度环境、文化等;注重人力资本形成配置, 忽视人力资本配置中的核心, 产权问题的研究, 导致许多问题的解决找不到合适的路径。
摘要: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着重阐述了各个时期的主要代表流派。在理清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主线演变的同时, 对西方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人力资本理论,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1964.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57—258.
[2]Mill John.1969.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P.187.
[3]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 1920, London, P.229.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篇5
一、宏观概述
自16世纪起,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从此时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便随着近代工业生产和交换的不断发展,及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不断强化而逐步形成。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开创时期。
在这个时期,新航路的开辟消除了东西两半球的隔绝状态,西欧国家的海外贸易与殖民活动迅速展开,世界市场的雏形显现。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仅在英、荷等极少数国家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尚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殖民活动只限于世界上一部分地区。所以在这个时期远未具备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条件。
(二)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超出西欧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意大利、德意志、俄国、日本等国以不同方式步入资本主义时代,英、法、美等国爆发了适应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或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资本主义固有的扩张性及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必然导致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它们不仅拥有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而且还拥有商品价廉物美的经济优势。因此,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同时,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而使更多的落后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把这些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转化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坏了当地旧的社会秩序,而且还按自己的意愿对当地社会进行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造,使其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属,造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这样世界就在资本主义纽带下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尽管如此,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领土尚未瓜分完毕,此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只是初步形成。
(三)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迅速形成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生活普遍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垄断迅速发展起来,且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工业化进入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垄断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进行使列强攫取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欲望变得更为迫切,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倾向空前强化。因而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条件下和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不仅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大力扩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登上了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舞台,从而掀起了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领土几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在殖民扩张的同时,列强强化了在经济上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和控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资本输出已成为资本主义攫取超额利润的最重要手段。通过资本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直接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为金融资本统治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掠夺性的世界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使落后国家进一步沦为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讯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密切了世界各大洲、各地区的联系,使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展到世界每个角落。所有这些汇合起来彻底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壁垒,瓦解了一切落后国家传统的自然经济,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至此,一个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的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交换的体系也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宣告了资本主义绝对统治下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了整体发展的新趋势。整体世界的诞生,彻底打破了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着的孤立封闭以及政治、经济上的狭隘,体现了在以社会化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下各国居民相互交往日益扩大、开放的趋势,因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之所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与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宰割、奴役紧密相联的,这种联系的加强意味着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控制。当然,这是一种很不公平的现象。
二、考点解析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贸易扩展。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二)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
1概念:所谓早期殖民扩张是指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当时的殖民国家主要有西、葡、荷、英、法等五个国家,其中大多数为封建国家。
2特点: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伴随着种族奴役政策,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它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3原因:之所以出现上述殖民掠夺的特点,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
4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对西欧殖民国家来说,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为他们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拉来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这些地区长期落后,但客观上也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世界市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商品,这是物质基础。
(2)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为商品贸易提供了途径与便利条件,这是世界市场联结的纽带。
(3)工业革命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了它们征服世界的能力。列强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加紧殖民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了西方主宰世界贸易的格局,所以说殖民体系是这个时期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世界市场提供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
(2)交通工具的变革和通讯工具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快捷,更加畅通。
(3)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垄断组织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形成机制 篇6
面对我国资本形成效率恶化,以及债务率急速上升的状况,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近年来中央首次在供给端提出改革要求,意味着单一依靠扩大总需求、在需求端引导消费的发展方式,将在“供给侧改革”中得到新的优化和提升,并通过“供给侧改革”,缓解需求端的压力。
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设计出比较高效率的制度供给。当总需求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突破的时候,改善供给侧的状况,减少过度供应,是更有效的办法。因此,从供给侧发力,对提高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提高我国资本形成和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意义深长。
尽管今年以来央行为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债务负担,货币政策出现了三次“双降”,然而,资本效率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投资率趋势下降不可避免。事实上,高投资模式赖以生存的宏观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从趋势上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供给变化、由政策和人口结构导致的储蓄率变化,以及由劳动力再配置格局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都会出现变化,都将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走向产生深刻影响。
对于大部分制造业企业而言,因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人口红利”优势将会逐步衰减,整体经济进入了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鉴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薄。
而在企业盈利大幅下降的同时,一些大企业却寄希望于通过借贷进行资本套利。数据显示,标准普尔去年发布的报告估计,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将比市场预期提前一年超越美国。现在看来,企业部门通过非正规渠道借入的外币私债可能存在相当规模(比如通过境外募资,然后与国内企业在境外机构进行货币互换交易转入国内),制造业企业的债务与盈利之比越来越高。在过往特别是近三年的人民币渐进升值路径中,由于美元的利率水平较低,其贷款利率甚至低于人民币的存款利率,因此,如果负债外币化,企业可以轻易地从中获得显著收益,这是当前企业如此热衷于借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扩张,使得对资金有饥渴症的地方政府通过表外贷款、银行间债务融资等形式与其对接,大量资金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和政府驱动投资的行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
这样,一方面包括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大幅上升,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明显恶化,与此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的存在,也导致金融资源过度倾斜,继续错配到产能过剩的大型国有行业之中,由于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始终无法理清,即便在实施自负盈亏之后,也可以享受政府的隐形担保,这样就大大推升了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政府失灵”的效应也在进一步凸显出来: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的结构性产生过剩和投资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现实逼迫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的高投资率与高储蓄率问题,因为这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路径。过去35年,我国GDP平均增长率是9.8%,其中最大的贡献是资本积累,约占60%左右。可以说,投资与储蓄的比例和结构是由中国经济所处的特定阶段和人口结构所决定的,它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而逐步趋向合理,因此,不宜去人为调整,更不宜直接套用早已进入后工业化和高收入阶段的发达国家的指标去衡量。
有必要重申,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互为消长的关系,改革更不应理解为是增长抑制性的,因此,加大供给侧发力,以新供给替代老供给,通过改革可以真正创造出新的制度红利和效率红利。高储蓄依然是我国的优势,如果能很好地将储蓄转化为有效率的投资,将会形成当前乃至长远的资本存量,这对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增长是大有益处的。
未来五年,供给侧改革要求以提高资本形成效率为核心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具体而言,有四方面。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市场分割、切实保障企业和个人投资自主权。转变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消除要素价格“多轨制”的现象,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释放市场投资主体活力。其次,建立市场化的企业资本金补充机制,使企业恢复到健康的资产负债率水平。通过市场化方式(留存利润、权益融资、私募基金、股权转让等)补充企业资本金。其三,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发挥政府投资对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的重要推动作用。通过政府投资的宏观导向作用,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鼓励官产学研金共建创新联盟,促进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设备投资改造。其四,全面深化负面清单制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资本形成对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篇7
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资本形成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 投资又如何形成一定的资本, 产生一定的生产能力的过程称作是“资本形成”。生产资源的典型特征是稀缺性, 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资源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资本形成的快慢是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 因此, 绝大多数的发展经济学家都非常重视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本从类型上来分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 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一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地方在于:资本在生产中既是投入量又是产出量。在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经济中, 资本的形成率越高就意味着未来潜在的总产出增长率越高, 资本形成的多少不仅代表着当前的生产力水平, 也代表着未来的生产力水平, 但是这里的资本形成指的是“净资本形成”, 或者说是“净投资”。所谓“净投资”是指为增加资本存量而进行的投资, 就是指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之后的部分, 对经济增长真正发生作用的就是净投资。
二、资本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哈罗德—多马模型。
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 G=S/K, 其中资本—产出比K (代表着投资效率) 被假定为不变。在假定K不变的前提下, 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就是储蓄率S。在这个模型中, 储蓄可以全部转化为投资, 通过增加投资来满足因生产力提升而带来的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储蓄率就代表着投资率或者是资本形成率, 因此, 资本的形成就成为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哈罗德—多马模型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同样也适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早在十八世纪, 古典经济学家就认为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是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生产性劳动力的增加, 而劳动力的增加必须要依靠投资的增加。因此, 资本形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资本形成的多少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率的高低。
2、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大推进”理论的要点是:要想获得任何成功机会的话, 用于一个发展项目的资源必须要有一个最低的限度水平。罗森斯坦—罗丹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是人口众多, 以农业生产为主, 农业劳动力严重剩余并且劳动生产率低下, 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以及资本形成规模小, 要摆脱这种贫穷落后的状态, 只能发展工业, 实现工业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发展工业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所以, 为了实现工业化, 应该首先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全面大规模的推进资本投资, 此时的资本投资必须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这个最低的限度水平就是经济“起飞”的临界值。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投资把经济从贫困落后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推动整个工业部门的发展, 实现工业化, 进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可以看出一定量的投资是实现经济“起飞”的必要阶段, 而实现投资的前提则是资本的有效形成, 所以, 资本形成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罗斯托的“起飞”理论。
罗斯托研究的问题是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并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变。罗斯托认为, 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有5个阶段:传统社会、“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和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他提出了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起飞的三个先决条件, 其中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达到10%以上的净投资率, 可以看出, 资本形成是实现起飞的首要条件。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的资本形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 第一种途径是通过转移收入控制权, 这其中包括两种方式, 其一是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其二是引进外资。第二种途径是把部门利润重新转化为投资, 这其中也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出口部门的外汇收入换回国外的生产性资料。二是扩大国内需求, 使得国内的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并鼓励他们再投资。很显然, 罗斯托也认为对经济增长率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投资率, 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克斯认为, 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着长期的贫困, 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贫困的恶性循环”, 而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资本的缺乏。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得出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形成方面存在着恶性循环关系。从供给方面分析: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很低, 储蓄能力就小;低储蓄率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得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导致低经济增长率, 低经济增长率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收入。如此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储蓄率—低资本形成率—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从需求方面分析:在发展中国家, 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民的购买力很小, 对投资的引诱很低;投资的低引诱导致资本形成不足, 并造成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和低生产率;低生产率最后又导致经济的低增长和低收入。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低投资引诱—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经济增长—低收入”恶性循环。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探寻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 最后得出了资本缺乏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这样一个结论。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纳尔逊利用数学模型综合研究了在人均收入与人口按不同速率增长的情况下, 人均资本的增长与资本的形成问题, 进而形成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该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的“陷阱”, 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资, 使得投资和产出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才能走出“陷阱”, 实现人均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收入过低、投资引诱不足和资本缺乏, 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的缺乏。所以, 资本稀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面大规模的投资, 提高资本的形成率,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的核心就是强调资本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阻碍。
3、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
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 Y=C+I+G+X-M, Y=C+S+T,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 I表示国内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 S表示国民储蓄, T表示税收, 结合上述两式得到M-X=I-S (假设G=T) , 即外汇缺口等于储蓄缺口。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为了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该国的储蓄缺口与外汇缺口必须保持平衡, 而吸引外资可以同时填补这两个缺口。如果在外来资本缺乏的情况下, 一个国家的投资水平将受制于该国较低的国内储蓄水平, 从而阻碍该国经济的发展。钱纳里的“双缺口”理论同样说明了资本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资本的缺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
[2]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7.
资本形成机制 篇8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起源于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次给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占有人们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联系在一起。Burt(1997)把社会资本研究提升到企业层次上,并以高科技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中有关“结构洞”内容。之后,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重点就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对组织间合作、资源交换以及工作绩效等企业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Peng,Luo,2000;Adler,Kwoon,2002;Batjargal,2003)。近年来,在研究企业行为及绩效等问题时,社会资本被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视角,为各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0)。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镶嵌于一组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发展离不开与这些网络节点的交流和合作而封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联系获取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目标。然而不同企业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对这些资源的驾驭和使用效率也是差异很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结构、关系是不同的(王前锋,2009)。对这种存在于企业间社会资源的类型和性质研究,用企业社会资本来进行阐述,成为理解经济社会中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Granovetter,198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蕴涵其中的社会资本,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研究就更显得重要。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探讨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分析
(一)理论研究进展与不足
目前,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和效果评价两个视角。对于内涵的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别从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基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根植于关系网络中,可被企业利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Ghosha,1997);从能力方面研究则主要分析企业获取网络关系的能力(张方华,2004)。对企业社会资本效果评价研究主要解决“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子方向,一个是针对对企业家或法人代表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其仔,2000等);第二个是从企业与外界联系类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分为横向型、纵向型以及社会联系型社会资本(陈劲,李飞宇,2001;张方华,2004等),其中:横向型指与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社会资本、纵向型指企业与上下游之间产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联系型指企业与政府及其他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第三种是基于社会资本属性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Tsai,Ghoshal,1998;Nahapiet,Ghoshal,2002等),其中:结构维是从密度、连通性和层次等方面分析企业间的联接形式,关系维是从信任、规范和认可等角度研究企业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资产,认知维度是从双方之间的语言、编码和叙述等进行沟通的并被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第四种是基于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赵雪燕,2010),其中: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制约对行动者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行动者的关系指向特征及其自身社会地位状况对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上述两个视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资本是什么,另一方面阐述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但这些研究未能指出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实现的路径是什么。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根据企业的边界范围,我们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主要是针对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所形成的社会联系,包括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与潜在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与潜在相关者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间接相关联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定义一般有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化关系的结构和内容,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成员间密切的社会性互动;另外一种是指由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重点是指后者。更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如何把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由此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被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促使员工主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进行转化。如(图1)所示。
(1)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起来的网络联系,可以为企业带来信息与资源,而这些信息与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使企业降低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取得和利用资源的效率与能力(王凤彬,江鸿,吴隆增,2008)。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可以反映出企业与外界的活动类型。他指出每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组成的集合体,企业这些一系列活动实质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间存在着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企业活动的类型以及层次,从而可以在一定层面揭示出企业在这些活动中需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资本。不过,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与供应商、客户、研发者产生联系,同时还需要与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社会公众等保持联系。政府是一个社会的政策制定者,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在政府拥有的特殊关系或者国有股权因素进行“寻租”,从而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James MBuchanan,Anne.Krueger,1974.)。一般常见的“寻租行为”包括:政府的特许权、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企业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往往与投资者和银行有着良好的联系,会使企业再融资的能力增强。对于社会公众,虽然部分公众未必是企业的直接客户,但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信任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之外的组织和个体在需要选择同类型企业时,往往会选择哪些品牌度高的企业。近年来,社会责任也逐步的被学者关注,并且开始系统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些与政府、投资者、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会为企业带来获取特殊资源或优先获取资源的机会,从而使企业获得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企业与外界发生的活动或者关系,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活动以及与政府等组织的不同单位进行划分,分为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融资、投资、公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与业务活动发生联系的类型,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直接活动主要是指直接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联系并对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其中经营活动主要是指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而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与银行或资金借贷者发生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这些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正常业务开展与这些外界组织建立关系,并随着业务交往频繁和信任建立,企业获得超越于普通联系之外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些组织能够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提供优先服务或者给予特殊照顾。对于间接活动主要是指不直接与业务活动相联系但通过监管、舆论等方式可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这些活动不直接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企业非常重要,需通过特殊方式或渠道建立。如果获得政府对企业支持或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则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按照与企业活动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由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这两种来源的社会资本从外界层面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产生影响。
假设1:企业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均有正的影响效果
(2)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主要研究如何将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企业通过与外界通过联系和交往,建立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但是这些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员工来开拓。此外,员工加入企业本身会带入员工自身原先累积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在内部如何将个人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例子,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一定社会网络,在经营中借助这些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企业中如果员工跳槽,结果先前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会发生断裂,这说明企业内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未能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与之相反,一些企业虽然员工发生跳槽,但是与外界已建立起的联系仍能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这说明该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企业在内部如何将员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员工是被动强制还是主动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分为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对于直接聚集效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制度和管理措施强制将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一般在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开展中,企业内部员工借助企业与外界发生并建立关系,或者通过个人以前的社会联系拓展了企业所需的新的联系。这时候,企业通过管理,特别是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促使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比如:建立销售管理制度,一个业务员每天将拜访客户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重点客户,企业能对员工联系过程进行监控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该员工离职,原已建立的客户关系不至于消逝。对于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激励措施或企业文化精神使内部员工主动自愿的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建立主动奉献的企业文化组织中,或者组织中实施了有效激烈,如给予了员工股票或期权,从而使得员工主动奉献和自我约束,并为企业做出贡献,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内部员工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假设2: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了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数据。在剔除各样本中数据缺失项及SI公司的影响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为396家。本文选取的矿产资源类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销售的工矿企业及其辅助性企业的总称,分为煤炭企业、石油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非金属材料企业、黄金企业、钢铁企业等。选择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着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等权力,并主导相应矿产资源转让价格。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本,特别是与政府拥有较紧密的关系,可以获得获取资源的相对优势,增强企业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鉴于矿产资源类企业的社会资本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代表性,故本文该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二)变量定义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企业影响集中于企业的财务绩效,为此特选取了企业的每股收益(EPS)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根据上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将解释变量定义如下:一是对来自企业外部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对于企业与外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可以分别为以这三类活动的现金流能力来衡量。因为上述活动中与外界联系程度以及可获得的支持,可以由现金流能力来反映,同时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比较,我们选择每股现金流来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二是对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企业在经营中,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公众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可以由企业品牌或影响力等内容来反映。我们选择无形资产的对数作为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解释变量。三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强调企业的管理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参考别的研究学者所选取的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作为测量要素。四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间接聚集效应考虑企业的文化氛围或者激励措施是否到位。为此,我们选择一个公司是否实施了股权激励作为一个测量要素。由于企业存在年限不同,其进行社会资本建立的时限就会不同,因此,我们将企业成立的年数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说明:a因变量:EPS
(三)模型建立
为了分析上述四种来源形成的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我们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b0为常数项,b1-b7为各变量的系数。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检验分析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层级回归的方法,将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二)回归分析
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我们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调整R方大于0.1,说明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这表明,模型可以反映所选取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并表明我们所揭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四个来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是正确的。根据(表3)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我们选取的5个自变量和1个控制变量所对应的sig.的值均小于0.05,因此说明这些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比较显著的作用。此外,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VIF值在1左右,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以致使模型估计失真。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很好地说明了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有正的影响效果,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强化交往规范,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企业在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分为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系。双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往,多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嵌入到一个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中。企业随着交往其次的增加,会依据以往的交往情况做出对即将交往的判断。如以往两个企业交往都很好,双方诚信,则在下一次交往中,彼此会降低交易评判条件,同时会增加其他业务交往。在多边网络中,企业不仅和其中一个进行交往,同时也与多个存在潜在可能的交往,与一个交往的程度,会带来另外潜在节点的交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在正式活动中社会资本的集聚,增加与外界企业的联系,在业务交往中重视诚信和可靠,从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了增加彼此交往的诚信和质量,应该在双边或多边交往建立规则和规范,通过这些约束来敦促企业之间诚信交往,为进一步建立和拓展企业社会资本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应该通过规范性交往,来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多潜在的社会联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与其他企业交往的机会,同时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会资本。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是企业运营环境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政府关注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与政府的对话和接触渠道,获得超越于别的企业的特殊支持,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被社会公众认可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潜在合作机会,特别是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者,拓展社会资本。因此,一个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的潜在联系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三)强化规范管理,促使员工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是通过内部的个体代表企业来开展与外界其他组织进行联系,这些个
体与个体的联系其实就是企业与企业的联系。但随着个体离开企业,这些联系会消失或者弱化,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制度来强制转化,并且将这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格化联系,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程序化联系,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建立过程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开拓客户或者建立更具优势的采购渠道,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但这些先开始由个体代表企业去建立的社会资本,如果不能固化为企业程序化的联系,那么,这种投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个人利用企业的资源代表企业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并将其固化和深化。
(四)重视文化和激励,激励员工进行社会资本转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
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并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更多的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样,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为企业进行奉献。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要建议一个新的社会资本时,主动发挥员工已有的社会资本,并为企业拓展更多的社会资本。
(五)加强社会资本培塑,提升各种社会资本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扮演不同的主导角色。在企业建立早期,企业知名度还比较低,与外界各方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正式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企业发展,影响力增强,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增加,由此带来的间接社会资本逐步增多,并开始显现作用。在内部,企业早期的各项制度相对还不是很完善,企业需要有很强能力的员工去开展有关业务活动。比较常见的创业企业,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少数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其个人能力对企业发展成败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自发性聚集效应会起着主要作用。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各项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同时企业团队不断扩充,吸收了一些其他成员,这时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弱化,团队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个时期,直接聚集效应开始逐步发挥效果,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随着企业进一步壮大,间接聚集效应会进一步增强,此时企业的文化、愿景等相继建立,激励措施也不断完善,此时两种效应会交互共同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对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给予不同的关注,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发展,对已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本加强管理,使企业社会资本实现动态发展和提升。
摘要:社会资本在现代商业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被发现和重视,成为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之后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对企业价值创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资本的有效形成和利用社会资本有着极其重要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企业社会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不足;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选取了396家中国矿产资源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重点检验了这些维度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开发和形成社会资本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形成机理,企业绩效,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惠朝旭:《企业家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经济学基础上的解释范式》,《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3]韦影:《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5]Peng M.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
[6]Podolny,J.M.,&Page,K.L.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
资本形成机制 篇9
早期的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侧重于使用各种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如张军等 (2003) 采用索洛残差法, 郭庆旺等 (2004、2005) 采用数据包络方法, 张建华和王鹏 (2012) 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全国及省际层面的TFP进行了估算。伴随着数理方法的进步, 最新的研究成果开始关注技术进步与效率提高的背后成因。如樊纲等 (2011) 通过计算发现, 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改善, 1997~2007年间全要素生产率的39.2%是由市场化进程贡献的;邵军等 (2011) 发现经济波动虽然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但却可能导致生产率的提高。
现有文献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机制有了较多研究, 如邵敏等 (2010) 发现外资进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有明显的解释力;罗长远和张军 (2007) 发现, FDI、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营化都不利于劳动收入占比的改善。白重恩等 (2008) 认为, 国有企业改制和产品市场垄断力量增加是导致资本收入份额上升的要原因。但现有文献少有考虑经济部门生产效率的提高与劳动者收入份额的双向影响, 且对于资本深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仍没有明确结论。
2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全文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与劳动收入份额, 其中劳动收入份额的构造方法相对简单, 本文直接采用收入法衡量的GDP中报告的省际层面的劳动者收入占比情况, 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择DEA方法估算中国省际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
使用DEA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 需要较为完整且估计合理的产出数据与投入数据。其中, 产出数据为各省历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度量资本投入的困难, 现有文献一般以资本存量代替资本投入。参考张军等 (2003、2004) 的方法, 本文使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7~2009年历年的各省资本存量, 并按照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予以平减, 最终结果以1997年不变价格计算。参考樊纲 (2011) 、张建华和王鹏 (2012) 等的方法, 本文以劳动力数量与各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的乘积作为一省有效劳动力投入的代理变量, 以区别同质性劳动力的假设。在估算以上数据以后, 就可以通过maxdea软件计算出省际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个部分。
核心解释变量:参与生产过程的资本又不仅限于当年投资, 故采用人均资本存量是更好地测度资本深化的指标。本文采用人均资本存量的对数值进入计量方程, 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其他控制变量:
FDI水平 (FDI) :本文使用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占地区GDP的比值度量FDI水平。
工业化程度 (gongyehua) :本文使用制造业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表示工业化程度。
开放程度 (maoyi) :本文采用贸易依存度作为地区开放程度的代理变量。
城镇化程度 (chenzheng) :计算指标为城镇人口数与年底总人口数的比重。
财政分权 (fenquan) :本文主要采用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与人均地方本级财政支出与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之比为财政分权程度的度量, 其数据来源为历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处理以后, 可以得出本文的计量方程:
3 计量检验、实证分析与相关讨论
首先, 只考虑被解释变量与核心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而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 探讨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劳动收入份额所产生的影响, 报告在上表的第 (1) 、 (3) 、 (5) 、 (7) 列。可以看到, 在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影响的前提下,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而对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邵军、徐康宁 (2011) 指出, 我国的资本形成过程由于存在低效率建设、重复建设率高等问题, 故显著损害了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在本文的计量结果中,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与该文所使用的代理变量不同, 另一方面也验证了由资本形成所引致的固定资本的增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 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 (张军等, 2006)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后, 该变量的系数仍然显著为正,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该结果的稳健性。由于在DEA计算中, 技术效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成绩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故相关变量对它们的影响可能有相互抵消作用。相比较技术效率而言, 资本积累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显著为负, 这可能表明我国资本形成过程中资本品所蕴含的技术水平往往不高, 导致没有能够大幅度地提升技术进步程度。同样, 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后也仍然显著, 表明该结果是稳健的。
注:*, **, ***分别表示在10*、5%与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需要说明的是, 上表的结果都是根据面板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的结果, 并且经过豪斯曼检验, 仅选取通过检验的结果报告在上表中。
此外, 资本形成变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 这一结果在加入其他变量以后也没有改变其符号与显著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资本形成是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一大成因, 且其背后的影响机制, 即资本形成导致劳资议价能力发生了向资本的逆转, 从而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也得到了证实。
4 结论
长久以来, 资本形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历来是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向作用也广为诟病,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经济增长质量与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通过计量经济学方法, 可以发现:
(1) 资本形成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 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显著为负, 但由于其相互抵消作用, 使得我国资本形成对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2) 资本形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 表明我国的资本形成过程确实存在对劳资议价能力的扭曲, 进而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军, 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 2003 (1) .
[2]郭庆旺, 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J].经济研究, 2005 (6) .
[3]张建华, 王鹏.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分省折旧率的再估计[J].管理世界, 2012 (10) .
[4]邵军, 徐康宁.转型时期经济波动对我国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 2011 (12) .
[5]樊纲, 王小鲁, 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 2011 (9) .
[6]邵敏, 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 2010 (4) .
[7]白重恩, 钱震杰, 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08 (8) .
[8]易纲, 樊纲, 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 2003 (8) .
[9]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 2004 (10) .
资本形成机制 篇10
本课是第八单元的起始课,应注意单元知识的整合,本课侧重于讲述二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本课设计试图以材料的呈现整合教材,结合当今政治经济的趋势,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美国在战后初期是如何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强权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而确立其经济霸主地位的。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美国与苏联国旗,师:战后世界呈现那两大经济体系?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简洁直观的让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案例一: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背景:展示1941年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师:美国和英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到底鹿死谁手呢?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材料一:展示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二战中,英国有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法国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得40%。德国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材料二:结合书中【历史纵横】,强调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材料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争相贬值,动荡不定,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20世纪30年代世纪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巩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教师: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二战之后的英国和美国,用时下流行的PK说法,你认为谁占得上风?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培养其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探究,得出材料中透露的历史信息:必要性:二战后,需要建议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的机制;可能性: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而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有能力建议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教师总结: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决定了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美国最终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以怀特计划为蓝本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案例二: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协定,先后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课内活动。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搜集资料,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设计成台词,推荐学生代表进行表演。生甲: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6年3月正式成立。1947年3月1日开始工作,1947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华盛顿。2001年9月10日,我们向阿根廷政府提供了2.4亿美元的新贷款,用于加强阿根廷央行的外汇储备和充实阿根廷政府的财政。而阿根廷将继续执行其比索与美元等值汇率政策,所借款项也必须在5年内清还。IMF的议事规则执行加权投票表决制。投票权由两部分组成,每个成员国都有250票基本投票权,以及根据各国所缴份额所得到的加权投票权。加权投票权与各国所缴份额成正比,美国是IMF的最大股东,具有17.4%的份额,IMF重大议题都需要85%的通过率,因此美国享有实际否决权。生乙:我是世界银行(WB)的发言人,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总部也在华盛顿。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现在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2009年,世界银行同中国政府签署文件,向汶川地震恢复与重建贷款项目提供7.1亿美元的贷款。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师:通过两位同学的阐述,这两大机构(IMF和WB)的宗旨是什么?哪个国家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是如何做到的?这体现了什么特点?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正如美国财政部长所言,“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教学反思】
“历史是一门既包括描述也包括解释的学科。”运用史料解释历史、还原历史现场、进而理解历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亮点之一,也是实现三维目标的必由途径。这课是现代史的范畴,材料很多,搜集方法也很多,可以来自网络、图书馆、调查研究,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图片、视频、重大新闻、时政要点等等。在选取和运用材料时,就存在一个取舍问题。如何利用材料清晰反映与教材有关的历史事实,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关键。本课我选择了一些直观的图表,图片,再配以文字说明,并且积极运用书本已有的资料,如【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的内容,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呈现不在于多少,关键是能贴近学生,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资本形成机制 篇11
一、人力资本及其飞行人力资本的界定
20世纪60年代以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和贝克尔的研究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笔者认为, 人力资本是指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飞行人力资本是指在整个飞行员职业生涯和全部生活区间上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
在上述人力资本的界定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投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人必然是收益人, 对人自身的投资显然是主体自身和权益人。在国外, 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投入主要是由家长和自身承担的。因此, 飞行员未来稳定收益事实上隶属于两个主体:家长和自身, 家庭内部的经济关系体现在法律的责任和义务上。而在国内, 民航飞行员的培养几乎都采用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 故我国民航绝大部分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投入主要是由家长、自身和航空公司承担的。所以, 国内民航飞行员未来稳定收益事实上隶属于三个主体:家长、自身和航空公司。正是国内外飞行人力资本形成阶段的投资主体不同, 产生了拥有飞行人力资本价值占有上的差异和矛盾。
二、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
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形成, 是指飞行员所具有的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的投资过程。我国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 主体是指投资者 (国家、航空公司、家庭、个人等) 、管理者 (国家、航空公司、培养机构等) 、施教者 (老师、飞行教员) 、受教者 (飞行员) 等共同实施的。
中国民航飞行员实行执照管理, 只有获得相应执照和等级的飞行员才能从事与之相对应的飞机驾驶和飞行活动。目前中国民航职业飞行员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学历教育与执照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另一种是纯执照培养模式。从中国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来看, 由于其培养费用较高 (飞行学校培养一个民航飞行员需要60万元人民币左右) , 故90%以上飞行员的培养都采用定向招生、委托培养的方式, 培养费用基本上由航空公司承担。飞行员的横向流动与交流基本处于禁止状态;凝聚在飞行员身上的职业技能并不能成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 但是国家的采用体制保障了这部分飞行员的现期收入和预期收益, 虽然不能自由流动, 但是能够带来稳定的收益流, 因此可以认为这是当前时期民航飞行员人力资本的一般形态。但随着近几年中国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和民航管制政策的逐渐放松, 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 其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这就从客观上诱发了飞行员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内在冲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和行业背景下, 如何实现航空公司的良性发展, 同时又能体现飞行人力资源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价值, 成为中国民航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性质和特征1.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人力资本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 (如交易性、排他性和收益性等) , 但与物质资本相比, 民航人力资本呈现出自有的特征。
(1) 不可分离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具有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本不可能如物质资本那样直接转让、买卖 (人身隶属、依附情形除外) 和继承。
(2) 差异性。这一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民航人力资本载体所处的环境所影响的, 这是人力资本的价值表现不以自身的意志所决定。如在不同航空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环境下, 民航人力资本载体可能会给企业所创造的价值不同;另一方面民航飞行人力资本载体当感觉到人力资本的使用不符合自己的意志时, 随时可以采取开启或关闭其一部分或全部人力资本。因此人力资本存在着双向激励, 一是投资者对人力资本的激励, 二是人力资本载体对自身的激励。
(3) 外部性。尽管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直接增加内部收益, 但是在一个群体中, 民航飞行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技能而言, 其技能的使用和展现会产生外部效应, 在增强自身的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增加民航飞行人力资源的技能, 他人会从中受益。
(4) 积累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是在开放体系中积累的, 是在工作或在职培训中实现的。
(5) 时效性。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和使用均具有时间的时间的限制, 其形成有一个过程:如体能会随着人的生命周期变化, 而技能、知识和智力的提高, 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一般而言, 航空公司培养一名机长, 周期要在10年以上, 总费用则高达600万至800万元。
(6) 不稳定性。在整个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形成中, 由于外界因素或者人力资本载体自身的原因, 可能并不会按照既定的变化趋势发展。飞行员的职业特征之一就是高风险, 故民航飞行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会表现出不稳定的特性。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2][美]加里.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3]李忠民.人力资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4]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5]李卫东:中国民航飞行员的培养模式[J].国际航空杂志.2005.1
【资本形成机制】推荐阅读:
资本形成10-18
金融资本形成05-12
房价形成机制07-22
制度形成机制10-06
油价形成机制分析08-13
品牌依恋形成机制11-02
学习习惯形成的机制05-27
药品价格形成机制05-31
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08-27
宁夏2018年电力交易方式及价格形成机制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