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形成(精选12篇)
市场形成 篇1
1 我国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现状“科斯定理”表明:
若交易费用为零, 无论权利如何界定, 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然而, 现实经济生活中交易费用不可能为零, 由此人们推出“科斯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 不同的权利界定, 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根据“科斯定理”和“科斯第二定理”, 我们可得出如下结论: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 不同的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会带来不同效率的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而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这一特征表明, 不同效率的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 最终会影响到其它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 如何确保会计信息市场的秩序, 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根据现代产权理论, 我们认为, 有效的会计信息产权应符合以下几个基本标准: (1) 明确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产权; (2) 供需双方能够保护自己对会计信息的产权; (3) 能够降低会计信息交换中的交易费用; (4) 能够将会计信息提供中的“外部性”内部化; (5) 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最小化; (6) 尽量避免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控制管理阶层的事前或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然而, 就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而言, 其现状并不乐观,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在目前会计信息市场上, 企业管理当局垄断、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产和供给, 会计信息的披露存在随意性、不充分性、滞后性以及虚假性, 严重损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利益, 但企业管理当局并没有承担相应的成本或只承担与此不对称的甚少成本。
第二, 由于会计法规仍不甚健全;投资者会计知识很少, 甚至看不懂会计报告;投资者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 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会计信息所拥有的产权, 或即使意识到了但却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对会计信息所拥有的产权。
第三, 尽管会计信息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但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以公共物品的形态供应 (正的外部性) ;另一方面, 企业管理当局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使投资者作出不正确的决策而蒙受损失;国家的征税部门无视会计环境的变迁 (如物价变动) , 忽视税法和会计差异的具体原因而一味强行按税法核算税收, 过度征税导致企业规模不断萎缩,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负的外部性) 。严重的外部性的存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中留下了很大的“公共领域”。
第四, 目前的会计信息产权仍未能显著降低会计信息交换中的交易费用。会计信息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性使得会计信息的交换难度增大, 会计信息市场不能向投资者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服务, 从而产生并增加了交易费用。
第五, 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可视为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完善或低效率的一种表现。管理人员拥有大量的私有信息, 不断地进行收益平滑和盈余管理, 给会计信息市场传递不正确的信号;此外, 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都会影响会计信息产权效率。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明晰, 使得会计信息的供求双方就会计信息的权责关系比较模糊。会计信息虽由企业经营者管理但其并不明白为谁管理, 股东亦不知其为会计信息的所有者或即使知道但却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利。
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选择以会计经营管理者作为生产会计信息的代理人, 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明晰, 使得会计信息供给缺乏市场激励与约束, 信息易受到内部人控制, 会计信息的生产工具的独立性因此而弱化。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明晰的另一结果, 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市场的非竞争性。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需求方看, 投资的主体除了国家外, 主要是单个居民, 他们关心的是股市行情, 主要进行投机而赚取买卖差价, 而不是关注企业财务经营状况, 对企业成长性并不看重, 更何况许多投资者对会计报告没有较深理解, 甚至看不懂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成熟和对会计信息缺乏内在动力等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需求的严重不足, 再加上委托人本身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客观事实, 都会导致企业管理者操纵会计的执行成本远远小于其收益, 并且由于委托人不能直接观察到其代理人的日常行为和努力程度, 因此, 会计造假不易被受损方发现, 或者即使发现了, 受到的惩罚也很小。
2 合理界定会计信息产权, 促进会计信
息产权化、市场化在信息日益成为商品的网络时代, 会计信息能否成为一种商品, 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产权能否有效界定。’提出, 只要有明确的私有财产权, 很多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契约安排达到最优福利效果, 而不管这种私有财产属谁所有和作何种分配。因此, 会计信息成为商品的前提是产权的明晰, 亦即会计信息到底归谁所有。我们以为, 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企业所有的一项经济资源, 而企业又归股东所有, 会计信息天然的产权所有者应该是企业的股东。确认股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产权所有者, 为会计信息的市场化提供了可能:虽然会计信息是稀缺的, 但一直以公共物品的形式供应, 如果赋予股东以会计信息的产权, 产权所有者就有可能以私人商品的形式供应会计信息;作为企业资源的所有者, 股东可以选择经营者以外的生产会计信息的代理人;消费者对现行的标准会计信息产品之外的需求将会刺激产权所有者扩大供给, 会计信息的供需可在市场中进行, 价格与产量由供需决定。会计信息产权的明晰化, 只是为会计信息市场化提供了可能。
要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则取决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的成本是否足够低廉。张五常指出, 具有外部性的活动能否通过市场交易来进行, 其实质在于事前产权界定的交易费用与事后交易费用 (表现为激励机制中的问题) 的比较, 前一类交易费用的增加 (减少) 可能使后一类交易费用减少 (增加) 。因此, 问题现在就变为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成本是否足够的低廉。网络技术的发展, 使得会计信息可望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产权界定, 从而以私人产品的方式在市场上出售;谈判成本的降低, 使原本的会计管制可能变得宽松;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 信息远程实时传送成本的下降, 使得会计信息的生产职能可能由市场来完成, 即股东可将会计信息的生产委托给企业经营者以外的受托人。
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发展, 可以改变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媒体的网络革命使得会计信息不仅可在报纸上公布, 还可以选择网络传播, 设立自己的网址。会计信息可以作为商品出售给网络媒体公司, 而不是像现在上市公司还得付钱给证券报刊登其会计信息。供需双方在站点的人机交互界面上, 需求方按一定的访问权限在有关的网页上浏览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 并对网页上的会计信息进行查询、分析以及对感兴趣的会计信息进行下载, 显然, 这一过程即是供需双方就信息产权的使用或让渡达成契约、履行契约的过程。
交易的即时完成、逐步普及和网上支付系统的成熟, 使得交易费用极大地降低, 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高效的网络机制取代传统的披露方式, 使得会计信息能够以“私人物品”的面目出现, 成为可供使用的商品, 最终的交易价格和披露量完全由供需双方决定, 此时市场是高效率的, 均衡时会计信息的披露量在理论上达到最优境界。这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信息披露的管制缺陷, 而且成功地摆脱了信息披露充分性难以“适度”把握、成本难以分摊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春艳.会计信息供给机制研究.河南大学[硕士]河南大学, 2007-05-01.
市场形成 篇2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方各面都会有新的变化,当代的资本主义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者阶级结构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比如对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状态来讲,当代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列宁时代相比,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的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财富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的产业结构趋势逐渐显现,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相应的减少,其劳动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达而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而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与改变,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比如资本社会化的所有制关系趋势增显,社会福利政策的分配关系得以出现等等。学者将其概括描述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有关生产关系新变化而进行的讨论的问题中,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等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涉及。
从上层建筑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在以下四方面资本主义有着显著的变化。(1)政治制度与法制实现了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则认为里面的核心主要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变得更加完善以及精巧,而这样的变化是与其自身所创造出的再生产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在这里,之所以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变化进行研究,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要预测当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一个发展趋向。针对于此,学术界开展了积极的研讨,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这样表达的,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种观点这样描述,当代的资本主义要看到其中所具有的两面性,一方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这种作用的限制,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又要看到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从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和商人为寻求海外财富而纷纷扬帆远航开始,到20世纪末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在500多年时间里,世界实现了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合,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跨越。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由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出现,欧洲社会尤其是上层社会对黄金的狂热追求,原有东西方商路的受阻不畅,加之知识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精神动力的支持等,西欧国家决定另辟蹊径,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到15、16世纪,欧洲人终于成功开辟了三条新航路并发现了“新大陆”,随着地理的大发现,远洋商业活动频繁,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拓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西方列强为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开始了早期的征服与掠夺,在随后的两个多世纪里,他们为殖民霸权而相互角逐,相继建立起殖民霸权: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在中南美建立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17世纪初,荷兰通过强大的海上商业优势和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法国,成为海上霸主,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3.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随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先后完成,及其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再满足国内市场,资产阶级急需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而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使工业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力量大为增强,它们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在世界各地大肆侵略扩张,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9世纪60~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发生。立体交通运输(飞机、汽车以及远洋轮船)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度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大国垄断资本集团加紧海外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进而引发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斗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完成对世界瓜分,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样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5.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深化完善
低价PC:将形成规模市场 篇3
产业3星
低价PC的提法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尼葛洛庞帝就雄心勃勃地宣布了“100美元笔记本电脑”OLPC计划。但是,这个概念最终并没有大规模落实。而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厂商们急于寻找蓝海的心态之下,2008年,低价PC有望形成一个规模市场。
2007年底,华硕电脑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笔记本电脑——Eee PC,售价仅为2999元(369美元)。据悉,宏、戴尔和惠普的低价电脑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预计2008年都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据悉,英特尔(Intel)亦将在2008年第三季度推出100美元超低价DT平台,“抢攻新兴市场5年10亿台商机”。
从市场需求来看,低价PC的确存在巨大需求潜力,尤其是在一些特殊应用和新兴市场,例如老人、孩子、家庭主妇这样的非IT核心用户。当年,尼葛洛庞帝推出OLPC计划时便宣称,OLPC计划致力于为15亿落后国家的在校儿童每人提供一台电脑。从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来看,IDC预估2008年全球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约为1.2亿台,而目前市场中价格便宜的低价笔记本电脑尚只有2%~3%的份额。从这点来说,低价PC,尤其是低价笔记本电脑无疑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华硕在推出EeePC时便表示,希望低价的Eee PC能创造出新的、额外的市场空间,包括新兴国家、行业用户、教育市场、银发族、甚至上班族的第二台笔记本电脑。
从政治和人文角度来讲,低价PC也具有很好的产业前景。在IT技术日新月异的同时,数字鸿沟也在逐渐加大,如何为“老、少、边、穷”补上IT这一课,成为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个市场尚处空白状态,因此有可能成为PC产业一个新的目标市场和增长点。
前景4星
如何在功能与成本间取得平衡是低价PC的一大难题。曾有某厂商向市场推出过低价台式机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利润率,使用了过时很久的配置,被指责为“造成PC倒退”,而该厂商的低价PC厂商在热销了一阵后便昙花一现,不复出现。
这个经验告诉我们,尽管这些非IT核心用户对PC的应用需求很简单,因而他们所使用的PC性能需求并不会很高,但是,他们也未必愿意“认可”这一点,这种心态落实到行为上,他们愿意花低价,却未必愿意购买一款过时的产品。过时配置产品即便可用,也未免有歧视之嫌,很容易引起反感。从这点来说,如果低价的代价是牺牲功能,那么低价电脑的应用前景堪忧。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问题探索 篇4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本形成机制,资本市场形成机制
一、制度基础问题
1.法律制度问题。法律制度问题, 指资本市场运行过程的法律体系、执法体系和法制制度环境建设等问题。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法律体系构架已初步确立, 正在逐步拓展、细化和完善之中, 如反垄断法已经制定并实施, 证券法已作调整, 银行法还需完善, 金融服务法尚需制订, 配套法规急需健全。执法体系还不健全, 执法环节比较薄弱, 特别是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公正执法还需长期强化, 对监督监管者执法更显重要。法制制度环境还不完善, 从而决定了资本市场的系列制度性缺陷, 障碍了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建立。应遵循集中统一性法律制度——自律性法律制度——混合性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路, 加大司法监督制度和一线监管法制制度建设, 约束政府部门的监管权限, 强化依法监管的责任性、有限性、公正性、效率性。
2. 运行制度问题。
运行制度问题, 包括制度构架、运作规制、制度效率等问题。制度构架是指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这个体制模式成熟与否取决于其自身的完善程度, 而不取决于是否符合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及标准。运作规制是资本市场制度规范的总和, 蕴含市场游戏规则的一切主要方面, 而目前缺失的或是游戏规则不完善或是不遵守游戏规则, 成为资本市场紊乱的根源之一。制度效率包括资本的配置效率、投融资效率、机制效率、社会效率等。资本市场的运行制度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属性、机理和发展趋势, 成为评价资本市场效果的基本标准。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缺失就是运行制度不规范和制度效率不高, 制度管理重叠, 协调成本增大, 缺乏平稳性、协调性、灵活性, 亟需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
3. 制度文化问题。
无论从生成还是发展视角考察, 我国资本市场均缺乏较深层次的制度文化及氛围, 由此导致种种逐利行为、欺诈行为、背弃行为、侵权行为, 成为障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症, 制度文化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 越来越显得必要和紧迫。正如专家指出的, 我国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差距, 不在于量, 而在于质, 在于观念上和认识上的差距。资本文化中的股权文化及实质, 是拿了别人的钱要给回报, 债权文化的核心, 是借了钱必须还本付息。但很多情况则相反。如此根深蒂固的与资本文化相悖的观念, 必须予以有效约制及引导, 加速构建资本文化及行为方式, 以有效支撑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
显然, 在我国制度基础建设问题是一个正在生成中的动态结构, 如执法及法制环境建设还较为滞后;市场结构单一, 功能不完善;监管体系固化和监管机制重叠;资本文化缺失, 诚信意识淡薄, 投机行为严重;缺乏有技术、懂规则、善管理、国际化的高层次资本市场人才等。急需推进规范的依法运营制度、主体资质认证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违法违规惩处制度、风险提示制度和系统征信制度建设。
二、组织结构问题
1. 市场供求主体问题。
供求主体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参与者, 即投资人和发行人。其执业能力、行为操守、操作规则、诚信水准、运营效率如何, 直接决定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规范确立的程度、水平。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供求主体中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的数量仍然较少, 其执业规范、经营质量和诚信意识亟待提高。境外战略投资者 (Qf II) 具有系统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技巧, 正在快速进入国内资本市场, 供求主体结构明显改善, 但需要设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依法规范其投资行为。而供求主体中的国内个人投资者是一个弱势群体, 其素质有待提高, 合法权益需要保护。因此, 对前两者应明示严格的依法运作规制, 对后者应实施有效的依法保护制度。确立平等竞争机制, 谋求市场供求主体间的公平竞争与发展。
2. 市场服务主体问题。
服务主体是我国资本市场正在形成中的新兴主体。诚信是资本市场服务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其系统服务层次、水平, 将成为判断资本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服务主体的依法建立与完善, 依法运营与服务, 是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系统形成的要件。这方面遇到的问题更困难更复杂, 如虚假信息、关联交易、暗箱操作、欺诈合谋等现象, 需要重点治理, 强化监管, 运用多种组合拳重力约制、打击。然而, 仅有一时重拳约制和打击还是不够的, 需要建立以法律调整为基础的市场服务主体从业资质、行为约束、风险评估、事故问责、民事或刑事责任追究等机制链, 需要法制、体制、文化等深层次的持续建设。
3. 市场组织主体问题。
组织主体既是资本市场运营的组织者, 为参与者提供交易服务, 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又是资本市场秩序的管理者, 承担维护市场秩序的监管职能, 促进市场规范发展。资本市场监管中的参与者资格核准、发行监管、交易监管、风险监管、资金监管、违规监管、退出监管等职能, 应由市场组织机构承担, 更符合市场化的特定要求。资本市场监管中的参与者行业规制、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执业操守、业务考核、竞争提示等职能, 应由市场自律机构担当, 更符合规范化的相应要求。市场组织主体问题是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的核心, 其功能日益凸显, 但目前两个方面市场组织主体的职能定位及权责并不明晰, 而且时常被政府监管部门的无限监管权所替代, 难于发挥应有的功能, 辅助监管和被动监管的特征十分明显。问题的关键, 在于政府要明晰市场监管定位, 把微观监管权交给市场组织主体, 走市场化混合监管和协调监管之路。
市场供求主体、服务主体、组织主体 (含监管主体) 构成我国资本市场组织结构的要素主体。组织结构整合问题, 即是要素主体的相互联系、制约、统一问题, 是发展和规范同步进行的过程, 可形成专业技术分工基础上的有机联结、传导的调节机制, 构成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基因。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供求主体数量单一, 规模较小, 缺乏长期的可持续性, 需要结构性的调整与创新;市场服务主体理念及服务资信不高, 缺乏系统的依法规范性, 需要观念性的改革与创新;市场组织主体权责模糊, 功能弱化, 缺乏能动的积极创造性, 需要体制性的重组与创新。
三、调控方式问题
1. 适时适度调控问题。
一是运用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及其工具, 包括监测支付结算系统、宏观审慎分析、紧急流动性援助、危机协调管理等工具, 适时适度调控, 稳定资本市场。二是运用审慎管制与审慎监管等手段, 提高监管标准, 保证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建立审慎会计制度、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微观审慎分析与宏观审慎分析相互协调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分业监管体制, 建立各监管机构间的制度性协调机制, 确立信息共享与稳定协调机制和危机协调管理机制。
2. 风险防范机制问题。
首先, 要加强对市场主体职业操守的教育, 提高其执业道德水平。其次, 要完善市场监管的配套体系, 实现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 关注、控制、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再次, 要加强区域或国际间市场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疏通监管体制瓶颈, 激励监管创新, 切实防范各类风险的相互传递、渗透和扩大。最后, 要加强打击各种金融欺诈活动, 形成内部控制体系, 对各类交易活动依法全程审查、监督, 做到交易记录完整, 审核规范, 细节翔实, 安全保存, 及时防范各类风险。
3. 征信体系建设问题。
一要加强征信法制建设, 包括征信业管理法规和关于政务、企业信息披露及个人隐私保护法规, 前者调整的对象是征信机构和社会征信活动;后者调整的对象是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二要促进征信机构发展, 通过特许经营、商务运作、专业服务等方式, 促进征信机构发展。三要加快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除央行建立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之外, 还要建立资本市场信用档案, 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形成全国基础信用信息查询网络。四要依法监管征信市场, 建立全国性信用管理协会, 成为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环节。
我国资本市场的调控方式, 应是宏观调控与中观调控、微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此种调控方式是依托市场调节, 反映市场规律, 既是借鉴式的调控, 注意汲取外国的成功经验, 又是探索式的调控, 紧密结合实际的经验总结, 具有新兴市场国家制度转轨与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此种调控方式也应是以诚信文化为背景的正向选择性调控, 并在微观层面凸显信用管理组织的专业性调控功能, 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主要动因。
四、资本机制问题
1. 资本机制内涵问题。
根据当代资本理论, 资本机制包含资本形成机制和资本市场形成机制两方面之意。资本形成机制主要包括资本供给要素的形成;资本需求要素的形成;资本供需交易体系、关系的形成。显然, 资本市场形成机制以资本形成机制为基础, 资本形成机制是就资本机制的要素关系而言的, 资本市场形成机制是就资本机制的功能态势而言的。在我国资本机制的三个基本要素都不成熟, 存在诸多问题。就供给要素而言, 单一的银行储、贷、汇成为目前主要的资本供给形式, 其他渠道如股票、债券等都不完善, 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对资本的多样化需求。就需求要素而言, 资本需求形式多样, 资本需求总体上大于供给, 而单一的资本供给形式严重制约了需求要素的生长。就交易体系和关系而言, 供需要素悖离, 难以形成灵活有效的配置机制, 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交易体系失控、交易信息失真、交易行为失范、交易安全无法保障等现象。资本形成机制的有效建立更为关键, 直接影响、制约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有效建立。
2. 资本机制多样性问题。
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机制问题。除主板市场之外, 我国还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二板市场, 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尝试建立区域性小额资本市场等, 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 市场配置层次、水平低等问题。二是资本所有权转化机制问题。是我国长期以来最缺乏、贫乏的领域, 并且存在诸多棘手问题。三是国际资本转化机制问题。包括国内资本转化为国际投资的机制、国际资本转化为国内投资的机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等。
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基本问题, 是资本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开放问题。这是一个连锁问题, 形成系列层次的问题链。市场化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的系统建立, 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实质性对接, 有利于资本项目的开放, 是资本形成机制的前提条件。资本机制的核心, 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流动性机制的建立, 发挥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制度基础、组织结构、调控方式的日益完善及其系统链接是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机制的根本原理和深层要件。
二元经济决定二元市场, 解决二元市场问题的钥匙存在于解决二元经济的问题之中。从这个角度看, 资本形成机制, 用纯粹理论式推论行不通, 如构建理论模式或数量模型等;用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路经及经验简单类比也行不通, 如模仿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必须是符合我国实际状况及需要的创新性探索, 开创性实践, 才能行得通。由此便可以解析为什么我国资本市场如此迥异, 尤其是股市中的种种现象, 都是渐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的产物, 因为你无法要求中国股市初始阶段就进入理性的规范状态, 无法企盼参与者的活动行为和诚信素质均非常高, 更无法诉求机构或个人会始终自觉坚持长期投资, 而不是短期炒作, 也无法从速形成股市兼具投融资和资源配置的系统功能。因为我国资本市场要素初生, 供需信号微弱、滞后或失真, 成熟的市场供需关系尚未形成。
参考文献
[1]赵凤岐: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2
[2]石英华:资本市场:热点与案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7
[3]中国资本市场缺乏制度支持[N.解放日报, 2004-03-22
[4]周小川刘明康:谈金融改革和监管[N].上海金融报, 2004-03-13
[5]刘小敏:资本市场创新“组合拳”开打[N].上海金融报, 2005-7-26
[6]刘毅:金融监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77
[7]沈坤荣: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300
[8]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N].解放日报, 2004-2-2
[9]冯娟:中国提升反洗钱组织分量[N].上海金融报, 2005-4-15
[10]赵晓强:担保和征信体系亟待跟进[N].经济日报, 2005-1-7
[11]王益:资本形成机制与金融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2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篇5
一、考纲要求: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原因、影响。
二、自主要求:
1、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目的、方式、概况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1)原因:①必要性: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为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②可能性: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各国实力增强。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2)目的: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争夺商业霸权。(工业革命前: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强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资本输出。)(3)方式:采用刀枪火炮、廉价商品方式对落后地区进行扩张。见书本82页。(4)概况:见学生用书155页,教师用书262页。
(5)影响:理论观点:马克思认为,野蛮的征服者总归要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永恒的规律。而不列颠人却是第一批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征服者。因此,“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具体表现:①列强的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造成了亚非拉的贫困,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灾难;③破坏了被征服地区州日制度和旧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将世界联成一体;④它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原因(条件)有哪些?
①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③轮船等先进交通工具为列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甚至输出资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1)对殖民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 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 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活动,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言,既带来灾难,又冲击当地落后体制。(3)对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
三、合作探究: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1)开始形成于工场手工业时期(1500年至18世纪60年代)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扩大。(2)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
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3)最终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见书本96页。
2、早期殖民扩张和19世纪中期殖民扩张的比较。见学生用书156页,教师用书263页。
四、练习巩固:
A类题:见学生用书第155页,课堂巩固训练
1、D
2、C
3、C B类题:
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国家 A.工业革命的推动 B.为扩大产品销路需要更广阔市场 C.本国原料不足争夺国外原料产地 D.经济军事势力增强必然要侵略 5、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抢占殖民地,扩大版图
B.掠夺财富
C.开拓商品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D.输出资本,榨取超额利润 6、19世纪上半期,在对亚洲的殖民侵略扩张中,英法是以通商为主,沙俄是以强占土地为主。造成这—差异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传统 B.军事实力与对外政策 C.资本主义经经济发展的程度 D.与亚洲的地理位置有关
7、表明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A、资本主义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B、1847年欧洲工商危机的出现
C、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 D、世界被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C类题:
8、(01粤豫25)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表现包括①一些重要国家通过改革或革命进入资本主义阶段 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大为增强,形成了世界市场 ③西方列强加强对外扩张,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地区 ④封建势力在世界上濒临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06年全国Ⅱ卷)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从殖民地掠夺财富最多并将其用于工业化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0、(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女性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篇6
30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已经形成如下局面:首先,通过改造国有企业、鼓励私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的发展、引进外资企业,中国已经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次,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和城镇贫困人口。中国的基尼系数在2000年后一直在0.4以上。国家福利政策的实施维护了低水平的平等。
那么,人们如何应对这种经济的迅速变化呢?
在剧烈的经济变迁面前,家庭成为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至少在精神意义上,家庭利益成为了社会团结的基础,并发展出各类应对模式。城市底层居民多以家庭共同体模式为主。以竞争为核心的现代化过程迫使城市居民走向个体竞争,但面对残酷的竞争,个体家庭作为经济单位的功能显得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内部的团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家庭共同体。而农村居民则以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为主。对于广大的乡村来说,现代性为每个家庭提出了一个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目标,其结果就是在一个“想象”的家庭利益模式下,每个家庭成员为应对变迁付出成本:老人和孩子守在村庄,青壮年劳动力以个体的方式走进城市,家庭生活变得支离破碎。
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下具有国家保障意义的商品供应被市场化,家庭成为人们应对经济变迁的重要单位,经由家庭分工来削减经济发展的成本,变个人成本为家庭成本。而家庭中的女性成为家庭成本的承担者。
经济转型使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减少,最低收入户就业人口数远低于平均水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住房和交通等都有国家的最低保障,而市场化条件下,人们的居住支出和交通通信支出都大幅增长。每人年收入2005年比1990年增长了746.4%,但食品支出增长了420%,居住支出增长了132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了2460%。这种增长给贫困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城镇失业人员失业原因的调查表明,有29.7%的失业女性是因为要“料理家务”而失去工作,这占了女性失业原因的第一位;而同样原因的男人只占16%。毫无疑问,妇女会像男人一样承担着家庭经济开支和消费的重负,特别是在贫困家庭中。
当实践家庭计划时,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家庭利益”,并可以站在家庭利益的立场上来分析家庭应对策略。但是,家庭利益的实现意味着家庭成员间的利益合作和竞争关系。而非一致性的利益则意味着不公平的权威关系,如丈夫对家庭事务似乎具有更多的合法性权威;如男性比女性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更应当让男性发展其社会能力等。那么,站在女性立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家庭利益掩盖下的女性利益的缺失,正是经由市场化过程和家庭的中介,一个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才得以稳定的存在,成为一个劳动力的蓄水池。
佟新认为,廉价的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就是嵌入在市场化与家庭利益之下的。当国有企业改制,迫使大量的女工在“减员增效”的名义下退出正规劳动力市场时,女性“更适合在家庭”的意识形态使女性合理和合法地“回家”。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东北三省和京津沪三个直辖市。1982年,这6个省市的女工人数为767万人,占全国女工比重的25.98%;2000年这6个地区的女工人数大幅度下降,仅有476万人,比重降到12.78%。但是,“回家”的女性直接感受着家庭收入的锐减,因此她们不得不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此时,她们只能进到工资更为低下、缺少社会保障和工作更不稳定的非正规就业领域。
市场形成 篇7
1“新三板”市场的形成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和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于1992年7月和1993年4月先后在北京分别成立了STAQ系统和NET系统。这两个系统都以交易法人股为主,因此一度也被称为 “法人股流通市场”。 “十四大” 以后,产权交易市场进入发展的高潮时期。
2001年7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为解决原STAQ、 NET系统挂牌公司的股份流通问题,开展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 ( 即 “老三板”) ,指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公司提供的股份转让服务业务。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规模很小,股票来源基本是原NET和STAQ系统挂牌的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2001年年底, “水仙”成为中国第一家从主板退市的上市公司。为解决退市公司股份转让问题,2002年8月29日起退市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试点范围。可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三板市场创建伊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三板开设的另一个目的是承接主板的退市股票,在特定的时期起到化解退市风险的作用,并弥补证券市场的结构性缺陷。
为了改变场外交易的落后局面,同时为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转让场所,2006年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 ( 即 “新三板”) 正式推出,成为国内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的重要补充。2006年10月25日,中科软和北京时代正式公告定向增资,这标志着 “新三板”融资大门正式打开。 2010年,与创业板发行 “三高” 的火爆局面相呼应的是, “新三板”定向增发迎来井喷。到2012年,证监会宣布国务院批准 “新三板”扩容,同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 ( 即 “新三板公司”) 正式成立。2013年2月 “新三板”公司出台了业务规则及配套文件,至此除了做市商制度以外,“新三板”的制度规则基本完备。
2“新三板”的现状
2.1市场情况
截至目前,“新三板”经过七年多的跨越式发展,如今已初具规模,总体运行平稳,秩序良好,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参与试点。相关市场发展概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 全国中小企业转让系统 http: / /bjzr. gfzr. com. cn/bjzr/。
“新三板”市场从2006年1月23日设立以来,截至目前共有挂牌企业351家。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新三板”每年平均新增挂牌公司16家; 2011年新增23家、2012年新增103家、2013年新增151家,从数据上看,近年来新三板挂牌公司扩容趋势有所提速。总股本数也从5. 7664亿元增长到95. 7719亿元,总体上呈增长趋势。而从成交笔数、成交股数和成交金额上看,“新三板”市场流动性较差,市场活跃程度有待提高。但总体来说以上各项指标都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这些都说明新三板是个有效的资本市场。
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以及来自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天津滨海四个高新园区的首批8家企业集体挂牌,使得2012年共挂牌103家,取得爆发式增长。相比2011年,企业挂牌数量增幅达340%,相比2006年则增多11倍。截至2013年北京中关村挂牌公司数达245家、上海张江49家、 武汉东湖35家、天津滨海22家。除北京中关村外新扩容的三个高新园区近一年平均挂牌35家企业,表明各地大量中小企业存在登陆新三板的需求。
2.2企业情况
新三板已挂牌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总体上是综合各种举措和要素推动的结果,但通过新三板所直接带来的资金、 资本运作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之一,以下就2010年新三板挂牌的16家企业为样本,比较挂牌后净利润的变化。 净利润增长率分布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 凤凰网财经 http: / /app. finance. ifeng. com/data/stock/cwzb. php? symbol = 430002。
挂牌当年16家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21. 13%,其分布情况为4家增长200%以上、3家增长100% ~200%、8家增长0 ~100%、1家负增长。2011年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4. 5%,分布情况为1家增长200% 上、1家增长100% ~200%、11家增长0 ~100%、3家负增长。同期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增长率分别为4. 98% 、8. 89% 和12. 83% 。挂牌后企业净利润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增长情况,但增长幅度有所下降。2012年1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3. 74% ,分布情况为1家增长100% ~ 200% 、8家增长0 ~ 100% 、7家负增长。同年,深交所上市企业平均净利润出现自2009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11. 52%, 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下降12. 87%、10. 2% 和8. 34% 。新三板净利润下降率高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但差距不大。
3“新三板”的作用
“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依据证券法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对非上市公司来说: ①成为企业融资的平台: “新三板”的存在,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将会因为有了 “新三板”的制度保障而主动投资。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依照 “新三板”规则,园区公司一旦准备登陆 “新三板”,就必须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先进行股权改革, 明晰公司的股权结构和高层职责。同时, “新三板”对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比照上市公司进行设置,很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对投资者来说: ①为价值投资提供平台: “新三板” 的存在,使得价值投资成为可能。②通过监管降低股权投资风险: “新三板”制度的确立,使得挂牌公司的股权投融资行为被纳入交易系统,同时受到主办券商的督导和证券业协会的监管。③成为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新方式: 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的搭建,对于投资 “新三板”挂牌公司的私募股权基金来说,成为一种资本退出的新方式,挂牌企业也因此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另一投资热点。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基础性平台, “新三板”在北京中关村的实践已经证明,其所带来的股权融资在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有乐观估计,未来几年,在扩容条件下的 “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数将超过3000家,一举超过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数量,而为全国众多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打开资本市场大门,这将为我国直接股权类融资方式的发展带来机遇,而如何利用这一契机,迅速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股份化改制,繁荣资本市场是我们后续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摘要: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试点的成功,使“新三板”成为国内主板、中小板及创业板市场的重要补充。本文回顾了我国“新三板”市场的形成历程,分析了目前“新三板”发展状况及功能,指出“新三板”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零售市场买方势力的形成原因 篇8
在我国, 零售市场买方势力的形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生产商产品的性能趋同和市场饱和
1.生产技术的成熟造成产品性能趋同。
我国零售市场中产品的制造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趋于成熟, 供应商的产品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外观、功能、售后等方面, 产品没有形成品牌核心的竞争力,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形成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较低。产品的销售额需要借助强大的零售商来保证。
2.市场饱和。
供应商的供应量大幅度增加, 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率却在降低。市场内产品饱和, 供需矛盾出现, 加之供应商对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 很多产品主要依靠零售商的促销活动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 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了解, 在购买选择中倾向于根据零售商的促销活动、商品摆放、商品位置的便利度来选择商品。
二、零售商的积极扩张加大了谈判能力
1.零售商通过兼并、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
为了增加市场份额, 零售商纷纷加快了自己扩张的步伐。2006 年, 100 强中的前 10 家企业总销售规模达 4073 亿元, 占 100 强总销售规模的 48% , 比 200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前30家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 6396 亿元, 占 100 强的75%。从单个企业看, 100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为85.5亿元, 平均拥有店铺 510 家 (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 , 2005 年则分别为 70.8亿元和383家店。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在2006年店铺数达到3913个, 同比去年增幅达3%, 实现销售收入4402705万元, 同比去年增幅达15%, 占据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的第一位, 零售商在积极扩张的同时, 其利润也在大幅的上涨, 实现了零售业态中的规模效应。销售量的增加使零售商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获得了更多的让利。
2.品牌效应。
在零售企业中, 品牌效应也是其获利的一种途径。品牌知名度较高的零售商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度。在店面设计、产品陈设、售后服务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 往往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一些零售企业除了出售品牌供应商的产品之外, 很多也出售相当数量的以自己企业命名的产品, 称为自有品牌。这些品牌涵盖范围十分广泛, 从家电、杂货、到食品、服饰等。例如:家乐福在天津销售的自有品牌产品已经达到了1000多种, 占总商品消费比例的5%, 沃尔玛除了积极进行自有品牌的销售外, 还为自有品牌产品专门注册了惠宜、宜洁等商标。其他零售企业也纷纷在自己品牌的基础上开发自有产品。有些超市的自有品牌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其他品牌供货商的产品。品牌的提升出了提高销售业绩, 也增加了其与供应商谈判的能力。
三、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使零售商成了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最快获得者, 供应商只有通过零售商的信息反馈才能有效地改进自己的产品类型及功能, 适应市场的需求, 获得利润。而供应市场竞争的加剧, 供应商之间为了争夺消费者, 需要获取第一手的消费信息, 大型零售商就成为其主要的销售渠道和收集消费信息的渠道。此外, 零售业的扩张与兼并, 形成了大型的零售企业, 规模较小的零售企业市场份额被侵占, 大型零售企业则占据了更多的消费者和更多的销售机会。供应商最终选择大型的零售企业来销售其产品, 加剧了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参考文献
市场形成 篇9
档案的市场化管理,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市场运作机构,对市场主体自身产生、且尚未进行科学管理的档案实体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要为企业和市场服务就只能通过拓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功能来实现。所以20年来,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功能拓展方面不断力求贴近市场经济,加大档案用品经营、档案整理、数字加工、档案寄存、业务咨询等方面的力度。然而非常明显的是,由于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已经不具有接收现行企业档案的功能(已破产等类型的企业档案除外),仅靠边缘业务接近市场和企业,无法通过自身的主体服务提供企业需要的各类经济信息。从整体上看,根本达不到档案工作为企业和市场服务的目标。
1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档案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档案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一些发展较早、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由于其发展需要借助原有基础,需要循序渐进的科技进步,需要阶段性的整固和提高,所以,对自身形成的档案就会较为重视。许多企业直接借鉴国家有关企业档案管理的规定,使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档案管理也相对科学合理。而那些刚刚起步、相对缺乏科技含量的企业则缺少对自身形成档案的有效管理;第二、企业效益不平衡带来的问题。对于那些利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档案管理相对投入较大,管理环境也较为宽松。企业档案管理容易达到国家的有关要求。而那些利润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的企业,档案管理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制约了档案的科学管理。第三;对档案理解不同带来的问题。不同企业,决策者对档案的理解不同,主观认识就可以决定档案的管理水平。那些具有战略眼光,文化素养较好,对档案信息认识理解程度较高的企业决策者,会十分看重企业档案的管理和应用;第四、档案所有权归属不明带来的问题。市场经济下我国众多的企业档案的管理的企业既没有按照国家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机构、配置足额的人员,也没有领略到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有效指导与合理监督。这种档案管理宏观调控的失调与档案与企业各种有形资产融合后产生的企业资产理念,直接造成了企业对档案产权归属认识的混乱,造成了企业认为可以自由处置档案的错误认识。
2 建立我国市场化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考虑的问题
2.1 明确企业档案所有权、管辖权和使用权
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只要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其形成的档案均属于我国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企业档案的管辖权既可以由企业自身行使,也可以通过企业认可的具有相应等级信誉的市场化运作公司来承接。企业档案的使用权则由企业自主决定。为了使企业明确各项权利,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档案、工商、税务以及其他市场监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逐一落实档案产权的明晰和执行情况。
2.2 市场化的档案管理公司,必须完全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
通过多元投资、市场竞争、价格机制与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树立自身档案管理品牌,提升档案管理企业的形象。同时,通过多元化的管理形式,丰富市场经济档案管理的流程与方法,在不断创新中扩大自身的规模。
2.3 市场化档案管理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性
通过自身经营,通过档案管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对市场各类企业的影响,丰富企业档案的数量。通过降低成本、通过合理规划,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通过简化整理,通过强化服务,不断密切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准确及时地提供客户需求的信息。通过安全措施,通过保密手段,不断消除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广大客户的放心程度。
2.4 档案的市场化服务更具优势
与国家综合档案馆相似,档案市场化管理机构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自身客户进行广泛的宣传。就市场而言,第三方对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信誉、企业等级等方面宣传具有更大的可信度,也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对此,档案市场化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对自身客户基本情况的宣传力度。在安全、客观的基础之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客户的主体经营业务。
2.5 利用网络等手段及时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
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与客户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参考,这是市场化档案管理特有的经营优势。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都需要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发展变化的相关信息,也需要针对企业自身不断拓展的特点寻求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随时掌握行业公开信息、及时服务终端客户的方式,是市场化档案管理有别于一切档案馆和档案室功能的基本特性,也是档案管理企业迅速赢得广大客户青睐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档案管理体制下,市场经济形成的档案必须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加以管理,这既符合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国家档案管理对企业化档案产权界定的要求。它必将在不断发展的市场中孕育而生,也必将在不断地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中得到完善。
摘要: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在现阶段主要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国家对这些大量产生的具有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档案缺少必须的管辖和监督。通过市场化的手段相对地集中市场形成的档案,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市场松散档案管理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档案,市场化管理,信安达公司
参考文献
[1]仲禾“.数”说辉煌[M].中国档案,2010,(12).
[2]任彩铃.对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3]韩仰存.做好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J].山东档案,2007,(03).
市场形成 篇10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过, “‘土 ’是乡下人的命根, 在数量上站在最高地位的神, 无疑是‘土地’。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食以田为源。”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可以说, 没有了土地, 农民也就失去了他们的生存保障。 “土地是农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农民只有与土地结合, 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只有解决土地问题, 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自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 土地流转改革成为新一轮中国农村改革的轴心。 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 相关资料显示, 重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已占承包总面积的35%;甘肃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土地流转面积年均增长75%以上; 黑龙江省2012 年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超过4000 万亩。 农村土地流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展呢?其内在的动因是什么?
二、现有研究成果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动因,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类, 即产权论, 收益论, 价值论。 每一种观点, 相关研究者都给出了充分的论据:
(一) 产权论
产权论的主要观点是:“稳定的产权有稳定的预期收益, 就会形成稳定的市场。”土地的产权是指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有张红宇、龚启圣、刘守英、黄少安、叶剑平等人。 张红宇认为 “中国农地产权问题的核心是土地使用权问题, 使用权问题的核心是树立农户对土地使用的预期信念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稳定和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权, 必然形成一种新型的土地使用权。 这种充分意义上的土地承包使用权, 权利界定是清晰的, 占有它可以取得相应利润, 转让它要求等价的补偿, 承包农户可以将拥有的承包权当作独立的交换价值进行流转。因此, 只要存在产权明晰的农户土地承包权, 土地使用流转机制形成势在必行。龚启圣、刘守英认为“真正对土地投入影响较大的应该是农民对将来的农地使用权稳定所作出的预期。 ”他们通过对浙江的三个县、吉林的两个县以及河南的卫辉及江西的安福和南城等地农民的调查发现要区分产权制度对那种基本上自给自足小农的生产行为和农民企业家进行大片开荒这两种行为的影响。 显而易见, 由于后者需要大量的物资投入, 因此, 稳定的产权和国家所给予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相比之下, 小农对土地作出的投入是微不足道的。 现代农业已经正在朝着企业化、 专业化、 机械化方向发展, 那么农民企业家应运而生。他们想要扩大规模就必须获得对土地的稳定产权, 以求得国家法律的保护, 由此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黄少安认为土地产权制度对土地产出的直接影响是 “土地产权安排对人们的激励影响人们投入生产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稳定的产权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入, 单位土地和劳动等要素对产出的贡献率也较高, 从而使农业总产值高速而稳定增长。 叶剑平认为“产权和制度是影响中国农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二) 收益论
收益论的主要观点是土地产出收益越高, 土地流转市场就会形成。 这意味着农户流转土地的原因是使自己耕种的土地货币收益最大化。 农民是理性经济人。关于“经济人”思想早在亚当·斯密之前的一些重农主义者就已提出, 但对其形成完整的思路并进行严密系统论证的经济学家首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 他提到, 利己是“经济人”的本性, 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 “每一个人的利益会促使他去寻找最有利的用途, 避开最不利的用途。对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社会的大多数有用劳动力行动的动机。”徐勇、邓大才教授在《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一文中, 阐述并有力地论证了“社会化小农的行为与动机是货币收入最大”这一观点。 他们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 农户经济生活和资源配置领域更深、更广的卷入社会化进程, 农民由“家庭人”变成“社会人”。 “收益 — ——需求”论是对收益论的发展。其主要观点是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源于“收益—需求”动因, 即“收益—需求” 因素共同决定着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 持这一观点的主要是邓大才教授, 他在 《农地流转市场何以形成———以红旗村、梨园屯村、湖村、小岗村为例》一文中通过对四个村庄个案的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收益—需求’ 因素决定着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 但是, 稳定、规范、成熟的农地流转市场却少不了制度因素, 特别是政府安排的农地流转制度和农地流转交易平台。制度安排决定农地流转市场的规范性、稳定性和成熟性。可以说, 农地流转市场的形成决定于‘收益—需求’因素, 而市场的成熟性决定于制度的完善性。 ”
(三) 价值论
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是土地预期价值越高, 土地流转价格就越高。 兰晓红认为 “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稳定、 可观的收入是流转当事人的流转动力。 ”因此, 土地流转的价值成为农民流转土地、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主要因素。 刘康、王春平、王苍林等人通过对朝阳地区120 户农户的调查发现“在67 户将土地流出的农户中, 流出土地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土地收益的有44 户, 占比65.74%;将土地流入的42 户农户中, 有25 户农户认为其收益能够明显增加, 占到总数的59.52%。由此,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增加收益成为土地流转的首要原因, 是刺激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直接因素。 ”
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动因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 土地是财富之母”。在我国, 土地更是农民的命根。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我国农村土地的价值对农民而言愈发重要。 农户拥有了土地的产权, 即拥有了对土地的承包权和使用权, 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土地, 从而获得其赖以生存的保障。 随着中央农村土地政策的陆续出台, 农村土地产权的管理越加规范, 近年来, 我国农村已逐渐形成土地流转市场。在我国, 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意即土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从一个农户流向其他农户或其他新型经营主体, 如企业、村集体、组织等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土地承包权不变, 转让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那么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是如何形成的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 农户流入土地的原因
1. 土地预期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受到外界货币支出压力的约束, 因此他们逐渐也以货币收入的最大化为行为准则。 受到社会化的影响, 如今的农民已经演变成为“社会化小农”, 因此在土地流转这个问题上, 他们的初衷也是货币收入最大化。对于有足够劳动力的家庭来说, 原有的承包地已经不能满足其对于土地的需求, 他们需要从其他农户转租或者买入土地以满足其需要。他们认为流入土地能够明显增加收入, 土地面积增加, 只要对其投入相应的成本, 即可获得数额可观的收益。 可以说, 土地产出的收益是农户流入土地的最根本的原因, 这也是农地流转的必要条件。
2. 集中开垦带来规模效益。
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随着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 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现代农业的生产往往呈现社会化和机械化的特点。 因此, 这就需要形成一定的土地规模, 以便于土地的集中开采和利用。尤其是对于已经形成经济作物产业链的村庄, 土地流入有利于扩大种植规模, 形成规模效应,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 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深入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中, 农民对农业规模经营有了一定的了解。
3. 政府的推动。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对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的影响。政府对农户流入土地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几十年来, 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如粮食补贴、农业税减免、农业保险等政策, 这些政策改变了过去种田要交农业税的历史, 极大地缓解了农民种田的压力, 有力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农民可以通过租入土地进行农业生产, 获得更多的收益, 因而也就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中化。另一方面, 自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 提出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来, 农村土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 政府给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是农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制度原因。
(二) 农户流出土地的原因
1. 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自古以来, 我国农民都视土地为命根。甚至在现代化的今天, 土地对于农民依然有极高的价值。 在我们所熟悉的村庄, 大多数邻里间的纠纷都是土地纠纷。 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 农民有了更多的生存方式, 土地已不再是农民维持生存的唯一生产要素。 土地对于农民的保命作用已经弱化, 已然不如以前重要。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 受到以土地为命根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小, 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维持生存的农户也越来越少。 这样就促进了农户流出超出自身所需的土地。
2. 非务农收入增加。
村庄周边城市化的发展让农村劳动力“不出远门就可以赚钱”。务农不再是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 甚至农民在附近城镇的务工收入要远远高于务农收入。 因此, 土地对于他们的价值便逐渐降低。加上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 农民便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他人或国家, 而流转的价格也比较可观。
3. 家庭劳动力外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化过程必然产生众多的工作岗位, 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了求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舒适的工作环境, 数量众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老人无力耕种使得农村抛荒的迅速增加、大量土地闲置。 为了不使原有土地抛荒, 在城市务工的农民急于将自己的土地转租他人。这样也就形成了农民企业家, 他们将他人转租的土地全部集中起来, 形成自己颇具规模的种植园。
四、结论
在农村土地流转形成原因这个问题中, 促使农民流入土地的原因有:农民对土地的预期收入, 规模效应、集中开垦效益高, 政府的推动。其中农民对土地的预期收入是促使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 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制度原因。 在我国, 土地对于农民的保命性质已经弱化、对于农民的价值降低, 农民非务农收入的逐渐增加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共同促使农民将土地流出。
摘要: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目前, 我国农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市场, 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形成动因的探究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农民流出土地主要基于土地的预期收益、集中开垦带来规模效应、政府的推动等。而土地的保障功能弱化、农民非务农收入增加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共同促使了农民将土地流出。
关键词: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市场,产权论,收益论,价值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9.
[3]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J], MANAGEMENT WORLD, 1998 (06) .
[4]龚启圣, 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中国农村观察, 1998 (02) .
[5]黄少安, 孙圣民, 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3) .
[6]叶剑, 平蒋妍, 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4) .
[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上卷) [M].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4.
[8]邓大才.农地流转市场何以形成——以红旗村、梨园屯村、湖村、小岗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3) .
[9]兰晓红.农村土地流转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 2010 (10) .
股票市场流动性形成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股票市场 流动性泡沫 讨价-出价区间 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0-094-02
0 引言
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议题。 在宏观层面,P.L.Rousseau and P.Wachtel(2000)实证研究表明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及其与股票市场规模的相互作用比单独股票市场规模对人均收入的增长更重要。 瞿强(2005)发现从各国的历史案例来看,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扩张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他将借贷投资引入到传统套利均衡泡沫模型来说明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扩张的关系。Bernanke and Gertler则从货币政策角度阐述了资产价格泡沫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他们认为以设定均衡通货膨胀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能产生自动的稳定机制,即在资产价格上升时提高利率,在资产价格下降时降低利率,能够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资产价格稳定。在微观层面,对流动性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买卖价差的确定。Demetz(1968)将买卖价差视为对交易及时性的一种经济补偿。Garman(1976)从做市商如何避免在存货或现金耗尽的前提下实现利润最大化角度探讨了买卖价差的形成过程。Bagebot(1971)和Gopeland and Gala(1983)从非对称信息角度研究了做市商买卖价差的确定。上述文献没有对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协同机制,以及股票市场流动性和买卖价差形成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一个较新的视角对上述问题作一些探索研究。
1 宏观经济模型
假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效用函数分别为和,,,,,,分别是企业家和投资者在时期t的人均实物消费。企业的生产函数为,,分别是在t期的实物资本量、实物股权量,为投资者拥有的实物债权量,。为投资者持有的实物股权量,为企业家持有的实物股权量。为t期的总人数。设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人数分别为,,,投资者的人均工资为,为了简化不妨假设企业家报酬也为。单位实物债权的实物利息为,资本折旧率为。为股票市场的股权泡沫,即股票市场的交易净盈利或净损失与整个市场资本量的比值。若大于零,说明市场买方力量占优,股票溢价为正;若小于零,说明市场卖方力量占优,股票溢价为负。
企业家的决策问题为:
当时,股票买卖价差存在。当时,,,,股票市场存在正的泡沫。企业家出售股权,增加债权融资需求,投资者购买股权,减少债权融资供给,结果均衡债权利率提高。反之,股票市场存在负的泡沫。企业家购买股权,减少债权融资需求,投资者出售股权,增加债权融资供给,结果均衡债权利率降低。
当存在单位交易成本时,将(1)和(11)中的分别换成和,若,,若,则(27)变为:
由(30)知,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时,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此时,企业的利润,股权资本的流动性泡沫不存在,均衡投资决策与企业的资本结构无关。
4 结论
企业利润非均衡的波动性,是股权流动性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在一般均衡条件下,企业利润为零,股权流动性泡沫也不存在。较低的交易成本是股权流动性泡沫产生的外在条件。当存在交易成本时,交易成本的上限由企业利润率决定,超过成本上限市场交易将不存在。交易成本越高,流动性越低,预期收益率越高。股票市场的高流动性是交易成本下降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股票市场与信贷市场具有较紧密的协同关系,由实质经济引起的股票市场流动性泡沫与信贷市场利率的之间存在自稳定机制。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著;刘明兴译.经济增长[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美]卡尔·E·瓦什著;王芳等译.货币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瞿强.资产价格泡沫与信用扩张[J].金融研究,2005,3
[4]P.L.Rousseau, P. Wachtel. Equity markets and growth: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timing and outcomes,1980-1995[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4(2000),1933-1957
[5]Demsetz,H. The cost of transacting[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2(1968) ,33-53
[6]Garmen, M.. Market Microstructure[J]. Jou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1976),257-275
[7]Bagehot,W. The only game in town[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7(1971)
作者简介: 申树斌(1970—)男,辽宁铁岭人,讲师
通信地址:辽宁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申树斌(收),邮编:116025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大连 116025)
(责编:若佳)
市场形成 篇12
中兴通讯核心网规划部部长刘建业
爱立信 (中国) 通信有限公司市场与战略部高级市场经理王世琪
上海贝尔有线产品能力中心高级投标方案总监丁浩
烽火通信专家
运营商向智能管道升级, 固然是顺产业大势而行, 但更缘于其现实压力。从设备商而言, 其已做好了各项技术准备。
现实压力呼唤智能管道
《通信世界周刊》:避免“管道化”, 深耕流量经营和精细化运营, 成为当前三大运营商的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 运营商纷纷提出了智能管道的思路和战略。在您看来, 运营商打造“智能管道”的诉求是什么?怎样的管道可以称之为智能?其核心要义是什么?
刘建业:近年来3G网络快速发展, 终端用户的接入带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伴随智能终端的普及, 各种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 对移动分组网络也带来空前的负荷压力。以AppStore为代表的新模式运营的成功, 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 使传统电信管道运营逐渐转入价值链低端, 而内容提供商则逐渐占据价值链顶峰, 运营商如何调整自己的运营模式和网络架构以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成为当务之急。上述运营商面对的行业挑战, 正是智能管道产生的诉求。
如何打造可视化网络更好地为网络运营提供导向, 如何区分用户等级为优质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何区分业务流量实现限制低值保障高值的流量管控, 如何提升网络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如何区分不同互联网业务体现比特价值的差别, 如何开放管道信息和能力、发展创新业务, 成为智能管道的主要构成要素, 也成为运营商打造“智能管道”的方向和目标。
总的来讲, 打造智能管道的核心要义就是:精细化提升每bit的管道含金量, 全方位提升运营商的业务运营能力, 多维度提升终端用户体验, 真正做好服务商的角色。
王世琪: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宽带 (移动+固定) 接入, 互联网公司 (Over the top) 面向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应用, 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和市场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移动) 智能终端和视频业务推动网络流量高速增长, 使得网络带宽资源再次成为供不应求的稀缺资源 (尤其是移动宽带网络) ;而传统粗放式的宽带运营方式, 使得电信运营商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同时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
智能管道的核心是电信运营商网络价值的再发现。通过将宽带网络智能化, 一方面网络资源得到最佳的优化使用, 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改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 使得电信运营商具备了对宽带网络高度灵活的管控能力, 为其在价值链上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丁浩:运营商打造智能管道的诉求主要源自现实压力:现在的网络流量跟几年前比增长迅速, 原来很多流量是文字信息, 现在更多的是数据信息, 特别是视频信息。以前大量的家庭、企业用户使用几十K、几兆的应用, 而现在都是十几兆、百兆的应用, 网络流量的增加非常快。一些权威咨询机构的报告显示, 未来五年流量会增加十倍, 未来十年会增加一百倍。而移动网络的流量增长更快, 未来五年可能会增加三十倍。流量的急剧增长对承载网传输、IP路由器处理都造成很大的压力。“智能管道”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非常清晰地区分传输的不同业务。
烽火通信:互联网体系中, 信息是众多SP/ISP ICP提供的, 运营商也是部分信源的提供者之一, 随着智能终端硬件的不断加强, 互联网也正向移动化发展。但价值链中运营商却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低廉的”管道’提供商。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讲, 移动数据业务的价值会远远小于移动语音业务的价值,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提高移动数据业务价值, 就必须对数据业务进行更加深层的经营, 这也是“智能化管道”的目的与原因。
所谓的智能就是能够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对业务进行区分,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流量、业务体验、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终端类型等不同场景, 对其进行差异化的收费和处理, 使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带宽价值得到提升。其重点正是在避免运营商走向管道化的悲剧命运。
智能管道产品及技术均已成熟
《通信世界周刊》:智能管道日益升温, 您认为, 目前智能管道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单独的市场?智能管道市场是否已成熟?在技术、产品层面, 以及竞争和市场层面, 它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您对未来几年全球及我国智能管道市场的发展趋势作何观察?
刘建业:智能管道技术的研究催生了DPI、PCC、内容计费、行为分析等系统需求, 并且带动了区分管道信息和能力的新业务运营模式, 因此, 可以认为智能管道已经带动并形成了一定的独立市场。
智能管道的相关产品和技术均已成熟, 在几年前的移动市场中就有了部分应用, 例如:区分内容的计费模式。此外, 近年来PCC技术标准日渐成熟发展, 逐渐被运营商认可并采纳, 在欧美等高端运营商中也已开启了PCC的智能管控功能, 例如:基于用户总用量的FUP公平使用策略。从目前正在起步的LTE/EPC网络中, PCC更是成为不可替代的系统之一, 被纳入LTE网络的建设中, 这也标志着移动数据网络也将成为以PCC为代表的智能管控系统的舞台。
因此, 未来几年国内外的数据业务将以DPI、PCC为核心, 以智能终端、多彩业务体验为标志, 带领智能管道市场走向辉煌。
王世琪:智能管道不局限于某些单独的网络节点, 应该涵盖网络的各个层面, 同时还要与终端以及业务提供商协同发展, 共同推动技术产业的全面深入发展。
目前, 我们建议运营商采用逐步演进的方式对网络的各个层面进行智能化升级。例如, 可以从分组域核心网开始, 采用成熟的策略控制及计费 (PCC-Policy Control&Charging) 解决方案, 快速提升宽带网络的智能化能力。
智能终端和视频业务正在推动网络流量高速增长, 在可以预见的几年将保持这种增长;面对数据业务流量的爆炸式增长, 网络/宽带再次成为稀缺资源, 网络智能化升级和改造是优化网络资源、改善用户业务体验, 引导合理使用的必然选择。
丁浩:智能管道市场的发展由应用需求驱动。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有效的应用, 就是满足客户对于超级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的急迫需求。目前物联网、云计算已成为业界热点, 所谓云计算, 就是要把所有网络用户端的应用、数据, 甚至数据备份全部放到网络的云端, 要保证网络进行可靠的备份, 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互联将对带宽提出非常大的需求, 需要100G传输能力而且需要更加智能化的传输。
烽火通信:目前智能管道已经越来越被运营商所接受, 这是因为运营商需要从廉价的管道提供商转化为管道的深层运营商。其实智能管道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它渗透在整个网络的多个细节中。智能管道的概念已经逐渐应用在了现有的产品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终端的不断升级和进化, 相信智能管道在我国的市场会越来越大、竞争也将越来越强。
三大运营商渐显差异性
《通信世界周刊》:在当前三大运营商对智能管道的建设中, 您认为三者是否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各自特色是怎样的?您认为目前三大运营商哪一家在智能管道建设上稍微领先?领先者又表现出什么可资借鉴的优势和经验?
刘建业:目前三大运营商中, 对智能管道的建设均以DPI和PCC为标志, 采用DPI提供区分业务的差异化控制, 采用PCC实现灵活动态的策略管理, 可以说是基于共同的核心技术。但也各有差异, 具体如下:
中国电信基于DPI实现区分差异化业务的控制, 提出了打造“用户可识别, 业务可区分, 流量可调控, 网络可管理”的智能管道定义, 并最早部署了C+W的融合应用模式, 率先迈出网络融合的步伐, 为未来统一策略管理、多网络流量均衡提供技术基础;
中国移动目前主要侧重于业务分级, 实现对IM、P2P业务的区分控制和调度, 还以飞信等应用逐渐介入至智能化终端和业务的运营中;
中国联通以iPhone的引入为标志, 带动3G网络的快速发展, 并且也以PCC和DPI为基础, 研究和开展差异化业务服务, 探寻区分时间位置的差异化业务模式, 为打造智能化网络积累技术基础。
内容计费已实现大规模应用
《通信世界周刊》:贵公司在智能管道方面有什么专门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优势是什么?
刘建业:中兴智能管道解决方案已在全球成功商用, 并广泛应用于GSM/UMTS、cdma2000、LTE EPC、WiMAX网络。
从国内外业务的开展来看, 内容计费作为最基本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此外, 在欧洲FUP策略应用较多, 在国内则更关注于忙时忙区、业务限速等策略, 而且如何快速开展灵活差异的套餐运营也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国内市场方面, 中兴通讯智能管道已在中国移动GSM/TD-SCDMA网络中进行现网测试和试商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 在香港Telstra CSL, 率先建设了遵循3GPP PCC标准规范的智能网络。我们针对香港地区复杂的业务环境、种类繁多的定制化用户需求, 为CSL量身定制, 并结合DPI和用户行为分析系统UBAS, 在UMTS和LTE网络中, 打造区分用户、业务、网络的多维度综合分析、控制和计费系统, 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化的全方位分析报告, 实现了移动宽带网络的精细化运营。
国际市场方面, 中兴通讯在欧洲高端运营商中也逐步开展了智能管道系统, 例如德国KPN、黑山Telenor、葡萄牙Zapp等。
王世琪:作为通信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 爱立信在业界最早提出"智能管道"的理念, 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首先, 爱立信的智能管道理念不限于某些网络节点, 而是端到端智能化能力提升, 涵盖并不限于移动/固定/融合的宽度接入、分组域核心网、网管和业务管理系统 (OSS/BSS) 、内容发布 (CDN) 以及内容加速等。
其次, 爱立信基于对全球通信信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深入理解, 已经在全球主流运营商合作部署了智能管道的解决方案, 我们拥有大量成熟的商用经验。同时, 我们深知智能管道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演进, 不同运营商面临的情况会有很大的差异, 需要量身定制打造智能化的演进策略。
例如, 基于全球经验, 我们与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深入合作, 针对高速发展的移动即时通信业务, 为移动宽带网络提供智能化改造;通过为移动宽带网络赋予智能化能力, 移动运营商在优化移动即时通信的用户体验的同时, 大大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 在网络资源不变的前提下, 可是释放出大约30%~40%的移动宽带资源为更多的用户和业务提供服务。
智能管道技术的研究催生了DPI、PCC、内容计费、行为分析等系统需求, 并且带动了区分管道信息和能力的新业务运营模式, 因此, 可以认为智能管道已经带动并形成了一定的独立市场。
——刘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