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成

2024-08-15

意识形成(共12篇)

意识形成 篇1

篮球运动由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普林菲尔德市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N·Smith)发明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一百多年的发展中,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上单项体育人口最多的运动项目之一。因其集体性、对抗性、转换性、时空性、综合性等特点,[1]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的目光,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篮球比赛是由两个队在规则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攻防转换完成的,进攻和防守是篮球运动竞赛的一对基本矛盾。进攻可以获得高分,但是赢得比赛必须靠防守的观念不仅在职业竞技篮球运动中盛行,更是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篮球运动开展中深入人心。篮球运动的防守主要依靠比赛场上个人和集体的努力,防守意识是篮球运动防守部分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积极举措,帮助场上运动员形成和发展防守意识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1 篮球的防守意识

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篮球防守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对篮球的比赛中防守的主观理解和认识。根据篮球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在实际篮球防守中会产生一下防守意识。

1 . 1 防守的思想意识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仅仅拥有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比赛经验,若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在比赛防守中,运动员更应该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思想作风艰苦卓绝,态度认真顽强,才能为比赛做出自己的贡献。

1 . 2 防守的集体意识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项目。它需要场上运动员相互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全队的集体风格。防守战术以前被部分人认为是几个人甚至是单个人的防守技术问题,以致在实践比赛中经常出现防守漏洞百出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比赛成绩,更对篮球的集体性发展以及防守技术、战术的产生消极的影响。

1 . 3 防守的对抗意识

篮球运动的攻守对抗是聚集在宽15 m,长28 m较狭小的场地内进行快速、凶悍的对抗,在场上不仅仅是凭借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经验进行比赛,更是要有对抗的意识来完成比赛。篮球的对抗意识是凶悍对抗基本规律的体现。

1 . 4 防守的时空意识

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攻守对抗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并且绝大多数动作是瞬间完成的,因此完全是应急反应,运动员对防守行动、球、篮、区等方面正确地预测和判断,并根据正确的预测和判断迅速反应,采取合理的行动,达到完成场上的攻守任务.并通过利用时间和空间,来提高防守技术、防守技巧和防守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继而增强防守意识。

1 . 5 防守的转换意识

根据篮球运动的动态变化规律和攻守平衡规律,场上情况千变万化,攻后守,守后攻不断转化,使比赛节奏不断变化,防守者更应当具有不断转换的意识,以适应赛场的情况。

2 篮球防守意识的培养

2 . 1 培养篮球队员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形成篮球防守意识的前提,有些队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防守技、战术的运用受到限制。因此一定要注重队员养成观看比赛和深入观察防守的习惯。利用日常的教学训练和模拟比赛以及在正式比赛中观摩对手和自己队员的进攻和防守习惯,以此丰富自己队员的外在观察能力,在训练比赛观察中激发正向积极思考,使自己充分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有针对性的对场上的每一位队员进行观摩,汲取其的个人比赛进攻和防守的特点。针对比赛场上的每一个瞬间情况做出积极的思维反应,并且和场上的防守队员做出的应对瞬间情况的方法和结果进行正向积极比较。同时培养运动员的防守动态观察能力,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队员用眼睛余光观察防守的能力。技术训练中,要考虑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队员至多利用余光照顾到球或者不看球,防守视野的重点是观察场上全面移动情况。

2 . 2 基本技术动作加强训练

基本技术训练与篮球攻防意识训练相结合。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单独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篮球攻防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篮球攻防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篮球攻防意识的培养。具体在防守技术动作练习中要强调队员防守时的注意力集中。可以采用二攻三守以及三攻三守等方式的方法,要求进攻者固定位置传接球时,防守队员的快速随球转移其脚步进行及时移位,争取“球到手,人到位”,做到人球兼顾,并且注重提升队员的脚步移动速度和控制重心的能力。在练习中可以适当模拟进攻,并且要求进攻队员协助防守队员进行练习,锻炼防守者的动作和反应,逐步增加练习难度,强调积极防守,增强队员的移动速度以及灵活性,并适当练习队员掌握合理的抢、打球的手部动作,提高手臂的伸、拉,手腕及手指的拍击、点拨、扭转等动作的力量和突然性,提高队员的手部击球准确度和灵敏性。在对手举球投篮时必须注意举开手臂进行相应的干扰,坚决不让对手轻松将球投出。当盖帽时手臂的伸展方向一定要朝向球上升的方位起跳封盖,不断提高起跳、封盖的判断力和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在强调防运球姿势正确的前提下,抢先移动使用身体躯干堵截运球,防运球练习时,做到迅速跟防,不需要用手打球,脚步移动练习熟练的基础上再练习击打球的相关技术。借此全方位锻炼防守队员的基本技术动作,不断增强队员的个人防守基本功,继而为提升全队的战术防守做好充分的准备。

2 . 3 战术演练加深实践印象

增强实战防守训练,提升篮球攻防意识及能力。篮球的防守战术主要由挤过、穿过、绕过、夹击、关门、补防、交换防守和围守中锋等基础配合。这些基础配合经过不同的组合,以应对不同的防守实际需要。在训练中,对实际防守战术的演练中,应注重队员的整体性思想灌输。在练习提高进攻战术基础配合的过程中,相对应地渗透防守战术的基础配合方法和手段,让攻守战术配合有机结合,单纯依靠防守的练习不具有实效性,可能会导致队员的练习印象弱化,影响比赛中的防守效果。注重以挤过配合为重点的教学训练,穿过配合和交换配合为一般教学训练内容,使学生先建立起整体配合的表象,掌握基本方法后,在实际演练以及正式比赛中提升防守战术的意识和配合防守的质量,整体提升队员和球队的防守水平。

2 . 4 思想教育强化防守意念

思想意识的形成是思维活动在执行战术行动中的具体体现,加强年轻运动员思想教育的培养,对于他们防守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队员的心理特征来看,培养防守意识是极有针对性的举措。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日常的篮球队员防守意识培养训练中首先要树立的就是“积极防御、进攻性防御”指导思想,以此培养队员防守意识的积极主动性,富有攻击性的意识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而为形成勇猛顽强、勇于拼搏的防守强硬作风做出积极正向的强化,提升球队整体的防守风格,树立良好的球队形象。

2 . 5 善于总结反思深化意识

篮球运动,取胜的“法宝”意识就是打破对方防守获取进攻成功和防范对方进攻获得篮球到手并施行反攻的两大意识。每次的对抗性训练,都要求队员总结反思,千万不可获胜则得意忘形,失败则垂头丧气,而应胜则总结经验,败则吸取教训。掌握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形成牢固的进攻意识。在篮球进攻战术中,由守转攻时,首先应争取一切机会发动快攻。而发动快攻,又要首先加强快攻意识,这就要求每个队员都要有快的欲望和配合能力,要充分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争取、创造机会。这要先靠平时在思想上认真对待,持之以恒地反复磨练、强化,以加强队员的快攻意识,这样就能在比赛中,力争一切时机,最大限度地发动快攻;反之,如快攻意识薄弱,即便具备快攻的技术能力,也会丧失许多快攻机会。随着篮球攻守转换速度的加快,各队都重视对快攻的抑制和制约,这就要求在进攻中两条腿走路,既能打快攻,又能根据阵地进攻的普遍规律,采用各种移动进攻的战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攻击。阵地进攻中战术配合的规律,不外乎是在前锋、中锋、后卫之间所做的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四种基础配合上的各种人员的多少,方向、位置、角度、路线以及时间、空间的变化。

3 结语

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因其本身具有集体协同、凶悍对抗、攻守平衡和动态变化的规律以及时空性、转换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吸引了全球无数的观众和参与者。在进攻和防守中不断变换节奏,积极做好防守是为进攻做足准备,在进攻的同时更应考虑防守的必要。在进攻变得日益简单时,积极培养队员的防守意识,充分利用队员的防守技战术而取得比赛的胜利,不仅仅是“赢得总冠军”的座右铭,更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篮球发展的必经之路。

意识形成 篇2

1.警惕汽车

汽车成为危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杀手。不要把孩子独自锁在车里。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汽车的前后玩耍。告知孩子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行车时,避免将头伸出窗外。

2.不要踩井盖

请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有的井盖不牢固,可能会翻转。

3.三人行相对安全

告诉孩子不要单独去同学家,三人行相对安全。孩子要主动将朋友的信息(姓名,电话和地址)告诉家长。

4.回旋余地

请告诉孩子不要将身体的一部分放进狭小的空间,比如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将头伸进院墙铁栏杆的缝隙,以免被卡住。身体和思想一样需要自由。

5.安全最重要

生命无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遇到危险时,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喝生命相提并论。曾经有学校发生火灾,学生为了拿书包丧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6.别让笔变成匕首

孩子在学校手里拿得最多额物件是笔。家长要告诫孩子,笔也能变成匕首,误伤同学或自己。学校时有学生被笔扎伤的事件。笔能写出千古文章,也能伤人。

7.别把指甲和趾甲剪太短

你给孩子剪过指甲和趾甲吗?别剪得太短,有可能损伤指床导致疼痛,甚至导致甲沟炎、指头炎等病症的发生,给孩子带来痛苦。

8.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人碰

作为家长要反复告诫孩子,校长和教室性侵学生并非个案。当孩子遭遇不好的接触时,要立即想办法离开这个成人,并把事情告诉父母。

9.根深叶茂

请告诉孩子,肾是人体内重要器官。把人体比作大树,生就是树根。憋尿很增加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肾盂肾炎膀胱炎。告诉孩子不要憋尿。

10.冷落冷饮

请告诉孩子少吃或不吃冷饮。热衷吃冷饮,会将孩子的健康打入冷宫。冷饮在制作过程中会增加糖或甜味剂,香精,防腐剂等。

11.一定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家庭住址。

无论发生任何事,在别人的帮助下是可以找到你的。我相信热心的好人还是很多的。

引导自主阅读以形成问题意识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45-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形式,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的快乐,逐步培养阅读习惯,形成问题意识,提高阅读有效性。

一、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学会发现问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只有积极参与文本阅读,并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用心地思考,从自身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才能在阅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一方面学习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们开始自由朗读,有的学生一边读一边画,在各个自然段中标注关键句,有的学生在“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句话旁边打一个问号,有的学生画出“盐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这段话内容,当读完课文之后,就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是观潮日,其他时间不行吗?为什么盐官镇最适合观潮,这里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教师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阅读材料自主寻找答案。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们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究兴趣。可见,反复阅读课文、用心思考是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教师作为阅读的指导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使每个学生自由完成阅读任务,并且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质疑。

二、组织学生深入思考,正确表述问题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习惯自己讲,让学生被动地听,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学生不懂得思考,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影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组织语言,展现心中的疑问,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一块特别的石头》一课时,学生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知道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学生对“这块大石头”也产生了兴趣,不知道这块大石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大石头的来历也是个谜团,不清楚“特殊的大石头”与李四光成为地质学家有什么必然联系。对于学生们产生的各种疑问,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梳理问题脉络。有的学生说:“大石头究竟从哪儿来的?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这与李四光成为科学家有什么联系?”学生们对心中的疑问进行梳理,提出了一系列表述清晰的问题,使得思考更加深入。

由此可见,学生在阅读中形成问题之后还需要学会梳理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准确表述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向教师、同学提出表述规范的问题,促使阅读理解不断深入,增强语文阅读学习的效果,让阅读更加富有创意。

三、指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解决问题

小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当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之后,再认真组织语言,准确阐述自己的疑问,自然就会想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树立起学习的动机。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消除心中的疑惑,达到阅读学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产生疑问:“鸟的天堂在哪儿?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从阅读中获得有关的信息,大部分学生知道了“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但对于“为什么是鸟的天堂”还是不能解答,为此,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的学生说:“因为鸟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有的学生说:“没有人打扰鸟儿。”学生们通过交流讨论,使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这样教学,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阅读理解的水平。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真正转变为阅读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质疑发现问题,自己组织语言提出问题,主动探寻问题的答案,全面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高校理财理念意识的形成分析 篇4

致富之道在于有法、有心、有度。懂得如何运用,如何开发,如何生产,如何储蓄,财富就会源源不绝。这就是理财。

所谓理财,顾名思义就是对财产的经营。它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习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理财做得好首先就要有一个全盘的规划。明确目标,善于理财,是通往成功之路的物质保障。近年来,学校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学校发展这么快,和校领导的大理财观,每位员工的良好的理财意识和节约意识是分不开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理财的主体,要理好学校的财,就要靠大家共同努力去经营。

学校领导应重视理财文化的建设和理财理念的建设,用自身行为去倡导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做表率。学校各级管理层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理财的成效和理财文化的风格,建立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带动管理者及师生员工树立科学理财、节俭办学的理财理念,形成规范的良好气氛。

2 掌握正确理财方法

理财,其方法很多,那么作为单位理财,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手段,即开源、节流和管理。开源,顾名思义就是:开辟源头减少流失。也就是开辟增加收入的途径,让钱能生钱。节流,就是节约开支,避免浪费。

开源和节流是理财不可或缺的理念。

管理,则是保障,监管到位才能使开源有道、节流有方、花钱有理。

同时,笔者对单位理财又做了一个归纳,就是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即以管钱为中心,以开源为起点,以节约为重点,以管理为基点。下面分四个方面和大家探讨。

2. 1 广开财源是理财的前题

财源也就是收入,加强财源建设,是当今理财提出的新模式。那么,作为学校的财源一共有内、外两块。也就是说,对内,我们要不断挖掘潜力,提高造血功能,培植乡镇财源。对于学校来说同理,虽然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但这部分钱仅仅是过日子的,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国家尚未做到按需分配,这就要求我们应积极想办法广开思路,为学校“开源”。

一是利用现有的政策、规定,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筹集更多财政资金,满足学校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

二是 “以点带面、多元并举”建设多元化学校: 优化处室与个人职能与职责,完善制度建设、标准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效益,使处室与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让系部有更多自主权,把系部办活; 充分挖掘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潜能;灵活运用政策,把握每个项目的收益、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实行合作模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 “理实一体、校院一体”的办学特色。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为学校创收。

三是加大教、科研支持力度。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以发展专项为依托,给予足够支持,争取更多专项经费,从而增加学校附加收入。

2. 2 有效节流,打井深水

有了生财的出路,挣来的钱也要花的有名目。 《易·系辞下》中就曾提到“言圣人治理其财,用之有节。”想要打深这口井最好的办法就是量入为出、节约理财。

( 1) 量入为出: 把握现有资源、专业融通、加大预算管理作用,合理安排钱财的使用,给予系部更大的支持与政策,利用专业特色自主创收、有足够的空间使之活起来。

( 2) 节约理财: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节约是理财的有效途径,也是经营中的重要环节。秦朝丞相李斯曾言:“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勿以善小而不为,于细微处见精神。”

学校推行的数字化校园就是一项节约的方法,如果结合学校今年校长提出的绿色校园,真正做到数字校园、无纸化办公,那么学校共300 台打印机,每年油墨、纸张等耗材的消耗费用在30 万元左右,这等钱无形中就节约了下来。

积羽成舟,滴水成河。由小到大见微知著,积累起来将会创造多大的财富。这不禁让我想起李商隐的感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可见,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陪伴一生的素质,一种以校为家的责任、一种优秀的习惯。

学校提出绿色理念,打造 “绿色校园”。又对节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低碳、绿色、高效、智能……将为学校下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 3 高效保障,永筑堤坝

我们依靠开源和节流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管,资金才会有所保障。有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钱是怎么花掉的,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收入。没有这些基本信息,就很难制定预算,并合理安排钱财的使用,搞不清楚什么地方该花钱,也就不能在花费上做出合理的改变。

而对于学校,加强监管是保障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强化 “预算调控意识”,把握现有资源、加大预算调控作用,做到先 “预”、再 “算”和后 “花”的能力,就是让我们的钱在花出去之前就打好算盘。

把握每个办学项目的收益、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实行合作模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 “理实一体、校院一体”的办学特色。

把握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发现资金陷阱、防止违法行为、加大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 完善机制,使手中的钱,收有凭、支有据,维护学校利益,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让学校发展有所保障。

2. 4 理财文化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前面我们已谈到理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文化。正确的规章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而优秀的文化却能引领人。任何一种文化理念都有自己的根基,否则它就失去了成长的动力,对理财理念来讲,主要是怎么让理财理念上升到一定高度,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使当家理财思想、主人翁意识、勤俭持家思想,在我校教职员工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把一些落后的不自觉的行动变成一种积极的自觉的习惯,从而激发我们的热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意义,这就是理财的文化之根、动力之源。理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应把它纳入学校厚重文化建设体系中去,构建我们学校自己的理财文化观念,通过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营养,不断总结理财活动中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塑造良好的理财文化,并以此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

3 检验理财效果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贷浑浑如泉源”。掌握及实施了一系列的理财方法,更让我们欣喜的就是享受理财给我们带来的甜美的果实。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校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一年实现一次新跨越,完成了由普通专科到全省专科名校的升华;学校收入增加了3 倍、校园面积扩大3 倍,体育馆,图书馆,善教楼,模拟中心…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校园树木成行,郁郁葱葱。观念决定思路,思路才能决定出路。所有的这一切跨越与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力保障,那么在没有一分外债的前提下,我们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不单单是学校正确执行了财务资金的管理与投入,更重要的是理财的观念早早渗透到了学校的管理文化当中,才有了今天足以令同行们艳羡的大学城。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理财之道,蜿蜒若溪,选择理财,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学会理财,就拥有了更多的生活出路; 科学理财,财为我用,创新理财,走向成功。

摘要: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经济脉搏快速跳动的今天,人们的理财、投资理念逐步走向成熟,股票、基金、债券、储蓄、外汇、保险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个人理财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理财按其主体分类,分为政府理财、公司理财和个人理财。文章探讨了公司理财,即学校理财。我们每个人都是学校的一分子,学校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怎样理好学校的财?怎样能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文章提出一个论题:让理财成为理念。

关键词:高校,理财,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红光.高校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5(1).

[2]槐颖.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应用于高校财政经费投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

意识形成 篇5

广东云浮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 莫惠芬

部分高中学生缺乏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不能正确地用英语思维和英语语言习惯去正确地表达,因此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摆脱不了其母语(汉语)思维及其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写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汉式英语。要训练学生写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比较汉英句式的差异,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

一.运用恰当的语序

汉语句子的语序特点是根据事物发展的时空顺序和事理次序逐一展现,习惯表达为“某人于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汉语状语(时空)一般位于主谓之间,呈“主状谓宾”模式。而英语句子的特点是抓重点“某人发生了什么事(主谓宾)”,“何时何时地(状语)”是次要信息,先主后次,呈“主谓宾状”模式。如:

• 我昨天在街上遇见了陈老师。

I met Mr Chen on the street yesterday.汉语句子语序呈现了“主状谓宾”模式,英语句子语序呈现了“主谓宾状”模式。了解状语在汉英句子的位置差异,是学生能够顺利地表达地道英语的关键。如果多个状语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英语句子是按“方式—地点—时间”排序,先小后大,和汉语句子排序表达刚好相反。

• 她下午五点钟在课室认真做作业。

She did her homework carefully in the classroom at five o’clock in the afternoon.通过练习,学生充分认识了英语句子“主谓靠近,主谓靠前”的特点,就可灵活运用英语的一般语序“主+谓+(宾)+方式状语+地点状语+时间状语”进行英语句子表达,初步懂得运用英语思维进行交际。

二.树立正确的主语意识 1. 无主句转化为主谓句

汉语句子主要是通过语义的搭配和字词的意义而连接组成,以达义为主,通常没有明确的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因此,汉语中无主句(无主语句)比比皆是;而且作文内容中的信息点也多是无主结构。例如:

• 下雨了。

• 楼前栽了两棵树。

英语句子通常具有完整的结构和较强的逻辑关系,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不可或缺。因此,汉语的无主句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补出主语或改变句型,使句子结构符合英语句法规范。汉语无主句的英译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选用适当的名词或代词补出主语

根据上下文选用适当的名词或代词补出主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 下雨了。

It is raining.弄得不好,就会前功尽弃。If things are not properly handled, our labor will be totally lost.(2)运用英语的被动结构

把汉语无主句中的宾语转换成英语被动结构中的主语,这是汉语无主句英译时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

楼前栽了两棵树。

Two trees were planted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这儿将建一座图书馆。

A library will be built here.(3)采用祈使句式

汉语中表示请求、命令、号召、标语、口号等无主句,可仿照英语中的祈使句来译。例如:

在校门口集中。

Please gather at the school gate.2.汉式主语转化为有效主语

在汉语句子中,多数词性都可以充当主语:不但有名词性、代词性主语,还有动词性主语、形容词性主语、和状性主语等。但在英语句子中,主语往往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等词是不能直接做主语的,须经过形式变化,转化为有效主语,才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1)动词性主语转化为动名词(V-ing)或不定式(to do)。汉语中的动词可以直接做句子中的主语,而在英语中这是不成立的。英语基础薄弱的山区学生常犯此类错误。如:

说比做容易。

Say is easier than do.锻炼有益身体健康。

Do exercise is good for health.根据英语句法,简单句中只有一个动词充当谓语(并列谓语除外),其它动词只能用非谓语形式(V-ing, V-ed, to do)表达。由于是作主语,只能考虑动名词(V-ing)和不定式(to do)。两者区别在于:动名词表示习惯性、一般性动作或行为;不定式表示具体的、将来的动作或行为。

所以,可把上述句子改为:

To say is easier than to do.(具体行为)

Doing exercise is good for health.(习惯性动作)

Shopping online is very popular.(习惯性动作)(2)形容词性主语转化为名词形式或being +adj.形式。英语中的形容词是不能直接做主语的,只有转化为名词或being +adj.形式后,才能充当主语成分。而受汉语的影响,学生在英语表达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

快乐是不能买卖的。

Happy can’t be bought and sold.→ Happiness can’t be bought and sold.(3)状性主语转化为状语,另定主语。汉语用时间和地点作为主语的现象很普遍,它们实际上是句子的话题,放在了主语的位置上。在英语句法中,一般没有状性主语,时间和地点往往用作状语。如

公共场所禁烟。

Public places banned smoking.→Smoking is banned in public places.学生们很高兴夏季来了,因为夏天可以游泳了。

The students are happy that summer is coming, for summer can swim.→

The students are happy that summer is coming, for they can swim in summer.三、树立正确的谓语意识

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英语句子思维,也就拥有了基本的句子意识。能写出正确、优美的句子了。学生常常在写的能力还不成熟的情况下便匆匆提笔学写作文。这种随心所欲、漫无目标的方法只会制造大量的补课难题,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提高英语基础薄弱的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要从实际出发,从最简单的基本句型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训练,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英语句子的能力。

1. 区分状态句和动作句

基本句型训练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强化英语句子意识,同时也可有效地使他们杜绝Chinglish,针对山区学生的认知水平,笔者把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型简化为两种:状态句和动作句。状态句表示的是属性,动作句表示的是动作。

结构:状态句: 主语 + be(系动词)+ 表语

动作句: 主语+ do(实义动词)+(宾语)

学生要在句型训练的时候肯定自己写的是状态句还是动作句,确定后再确定所用的动词是be还是do,让他们知道动作句和状态句就如平行线一样,永远不能相交,即句子是不能同时出现这两个动词的。

2. 重视动作句的谓语形式。

明确了所表达的句子用动作句,还要考虑谓语的正确形式。在汉语句子中,时态大多数是通过副词来表达的,比如“现在”、“正在”、“了”、“将”、“以后”等,谓语动词的形式不需要任何改变。但在英语句子中,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会具体体现在谓语动词的形式上,也就是说,谓语动词会有时态和语态的形式变化。显然,山区学生对这一点缺乏了解或不够重视。受定势母语思维影响,他们在进行英语表达时,欠缺考虑谓语的正确形式,导致在英语作文中谓语动词的错误占了绝对比例。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谓语动词的表达方面上要兼顾时态和语态的形式变化。如:

他正在讲故事。

He is telling a story.他讲了一个故事。He told a story.他将讲一个故事。He will tell a story.男孩是由祖母扶养大的。

小学生形成符号意识能力的途径 篇6

关键词:小学生;符号意识;途径

在小学阶段学生进入了一个吸收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逐渐开始形成和完善相应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因此,这个阶段是学生形成符合意识能力的关键阶段,必须要重视。对于数学符号来说,其出现要比数字晚,但是也比数字多,数学符号在世界各国都是通用的,现阶段存在使用的数学符号大约有两百多个,在小学教科书里比较常用的数字符号大约有十种,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比较基础的符号。下面就对符号意识形成的途径和培养进行详述:

一、小学生形成符号意识能力的途径

1.让学生明白符号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数学符号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数学符号就没有数学这个抽象的學科。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的时候,学生要形成数学符号意识。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开始阶段,也是学生认识到数学重要性的阶段,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号意识。要让他们有掌握符号的意识,明白数学符号的重要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符号意识,让他们明白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数学符号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一种固定的方式来表现抽象的数学问题,让这些小学生来清楚直观地懂得数学运算过程。

2.建立小学生对符号的初步认识

在教小学生认识符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最好能联系到小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这样就能让学生明白符号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吸收数学符号知识,培养他们对数学符号的认识。小学生的年龄都不大,很喜欢扎堆玩耍,大家一起分享玩具和小零食,但是这个过程中也会因为分配不均匀导致一些小问题,大家要想分配得更加合理就需要借助数学符号组成的数学式了。如,小明的铅笔盒里有8根铅笔,小兰的铅笔盒里有5根铅笔,他们两个希望把铅笔放在一起,但是因为铅笔的数量比较多,他们放在一起就不知道有多少铅笔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这个“+”号,让学生认识这个符号,让他们明白加号是把数字整合到一起的数学符号,利用这个符号就能把铅笔数量变得多起来,通过这个活动小学生对数学符号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心理上也形成一个初步概念,数学符号可以让他们知道铅笔是多了还是少了,小学生对符号的初步认识就建立起来了。

3.让小学生对数字符号形成意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结合生活让小学生直观地面对数学符号,形成数学符号意识。如,在教学“+”号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像红十字会的标志,像医院的标志等。还可以把一些事物或实物进行整合。如,在一间教室里男同学20名,女同学15名,那么这个教室里一共有多少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把20名男同学写在左边,15名女同学写在右边,中间放置一个大大的“+”号,我们就可以得出具体的数字35,也就是说这个教室里一共有35名学生,即班集体里的学生总数就是男同学的数量加上女同学的数量。这样就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符号意识,让他们知道在学生计算中要运用数学符号。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只有在计算中使用的数学符号,才能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这些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强化小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为了更好地强化学生符号意识的形成,教师就要不断化解符号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人为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数学知识情景,帮助学生强化符号意识的培养,如,在教学中遇到多次运算的情况时,就可以给学生出示事例:数学老师比小红大19岁,那么小红1岁的时候,数学老师多少岁了呢?那老师25岁的时候,小红变成多少岁了呢?那么小红长到5岁的时候,数学老师多大了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回答:1+19;25-19;5+19。通过这样一个将数学教师和班级里的学生融入一起的例子就能不断强化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还能说明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变化的是数学符号。只有很好地熟悉了数学符号,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综上所述,数学符号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变换模式,又是可以把数学问题直观表达的一种方式,属于抽象与直观的结合体。小学生要很好地了解各个不同数学符号的功能和定义,明确数学符号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要形成符号意识,运用数学符号来解决数学问题。培养符号意识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强化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形成,才能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丽娜.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指导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意识形成 篇7

一、突出概念、规律的建立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教学的实质是学生知识发生的过程, 是使静态的书本知识内化到动态的学生物理思维中去思考和认识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协助学生经历感知物理的背景→体验物理本质→概括物理抽象→反思物理应用的完整的物理学习过程, 通过背景创设把新的物理知识多方位、多角度地同自己内部的知识和经验建立起联系, 在心理上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如在“简谐运动图象的描绘”的教学中:

1.让一学生提着摆线的一端O点 (摆线的另一端套着装有适量红墨水且瓶口倒置的盐水瓶) , 如图1 (甲) 所示, 在A点释放盐水瓶, 使其在同一竖直面上稳定地左右摆动.

设问一:漏下的红墨水在水平地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什么图形?

2.让该学生以适当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前走.

设问二:此时水平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又是什么图形?与刚才比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创设应用背景, 让学生形成表象, 初步感知简谐运动的图线形状.

3.设问三:猜想人不走动, 假设地面会向后匀速运动, 留下的痕迹又会是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4.呈现自制教具, 我们可以用如图1 (乙) 的装置来验证设问三.以装适量红水的注射器借助橡皮筋的作用射出红墨水来代替盐水瓶漏下红墨水, 用匀速拉动木板来代替地面的匀速运动.注射器在竖直面内左右摆动平稳后, 安排学生匀速拉动铺了白纸 (纤化纸) 的木板.

设问四:注射器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白纸上形成的曲线形状是什么?

【设计意图】提取物理模型, 类比拓展知识, 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5.布置每个学生独立地利用书上数据在坐标纸上半定量描绘图线的形状

设问五:在坐标纸上得到的简谐运动图象类似于数学上的什么图形?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 由学生亲自获得知识, 充分体验知识获取的过程.

教学前不少学生难以想象:始终在一段有限弧度上做往复运动的物体, 其位移竟然会随时间按正 (余) 弦规律变化,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素材, 应用能力匮乏所致.因此, 教师能在课堂上尝试该板块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 展示学习的完整过程, 再以彼此相关、逐次递进的探索性问题群来点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亲自描绘出图象的形状,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应用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中主动地内化知识, 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提升知识应用的能力.

二、重视实验的设计、分析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物理学中任何一个基本概念、规律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 而实验的设计、实验条件的选取、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都需要进行科学的思维.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重视实验的设计、分析过程, 可以十分有效促进物理应用意识的养成.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片断中,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而这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 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开门见山地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的基础上, 可设计如下演示实验.

实验1:大小相同的硬纸片与薄纸片在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2:薄纸片揉成纸团与硬纸片在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3:取一张薄纸与粉笔头由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实验4:把薄纸揉成纸团与粉笔头由同一高度自由释放.

问题一:是重的物体下落快, 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从而论证了物体下落快慢并不取决于物体的重量)

问题二:怎样从道理上论证物体下落快慢并不取决于物体的重量? (自学教材中的伽利略的推理, 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问题三:是什么原因导致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 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 (是空气的阻力)

实验5:把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金属片、小羽毛、小软木塞、小玻璃球等放入牛顿管中, 在管内有空气和抽成真空两种情况下, 把牛顿管倒立过来, 观察比较这些物体下落的快慢.

问题四: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物体的下落运动?又怎样做才能使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没有空气阻力, 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 轻或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展示:自由落体的闪光照片. (由图可以看出, 相等时间内, 小球下落的位移越来越大, 表明速度也越来越大.让学生动手测量, 相邻的位移之差是否相等, 由刻度尺量出相邻位移之差相等, 因此, 可以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

该实验的设计, 能使学生的情感、兴趣、动机都处于积极状态, 能有效地把观察、分析、讲解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促使学生对自由落体有认识上的转化和飞跃;而且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还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了能力.

三、展示、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学习物理最重要目的在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发现,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 应充分展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同时, 由于在解题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因此, 在解题过程中还应对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解题过程中自己是怎么想的, 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收, 自我剖析找出原因;反思自己的思考与老师、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 比较借鉴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 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熟练掌握解题技能,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优化物理的应用意识.

如一圆盘静止在桌布上, 位于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 如图2所示.已知盘与桌布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1, 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2.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 加速度方向是水平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 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解析:设圆盘的质量为m, 桌长为L, 圆盘在桌布上的加速度a1=μ1g, 桌布抽离后圆盘在桌面上的加速度a2=μ2g;设圆盘刚离开桌布时的速度为v, 移动的位移为x1, 离开桌布后在桌面上再运动的位移为x2后静止, 则有:v2=2a1x1=2a2x2;

圆盘没有从桌面上掉下的条件是

设桌布从盘下抽出所经历的时间为t, 在这段时间内桌布移动的位移为x, 则:

解此题时, 有较多的学生对盘、布分离状态分析错误, 以为桌布运动到桌边时盘、布才分离, 若果真如此, 此刻圆盘也该运动到桌边, 且具有向前速度, 那势必会掉离桌面.反思此题, 其实圆盘参与了两个物理过程:首先在桌布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滑动摩擦力μ1mg为动力, 之后在桌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滑动摩擦力μ2mg为阻力.所以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析两个临界状态, 一个是桌布何时与圆盘分离, 另一个是圆盘恰好不掉离桌面的临界条件.所以只有这样做好对解题过程的反思, 才能弄清问题的细节、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 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转化.

四、尝试、体验提出物理性问题, 培养物理应用意识

物理问题是物理发展的原动力, 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心向, 促使他们积极去思考.所谓“物理性问题”是指物理教学中, 通过给出某一情境 (可以是一段文字、一幅图片或一段多媒体视频等) , 要求学生根据所展现的情境, 提出若干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一章时, 学生感觉到天体看不见、摸不着, 天体运动公式繁多, 觉得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宇航员出舱“漂浮”在地球外层空间的一段视频, 尝试让学生提出若干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涉及力、电、热、光及原子物理等方面) .此时, 课堂立即活跃了起来, 头脑里也瞬间产生了很多问题, 诸如:

宇航员是否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宇航员受力是否平衡?

“漂浮”着的宇航员如何在太空行走?

“漂浮”着的宇航员相对于地球是运动还是静止?

宇航员看到的天空的颜色还是蓝色的吗?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与同伴交流?

宇航服防宇宙射线辐射的原理是什么?等等.

又如在学生学完《电场》一章知识后, 可以留给学生这样一幅情境:雷雨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请针对这一现象, 提出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课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提出了如:

云团中的电荷是如何产生的?

闪电与雷鸣是同时产生的吗?

闪电中释放的电能能利用吗?

闪电的温度有多高?

能否根据闪电和雷鸣的时间差来估算云层距我们多远?等等.并且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探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经常性地通过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物理性”的、开放性的问题,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强化了物理应用的意识, 更深刻地掌握了所学物理知识.

小学生责任意识形成机制研究 篇8

一、自觉性是责任意识的本质特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所谓的“意识”是人最高级最主要的反映形式, 恩格斯说:“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 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 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 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 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1]它是人自觉地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 就意识而言, 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但是, 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镜子式的反映, 是经过主体加工的反映。

责任意识属于人类意识的范畴, 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即对社会规范、个体的社会角色及其社会规定性的反映。责任意识与一般意识所不同的是, 它不仅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还需要在反映的基础上进行认同, 将反映的结果内化为自身的信念, 并辅之以相应的情感。正如黑格尔所讲, “道德之所以是道德, 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2]经过内化的责任意识才能真正地对人的行为进行调控, 从而自觉履行自身的责任。从这个层面讲, 责任意识并非是外部世界强加于人的约束, 而是责任主体的内心信念, 是责任主体的主观诉求。因此, 自觉性是责任意识最鲜明最基本的特征。基于这一本质特点, 责任意识的培养只能是一个主体建构的过程, 传统的“外烁论”是违背责任意识发展规律的。

二、小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基本机制

责任意识并非生而有之, 它是在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体验———建构的过程。其形成机理包括四种基本机制。

(一) 认知机制

责任意识的形成, 是以对社会规范、社会角色及其社会规定性的认知为前提的。小学生对责任的认识是通过接受、体验两种基本方式获得的。在小学生的认知中, 接受性学习是基础, 体验性学习是接受学习的提高和超越。小学生责任认知的过程是一个以接受学习为基础, 借助体验方式进行的接受———建构过程。

小学低年级的责任认知方式以非选择性学习为主, 对规则和规则倡导者的尊重是责任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小学阶段的儿童, 其道德发展仍处于“他律”阶段, 这使得小学生在对责任的认知中, 将成人社会的规范、成人的观点视作必然, 从而非选择性获得学习成为其主要学习方式。皮亚杰认为“所有道德都是一个规则体系, 而且, 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去求得”。[3]儿童对规则的学习首先是出于对规则的尊重, 王健敏在其《道德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方式》一文中提出, “对规则的倡导者的尊重情感是规则接受的必要条件”。因此, 儿童的规则学习是建立在对规则及规则倡导者尊重的基础上的, 出于尊重, 儿童对规则会进行非选择性学习。儿童的规则学习是从游戏开始的, 以游戏的简单规则的学习为基础, 进而学习较为复杂的社会规则和规范。作为社会, 社会规范会以倡导或禁止的方式作用于儿童, 儿童以社会所倡导的规范作为自己的标准, 获得对社会主流或优良道德规范的认知。需要明确的是, 这种获得性学习意味着小学生对责任的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的, 在获得性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内化将认知结果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

在强调获得性学习为主的同时, 我们还应当关注体验在责任认知中的作用。体验是一种基本的人类心理活动, 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感受。体验性学习是责任认知的辅助方式, 是指在责任认知结构和具体责任活动环境中对责任的内涵与价值的一种情感体验, 其本质是借助特定的具体环境或事件, 促使个体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分析特定社会角色的责任的内涵, 通过价值判断, 进而提高个体责任承担的自觉性。在体验性学习中, 儿童在活动环境的刺激下, 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的责任认知, 对活动中自身或他人的行为进行责任分析与判断, 依据判断的结果不断进行责任认知结构的构建。由于这种体验学习所获得的认识是源自具体的活动并经过价值选择的, 而且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 因而很容易被认知结构所同化。

(二) 情感形成机制

在责任意识的结构中, 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承担责任的心理认同感, 这种心理认同感通过为履行这种责任而采取积极的行为表现出来。它可以为责任行为提供动力性支持。

从个体的纵向发展看, 婴幼儿时期良好的亲子依恋是责任情感体验的发端。根据朱小曼教授的研究, 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依恋是婴幼儿愉快情绪社会化的开端, 它是健康情绪的表现, 也是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意识的萌芽。婴幼儿在良好的依恋中可以获得愉悦感、安全感, 并以母亲为安全基地, 探索外部世界, 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我国学者李丹在对早期依恋对儿童以后的影响研究中认为, 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自己、对父母、对同伴的信任感, 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探索能力, 可以为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 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决定着其最初的社会态度, 而人类的责任感正是基于这种社会态度。

自我意识和同情心是责任感发展的基本动因。自我意识不仅意味着可以将自我与他人区别开来, 还意味着个体对自身价值的关注。每一个人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都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与自尊、自信等积极的情感体验相对应的。对个体而言, 承担责任的行为就意味着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责任主体会因此产生自豪、自尊等积极的责任情感体验;反之, 未履行自身的责任则会引发消极的责任情感体验。因此, 自我意识的发展推动责任主体自觉地承担责任, 自我情感体验的满足需要带动着责任感的发展。同情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格品质, 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 并对其行为表示关心、支持、援助的情感。道德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认为2岁以后儿童产生真正的认知同情, 这种同情已经具有了认知成分, 是在亲社会动机驱使下做出的行为, 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同情心。同情心是道德的起点和根源,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从社会心理学看, 人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移情是同情的基础。同情心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赞许, 使一个人感到精神上的充实和快乐。为了追求这种满足感, 同情心会促进责任行为的发生, 提升个体的责任感, 承担责任后的满足感也能使个体同情心得到肯定与加强。

小学阶段正处在自我认同感和对他人尊重感、关怀感发展的重要时期, 自我认同和同情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责任感的形成, 因此, 对于责任情感体验的发展而言, 这是一个关键期。

(三) 价值选择机制

生活中的道德价值是多样复杂而又充满竞争的, 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在责任问题上亦是如此, 对责任的价值选择决定着人的责任意识。

在责任意识的形成过程中, 主体在认识社会规范、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对社会角色的规定性的同时, 经常面临多样化的选择或自身价值标准与社会价值标准的冲突, 面对这种情况, 它要求主体运用已有道德认知结构进行价值辨析, 必要时还需要运用意志力量进行抉择, 这种选择的结果是主体为自己选择某些责任。在这种价值选择中, 个体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即使是成长于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不同个体, 由于其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同, 所做出的最终选择也可能会大相径庭。

当然, 这种价值选择会受到社会环境、主体自主意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价值选择的影响方式主要是倡导和禁止, 倡导与禁止以暗示和明示的形式影响所有的社会成员的价值选择。而个体的自主意识发展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这种差异也直接影响着主体的最终价值选择。

小学阶段的儿童, 自主意识发展滞后, 道德认知结构也尚待完善, 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价值标准, 是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的。这一阶段的价值选择主要是在社会环境引导下的选择, 被动和盲从是最为显著的特点, 因此, 如何控制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最应关注的问题。

(四) 反思机制

从实践层面看, 责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拘于认知领域, 对责任的践行是不可或缺的。责任的践行可以获得最真切的情感体验和最直观的道德认知, 这些对于责任意识都是必要的支持。

对于自身或他人的责任行为, 个体可以借助有效的反思, 实现对自身责任意识的内部评估, 这种内部评估可以修正已有的责任意识, 也可以促进新的责任意识的生成。所以, 反思机制是责任意识生成中不可缺少的。

“道德反思是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种形式, 强调反省、内察、体悟, 以亲身经历为基础, 进行理性思考, 反躬自检, 以求道德提升。”[4]责任意识的反思机制亦是如此。个体在生活中借助对自身责任行为的体验或对他人责任行为的观察, 会获得最真实、最深刻的感性认知, 这种感性认知是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之间的纽带, 借助对这种感性认知的理性思考, 个体可以实现对自身内部状态的重新认知, 并重新进行内部评价, 评价的结果可以促进和完善自身的责任认知结构, 亦可以调控自身的责任情感体验, 使之更好地与真实社会环境相适应。这种自我调控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责任教育。责任意识反思机制最基本的方式包括观察学习、体悟、内省。

小学阶段的儿童, 由于受到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 其反思机制主要依靠观察学习和体悟, 特别是亲身体验。依靠亲身体验, 儿童可以获得对责任的直接认识, 可以通过亲身的践行, 体验责任的价值;依靠对他人责任行为的观察, 儿童也可以获得对责任行为的榜样学习。

三、结语

责任意识的形成从本质上是一个体验———建构的过程, 认知机制、情感形成机制、价值选择机制和反思机制共同组成了责任意识形成的内在机理。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点, 小学生责任意识无论在内容, 还是在形成过程上都有自己典型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23.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157.

[3][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伊迪伯格出版社, 1932.

意识形成 篇9

一、“符号意识”的价值内涵及其特质

所谓数学的“符号意识”是指, 用一种代号 (文字、数字、图形和表达式等) 去替代和简化一种事物, 符号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自由思维和自由创造。在操作符号和整体感知符号的过程中, 儿童逐渐形成“符号意识”, 形成初步的“代数思维”。

1.直观性。符号是儿童思维的内在表达, 符号是与儿童的隐性思维表达相呼应的。在儿童数学中, 符号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在儿童数学学习中, 教师要在儿童数学经验的基础上, 用数学的符号化语言将数学的规律、法则、公式等进行形式化表达。让儿童体验到数学的“符号化世界”, 感受到符号的意义与力量。

2.简约性。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数学的符号让繁杂的数学知识得到了“简约化表达”。在人类的实践活动过程中, 符号是对事物、关系的通用式的凝练表达, 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数学语言。例如, 根据三角形的形状, 人们用象形符号△表示;根据垂直、平行的特征, 人类用⊥、∥等符号表示。符号是生活原型的简约化表达, 可以由符号的形、音、义来加以理解和运用。

3.普适性。儿童数学中数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算定律等如果用字母来表达就具有普适性。例如在小学阶段“a+b=b+a”, 这一加法交换律不但适用于整数, 也适用于小数、分数等;“s=vt”这一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公式不但适用于相遇问题, 同样适用于追及问题, 等等。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数学规律等, 既简单明了, 又能概括出一般规律, 比起日常语言, 符号语言更加明确、易记。

二、儿童“符号意识”的形成策略

在儿童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儿童在情境中理解数学符号、创造数学符号、运用数学符号, 帮助儿童感受、体验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其表达式、关系式。引领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发展儿童的“符号意识”, 并将儿童的“符号意识”导向儿童初步的“代数思维”。

1. 结合教学内容, 感受数学符号的价值。儿童数学符号的运用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数学符号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诸方面。首先要让儿童认识常见的数学符号, 如运算符号“+”“-”“×”“÷”;关系符号“>”“<”“=”;字母符号“S=ah÷2”;结合符号 () [] ;单位符号“﹪”, 等等。其次要让儿童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如行程问题公式“s=vt”, 梯形面积公式“S= (a+b) h÷2”, 等等。再次, 要让儿童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出符号信息, 并用符号初步进行运算和推理。教学《认识数字5》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 册) , 数字5 可以表示5 个人、5 朵花、5 只鸟、5条鱼, 等等。难怪孩子们在学习中会自然而然生发出“5 可以表示这么多种东西”“5 的本领真大啊”的感叹!

2. 参与创造符号, 体验诞生历程。大多数数学符号是约定俗成的规定, 是历史传承的结果。在儿童数学教学中, 必须让儿童领略符号被规定的生动历史, 体验数学符号的诞生历程, 让儿童参与创造数学符号, 感受符号源头闪烁着的人类的自由思维。例如教学“认识乘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3 册) , 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日情境:李明同学今天过生日, 李明的好朋友都来参加, 李明准备给每个好朋友2 块小蛋糕, 如果来了2 位大朋友、3 位小朋友, 李明要给他们多少块蛋糕?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孩子们纷纷用“2+2=4 (块) ”“2+2+2=6 (块) ”来表示。伴随着朋友越来越多, 孩子们有的用“2+2+2+……+2 (50 个) ”来表示;有的用“2 △ 50 或50 △ 2”来表示;有的用“50 ○ 2”来表示;有的用“50 ☆ 2”来表示, 等等。其中有一个孩子用“50+2”表示, 许多孩子叫嚷着, “老师, 不行, 这是加号, 50+2=52”。为此, 笔者即时抓住这一生成性资源, “是啊, 如果我们把这个‘+’转一转, 变成‘×’,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乘法。”在数学符号诞生的原发地, 孩子们感受到符号并不遥远, 他们也能创造数学符号。

青少年篮球意识脑机制形成研究 篇10

一、篮球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被认为是篮球运动最宝贵的精神, 是比赛中指导其正确行动的“灵魂”。

1. 篮球意识的概念与本质。

“篮球大辞典”对篮球意识的定义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 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目前, 从国内外的篮球比赛看, 队员的体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 篮球意识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篮球水平和世界篮球高水平国家的差距, 不仅仅是技战术水平, 更重要的是篮球意识、篮球理念以及篮球文化的差异。

2. 篮球意识的结构。

篮球意识的结构分为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对其分析应建立在哲学、逻辑学和篮球实践的基础上。宏观结构是指运动员对篮球实践客观存在整体的主观反映 (如规则意识、进攻意识、防守意识等) ;中观结构是指运动员对篮球实践客观存在的局部的主观反映 (如时间意识、空间意识、行为意识、技术意识、战术意识、身体意识以及位置意识、配合意识、对抗意识和应变意识等) ;微观结构是指运动员对篮球实践客观存在的具体方式的主观反映 (如时间差意识、空间差意识、得分意识、助攻意识、篮板意识、封盖意识、夹击意识等)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青少年篮球意识形成的脑机制。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篮球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恩格斯说过, “人们的意识和思维, 不论看起来有多么的超感觉, 他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篮球意识是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可以说, 篮球意识就是人脑对篮球实践活动的一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心理过程的最高形式意志过程即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2. 篮球意识的初步形成。

篮球意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篮球实践的基础上, 通过对篮球规则、技战术等由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到想象的认识过程。这里的认识不仅停留在对“篮球运动过程”的感性认识上, 更重要的是实践过程中的激烈思维活动, 是理性认识, 包括观察、判断、分析、推理、比较等一系列心理综合形式;通过认识过程对篮球实践行为的体验, 确立正确的行为标准, 进而在篮球比赛实践中能动地控制比赛、创造有利的比赛条件。

3. 篮球意识形成的神经过程。

(1) 篮球运动技能学习的神经过程。篮球意识是在篮球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篮球运动中任何一项技能的学习、分化、提高和发展都与大脑的诸多机能密切相关。技能学习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大脑的运动学习和记忆过程, 属于非陈述性学习和记忆。高级哺乳类动物大脑内至少有两个主要的与记忆相关的系统。一个系统 (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 以边缘系统为主要环节, 与认知性记忆有关;另一个系统 (非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 以基底神经节为主要环节, 与习惯的获得和适应性反应记忆有关。陈述和非陈述性记忆神经这两条回路系统进入运动状态均需要来自大脑皮层的输入, 被感觉刺激激活的大脑皮层感觉区, 通常充当触发记忆起始的角色。

(2) 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是一个统一过程, 篮球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其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记忆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神经过程, 运动技能的学习包含新的运动环节的形成。一旦习得新的运动环节, 运动就变成半自动性的, 表现为一系列先天形成的反射的巧妙组合。要掌握一种新的技巧动作, 重复训练是必需的。开始时由于需要感觉的反馈, 这种特殊的动作完成得比较慢,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 动作就会熟练起来, 也就不再需要感觉反馈。因为反馈的信息重复到达运动皮层的某一特定区, 从而易化了这一大脑皮层所支配的肌肉的收缩。当训练一个特殊动作, 如篮球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时, 与这一动作有关的本体感觉冲动重复到达感觉皮层, 再通过皮层各区间的纤维到达运动皮层。当这一转化完成后, 感觉反馈也就不再需要了。重复训练可能增强大脑运动皮层所支配神经元的兴奋性, 从而易化相关肌肉群的收缩, 这种兴奋性的增强很可能与新的运动环节的形成有关。

(3) 篮球动作重复练习与运动学习的脑机制。运动系统中的大脑皮层是运动控制的最高中枢机构, 脑干和脊髓则属于较低级的中枢, 只为机体提供一些基本的反射性运动模式。正是由于脑干和脊髓这些低级运动中枢的活动, 才使得大脑皮层从对每个运动的所有细节进行管理这种繁杂的事物性活动中解脱出来, 发展更为重要的发起和控制随意运动的功能。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 学习新的动作技术总是首先要对该动作方向、幅度、结构等进行感知, 根据动作感知留下的视觉表象加以模仿, 并通过外部肌肉本体的反馈, 逐步形成动作表象。重复的训练正是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回顾、重复、修正、发展和创造自己的动作, 使神经与神经、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每一次动作的重复都会使相应的肌肉群产生生物电流, 并提高肌肉兴奋性。

(4) 篮球意识的发生, 即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对刺激物的反射机制。篮球意识的反射机制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将感觉和观察到的场景 (包括时间、空间、事态以及发展趋向等) , 经过大脑皮层神经思维的判断决策而采取的相应的行动。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锁的反应过程, 也可以说是观察 (感觉) →判断决策→应答的过程。感觉观察是前提, 判断决策是核心, 而应答行动是结果。具体来说, 就是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 通过大脑的高速运转, 由初级运动皮层、脑干和脊髓参与, 依次经过运动的计划、运动的编程、运动的执行三个阶段, 最终达到预期运动目的。

(5) 篮球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即人脑对篮球意识的时间、空间与行为效果的评价机制。篮球意识的时间、空间与行为效果的评价机制即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实际运用技战术后, 对篮球技战术运用的时间、空间和行为效果的评价和总结。这种第二信号系统的思维能力是篮球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篮球意识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信息刺激→思维选择→行动效果→形成概念模式→记忆系统。根据这个过程, 信息会通过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在脑中形成概念, 积累得越多, 篮球意识对行动的调控作用越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 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科学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主动在运动实践中的自我提炼的加工。它随着篮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 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实践中经受的磨炼而积累、提高。

(2) 运动实践是形成篮球意识的源泉。正确的篮球意识的形成是带规律性的认识过程, 即从感觉阶段到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的过程。思维加工的认识过程短而正确, 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所需时间就短, 建立的意识反射能力就强, 行动就正确。

(3) 篮球意识的形成, 关键在于实践过程中的无数次重复, 在于教练员无数次的指导和长期有意识的指引, 在于运动员自己的不断总结。科学的篮球训练能使身体与大脑共同参与运动, 指引运动员多思, 从而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

2. 建议。

(1) 注重教练员自身篮球意识水平的提高。

(2) 注重运动员自身智力结构、智力水平的提高和运动员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注重提高运动员的观察判断能力、决策应变能力, 利用时空优势确保技战术动作质量的实战能力。

(4) 注重选择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合理的手段与方法。

意识形成 篇11

探究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没有问题也就无从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养成感知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的习惯,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新的挑战.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使学生建立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渠道.针对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现状,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提出问题”这一环节的训练对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很高,教师不但要有高超的化学知识素养,心中更要有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2.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敢问、想问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问题的发现是思维的起点和前提,没有问题的思维只能是一种肤浅的被动的思维.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可以运用实验,也可用生活事例来创设化学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运用图表、幻灯、电影、电视、参观等,也可创设良好的化学环境.

二、精心组织,教给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不当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缺少的重要原因.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淡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形成与优化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发现、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主要有:(1)因果法:见到一个化学现象,要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就会提出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比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时,笔者让学生分组实验,结果有的组发现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而有的组则发现化学变化前后质量差异较大,为什么有的质量守恒,有的质量不守恒?(2)比较与联想法:比较同一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差异.比如,在学习常见碱的性质时,让学生了解NaOH暴露在空气中易潮解,Ca(OH)2暴露在空气中会变硬,把CO2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变浑浊,而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在对比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要注意对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绝对不暗示,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条件,提供机会,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化学教材精心安排了不少探究活动,有的还给学生提供了提出问题的定向暗示.教师只要正确引导就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提出问题.但是教师还应提醒学生,提出问题不都是如此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首先应有一个包括观察和回忆等在内的感知过程,其次还应有一个产生疑惑的过程,最后还应有一个思考筛选提出问题的过程.教材的主编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应当灵活地用教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时就可把握教学时机,运用“头脑风暴”式教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提出其他一些问题.如果教师在课堂能经常抓住时机多加训练,学生就能较快掌握对物质的观察、感知、思考、提出问题等环节,进而逐步形成习惯.

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努力使学生提出问题成为习惯.积极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多一些有意注意,进而感知、疑惑、思考、提出问题、深入探究.大自然是活的教科书,生产实践最能锻炼出人的情境.教师可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生产实践中尝试提出问题,以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也可以适当布置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意注意生活中某些化学现象,提出问题,然后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筛选、作进一步的探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适当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家庭小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感知事物、提出问题的习惯.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要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唯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意识形成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以影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影响着人们的法律意识。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上。

1 大众传媒与法律意识

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于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 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种传媒, 前三种称印刷传媒, 后三种称电子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传媒。在狭义上, 大众传媒特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种传媒及互联网。这些传媒与新闻传播关系密切, 即以新闻传播为重要使命, 因此又被称为新闻传媒[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电视、计算机的迅速普及, 新一代传媒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思想也备受各种信息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必然带来意识、情感、习惯等多方面的反思和改变。我们的法律意识也同样处于这种冲击和影响之下。

法律意识是法律文化观念的基本构成要素, 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思想、评价的总称。法律意识受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从认知阶段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前者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认识的感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表面、直观、自发的反映;后者则是主体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 是对法律现象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从法律调整过程来看, 可以把法律意识划分为立法意识、执法意识、司法意识、守法意识和法律监督意识。从主体角度来看, 还可以将法律意识划分为个体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2]。

2 现代法律意识

现代法律意识可以表述为:能够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代特征, 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同步的, 信任法律、尊崇法律的积极思想观的认知、掌握程度;具体来说, 即对我国法律制度表现为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人权保护、公平正义、权力制约意识等。法制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先进的与社会文明进步同步的法律制度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依赖于操作运用这些制度的人 (与所处时代相匹配的) 的素质, 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创造性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社会主体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现代化, 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思想方式、情感意向和人格特征的现代化。只有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民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与法制现代化进程相互协调, 这个国家的法制进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 一个国家国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程度往往会体现一个国家法制现代化的程度, 所以公民是否具备现代法律意识也是考察一个国家法制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所以如何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3 大众传媒对人们形成现代法律意识的积极意义

3.1 形成现代法律意识———时代的要求

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需要产生了人类社会。但是, 需要并不一定引起行动, 如对法律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人们会迅速产生使用法律的行动。法制化的社会, 一方面是指通过立法系统的决策活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另一方面是指法律应成为每位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但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帕曾提出过传播学理论中的“选择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对于受众来说, 总是愿意接受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一致或自己需要、关心的信息, 回避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抵牾的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3]。由于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人们对于法律感到陌生, 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或指控别人, 对许多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大量的侵权事件, 老百姓却安之若素、习以为常, 缺乏运用法律保护自我权利的现代法律意识。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长期处于权力层的地位, 习惯于对别人发号施令, 以权代法, 也习惯于接受更高权力层对自己的行政命令, 权力的长期强化, 形成了一套“权力价值观念和体系”, 因此对法律的约束感到很不习惯。老百姓长期处于接受与服从及被支配的地位, 更喜欢接受权力的庇护, 而不愿去惹法律的“是非”。这种法律意识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极为不利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人追求权利的法律保护意识和依靠法律促进个人自由发展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人民需要享受生活在法治社会中的幸福的愿望更加迫切。所以推动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转变是时代的要求。

3.2 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深刻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以数字影视和互联网为突破口的传播新媒体迅速普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手共进, 中国的传播事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使用,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不可或缺, 人们难以逃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大众传媒为社会提供新闻、信息、出版物、广播和电视节目, 使人们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满足人们的知情权。在人类历史中, 传媒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大众传媒制造着社会现实, 左右着我们的视听, 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传媒世界, 当今社会所有重要事件的发布和信息的获取都离不开大众传媒。所以在这种影响下, 文化与法律文化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作为法律文化一部分的法律意识也随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人们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逐步实现向现代法律意识的转变。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中国传媒在法律文化深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巨大的作用;或者, 还应当说, 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没有传媒作为平台, 没有传媒作为发现者、选择者、翻译者, 没有传媒的传播与放大作用, 法律规则不可能如此深入中国文化与中国普通百姓意识形态、行为规范的深层。人们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法律规范, 学习法律知识;通过专家对法律事件的分析, 可以提升对法律的认识;并且可以依照他人成功的法律维权经历, 在自己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诉诸法律。随着普法宣传、法律报道的越来越广泛, 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正在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中形成, 并将此付诸实践。在人们的意识中, 法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国家文件, 而是实实在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3.3 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积极作用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见,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制节目对人们法律意识现代化的促进。进入21世纪, 在我国的电视节目中出现了一支新的生力军, 那就是法制节目, 而且法制节目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推进日益丰富, 从“以案说法”到“今日说法”再到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开播,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台都普遍开办了法制节目的栏目。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电视传媒已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法律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法制节目越来越感兴趣,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关注法律问题。所以伴随着法制节目收视率的提高, 媒体也更加注重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报道, 知名法律专家、学者也纷纷现身说法, 使更多的人愿意关注法律问题, 学习法律知识。可以说, 这是大众传媒与人们的一种良性互动, 更是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一种积极促进。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热播, 并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 充分说明人们对法律事件的关注和对法律理论和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传媒运用自己所发现的案例以及对法律的翻译和解释, 使法律成为人们生活的规则, 而不是停留于社会规则, 在成文法与普通老百姓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人们通过来自于传媒的报道与介绍, 增强了对法律规则的认识, 并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浓厚的舆论氛围, 使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人们不仅知法守法, 在自我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 还会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正是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产生的积极影响, 即在提升个体法律意识的同时, 积极促进整个社会群体法律意识的现代化。

(2) 大众传媒对于民众参与法律制定积极性的提升。现今社会, 法律的制定已不只是立法者的事情。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 民众也积极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与修改工作中。为了适应这种民众参政的积极性, 党和政府在法律的制定与修改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询问、吸收广大民众的意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历史上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并通过电视向全国直播, 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 (草案) 有关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听取意见;2005年10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吸纳了许多意见的物权法草案“社会征求意见稿”。此前, 物权法草案和修正草案曾2次公开通过网络征询基层民众的意见。这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事件, 既标志着中国民主立法的进程, 也体现了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传媒这一先进媒介对人们参与国家事务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新兴媒介, 就不会有如此众多的民众参与到国家法律的制定与修改中。而民众广泛参与国家社会生活不仅促进了社会的民主进程、法治化进程, 民众自身的法律意识也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升, 而这种提升正是现代法律意识的要求。

(3) 大众传媒促使人们对法律事件的深层次思考。大众传媒对法律事件的深入报道往往会加深人们对法律事件的认识。在报道中往往会带来一些法律专家、学者的深刻的法理分析。人们在对专家意见的解读中, 不但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而且会更加主动地以法律的思维去思考社会事件。这种广泛的思考不仅会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 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这方面典型的案例就是“许霆案”。许霆一审被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经过媒体的报道,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也引起了人们的大讨论, 一时间专家学者、普通民众纷纷通过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 尤其是在网络上掀起了广泛的评论热潮。根据美国新闻学学者马克思韦尔·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的“设置议题理论”, 传媒在一定时间内选择某个议题进行强调报道, 使所选择的问题构成社会舆论的中心议题, 目的旨在使传播媒介选择并强调的问题对改变或坚定公众的态度产生强大效果, 或形成统一认识, 或引起关注和重视, 或提高“知名度”, 使某人、某事得到好评或相反。传媒从以往的消息传播媒介进化到了公众话题的设置者。事实证明, 如果在某一时期媒体突出强调某些问题, 其对公众的影响是十分惊人的[4]。“许霆案”一段时间成为媒体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社会问题, 相关的法律思考层出不穷, 可见传媒对引导公众思考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直接体现为法院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对“许霆案”改判。在这一过程中, 参与民众的法律思考和意见正是人们法律意识向现代法律意识迈进的真实反映。也正是在现代法律意识的推动下, “许霆案”才能得以按照社会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改判, 而公正的审判也将进一步推进公众对今后法律事件的理性思考。这种理性思考也将不断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进程。

以上论述, 只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对大众传媒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和现代法律意识形成的意义做了一些基本阐述。其实对于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大众传媒而言, 其对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影响可能远远多于本文的论述, 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推进人们现代法律意识的形成也是我们应当积极探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洪伟.大众传媒与人格权保护[M].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最佳现金持有量下一篇:森林资源管护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