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路径(共9篇)
形成路径 篇1
在一个人的人生成长中,个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良好的个性能够更好的与人相处,更好的融入社会,更好的胜任学习工作中的不同目标要求。个性的形成从小开始,对于幼儿而言,良好的个性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坚持性、耐挫力等等,本文主要针对幼儿良好个性培养进行具体阐述。
一、创设良好氛围保护幼儿自尊心
幼儿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仍然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当你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之后,往往很难恢复,或对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通过良好氛围的创设,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上课过程中,因为学前阶段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有限,此时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学生不自觉的会做出一些和课堂要求不一致的事情。有的孩子上课过程中突然爬起来走动,这时候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的训斥他,或许是他们累了起来走动一下,教师可以和颜悦色的询问小朋友到哪里去,或是用眼神对他进行提醒,通过这种暗示让孩子们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孩子们受到老师的提醒后,一般都会自觉的回到座位,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二、尊重表扬幼儿培养良好自信心
不同的孩子表现的自信心截然不同,有的充满自信、心态阳光,有的畏缩不前、自卑封闭。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幼儿增强自信心,敞开胸怀迎接学习与生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笔者经常鼓励表扬一些幼儿,例如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可以进行表扬,回答问题非常准确也要进行表扬,思考问题非常积极、小手举得很是踊跃,也可以进行表扬。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吃得干干净净,既节约粮食,又保持了卫生,这些方面都可以进行表扬。当教师对幼儿进行表扬时,他们感受到的是强烈的满足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我能行”这样的心态油然而生,经常表扬幼儿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笔者发现生活在表扬中的孩子们,他们无论是学习生活的态度还是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高,并且在参与学习以及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自信心。
三、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幼儿自制力
自制力对幼儿而言难度较大,他们很多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容易出现失控的状况。例如在做游戏过程中,有的孩子忍不住动手去挑衅其他孩子,在搭积木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搭了一会儿就到别的地方去玩耍了。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可以循循善诱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自制能力。例如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五分钟,那么鼓励他们再坚持两分钟,通过逐步提高要求进行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增强,对学习生活中的自制力也有了明显提高。再比如和其他幼儿做游戏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孩子们一定要相互合作,千万不能自以为是,通过协作性较强的一些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自制力。通过教师逐步提高要求,让孩子们自己控制的意识有了不断提高。
四、搭建平台载体增强幼儿责任感
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一个角色,或者多个角色,也就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孩子们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要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笔者在这一方面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进行培养,例如手工课之后鼓励孩子们:我们都是学习的小主人,是教室的小主人,那么主人就应当主动的承担起责任,将自己的学习器材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小方格中。孩子们以前往往会一走了之,现在通过老师的责任意识教育,责任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为了体现自己的责任,他们把桌上收拾得整整齐齐,摆放学具的小方格也整理得非常整齐。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们的责任感得到了显著增强。笔者还鼓励孩子们在家庭中也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承担起家庭小主人的重要角色。
五、鼓励幼儿坚定不移激发坚持性
孩子们做一件事情持久的坚持下去相当不容易,无论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是一些体育活动的耐力训练,对孩子的坚持性都提出了考验。笔者在教育工作中鼓励孩子们挑战自己的耐力,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坚持下去,提高他们的坚持性。例如在和孩子们锻炼跑步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跑不动了,笔者鼓励他们:你能行,一定能行,我相信你是好样的。有了老师的鼓励,孩子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咬紧牙关向前奔跑,哪怕是平时班级里跑不动的小胖墩,也坚持完成了全程的跑步。这就是激励的作用,让孩子们内心的坚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师平时还要鼓励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学习,鼓励他们能够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坚持做下去。
六、发掘幼儿生活因素提升耐挫力
人的一生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幼儿阶段开始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困难,让孩子们做温室里的花朵,还是做经过风霜历练的小树,相信各位家长老师都有自己的选择,所以提高幼儿耐挫力是广大教师应当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因素培养他们耐挫力。例如有孩子在游戏中跌倒了,换作往常他们会哇哇大哭。笔者一发现孩子们倒了之后,立刻鼓励他:你是勇敢的小男生,你一定要坚强。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虽然撇了撇嘴,眼泪含在眼眶中,但是终究没有哭出来流下来。他们坚强的爬起来,向老师保证:我是男子汉!一次意外运用得当,成为了提升幼儿耐挫力的重要契机。教师还要和家长取得联系,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设置一些小磨砺、小挫折,让孩子们去经历。在遇到挫折之后,鼓励他们不气馁,不妥协,不后退,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勇敢的向困难前进,将挫折成为他们前进的推动力。
综上所述,学前阶段良好个性形成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联手,充分发掘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和契机,让孩子们从小得到良好个性的培养,更加茁壮成长。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形成的教学路径 篇2
关键词:认知结构;教学路径;认知需要,认知冲突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8–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认知结构是学科知识结构通过个体的内化在头脑中所形成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内容和组织[1]。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时头脑中具备解决某个问题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保证问题得到解决,这是因为头脑中存储的知识表征不当,组织得不好,应用时无法提取。奥苏贝尔说:“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他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习者建立清晰、牢固的认知结构[2]。
化学学科中概念多,反应多,实验多,符号多,不少学生感到化学学习课上易懂,课下易忘。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把握化学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关联,未能帮助学生构建起组织良好的认知结构。这就需要中学化学教师将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并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
1 认知结构形成的心理机制
认知结构的形成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等4个基本要素。图式是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帮助我们适应环境中新的刺激。个体的认知发展就是利用原有图式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通过同化,认知结构得到了丰富;通过顺应,认知结构得到了改造。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化过程在认知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时,则其心理上处于暂时的平衡状态;但如果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时,则其心理上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会使个体产生一种自我调节的内驱力,推动个体调整或者建构新认知结构,直到能同化环境中新的信息为止。此时,个体的认知结构得到了发展,智慧水平得到了提高[3]。
2 良好认知结构形成的教学路径
基于上述认知发展规律及认识结构形成的心理机制,在化学教学中可通过如下路径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2.1 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需要
认知需要(cognitive needs)是人类的需要和动机之一,泛指个体对事物的追寻、认知、了解的内在动力,如求知欲、好奇心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模式中有一个心理需要或成长需要的高级层次,指个体在基本需要满足后产生的认知需要,即人具有解决疑难和理解问题的欲望,探索各种事物的需求[4]。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促使他们产生认知需要。
案例:“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中认知需要的产生[5]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列举金属镁在国防、科技及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展示常见广泛应用的镁材料及镁的产量逐年上升的图表。
[教师提问]镁在自然界以什么形态存在?
[学生分析]镁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活泼性强,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
[教师讲授]在自然界中镁主要以MgCl2、MgSO4等形式存在。展示镁资源储量比较和海水中元素的分布图。
[教师提问]我们所需要的是金属单质镁,而自然界中存在的是化合态的镁,那么,如何把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化合态的镁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单质镁呢?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巧妙地情境创设让学生感受到镁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与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的矛盾,提出“如何把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化合态的镁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单质镁呢”,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认知需要。
2.2 激活已有认知,激发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指认知发展过程原有概念(或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时在心理上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6]。当个体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个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头脑中已有知识相悖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这时,心理上就处于失衡状态,那么摆脱这种“失衡”的心理困境的倾向就构成了个体问题解决的需要和动机,推动个体的认知达到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认知冲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引发认知冲突是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建构的契机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起学生心理的失衡状态,从而激发认知冲突。
案例:“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中已有认知的激活
[师生活动]把化合态的镁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单质镁,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去分析,这个转化是一个什么过程?
[学生分析]镁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教师提问]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金属的还原呢?
[学生分析]可以参照铁的冶炼,用C、H2、CO等还原。
[学生分析]可以参照铜的制备,用比镁活泼的金属如金属钠置换。
[学生分析]可以参照金属钠的制备,用电解熔融的镁盐。
[教师提问]以上三种方法是否都可行?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顺着提出来的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系列问题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到“金属的还原方法”上,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个新知的出现总是和已有知识发生联系,新知不是被已有认知结构所吸收(同化),就是引起已有认知结构的改造(顺应),以产生新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同化和顺应机制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不是自发的,它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通过对已有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才能实现。
2.3 开展新知学习,促进问题解决
奥苏贝尔把新学的知识比作刚驶进港口的船,把头脑中原有的知识比作锚桩,即固定点,当学习者面对新知识时,固定点越清晰、稳固,新知识就能越容易被学生内化。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原封不动地接受、占有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参与建构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产生双向、反复的相互作用完成的,需要以“固定点”——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将新知识纳入来同化新知识,这一过程涉及记忆、感知、分析、判断、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
案例:“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中新知学习的开展
[师生活动]下面我们先看一段镁的冶炼史。
[教师分析]从1808年,英国的戴维,用钾还原白镁氧(即氧化镁MgO),到1828年,法国A. BUSSY用钾还原熔融氯化镁,到18世纪30年代,法拉第第一次通过电解氯化镁得到了金属镁。到19世纪80年代,才由德国首先建立工业规模上的电解槽,电解无水光卤石生产金属镁,从此开创了电解法炼镁的工业化时代。目前,世界各国金属镁冶炼工业中约80%用比较成熟的熔盐电解法。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用碳还原氧化镁呢?
[学生分析]氧化镁具有很高的熔点,用碳还原需要有很高的温度,在技术上不易实现,代价巨大。
[教师提问]那为什么现在不用金属钾来还原熔融氯化镁呢?
[学生分析]金属钾要比金属镁贵重得多,用金属钾还原熔融氯化镁显然得不偿失,因而无法大规模应用。
[教师提问]电解哪一种熔融的镁盐呢?为什么?
[学生分析]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因为海水中镁的储量约为1.8×1015 t。
[教师活动]虽然Mg2+在海水中总量很大,但是浓度很低,提取海水中的氯化镁,一般需要先进行富集。我们可以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如何提取海水中的氯化镁?请设计方案。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提出的三种方案“用C、H2、CO等还原,用比镁活泼的金属置换、电解熔融氯化镁”,教师又结合镁的冶炼史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冶炼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效益角度,分析选用冶炼方法的依据,得出熔盐电解法是现在较为普遍的冶炼镁的方法,从而实现了问题的解决。进而又自然生成新的学习任务“如何提取海水中的氯化镁”。
在此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见,“同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建立联系、做出推论的过程,学习者正是通过这种联系和推论活动将外在的信息转化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2.4 进行联系整合,优化认知结构
化学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结构,其建立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化学知识虽然纷繁复杂,但有其内在的联系。犹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通过枝干脉络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揭示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是化学知识结构化的关键所在,不仅有助于学生整合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有助于依据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学习初期,通过已有认知结构和新知识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化学认知结构的雏形,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认知结构在横向逐步变广、纵向逐步加深,并且纵横贯通。与此同时,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已有认知结构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此即“顺应”。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可以融洽相处时,新知识的进入可以丰富、充实原有知识。
案例:“镁的提取及应用”教学中认知结构的优化
[教师提问]通过镁的冶炼学习,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冶炼金属有什么一般性的规律?
[教师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已学的铁、铜、钠、镁等金属的冶炼方式,结合金属的活动性,来加以思考归纳。
[学生分析]铁、铜可以用置换的方法。
[教师分析]一定是置换?
[学生分析]不一定,假如是用CO还原就不属于置换反应,就叫还原法。
[学生分析]钠、镁可以用电解熔融盐的方法。
[教师小结]冶炼金属的方法有多种,我们一般可以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归纳如下。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随着镁的冶炼这一新知识被同化,已有金属冶炼在初中阶段的“金属铁、铜可用CO或H2等热还原的方法提取”,高中电解法冶炼金属钠、镁,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和丰富,学生逐步认识到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之间的规律性。知识要成体系,就要提炼所学知识,有意识地整合知识,完善认知结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单元知识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和纵横关系,善于联系和整合。每经一个阶段,就要对所学过的知识、思想与方法作归纳小结,建立起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提炼出关键性的和核心的知识,使知识由“点”成“线”,再成“网”,分层次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改进和完善认知结构,以便于进一步学习和利用。
在此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用表格、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方式自己绘制出知识结构图。因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学生绘制出的知识结构图就是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那就是一个化学认知结构的自我建构过程。通过展示知识结构化的具体模型,如表格、概念图、网络图等,演示分类归纳知识的程序和方法,使学生明确怎样使知识结构化。
认知结构是影响学生学习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它会直接参与和新知识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把握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3]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33.
[2] D. P. Ausube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View [J]. Journal of Educatiaonal Psychology,1988,(80):177.
[4]王晓东,许振国.认知需要研究述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12.
[5]刘芹.镁的提取及应用[EB/OL]. http://hx.jssjys. com/Html/Article/2171/,2012-12-13.
形成路径 篇3
“智能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 以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1], 其实质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通讯等现代网络化信息技术, 对传统旅游产业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2]进行提升和优化。本文拟在对现代智能旅游的阶段性定位及重要性分析基础上, 提出智能旅游的四种可推广模式, 即核心景点扩散模式、合作组织引领模式、政府企业带动模式和自助平台服务模式。
一、智能旅游模式:阶段定位和形成路径
现代智能旅游是信息化改革中的创新发展模式, 是指在实践层面上各地区旅游局及协会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改造传统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模式, 又是指培育信息技术改革下发展智慧旅游的方式方法。现代化的智能旅游是包括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智能技术在传统旅游产业中的突破和应用, 其优势在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改善旅游感受效果,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优化景点资源配置, 这是有效增强各城市旅游企业竞争实力, 推进我国旅游产业顺利实现国际化转轨的现代化旅游工程的核心。但是, 就我国现阶段智能旅游的发展状况来看, 该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体现在对三类核心技术能力的获取和运用:
首先, 智慧旅游的核心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能突破互联网“在线”要求的局限性, 而这种突破正是适应旅游者方位移动和非在线状态特征的关键。但是, 目前我国物联网技术刚刚起步, 对运用该技术所要达到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如基于物联网的景区应用技术很难实现“线上+线下”的高效融合。
其次, 移动通信技术是实施物联网技术的渠道, 是支撑物联网在智能旅游中成功应用的核心基建项目。就我国而言, 由于目前通信技术的垄断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效率的严重受挫, 因而在技术拓展上很难兼顾景点的低成本与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不利于景区提供高满意度的旅游服务。
第三, 人工智能技术。目前,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决策系统以及仿真系统, 但是还存在诸如电子导航仪对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实现程度, 导航过程的仿真性等缺陷。因此, 现行的智能旅游模式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有针对性的构建高效、弹性的智能旅游发展模式对于有效规避传统旅游业潜在风险, 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潜在优势, 实现旅游产业经济蓬勃上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 核心景点扩散模式
作为独立的经济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以运输、生产与流通等相关产业为基础, 具有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及高需求弹性的特点, 需要该产业中的中坚力量发挥其模范带头及辐射作用[3]。所谓核心景点扩散就是以核心景点为中心, 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向其他非核心的散点景区扩散、传播运营相关的管理、客流和制度等信息, 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与实践应用中加大核心景区的辐射范围, 以优化信息接受者 (即各散点景区) 的传统组织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最终实现所有景区整体智能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改革和发展。一般表现为由城市当地某强势景区 (如旅游观光景区示范单位) 充分运用在管理技术、制度运营和对外联系方面的比较优势, 为各旅行社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引导, 以实现对城市各景点的一体化运营管理以及游客的集散。核心景区作为信息化网络的扩散中心, 在辐射带动其他景点发展, 实现全城旅游业经济实力整体提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核心景点扩散模式所形成的现代智能旅游, 其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于示范单位等少数核心景区本身来说, 通过运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形成现代智能旅游的运营模式, 可以有效及时地应对散客市场的波动, 实现游客资源的合理分流和优化配置;对于散点景区来说, 在这种创新模式处于被动地位, 因此信息较易被吸收和运用,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作为城市面向游客市场的经营主体, 核心旅游景区多采用专业化的管理方式, 具有强烈的盈利意识, 为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追求信息网络技术上的超前优势。在城市各旅游场所间的关系网络中, 核心景区往往还扮演着“智能旅游载体”及“智能旅游信息节点”的重要角色。因此, 在城市旅游事业的经营过程中, 核心景点信息扩散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指导、信息技术传递以及协调整合流量的重要功能。
(二) 合作组织引领模式
与传统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相比, 旅游的智能增长更加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协同合作来推进旅游经济发展[4]。合作组织引领模式是以城市旅游局或协会为平台, 以信息化网络技术为手段, 以合作社中的组织成员 (旅游景区及相关企业) 为主要服务对象, 本着最大程度提高景点管理效率, 节约景点运营成本的目的, 为合作社成员提供广泛涉及客户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指导、政企关系网络等旅游智能化服务。由于合作组织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对成员的引领往往受到合作组织自身特点的制约, 合作社组织成员通常来自于不同的旅游景区主体, 如著名风景区、历史名胜古迹和大众娱乐景点等, 这些都是合作组织得以有效建立的主干力量。
目前, 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形式为以合作社实体为依托, 以分散的景区为组织主体, 以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为媒介, 通过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传播与引领, 提升合作社中各成员的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 进而形成现代智能旅游发展模式, 有关这一模式的具体流程详见图2。合作组织除了在融贯各自的特色优势之外, 还需要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内龙头企业合作, 避免“卡特尔”组织的效率损失, 合作组织引领模式在城市旅游事业的经营过程中具有促进景区合作、节约成本、提高整体经营效益的功能。
(三) 政府企业带动模式
以旅游局和旅游企业等单位为依托培育信息化现代智能旅游发展模式, 是以特定的政府、企业为信息来源, 以与该部门有信息网络技术联系的包括游客、景点、旅行社、旅游局及协会等利益相关群体为受众, 以掌上网络 (手机等通讯设备) 、计算机网络等智能化信息网络媒介为信道, 在全城范围内形成智慧旅游创新发展模式, 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政府企业带动模式的构建及有效开展必须具备可充当信息源的旅游政府部门, 强势企业的双方需求和齐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条件。以政府企业为依托的智能旅游发展模式的核心, 就在于信息化网络以政府部门为依靠, 该网络的功能优势代表了这种发展模式的功能优势。
(四) 自助平台服务模式
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旅游服务自助系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景区形象, 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当前对自助旅游平台内涵的理解, 大致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旅游是兼具劳作与休闲两种成份的人类非定居性的旅行活动, 而自助旅游源于背包游客, 其主要目的是经济、省钱;二是认为自助游平台是以自驾车旅游为主流方式的自助游模式;三是认为自助游即背包旅游是非制度化、多由一般中产阶级的年轻旅游者参加, 突出自由化交流与沟通特征的自助旅游形式。在这个意义上, 自助旅游平台的内涵应包括游客经济性和游区经济性。自助旅游平台服务模式就是在突出双重经济性的基础上,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范围内, 为推进智能旅游新兴产业发展, 通过信息化网络技术, 特别是建立游客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相关技术, 实现信息化管理, 提升平台成员传统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的一种发展模式, 具体流程如图4所示。以自助平台服务为依托的现代化智能旅游发展的硬件要求, 是手机、计算机及网络等高信息含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自助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 是现代化智能旅游发展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这也正是在推行渠道上区别于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智能旅游创新各发展模式的优势比较
受城市区位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 不同地域四种类型的智能旅游创新模式发展情况也各不相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的城市旅游实践案例应根据其所具条件和前景选择适宜的智能旅游发展模式, 以实现优势互补, 以下就四种模式以不同城市的实践案例分开阐述:
(一) 核心景点扩散模式
2012年无锡推进核心景区智慧化示范单位建设, 作为核心景点之一的龙寺生态园已完成全景监测系统、电子门票系统、客流统计分析系统和短彩信推送业务系统的重大工程, 无锡灵山也编制了“智慧灵山”总体规划, 并将其公示以供散点景区学习和借鉴。此外, 无锡市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 景点餐厅触摸屏点菜、酒水条形码以及食物安全识别等技术已在多家景区餐厅投入使用。无锡市智慧旅游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一平台, 两项目, 三示范”, 其中三示范是智能景区、智能酒店、智能旅行社示范工程, 是无锡市对核心景点探索实践“智慧旅游”的标杆性实践。因此, 江苏无锡在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年会上, 凭借其智慧示范单位与智慧基础设施的稳步推进、核心景区典型应用和组织体系建设领先的优势, 以71.2分的总评分荣获全国智慧城市第一名。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作为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感知中国”的龙头城市, 无锡市已具备该模式所需的市场信息畅通、技术传播广泛等条件, 并且该市的核心示范单位通过信息技术网络优势进行的信息扩散, 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经营和成功经验的向外传递, 形成一个柔性的组织, 极大的提高了产业的整体收益。此示范单位的柔性联合还能够形成一种较为松散的模式结构, 从而利于发挥该模式中核心单位的示范指导、信息传递、协调整合等功能, 有效避免了时间、地点以及行政约束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和制约, 为传达管理经验, 展开信息沟通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备的开放式辐射和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 并为城内的散点景区提供有效的经营指导和管理指导。因此, 以示范单位为依托的智能旅游创新模式不断发展, 可以进一步有效提升传统旅游业的组织资本, 成为加快提升智能旅游产业经济效益, 是景区、旅游社团、旅游企业等创造收益的重要平台和推进信息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但该模式由于需要部分先发展以带动全体发展而致使整体效率不高。
(二) 合作组织引领模式
镇江市人民政府在对现代城市智能旅游的发展要求中提出要用一至两年时间建起五个一工程, 即“一智能旅游感知体系、一智能旅游云服务平台、一智能旅游运营中心、一智能旅游产业联盟、一智能旅游产业基地”, 其中智能旅游产业联盟是核心工程。联盟建设以云服务平台为媒介, 整合联盟内各景区及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行智能旅游相关技术、业务、运营、建设、管理标准的发布与推广, 并通过年会、主题论坛的形式, 不断扩大联盟的影响力, 以之引领“智能旅游”不断前进。截止到2011年6月, 位于镇江科技城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中国智能旅游云计算平台启动搭建, 将为全国智能旅游提供中枢服务。其中, 以科技城为结盟载体的镇江智能旅游产业联盟———“智能旅游”产业谷即将建成, 合作组织中已集聚了众多的强实力旅游单位。
由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以产业联盟为表现形式的合作组织, 凭借各方合作意愿、信息技术传播渠道构建而成, 拥有较为丰厚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 并通过年会、论坛等方式在内部成员间建立联系, 统一提供各种有关业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 合作组织作为区域内信息传播的主体, 模式结构相对紧凑, 具有较为广泛而可靠的信息来源和应用渠道, 组织通常会设有专职人员对所获信息进行定期发布与共享。这一模式的有效开展和推广可以促进各单位合作, 形成规模经济以节约成本, 从而保证产业联盟内合作社内外信息的畅通, 该模式的推广在抓住产业发展机遇、促进组织成员增收和整体效益提升等方面效果显著。
(三) 政府企业带动模式
北京市智能旅游工程建设, 主要通过“统一标准, 资源共享;政府引导, 市场驱动”等措施打造互联、互通、互动的北京市智能旅游体系。在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 国家旅游局鼓励和支持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带动全市旅游产业, 有效开展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网上预订, 充分加强在线旅游业务建设, 并鼓励各类旅游信息化发展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在政府的积极带动下, 北京市旅游2012年总收入达到3 62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2.8%, 旅游增加值1 336.2亿元, 同比增长12.2%, 达到全市GDP比重的7.5%。
由当地政府部门开发运营的官方旅游网站, 不仅是各级政府旅游行业监管和服务的重要平台, 而且因其发布信息的权威性, 在旅游目的地的信息沟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因此, 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公共策略, 立足于旅游发展的公共利益, 积极扩大旅游服务的公共服务领域, 建设一批旅游发展的公共产品工程, 以政府主导城市旅游实现持续和谐的发展;政府及企业应以客户群的需要为出发点, 充分挖掘景区及相关产品的激励性, 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5]。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带动模式在企业需求和行政指挥两股力量的推动下形成, 为景区提供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从而形成一条连接政府、企业和散点景区的信息纽带。该纽带结构非常紧凑, 其一端是景区的整体运营行情, 另一端是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引进的各地优势资源, 能有效促进政府政策的高效传导, 在广泛传递旅游信息, 实现标准化生产方面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四) 自助平台服务模式
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局与基梯数据签定的全国第一份智能旅游城市合同, 标志着“智能旅游城市”方案的实施, 将会在南充, 成都, 德阳等市迅速地发展起来。有着“智能旅游之父”之称的李家毅先生, 通俗简介地介绍了智能旅游为市民所带来的便捷之处:“以后我们要到哪儿去游玩, 可以通过自助平台了解相关地点的详细信息, 并且不管你走到哪去, 手机可以当身份证用, 可以当护照用, 可以当信用卡用, 可以通话用;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 比如交通运输商务, 包括旅游和文化, 软硬件设施全都融合在城市里面, 简单的消费、简单的服务, 谁也不愿意背一个大包, 一会身份证掉了, 一会钱夹没带。我们再到目的地前要做到事半功倍, 并且同一样东西可以摄像、可以支付、可以消费、可以体验、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截止2012年4月, 四川省在旅游信息化实体项目投入高达2 700余万元, 成都市于5月份成功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18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 并已开通“成都旅游手机一点通”手机自助旅游平台, 成功实现了手机智能旅游, 不失为一次智能旅游被动模式变革的成功实践。
从以上案例可知对景区信息的时效性、完备性和出游便捷性要求较高的游客, 往往倾向于通过自助旅游平台来自主性选择景区。传统的景区个性化信息的获取往往是需要成本的, 而通过自主平台, 游客可以从平台的景区信息板块获得更经济实用的信息并加以比较, 以避免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景区竞争机制, 提升景点服务质量;平台的信息发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信息及时更新使其价值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具有明显的信息传播优势。
总的来看, 不同类型的智能旅游发展模式, 其优势在时间上并存, 空间上相互重叠。表1给出的是不同模式优势特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各城市的实践案例分析, 每种模式的推广需要有其特殊的条件基础, 并各有其特殊的模式功能。例如, 尽管核心景区扩散模式和自主平台服务模式的整体效率不高, 但该两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不存在对第三方协作意愿并积极配合的苛刻要求。合作组织引领模式和政府企业带动模式尽管整体效率较高, 但都分别需要其他景区的结盟意愿和政府企业的积极带动。综上可知智能旅游发展模式的选取和推广, 要因地制宜地依据该旅游城市自身具备的模式形成条件, 结构功能及优势特征等因素来确定。
三、传统旅游业改造中的智能旅游发展策略
(一) 以选择恰当模式为载体发挥区位优势
首先, 发展智能旅游应该从顶层设计着眼以建构运行框架, 确定恰当的智能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匹配城市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各模式的形成条件、结构、功能以及效率水平以选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智能旅游运营模式, 促进城市信息资源与区位优势的相互渗透, 优化区位与模式的吻合度。其次, 较高的吻合程度不仅可以为旅游组织提供各类旅游产品及消费群的供求与交易信息, 还可以提高智能旅游的实施效率, 扩大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二) 推动城乡旅游信息化改革与资源共享
信息化改革和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共享, 是构建智能旅游发展模式的物质基础。核心能力的提升、所获信息的标准化处理, 以及信息资源的传递共享等可以大力推进旅游信息技术改革以及信息资源的有效运用。加强各景区信息主体的合作与协调, 设立统一开放覆盖全城的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景区不同的信息资源及发展需要, 以信息化高速渠道及模式有效提高各景区对信息资源的供给、获取和运用能力。
(三) 因地制宜地推广智能旅游传递渠道
与国际水平相比, 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限制而起步晚, 发展依旧缓慢, 不同地区存在悬殊的贫富差距。因此, 针对整体经济实力不高, 部分地区差异明显的这些现状, 我国可以通过因地制宜的推广信息化建设, 加大信息技术在落后地区的学习和应用, 改变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方式, 对旅游社团、景点工作人员等进行信息技术培训, 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旅游业的传统组织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 同时还可以使社会成员的信息权利及福利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摘要:基于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信息化改革的具体实践, 本文梳理了当前智能旅游的阶段定位及模式构建思路, 归纳出应用智能旅游对传统旅游产业改造的四种可推广模式, 即核心景点扩散模式、合作组织引领模式、政府企业带动模式、自助平台服务模式, 并从模式结构、模式功能及效率等角度对四种模式进行比较, 旨在提出促进其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旅游,创新模式,模式比较,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凌云, 黎巎, 刘敏.智能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 2012 (5) :66-73.
[2]王建华, 李录堂.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集成能力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9) :135-139.
[3]唐留雄, 邬爱其.基于SCP框架的上海旅游业发展现状评析[J].旅游科学, 2012 (3) :27-32.
[4]李庆雷, 白廷斌.论旅游经济的有智增长模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12 (9) :102-109.
从道教内丹看太极拳形成路径 篇4
按照传说的“创拳”时间顺序排列,分别为:唐代李道子创拳说,唐代许宣平创拳说,宋代或明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拳说,明初陈卜创拳说,明末清初李岩、李仲、陈王廷共创说,明末清初陈王廷创拳说,清乾隆年间王宗岳创拳说。太极拳的形成(或者说成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研究这一形成过程,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史、宗教学、中国哲学与武术史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当前讨论太极拳之形成,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太极拳的形成不能仅拘泥于何时命名。(即使在当时没有太极拳这一称谓,仍应将具有鲜明太极拳特点和特色的拳术归属于太极拳范畴,如此可能更为合理。)其次,虽然有一些创拳说属于传说,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最好不要妄加否定。笔者推断,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的太极拳创拳说,可能是由于后人对创拳者创拳活动认知不同所致。
一、从道教内丹看七个“创拳说”都有其合理性
宗教使武术具备了提升其自身理论旨趣的广阔空间。武术具有了宗教性使得宗教多了一条“习武悟道”的路径,宗教则给了武术一个宗教性的超验心目标。这一宗教性目标使武术旨趣直指“内向训练”(以追求“心、意、气、力”之“心”为目标的内向训练),从而使之魅力大增。宗教性成为习武者乐此不疲、习练终生的内在驱动力,是武术在近代之前能在民间广泛传播并生生不息成为常态的主要原因。从道家和道教来看,道教的“内丹”理论与“内功”实践是太极拳创立的坚实基础。内丹至少从唐代已开始明显影响到了武术,尤其是明清两代演习拳棒和练气已紧密结合在一起,既练拳械又练气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注重与练气相结合的传统武术习练方式为武术与导引行气的兼习创造了条件,也丰富了民间武术的内容。武当武术的影响有力地证明了道教为传统武术本身的“修炼”提供了高明理论,促使传统武术完成了从经验心的积累到超验心的飞跃,积累了丰富的哲学与文化内涵。
“无极而太极”的观点来源于道家,“太极”观念对于中国主流思想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对于武术而言,道家的理解和诠释可能更专业一些。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中流传最广的一种,是道家哲学思想与传统武术击技相结合的具体例证。道家思想、道教内丹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太极拳影响至深,使其别具特色。道家的“无为”、“无待”思想对于太极拳击技方面给予了充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而道教的终极目标是“成仙”[成仙有三种形态,即:飞羽成仙(即肉身一起升天)、长生不死、尸解成仙。道士肉身死后解释多归于此类],尤其是内丹(内丹修炼是道教中后期修道方法的主流)作为成仙路径之一,它有一套完整的思想和技术体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丹学体系,在“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方面积累了大量可贵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和武术在“心、意、气、力”方面有很多契合之处,必然也会影响到太极拳,从而成就了太极拳的内功理论与功法。道教的内丹理论与功法实践为太极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这些理论基础也被太极拳家的实践所验证。从道教内丹与太极拳创生的逻辑关系的角度看,太极拳的七个创拳说各有其合理性,是对太极拳在形成过程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推测。
由此,可以认为:1.从远古至唐代的道家、道教积淀,致使生活在唐代“三教合一”趋势下的李道子(僧人)、许宣平(道士)创原始“太极拳”,则不得不说有其可能;2.宋、元、明初是“三教合一”的发展和成熟阶段,其促进了道教在武当山的发展壮大,使很多人涌入道观,武术在武当山的“渗透”也不无可能,武当道士张三峰(丰)对于武术的改造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3.明末清初“理学”大兴,明代“遗民”和“遗臣”遁入民间,那么陈卜带山西武术进入河南温县也是有可能的,但他对于武术的改造却不得而知,我们对于其创太极拳不置可否;4.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李仲、李岩、李信和有明军将领背景的陈王廷遁入民间专事研拳而改造拳术也在情理之中;5.王宗岳(清代)、王宗(明代)的创太极拳的可能性也不可以否认。
二、从道教内丹视角看太极拳形成的可能路径
(一)由专注内丹的拳术派生
汉代文化“一元”政策,导致了军事武术的保守性和民间武术的隐形发展。士阶层的一部分分化为墨侠与道隐,统治者对待墨家之侠的防范使民间武术受到很大限制,道隐和墨侠的武术却走向了民间,这一点很值得我们重视。道隐的出世观念使传统武术在民间开始拥有适合别样发展的土壤,其影响使传统武术在相对独立、清静的空间内,能够得以获得近乎独立的研究,这对后世道教武术甚至传统武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我们推测:自汉代开始,道隐和墨侠的武术走向民间,这种重要的流动现象在后世传统武术发展中一直存在。传统武术在汉唐时期获得了巨大发展有以下体现:首先,体现在军事战争对传统武术的促进作用上;其次,受多元文化环境影响,产生了新的以宗教为载体的代表,如:少林武术、武当武术,峨嵋武术等。
武术、中医、道家(教)几乎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产生并发展的,三者必然相互影响。早期武术的军事性质比较浓厚,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术在民间的发展,尤其是在道教内丹理论和实践出现后,宗教系统内部的武术具有了独立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民间武术的内容。就太极拳而言,其自身道家思想和道教内丹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十分明显,而传统武术内功则大多来自道教内丹。早期道士,诸如葛洪、陈抟等道士本身也会武术,那么道士在修炼成仙的路径中只要稍加关注武术,就能使传统武术与内功和内丹相结合。
当然不能因此认定每一个道士都练习武术,但道士练习武术在历史上存在却无法否定。那么,在专注内丹的道教的独立空间内,武术发展出专注内丹修炼的拳术的这一推论,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否定这一可能性显然不合理。就太极拳而言,太极拳自身具备的道家思想和道教内丹理论与实践的特质十分明显。因此,经过从远古至唐代的武术文化积淀,生活在唐代“三教合一”趋势下的李道子(僧人)、许宣平(道士)创原始“太极拳”,则不得不说有其可能。合创出的这一“原始太极拳”,即使与现代存在的太极拳形态有较大差异,只要其核心风格特点与现存太极拳一致,就不能轻易否定其为太极拳。
(二)由专注内丹的传承者结合传统武术击技后派生
前文已经说过,各种太极拳的创拳说,可能是后人对于创拳者创拳活动的解释路径,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持有不同观点是自然的。这里,我们需要明白:假如李道子或许宣平所创的只是原始“太极拳”,那么真正意义的太极拳形成有可能是随着宋、元、明初“三教合一”,道教在“心”、“性”理论与功法实践发展及成熟和武当山的发展壮大(很多民间武术和军事武术涌入道观,武术渗透到武当山道教中也是可能的)后,再加上武当道士张三丰(峰)经常云游各地,其在吸收民间武术到基础上对原始“太极拳”进行了改造,然后形成了近现代意义上的太极拳。
即使否认李道子、许宣平创造原始太极拳,也无法否认道教武术在宋之前的历史存在。道教武术在宋之前的历史存在形态应该是“尚柔”和强调“内丹”居多。首先可以推断,张三丰创拳(或丰富拳)的基础为:一方面吸收和汲取宋、元、明初“三教合一”后道教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其经常云游各地)对于民间武术的吸收改造。因此,他在武当对道教内武术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形成“太极拳”的可能也无法排除。二者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对太极拳的认知水平存有差异,前者推断的结果是张三丰对原始太极拳的改造,后者是他对武当道教内武术的改造。二者相同之处则为其改造是在对传统武术吸收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持张三丰创拳说者的认知路径是:张三丰对原始“太极拳”进行改造创新后而形成了太极拳。
(三)由传统武术击技传承者结合道教内丹后派生
在传统武术的形成时期(先秦),虽然在技击理论和方法上就表现出与古典哲学结合的趋向,但直到明清时期,人们才真正能够合理自如地运用中国古典哲学来阐发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和理论。哲理化拳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武术的技击方法和理论与传统古典哲学已达到完美融合,也使传统武术的理论化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民间教门和秘密结社是这个时期传统武术载体发展的一大特色,这使传统武术的民间化程度加深,并真正从军事武艺中独立出来,形成了各门各派独特的习武方法、训练方式。
无论是元末明初三教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还是明末清初“理学”大兴,在当时都是道教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明代以全真道张三丰为代表、以正一道张宇初为代表的道教理论发展更加完善和成熟。明三教合一归于“心”,道教内丹吸收儒、佛理论形成了新的体系构架。明清时期,内丹术的大小周天功法已经基本形成并且定型。这个时期一些从事内丹修炼的文人和医学家、内丹家,如高镰、冷谦、李时珍、胡文焕、汪昂等,道士陆潜虚、张三丰、伍守阳等,或出于扩大道教的影响的动机,或出于普及道教内丹术的动机,都致力于将内丹术通俗化,从而使内丹术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此外,元代的宋朝遗民和清代的明朝“遗民”与“遗臣”遁入民间,是促使大量军事武术或者说官方武术流入民间武术的客观历史事实。因此,这些传统武术传承者或习练者结合当时的道教内丹理论和实践,对传统武术(或太极拳)进行改造,在理论上可以成立。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
首先,陈卜创拳说。陈卜带山西武术(洪洞通背拳和傅拳)进入河南温县是有可能的,他对于武术的改造或创拳则亟待确凿证据证明。
其次,三种创拳说:三人共创、陈王廷创拳、王宗岳创拳的形成路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即由传统武术击技传承者结合道教内丹后派生太极拳。
因此,可以推断:陈卜带山西武术进入河南温县是有可能的,但由于证据不足,他的改拳或创拳无法肯定是否就是指太极拳;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李仲、李岩、李信和具有明代武将背景的陈王廷,遁入民间,因血缘关系经常相互交流、专事研拳,从而改造传统武术为太极拳,则也在情理之中;而王宗岳(清代)、王宗(明代)创太极拳的可能性,则由于证据不足而无法被证实和证伪。
三、结语
就内向训练而言,武术内功产生和发展根底在道教内丹,道教内丹理论与实践对太极拳影响深远。内丹学体系是太极拳内向训练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在太极拳拳理中能找到很多受道教内丹理论和功法影响的痕迹。“无极而太极”的太极拳是传统武术宗教性的成熟形态之一。可以说自唐代开始,道士以武传道、武人以道明武的模式使传统武术本身的修炼具备了高明的理论,即使习武者不是道士也无所谓。道教修炼理论尤其是“内丹”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些层面上也可以说人人又都是道士。因而,我们就不难理解和很难否定太极拳的各种创拳传说的可能性。
形成路径 篇5
关键词:财政存量资金,原因分析,盘活路径
近年来,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影响,企业盈利增长乏力,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出现增速大幅下降。与不断增长的民生领域的财政刚性支出相比,收支矛盾愈发凸显。自2013年7月至今,国务院多次提出要盘活各级财政存量资金,集中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于今年1月下旬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从近期审计署对中央本级和部分省财政存量资金专项审计情况来看,各级财政存量资金的数额依然较大,与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财政存量资金的界定及构成
财政存量资金是指政府作为财政收支主体,在其财政年度中因收入支出时间错配而正常持有,收入超预算增长、收入延迟划拨而消极持有,支出计划不完善不可执行而被迫持有的财政资金。包括没有具体项目和用途的多年结存资金,或没有按照预算进度执行超过政策规定年限、依然停留在财务账上的沉淀资金和结转结余资金。具体体现为财政预算净结余资金、预算结转资金、财政专户和其他财政资金结存资金、行政事业单位实体账户结转结余等资金。
财政存量资金一般存放于三类银行账户:在央行的国库单一账户资金(国库存款)、在各商业银行的财政专户资金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按照资金性质,财政存量资金可以分为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结转结余资金,财政暂存暂付款资金,财政对外借款资金,财政专户资金和预算单位结转结余资金等。
仅以国库存款为例,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政府国库存款余额已高达35664.48亿元。仅国库存款的年平均余额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就分别达到2.79万亿元、3.01万亿元、3.94万亿元(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23.79%、23.32%和28.07%。这个常年维持着庞大余额的财政存量资金账户,反映了预算资金并没有落实到公共支出项目中发挥资金效益,而是趴在了银行账户中。当前财政存量资金呈现规模大、分布广、情况复杂等特点。比较发现,所谓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实质就是要盘活地方各级财政存量资金,这是因为中央财政存量资金规模小、专户数量少,而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财政专户不仅存量资金规模大(占比80%),而且管理比较分散。
因此,盘活地方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仅有利于积极财政政策顺利实施、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强化政府理财意识,并可以此为契机,推动财政管理体制和预算体制深化改革。
二、地方财政存量资金的形成原因
1、现有财税体制和结算机制造成财政收支存在时间错配,客观导致各级财政出现巨额存量资金
绝大部分财政支出存在一定的刚性和均衡性,由于财政收入受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波动以及税收收缴制度等影响呈现出波动性特征。财政收支在时间上不同步,必然导致在某些时间节点上出现一定规模的存量资金。同时,由于现行财政资金拨付方式以及我国预算周期实行公历年度制(西方国家一般为跨年度预算周期),预算审批时间与预算年度交叉,造成预算下达不及时。我国每年1至3月的各级人大会议召开后,财政预算才能通过。决定了拨款大多都不能在年初到账,需履行申报、评审、分配、会签、下达、监督、验收等各个环节才能最终达到预算单位,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层层下达时间更慢。以财政补贴为例,地方拿到中央或上级补贴资金往往已是下半年甚至年底,当年已无法执行。另外,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些地市囿于财政收入影响会出现年末突击拨付资金,也会造成各预算单位出现大额结转结余资金。
2、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严格、管理不规范不完善,是地方财政出现巨额存量资金的主要原因
由于信息不对称,地方财政在安排预算资金时往往不分良莠,简单按照“基数加增长”模式确定预算控制数。项目预算编制很多为代编预算,未能与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和调研论证,导致预算脱离实际无法执行。预算安排和用款时间不匹配,有些工程项目应逐年拨款,在实际审批中有时出现一次性当年拨付而形成结转。资金分配不透明,重大资金分配未经充分论证却由少数人说了算,有些“人情拨款”现象仍然存在,预算执行不严格,年末突击拨款和集中拨款常被诟病。同时,由于“留余”思想,地方财政编制收入预算都偏保守,而预算法的27—28条规定中央和地方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严格控制财政支出规模出现“惜支”现象,反映到数据上,财政收入实际完成数比例普遍高于支出实际完成数比例。以2011—2013年为例,全国财政收入决算数分别是预算数的115.8%、103.2%和102%,而支出决算数分别是预算数的109%、101.3%和101.4%。
3、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到位,地方各级财政专户资金是巨额存量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02年启动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旨在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主的预算收支体制,但因配套改革不到位,造成财政专户泛滥成灾。据报道,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17万多个各类资金专户,最高时地方财政专户数量超过27万多个。据审计署公开抽查数据显示,地方财政专户存量资金余额也相当可观,18个省本级设立的财政专户多达478个,存款余额相当于其国库库款的44%。预算单位账户资金余额更是难以统计,仅2012年中央各部门就有396.4亿元结余结转资金。同时,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不完善和地方政府举债发展也是出现巨额存量财政资金的重要原因。
4、监督考核和信息公开机制不健全,内部缺乏相应约束制度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对预算和项目具体执行进度、控制财政存量资金规模等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从认识上觉得“钱拨下去了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主动想办法的不多。各级财政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体现自我纠错功能的机制,对信息公开、接受媒体和公众监督存有疑虑或抱有抵触心理,是地方财政出现巨额存量资金的重要体制性原因。
除此以外,财政投资审批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和流程要求,审批周期较长。再加上各预算单位自身管理和协调不顺畅,导致预算在年底前达不到支付条件,也是导致各预算单位出现大额结转结余资金的重要原因。
三、有效盘活地方财政存量资金的路径和策略
盘活地方财政存量资金,不仅要重视盘活地方财政专户资金,更要注重加强盘活预算单位存量财政资金。要坚持统筹考虑、分类处理、积极消化、程序规范、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等原则,既要迅速实施以拉动内需,也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通过分步走的战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
1、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地方政府财权、事权
通过制度设计消除财政收支时间错配现象,做好财政收支预测和编制各种财政计划。科学编制税收收缴计划和进度安排,加强税收征管和加强执法监督,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快建立健全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和收益共享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转移支付支出结构。各级财政要改革现行预算计算年度,改革为跨年度平衡预算,即从人大通过预算后为预算起始时间,实行全口径对接。应大幅缩减专项补助比例,提高一般转移支付补助比例。优化财政资金拨付流程设计,提高地方政府项目立项审批权限,减少拨付中间环节,提高拨付效率。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预算体系,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范围,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2、改革预算编制机制、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加快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执行进度
改进预算拨付模式,以零基预算取代弊端重重的基数加增幅的预算模式。要提高编制预算科学规范化水平,注重项目的事前论证和充分调研,人员和公用经费要定员定额,项目经费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并附详细测算依据,减少代编预算。项目经费要编制滚动预算按进度拨付。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减少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如改变年末集中拨款、突击拨款现象。制定详细量化目标计划,将责任层层落实到项目主管单位、具体执行单位和负责人。建立预算执行中期评估机制,对执行总体情况作出评价,对有些项目确因实际情况需要调整的需提前统筹安排。
3、继续加强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力度,实行国库集中统一支付
加大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力度,取消各种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财政专户,归并性质、内容等相同或相近的财政专户。逐步将确有需要开设的财政专户转移至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将其与现有人民银行国库账户进行统一管理。将各种财政专户统一开设在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可以彻底改变当前专户泛滥、专户资金难以统计以及专户资金使用不透明等诸多问题,从而为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创造必要的条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确保所有财政收入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所有财政支出都须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从而减少财政资金进出的中间环节,提升财政资金周转效率。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全面清理地方财政暂付款,该核销的要按程序尽快核销,违规占用的要及时清理,该收回的要及时收回,保障预算支出需要。
4、强化监督制约和信息公开,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和人大、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加强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经常性检查的组织领导,及时提出资金盘活具体意见。除此以外,应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内部监督和人大对地方政府预算的监督作用,不断增加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树立宗旨意识,积极主动利用现代媒介与媒体和公众沟通,预算的编制、执行、审批等都应充分听取人大及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渠道,使地方政府预算能够充分体现不同人群的利益要求,提升地方财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张文慧、杨华: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建议[J].审计月刊,2014(12).
[2]胡明东等:激活财政存量资金的主要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4(18).
[3]舒畅: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对策与建议[J].审计月刊,2014(10).
形成路径 篇6
“社会资本”一词最早起源于社会学领域。法国社会学家Bourdieu首次给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占有人们共同熟悉或认可的制度化关系的持久网络联系在一起。Burt(1997)把社会资本研究提升到企业层次上,并以高科技企业为例进一步阐述了社会资本中有关“结构洞”内容。之后,经济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重点就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家将社会资本引入到管理学研究领域,对组织间合作、资源交换以及工作绩效等企业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Peng,Luo,2000;Adler,Kwoon,2002;Batjargal,2003)。近年来,在研究企业行为及绩效等问题时,社会资本被作为一个新的重要研究视角,为各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工具(边燕杰、邱海雄,2000)。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镶嵌于一组特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发展离不开与这些网络节点的交流和合作而封闭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网络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需要通过与外界联系获取资源,并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从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目标。然而不同企业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效果是不同的,并且对这些资源的驾驭和使用效率也是差异很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由于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源结构、关系是不同的(王前锋,2009)。对这种存在于企业间社会资源的类型和性质研究,用企业社会资本来进行阐述,成为理解经济社会中现象的一个重要基础(Granovetter,1985)。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期,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正在建立和完善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蕴涵其中的社会资本,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绩效有着重要意义,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研究就更显得重要。本文的重点就是研究探讨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以及实现路径。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分析
(一)理论研究进展与不足
目前,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和效果评价两个视角。对于内涵的研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分别从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基于资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根植于关系网络中,可被企业利用的、实际和潜在的资源(Nahapiet,Ghosha,1997);从能力方面研究则主要分析企业获取网络关系的能力(张方华,2004)。对企业社会资本效果评价研究主要解决“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基本可以分为四个子方向,一个是针对对企业家或法人代表的社会资本研究(张其仔,2000等);第二个是从企业与外界联系类型来研究社会资本,分为横向型、纵向型以及社会联系型社会资本(陈劲,李飞宇,2001;张方华,2004等),其中:横向型指与竞争者、潜在进入者之间的社会资本、纵向型指企业与上下游之间产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联系型指企业与政府及其他机构之间的社会资本;第三种是基于社会资本属性的研究,主要从结构、关系和认知三个角度进行分析(Tsai,Ghoshal,1998;Nahapiet,Ghoshal,2002等),其中:结构维是从密度、连通性和层次等方面分析企业间的联接形式,关系维是从信任、规范和认可等角度研究企业通过关系创造和利用资产,认知维度是从双方之间的语言、编码和叙述等进行沟通的并被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第四种是基于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赵雪燕,2010),其中: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从区域或国家的角度出发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整体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制约对行动者社会资源获取能力的影响,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着眼于个体行动者的关系指向特征及其自身社会地位状况对其所能获取的社会资本的影响。上述两个视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一方面说明了企业社会资本是什么,另一方面阐述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影响效果,但这些研究未能指出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企业社会资本实现的路径是什么。
(二)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根据企业的边界范围,我们将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外部社会资本和内部社会资本。外部社会资本主要是针对企业与外界组织之间所形成的社会联系,包括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及与潜在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与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直接相关的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融资、投资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与潜在相关者关系是指与价值链活动间接相关联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社会公众的关系。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定义一般有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所形成的非正式化关系的结构和内容,能够促进企业内部成员间密切的社会性互动;另外一种是指由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的社会资本。由于本文所研究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机理,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重点是指后者。更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如何把企业内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由此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各种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被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转化形成企业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是企业通过各种激励方式促使员工主动将个人社会资本进行转化。如(图1)所示。
(1)企业外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与外部其他组织建立起来的网络联系,可以为企业带来信息与资源,而这些信息与资源可以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资产,使企业降低风险、节约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取得和利用资源的效率与能力(王凤彬,江鸿,吴隆增,2008)。迈克尔.波特(1985)提出的价值链概念可以反映出企业与外界的活动类型。他指出每个企业都是由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组成的集合体,企业这些一系列活动实质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上下游关联的企业间存在着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基于波特价值链理论,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企业活动的类型以及层次,从而可以在一定层面揭示出企业在这些活动中需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从而形成相应的社会资本。不过,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企业不仅需要与供应商、客户、研发者产生联系,同时还需要与政府、投资者、银行以及社会公众等保持联系。政府是一个社会的政策制定者,企业可以通过企业家在政府拥有的特殊关系或者国有股权因素进行“寻租”,从而获得超额收入的机会(James MBuchanan,Anne.Krueger,1974.)。一般常见的“寻租行为”包括:政府的特许权、政府规定、关税与进出口配额、政府采购等。企业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企业资金筹措能力,这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现金流。往往与投资者和银行有着良好的联系,会使企业再融资的能力增强。对于社会公众,虽然部分公众未必是企业的直接客户,但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信任会直接或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之外的组织和个体在需要选择同类型企业时,往往会选择哪些品牌度高的企业。近年来,社会责任也逐步的被学者关注,并且开始系统研究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可见,这些与政府、投资者、银行、社会公众之间的联系,会为企业带来获取特殊资源或优先获取资源的机会,从而使企业获得超过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企业与外界发生的活动或者关系,我们一方面可以结合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活动以及与政府等组织的不同单位进行划分,分为采购、生产、研发、销售、融资、投资、公关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按照与业务活动发生联系的类型,分为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直接活动主要是指直接与企业业务活动相联系并对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活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融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其中经营活动主要是指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而融资活动主要是指与银行或资金借贷者发生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这些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正常业务开展与这些外界组织建立关系,并随着业务交往频繁和信任建立,企业获得超越于普通联系之外的特殊关系,使得这些组织能够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提供优先服务或者给予特殊照顾。对于间接活动主要是指不直接与业务活动相联系但通过监管、舆论等方式可以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间接影响的活动,包括与政府的关系、与社会公众的关系等。这些活动不直接构成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但是对企业非常重要,需通过特殊方式或渠道建立。如果获得政府对企业支持或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则对企业经营会产生间接影响。因此,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按照与企业活动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由直接活动和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这两种来源的社会资本从外界层面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产生影响。
假设1:企业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均有正的影响效果
(2)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形成机理分析及影响。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主要研究如何将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企业通过与外界通过联系和交往,建立了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但是这些社会资本主要是由员工来开拓。此外,员工加入企业本身会带入员工自身原先累积的社会资本。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在内部如何将个人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例子,企业中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一定社会网络,在经营中借助这些社会网络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企业中如果员工跳槽,结果先前与外界建立的联系会发生断裂,这说明企业内部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未能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与之相反,一些企业虽然员工发生跳槽,但是与外界已建立起的联系仍能很好的延续和拓展,这说明该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聚合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企业在内部如何将员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员工是被动强制还是主动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将企业内部社会资本的形成机制分为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对于直接聚集效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内部制度和管理措施强制将员工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一般在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开展中,企业内部员工借助企业与外界发生并建立关系,或者通过个人以前的社会联系拓展了企业所需的新的联系。这时候,企业通过管理,特别是制度等强制性措施,促使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比如:建立销售管理制度,一个业务员每天将拜访客户的情况进行记录,对于重点客户,企业能对员工联系过程进行监控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该员工离职,原已建立的客户关系不至于消逝。对于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激励措施或企业文化精神使内部员工主动自愿的将自己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种情况往往多见于建立主动奉献的企业文化组织中,或者组织中实施了有效激烈,如给予了员工股票或期权,从而使得员工主动奉献和自我约束,并为企业做出贡献,自愿将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内部员工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直接聚集效应和间接聚集效应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假设2: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设计与数据来源
我们选取了中国沪深两市2009年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样本研究数据。在剔除各样本中数据缺失项及SI公司的影响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为396家。本文选取的矿产资源类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冶炼、加工、销售的工矿企业及其辅助性企业的总称,分为煤炭企业、石油企业、有色金属企业、非金属材料企业、黄金企业、钢铁企业等。选择矿产资源类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类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各级政府控制着对矿产资源勘探、开采和利用等权力,并主导相应矿产资源转让价格。在这种情形下,企业拥有特殊的社会资本,特别是与政府拥有较紧密的关系,可以获得获取资源的相对优势,增强企业获得稀缺资源的能力。鉴于矿产资源类企业的社会资本在中国情境下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具有代表性,故本文该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
(二)变量定义
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企业影响集中于企业的财务绩效,为此特选取了企业的每股收益(EPS)作为研究的因变量。根据上文对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结合已有的大量文献研究成果,将解释变量定义如下:一是对来自企业外部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对于企业与外部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可以分别为以这三类活动的现金流能力来衡量。因为上述活动中与外界联系程度以及可获得的支持,可以由现金流能力来反映,同时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比较,我们选择每股现金流来作为解释变量之一。二是对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测量。企业在经营中,还需要与政府和社会公众建立关系,而这些关系可以由企业品牌或影响力等内容来反映。我们选择无形资产的对数作为来自企业外部间接活动产生的社会资本解释变量。三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直接聚集效应主要是强调企业的管理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参考别的研究学者所选取的资产周转率和管理费用率作为测量要素。四是对于来自企业内部由间接聚集效应形成的社会资本测量。间接聚集效应考虑企业的文化氛围或者激励措施是否到位。为此,我们选择一个公司是否实施了股权激励作为一个测量要素。由于企业存在年限不同,其进行社会资本建立的时限就会不同,因此,我们将企业成立的年数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说明:a因变量:EPS
(三)模型建立
为了分析上述四种来源形成的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我们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ε为随机误差项,b0为常数项,b1-b7为各变量的系数。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检验分析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层级回归的方法,将样本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二)回归分析
从回归模型结果来看,我们所建立的回归模型的调整R方大于0.1,说明模型整体的回归效果显著。这表明,模型可以反映所选取的自变量对因变量之间的影响,并表明我们所揭示的企业社会资本的四个来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情况是正确的。根据(表3)的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我们选取的5个自变量和1个控制变量所对应的sig.的值均小于0.05,因此说明这些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比较显著的作用。此外,每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VIF值在1左右,说明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以致使模型估计失真。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很好地说明了由外部直接和间接活动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有正的影响效果,企业通过建立规制和激励机制来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这对企业是有积极作用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强化交往规范,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企业在与外界的联系可以分为双边联系和多边联系。双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动交往,多边联系是指一个企业嵌入到一个由多个企业组成的网络中。企业随着交往其次的增加,会依据以往的交往情况做出对即将交往的判断。如以往两个企业交往都很好,双方诚信,则在下一次交往中,彼此会降低交易评判条件,同时会增加其他业务交往。在多边网络中,企业不仅和其中一个进行交往,同时也与多个存在潜在可能的交往,与一个交往的程度,会带来另外潜在节点的交往。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在正式活动中社会资本的集聚,增加与外界企业的联系,在业务交往中重视诚信和可靠,从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为了增加彼此交往的诚信和质量,应该在双边或多边交往建立规则和规范,通过这些约束来敦促企业之间诚信交往,为进一步建立和拓展企业社会资本奠定基础。同时,企业应该通过规范性交往,来使人格化联系转化为程序化联系。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获得更多潜在的社会联系
企业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不仅可以增加企业与其他企业交往的机会,同时可以建立更多的社会资本。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是企业运营环境重要影响因素。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政府关注和支持,从而建立起与政府的对话和接触渠道,获得超越于别的企业的特殊支持,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对于被社会公众认可的企业,可以更多的获得潜在合作机会,特别是可以带来更多的合作者,拓展社会资本。因此,一个企业应该加强社会责任的履行以及品牌的塑造,吸引更多的潜在联系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三)强化规范管理,促使员工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是通过内部的个体代表企业来开展与外界其他组织进行联系,这些个
体与个体的联系其实就是企业与企业的联系。但随着个体离开企业,这些联系会消失或者弱化,因此,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制度来强制转化,并且将这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人格化联系,转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程序化联系,这是企业社会资本建立过程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开拓客户或者建立更具优势的采购渠道,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但这些先开始由个体代表企业去建立的社会资本,如果不能固化为企业程序化的联系,那么,这种投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能够将个人利用企业的资源代表企业建立的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并将其固化和深化。
(四)重视文化和激励,激励员工进行社会资本转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共同
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一个企业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员工积极工作,并将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更多的将个人的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样,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员工内在的动力,为企业进行奉献。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的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企业要建议一个新的社会资本时,主动发挥员工已有的社会资本,并为企业拓展更多的社会资本。
(五)加强社会资本培塑,提升各种社会资本作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外部和内部社会资本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扮演不同的主导角色。在企业建立早期,企业知名度还比较低,与外界各方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正式活动中产生的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企业发展,影响力增强,受政府和社会关注程度增加,由此带来的间接社会资本逐步增多,并开始显现作用。在内部,企业早期的各项制度相对还不是很完善,企业需要有很强能力的员工去开展有关业务活动。比较常见的创业企业,往往是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少数几个核心团队成员,其个人能力对企业发展成败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自发性聚集效应会起着主要作用。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的各项制度开始逐步完善,同时企业团队不断扩充,吸收了一些其他成员,这时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弱化,团队作用开始显现。在这个时期,直接聚集效应开始逐步发挥效果,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随着企业进一步壮大,间接聚集效应会进一步增强,此时企业的文化、愿景等相继建立,激励措施也不断完善,此时两种效应会交互共同促使个人社会资本转化为企业社会资本。因此,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对不同来源的社会资本给予不同的关注,此外,还要结合企业发展,对已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本加强管理,使企业社会资本实现动态发展和提升。
摘要:社会资本在现代商业社会和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被发现和重视,成为继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之后被重点关注的领域,其对企业价值创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资本的有效形成和利用社会资本有着极其重要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回顾了企业社会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不足;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选取了396家中国矿产资源类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重点检验了这些维度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开发和形成社会资本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形成机理,企业绩效,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惠朝旭:《企业家社会资本:基于社会经济学基础上的解释范式》,《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3]韦影:《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Nahapiet,J.&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
[5]Peng M.W.&Luo Y.Managerial 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a Transition Economy:The Nature of aMicro-macro Link,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0.
[6]Podolny,J.M.,&Page,K.L.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
形成路径 篇7
一、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
感恩是一种社会道德, 也是个体必备的优良品质。了解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机制, 是进行幼儿感恩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幼儿感恩品质形成是沿着认知—情感—行为的方向发展的, 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中, 感恩认知是产生感恩情怀和感恩行为的根本, 幼儿在形成感恩品质前, 大都自我意识较强, 很少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也不会有感恩之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前生活后, 幼儿会逐渐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关注, 自我心理也会有所改变, 但是其感恩意识仍旧非常淡薄。感恩情感是个体感恩认知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也是连接感恩认知与感恩行动的纽带。幼儿感恩情感发展与其生活环境、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 在幼儿园群居环境中, 教师如果能对幼儿进行感恩情感灌输和引导, 教导其感恩和关爱他人, 必将会加深幼儿对感恩的认识和了解, 也会有效激发其感恩情感。感恩行为指幼儿在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作用下做出的知恩、报恩行为。一般而言, 幼儿只有在有意识地接受过感恩教育、产生感恩意识之后, 才会做出感恩行为。还有, 在别人的提醒下, 幼儿的感恩行为出现的频率也会大大发生。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幼儿对别人的帮助给予感谢, 以提高其感恩意识, 使其养成感恩他人的好习惯。
二、幼儿感恩品质培养路径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感恩品质培养目标, 是感恩教育的第一步, 也是感恩教育顺利实施的根本。幼儿感恩品质培养目标是立足于生活,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使其养成正确的感恩认知, 具有积极的感恩之情, 最终学会感恩, 学会悲悯他人。那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呢?幼儿园教师要做的是, 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 在得到幼儿帮助时, 及时对幼儿表示感谢, 以身作则, 对幼儿进行感恩熏陶。再则, 对幼儿行为进行细心观察, 在他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或者帮助别人时, 引导被帮助人主动表达感谢, 让幼儿意识到, 无论是帮助别人还是接受别人的帮助, 都是一件快乐的事。同样,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也要提高幼儿感恩教育意识, 在日常小事中渗透亲情教育、感恩教育,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感恩心理和习惯。
2.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
幼儿感恩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幼儿具有思想简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如果单纯对他们进行感恩理论灌输, 势必会适得其反, 达不到预期目的。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感恩教育中选择合适的方式。那么, 适合幼儿的感恩教育方法有哪些呢?首先, 针对幼儿心理, 利用儿歌、故事、画画、手工等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对其进行感恩教育。如, 教师可以通过“为妈妈做手绢”“给我最爱的人画像”等形式, 培养幼儿感恩家长的品质。其次, 家校联手, 打造幼儿感恩教育合力。如, 家长和学校要加强联系,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并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并由学校给家长传授更多的感恩教育经验, 或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培养幼儿的感恩品质。
3.把握好教育时机
感恩教育是一个缓慢推进的实践过程, 把握好感恩教育时机,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幼儿感恩教育中, 家长和教师要把握好一切可以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有利于开展幼儿感恩教育的时机有: (1) 幼儿园上学、放学时。如, 每天早上幼儿上幼儿园时, 家长可以让孩子感谢老师的迎接, 在家长与孩子告别时, 教师可以教导孩子们与父母道别, 祝父母工作开心。 (2) 在教学活动中寓教于乐, 进行感恩教育。如, 在游戏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他人借给自己玩具的行为表示感谢;在讲故事活动中, 教师可以以感恩为主题, 讲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 使感恩根植于幼儿脑海中。 (3) 在各种节日, 如, 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或者是儿童生日等, 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感恩活动, 布置一些爱心作业, 使幼儿通过亲身参与学会感恩他人, 回报他人。
总之, 幼儿园感恩品质形成离不开家长、教师的有效引导。这就要求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要重视幼儿感恩品质的培养, 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 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感恩情感的环境。唯其如此, 才能使幼儿成为有爱心、懂感恩的人。
参考文献
[1]张莉.三位一体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4) :60-63.
[2]田涛.幼儿感恩品质的形成机制与培养路径[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 (5) :95-99.
形成路径 篇8
1 南京实施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战略意义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紧要时期,南京跨区域合作以创新合作作为“凝聚核”,既有内在机制的推动,又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顺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由外延式向内生式转变,实质是实现由依赖传统要素的增长向依赖创新要素的增长转变的过程。在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制定中,增长极发展战略被广泛应用,其基本的理论假设是增长极的经济辐射,将形成增长极与经济腹地间的扩散效应,产生大规模的就业增长影响(Hermansen,1972;Erickon,1975)。这些思想建立在传统要素区际流动形成的空间经济联系基础上,但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掌握技术、知识等的创新人才与创新型企业,掌握核心要素,是抓住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以南京为核心的跨区域创新合作顺应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其次,实现毗邻城市间合作模式创新。当前跨区域合作研究主要从要素互补、产业转移等角度展开,但由于交通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毗邻城市间增长溢出的主要渠道并非投入—产出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展开,而不局限于本区域,这是政府政策无力改变的事实。而创新要素尤其是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在空间上的扩张,毗邻效应更为明显,成为核心城市对周围区域发挥辐射作用、形成增长溢出的重要渠道。创新溢出在内生增长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国内外研究多次强调[1],但创新流动的规模与影响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下降,而且,对国内的影响大于国际[2,3]。因此,创新导向的南京跨区域合作,为毗邻城市间合作模式的创新探索发展路径。
第三,引领中西部经济发展。国家发改委2010年6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对南京城市功能的定位是“发挥南京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由此可见,南京在国家整体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京地处我国经济重心——长三角经济区,同时是长江流域经济带重要的枢纽城市,因此其经济发展对于承东起西、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南京沿江向西及两翼的较大范围内无特大城市,这就决定了其在接受上海直接辐射的同时,可以向西辐射长江中上游经济区、开发内地资源和市场,具有传递辐射的功能[4];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示范作用。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有效实施,为其他城市间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展开提供经验借鉴。
2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形成机制
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形成机制在于:市场机制推动创新要素的跨区流动及创新活动空间外部性的存在,使区际创新过程中产生空间依赖,空间位置邻近的区域之间形成显著的协同发展效应。因此,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科技—产业、区际互动发展机制的形成基础,是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
2.1 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机制
从区域层面,技术创新分为内生型和外源型两类。内生型技术创新即自主创新,主要是依靠区内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构成的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持续的新技术来源。外源型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外部技术输入,如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区际贸易及跨区投资过程实现的技术扩散。因此,区域的创新能力首先取决于创新要素禀赋条件,即使是选择技术输入型发展战略,引进技术能否转化为自身竞争力还取决于区域创新资源禀赋约束的区域创新吸收能力。
创新要素的空间分布一方面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耦合的典型特征,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往往是创新要素集聚的区域,两者形成明显的正反馈机制;另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区域中心集聚化特征,即创新要素尤其是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水平与行政区域中心性特征相耦合。南京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科教资源的集聚优势十分突出:拥有各类高校60多所,江苏进入全国前100名的15所大学中,有10所位于南京;科研院所500多家,占全省2/3以上,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处于领军地位的电子、船舶类的大型研究所,省部级以上重点试验室等科教文化资源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就人力资源来说,拥有在校生70多万人,每年毕业大学生20多万人,各类科技人才70多万人,院士数量处于全国前列。显著的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集聚优势,是推动南京实施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区域创新中心的前提基础。
2.2 创新要素的空间扩散机制
创新要素的扩散特征与传统要素不同,空间取向、作用强度等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是区域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5]。创新空间扩散包含2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企业间创新溢出,二是区域间创新溢出,这两方面是内在统一的,企业间的创新溢出是区域间创新溢出的微观载体,而区域间创新溢出是空间表现。在区域系统中技术变化内生于宏观增长理论中,空间相互依赖通过要素流动、创新扩散和贸易影响技术变化和增长[6]。创新要素空间溢出效应取决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与技术的相似性程度。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要素空间流动的地理约束大大降低,但大量与创新过程相关的新经济知识是难以复制的,而且不具有完全获取性。这种新知识由大量技术、组织及实践构成,其扩散要求直接接触及密集的交流。因此,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距离衰减”特征,这已经由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内创新要素扩散特征的研究成果所证实。另外,创新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加具有地方化特征,区际溢出是创新产出区际差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7]。
在跨区域创新合作过程中,扩散是双向的,存在重要的反馈机制,其形成依赖于创新主体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直接受到空间因素的制约。这也就是知识、创新扩散往往存在明显的毗邻效应的原因,地理位置的邻近再辅以技术上的相似性,为反馈机制的形成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深化提供保障。
2.3 科技—产业互动发展机制
科技与产业间具有互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科技发展是产业不断升级的保证;另一方面,产业发展不断为科技创新提出新需求。而区域的科教资源优势能否转化为区域创新资源优势、科技要素能否转化为创新要素,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科技与产业的互动发展。区域科技优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比较静态特征,只有与区域产业部门形成互动发展才能转化为区域创新优势。各种创新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效率决定了创新绩效,打破科教资源流动的小循环,形成区域内科教资源、产业资源等的大循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对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区域实现自主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南京具有明显的科技优势,在诸多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处于全国领先;另一方面,丰富的企业资源,雄厚的产业实力,为创新研究提供了优越的市场条件。高校院所的学科团队与企业结对合作,共建“校企联盟”,包括生物医药、风力发电、光伏太阳能、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等领域。如南京大学与连云港共建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使南京大学在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的研发中心达到10家;南京农业大学在高邮、宿迁、常州、张家港、南京市六合区等地设立了产学研办公室,开展深入合作。正是通过科技与产业的互动化发展,实现双赢,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2.4 区际创新互动机制
区际创新生产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区内市场推动的研发发展差异来解释,但同时,区域创新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并与经济增长关系显著,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是每一区域必须考虑的显著因素,使空间层面上总量水平并非收益递减[8]。而从整体上来说,创新的空间扩散过程限于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9]。技术知识转移一般发生在有限地理空间范围内,区位和接近性直接影响区域创新性[10]。知识溢出要求主体间频繁的接触与相互作用,知识溢出的成本随距离而增加[7]。专利与研发活动也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溢出效应的发生具有高度的区位性,仅存在于大约300公里范围内[9]。也就是说,生产性主体的区位和接近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区际存在知识溢出,而且地理上邻近的区域间溢出更加显著[5]。
对我国的研究也取得了相似结论,国内研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正向推动作用,而且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本省的吸收能力[11,12]。省域创新行为在空间上并不是分散分布的,创新产出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也就是说存在着空间上的创新集群现象[13]。因此,实施以南京为中心的创新合作战略,要充分考虑空间效应的内在机制,在创新合作区域的选择上注重毗邻性、技术接近性。
3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的优化路径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需把握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制,通过完善市场、协调供需、培育创新网络及制度创新,实现合作模式的创新。
3.1 实现创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提升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
实现创新要素共享、区际无障碍流动,能够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整合,形成紧密的区际创新网络,是提高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先决条件。
围绕创新活动的市场一体化建设,需要着重加强以下3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市场一体化,为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收益保障机制。通过知识产权竞价,使创新要素收益最大化,有效减少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增强创新活动的利益驱动;探索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实现方式,鼓励知识产权与实物资本的结合;整合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打破行政区划约束,形成一体化运作模式,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率。二是高端人才市场。保持系统中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力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整合区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创新型经济发展。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要与创新平台的建设相辅相成,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从而加速创新型企业的集聚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快南京科技金融中心建设。资本市场不仅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更具有科技孵化功能,推动创新型产业发展。金融资本流动的市场化导向比较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突破行政区经济的刚性约束,助推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深入开展。加强南京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开展科技金融服务方式多样化的探索,积极为新兴产业提供资本的支撑和各种平台的支持。
总之,围绕创新活动的市场建设,是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保障,其中资本市场的建设是先决条件,形成高效、规模化、创新资金投入与退出机制健全的资金保障环境,带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企业等的集聚化,推动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3.2 强化创新供需双方“耦合”效应
创新主体错位、产学研之间合作力度不足,最终表现为南京在创新设施、投入方面的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创新产出的优势,出现典型的创新需求与创新供给失衡现象。2009年,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南京不仅低于苏州、无锡,甚至比镇江还低,在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方面也远低于苏州,说明产学研之间的合作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见表1)。
产学研供需失衡、创新合作困难主要源于创新要素供求信息不对称,这是组织效率问题。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主要专注于一些基础领域的创新,而对成果的应用性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广大中小企业合作开发技术的需求比大企业强烈的多,但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小,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意愿不强。而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也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元器件和关键设备,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强。企业技术需求与学研的技术供给不对称情形,进一步降低区域创新效率。因此,以创新为导向的区域合作关键在于对产学研的集成和组织。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省科技厅及各市科技局网站相关数据整理。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应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首先,发挥南京科教资源优势,创新高校多样化办学模式,真正发挥企业所需人才“摇篮”的作用。科教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为区域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本,进而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经济活动产生区域吸纳效应。建议利用现有的职教硬件资源,加上优越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软资源,采取灵活化的人员管理模式,形成产业工人的输出基地。其次,强化创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科技园区建设的“耦合”。鼓励园区企业与大学里的实验室建立定向联系,公司员工参加学校的研究讨论,参加相关研究项目,进一步拓展教育机构在科技园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将实验室“搬进”园区,不断提高研发项目的市场敏感度,直接面向产业发挥辐射作用。
3.3 优化区际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是区域创新系统维持并不断发展的运行机制保证。各创新主体间形成的相互作用链,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
实施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过程中,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构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组织网络化互动机制,真正实现创新共享。创新型网络是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并反过来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进一步演化。首先基础工作是建立创新要素的共享信息系统。对各类创新要素禀赋条件进行系统摸底,如各类大型仪器设备、各类科技人员、科技企业及科技园等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分类整理,为创新需求方和供给方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查询。同时实行区际创新资源的高效整合,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申报上发挥“拳头”优势,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弥补区域投入有限的不足。如有效整合重点行业的研发、生产要素,形成在更大区域层次上的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着重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开放性、可持续性强的专业型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综合体。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打破市界、校界限制,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3.4 构建跨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
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实施过程,关键在于突破行政区域经济利益的刚性束缚,探索新型合作机制,前提是解决合作成本的分担、合作收益的共享问题。
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创新收益共享机制,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同城扩散效应”,强化创新的溢出效应,降低交易成本。但特定空间外部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从而使得不同区位由于创新溢出强度不同而使创新合作收益呈现明显的空间不对称。这就需要足够的制度创新,以形成合理的区际创新收益协调机制,否则,跨区域创新合作将不具有可持续性。利益共享的最低要求是,当创新网络总体效率改进时,至少应能保证创新合作参与方没有损失。对有效跨区域创新合作来说,共同获益应成为基本的区域政策导向。只有各区域都从合作发展中获得发展红利、利益共享,合作才具有持续性。尝试构建合理的税收转移机制,实现创新财政收入的共享。地方政府的积极鼓励是创新要素实现区际自由流动的重要保障。对于创新成果流出率较高的地区如南京来说,地方政府很难对加大科技拨款、扶持研发活动有很高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上级政府——省政府,从省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对科技成果产出重点区域南京进行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充足的财力支持下深入开展创新研究,为江苏培育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中心,从而构建以南京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
另外,需要着力探索建立新型的官员政绩考核体制,如果仍然维持现有的考核方式,会给创新合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尝试将跨区域创新合作成效纳入考核体系,以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取代单一城市经济发展作为考核指标。
摘要: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本质是通过区际创新要素共享,增强企业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进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机制是推动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促成科技—产业、区际创新互动发展机制。进一步优化南京跨区域创新合作,需要从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强化创新供需“耦合”效应、优化区际创新网络及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着手,为跨区域创新合作的有效展开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实现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
形成路径 篇9
一、维护、调节与应对: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内涵及结构
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反映着个体活动的可能性、倾向性与胜任程度。能力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去遗传因素,学习、实践及环境作用影响着个体能力形成的全过程。能力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心理自助的实质是通过主体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主动寻求自我帮助、自我发展的方法,有效促进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保持身心的和谐状态,促进自身发展[1]。心理自助能力是心理健康的自生性能力[2]。总的说来,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是大学生自主觉察、评价、维护与发展自己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反映大学生主动追求心理和谐状态的水平。
分析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结构,包括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细化每个维度,心理自助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能力、人际适应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主动求助能力、现实执行能力等。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发展积极心理力量、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维持心理健康状态的能力为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做出正确的反应与调适、使暂时失衡的心理状态恢复和谐的水平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则指个体在遇到严重心理问题无法有力解决时自我帮助、寻求支持、有效应对的水平。从行为方向上分析这三个层面的能力,心理自助既指单方向、指向个体自我的自助,也指包含着具有主动自助性质的心理求助。自助既需要自己内部自生系统付出努力,也需要自身主动运用外部支持系统来帮助自身的发展与成长,此为自助的全部内涵。
二、基于动机、知识与行为三要素的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路径
能力素质是一个合金,其形成受生理机制、学习经历、主观体验、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等多个因素影响。分析自助心理机制,心理自助既是心理活动,也是一种心理结构。从结构上看,心理自助包括心理健康动机、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知识信念以及自我行动四个部分[3]。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各种能力必须是在长时间的知识掌握与实践活动交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因此,发展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必须充分撬动大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所有内外部力量。
(一)培养心理自助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同时使该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动机对行为的发动与持续具有根本性与内源性的影响。在我们对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大学生的心理自助需求的调查中,有不少学生提出“想监测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遇到问题时想获得专业心理老师的人际支持”。这表明大学生有力求发展心理自助能力、有效控制心理健康水平的愿望和需要。大学生普遍崇尚对活动的自由选择、追求能力感,当其在发展自尊、开展专业学习与研究、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烦恼与困惑时,必然会萌生解决心理困扰的需要,这是大学生发展心理自助能力的强大内驱力。
(二)掌握心理自助知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对于“你希望获得哪些心理辅导”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表达想掌握一些有效易学的心理自我调节知识与技能,具体内容主要涉及人际支持、就业焦虑、情绪调节、压力管理等方面。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与心理自助知识会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通过教学与自学等方式,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怎样正确认识他人、情绪是什么、情绪怎样识别与知觉、压力与焦虑是什么等等,学习心理自助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估、自我觉察、自我教育与自我监督等等,学生在学习这些显性知识的同时,会逐步将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认知、情感、态度中去,这些对于学生有效开展自助十分必要。必要的心理自助知识构成了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发展的基石与根本。
(三)发展心理自助行为
实践是能力发展的必经路径。活动与实践是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载体。在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咨询需求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很迫切地想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更希望能多多参加心理健康活动与实践”。实践需以目标的实现为标志。学生心理自助行为涉及学习、生活、人际适应、生涯发展等各个方面,包括掌握元认知、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耐挫培养、人际发展等各方面的技能与方法。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的建议
(一)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
1. 浓厚自由平等的大学精神文化,激励学生追求卓越、自我实现。
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4]。大学是青年人追求卓越、实现理想的家园,更是学生心智成长成熟的土壤。首先,大学应以鲜明积极的治学理念与学术氛围引领学生向善求真。大学生处于人格日趋成熟的特殊阶段,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创新奋进的文化氛围能启迪学生积极向上、自我进取、自我成长。纯正的氛围中,师生间、同学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学生能获得心理成长的生发力,能感受到被接纳、被支持,这对青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其次,大学应以健全的学生培养与管理机制与良好的人文关怀体系引领学生投入竞争、共赢共成长。大学生常常是在面临诸多挑战、选择、竞争的情况下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与冲突。大学应结合专业设置与学生培养实践情况,健全各类竞争机制,主动构建好各个层面的人文关怀体系,使大学生能主动迎接成长中的挑战,接纳自我,心怀希望,不怕失败,坚持努力。
2. 营造积极信任的大学环境文化,引导学生自我激励、自我监督。
大学文化于无形与有形中润物无声地全天候、全方位影响着学生,如果说大学精神是空气与阳光,那么大学生身处其中的校园、班级、宿舍、朋友圈就是大学生心理扎根的土壤。校园环境布置中来自伙伴的励志话语、班级中丰富的集体活动、宿舍中融洽包容的氛围都会给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滋养与支持。首先,大学校园应结合专业特点打造积极友爱的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自然环境、包容励志的物理环境,能激发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主体感,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与意志力。其次,大学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结合第一课堂积极建设班团文化。班级团支部目前还是各大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基层组织,定期的班团集体活动,能很好地营造群体氛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自我反省,从而实现主动的人际适应。第三,大学人还要注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宿舍同伴是学生的生活伙伴,朝夕相处,彼此间最容易了解也最容易提供帮助,当学生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时,宿舍同伴间的聊天、相处能很好地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归属感,从而帮助大学生自主地化解很多心理困惑、烦恼与冲突。
3. 打造自律务实的大学行为文化,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
受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等的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模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应着力打造大学生的行为文化,鼓励其健康生活、主动计划、积极行动。首先,大学应在大学生中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合理的作息是大学生保持情绪健康与心理平衡的生理基础,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是学生心理自我维护的基础与前提。其次,高校应注重典型引领,引导学生自我规划,提升现实应对能力。具有规划,不断实现目标能激发学生的信心,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常缺乏规划、面对不得不面对的选择备感压力,或是有良好的规划、但缺乏有力的执行力。高校应在提高学生意志力与执行力上敲重锤,引领学生在行动中提升自己的意志品质,不断体验进步的乐趣,提高心理维护与调节能力。
(二)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
1. 健全高校心理健康评估与反馈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能力与明确自我发展方向。
目前各高校都在不同深度与广度上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伴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化与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的频发,高校应进一步健全高校心理健康评估与反馈体系。首先,及时做好大学新生心理普查与反馈工作。新生入校后的心理普查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基本的评估,能帮助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关心的特殊学生。对心理普查结果的反馈应做到专人、专业化交流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况形成科学的认识,对于个别尤为特殊的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规律、科学地处理对待。其次,应做好个性化心理评估服务。大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心理特点怀有好奇,很想更具体地了解自己个性的一些特点,针对此,高校应建设更健全的个性化心理评估反馈体系,做到科学评估、专业分析,引导学生客观科学地自我认知。高校应建好各类心理评估量表测评系统,建好心理健康评估专家队伍,能针对学生需要开展除量表测评以外的如行为观察、投射评估、书面叙述等专业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2. 健全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自我维护与调节能力。
积极心理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5]。系统有序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自我维护与调节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特点开设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根据各高校的特点将心育课程纳入学生课程体系。高校应选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系统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教育一方面能教给学生心理自助的方法,另一方面能很好地增强大学生心理自助的意识。其次,高校应注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传授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与调适的一些操作性技能。在本研究对大学生的调研中,很多学生表示想掌握调适与维护心理健康的技能与方法。比如行为主义、认知疗法中有很多操作性很强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维护,如情绪管理、人际适应等等。心理自助技能的传授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心理自助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在面对心理困惑与危机时有信心应对与化解。
3. 完善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自我应对能力。
首先,高校应在育人与管理体系中,分层级、分学院、分专业建设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或难题时,能明确可以求助的场所与机构,能明确在哪些时间段能获得支持。其次,高校应建设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家队伍。除了建设一批具备良好授课资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外,高校对新进辅导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让最能接触到学生的老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帮助学生提升心理问题应对能力。第三,高校应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针对学生中常见或不常见的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专题,高校应创新教育形式,加大教育力度。如对情绪管理、就业潜质评估、性心理、人际适应等专题,高校应有计划地结合各类教育活动开展专题教育,以更开放的、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教育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学习,从而完善高校心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能力。
(三)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1. 完善各类心理服务与援助机构建设,为大学生心理自助提供支持保障。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自助是包含心理求助在内的自我帮助。心理教育是主动参与学生的心理成长,而心理服务与援助是给予学生心理自助与求助的支持。咨询心理学理论遵循对来访者“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原则,也就是说,心理成长是需要个体很强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的。有研究表明,个体心理上有困惑但寻求专业援助的并不多,东方人更是这样。而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对求助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个体知觉到的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越高,越倾向于求助[6]。首先,高校可以分校区、分学院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团体心理辅导室等,以电话、网络即时聊天工具等为形式开通网络心理咨询热线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心理自助意识、明确学生心理自助路径,提高学生对寻求心理服务与援助的接纳程度,增加求助与自助行为。
2. 健全学校各类开放式、自助式心理成长系统建设。
大学生是否具备心理自助意识是其提升心理自助能力的关键。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当前师资匮乏的现状,更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7]。高校可开放各类自助式心理成长系统。首先,高校可建设心理学知识阅读室。阅读室提供各类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杂志、报纸与书籍,供学生自主阅读。已有研究表明,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可以达到到良好的心理保健作用。通过阅读,学生也能更广泛地涉猎各种心理学理论与最新研究成果,自学一些心理调节技能。其次,高校可建设自助式心理咨询约谈系统,由学生通过系统自主预约咨询师网上交流或面谈。心理自助强调的是主动性与常态化,完善的心理咨询约谈自助系统能给学生提供即时的帮助,学生通过即时的咨询能解决自己心理的困惑,起到调节心理健康的效果。第三,高校应着力建设自助式心理社团,鼓励学生在与朋辈的交往适应中获得心理成长。大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就在于无法正确处理好自我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8]。自助式心理社团具有鲜明的自助、互助特色,饱含着积极的能量,带有鲜明的彼此悦纳与自我成长的特点,是非常适合青年学生开展心理自助的系统。
此外,高校要注重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机构的自身组织建设。高校应规范对各类心理服务与援助机构的管理与指导。首先,对从事心理服务与援助的专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督导,提升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对各心理服务与援助机构接受求助的情况要进行定期的汇总分析。如对求助群体特点、求助问题分类、求助次数统计、跟踪援助情况等要做好详细、严谨的分析与备案。
摘要: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潜能、培养积极品质、达成自我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包含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心理问题调节能力、心理危机应对能力。培养心理自助动机、掌握心理自助知识、发展心理自助行为是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的基本路径。构建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培养机制,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大学文化的心育功能,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导向激励机制;统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教育系统,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协同联动机制;提升高校学生心理服务与援助质量,构建培养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支持保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心理健康,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姚彩琴,武家申.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3):57—61.
[2]钟建军,陈中永,李笑燃.心理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5):31—35.
[3]李笑燃,钟建军,陈中永.心理自助结构及其系统构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6—59.
[4]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89—93.
[5]陈新颖,花蓉.积极心理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基于99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5,(1):234—236.
[6]夏勉,江光荣.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892—900.
[7]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4):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