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模型

2024-06-16

形成模型(共7篇)

形成模型 篇1

钻削是孔加工普遍采用的方法。在通孔钻削加工中,孔出口处边缘通常会形成毛刺,称为出口毛刺。出口毛刺的存在严重地影响着工件的加工质量和使用性能。一般需要额外地增加去毛刺工艺,提高了加工成本、延长了生产周期,制约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对钻削毛刺形成机理的研究,从而为其主动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切削毛刺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先后开展了切削毛刺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在钻削毛刺上主要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K.L.Gillespie和S.Pande等[[1,2]]试验研究了钻头结构、切削参数和材料特性对毛刺的影响;J.M.Stein[3]在对不锈钢钻削试验中,提出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及刀具磨损的增加将增大毛刺尺寸的形成;K.Takazawa[4]提出减小切削力并增加切屑排出的顺畅性将有利减小钻削毛刺的形成;A.Sofronas[5]提出了基于调整和优化钻尖角、螺旋角进给速度、塑性剪切强度及钻头直径从而控制出口毛刺形态尺寸的模型。由于钻头结构及钻削三维受力条件的复杂性,采用传统的数学-力学模型很难建立出工件与刀具相互运动参数、钻头结构参数及材料性能与钻削毛刺形成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直接影响着钻削出口毛刺的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去毛刺成本有增无减。随着数值分析与计算软件的发展,有限元分析模型逐步应用于毛刺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并证明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6—8]。本研究在基于一种新的麻花钻结构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失效模拟工件材料与切屑分离的钻削毛刺形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钻削过程模拟结果,对钻削出口毛刺的形成过程及力学、材料内部形变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深入揭示出其形成机理及毛刺的主动控制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1 钻削毛刺形成模型的建立

1.1 麻花钻几何模型

麻花钻的几何结构参数一般由其制造参数确定。钻头的制造过程包括两个主要的磨削过程,即磨削沟槽和后刀面。这些磨削操作的参数确定了麻花钻最终成型的几何参数。如原始锋角,横刃斜角,横刃长度等都直接受麻花钻制造参数的影响锥面后刀面的方程及设计参数和磨参之间的关系,即钻头坐标系中的锥面方程为[9]

式(1)中,θ,β,,d,S为磨削参数。

由此来构建钻头模型必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繁琐的计算过程。本研究前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磨削过程的麻花钻几何结构建模方法[10],并在UG(nx4.0)上实现,钻头三维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结果(见图1)。在钻削过程模拟中,钻头具有轴向进给(f)和周向旋转(n)运动。

1.2 工件模型

钻孔的模拟需要耗费很大的计算机资源。如果要完整地模拟整个孔的加工,对计算机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鉴于模拟深度对所求参数的影响较小,在此只模拟一定深度,即钻削达到稳态即可。工件模型采用在一个圆柱实体上预先凿个近似钻尖形状的孔(见图2),这样可以提高了仿真分析的效率,减少了仿真分析的时间。钻削加工仿真分析时,当工件的尺寸、所用单元数等条件相同时,弹塑性有限元和刚塑性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几乎相同,但弹塑性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时间却是刚塑性有限元计算时间的3到5倍。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在此,工件采用了热刚塑性材料模型,而刀具采用的是考虑温度变化的刚性材料模型。模拟过程中采取了四面体单元网格形式,工件单元类型是绝对网格类型,最大网格单元的尺寸和最小网格单元尺寸的比例是10。在模拟过程中,工件侧面固定约束。

1.3 关键技术

1.3.1 工件材料的流动应力模型

在实际切削加工中,工件材料常常在高温、大应变和大应变速率的情况下发生弹塑性流动,综合考虑各因素建立合理的材料流动应力模型是模拟分析的关键。

在建立的模型中,工件定义为塑性材料,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屈服准则、流动准则和强化准则。采用VonMises屈服准则。发生屈服时,应变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流动准则来描述。采用的是表格式数据形式,经由严格的试验得到。即

式(2)中,σ是流动应力;ε是应变;ε﹒是应变速率;T是温度。式(2)能够描述出材料真实的塑性流动行为,定义材料的本构关系。强化准则描述初始屈服准则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是怎样发展的,选用了等向强化准则。建立的材料流变应力模型(见图3)。

在切削模拟中,选用材料的同时也就决定了切削方程式的形式,也就决定了材料切削行为特点。考虑加工中具有变形强化的特点,采用第了Oxley的加工硬化滑移线场模型[11]:

1.3.2 材料失效准则

切削模拟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实现切屑与材料的分离。切屑断裂准则是通过高温拉伸试验计算出断裂性能,并同金属变形断裂所需的能量建立起映射关系,将其作为判断金属材料延性断裂的临界能量值,所以能够有效预测材料的破坏情况,准则描述如式(4)[12]。

式(4)中σ*为最大应力;ε为等效应变;Df为材料发生断裂时的临界值。一般通过实验获得。

1.3.3 接触模型

刀具/切屑与刀具/工件之间的接触控制着摩擦、热转换条件,并且受到刀具与工件之间的主从关系的影响。在钻削中设定刀具为主要的目标,工件设定为从属关系,这意味着工件的变形是依据刀具的运动而产生,工件的网格不允许移动到刀具内部。同时设定了一个工件与其自身的主从关系,使得切屑不允许进入工件内部。刀具和切屑之间摩擦模型由粘性接触区tp和滑移接触区tc两部分组成(见图4)。选用合理的粘性区域长度与摩擦系数μ是保证计算结果正确的关键。

2 模拟条件

模拟条件主要包括钻头结构的几何参数、切削参数、材料特性参数、摩擦及热传导参数等,如表1所示。

3 模拟结果与分析

在不同的切削条件下,模拟结果得到三种不同形态的钻削出口毛刺(见图5)。分别称为Ⅰ、Ⅱ和Ⅲ型毛刺。

其中Ⅰ型毛刺凹向工件实体,故又称之为亏缺(负毛刺)。一般情况下,Ⅰ型毛刺尺寸对工件的精度和性能影响不大。但当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也往往成为影响孔的质量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的原因之一。Ⅱ型毛刺的高度较小,毛刺根部厚度较大。此种进给方向毛刺的断面面积较大,去除较为困难。特殊情况下,需要安排去除毛刺的工序。它将降低生产效率,增大加工成本。Ⅲ型毛刺的尺寸最大,其断面面积最大,此种毛刺亦有翻卷毛刺之称。去除困难,去除作业量也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切削条件下,得到与模拟结果相同的三种形态毛刺(见图6)。为有效控制钻削出口毛刺的形成,必须优化选择切削参数,使之形成I型毛刺。由模拟结果得出:高转速、高进给量的切削条件有利于I型毛刺的形成,并与试验结果取得一致,由此可以表明本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为分析钻削毛刺形成过程中,工件材料的形变和力学特性,可以在工件出口部选取观测点(见图7)。同理,可对工件材料的应变特征进行相应分析,并且,在对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后处理的基础上,可对钻削轴向力进行分析与预测,从而深入揭示出钻削毛刺形成的形变和力学机理。

4 结论

利用一种新型基于磨削过程的钻头结构模型,以材料失效准则为切屑-工件分离判据,建立出钻削毛刺形成与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得到三种不同形态的毛刺与试验结果取得一致,为有效控制钻削出口毛刺的形成,优化选择切削参数,使之生成I型毛刺形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并且,高转速、高进给量有利于I型毛刺的生成。通过在工件材料内部选择合适位置的观测点,可以观测钻削毛刺形成过程中,工件的弹塑性变形及力学变化特征,从而进一步深入分析毛刺形成的力学机理。本模型的建立,为理论分析毛刺的形成机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要:钻削过程中在工件的出口处形成的毛刺严重地影响了工件的质量,制约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由于在钻削毛刺形成过程中,钻头结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采用传统的数学-力学方法很难建立其分析模型。首次提出利用材料失效模型建立钻削毛刺形成模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得到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钻削毛刺与试验取得了一致。模型的建立为主动控制毛刺优化选择切削参数及深入分析毛刺形成过程中工件材料内部弹-塑性变形及力学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毛刺,有限元模型,钻削,形成机理

参考文献

[1]Gillespie L K,Blotter P T.The formation properties of machining burrs.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Industry,1976;98:66—74

[2]Pande S,Relekar H.Investigation on reducing burr formation in drilling.Int J Mach Tool Des Res,1986;26:87—93

[3]Stein J M.Burr formation in precision drilling of stainless steel.Ph D Dissertation,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1995

[4]Takazawa K.The academic challenge of burr technology in Japan.Japanese Society of Deburring and Surface Conditioning Technique,1985

[5]Sofronas A.The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drilling burrs.Ph D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Detroit,1975

[6]Guo Y,Dornfeld D.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rilling burr minimiza.tion with a backup material.Transactions of NAMRI/SME,1998;207:207—211

[7]Park I W,Dornfeld D A.A study of burr formation process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Part I.ASME J ENG Mater Technol,2000;122(4):221—228

[8]Park I W,Dornfeld D A.A study of burr formation process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Part II.the influences of exit angle,rake angle,and backup material on burr formation processes.ASME J ENG Mater Technol,2000;122(4):229—236

[9]曹正铨,等.钻尖数学模型与钻削试验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10—54

[10]王磊,王贵成等.标准麻花钻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工具技术,2007;41(6):75—78

[11]张幼祯,王贵成,等.标准麻花钻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工具技术,2007;41(6):75—78

[12]SFTInc.DEFORMTM.3D DEFORM3D User s Mauual.2003

论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形成的因素 篇2

关键词:相似性,运动员,团队

1.共享心智模型

认知心理学范畴的分析成果——心智模型, 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凭借的内在机制。它是指人们用以阐述系统形式和目标、诠释系统的功能、观察系统的状态以及预测系统将来状态的心理机制。Johnson—Laird表示,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得人们能够作出预测, 明白所产生的现象, 并实行动作或控制措施。也就是说, 它的效果是对周围的情景进行预测、描述, 并采取控制措施或行动。

1.1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形成的因素

以前的分析显示, 达到一定程度心智模型的共享那就需要集体成员之间通过很久时间的交流与配合, 即使这样, 它的形成还要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集体组建的历史

专家一致认为, 集体组建时间长短对队员之间会有一定的影响, 心智模型的共享效果也会随着团队发展共同提高。专家们有了一个假设, 队员们的互相沟通交流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多。但是事实大相径庭, 相似性与时间的增长而相反。进一步分析发现, 随着集体运作的深入, 团队成员的职责分化日趋明显, 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反而减少了。这表明, 不能单独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团队组建时间, 队员们的相互交流沟通是在他们之间起到了纽带作用。专家的观点分析表明集体队员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1.1.2集体的构成方式

如果新队员对团队文化能认可, 价值观也相同的情况下就会很容易与老队员达成共享, 那样就会对整个团队起到良好的作用。专家的研究数据表明按着招募的方式组建的集体与自愿加入组成的集体来说有些类似, 队员相互之间会容易形成共享的心智模型。

1.1.3集体的构成

团队成员的特点所组成的集合即为集体的构成, 集体的构成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Rentsch从团队成员的同质性, 经历﹑规模﹑组成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深度分析, 他们认为统计学的相似性和运动员们的日常习惯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运动员的经历越相似人口统计学的变量越相似。相同程度越高, 队员之间的交流也就会越多, 那样交流的效果会更好, 这样就会更容易形成共享的心智模型, 这一假设在实验的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集体的凝聚力﹑组织文化﹑团队精神﹑人际关系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1.1.4集体的规模

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与集体规模的大小也有一定关系。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很容易对一件事产生共鸣, 这样就会有相近的想法, 有研究结果显示队员之间相互沟通合作是共享心智模型成立的主要因素之一。Mohammed和Kimoski在1994年指出集体规模大小对整体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队员越多集体就越大, 队员与队员之间交流的次数就相对减少, 而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又是构成共享心智模型的主要因素, 因此, 团队规模大小与共享心智模型的构成成反比。

1.1.5团队的领导

领导的风格在专家认为会对职能上起到相当大作用, 集体的绩效往往与领导者自身优秀程度是分不开的。领导者在集体中会存在不同的地位, 他的行为对集体的作用有很大影响, 同样对共享心智模型的构成也具有很大影响。集体成员如果能有相似的心态, 就会很容易从失败中走出来, 并能得到很好的学习。Edmondson和Cannon两位专家的结果显示分析, 领导者的指导行为和示范能有效促进成员之间形成相似的态度, 从而促进团队中来学习。

1.1.6集体的交叉培训

集体的干预措施对共享心智模型形成的影响也是最主要因素之一。诸多培训方法中, 交叉培训对于培养共享心智模型是有很好的效果。这种培训方法是以其他队友的职责和任务为内容的方式, 就是希望所有的集体队员明白:集体完成任务的同时各个队员要怎样互相处理并怎样互相配合。专家分析结果显示, 经过交叉培训的团队要比没有接受交叉培训的集体在沟通方面和绩效方面都好的很多。这样也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共享心智模型。队员之间也容易沟通了。有一位专家在分析橄榄球队时, 就运用了交叉培训的方式, 更多的沟通就在队员之间发生, 这样对集体完成任务的解析达到一致性。队员交流的机会越多, 队员之间就越容易对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有相同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共享心智模型就更容易形成了。

总结:

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与团队组建的时间长短对成员之间也有一定的影响, 心智模型的共享效果会伴随着团队发展同步提高。团队成员的特点所组成的集合即为集体的构成, 集体的构成对共享心智模型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集体领导者在集体中的地位是不具相同的, 他的行为对集体的作用有很大影响, 同样对共享心智模型的构成也具有很大影响。集体的干预措施也是影响共享心智模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武欣, 吴志明.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知识管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8 (3) :9-15.

[2]白新文, 王二平;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5期

形成模型 篇3

纵观国内外区域品牌的研究,集中于以下领域:区域品牌的定义、特征、形成机理、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产业集群的关系、区域品牌的效应、区域品牌资产评估、区域品牌管理等。根据区域品牌命名——将区域直接作为品牌或者把区域名称作为品牌的构成部分,笔者根据将区域品牌分为三类,分别进行定义描述:

第一类,国家城市或目的地品牌。区域品牌即地理区域名称,并赋予品牌内涵联想解释。如青岛——帆船之都;北京——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类区域品牌是通过对这些区域的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成统一的形象,以此形象让人们对这些用区域来命名的品牌产生丰富的联想,区域品牌化的直接目的是凭借形象的差别,吸引投资、人才、消费者,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类,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区域品牌即地理区域名称+集群产品名称。如塖州领带,顺德电器。其中领带是指领带产品集群,电器是指电器产品集群。这类区域品牌的品牌形象是集群效应的集中体现。将集群品牌化的目的是以区域品牌提升集群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第三类,传统产品区域品牌,是以具体的特色产品为依托,将产品的产地和产品结合起来,形成差别特征。区域品牌即产地名称+产品名称。如沾化冬枣、安溪铁观音,周村烧饼等。

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将区域品牌进行区分以研究其成长路径,然而由于特征、构成与形成基础和品牌效应均有不同,所以以上区域品牌具有不同的形成成长路径。再者以前的研究都是定性分析,缺少有实证分析,也没有具体清晰的逻辑模型来为实证分析做准备。本文是基于理论文献分析基础上,以品牌资产理论和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对比不同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出思路。

按照品牌的概念界定,品牌即是能让消费者产生形象联想的名称标志。品牌的效应在于统一形象内涵,体现差别优势,产生品牌联想,通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品牌价值。

第一类:国家、城市、目的地区域品牌。成长路径如下:

区域资源→区域形象→区域品牌→区域优势;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资源特征,这种特征可能是特殊的地理、人文或者历史资源,也可能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集中力量获取的资源,如达沃斯因世界经济论坛而闻名,香港将城市定位于亚洲国际都会;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国家或城市的管理者致力于塑造由区域资源所集中体现的区域形象;区域形象塑造成功的基础上就将区域进行品牌化推广和管理;区域品牌成长提升就表现为利用区域品牌效应获得区域优势。

第二类: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等同于集群品牌。成长路径如下:

产业集群→集群优势→区域形象→区域品牌→区域优势→集群优势提升;

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形成的区域品牌,也即集群品牌。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区域在产业集群优势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区域形象,例如顺德家电,柳州变压器。而这些产业集群的名称仅是区域形象的代名词,并未成为真正的区域品牌,即没有经历品牌化过程。所以消费者对区域的认知还停留在印象阶段,区域的品牌化效应远没有发挥,比如塖舟的领带没有自己的品牌,大多是名牌的代工;顺德的家电在消费者眼中不等同于质优价廉,消费者选择格兰仕不是因为相信顺德而是因为信任格兰仕品牌。

区域的品牌化是指可以利用统一的区域名称或者用区域名称加产品类别名称作为品牌名称,并且有统一的品牌形象标志,乃至包装、统一的品牌管理模式,使消费者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认知,以及对区域产生一致的品牌联想,并且由此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是否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可以看作是区域品牌成长的一个标志,因为只有区域品牌形成了,发挥品牌的效应,才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如果消费者仅仅对区域有形象认知,但是不能给消费者以产品品质等品牌联想,而且也不影响消费决策,那只能是区域品牌的形成必经阶段,即区域形象形成过程,也有学者称之为“准品牌”。

现在的文献中有许多研究是将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联系在一起,其研究的误区有二:第一、混淆了区域形象与区域品牌;尽管集群影响了区域品牌的形成已经被众多学者认可,但是将集群直接作为区域品牌形成的前因是不恰当的,我们需要引入“集群优势和区域形象”做为中介变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带来了集群优势;集群优势使消费者形成对集群所在区域的形象认知,通过品牌化过程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群品牌,才能用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作用于消费者,这时才能形成区域差别优势,再进而提升集群的优势。第二、没有区分集群优势与区域优势。区域优势是被广泛认可的区域差别特征,能为区域发展赢得更多资源的优势;集群优势是由集群的特征使集群内企业在竞争中享有知识、创新、成本、市场等优势。集群优势使得区域成为某一类产业的集中地,具有产业链全面、品牌集中、价格便宜等特征,因此,集群所在区域就具有了产业聚集地的区域形象。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体现集群优势;集群优势是区域集群形象形成的前提条件。

第三类:传统产品区域品牌:传统产品我们可以称之为“特产”。根据特产的产生原因,传统产品可以分为三类。1、由于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而产生的产品,以单纯的种植业为主,如烟台苹果、五常大米,胶州大白菜等;2、由传统工艺、技术等产生的特产,以单纯的工艺加工产品为主,如北京烤鸭、德州扒鸡等。3、由特殊的自然条件与传统工艺结合而产生的特产,包括需要进行深加工的农产品;以及部分与地理资源结合的传统工艺加工业。如西湖龙井、景德镇陶瓷等。依照其具体特征,我们对传统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1、自然资源(地理、气候)→特殊产品→区域形象→区域品牌→区域优势;

2、自然资源(地理、气候)与历史人文(工艺、技术)→特殊产品→区域形象→区域品牌→区域优势;

3、历史人文(工艺、技术)→特殊产品→区域名称品牌。

前两类特产会带来区域整体形象的认知,也就是由产品而产生的区域形象的特征形成,产品成为区域形象的代表,这两种的区域优势体现在区域品牌的形成后,可以带动诸如产品深加工,包装、销售等产业链的完备,以及规模的扩大,从而促成产业集群的形成。而第三类特产与区域形象没有直接相关的关系,所形成的只是带“区域”名称的品牌,它的区域特征不明显,可以随着生产过程的外迁转移而转移。因此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也不是由品牌效应而产生的区域优势。

对区域品牌进行分类,建立概念逻辑模型,仅是探讨区域品牌形成成长路径的前提,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来验证各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这将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

摘要:在对区域品牌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以“区域资源——区域形象——区域品牌——区域优势”为核心的区域品牌形成成长路径;并分析不同的区域品牌形成过程的差别,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区域品牌,区域形象

参考文献

[1]、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发展研究,2005,(3)。

[2]、艾丰,《名牌战略与品牌管理》.http://www.315wh.com;

[3]、张组健等著.中国东部品牌研究[A].上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28。

[4]、顾强,任宝等.产业集群与品牌互动发展实证研究[A].中国产业集群第3辑[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16。

形成模型 篇4

科技信息资源效用优化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但由于投资主体对科技信息资源产品的效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 导致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效率低下, 呈现出低水平重复的局面。因此, 探讨科技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话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为直接的调节和管理工具是信息资源价格。

科技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共享性以及高固定成本和低可变成本等特征使得一般资源和产品的定价模式难以使用。探索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定价方法对于实现现代新社会环境下科技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共享、最小可能冗余、最经济的开发和最有效的使用, 以及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 本文期望通过对科技信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 构建科技信息资源的价格模型, 从而为实现科技信息从理论创新到实际应用创造合理的过渡条件, 彻底改变科技信息资源效用的低劣化和转化率不高的现状。

2 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属性与成本属性

影响科技信息资源难以定价的因素很多, 但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其本身的特性。不论是有形的科技资源产品, 还是无形的科技信息劳务, 都具有双重属性:效用属性与成本属性。两者从不同侧面, 制约着科技资源效用过程的实现, 强化了其价格形成的困难。

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属性主要体现在时效性和共享性两个方面。首先, 科技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强, 对信息服务业而言,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信息服务产品无法储存, 不消费对生产者而言是一种浪费。产品不存在有形损耗, 但无形损耗很大。其次, 科技信息资源产品具有共享性[1]。从科技信息资源本身的角度来看, 虽然共享性使之具备无限次被利用的可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既定的技术、资源及其它条件下, 科技信息资源的总效用存在一个峰值, 当科技信息资源每次被投入到经济活动中, 经济行为者可以体验到总效用中的一部分 (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没有体验到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或是体验到科技信息资源的全部效用) 。随着被共享次数的增多, 这个总效用会逐渐衰减, 直至趋于零值。当效用衰减至零时, 就意味着该科技信息资源已被“磨损”掉, 不再具有经济意义。当理性的经济行为者意识到这一点时, 就不会在经济活动中做出购买该科技信息资源的决策。因此, 对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属性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 进而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用。

科技信息资源的成本属性则主要体现为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科技信息资源的高固定成本和低可变成本即为信息产品生产过程的高额研究、开发、设计费用支出, 但其再生产成本却很低, 因为再生产即是复制和传播[2]。书籍的再版、电影拷贝、录音、录像带的复制都是如此。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科技资源产品生产 (再生产) 过程的边际成本趋向于零, 平均成本递减。在这种情况下, 若按照边际成本定价, 则研发与生产主体根本无法收回高额的固定成本, 更何况盈利, 因此信息产品的价格不等于边际成本。科技信息产品的研发主体只有在能够收回高额研发费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继续进行研究, 因此, 研究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的成本形成对促进研发主体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和使购买者获得最大效用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对用得格产品的分析了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的成本属性和效用属性, 下文将分别通过基于价值链的成本形成模型和基于效用属性的价格优化模型进一步对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3 基于成本属性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模型

在科技信息资源研发和生产过程中, 研发主体可能支付的各项开发费用包括信息材料费、调研费、咨询费、员工工资以及材料费、设备购买及维护费用、通信费等。科技信息资源产品的再生产过程还可能涉及维护、补充及更新成本[3]。因此, 本文借用成本价值链模型来说明科技信息资源的生产成本。

设定科技信息资源 (产品) 的生产要经过成本价值链上的n个环节或步骤, 每个环节由不同的节点部门负责加工, 上游节点部门加工完成后, 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下游节点部门, 由下游节点部门负责继续加工。这样, 科技信息资源 (产品) 的生产成本可分为两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科技信息资源在价值链的n个环节中的任意一个环节上的生产成本, 分析节点部门的成本构成要素;其次是科技信息资源经n个环节加工后所形成的最终成本。 (成本链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3.1 单节点部门成本构成要素

该n个加工步骤之间的联结主要发生在信息收集环节和信息销售环节, 信息加工部门从上游信息供应商那里购买相关信息资源和信息产品, 经过加工再提供给下级加工部门或需求方,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相应地会发生物流成本、信息成本和外部财务成本。此处物流成本是指信息流通成本, 是信息市场流通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广告费用, 用户调查费用, 销售费用, 业务接待费用, 交易费用, 市场参与, 专业申请, 知识产权保护等的费用。信息成本是指为了有效地收集和销售信息产品而耗费的信息搜寻成本、信息分析成本、信息处理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履约成本和监督成本等 (即剔除物流成本的交易成本) 。外部财务成本则是部门间纵向资金联结的成本, 指的是往来资金成本。

每个加工环节中, 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内部成本和联结成本。内部成本是总成本中扣除由于价值链企业相互联结所耗费成本后的余额;联结成本则指与上下游加工部门及相关机构间的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和外部财务成本。

3.2 科技信息产品的成本链与科技信息资源完全成本

综合上述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将各节点按加工顺序排列, 就形成了科技信息产品的成本价值链, 根据这一构思, 总成本可由所有节点部门的内部成本和联结成本相加得到。

价值链中单个加工环节的成本可以表示为:

C=Cin+Cc (1)

式中 C——表示每个阶段的成本

Cin——表示内部成本

Cc——表示联结成本

其中内部成本由制造成本, 管理成本, 内部财务成本三部分组成。联结成本由物流成本, 交易成本和外部财务成本构成。即:

Cin=Cp+Ca+Cif (1.1)

Cc=Cl+Ct+Cof (1.2)

式中 Cp——表示制造成本

Ca——表示管理成本

Cif——表示内部财务成本

Cl——表示物流成本

Ct——表示交易成本

Cof——表示外部财务成本

在n个环节中的第i个环节, 制造成本Cpi为买价Cpi1 (即其上游部门的销售价格Pi-1) 。该环节由直接人工成本Cpi2和间接费用Cpi3组成。即:

Cpi=Pi-1+Cpi2+Cpi3 (2)

将式 (2) 代入内部成本公式 (1.1) , 再代入单个加工环节的成本公式 (1) , 得:

Ci= (Pi-1+Cpi2+Cpi3) +Cai+Cifi+Cci (3)

若上一步骤部门的销售价格为Pi, 利润为Ri, 则:

Pi=Ci+Ri={ (Pi-1+Cpi2+Cpi3) +Cai+Cifi+Cci}+Ri (4)

将 (4) 式代入每个环节的生产成本进行计算:

i=1, 即最初步骤, P0为获得初始信息资源的价格, 则:

P1={ (P0+Cp12+Cp13) +Ca1+Cif1+Cc1}+R1

i=2, 则:

P2={ (P1+Cp22+Cp23) +Ca2+Cif2+Cc2}+R2

={ (P0+Cp12+Cp13) +Ca1+Cif1+Cc1+R1+Cp22+Cp23+Ca2+Cif2+Cc2}+R2

以此类推, 对于最终信息资源出售环节n, 其成本Cn为:

Cn=i=1n (Cpi2+Cpi3+Cai+Cifi+Cci+Ri-1) (5)

式 (5) 所界定的Cn是确定信息资源产品定价的最基本参数。当信息产品的价格等于或大于其生产成本时, 研发与生产主体才可能有生产的意愿。因此, 以上所确定的生产成本是研发与生产主体所能接受的科技信息资源的最低价格。而他们在出售产品时, 必定希望从产品中获得期望的利润回报, 又由于科技信息产品的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程度的摸索性, 不可能每件产品的生产都能成功实现研发主体经济效益, 其动态性所导致的前瞻性与现实经济活动的差距导致科技信息产品得不到社会认可, 即或生产成功但在辅助经济活动实践之前, 也无法精确地评价其效用并准确地决定其价格的高低, 需要一定时间并投入实践过程才能确定。这就使得生产方在出售时会考虑该产品的风险收益。因而, 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的最高价格应是购买、消费该产品的全部费用以及由此取得的超额利润之总和。即:最高价格=生产费用+正常利润+风险收益。

4 基于效用属性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模型优化

4.1 成本加成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模型的基本局限

基于成本属性的价格模型所确定的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的最低及最高价格只单一考虑研发主体, 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方来说, 若科技信息资源所带来的利润增加, 不能够弥补其为得到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时, 需求方会拒绝购买。当然科技信息资源的运用所带来的效益不仅因信息商品本身的质量特性而异, 而且因使用者、使用时间、使用地点而千差万别, 难以预知。

4.2 效用导向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模型

由于成本加成模型只确定了模糊的价格区间, 因此就需要找到一个确定价格平衡点的方法, 既能使需求方愿意支付的价格在产品最低价格与最高价格的区间之内, 又能使研发主体获得期望的利润回报, 使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获得最大效用。效用优化的价格模型, 本质上是界定了科技信息资源的影子价格, 数值上是考虑科技信息产品效用因素时的均衡价格。因此, 基于双向拍卖的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大体适用的几种定价策略有:捆绑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和成本定价策略[4]。本文中确定价格平衡点的方法, 主要采用企业普遍使用的捆绑定价策略。

捆绑定价策略, 是指将不同类型、内容的产品经过捆绑再销售的方法。在本文模型建立过程中, 选取了2种类型产品的捆绑模型, 通过一种双向拍卖的机制 (The Double-Track Auction) , 在生产该信息产品的企业可以获得利润的条件下, 使产品的售价不至于过高 (低于最高价格) , 从而发挥科技信息资源最大的社会效用。下图为通过拍卖机制进行信息 (资源) 产品交易的过程图[5]: (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为交易顺序)

4.3 基于效用优化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决策与成本链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 出售方与需求方以各自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 进行博弈。即出售方为获得信息资源产品的最高价格, 需求方为获得最大效用。经过反复循环, 最终得到令双方满意的价格。

根据捆绑策论的要求, 确定两种类型的信息产品:

G1={1, 2, …, g}:代表第一种类型的信息产品;

G1={g+1, …, n}:代表第二种类型的信息产品 (该类型与第一种互为替代品) ;

M=G1∪G2, 其中M代表所有产品的总和。

首先, 科技信息资源的出售方在开始时对第一种类型的产品G1实行低价策略 (以产品的成本价格Cn为最低价格) , 同时对第二种类型的产品G2实行高价策略 (即该产品的最高价格=Cn+正常利润+风险收益) .

设置拍卖的起始价格为:

p (0) = (L, …, L, H, …, H) (0≤LH LH都为整数)

式中L——表示第一种产品G1的最低价格Cn

H——表示第二种产品G2的最高价格 (Cn+正常利润+风险收益)

p——表示价格向量

这时, G1的需求必然过量, 即购买者很多, 而G2的需求方极少, 或者说需求方都会放弃对其竞价。

第二步, 出售方记录下需求方的报价, 并根据需求方竞价的情况, 对科技信息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将G1类产品价格上调, 同时把G2类产品价格下调 (价格的双向调整) 。调整之后的价格为:

p (t+1) =p (t) +σ (t) (p (t) ∈Zn+, t=0, 1, 2, ……)

式中σ——表示双向调整的价格波动σ= (σ1, …, σn)

设:价格调整的集合为θ, 为假设简单起见, 此处每次价格调整的幅度设为“1” (即每次进行价格调整时, 上调或者下调的幅度只能是1个单位) , 得θ={σ|σk∈{0, 1}, ∀kG1;σl∈{0, -1}, ∀lG2}由此可推出:

σ (t) =maxσθ{hB (minΤDh (p (t) ) kΤσk) -kΜσk) }

式中Dh (p) ——需求方h每次报价的函数

B——代表所有需求方h的集合B={1, …, b}

价格调整后, 供销双方都要对现有价格进行评估, 确定调整后价格是否为最优, 并做出决策。这时的需求方利润函数为:

Vh (p) =maxGΜ{uh (G) -jGpj}

式中uh——表示科技信息资源产品的效用函数

同时, 对于科技信息资源的研发主体来说, 他们的利润函数为:Pro (p) =jG-Cn (生产成本)

第三步, 一直重复如上两个步骤, 直到p (t+1) =p (t) 时停止调整。

设这一过程总共经过了t次调整, 则最终得出的平衡价格为:

Lt=L+k=1tσkΗt=Η+l=1tσl

式中Lt——表示G1类商品经t次调节以后形成的最终价格

Ht——表示G2类商品经t次调整以后形成的最终价格

此时, 所得的LtHt即为供需市场的平衡价格。由此对捆绑销售中科技信息资源产品定价困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科技信息资源 (产品) 效用属性与成本属性的深入分析, 构造出两种科技信息资源定价的模型。其中, 基于成本属性的科技信息资源价格模型给出了科技信息资源的最低价格, 即无论是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的信息产品的定价都应高于这一价格。而基于效用优化的科技信息资源定价模型则是建立在生产成本模型基础上的价格模型, 虽然这种定价方法仅限于捆绑销售的情况, 但是却能够在供需双方的价格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既使生产者获利, 又能使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达到最优化, 自然地实现了使科技信息资源由私人物品过渡到公共物品的有效机制。

摘要:通过分析科技信息资源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指出其应用的非优化状态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从科技信息到技术进步、从作为私人物品的创新信息到作为公共物品的技术创造的合理过渡机制, 重点从信息资源的特点入手, 建立了科技信息 (资源) 产品生产成本的模型, 推出其定价底线。由此进一步运用双向拍卖的方法, 构建捆绑销售中的科技信息产品价格模型。提出了基于价格形成机制的科技信息资源效用优化思路。

关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定价,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查先进, 严密.信息资源共享静态博弈分析[J].情报学报, 2006, 25:160-163.

[2]司辉, 许炜.信息商品定价策略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111:79-82.

[3]孟瑞玲.信息产品定价问题探析[J].现代情报, 2005 (2) :72-73.

[4]张宇, 唐小我.在线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综述[J].管理学报, 2006, 3 (2) :239-246.

[5]詹文杰, 汪寿阳.评“Smith奥秘”与双向拍卖的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 2003, 6 (1) :1-12.

[6]刘会娟, 吕萍.数字信息产品的定价机理研究[J].价值工程, 2004 (2) :22-25.

[7]周虹, 王陆庄.价值链成本模型研究及竞争策略[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 22 (4) :51-57.

[8]朱丽娜, 申世群.信息产品的差别定价策略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6, 7 (1) :28-30.

[9]JAKKA SAIRAMESH, JEFFREY O KEPHART.Price dynamica andquality in information market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0, 28:35-37.

形成模型 篇5

关键词:企业家,外商直接投资 (FDI) ,职业选择模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FDI) 数量最多的东道国之一。FDI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就业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 有可能对国内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并继而对国内长期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令人遗憾的是, 至今为止国内讨论FDI对国内企业家形成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本文以扩展职业选择模型 (Occupational Choice Models) 作为框架试图分析开放经济下FDI对国内企业家阶层形成的影响机制;并实证分析中国吸引的大量FDI对国内企业家是否产生了挤出效应。

1 理论分析:基于职业选择模型

FDI对国内企业家形成的影响存在三种作用方向相反的效应:产品市场竞争效应、劳动市场工资效应、溢出效应。FDI的流入必然增加东道国国内产品的供给, 导致该产品相对价格降低, 并因此导致企业家利润减少, 这样个人选择企业家职业的动机受到抑制, 即为产品市场竞争效应。

根据FDI折衷理论,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相比与东道国国内企业, 具有所有权优势如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完善的营销网络等, 因此, 其对优秀员工的支付工资要比国内企业高, 从而将优秀员工从国内企业掳走 (Skimming off) ;同时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必然增加劳动力需求, 并因此导致国内劳动工资相对于国内企业家利润增加更快, 根据职业选择模型 (Occupational Choice Models) , 这将诱导更多的个人选择雇员职业而非企业家 (Backer, 2004) , 此即为FDI的劳动市场工资效应。

在分析FDI对国内企业家影响时, 除上述两种效应, 还必须考虑FDI对国内企业进入 (即国内企业家) 的积极影响。大量文献表明, 通过示范效应、人员流动、竞争效应, 尤其是前后向关联效应, 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存在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正向溢出效应。尤其是潜在企业家可以通过观察、干中学等 (caves, 1996) , 从跨国公司学习到管理知识和技能, 因此, 从这个角度讲, FDI的进入也起到了培育国内企业家的作用。

综上所述, FDI对企业家形成的净效应取决于正效应 (即溢出效应) 和负效应 (包括劳动市场工资效应和产品市场选择效应) 相对大小, 因此FDI对国内企业家形成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也就是说, 各国引进的FDI对其国内企业家形成影响的方向和强弱有赖于实证检验。

2 实证检验

2.1 实证模型的设定

本文通过考察2000~2005年中国国内企业进入与FDI的关系来实证检验FDI对国内企业家形成的影响。我们参照Backer, K.D和L.Sleuwaegen (2004) 设定如下实证模型。

模型中, 被解释变量Domentryi, t表示为国内企业的净进入率;解释变量PCMi, t-1表示产业内价格-成本边际, 反映产业内可持续利润;变量gi, t是指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根据有关研究, 我们预期解释变量PCMi, t-1、gi, t-1和滞后Domentryi, t符号为正。变量CAPi, t-1, 为产业i的人均固定资产;SCALEi, t-1为产业i的平均雇员数量。这二个变量反映产业进入/退出壁垒的高低, 可预期CAPi, t-1或SCALEi, t-1的系数符号为负。

外国企业净进入率Forentryi, t是本模型的核心解释变量, 其系数反映了FDI对国内企业净进入率 (也就是国内企业家的形成) 影响的方向和强度。根据上部分理论分析结果, 外国企业的进入通过产品市场选择效应和劳动市场工资效应, 抑制国内企业进入即阻碍国内企业家形成, 因此我们可预期Forentryi, t-1系数符号为负。变量Forpresi, t-1表示外国企业数量。由于存在管理知识和技能的溢出效应, 外国企业具有培育国内企业家的作用, 因此, 预期Forpresi, t-1系数的符号为正。

2.2 实证结果

在合理设定实证模型后, 我们应用2000~2005年中国26个产业构成的Panel data对模型进行检验。为减少截面数据造成的异方差影响, 本文选择固定效应下CSW方法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列于表1。

PCMi, t-1和gi, t-1的系数为正且gi, t-1高度显著。这意味着, 与先前的研究一致, 利润越高、增长越快的行业国内企业进入率越高。表1的实证结果同样支持了国际竞争阻碍国内企业家形态的观点, Forentry系数为负, 且高度显著, 清楚地表明FDI流入对国内企业家的进入产生了负面影响。FDI对国内企业进入的即期效应是-0.035, 而总效应是-0.058。由于此系数可理解为弹性, 因此FDI流入增加10%将会导致国内企业在长期内减少0.58%。而且实证结果相对稳健, Forentry的系数基本不随解释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实证结果也为外国企业存在正溢出效应, 从而培育了国内企业家提供了支持性证据。Forprse的系数为0.0157且高度显著, 说明现存外国企业越多的行业, 国内企业进入越多, 这表明外国企业对国内企业存在显著的正溢出效应。在样本范围内, 相比于没有外国企业的行业, 在存在外国企业的行业里, 国内企业进入率 (最高) 增加1.57%。显然, FDI的正溢出效应对于潜在国内企业家供给有限的行业 (例如: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特别重要, 在此情形下, FDI的正溢出效应极可能会占主导。

内潜在企业家通过观察, 从外国企业获取管理经验和知识。从这个角度看, FDI为培育国内潜在企业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2) 实证结果表明, FDI流入对国内企业家的形成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而现有外国企业数量的系数显著为正, 这意味着外国企业对国内企业确实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因此, 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预期。

(3) 实证结果亦同时表明, 利润率越高、增长率越快的行业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 这些结果符合产业组织理论。但是与理论预期相反, 固定资本投资越大、规模效应越强的行业, 并没有抑制国内企业的进入。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国内的投资主体目前主要是国有资本, 民间资本明显不足。

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从短期来看, 一项促进FDI政策, 如果导致FDI流入业已大量存在国内企业的行业, 那么可能会对国内企业家的形成产生明显负效应, 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从长期来看由于FDI溢出效应, FDI和国内企业家的形成可能是互补的。但一些国家的实践表明, FDI的溢出不是一个自然过程, 而需要特定的诸如金融市场、人力资本等条件。

3 结语

本文以职业选择模型作为框架, 从理论上分析了FDI流入对国内企业家形成的影响, 并应用2000~2005年中国26个行业的Panel data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结论如下:

(1) 从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来看, FDI的流入加剧了产品市场竞争, 提高了劳动市场工资, 从而抑制国内企业家的成长。另一方面国

参考文献

[1]Backer, K.D and L.Sleuwaegen,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Crowd out Domestic Entrepreneurship?Vleriek WorkingPapers, 2004.

[2]Caves R.E., Multinational Enter prise and EconomicAnalysis,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3]Gershenberg, I., The Training and Spread of Managerial Know-how: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ultinationals and Other Firmsin Kenya, World Development, 1987, Vol.15:931~939.

[4]Gorecki P.K., The Determinants of Entry by Domestic andForeign Enterprises in Canad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SomeComments and Empirical Result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 1976, Vol.58, 481~488.

[5]Grossman, G..M., International Trade,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Formation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lass, American EconomicReview, Sep.1984, Vol.74, No.4.

[6]Kanbur, S.M., Of Risk Taking and the Personal Distribution ofIncom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August 1979, 87, 769~97.

形成模型 篇6

关键词:实证研究,城市产业品牌,结构方程,形成因素,对策建议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城市品牌的竞争已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作为城市品牌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产业品牌就尤显重要,城市产业品牌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张“名片”,同时,城市产业品牌还因其发挥的“磁场效应”,可以给投资者创造环境,让投资者赢得利润,能有效带动各类经济要素向区域集中,在城市自由流动。因而培育和发展城市产业品牌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而培育城市产业品牌,首先必须弄清影响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如何,为此,本文结合竞争优势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城市品牌相关的理论,构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综合模型,通过调查获取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运算与检验,对影响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2 城市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设计

2.1 模型的理论推导

本研究模型构建上主要结合波特的钻石模型、区域分工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城市品牌的相关理论和零碎文献,提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综合模型。

波特“钻石理论”产业竞争力的培育离不开四个因素,即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关联性产业支持、产业内企业的战略。因此,从波特钻石模型来看,一个城市要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影响的因素有产业基础、生产要素的禀赋程度。因而,本研究基于波特钻石理论,对于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构成方向还将进行变量的具体选择。

多德与伯利、弗里曼教授等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综合模型构建也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获取,选择城市产业品牌的政府支持力度与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作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结构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城市产业品牌相关的理论来看,Whitfield(1999)、Kotler(2003)、Gibson(2005)、Freire(2006)、Ryan(2010)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城市可以品牌化,并认为建立城市产业品牌的基础是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而这些又构成城市产业品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国内学者夏赵正(2001)、黄景清(2003)、杜青龙(2004)、余明阳(2004)、沈山(2005)、张锐(2006)、王庆(2008)、陈北东(2010)也都对城市品牌展开了研究,认为城市产业品牌的形成是城市产业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的过程。基于此,利用城市产业品牌的相关文献,选择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以及城市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作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构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模型的理论设计

从上述理论分析和文献探讨中,概括出模型设计应包含八个因素(潜变量):城市的资源禀赋、城市的产业基础、城市产业竞争力形成、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其中前五个要素是前提变量,后三个因素是结果变量,前提变量综合决定并影响着结果变量(Eugene W.Anderson和Claes Fornell,2000)。设计的结构模型如图1。

根据上述设计的路径图,以及结合城市产业品牌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对其路径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城市的资源禀赋为城市产业品牌成长所需的产业基础有路径影响;

假设2:城市的产业基础对区域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有路径影响;

假设3: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对其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有路径影响;

假设4: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对区域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有路径影响;

假设5: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对形成城市产业品牌有路径影响;

假设6: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对形成城市产业品牌有路径影响;

假设7: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竞争力、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政策扶持与激励等对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有路径影响;

假设8: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竞争力、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政策扶持与激励等对城市产业的集中度也有路径影响;

假设9: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以及城市产业的集中度提高对城市产业品牌的形成有路径影响。

3 模型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

3.1 模型潜变量内涵与选择

参考前面模型的总体构建情况、国外研究理论和其他行业实证结论,以及小范围甄别调查的结果,本节主要探讨模型中各要素需要观测的具体范畴及其基本假设。从潜变量需要选择的可测变量来看,主要是要解决可测变量的可衡量性,充分借助相关理论,8个潜变量的选择及其内涵如下:

F1:城市的资源禀赋。城市文化底蕴、优越的地理条件、产业特色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在这里将城市的资源禀赋列为影响因素,从城市自然和社会资源禀赋、地理便利性、文化底蕴、历史传承等方面来考察。

F2:城市的产业基础。衡量某个产业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区域有影响力的产业,专家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的是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要有配套的产业链支撑、还要有相关的龙头企业或者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支撑。因此,结合上述分析与考虑,选取产业规模化程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程度、龙头企业及产业链完善情况等变量衡量城市的产业基础。

F3: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形成。结合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以及国内学者金碚(2000)、卢泰宏(2002)、李成勋(2003)、李绍飞(2012)等学者们的观点,认为城市产业内形成的品牌与技术是构成城市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纵观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衡量衡量城市产业的竞争力形成:注册商标数量、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产业的市场份额、品牌产品商标、品牌企业的数量。

F4: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相关研究认为城市经营品牌应该从城市品牌经营的意识、品牌经营的投入以及品牌经营的管理方面着手。基于上述研究,笔者选取衡量品牌经营管理水平的因素为:城市经营品牌的意识(如着力于培育壮大产业、企业等)、品牌经营的投入(如在城市形象建设、产业整体推广等方面投入)、品牌的管理(如出台激励品牌发展的措施)。

F5: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沈山(2005)、林升栋(2011)、熊曦(2013)认为区域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笔者也认同这些观点,因而对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变量的选取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政府重点产业政策支持及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对城市产业品牌战略规划与品牌营销的扶持力度。

T6: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科特勒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首先应该具备比较高的知名度,对于一个城市产业来说也是如此。这些都充分说明,城市产业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主要从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两方面来衡量。

T7: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对于城市产业来说,如果其汇聚功能和价值提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么意味着这个城市产业品牌基本形成,因而,可以选取一个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变化来衡量城市产业的集中度。

Y:城市产业品牌形成。马钦忠(2004)、张锐等(2006)、熊曦(2013)等研究认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体现在其产业内部品牌极强的带动效应和知名度上,而城市品牌形象以及其形成的外部印象是衡量产业品牌的重要因素,其变量可以选取城市产业品牌是否成为该城市的象征性产业或者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

3.2 模型可测变量及研究假设

根据潜变量的相关内涵,对影响城市产业品牌培育的可测变量进行了专家访谈和行业预调查,最终选取了16个可测变量如表1,同时对可测变量提出了相应的假设。

4 抽样过程与数据收集

4.1 抽样过程

本研究选择湖南长沙、广东中山、广西桂林、上海、北京等地作为调研选择地,抽样单位为伴随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企业、城市管理部门、城市或品牌领域专家学者。

由于所抽取的这些城市,其产业发展较为有影响力,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相关的调研对象拥有一定的行业知识,并且从事产业发展或者品牌研究有一定的时间,能较好地反馈城市产业品牌形成过程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各项因素-其反馈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影响因素,因此选择这些区域的企业、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行业协会进行调查能较好地展示整个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情况,对于指导其他城市产业品牌培育有一定现实意义。

4.2 调研组织

本文的调查组织是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设计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由作者于2013年8月8日至2013年8月20日对上述区域和调查对象通过网上电子表格调研和实地发放问卷调研等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之前还在小范围内进行了预测试,效果较好。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5份,回收210份,问卷回收率为93.33%.其中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为94.76%.

5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5.1 信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指测量结果(数据)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199 份问卷数据,利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根据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即Cronbach’s Alpha系数法进行检验,标准化之后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18,说明本研究获得的总体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另外,对问卷中每个潜变量的信度分别进行检验,其结果如表2。可以看到,每个潜变量的信度的Alpha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此量表设计的可靠性较高。

5.2 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较为常用的、科学合理的结构效度测度方法,即通过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理论模型与数据运行的拟合情况来考评,从本研究使用的结构方程模型和数据运行情况来看,如表3所示,可知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构成的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较好,且结构效度较好。

从模型的拟合指标(表3)来看,整个测量变量的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整个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其结果是可靠的和科学的,选取的潜变量也都是十分恰当的。同时,从模型的运行结果来看,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样本数据运行的结果比较顺利,路径关系清晰,而且模型的大部分假设和路径设计都得到了验证。

6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1 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分析

结构模型的路径系数如表4,可以看出,某些路径依赖是存在的,而且从标准化系数也可以看出,其路径依赖存在的合理性。如F1→F2、F5→F4、F2→F3、F2→T7、F1F5等路径显示出十分强有力的依赖性,这与前述对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因素的理论探讨是十分吻合的,也就是说城市的资源禀赋的程度是形成产业基础的重要前提,而产业基础是构成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产业知名度的根本因素。当然也有一些路径显示依赖性不强,如F1→T7、F5→T6等,这是因为资源禀赋对城市产业集中度提高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之后,才会汇聚一些资源,同样政府政策扶持对产生产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也是通过借助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管理水平来达到。

6.2 测量模型的路径分析

而对于测量模型的路径分析,一般考虑标准化路径系数,从数据运行的结果来看,测量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大于0.5,而且其P值显示非常显著,故对于这16个测量模型的路径分析都是可以通过检验的,是科学的,说明所选取的测量变量也是合理的。如表5。

因而通过上述路径分析可以看出,从H1到H16的相关假设都是支持的,说明假设成立,影响因素选取是正确。

而进一步通过结构方程效应分析,可以发现影响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因素当中,影响力度排前的是城市的产业基础、城市产业的集中度、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城市的资源禀赋等,而其中城市的产业基础、城市的资源禀赋、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是间接影响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值得指出的是,影响城市产业的外部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和城市产业的集中度的重要因素也当属城市的产业基础、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产业市场竞争优势等。当然城市的资源禀赋程度是提供城市的产业基础的重要条件和直接因素,也是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而产业基础是促进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的最直接因素。除此之外,城市经营品牌的投入与管理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认知度和品牌价值提升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城市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与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产业品牌的形成的动力。

6.3 模型修正与进一步假设验证

从上述分析来看,构建的理论模型和数据运行结构都较为平稳,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假设的成立,鉴于进一步验证假设成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对原有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主要围绕结构模型当中不支持的路径进行修改,采用直接删除该路径的做法,得到修正后的结构路径和测量路径都是有效的,再一次证明了培育城市产业品牌影响因素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1)积极发挥政府在城市产业品牌培育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及规模来科学规划城市产业品牌培育方向和重点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同时建立和完善城市产业品牌培育奖励和扶持机制,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的实行产业品牌培育,推进城市产业品牌的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集群基地,充分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由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向城市产业品牌的跨越。要加强区域产业内的龙头企业培育。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产业产业整合与跨越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增强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延伸产业链,健全产业配套,带动城市产业品牌培育,进而构筑城市产业品牌培育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要建立城市产业品牌形成的组织化保障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探索保护商标的长效机制,为城市产业品牌形成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形成模型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与分组

1.1.1实验动物16只8~12周健康清洁级SD (Sprague-Dawley)孕鼠,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D组(CD模型孕鼠组),每组8只,孕鼠产仔鼠用于实验。

1.1.2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产仔75只,CD组产仔78只。两组仔鼠随机分为P0、P1、P2、P3时间,各5只;P7、P14、P21、P28时间,各6只;P56、P84及P217时间, 各8只。

1.2皮层发育不良模型的建立

按照文献[4]介绍的方法并改进,技术改进包括放疗盒的特殊设计,辐照时的中心位置于孕鼠子宫水平,减少辐照剂量,妊娠期大鼠的护理、营养,解除移入照射房间的紧张、恐惧心理。具体步骤如下:1 CD组分别将8只健康妊娠17 d的SD大鼠放入长20.0 cm、宽12.5 cm、高11.0 cm的特制放疗盒中;2把该盒放入ELEKTA 8 MTV直线加速器,辐照剂量150 c Gy,孕鼠全身被辐照,仅照射1次,每只孕鼠平均照射时间1.4 min,正常对照组置于直线加速器但无辐照。常规饲养至上述不同时间用于实验。

1.3动物标本制作和组织化学染色

1.3.1大鼠脑振动切片、石蜡标本和冷冻切片制作灌流固定,取脑及振动切片(50μm)。另石蜡包埋, 根据大鼠立体定位图谱,选取大脑中隔区后包括海马为中心冠状切面2~3 mm,酒精中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根据需要切片5μm厚,每例根据需要切5~10张切片。再冷冻切片,根据实验要求切30μm厚,贴于用多聚赖氨酸制备的载玻片上,凉干后储存于 -20℃恒温冰箱用于实验。

1.3.2苏木精 - 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HE)、硫堇尼染色(Nissl)和罗克沙尔固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LFB染色主要试剂配制:Luxol fast blue溶液(罗克沙尔固兰0.1 g,异丙醇100 ml),甲酚基紫溶液(甲酚基紫0.1 g,蒸馏水100 ml)。石蜡切片,脱蜡水洗。染色:1置入95%乙醇5 min;2将切片置于Luxol fast blue溶液,再入60℃的恒温箱2 h; 395%乙醇洗涤1 min,蒸馏水洗涤1 min;4在新鲜配制的0.005%碳酸锂分化10 s左右,置于70%酒精分化30~60 s;5蒸馏水漂洗,显微镜下观察染色; 6重复前3个步骤直到灰质和白质能清晰区分开来,细胞核无色,髓鞘蓝色;7浸入0.1%甲酚基紫和1%醋酸溶液中10 min;8蒸馏水洗涤,70%酒精漂洗; 9置于70%酒精分化约30 s,直至细胞核和尼氏小体变成紫色;10乙醇快速洗涤,二甲苯透明,封固。

2结果

2.1大鼠脑大体标本肉眼观察

新生后1周CD大鼠脑质量低于正常值,为0.393 g,而P14~P217分别为0.573、0.670、0.973、1.107、 1.189和1.473 g,仅为正常的42%~65%(见图1A), 平均约57%,大脑变小,四叠体明显露出(见图2黑箭头所示)。脑冠状切面可见脑皮层明显变薄,P7~ P217体积分别为0.4、0.7、0.9、1.0、1.3、1.5和1.6 ml, 约为正常的60%(见图1B),还可见胼胝体缺失(见图2G黑箭头所示),各脑室系统扩张,尤其是侧脑室。双侧大脑皮质和海马多个结节状物,部分地方灰质和白质分界不清。正常对照组脑解剖结构未见上述异常结构(见图2 P0、P1、P2上和图2D、F)。

2.2大鼠脑皮质和海马结构形态学变化

2.2.1 HE和Nissl色常规HE染色:CD大鼠脑皮质结构紊乱,大脑皮质Ⅰ层有多个结节状或团块状物,大小不均,其内结构神经元树突、轴突极性紊乱, 称皮质异位结节(简称为异位结节)。分子层异位结节及周边可见形态异常神经元。皮质Ⅱ、Ⅲ层异位结节(见图3A、B)和周围神经元大多形态正常,但异位结节中细胞结构紊乱,神经元明显固缩,HE淡染的红色神经元死亡、丢失(见图3B,图3B为图3A中黑框放大)。巨大神经元(见图3B,图3B左上框为图3B下空箭头放大所示)、不成熟神经元(见图3B,图3B左下框为图3B上空箭头放大所示)死亡、丢失。 神经胶质毡、胶质细胞增生。皮质Ⅳ可见异位结节, 但皮质Ⅴ、Ⅵ罕见异位结节和气球样细胞。

皮质下白质异位结节(或称小块状灰质异位)、 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和CA3区分子层可见异常巨大的神经元、鹰眼样细胞(或称气球样细胞)(见图3C,图3C为右上框黑箭头放大)。海马CA1区有巨大的环状异位结节(见图3D),其中有锥体细胞缺失,形态异常神经元,CA1或CA2区可因锥体神经元脱失而中断,齿状回门区、CA3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见图3E),杏仁核皮质细胞结构紊乱、成团,小脑皮质结构清晰,未见小脑皮质异位结节。各脑室系统扩大,侧脑室最明显。而正常对照组未见上述异常病理变化。

Nissl染色:各年龄CD组可见皮层结构紊乱,结节多位于Ⅰ~Ⅲ层(见图4)。CD大鼠出生后最早阶段大脑皮质浅层(Ⅱ、Ⅲ层)已经开始发生严重破坏, 而皮质Ⅰ层、皮质下白质和海马结构却正常。P0未发现海马CA1区有皮质下异位结节侵入(见图4A), P0和P1罕见海马畸形(见图4B),海马结构畸形— 侵蚀CA1区的皮质下异位结在P2发现(见图4C,黑箭头示异位结节)。P0~P1异位神经元聚集在新皮质室管膜下区和室管膜区,形成异位结节,延伸到侧脑室外—邻近海马神经上皮附近(见图4A、B)。P2后各时间的CD大鼠脑皮质结构破坏和海马畸形达高峰并稳定在一定水平(见图4C~G)。然而正常对照组新皮质形成,缘层、中间层和下层通常界限清楚,层次分明,出生后早期P1、P2皮质Ⅰ~Ⅲ层无破裂,正常对照组皮质和海马结构层次清晰,细胞结构完全正常。

CD大鼠出生后最早的新皮质病理变化促进室管膜区或室管膜下区异位结节形成,使神经元不能迁移至固有位置,后滞留侧脑室周围、皮质下白质、皮质Ⅰ层,部分侵蚀到海马CA1区(见图4C~G)。最早且最有戏剧性变化的是皮质Ⅱ、Ⅲ层放射状神经胶质毡的破坏,给神经元的迁徙开创路径,为后来一系列病变(如皮质Ⅰ层、皮质下白质、室周、海马CA1区等异位结节)形成创造条件,但海马CA3区、齿状回区、脑室在正常对照组中未见异常。

CD大鼠P2~P217可见皮质层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紊乱,分子层和Ⅱ层神经元数目增多,异常柱状排列和神经元簇集,结节多位于Ⅰ~Ⅲ层,在感觉代表区皮质Ⅰ层可见明显的异位神经元结节,像火山一样从Ⅱ、Ⅲ层直冲皮质Ⅰ层,因此原皮质Ⅱ、Ⅲ层处发生明显的神经元丢失,而留下空隙(见图4F~G), 其周围可见神经元树突、轴突极性紊乱,还可见异常神经元。运动皮质代表区罕见皮质异位结节。皮质下白质可见异位的神经元结节,独立存在或异位到海马CA1区。海马CA1区团块状结构可见数个异位的神经元结节(见图4C~G),CA2区有中断,CA3区锥体细胞下层及多形层结构紊乱,有向锥体细胞层发芽的趋势(见图4E~G),门区结构紊乱。皮质下异位结节中可见巨大神经元,尼氏小体聚集于胞核周围(见图4H)。

2.2.2 LFB改良染色光镜下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呈鲜蓝色,神经细胞内细胞核及尼氏体呈现紫色。1正常对照组皮质和白质边界清楚,未见髓鞘脱失;2 CD组大鼠分子层(大脑皮质Ⅰ层)髓鞘形成过多, 皮质下白质神经纤维疏松,部分髓鞘脱失,轴突不完整,胼胝体消失,海马CA1区有结节、断裂(见图3H),结节状物侵犯到皮质下白质有髓神经纤维,破坏其结构,齿状回、脑室旁、内囊、海马伞和其他白质内神经纤维无髓鞘脱失。

P 0 、 P 1 、 P 2 上:正常对照组;P 0 、 P 1 、 P 2 下:CD 组;A ~ C:CD 组 P 7 、 P 14 、 P 21 ;D:正常对照组 P 56 ;E:CD 组 P 56 背侧观;F:正常对照组 P 56 矢状切面;G: CD 组 P 56 矢状切面

A:AHE 染色( × 40);B:AHE 染色,黑色箭头显示结节及周围组织( × 200);C:AHE 染色,箭头显示齿状回分子层可见气球样细胞( × 100); D:HE 染色,箭头显示海马 CA1 区有巨大的环状异位结节( × 100);E:HE 染色,箭头显示海马 CA3 区结构紊乱( × 400);F:LFB 染色皮质 、 海,箭头显示部分白质髓鞘脱失,CA1 区可见异位结节( × 40)



A ~ G:Nissl 染色大脑皮质和海马全貌;H:黑色箭头及左下框示巨大神经元

3讨论

CD大鼠发育脑组织病理特征如下:1发育过程中大脑的质量和体积减少,在发育异常区域,皮质结构紊乱,锥体神经元轴突、树突极性异常,胼胝体发育不良或缺失,海马CA1区异位神经元结节。2P0、P1皮质Ⅰ~Ⅲ层已经发生紊乱,海马结构中无异位神经元结节侵蚀,神经元结节集中在室管膜区或室管膜下区,P2后发现大量异位结节侵蚀海马CA1区, 并趋向稳定。3P2后皮层内有多个结节状或团块状物,多位于Ⅰ~Ⅲ层,大小不均,其内结构紊乱,细胞极性异常,细胞形态清,胶质细胞增生,海马CA1区巨大环状结节,其中有巨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增生, CA1或CA2区有神经元丢失而中断,CA3区、门区细胞排列紊乱,CA3区多形层及门区内神经元增多。 4比对皮质Ⅰ层、皮质下及海马CA1区异位结节的组织特征很接近皮质Ⅱ、Ⅲ层异位结节。

异常的神经元主要是固缩神经元、鬼影细胞、形态异常神经元、不成熟神经元和分子层,其可能为神经元缺血性变和均质性变的结果,猫头鹰眼样细胞实际是由细胞质内细胞器破坏、核蛋白质溶解引起, 一些神经元核周有成簇的尼氏小体,由于损伤后一部分神经元得到恢复,核蛋白合成发生重新调动和组合,可能与轴突再生有重要联系。这可解释异常走向的轴突和树突,以及异常的神经网络的形成与轴突再生关系密切[5]。一些神经元死亡,细胞脱失,可能刺激异位结节的胶质细胞增生,所以在异位结节及周围,可见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神经元破坏程度一致。 神经纤维紊乱,部分消失,轴突或树突变细、弯曲、断裂,提示皮质结节周围也可能存在异常的兴奋性神经网络和慢性病程大量胶质增生而形成胶质疤痕。 异常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网络构成CD性癫痫的病理基础,这与REDECKER等[6]的报道一致。

本实验根据大脑皮质神经元迁徙的时间和空间序贯特征原理[7],综合CD异位结节移行特点和组织及细胞结构特征,初步认为异位神经元最开始的细胞群是在室管膜区或室管膜下区和新生后早期的新皮质,随着继续生长发育,P0或P1的异位神经元延伸至室管膜,在P2前穿出室管膜,沿室周或新皮质 - 白质 - 海马到达海马CA1区,新皮质Ⅱ、Ⅲ层至皮质 Ⅰ层。由神经上皮和室管膜下区细胞分裂而来的异位神经元,侵蚀皮质Ⅰ~Ⅲ层、白质、海马CA1区, 这些区域组织、细胞间的连接破裂,形成维持组织完整性的细胞连接减少,异位神经元可能利用其再当作路径,与皮质Ⅰ层或CA1区神经元掺合。这样皮质下异位结节像桥一样将大脑皮质与海马连接起来,形成异常的神经网络。有关皮质下异位结节的起源需要新体视学[8,9]、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予以证明,而异位结节的桥接作用还需神经电生理和示踪技术加以证实。

【形成模型】推荐阅读:

资本形成10-18

形成困难10-21

形成动机10-21

制度形成05-21

市场形成06-05

形成概念06-09

形成因素06-09

形成性能06-28

台风形成07-08

培养形成07-31

上一篇:高职教学网站设计下一篇:聚合物纳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