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因素(精选12篇)
形成因素 篇1
中国茶区广阔, 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品种适制性很广, 在长期的实践中, 人民发明了各种不同的茶叶制法, 制成各色各样的茶, 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茶类最多的国家。经1959年全国的名优茶评比, 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被列为我国十大名茶。它们既有突出的特殊外形, 又有一定的良好规格及内质。我国茶区辽阔, 茶叶种类甚多, 品质各异, 但在众多茶中, 优质茶不多, 品质特别优异的产量亦不多。为此, 就名茶生产的自然条件、采制技术进行分析, 以提高茶叶品质。
1 优越的自然条件
高山出好茶, 平地长好花, 虽是俗语, 但也有充分的道理蕴含其中, 名山名茶, 自古以来, 大多如是。所谓高山也有一定的界限, 过高也不适于茶树的生长, 一般来说, 500~2 000m的高度较佳。高山具有气候温和、日照短、湿度高、土壤好、有机肥多、排水好、病虫害少等特点, 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和有效物质的积累。所以自古以来, 名山名茶相得益彰[1]。如黄山毛峰产于黄山区的桃花峰、松谷庵、云谷寺、慈光阁等地, 品质最好。那里山高谷深, 树林密布, 云雾弥漫, 溪涧纵横滋润, 土层深厚疏松, 为乌沙土, 呈酸性。如太平猴魁产区猴坑, 三面濒水, 一面依山, 茶树依山傍水, 得天独厚。猴坑漫山遍野上还长着兰草花, 每当茶季, 兰花盛开, 花香逸熏, 更有利于猴魁品质的形成[1]。
2 优良的品种
我国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名茶亦多。各地名茶都是各地不同的茶树品种所制成。名茶离不开名种, 茶树品种试制性是采制名茶的物质基础。名茶品质规格, 包括外形和内质2个方面。在外形上, 名茶都有其独特的外形特征, 名茶外形与茶树品种的芽叶性状有致密的关系[2]。有的名茶, 要求白毫显露, 就要求芽叶茸毛多的品种, 用芽叶茸毛很少的茶树品种就制不出;如芽叶茸毛密被的福鼎白毫。龙井名茶, 要求芽叶色绿芽小, 茸毛一般的品种, 如龙井43、鸠吭钟。其萌芽早, 发芽整齐, 叶色绿, 芽短小, 茸毛一般, 耐摘。制成的龙井茶, 外形挺秀, 香高持久。如果用茸毛密被的福鼎白毫, 制不出扁平挺秀、光滑匀齐、不显白毫的龙井名茶。有的名茶, 外形纤细, 就要求芽叶细嫩的品种。芽叶粗大的茶树品种, 制不出外形纤细的名茶。例如, 用芽叶粗大的郑和大白茶, 制不出纤细美观的信阳毛尖。同样用芽叶粗大、茸毛特多的大毫茶, 也制不出纤细弯曲的碧螺春。
名茶内质的物质基础, 取决于鲜叶品质。茶树品种的遗传性, 是决定品质成分组成与含量的主要因素。譬如云南大叶种茶儿茶多酚类含量较高, 制成的红茶品质优秀。又如祁门储叶种的芽叶制成的红茶, 香气高, 有祁门独特甜花香的特点。如引种到英德、海南、日本、印度等地, 制成的红茶也表现出香气高的特性。福鼎大白茶, 氨基酸含量比较高, 制成炒青、烘青品质均优。茶树品种性状和特性, 反映到成品茶品质上的特性, 遗传保守性甚强, 尽管其他条件有些影响, 但趋势是难以改变的, 其他措施也难以代替[2]。
3 合理精细的采摘
各种名茶的采摘要求的规格不同, 名茶有的以外形“名”, 有的以内质“名”, 不是突出的外形特点, 就是突出的内质特点, 各有特殊的优良品质。一般来说, 大多数名茶为了塑造外形, 都是嫩采;有些名茶为了提高内质要等到小开面或中开面。大凡名茶, 其采摘都极其严格。如太平猴魁有“四拣八不要”的原则。“四拣”即拣山, 选云雾笼罩的茶山;拣棵, 选生长健壮的茶棵;拣枝, 选挺直有力的嫩枝;拣尖, 选符合标准的茶梢。“八不要”即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无尖和病虫伤害者都不要。鲜叶采摘如此严格是保证猴魁品质优良的主要条件之一。再如君山银针, 其采摘单一壮实饱满的芽尖, 要求芽身长25~35 mm, 芽幅3~4 mm, 芽柄长3~4 mm, 除此之外, 还有“九不采”, 即雨天、露水、风伤芽、虫伤芽、空心芽、开口芽、紫色芽、有病弯曲、不符合长幅标准的都不采。采摘时用手指轻轻折断, 不用指甲捏采, 以免造成红蒂。其他名茶的采摘都有很高的要求。鲜叶采摘的好与否, 直接影响后面的加工, 影响品质。要提高茶叶品质, 采摘要精细, 要匀、齐、净, 鲜叶匀齐, 则嫩度、大小一致性好, 炒制时容易控制。六安瓜片采制过程中有扳片这一过程, 是将采回的鲜叶上的叶片从枝条上一一摘下, 分嫩片、老片和茶梗3类。扳片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 就是对鲜叶进行精细的分级, 使其老嫩一致, 便于根据老叶嫩叶对炒制技术条件的不同要求分别加工, 使成茶品质均匀。
4 科学精巧的加工方法
4.1 摊放
大多绿茶产区绿茶都是现采现制, 但也有部分名优茶需要推放, 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在摊放过程中, 使鲜叶稍微萎凋, 产生缓慢的理化变化。酶活性增强, 叶绿素略有破坏, 多酚类化合物轻微氧化, 减轻涩味, 散发部分青草气, 蛋白质部分分解成氨基酸, 与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邻醌作用后, 形成馥郁的花果香[3]。同时, 不溶于水的淀粉因淀粉酶的作用, 一部分转化为可溶性糖类, 使茶汤略带甜味。摊放中由于鲜叶减少一部分水分, 炒制时叶质柔软, 茶汁减少, 避免沾锅, 便于整形, 且减少后面加工程序的湿热作用, 使茶叶色泽更绿, 对提高茶叶的色、香、味都大有裨益。在绿茶加工中, 特别是在处理相对成熟度较高的叶子以及儿茶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鲜叶更要进行摊放处理, 以减轻苦涩味, 提高香气[4]。在名茶加工中, 如西湖龙井, 其采回的鲜叶就要分批分级进行摊放, 这也是龙井茶特殊的处理, 鲜叶摊放与阴凉干净室内, 时间以鲜叶减重15%~20%为度, 鲜叶含水量减少到70%左右。名茶六安瓜片的扳片过程, 从扳片到炒制, 除了对鲜叶有分级作用, 实际上也是进行一段时间的摊放, 使叶中多酚类物质、蛋白质糖类物质发生转化, 使茶滋味醇和, 香气清高[5]。
4.2 杀青
杀青是绿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杀青是采取高温措施, 散发叶内水分, 钝化酶的活性, 并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 从而形成绿茶的品质特征。杀青利用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 阻制酶促反应。在杀青过程中若锅温过低, 叶温升高时间过长, 会使茶多酚发生酶促反应, 产生“红梗红叶”。相反, 如果温度过高, 叶绿素破坏较多, 导致叶色泛黄, 有的甚至产生焦边、斑点, 降低绿茶品质。
名茶杀青大部分是手工杀青, 其要严格掌握下锅温度和投叶量。鲜叶下锅后, 迅速翻炒要勤, 要求翻得快, 扬得高, 捞得净, 撒得开。使叶片受热均匀, 杀青程度均匀适度。杀青后, 则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 制成各种不同的外形。不同的外形关键是采用不同的炒制手法和操作工艺。除极个别高级名茶采用手工杀青, 绝大多数茶叶杀青采用机械杀青, 不同等级及不同季节的鲜叶的杀青时间不同, 一般说掌握“高温杀青, 闷抛结合, 少闷多抛, 老叶嫩杀, 嫩叶老杀”的原则。目前各地使用较多的杀青机, 基本上是干热杀青机, 有锅式杀青机、滚筒式连续杀青机、槽式连续杀青机3种。蒸汽杀青是一种应用常压100℃蒸汽杀青原理, 使杀青叶直接与蒸汽接触, 蒸汽对鲜叶穿透力强, 因而叶温升高快, 在0.5 min内完成杀青工序, 所获得的绿茶产品芽叶完整, 色泽绿翠, 汤色绿亮, 香气独特, 不仅完全避免了传统绿茶制法所造成的烟焦味,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夏秋茶的苦涩。蒸汽杀青的不足之处是其杀青叶的含水量比锅式及滚筒式杀青的要高些, 不利于后续的揉捻工序。蒸汽杀青后, 立即进行热风干燥, 散发水汽, 这种蒸汽热风混合式杀青机目前效果较好。还有很多新型杀青技术都在研究推广中, 比如微波杀青, 也有很好的前景[6]。
4.3 揉捻做形
揉捻是造型的过程, 条形绿茶, 通过揉捻可使叶片卷曲成条。揉捻的同时, 部分叶组织破坏, 部分茶汁附着叶表, 有利于增进茶叶香味。不同绿茶揉捻时间和轻重程度不同。有的绿茶甚至没有揉捻的工序或者没有明显的揉捻过程。如不少扁形绿茶、兰花形绿茶, 其炒制过程中都没有揉捻工序, 只有在锅中轻微地翻动或压扁的动作, 一般条形绿茶, 则要求揉至叶子成条, 茶汁揉出粘附于叶表[7]。
4.4 干燥
干燥是进一步蒸发水分, 达到一定的干燥度, 便于保存品质, 同时发展香气, 固定外形, 达到一定的外形规格[6]。干燥工序有的是炒干, 有的是烘干, 有的是烘炒结合。干燥的关键是火功掌握一定要恰当, 要求做到不烟不焦, 能正常发挥茶叶香气。各种名茶其干燥做形都有其独特的方法, 恰到好处, 形成其优越的品质。我国名茶种类较多, 加工方法各异, 是一门工艺, 更是一种文化艺术。如六安瓜片的拉老火工艺, 用优质栗炭, 要求木炭排齐拉紧, 每个火堆需木炭逾50 kg, 形成一个大大的炭火堆, 火苗长可盈尺, 火势猛烈均匀。拉老火的工作场面十分壮观, 2人抬起一个烘笼, 放在炭火上一罩而走, 时间2~3 s, 马上抬下进行翻叶, 把发烫的茶叶轻轻翻动。随后再次将烘笼抬上炭火, 周而复始, 轮流进行。一个炭火堆可使3个大烘笼轮流上烘, 边烘边翻, 热浪滚滚, 人流不息。抬篮人一招一步都有节奏, 且配合默契, 如跳古典舞蹈一般, 煞是好看。
此外, 在很多茶干燥过程中, 分多次干燥烘焙, 多次烘焙工序之间茶叶进行一定程度的摊放。如六安瓜片分毛火、小火和拉老火3次干燥, 霍山黄芽、舒城兰花也是多次干燥。这些烘焙之间摊放过程, 除了叶子不同部位水分重新分布达到均匀一致外, 还有湿热和干热作用, 不仅有利于干燥, 还对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有很大影响, 很值得研究和借鉴[2]。
茶性味苦, 古时也曾叫苦菜。茶叶转变为普通饮料, 就需要经过加工, 改变它的性质。在加工过程中, 技术不断革新和演变, 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历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辛苦实践和研究改进, 才逐渐提高品质, 为广大人民作日常饮料[8]。各种名茶加工, 都有其独到之处, 有相当的学问, 加以研究, 相互借鉴, 对茶叶生产大有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永成.名山出名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2]陈椽.中国名茶研究选集[M].合肥:安徽农学院, 1985.
[3]安徽农业大学.制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86.
[4]宁井铭, 杨进华.鲜叶摊放与绿茶品质的综述[J].茶业通报, 2001, 23 (4) :30-32.
[5]尹军峰, 许勇泉, 袁海波, 等.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J].茶叶科学, 2009, 29 (2) :102-110.
[6]严鸿德, 汪东风, 王泽农, 等.茶叶深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8.
[7]于观亭.茶叶加工技术手册[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91.
[8]徐正炳.中国名优茶加工技术[M].杭州:金盾出版社, 2001:52-58.
形成因素 篇2
2、存在不良的习惯,不注意自己的饮食,经常的会挑食等等,则就会导致头发的营养不够,从而就会导致掉头发的情况了,严重的时候会造成脱发。
3、严重的伤害自己的头发,总是会烫染头发,或者是在洗完头发之后,用吹风机,则就会对头发的伤害很大的。
浅析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 篇3
【摘要】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的教学观点、技巧与作风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标志着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师是否具有教学风格,是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是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参数。由于人格、心理、知识、能力、经验、情感、环境等内外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学风格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种形式。
【关键词】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一、人格因素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易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学生有时在评价教师时说:某教师的讲课受听,有“教师味”。这“教师味”就是指教师内在素质和外在气质的种种表现。有的教师诚实、正派、谦虚、廉洁奉公、关心他人、知识渊博;而有的则虚伪、势利、自私、口是心非、损人利己、不学无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均是教师人格内在素质的表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渗透着自己的人格和人格的评价,总是按自己的政治观点、意识倾向、道德情操、思想作风、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去理解、处理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与学生自然地沟通情感,用教师的知识和对知识的严谨科学的态度去感染学生,从而充分表现出教师的一定的人格理想。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会给学生打上终生抹不掉的烙印,有时会影响和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前途。那种认为只要熟悉专业知识和教法就可以当个好老师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全面的,那种认为只要抓好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就可以当好教师的想法是片面的。
二、心理因素
心理学将个性心理特征定义为“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同样体现出教师的气质,如胆汁质的教师易形成热情乐观的教学风格,多血质的教师易形成思维敏捷的教学风格,粘液质的教师易形成教学逻辑严谨的教学风格,抑郁质的教师易形成教态稳重的教学风格。性格与气质联系紧密,不同之处在于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较易变化。一个乐观开朗的教师的教学常常有生动形象;一个性情急躁的教师的教学常常会“开门见山”;一个墨守陈规的教师的教学则可能是“中规中矩”。在教学中,教师的能力同样是影响其教学风格形成的个性心理条件,包括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例如一个擅长于课堂教学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一个擅长于社会交往的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生活上的“益友”。
三、知识因素
知识因素主要是指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专业知识。首先要求教师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既要学有所专,又要广泛涉猎,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因为教师主要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只有专业知识达到精深,讲起课来才能居高临下,统筹帷幄,才能引导学生向学科的深度进军。最后要拥有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这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工具性知识。
四、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影响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能力因素主要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灵活应变的教育机智,自我控制能力;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等。
五、经验因素
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知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教学经验的积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学年限。但是,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一定就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教学风格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仅靠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一切教学艺术家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多样灵活的教学风格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适应(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方面),还将有助于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以便使每一类学生都有机会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风格来学习,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各得其所,各显其长。因此,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进入自觉追求阶段,不断突破他人,也突破自己,让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从“必然王国”迈入“自由王国”。
参 考 文献
[1]倪高武.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J].教育艺术.1999(12)
[2]韩延明,李如密.课堂教学艺术通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
肉鸡价格形成的因素分析 篇4
一、近年来肉鸡价格波动的六个特点
(一) 2003年—2004年肉鸡价格的走势呈“W”形
第一次下跌是在2003年的春季。受“非典”影响, 国内省际、地区间的交通严重受阻, 并且有需求下降的因素, 导致肉鸡价格下跌。这一事件并没有重创消费者的信心, 因此大约经过半年以后, 肉鸡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第二次价格大幅下跌的诱发因素是2004年初的禽流感疫情, 这次疫情使得许多养殖户亏损, 肉鸡的补栏也几乎停滞。在疫情结束以后, 供给的缺口和消费信心的逐渐恢复才使得价格逐步提高, 但是这段时期的需求并没有完全恢复, 白条鸡零售价格仍然在每千克13.36元~13.79元之间波动。
(二) 2004年—2005年肉鸡价格经历了先上涨后震荡的过程
2005年上半年, 肉鸡的价格在波动中逐步上涨, 其中白条鸡每千克的零售价格基本都在14元以上, 2005年4月份第一周的价格达到了每千克15.05元。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存栏量的不足和消费需求的恢复。2005年5—8月份的价格下跌和8—10月份的价格上涨主要都是受供需不平衡因素的周期性影响, 因为肉鸡的生产周期短, 所以其市场波动期也短, 虽然这期间饲料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肉鸡价格的上涨, 但是其幅度并不是很大。2005年底爆发的禽流感疫情又一次导致肉鸡价格暴跌, 并且这次是人类感染上禽流感事件的发生, 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 导致禽肉消费的需求大幅下降。
(三) 2006年的肉鸡价格以低位运行缓慢上升为主
2006年初由于元旦、春节的临近, 引发了短期的需求上升, 因此肉鸡价格短期小幅反弹。春节过后需求下跌, 价格恢复至低位, 开始缓慢的上涨阶段。这一阶段是肉鸡业逐步恢复的阶段, 虽然2006年下半年价格大幅上升, 但是由于上半年价格过低, 使2006年整体价格水平仍然低于2005年。
(四) 2007年的肉鸡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和小幅下跌的过程, 整体情况比较乐观
2007年1—10月份, 肉鸡价格明显上扬, 增幅达到30%, 除了由于前期补栏量不足导致的供不应求, 猪肉、鸡蛋等替代品的价格快速上涨以及豆粕价格的上涨都是重要的推动作用。到了10月份, 由于前期高利润的吸引导致的补栏大幅跟进的释放效应, 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价格开始下跌, 但与往年相比仍有较大的提高。
(五) 2008年的肉鸡价格基本在比较稳定的范围内呈先涨后跌的趋势
由于养殖成本的上升, 农户利润减少。2008年1—11月份鸡粮比价为1∶8.02, 同比下降2.4%, 养殖效益减少。2008年上半年我国活鸡平均价格为每千克14.3元, 同比上涨15.3%。原因在于春节后饲料价格上涨, 养殖成本增加, 肉雏鸡价格高涨。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肉鸡价格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产量和进口量的增加使得市场供过于求, 导致价格回落。二是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加重, 经济环境不景气, 市场购买力下降, 需求明显减少。三是猪肉价格的下滑使得鸡肉的替代作用减弱。
(六) 2009年1—10月份肉鸡价格呈先缓慢下降后小幅回升的趋势
2009年1—5月份, 肉鸡价格延续了2008年的趋势, 持续小幅下降, 5月份以后, 由于前期养殖户补栏不足, 出栏量开始减少, 加上国家刺激经济发展政策的效果逐步显现, 节日比较集中及消费市场的逐步恢复, 推动了肉鸡价格的上涨。
二、影响肉鸡价格的七大因素
(一) 肉鸡生产周期和季节变化
肉鸡生产周期直接影响肉鸡存栏数量, 从而影响出栏数量和市场供给量, 是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
(二) 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的临近往往会拉动肉鸡价格的上升
但是传统节日拉动消费的效应逐步弱化, 2008年节日拉动效应出现减弱, 节前销售高峰时段有所缩短, 节后萧条期时间有所延长。
(三) 肉鸡的养殖成本
一方面饲料成本如玉米、豆粕等的价格会影响到肉鸡的养殖成本, 从而影响肉鸡价格。在国内的玉米需求中, 消费量最大的是饲料消费, 饲料消费中生猪和家禽类消费占到玉米消费的80%以上。
(四) 鸡苗的成本影响着肉鸡的成本, 从而对肉鸡价格造成影响
(五) 消费者需求
摩根士丹利2008年5月份报告显示:相对于牛和猪, 鸡消耗更少的粮食, 产生更少的污染, 而污染费用将纳入肉类价格, 所以鸡肉的加工能力将有短缺的趋势。而人们越来越追求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也将增加对鸡肉的需求。近年来, 随着肉类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 禽产品地位不断上升, 市场份额逐渐扩大。畜产品消费中, 鸡肉增长速度远高于猪肉, 国内鸡鸭肉市场需求每年增幅达到30%以上。
(六) 替代效应的影响
由于猪肉、鸡肉、鸡蛋、牛肉之间有显著的替代效应, 尤其是同种类型产品之间的替代效应更明显, 当猪肉价格上升时, 猪肉需求减小而作为其替代品的鸡肉的需求会增加, 从而引发鸡肉价格的上升。
2007年养禽业的高利润回报是在人们减少了过分对猪肉消费的依赖情况, 转对禽肉禽蛋消费的增加形成的。而2008年1—5月份生猪价格一直延续2007年下半年行情, 均价在每千克16元徘徊。在生猪价格的带动下, 作为猪肉的替代品肉鸡等产品价格同时上扬。
(七) 国际贸易的影响
中国准许美国、巴西这两个世界上养鸡成本最低的国家肉鸡产品进入中国, 这对我国肉鸡行业的影响是比较长远的。从肉鸡的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的鸡胸肉在国内价格较低, 主要靠鸡的副产品拉动价格, 美国、巴西相对便宜的鸡副产品的进入, 已对我国肉鸡市场造成重大的冲击。
(八) 信息与组织的影响
农户对市场价格和供求状况了解得准确性越高, 成交价格就越高。农户个人搜集信息的能力有限, 而且成本比较高。广大生产者可以联合起来分摊搜集信息的成本, 增强信息搜集能力, 提高价格谈判实力。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肉鸡价格调控机制
我国的肉鸡产业是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都比较高的农业产业之一, 国家对于肉鸡产业更多的是产业上的扶持政策, 如减免检验检疫费、出口免税、政府贴息贷款、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出口绿色通道等, 特别是加大对国际交流力度, 创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政府有关部门对于肉鸡价格的直接调控力度较小, 主要是在相关部门建立肉鸡价格的监测系统, 但是不同部门对同类商品价格关注不同的方面, 并没有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价格监控系统。因此, 完善肉鸡价格调控必须做好以下4个方面。
(一) 继续完善肉鸡价格监测预警系统
价格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以肉鸡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 对肉鸡的价格、供给和需求数量进行监测和预测, 引导农民避免在价格过高的时候盲目补栏和价格过低时大量宰杀, 减小短期盲目行动带来的成本。
(二) 建立国家鸡肉代储机制, 缓解市场压力
建立以鸡肉为主的国家禽肉代储机制。有利于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缓解市场消费需求急速下降带来的压力, 从而平抑价格, 有效防止产业链中断而引起市场价格的暴涨暴跌, 影响整个行业的平稳发展。
(三) 建立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 应对突发事件
建立一种应对肉鸡价格异常波动的长效机制, 对于稳定肉鸡价格, 减小农户和企业的损失意义重大。建立价格异常波动应急机制主要包括:建立肉鸡产品的区域调运应急预案, 建立肉鸡产品组织进口调剂方案, 动用代储禽肉方案等。
(四) 规定合理的毛鸡收购价格和鸡肉分割肉价格之间的差额 (简称毛分差)
确保养殖户收入。有些加工企业在价格偏低时压低肉鸡收购价格, 在价格偏高时却并不相应提价, 这样养殖户并不能从价格上涨中获益。因此确立合理的肉鸡价格的毛分差, 可以使养殖户在价格上涨时增加收入。
(五) 多种经营模式
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审计这一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而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由此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形成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有:
1.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性。
由于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加上近年来人们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审计人员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而在审计过程中,很多方面需要由审计人员作出专业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判断能力。然而经验和能力总是有限的,由于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和能力不足,致使审计难以达到社会全部期望,这就无可避免地会在审计过程中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产生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没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审计准则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然而由于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如果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审计中没有保持应该持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势必导致不必要的差错或者应当执行的必要的审计程序没有得到执行,进而形成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的工作失误。
如果审计人员能够保证在审计过程中采取恰当的程序和方法,那么风险就会大大降低。然而审计人员的经验有高有低,驾驭审计方法的能力有强有弱,审计人员的差错和失误有时很难避免,它们可能来自于对审计事项的错误判断,也可能来自于对审计程序的错误理解等,这些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4.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浅谈影响企业文化形成的因素 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因素;愿景;形成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对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探索研究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从而构建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自然也就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本文是我们通过对不同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的了解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影响企业文化形成的五大因素,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愿景、企业最高领导者、企业效益和企业典型人物。
一、企业所处环境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存在。自然,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成。因此,要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企业文化生成的环境因素。企业文化环境由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构成,影响企业文化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传统、自然地理条件等;影响企业文化的微观环境则主要包括企业所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法规、地方文化、乡土人情等等。一个企业只有很好地把握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特性,才能提出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从而推动企业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愿景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企业愿景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为企业绝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关于企业意义的终极判断,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或基石。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大部分员工的个人愿景趋同时,整个企业的愿景才可能形成。与个人愿景主导人的行为一样,企业所信奉与推崇的愿景,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内在依据。无数例子证明,企业愿景建设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而,成功的企业都很注重企业愿景的建设,并要求员工自觉推崇与传播本企业的愿景。为了让企业员工了解企业的愿景,愿景应该用具体的语言表示出来,而不应该用抽象难懂、过于一般化的语言来表示。
三、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企业最高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和领导者,他们既是本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设计者,也是奇特文化实践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比如,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精神素质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状态与特征,表现出是开拓进取还是求稳怕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会影响到他们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知识素质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知识含量,进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质量和实际校内呢过,观念本事就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市场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等。因此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素质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影响非常大,管理者注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为重要。
四、企业效益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的出发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必须降低劳动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不被淘汰,从而获得发展。所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对于刚成立的公司而言,企业文化是伴随着公司的成立而立刻就存在的,并直接,简单地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在很多的大公司都在着力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并不是说在此之前这个公司就不存在企业文化,只不过是没有形成明文规定,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形式上而已。一个公司刚成立,也许只有一个或两个老板,没有太多的领导者,这时,老板们的为人处事的风格,对待招聘过来的员工的方式方法和态度,从宽泛的意义来说,就是这个刚成立的公司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会直接作用于员工,从而决定公司的经济效益。这种企业文化表现在公司老板的一言一行之中,只要老板的言行举止能得到员工的认同,信任,公司的经济效益就能得到足够的保证,并能够促进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的发展。而对于已经在正常运转,并且生存发展了一段时间,公司已不再是在公司老板的直接指导下生产,而是通过一定的管理团队或组织的指导下生产的公司,企业文化对经济效益的关系就变得更加的敏感和紧密。在这时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已经有了比较严格的公司规定和各种规定的生产流程,一般来说只要按正常的生产程序进行生产,就能保证公司正常的运转,似乎经济效益也能够得到正常的保证和提高。但是,像我们听过富士康的“十几连跳”,以及其他企业劳工之间的“生死纠纷”,各种各样的“轩然大波”在不同的企业里掀起,引起社会的深刻思考,显然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我想这跟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具有莫大的关系的。当企业处在强大,高等发展期,在市场上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其发展已到了一定高度,通过改变生产和调整内部结构等一系列活动已难以战胜竞争对手时,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被放到了应有的地位,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这时企业文化对经济效益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五、企业典型人物对企业文化形成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典型人物是企业为了宣传和贯彻自己的价值系统而为企业员工树立的可以直接仿效和学习的榜样。英雄人物是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体现,更是企业形象的象征。许多优秀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树立能体现企业价值观的英雄模范人物,通过这些英雄人物向其他职工宣传提倡和鼓励的东西。
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任何人都有一种在群体中出人头地的愿望。企业能够利用员工的这一心理,促进他们将强烈愿望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过程,是企业创造文化的一个根本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要借助榜样的力量,使员工从英雄人物身上认识到英雄人物同自己一样,也是平凡的人,他们能成功,别人也一样能。像去年集团公司开展的寻找“最美兵工人”活动,便是塑造平民英雄,发挥榜样力量的优秀途径。
参考文献
[1]沈人同.企业文化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浅析.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4)
[2]殷燕,罗春林.领导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路径研究.时代经贸,2013(22)
作者简介
侯森(1981-),性别,男,汉族,吉林梅河口市人,学士学位,单位:北方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高琦(1988-),性别,男,汉族,新疆奎屯市人,学士学位,单位:北方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企业文化。
“屌丝文化”的形成因素浅析 篇7
从“屌丝”一词传播的范围来看, 第一阶段仅有李毅贴吧的球迷和相关贴吧的网友使用该词;第二阶段通过社交网站广泛传播, 被知晓度大幅提升, 大部分使用网络的年轻人对该词不再陌生;第三阶段向传统媒体、人际交往扩散开去, 渗透到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中, 甚至波及除青年以外的群体;俨然形成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么, “屌丝文化”的形成究竟存在着哪些关键因素?笔者且做了以下三点分析:
1 社会现实的投射
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是网络流行语产生和发展的根源。社会现实生活是网络流行语的生产动力与原材料。而“屌丝文化”也正是社会现实在青年群体中的直接反应和投射。
许多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 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产物。比如2005年网络流行语中的“海选”, 是因选秀节目泛滥被广为流传;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网络流行语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 “屌丝”也是如此。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其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
自称“屌丝”的青年都或多或少认识到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出生于80年代后期的年轻人, 经历了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面临着买房、婚姻、升迁等问题的严峻考验, 容易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一种群体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不仅仅是对贫富差距现实的一种本能反应, 对自己不利处境的一种无奈表达, 也是对自我能力怀疑、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的一种表现。
另外, 以电视和网络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 近些年来对精英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而“屌丝”的矛头正是直指精英文化。由于精英文化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已经受到了大众传媒一定量的冲击, 再加之“屌丝”凭借其亲民性迅速集结了一批拥护者, 捍卫起自己的“低级趣味”, 于是产生了“屌丝”“逆袭”的奇特态势。
2 青年亚文化的彰显
从字面上理解, “屌丝”一词充满贬义、不雅, 但其讽喻, 调侃、甚至宣泄的心态正是发源于年轻网民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悟, 也是现实青年群体对社会结构性压力的反映。它积聚了青年亚文化的多种镜像, 陈相霞在《从网络语言窥探网络中的文化现象》一文中指出, 网络语言的本质就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她认为“网络语言的言说方式体现了青年亚文化反权威、反传统、打破规范的心理特征, 青年群体就是利用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作为他们的叛逆方式, 刻意把自己和成人区别开来。”[1]
马中红教授认为,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由于青年亚文化长期受主流文化的压制, 在网络的开放环境中, 青年亚文化获得了爆发的机会”。[2]网络青年亚文化是一种边缘的文化, 与主导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反抗”, 而仅仅是“对抗”, 乃至是“补充”。青年群体是诸如“屌丝”一类网络语言的主体, 他们具有的叛逆性和颠覆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语言体系中的个性化和不规范性。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在对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过程中, 青年人体现了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 这种特点突出表现在其语言选择的“偏离性”上, 然而却又正因为这种偏离性使得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青年人更加关注对于词句引申意义的探索。
3 网络传播的催化
据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互联网已经从多个方面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面貌, 处理公共事务的流程, 以及个人交际的方式。而“屌丝文化”的形成, 与互联网的特点正是密不可分的。
网络流行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易复制性, 而复制往往具有再造功能。网络热词一般由参与构建网络文化的网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创造或改造旧有词汇, 赋予其新的所指, 具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取向。“屌丝”一词自诞生以来受到的追捧程度, 以及其自身的生命力都远远超出了一般的网络词汇。该词不仅在青少年群体在日常交际中被经常引用, 甚至在一些大型网购和实体商店的广告语中也多次出现。
另外, 网络提供了一个实时的交互性平台。这种交互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在场感觉, 这种亲身参与话题或者事件的过程使得网民对于参与话题或者时间产生一种亲切感, 信赖感与成就感……从而极大地增强网民的自我人格建构的力量。”[3]论坛上的“屌丝”日益兴盛, 网民议论它, 玩弄它, 上演疯狂的自我揭露, 以此自娱自乐。
4 结论
面对“屌丝文化”, 我们应该了解、理解、顺应与发展。理解这种文化现象所传达的青年群体的深层需求, 顺应青年群体的这种独特表达方式, 以发展的视角去更好地回应青年群体的需要。
作为一种底层的文化, 它带有明显缺陷, 会对主流文化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消解”, 我们应该有理性的认识;同时, 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 它又具有局域性, 无法成为主流文化推广开来, 不可避免的来得快、去得快, 所以我们不必为其非理性、消解主流文化的“破坏性”而担忧, 因为它终将被吸收到主流文化当中。
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其保持开放态度, 另一方增强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使得在百花齐放的同时, 大众能够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文化给养。
参考文献
[1]陈相霞.从网络语言窥探网络中的文化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7) .
[2]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 2011 (4) .
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因素的研究 篇8
车辙是由于汽车轮胎荷载反复作用,在轮迹带上产生竖直向下的永久变形,较严重时两侧通常有隆起变形,是沥青路面最普遍的一种损坏形式。根据车辙的形成机理,可以将沥青路面的车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结构性车辙。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车辙主要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叫做结构性车辙。表现为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成浅盆状的U字形(凹形)。
(2)失稳性车辙。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荷载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其特点是两侧伴有隆起现象,内外侧呈非对称形状,尤其容易发生在上坡路段、交叉口附近,即车速慢、车胎接地产生的横向应力大的地方,横断面呈W型。
(3)冬季埋钉轮胎形成的磨耗性车辙。由于沥青路面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因素下持续不断地损失形成[4]。
(4)压密型车辙。由于沥青面层进一步被压密引起的,这种车辙只有下凹,两侧没有隆起,呈V字或W型,车辙的形成在初期发展很快。
影响车辙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沥青性能、矿料质量、沥青混合料特性、施工质量以及交通和气候条件等。
2 原材料的选择
试验选用的矿粉为石灰石粉,粗、细集料为石灰岩,沥青为70号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两种。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集料以及矿粉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在试验中矿料级配采用AC-13,AC-20进行配制,其级配组成见表1。
AC-13、AC-20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沥青含量均为5.5%,矿粉含量为1%,且符合马歌尔试验技术指标,以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等各项指标[5]。
3 标准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评价
沥青的针人度愈小,混合料的粘结力愈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就越强。沥青的粘度愈高,稠度愈大,混合料的强度和抗车辙能力就愈大。
标准车辙试验中采用0.7 MPa的荷载,在温度55℃,60℃,65℃,70℃下,试验得出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如图1。
从图1可以看出:①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改性沥青的动稳定度明显好于普通沥青的动稳定度。②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都逐渐减小。
4 重复加载试验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的评价
试验中所选用的仪器为MTS万能材料实验机,试验温度分别为55℃、60℃、65℃、70℃,对圆柱体试样施加间歇式正弦波轴向荷载,其中加载时间为0.1s,卸载时间为0.1s,间歇期为0.8s。这样,HMA试样每秒接受一个荷载循环,且圆柱体试件无侧限,正弦波垂直荷载的最大值为0.7MPa。且加载时间为3h。其中圆柱体试件的直径为150mm,高为100mm。压头的直径为42mm。试验中加载过程图见图2,重复加载试验中温度与垂直变形的关系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①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明显好于普通沥青的抗车辙性能。②随着温度的增加,圆柱体试件的垂直变形在增加。
图4和图5均为不同温度下圆柱体试件的垂直变形与动稳定度的关系,两种试验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如图4和图5,可以看到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很好,由于重复加载试验可以较好的模拟实际路面行车情况,因此重复加载试验也可以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
5 影响车辙的其他因素
5.1 沥青的含量对车辙的影响
在AC-13和AC-20两种级配下,在最佳用油量的基础上上下浮动0.5%,即分别在5%,5.5%,6.0%含油量的情况下,进行标准车辙实验,测得的动稳定度的值如图6。
从图6可以看出:①随着沥青含量的增加,两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减小。②AC-2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大于AC-13改性沥青的动稳定度。
沥青用量的增多,游离沥青较多,便削弱了矿粉之间对高温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嵌挤力,从而使混合料易于产生流动变形而形成车辙;沥青用量过低,混合料坚硬松散难以压实,也影响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试验证明,抵抗车辙的最佳沥青用量比马氏方法确定的沥青含量要低1%~1.5%。
5.2 矿质材料性质的影响
矿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增加矿料颗粒间的嵌锁作用和内摩擦角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剪稳定性。矿料的级配组成、矿料颗粒的形状和表面性质都影响沥青混凝土的内摩擦角。通常,破碎、坚硬、纹理粗糙、多梭角、颗粒接近立方体的集料,相应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就好。颗粒尺寸增加,内摩擦角也增加。因此,增加碎石用量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能力。在加抗剥落剂增加石料与沥青粘结力的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
5.3 路面结构组成对车辙的影响
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除了受所用材料及其性能影响外,还与路基类型和路面厚度有关。沥青路面厚度与车辙的关系较为复杂,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路面结构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变异性。经验表明,当其路基为砂土等刚度比较小的材料时,面层厚度对车辙影响很大,面层沥青混合料较薄时车辙较深,而且较大部分来自路基的形变;当路基为刚性或半刚性材料时,车辙的深度随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厚度增加而增加,这时的车辙总量大部分来自于沥青混合料面层本身由此认为:当路基和基层强度较高时,采用薄沥青混合料面层可以有效地控制车辙深度。而当路基基层强度较弱时,应适当增加面层厚度。
5.4 矿料级配对车辙的影响
使用连续型密级配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组成的沥青混合料时,由于粗集料较少不能形成骨架,虽然较密实具有较高的粘聚力,但内摩擦角较低:使用连续型开级配的矿质混合料,则因粗集料所占的比例较高,能够形成骨架,因此表现出较高的内摩擦角,但由于细集料较少,不足以填满粗集料之间的空隙而表现出较低的粘聚力[9]。间断型密级配矿质混合料,则由于有较多的粗集料形成骨架,又有相当数量的细集料填密骨架的空隙,而表现出粘聚力、内摩擦角均较高。比如沥青玛蹄脂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比较好。
5.5 荷载对车辙的影响
沥青路面在重载、超重载作用下,在沥青路面中产生的变形能就越大,更易使之发生剪切破坏。由于路面为层状结构,在重轴载作用下,面层内任一水平面上的最大径向剪应力一般出现在轮迹外侧两边缘垂线上,并随深度而改变。当沥青面层内产生的剪应力超过了沥青混合料的容许强度时,就极易在沥青路面表面出现车辙现象。行车速度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作用时间上,车辆行驶的越慢,荷载的作用时间就越长,相同的交通量所引起的路面变形就大。渠化交通可以加速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
6 结论
(1)改性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明显好于普通沥青混合料,随着温度的增加,两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都在减小,在交通量比较大,或者重载车比较多的路段,应该优先选用改性沥青混合料。
(2)在选择矿料级配时,优先选择间断密级配矿质混合料,这种级配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较高,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性能。
(3)由于重复加载实验的试验结果与标准的车辙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比较好,而且它能够较好的模拟路面实际的行车情况,所以重复加载试验也可以用量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
(4)随着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的增多,削弱了矿料之间的嵌挤力,导致混合料的强度降低。用马歇尔法确定的沥青含量对应的动稳定度并不是最小,故对应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而言,应适当减小沥青的用量。
参考文献
[1]Kevin D.Stuart,Walaa S.Mogawer,and Pedro Romro、Validationof Asphalt Binder andMixtureTestsThatMeasure-Rutting Suscep -tibility[M].FHWA-RD-99-204,2000.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93)[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3]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及防治[M].北京:人民交通出社,2001.
[4]沈金安.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7]孙立军.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登良,李俊.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5,8(1).
[9]王继山,等.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东北公路,1999(2).
壮族生态伦理思想形成因素探析 篇9
一、自然环境是首要因素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论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归结为三点:一是对生产方式、经济生活发生作用;二是对社会关系、政治制度;三是对民族性格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自然地理环境也有精辟的阐述,《管子·水地篇》中说:“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可见,人类的生存生产与思想文化的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相关,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条件。壮族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社会意识,自然不可能脱离社会存在而独立产生。
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等省,其中以广西居多。广西位于我国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山地多,平原少,紧挨海洋,其地理环境可精辟地描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一片海”。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数亿年前,海底生成的石灰岩由于地壳变动,上升露出地面。在雨水的长期冲刷和地下水的漫长侵蚀下,逐渐形成了不计其数、深邃曲折的窑洞,这些天然的洞穴成为了壮族先民躲风避雨的理想栖息地。广西属于珠江流域范围,水系发达,拥有左江、右江、郁江、柳江、黔江、桂江等河流。
水源充足、动植物繁多、高温多雨、天然洞穴遍地,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对于远古时期的壮族先民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面对湿气重,毒蛇猛兽,尤其是水旱灾害,壮族先民的力量就显得十分微弱了。壮民所喝的水、吃的食物,一切一切都源于自然,因此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高,对大自然也充满了敬畏,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万物有灵”的生态伦理意识的萌芽。
二、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了壮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壮族所处的地域高温多雨、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合水稻生长。1993-1995年,在壮族的苍梧部故地,湘东南道县紧靠广西边境的寿雁镇玉蟾宫,“发掘出了四粒炭化稻壳,兼具野生稻和人工稻混合特征,说明为驯化不久的栽培稻”,后来“经国家文物局再次测定为18000-22000年”[1]由此可见壮族的稻作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先民在漫长的水稻耕耘过程中,对一种小动物极为熟悉,这就是蛙。青蛙在稻田中捕捉害虫,维护稻禾的生长,可以说是丰收的卫士。每当雷雨过后,青蛙都会“呱呱呱”地叫个不停。这不仅使人发现青蛙在稻田间的数量多少与稻谷收获高低有关,而且还发现青蛙的鸣叫与雷鸣大雨有联系。此外,人们还观察到蛙在雨后能够迅速繁殖,这种现象正好符合人们祈求人口繁衍的心理。因此,壮族相信青蛙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生物,在《东林郎的故事》里面有这样人物化的描述:“姆六甲告诉人们说:蚂拐(即青蛙)是天女,雷婆是她妈。她到人间来,要和雷通话。不叫天就旱,一叫雨就下。你们伤害了她,就得给她赔情、赔礼。”[2]桂西地区也流传这样的《蚂拐歌》:“抬蚂拐出游,求雷婆下雨,保五谷丰收。”[3]从中不难发现“人—稻—蛙—雷”之间巧妙的生态逻辑关系,可见壮族对蛙这一小小的生命充满了尊重和关爱,其在壮族心中的地位之高。直至今天,在“广西上林、忻城等县壮族人民笃信谁若乱捉小青蛙,雷公就会发怒,就要劈死他”[4]。
壮族对蛙的保护与崇拜来自他们对蛙本身特性的观察,以及对农业发展的需要与自身心理的需求。壮民进一步将蛙人格化,进而促使人蛙关系和谐发展,促进了壮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三、原始宗教信仰是重要因素
原始宗教信仰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鬼魂崇拜三种形式。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有不少生态伦理思想。
壮族先民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的联系密不可分,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万物都是具有生命的,而人类也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自然观,是壮族自然崇拜的核心。如费尔巴哈所言:“人本来并不想把自然与自然分开,因此也不想把自然与自己分开;所以他把一个自然现象在他身上所激起的那些感觉,直接看成是对象本身的形态。”[5]
南方夏季多雷雨,电闪雷鸣不但使人感到恐惧颤栗,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破坏性,这使壮族先民在惶惧惊恐之中对雷顶礼膜拜。在壮族的神话中,雷王是和始祖神布洛陀同在一个山洞里走出来的,而且雷王是老大,布洛陀是老四[6],可见壮民对雷的尊崇。对于在地面上的自然万物,壮族也是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膜拜。如,壮民崇拜树木,常以大树作为村里的神树,至今仍有不少村舍里种植有一棵大榕树,认为榕树有神力,能够保护他们。壮民还崇拜石头,因为石头在石器时代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壮族认为“在古代天地是一块巨石,后来始祖布洛陀把巨石分开,米洛甲从石头中出来”。[7]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也成为壮族崇拜的对象。如今,在广西十万大山的壮族每年除夕、正月初二、十五都要祭水神,相信经过祭祀的水具有神秘的力量,能使人健康,用于灌溉能够丰收。[8]
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制度时期的一种宗教信仰。壮族是多图腾崇拜的民族,有铜鼓图腾、竹图腾、牛图腾等,流传最久远的是蛙图腾崇拜。在科学知识极度匮乏的时代下,人们希望借青蛙来判断晴雨,更希望拥有蛙一样强大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因而把青蛙当做保护神来膜拜,敬奉为图腾。当今壮族还流行举行蚂拐节,这是由古老的图腾祭祀仪式演变而来的。
从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中不难发现,壮族先民敬畏自然,敬畏万物,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又体现了壮族先民对自然的热爱,希望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主观认识中蕴含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四、儒家文化的融合
虽然壮族生活的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处于崇山峻岭之中,但壮族并没有孤立封闭的发展,而是与其他民族交流互动,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大致在西汉时期由儒生陆贾传入。尽管陆贾来岭南是带着政治任务与赵陀谈判的,但是他最终利用儒家的学说令赵陀臣服了。到东汉时期,岭南设置了学校,儒家思想得以传播。在晋朝、南朝,岭南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受过儒家思想浸润的壮族文人,如养奋、申朔、顿猗。[9]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壮族生态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第一点就是“畏天命”,也就是敬畏自然,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到孟子时,演变成“万物皆备于我”,再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体现出儒家生态伦理观念的递进,由最初的敬畏自然,提升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在壮族的《麽经布洛陀》里面唱到水稻的种植过程,“二十五日王去扯秧,二十六日去插田,七月穗长,八月割稻谷”,从这些描述可知壮族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是按照自然规律,对自然不单只是消极的敬畏,而是主动合理的利用自然规律。这和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共性。
总的来说,壮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在自然环境、传统经济生产方式、原始宗教、儒家文化的融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丰富性,为我国生态伦理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摘要:壮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这并非凭空产生。自然生态环境、传统的生产方式、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是促使壮族生态伦理思想产生形成的因素。
关键词:壮族,生态伦理,产生条件
参考文献
[1]梁庭望.壮族的稻作文化和社会发展探索[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
[2]丘振声.蛙·图腾·美[J].民族艺术,1987(3).
[3]丘振声.壮族图腾考[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51-54.
[4]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5]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8:20-21.
[6]壮族百科辞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325.
[7]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等编.女神·歌仙·英雄——壮族民间故事新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3.
[8]李绍明等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10.
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形成因素分析 篇10
一、负债经营的内涵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由资金作为基础, 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产品新事业等, 产生财务需求, 发生现金流量不足, 而通过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来吸收资金, 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1]。简单来说, 企业筹资一般是两种途径, 一方面是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以及留存收益转增的资本;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的资金即负债, 而企业通过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资金的这种经营方式也就是负债经营。
一般而言, 经营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负债经营的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方式而带来的风险就被称为负债经营风险。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借入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它包括负债经营导致的所有者收益下降的风险, 也包括负债经营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二、负债经营的特点
1. 融资速度快
负债经营是通过举借债务方式来获得资金, 而这种方式较容易获得资金, 限制性条款较少而且程序较为便捷。
2. 融资富有弹性
通过负债经营方式取得的资金, 自主性比较强, 资金使用比较灵活, 富有弹性。
3. 融资成本低
通过负债经营这种方式来进行融资只需商业信用优越, 无需其他费用或办理其他手续, 融资成本比较低, 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4. 融资风险较高
负债融资到期偿还本息, 如果资金安排不当, 就会使得企业财务发生危机。除此之外, 利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影响财务支出。
负债经营的特点一方面可以更加看出企业进行负债经营的优点,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负债经营的缺点, 所以要合理正确的利用负债经营, 从而使得企业在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
合理的利用负债经营除了要正确认识负债经营以及其风险的概念和负债经营的特点外还有了解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只有了解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来源才能更好的避免风险, 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1. 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 还本付息的资金的最终来源是企业的收益。而如果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导致企业经常亏损那么企业就不能够到期还本付息, 这样企业就会有偿还债务的压力, 也导致企业信誉降低, 不能有效的再集资, 从而陷入财务危机, 甚至导致企业的破财。
2. 企业的投资决策
企业由于投资决策失误导致投资项目不能完成而无法获利, 从而使得企业资金短缺导致不能到期还本付息增加财务风险。
3. 负债规模
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当企业负债规模增大, 相对应的筹资成本-利息费用支出就会增加。而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偿付能力的丧失或破产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于此同时, 股东收益的变化幅度就会加大。因此, 负债规模越大, 企业潜在的负债风险程度就越大。
4. 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用不同的筹资渠道所筹集来的资金的比例关系, 从大的方面考虑, 贷款、发行债券、筹资租赁、商业信用这四种负债方式所筹资金各自所占的比例之间的关系[2]。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比例是否恰当, 与财务上的利益和风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财务杠杆作用下, 当投资利润率高于利息率的时候, 企业扩大负债规模, 适当提高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之间的比率, 就会增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率。相反, 在投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 企业负债越多, 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越高, 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就越低, 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不同的负债筹资方式, 取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不同, 所以资本成本的水平不一, 对企业约束程度也不同, 从而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肯定不同, 因此, 负债风险的程度也就不同。
5. 负债期限结构
负债的期限结构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限, 所使用长短期负债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 长期负债利率较高, 短期负债利率较低但波动比较大。如果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 比如应该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短期借款, 或者相反, 都会加大企业的筹资风险。其主要原因是:⑴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变的, 而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可能就会有大幅的波动;⑵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投资长期资产, 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时, 由于投资的回收期没有到, 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这种情况, 而此时, 如果债权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延期, 那么企业有可能会被迫宣布破产;⑶长期借款的筹资速度比较慢, 而取得成本通常较高, 并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
6. 利率变动
在筹集资金时, 企业会面临着市场利率的变动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当国家在实行“双松”, 即扩张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 货币的供给量增加, 贷款的利息率降低, 企业此时筹资, 资金成本较低, 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减少, 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筹资风险;相反, 当实行“双紧”政策, 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 货币的供给量萎缩, 贷款的利息率提高, 企业此时筹资, 资金成本增加, 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 这样企业就要承担较大的筹资风险。
7. 政治风险
由于战争、内乱、罢工、政局波动及政府政策的变化等原因使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 从而使外部对企业的财务决策产生约束, 这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负债筹资活动有重大影响。
8. 自然风险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企业遭受意外的损失, 难以进行日常生产经营的活动。企业由此而产生负债风险是很正常的。
9.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风险是指由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及市场变动等引起的企业负债风险的不确定性。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取得借款的时候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的情况, 而金融市场的波动, 如利率和汇率的波动都会导致企业的负债风险。
四、结束语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发展都与负债相关。正确对待负债, 正确核算负债, 按期清偿债务, 是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具体表现。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负债, 控制得当, 举债可以给企业发展、壮大增加动力, 负债失控, 不仅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稳定和信誉, 还会给企业、债权人、国家造成损失。
摘要:首先论述了负债经营与负债经营风险的内涵, 通过对企业负债经营现状的研究, 分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分析了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原因, 探索企业规避负债经营风险的方法及防范措施。力求使企业经营风险降到最低, 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负债经营,经营风险,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郑江.论企业负债经营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4:77-78
[2]徐清海.城市公共设施服务模式的选择和理念创新[J].特区经济, 2006 (6) :126-127
[3]周志田, 王海燕.中国适宜人居城市研究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14 (1) :27-28
[4]包晓红.浅议企业负债经营的极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5) :55-57
[5]丁启军.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J].合作经济学与科技, 2007, 04 (318) :P28-29
[6]郑雪梅.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企业论坛, 2007, 06 (346) :P101-102
[7]王玉英.负债相关问题剖析[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8, 02:P15-17
[8]李玉玲.企业负债经营及风险分析[J].山西科技, 2008, 5:P82-83.
[9]杨依华.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及防范分析[J].经济师, 2008, 6:P220-221
[10]鱼红锋.企业负债经营风险与防范[J].新西部, 2008, 8:P87-78.
[11]李冠军.中小企业负债经营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 2008, 3:P22-23
形成因素 篇11
关键词:宁夏 花儿 曲调风格 语言因素
一、寧夏花儿的曲调风格
(一)曲调的类型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宁夏一直都是回族的聚居处,而对于回族人民来讲,他们绝大多数都对伊斯兰教比较信仰,回族的男子自小就开始学习阿拉伯语,并诵读赞主诗词,可以说,伊斯兰教习俗深深的影响着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在唱花儿的时候,就很自然的会把自己所熟悉的一些音调夹杂进去,从而形成了宁夏花儿的柔和、流畅、委婉以及抒情等等的特征。
(二)曲式结构
宁夏花儿的去曲式结构通常都是由两个乐句组成的,当然,有时也会有三个乐句、四个乐句,甚至会有五个乐句,受到多种方面的音源的影响,它具有了各种不同的曲式变体。其中,对于两个乐句组成的花儿来讲,绝大多大多数的曲调,从首音和尾音上来看,都是一样的,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一些首尾音会通过低八度或者是高八度这种交替的形式来表现出来。
(三)调式结构
可以说宁夏花儿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相对来讲比较多,其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角调式音以及语调是音,虽然,随着不断的发展,在节奏、旋律以及结构桑稍微产生了些许的变化,但是都是基于这两种调式上来发展出来的。
二、宁夏花儿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宁夏花儿是把汉语作为最基础的语言,并融合了回族语言,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格,那么,要想很好地对宁夏花儿有一个了解,最关键的就是要对其唱词中的语序倒置以及虚词多用这两个特点进行理解,那么具体来讲:
(一)语序的倒置
认真对宁夏花儿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的唱词当中都存在有语序倒置的情形,这一种语序倒置,其实也正是宁夏花儿的一个主要特色所在。具体来讲,在宁夏花儿中存在的倒置情况就是:其中有一句唱词是“尕马哈骑上了枪背呦,啊儿贝呦”,像这样的唱词,原本应该是骑上尕马,但是在花儿中却被倒装成为了尕马骑上。再比如有唱词为“我我的身子(哈)舍上”,对于这一句唱词,其实本来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主语加谓语再加宾语的结构,也就是我舍上身子,但是在句子中,把它的谓语和宾语倒置,在宾语放在谓语前面,这样一来就变成了身子哈舍上。此外还有“软果的树儿(哈)我栽得上”,像这样的句子,它是和主语,之后宾语再之后谓语这样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种把主语和宾语进行倒置的结构,把宾语放在了开头处比较显眼额地方,这样一来,更加富有表现力,而且使得整个句子看上去会更加生动。
把宾语倒放在主语或者谓语的前面,把宾语放在比较明显的句子开头的地方,这样一来,能够使得整个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更加的生动,而且还能够把宾语的作用强化,进而吧所要表达的意思突显出来。语序倒置的不同形式,都能够把宁夏花儿的语法结构变得更加的异彩纷呈,这样的富有特色的句子的形成,当然是和长期的多民族语言交流是息息相关的。
(二)虚词的各种用法结构
在宁夏花儿的唱词当中,虚词的应用十分繁多,它是在有效结合了本地无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俗之后,在具体的唱词当中,加入一些诸如嘛、呀、耶、哩、哈以及吧等等这些虚词,从而使得整个曲调风格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还能够使唱词更加的清晰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唱起来比较容易上口。不仅如此,有的唱词,在加入了这些虚词之后,还能够是唱词本身的情绪感大大增强,能够使得唱词的对仗显得更为工整,从而给人以活泼和有趣之感,能够让人领略到花儿的独到的特色。可以说,因为其独特性以及丰富性,虚词在宁夏花儿当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像虚中有实以及实中有虚,想虚实结合以及虚词填格等等的这些不通用法,使得一个虚词往往都会富有多种多样的功能。那么,要想对宁夏花儿的唱词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唱词当中的虚词理解透彻。具体来讲,虚词在宁夏花儿当中的各种用法如下:
比如:“憨憨(嘛)敦敦的睡着的了,没知道天爷们亮的”,像这样的一句唱词,在加入了嘛之后,虽然这里的嘛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它能够使得整个句段的对仗工整,并给人予随意和俏皮之感。反过来,如果把这个嘛字去掉,直接把整句话变成憨憨敦敦的睡着了,可以明显感觉大整个句子的唱词就显得呆板了。再比如:“阎王爷眼前(嘛)说一(呀)下”,这样的一句话,在加入了嘛字之后,顿时给人以一种轻松之感,其实,如果把嘛字去掉,阎王爷眼前说一下本来应该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但是,在嘛字加入之后,就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人们会不自觉的感受到对阎王爷随意的态度,产生一种佩服之情。
总之,宁夏花儿不仅仅是花儿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当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以其独特的曲调风格语言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其中的语序的倒置以及虚词的多用,更是赋予了宁夏花儿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从而让其活跃在当今的艺术舞台上,来促进其不断传承和发展。
(该论文为2011年宁夏教育厅规划课题 立项批号为NXJKG11——161)
参考文献:
[1]祁宝锋.宁夏六盘山地区“山花儿”及其演唱风格[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房地产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篇12
房地产价格是一个复杂的经济范畴, 既包括土地的价格, 又包括房屋建筑物的价格。土地不完全是劳动产品, 其价格具有双元性。一方面, 土地物质, 即土地本身或者说土地中纯自然的部分, 具有特殊的价值———土地资源价值; 另一方面, 人们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具有与一般商品同等性质的———劳动价值。所以, 房地产价值是房屋建筑物价值和土地资源价值及土地中投入劳动所形成的价值的统一。房地产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即在土地开发、房屋建造和经营过程中, 凝结在房地产商品中的价值量的货币表现。
2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
房地产价格的形成需要具备3个条件: 有用性、稀缺性、有效需求, 三者共同作用产生价格。
( 1) 有用性在经济学上称为使用价值, 房地产如果没有用, 人们就不会花钱去购买或者租赁房地产, 从而房地产也不会有价格。
( 2) 稀缺性是相对缺乏, 一种物品如果数量丰富, 能随时随地自由取用, 比如空气, 尽管对人们至关重要也不会有价格, 因此, 只有有用并稀缺, 人们才肯付出代价去获得并使用它。
( 3) 有效需求是指人们不但愿意购买而且有能力购买, 只有需要而无支付能力, 或者虽然有支付能力但不需要, 都不能使购买行为发生, 从而不能实现价格。
房地产价格水平, 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一般因素
一般因素是影响所有房地产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市场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等。
( 1) 经济发展形势。经济的高速发展必将推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 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经济增长形势越好, 进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明显增加, 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就越大。
( 2) 货币供应量。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 房地产投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货币供应量会影响房地产投资信贷规模。同时, 个人住房信贷消费逐渐发展成为住房消费最主要的形式。近年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刺激了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的购买能力, 推动房价的上涨。
( 3) 利率的高低。房地产本身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 开发商的资产大部分是通过债务融资获得的, 利率的高低决定了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 贷款利率降低, 开发商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 而房地产开发的利润相对而言是比较有保证的, 开发商就会有相对可观的收益, 因此贷款利率的高低势必会影响房地产的定价。同样, 存款利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房地产的需求, 央行多次调低利率使实际活期存款利率接近于负值, 这意味着消费者没有必要再把银行存款作为一种投资手段, 应选择收益率比较有保证的投资品种, 而房地产投资就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 4)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决定了其实际购买能力, 进而决定了居民住房消费能力, 城镇居民改善居住水平的愿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刺激了对房地产的需求,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 5) 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房地产行业的景气程度会影响消费者的预期。在房地产行业景气时期, 消费者会预期房价会进一步上涨, 为了不愿在将来支付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的商品房, 那么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现期购买, 这样就使得对房地产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在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时期, 消费者则会产生相反的预期, 这样会使得对房地产的需求减少。
( 6) 土地制度与土地价格。土地制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非常大, 如严禁转让土地的土地政策, 可能使地租、地价根本不存在, 而在允许地价存在的制度中, 科学合理的土地制度和政策可以刺激土地利用者或投资者的积极性, 形成合理的土地价格。地价是房地产成本的重要组成, 其走势直接影响着房价,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稀缺, 土地出让价格大幅上涨, 势必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
( 7) 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特别是规划中的规定用途、容积率、建筑高度等指标对房地产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如在城市郊区, 由于只能做农业用途, 地价必然很低, 而一旦被征收, 政府允许改变用途, 地价则会成倍上涨。
( 8) 人口因素。房地产的需求主体是人, 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以及家庭规模等对房地产价格有很大的影响。人口数量增长, 对房地产的需求必然增加, 从而促使房地产价格上涨; 人口密度提高有可能刺激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 从而提高房地产价格。如果一个地区居民素质低, 秩序欠佳, 人们不愿居住, 房地产价格必然低落。家庭规模变化, 家庭小型化, 导致住宅使用面积数额的变动, 进而导致居住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此外, 国际经济状况、军事冲突、区域政治安定状况、社会治安程度、房地产投机等, 以及交易主体的心理因素、房地产周围的环境因素等, 都会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
4 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
地区特性, 对地区内的房地产价格有决定性的影响。
( 1) 繁华程度。商业集聚的经济效益主要源于单项交易活动的费用降低, 交易费用的降低导致了中心商业区的形成, 商业的规模等级越高, 房地产的使用效益越高, 价格相应越高。
( 2) 交通条件。区域的道路通达程度、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以及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等交通条件良好时, 房地产的使用效益较高, 价格也高。
( 3) 基础设施。区域的生活设施和公用设施, 如供电、供热、供气等设施, 教育、医疗、商业等服务网点, 与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 设施齐备、服务等级高的房地产, 价格也比较高。
个别因素是指房地产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或条件。如土地的位置、地质、地形、地势、土地面积和形状、日照、风向、降水量、天然周期性灾害等, 又如房屋的外观形象、结构、类型、式样、装修、设备、质量、户型、楼层、朝向、建造年代等, 对房地产价格均有较大的影响。
5 垄断与房地产价格形成
2001年开始推广实施的土地储备制度和2002年实施的土地招拍挂制度, 决定了我国土地市场的卖方垄断特征。
在被垄断的房地产市场中, 假定政府以不变成本提供土地, 开发商竞争形成土地的价格, 利用土地建造单位住房, 对住房定价。在垄断市场中, 房价上升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额外的利润, 毫无疑问, 他们会成为推动房价上升的主要动力。
如果开发商没有立即将已经落成的住宅出售, 他们需要支付占有资金的成本和闲置的折旧成本。但由于住宅的折旧期很长, 因此, 折旧成本对住宅销售的影响并不大。当住宅完工之后, 开发商将一部分住宅的价格尽可能标得高一些, 以此来推动住宅价格上涨。提高空置率成了房地产开发商增加利润的一个手段。可见, 只要房地产商有控制房价的能力, 哪怕利率和土地价格提得再高, 他们还是很容易就把这些负担转嫁给购房者。
同时, 房地产市场活跃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高的收入, 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卖地所得资金及税收, 用这笔资金来支持区域的经济建设。因此, 地方政府乐于见到房地产涨价。
6 结 论
通过对影响房地产价格形成的因素的分析, 可见, 目前的高房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短时间内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无法改变, 只有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产业发展格局, 解决房地产市场牵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才能实现对房地产价格的有效调控。
参考文献
[1]王彬.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 2007.
[2]刘琳.房地产价格上涨特征及原因综述[J].城市开发, 2005 (5) .
【形成因素】推荐阅读:
幼儿教师良好师德形成因素探讨论文11-12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与气候的几个“极”08-30
心理专家谈影响强迫症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11-20
资本形成10-18
形成困难10-21
形成动机10-21
制度形成05-21
市场形成06-05
形成概念06-09
形成模型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