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成

2024-09-11

城市形成(共12篇)

城市形成 篇1

作者:[英]特里·法雷尔 (Terry Farrell)

译者:杨至德, 杨军, 魏彤春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0-7

页数:284

定价:148.00元

装帧:精装

is Bn:9787560963433

本书被媒体评论为近十年来关于伦敦最重要、最激动人心的著作。通过对过去和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透视分析, 对这座城市的实体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描述。

本书作者是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特里·法雷尔爵士, 他将那些星星点点、散布伦敦全城的构型要素联合组织起来, 创建出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大视野。通过考察单体构筑物及其对城市的整体影响, 法雷尔给出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幅, 展示出伦敦这座首都城市混乱而复杂的形态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延续一层一层地发展的, 其中既有自然层次, 也有人工层次。有了这一系列的层次关系, 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这座城市, 看一看泰晤士河的天然拐角对人类定居和建造选址的影响, 探究、分析泰晤士河上的支流对历史上的边界开发建设 (如五月市场和玛丽勒本大地产的衰退等) 的影响, 分层剖析19世纪看起来似乎无规划的、投机式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火车站、运河、地铁线路和污水管道等, 是如何以其特有的秩序和形态来构成这座新型都市的基本框架的。

书中利用大量地图、历史性照片和绘画以及法雷尔本人的设计草图, 拼贴出伦敦的构型和历史。沿着泰晤士河, 从碧草茵茵的里士满和丘区, 到老港区, 再到高度工业化的泰晤士河入海口, 这些伦敦最著名的地标性场所和景观, 对其成因和现状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伦敦当前城市构型出发, 对这座首都城市的增长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观察和预测。

城市形成 篇2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惠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考察了腹地和职能的演化.基于动力学分析,认为惠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将主要来自石化、电子等行业的工业化和以惠州港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地位.

作 者:李存 Li Cun  作者单位:广东惠州大学地理系,惠州,516015 刊 名:地理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年,卷(期):1999 19(2) 分类号:F299.21 关键词:惠州   城市   形成与发展  

城市园林景观特色的形成因素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特色;形成;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76-1

1 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历史因素

城市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沉淀,是祖辈们用自己的辛勤的双手赋予我们最好的财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城,带给了一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1]。被我们熟知的历史文化古城哪一个不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青山围绕、绿水环抱。中国的园林景观最早在“山海经”当中就曾提到过,以前的园林景观大多都是为了少数的达官贵人们准备的,用来凸显皇宫和别院的大气磅礴所设计并且制造的,例如颐和园,设计完全采用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成功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完美的结合。历史上保留到今天的园林景观并不在少数,有一些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参观。但是由于城市脚步的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城市人口的迁徙,城市的面积不断地扩张,可能对保护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会很全面。历史是会增添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的存在,城市景观是历史文化的沿袭,尊重历史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2 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地理因素

城市景观的特色也一定要考虑地理位置的影响,平原地区更主要的可能是以花园和公园为主,比如中国的东北地区和中部平原。山地和丘陵地区主要偏向于山地旅游和参观。我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纬度跨度大,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和气候还有物种也有一定的差别,南方的景观设计可以引入看到常绿植物和四季都能看见的花,这给南方的园林设计也带来了便捷的途径。北方到冬季的时候可能就会以雪作为主体,来设计一些园林景观,这样地区的区域性和地理环境就很明显了。南北方的差异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借鉴。随着时代发展,城市之间的交通能力越来越发达,也促使了南北方的交流,一些旅游城市的发展也迅速升温。遍观旅游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园林的景观,他们的设计风格都会使人耳目一新,只有找到优秀的设计师,结合这个城市的特点,地理环境,人文素质才能设计出最好的、最完善的景观供人欣赏。

3 城市景观特色形成的人文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物质需求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更要求自己居住的环境的提升。城市景观的发展是结合人文环境的特点设计景观,这就要求设计师和群众的观念的提升。设计师是一个城市的规划师,必须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对城市概况的理解。设计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的平衡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不能只注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美观而忽略了景观的作品对整个园区的美化作用。城市规划师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的知识,对景观进行多层次的绿化设计。人们一定要有保护环境和园林景观的意识。然而现如今,人们只注重自己家的卫生,完全有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感觉,对城市的发展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一个城市,小到一个垃圾箱,大到一个景区,都是城市的一部分,必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到更好更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颖的科技产品也被运用到了城市景观中。比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会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还有灯光的辅助效果,使得当今的景观特色别具一格。每个城市都会有每个城市的特点,都会给人呈现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4 如何保护城市园林景观的特色

中国的园林景观的特色别具一格。一个城市的发展,景观特色代表着整个城市的标志。当前城市化使绿化面积不断减少,所以更要保护园林景观。城市景观受到的危害是很大的,首先如果园林建立在城市硬化的土地之上,那么对植物生长就有很大的危害,城市的土壤只有薄薄的一层,不利于生长,影响景观的效果。所以景观建立之前要选定好位置,检测土壤的贫瘠度,要确保植物可以正常的生长。其次,选择植物的品种的时候要注意多元化,品种的搭配不但要合理布局,还要合理配置适合植物生长而不会导致植物发病的种植结构。最后,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城市的主人公意识到园林景观对生活的影响和好处,自觉的意识到保护景观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素养,爱护我们的城市,以此来保护城市的环境和景观特色。

5 结语

一个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不但要布局者意识到历史、地理和人文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好种植的物种和合理的布局,更要考虑广大群众的意见。现代科技和当今园林景观的结合,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个城市的良好的园林景观,有利于一个城市的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良性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在这之中园林景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06):026-055.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篇4

1 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

1.1 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

(1) 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城市规划往往只重视地面建设, 使得地下建设和地上建设很不配套。 (2) 城市面积不断发展扩大, 就需要大量的建筑用地。而城市规划往往只考虑了眼前的利益, 对一些具有调节或者蓄洪能力的洼地、山塘、湖泊等进行人为破坏或填埋, 使它们在暴雨时发挥不了作用。对于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段没有做出合理规划, 而这些地段在暴雨时往往会成为其他较高地势雨水汇聚的地方。 (3) 城市规划时, 有对某些特定地点例如立交桥、地下车库, 涵洞等考虑不完善。这些地方往往在暴雨过成为重灾区, 这些交通关键节点一旦出问题常常会导致交通瘫痪, 甚至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

1.2 硬化面积大, 降低了雨水的渗透能力

城市的加快发展, 城市绿化面积明显减少, 当出现强降水时, 原来可以渗透部分水的地面因为变成不渗水的混凝土路面, 以前可以很好吸收和储存部分雨水的地面失去了作用, 使得雨水几乎全部都都集中到马路上来, 而当前的地下排水设施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排水压力, 就造成城市出现大面积的内涝。

地面排水一般具有渗水、滞水、蓄水, 排水的功能, 根据《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当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减小时, 地表径流就会增大, 雨水的汇聚速度就会变快。有关实验表明在1小时内, 沥青路面只减少降水量的10%左右, 而混凝土路面只能减少1-2mm的降水量。可见硬化的路面减低了地面的渗水、滞水、蓄水、排水的功能。在暴雨时, 雨水迅速汇聚到排水系统中, 而排水系统又没有能力承受这么大的降水量以致造成大面积的城市积水。

1.3 管网设计标准低, 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速度

我国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标准一般为1~3年一遇, 重要地区为3~5年一遇, 特别重要的地区为5~10年, 实际大部分地区是按最低标准1年一遇的标准来设计, 这个排水系统标准早已不适应现在的城市发展了, 而国外发达的城市排水管道的设计标准普遍采用2~5年一遇的标准, 一些大城市采用的标准更高, 如纽约采用的是“10-15年一遇”的标准, 东京采取“5-10年一遇”的标准, 巴黎是“5年一遇”的标准。在我国, 部分雨水一般是通过雨水管网直接将雨水迅速排往河道, 一些雨水管网较长的一般在中间设雨水泵站, 以加快雨水的流动速度。还有一部分的雨水直接进入污水管道, 而污水管道设计的标准往往比雨水管道小, 污水管道无法承受暴雨时大量雨水的进入。

2 城市内涝的预防措施

2.1 在城市规划时, 对一些城市的天然河道、湖泊应进行保护, 禁止围湖造田, 这些天然水体对防止城市内涝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一些地势比较低的地区可以建一些“水广场”。如荷兰鹿特丹市中心的“水广场”顺地势而建, 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 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休闲的广场, 人们可以在广场上尽情地踢球、溜冰;而当暴雨来临时, “水广场”则可瞬间变身, 成为一个防止积水的排水系统。由于雨水流向地势更低洼的水广场, 街道上就不会有积水。所有的水池就像一张循环往复的网, 雨量大时, 从大水池中分流到沟渠;雨量小时, 水又回流入大水池。雨水不仅可在水池间循环流动, 还能被抽取储存为淡水资源。对于高架桥这些特殊的地段可以建一些蓄水池, 在暴雨时把雨水收集起来, 平时蓄水池的水则可以浇灌其周围的绿化带。

2.2 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 多铺透水地面, 使降雨直接渗入地下。打通道路与绿化带的隔离, 大雨时, 道路上的径流能顺利进入绿地, 被土壤吸收。比如在德国, 不同的区域会铺不同的透水路面。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郊区道路等受压不大的地方采用透水性地砖, 砖与砖之间采用透水性填充材料拼接。自行车存放地和停车场的地面, 选择有孔的混凝土砖, 并在砖孔中用土填充, 有利于杂草生长, 从而使地面具有40%绿化功能。居民区、公园和街头广场更需要绿化和美化, 因此这些地方选用实心砖铺路时, 砖与砖之间应留出空隙;居民区、校园和公园等步行道路由于路面使用率高, 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更合适。此外, 还可在道路边修建了引流暴雨的排沟壑, 直接连通市政排水管道。

2.3 提高雨水管网的设计标准, 新城区的建设时应做到雨污分离, 这样既可以使雨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也可以使城市在暴雨时免受污水污染。同时保护好已有的沟渠, 让这些沟渠在暴雨时充分发挥作用。如在新加坡人行道上, 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明渠、沟壑, 这明渠、沟壑星罗棋布, 形成了城市排水、蓄水网络, 将雨水分别送入新加坡的17个大蓄水池, 成为新加坡水资源的源头。

3 结束语

我国城市发生大规模的严重内涝, 在很大程度上, 缘于过度开发, 没有考虑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怎么把城市内涝转化为一种可利用的财富,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而不是制造麻烦, 值得深思。

摘要:2013年以来, 我国的许多大城市在暴雨面前禁不住考验, 在市区常常出现“看海”的景象。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引发北京市严重的城市内涝, 造成交通瘫痪, 190万人受灾, 死亡70多人, 经济损失估计达百亿元。其他大中城市也相继在夏季出现城市内涝, 城区一片汪洋, 人们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内涝。

关键词:城市内涝,形成原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冯佐海, 张桂林.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城市形成 篇5

推动形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指出,城市建设要更多采用

“绣花”功夫。XX省公安厅交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公安部重庆会议和“6·14”会议 部署,坚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控大减量”总体要求,强化 六项举措,建立“六大体系”,推动形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 治理新格局。2018 年XX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起数较上年下降 32%,其中城市道路较大事故起数下降 40%。今年上半年较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 36%,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党政主导,建立责任监管体系 XX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听取专题汇报,实 地督导检查。XX省公安厅交管部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从

“单打独斗”走向综合治理,不断提升话语权与主导权。

做实“一个平台”。XX省警方提请省政府建立道路交

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常务副省长任第一召集人,分管公安和交通运输的副省长任召集人,在省公安厅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强化对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市、区、镇三级政府参照省级架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行城市交通安全网格化管理和社

91-

区交通安全工作站建设,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压实“两项责任”。XX省警方报请省政府出台两份制

度性文件,《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属地 管理责任和 12 个职能部门监管责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重点地区挂牌整治实施办法》规定对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

“戴帽”治理,实施后对 5 个地区挂牌整治,强力推动当地形势实现好转。

落实“三项考核”。XX省警方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开展为期 3 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此项工作纳入省 政府省级考核项目。借力安全生产和综治(平安建设)考核,省级交通安全项目考核比例权重分别达 15%、3.6%,广州等地所占安全生产考核比例达到 20%。

除患在前,建立源头防治体系 XX省公安交管部门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上求突破,更加注重对重点对象风险隐患的提前介入和主动干预。

重点企业进行“画像分析”。他们建立重点运输企业监 管平台,对名下机动车检验、报废、违法处理和驾驶人审验、换证等指标进行“画像分析”,主动向 8387 家企业推送交通安全定制“体检”报告,实行分级预警管理,解决企业被动掌握安全管理基础数据难题,逐步实现监管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重点车辆加强动态监控。他们紧抓重点车辆源头管理关键,研发重点车辆卫星定位装置监管平台和手持检测设备,92-

开展行驶记录仪专项检查,打击屏蔽、篡改行驶记录仪数据,定期抄告车辆违法行为,全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规范安装率由 2%提升至 87%。

同时,XX省公安交管部门对重点路段实施分类治理,重点推进事故深度调查。去年以来,开展事故深度调查和责任倒查 1363 起,对 641 名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

紧盯路面,建立秩序整治体系 XX省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为主攻 点,以深化勤务机制改革为着力点,全力推动城市交通秩序 好转。

常态化打击酒驾醉驾。由XX省公安厅党委部署开展多 警种联合打击行动,变“交警动”为“全警动”。摒弃“一 阵风”“运动式”做法,将周末夜查延伸到“5+2”、下半 夜,建立天天有行动、周周有重点的城市常态严管机制,2018 年查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 11.3 万起,同比上升 49%,涉酒驾醉驾较大事故同比下降 65%。

精准化治理摩托车、电动自行车。XX省警方对 10 个 摩托车事故多发县区挂牌整治,属地交警、巡警、派出所联 动治理,严查严处无牌无证、不戴头盔等突出违法行为。积 极治理城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顽疾,推广汕头人 脸识别建档、观看教育片、体验协助执法、签写保证书、亲 人送头盔“五部曲”执法教育模式,推出外卖行业人员“一 人一箱一码”管理和“刷脸”执法等新举措,精准管控重点

93-

人群。

规范化推进勤务机制改革。XX省警方加强分类指导,培育广州“125”、深圳“全业务中心化”现代警务机制,指导珠三角其他城市加快建立“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机制。

擦亮铁骑品牌,打造以广州、深圳、东莞为样板的城市铁骑勤务模式,分类推进超大城市勤务全能型和特大城市执法尖刀型两类铁骑队伍建设。

科技赋能,建立智慧交管体系 XX省交管局着力对标“数字政府”和公安大数据战略,深入推进“智慧新警务”“智慧新交管”建设。

从传统指挥向智能指挥转型升级。建立“总队—支队— 大队”三级联动指挥体系,总队和广州、深圳、珠海等支队率先启用新一代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实现指挥全方位调度、通行全天候监测、信息多渠道共享,为应急保障和事故救援提供有力支撑。

从传统研判向智能研判转型升级。XX省交管局建成省 级公安交通管理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汇聚跨警种、跨部门 的城市交通基础数据 1800 亿条,创新推出“态势分析”“全 息档案”“多维画像”“数据魔方”四大特色功能,开展“滴 灌行动”,获评公安部畅通大数据服务基层工作全国交警系统、全省公安系统唯一一等奖。

从传统应用向智能应用转型升级。XX省交管局为全省 88%以上的交警配发新一代移动警务终端,上线“移动鹰眼”

94-

“移动查验”“交通态势”等交管专业应用,实现数据从云端到实战终端的双向互动。统一为全省交警提供数据建模工具,基层民警自建交通安全预警模型 1264 个,通过模型应 用实现主动分析、提前预警,全省 8 类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隐患总量分别减少 41%和 66%。

立体宣教,建立文明交通体系 XX省交管局打造多方参与、立体传播格局,推动城市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做强、做大、做精、做准。他们做“强” 节假日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做“大”交通安全宣传主阵地,做“精”新媒体交通安全宣传,做“准”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提示。

城市形成 篇6

关键词:城市社区;非盈利组织;外部条件;内部条件;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42-01

体育非盈利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公益性或互益性体育活动的非政府社会组织,包括各类体育社团以及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研究其形成机制,可以更好发展城市社区体育。

一、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机制的外部条件

1、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武汉如今正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武汉市在全国城市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这说明武汉市社区居民对于体育相关消费的投入加大、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提高、对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需求增加等。

2、政府相关政策与法规保障

1995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到2010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策措施等作了全面统筹安排。党的十八大也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07年随着六城会在武汉市的召开,我市体育场馆建设步伐大幅加快,省、市、区、大专院校又投资20亿元,新建28个、改建12个。2010年11月,武汉市体育局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年共开展社区体育大型比赛活动共1000多场。

3、良好医疗保障与健康知识普及

国家医疗保障政策使得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更加有信心,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其重要性。人们开始有目的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利用城市社区的现有条件,形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也是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

二、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机制的内部条件

1、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日益增加。进行体育健身的初衷基本上都是自身对于身心健康的追求。

2、社区居民自身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

现代社会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亚健康”人群。人们在享受到快节奏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开始更加注重身体的锻炼。这也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社区居民对于他人交流的需求

社区群众因为共同的体育爱好而走到一起,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正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开展的社区体育互动,极大的增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而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也更加能够促进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4、社区居民对于生活娱乐的需求

城市居民面临着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压力,而能够找寻生活中的快乐正是对压力的有效释放。在我们调查的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中主要的成员都是上班族,他们都表示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大,需要能够有一个放松心情和身体的地方。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成立,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缓解压力和放松娱乐平台。社区居民对于娱乐生活的需求,促进了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发展。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

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形成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外部条件的提高和增强也促进了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形成。通过对武汉市社区居民的访谈了解到,社区居民对于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需求、社区居民共同的体育爱好、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促使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三、结论

1、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的外部条件包括: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相关政策与法规保障、良好医疗保障与健康知识的普及等。

2、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的内部条件包括:社区居民对于健康的需求、社区居民自身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社区居民对与他人交流的需求、社区居民对于生活娱乐的需求。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形成的动力来自于社区居民对体育组织的需求。

3、在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结果下,才促进了武汉市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培玲、王 璟.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0(01).

[2] 张洪潭.试论社区体育的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0(12).

[3] 李 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社区体育特点及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

城市地标的形成机制及启示 篇7

一、城市地标的内涵及作用

地标是人类认知环境的重要因素。牛津词典 (Oxford Dictionaries) 对地标的其中一个释义为, “地标是在远距离中能被认知的城乡及自然对象”, 特别指那些能帮助辨认区位的对象①。它有助于建立方位与距离的感知, [1]最终使市民心中形成城市结构性的意象。[2,3]地标的感知是一个心理过程, 通过对环境的物质、文化的感知, 形成市民心中的主观印象。对该种认知的反应特征、形成过程、相互关系的研究, 属于感应地理学的范畴。[4,5]地标因具有很好的识别性, 进而被赋予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含义, 并通过其标志性把这些含义向城市空间折射。

“背景—差异对象”的概念能很好地解释地标的认知机制。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认为, 城市由不可变因素的基质建筑 (matrix) 和可变量的城市地标 (landmark) 共同组成。[6]也就是说, 被认可的地标, 需要趋于统一的背景来烘托, 且该地标物有成为与背景有较大差异的对象。李雪铭和李建宏对大连的调研分析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以杂乱的人工环境或质量低下的环境为背景的, 其烘托的地标一般难以被市民认知;以自然环境为背景的地标则有较好的意象性;形态、色彩独特的地标对象, 容易给人留下印象。[7]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 周尚意认为成功的地标有3个条件:拥有地方文化的韵味;以抽象方式在大区域呈现, 以具象方式在小区域呈现;容易被发现, 且其形态意义易被解读。[8]这种解读, 为实现地域性城市形态的塑造给出了解决的途径:其一, “背景”需要统一, “差异对象”需要凸显;其二, 两者皆需要有地域性, 地标需要有更深层次的地方文化提炼。

二、4种力量影响下的城市地标形成机制

从地标产生的机制出发, 发现自然力、社会力、政治力、经济力4种力量影响着地标的供应 (图1) 。这些力量在城乡环境的“话语权”此消彼长, 影响着地标的区位、形态及其蕴涵的意义。

1. 自然力留下恒定的地域性地标

强大的自然力为人类留下珍贵的自然地标, 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城市的风貌特征。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走向聚落, 并在不断的征服与创造中建造起城市。从区域上看, 城市可看作是自然环境的斑块, 仰赖大自然的供养。[9]在人类活动尚少的时期或地域, 自然环境作为建成环境的背景基质, 主导着城乡形态, 形成原始骨架。[10]

由于人力、技术所限, 人类形成了趋易避难的城市建设习惯, 随着人类建成区的扩张, 难以改变的山体、水体有幸得以保留。面对相对统一的人工环境, 以蓝、绿为特色的山体、水体拥有无可比拟的差异性, 成为新时期的城市地标 (图2) 。[11]城市中的自然地标, 特别是处于建成环境中或贴近建成环境的自然地标, 由于其天然的自然地域特色, 也成为该地在更广阔区域内的文化符号, 其地域的唯一性更加凸显。

2. 社会力保持城市形态的地域性

城市中的地标更多的是一种记忆符号, 反映出特定群体的活动方式与规律, 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12]文化地理学派关注城市文化的空间差异。在社区中, 地标就是社区人民共同认可的物质对象。[13]这些地标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成为人们固定的记忆。如巷口的老茶馆、公共码头、老房子等, 虽不起眼, 但社区的共同记忆使其变得厚重和特别。但这些社区的共同记忆对象或是历史遗存的文化地标, 皆容易因现代建设的过大体量, 而被排除在新的地标体系之外。

社会力同时促成地域性的背景环境。社会的力量相对分散, 地域的风俗和建造技术的约束促成城市塑型的集体行动, 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统一的背景。同时由于扎根各自的社会内部, 区域间的建造习惯差异也导致城市形态的差异, 容易彰显地域特色。如岭南庭院、竹筒屋、徽派建筑、江南水乡、中原窑洞等, 皆呈现出扎根当地文化的地域形态。但最近几十年的单位大院、城中村、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小区等的建设, 因其简单化的功能性追求, 运用大众化的建造技术, 使其形态趋于统一, 虽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背景, 但地域特色也随之被削弱。

3. 政治力奠定城市形态的结构

人类从聚落发展过来, 政治力便以多样化的手段, 在城市形态中诉说着统治者的诉求。从哲学角度看, 城市空间是实现政治权力的工具。[14]政治在城市形态中泛化成国家治理的象征, 以明确的“差异对象”统领城市形态, 并有意识地把其背景环境“平庸化”。如古代的皇城、衙门强调了皇权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同时也限制了普通民居的建造规格、形制;西方的教堂以其高度、装饰凸显了宗教的力量, 也与周边低矮的民居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华盛顿所呈现的“三权分立”形态隐喻了民主的政治追求, 也是借助周边围合式街坊的集体烘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式政府大楼地标, 依靠强势的轴线与广场来统领城市形态, 非轴线结构的要素随之成为其背景。

目前国内同质化的政治审美, 产生了城市形态中“差异化的统一”的现象。差异, 是指与当地风格具有差异的“外来”官方审美, 在本地固有的物质环境中形成异化, 成为当地小范围内的“差异对象”。这些差异对象的整体轴线关系、对称布局、主体建筑形象在当地被不断强化。但由于该种政治审美的全国趋同, 而形成了异地形态的统一, 导致了“千城一面”的部分结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城市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政治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已超越传统的“官式”建成环境, 转而投向城市经营, 期望以好的城市形态来彰显好的城市形象。[15]该时期所塑造的城市地标, 其“背景”已从其临近的周边环境泛化到区域的层面。

4. 经济力导致城市地标的过度多样化

资本全球化、品牌符号竞争的资本审美, 也使地方城市形态产生了“差异化的统一”。资本的全球化为地方带来跨国企业固有的“形态基因”。相对于当地环境, 在外来资本注入的初期, 其全球化品牌及外部形象成为当地的“差异对象”, 从而具有地方的唯一性。但随着跨国企业符号的不断渗透, 这些“差异对象”便开始多样化, 甚至变得混乱;同时, 异地的同品牌公司所呈现的趋同形态, 也在构建着“千城一面”的形态结果。

经济力强大后, 便与地方政治力“联姻”, 在城市空间中诉说着政治经济的力量。[16,17]种合力促成新地标的建立, 抢占区域的唯一地位。虽然在小区域内, 这些城市地标有其唯一性, 但由于现代建造技术的趋同, 在钢结构、大跨度、幕墙等技术的应用下, 各地地标也存在趋同的趋势。各地的“新天地”现象及“万达”现象, 就是很好的见证。

在资本的作用下, 城市空间作为一种资源被生产。在城市的一般性地段, 资本的力量并不甘心只充当“背景”的角色, 皆谋划着如何利用周边环境凸显其“差异性”, 以更高效地吸引消费者。因此带来的企业品牌空间趋同、商业开发争奇斗艳的现象, 导致城市内部的地标众多, 甘于充当“背景”的地块不断减少, “奇奇怪怪”的建筑现象开始蔓延。

三、城市地标体系随人类活动范围而变化

从历史维度上看, 地标感知与城市扩张及人的活动范围相对应。大量人口流动区域由于其使用频率高而容易被意象化。地标系统的内部逻辑与外部空间特征随上述4种作用力的强弱更替而演进。以肇庆市端州区的空间发展为例, 肇庆从有历史记载的汉唐建制开始, 在宋朝确立了城市结构, 并于明清逐步繁荣, 至今已发展为西江上的重要城市。建成区从星湖与西江间的平原地带逐步扩展至整个滨水河谷腹地, 并向东部发展。城市的地标结构也随着城市的扩张而改变 (图3) ②。

1. 府城时期地标集中

自然环境决定城市的外部格局, 封建统治的需要促成古城地标的建立。端州古城地势险要, 在古城流域附近, 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由西至东把守西江咽喉, 是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至宋朝, 古城的城市形态和格局最终确立—宋代城墙成为区分城市内外的边界, 而府衙、城门及其上的门楼则成了老城的重要人工地标, 此时城市的体量很小, 城市外围的山水区域并没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其标志性的意象也不明显。

2. 星湖时期自然与社会地标确立

城市扩张使外部环境成为可进入的城市地标。古城以北的星湖最早在明朝得到开发, 但在几百年里都只是远郊的一处自然风光。直到20世纪中段, 城市向外拓展, 向东越过天宁路逐渐延伸到工农路, 向北拓展到端州路, 缩短了城市与星湖的距离。星湖里高耸的七星岩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提高, 成了近郊的自然地标。同时, 西江航道的四座塔, 也成为指引来往船只、标识端州的地标建筑。

肇庆设立地级市后, 国道改线到星湖北侧, 城市空间迅速扩张。由于星湖的阻隔, 城市空间逐渐从东西两侧围绕星湖发展。星湖和七星岩则成为城区北部的自然地标, 并与周边的人工环境产生较大的差异性。这一阶段是城市快速拓展的前期, 城市化进程步伐缓慢, 城内地标变化不大, 自然地标则强化了星湖的地位。

3. 全域开发时期地标体系剧变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城市地标系统剧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 城市快速扩张, 星湖周边用地基本上被完全开发。端州城区形成“北岭山脉—星湖—城市—西江”的山水格局。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城市地标体系发生巨大变化。城市的膨胀使得星湖、七星岩成为城市内部景观, 成为统领城市格局的山水自然地标。城市建设已蔓延至长期处于远郊的北岭山脉, 使其代替原来的星湖和七星岩, 成为城区北部的自然地标。

由于自然景观的稀缺性及城市中心位置的高可达性, 沿湖一线用地变成了最具经济价值的土地。高昂的地租也促使开发商以更大的建筑体量换取自身的最大价值, 而这些新建筑与街道上传统尺度有较大区别的体量和高度, 成为新的人工地标, 如星湖边上的牌坊广场、奥威斯酒店、电视台等。至此, 资本的力量促使部分新建筑, 以超常规的尺度、体量、风格等特征, 在城市空间中彰显其“唯一性”, 从而改变了端州城区的地标格局, 也削弱了城市形态的地域性。

四、对标志性建筑的启示

综上所述, 现代的城市形态是在人与自然的博弈中产生本底, 并在现代政治经济的影响下被空间化的产物。而城市地标系统所依赖的“背景”及“差异对象”, 则是前文所述4种作用力在历史进程中的共同博弈结果。其中自然力塑造了城市的独特形态和个性;社会力、政治力、经济力的相互作用构建了城市形态的框架, 并形成城市地标体系。

在城市竞争、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 自然地标、社会地标在庞大的城镇化动力下, 被动地让出原来主导的城市结构区位;新的城市地标虽在当地成为“差异对象”, 但在区域中沦为政治经济力量共同追捧的“相似物”;城市的一般性地块, 由于资本的空间竞争, 而不甘心沦为“背景”, 最终形成“差异对象”林立的城市空间, “背景”风格难以统一, 策略性的“差异对象”难以被突出。这使得城市形态再次陷入混沌的困境, 导致“千城一面”与“奇奇怪怪”的形态乱象。

浅析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篇8

关键词:城市内涝,成因,防治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但在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 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城市内涝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 严重阻碍了城市发展的进程。近年来, 每当雨季到来时, 就会不时的听到或看到某某个城市发生严重的内涝等报道, 城市内涝已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且有越演越烈的现象, 因此在当前, 城市内涝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 城市内涝的主要成因

1.1 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

近年来, 在城市不断的建设过程中, 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增加, 城市的用土不断的进行扩张, 盲目的填水挖山进行建设, 使自然水系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而降低了雨水的调蓄分流能力, 同时城市中道路的不断拓宽及建筑物的兴建, 使地表硬化的面积不断的加大, 影响了水循环系统的蒸发和下渗过程, 降雨时所形成的大量降水只能通过地下管道排出。当降水量超过排水系统的排水量时, 则会发生内涝。

1.2 城市排水系统日常管理维护滞后, 国民素质不高

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十分重要, 关系到排水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在维护管理中, 需要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维修, 需要有专业的机械设备。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城市排水系统管理中, 由于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足, 导致养护工作不到位, 没有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 致使很多的管道和窨井出现堵塞现象而无法正常排水。很多的城市只是在管道和窨井出现堵塞时才会进行维修, 这样不仅浪费了维修费用, 同时对城市内涝也增加了发生几率。此外, 和国民的素质也有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的不文明习惯导致管道出现堵塞, 为维修带来了困难。

1.3 短时集中强降雨天气增多

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城市进程的脚步日益加快的形势下, 在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焚烧的废弃物等在城市的上空聚集了大量的凝结核, 所以说在城市上空要比郊区的运量多并且要低, 此外由于城市中高层建筑物较多, 阻碍了云层的移动, 从而导致降雨时间延长, 要比郊区的降雨量大。在全球的环境恶化, 地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 也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 致使城市中短时间内的降雨量较多。

1.4 排水体制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排水体制主要包括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在城市的老城区, 多数还沿用以前的合流制, 将污水和雨水在一个管道中排放并处理。这种排水体制维护费用较低, 同时污水和雨水在经过处理后进行排放, 避免了水体的污染问题, 但这种体制会发生溢流的问题。分流制是将雨水和污水分管道排放和处理。其优点是比较灵活、易于控制、不会有溢流问题;缺点是造价较高, 雨水未经处理排放易造成水体污染。目前国外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 是在保留合流制的基础上改造成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原有的合流管, 管线单一, 管渠总长度小, 在投资和施工量方面大大降低;避免了在城市道路上敷设污水管而影响交通与居民, 易于实施;同时将雨水和污水都经处理再排放, 避免了初期雨水污染水体, 满足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当然在大暴雨时, 仍然有部分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进入水体, 还是会对水体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1.5 城市缺乏雨水的调蓄设施。

在城市中建立大型的地下雨水调蓄库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在洪水期到来的时候, 可以将雨水引导到调蓄库中, 这样既保证了雨水的排泄, 同时又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全球面对水资源危及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的利用雨水。但是, 在我国的城市中, 目前还没有这种设施, 所以说当洪水期时, 城市中的雨量超过了排水系统的能力时, 就会发生内涝。

2 城市内涝的防治对策

2.1 完善城市排水规划, 制订符合地区实际的规划建设方案

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的总体要求, 结合当地水文气象资料, 并根据新、老城区的不同特性, 实事求是地确定排水工程的近远期建设规划, 以指导排水管网系统的建设及改造。

2.2 建立长效的排水管网管理机制

大、中、小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排水管网管理模式, 并为管理机制的逐步升级和发展预留必要的条件。

2.3 合理使用城市建设用地, 渗、滞、蓄、排相结合

针对地形、地貌特征, 认真研究城市排水系统中的截洪、分流和调蓄措施。作为城市蓄洪排水的重要载体, 对具有涵养水源及景观价值的洼地、沟、塘、河道等应严格保护, 不能随意填埋或侵占。此外, 在适宜的地区建造雨水蓄水池, 规划一定比例的蓄滞洪区, 保留一定的蓄洪塘坝, 也可以达到有效延缓雨水径流形成时间, 削减洪峰流量的目的。城市建设中应积极采用各种改善措施增加透水面积。

2.4 加强平时排涝管理及暴雨应急预案

对于城市已建的排水管网系统应加强管理和维护, 制订城市防汛排涝预案并落实具体措施, 加强防范和宣传力度, 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市排水设施现状和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增强市民爱护城市排水设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政府必须确保并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日常维护管理的资金投入, 按标准定期进行排涝设施养护工作,

2.5 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一套合理先进的雨水排蓄系统是保证城市畅通的基础。政府主管部门及各市政施工企业均应充分认识到地下排水管网的重要性, 重视排水规划, 严格按规划进行设计与施工, 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尤其是对“隐蔽工程”, 如排水管渠工程的施工验收工作等。

结束语

城市内涝是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顽疾”, 它的成因有自然因素, 但更多的是人为因素。防治城市内涝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只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 还是可以减少内涝次数并降低内涝影响程度的。这个过程, 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维修和养护, 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201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1.[1]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S].2011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1.

[2]张炜, 李思敏, 时真男.我国城市暴雨内涝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自然灾害学报, 21.[2]张炜, 李思敏, 时真男.我国城市暴雨内涝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J].自然灾害学报, 21.

[3]李俊奇, 车伍.城市雨水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 18 (4) :5-8.[3]李俊奇, 车伍.城市雨水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5, 18 (4) :5-8.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形成的原因 篇9

关键词:城市交通,拥挤,收费

当前,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汽车的迅速普及, 伴随而来的是城市交通的日益紧张, 城市交通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大课题, 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前, 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极其严重, 不仅在于它造成城市正常生活秩序紊乱, 进而导致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等诸项功能的衰退, 而且还引发城市环境质量的恶化,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并严重地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 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 我国城市交通问题形成的原因

1.1 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水平呈现连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态势, 相对应的交通需求也在急剧增长, 交通需求结构在不断发展变化, 交通供给的增长出现了滞后性, 交通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的需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交通产生强大的需求, 首先表现在我国机动车的高速增长上。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调查显示, 截止2010年10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0243万余辆, 机动车增长势头十分强劲。但是在交通供给方面, 尽管我国对交通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还是远远跟不上车辆增长速度, 人均、车均道路面积仍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 了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不能仅仅依靠增加道路等基础设施来解决。首先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地段, 土地的使用价值很高, 不允许继续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道路;而且即使我们可以扩建道路等基础设施, 新建和改建道路也不会降低原有的道路拥挤水平。

1.2 城市土地规划与布局的不合理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关决策部门对城市交通问题认识不足, 未做好城市的交通规划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我国城市中心区有着比外围地区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加之地价也相对昂贵, 在客观上进一步刺激中心区土地的超强度开发, 形成中心区以商业、行政办公为主体的土地利用扩张, 而居住则向外围扩散, 导致中心区由于交通问题难以解决而效率下降。为了缓解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人们总是试图不断改善这一地区的交通设施条件, 这种行为又会刺激房地产商加大开发强度的欲望, 如此反复, 交通状况不仅没有得到缓解, 拥挤现象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另一方面, 在城市用地中, 由于受重生产轻生活的指导思想的支配, 我国工业用地比例偏高, 生活居住面积 (包括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绿化道路广场用地) 明显不足。而且在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中, 各种用途的土地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结构不合理, 优地没有得到优用, 行政办公和工业用地占用城市中区位优越的土地, 使土地的区位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可以看出, 城市交通布局的不协调是交通拥挤问题的主要诱因之一。

1.3 对城市交通的认识和管理的滞后

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 一直以来, 我们都将交通规划独立起来, 没有将其作为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来考虑。很多的交通参与者交通法制意识较为淡薄, 容易导致交通违法行为而引起交通拥挤甚至交通事故, 引发更严重的交通拥挤。我国现在绝大部分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还很低。其中包括交通管理设施设置不当, 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不当问题。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交通拥挤甚至交通安全问题。而且, 城市中也没有设置单独的专门的综合性机构集中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建设、管理, 在以往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实践中, 一般只重视对城市硬件设施的建设, 通过拓宽、改造旧路的等级, 或者新建道路、完善路网的布局, 来扩充道路容量、满足交通需求。特别是大城市, 由小到大, 一般未进行过科学的城市规划, 没有给今天的发展留下足够的道路空间;且大多采取“摊大饼”的扩张方式, 结果造成密集的一座座建筑, 车流和人流交叉集中, 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扩建道路。实践证明, 这种以扩大和改善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方法, 确是落后于城市交通需求的增加, 忽视了交通需求, 管理手段过于落后。

1.4 城市交通技术与资金滞后

从技术上讲,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市政管理日趋复杂, 对城市管理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管理和决策部门只有具备高度民主综合、高效运行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才能应付。如在对交通设施的供与求方面, 价格制度在四个方面未能起到平衡作用。一是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二是对停放的车辆收费;三是对公共交通方面的收费;四是对环境污染的收费。但第一、第四种由于技术上的困难, 目前还找不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收费办法。如可以对使用道路的人进行收费, 城市交通的情况必然会大不一样;如让有或乘小汽车的人必须对汽车产生的噪声和污染给予赔偿, 或对汽车给步行者造成的耽误或麻烦要求补偿, 那么今天的城市将远为愉快舒适。另外, 城市交通要发展就需要投资, 然而资金短缺已成为目前城市交通在发展中遇到的巨大瓶颈。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是市政建设, 属于城市基础设施, 应由城市财政解决, 使得我国多年来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短缺的情况下, 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常年不足。

2 城市交通问题的应对之策

2.1 网络扩容

网络扩容包括新建道路和拓宽既有道路, 使得道路通行能力增大, 满足高峰时期的交通流量。但网络扩容只能暂时性地解决交通拥挤, 随着经济的发展, 很快又会产生更大的交通量, 新的拥挤又会产生。

2.2 交通管制

交通管制在调控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车辆对道路的需求, 达到减小拥挤的目的;在高峰期间, 减小周期性拥挤的可能性。但是, 交通管制有时也能产生负面的效果, 强制引导交通流有时却事与愿违。

2.3 城市道路拥挤收费

拥挤道路使用收费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已经成为现代交通需求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它是在特定时段和路段对车辆实行收费, 从时间和空间上来引导和调节交通量, 减少繁忙时段和繁忙路段道路上的交通负荷, 还将促使交通量由小汽车向其它大运量交通方式转移, 抑制小汽车交通量的增加, 达到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事实上, 这三种对策应该兼施并用, 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滕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2]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与较量 篇10

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总是要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具体因素, 比如地区经济, 地方风俗等, 但是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最突出的规律就是中国各地城市化改造形式惊人的一致性, 下面的种种表现都可以为这种一致性做一注脚。

一、城墙

中国古代传统城市都离不开城墙的概念, 城市也往往是由一座城墙来定义的。从明代开始, 中国的城池变得更加的规模宏大, 而城墙也往往被修建的更加的高厚, 根据西方传教士所著的大量笔记中我们可以得知他们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印象也是由这些城墙所给他们带来的惊叹而确立的。高大的城墙代表着皇权的威严和官府的权威, 也是一个统一及稳定的封建王朝的象征。但是至近现代始, 城墙却被看做是阻碍贸易流通和人们出行的历史遗迹, 每当日落时分或者清晨拂晓, 城门需要按时开关, 而此时大批携带货物的商贩聚集在城门附近等待开门, 其往往会引起很严重的交通堵塞。清朝末年, 大部分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商业中心和会馆已经多出现在城墙之外, 而在上海, 天津等一批率先通商的口岸, 西方列强的租界也往往会避开城墙的干扰而选择在城外, 绝大多数的商业活动也都在城外进行。这样城墙不仅分开的城乡, 也开始分割城市本身不同的城区。正是基于上述原因, 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改造就从拆除城墙开始。天津的城墙在义和团运动爆发时期就被西方列强所拆除, 随后上海和广州也出现了拆除活动, 至新中国建立后, 曾经的帝都北京也经历了城墙的拆除。此类改造活动背后都只有一个逻辑:为了促进城市商业贸易发展和商品货物的流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墙的拆除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价值观的形成, 即商业利益的重要性要胜于城市城墙所带来的安全感和威严性。当然现代火炮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城墙失去了原有的保护意义。

当然如果我们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思考拆除城墙的话题, 可能就会得到另外的一种答案。[1]文脉 (Context) 是一个有着广泛含义内容的词汇。它是一个在特定空间内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如果我们从狭义上解释即“一种文化的脉络”。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它借符号之使用而被学到或传授,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出色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 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 尤其是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作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克拉柯亨把“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1而所谓城市文脉指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及其文化传统, 著名学者葛剑雄认为城市文脉是一座城市生命力的体现。文脉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当时的文化表象, 而应该是一种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衍生嬗变的文化系统。而每个城市的城墙却恰恰是这个城市数百上千年来最为重要的文脉之一, 随着现代城市空间的不断形成, 而这种城市文脉也被逐渐的割裂开来。古城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对外旅游宣传的窗口城市之一, 就在于它的明代城墙的相对完整性从而保留了这样一个十三朝古都的城市文脉, 而究其古城墙能够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竟是偏处西北的西安城市现代化空间进程的缓慢, 两者之间的悖论颇有值得玩味之感。

二、公共空间

城市的公共空间建立首先是从街道的改造开始。中国传统城市的街道基本都以纵横的棋盘式布局为主, 但是随着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 大量店铺商家的摊位逐渐侵占了街道, 使得本来并不宽敞的街道显得更加的拥挤, 同时传统的街道多以夯土铺设, 但是下雨季节其泥泞程度让人印象深刻。上述问题在现代城市规划者的眼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城市的改造最先都是从铺设柏油马路和拓宽城市街道开始, 同时当时人们也认为这是向西方学习, 建设“花园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而街道的改造也为公共空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便利的交通使得城市商业中心不断形成, 市民已经开始习惯来到一个特定的商业区域进行商品采购, 而之前则需要到几条不同的主要街道才能买到所需用品。

民国时期, 由于中华民族观念的兴起, 民族国家需要一种社会公民意识来取代封建主义文化, 因此大量的公园, 广场, 体育场等公共空间不断建设。以北京为例, 大量的皇家园林被改造成为公园, 紫禁城被改造成为博物馆, 天坛成为旅游景点, 颐和园则成为市民夏天避暑的胜地, 当然还有已经成为广场的天安门。此类公共空间的出现也带来了新式的社会互动关系。比如政府往往利用公共空间进行强化国民意识的活动, 而学生则通过这个空间向政府示威抗议, 而普通市民在此类空间中多进行休闲活动。无论何种用途和活动, 我们都不可否认的一点即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为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新式建筑

1900年以后, 清朝政府推行“新政运动”, 废除科举, 兴办学堂, 旧衙门改成新政府。因此这一时期北洋大学堂, 清华学堂等学堂建筑, 以及大理院, 陆军部, 资政院等政府建筑都开始采用西洋建筑样式, 随后这种风潮也扩展至民间建筑, 百货公司, 戏院, 电影院等建筑形式都是西方模式。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概念的区分, 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虽然上述建筑都是西方建筑形式,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时外国建筑设计师所设计的欧美教会学校和教会医院往往采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形式。如当时美国建筑师H.K墨菲规划设计的燕京大学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类似的例子还有协和医学院, 辅仁大学, 金陵大学等, 都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因此新式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功能之新, 而非单纯建筑样式。而这些中西建筑风格混合的新式建筑也彰显着城市的现代性。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在进行城市大改造的同时, 同样也面临着建筑风格的如何确立的困惑, 其中西安的城市建筑风格的明晰让人印象深刻。在近年的西安城市发展规划中, 市政府确定了以复兴发展”唐皇城”为目标的城市发展主线, 因此在市政建设方面, 一批新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就以一种“新式”唐代建筑样式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 也因此被冠以“新唐风”建筑。

新唐风建筑的出现是有着历史根源的。早在七十年代, 周恩来就曾建议,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 可以在大雁塔附近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 当时这个任务交了西北设计院, 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做博物馆设计方案时, 主设计师张锦秋考虑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博物馆建筑本身, 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同时她还认为:“建筑创作也是环境创作, 中国建筑和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毗邻唐代大雁塔, 因此该建筑的设计应该以唐式风格为主, 然而时代在向前发展, 完全照搬唐代建筑的设计, 已经于时代的律动不甚合拍, 必须要在其中加入现代的建筑元素, 才能符合当下人们对建筑的要求。因此一座具备唐代建筑基本样式但是又有创新发展的新型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就矗立在了大雁塔旁。随后张锦秋除了主持设计了唐华宾馆、唐艺术博物馆、唐歌舞餐厅为主题的“三唐工程”、她着重设计了大慈恩寺规划及玄奘纪念院重建, 华清宫唐代御汤遗址博物馆、法门寺总体规划及其博物馆和寺庙建筑群等一批公共建筑, 并且因其具有鲜明特色和时代风格, 被人们称之为“新唐风建筑”。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新唐风”建筑创作的起源应该是来自于唐代建筑遗迹的复原和重建, 而正是由于在遗迹的重建过程中“新唐风”建筑累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因此该建筑风格在契合政府复兴“唐皇城”计划的前提下成为了西安城市公共建筑的主体设计风格。

作为新唐风建筑的代表人物张锦秋就认为自己的创作思想来源即城市设计原则.她在很多场合都多次强调城市设计对于塑造城市形象, 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并且积极的把它应用于自己的实践创作中去.因此她所设计的大部分新唐风建筑多为公共性建筑。这一批建筑在外观上延续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但是在内部结构上大量采用现代建筑的新技术, 新材料, 这种处理方式是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功能技术的结合, 也是传统建筑逻辑与现代建筑逻辑的交流。虽然在单个建筑上以唐代建筑为原型, 采用唐代建筑的样式。而在整体外观上对唐代的一些建筑元素却进行了提炼、重组, 建成的形似唐代建筑的现代建筑。建筑群也是沿用传统的组合、布局方式, 设计出唐代建筑群的布局、空间分割的感觉。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 如钢筋、混凝土等等, “新唐风”建筑还较多地运用了玻璃, 在模仿唐代建筑的基础上增加了时代的气息, 不但产生了古建筑所没有的美感, 而且也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其装饰简单, 浮雕、彩绘之类使用很少, 而是以一种朴素的面貌呈现出来。这种改变不仅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还因为建筑所使用的材料的限制, 不能像在木构建筑上细致雕刻。在建筑的色调上, 没有使用鲜艳的颜色, 而采用相对素淡的色调 (陕西历史博物馆使用的是黑白灰。唐华宾馆除了这三种颜色, 在外围建筑上还使用了暗红色) , 既考虑了建筑所处的小环境, 也顾及到了北方地理位置的原因。这种朴素的风格与唐代建筑相差不大。唐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构件十分复杂, 同时也是十分精巧, 力学结构也设计巧妙。“新唐风”建筑继承了唐代建筑的大方, 出挑深远的屋檐彰显出建筑的优美。同时, 从现代建筑的观点出发, 采用现代建筑材料, 省却了唐代建筑复杂的建筑构件, 但还是保留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构件, 如斗拱、屋脊的鸱吻以及唐代典型的莲瓣纹地砖。

以张锦秋为主导设计的“新唐风”建筑系列是在吸收借鉴了唐代传统建筑风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的技术和理念所进行的一次大胆的设计创新, 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十分惊人的。在新唐风建筑的映衬下, 现代的西安作为历史名城同时具有了古典美与现代美, 和谐, 共生, 兼收并蓄构建起了西安的城市建筑风格, 这种面貌在众多的中国现代城市中独树一帜, 引人注目。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就是在上面这些点点滴滴中逐渐形成的, 传统的空间格局被打破, 而新的空间格局则随着文化, 观念, 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建立, 但是在建立的过程中, 较量也随之产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急剧加速, 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和如同第三世界般的农村面貌的极大反差, 即便是城市内部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空间分裂的迹象, 社会利益的平衡与城市空间的分配方式息息相关, 因此城市空间出现了竞争性的局面, 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话题。

现代中国城市的空间特征应该是纳入到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中去考量。由于中国城市管理决策者有着一个统一的行政权交接规则 (如官员四年一届) , 因此城市决策者往往都采用同一发展策略, 即是如果某项公共建筑一旦被证明可以迅速出成绩, 则很快被其他城市所仿效。因此要追求公共建筑的高速和高产就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决策者共同的愿望。而在商业地产领域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 由于对中国远期经济发展的不明确, 众多地产商也往往采用速成良方, 大量商品房快干快上, 以求尽可能快的回笼投资。政商两方共同的利益追求最后形成了一种中国城市空间发展中独特的面貌:造城运动。

目前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楼盘, 我们都会看到称通常被冠以“**城”的名号, 从地产商建房到地产商造城, 可能也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必然结果, 地产商在售卖房屋的同时, 也要配套出一个完整的生活概念, 推出一座城市才能进行市场的推广和营销。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香港贝尔高林公司所提供的“完美造城解决方案”恰好满足了地产商的需求:带有异域风情的住宅, 钟塔式大门, 严格的安保系统, 景观喷泉还有棕榈树等, 这种大同小异的城市景观目前分布在全中国的大大小小城市中, 形成了一座座“城中之城”。这种城市空间的重新分割是现代中国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 同时也是造成城市“空间精神分裂”的原因。

造城运动实质上是城市空间利用情况的一种较量, 一方是政府部门和地产商所共同营造的“豪华城市”, 而另一方则是被谢绝在这种“城中之城”之外的边缘人群。我们应该看到在高楼大厦旁的密如蜂巢般的城中村以及在其中生活的城市居民, 他们也应该享有着城市空间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利, 但是这种对未来便利的期许随着两方势力的不断较量而逐渐变得虚无缥缈。城中村的村民早已不是种田的农民, 现代城市的急剧扩张已经瓦解了他们既有的生产方式, 所以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尽可能密集的修建房屋用来出租, 他们不会关心城市的整体面貌, 而所关注的是房屋的出租率和租金的提高。而这也会使得居住在高档社区中的居民与城中村的村民产生矛盾。对于现有城市空间的定量判断, 使得较量的双方都不遗余力的施展拳脚, 维护城中村利益者认为被城中村所环绕的“豪华城市”像一座座孤岛一样展现着社会财富和资源的过度集中, 这种居住模式会割裂城市空间的多重联系, 造成城市本体空间和精神文化的双重分裂, 而造城者则认为城中村是阻碍城市景观的伤疤, 必须加以重新规划。但是由于官方建筑设计师偏重形象和具体管理, 所以往往城中村的规划都偏向于整齐的城市住宅区, 而最终忽略了城中村本身的丰富性存在。

如果说在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阶段, 对城市大面积和大力度改造的顺利实施是整个城市各个阶层所共同期望的结果, 那么随着目前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于城市空间改造的预期结果都有了各自不同的要求。在多方的较量下, 对于城市空间的再分配早已超出了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范畴, 而要辅以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的考虑。一方面高尚社区因其功能完善, 应该成为未来城市居民居住的示范区, 另一方面在城市空间利用和改造中对待城中村居民也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现实利益, 一边妥善安置, 一边进行局部建设和改造, 不能搞“短, 平, 快”和“一刀切”, 避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如前文所述, 百多年前中国传统城市由于时代的发展而拆除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城墙, 那么今天一个现代中国的城市如果由于现实利益再次筑起一座座高墙去阻碍社会各阶层交流的话, 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十分荒谬的回到原点。

摘要: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化进程是随着中国现代的的进程而同时起步的, 在20世纪一百年中无疑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急剧加速, 在进一步改善城市空间的同时, 也随之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对于城市空间利用和占有的问题上, 城市各个阶层展开了全面的较量。本文正是在对中国现代城市空间的形成进行简单的梳理下, 对目前中国城市空间的较量问题展开带有批判色彩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城市空间,社会利益分配,较量

参考文献

[1]近代中国城市与大众文化.姜进.李德英主编.新星出版社, 2008.

[2]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舒可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城市形成 篇11

对象与方法

对象:长春市绿园区铁西街道龙泉社区年龄在15~60岁居民300人。其中社区居民150人、初三学生100人、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干预前后分别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影响健康行为形成的因素。本次调查采取的问卷共9个问题,为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补助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中“城市社区健康教育试点项目”中的问卷。

干预措施:从2005年3月~2006年5月末,通过相约健康社区行知识讲座;中小学校举办以“健康社区、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班队会;向社区居民发放限盐勺;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咨询热线电话;利用卫生宣传日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等干预活动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

數据录入与处理:调查数据整理后,使用SAS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学处理。对分类数据采用X2检验方法。

结 果

健康干预前后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比较:健康干预前后基本情况的比较见表1,可见健康干预前后调查人群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差异无显著性(P>0.05)。

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比较:居民健康行为包括9项,其中:健康干预前后城市居民健康各项行为形成率在:“过去30天是否吸过烟?近1年是否测量过血压?近1年是否参加过健康体检?一般多长时间换一次牙刷?做饭的刀和菜板是否生熟分开?”等4项差异有显著性(P<0.05)。健康干预前后城市居民健康各项行为形成率在其余5项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健康行为全部形成情况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

影响因素分析:①健康干预后不同性别居民对健康行为各项形成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性别居民对健康全部行为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②健康干预后不同年龄居民对健康各项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年龄居民对健康全部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③健康干预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健康全部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4。④健康干预后不同职业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影响:健康干预后对不同职业居民健康行为全部形成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5。

讨 论

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由12.00%提高到52.33%,健康干预前后居民健康行为提高的幅度和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不是很大,还有继续提高的余地。

健康干预后在不同性别居民中健康行为形成率的差别不大。这可能因为男性和女性在行为形成方面的能力基本相同,健康干预影响不大。

健康干预后在不同年龄居民中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提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30岁以下为82.11%,30岁到49岁为36.51%,50岁以上为19.61%。年轻人较早接受相关健康的知识,信息来源比较广,接受知识相对较快,而老年人由于行为形成时间较长,不易改变,对知识接受能力也差。本次调查因学生比例比较高(33.33%),可能是导致年轻人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行为形成率较高的原因。

干预后不同职业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提高是学生较高(87.62%),而国家机关人员和其他人员较低(51.43%和41.67%)。国家机关人员由于工作忙、压力大对健康的重视不够。今后的健康干预工作在此人群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体而言,本次健康干预后行为形成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可见健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继续长期的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马文飞.追求健康没有快车——追求健康从生活方式开始.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5-261.

城市形成 篇12

当前业内对于城市景观小品的主要界定标准为:以构筑物、建筑物、或者是景物为主要对象, 具有体量小、形式多样、以及功能多元等相关特征的, 以上可以统称为城市景观小品。在城市建设打造城市风貌, 培养城市个性, 凸显城市特色的过程当中, 城市景观小品的应用是相当多元的。大众频繁接触, 有着广泛且深入的应用空间, 能够在使用这些城市景观小品的过程当中营造出深刻且独特的城市意象。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以城市意象以及城市景观小品之间关系的分析为着眼点, 通过对城市景观小品进行优化设计的方式, 能够使所营造出的城市意象具有更加的独特的艺术气息。本文即对该问题展开如下分析与研究。

1 城市景观小品体系的构成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 古代园林文化体系当中常见的赏石文化在历经历史发展后形成了城市景观小品,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种类上来说, 都取得了相当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景观小品在城市景观营造中的重要地位得以进一步凸显, 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在当前, 城市景观小品大多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在城市景观当中, 具有相当典型的三维形象, 属于物质实体的范畴, 具有可见性、可触性的特征。通过形态的设置以及色彩的表达, 赋予不同的城市景观小品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及精神内涵。但同时, 部分城市景观小品也表现为没有实体的物质形态, 其以一种非物质的形态, 或者是建立在物质形态载体上, 存在于城市环境当中, 使城市的生活情境能够全面的展现出来。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城市景观小品体系的构成可以从物质层面以及非物质层面两个角度入手:其一为物质小品。物质小品可以划分为功能类 (主要指为社会大众提供娱乐、休憩、灯光、照明服务的小品) 、视传类 (主要指为社会大众提供装设、信息相关服务的小品) 以及综合类 (主要是指城市景观中的雕塑建筑以及景观建筑) 这三个方面。物质小品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个体功能性。社会大众能够借助于物质小品获得相应的使用功能, 实现信息共同服务, 同时兼顾对小品艺术美感的实现。然后是非物质小品, 非物质小品主要可以划分为无形类 (主要是指表现为声音、光影的小品形式) 和载体类 (主要是指承载于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或者是科学文明基础之上的小品形式) 这两个方面。非物质小品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集中展现非物质文化的情境与过程, 给受众以情感上的熏陶。

2 城市景观小品体系与城市意象的关系分析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景观凸显的是一种物质空间环境, 容纳城市文化, 彰显城市内涵。城市景观特色则以外在的形式展开城市文化的个性以及本质特色。可以说, 景观小品体系中的相关构成要素融入城市环境形体细节当中, 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最短, 其构成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景观特色的展现产生影响。在城市景观小品相关构成要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所形成的景观意向是从人的角度以及从景观的角度双向作用的结果, 将物质类的小品元素与非物质类的小品元素充分结合起来, 能够在给受众带来极富艺术性的视觉冲击的同时, 使城市景观中的文化底蕴得到充分的展现, 沉淀城市文化脉络。具体而言, 城市景观小品体系与城市意象形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 从城市景观小品体系中的物质小品角度上来说, 能够通过应用物质小品的方式营造城市安全感。相关研究认为:高质量的城市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在情感上产生相当关键性的安全感, 能够使个体与外部环境形成一种协调、科学的连接。大众在展开社会活动过程当中会与所处的环境进行交流, 通过解读、分析、以及记录环境的方式, 判断自身对环境的熟悉度。在这一过程当中, 受众还可以根据环境中的特色来划分区域, 判断自身是否身处熟悉的环境当中。从这一角度上来说, 景观小品对于受众划分城市区域并进行城市定位而言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在城市景观中, 景观小品大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色, 因此受众即便是处于陌生的环境, 同样可以通过观察周边物质景观小品艺术风格与建设布局特色的方式在城市中进行准确的定位。相应的, 在回归熟悉环境后, 受众会产生一种安定、安稳的感觉, 达到营造城市安全感的目的。

2) 从城市景观小品体系中的非物质小品角度来说, 能够通过应用非物质小品的方式营造城市认同感。利用大量的非物质小品来营造城市景观, 打造城市风貌, 能够使大众更加地认同城市文化。有关研究显示:从城市景观小品体系的角度上来说, 非物质景观小品下所打造出的景观意向应当最大限度的与大众意识中的形成意象相一致。而决定这一关系的最主要因素就在于大众是否能够完整的解读并理解蕴含在非物质小品中的内涵符号。城市景观设计者首先需要通过对非物质小品的设计, 将符号内涵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大众通过感官参与活动, 展开对小品形式的分析, 对其内在含义进行解读, 在这一过程当中使大众能够认知并认同景观小品, 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换句话来说, 如果非物质小品内涵符号无法被受众所理解与热爱, 则势必无法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意象。为了杜绝此问题, 就需要视觉符号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来相互连接, 将内涵符号与景观其他相关的造型因素统一起来, 同时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 内涵符号所表达的意义需要被受众所理解;第二, 内涵符号需要同时兼顾外显性以及内涵型;第三, 内涵符号所对应的符号指示需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 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方案分析

在以城市意象形成为着眼点的条件下, 对城市景观小品的设计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与方法:

1) 城市景观小品需要凸显差异性。城市风貌是城市带给受众的第一直观感受, 是城市文化的蕴含, 是城市内涵向外彰显的最主要载体。城市是否能够给受众带来特殊的印象, 这与城市中的景观小品设计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也就要求, 在城市景观小品设计中应当着重体现差异性, 根据地域特色, 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 使城市的风貌与特色更具艺术性, 更具针对性。以上海市某生态景观公园为例, 在景观小品设计方案中融合具有地区性特色的湿地公园环境氛围, 同时结合仿木结构以及仿石结构的亭廊建筑, 使整个景观公园中的山水园林文化更具传统特色 (如图1所示) 。

2) 城市景观小品需要凸显个体性。在城市或地区长期性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 形成了一定的传统风貌与习俗, 若能够对这些文化特色加以挖掘与利用, 势必会在凸显城市意象独特性方面发挥相应的价值。因此就要求从对城市细节的打造入手, 利用城市景观小品, 赋予城市不同的景观风貌与内涵, 提高城市所特有的魅力。以南京市汉中门广场为例, 汉中门广场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文化氛围, 同时从汉中门广场地理位置建设的角度上来说, 其建设与南京市历史最为悠久的石城门区段, 大量浓缩了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故而, 从和谐化设计理念的角度上来说, 需要在进行城市景观小品设计的过程当中, 与这一区域内的古建筑风格相互呼应, 凸显南京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地方特色 (如图2所示) 。

3) 城市景观小品需要凸显系统性。城市中各种风格、各种主题的景观小品应相互结合又相互区分, 相辅相成又各有特色, 构成城市从总体到局部的系统化的景观小品系统, 打造和谐景观。

4 结束语

为了能够促进城市意象的形成, 就需要遵循城市风貌, 灵活地设置并展现城市景观小品的个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景观小品构成包括物质景观小品以及非物质景观小品这两个方面。这两类景观小品的合理应用能够营造良好的城市安全感以及城市认同感。在正确认识城市景观小品与城市意象形成关系的基础之上, 需要从凸显差异性、凸显个体性以及凸显系统性这三个方面入手, 促进城市景观小品设计方案的合理优化, 进一步推动城市风貌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孙景荣, 雷亚芳, 陈永贵, 等.基于陕西民间艺术元素的景观小品设计研究与实践[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28 (3) :235-239.

[2]姚俊.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地域性设计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1 (6) :181-181, 186.

[3]赵文瑾.中国传统图案在景观小品设计中价值与运用[J].艺术时尚:下旬刊, 2013, 2 (10) :63.

[4]杨健, 戴志中.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研究方法辨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29 (2) :19-22.

上一篇:催化制备下一篇:临床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