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形成

2024-08-05

肿瘤形成(精选7篇)

肿瘤形成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2011年间78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为病例组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收集同期不伴有血栓形成的7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病例组78例患者中, 57例曾行化疗的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中, 化疗时间少于4个周期为24例, 4个周期以上为33例。用药物情况:顺铂29例;多西紫杉醇、长春瑞滨各14例;卡铂、培美曲塞、吉西他滨各8例;草酸铂、5-氟尿嘧啶各6例;吉非替尼5例;西妥昔单抗3例;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希罗达各3例;强的松、足叶乙苷、表阿霉素、盐酸伊立替康各2例。

1.2 临床表现

57例下肢DVT主要表现:患肢疼痛、肿胀, 患侧骼窝股三角区疼痛和压痛, 患足不能着地, 患侧皮温升高, 行走时症状加重。详见表1。6例上肢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上肢肿胀、疼痛, 患侧皮温升高。11例肺栓塞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5例脑梗死表现为:一过性意识障碍、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昏迷等。

(例, %)

1.3 诊断方法

1.3.1 DVT

DVT超声诊断标准: (1) 静脉血管不能被压瘪; (2) 静脉管腔内有实质性回声; (3) 静脉内血栓处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信号。

病例组中, 63例DVT患者 (上肢6例, 下肢57例) 中, 均有临床可疑症状, 48例患者在疾病初期检测了D-二聚体均增高, 63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5例患者行CTA证实。

1.3.2 肺栓塞

CTA诊断肺栓塞的征象: (1) 直接征象:肺动脉半月形或环形充盈缺损, 轨道征; (2) 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扩张, 血管断面细小、缺支, 胸膜改变或肺梗塞灶等。

病例组中, 11例肺栓塞患者,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D-二聚体均增高, 确诊均通过肺CTA检查。

1.3.3 脑栓塞

颅脑CT或MRI诊断脑梗死标准: (1) 颅脑CT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单个或多个部位脑组织低密度影; (2) 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源。

病例组中, 5例脑栓塞患者, 5例均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 2例出现昏迷, 2例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3例经颅脑CT确诊, 2例经颅脑MRI确诊。

1.4 治疗方法

一般性处理:吸氧;卧床休息;禁止按摩患肢, DVT患者抬高患肢15°~30°, 50%硫酸镁湿敷等。病例组78例, 均进行了肝素类药物抗凝治疗, 其中, 35例患者应用普通肝素, 43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45例患者应用肝素类药物后继续口服华法林。病例组中, 8例DVT患者进行滤器置入手术, 术后进行抗凝治疗;3例肺栓塞患者、3例DVT患者和2例脑栓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3例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肝素抗凝扩血管;20例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39例患者应用羟苯磺酸钙扩血管;5例脑栓塞患者应用20%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 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标准为:治愈:患肢肿胀消失或基本消失, 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好转:肿胀明显减轻, 双下肢周径相差>1 cm, 但较治疗前差距明显缩小;无效:治疗前、后肢体肿胀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PE疗效根据临床症状及肺CTA结果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肺CTA示栓子完全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好转并肺CTA提示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脑梗死疗效根据临床症状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无后遗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 但留有后遗症状;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例, %)

2.2 临床资料分析

血栓形成症状的出现时间, 血栓形成发生时未行手术治疗者32例, 占41.02%, 发生在手术后者46例, 占58.97%。发生于术后1月内者6例, 占术后发生总例数的13.04%, 1月至1年内者27例, 占58.70%, 超过1年者14例, 占30.43%。由此看出, 术后1年内血栓性疾病发生率较高。

恶性肿瘤确诊时间与血栓形成发生时间的关系:发生于确诊后1个月内 (包括同时发现) 者26例, 占32.69%, 发生于确诊后1~2个月内者16例, 占20.51%, 发生于确诊后3~6个月者8例, 占10.25%, 发生于确诊后6~12个月者9例, 占11.53%, 发生于确诊后13~24个月者10例, 占12.82%, 发生于24个月以上者9例, 占11.53%。由此看出, 血栓性疾病在恶性肿瘤确诊后2个月内发生率较高。

2.3 患者随访情况

至随访截止日期, 78例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中, 出现血栓性疾病复发的有15例, 占全部病例的19.23%。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一年生存率分别是43.65%和54.36%, 两年生存率分别是12.47%和24.68%, 其不同时间生存率曲线经Log-rank检验 (χ2=4.83;P<0.05) 显示在同一时间病例组的生存率较对照组为低, 说明恶性肿瘤并发血栓性疾病患者预后较差。

3 讨论

3.1 高危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原发肿瘤的部位、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及感染等。肥胖、血粘度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输血均为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尤其是输入库存血, 因库存血中细胞碎片、颗粒较多, 粘稠度高, 可促进血栓形成。病例组中有47例在手术后形成血栓, 以术后1月至1年为常见。本组病例中, 24例患者合并感染, 15例进行过输血治疗, 21例曾应用地塞米松治疗。经分析, 合并感染、手术、地塞米松及输血治疗等四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

3.2 病理生理

3.2.1 恶性肿瘤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 肿瘤细胞可通过组织因子和癌促凝物质直接活化凝血系统从而产生凝血酶, 或通过激活单核细胞, 合成各种凝血物质, 间接活化凝血系统。

病例组中, 78例患者均行凝血机制检查, 24例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说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3.2.2 血管损伤

血管壁的损伤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化疗药物 (如5-氟尿嘧啶、阿霉素、长春新碱、卡莫司汀) 可损伤血管壁, 并可引起抗凝剂蛋白C、蛋白S和AT-Ⅲ的缺乏, 从而启动内皮促凝机制;另外, 肿块压迫、手术和介入治疗器械对血管壁也可产生直接损伤。病例组中, 47例曾行手术治疗, 57例曾行化疗。所用化疗药物较多的是:铂类 (卡铂、顺铂) 、植物类 (多西紫杉醇和长春新碱、足叶乙苷等) 、抗代谢类 (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等) 。

3.2.3 血流瘀滞

恶性肿瘤患者, 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管被巨大肿块压迫, 均可引起血流瘀滞, 血液黏滞度增加, 缓慢的血流可活化凝血因子、延迟清除凝血因子、内皮缺氧受损而易发生血栓栓塞。病例组中, 54例为老年人, 7例长期卧床不起, 可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3.2.4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肿瘤细胞可通过多个环节激活血小板, 触发血小板黏附、聚集与释放, 从而形成血小板栓子。病例组中有14例患者血小板高于正常。

3.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显像是最敏感又具特异性的无创伤性检查。病例组中, 62例下肢或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均经彩超确诊。诊断静脉血栓形成首选超声成像, 其敏感性在90%以上, 阳性预测值大于90%, 准确性高, 且为无创检查。CTA具有创伤性极少、更舒适、更安全的优点, 并且它能对病灶进行多次多方向投影, 可提供常规血管造影所不能提供的信息。病例组中, 11例肺栓塞患者由CTA确诊。

3.4 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在血栓形成后, 应及时治疗, 以免脱落引起肺梗死。针对血栓形成的治疗除了吸氧、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等基础治疗外, 主要包括溶栓和抗凝治疗。目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是华法林, 它通过使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失活发挥作用。病例组中, 78例病例均进行了肝素类药物抗凝治疗。其中, 43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 35例患者应用普通肝素, 68例患者应用肝素类药物后继续口服华法林;病例组中, 3例DVT患者、3例肺栓塞患者和2例脑栓塞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经积极的溶栓、抗凝等治疗, 病例组中, 43例患者治愈, 19例患者好转, 总有效率为79.49%。62例有效患者中, 半数以上患者在积极治疗后2~3 d起效。

3.5 预防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 预防性抗凝治疗不仅能够预防血栓发生, 而且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积极的抗肿瘤治疗也可以减少血栓的发生。根据癌症患者静脉血栓事件的首项治疗指南[1], 诊断为癌症或怀疑为癌症的成年住院患者应该接受LMWH、戊聚糖钠及普通肝素其中之一的预防性治疗, 以减少血栓发病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改善预后。

3.6 预后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血栓形成, 不仅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增加了治疗难度, 而且其中远期生存率较低。病例组中,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是43.65%和54.36%, 两年生存率分别是12.47%和24.68%, 提示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预后较差。

4 讨论

4.1 恶性肿瘤合并感染、输血、手术及地塞米松的应用等因素时易并发血栓形成, 且在肿瘤确诊2个月内发生率较高;

诊断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超声显像、CTA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早发现, 早诊断, 以及予以积极抗凝为主的综合治疗, 有效率可达70%以上;恶性肿瘤并发血栓形成患者较无血栓形成患者预后差。

参考文献

[1]菅鑫妍.癌症患者静脉血栓事件的首项治疗指南.中国处方药, 2006, 51 (6) :69.

肿瘤形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就诊的符合要求的进行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76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预防治疗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88例 (包括宫颈癌41例, 卵巢癌21例, 子宫内膜癌, 26例) ;年龄37~70岁, 平均 (51.3±3.6) 岁, 对照组88例 (包括宫颈癌40例, 卵巢癌20例, 子宫内膜癌, 28例) ;年龄35~69岁, 平均 (50.3±3.6) 岁。

1.2 预防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开腹下进行手术, 且手术操作由同一组医生进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围术期进行静脉血栓的预防, 如术前应综合正确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全身情况及凝血功能, 并予以积极纠正;术中操作轻柔, 尽量采用硬膜外麻醉,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术后在允许情况下建议患者下床活动, 必要时用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传统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围术期不进行预防, 术后如出现静脉血栓则采用观察组相同方法进行治疗[2]。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 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 如果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越低, 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越短则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建立数据库, 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例数以及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低, 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 (14.3±1.3) vs对照组 (21.6±2.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关结果见表1。

3 讨论

静脉血栓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血栓并堵塞血管时所产生的疾病, 由于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因此危害性极大, 是妇科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并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为降低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我院探讨了早期预防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效果[3]。

静脉血流缓慢, 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妇科肿瘤手术前后易引发上述情况的发生而导致静脉血栓形成, 因此笔者对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采取了预防措施, 在术前综合正确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全身情况及凝血功能, 不合格的予以纠正再进行手术, 术中正确摆放患者体位, 避免因体位不当导致血栓, 尽量采用硬膜外麻醉, 减少对血管的损伤;术后建议患者积极开展锻炼, 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后患者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要低, 静脉血栓平均治疗时间也比对照组短, 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笔者得出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促进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而且接受过静脉血栓预防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后治疗时间要短, 相对较易康复, 说明患者病情要轻, 因此早期预防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是十分必要的, 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晓玉, 卞美璐.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 (7) :491-493.

[2]孙丽洲, 董自江.女性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的诊疗特点[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4 (24) :263-266.

肿瘤形成 篇3

1 临床资料

本文资料选自在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中, 其中包括子宫肌瘤3例, 绒毛膜癌4例, 子宫颈癌2例, 在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共计9例, 患者年龄在18~66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48.3岁左右, 并且引发DVT的发病时间都是在术后的4~18 d。

2 临床症状

在这9例患者中术后都有发热现象, 体温达到38~38.35℃, 同时都有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 下肢局部感到疼痛, 尤其是在行走的过程中疼痛加剧, 站立时症状更加严重。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妇科肿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 他们的心理压力非常大, 以为手术没有成功, 或是觉得自己的病情又加重了, 所以出现了焦急、烦躁的情绪, DVT形成出现这样的情绪对于身体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时, 责任医师或是护士加强他们的心理护理, 让DVT患者了解此病形成的原因和治疗的办法。对患者要时刻的关心, 告诉患者的家属要时刻陪在患者身边, 同时还要帮助DVT患者解决一些问题, 时长的陪她们进行聊天, 帮助其解决寂寞之苦。告诉她们对于出现的不适及疼痛的应对方法。与此同时, 要为DVT患者创建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3.2 饮食护理: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进食的时候, 尽量的选择一些清谈的饭菜, 同时里面含的脂肪不要过多。如果在饮食的过程中选用油腻的食物, 很容易产生便秘。同时, 还要督促患者多喝水, 对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以免造成维生素低的现象。避免高胆固醇饮食, 给予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引起腹压升高, 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3 术后护理:

首先, 鼓手患者术后早期活动。通过实践研究证明,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DVT患者尽早的进行运动是预防DVT的主要措施。具体做法是:对于年龄大的DVT患者, 尽量让他们减少半卧位的时间, 在术后的4 h之后, 帮助患者做抬高下肢训练, 并指导在床上更换卧位。间歇性挤压或压迫腓肠肌, 促进小腿深层的肌肉活动。在术后的6 h之后帮助患者做下肢伸展运动, 在做的过程中, 动作一定要缓慢, 同时还要经常地搬动脚趾。另外, 在手术之后的第2天, 鼓励患者要下床活动, 督促患者慢慢的进行一些链段活动。其次, 减少对下肢血管的刺激、破坏。尽量避免进行下肢输液, 输入高渗液体、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顺铂、阿霉素等) , 同时采用静脉留置针来减少穿刺的次数, 穿刺时尽量缩短扎止血带的时间, 以减少局部及远端组织血管的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避免静脉炎发生。再次, 预防肺栓塞的护理。在DVT形成的1周~2周及溶栓治疗的早期,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保持合适的体位;后期床上活动避免运动过大,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屏气用力的动作。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血痰、咯血等症状, 以警惕肺栓塞的发生。

最后, 恢复期的护理。患肢水肿明显减轻后, 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 增加肌肉收缩, 加速静脉血液回流, 防止新的血栓形成;但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 不可操之过急, 告知患者以活动后不感疲劳为度。

另外, 溶栓的护理。在治疗期间使用了大量的溶栓、抗凝药物, 在用药前要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 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与紫癜, 如鼻出血、牙龈出血、血尿、黑便等, 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现象。溶栓后告知患者不宜过早活动, 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 造成栓塞。

4 结束语

从以上的阐述中, 不难看出, 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后很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除了对妇科肿瘤手术DVT患者给予正确的治疗之外, 在治疗中还要加强对她们的护理, 通过对她们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及术后的护理, 来预防妇科肿瘤术后D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丽珍, 罗爱春.1例特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 6 (5) :317-318.

[2]徐静.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进展[J].包头医学, 2004, 28 (1) :21-23.

[3]谢命莲.护理干预对骨科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1, 40 (34) :3532-3533.

[4]冯莉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4 (10) :2-3.

[5]潘雪梅.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进展和护理[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09 (8) :10-12.

肿瘤形成 篇4

关键词:妇科肿瘤,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肝素,尿激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LEDVT)是妇科盆腔手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致残甚至死亡。文献报道,西方国家妇科盆腔术后LEDVT的发生率为11%~29%,我国报道的LEDVT的发生率为0.13%~6.78%[1],差别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国内有关妇科盆腔术后LEDVT的研究均为回顾性分析,病例数较少,且所研究病例均为有症状的患者,而有症状者仅占LEDVT总数的36%[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1990年1月~2000年12月间共进行妇科肿瘤盆腔手术近4000例,其中术后并发LEDVT者21例,发病年龄为36~71岁,平均53.5岁,体重50~78kg,平均64 kg,其中10例超出标准体重20%,恶性肿瘤12例(57.14%),其中子宫内膜癌5例,卵巢癌3例,宫颈癌4例,10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47.61%);良性肿瘤9例,子宫肌瘤6例,良性卵巢肿瘤3例。手术时间为120~420min,平均300min。术前输血3例,术中输血4例,术后输血3例,术中用止血药(立止血),术后应用止血合剂(5%葡萄糖500ml+止血芳酸0.3g+酚磺乙胺3.0g+维生素C3.0g),常规应用3天。术前合并高血压5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动脉硬化者2例,合并下肢静脉曲张1例。临床表现为发生部位在左下肢的15例,右下肢的4例,双下肢的1例;并发肺栓塞1例,经肺部CT扫描确诊。发生时间:术后3~16天。发病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有11例静脉血粘度增高。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平均为14小时,下床活动时间为61h。而我院妇科盆腔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平均为9h,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48h。

1.2 诊断

1.2.1 临床症状

根据患者妇科肿瘤盆腔术后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皮肤发白、皮温低,活动后受限及加重,部分患者足背动脉触不清,腓肠肌握痛试验阳性。

1.2.2 超声检查

采用高频探头进行双下肢静脉检查,显示静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后,将探头压迫患处扩张的静脉,检查其可压缩性,不能压缩或仅部分压缩者提示血栓存在[3]。

1.2.3 静脉造影

对超声检查诊断LEDVT的患者在诊断后的1~2d内进行就下肢静脉造影,于足背部静脉注射,沿造影剂走向摄影,出现阻塞处充盈缺损、远端静脉扩张、近端静脉狭窄者确诊血栓存在。

1.3治疗

19例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频谱照射、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旦确诊,给予肝素60~100IU/k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同时检测血酶原时间,一般为18~20s,不超过30s;尿激酶20万U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日一疗程;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15日一疗程;潘生丁50mg,口服,每日3次,肠溶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日3次。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其中1例手术取栓。

2 结果

20例治愈出院,其中14例1个疗程后治愈,5例2个疗程后治愈,1例手术取栓。1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为子宫内膜癌II期行广泛性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3.1 病因学

十九世纪中期,Virchow就提出了血流缓慢、静脉内膜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至今仍为各国学者所公认。(1)静脉血流滞缓: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流速减慢,手术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下肢肌肉完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2)静脉壁损伤:静脉内注射各种刺激性溶液和高渗溶液,如各种抗生素、有机碘溶液、高渗葡萄糖等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形成。(3)血液高凝状态:这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种手术可引起高凝状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强,大剂量应用止血药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状态。

3.2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本资料显示,老年妇女,肥胖,血粘度增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术前、术中、术后输血等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物使血粘度改变,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术前、术中输入库存血液,因库存血中颗粒、细胞碎片较多,粘稠度高,促进了血栓形成[4]。

3.3 治疗

彩色多普勒的普及已能迅速诊断LEDVT,一旦诊断,应立即治疗。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关键是重视急性期的治疗。静脉切开取栓术适于发病48 h内患者,溶栓多包括经外周静脉给药和经导管直接给药。经外周静脉溶栓和抗凝治疗是最常用的方法,是针对骼股静脉及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持续长时间的溶栓治疗常常导致广泛出血,其发生率高出抗凝治疗1倍之多。静脉血栓取除术实用于病期不超过48小时的原发性髂静脉血栓形成者。

4 预防

由于LEDVT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负担,并使得患盆腔恶性肿瘤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5]。(1)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患者、老年人、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申请应详细查体,常规化验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围手术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液体,纠正因禁食、灌肠等引起的脱水。(2)药物治疗,对于年龄较大、肥胖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患者,术后小剂量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可明显减少术后LEDVT的发生。(3)术后指导患者尽早在床上进行下肢屈伸活动及早期下床活动。肺栓塞患者中80%存在DVT,DVT中50%~60%并发肺栓塞,所以预防致命性肺栓塞的关键在于阻止DVT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谨,卢青.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236例近远期并发症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53-54.

[2]曲乐丰,景在平.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24-226.

[3]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6.

[4]姜云霞,王本英,邢那芹.子宫切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4例临床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1999,33(1):46.

肿瘤形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例病人中, 男32例, 女21例;年龄32岁~82岁 (63.4岁±16.7岁) , 其中>60岁35例;肺癌8例, 结肠癌9例, 肝癌4例, 直肠癌7例, 食管癌3例, 胃癌7例, 乳腺癌3例, 子宫癌6例, 膀胱癌2例, 恶性脑膜瘤1例, 骨肉瘤1例, 淋巴瘤2例;均有突发性双侧或单侧下肢肿胀症状, 并经彩色超声波检查或 (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证实LDVT, 其中左下肢31 例, 右下肢19 例, 双下肢3 例;术后并发LDVT 32例, 化疗期间并发LDVT 21例。

1.2 结果

53 例恶性肿瘤病人经给予抗凝、溶栓、祛聚集治疗10 d~14 d, 并实施精心的护理, 患肢肿胀消退, 33例痊愈 (62.26%) , 20 例有效 (37.74%) , 无新PTE发生, 入院前已有PTE 5例病人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术后按常规治疗, 4例痊愈, 1例有效。随访6个月, 49例LDVT病人无复发,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例。

2 治疗与护理

2.1 患肢护理

抬高患肢, 制动。科室自制肢体抬高架抬高患肢呈30°角, 以利静脉回流。密切观察患侧肢体周径、张力、颜色、皮肤温度变化, 每日治疗前后定时定点测量患肢及健侧肢体周径;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并询问病人感受。若患肢疼痛、肿胀逐渐缓解, 皮肤颜色逐渐红润, 患肢周径与健侧肢体周径相比差值减少, 说明静脉回流改善;反之, 周径相差值增加, 皮肤温度由暖转冷, 皮肤苍白或出现发绀, 应及时通知医生, 立即采取保暖等处理措施, 并严禁对患侧肢体进行冷敷、热敷。溶栓后嘱病人不宜过早下床活动。严禁按摩患肢, 避免挤压, 以防血栓脱落导致PTE发生。严格执行交接班, 并做好详细记录。

2.2 溶栓

溶栓及抗凝治疗是LDVT的主要治疗手段[2]。每天尿激酶100×104 U~200×104 U静脉注射, 每日1 次, 治疗时间5 d~10 d 。治疗期间根据纤维蛋白原 (FIB) 检查结果调整尿激酶用量, 当FIB <1.5 g/L时停用尿激酶。尿激酶治疗用药时应严格掌握药物毒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主要副反应是易引起出血, 应现用现配。用药期间, 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异常不适, 密切观察病人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淤血、血尿、便血、颅内出血、穿刺部位血肿等出血倾向, 以防外伤。需静脉输液时用留置套管针, 避免反复穿刺, 并于健侧肢体穿刺, 以防感染。

2.3 抗凝祛聚

低分子肝素钙 (速碧林) 4 100 IU/0.4 mL, 腹壁皮下注射, 每天2 次, 治疗时间7 d~14 d;万汶 500 mL静脉输注, 每天1 次, 治疗时间7 d~14 d;同时口服华法林片, 起始量为2.5 mg, 每天1次, 并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凝血功能调整华法林剂量, 直至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达到正常值的2倍~3倍。疗程6个月, 用药期间隔天复查凝血功能并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 如皮肤淤点 (斑) 、牙龈出血、血便或咯血, 观察病人有无变态反应等。

2.4 PTE的治疗和护理

PTE是LDVT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3]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嘱病人平卧, 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 给予吸氧, 持续心电监护, 高浓度氧气吸入4 L/min~5 L/min, 监测血氧饱和度。行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以预防PTE, 术晨建立健侧下肢静脉通道, 留置尿管, 妥善固定, 避免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并准确记录尿量, 术后给予病人头低足高位, 患肢抬高制动。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和穿刺部位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等;观察病人疼痛程度并提供有效的措施缓解疼痛。术后病人可穿长筒高压弹力袜, 下床活动, 并终身抗凝治疗。

2.5 健康指导

劝导病人戒烟、忌酒。保护血管内膜:凡静脉输入化疗药物者, 在静脉输入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加强病人体能锻炼, 根据个人体质制订护理计划, 如锻炼的方式、强度、持续时间和每日适当增加活动量等。非卧床者要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 坚持锻炼, 以提高病人抵抗疾病的能力, 增强血流速度。病人出院后需终身抗凝治疗, 严密观察有无鼻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倾向。指导病人坚持长期穿长筒高压弹力袜, 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3 小结

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化疗时并发LDVT的几率为2%~30%, 手术后则更高, 为10%~50%[4]。我科收治的53例恶性肿瘤并发LDVT病人中, 曾接受过手术治疗并发LDVT病人高达60.38% (32/53) 。恶性肿瘤本身存在凝血机制的异常, 现两种疾病并发,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兼顾二者, 导致护理该类病人已成为一个难题。针对这两种疾病特点, 对恶性肿瘤病人主要采取了积极预防LDVT 的措施, 如术前应详细询问病史, 常规化验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围术期或放疗、化疗期间, 避免经下肢输液;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尽量不用止血药物, 预防性抗凝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期间, 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 加强患肢护理, 提供有效的健康指导是LDVT病人治疗与护理成功的关键。

摘要:[目的]总结恶性肿瘤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对53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给予抗凝、溶栓、祛聚集治疗10d~14d, 实施精心的护理, 加强健康指导。[结果]33例痊愈 (62.26%) , 20例有效 (37.74%) 。随访6个月, 4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无复发,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4例。[结论]对恶性肿瘤病人应高度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治疗与护理。

关键词: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参考文献

[1]Gerlach R, Scheuer T, Beck J, et al.Risk of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fter intracranial surgery after early nadroparin administra-tion: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Neurosurgery, 2003, 53 (5) :1028-1034.

[2]沈明, 项玉梅.微量泵注射溶栓剂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7) :72-73.

[3]赵春霞, 赵红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 20 (7) :842-843.

肿瘤形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300例, 男134例, 女166例;年龄 24~83岁, 平均 (52±17.4) 岁。其中乳腺癌78例, 肺癌 65 例, 大肠癌 34 例, 胃癌 63 例, 食管癌 32 例, 淋巴瘤 28 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排除标准 : 有肝素过敏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史; 严重肝肾疾患等 ; 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均采用美国 ARROW 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每组各 150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实验组除常规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外, 另外于置管术后 12 h 行低分子肝素钙 (立迈青) 5000 U 皮下注射, 每日晨1次, 疗程为14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两组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观察导管性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1例出现轻微皮下出血, 经局部压迫后停止; 均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出血症状,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易于形成血栓的机制[1]可能是: ①肿瘤细胞导致的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凝血系统的激活是肿瘤细胞的直接促凝作用和肿瘤反应性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促凝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肿瘤浸润、化疗药物损伤及手术、介入治疗等的机械导致血管内皮损伤;③肿瘤患者的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管局部受肿块压迫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 血液黏滞度增加;上述因素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成为许多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2,4]。本研究结果显示, 低分子肝素钙组有3例出现血栓形成, 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26例出现血栓形成, 发生率为17.3%, 低分子肝素钙组1例出现轻微皮下出血, 对照组无出血症状, 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低分子肝素钙平均分子量为4000左右, 与AT-Ⅲ结合, 加强AT-Ⅲ对Xa因子的灭活, 对凝血酶抑制作用较弱, 具有抗凝作用较弱而抗栓作用较强的特点。半衰期约为普通肝素的两倍, 皮下注射较肝素吸收快, 生物利用度高。另外低分子肝素还能促进血管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发挥纤溶作用, 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 保护内皮细胞, 增强抗栓作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本次试验中得到证实, 疗效确切,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行中心静脉置管恶性肿瘤患者300例,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 各150例, 实验组置管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 1次/d, 疗程为14d, 检测两组血栓发生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血栓形成发生率实验组为2% (3/150) ;对照组为17.3% (26/150) , 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1例发生轻微皮下出血, 经局部压迫后停止, 无严重出血现象发生。对照组无出血症状, 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 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肿瘤,血栓

参考文献

[1]刘艳娟, 缪桂荣.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栓症.中国社区医师, 2008, 10 (18) :4.

[2]黄冬方, 戴红, 初玉平, 张建军.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的应用观察.山东医药, 2009, 49 (51) :98-99.

[3]王金祥, 曲兵.低分子肝素钙治疗64例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1) :122-123.

[4]滕文涛, 谭现花.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的临床应用比较.医药导报, 2007, 26 (1) :80-83.

肿瘤形成 篇7

关键词:肝肿瘤,胆汁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肿瘤分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型。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 继发性肝癌是指肝脏以外脏器的癌肿如胃癌、胰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肠癌、胆囊癌、乳腺癌、肾癌、肺癌、鼻咽癌等[1]转移至肝脏所发生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非手术治疗肝肿瘤的首选方法[2], 其中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效果 (TACE) 术最为常用。值得注意的是, TACE术治疗肝肿瘤后患者可能出现胆汁瘤等并发症, 尽管胆汁瘤的发生率较低, 但是该并发症对肝肿瘤的进一步治疗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而日益引起临床的重视。本研究即旨在探讨肝肿瘤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原因及处理对策,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5例肝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 均在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 男8例, 女7例;年龄39~70 (52.9±7.4) 岁;原发性肝癌4例, 继发性肝癌11例。所有患者均依据B型超声、CT、MRI、肿瘤生化指标、手术病理等方式进行诊断。

2结果

5例患者在胆汁瘤形成前无黄疸症状, 其余10例患者在胆汁瘤形成前有黄疸症状。15例患者TACE术次数为1~6 (4.5±1.8) 次;胆汁瘤出现于末次TACE术后2~5 (2.2±1.0) 周。2例无症状的患者在保守治疗2个月后明显好转, 患者黄疸消失, 5例患者经B型超声穿刺抽出胆汁后胆汁瘤得到治愈, 8例患者接受PTCD术治疗后好转, 黄疸消失。

3讨论

胆汁瘤最早是由Gould和Patel于1979年命名, 主要用来描述胆道系统外包裹胆汁的小腔, 此后Kuligowska等[3]将胆汁瘤的概念延伸到肝内或肝外包裹胆汁的小腔。目前, 胆汁瘤的概念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胆汁从肝胆管腔内渗出到肝实质内、肝包膜下、腹腔小网膜囊内形成包裹性胆汁淤积, 在超声、CT等影像上表现为囊性肿瘤样结构。根据病因的不同, 胆汁瘤可分为医源性胆汁瘤、外伤性胆汁瘤、自发性胆汁瘤等, 随着介入技术在肝肿瘤诊治过程中的应用, 尤其是TACE术的广泛应用, 医源性胆汁瘤已经成为胆汁瘤常见的类型, 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肝肿瘤TACE术后胆汁瘤的发生率较低, Miyayama等[4]报道肝肿瘤患者接受1次TACE术后, 仅4%的患者胆管变细, 其中只有22.2%的患者出现胆汁瘤, 即肝肿瘤患者接受1次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的概率<1%, 但值得注意的是, 当肝肿瘤患者接受多次TACE术后, 患者出现胆汁瘤的比例就显著升高。由此可见, 多次TACE术治疗是肝肿瘤患者出现胆汁瘤的可能原因之一, 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胆道系统的供血与肝脏不同, 肝脏为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 胆道系统仅为动脉供血, 门静脉不参与供血。在TACE术中, 碘化油等液态栓塞剂在栓塞肿瘤微血管时不可避免地栓塞了肝内胆道血供, 尤其是经多次TACE术治疗的肝肿瘤患者, 由于胆管供血动脉闭塞、药物刺激等因素可以导致局部胆管上皮细胞缺血性坏死, 在胆管系统高压的情况下, 胆汁突破胆管的薄弱部分进入肝实质, 在局部形成包裹即为囊状胆汁瘤, 胆汁沿着胆管系统聚集则为柱状胆汁瘤。合并肝硬化亦认为是肝肿瘤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的原因[5]。当继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时, 患者胆管周围毛细血管丛扩张明显, TACE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概率就较低, 此时往往难以出现胆汁瘤。反之, 继发性肝癌未合并肝硬化时, 患者胆管周围侧支血管不丰富甚至缺乏, TACE术后可导致胆管缺血、坏死, 此时患者就极易合并胆汁瘤。此外, 还有文献报道肝肿瘤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还与治疗前胆管有膨胀现象、转移性肝癌直径<5cm、在近端行TACE术、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

目前临床上认为如下措施可以预防肝肿瘤TACE术后出现胆汁瘤, 如采用超选择性栓塞、持续动脉灌注化疗等治疗手段;严格遵循TACE的适应症给予患者治疗;积极治疗胆道原发病变与继发病变, 当患者出现胆道炎症时, 先行抗炎、利胆治疗;适当延长TACE术的治疗间隔时间, 并在治疗期间辅以其他治疗措施, 如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微波等;采用缓释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DEB-TACE) 替代普通TACE术[6]。

对于肝肿瘤TACE术后胆汁瘤的治疗, 如果患者无临床症状, 内科保守治疗如消炎、利胆、保肝等可以作为首选方法, 本组2例无症状的患者在保守治疗2个月后明显好转, 患者黄疸消失。如果患者有临床症状, 治疗方案应以抽吸、引流为主。本组5例患者经B型超声穿刺抽出胆汁后胆汁瘤得到治愈。8例患者接受PTCD术治疗后好转, 黄疸消失。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抽吸、引流后胆汁瘤明显缩小甚至消失, 此时可以不需要进一步治疗, 但是如果抽吸、引流后胆汁瘤无缩小甚至增大时, 有研究认为此时应进行经皮胆汁瘤穿刺造影检查:如果胆汁瘤与肝内胆管不相通, 则可以采用注入无水乙醇等方法进行硬化治疗;如果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相通则不能进行硬化治疗, 否则可能导致梗阻性黄疸、胆囊坏死的发生[7]。

参考文献

[1] 王健琳, 刘颖.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及继发性肝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42 (26) :3097-3099.

[2] 郭永建, 黄文薮, 周斌, 等.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小肝癌[J].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 (33) :2627-2630.

[3] Christoforidis E, Vasiliadis K, Goulimaris I.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i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of postcholecystectomy bile leak, complicated with biloma formation[J].J Surg Res, 2007 (141) :171-175.

[4] Miyayama S, Yamashiro M, Okuda M, et al.Main bile duct stricture occurring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10, 33 (6) :1168-1179.

[5] 何忠明, 王祁, 陈文华, 等.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31 (4) :673-674, 688.

[6] 胡鸿涛, 郭晨阳, 黎海亮, 等.肝转移癌动脉栓塞所致胆汁瘤4例分析[J].肿瘤学杂志, 2008, 14 (9) :770-771.

【肿瘤形成】推荐阅读:

制度形成05-21

市场形成06-05

形成概念06-09

形成因素06-09

形成模型06-16

形成性能06-28

台风形成07-08

培养形成07-31

主体形成08-01

形成分析08-04

上一篇:时尚休闲下一篇:电视人物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