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形成特色

2024-06-23

文化形成特色(共12篇)

文化形成特色 篇1

所谓群众文化特色, 就是指某地域内群众文化独特的个性, 是某地域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情况在文化生活上的外化。特色是群众文化的活力之源, 没有个性, 群众文化就失去光华。

一、自然环境影响着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和鲜明化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产品多样性的影响, 使各地域人们的劳动分工、劳动内容、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状况都会产生很大差异, 也就会形成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各自然区域内人们独特的心理定势。这对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在活动形式、表现手法、蕴含内容、欣赏习惯等方面都会烙上本区域的印记而区别于其他区域。

普列汉诺夫说:“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在地理环境的影响后形成的。”一些草原文化、海岛文化、山区文化、水乡文化特色的形成, 往往是以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为先天条件的。如地处北温带的中国江浙地区, 河道纵横交错, 湖泊星罗棋布, 长江、钱塘江、太湖等水系对该地域影响很大, 地势低洼, 土地肥沃, 气候潮湿, 这些都为稻、桑、鱼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被誉为“鱼米丝绸之乡”, 人们的生产劳动总是与水、丝、茶等发生联系, 饮食、服饰、起居、交通等就具有自己的风采, 群众文化也就处处体现出“水乡”特色, 其风格也显得优美、玲珑、含蓄、委婉。

妇女采茶织丝生活也就在优美可人的“采茶舞”、“吴歌”等民间歌舞中反映出来。民歌小调特别是情歌显示出一种特别的情意缠绵、委婉动人的艺术美。这大概与江南的绮丽风光, 以及在此环境中生活的人尤其女性温柔细腻的性格不无关系。而黄土高原就因气候和土地环境的影响, 劳动强度大, 人们的性格也就直放外露, 表现在群众文化风格上也就粗犷豪放, 充满力量, 如山西的铜鼓舞, 安塞的腰鼓等, 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节奏明快, 鼓点急骤, 动作粗犷, 饱含力度。美国西部的群众文化也以粗犷豪放著称。

又如蒙古草原的舞蹈常常反映出马背生活, 其风格热烈奔放, 常给人以辽阔飘逸的感觉。而山区的民间舞蹈风格凝重遒劲, 稳健刚强, 动作、节奏让人觉得与登山活动有关, 大概由于这里的人们与大山的联系密切, 歌舞也常常反映出山民生活劳动的景象。又如广州的“花市”, 夏威夷岛的“花环节”、“扶桑花节”、“兰花节”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节俗, 都是在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夏威夷的圣诞老人不是坐雪橇或直升飞机, 而是驾乘独木舟出没在蔚蓝的海面上。这对于寒冷地区的人们来说, 穿夏衣甚至下水游泳来欢度圣诞节, 是很难想象的。

阿拉伯人“斋月宵会”的形成, 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阿拉伯人的祖先主要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阿拉伯半岛, 这里气候炎热干燥, 大部分土地覆盖着沙漠, 随着季节的变化也出现一些绿洲, 古代内地的阿拉伯人以牧业为生, 沿海以捕鱼打捞珍珠为业。为了生存, 喜欢过集体生活, 以抵御大自然的袭击, 或共同对付敌人。夜间他们就围地而坐, 观赏夜景, 谈天说地, 唱歌跳舞, 成了穆斯林们最欢快的时光, 这种宵夜也就成了阿拉伯人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这说明自然环境对群众文化特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产生。

而自然环境又有区域性, 各大地域的自然环境又由各种大同小异的小地域环境组成, 各小地域自然环境也不尽相同, 如同一高原地区, 里面也有山区、平原或者水乡, 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又有差异。所以, 群众文化的形式、内容和风格异彩纷呈, 特色文化活动也就五彩缤纷。同时, 自然环境通过人类意识、物质生产及技术系统的中介作用, 使不同的自然区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质, 给各民族、各国度的文化类型奠定了物质基础, 也给各自然区域的群众文化带来了鲜明的特色。

如中国江南地区的群众文化拥有“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特征, 尼罗河流域的群众文化就带有“埃及文化”的印记, 意大利群众文化就脱不了“爱琴文化”的胎记。总之, 融合于各自然区域中的群众文化, 无不打上自然与社会人文相联系的印记而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独特个性。正是这种个性, 使各自然区域内的群众文化风格、韵味、色彩别具一格, 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更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鲜明化。

二、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的改变

各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鲜明化, 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吸引更多群众的参与, 促使人文与自然的复合,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自然环境。比如, 一些奇、险、怪、峻的山、水、洞等自然景观, 为地域群众文化特色的形成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成为人们旅游活动的理想之乡。

因此, 自然环境和群众文化互相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互为条件, 互为因果, 保持着一种对应关系。但是, 若人类的投入过多, 或人类的摄取和自然环境的输出不能平衡, 都会劣化自然环境, 如在风景区大兴土木、滥伐、乱砍、滥建、滥改, 都会使原来自然环境出现劣化趋势, 从而又使区域群众文化特色退化, 群众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 自然环境的优化对群众文化的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形成特色 篇2

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

十八大新闻中心11日下午在梅地亚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中宣部副部长、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志军,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新闻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副署长蒋建国向中外媒体介绍文化体制改革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300余名中外记者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担任主持。

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特”在哪里

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特色”体现在哪里时,孙志军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一条先进文化的发展道路,着重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把文化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格局当中通盘考虑,同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文化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

——这是一条强魂健体、强基固本之路。不仅注重文化之“魂”,体现内在价值,更注重这个“魂”如何传播到广大的受众当中,传播的路径、方式、载体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就是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发展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我们的文化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这条道路,符合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建设发展规律,同时也引领文化的繁荣和惠民,应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产业化市场化

孙志军说,文化体制改革引发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文化事业由政府主导、文化产业由市场主导,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尊重两大规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二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主要是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三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单位和已经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体制管理的要求不同。有人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简单理解为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强调的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要两手抓、两加强。即使发展文化产业,也要坚持内容为王,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注意承担社会责任,要坚守道德底线,要维护社会的团结和谐。

30万 事业编制大幅核销

孙志军介绍说,截至2012年9月10日,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刊发行单位已经全部完成转企改制。

全国确定需要转企改制的2103家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中,9月底统计完成了2093家,占总数的99.5%。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30万个。

有记者问:自负盈亏后的文艺院团面对市场如何生存?孙志军说,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比如国家重点的京剧、昆剧院团、交响乐、民族院团等,以及涉及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没有列入转企改制的范畴,仍然作为事业性质,由国家财政保证它正常的运转。

孙志军说,对已经实施了转企改制的院团,政策也很明确,叫“扶上马,送一程”,仍然保持财政投入的基数不变,同时,转变投入方式,不像过去发人头工资,而是购买它的服务,进而使转制院团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好更快地发展。

赵少华介绍,通过改革,2011年全国表演艺术团体演出达到155万场次,比2008年增加64.5万场次。演出收入达到52.8亿,比2008年增长32.3亿。

132亿 前十月电影票房已超去年

今年截至10月底,国产故事片已经生产638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已经达到132.72亿人民币,超过了去年全年的票房收入。但是,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只有41.4%,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多年来国产影片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局面受到了动摇。田进向记者透露了最新的票房统计。

有记者问,今年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是否对国产电影产生了冲击?田进说,协议签署之后,给中国电影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造成这一现状的客观原因是进口影片对市场的强势冲击。主观原因或者说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国产影片的市场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十八大之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电影生产力,多生产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既有市场又有思想的优秀影片。”

100万 各类书屋遍及农村、工矿、社区

蒋建国说,新闻出版总署围绕如何让老百姓“读得起、读得到、方便读”的问题,建立了新闻出版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实施了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的“东风工程”,一期投入资金近4亿元,二期落实资金15亿元,民族地区群众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实施了提升国民素质的全民阅读工程,全国每年有6至7亿人参加全民阅读活动。服务农民的农家书屋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180多亿元,比计划时间提前3年建成农家书屋60多万家,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

农家书屋建设又推动了学校书屋、工矿书屋、社区书屋、连队书屋等各类书屋的建设,现在全国建成的各类书屋已经达到100多万家。

43项 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世界第三

有记者问到中国现在的“申遗”热。赵少华解释,“申遗”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在切实保护和管理好世界遗产的前提之下,充分地发挥世界遗产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了43项,在世界上居第三位。近几年,国家文物局适时加强了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及时将价值突出、保护管理到位的项目列入动态管理的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而且对申遗的项目在遗产的本体保护、周边的环境整治与民生改善、法律法规建设和保护状况的监督、巡视等方面不断加大管理力度。

149国 广泛签订国家间文化协定

“我们已经和149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协定,也开展了很多文化交流,比如文化年、文化节、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专题的文化展示等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赵少华介绍,“这几年也提出了很多文化交流的理念,不光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还要把外国的优秀文化引进来。”赵少华表示,我们的对外文化交流依旧有软肋,今后将在渠道、规模和方式上做更大的改进。

文化形成特色 篇3

一、学校团队精神的内涵

所谓团队,是指团结互助,相互激励,为承担共同责任,完成既定目标的集体。团队强调的是集体的整体业绩。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精诚团结,互相帮助,勇于奉献,相互协作的作风。团队精神的精髓是承诺,核心是奉献,本质就是团结互助。有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

学校团队精神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在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上,学校就是教职工的“家”。

教职工对学校有强烈归属感,把自己的前途与学校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学校的利益与目标奋斗。学校与教职工结成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共存共荣。教职工具有强烈的学校团队荣誉感,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关系时,坚持“个人服从团队,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

2、在教职工之间的关系上,表现为利益共享,相互宽容,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凝聚力强,团队的整体绩效高。

3、学校团队精神表现为教职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心投入。学校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教职工参与管理、决策。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尽职尽责,充满活力,热情洋溢。教职工精诚团结,善于合作,相互沟通,共同搞好工作,发展事业。

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为团队利益工作,推广团队声誉,才能做出一番事业,作为个人角色工作的人才会受到礼遇。每一位教师从各自的工作中得到的不单单是钱财,还有更多的东西,就是大家感觉到自己真正置身于一个彼此相互尊敬、相互信任、志同道合、宛如一个大家庭似的团体之中,大家共享成果荣誉或失败处罚,真正的荣辱与共。

二、培育学校团队精神的策略

(一)拟订课题方案,设计团队品牌

我们要把“培育学校团队精神”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研究,在实施课题研究前要调查研究本校教职工团队的基本情况,学习团队精神培育理论,组建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步骤、原则、方法等,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在理论指导、精心策划下的实践更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在研究中反思进步,在真情实感经营中培育团队精神,树立团队品牌。

在拟订方案时要注意团队精神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其系统性、感染性、人本性、活动性等。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感性阶段。这个阶段的特性是根据团队自身的定位,以及学校发展的环境,将“学校是我们的家园,岗位是我们的事业”的朴素理念根植于团队管理中,使教职工具有团队思想,具有团队意识。营造一个独特的文化氛围。

2、理性思考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整合校园文化和健全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个性鲜明的个体文化、年级组文化、学校文化,以文化要求人、规范人,让学校形成团队的磁场,强化教职工的团队意识。

3、精神升华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一种融汇、扩大。这时的精神已经进入团队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团队水乳交融的一部分,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形成共同愿景,具有团队思想

一个个体要自觉地融入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主人翁意识的觉醒;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又主要是建立在获得尊重、得到认可。给予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述权和监督权,让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规划、制度修订以及重大决策等,教职工的权利得到了保护,使其具有强烈的主人感,自觉地视校为家,视岗位为事业形成共同愿景,潜意识地具有团队思想。

1、培养参政议政的能力。我们管理者常抱怨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不高,实质的问题是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不强所致。如果教职工有比校长更高明的学校建设方略,教职工会时常指点当校长的。基于此认识,我校十分注重教职工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每期开学第一次教职工集中会的重点不是强调工作纪律,而是教育形势分析,学校发展定位,成功学校案例分析;校长每月至少要利用一次周前会的时间作月工作反思,谈学校发展的内外形势,讲最新教育动态等。让全体教职工认清形势,都能站在校长的角度审时度势,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教职工就会有话可说,有意见可谈。

2、给予参政议政的机会。目标共同定,制度共同商,事情共同做。制定目标是培育团队精神的过程,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展示团队精神的过程,更是各位教职工成长的过程。如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要多听教职工的想法,多研究学校发展的大、中、小环境,然后认真起草规划初稿,下发各年级组、教研、各处室,提交教职工讨论,最后形成完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过程应该成为教职工对主流价值观予以认同的过程,制度因工作需要而定,制度应从教职工中产生再进入教职工的工作之中。重大决策因学校发展而酝酿,应尊重绝大部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而决策。教职工很清楚地意识到目标是我们定的,制度是我们通过的,决策是我们建议的,当然,工作也是需要我们努力去完成的。共同愿景是团队奋斗的坐标和努力的方向,只有当教职工参与了愿景的规划,并把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职工个人的成长规划结合起来,内化为教职工的个人愿望时,这样的“愿景”才会激发出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指导教职工的工作行为,形成教职工的团队合力。

3、找准参政议政的切入点。引导个人发展规划应该是激发教职工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最好机会。个人发展规划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分析、现状分析、发展目标、具体措施等。鼓励教职工自行制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使教职工冷静地认识自己,同时便于学校领导了解教师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的需求,以马斯洛的人的需求理论为指导,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层次上合理满足教职工的需求,使其有满足感,有尊重感,无论出于报答,还是认同,使其团队思想深深扎根。

(三)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团队意识

要强化团队意识,必须健全激励团队发展的管理机制和构建评价体系。通过制度的创新构建和谐团队,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使评价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手段。

1、用人机制。用人制度是学校最重要的政策导向,在学校要形成一个公平竞争,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度,特别是那些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成绩优异的教职工,学校要大胆地起用。无论是选用领导、年级组长,还是聘用班主任、任课教师,我们首先看中的是人品,看中的是他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对于那些自以为是、喜欢当裁判,不爱当运动员的;工作华而不实、拈轻怕重、投机钻营的坚决不重用,并作为学校领导定点谈话的对象,教育帮助他,真心团结他。我校近几年实行了中层领导试岗制,年级组长任命制,新进教师招考制,教职工按需设岗、优胜劣汰制等。在学校形成了一种尽心尽力去谋事,真心真意去为人。主张当面开诚布公交心,心平气和沟通,反对背后乱讲,乱告状,鼓励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行事,不搞阴谋,不拉帮结派。作为学校领导要知人、容人、用人、塑人,在学校营造一种全心全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的风正、气顺、劲足的氛围。

2、管理机制。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品牌。学校要注重通过制度建设,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强化团队意识。学校出台了《教师从教十条规定》、《教职工工作要求》以及《领导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班子行政效能建设;规范了学校常规管理,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从严治校,依法治校,进一步增强化了纪律意识,强化了团队意识。

3、评价机制。根据培育团队精神的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职工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建立一套发展性教职工评价制度。我校建立了学习型年级组,先进教研组,文明班级等评选制度;积极深化年级组、教研组负责制的改革,强化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意识;设立每期岗位质量奖,以年级学科总评成绩为基数进行考评,增强教研组的意识;设立管理工作月发展性评价制度,每月校长对各处室、各年级的管理工作在其自评基础上进行评价,处室对所辖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发展性评价,促进条块工作团队意识的加强。

(四)整合文化资源,塑造团队形象

团队精神需要教育、训练,团队精神更需要文化感染。校园文化有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也有隐性文化、显性文化,还有校园外围的社区文化等。在培育团队精神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利用校园文化的感染力、校园活动的凝聚力、校园文化的辐射力来加强团队建设,培育团队精神,塑造团队形象。

1、整合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挖掘学校的历史,了解学校的昨天、今天,憧憬美好的明天。用过去的辉煌鼓舞人心,过去的教训鞭策前进。建立校史馆、荣誉室,编写校志等。学校发展应抓住各种机会促进团队精神形成。如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教学楼名、校徽、校歌以及校训、校风的提法,办学理念的提炼、诠释,办学精神内涵的发掘,办学特色战略的讨论等等,使全体师生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在校园的醒目位置展示教师的照片、心语和简介,会让教师以自己是这个光荣的集体中的一员感到自豪,也能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尊重之情。这些活动都能营造团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把办学理念识别系统的内容以不同方式在学习、办公及生活区域进行宣传,经常组织全校性的教职工活动,在教职工的工作中制造兴奋点,学生的大型活动教职工都会以不同方式组队参加,比如歌咏赛、拔河比赛、同心步走、读书汇报会以及年级组、教研组体育竞赛等。教职工在学校能找到快乐,能体现价值,从而有归宿感,为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2、整合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在活动中塑造团队形象。领导班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师,教职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骨干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学校领导要设计、要引领学校文化,学校工会、团支部要组织好每月的文体活动。校长要以人格魅力影响全校师生,让校长的治校理念在活动中得以渗透,让教职工的价值在活动中得以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老师们都说:是我们罗校长的人格魅力凝聚了教师团队,造就了一个和谐的校园,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形成了团队精神文化。

3、整合社区文化、学校文化,展示团队风采。积极发挥学校文化在社区中的辐射作用,主动走向社区,清扫街道、义务宣传、展板、歌舞等多种形式展示学校的风采;主动为社区作好提供场所、技术指导以及组织参谋等工作,在活动中展示团队形象。校园文化、团队精神在社区中具有了独特魅力,学校在社区的温暖中阔步向前。

文化形成特色 篇4

关键词:元江县,傣族,饮食文化特色

1 引言

傣族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三大主体民族之一, 主要居住在澧江、东峨、甘庄等平坝、热坝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 元江的傣族在民间文化艺术、饮食服饰、居民建筑、奇风异俗等方面都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并独具吸引力, 而饮食文化上的区别, 是最为感观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少, 元江傣族的饮食也慢慢具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饮食的特点。但是, 也因为这种饮食上的交融, 才使得元江傣族饮食更凸显特色。

2 元江傣族饮食的特点

2.1 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元江傣族终年以米饭和糯制食品为主食, 尤其喜爱糯食, 其糯制食品较多, 种类丰富。傣族具有特色的糯制品有笼粑、棕粑、麻脆粑粑、圆粑粑、米花、白饼粑粑、油炸团圆子、油炸小圆粑粑等等。这些糯制食品基本上在每个元江傣族人家都能吃到, 特别是在傣族的传统节日期间, 这些糯制食品更是不可少。现在, 许多糯制食品不仅是元江傣族待客的佳肴, 而且已经成为元江的特产, 送客的礼品。

2.2 口味以酸、辣为主, 喜食腌制食品

元江傣族嗜辛辣成性, 素有“无酸不成菜”、“不食酸脚打飘”的说法, 很多菜肴里爱放小米辣, 以增加食物的鲜味, 也喜食腌制食品。但元江傣族的酸辣味不及德宏、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的酸辣味浓。德宏、版纳的酸柠檬酸味为主, 辣味以新鲜小米辣的辣味为主, 辣味较浓。元江傣族的酸主要是酸角水的酸味, 酸中带点甜, 辣味主要是凉拌菜和作料中的小米辣味, 辣味稍偏淡。常见的腌制食品食品有酸猪肉、酸鹅肉、酸鸭肉、腌弯根、腌韭菜花、腌羊奶菜、腌鸭蛋;凉拌菜主要有凉拌芒果、凉拌黄瓜、凉拌韭菜等。

2.3 饮食制作以蒸、油炸为主

元江傣族的大部分糯制食品的制作都需要蒸的过程, 而且还不止蒸一遍, 如粽粑的制作。在包粽粑的过程中, 首先要用冷水将糯米泡软, 大概要10h左右, 然后将泡好的糯米蒸熟, 蒸熟后将糯米倒入容器中, 放入各种配料, 采粽子叶或芭蕉来包。包好后还需再蒸一遍, 让所放的配料入味方能食用。而常见的傣族油炸佳肴有油炸肉、泡皮、干黄鳝、油炸糯米花等。

2.4 食物品种多样

元江傣族常年有蔬菜食用, 除了普通的青菜、白菜、瓜果、猪鸡牛羊鹅鸭这些种类外, 元江傣族平常食用的菜类是其他民族菜肴中很少见的。元江傣族谚语中有说到“有头会动的都是肉、绿色的都是菜”。各种昆虫和植物的花、叶、根、茎、果实都可以食用。比如:蚂蚱、蚂蚁蛋、苦菜、臭菜、细芽菜、扁金刚、芭蕉花、凤凰花、弯根、弯根花、甘蔗尖等。这些菜肴都是原生态的野菜, 且一年四季都有。并且, 元江傣族还好食狗肉, 在傣族节日, 家中办红白事、乔迁, 或接待客人的时候都会有凉拌狗血这道菜肴。虽然说元江傣族在饮食上无太多的禁忌, 但是, 元江一些傣族支系在办丧事的宴席上, 忌食韭菜。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 认为韭菜生长很快, 割了有生长, 如果在丧事中食用韭菜, 会有家中很快又有人要去世的预兆。

2.5 佐料种类较多且独特

元江傣族饮食强调佐料的配制, 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 并且这些丰富多样的佐料都是天然的香料, 傣族食物中很少用人工合成的香料。元江傣族饮食中比较独特的天然佐料有香草、大芫荽、零陵香、料草等。当然, 元江傣族饮食中的佐料还有柠檬、小米辣、八角、草果、大蒜、葱、姜、薄荷、芫荽等。不过, 元江傣族在调制清炖类菜肴的佐料时, 一般不把作料直接放入汤内, 而是习惯将调制好的佐料另放一碗, 拿清炖好的食物蘸佐料吃, 这样食物和佐料都不容易变味。

2.6 饮食器具大部分比较天然

元江傣族的饮食器具主要是木制餐具、竹编器具、芭蕉叶、粽粑叶, 器具基本都比较天然。元江傣族吃东西除了吃小食品习惯用手拿着吃外, 一般在餐桌上吃饭都是用木制的或竹制的筷子。

3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

3.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南部, 东经101°39′~102°22′, 北纬23°18′~23°55′之间,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山脉南北走向, 以元江 (河) 为界, 西南支属哀牢山脉, 东北支属横断山脉, 两山脉逶迤向南延伸, 使元江河谷形成了东峨坝、元江坝等河谷盆地。元江县城气候全年炎热, 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元江傣族居住的地方物产丰富、动植物易生长、水资源丰富, 给元江傣族人民饮食提供了物质基础, 也影响了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比如, 元江傣族的食物材料种类多, 地上跑的各种家畜、禽类;水里游的鱼、黄鳝;田间地头的各种植物等等。这些丰富的饮食原料生产都依托于元江独特的干热红河谷气候。同时, 炎热的气候也大大影响傣族人民的饮食结构, 丰富的物产使元江傣族的饮食中荤素相对平均。因为气候炎热, 元江傣族糯制食品较多, 因为糯制食品含的水分底, 不容易腐烂。而且元江傣族比较喜欢吃酸和辣的食物, 一是可以增进食欲;二是元江雨季长潮湿, 食辣可以驱潮;再有就是元江傣族的食品腌制类和油炸类偏多, 这是因为当地气候炎热, 腌制和油炸食物不易变质, 能长时间保存。并且傣族饮食器具多以木制餐具、竹编餐具、植物叶子为主。这些植物除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外, 还对食物有保鲜作用。这是元江傣族人民的传统经验, 也是元江傣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写照。

3.2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元江饮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饮食结构和食物保鲜技术的改进上。民间流传着元江傣族人民的理想生活状况是“糯米饭、干黄鳝、腌鸭蛋、二两小酒天天干”。可见, 元江傣族的饮食最先是比较简单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元江傣族的饮食结构慢慢从简单变丰富、从荤素相对均衡到荤食偏多的转变。再从食物的保鲜上来看, 由于以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 虽然天气炎热, 但无经济能力购买冰箱等冷藏家具。这也是元江傣族食品以腌制、油炸、天然餐具的另一原因。

3.3 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元江傣族的饮食丰富多样, 除了因为“天然温室”的自然气候外, 还与元江傣族人民的勤劳息息相关。因为傣族人民的勤劳耕作与管理, 善于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 促进了元江傣族饮食的多形性发展。并且元江傣族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并且智慧的民族。元江傣族的许多食物都很重视“包装”, 比如用粽粑叶包的粽子、用芭蕉叶包的笼粑、用竹子编制的小笼装糯米饭和咸鸭蛋等等。这些“包装”最初并不是为了好看, 而是因为是这些植物都能增加食物的香味, 更重要的是能保鲜食物。并且现在许多元江傣族的菜肴最初也不是真正拿来做食物的, 而是作为药用。由于居住环境较为炎热, 为了预防痢疾、瘴气等带来的疾病, 就食用一些野生植物来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这些野菜有降热解毒、预防感冒等功效, 比如苦菜叶、苦菜花、臭菜、苦籽等。细芽菜还被元江傣族人民称为“睡眠菜”, 因为食用细芽菜能促进睡眠。这些野菜慢慢被放上餐桌, 不仅丰富了元江傣族的饮食, 还让元江傣族饮食向健康、生态的方向发展。

4 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发展

饮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给予传承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交融, 元江傣族饮食具有了一些其他民族的特点。这样的饮食特点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使其他民族更了解元江的傣族, 也能促进元江傣族各方面的发展。同时, 对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同样重要。因为现代电器的普遍使用, 傣族食品中许多因为便于保存的食物和特色“包装”的数量和品种将会减少。许多年轻一代已经不会包粽粑、笼粑、腌制各类酸肉和酸菜。因此, 对元江傣族饮食的传承和保护很有必要。用饮食特色文化发展经济是传承和保护元江傣族饮食文化特色的一条有效途径, 比如, 大力发展傣族“农家乐”。同时, 在原来的饮食特色基础上发展新的傣族特色菜肴也是促进元江傣族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族协会.元江傣族文化 (一) [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0.

[2]元江县志编篡委员会.元江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93.

[3]杨文娟.新疆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特色的成因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49~51.

[4]张昀, 成世勋.伊犁地区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之一) ——民族饮食文化结构的形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1 (4) :52~58.

[5]蒋英.川西各民族饮食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0.

[6]刘亚朝.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54~58.

强化管理 形成特色 提升品位 篇5

——汉留镇中心小学2011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学校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紧紧围绕市局有关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努力打造“精致校园、特色校园、幸福校园”。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学校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德育为先,打造具有良好形象的教师、学生群体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也需要具有很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学校一直坚持抓校本培训,开展有效德育,努力提高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

1、强化班子队伍建设,严要求,当好纽带,确保工作中执行力。学校通过行政办公会,认真组织班子成员进行学习,对班子成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坚持教好一门学科,管好学校一项工作,抓好一个年级质量。做到凡是要求教师的,班子成员必须先做好。处处、时时为教师带好头。保证学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执行有力。

2、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树典型,学习榜样,确保教师整体提高。学校利用教师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先进的教师事迹。通过学习吴邵萍、徐善兰等事迹,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在教师中形成共识,要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教师。学期初,学校的全体教师都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一位教师提出问题。学校还在本校教师中寻找典型,让教师能够更真切感受到如何做一名好的教师。

3、强化学生队伍建设,重形式,注重实效,确保学生素质提高。学校一直坚持“养成教育”,通过宣传栏提出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在校门口提出“进校三问”,每月进行“文明之星”的评比,让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同时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主题教育,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清明节祭扫、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歌演唱等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中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激发他们爱祖国、珍惜今天的生活。学校还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进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制意识。特别是对乘坐接送车的学生更是加大安全宣传的力度。同时还开展绿色生态教育,学校成功创建成“扬州市绿色学校”。

二、坚持课程改革,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

质量是立校之本,也是社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在“五严”背景之下,如何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市局从2010年提出高效课堂建设,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围绕市局提出的“预学-导航”模式开展探索。在市局组织的综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学校取得了优胜奖。

1、强化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学校由于班级、人数少,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不是太高,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坚持从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入手,分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明确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教导处对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进行明确分工,保证进行集体备课的时间。集体备课形成共同的教学思路,教师个人复备一是备班级学生的学情、二是备适合本班学生的问题,让教师的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得到充分体现。教导处、教研组通过组织教师展示课的形式,组织本组教师开展研讨,促进教师整体提高。教科室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教师沙龙,在学习、探讨中更新教师的理念。本学期,学校分教研组组织教师研究适合本学校、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

2、强化学生预学的有效性。“预学-导航”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要求很高。学校、班级认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家长会、家校E通等形式给家长提供科学的家教方法,要求家长加强对学生的督促。使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有效提高学生的预学能力,为课堂高效提供保障。

3、强化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学校定期组织各班小组长培训,提高组长在小组内的管理、协调能力。组织班主任研究班级内如何分组,确保组内学生能够起到很有效的帮教作用。使优生、后进生都能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动起来。

三、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特长的学生

学生的发展,不能单纯看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特长的合格人才,学校从多方面入手,积极组织各类社团,让学生学有兴趣,掌握技能。

1、以社团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学初,学校组织艺术、体育、棋类、轮滑、书法、写作等各类社团十多个,社团活动正常开展,每个社团都有教师进行辅导。各班级也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组织社团活动,每个班级至少组织一个社团。社团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锻炼技能。社团骨干在市镇各级各类比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合唱社团在市红歌演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四届“运河情”比赛中获得歌唱类、绘画类奖项十多项;六一镇艺术节上获得一、二等奖,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在省网络征文大赛上,我校有四位同学获得二、三等奖。

2、以体艺节为平台,助推学生特长形成。学校开展艺术节和体育节,红歌演唱、乐器表演、舞蹈等让学生的艺术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赶小猪、两人三足、乒乓球、跳绳、踢毽、拔河等既有传统的体育项目、也有趣味性强的游戏竞赛项目,使学生的锻炼技能得到了训练。在市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女子代表队获得第六名的成绩。体艺节期间,学校五百多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一批骨干大大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3、以阳光体育为载体,锻炼健康的体质。学校积极实施阳光体育活动,开学初,教导处排好大课间活动课表,各班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冬季开展跑操活动,学校组织跑跑操启动仪式,明确跑操的意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期结束,一至三年级学生累计跑步达到18000米,四至六六年级跑步累计达到24000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坚持后勤改革,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师生满意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充分说明了后勤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学校在积极按照市局后勤改革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寻求适合的后勤服务之路,努力让师生、家长满意。

1、以师生满意为宗旨。后勤改革让学校的食堂代伙的人数大大增加,从过去要求学生在校代伙,到现在学生主动要求代伙,这既是学生、家长对后勤改革的肯定,也是给学校食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开学初,就组织后勤人员开会,明确了后勤工作人员的职责,对后勤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强调:一是严把进货关,所有物品的采购一律按要求从惠民服务中心采购;二是严把过程关,食品操作严格按照规范来,保证师生吃上放心饭菜;三是严把供应关,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吃到饭、吃饱饭,吃上热的饭菜。学期中对食堂工作请学生或家长进行评议,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2、以提高服务为目的。学校的后勤四位工作人员都是由教师转岗担任的,面对学生人数的增加,菜品的增加,工作压力较大,学校要求四位同志共同探讨,寻求最好的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几经改革,目前已经能够很好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教师、学生、家长都对食堂的工作表示满意。

3、以改变学校环境为追求。由于经济的问题,学校的各项建设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但是学校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愉快学习。学校尽量让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功能,让每一块黑板都发挥宣传的功能,使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以上是学校一学期来开展各项工作的情况,在这过程中,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这也是学校在发展过程在所难免的。

1、高效课堂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推进高效课堂的过程中,一些观望、不理解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还需要不断加强引导。规范他们的教学行为,提高他们课堂的应变能力。

2、精致化管理工作还需要更精致。学校一些部位对精致化管理的理解还不够,总觉得还说的过去,这样的思想往往会影响学校工作。因此在今后工作中,还要责任再明确,分工再细化,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都有人管,不出错。

3、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再上台阶。经过近一年多的时间,学校开展养成教育,虽有效果,但不是特别明显,许多学生的习惯还需要纠正,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题活动还要进一步深入。

学生作文怎样才能形成特色 篇6

关键词:学生 作文 特色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有它鲜明的特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当然,学生作文,也应如此。如果许多作文,千人一面,缺乏鲜活,没有特色,那就是作文教学的失败。积自己多年之实践经验,我认为,有特色的作文必备“情感真挚、形式新颖、语言鲜活”三大特点。

一、情感真挚

感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而能动人心魄的情感绝非扭怩造作可得,绝非空穴来风,绝非无源之水。它来自于多彩多姿的生活,来自于实实在在的感受。如拘于校园,囚于教室,闭门造车,显然不利于作文能力之培养。作文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大千世界;必须让学生去接触大自然的日月星辰、花鸟虫鱼、青山绿水;必须接触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向万物发问、与世人为友、向社会学习。要千方百计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其活动范围,让他们写观察日记、生活随笔,主动地采撷百花之精,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有了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素材,就为他们书写真情实感提供了先决条件。我曾经让学生写自己最高兴和最悲痛的事,全班同学都写得很好,感情的抒发再也不是矫揉造做、无病呻吟,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如写母爱,有位同学题目为《母亲像空气一样》,用生动传神的细节表达出了她的真情实感:“妈妈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微笑着关切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轻轻地带上门”、“走近而又离开”、“妈妈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她的存在”……

二、形式新颖

以前的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统一批阅、统一评价,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所以,命题作文的形式一定要灵活新颖。

如:学生自己命题;补题再作;一材多题(教者仅提供材料);宽题分解;大题小作等。比如对“十六岁,我多了一份______”一题,如果填“烦恼”就比较常见,但如发挥想象,补题为“十六岁,我多了一份理性认识”、“十六岁,我多了一份蓝色的困惑”等,则显得新颖、灵动、不落俗套。

当然,所谓形式灵活新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结构新颖,即要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如果内容再好,感情再充沛,语言不生动,也会逊色不少,造成遗憾。学生的作文,追求的无非是一个精彩的开场、环环紧扣的正文、余味无穷的结尾。开门见山固然好,但设下悬念、留下疑问、造成震撼,又何尝不好?作文的结尾切不可冗长拖沓,总要把话说完、说透才算结尾,这是一种误解。其实,有分量、有力度的简洁的蕴含哲理的结尾更会给人留下联想的空间和思索的余地。

三、语言鲜活

要在语言上、在遣词造句上做到高人一等、不同凡响,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作者付出十分艰辛的劳动。广泛阅读名著名篇和时文,是写作的基础,也是语言的基础。要让学生与古人交流,与洋人对话,以积累语言、学习语言,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厚积而薄发。

文化形成特色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特色,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创新激励功能和引导学生自我成才功能。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个性的体现, 是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学校的独特标志。比如, 说到北京大学, 就想到“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提起清华大学, 就联想到“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校长认为:“学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和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传统等密切关联的;是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并且在校内达成高度共识, 并得到社会认可的。”

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以“追求卓越, 创和谐教育, 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己任,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形成的关系。我们认为,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校园内部环境和与校园有关的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的,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每一所学校因为不同的办学理念, 各自的发展历史、学校领导层的决策不同, 所处地区的生存环境不同, 因而在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 形成不同的构成元素, 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可以说, 校园文化建设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形式,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深化, 使学校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积淀校园文化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 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问题上, 不少地方或学校流于形式, 片面、肤浅、时髦等不良表征比较突出。如果不注重人的生存状态这个核心问题, 而一味地想着法子创建政绩、演绎新奇、管人治人……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只有在人文情怀中, 真诚地为了改善和完美师生的生存状态, 积极地关注学校发展, 不断地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为学校, 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 且有利于集体和个人的共同进步, 才算得上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具有一个和谐的, 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的环境, 学校就有一定的“文化” 内涵。人是文化中的核心因素, 一个能够使个人与集体和谐共生的举措, 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有人认为抓文化建设就是做好学校的绿化, 多做宣传工作就行了。其实这些只是改善了显性的文化外观, 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影响不够深远, 因为校园文化内涵体现一个 “人” 字, 是文化通过各种手段表达 “人” 和 “人” 之气韵, 忽视 “人” 之气韵是校园文化的一大误区。有人认为新建学校比在老校区内更容易发展校园文化, 从而形成了校园文化认识的又一大误区。事实上, 我们所在的老校区 (原桃源县第一中学)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发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先决条件。无论新老, 都要从学校的传统、现在和未来的整体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查缺补漏、重点建设, 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行总体设计。

我们桃源县文昌中学是一所由原文昌实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县第九中学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4000多名学生, 260多名老师, 其规模之大在全市首屈一指。原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也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校要办一流的学校、办特色鲜明的学校, 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 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聚人心, 规范人的行为, 才能办出特色,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文昌中学的办学经验来看,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积淀的过程, 积累是量的增加, 积淀是去伪存真, 是质的灵魂的凝聚。校园文化不能变成学校领导好恶的标签和标注说明, 要去除那些不合理的、互相干扰的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校园文化建设中重显性文化轻隐性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显性文化因为投资见效快学校都很重视。而隐性文化因其见效缓慢, 容易被学校决策层所忽略。但是事实上, 隐性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根本, 它不可能马上见效, 需要长期的积累、积淀, 需要全体师生长期经营才能逐步形成。正因为如此, 它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所以我们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 针对这一难点, 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 注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紧密结合, 互为促进, 在积累、积淀深厚的文化气韵上下工夫, 引导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活力。具体来讲, 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满足全体师生员工的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和信念需求来指导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真正变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 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

二、与时俱进, 注重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对人的根本要求, 自然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是知识和精神的圣殿, 是文化积累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是培养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其中教学方法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 我们在探索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自觉探索未知领域,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 又注重结合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 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 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010年4月7日至9日, 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我校举行, 来自全省100名名优校长就“如何唤起老师工作热情, 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进行了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为校园文化的传承提供空间, 也能为校园文化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机遇。我们学校大力进行数字化建设, 使教学、管理和服务实现自动化,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从而实现创新意识的充分碰撞;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使生活其中的师生员工拥有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拥有更为丰富的实验教学条件,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实的物质保障, 也为校园文化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

三、潜移默化, 发展德育特色

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我们认为, 在新形势下, 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 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往往会感到, 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应该说“隐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须有社会的参与, 包括社区、家庭、学校, 但作为学校来说, 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学校的“隐性教育”方法。应通过广泛的参与, 包括校长、教师、职工的广泛参与, 实现“隐性教育”所期望的目标。

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校倾力打造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生机的校园景观, 这不仅是让校园看上去美观, 更重要的是让校园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 感受美的气氛, 接受美的熏陶, 引导美的行为。我们学校校园里精致的绿化、盛开的各色鲜花, 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大楼的走廊里布置了著名科学家的画像, 陈列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句, 这些环境布置, 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注意到不少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建设本校的学校环境整体性的识别系统, 一般来说学校整体环境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由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建筑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将我们的办学特色渗透其中, 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例如我们想方设法让学校的每栋楼、每堵墙都“活”起来。学校给每栋教学楼安装了一条精铜雕刻的极富哲理和挑战氛围的大型标语, 如立志楼的“我主动, 我成才, 我自信, 我成功”;凌志楼的“细节决定成败, 信念决定高度, 追求决定品位”;鸿志楼的“惜时, 守信, 尚勤, 求真”。

“隐性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许多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的, 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达到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目标。我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有“学雷锋精神, 做雷锋式现代文明人”志愿者服务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祭扫烈士墓活动、“感受自然美、激发爱国情”的徒步旅游桃花源活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八荣八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教育活动、“共饮沅江水、保护母亲河”教育活动等。“隐性教育” 的教育方式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 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 现在不少学校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地用“隐性教育”的方法教育学生, 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学校德育, 强化“隐性教育”, 应作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 确定目标和步骤, 才能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使德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形成特色 篇8

一、办学理念的提炼, 在求索中坚定

我校确立了“学识致真、品行致善、艺体致美”的办学理念, 努力形成“文明、和谐、活泼、进取”的校风, “爱生、博学、严谨、乐教”的教风, “勤学、善思、扎实、严谨”的学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不断增强师生的文化底蕴, 形成“人人争做博学教师、个个争当阅读之星”的良好学习氛围。

我校以创建“诗韵流彩的书香校园”“礼爱盈心的和谐校园”“奠基幸福的阳光校园”为办学愿景, 通过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社团活动的构建等途径, 力求走出一条“艺术美校, 活动兴校”的特色办学之路。

二、学生与班级文化

学校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班级文化是作为学生文化的一种沃土。所以, 希望让每一个班都有成长的痕迹, 都能够有成长的温暖, 都能够有成长的方法。

学校围绕办学理念, 在教室内墙设计“雏鹰争章我能行”展板, 它分为必修章 (品质习惯) 、选修章 (兴趣特长) 、特色章 (安全自护章、阅读写作章) 和荣誉章 (精英章、金章、银章) 四大类, 其中必修章9枚、选修章10枚、特色章2枚、荣誉章3枚。每一项奖章, 学校都制定了具体的评比标准。通过雏鹰争章活动的开展, 力求在全体学生中实现“人人有向上的追求, 个个有攀登的行动, 天天有奋斗的目标, 常常有成功的喜悦”这一目标, 最终促进良好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激发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学生的人生底色刻满“书”的烙印。学校每天坚持“晨光阅读十分钟、阳光午后好读书、睡前温馨半小时”读书活动。1.早晨或中午学生到校后, 学生能很快地融入到班级的读书氛围中, 读书比较专注, 不做与读书无关的事情。2.各班准备一个笔记本, 由学生每天轮流记录班级读书情况, 写上每天读书表现好的学生, 最后由记录员总结出这一天大家总的读书情况并签上自己名字, 以便教师随时掌握。3.亲子阅读。睡前读书卡, 内容包括:读书时间、所读书目、读书情况自评、家长评价等。通过亲子读书活动的开展, 为学生构建阅读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班级时时、处处充满书香, 使读书成为学生生命的永恒。

三、教师与教学文化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 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 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阅读, 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 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的确, 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彩, 足以长才。同样的,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教师的引领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先具备“书香”品位, 从而为书香校园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秉承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教师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 增文化底蕴;读教学专著, 强教学实践;读教育专著, 悟学生心理;读报纸杂志, 知天下大事。通过开展博学教师评比等活动, 在教师中营造博学善思的读书氛围。

上好语文课, 抓实语文科研,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我校教师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 阅读课、作文课……上课和听课都是一种享受。我校的科研课题——省十二五教育学会课题《快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为教师研究书香校园建设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环境与设施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例如,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 在教学区楼道,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设计不同的“书香文化”主题:一楼 (低年级教学班) 以“走进童话”为主题, 用“书”型展板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童话故事及童话人物;二楼 (中年级教学班) 以“走进经典”为主题, 扇形展板上展示了经典诗文及译文、出处等;三楼 (高年级教学班) 以“成语文化”为主题, 六角形展板分别介绍成语知识及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故事等。不同的文化主题, 目的是一样的, 旨在激发和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让他们的人生底色上刻满“书”的烙印。漫步在这样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教学楼内, 师生的心灵受到了启迪, 思想受到了熏陶。

五、增强特色促进发展, 增添校园文化风采

近年来, 各校都在积极探索与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学校特色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到了建设学校特色对校园文化建设来说,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既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 同时又是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形成办学优势, 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 我校遵循“立足本校实际、面向全体师生、突出特色效应”的原则, 开展经典诵读和开发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 全力打造“书香·阳光”学校特色。同时, 学校还组建、支持各种社团的成立, 并适时提供思想教育和经验引导。我校以“体现学生需求、展现学校特色、整合师资优势”为宗旨, 拓展开发三大类别艺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类共19门校本课程。其中, “轮滑”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在市区轮滑比赛中屡次夺冠, 学校成为全国轮滑示范基地校、“阳光体育——中国轮滑运动定点学校”;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展, 激发了学生对这项运动的热情, 学校被授予河北省体育 (足球、田径) 传统项目校。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节”系列活动;《音乐课本剧》《儿童创意美术》等艺术类校本课程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特长发展空间, 为学校开辟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篇9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要形成办学特色, 首先就必须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把握要准, 对办学特色的特征理解要透。对办学特色的内涵和特征认识如果存在误区, 就很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色, 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对办学特色的内涵,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诠释, 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基于教育学理论的诠释, 认为办学特色是高等院校以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对办学优势进行选择和创造, 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追求和探索自身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逐步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办学模式;第二是基于管理学理论的诠释, 认为办学特色实质上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即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品质;第三是基于文化学理论的诠释, 认为办学特色实质上是学校具有的特色文化, 在精神、制度、行为乃至物质设备等各个层面都具有的文化意蕴;第四是基于哲学理论的诠释, 认为办学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是个性不断优化的结果。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 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 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但是, 无论是基于教育学、管理学、文化学、哲学的诠释, 还是评估方案的解释, 都可以看出办学特色的一些共性的特征。而正确把握这些共性特征, 是正确理解办学特色科学内涵的前提。笔者认为, 办学特色最显著的特点有:

独特性和优质性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无我有”, 是指本校独有、特别、鲜明的个性。独有, 是填补空白的意思;特别, 是不同一般的意思。“人有我优”, 是指本校优于其他学校的。“人无我有”是办学特色的“非质差异性”, 没有孰是孰非问题, 也没有好与坏的差异。“人有我优”则是体现了各学校的“质的差异性”, 存在优异问题, 存在好与坏的差异。

稳定性和认同性 办学特色是经过长期办学积淀形成的, 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 具有稳定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并能得到社会和公众的广泛认可。办学特色应该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持续显现, 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风格或传统, 并保持一贯, 不断强化, 要体现出办学理念和主观追求上的完美统一, 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同时, 办学特色也应该是办学实践中外露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一所大学受到社会认可的风格特点。

历史性和发展性 办学特色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办学特色是对过去办学历史的总结和办学传统的传承, 是在正确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懈追求和长期积淀的结果, 并会在较长时间、较大范围、较深层次上影响学校的发展, 它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活动的检验, 这是其内涵的相对稳定性、成熟性的体现。办学特色也要着眼于学校的发展前景和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外部办学环境的改变, 不断丰富、发展、更新、完善, 保持其动态的创新性和发展性。

多元性和整体性 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可以体现在总体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上, 体现在教育上的特色———教育模式、特色专业、人才特色等, 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 也可以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特色———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等。但是, 不管表现在哪个方面, 办学特色应该归结为一所高职院校所独有的优秀育人环境或育人方式, 它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应发挥独到的作用。同时, 办学特色的形成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认识———实践”的办学历程, 是在将教育规律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办学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体, 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特色思想、特色实践、特有社会价值、特定历史过程形成的学校整体层面的特定的办学风格。

在深入探讨了办学特色的特性基础上, 我们可以对办学特色下这样一个定义: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于其他院校的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 它是学校对自己办学经验的总结, 并在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发展, 进而形成的优良传统的结晶。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选择

在正确认识了办学特色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 还必须解决一个形成办学特色的路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主要应该在办学理念、培育模式、形成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办学理念 独到的办学理念, 是办学特色形成的灵魂。因为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学校办学思路与方略的高度概括, 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 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它深层次地反映了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 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战略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向。它是作为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 从根本上规范学校的各种行为。因此, 独到的办学理念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考察中外所有办学特色鲜明的院校, 无一不与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密切相关。1636年建校的哈佛大学始终坚持的是“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倡扬的是“教育不是为了求职, 而是为了生活”;麻省理工学院奉行的是“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芝加哥大学高举的是“研究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威斯康辛大学宣示的是“州的边界就是大学的边界”;北京大学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倡行的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等等。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理性认识, 它包含了对“办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怎样办好高职院校?”的理性思考, 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就将会有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和办学特色。各高职院校要结合自己的办学历程, 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 根据市场需求, 对高职教育规律的某个关节点取得独到的认识, 把它当作自己的办学理想、理念、目标、总体的指导思想, 贯穿于整个办学之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树立了, 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就有了目标, 办学特色才会逐渐地在高职院校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形成。

培育模式 在独到的办学理念指导下, 发展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是办学特色形成的核心。我们必须将独到的办学理念融入办学实践中, 在工作制度、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中, 形成一种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 首先要有工作制度作为保障。制度具有规制性, 它告诉人们能够干什么, 不能干什么, 给人们的行为规定了边界, 正因为如此, 制度可以使人们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结果。要形成办学特色, 不仅要进行制度创新, 而且要使这些制度为学校成员所认同, 成为所有学校成员的行为习惯。我们要把这些制度当作建设办学特色的手段, 使特色建设由机制来保障, 而不是由人治来保障, 并且在制度设计上, 要保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不能把特色建设只看成是少数人的事、领导的事。教师是办学特色形成的中坚力量, 他们在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通常承担学校办学思想的实践者、学校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学校新的特色的创造者三种角色。同时, 我们还一定要重视特色教育的“产品”———学生, 看学生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 是否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的质量和社会影响, 是办学特色的最终体现。办学特色的价值, 取决于学校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学生在社会上认可度越高, 办学特色的价值越大, 特色也愈鲜明。

形成文化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与学校相伴而生, 如影随形, 千姿百态。一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既不是短时期形成的, 也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办学历史的沉淀, 是学校传统和风格的长期积累, 它需要精心的培育。世界优秀的大学都具有历久弥坚的文化传统, 折射出一代代学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从而使学校具有很高的社会声誉和持续不断的影响力。高职院校一定要适应时代的特点, 学校的特色, 拓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发挥好服务功能。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 是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要在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面上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特别是要在校园文化的灵魂———精神层面上, 形成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 营造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可的以学校目标、教育思想、学校精神、校风学风、学校道德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传统。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提炼和培育学校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建立和健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富有职业性、实践性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环境的建设, 使之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结语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 走特色发展之路, 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办学特色,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 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 是赢得社会地位的关键, 更是高校参与竞争的关键。因此, 摆在各高职院校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我们首先必须对办学特色的内涵把握要准、对办学特色的特征理解要透, 同时, 要在办学理念、培育模式、形成文化等方面下功夫。不能为了总结特色而特色, 否则, 总结出来的“特色项目”既没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路, 又没有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的体现, 更没有形成稳定的态势, 无法升华为广大师生认同的办学风格。要把办学特色的思考与实践, 提升为一种办学理念, 并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战略联系起来, 成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指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S].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65-66.

浅谈电视民生新闻口语特色的形成 篇10

民生新闻中的情感传播

对于传播媒体来说, 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市场站稳脚跟。民生新闻赢得高收视率的原因是它的内容、表达方式, 特别是其语言获得了观众的共鸣。有的人认为,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 不存在情感传播的问题, 其实不然。因为事实本身是不会说话的, 在用事实说话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更多地研究受众的心理、关注电视新闻报道的情感传播, 就不仅能够以理服人, 更能够以情动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新闻强调客观、理性、中立, 不应该强调情感, 但笔者认为, 客观、理性、中立只是强调新闻中不能加入个人的主观意愿, 这并不等于电视新闻就不能传递情感, 营造共鸣。

民生新闻的口语风格

语言, 作为电视媒介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是彰显电视特色和增强画面表现力的重要补充, 合适的电视语言不但会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美的体验, 同时也会引发他们深深的思考和无尽的想象, 民生新闻的电视语言就把口语化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笔者认为,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外延是非常宽泛的, 既包括了文字符号, 指主持人、记者的语言, 还包括了一部分主持人、记者之外的被采访者的言语, 字幕和同期声是其中最鲜明的表现。

1. 说新闻带来亲切感。

民生新闻是以其独特的说新闻的方式深入观众灵魂深处的。说新闻是亲昵体裁, 能触及观众的灵魂深处。与纸质媒体相比, 电视能更有效地消除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产生沟通。全美报纸编辑人协会曾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新闻观念发生的变化, 认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调新闻的人情味、服务性和趣味性”。民生新闻节目中, 播音员成了主持人, 可以笑、可以唱、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 甚至可以舞, 镜头前的主持人带着完全自由和轻松的心情给观众献上一份丰富的新闻大餐。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可以说是说新闻中最典型的例子, 它通过主持人诙谐幽默、插科打诨式的语言, 以及经过充分发挥的文字表现功能, 以幽默押韵的标题来提高新闻事件的内在趣味性, 从而通过文字与画面的协调作用来强化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 最终打破了传统新闻的八股模式, 带给观众一种轻松、诙谐和愉悦的感觉。面对各种社会新闻, 它们主要采取一种人文主义的视角, 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 并通过在新闻中注入情感和人文关怀, 以特有的亲和力拉近了和百姓的距离, 赢来了观众的一片赞誉。

2. 主持人的核心作用。

主持人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核心, 在媒体与受众的沟通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生新闻说新闻的播报方式需要有合适的主持人, 如湖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有张丹丹、李锐, 《传真评谈》中有大龙, 《南京零距离》有孟非。而观众判断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标准也不再是端庄的仪态和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 说新闻主持人注重的是要有人缘、有个性, 观众会因为他们轻松、亲和的形象, 有效地感到亲近, 让人感到这样的主持人仿佛就出现在街头巷尾、就在老百姓的身边。其次, 主持人独特的说新闻方式, 暗示着他们与观众的平等。以前的播音员持着我播你听的观念, 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照本宣科地为观众朗读新闻稿, 给观众的感觉是盛气凌人、不可靠近, 而现在的民生新闻把重点放在怎么说而不是说什么上, 这样的新闻播报方式是在暗示观众, 我和你之间零距离。

3. 方言播报的推陈出新。

说新闻“火遍”大江南北, 一些地方电视台不断地推陈出新, 方言播报就是其中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其语言上的地域贴近性决定了它是自我认同的表现, 而从原来的第三人称新闻叙述方式转变为第二人称叙述方式, 使得电视与观众间的距离缩短、亲近性增强。主持人将这种俗语、口语、歇后语、比喻等观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作为播报新闻的主要语言, 把原来不喜欢看电视新闻的老人也拉到了电视机前。为了更贴近观众, 主持人有时候还穿上唐装, 用八仙桌来营造现场气氛, 播报的时候其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也很丰富。

需要引起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注意的是, 虽然民生新闻的崛起和发展离不开鲜明的口语化风格, 但民生新闻的产生仅仅只有几年时间, 掌握其口语化的写作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科学, 这就需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 在使民生新闻写作通俗化、生活化、娱乐化、故事化的同时, 特别需要避免过度和牵强附会的口语形式, 使其不致走向泛娱乐化、庸俗化、哗众取宠的状态。■

改变教改教研方向,形成办学特色 篇11

如此说来,教研和教改方向该动了,必须朝有利于教育教学方向动,必须有助于教师互助交流方向动,必须朝资源共享方向动。

我们的教学有几十年,对于教学该一种比较最佳说法了,而且应该用这种说法培养一代名师进而影响几代学生,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同时提高素质。难道这样不能全面快速提高教师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吗?

不改变教改和教研方向,学校已无生存之路,没有学校特色,学校教师就没有发展之路。

“所谓特色学校就是能出色完成教育任务,在整体上具有独特性,具备稳定和优秀的个性风貌的学校。不同于一般的制度化、标准化学校。”常年以来,我们总是片面地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开设几个特长班,只要学校的特长班办得有声有色,那就算是有特色的学校。我认为办特色学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我们有不少学校为了办成特色学校,开设了不少兴趣班,本来无可厚非,可一旦它被单列开来,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如果经常占用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那么它将不被家长所接受,还有的学校本末倒置,今天开设这个兴趣班,没几天又开设那个兴趣班,学生东学点,西学点,结果一样都没学好。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无论你走什么样的特色之路,都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任何创新的举措一定要结合实际,千万不能盲目跟从,比如课堂座位的摆设,一定要考虑班级的学生人数,排列的形式产生的效果是否有利于教学。记得刚推行新课程改革后,有些教师出外学习,看到人家上课把桌椅摆成圆形,回来也照着样子学,结果人太多终于摆出来,上课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

一个有特色的学校一定是真正实现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地方,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很难办成有特色的学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知识不断更新,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我们需要奋发进取,努力探索,尽快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一个举措要真正实施的好必须要从下至上,有配套的制度保障,这样执行起来情况会更好。因此,要充分动员鼓励师生发挥他们的能动性,献计献策。

在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中,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条件制约,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找准办学特色的突破口

办学的独特性是学校特色的基本属性,也是学校特色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创造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办学风貌的学校,就必须找准突破口,并根据学校的实际寻找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最优方式和最佳途径,形成独特的办学思想、办学内容、办学策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优”。

2校长树立办学特色观

陶行知先生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一所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必须拥有一位高素质、有特色的校长。这样的校长,有强烈的特色意识、渊博的文化知识、独特的教育思想、完善的个性及出色的管理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创办出具有特色的学校来。

3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育人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要形成办学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可以说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发现教师特长是创建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

4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一个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理论”,用以指导其办学行为,才能找准学校改革富有特色的主题,确保学校特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而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论”,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在规范管理学校中形成办学特色 篇12

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在我们上海市教育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是有效的。农村走向城市,老百姓渴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在优秀的教师、校长缺乏的情况下,资源扩大一定是有效的,但肯定要注意适应、适合、适度。

我们先要有规范的教学行为,才能逐渐变得优秀。我们现在缺少规范的、优秀的校长,有了校长进行规范的办学,才能办出优秀的学校。比如说,教师的教学要从知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然后才是到智慧阶段。一位教师首先要学会正确地做事、规范地教书,然后才是有特色地去提炼自己的教学思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校长要正确地、规范地管理学校,然后才能形成办学特色。我认为,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在一定阶段内肯定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好在优秀的学校把管理的专业标准、质量标准、管理系统等带到新的学校、新的区域,培植培养其他校长,构建新的教师队伍。

但学校规模要适度,如果规模超过了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问题。当年浦东新区雨后春笋般地办学校,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是适合的、有效的。但是,今天浦东新区要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我认为这是对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就要理性地反思,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这样的。瑞士的一所大学3000学生,但有1000多名教师,每天校长要到每个实验室去走一走、看一看。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师工作5年而没有与校长交流的机会,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学校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要提炼教育的内涵,提升办学的品质。何学锋校长提供了一个范例,在闵行区的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闵行区实验小学就应传播学校的管理文化,辐射质量标准,培育一批优秀教师。

上一篇:场景视听说下一篇:渗透式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