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2024-06-02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精选6篇)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1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对于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力量、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高办学效益等起着关键作用。桃源县文昌中学以“追求卓越, 创和谐教育, 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己任,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形成的关系。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特色,显性文化,隐性文化,以人为本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教育导向功能、创新激励功能和引导学生自我成才功能。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个性的体现, 是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学校的独特标志。比如, 说到北京大学, 就想到“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提起清华大学, 就联想到“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校长认为:“学校办学特色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和一个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传统等密切关联的;是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并且在校内达成高度共识, 并得到社会认可的。”

湖南省桃源县文昌中学以“追求卓越, 创和谐教育, 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己任,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与办学特色形成的关系。我们认为,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校园内部环境和与校园有关的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 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创造的,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每一所学校因为不同的办学理念, 各自的发展历史、学校领导层的决策不同, 所处地区的生存环境不同, 因而在校园文化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 形成不同的构成元素, 表现出不同的个性, 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可以说, 校园文化建设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形式, 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深化, 使学校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以人为本, 积淀校园文化

当今中国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阶段, 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这个问题上, 不少地方或学校流于形式, 片面、肤浅、时髦等不良表征比较突出。如果不注重人的生存状态这个核心问题, 而一味地想着法子创建政绩、演绎新奇、管人治人……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只有在人文情怀中, 真诚地为了改善和完美师生的生存状态, 积极地关注学校发展, 不断地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为学校, 为全体教职员工服务, 且有利于集体和个人的共同进步, 才算得上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具有一个和谐的, 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发展的环境, 学校就有一定的“文化” 内涵。人是文化中的核心因素, 一个能够使个人与集体和谐共生的举措, 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有人认为抓文化建设就是做好学校的绿化, 多做宣传工作就行了。其实这些只是改善了显性的文化外观, 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影响不够深远, 因为校园文化内涵体现一个 “人” 字, 是文化通过各种手段表达 “人” 和 “人” 之气韵, 忽视 “人” 之气韵是校园文化的一大误区。有人认为新建学校比在老校区内更容易发展校园文化, 从而形成了校园文化认识的又一大误区。事实上, 我们所在的老校区 (原桃源县第一中学)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发展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先决条件。无论新老, 都要从学校的传统、现在和未来的整体通盘考虑、全面规划、查缺补漏、重点建设, 对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行总体设计。

我们桃源县文昌中学是一所由原文昌实验中学、桃源县进修学校初中部、桃源县第九中学初中部三校合并组建成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4000多名学生, 260多名老师, 其规模之大在全市首屈一指。原三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不同,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也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校要办一流的学校、办特色鲜明的学校, 需要融合三校的文化优势, 需要共同的校园文化凝聚人心, 规范人的行为, 才能办出特色,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文昌中学的办学经验来看,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和积淀的过程, 积累是量的增加, 积淀是去伪存真, 是质的灵魂的凝聚。校园文化不能变成学校领导好恶的标签和标注说明, 要去除那些不合理的、互相干扰的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校园文化建设中重显性文化轻隐性文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显性文化因为投资见效快学校都很重视。而隐性文化因其见效缓慢, 容易被学校决策层所忽略。但是事实上, 隐性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根本, 它不可能马上见效, 需要长期的积累、积淀, 需要全体师生长期经营才能逐步形成。正因为如此, 它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难点。所以我们在办学的实践过程中, 针对这一难点, 充分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 注重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紧密结合, 互为促进, 在积累、积淀深厚的文化气韵上下工夫, 引导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活力。具体来讲, 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紧紧围绕满足全体师生员工的心理需求、物质需求和信念需求来指导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真正变为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 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

二、与时俱进, 注重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已成为时代发展对人的根本要求, 自然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校园是知识和精神的圣殿, 是文化积累和创新的重要场所。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是培养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其中教学方法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关键, 我们在探索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一方面,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自觉探索未知领域,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 又注重结合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 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 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强有力的保证。2010年4月7日至9日, 全省名优校长论坛在我校举行, 来自全省100名名优校长就“如何唤起老师工作热情, 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进行了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能为校园文化的传承提供空间, 也能为校园文化培养创新意识提供机遇。我们学校大力进行数字化建设, 使教学、管理和服务实现自动化,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从而实现创新意识的充分碰撞;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使生活其中的师生员工拥有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拥有更为丰富的实验教学条件,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充实的物质保障, 也为校园文化增添更多的现代气息。

三、潜移默化, 发展德育特色

我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 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我们认为, 在新形势下, 根据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特点, 强化“隐性教育”是改进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回忆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往往会感到, 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应该说“隐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须有社会的参与, 包括社区、家庭、学校, 但作为学校来说, 重要的还是要研究学校的“隐性教育”方法。应通过广泛的参与, 包括校长、教师、职工的广泛参与, 实现“隐性教育”所期望的目标。

学校要强化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我校倾力打造彰显“和谐”之美和“发展”生机的校园景观, 这不仅是让校园看上去美观, 更重要的是让校园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 感受美的气氛, 接受美的熏陶, 引导美的行为。我们学校校园里精致的绿化、盛开的各色鲜花, 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在大楼的走廊里布置了著名科学家的画像, 陈列了发人深省的名人名句, 这些环境布置, 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注意到不少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注重建设本校的学校环境整体性的识别系统, 一般来说学校整体环境识别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由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形成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由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形成的行为识别系统;三是由校徽校服、校旗校歌、建筑风格等形成的形象识别系统。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努力将我们的办学特色渗透其中, 有利于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 例如我们想方设法让学校的每栋楼、每堵墙都“活”起来。学校给每栋教学楼安装了一条精铜雕刻的极富哲理和挑战氛围的大型标语, 如立志楼的“我主动, 我成才, 我自信, 我成功”;凌志楼的“细节决定成败, 信念决定高度, 追求决定品位”;鸿志楼的“惜时, 守信, 尚勤, 求真”。

“隐性教育”的目标是通过许多主题教育活动实现的, 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作用于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达到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的目标。我们开展的主要活动有“学雷锋精神, 做雷锋式现代文明人”志愿者服务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祭扫烈士墓活动、“感受自然美、激发爱国情”的徒步旅游桃花源活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八荣八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祖国在我心中”爱国教育活动、“共饮沅江水、保护母亲河”教育活动等。“隐性教育” 的教育方式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 是符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 现在不少学校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地用“隐性教育”的方法教育学生, 但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学校德育, 强化“隐性教育”, 应作整体的、系统的设计和安排, 确定目标和步骤, 才能使之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使德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 对于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优化管理途径、提升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整体提高办学效益等起着关键作用。在凝聚“崇尚美德、器重才能、追求和谐、关注发展”校园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期望学校能够形成“德能双馨, 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 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学能力突出, 有口皆碑;学生道德品质好、文明程度高、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人际关系和谐、学生身心发展和谐、全面自主发展。创生“一校一品”特色, 进而通过静态的物质文化“塑形”, 动态的行为文化“植根”, 实现校园文化的全方位“显效”, 开创了闪烁着创新光芒的校园文化建设路径, 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益的“轻轨”上运行, 有力地促进了全校师生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2

本文研究了高校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方面存在的倦怠现象,在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表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实践支撑.

作 者:李彦江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273165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717 关键词:高校   学生干部   工作倦怠   应对策略  

★ 优秀学生干部自我评价

★ 高中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评价评语

★ 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

★ 学生干部年度总结

★ 学生干部求职信

★ 座右铭学生干部

★ 优秀学生干部

★ 学生干部工作报告

★ 学生干部工作总结精选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04-02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的方式上存有差异,在发展上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国内重点高校和省属其他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具有独特之处:一是隶属于地方政府,在办学条件和经费投入上。较多的受当地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办学起点较低,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在实现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中,生源质量基础不足。三是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结构单一,本科专业学科背景和内涵不丰富,新专业和学科的生长点较少。四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整体结构上尚未形成合理的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从而限制了科学研究的层次。

总体而言,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初期对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都比较明确,即突出其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但在实际办学的过程中,却偏离了这种定位,直接导致了其目前发展中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影响办学质量。为了尽快收回建校投资,解决办学经费短缺的困境,有些学校不顾自身承受能力,极力扩大招生规模,使学校办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滑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领域中的无序现象,影响了社会稳定。

第二,忽视自身专业特色,浪费教育资源。学科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大而全,不考虑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不仅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学科特色,而且导致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专业重复建设,浪费了教育资源。

第三,缺乏创新培养模式,脱离区域需求。由于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上缺乏了解,培养模式上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尚未形成本校的特点。服务社会的针对性不强,加之社会对这些学校还不十分了解,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新路径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发展战略,作为大学精神的结晶,办学理念反映着大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主导着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制订,首要任务就是要创新办学理念。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以培养人为核心任务的一种社会活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相应层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科学合理的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和类型,其前提要深刻认识自身的特征、地位和功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同时也是该地区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立足本地,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相协调的良性互动。

第二、树立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培养适合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一最终目标指向内在的规定了不同地域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上,不仅要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应有之义。与此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特色,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从而彰显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师资队伍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第一、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这项工作必须以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各项指标。

第二、积极采取引进、外聘等方式引入新的师资力量,增加师资队伍活力。尤其是对于学科和专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必须制定优惠政策,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举的原则,吸引他们前来“安家落户”。

第三、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一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二是优先安排学术梯队中的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选送他们到国内重点大学和国外学校参加访学进修,帮助他们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

第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其中包括分配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聘任制度等,践行“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使广大教职员工找到归属感,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

第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本校实际、具有本校特色和社会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促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六、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办学特色

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走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创新的特色办学之路是其必然选择。产学研相结合。凸显本校的专业特色。特色学科和专业是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体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设定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目标时,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不但要考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要洞悉国内外科技发展的趋势,更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的学术地位和水平、优势、科研实力。

四、在地方政府层面上,要加强产学研沟通与合作。

地方高校自身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等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地方政府在进行本地发展规划时必须依据“教育先行”的指导方针,及时有效的建立产学研的沟通渠道,充分有效的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当加强与当地企业和地方院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预先向地方院校提供所需专业人才的数量和类型,促使地方本科院校实行可预见性的招生和就业计划。在社会层面上,要调动社会资金支持办学。益的互利双赢。

长效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是关键,地方政府的支持是这类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社会各界的支持则是其有益的补充。因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对校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寻求多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金会庆.祸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刘 斌.注重优质培养注重个性发展.教育与现代化.2005.

[3] 方 明.谷成久.现代大学制度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4] 安徽三联学院第二次学科建设与教学研讨会资料.2008.10.

[5] 安徽三联学院学报.2008.10.8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4

一般认为,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4]。但特色农业可充分发挥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效缓解农业的弱质性。相关研究表明,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宜采用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形式,将小规模家庭生产转变为与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将以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转变为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这样,可在特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再造市场优势,进而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5,6]。

河北沿海地区含秦皇岛、唐山、沧州3 市,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7],在促进京、津、冀及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 年11 月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确定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实现该规划所确定的特色农业发展目标,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类型

农业产业集群可从生产对象、产品形式、生产要素、基地类型等多角度进行分类。为直接表达特色农业的“特色”,研究者多按特色农业产品类型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8~10]。依此,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特色种植业集群

(1)水稻种植。据调查,唐山、秦皇岛2 市拥有稻田面积达6.67×104hm2,单位面积产量达9.3 t/hm2以上,所产稻米占河北省总产量的91.54%,占华北地区总产量的36.86%。自20 世纪90 年代起,河北沿海地区大力推行稻蟹共作生产技术,稻田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4.34×104元/hm2和1.14×104元/hm2,比单一种稻增加了43.67%和51.76%。由于采用该技术不施用杀虫剂等农药,稻米被消费者认可为“绿色食品”,售价高于普通稻米0.1 元/kg~0.2 元/kg[11]。

(2)高效作物种植。据调查,2012 年河北沿海地区专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4×104hm2,优势油料作物发展到22.0×104hm2。瓜菜种植产业在抢占京津市场的同时,逐步建成了一批出口基地。秦皇岛市抚宁县优质甜玉米、卢龙县马铃薯和甘薯、青龙县中药材生产等均形成较大规模,特色农业之乡达到6 个;唐山市各县、区设施瓜菜、食用菌、特色杂粮种植等也产生了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沧州市“青青”牌蔬菜,无公害特色配菜畅销不衰,脱水菜和腌渍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花卉产业发展迅速,部分产品走出海外,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特色林果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林果业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秦皇岛市大力发展樱桃、板栗、核桃、葡萄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树种、品种,2011 年全市有88.06%的行政村栽培果树,果品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36%。“天宫”牌大樱桃、“龙富”牌苹果,“碣石牌”玫瑰香葡萄均为河北省农业名牌产品[12];唐山市2012 年果品总产量近260×104t,果品产业总产值近130×108元。其中,板栗、核桃、鲜桃和葡萄总面积分别达到8.5 ×104hm2、3.0 ×104 hm2、1.8 ×104hm2和0.8 ×104hm2,设施果品栽培面积达到1.53×104hm2,樱桃、李、山楂、磨盘柿、香白杏、枣等特色小杂果栽植面积逐步扩大;沧州市2011 年果树栽植总面积达到17.55×104hm2,各类果品总产达13.9×108kg。其中红枣、梨树和苹果及其他杂果面积分别达到12.50×10104hm2、3.2×104hm2和2.17×104hm2,产量达到5.75×108kg、6.1×108kg和2.05×108kg[13]。

1.3 特色养殖业集群

(1)水产养殖。据调查,河北沿海地区拥有浅海湿地、滩涂湿地和池塘湿地面积分别为32.64×104hm2、9.47×104hm2、2.25×104hm2,为发展湿地农业提供了优势资源。秦皇岛市昌黎县采用吊笼养殖方法,利用浅海湿地养殖扇贝,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达到6.90×103kg/hm2、2.35×104元/hm2和1.30×104元/hm2。唐山市曹妃甸区利用滩涂湿地建设工厂化水产养殖场,单位面积产牙鲆鱼26 kg/m2,创产值1560元/m2,实现经济效益1053 元/m2。沧州市中捷水产养殖场年产鳎目鱼达3.5×104kg,市场售价高达150 元/kg。实施滩涂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海水池塘主要生产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等,淡水池塘主要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11],均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

(2)畜牧养殖。据调查,2011 年河北沿海地区完成畜牧业产值515.68×108 元,占河北省畜牧业产值的30.80%。其中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148.32×104t、79.38×104t和205.20×104t,占全省总产量的35.43%、18.98%和43.95%。沧州市形成了肉鸡、肉鸭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毛皮动物养殖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唐山市已建成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区)559 个,年出栏生猪500 头以上规模化猪场2003 个,年存栏2000 只以上规模鸡场5861个;秦皇岛市也逐步形成了抚宁县生猪生产基地、青龙县肉鸡生产基地和昌黎县皮毛动物生产基地。

(3)综合种养。据调查,河北省沿海地区拥有沼泽湿地农业资源25.91×103hm2,过去一直处于单一经营状态,或单一植苇,或单一进行水产养殖。近年来,相关县(市、区)广泛推行了苇蟹、苇鱼以及苇鱼蟹共作等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即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苇鱼蟹共作生产模式,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62×104元/hm2、2.90×104元/hm2;采用苇蟹共作生产模式,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51×104元/hm2、2.81×104元/hm2,比单一植苇或单一养殖均有有了成倍提升[11]。

1.4 特色加工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较快。目前,秦皇岛市拥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 家,基本形成了以粮油、酿酒葡萄、畜禽、甘薯、水产品、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和干鲜果品、林木、奶品、甜玉米、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唐山市形成了乳品加工、畜禽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水产加工和林板加工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七大主导农产品加工产业[14];沧州市拥有省级重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36 家,国家级重点企业4 家。加工产品有梨汁、枣汁、枣酒、蜜枣、冬脆枣等10 大类40 个品种,远销海外。

1.5 休闲观光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强劲。秦皇岛市实施了“旅游立市”战略,目前全市规模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已达57 家,乡村旅游经营农户3000 余户,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人数已达4 万余人,年营业收入可达7.6×108 元[15];唐山市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新建了“龙泽谷农业科技园区”、“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农业观光产业项目;沧州市兴建了一批无公害特色蔬菜观光、采摘、品尝等农业休闲旅游基地,集特色养殖、种植及餐饮休闲服务为一体,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表明,区域资源优势、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等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间自然资源的差异引起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的集聚。

2.1 资源禀赋诱导

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强,植物生长、动物繁殖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条件,使不同自然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类型,特别是特色农业对地域的依赖程度更大。这种地域差异以及社会资本的趋利性,诱导部分农业产业在某一区域内快速集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以河北沿海地区池塘养殖业集群形成过程为例,上世纪80 年代初,由于该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资源,引入海(淡)水发展水产养殖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诱导了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掀起了沿海滩涂开发热潮,水产养殖业迅速形成。随之,饵料加工业、冷冻保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迅速发展,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集聚。此后,水产养殖品种逐步增多,特色养殖逐步兴起,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实现了逐步扩张。

2.2 产业链条延伸

现代农业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项产业,内含种苗生产、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新领域。实际上,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也多由产业链条延伸而成。以秦皇岛市葡萄酒工业集群形成为例,自1983 年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秦皇岛市昌黎县诞生后,该市立足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特别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行了酿酒葡萄标准化和有机化种植。随之,出现了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热潮。酿酒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与葡萄酒相关的观光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也逐步兴起,产业链条实现了快速延伸。仅25 年的时间,秦皇岛市就建成了省级葡萄酒产业聚集区。

2.3 龙头企业带动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以平等交易为主,也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关系。特别是龙头企业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等多项功能,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2005 年,香港金土经贸公司与意大利GF、RK集团共同在唐山市乐亭县投资6987 万美元,兴办了全外资股份制企业———河北欧意金土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自投入运营以来,相继建设了国际苗种繁育中心和现代化果品加工企业,实现了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的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成为集品种引进、试验推广、果品加工、仓贮保鲜、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外向型、现代化果品生产、加工、贸易企业[16]。公司在相关村队建立了面积达2.73×103hm2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链条,带动了本县及周边地区特色果品生产、果品运输等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果品业产业集群。

2.4 农业文化传承

不同农业区域由于发展历史、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不同,形成了独有的农业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传统文化,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自然形成了本地根植性特征。尽管这种根植性受到新技术应用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农业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地域品牌效应,使相关产业只能在该区域集聚,并形成比较优势。以沧州市红枣产业集群为例,其形成过程就具有极强的特色农业文化传承特征。该市红枣种植等具有3000 多年的历史,“红枣文化”地方色彩浓厚。改革开放以后,沧州市红枣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升。2013 年种植面积达到13.07×104hm2,年产量达45.5×104t,均居全国首位。依托红枣生产建立的加工企业多达800 多家,创立了“沛然枣汁”、“千童枣酒”、“好想你红枣”等知名品牌20 多个,成为沧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5 市场环境催生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也是市场环境催生的结果。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更加复杂,农业产业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企业要想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融入相关产业集群之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的日益丰富,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合作意识逐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为企业间实施合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17]。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的变化,使河北沿海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及产出状况、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稻蟹共作技术的推行有效增加了稻田资源产出,所产无公害稻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产河蟹顺应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与之相关的育苗、农产品营销及保鲜、加工等配套产业逐步集聚,形成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企业加入到农村新型合作经营组织之中,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催生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6 政府行政推动

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首先,河北省人民政府确立了“一产抓特色”的总体思路,制定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各市、县也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提出了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其次,河北沿海地区以建立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园等形式,提供了交通、电力、电信等公共产品,成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空间载体和物流、人流、信息流运行的桥梁。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投资收益,吸引了相关企业在该区域的集聚;再次,各级政府提供的减免税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激发了区域对相关企业集聚活力,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此外,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一些专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相继建立,构建起企业之间、农户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等在市场、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机制,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见,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比较,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仍然较小,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区域协同效应尚未发挥

国外发展经验表明,与一般农业产业集群相比,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更为显著的地域特征、产品特色和品牌影响力。2012 年7 月,河北省制定了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提出了农产品供给、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收入等七大类26 项具体指标,但仍对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仍缺乏统筹安排。由于尚未建立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省级领导(协调)机构,各市县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沿海与内陆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不尽明确,导致出现了产业雷同及农产品同质现象。同时,现行的“土地细碎化分散经营”方式导致特色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流通体系等建设还未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区域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3.2 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受限

产业链条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运营形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可使产业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状态,向下游延伸则进入到市场开发环节。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之下,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仍然较小,特色农产品仍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在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够,导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受损,集群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尚未形成,生产规模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生产、销售能力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的聚集效应。

3.3 外部环境支持依然乏力

尽管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但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和综合产出效益较低,社会经济实体与农业合作或对农业支持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尚未在区域内健全产业集群多功能网络系统。特别是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特色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幅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经营效益。这与社会资金的趋利性形成较大反差,制约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关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仍然较少,各种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依然存在,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待改进,农村公共管理体制以及金融支撑体系尚待完善。所有这些,均导致河北沿海地区内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难以实现依据市场需求合理流动,各种资源在区域内难以依据市场规则实现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到特色农业集群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3.4 资源利用水平尚待提高

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力不断增强。河北省沿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虽高于全省平均值,但土体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开发其他特色作物种植难度较大。农业生产设施年久失修,部分区域河道、渠道淤积问题严重。自然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人工配置水资源受限。河道、水库等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亟待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水质咸化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多、速度较快,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多元化服务体系尚待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较慢,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不够。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的第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特色农产品的多功能开发尚未到位。所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资源利用水平。

3.5 产业集群竞争不够充分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集体声誉和社会信任,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竞争优势。但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品多具季节性等特征,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就集群内部竞争而言,由于所生产的水产品以及果蔬产品等必须保持其鲜活性,才能体现出较高的市场价值,这使农户在与其他经营主体的交易过程中多处于被动地位,集群内部竞争难以实现。就集群外部竞争而言,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仍然较低,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仍不尽到位,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就竞争外部环境而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健全,产品的地域标识缺乏监督机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给集群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2011 年秦皇岛市昌黎县部分企业生产假冒葡萄酒产品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之后,直接影响到区域内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发展。

4 促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国家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地区,理应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4.1 制订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产业集群区域协同效应较低、产业链条较短、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和中共河北省委提出“一产抓特色”的具体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应把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协调机构,立足现有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发展基础,科学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用“市场观”引领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增强各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用“大农业”理念发展农业,充分挖掘产业内涵,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展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树立“大生态”发展理念,促进特色农业的循环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2 构建多元产业集群发展投资体系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现阶段,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投资主体单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呈降低趋势,投资数量及投资结构明显不能满足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投资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位一体、结构优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投资体系[18]。各级政府应在全面落实中央对农民直补和综合补贴政策的同时,保持对农业投入增长的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府资金的投向与重点,确立支持范围,引导社会资金的集聚。政府资金应重点用于科技服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应方面,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4.3 创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特殊的资源优势、毗邻津京的区位优势以及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与自然法则,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和“教科经”深度融合的机制[19],进而将现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农业育种(苗)、种(养)植、加工、销售各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程度;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兴办家庭农场等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转移,进而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和设施装备能力,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益;通过构建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市场化带动品牌化,以现代化带动集约化。

4.4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需不断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在科技支撑方面,应逐步提高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鼓励相关企业成为特色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注重发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各类科技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不断提升特色农业的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在人才支撑方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使农民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组织形式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营组织等方式,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推动集群内部各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政府科学规划与投资引导,解决产业雷同及农产品同质现象。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体制以及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活化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传承特色农业产业传统文化。

4.5 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在于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而产品优势集中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供应丰富,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虽初具规模,在华北地区农产品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销售难”仍然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顺应世界绿色食品运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河北沿海地区应努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引导广大消费者逐步增强品牌忠诚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期货市场等现代交易方式。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引领生产、规避风险的作用,支持各类龙头企业兴办物流实体,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从事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服务,进而实现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增效。

摘要: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的部署,调查了河北沿海地区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及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确认资源禀赋诱导、产业链条延伸、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文化传承、市场环境催生、政府行政推动是该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解决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区域协同效应较低、产业链条延伸受限、外部环境支持乏力、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集群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制订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创新集群发展机制,优化集群发展环境,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5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生成的原因

(一) 个性化网络文化的盛行

网络自诞生以来, 其极力宣扬的就是其自由精神, 注重网民的个性, 正如尼葛洛·宠帝所说的:“在虚拟现实中你可以张开双臂, 拥抱银河, 在人类的血液中游泳, 或者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网络的这种文化属性对个性飞扬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尼葛洛·庞帝用“数字化生存”来界定这种网络深刻重构社会的状态:“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 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在网络媒体将固有的传播生态系统重构之后, 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存在被“重组”的可能, 因为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的双重影响下,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处于这两个世界的不断“磨合”之中, 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可能会被逐渐颠覆和溶解掉, 如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集体主义被个人主义取代, 以“单位”为主体的社会化结构被网络中的各种虚拟圈子所取代, 大学生们由于主要生活和学习在有限的地理范围之内 (校园) , 因此愿意“借道”网络这一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 宣泄自己的情绪, 留下自己的足迹, 人数的增加及声音的“吵杂”无疑为网络舆论的产生提供了潜在的内驱动力。

(二) 异质化网络思潮的冲击

随着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延伸, 大学生面对的是丰富多彩彩的世界, 接受着来自不同地域的思想和观念的强烈异质化冲击。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群体, 对外来文化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并保持着积极的探索精神, 网络世界中潮水般涌来的异质化思想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一定的接触, 随之带来的是精神世界中泛起的涟漪。网络媒体本身是种传播平台, 不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 对于影响人们“怎样想”这一点上有一定的难度, 但在促使受众“想什么”上似乎有很大的成效。网络中盛行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民粹主义等思潮的泛滥, 其影响范围已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从虚拟世界来到现实社会, 大学生在长期熏陶之下势必会从观念转变为实际行动, 长此以往西方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成果, 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意识形态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困惑。因此, 他们对上至社会问题、下至校园事件的观点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态度, 从而导致在网络世界中的争论并扩大化随之产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反过来给现实世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也是校园网络舆论形成的必然所在。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措施

有研究表明, 原有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措施存在着众多弊端, 如低效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方式、落后的以权力为中心的压制型管理手段、僵硬的人工网络舆论管理模式等, 本文基于此种现状提出了以下几条引导措施:

(一)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网络的确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表达空间, 但自由并不代表无底线、无边界, 正如俗语所云: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网络信息传播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完善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构建必须要有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因此, 高校应该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范围之内, 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结合自身网络教育和学生上网行为的特点, 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网络教育法规, 要求学生必须要遵守网上行为规范, 可配套制订校园网络管理办法总则、网络行为违规处理制度、网络舆论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有害信息舆论处理办法以及校园BBS管理办法等, 以此督促学生的文明上网并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如果学生产生了违法道德和校规的行为, 要照章办事绝不姑息纵容, 从而在制度层面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 强化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校园网络是师生表达意见的一种正常渠道, 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了代表了社情民意。因此, 如果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动态的、主动的监测, 可以在关键时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公共突发事件和校园群体事件从发生到发展直到最终结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密切的监测和适时的引导, 就可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一般来说, 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主要包括:校内师生员工对公共事件和热点问题的讨论, 高校管理者要对热点事件及时进行引导, 避免酿成突发事件;有关学校口碑的评论, 如同教学质量、招生制度、教职工招聘等有关学校形象问题的舆情, 要通过舆论引导来维护和提升学校声誉;有关学校内部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学校可以研究并采纳其合理之处, 提高为师生服务的质量。总之, 高校应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敢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 并且勇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

(三) 培养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是指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经常能够提供第一手信息,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而能够引导舆论走向的网络“活跃分子”。他们在网络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常是由他们将信息发布给受众, 引起受众的转发和评论等, 由此带来信息的多级传播, 在此中意见领袖经常担当传播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如果意见领袖通过自身的号召力, 在网络中为了某种目的散布一些对社会不满的信息甚至是虚假的信息, 都极容易引起大家对信息中的当事人 (或单位) 的口诛笔伐, 这种所谓的“网络民意”会带来批评性浪潮, 极容易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 高校应该加强对意见领袖的培养, 挑选一批文化理论水平高、网络运用技术强, 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师来担任舆论领袖的角色, 通过他们发出正面、积极的声音, 从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四) 打造网络舆论阵地

网络舆论阵地的打造十分重要, 因为它不但是网络舆论传播的承载体和生存空间, 更是引导网络舆论的主战场。因此, 高校一定要努力建设好校园网站, 同时要关注大学生广泛参与的如QQ和人人网等网络热点空间, 并积极应对诸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挑战, 这也是高校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并拥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 高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如通过激励和考核等手段改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 着力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的专题网站和品牌栏目, 大力弘扬主旋律精神, 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度和舆论的覆盖面, 并主动建立起学生感兴趣、与其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平台, 如新生QQ群、就业微信群、学工微博、院 (系) 微博等, 从而有效地关注和掌握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动态, 不断拓展网络舆论引导的渠道和阵地。

参考文献

[1]刘修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生成与引导[J].东南传播, 2014-01.

[2]吕红胤.高校网络舆论的主要特征和有效引导[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4-02.

[3]黄一玲, 焦连志.网络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 2012-04.

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 篇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 单个区域难以独立完成创新, 更无法独立实现知识资本的累积。因此, 社会资本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无论是企业联盟, 还是供应链, 社会资本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将社会资本, 知识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放在同一框架下来研究, 分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社会的发展趋势的需要, 对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创新价值的文献综述

1.1 知识资本

知识资本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至今将近20年的时间里, 知识资本的创新价值日益突显。Sveiby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是企业和组织的一种以相对无限的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 但不包括有形资产部分。[3]Edvinsson与Sullivan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 是企业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的合成。他们将知识资本分为人力资源和知识资产, 其中知识资产又包含了商业化资产、顾客资产和结构资产, 进而建立了一个知识资本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以产生企业经营绩效的价值创造模型, 以方便企业实现对其知识资本的管理。[4]Stewart在研究中认为:知识资本是所有能够被利用于创造财富的知识元素——知识、信息、知识产权和经验等, 虽然这些因素经常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 你无法触及到, 但它却是能够使你富有的东西。[5]

因此,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可以把知识资本界定为通过知识获取、转移、吸收一系列过程最终存储在组织中, 并对组织起积极作用的资本。

1.2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逐渐受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Bourdieu第一次对社会资本做系统分析: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 个人或者团体通过占有资本, 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 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很多学者从社会关系方面研究社会资本[6], Coleman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以社会结构资源为特征的资本财产, 社会资本存在人际关系中。[7]Putnam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定的网络和结构。一种组织特点, 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 像其他资本一样, 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 它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这一看法充分体现了社会资本的社会性。另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8], 美国学者Fukuyama认为:在某一区域的文化传统之上, 经由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长期作用形成了社会资本。[9]

可见, 学者们研究社会资本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社会网络;二是信任。在区域经济下, 组织和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近来一批新经济社会学学者认为单纯的物质资本不能解释经济的发展, 社会资本同样起决定作用,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应该把社会关系引入产业集群理论中。

2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构建的区域创新网络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都是以人的交流沟通为基础的资本, 且都是无形的。因此,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在特征上都表现出地域性。

不同区域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存在差异。知识有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分, 知识资本的操作主体是人, 不同区域会形成不同的人文环境, 知识资本中的隐性部分会因人而异, 显性知识比如规章、条文等在形成过程中也会受到所处区域环境的影响, 有所差别。社会资本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资本在形成过程中就会受一系列社会因素的作用。不同的区域, 其政治、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因素会有各自的特点, 区域社会资本也会各具特点。

2.1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区域特征的形成

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反映了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及民间社会四方合作的程度。[10]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存在于特定区域的各个部分之间。区域内创新的行为主体, 地方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形成具有区域特征的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还受整个区域共同体内的习惯、文化、历史、经济、管理多方面共同作用, 包括区域整体在更高层次区域系统中的声誉。如图1所示。

从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区域特征形成机理可以看出, 区域内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知识资本、社会资本, 相近的区域由于相似的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 因而有利于形成一个网络。

2.2 区域经济总体格局的形成

一个成功的区域经济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 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2.1 社会资本促进知识资本形成。

组织所储存和积累的知识、智力、创新能力并不能简单决定成本的有效性, 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智力、创新能力的整合与转化。[11]社会资本有助于知识的整合和扩散, Jarillo认为组织间社会网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交易成本”加上“外部化价格”小于“内部化成本”[12], 良好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使交易成本加上外部化价格小于内部化成本, 并且能够让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本被经济主体吸收。

2.2.2 区域经济总体格局的形成。

知识是实现创新的动力。有学者认为, 创新实质上就是企业对知识进行加工并创造出新知识, 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过程。因此, 创新的本质就是知识创造、加工的过程。区域间创新网络之所以形成, 主要是因为创新资源的作用, 知识资本是其中决定性的资源, 因此, 区域间的知识资本是创新网络形成的基础。创新网络中的成员可以利用网络中的知识资本, 谋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区域经济创新, 是区域内很多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协调作用的过程。社会资本概念体现了区域创新中多个主体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这一特性, 它对区域创新的形成与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最主要的功能在于通过网络的紧密联结, 促进信息的传播并改善信息的质量。[13]社会资本和知识的创造密切相关, 对知识流通的质量有正面的作用, 因此社会资本增强区域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经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与区域创新网络存在内在关系。如图2所示。

如果网络成员的社会资本利用充分, 网络成员之间联系紧密, 交流与互动越密切, 彼此信任并且拥有共同的认知, 在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及信息技术的促进下, 越有利于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

胶东半岛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在胶东半岛这一地域范围内, 在其独特的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影响下, 各个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 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 促进了区域经济总体格局的形成。

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3 胶东半岛产业集群研究

胶东半岛在其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下形成了区域创新网络, 并且促进了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

3.1 胶东半岛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区域特征决定了其产业集群的特征

胶东半岛的主要城市, 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具有区域特点的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

(1) 青岛、烟台、威海海岸线长, 大型港口多, 交通便利, 环渤海经济圈促进胶东半岛与北京、天津、河北、大连等城市的交流沟通, 这是胶东半岛社会资本的具体体现。

(2) 胶东半岛处于我国沿海开放的前沿, 地方政府政策、人文环境、管理理念加上经济发展迅速, 在此基础上吸引海洋科技人才, 仅青岛市就集中了25家有关海洋的科研、教育机构, 20多艘海洋科技考察船和100 多个专门的实验室, 拥有7000多人的海洋科技队伍。优秀的人力资本促进了胶东半岛知识资本的积累,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3) 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基础良好, 是山东经济发达的地区, 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 奠定了造船等制造业的基础。因此, 胶东半岛在海洋经济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知识资本。

(4) 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生态资源丰富, 人居环境良好且知名度高, 这是胶东半岛独特的资本, 也是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资源, 来自山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6-2008年胶东半岛三市旅游总收入分别是574.83亿元, 717.12亿元, 807.56亿元, 增长速度明显。各地游客的往来频繁, 利于文化的传播, 促进胶东半岛与各地的交流、沟通, 有利于优质社会资本的积累。

(5) 得益于地理位置的影响, 青岛、烟台、威海与日本、韩国、台湾的联系频繁, 拥有可抵达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个港口。这一独特的社会资本开拓了胶东半岛的国际市场。目前, 三市建立了面向日韩的制造业基地, 吸引了日本松下、三菱、韩国三星、现代等一大批跨国公司落户投资。

胶东半岛在其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下, 青岛、烟台、威海三市逐渐形成特色产业群:以海洋生物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修造船为主体的重化产业集群;以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产业集群;另外, 胶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 使得与日本、韩国联系较多, 在此基础上, 形成特殊的产业集群。

胶东半岛特色产业群在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基础上形成, 其特点是它是以海洋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生态环境要求高。

胶东半岛产业集群的特征也是其经济总体格局的特征。

3.2 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是胶东半岛经济总体格局形成的关键

胶东半岛三市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 胶东半岛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发展, 促进了胶东半岛区域经济总体格局的构建。

(1) 截至2004年底, 威海市累计审批韩国投资企业已超过2000家, 2005-2007年威海韩资企业不断增加, 仅2007年就新增1066家。烟台市有注册日韩资企业2488家, 2004年至2006年, 烟台市的合同利用台资额和实际利用台资额均居全省首位。截至2006年, 韩国在山东投资占在中国投资总量的51%, 企业达到13000多家, 2005年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利用韩资33.3亿美元, 占全省的93.3%, 利用日资6亿美元, 占全省82.9%, 2007年, 新批台资项目55家, 累计台资企业927家, 实际使用台资33.48亿美元。日、韩、台的投资是胶东半岛重要的社会资本, 是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多年来胶东半岛与国际市场特别是韩国、日本、台湾的交流, 使得新兴和优势产业向全球辐射, 以海尔为代表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成为青岛市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 也成为国际市场同行业的典范。

(2) 胶东半岛临海, 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相近, 海洋资源丰富, 围绕海洋为中心开发, 相近地理位置以及相似的人文环境利于三市的沟通交流, 相互借鉴发展经验, 从而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网络。

胶东半岛以旅游业为代表的服务体系在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影响下, 由单一的自然环境向历史、人文深层挖掘, 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作用下, 不同市区相互借鉴发展经验, 资源互补, 合作发展, 区域旅游业向联合开发方向发展。

(3) 海洋高新技术领域, 有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研究实验室、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金瀛海珍品繁育中心等多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实验基地。2008年又新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增加对海洋高新技术的投资。

胶东半岛海洋高新技术促进海洋科技产业化蓬勃发展, 其中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和海底勘探技术等发展迅速;海洋科技的产业化遍布山东, 一些大集团如三九集团、中鲁远洋、国风集团、国大生物等都参与到海洋药物开发中。

海洋高新技术的研究在胶东半岛形成一个区域网络, 促进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 决定了胶东半岛经济总体格局。

特色产业群的发展促进了胶东半岛经济迅速发展, 透过现象看本质, 产业群的发展得益于区域创新网络的作用, 而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是以区域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为基础的, 从上面几组数字可以看出,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创造与积累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形成, 进而促进了产业群的发展;产业群的发展使创新网络的主体会加大对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投入,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的增加也有来自创新网络的贡献。所以,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发展良好, 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4 结论

(1)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是区域经济总体格局的关键因素。对胶东半岛特色产业集群的研究, 充分证明胶东半岛的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促进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并且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为胶东半岛特色产业群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形成了区域经济的总体格局。

(2) 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具有区域特征。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受到整个区域共同体内的习惯、文化、历史、经济、管理多方面共同作用, 加上地方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形成了具有区域特征的知识资本与社会资本。

上一篇:双腔乳胶导尿管论文下一篇:文化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