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论文(精选5篇)
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篇1
一、“3+1”办学模式下即将遇到的学生管理问题
在“3+1”模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将有巨大改变。面对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可预见的问题梳理如下:
(一)身份转变导致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
由于在“3+1”办学模式下,学生比以往提前离开校园到企业上岗实习实训,兼具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在适应工作的同时也面临双重压力。以往在校园中单纯的人际关系变为企业中复杂的人事问题,在校园中学业时间安排相对轻松,而到企业之后生产劳动工作非常繁重,管理非常严格。这对于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必将产生思想上、生活上的一系列压力,导致学生容易对人生定位、职业定位产生怀疑、困惑,进而对独立学院“3+1”办学模式产生怀疑。
(二)管理主体的缺位导致安全隐患
“3+1”办学模式教学改革对学校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由于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后,大多要住在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住所,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学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错误地认为学生离开了校园,就不用为学生的安全负责,出现“甩包袱”心理。同时,用人单位则从用工管理角度出发,错误地认为自己只用承担实习生的工作引导、技能教学等任务。双方的认识误区很容易导致管理主体的缺位和在外实习生管理难度的增大,进而产生学生在外实习的安全隐患。
(三)管理理念对管理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3+1”办学模式中,校方和企方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矛盾对立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很大区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教学科研。而企业作为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社会组织,对人员的管理是从效益和效率出发,以利润和对企业的价值为衡量准则。校企双方的管理文化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另外,校企双方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角度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大学生。而企业考虑的首先是使用人才,如何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价值。可见,校企管理理念和用人角度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3+1”办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如果单纯地以企业考核员工的模式进行管理,必将弱化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增加管理难度。
(四)利益矛盾使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实效性降低
在“3+1”办学模式中,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之后,对岗位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更多的是从事重复而繁重的工作,这时校企合作的利益矛盾也将凸显出来。企业往往会把学生当作正式员工来安排工作,甚至是当作廉价劳动力来用。学生在经历繁重的劳动后得到的报酬往往不高,休息时间不够,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集体罢工等事件。另外,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的,而真实冰冷的企业管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微薄的收入导致学生情绪的不安和低落,这些都会使管理实效大大降低。总之,校企双方的利益冲突很可能导致对上岗实习学生管理实效性的大打折扣。
二、“3+1”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策
针对“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作出以下管理对策分析:
(一)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企业文化
目前很多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是由学校教师讲解一些专业前景、求职理论等,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提不起兴趣。在“3+1”办学模式下,由于学生大四一年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应该将相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提前融入到学生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生活中去,提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要掌握的相应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其次,学院在进行学风建设工程时应将现代企业所倡导的敬业精神、创新理念、安全生产要求、效率优先、服务至上等纳入进去,使学生在校三年期间,不间断地接受这种意识的引导和熏陶,从而使学生成长为更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据调查,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为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从新生抓起,安排新生全部入驻部队进行全封闭式训练。另外,在入学教育中加入本专业就业方向、职业引导教育等内容;开设社交礼仪修养、人际交往困境突破等选修课程;邀请企业精英、文化名人来院进行讲座。
(二)利用岗前培训和思想动员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
在“3+1”办学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角色转换问题。这个难题需要通过上岗前的培训和思想工作解决。首先,校企双方联合召开学生和家长动员大会,将“3+1”办学模式对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等解释清楚,消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其次,企业需将上岗要求、企业文化、相关制度和企业的发展历史等告知学生和家长;第三,会后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完成实习任务,更要从职业规划、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角度去对待上岗实习经历,做好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尝试多从企业角度看待工作,以一个职业人的精神完成工作,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三)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上岗实习中的作用
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主力军,所以在“3+1”办学模式下,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更应该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在派去企业实习的学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思想管理和生活管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可以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担任小组长,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业余活动,拉近实习学生的距离;加强自我管理,每周由组长向学院辅导员汇报实习进度、学生思想状态等。
(四)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后勤保障
由于“3+1”办学模式仍处在尝试阶段,各方面制度尚待完善,所以首先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此项工作的规范运行,规避各类风险。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在实行“3+1”办学模式后针对实习实训工作相继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集体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和相应文件,规范实习实训工作。加强后勤和经费保障。学生上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课题,领导应充分重视,将其列入学院整体工作中来。学院应给予此项工作充分的财务预算,用来支付实习指导老师差旅费、企业实习费、上岗前的教育活动开销等。
(五)重视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实习实训的学生,学校和企业都不可忽视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并及时发现问题。首先是对各类学生的分类引导,对于家庭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抗压能力低下等各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实习带队教师要有准确的掌握,要做到有备案,经常关心、谈话、引导。其次,企业方的管理人员也应对实习实训学生群体给予思想引导,消解学生适应工作的压力,及时解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企业制度等,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实习实训的学生。例如人文科技学院在实施“3+1”办学模式后,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并颁发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三级机制方案(试行)》,建立一级为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二级为辅导员班主任、三级为心理委员的三级机制,及时反馈并解决实习生的心理问题。
(六)严格遴选合作伙伴、明确校企定位
本着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学院在遴选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时应严格考察企业资质和所需岗位是否与学生专业对口,另外还应该考察合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是否科学,避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产生自杀、精神失常等恶性的事件。另外,负责教学的部门应提前和企业对接实习次数、实习时间段、实习期间管理方式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体教学计划,不可为了实习而忽略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也不可安排过多的理论课程而导致学生实习时间缩水。企方在教学计划安排好之后,应调整好本企业各项工作,保障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人数接收计划实习学生。此外,应明确校企定位。在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后,在学生管理上,应明确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所以在实习实训期间,企业应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学校要做好后勤保障和制度保障工作,首先要做好服务,其次对于接收学生较多的企业,校方应派驻带队辅导员协助企业进行管理。
(七)文化融合、互利共赢
校企核心文化虽不同,但在“3+1”办学模式下仍存在共赢点。企业虽以盈利为目的,但需要学校培养出各类出色的专业人才;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所以也需要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从长远来看,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是双方需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大势所趋。如能从顶层设计、管理理念、校企文化等层面立体多维地推进校企文化融合,必将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的知行合一。
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篇2
我校长期重视材料学科的发展, 自2006级本科生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以来, 我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做了一些实践探索。该模式在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增强就业筹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其深入发展的问题, 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 以使该模式不断完善。
1 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 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般情况下, 教学计划是按四年制订的。要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就要让学生在前三年学习一定的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课程 (如化纤工艺实验、材料专业大型综合实验等) , 以便最后一年能够顺利的进入生产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的教学计划中, 这些课程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与学生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另外, 一些理论性强的专业任选课程 (如化纤厂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 也被安排在第七学期, 也与进厂定岗实习有冲突。
1.2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细则, 具体工作缺乏管理
“3+1”人才培养模式下, 学生的定岗实习, 对学校来说, 不能简单地认为在校外为学生找个实习接收单位, 把学生推出学校就叫创新、就是改革, 就算完成任务, 对学生的后续管理非常重要。同样,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其日常管理以及成绩考核也极为重要。
(1) 对定岗实习同学的心理和知识层面缺乏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上岗后, 面对一个全新的不同于学校的环境, 部分适应性差的学生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 如吃住条件差、工作环境苦、管理制度严等。另外, 学生易受小道消息的误导, 要么对新环境盲目乐观, 要么产生抵触情绪拒绝出校锻炼, 这些均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2) 对外出实践学生的单位联系、吃住行、出勤率、实习报告以及实践学分的记载、评估等缺乏详细的规定, 督查和考核的力度不够。
(3) 对提前进实验室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成绩考核尚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 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片面地仅仅依靠指导老师, 成绩仅由指导老师评定, 缺乏统一性。
鉴于此, 加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2 完善“3+1”人才培养模式
2.1 修订和完善课程体系
利用“十二五”期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将修订新的教学计划之机, 按课程模块化设置, 将那些操作性强、实验性强的实验课程和部分专业任选课前移, 为第七学期提前进实验室和定岗实习奠定基础和扫除障碍。在实习期间, 也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岗位性质和实习进程, 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课,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扩大课堂信息量。根据实习内容与设备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讲授方法, 示范讲解、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2 按毕业去向分流学生实践教学环节
在第四学年, 根据学生预期毕业去向的不同需求, 我们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参加实践教学环节, 即一部分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另一部分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要考研的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在现有“本科生导师制”基础上, 结合导师承担的国家973、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和科技作品竞赛等科研实践活动, 进一步完善研究型人才实验培养制度,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 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 学院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建立若干实践教学基地, 安排学生进入生产第一线。
2.3 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管理细则, 严格过程管理[3], 加强督查力度
一旦参加定岗实习, 学生就会从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和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 会成为一名企业的“准员工”。为了尽快缩短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转化的不适应期, 结合具体工作岗位的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细致的岗前教育和培训学习, 提高学生对在企业一线实习这种教学模式的认识。在定岗实习的同学中实行班级化管理, 任命班主任和班长。班长在实习一线负责对实习同学的各方面监督与管理, 班主任由学校和企业老师担任, 学校班主任定期深入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理论指导, 企业班主任负责日常生产的现场管理与指导。
2.4 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 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 制定综合实验能力考评方案, 确定考评内容与方法, 提高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通过以笔试、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多种形式的考试方法来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使学生除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理论基础外, 还应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 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检查, 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 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水平, 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对提前进实验室和导师一起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 突出导师制的科研考核。将学生申报科技创新实验、申报科技竞赛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申请各类专利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培养考核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研究型人才的专业视野, 将本科生科研调研、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做学术报告等纳入研究型人才实践学分考核行列。
2.5 优选合作企业, 加强工程实践基地建设
解决学生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是建设校内外实验和工程实训基地, 另外与外部企业和社会广泛合作又将为高等工科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充分的条件。我院在现有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 增加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 拓展实习的方向, 提高实践基地的水平, 使实践教学既能起到对理论课教学的服务作用, 又独立于理论教学, 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作用。
2.6 开展国际化教育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树立国际意识, 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环境,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我们将聘请国外工程教育界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 邀请境外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家, 担任专业课程的讲座教授。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工程教育原版教材和教学软件, 汲取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 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选拔学生出国留学, 安排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 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努力在校园中构建更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摘要:如何完善和改革现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经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进一步探索以人为本, 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体系等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应用型高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26 (9) :24-25.
[2]王晓煜, 吴迪, 宋萍等.“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 2010 (4) :15-19.
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2+1+3”办学模式 中高职教育 衔接
基金项目:2014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高职衔接“2+1+3”办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043。
为加快建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从承德市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道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依据当今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及主要模式,选择优势专业群在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充足及招生方式等方面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尝试开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实验工作,建立科学、合理、有地方特色的“2+1+3”中高职衔接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中高职“2+1+3”办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中高职教育衔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衔接模式主要停留在粗放的学制衔接层面,导致中高职衔接始终无法形成规模。首先,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为就业教育,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其次,中高职衔接模式及具体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致使中高职衔接的优势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最后,中高职发展不同步,近年来受生源危机及高校扩招影响,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迅速下滑,高职院校招生普遍受到冷遇,这种情况下的中高职衔接发展动力不强。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1.对口升学模式
即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通过对口招生升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相对于普通高考而言,降低了难度,升入大学的概率更高,从而满足了部分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由于政策要求,学生在中职学什么专业,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时必须是该专业或相关专业,被高校录取后在该专业继续学习,该模式更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即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高职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重复或断档等问题,而且两者生源素质结构差异较大,造成中高职教育实质性的衔接有一定困难。
2.分段贯通模式
即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分段贯通式联合办学,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生先在中职学校学习,毕业后通过考试按照一定的选拔比例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该模式可以实现中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共同建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分阶段实施,避免课程的重复和断档等问题。当然,该模式需要以系统有效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为依托,有政策措施为保障。
3.五年一贯制模式
该模式是我国最早试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即“初中起点,大专教育”。由于五年贯通避免了高考的压力,对于学生和家长來讲更具吸引力。但是实行五年贯通,由一所学校承担中职、高职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筹办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建设等,形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发挥出教育资源应有的效益,这些都限制了“五年一贯制模式”的发展。
二、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确立的依据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产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人才的有力保证。“2+1+3”办学模式正是在这种需要下逐渐确立的。
(一)这种模式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结构从初中后主要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为部分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提高学历的平台,缓解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的对口生源,促进了高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高等教育结构虽然具有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但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结构始终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1200所,2014年预计有600所试行转型,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推动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从单一的学科型向学科型与职业型并举的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我国大多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实践教学基地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2+1+3”模式有利于中职学校吸纳学生,同时能够充分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四)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同时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采取“2+1+3”模式,可以为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打开通道,实现学历提高、技能提升、就业提档的目标。它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缓解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毛入学率等。因此,“2+1+3”办学模式是目前一段时间内开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可行选择。
三、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2+1+3”办学模式以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和支撑,发挥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各自办学特色、集成资源优势,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累中高职教育衔接经验,进而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贯通。
(二)办学模式的衔接
承德市教育局确定2014年参加“2+1+3”实验模式的实验对象,高等职业院校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为市属、县区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验采取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使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实验班”学习,通过单独招生或者普通高考,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连读。学生总学习时段为2年(中职)+1年(中高职共同培养)+3年(高职),经考试考核合格后由所在中职学校颁发市教育局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通过参加合作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或普通高考,经录取取得高职院校学籍,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教育部注册的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三)教学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要分别做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同构和衔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参加实验的中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授课计划和实习计划,避免专业理论课程脱节、重复,实践技能倒挂等问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实习条件差等问题,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前往合作办学的高职学校进行教学。为进一步推进合作办学机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4年选派28名优质教师赴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对口支援,外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给中职学生灌输正确的理念,使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更高的目标,努力完成科研任务,通过专著、个案、学报专栏等成果形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参考意见和建议。
(四)招生与就业街接
“2+1+3”办学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的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模式,不再是原来的“中职+高职”,两者共同建立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课程重组、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目的是探索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形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优势互补、协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格局,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这种衔接包括招生及就业的衔接。
该模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实验班”招生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春季入学并完成在校两年学习任务、即将进入第三年顶岗实习阶段的三年学制学生。入学考试是中职學校的总结性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2+1+3”入学考试,正确地发挥选拔、评价、检测、导向功能,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需要。
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中职学生完成“2+1”的阶段学习后,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差、急于就业等因素放弃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因此,在2年(中职)+1(中高职共同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有学历提升的求学愿望。
在就业衔接上,“2+1+3”办学的前三年教学要考虑不能或者不愿升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要保证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教学质量,经高职学习毕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
四、结语
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实验工作的开展,打通了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开辟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有利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将继续先行先试,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不断研究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春华,高壮峰.关于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方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4(1).
[2]赵春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评价模式分析与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刘静,杨正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郑蔼娴,朱守锂.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2011(4).
[5]徐静鏐,乔刚.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
作者简介:
3+1模式学习感受 篇4
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三年的校园生活,一年的实习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立更生,在人际关系的和谐处理上,在人生理念的深刻理解上,在大学技能学习上。一进入大学,学长学姐们就告诉我们,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在努力开发其它实践潜力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基础上,更应该在知识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毕竟学习才是根本。
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内容先看一遍,坚持上课是最基础的。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空间,所以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不要让其他事情占用了自己最基本的学习时间。有的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的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其实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况且老师理解比我们深刻,听课的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其次,学习贵在理解。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记住,而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运用,作到学以置用。
而且,必须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抽出时间来自习,自习能预习明天的内容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自习也为自学打下基础,在大学里自学是很重要的,不像初中一样有老师手把手教你,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给自己目标,自学也是一种能力,为以后的独立之主做好铺垫,当你提高自学能力的同时你会发现你各个方面也在提升。
另外,提高效率也是比不可少的。大学学习的也是一种能力,不仅要有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也要讲究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一件任务的方法,不是有句话是”时间就是金钱么”,一下有几种提高效率的方法。做到之后你将发现学习不是一件沉重的事情。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高中时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还有,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馆是博大精深的,有好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那里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无聊的时候图书馆也是一个不错的归宿。同时,对于我们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动手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需要课后的时间去实际操作练习,这样很有利于更好的理解。
学习还应该多多请教他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所以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一下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对自己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学习也得讲究战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必须去仔细的了解自己,比如自己什么时候学习效率高,什么时候不想学习,什么时候学习某科目比较忘我。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啊。只有了解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大学四年时间是短暂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那就要求我们会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有了时间才能赢的一切。不能一味的把时间浪费到打游戏,聊天上,我们应该理解娱乐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而不能纯粹的为了娱乐而娱乐,那么四年之后你将会发现自己当时的行为有多么幼稚。大学对我们来说一生只有一次,很多大学毕业的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大学是多么神圣的殿堂,可身在其中时却没有珍惜,我们要引以为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只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即可。
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我走出了校门,来到了北京,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
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工作经验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在中软进行了三个月的培训,积累了一些项目经验,所以在老师的帮助和我的精心准备下,我忐忑的参加了第一次面试,这次面试还算顺利,几天后,我接到了offer,顺利的入职了北控三星有限公司,刚进公司,项目经理就让我们做一个小的项目,以便熟悉公司的一些组件,这个公司用到的东西不是我们在学校学过的ssh,而是他们自己的框架,所以这个小项目对我们来说是个锻炼的机会,也是对于公司组件熟悉的一个过程。因为有框架的基础所以接受起来还算顺利,一周的时间我就顺利完成了这个小项目,自己感觉完成的还可以,但是在验收的时候项目经理却给我指出了很多问题,内存泄露,代码冗余,这时候我才感觉到在学校的编码和公司是不一样的,公司的代码注重的是代码的质量,不单单是完成就可以,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边工作一边看别人写过的代码慢慢的学习,进公司的2、3个月的时间里,公司并没有给我分配什么编码的任务,分配的都是一些整理文档,对比文档的工作,其余的时间就是让我熟悉代码,对于领导的安排我心里有些不理解,因为我感觉我完全有能力胜任开发的工作,所以我和领导提出了我的想法,领导找我谈了话,也正是这次谈话使我对于程序员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优秀程序员不一定光能写出优秀的代码,还应该有多种能力,设计文档的编写,测试用例的编写,都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所以从那以后我开始踏踏实实的干好领导分配给我的每一份任务,一直到后来我独立开发了一个项目,我相信这些都是我成长的见证。
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远郊高校,教育管理,学生工作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发展, 各高校纷纷对外扩张, 从寸土寸金的市区向郊区延伸。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 远郊办学开拓了教育发展的空间, 促进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及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群, 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 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增强高校的竞争优势。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稳定、教学质量的提高、社会形象的树立等, 特别是远郊高校, 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上面临着比以往更为特殊和急迫的局面, 所以, 必须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理性思考, 建立和完善学生管理长效机制, 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 抓好学生日常管理, 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 远郊高校的学生教育和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向郊区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发展于90年代。1985年, 国家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进程, 为了解决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 加快向一流大学前进的步伐, 国家积极推行院校合并与重组, 朝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一些高校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积极寻求外部发展空间, 在郊区建设新的校区, 这不仅缓解了大学扩招学校在空间上不足的压力, 也为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根据校区地理位置上的分布, 高校远郊办学可以分为多校区办学和单一校区办学。
目前, 我国远郊大学在学生教育与管理上, 大致分为三种模式:一是, 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 远郊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有各自独立的体系, 即块式管理模式, 也叫分权式管理模式, 其优点在于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人力资源丰富, 组织机构完善, 各校区的工作人员可以实行坐班制,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细致而又到位, 同时也存在机构设置重复,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权利分散、政令难统一等不足。二是, 核心校区统一管理, 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 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由核心校区统一安排, 即条式管理模式, 又叫集权管理模式。其优点在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管理上权利集中、政令统一, 联系便捷。其缺点在于人手紧张, 管理失衡, 校本部工作往往容易得到重视, 问题容易解决, 而远郊校区大多采取值班制, 无法满足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特点的需要。三是, 单一校区的统一管理, 即所有的管理部门及学生都在一个校区内, 其优点是统一管理, 能够满足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 缺点就是校区过大, 学生过多, 统一管理缺乏针对性。
2 远郊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我国远郊高校办学面临着距离远、运做成本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领导和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等等问题, 而学生教育和管理上, 则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2.1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办学模式的不断改变、对外开放程度增加以及后勤服务工作的多元化, 各类社会人员大量涌入, 使得高校校园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特征。远郊高校则除了上述的几种特征外, 还存在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等问题, 因此安全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 高校安全虽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 但仍有不少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一些安全问题需要长期关注和不懈努力。
2.2 师生间交流较少
学校地处远郊, 来回路程花费时间较长, 而很多老师都住在市内, 因此老师一上完课就急着赶回市区, 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晚上自修的时间也没有能完全的利用起来, 缺少答疑和交流的时间。很多老师都只能利用电话或E-Mail等联络方式来与学生交流。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多一点直接交流, 能拓宽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大学的学习生活讲究的是主动性, 但学生还是很需要老师的帮助的。学生在上课获取知识的同时, 渴望能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因此高校教师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好更多的交流空间。
2.3 校际交流及社会实践机会减少
在远郊高校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大学城之前, 由于交通和路途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跨校辅修及跨校交流活动将受到影响, 而对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会因此而无法开展。
2.4 就业信息不对称及应聘成本增加
由于学校地处城市远郊, 交通不便, 许多企业就不会考虑将招聘会放在郊区举行。除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因素, 郊区学生数量及专业不及市区校区也是企业不去郊区开招聘会的原因。因此, 远郊高校的毕业生们得到的机会和信息就相对较少。企业不来郊区, 学生只能赶市区的场。来回一趟除了交通费还要加上吃饭和住宿费用, 因此, 和就读市区的应届毕业生相比, 就读郊区的学生要为求职付出更高的成本。
3 远郊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围绕一个中心, 把握两条原则
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 一定要与学校的教学工作保持一致, 始终把学生工作围绕教学这一中心来开展, 使学生工作服务于教学工作。无论是学生工作, 还是团 (学) 活动都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来进行, 这样既不偏离中心, 又能促进学生工作.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高校学生工作始终要把握两条原则:一条原则是坚持方向性原则, 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 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另一条原则是专业性原则, 学生管理工作、团学活动紧紧围绕所学专业来开展, 努力促使学生向“又红又专”的方向发展。
3.2 加大校内外安全保卫工作
由于学校地处市区远郊, 相对比较偏僻, 因此, 要加强对校内安全保卫部门的管理教育, 加大业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强学生安全防范知识的普及教育, 加大日常检查、抽查的力度。由于郊区高校距离市中心距离较远, 交通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保卫部门肩负着校内安全保卫的基础性工作, 防范是基础, 打击是手段, 常防常查可防患于未然, 对于重点项目、重点部位、重点工程实行重点保护、重点监控、重点治理, 做到打防结合, 标本兼治。
3.3 坚持三项制度
制度是学生工作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是学生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由于我校属于远郊单一校区统一管理, 因 (下转第103页) (上接第91页) 此制度更是关键, 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制度, 才能保证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所以, 我们要坚持以下三项制度:一是, 学生工作例会制度。主要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每两周一次的例会, 辅导员 (班主任) 每周一次的班会, 学生团 (学) 干部每两周一次的管理工作例会, 辅导员 (班主任) 至少每月一次的汇报工作例会。二是, 制度透明制度。即将所有的制度交给学生, 使学生清楚什么事该做, 什么事不该做, 应该做什么, 应该怎么做。三是, 在学生工作的每一项活动中, 至少有一名院系领导参与制度。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基本动态, 以便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基础工作, 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法不究的现象, 建立各级、各个环节的严格责任制度, 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
3.4 落实好各部门的责任
高校学生工作事务多、头绪繁、担子重、压力大。特别是远郊办学还要面临着更多的诸如安全、教育管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等实际困难。在实际工作中, 重点要落实好各部门的责任。一是, 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分工负责制。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学校部门各自分工, 统筹好全校的学生工作。二是, 院 (系) 全体领导负责全院 (系) 学生工作, 各个领导包年级, 辅导员 (班主任) 包教学班, 学生党员、团 (学) 干部包宿舍, 学生上下床 (或对床) 之间相互负责。更好的明晰好责任和义务, 才能条块结合, 顾全大局。
3.5 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远郊高校面临的特殊情况下, 则显得更为重要。笔者认为, 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学生工作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局面, 取得显著成效。一是, 人学教育环节;二是, 调查摸底环节;三是, 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环节;四是, 考勤环节;五是, 学习与考试环节;六是, 放假环节。放假环节主要是针对放假期间学生无所事事的实际情况, 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学生既能安全地度过假期, 又能健康成长。
3.6 强化“自我教育”,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由于校区偏僻, 学生多而且集中管理, 因此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内因是决定因素, 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 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教育主体的作用。学生管理要以学校管理为主向学生自主管理为主转变, 一是, 培养学生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逐步消除对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依赖思想, 使学生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二是, 要增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自己管住自己, 自己管好自己的意识和责任感, 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真正负责;三是, 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 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 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引导他们在学风、校风建设, 学校教学改革, 学生工作等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S
参考文献
[1]黄群俊.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
[2]朱克勇.试析远郊办学条件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0 (S2) .
[3]王文婧.远郊办学条件下大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对学生归属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史志, 2009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