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办学模式

2024-05-12

多校区办学模式(精选11篇)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为了弥补高等教育体制内存在的弊端, 国家推动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高校合并的浪潮带动了多校区教学模式的发展。这种做法为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很多的独创性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试图整理分析多校区的管理方法, 提出多校区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多校区大学

多校区大学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 (即四年制) 校区组成、只受某个单极的管理委员会合法管理、管理委员会或多校区高校系统行政部门与各分校区之间的重要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类高等教育系统”。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出, “多校区大学”的学区在地理位置上不同, 但是独立的法人地位却只有一个, 这一个法人地位决定了所有的校区都必须共同使用一个统一的学校主体, 拥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领导人员, 贯彻统一的组织与管理体制, 制定统一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遵守统一的学科建设原则, 在“五个统一”的原则之下, 分校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享有自身的办学自主权、财务权等等权力。

二、高校多校区办学现状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的多校区大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数量上来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统计, 截止2013年底, 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机构数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830所, 普通高等学校2491所, 成人高等学校297所, 民办其他教育机构802所。在这其中, 多校区高校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改革背景下, 高校合并成为一个趋势,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 截至20世纪末, “全国31个省市和60多个部委所属的1000多所高校参加了合并重组的工作, 共新组建大学425所, 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大学持续扩张、不断扩建也让我国多校区高等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为止我国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批具备很强综合实力的多校区大学, 像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等。这些多校区大学的逐渐建立, 表明我国多校区大学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群体规模。

三、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 由于起步较晚, 建设的时间较短, 目前来看, 多校区的建设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些隐患甚至可能会成为多校区发展路上的瓶颈。

(一) 债务问题

多校区基本建设成本大大增加, 容易形成巨额债务。建设一个新校区, 少则上亿元, 多则十几亿乃至几十亿元。由于高校本身的性质, 决定了这些资金无法只靠自身盈利来补偿, 只能来自政府财政支持或者贷款, 而这些巨额债务的偿还终究是一个问题。例如, 2000年起, 吉林大学分别与三所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 总贷款金额高达54亿元人民币, 吉林大学运用这些资金来建设了教学基地、科技园区, 并改善师生的生活条件, 提高了科研设备的整体水平, 成为副部级高校之一。但是, 高额的贷款金额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 2007年, 吉林大学宣布负债总额达到30亿元, 并向社会征集解决学校财务问题的解决方案。这表明多校区高校在取得成果的同时, 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

(二) 管理问题

从学校资源的整合上来看, 多个学校合并之后, 学校管理的幅度必然会有所增大, 它在旧有的管理体制上, 又将面临“校区”这一级别的管理问题。管理幅度的增大势必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 比如在行政机构的运作中, 不仅需要针对多个校区增加相关的行政管理人员, 不同级别之间行政人员的沟通、磨合也会导致时间、资金成本的增加, 管理的效率降低;而且总部与各个分校区沟通也十分不便, 由于地理距离的增大, 需要借助交通工具往返, 从而增加交通与联络费用的开支;此外, 各个校区由于地理位置相隔较远的原因, 许多硬件设备无法共享, 必须重新进行建设, 因此, 设备的建设与引进也会消耗学校的大量资金, 为学校的财务状况增加负担。

(三) 学科建设问题

从学科的建设上来看, 多校区大学可能面临着两方面问题。一方面, 多个学校合并之后, 学科不能做到很好的相互融合, 一些学校只是将相似、相近的学科规划在一起, 并没有深入学科内部研究其内在联系, 整合教学资源, 这样简单组合的背景下, 学科依旧处于低端的发展状态, 学科设置狭窄, 科学度不够, 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重复建设上;另一方面, 对于一些强弱学校合并的状况, 学校之间教师水平、学生素质、学科发展水平均有强弱之别, 这种情况下, 学科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涉及到“公平”的问题——让较弱学校的老师来教授高分录取的学生是否公平;让较弱学校一味实行较强学校的学科规划和教学方法, 学生是否能够跟得上教学进程;这些问题都在现实中有所表现, 是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一) 拒绝盲目跟风, 立足学校实际

尽管从目前来说, 多校区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一个未来趋势, 但是在现阶段, 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诚然, 合并扩建能够发挥资源整合、人才聚合的优势, 但是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 盲目扩建、跟风合并, 一味追求学校规模大、设置院系全、招生人数多却有可能陷入“但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误区。当前, 很多高校追求成为“世界一流”、“国内一流”, 这种对于高品质大学的要求本身并没有错, 但是“一流”不仅仅是意味着规模上的大, 而是指办学水平、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各方面都达到较高水平, 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学校建设, 只重视短期的“量”而忽视长期的“质”, 就会陷入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 不仅不会促进学校的发展, 反而会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因此, 我国多校区院校办学一定要拒绝盲目跟风, 立足实际情况, 求得稳步发展,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 获得“质”和“量”的同步提升。

(二) 进一步明确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对于多校区的管理, 应当推行的基本的原则是在“一个校名, 一套管理制度的”前提下, 进一步明确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的关系, 在保证总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 增强各个校区的自主权, 使各个校区成为一个有机的“化合物”。一方面, 要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 对各个校区进行统一的统筹和规划, 对校区功能进行统一的定位。另一方面, 也要给予各个校区充分的自主权, 允许各个校区在总校领导下, 进行独立运作。目前在我国多校区院校的建设中, 对于不同的校区承担着怎样的功能, 很多高校并没有完全理清。有些大学在专业建设和学院设置上, 还存在着混乱不清的情况。对此, 一定要在管理中, 对各个校区的定位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对各个校区的功能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具体来说, 可以从培养层次, 学科定位等方面进行区分, 比如是着重发展科研型校区还是着重发展教学型校区, 重点突出人文学科的优势还是注重科理工学科的优势等, 通过各个校区之间的定位不同和功能不同来实现各个校区的特色发展, 避免多校区之间学科的重复建设以及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三) 促进资源整合, 实现多方共赢

多校区院校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整合各个校区、不同地方之间的资源, 实现高校整体实力的增强的需要。因此在多校区院校的运营机制的建设中, 一定要加强各个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以及发挥区域优势, 实现多方的共赢。一是进一步加强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一方面要增强分校区与本部之间的资源和共享, 帮助分校区借助本校区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 实现分校区的自身发展。另一方面, 要充分加强不同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 通过互联网等科技手段, 消除地理空间带来的不便, 实现各个校区之间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的共享, 促进校区之间的互相融合和发展, 实现优势资源互补, 从而提升学校总体的发展水平。二是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 实现学校与区域所在地的共赢。多校区大学在地理上布局较为分散, 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使得不同校区间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对于多校区大学来说, 要充分利用地域特点, 发挥所在地的区域优势, 结合实际情况, 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同时, 还要结合当地条件, 利用当地资源, 并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 促进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 实现学校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发展和共赢。

参考文献

[1]杰拉德·盖泽尔著, 沈红译.美国多校园大学系统实践与前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1-62.

[2]陈运超, 略论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 (3) :11-12.

[3]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新视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2

高校多校区办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南大学明伦、金明校区为例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多校区办学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使高等教育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日趋完善,逐步增强了高校的办学竞争力.以河南大学明伦、金明两校区的办学情况为例,分析其利弊得失,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作 者:沈玉洁 Shen Yujie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刊 名: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7(4) 分类号:G647 关键词:高等学校   多校区办学   调查研究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3

关键词: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与实践

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教学是其主要工作,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高等教育规模偏小的结构性矛盾,自1999年起我国高校逐步扩大了招生规模,进而也带来了办学资源不能满足学生规模增长需要的矛盾,众多大学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增加校园面积的办法,由此形成了多校区办学模式。目前多校区办学已成为中国大学的一种常态,而多校区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运行与单一校区相比,存在着很大差异。笔者根据本校多校区办学实施情况,对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学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一、多校区办学的基本模式

多校区办学基本模式的确定随校区面积及功能划分有所区分。新增校园面积较大的学校,大多按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分区办学,或者按普通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分区办学,实行“以块为主”;新增校园面积与老校区面积差异不大的学校,一般有主、副校区之分,大多实行“以条为主”。“条管理”是学校对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向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块管理”则是校区内部的横向管理,是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施的本区化管理。在新校区运行之初,绝大多数高校施行的是“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事实表明,“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不论是“以块为主”还是“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都有“条块结合”的影子,不论校区分布有多远,都不可能切断学校的内在联系。

二、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

多校区办学根据校园面积大小和距离的不同,在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运行机制方面会有较大差异,就绝大多数高校而言,多校区办学存在如下一些共性问题。

1.校区之间相距较远。目前各高校建校之初校址基本处在所在城市的中心位置,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高校新增校园地址大多分布在城市郊区,各校区之间距离较远。

2.受校园面积影响,各校区功能划分不一。受高校征地时间、所处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高校规模、高校的影响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各高校新校区面积相差较大,致使高校在各校区功能分工上,差异较大。

3.教学资源共享度减弱。分校区办学,使得每个校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必须基本齐全,即使原来在一个校区基本可以满足需求的设施,在新校区也必须重建,由于学生人数减少,老校区原有设施利用率不高,减弱了教学资源共享度。

4.教学组织与管理难度加大。分校区办学不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与原来一个校区的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异。许多单位必须分校区设置,如承担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单位、与教学联系密切的相关职能部门等。另外,由于新校区位置较偏,校区之间距离较远,教师基本居住在老校区附近,在新校区家属区及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未到位的情况下,教师到新校区上班交通问题非常突出。所有这些都加大了教学组织与管理的难度。

三、具体做法

我校新校区与老校区大约相距25公里,新校区面积大于老校区,但不足以将所有院系全放在一个校区里,两校区办学将成为常态化办学模式。自2008年新校区投入运行以来,经历了大一新生全部在新校区、部分院系大一和大二在新校区、部分院系所有学生在新校区的学生结构变化。自2012年开始将两校区按院系办学固定下来。在经历过两校区学生构成的不断变化,教学组织与管理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中,作为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改革管理模式,理清工作思路。学校制定了“统一领导,职能延伸,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工作原则,实施“条”与“块”结合的模式,逐步加强“条”的管理职能,“条”要重视,“块”要落实。所谓“条”管理,是教务处对新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是两校区教学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布置、统一考核,强调管理的同步性、标准一致性。“块”管理是新校区内部的横向管理,主要是抓落实。教务处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两校区教学运行新模式,积极探索校系两级管理高效运行的新机制、新模式、新办法,切实做到了及早谋划、创新思路、加强沟通,确保两校区教学运行稳定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管理执行“统一领导、两区并重、团结协作、各司其责”的工作理念,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负责全校的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与领导,各院(系)应全面承担起其在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职责。

2.明确工作职责,提高管理效率。教务处处长全面负责两校区教学管理工作;委派一名副处长全面负责新校区的教学日常工作,主要负责教务处相关工作在新校区的落实与协调,完成校领导、管委会和教务处交办的其他任务。所有科室统一管理两校区对应工作,科长对本科室职责内两校区的工作全面负责;新校区设置有教务组,工作人员由教务处各科室人员组成,每位工作人员对应相应科室,业务上接受科长领导,同时还应服从教务组领导;另外,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结合的管理模式,以增强大局意识,转变观念,改变思维模式,在思考具体问题时,将两校区一并考虑,做到无遗漏。

3.尊重教学规律,教学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运行机制顺畅。按照学校制定的工作原则,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了对新校区的纵向“条”管理,使教学管理工作向新校区延伸准确到位,确保两校区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畅通,管理标准统一。首先,教务组作为教务处派驻新校区履行教学管理职责的机构,按照教务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根据学生人数及构成的变化,教务处适时增派工作人员,加强对新校区教学工作的管理。教学任务安排与落实、排课、排考等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对应科室全面负责两校区的相关工作,对应科室工作人员负责协调与落实,并做好过程管理。随着两校区教学设施的日益完善,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学任务安排与落实、排课、排考等也可尝试分校区进行。其次,教学过程管理相对独立。教务组代表教务处在新校区全面行使教学管理职责,主要负责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做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并针对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做好两校区信息的沟通与衔接,保证信息畅通,实现各类信息的高效对接和准确汇总,在多校区运行管理中特别重要。第三,资源共享与优先安排相结合。两校区办学建立在资源共享基础上,必须明确教学工作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对于老校区已有且两个校区学生都使用的教学设施,如金工实习、电工实习基地,实行两校区共享,以老校区建设为主,完善原有设施,突出优势。在落实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到跨校区教学任务落实的困难,优先安排新校区教学任务;对承担全校公共基础课的院系师资,实行两校区统一考虑;对专业院系承担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师,实现分校区安排教学任务。第四,前瞻性与计划性相结合。教务处及各院(系)对不同阶段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人员配备、教学资源调整、教学运行管理等提前进行调研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要有前瞻性分析和科学计划,做好预案,确保了各项教学任务的落实。

总之,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与教学运行机制探讨与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任务,多校区办学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一些新问题,需要创新思维,探索新模式和新机制去逐步解决。这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不能回避的课题,随着多校区办学的逐步成熟,我国的高等教育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周玲.中外多校区办学的案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1,22(2):61-64.

[2] 王晓红,王琪.试论高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J].山东

工商学院学报,2005,19(6):119-121.

[3] 余莉.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的问题与思考[J].理工高教

研究,2008,27(1):47-48.

[4] 蔡向朝.高校多校区管理探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10,28(3):67-69.

[5] 刘朝晖.多校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困境与对策[J].湖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4

一、多校区模式下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主要因素

1. 学科专业建设影响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目标往往朝着多科性、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 尤其是对于“扩展合并混合型”的高校来说, 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存在着交叉和重复现象。由于合并前, 各个高校在具体学科的建设上各具特色, 基础不同, 并校后, 首要的任务即是对众多学科专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这样的工作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 对于刚刚合并高校, 其分校区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从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是运用科学规范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和相应的监控保障管理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但是各校区学科专业水平不一致, 专业建设过程不统一, 同一专业又面临着整合和调整的要求, 使得适用于原来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不能适应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相同专业, 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主要因素。

2. 师资队伍水平影响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的落实

高校合并或新建校区之后, 一般都以师资力量较强的校本部为中心, 新校区的师资队伍建设即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即便两校区之间距离较近, 但也无法达到校本部共享师资的效果。如中山大学设立珠海校区, 从办学以来, 珠海校区依然没有常住的教师, 有教学任务时就乘车到新校区上课, 下课后就赶回广州校本部。大学生与教师在课外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很少。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更不可能达到与济南校区师资力量水平。这种师资力量在各校区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迥异, 出现了多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使得同样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出现差异,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无法落实, 单靠老校区的社会品牌效应无法达到与老校一样的教学质量, 只能从加强师资队伍水平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3. 校园文化制约着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的运行

校园文化形成是长期的过程, 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而无法将其短时期内移植于新校区。在各个高校合并之后, 原来的每个高校都在自己的校园文化特点, 高校合并后并不能马上将其校园文化整合起来, 而是各自独立存在。因此, 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在各校区统一运行, 最终需要一致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这种多重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了制约着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的运行。

4. 校区间的交通问题影响着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实效性

校区交通问题是多校区办学的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 主要包括校区间的交通速度和交通经费。校区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多数多校区高校关键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着新校区的教学秩序和师资调度, 也影响着新校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资队伍的稳定。这种情况下, 只能借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辅助进行教学质量监控, 如课堂教学监控设备, 多媒体设备等, 但教学质量保障实际操作中, 由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人员是多校区操作, 而校区间的交通成本较大, 难免懈怠, 从而影响着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实效性。

二、构建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发展多校区办学模式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 促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构建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应该以发挥多校区大学学科众多的优势, 以相互竞争, 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为导向, 创新多学科研究, 满足社会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 整合多校区资源, 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

首先, 整合多校区资源应该坚持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多校区共同存在发展最终要求各校区融合成一体, 达到实质性的统一。其达到这样的效果, 必须在整体性和多样性统一的原则下整合多校区资源。整体性是指管理多校区管理要达到思想观念的真正融合, 在对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 校区资源整合, 如师资力量的配置, 以达到整体发展的效果。多校性是指各个校区的发展都有自己特点, 在统一体制的管理下, 体现各校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形成相互补充, 相互竞争的格局。

其次, 在核心校区统一领导和管理下的多校区功能合理分配。各校区应该在核心校区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进行教育教学日常工作。核心校区是指在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的校区, 对于其他校区存在着领导的力量。因此, 应该在其统一管理下, 对各个校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核心校区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 进行教育资源配置, 进行统一的教学和管理。最后, 各校区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功能分区。如核心校区可作为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基地。其他校区在核心校区统一部署下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 发展符合自己特点的专业, 以达到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全面提升发展。

2. 明确多校区背景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和要素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内容较为复杂, 一般来看主要包括四大子系统:决策指挥、质量评估、管理调控、信息反馈。各个系统包含着决定该子系统运行的要素。多校区办学背景下, 首先要明确各子系统的职能。决策指挥应该由高校的校领导牵头, 由教务处或高教研究与评估所、院系、教研室等熟悉教学规律的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让其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运行的指挥中枢。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制度;管理调控系统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运行的基本条件, 能保证整个系统高效地运行, 是由高校的教学职能管理部门组成。质量评估系统是高校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机制, 它以发挥评估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为导向, [2]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过程中处于重心, 且能以直观的信息反映教学质量。其基本要素包括评估模式、评估指标、评估手段。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十分复杂,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影响下, 评估指标、评估方式等会有所差别。因此, 整个系统的调节应该有学校职能部门的经常干预, 除此之外, 各校区的教学管理者也应该对其进行具体地管理和协调。高校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由于多校区构成方式是不同的, 要使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在多校区背景下有效地运行, 还应该从高校多校区的特点出发, 全面组合多校区大学影响教学的因素, 分解教学职能, 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构建多校园区大学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3. 创新高校多校区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方法

目前, 大多数高校依托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建立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教师教学过程、教研室活动等教学工作进行全程监管。这种模式以基层教学单位为基础, 以学生为主体, 让教学监管落于实处。而多校区办学背景下, 这种模式虽然未得到根本变革, 但在具体方式上则需要创新。

首先, 实现四级教学检查制度。教学检查是教学监督中重要的环节。包括期中、期末和日常的定期教学检查, 还包括不定期教学检查。教学检查的内容大体有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制度落实等。而对于专业课程的检查则更为具体, 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情况。针对多校区办学现状, 高校仍然要依托校、院、教研室、学生四级教学管理模式, 校级实行定期的宏观性教学检查, 院、教研室组织不定期的问题性教学检查, 学生则反映日常教学情况。

其次, 实行领导干部督察制度。教师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不但要求教师能够坚守职业道德, 认真备课授课, 还要求教学督导的督促与指导。教学督导体现了科学管理原则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3]目前, 大多数高校仍然采取以督促教的方式由教学督导组完成教学督察工作。但由于课程众多而督导队伍人数有限, 听课制度流于形式, 多校区仍存在使督导组成员教学检查成本增大, 这种情况下, 可实行领导干部督察制度。由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规定领导干部必须完成听课督课任务, 并纳入其工作量之中, 促成良好教学秩序的形成。

最后, 抓住学生信息员队伍, 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有学生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是不完善的评价体系。[4]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学生信息员队伍, 从学生群体获取教学信息, 学生评教成为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环节。学生信息反馈不受多校区办学模式的限制。因此,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教学监控保障体系的构建重要环节即是抓住学生信息员队伍, 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学生信息员由教务处或教学监控的相关职能部门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选取, 收集、整理教学信息, 反映学生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但其身份不公开, 以保证信息反映的客观性。另外, 学生通过网络形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综合评价, 因此, 应该根据各校区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其教学条件对学生评价结果加权取值, 全面准确地掌握各校区的教学信息。

参考文献

[1]牟蕾, 孙晔, 王克勤, 朱珊, 赵忠川.多校区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 2013 (10) :254.

[2]汪劲松.地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途径初探——浅论专业与课程评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2 (1) :60.

[3]蔡映辉, 庄东红.教学督导: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中坚[J].汕头大学学报, 2003 (5) :99.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5

管理权力分配复杂。目前高校多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在单校区运作情况下,学院、教师分布范围较小,相对集中,易于管理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学院、教研室都容易形成密切的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通道都较顺畅。但高校多校区办学后,由于“战线过长”,宽跨度管理模式导致管理效率下降的问题表现突出,人力资源管理也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

高校管理中原本就存在着权力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多校区的建设更加激化了这对矛盾。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通常是集权式的,然而面对规模庞大、校区分散的新形势,集权式管理却是不利的,会严重窒息高校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但是权力过于分散,也会使大学变得权力多中心化,给校级权力中心的调控带来较大的麻烦。

管理效率降低。一是高校合并后,管理机构重复,管理人员偏多,考虑到合并后的稳定需要,又不能大规模调整,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二是原本单一校区管理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新校区的增加打破了原有的稳定,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管理效率。三是对于校级管理机构而言只能坐落在某一校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差距,相对其他校区的管理,就增加了难度。四是由于各个校区地理位置的因素,给师生员工在各校区之间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交通与通信成本增加。

浅析多校区办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多校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一、多校区大学产生的背景及新校区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规模效应,全国纷纷兴起一股“合并”之风,形成了一大批学科健全并由多个校区构成的综合性大学,这无疑带来了其校园文化的复杂性。因此这就使综合性大学面临着如何整合校园文化问题。与此同时,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我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纷纷扩大招生规模,继而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新大学城,缓解了办学空间。新校区的设立,扩大了学校规模,大大改善了目前的办学条件,但是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和高成本的限制,几乎绝大多数的新校区都建立在城效结合部——城市的边缘地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个在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新校区,应如何传承老校区的办学精神,发扬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传统;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造出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几乎所有新校区都面临的一个重大的人文课题。这也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多校区高校的新校区往往呈现如下特点:

其一,处于相对集中的大学城或高教区。

我国许多地区将一定数量的高校相对集中,建立成为该地区的大学城或高教区。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等院校的新校区建设在一起,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人才和信息各个层面上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地区教育教学资源的集聚效应。

其二,“硬件”设施相对优越和完善,但“软件”投入相对不足。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与社会对高校的格外关注,高等院校在新校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与物力,兴建起一大批具有现代化且功能完备的教学大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实验室等设施,同时由于办学空间的拓展,还为广大教师配备了个人的工作室或办公室便于个人进行学术研究。与此同时,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如自然人文景观建设、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和学风校风等软件建设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精力投入不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规划不够、步伐滞后的问题。

其三,新校区地理位置离城市中心相对较远,城市文化氛围比较淡薄。

我国高校老校区往往处在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区域绝大多数都经济发达、历史悠久、信息快捷、交通便利,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及浓厚的文化氛围。而新校区往往地处城市中心较远,缺乏浓厚的城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其四,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沟通。

由于新校区大多地处城郊,教师一般乘班车赶点上课,除了上课外,基本不在新校区逗留,谈不上参与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学生在课余时间难有机会与老师交流思想,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等交流缺失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校园人际关系和谐建设与发展。

二、多校区办学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盖几栋实验楼、宿舍楼,有一个漂亮的校园等,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1]因此,对于一个学校来说,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不是在一个短期内完成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建设才能达到。面对当前许多高校存在多校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新校区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就必须根据整个学校的文化传统及新校区的特点,克服新老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注重校园文化发展规律以及各校区的特点,全面规划整个校园文化建设。

1.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大学校园文化新理念。

“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中表现为一种青年亚文化,通过一定文化的氛围和精神环境使生活其中的每个个体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上与既定文化发生了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并且还能以吸收、消化、辐射新思想、新观念来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更新、再造,从而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2]校园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社会文化(城市文化)为背景,以校园范围为地理环境圈,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并且经知识的生产和理念的创新而形成先进于社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第二,校园文化建构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其中,校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动者,师生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和接受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创新者。第三,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创造和积淀的结晶,并通过由此形成的价值体系、规范体系和环境体系而将全体师生员工整合形成学校的“综合个性”;即具有鲜明特点的校园、教风和学风。第四,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发展,使广大学生得以充分的社会化,完成社会化的任务。[3]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其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而较少关注大学校园美育功能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多个学校的校园或一个大学多个校区校园,大学校园的概念及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其大学人文精神也出现了一度混乱现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已不能适应当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为此,高校必须整合大学人文精神,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大学校园文化新理念,才是新时期多校区校园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2. 构筑“一体多翼”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体现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个性。

所谓“一体多翼”,其中“一体”为整个学校,“多翼”为学校各校区。“一体多翼”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以整个学校为核心,即学校的历史与文化,以各校区风格各异校园文化特征为内容,以校园人际关系为主体,即师生之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新老生之间,以校园环境为依托,积极发挥其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从而实现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性格、个性的塑造。

首先,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传统。“每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都有一种最能体现其历史积淀和办学历程的精神,即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对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的作用”。[4]因此,各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老校区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营造,挖掘大学的人文精神,把大学各校区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新老交替、传承历史而又不断创新的育人场所。

其次,运用移植手法创建新校区校园文化。正如前面所讲,新校区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它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新问题,如新校区校园文化缺乏等问题。为此,积极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所谓‘文化移植’指的是将老校区良好的文化直接传递到新校区,被移植的文化的风格特征及其精神内涵没有改变,并且在新的校区里健康地发展”。[5]文化移植的目的是使新校区拥有老校区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者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校园文化之所以能移植,在于校园文化的传递可以由学校成员在校区之间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实施。实际上,移植就是把老校区的文化要素与新校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因子融合起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最后,努力建设多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尽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其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及与各高校合并的过程中有时往往撇开各学校原有的发展历史沉淀而偏离原有的校园人文精神。然而,有的高校在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忽视对老校区校园人文精神内涵的继承,片面追求表面效果,注重形式上的创新变化,忽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积累,忽视学生对校史和校园人文精神理解,忽视对新校区所在地域文化的挖掘,更多地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对合并的各高校校园文化缺乏整合与梳理,往往重视合并高校中的所谓“主导地位”(即合并之后所用的学校名称)的高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承,缺乏对合并的其他“次要地位”的高校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的重视与提炼。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多校区校园文化缺乏独特性、地域文化性,呈现单一化、空泛化,从而影响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鉴于此,我们应该积极培育新校区地缘文化,注重新校区所在地的历史背景、山水意境和风土人情的挖掘,进一步继承老校区的人文精神,从而构建新校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加强对合并的各高校区的原有校园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去粗取精,汲取精华,并结合各校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呈现出多校区校园文化的丰富性与独特性,最终形成以整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及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为此,新校区要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融入人文精神,确立山水相宜、兼容并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校区的定位、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等各个环节都要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营造融合进去,在校园建筑、景观、色彩、标志、符号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布局、风格特色、功能分割上有意识地融合校园文化意识,在学术风气、制度设计、管理模式、人际关系及校园精神文化的构建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创新。而且,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朝着“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校园迈进,建设成具有大学人文精神及地缘文化特色,并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校园文化风貌。

参考文献

[1]关成华主编.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2]束霞平.浅谈校园文化美育.德育天地,1999,(3).

[3]缪克明,高树军.大学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市场周刊,2005,(10):115.

[4]蔡剑兴,苏明.从“物理聚集”到“化学反应”——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构与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11):64.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7

一、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国际上公认的对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医学院校进行综合量分和排名的专门报告———戈门报告 (Gourman Report) 研究表明:国际上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有医学院, 而高水平的医学院都在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和其他专业高校合并成的综合性大学, 能够迅速整合资源, 开拓发展空间, 扩大办学规模,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科结构的优化及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群, 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2]同时, 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专业门类齐全、公共基础实力雄厚等硬件优势和学术氛围反过来又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可能。

(一) 硬件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 规模较小, 在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制约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与综合性大学合并, 依托综合性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 医学院校可以迅速扩大校园规模, 增添先进设备, 引进高层次人才, 提升综合实力;还可以吸收综合性大学齐全的学科门类优势、优越的实验条件、丰富的图书馆藏、雄厚的人才储备优势, 在现代学科交叉之路上更加轻松的做出成绩。

(二) 校园文化优势

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校园文化、全面的学科基础和活跃的氛围, 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开启了另一种思路。比如, 利用多校区办学的契机安排低年级医学生在综合校区与其他学科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做法, 让医学生得以广泛接触各个学科领域, 形成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期基础教育及思维形式, 为随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这种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院校的七或八学制教育中早已施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里, 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 以顺应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教育的要求。

(三) 学生培养优势

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卫生服务需求提升的大背景下, 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3]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 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观念、沟通技能、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思维和研究能力。然而, 单纯依靠医学院校传统的单一教学力量, 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并不容易。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丰富校园文化和多元学科氛围, 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的融合, 有利于医科学生更好适应这一转变, 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多校区办学衍生的适应性问题

在多校区大学, 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跨校区搬迁。以医学生为例, 一年级学生先在本部主校区学习一年基础知识, 接着搬到医学新校区学习医学基础, 然后搬到医学老校区学习专业课程, 再去各附属医院及各实习基地实习, 一年搬一次家, 校区转换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凸显。

(一) 环境适应性问题

一是生活适应性。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生为例, 校区分散在长沙“两岸六地”, 大学五年, 一年搬家一次, 各校区生活条件差异明显, 尤其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适应性难题。

二是学习适应性。校区转换紧接着学习环境、学习状态、学习任务的变化。如从医学院搬迁到医院, 面临着由课堂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学习的转变, 由固定教室、图书馆等硬件支持的传统教学活动到以医疗为主的独立法人单位实习, 由时间充裕氛围良好的学习活动到更加需要自主安排的学习计划。校区之间的轮转还造成课程的分割, 个别课程安排上空间挤占时间造成学生课程安排时松时紧。

三是人际适应性。校区之间路程较远, 进入新的校区, 原有人际交往受到限制, 与其他专业连接和交流的机会急剧减少, 随着学习任务的逐步加重, 少些医学生人际交往局限于本院、本专业甚至本班。

(二) 文化适应性问题

校区的转换也涉及到校园文化的变化。不同校区固有的校区文化是有差异的, 包括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声誉、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学风、教风等等的不同。以院训为例, 中南大学校本部理工类学院“经世致用”观念深入人心, 而医学院秉承的“公勇勤慎, 诚爱谦廉”则是另一番风味。出于维护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惯性, 校区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对其中的人也是有影响的。

(三) 归属感问题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里长时间的生活、工作、学习, 必然会与环境形成一种较稳定的情感。相反, 时间太短则不容易产生这种感情。预知要搬迁, 心中注定不会作长远打算, 本部一年, 医学新校区一年半, 医学老校区一年半, 医院实习一年, 频繁的流动削弱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三、相关讨论与建议

从大学合并角度出发, 沈嘉琪教授认为:“合并使学校变大, 但不一定变强。光是拼起来不行, 还要糅起来, 这样才能达到合并的目的。”[4]通过前期的研究讨论, 本课题从综合性大学和医科大学合并的角度, 综合提出如下讨论建议:

(一) 校区的定位设置

校区的定位及学科设置是多校区办学的结构问题, 是办学的前提。校区的合理定位和明确设置, 能确保大学整体办学不犯硬伤、大伤。各校区在学生安排、专业设置的问题上应具体精细、符合实际, 切忌一刀切;应充分利用多校区优势, 以有利于学生学业进行和学科专业发展为原则;合理安排医学生在不同校区的学习时间, 具体考虑不同校区的课程体系如何衔接融合, 并尽量淡化分校区学习的差别, 促进学生的顺利过渡和转变。

(二) 创新培养模式

首先, 认真研究医学教学规律, 让低年级医学生提早接触临床, 提早进行科研实践, 提早走进社会实践。这种模式既能有效克服传统医学课程体系造成的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被动学习等弊端, 又是弥补多校区不便的重要措施。然后, 要抓住整合的契机, 优化学科设置。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实质性调查、论证, 消除各个单元重复设置学科、专业的状态, 打破地域界限, 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重组。最后, 还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增加临床教学课程的比重克服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 利用仿真环境和模型进行临床技能教学及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三) 加强校区交流

医学校区与新校区在医学教育资源、学术氛围、科教活动等方面有很多不同, 加强校区之间的信息、文化、人员交流, 淡化其空间阻隔, 有利于加快医学院在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 促进分散的校区融合成一个统一整体, 完成医学院优良治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一是要建立开放透明的网络平台, 整合和充分利用各校区原有教学资源, 并将优秀教学资源变为网络资源, 实现异地共享。既能给不同校区师生的交流带来便利, 减少校区分隔引起的疏离感, 又能大大降低物质人员流动造成的成本开支。二是加强校区间文体活动的协调开展。如加强校区间的学生社团建设, 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跨校区举办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 增加校区间的互动往来。

(四) 融洽校园文化

对多校区大学来讲, 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 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多校区地域分散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 从而保证多校区大学健康、稳定的发展。多校区大学虽然地域分散, 校园文化各异, 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却有天然优势。一是校区多, 文化资源丰富, 利于总体调度、互相提升;二是规模大, 文化辐射作用明显, 有利于形象建设, 产生社会效应。因而, 要积极克服管理模式差异, 加速不同校区文化的融合, 助力医学生在校区更换过程中的适应过程。比如可开展几校区同举办、共参与的学生活动来缩短两校区的文化距离;还可以增设一些统一的软硬件设施, 以环境的和谐来促进文化的融合。[5]

摘要: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现象日益普遍, 频繁的校区流动对学生的环境适应、文化适应和归属感培养具有显著影响。医学生特殊培养模式下的频繁校区流动, 表现的是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跨校区适应性问题, 也是对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的映衬。综合性大学应该利用多校区的多元、规模优势, 从校区定位、培养模式创新、校区沟通、校园文化培育四个方面克服校区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 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校区适应,医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MOE.GOV.CN.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442/200810/39569.html.

[2]徐茂华, 邹霞, 王云帆.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3) .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12.

[4]林治波.高校合并后如何办学?[N].人民日报, 2001-03-10 (6) .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8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 多校区办学导致高校负债急剧增加

多校区办学造成了办学成本的急剧增加, 而近几年由于国家的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高校的扩张大多是靠银行贷款解决, 并且贷款数额普遍较大, 这导致许多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各高校享受到的银行贷款虽然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但由此带来的巨额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目前的情况下, 许多高校将会陷入“以贷还贷”困境, 面临着严峻的财务状况。

(二) 高校未来生源可能减少

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经过几年的改革,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经常性成本分担的机制, 学费收入占经常性成本的比例接近25%~30%。高校由于多校区办学造成办学成本急剧增加, 使其资金供应更加依赖于生源市场。学校现在主要通过贷款扩大办学规模, 但近几年是学生就学高峰,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 学生对于学校的选择越来越慎重, 对于软硬件实力较弱的高校或是非重点院校而言, 长期发展后必然会对其生源产生严重的影响, 导致入学人数的急剧下滑, 这将使这些高校的学费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 从而加大其财务风险。

(三) 多校区建设资金规划使用存在缺陷

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资金除用于高校人员经费开支和经常性支出外, 主要用于教学楼等基本建设投资、专业学科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投资、校办产业投资等。但由于很多高校的多校区建设是在扩招导致场地不足的压力下, 匆匆征地、规划和建设的, 这必然导致急于征地耗费大量资金, 而建设资金却迟迟不能到位、短期内难以开发建设或是教育设施建好后配套设施却不能到位, 造成部分投资的浪费、短期内不能发挥效益的现象。此外在高校扩建过程中, 对部分专业学科及其配套设施的投资等也缺乏可行性论证, 往往是为了完成政府或机构的计划, 为了应付学校设施达标的要求, 或是为了完成教学投资预算而购买设备, 常常是由资金来安排设备投资, 而不是根据设备使用的需要来安排资金, 使设备投资存在盲目性和重复购买现象, 造成极大的浪费。多校区建设资金使用的不合理, 必然使高校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多校区办学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选取

(一) 选取原则具体如下:

(1) 预测性原则。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对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财务风险的监测要有分析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作用。即它应依据在高校运行活动中形成的历史数据资料分析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 而不只是对过去的成果和管理责任履行情况作出考核评价。从而让大家认识、了解多校区办学高校的发展现状。

(2) 及时性原则。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要准确、及时地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 就要求其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必须要敏捷、迅速地采集信息, 分析信息, 判断信息, 发出预警, 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

(3) 经济性原则。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在选取财务预警指标时, 除了要考虑它的作用外, 还应分析它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即要求运用该预测指标产生预警信息的价值必须大于产生信息的投入。这就要求这些预警指标必须能够合理地识别和预测, 且在指标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迭代层次, 同时对指标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应适可而止。

(二) 预警指标体系选取

本文借鉴了一般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活动的特点, 为多校区办学高校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选取了以下四类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并为各类指标设定了若干备选指标,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类比分析和专家调查法进行筛选, 确定了如下预警指标集。考虑到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财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负债, 所以预警指标体系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 营运能力指标为辅, 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为补充。

(1) 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反映高校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 它是反映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财务状况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所以赋予的权重最大。这里选择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现金负债比、新校区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这四个指标来衡量多校区办学高校的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该指标值越高, 高校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差, 反之越强。高校资产负债比率的警戒线为40%~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 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 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6。

流动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高校用其流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保障程度。一般认为流动比率达到2:1时, 企业的财务状况才比较可靠, 鉴于高校的特殊情况, 其流动比率为略大于1.5较好, 小于1.5则应发出预警。其预警临界比率为1.5。

现金负债比。该指标反映了学校现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 该比率越高, 表明高校的财务风险越大。由于现金的流动性最强, 且其具有广泛的支付能力, 因此成为学校财务活动和各项事业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根据高校自身特点, 现金负债比应处于较低水平, 该指标值越小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1。

新校区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目前高校多校区办学借贷所得资金主要用于新建教学楼、宿舍等基建投资项目, 启动资金数额巨大。因此基建投资项目负债率是反映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小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1。

(2) 营运能力指标。高校进行多校区办学使用资产和资金的目的在于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和科研事业, 吸收更多的学生就学, 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如果不能完成既定目标, 说明高校的资产和资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这里选择用新生报到率、招生资金比率、收入支出比率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多校区办学高校的营运能力。

新生报到率。 。该指标反映了高校生源吸收的能力, 该指标越高, 则表明高校办学前景越好, 说明高校扩建的资源将会得到更加重分的利用。反之, 则表明高校扩建将会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与浪费。所以该指标值越接近于1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8。

招生资金比率。 。该指标表明学生的缴费情况。该指标越低, 表明学生欠费情况越严重, 如果学生欠费较多达到一定程度, 长久下去则会产生财务风险。该指标越接近于1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8。

收入支出比率。 该指标用以说明学校当年收入与支出的平衡关系, 是反映学校隐性负债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大, 说明高校自我支付能力越强, 相对来说高校涉及的筹资风险越小, 该指标值一般以0.5为宜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5。

(3) 盈利能力指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高校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运用自身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最佳的办学效益。这里选择用总资产收入比率、生均教育成本两个指标来衡量多校区办学高校的盈利能力。

总资产收入比率。 。该指标用以说明学校运用全部资产盈利的能力, 该指标值越高, 表明高校的办学效益越好, 越容易吸引社会投资和银行贷款。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5。

生均教育成本率。 。 。该指标用来反映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平均成本与全国高校生均教育成本的比例, 该指标值越低, 表明高校的办学成本越低, 能用低的投入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该指标值越低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1。

(4) 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反映高校持续发展能力, 可选择资产权益比率、自有资金动用程度、其他资金占用程度、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等指标反映高校发展能力。这里选择用自有资金动用程度、现金净额增长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多校区办学高校的发展能力。 。该指标越小表明自有资金动用越少, 可供学校发展的资金就越多;该指标值越大, 表明学校未来的发展越有可能受到制约。因此该指标值越低越好。其预警临界比率为1。

现金净额增长率。 。该指标直接体现了学校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状况, 反映了学校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建设的持续发展, 保持一定的现金增长率是必要的。现金净额增长率指标, 直接体现了学校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状况, 反映了学校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比率越高, 说明财务调控能力和对债务的支付能力越强。其预警临界比率为0.1。

三、高校多校区办学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一) 财务风险预警指数计算及权数设定具体如下:

根据所选取的预警指标, 结合多校区办学的高校自身的特点和管理需要, 对确定的指标再次运用专家调查法, 给定每个指标的权重, 形成了如表1所示的预警系统指标集和权重集。

(二)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根据上节所列指标, 为多校区办学的高校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表达式为:

其中:

通过上述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可以确定该高校财务风险的警度, 从而为风险控制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的警度一般可设计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五个等级, 其中无警即表示处于顺境状态, 轻警表明财务状况开始恶化, 中警表明财务状况中度恶化, 重警表明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出现预警, 巨警表明进入危机状态, 财务状况已到非改不可的地步。

本文在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警限相比较的基础上, 运用上述方法将多校区办学高校的财务预警综合指标 (Z) 的警限进行设置如表2所示。

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相比普通高校而言, 面临着更大的财务风险, 通过为这部分高校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一方面能够让高校树立风险意识, 另一方面能通过预警指标值的动态变化, 捕捉高校财务风险的信息, 促使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9

一、多校区大学与办学成本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 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多校区大学的形成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裂变式。由于高校扩大办学规模, 老校区扩建无空间, 只好异地新增校园。二是合并式。并入的高校成为分校区, 自然形成一校多区现象。三是合并裂变混合式。既有高校的并入, 又有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异地建新校园而形成的多校区办学模式。

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有其自身的优势, 它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 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 适应了扩大招生规模的需要, 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但是, 一校多区办学客观上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复杂性增加、管理跨度加大、资源共享困难、信息沟通滞后等一系列问题所引起的办学成本增加。若把大学的“产品”界定为培养的学生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那么, 高校办学成本通俗地讲, 就是学校为实现教育基本职能和完成教学基本目标而发生的各项耗费的总和。大学成本按不同的标准可进行多种分类:按成本投入使用的情况, 大学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按成本的经营活动性质, 可分为教学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 又可分为劳动力成本、固定成本和管理成本。如何有效地降低多校区大学的办学成本, 充分发挥多校区大学的社会资本生产优势, 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办学效益则是多校区大学在办学过程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增加多校区大学办学成本的主要因素

增加多校区大学办学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个方面。

1. 教学设施的重复建设。

多校区办学与单一校区相比, 由于校区地理位置不相邻, 学生相对分散, 交通不便, 教师、学生往返上课和查阅资料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 可能导致基础教学设置的重复建设和图书资料的重复购置, 以及现有资源得不到最大最优的合理利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办学成本。

2. 师资力量的额外引进或跨校区工作补贴增多。

由于校区建设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不可能保证所有在新校区上课的教师都在新校区住宿, 从而造成部分教师住宿地和教学地分离。如果两个校区距离较远, 往返于两个校区的奔波会浪费教师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就会对教学质量及科研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新校区工作的教师必然会需要一定的经济补偿。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学校运行成本。

3. 交通与通信成本增多。

有的高校各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很远, 为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必须增设校区间专线车, 增开新的电话线路, 增建新的网络机构。这必然会大大增加学校的运行成本。

4. 管理跨度加大、成本提高。

新建校区由于地域分散, 在管理过程中往往需要设置重复或派出机构, 增加管理层次, 随而加大了学校的管理成本。

5. 资源有效共享困难。

多校区大学通常分别在各个校区建造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场馆, 添置必需的设备、图书等。但是, 对于有的校区而言, 专业和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有些设备的使用率较低。即使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 资源的共享仍然有限。客观上造成了设备重复添置、资源未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共享的结果。

三、降低多校区大学办学成本的思路与对策

只要解放思想、创新思维, 采取科学的方法, 多校区大学面临的办学成本增加的问题可通过有效途径加以解决。

1. 开源节流、减少内耗、良性运转是降低办学成本的基本保证。

一是节流, 减少浪费和内耗。领导者要明确校区定位, 制定科学的、长远的总体规划, 正确决策,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者要理顺管理体制, 高效办事, 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内耗和资源浪费;师生员工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从节流做起,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节省公共设施等经费开支。二是开源, 实现办学经费的良性运转。首先学校党政领导要具有忧患意识, 高瞻远瞩、敏锐洞悉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明确学校的发展前景, 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广泛通过国家、省市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其次, 加快现有办学资金的周转速度。对于多校区大学的运行而言, 通过加快日常经费支出的周转速度和缩短产学研一体化的周期, 提高现有办学资金的利用率, 从而实现办学资金的良性运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办学成本。

2. 优化网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是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途径。

多校区办学要严格成本核算, 想方设法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益, 建设节约型、高效率大学。其中, 最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利用和善于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无纸化办公的推广、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启动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 拉近各校区之间的空间距离, 体现“一个大学”的理念, 降低办学成本。而信息畅通的校园网, 让每个校区的师生都可以随时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层也可以及时了解师生信息, 倾听师生呼声, 把握师生思想脉搏, 掌握学校信息和动态, 改进校区工作;信息畅通的校园网, 可以实现网上课件的下载共享, 也使不同校区的精彩讲座、活动能够实现实时连接收看, 让原本差异的校园文化在网上融为一体。

3. 长远规划、异地置换、重组是降低办学成本的最直接手段。

建立多校区管理模式可以拓宽学校的办学空间, 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多校区办学模式往往也容易导致教学设置的重复建设, 交通与通信成本增多, 管理跨度加大, 成本提高, 通过开源节流, 实现办学经费的良性运转和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办学成本, 而降低多校区办学成本最直接的手段是采取超常规的方法,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各方面条件许可情况和校区特色, 进一步理顺各校区之间的关系, 通过逐步实现校区间远距离向邻近地域的置换, 缩小校区间的空间距离, 将若干分散的校区合并或聚集在邻近地域, 形成比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校区, 实现多校区资源的重组, 可以更为有效地解决多校区办学中存在的设施重复建设、交通信息成本增大、资源共享困难、管理跨度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解决多校区大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 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更好地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开创新形势下多校区办学事业的新局面。

摘要: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局在开拓新的教育发展空间、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 也存在着办学成本明显增加这一现实瓶颈问题。只有解放思想、创新思维, 采取科学的方法, 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才能促进多校区大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开源节流、减少内耗、良性运转是降低办学成本的基本保证;优化网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是降低办学成本的有效途径;长远规划、异地置换、资源重组是降低办学成本的最直接手段。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办学成本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04) .

[2]方丽.高校多校园区办学管理及教学质量保障刍议[J].高教探索, 2003 (01) .

[3]沈红, 等.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06) .

[4]钱勤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6) .

高校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探讨 篇10

【关键词】 多校区 教育管理模式 对策

【作者简介】 祝湘陵,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张娟,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政府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掀起了以“共建、调整、合并、提高”为主要方针,以合并为实质内容的高校“聚合”浪潮。同时,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以在城郊建设新校区的方式扩大了办学规模。高校“聚合”或扩建后促进了新知识、新学科的发展,也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由于原有校区的地域分割现象依然存在,许多院系、学科又在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调整,合并或扩建后的高校,其课程方案设计、教学计划执行、管理制度落实等问题渐次出现,多校区教学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管理模式,高校领导的综合管理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一、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1. 多校区管理模式的优点

首先,由于“聚合”或扩建后的高校整体规模较大,涵盖较多的学科专业,具备多重教学层次,相对于单独校区而言,多校区管理具有更多的社会资本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其次,多校区教学突破了原有校区的规模限制和发展方向单一、发展速度较慢等障碍,拓宽了高校的办学空间;再次,通过合并,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效益。

2. 几种多校区管理模式分析

第一,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相对独立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中,中心校区由学校领导直接负责,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统筹各种教育资源以及学科建设,分校区仅作为下层机构。但每个校区拥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学院、系科等中间管理层,负责具体的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工作及行政管理工作。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各校区、各学院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助于建设特色学科;不足之处在于各校区资源共享性不高,教育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也难以胜任一些重大的、综合性较强的科研项目。

第二,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的教学和服务于教学的各项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心校区负责整个学校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行政管理、科研活动等所有内容。各校区虽然地域分散,但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共享。这种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各院系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有利于促进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不足之处在于地域分散,教育基础设施使用不便,容易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不协调、效率不高等问题。

第三,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教学所在地,由中心校区统一管理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因学校发展需要,部分高校在城市郊区建设了新校区,将其作为部分年级学生的教育基地。该管理模式一般由中心校区直接领导,进行条块管理。中心校区统一部署教学运行、资源配置等工作,同时在分校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进行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和相关的教学管理。该模式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但由于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及不同院系的学生之间沟通的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

二、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高校合并或扩建过程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符合高校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无论是在资源整合方面还是院系、专业学科结构调整方面,各种教育资源的配置(师资队伍、教学实验设施、科研经费投入等)应做到思想观念上的真正融合、统一、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益,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2. 多样性原则

多校区在合并之前是各自独立的院校,具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和学科特色。在合并管理中应给予充分尊重,在规章制度与发展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把其列为重要参考因素,在相对统一的管理下,要兼顾各校区的文化特性,做到灵活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构建具备特色又符合整体目标的办学管理机制。

3. 高效性原则

效率是衡量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多校区管理中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都应以高效性为目的,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以及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合理构建高校组织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财、物等资源,及时做好教育管理评价,持续改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益。

三、构建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对策

1. 充分考虑各校区历史及校园文化,促使多种文化融合

首先,提高师生对校园文化整体的认同感。多校区管理运行的本质是提高整体的管理效率。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可以增加各校区、各组织机构对高校多样化的认同感。多校区的管理要在统一的战略规划及战略发展目标下,积淀各个校区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资源,汲取优良的传统管理方式、方法和机制。

其次,实现多种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融合是要追求和建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使师生、管理人员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学校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多校区管理活动中,校园文化可以在教育资源调配过程中起到无形的作用,化解校园各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减少部门之间的不协调因素等。

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从外延到内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逐级融合。在学校合并或扩张的过程中,在高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下,应考虑各校区的校园文化,不断优化外部的适应性和内部的结合功能,让各种文化和谐共存,在继承中创新。

2. 战略规划目标统一,构建有效的管理组织机构

在管理中,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效益的一种有效方式,其核心理念是组织减少管理层次,按照功能原则构建教育管理组织结构,负责人按照工作能力承担管理宽度和职责,减少中间环节,避免信息在各层次交流中阻塞。在多校区办学的新形势下,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坚持“条”的管理是指高校在统一的战略发展规划与目标下,按照统一的政策要求与管理评价体系实行管理,使多校区具备总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坚持“以块为主”是指校区分散、地域分割,每个校区具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在教育管理中容易产生信息不畅、管理不协调等问题,高校应在各校区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该校区的管理工作,组织各系开展相应的具体管理工作。

3. 多校区应重视学科交叉,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

高校合并或扩建后,办学规模扩大,为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了条件。高校首先应充分利用各组成部分的原有学科资源,认真分析学科特色,利用好综合优势,寻求专业学科相融的结合点,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多校区在专业学科及院系布局上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一致,紧密围绕学科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以基础学科为根本,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学科层次,并形成学科群,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在融合中发掘新的学科生长点,提高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各校区应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性,构建信息畅通机制,充分发挥各校区的综合优势。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方面下功夫。着力优化课程建设,全校通力协作,构建教育大平台,在此基础上,搭建各院系教学平台,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与个性教育的思想,推进并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自主权,真正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陈运超.略论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2] 王东星.多校区学生管理运作模式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思想[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5).

[3] 耿有权.多校区办学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学,2010,(4).

[4] 章荣琦.论以人为本的我国高校教育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8,(12).

[5] 钱勤元.多校区大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2002,(10).

多校区办学模式 篇11

1 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众多高校在多校区办学中也认识到了办学成本增加、办事效率降低等现实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在校内开展了办公自动化建设, 办公自动化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软件和硬件的配备不同, 使用环境不同, 使用人员不同, 所以办公自动化建设开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广东药学院从2006年开始探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目前已经使用了2年多,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的来说, 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 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1 领导重视

高校的办公自动化开展需要校领导的重视, 因为很多需要校领导签发审批的文件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 如果校领导存在抵触情绪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同时要注意对校领导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 因为系统在使用初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技术人员及时改进。而且办公自动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 办公自动化建设涉及软硬件设施的更新, 涉及办公人员原有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等的彻底变革, 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 有了校领导的重视, 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另外, 建设系统需要建设队伍、经费和设备, 有了领导的重视, 建设系统所需人员、经费和设备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1.2 加强培训

高校工作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只有他们熟练地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才能使办公自动化系统得以有效实施和运转[2,3]。所以在办公自动化实施的前期, 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很重要, 培训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做些简单调整, 在培训初期和应用期要根据性质不同进行对应的知识讲解。在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时也要注意分层次、有目的, 我院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时进行了4个层面的辅导和培训, 包括学校领导、中层领导、技术人员、信息管理员, 学校针对他们各自的工作性质和事业权限进行对应的培训, 使各层次的使用者均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程序, 均能通过系统完成相应的工作。另外在培训过程中也印发了系统操作手册, 对于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也有详细明确的解决程序。

1.3 选用合适的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

目前企业或者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相对比较成熟, 市场上针对高校的特殊需要单独开发的软件比较少, 当前高校使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很多是在企业版或政府版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高校管理人员对办公自动化软件提出了较高的期望, 希望它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希望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等系统能够互相兼容, 但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类似软件, 很多软件均为单项功能。虽然目前的办公自动化软件没有完全达到人们的要求, 但是仍需要大力推广, 需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有了好的软件, 更需要有好的硬件支持,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 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局域网是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网络保障。当前网络病毒泛滥, 大量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办公自动化的应用, 例如:黑客非法入侵系统, 窃取机密信息, 进行恶意破坏;网络病毒造成网络瘫痪及系统故障;使用人员违章操作使系统受损及泄密等[4]。因为校领导经常要在外出时进行很多文件的处理, 这样就对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做到安全与快速并存就需要良好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作保障。

另外, 在建设初期要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避免将来系统闲置或者重复建设, 造成大量资金浪费。要求软件开发商根据本校硬件和软件情况, 对于各项功能要可以不断附加、延伸和挖掘潜力[5]。

1.4 加强管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管理和软硬件配置同样重要,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管理更为重要, 同样的系统和设备在有的学校运行良好, 而在个别学校却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关键在于管理。首先, 对于一个新软件的运用, 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由于办公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可以选一批基础比较好的人员作为各个部门的表单管理员进行培训, 然后通过表单管理员对自己部门人员培训。其次, 要建立与办公自动化相适应的信息管理制度, 逐步规范公文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运转程序, 对于在系统上运行的公文必须有明确规定, 逐步取消部门纸质文件, 同时对于需要存纸质文件的要做好存档工作。

1.5 改变观念

在我国高校, 因为传统的办公方式仍能够维持, 使一些领导或工作人员对传统的办公方式仍有较强的依赖性, 不愿主动去改变。因此, 要做好办公自动化的宣传工作, 要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办事效率的角度来认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重要性, 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提高学校的行政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 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提高师生的办公自动化意识, 尤其要强化各级领导的办公自动化意识, 只有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有现代化意识和观念, 才有可能加快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步伐。

1.6 加强跟踪服务

办公自动化在实施过程中将遇到不少问题, 主要有软件设计方面的、硬件配备方面的、应用能力方面的和使用制度方面的。只有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跟踪服务, 对于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及时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办公自动化的开展取得好的效果, 使之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 小结

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 由于当前计算机病毒的泛滥, 办公自动化的安全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 即使在基本实现办公无纸化的企业、政府部门和高校, 一些重要的文件仍要通过纸质文件传输。总的来说, 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各有优点, 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 不能全部无纸化。实现办公自动化是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办事效率, 而不是单纯追求无纸化的形式。

加强办公自动化化建设, 将有效降低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成本, 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环境, 为高校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特征。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高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着运转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在高校实行办公自动化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主要做到以下方面:领导重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选用合适的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加强日常管理、改变意识观念。

关键词: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多校区办学

参考文献

[1]郜岭.我国高校多校区管理的问题与经验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2) :79-80.

[2]张大斌, 等.数字化校园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5 (1) :70-72.

[3]张玉侠.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282-284.

[4]赵毅.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整体安全策略的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11) :64-66.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