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2024-08-27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共9篇)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校区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目前,大规模的高校合并、新校区建设及独立学院设置等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告一段落,中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已经形成,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在从体制调整、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质量提升转变。现在回顾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诸多关于多校区高校的争议日渐明晰。

一、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

“多校区高校”(Multi-campus University)的概念在国内外有不同的理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科尔(Clark Kerr)和盖德(M.L.Gade)将多校区高校界定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高级(即四年制)校区组成、只受某个单极的管理委员会合法管理、管理委员会或多校区高校系统行政部门与各分校区之间的重要职责分工明确的一类高等教育系统。 (1) 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对多校区高校的概念也有相关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刘海波、谢仁业提出:“多校区高校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 (2) 陈运超提出:“高校多校区办学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毗邻,也可以分处异地。” (3)

国内关于多校区高校的概念界定主要分歧在于多个校区的地理位置关系上。本文认为,多校区高校的校区之间可以在地理位置上异地而建,也可以在地理位置上相邻而建,但相邻而建的校区必须是异时而建,也就是两个不同校区在建设时间上有先后。因此,多校区高校的概念可以这样界定: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拥有至少两个以上校园,且这两个以上校园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高校。在这里,这两个以上“或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或在建设时间上不相同”的校园即为“校区”。

二、多校区高校的分类

从国内高校多校区的产生方式和运行形式来看,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多校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扩展新建型

扩展新建是指高校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到校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的过程。高校由于主校区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原主校区地理范围外建立新校区。这类校区从与主校区地理位置的关系上看,有异地新建的,如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也有在主校区基础上,与老校区相邻外扩的,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苑校区和西苑校区两个新建校区,与中苑老校区东西相接而建。扩展新建型校区在建设之前,都有相对较好的功能规划和总体设计,因此,在与主校区的协调上较为和谐。

(二)合并重组型

合并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学校合并办学,规划后的“核心”校区也就是主校区只能有一个,而其他合并学校的校园作为多校区办学。1992年5月,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等6所院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扬州大学开了我国合并办高校的先河。此外,比较典型的合并重组型高校还有吉林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合并重组型多校区从组成高校的从属地位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和弱弱联合三种类型。与其他类型相比,合并重组型多校区高校不管是哪种合并方式,合并后带来的管理矛盾和运行问题都是最为棘手的。

(三)合作共建型

这里的合作共建是指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建。如前文所述, 一些有科研实力的高校出于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和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的原因, 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 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 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有的是相对独立运行, 有的是在高校整体管理框架内运行。

(四)独立学院型

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独立学院具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民办机制;二是采用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其管理制度和办法由主办方或主办方与合作方共同商定。独立学院通常是主办校在校外开辟校区办学,其独立性使其区别于前三种类型。

三、多校区高校的形成背景

我国多校区高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下面分析其中三个最主要的背景和原因。

(一)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我国公办高校的管理权限属于各级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其主要办学经费也来源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历次重大改革和发展中,政府都是起绝对主导地位的,多校区高校的形成也是如此。

曾担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总校校长的布鲁斯·约翰斯通(Bruce Johnstone)在《世界大学变革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这样评价这一现象:“中国高等教育过去由于受前苏联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面比较窄,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了改变这一模式,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对高校进行了合并。” (4) 高校合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中国高等教育能更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等纲领性文件,我国高等教育按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共建共管、高校合并、联合办学等形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初步打破了“条块分割”的不合理布局,为多校区高校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高校合并而形成的多校区是多校区高校的重要组成。

(二)社会需求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精英教育理念影响下, 高等教育规模总量偏小, 高校办学效益低下, 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越来越高, 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原有高等教育的规模存在较大矛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自1999年开始, 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进行了连续多年的大扩招,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 截止到2007年, 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643万人提高到2500余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3%。⑥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多使各校人满为患, 在此情形下, 扩建新校区成为高等学校解决资源匮乏矛盾的第一选择, 多校区高校因此迅速增多。

单位:人

(三)高校内在的发展竞争

自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逐渐渗透至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围绕经费、生源、大学排名、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大学核心竞争力成了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制胜法宝,而质量和规模无疑是构成该法宝的重要部分。对于高校而言,质量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地努力;相比之下,规模的扩大更易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理性地看,如果没有伴随着质量的提高,高校仅从规模的扩张入手并不能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反还会为其所累。尽管如此,在各种竞争中大学的规模仍然是考量的重要表征,如在许多大学排名中,高校规模或相应的硬件设施都成了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许多高校纷纷把扩大规模作为提升知名度的当务之急,高校新校区成为了多校区高校的另一重要组成。

除了规模扩张之外,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归位成为多校区高校形成的又一因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在高校发挥得较为明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其办学实力的重要标杆,也是高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本用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来源。因此,有科研实力的高校竞相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和转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实体的研究院和研究基地。高校实体研究院和研究基地的产生进一步丰富了高校多校区的构成。

另外,2000年以来,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的建设也迅速展开。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公办高校兴办的独立学院是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由公办学校创设、按民办机制运行的二级办学机构。按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2003年4月) 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2008年2月),独立学院要求完全独立建制,但由于其与公办母校的资产和利益关系,真正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独立学院通常是在公办母校外开辟新校区办学,也是高校多校区办学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 (1996) 文件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陈运超, 沈红.浅论多校区高校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1 (2) .

[4]陈运超.多校区高校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6) .

[5]胡建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 2005.7.

[6]戴井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布局结构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 2005.7.

多校区高校办学的有益探索 篇2

多校区高校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从而满足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多校区办学的过程中,其运作期望值与实际效果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给很多高校带来困惑和压力,其中最为凸显的问题就是运行成本问题。作为多校区高校办学的管理者、实践者,彭怀祖教授长期致力于高校优化资源配置的研究,《多校区高校运行成本优化》一书正是他多年来对我国多校区办学运行成本问题思考的体现。该书带着如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提高办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问题的思考,从新校区选址优化、多校区建设优化、办学规模优化、管理方式优化、学科分布优化、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优化、后勤服务资源及人力资源配置优化等一个个小的问题出发,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多校区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该书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土地成本、服务保障、自然环境、校区间距离、人文环境作为准则层面,用定量的分析方法思考了如何选址新校区;对于优化多校区建设,该书从校区的建筑风格、校园文化以及校区调整的宏观价值追求与微观上具体因素,分析了多校区高校建设需要考虑的诸多细节问题;该书还从教育成本出发,基于DEA模型,分析了江苏11所“211”高校的规模效益,为提高多校区办学规模效益提供了参考性建议;优化管理方式重在分析了管理理念、管理组织解耦股、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创新;优化学科分布是从“专业”与“学科”概念的不同着手,分析了多校区高校各个校区优化设置学科的影响因素,即校区功能定位、学科融合、资源利用效率、历史传统及地理位置,提高了校区间学科分布的科学性,促进了学科建设;优化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则是思考了设备的采购、分布、使用等问题,采购要招标、分布要科学、使用要效率;另外,该书还介绍了后勤服务的应有内容,分析了后勤服务两类对象——大学生与高校的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以人力资源配置的主客体为基础,构建了多校区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DEA效率评价模型。

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引发的问题 篇3

一、多校区高校的含义及起源

(一) 多校区高校的含义。

多校区高校是指: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 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区, 这样的高校办学方式称之为多校区办学。高校多校区办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外部需要, 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的内部需要, 日前我国多校区高校办学发展已遍及大江南北, 成为普遍现象。

(二) 多校区高校的起源

1、高校合并。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在国家教育部提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导下, 中国高教体制改革的进程全面启动。“高校合并”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尝试, 成为多校区高校形成的一条主要途径。从1990年至2005年2月, 全国高校合并共418校次, 涉及高校1, 056所, 占高校总数50%以上。这种为扩大办学空间, 提高高校实力, 优化区域高教资源, 在一定区域内由两所或两所以上独立建制的高校通过优势互补合并重组为一所高校, 称合并型多校区高校。例如, 过去的镇江师专、镇江医学院与江苏理工大学于2001年合并组建成立江苏大学。

2、高校扩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另一重大政策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扩限”, 特别是“扩招”深刻地改变了高等教育的进程, 大幅度扩大了高校在校生规模。扩招在1998年酝酿, 1999年正式启动, 到2006年高校在校生达2, 500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2%, 这些数字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 成为世界教育之大国。面对着日趋紧张的办学资源和巨大的高教市场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各高校纷纷征地建立新校区, 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这种为扩大办学空间, 通过在校外征地建立新校区进而形成的多校区高校, 称扩张型多校区高校。例如, 江苏科技大学2000年在镇江南徐大道西延段新建的西校区。

二、目前高校多校区管理模式

(一) 分权型管理。

分权型管理是指校区 (或院系) 的横向领导, 通常表现为: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 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存在。此种模式适用于学科门类较多、统管理困难的综合性大学, 俗称强强联合 (合并型) 的学校。例如, 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它作为一个单独的学院独立存在, 与核心校区有各自的整套管理体系, 包括上至行政机构, 下到实验室等, 具有相对独立性, 核心校区只是在大政方针上 (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 给予指导。由于管理跨度小, 因而能较好地发挥各校区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教学科研的发展。

(二) 集权型管理。

集权型管理是指校区 (或院系) 的纵向领导, 其表现为:由核心校区进行统管理, 各分校区作其下属学院, 由学校统一制定发展规划, 统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 学院是中间管理层, 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这种管理模式常出现在优势校与弱势校的重组合并, 即俗称以大吃小 (重组型) 的学校。例如, 原镇江冶金学校在并入江苏大学以后, 成为了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个系, 实行统一管理。其优势是管理职责分明, 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有助于知识创新和多 (跨) 学科研究。

(三) 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

该模式表现为:以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 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虽然我国多校区大学以“重组合并型”为主, 但仍有不少“自我扩展型”学校, 将分校区定位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如江苏科技大学的西校区, 在该模式下运行的西校区是在核心校区东校区的直接领导下,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西校区管理委员会对日常性事务进行管理, 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的运行、安排及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东校区的统一部署。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 便于管理;不利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 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 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三、多校区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多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 难以取舍。

高等院校的三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其中, 分权型管理的不足之处是由于强化了学院的管理功能, 造成一定程度的权力分散, 可能会弱化核心校区的管理。尤其是学校合并重组后, 所涉及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以优势学科为主线的各项办学资源融合等问题将更为棘手;而集权型管理的不足是校区距离较远, 信息传递不畅, 管理上存在困难, 容易造成小协调、配合效率不高的现象;分权和集权相结合的管理, 不利的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 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 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总之, 不同高校需要根据各自校情选择符介本校的最佳管理模式。

(二) 办学成本增加, 教育资源存在浪费。

首先, 建设成本巨大。这主要指新建校区的高校, 从前期征地、规划、设计、建设到后期设备投入, 少则几亿、十几亿, 多则几十亿元。原因在于:新建校区一般远离城市中心, 前期的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从零开始, 投入巨大;同时, 又因为国家宏观经济从紧, 物价通胀, 利率激增等外在因素, 都导致建设过程中成本远超预算。后果是, 学校缺乏足够的资金完成预先规划并陷入财政紧张之中,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快速发展目标的实现;其次, 后勤等保障成本增加。其中, 包括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的交通费用和通讯费用的增加;不同校区重复购置试验器材、设备、图书资料等的费用;校医院、食堂、后勤等机构的重复建设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力成本的重复投入等。

如江苏科技大学本部与张家港校区之间每周要往来多个班次的班车, 而班车每往返一趟就需要半天时间, 每年仅交通费一项就花费巨大;此外, 多校区办学同时给教师甚至学生带来了精力上的负担, 教师需要在校区间穿梭, 为了赶班车, 起早贪黑不说, 还容易造成教师的紧张焦虑情绪, 遇上恶劣天气, 车速受到限制, 还要影响到教学的正常秩序。

(三) 校园文化缺失, 割裂现象凸显。

首先, 新建校区缺乏校园文化底蕴, 人文气息淡薄。一般说来, 新建校区离城市中心较远, 周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而且进驻的人数少, 由此出现校园空空荡荡, 教室冷冷清清, 图书馆更是无人问津的情形。同时, 新建校区建成时间较短, 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 也是缺乏校园文化底蕴的又一原因。而以上因素都致使大学应有的浓厚学习氛围、丰富校园文化与社团风采在新校区都显得很淡漠;其次, 校园文化割裂。由于校区定位和布局的不同, 校区要么只有低年级学生, 要么只有部分院系, 这造成了不同专业和高低年级缺乏必要的交流机会。同时, 校园文化在客观上因地域、文化环境等不同又会形成不同的风貌和精神状态, 而且合并前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建成新校区后, 原有的校园文化被打破, 新的文化尚未形成, 这使得许多师生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对多校区高校管理模式的再思考

多校区办学存在着隐患的确不是危言耸听, 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难以承受之重。笔者认为, 在多校区办学没有成为影响高校发展的突出问题之前,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未来演进的方向:

(一) 分久必合, 全校归一。

解决因校区隔离而造成办学困难的局面, 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结束长久的多校区办学, 想办法统一学校场地。这对于校区不多且校区间面积差距过大的高校很容易实现。通过对一处校区的转让、租售或其他方法实现向另一校区的集中是一种“长痛不如短痛”的现实手段。这种做法短期内来看, 似乎影响了学校发展的有序性, 破坏了学校历史的连续性, 甚至给师生的环境适应造成了障碍, 但从长远利益来看, 这种做法不仅节约了学校的场地及其他教育资源, 而且统一了学校赖以存在的校园文化, 有利于高校师生的健康发展及未来办学的高效, 具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2005年由四个高校合并而成并拥有五个校区的广州大学整体搬迁到同一校区, 2003年沈阳部分高校也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实现了整体搬迁, 不仅为解决目前的建校问题赢得了资金和空间, 而且为学校未来的发展赢得了完整性和长远性的统一。

(二) 科学定位校区间的不同功能。

在维护学校多个校区统一完整的前提下, 科学定位各个校区的功能非常关键。多校区高校定位: (1) 必须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对多校区高校的需求; (2) 必须考虑校区自身对社会需求程度的多大满足。任何一所多校区高校都处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内, 为相应的行业服务, 培养相应规格、数量的人才以及解决本区域内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这是社会对多校区高校的基本要求, 也是多校区高校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 多校区高校校区定位必须把“需要”与“可能”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量。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力包括学校规模、学科门类、科研水平、服务水平等, 依据学科生态性特点, 遵循相关学科交叉设置、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原则, 积极谋划分校区的功能。校区功能应按职能进行划分, 如教学功能、科研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还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学生的年级划分为高年级校区和低年级校区、本科生校区和研究生校区等。总之, 校区定位一定要根据整个高校的办学定位, 在对各校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确定, 并注重根据经济社会和学校发展状况不断进行调节。

(三) 同名异体, 各自为政。

为了走联合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道路, 当初很多高校选择了合并, 但不可否认, 高校合并之后有的学校发挥了预先的效果, 有的高校却引发了更大的困难。对于那些当初就没有科学规划而是“跟风”合并的高校, 大胆地走回“分家”的原路并不一定就是“历史的倒退”。高等教育领域的许多专家学者极力反对大学的盲目扩张 (这其中就包括多校合并) , 批评诸多大学一味追求“级别高、规模大、学科全”的做法, 鼓励高校尤其是规模不大的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这从一个侧面反证了高校并非只有贪大求全才算得上科学发展。对于部分因新辟校区而形成多校区的高校而言, 如若无法结束两地甚至多地办学的局面, 甚至无法统筹教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那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各校区间的自治, 即各校区在同一冠名下“各自为政”, 根据校区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管理。目前, 有些因历史原因或相距甚远而造成校区间隔离的高校已经实现了这种模式, 如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其实质上是两个平等的办学实体, 无本部与分校之分, 双方只是在部分学科资源上实现共享, 徐州和北京的中国矿业大学也基本属于这种情况;再者, 像原为一家的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两者已完全分离, 只不过是继续共享分校前的关系类、声誉类无形资产而已。

五、结论

我国高校在摸索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多校区高校经过十几载的运作发展, 可以说已由早先的“探索期”进入了发展阶段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只有正视问题、分析矛盾才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多校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佳, 张超.多校区高校校区管理模式再探[J].宜春学院学报, 2009.4.

[2]黄钰.对我国多校区高校管理中存在基本问题的思考[J].石油教育, 2008.6.

[3]陈爽, 朱嵩.多校区格局下教学管理的困难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3.

[4]郑祥华, 马树颜.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 2008.6.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多校区办学;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困工作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招生并轨、交费上学”的推行,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了大众化发展。在“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以最大程度实现的同时,如何使“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策得以切切实实的落实,这成为了高等教育工作者急需探索、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多校区办学的高校,如何面对办学的客观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优势,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多校区办学高校助困工作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生帮扶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近年来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探索,提出以下构建方案:

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助困工作队伍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一项政策确定下来后,就需要高校的广大干部、教师、职工去落实它,实现它。因此,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应该加强对助困工作的领导;作为高校的教职员工,应该切实发挥在贫困生帮扶方面的作用。

(一)高度重视贫困生工作,加强对助困工作的领导

领导贫困生帮扶工作,作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于促进高校安全与稳定,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主导下,各高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以“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为核心,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积极做好对贫困生帮扶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来说,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情系贫困生的冷暖,心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规范、加强领导行为;必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贫困生工作的政策法规,深入实际,勤于调查,潜心研究,制定和完善贫困生工作的相关规定和具体办法,加强相关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确保资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细化资助工作分工

要建立专门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专项的贫困生工作,如在财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相应设立收费管理科、学生贷款管理科(中心)等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员,负责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助学岗位管理等相关工作;要加强专职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定期组织专职人员学习国家、省(市)资助文件、政策等,开展专题调研、学习交流、业务培训等;要重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创建一支高水平的助困工作专职人员队伍。

(三)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抓好贫困生基础性工作

这支队伍应当是包括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者、就业指导工作者、团学组织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它是做好多校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工作的骨干力量。遵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负责任、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辅导员队伍。针对学生公寓是多校区办学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之处,切实落实“辅导员‘三同’制度”,即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及时、细微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指导,包括党团建设、学习咨询、生活关爱、心理辅导、宿舍文化建设、行为养成、思想动态调研等多方面职责,切实摸清学生的状况与动态,包括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行为表现。由于辅导员将思想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到了学生宿舍,能够及时化解学生间的矛盾,缓解心理困难生的心理压力,关爱、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從而提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采用参与式管理方法,改进贫困生帮扶工作

要保证参与式管理在贫困生管理中的实施,多校区高校要重视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增强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的能力、技巧和方法。学生工作人员应当是参与式理论的熟练掌握者,能熟练运用参与式方法,切实保证参与式管理的先进理念、方法贯穿于贫困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放下原有的架子,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切实实施参与式管理;要真正与贫困生建立信赖关系,培植信任基础,培养师生情谊。只有在管理者获得贫困生的信任与尊重的前提下,在贫困生积极协作、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管理者、贫困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实现参与式管理的目标。

二、构建一个协调统一的工作系统

(一)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学生来源不同,其具体的量化数据不统一,如何确定贫困生的认定标准,这是一个多校区高校开展助困工作常常要面对的一个难题。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确立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例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2]。其中:2个一级指标,是指家庭情况、学生情况;7个二级指标,即家庭情况下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自然资源指标、人力资源指标、经济资源指标、社会资源指标等指标,学生情况下设经济资源指标、学生素质指标等指标;23个三级指标分别是生源地保障线、学校所在地保障线、家庭所在地及其属性、有无特殊性产业、家庭人口及职业构成、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教育支出情况、家庭年总收入、家庭年总支出、家庭资产总值、家庭负债总额及原因、亲戚中的资助情况、社会上的资助情况、有无重大事故和灾害等发生、月收入金额及组成、月支出金额及用途、学费上缴情况、拥有电脑等高消费品情况、综合测评德育等级、日常消费是否奢侈、有无考试作弊等违纪行为、是否积极参加“自助”活动、学习态度及成绩。

(二)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是相对稳定、动态跟踪、定期更新的系统,包括贫困生档案信息库、贫困生一卡通消费信息库、贫困生受助信息库、贫困生学业信息库,等等。由于多校区高校存在着学生规模大、在校人数多、分布空间散等特点,建立一个动态的、准确的、共享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助困工作的即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例如,多校区高校普遍推行校园一卡通,学生在校通过一卡通可以解决生活的所有问题,校园一卡通也就成为学生消费的主要途径,通过实时追踪贫困生一卡通信息,可以了解贫困生消费行为,掌握贫困生消费状况,为多校区高校开展助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贫困生全社会资助系统

这是一个汇集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组织、高等院校、学生家庭及其本人等多方力量,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的全社会资助工作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解决日趋凸显的贫困生问题,仅仅依靠高校和学生的自身力量是不够的,要紧紧依靠全社会力量,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在政府资助为主的前提下,许多高校注意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助学途径,争取社会团体和个人来关注和资助本校贫困生,争取各类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来校设立形式多样的奖学金、助学金,就是很好的例子,也摸索出了很多颇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四)贫困生还贷跟踪系统

争取银行向本校贫困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切保贫困生获得一定的学习、生活保障,与加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督促、保证本校贷款毕业生按时还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针对频频出现的大学生还款逾期违约现象,提供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普遍要求高校提供一定数额的助学贷款风险保证金,才批准向该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这一措施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维护了银行的自身权益。与此同时,这一措施则使高校必须面对“由于本校学生还款逾期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贫困生还贷跟踪系统,抓好本校助学贷款生的还贷跟踪、督促、教育工作,是多校区高校助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的条件下,多校区高校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从多方面入手,长期、深入地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除积极向学生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培育学生正确的贷款上学观念外,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诚信道德建设,树立讲诚信的良好校风。不仅要重视贷款前申请审核和信用教育,还要关注贷后管理,加强贷后教育,增强学生还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和守法意识。

三、组建一个助困资源筹措网络

(一)政策性资助资源网络

主要包括: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规定所设立的资助项目资源。例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临时伙食补贴,师范类学生生活补贴,广东省政府助学金,面向特殊行业、特殊地区学生设置的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贴等。

(二)社会化资助资源网络

主要包括:来自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所提供的资助项目资源。分为:常规性项目,即依据一定的章程、协议等每年都定期发放的资助项目;非常规性项目,即非定期或一次性发放的资助项目。例如,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自1997年起每年捐资100万元设立了仲明助学金,并委托羊城晚报社负责管理,向广东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资助。2006年起资助额增至每年200万元[3]。仲明助学金,就是一种常规性资助项目。多校区高校应当拓宽视野,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形式地争取社会资助;助困工作者应加强与外界联系,汇聚社会一些乐意为教育事业做出奉献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个人或者海外人士的资金,予以扩大本校贫困生的资助资源。各级政府应当制定专门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对做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授予荣誉或减免纳税额度,等等。

(三)高校内部资助资源网络

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本着奉献与互助、进步与友谊的原则,展开实物资助和人力援助活动。(1)多校区高校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旧校区改造、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压缩机制,减少临时工使用,更多地腾出适合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积极组织贫困生在课余时间为校内提供“助研、助教、助管”的有偿服务。(2)多校区高校要帮助贫困生投身于勤工助学活动,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技术服务、零件加工、软件开发等业务,开辟更多管理型、智能技术型和专业研究型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勤工助学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3)多校区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社会的支持,大力发展勤工助学产业,创办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公司等助学实体。

(四)学生及其家庭自助资源网络

克服家庭经济困难,摆脱家庭经济困境,最主要的是依赖于学生及其家庭的自力更生、自我救助、自强不息。扩大学生及其家庭的自助资源网络,是实现学生及其家庭自助目标的关键。据报道,83.3%的贫困生的学费和72.7%的贫困生的生活费是靠家庭成员和亲戚支持的,这是强关系支持[4]。还有以教师、朋友、同学、校友、慈善人士等为代表的社会弱关系提供的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减轻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可见,来自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自我救助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多校区高校在开展物质助困的同时,应当加强贫困生的精神助困工作,激励他们将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化于自身,身体力行,勇于面对贫困,挑战贫困;辛勤劳动,积累自助资源,战胜困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在政府、社会、高校与学生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逐步扩大助困资源来源,综合发挥多校区办学高校助困工作体系的积极作用,较好地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26.

[2]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考察指标体系[EB/OL].http://nhjd.zjbti.net.cn/lib/edit/uploadfiles/200909100101 41.doc.

[3]區健妍.十年仲明:大美不言[N].羊城晚报,2007-11-4(1).

[4]吕娟萍.高校贫困生社会网络资源的分析与拓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6):111.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5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学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 也在不断进行合并重组, “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越来越普遍。高校多校区办学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 开拓了新的办学空间, 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 但同时也为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建立多校区的学生管理模式, 更好地服务学生成才成长, 是当前多校区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现状及优缺点

1.条状管理模式。通常表现为, 学校设立有学生工作部等职能部门, 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向分校区派驻学生管理的分支机构, 负责分校区的学生管理各项工作。其优点为管理权力集中、管理结构简单、指令落实较快;缺点就是管理空间跨度大, 人力物力成本高, 一旦出现突发事件, 学生管理部门难以保证第一时间处理和帮助, 降低了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2.块状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上通常表现为“学校统一决策, 分区各自管理”, 各校区均有自己独立的学生管理部门, 工作开展具有较大自主权。其优点在于管理跨度小、机构完善, 利于充分调动各校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校区的快速反应能力。缺点在于容易造成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的不统一, 产生各自为政现象,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条块结合模式。学校加强对各校区统一管理, 同时根据某个或几个校区实际设立校区内部的学生教育管理部门, 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其优点在于管理紧贴实际、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增强了校区的积极性。缺点是学校对各部门的调控能力下降、管理成本较高、协调事务的难度加大等都是其存在的不足。

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1.育人环境不全。国家和社会要求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当前, 多校区高校学生摆布, 要么是学院、学院分离摆布, 要么是本科与研究生分别在不同校区, 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潜移默化影响存在人为的隔离。

2.管理成本加大。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由于地域分散, 校区间有的距离较远, 交通不便, 资源分散, 协调任务加重, 造成学生管理成本上扬, 管理资源严重浪费。

3.资源共享困难。因空间距离的原因, 多校区高校通常分别在各个校区建造一定的场馆, 建设如生活条件、图书资料、学术讲座、医疗条件、实验教学设施等。由于学科和专业的差异性, 很多资源要么利用过度, 要么资源闲置, 资源未能充分共享。

4.文化建设不均。当前, 多校区高校的核心校区文化历史积淀较强, 新建分校区由于建设时间短, 较短的时间难形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积淀和氛围不浓, 凸显了新老校区、总分校区之间文化建设中的差异性。

5.师生交流不够。当前, 高校多校区办学实践中, 大部分教师居住在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老校区, 而学生大多居住在离市区较远的新校区, 造成教师与学生在不同的校区生活和学习。很多教师上课结束后急于赶班车时间, 教师与学生间的课外交流很少, 教师很难与学生在学业、心理、感情等方面进行沟通。

加强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的对策研究

1.建立科学机制, 实现集权分权有效统一。对于多校区办学条件下的学生工作来说, 也就是学校应将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全盘和大局考虑, 建立学校———学生处——校区学生工作组或办公室———学院学生管理办公室———基层管理人员的运行体制, 以实现实行学校与校区之间, 校区与校区之间的多校区学生管理集权与分权结合。要以学校为中心, 各个校区学生教育管理为基点, 使得每个校区的学生工作都有加强而不游离于整体之外。

2.加强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易以接受的特点, 通过各校区之间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等载体, 实现文化教育潜移默化, 学生愿意并乐于接受的教育体制。要通过开展校区间教师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活动、学生之间的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让校区校园文化在最大范围, 最大程度上进行交流互动。

3.加强队伍建设, 改进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要建立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纪律严格、业务精通、作风正派的学生管理队伍, 为学生管理工作良好开展奠定基础。建立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制度, 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状况, 加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及时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和难题。在新建的校区, 推行每天值班制度, 安排学校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专业教师进行值班, 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进行教育和引导, 做好学生的知心人。

4.建立网络校园, 实现信息和资源贡献。对于校区间地域较远的高校, 应搭建信息化的工作平台, 建设数字化校园。如建立远程会议和网络视频会议系统, 建立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等。加强“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使网络教育积极发挥作用和效益, 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网络平台。

5.实行教师辅导答疑, 增加师生交流互动。学校要在各校区设立教师工作室, 建立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每天安排一定教师开展辅导答疑, 在固定时间地点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多给学生进行课余辅导, 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精湛的专业知识铸造英才。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 发现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 创新和授课方法,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 及时解决学业、生活上的困扰, 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超月.协同管理视域下高校多校区学生管理新模式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8.

[2]张红英.入学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 2007, (7—8) .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6

一、多校区运行下高校物业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 校区多, 物业管理模式难以统一。高校各校区既相互隔离又相对独立, 建成时间和规模大小不尽相同, 建成时间长的校区, 已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 其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已基本定型, 但其设施老化, 服务内容比较窄;新成立的校区, 虽然设施设备崭新、服务定位比较高, 但其技术和管理人员相对薄弱, 难以提供高效服务, 这就造成各校区的管理步调存在较大差异, 因而, 多个校区的物业管理不可能采用一种模式。

(二) 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高校物业管理人员大都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 属于“半路出家”, 专业管理者几乎没有, 同时也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 这都体现出物业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专业技术亟待提高。

(三) 既有制度难以适应新要求。一校多区, 最早建成的校区已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 已适应其现状要求, 而新建成的校区一切都还未确立, 物业管理甚至处于过渡期, 不可能与已建成多年的校区统一采用一种管理体制。

(四) 物业监管难度大。高校将物业服务项目外包给社会企业, 学校对其进行监管, 由于校园物业服务项目众多, 内容庞杂, 学校无法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条款, 但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稳定性, 不可能随时更改, 而社会物业服务企业是经营性企业,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随时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服务标准, 从而增加了学校监管的难度。

二、多校区运行下高校物业管理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化程度决定了物业管理模式的选择。高校后勤自1999 年进行社会化改革以来,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提高服务质量的探索中逐步形成三大物业管理模式,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形成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选择, 包括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成熟程度, 国家对物业行业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 社会上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情况等。

(二) 学校对后勤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往, 高校认为后勤就是看门、做卫生、修修补补等工作, 没有专业和技术要求, 并把后勤作为无法安置人员的最终去处, 从而忽略了后勤各部门的发展, 造成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或没有专业人才的局面, 使得管理整体上不去, 影响了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程度。

(三) 后勤管理机制不健全。后勤原有科室设置已存在多年, 但随着物业管理工作新内容、新要求的增加, 其科室设置相关功能已明显不足, 尤其是新建校区的投入使用, 原来单一校区的管理经验、科室设置不能适用于多个校区, 给物业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四) 物业监管缺乏长效机制。高校聘请社会服务企业进驻校园, 这对高校来说毕竟是新事物, 新的实践, 一切都在探索中。物业管理实行服务外包, 但相关的物业监管制度、规范明显滞后,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以期形成长效机制, 达到校企双方在管理与监管间的最佳状态。

三、多校区运行下高校物业管理的出路

(一) 因“校区”制宜, 采取差异管理模式。成立时间长的校区, 由于其设备、技术和管理人员都已基本定型, 转型比较困难, 且原有管理模式已适应其校区发展需求, 那么就沿用原有管理模式。新成立的校区, 因其设施设备崭新、服务定位比较高, 就完全可以采用社会化方式进行管理, 通过引入社会竞争机制为高校提供发展需要的高效服务。

(二) 加强人才培训和选拔,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应视校区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培训真正达到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优化机构设置, 健全管理体制。高校物业管理涵盖面广, 可根据校区实际, 将专业化管理和综合管理充分结合起来, 优化物业管理机构的设置, 充分考虑各科室的功能, 灵活设置适合校区物业管理的机构, 并将部分行业合并, 形成新的管理机构, 既发挥不同行业、不同机构功能优势, 同时理顺各部门间的责权关系, 使物业管理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到优化和配置, 发挥出最大效能。

(四) 探索物业监管的长效机制。1. 合同、法规是物业监管的依据和基础。高校要结合校区物业管理的特点与社会服务企业签订双方合同。合同签订前要认真审核项目内容, 修正各项条款, 得到双方认可。2. 形成以监管部门为主、各院系为辅共同监管的局面。高校物业监管部门是实施监管的主体, 应按照与社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及相关的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物业监管工作, 完成物业管理目标。对于师生提出的要求或投诉的事件, 尽量合情合理地给予处理, 协调物业管理各方面的工作。3. 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 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利用网络优势, 在校园网开设“后勤物业服务”专栏, 将物业服务的项目内容及服务单位公布在专栏上。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发帖的方式及时反映出来, 然后由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并反馈给物业服务单位进行整改, 化解了矛盾的积累, 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

结语

高校任何教学、科研、师生在校生活等活动都离不开物业管理工作的配合, 应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媒体、宣传栏、报刊等, 加大对物业的宣传, 使师生了解物业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提高对物业管理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 这样才能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少清, 殷国庆, 郝建伟.一校多区物业管理模式探头及选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科学报, 2012 (12) 0:14-105.

[2]马红春, 钟守冰.高校物业管理社会化实践的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8) 第27卷第4期:138-139.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7

关键词:文化自觉,多校区,校园文化

一、文化自觉与校园文化

“文化自觉”这一说法, 最早是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多次谈话、演讲中提出来的。他认为, 所谓“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由定义可知, “文化自觉”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主动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二是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三是要特别关注当前的外在环境。其实质是对文化主体自身文化的一种文化责任感。在我国, 公民的文化自觉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是在大学校园环境中, 每个成员所共有的精神和物质、理智和情感的有效结合, 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 也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形成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 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其具有凝聚、导向、激励与规范、辐射及创新五大功能。

大学的校园文化, 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 具有丰富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 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位。良好的校园文化, 是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当前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很多高校从单一校区发展为多个校区, 新的办学格局开拓了高校新的教育发展空间, 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 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 但作为一个整体的校园由于新老校区存在空间、时间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以及主校区的转移都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1. 新校区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 缺乏文化氛围。

刚建立的新校区, 建成时间短, 同时很多新校区建设也处于一种“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状态, 因此无法在新校区捕捉到具有校园历史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 部分高校新校区因急需投入使用, 无暇进行科学规划, 而忽视了隐性文化的建设, 因而需要不断充实代表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 不断增强新校区景物的历史厚重感。由于新校区地处偏远的市郊, 校区周边文化娱乐设施也相对缺乏, 地缘文化围也比较淡漠, 造成新校区建成初期和一段时间内校园文化氛围的匮乏, 使新校区师生普遍感到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 缺乏文化归属感以及和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很多师生深深感到新校区物质文化建设缺少大学应有的人文气息、高校本有的文化内涵。在建新的校园如何传承历史、沉淀文化, 是新校区建设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2. 作为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师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在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大部分教师不在新校区居住生活, 因而师生课外交流的机会少。同时由于来回校区的不便, 使部分教师在教学安排时将课时集中, 有的一天连续上七八节课, 这样学生的教育质量得不到较好保证, 遑论担当传递校园文化的任务了。与此同时, 居住在不同校区的高年级学生与新生之间缺少应有的联系, 使新生失去了大学老生的关心和帮助, 从而难以全面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熏陶, 让学生难以全面体味到大学校园的优越感。

3. 多校区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 个性不明显。

教育系统既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又对环境施加影响, 两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这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利于校园文化之间交流互补, 但交流的同时不能丧失“自我”, 必须保持学校的个性而不是趋同。如今, 不少高校新校区的建筑风格与格局, 规模与专业设置大同小异, 许多学校又回到了“大而同、小而全”的时代。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向“统一”的风格, 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作品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 继而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和潜质, 过分注重文化建设形式, 对精神内核理解不深, 容易使校园文化建设空泛化、趋同化。

三、自觉文化视野下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探析

当前, 多数学校兴建的新校区都是在近郊文化底蕴较淡薄的地区上建立起来的。宏伟的校园建筑和优美的环境必须与浓郁的育人氛围和很高的文化品位融合在一起, 才能相得益彰。所以, 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 移植和传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

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 尤其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形成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既需要环境氛围的烘托, 更需要时间的积累。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学校领导和校区的管理者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的引导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鉴于新老校区之间是统一学校主体、统一的机构和领导, 所以在新校区建设的初期, 需要移植老校区的坚毅精神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主要包括校训、校史、校徽和校歌等。新校区如果不能承接老校区已有的校园文化传统, 将是校园文化在精神资源上的重大损失。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追求的不仅是与老校区的形式, 更应该是其深刻的精神内涵, 所以传承老校区优秀的校园文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承老校区的内容主要包括品牌校园活动和鼓励多校区之间的师生交流等。

2. 增强对老校区校园文化的认同,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的文化的认知、赞同, 形成归属感的社会心理过程。在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 让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对自己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达成共识、认可其存在和发展, 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就文化本质的层面来说, 只有大众能够接受的、能涵化为人类生活的常识并渐次融入到人类的生活习惯的文化, 才是一种优秀的、能够引领社会前进的文化。由此, 文化内化是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追求。内化即组织当中成员已经认同了校园文化, 有了广泛的认同, 广大师生和校区的管理人员就能很容易将学校的核心精神文化内化, 之后外化在行动中。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有利于多校区建设的活动中来, 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碰撞, 最终从内心深处接受并逐渐纳入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中, 最终成为自己价值判断的标准和做事的方式。

3. 结合不同校区的特点, 打造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窗口。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结合不同校区的特点与地缘优势, 加强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与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 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形成不同校区不同特色, 加强抵制和改造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增强校园文化的辐射性。在将老校区优良办学传统和丰厚文化环境资源秉承、移植并渗透到新校区过程中, 加强与大学城校区各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与融合, 充分挖掘大学城校区的文化资源,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创新, 打造出多元一体的多校区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黄金华.“文化自觉”概念的辨析[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4) :35-37.

[2]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7, (3) :22.

[3]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 1998, (11) :8.

[4]方振聪, 游江.推进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 2007, 13 (6) :135.

多校区高校相关问题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催生了为数众多的高校新校区, 新校区在为学校创造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给教育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后勤服务等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且对其具有重要作用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能例外。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在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和生活等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价值以及承载这些精神价值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德高望重的学术大师, 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 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 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校门、图书馆、实验室和构筑物, 如文化景点、人物塑像等往往是一所大学文化品位的象征, 它们对学校师生具有直接的“修身养性”的作用, 可以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品质, 有助于增强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 先进的、优秀的校园文化越发成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也日益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 近十几年来, 我国高校合并、扩建的浪潮所导致的多校区办学显现, 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正常发挥。2001年, 上海电力学院为了扩大办学规模, 利用大浦东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 在浦东创建了新校区, 扩大了办学空间、优化了学科布局, 但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却深受两地办学的现实困扰。

校园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理解, 校园文化就是校园艺术教育和学生课余文化活动。其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和审美教育, 组织各类艺术社团、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校院生活, 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广义的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确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义“校园文化”的概念为研究基础, 总结上海电力学院浦东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同时, 详细剖析浦东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受阻滞后的原因, 并提出推进和改善浦东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对策。

二、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浦东校区在摆脱了办学空间狭小的压力并配以充裕的资金支持下, 在校园建设硬件设施上较原校区相对现代和完善;校园空间设计合理, 布局得当, 建筑物实用美观。但由于新校区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郊区, 地理上的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较少, 甚至更多的是一些负面和消极因素, 从而影响了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同时, 浦东校区自身较长的建设过程也造成了一段时间内校园文化建设的匮乏与滞后。归纳起来, 浦东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浦东校区周边环境的非城市化或半城市化影响着现代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校园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它作为社会大文化中的亚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居于社区中的高校师生虽然在交往方式、生活习惯、专业修养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 但是他们在社区文化的熏陶下, 沉淀着社区的精神与气质, 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必然会因社区的影响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这种转变有其主观选择的因素, 也有社区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高校开放程度的提高, 其与社区间出现了频繁的文化接触和信息交流现象, 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表现出很强的本地特有的人文品质, 并不断承袭着当地的文化传统。如前所述, 浦东校区远离繁华闹市, 缺乏都市气息和氛围, 周边娱乐设施缺乏, 商业网点稀少, 学生日常接触更多的是刚刚离开土地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 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为了生存, 利用高校人口密集的商机, 出售卫生不达标的零食, 开设不正规的餐馆、超市……如此种种使得浦东校区的校园文化受大城市先进社区文化的“甘饴”较少, 这对现代校园文化的发展必然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而周边落后的城郊负面文化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存在负面影响。

(二) 浦东校区周围相对较差的治安环境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实际上, 这个问题包含在第一个问题之中, 之所以特别提出, 是为了突出其重要性。由于浦东校区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结合部, 而且校区本身也在不断建设中, 社会闲散人等鱼龙混杂, 包括治安、交通、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尚未提供到位, 这类区域便成为各类违法犯罪的多发地, 年龄尚小、涉世不深、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大学生极易成为受害者。相对恶劣的校外治安环境窒息了校园文化发展的开放性, 时而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无形中也会给校园文化享有和创造主体之一的学生留下不良的心理阴影, 尤其对于那些案件的直接当事人而言, 精心培育的校园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将会因此而丧失殆尽。

(三) 浦东校区本身硬件建设的非一步到位性影响着校园文化这一软件建设的进程。由于自身发展规律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 浦东校区的基础建设不能做到一步到位, 更多的是分期建设, 边建设、边使用。目前学校将低年级学生安排在浦东校区, 在新生入学后, 校内还有一些很明显的工地痕迹,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他们昔日对大学校园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由此造成的情绪不稳定, 心理失落, 心态不端正等, 使浦东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难度明显增加, 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 浦东校区时间感的欠缺短期内不能形成历史感较强的校园文化, 以及与原校区空间的割裂而造成校园文化的非一体性。浦东校区由于建校时间短, 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 无法看到参天大树, 无法看到笔直的主干道和幽深的林荫道, 无法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 缺乏原校区的历史厚重感。同时, 因远离原校区, 造成二者在空间上的割裂, 不利于形成完整、统一的校园文化。某种程度上, 学生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整体归属感和认同感, 甚至于有不同程度的遗憾感。

(五) 两校区间校园文化创造主体之间交流的非充分性导致校园文化传承上的断层。教师、学生 (包括本科生、研究生) 、管理服务人员皆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原本应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之内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而逐渐养成风格各异的校园文化, 而在多校区的情况下, 任课教师在下课之后即冲向校车, 匆匆奔走于各校区之间, 很少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学业上的交流, 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加上学校本科生各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也分属两个校区, 除了学校有意安排的为数不多的交流之外, 也鲜有主动忽视交通等成本而主动为之;虽然学校为管理服务人员在浦东校区安排了住宿, 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能常驻的也少之又少, 所有这一切都阻碍了校园文化建设上的良性继承, 使浦东校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孤岛”。

(六) 浦东校区周边高校群带匮乏性导致校园文化发展缺乏校际交流。上海电力学校原校址处于杨浦区, 是上海高校办学历史最久、分布最多的教育行政区, 有著名的百年老校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 校与校之间可经常性地相互交流, 相互影响。而处于浦东新区的新校区周围只有两三所普通高校、有些甚至是生源层次较低的民办高校, 这样的现实状况使新校区严重缺乏与一流高校之间的密切交流, 不能学人一技之长, 补我一行之短。同时, 较多、较好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资源都分布在离杨浦校区较近市区, 学校只有能环、电自、国交三个学院的三、四年级在原校区常驻在毕业生找工作时, 对于在南汇校区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相对不公平, 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无法体现教育公平。

(七) 浦东校区的先天不足导致了校园学术氛围相对淡薄。考虑到交通、地理位置等资源的便利条件, 一些学术界、实务界知名专家学者的报告讲座、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及院系重要的学术活动一般都安排在杨浦校区进行, 浦东校区学生很难参与其中, 而浦东校区图书馆藏书量的相对不足、相对贫乏且层次不高的学术活动等, 都影响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氛围的培育。

三、高校多校区办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明确问题所在之后, 如何对症下药, 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 将上述不利因素缩小到最低限度, 便是高校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和对应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加强浦东校区与所在社区的沟通与协调, 尽力消除或减少周边的负面因素, 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浦东校区建设及所在社区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没决定了前述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必然性, 因此, 浦东校区相关部门应与所在社区的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 努力消除或减少各种不安定因素。例如, 必要时公安部门增设派出机构, 加强警力及巡逻频率;工商部门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交通部门依法查处非法营运车辆, 增设公交线路等, 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 新校区自身职能部门也应在履行职责的前提下, 通过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加强浦东校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性并与相关部门协调, 力争使其负面效应降至最低。在新校区的建设与施工进度上, 学校基建部门应有明确的计划, 同时考虑意外因素, 并使计划在规定的竣工时期内完成。在此基础上, 学校应协调教学、学生、后勤等部门, 制定学生入驻新校区的时间表。对于在建工程项目, 尽可能远离已经投入使用的教学、生活区, 如有可能, 尽量夜间或寒暑期施工, 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三) 浦东校区在外观设计上增添人文内涵, 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基本保持与原校区的主体意蕴的一致性, 维护校园文化的整体性。浦东校区应在校园布局、建筑样式设计、校园绿化等方面, 弥补新校区校园文化在时间感上的不足, 例如, 可以基于学校既有文化积淀的特点, 结合浦东校区建筑功能和风格, 调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征集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名称, 赋予、增添其文化底蕴。同时, 应充分利用包括宣传海报、校史展览等传统手段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在内的各种方式, 实现原校区校园文化向新校区的传承和渗透, 维护校园文化的整体性, 使学生感到作为实质上一个校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例如, 为了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 增强爱校意识, 激发主人翁精神。上海电力学校在建校60周年之际, 借助先进的同步视频直播技术, 使浦东校区的学生可以实时观看在原校区举行的校庆庆典。

(四) 采取有效措施, 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间的互动交流创造条件, 形成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浦东校区应创造机会和条件, 提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 一些同样属于多校区办学的大学, 近年来就改革了传统的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 除了原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指标外, 增设社会活动指标, 这里的社会活动指标包括与学生谈心、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等, 客观上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无形中培育了校园文化。

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属不同校区的情况下, 也应结合实际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例如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跨校区学生交流在各类社团考核与评优中的权重, 同时学校也应该在经费方面予以相应的支持。

对于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力量的学生服务和管理人员, 学校应加强浦东校区条件下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同时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可以给予物质上的适当倾斜, 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任课教师、不同层次的学生及学生社团、辅导员、班导师及所有教育教学服务和管理人员共同努力, 良好的学风、班风、教风、校风的形成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五) 加强与市区优秀高校的交流与联络, 取长补短, 快速调整教学布局, 实现校内教育公平。与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对一所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先导性、独特性的特点, 每所大学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 浦东校区应创造各种机会与各大高校加强交流联系, 选拨优秀师生代表去兄弟院校学习或是邀请兄弟院校同仁来学校观摩指导。同时, 浦东校区应联动学校各个部门, 快速调整学校教学布局, 尽量使七个二级院系的高年级学生集中在同一个校区, 具有同等接触社会、接触就业资源的机会, 实现教育资源分配平均和教育机会均等。

(六) 克服困难, 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大学的校园文化, 如果仅仅以优良的教风、严谨的学风为标志, 将无异于中小学。学术争鸣、百花齐放、追求真理才是大学的独特风格。在浦东校区, 也要创造各种条件, 适当邀请学术界的大师、实务界的大家与学生面对面, 让学生了解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 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 浦东校区自身也要通过书评大赛, 学术论文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组织名家、大家来校的工作不能仅仅集中或局限于团委、学生处这样的职能部门, 应该全校上下联动, 从各二级学院不断萌芽, 从而扩展到学校各个领域。

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同样, 新校区的拓展和延伸是一个大学发展壮大势在必行的举措, 怎样处理好发展中连带产生的校园文化建设新问题, 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和各位专家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的研究 篇9

一、多校区教学管理的现状

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的现状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散、全、杂、大。

(一) 散, 教学资源分布散而不均。

由于高校扩招和学校整体资源有限, 各校区在教学科研、图书馆、娱乐、医疗和后勤保障等软硬件设施方面往往会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尽管学生有享受各校区资源的权利, 但实际上校区间的空间距离和对其它校区的陌生心理, 会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减少利用它们的时间和次数。

(二) 全, 学科门类齐全而特色不明显。

多校区高校通常是一所多学科并存的多科性、综合性院校, 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多 (跨) 学科研究。但是限于各校区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的现象, 而在具体学科的建设上也是基础不同、特色各异, 如何将分布在各校区的同一学科进行整合, 使组合后的新专业迅速走上正轨, 盘活多校区之间的学科资源, 这是多校区高校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 杂, 教学情况复杂而管理头绪多。

多校区教学管理因各校区的背景不同而教学情况复杂, 头绪繁多。高校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 管理上存在机构设置行政化、体系多元化、层次复杂化、形式多样化、院 (部) 设置地缘化、一校多制等问题, 造成学校内部管理体系不顺畅、应变能力不强、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 不但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 而且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四) 大, 对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冲击大且持续性久。

多校区高校的学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管理一样, 要经历由分散、混乱、整合到有机融合的不断调适的过程, 是一场“持久战”。每个校区都有自身的办学历史和独特的传统, 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这就会造成高校合并后出现多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所同校通常是数代人建设起来的, 而“新建校区”一般比较年轻, 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基本上都要从零开始。

二、构建多维动态的教学管理系统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高校的生命线。多校区高校因分散办学更需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而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如何根据本校所具有的优势条件制订明确的教学管理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形成独特的、本质的、稳定的特征、风格和风貌, 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呢?笔者认为, 高校在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中, 首先要从“源头”的指导思想上注意“三个结合”的基本原则, 其次是构建一个多维动态的教学管理系统。

(一) 建立多维动态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原则。

1. 独特性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多校区教学管理最终要表现为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 高校首先要强调整体的最优。然而, 鉴于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征、个性特长存在差异, 教学管理还必须能满足不同个性和气质的学生的发展。实现多校区教学管理的最优化, 不能只注重独特性而忽视整体性, 不能因追求独特性, 而以牺牲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代价, 务必将独特性与整体性结合起来, 改变单一僵化的、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 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模式。

2. 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多校区高校建成后, 学校教学管理的大环境变化了。因此, 高校要用长远的谋略去规划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 用论证的态度去考察各校区的教学管理模式, 用发展的眼光去探求新的管理模式。保持有效特色的稳定性, 改革无效特色的发展性, 在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 不断形成上水平、高层次的特色, 这是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的重要思路。

3.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继承和创新, 是多校区教学管理工作发展的两个“推进器”, 继承是基础, 关键在创新。高校在探索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必须将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既要善于总结现有的经验, 又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既要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又要发掘自身特点、独树一帜, 使各校区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特色继续发挥作用, 并通过学习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 形成适合自己特殊情况的新特色。

(二) 多维动态教学管理系统内部要素的效能激励。

高校的教学管理受社会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 学校内部条件包括师资、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等。这些多维因素决定了教学管理系统的多维性。教学管理系统不是一蹴而就、封闭、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环境条件和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系统, 是动态、开放、发展的系统。高校多校区教学管理更应该以教学管理的多维性和动态性两个特征为基点, 结合制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需注意的上述三个原则, 有针对性地、系统地提高教学管理系统内各个要素的质量, 优化各个要素的功能。

1.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要素的效能

决定教学管理系统能否有效运转, 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教学管理系统内人力资源管理要素, 主要是师资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提高这些人力资源要素管理的质量, 是提高教学管理系统水平的根本。

师资管理以加快其融合和提高为目标, 教师队伍的融合和水平提高是多校区教学管理工作的难点, 也是重点所在。常见的促进师资融合的管理举措有:一是按“课程跟着专业走, 教师跟着课程走”的原则使教师归口;二是实行真正的教师聘任制;三是建立面向校内相关学科和面向社会的有效流动机制。不同校区的师资通过以上举措, 不但能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而且能促进师资优化, 从而达到融合的目的。融合和提高是互为因果的。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了, 又会促进融合向更高的境界发展。

学生管理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的需要。高校教学管理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培养目标, 充分挖掘和发挥多校区合并办学的优势, 通过重构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拓宽专业面向, 努力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强化通识和基础课程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 强调培养自学能力, 全面实行学分制等途径, 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教学管理人员管理以建立精简高效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为目标, 精简高效的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是实行有效管理的必备条件。各个校区的教学管理人员都必须实行统一的领导和管理, 这样才不会出现指挥不灵、各自为阵的局面。

2. 优化物力资源管理要素的配置

管理系统内的物力资源因素是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高校的物力资源包括学科、课程、教学投入、教学设施、教学技术、信息资源等。

学科和课程管理应以充分发挥它们在育人中的功能和实现学科综合化和课程结构优化为目标。多校区高校的学科门类虽然较齐全, 但各学科之间缺少联系, 缺乏促使各学科之间合作的动力机制, 缺乏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 就达不到学科综合化的目的。高校应根据发展规划, 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与建设, 实行归类合并、合理布局、优势互补, 促进相同学科的深度融合、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从而促进新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为培养文理结合、理工交叉、综合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服务, 如此才能达到学科综合化的目的。学科融合能促进对旧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 所以, 只有具备学科的综合化, 才有课程结构优化的大背景。

教学投入、教学设施、教学技术和信息资源管理应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充分提高利用率为目标。物力资源短缺, 是长期困扰高校的瓶颈。怎样有效整合这些资源, 达到优化合理的目的?高校必须在教学投入、教学设施、教学技术和信息资源管理诸方面下功夫。抓好多校合并带来的资源总量增加的契机, 通过资源重组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高校要通过师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资源的共享共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 避免重复建设、重复购置所造成的浪费, 更好地发挥已有的资源作用。“要使资源优化尚须深化校内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改革就要创新, 因此体制创新是由资源重组达到资源优化的必由之路”。 (1) 故而, 多校区高校必须不断努力寻求一条物力资源体制创新的路子, 理顺各种关系, 合理布局统管和分管的教学资源, 建立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 奖励资源功能开发, 并将物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与人事分配管理制度的改革联系起来, 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3. 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要素的体系

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要素包括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教学实践管理、教学研究管理和学生工作管理。这些教育教学管理要素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教学管理活动是一项既要重视目标又不能忽略过程的特殊管理活动。多校区的教学管理活动在整合原各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软”“硬”资源的情况下, 重组管理目标, 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 统一进行规范, 使学校教学活动管理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同时, 根据各个校区的反馈信息, 调整管理方式方法, 乃至修正管理目标, 改进管理措施, 使教学管理活动处于生机勃勃的主动状态中。

政策规章是高效有序的教学活动管理的保障。新院校应整体分析原各高校的政策规章制度, 建立新的政策规章制度体系。有了政策、规制的权威性,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就有了依据和保障, 就能在宏观范围内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但在具体实施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 不能因规范性的要求而阻碍创造性的发挥。

4. 协调教育教学活动管理要素的发展

高校的多校区教学管理构建的多维动态系统, 必须在注重横向结构的同时注重纵向结构的构建。横向结构的构建, 能促进各管理要素在活动的范围内发挥良好的作用。而纵向结构是指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次序, 即结构各要素的运行组织成为有序衔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配套完整的统一体, 当教学质量的未来要求与社会外部环境和学校内部条件发生变化时, 能从实际出发, 不断加以修正和调整, 从而活化系统的功能, 保证系统的发展方向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

我国高校在摸索多校区教学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和矛盾。多校区高校经过十几载的运作发展, 可以说已由早先的“探索期”进入了发展阶段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只有正视问题、分析矛盾才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这样高校多校区的教学管理工作才会有新的突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细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8, 第1版.

[2]陈娟.合并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 2003.

上一篇:产业经营管理下一篇:实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