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校区(精选3篇)
渤海校区 篇1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师生为主体,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融合学校历史积淀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已初步形成自身的校园文化特色,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向高层次高标准高要求发展是促进校区向全方位立体化多元性校区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新建校区校园文化特色——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为例
1、以“人文、生态、创新”为思路的校园物质文化弘扬了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文化内涵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作为新建校区始终注重培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人文精神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同时注重与渤海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探索出校区独特的发展模式, 服务宗旨, 构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改革试验的立体模式。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 以“绿洲校园”为主题在校园内建有“一轴八景十二园”。以农大百年历史为线索在校园内建立校史馆。此外, 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综合楼、学生公寓等建筑融合渤海特色、创新思想、实用理念。渤海校区独特的物质文化建设以其创新特质, 科学发展的特质体现了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建立以来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和与时俱进协同发展的思想高度, 秉承了河北农业大学的主体校园文化建设风格。
2、以传承“太行山精神”为纽带的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了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精神内涵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是学校健康发展的驱动力, 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价值体系的综合体现。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借助黄骅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和环渤海环京津地理优势, 把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人才作为校区的责任, 把推动渤海滨海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校区的发展理念, 校区建立以来, 学校良好校风在沧州地区得到广泛的传播新时代的典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2015 年, 渤海校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王想照顾精神病母亲, 自强不息书写了别样精彩的人生, 生动阐释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的育人理念。
二、新建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为例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自建立以来在承接本部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已初步形成了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文化底蕴的酿造铺垫了深厚的温床, 但从学校战略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来看, 其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着若干薄弱不足之处:
1、物质文化建设力度大, 精神文化建设缺乏。校园物质文化是学校建设的基石, 自校区建立以来,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作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校区物质文化建设初具规模, 校园整体环境、学生宿舍建造、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教职工公寓、学生食堂、教职工食堂、图书馆、两院一部档案馆、校史馆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 但有大楼, 缺大师, 有大楼, 文化建设缺乏主题思想, 育人活动相对较少。过度重视物质文化, 轻精神文化内涵的塑造, 长此以往, 容易造成学生精神文化上的断层, 人文精神的缺乏和浮躁心理的滋生。
2、校园文化建设基础薄弱, 文化活动文化传承不足, 系统性失衡明显。主要表现在作为新建校区积淀少、软硬件建设失衡, 结合教学和学生培养计划实施的文化活动较少, 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熏陶不足, 精神文化建设缺乏, 对本部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缺乏, 文化基础薄弱。此外, 校区内部外部系统失衡, 就内部而言, 合作意识淡薄, 分工脱离, 部分教职工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校区管理部门的事情, 就外部而言, 校园文化整体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脱节, 内外衔接不畅。
三、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作为适应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需求, 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力的高等院校的新建校区, 在未来建设和发展中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对于校园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1、高度重视, 加强对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
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关系着校区发展的质量和未来发展的高度。这就要求根据校区的办学思想、办学宗旨和发展理念作出整体的设计布局。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物质投入导向。根据校区办学思路确定校园物质文化投入各项比例。二是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人才的不同制定与时俱进的实施方案。三是实现四文化五关系的高度整合, 要协调好校园文化与学校的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的关系, 实现师生、干群、同志、生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和谐。
2、狠抓落实, 挖掘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从传统意义上讲,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集合体。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 要不断适应不断完善丰富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的文化内涵, 实现物质文化建设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物质文化与精神内涵的水乳交融。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 要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领导、共同建设校园精神文化。通过多元化立体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重视教师团队的打造。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 一要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建构科学的管理体系, 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齐划一。二要实现现代法治进校园模式, 充分发挥法治在现代高效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实现“走出去, 引进来”的教育模式。
3、准确定位,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窗口, 实现人才培养、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的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一是打造学校整体实力, 突出学科优势, 加强渤海新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现学校学科建设与渤海新区支柱产业的对接。一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积极发动学校师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增长才干, 提升社会能力。
摘要: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依托黄骅新城科教园区, 校风淳厚, 学风严谨, 已初步形成了以“人文、生态、创新”为思路, 以传承“太行山精神”为纽带, 服务渤海新区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特色, 但作为新建校区,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物质文化建设力度大, 精神文化建设动力不够, 校园文化整体上失衡等问题。要加强校园文化的整体设计, 重塑校园文化内涵。
关键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黄世国, 朱柯.论高校新建校区规划建设的校园文化观[J].山西建筑, 2013, (14) .
[2]陈呈频, 郑春晔.试论高校新校区建设与校园文化的融合[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1) .
[3]黄艳娥.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J].当代教育论坛, 2006 (15) .
[4]张小红.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知识经济, 2009 (02) .
渤海校区 篇2
关键词:独立校区,法学教育,法律人才,特色培养
一、法学专科学生特点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法律事务专业是河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于2012年开始招生, 每届招生约90人。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将修读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等课程, 接受全学程1486学时, 实践环节21周的教育过程。这也是目前我国高校比较普遍的法学专科教育模式。
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为例, 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思想活跃、敢想敢问, 但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
第一,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对法学的前期认识和理解不够充足。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选择法律作为大学学习方向时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想法, 对法学学习也没有特殊的热情和爱好, 缺乏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构想。
第二,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很多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 有的学生甚至连完整的课堂笔记都没有。
第三, 对未来有迷茫、自卑情绪。在聊到有关未来职业构想的问题上时, 很多学生对从事法律工作感到悲观, 认为自己在将来与本科生的就业竞争中没有优势, 因此学习中也缺乏动力。
我们相信, 这些问题在各个高校法学专科中应当普遍存在, 因此, 我们应当反思专业教学的不足之处,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改革。
二、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 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标定位是教育的基础问题。有了明确、合理的教育目标, 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传统上来讲, 法学教育界认为法学教育具有二重性, 即职业技能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 而长期以来, 这两种属性在法学教学中并未获得同等的重视, 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知识, 轻职业技能的情况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法学学生毕业后缺乏从事法律工作的必备技能, 从而导致法学学生就业率节节下降, 许多学生不得不被迫转行, 离开法律领域。正如王晨光教授所言:“尽管在中国法学教育的科学化和学院化已成为主流, 但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 其主要目的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 还需补充一句: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教育, 已经或势将迷失正确的发展方向。”
对于以渤海校区为代表的独立校区法学专科学生而言, 此问题尤其严重。国家关于司法考试的有关规定直接导致他们毕业后不可能立即从事传统法律职业——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而对于学术培养而言, 他们显然又需要走更长的继续教育之路才能窥其门径。那么, 对于这批学生, 我们对其教育定位何在?相应的, 短短三年中教育重点又应放在哪里?如何保证他们在未来的就业中拥有特色和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二)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
在课程设置方面, 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差异不大, 理论课程居多, 实践课程不足。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了《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确定了法学专业的《宪法学》、《民法学》等16门核心课程。这16门核心课程对于培养本科高素质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必要的, 然而对于专科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来说, 显然是不恰当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理论水平有限, 同时动手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又得不到突出, 当然难以体现出特色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也未能充分考虑独立校区法学专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就业需求。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根本体现, 开设这些课程是为了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使学生达到统一的要求。选修课的设置则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法学专科在学生培养目标、能力需求、就业方向等均与我校本科法学专业有所不同, 对实践事务的操作能力要求更高, 因此广泛开设经济学、社会学甚至财会方面选修课程对学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三) 教学方法未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法学专科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方法。教师是教学的核心, 学生的实践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学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开发。法学当中博大精深的理论积淀和细致繁杂的法律条文决定了讲授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但若将讲授无限放大, 必定产生“耗时长, 见效低”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发现学生上课时不是积极投入, 而是被动记笔记、抄课件甚至拍课件, 缺乏主动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和氛围。与之相应, 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的单一, 更助长了学生们这种不求甚解、只重记忆的学习风气。
(四) 教材选用不科学, 针对性差
目前法学专科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与本科法学专业相同。这些教材大多是普通高校法学专业规划、统编教材, 这些教材体系完整, 理论内容深入, 但往往缺乏实践性的案例分析环节, 缺少专业技能培养的部分。这样的教材对于注重理论学习的本科学生而言是有益的, 但对于法律事务专科学生而言, 一方面难度过大, 无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无法做到突出重点, 达不到有的放矢的目的。在笔者担任专业教师的半学期里, 经常发现学生的课本到期末还是崭新的, 针对此问题进行交流时, 也屡次有学生谈到“课本太难懂, 几遍看不明白就没兴趣再看了”。
三、解决方案
(一) 确定清晰合理的目标定位
法学教育从问世之初, 就有着不同层次的目标定位。不同的定位凸显出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的差异化培养方案。针对法学专科而言, 以操作型、非讼型综合法务人才培养作为目标是比较合理的。
第一, 法学专科学生入学分数较低, 基础知识相对薄弱, 学习习惯欠佳。要求他们在短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艰深晦涩、数量庞大的法学理论是不现实的。
第二, 从就业角度来讲, 培养操作型、非讼型法律人才也是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以著名的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其近几年来本科毕业生中真正能够从事传统法律职业的只有10%左右, 继续将就业定位在传统法律行业——律师、法官等——已经非常不现实。因此, 我们应当认清形势,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他们的就业方向将面对中小企业, 从事包括经济事务、行政事务在内的综合法务工作。
这两方面最终决定了我们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操作型、非讼型综合法务人才。有了这个明确具体的目标定位, 我们才能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统一态度, 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将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和使用。
(二) 加强专业课程师生联系, 促成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目前, 开展法学专科教育的院校往往同时开展法学本科教学, 因此, 教师能够专注于专科学生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 往往只局限在课堂上, 缺乏课下交流。停留在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教师无法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与心理动态, 也就不能更好的改进教学方法。因此, 我们要根据专科授课的特殊情况设立相关制度, 促进师生联系。
1. 引入国外OFFICETIME制度, 即定时、定点的交流办公室制度。
针对渤海校区的具体情况, 可以每个专业设置一个专用的师生交流办公室, 确定任课教师值班时间和顺序安排。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值班情况, 选择自己愿意沟通的老师进行预约交流, 老师对来沟通和交流的学生建立档案, 进行交流情况记录, 了解教学情况和其中出现的问题, 如谈话内容涉及学生隐私, 必须予以保密。
2. 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 削减地域、年龄、身份等带来的沟通难度。
目前, 随着通信交流技术的飞速发展, 学生们越来越热衷于网上交流, 很多学生在课上沉默寡言、紧张羞涩, 但在网上交流时则表现得积极、主动、自信。因此, 教师应学会利用QQ、微信等平台建立师生网上联系, 并通过微博或朋友圈了解、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 进一步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学中。针对目前学生智能手机使用习惯逐渐建立的特点, 也可以考虑开发专用APP, 集教学、管理、交流于一体, 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三) 改革课程体系,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
如前所述, 我们应将法学专科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操作型、非讼型综合法务人才, 那么针对这个目标就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调整。在专业课程体系中, 加大民商法、经济法类课程的教学比重, 适当降低法史类、刑法类、国际法类的教学时数。民商法、经济法类课程教学应做到学时充足、内容细化, 而其他课程尤其是实用性较差的课程可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给学生提点重点内容, 以“学生自学+教师答疑”方式完成。对于可以加以整合的课程内容, 如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在基本原理、具体程序等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完全可以合并到一门课程中进行讲授。对于节省下来的课时, 应鼓励学生选修经济学类、社会学类、财会类的专业课程, 以做到复合型知识储备。
对于职业技能训练部分而言, 我们应保证硬件设施, 建设模拟法庭、模拟法律援助中心等校内实践教学场所, 改变目前这些场所只在教学实践周组织学生使用的情况, 将其充分利用, 鼓励学生日常组织模拟审判、辩论会、案例讨论会等活动, 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实践化、应用化。作为校方应当积极联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 建设学生实践基地。从一年级开始, 为学生提供近距离观察法律操作过程的机会。同时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法律宣传, 并有针对性的完成一些社会实践调查任务。
(四) 调整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针对法学专科学生的特点和课程设置情况, 教学方法上应有所调整。
1. 改“讲授型”为“讨论型”, 把课堂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
对于法律事务专业的重点课程如民法学、经济法学等, 应保证每两次讲授课之后安排一次专项案例课程。每次案例课程由教师事先布置案例, 组织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点的搜集整理等必要准备工作, 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发言。对于稍高年级的同学, 可以在案例的操作过程中要求他们制作相关法律文件, 进行法律观点的辩论。通过这样的专项案例课程, 可以促成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 同时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法律事务操作能力。
2. 改变课程考核方法。
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建立电子资料库, 督促学生进行自学。依靠网络云盘为硬件基础, 针对课程内容, 收集近几年热点、重大案件包括起诉、答辩、庭审、判决以及专家讨论等各个环节的材料, 和其他院校课程教学课件、以及与法律相关的名校公开课视频。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一学期中至少完成其中3—5项内容的学习并写出心得作为课程考核依据之一。
(五) 教材选用科学合理化
在法学专科教材选用上, 必须充分考虑到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特点, 突出实用化、通俗易懂、便于学习等特点。所选教材除理论知识外, 还应包括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内容。同时, 针对专项案例课程环节, 应配发与教材配套使用的案例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法律事务专业编写案例训练与习题集。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J].政法论坛, 2004, (4) :67–69.
[2]徐辉, 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09.
[3]牛余凤.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径[J].成人教育, 2009, (9) :46–48.
[4]吴敏.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分流制的构想[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267–268.
渤海校区 篇3
一、“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调查问卷分析
为了促进我校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我校开展了“三结合”创业教育, 一是创业课堂教育、森图网络平台教育与创业咨询服务平台相结合, 二是创业教育与创业比赛相结合, 三是创业知识平台与师生协同创新项目, 创客空间建设相结合, 极大地提高了在教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兴趣, 为了分析其影响效果,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可行新性建议, 特别针对参加我校创业大赛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根据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表现如下:
1.对于大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认识程度的影响
个人个性, 意志, 开创性的思维对于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三结合”教学平台, 对于创业者提高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认知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说明“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有其存在的理论依据。
2.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
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领域的创业能力在创业活动中至关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三结合”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帮助程度很大, 多数人能通过这一模式使自己的创业能力有所提升。
3.对于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影响
创业资金是创业者在创业路途中的一大难题, 融资作为集资手段广受创业者关注, 调查结果显示“三结合”教学模式对创业者解决融资问题有较大帮助。
4.对于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的影响
才能互补, 责任共担是创业团队的显著特点, 调查结果显示“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对于提高团队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
5.对于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影响
创业环境的不稳定性导致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并存, 风险降低有利于提高创业者积极性, 调查结果显示“三结合”教学平台有利于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
三、根据“三结合”创业模式影响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智力支撑, 在“三结合”创业教育模式影响下, 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各个方面有了极大地提高;2.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对于自身创建的企业的团队管理和创业风险的控制能力都有所加强;3.“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的发展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支撑平台, 在充实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同时, 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应该发展“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
四、对于“三结合”创业教育平台研究的启发
1.贯彻“三结合”教育模式, 创新教育模式, 深入发展利用森图网络教育平台, 建立健全创业咨询服务平台;
2.各大高校应建立健全创业比赛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制模式, 推动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3.推动创业知识平台的建立健全, 加强师生合作, 深化师生协同合作项目, 建立创客空间, 促进三者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