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设计(共12篇)
校区设计 篇1
1 平面格局
西门古亭建于学校西面靠运河的一侧, 空间狭小, 常以内向布局在有限的空间中构置景观, 使之随影随势, 曲折蜿蜒且不拘一格, 形成学校运河边一道美丽景色。
2 建筑形体
西门古亭建筑从外观造型, 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理, 远比北方的轻巧, 纤细, 玲珑剔透, 其建筑空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 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所, 布置按“风水风骨, 量体裁衣, 烘云托日”去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
3 尺度空间
从空间处理看, 江南园林比较开敞、通透;内、外空间有较多的连通、渗透;层次变化也比较丰富。
4 建筑色彩
西门古亭淡雅朴素, 所有建筑色彩都以白粉墙、青灰瓦、深棕色或深绿的木构装修组成, 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这与地方气候密切相关, 灰瓦白墙配以周围的山水绿化, 给人以清新幽雅, 凉爽宁静的感觉, 在心理上减弱了酷热导致的不适。
5 立意与布局
在古典造园中, 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 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我国古代, 长期禁锢在封建宗族的法统之中, 使得整个民族逐渐形成一种以内向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性格, 它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建筑的布局形式, 江南私家园林也不例外, 如西门古亭, 它的特点是:长廊、古亭等均沿场地的周边布置, 所有建筑均背朝外而面向内, 并由此而形成一个较大较集中的庭院空间。
6 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
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 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 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 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 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西门古亭也是如此。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7 空间的含蓄
由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术作品引而不发, 显而不露, 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 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 避免开门见山, 一览无余, 并总是千方百计地把“景”部分遮挡起来, 而使其忽隐忽现, 如有如无。西门古亭借作于园洞门、樟树等景物, 站在学校外面看不到园洞门内部的景观。香樟树体形庞大, 枝叶茂密巧巧遮掩了部分西门古亭, 达到了藏与露的完美效果。
8 空间的对比
在古典园林中, 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 形式最多样, 也最富有成效。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空间毗邻地安排在一起, 将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西门古亭借作于长廊、园洞门以及运河大小空间的对比、衬托, 将使大空间给人更加大的幻觉。
古亭作为江南园林的一个建筑元素, 笔者在上文对景观设计进行了探究,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不能展现古典园林的博大精深, 对古亭的研究也仅限于宏观层面的探讨, 希望园林景观设计师和园林环境工作者重视江南园林和文化, 江南园林是现代环境设计的核心,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也有其相应的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3] 饶三春, 龚瑛.中国园林古亭[J].山西建筑, 2008 (6)
[4] 晏星.再造诗化般的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艺术的审美关照[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校区设计 篇2
摘要: 医院占地面积3515 m2,建筑总面积3600 m2,其功能复杂,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集中,建筑设施要求高,设计综合平衡,统一协调,不断完善。一.本专业与房屋建筑设计的认识
通过对房屋建筑的学习和认识, 可以说,对房屋建筑设计的深入理解,建筑图纸的清晰掌握,可以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这专业提供依据。本专业是配合建筑设计来完成的,我们就是围绕建筑设计这个基点来合理,科学,优化地设计各方面的设备。例如:采暖管道的铺设穿插是在对墙体,横梁的构造渗入地理解的基础之上,巧妙、合理地安排管道的输送问题。电气照明的安设,变压器的安放所需要的空间是否能满足,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还要考虑该墙体是否可以深凿的问题等等。这就需要对设计图纸的清晰认识,由此对设计空间的合理安排。同样,空调通风方面的问题,应就具体的建筑设计采用自然通风还是靠动力带动的机械通风,建筑设计图纸上表示的墙体,梁的高度,宽度所确定的空间是否足以用自然通风就可以解决空调通风的问题;否则采用机械通风。
简而言之,对房屋建筑学的学习,了解掌握一定的房屋建筑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实际的专业设计,经验的积累打下基础。即房屋建筑的基础知识是我们理解建筑制图进而配合建筑设计来很好的完成设备方面的设计。
二.建筑基本情况及建筑设计中本专业的工程实例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服务功能大量涌现,新的方法不断推出,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医院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消极的治病,更要求能在正常的状态中早期发现疾病、提高疗效、得到健康长寿。人们治病、防病、健康保健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医院的建筑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医院需要不断的改建、扩建、发展完善,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需求,迫使医院建筑设计要有新的功能、新的认识、新的观念。作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其新校区虎溪校区同样需要一个具有较先进设备和一定治疗水平的医院以满足在虎溪校区上学的15000左右师生和工作人员的需求。作为校区的配套建设项目,医院建成后运行正常、环境整洁、安静舒适、优美,使病人得到安慰感、信任感,增进了康复,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和创新。高科技的医疗技术、高效能的医疗设备、高标准的建筑设施、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得到各方面的好评,医院在为师生与学校服务的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平面布局建筑平面近似方形,交通路线组织以T型走道为主,T型走道两侧有主楼梯一部,消防楼梯一部。T型走道是2.4米宽的通道,满足每层的消防安全要求和人员集散的顺畅,四周医疗用房均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各房间安静互不干扰,便于使用房间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便于医院用房重新组织调整。根据医院的功能需要,设计充分考虑到功能之间的内在因素进行组织安排。放射诊断、治疗部设有500Ma-X光机、全自动血探机等大型、贵重、精密的医疗设备,对恒温、恒湿、防潮、防霉的要求特别高,因此设于一层T型走道左边最尽头,以免过多的人流经过,这样既对住院部和门急诊病人的就诊都较方便,也对维修、保养、节约能源和投资都有利。T型走道右边尽头有小型污水处理站,用于医院的治疗用污(废)水和住院是病人的生活废水的简单处理。放射,同位素治疗室有专用的防护通风设施。
一层设有挂号处,急诊部,药房,外科,内科,五官科,留察室,手术室,以及时处理常见急诊,危重症前急救,院内抢救,转院等医疗措施。各科候诊和治疗位置布置恰当,室内空气流通,色彩明快淡雅,组成了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
二层设有住院部,口腔科,妇科,心电图检查室,检验科。心电图检查室,检验科同样有西门子B超机,日本光电全导联心电图机等大型、贵重、精密的医疗设备,所以设于远离住院部的同为T型走道的左边。住院部拥有40个病床,20个病房,各病房门前都有防火卷帘门。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迅速放下卷帘门隔离火势。病房室内空气流通,单独排风直放外界。,采光良好,色彩为淡蓝色为主,给人以静心,舒适的治疗环境。唯一不足之处,为连接住院部和楼梯的走道宽度不够,不便病人行动,特别需要担架的时候,运送病人相当不方便。
三层为职工居住区。
各层厕所都有专用的防护排污管道,为排水塑料管, 硬聚氯乙烯管(PVC-U2),其以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相对于金属管材,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等优势常用于100m以下的建筑构筑物。该管道直通一层的污水处理站。由于医院污水中含有一些特殊的污染物,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此外,在设有同位素诊疗室的医院污水中还含镭226、磷、金198、碘131等放射性物质,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相比,它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任其排放,必然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所以校医院才用小型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整个装置主要由生物反应池和膜组件组成。生物反应池采用好氧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反应池,有效容积为6m3,设有隔板将其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池子,内置聚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24块,每块膜组件的面积为4 m2,膜总面积为96m2。膜组件下设有穿孔管曝气,曝气量控制在80~90m3/h。中空纤维膜采用间歇运行,抽吸频率为开13 min,关2 min。压差计用于监测膜过滤压力的变化。液位计控制活性污泥反应器液面的恒定。流量计用于测定膜出水的流量。工程装置所采用的膜组件是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膜组件形状为板状,长为0.8m,宽为0.5m,膜孔径为0.4μm,中空纤维膜外径为0.44mm,内径为0.27mm,适用于校医院这种规模较小的综合性医院。
医院各楼层出口处都设置了灭火器箱,拐角处也都设置了自救式小口径消防栓设备。由于该建筑为低层建筑,所以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按3小时设计,由于医院功能复杂,消防管路不仅竖向成环,而且水平也成环,以确保消防安全供水,消火栓的布置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每个消火栓箱内配19mm×65mm的直流水枪和DN65的消火栓,并在室外设置3个消防水泵接合器。医院采用的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外排水系统。采用侧墙式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雨水立管,排出管,检查井和埋地管组成。
医院的热水供水系统为小区分散式热水系统。在医院屋顶安装一套热水机组为热源的中央热水供应系统。此系统配用闭式储热水箱,由管路送至各处,可以直接用自来水压力供热水。其优点为室外管线较简单、供水较稳定、热损失较小。住宅热水热源采用的电加热热水系统,其热水量受电功率限制,间断性供水,需预先加热,才有热水,无污染,但同时存在有触电、短路等危险,但投资都较小,适合校医院这种的小型医院的热水散热源系统。热水管材采用的现在最常用的交联状聚乙烯(PE-X)塑料热水管。塑料给水管由于太阳光的照射会加速塑料的老化,塑料管是不宜在室外明装的,室内管道暗装主要是美观的需要,因此医院的热水管道都是暗装。
医院采用的是折行多跑楼梯,使人流导向比较自由。扶手使用的是混合式。楼梯踏面防滑处理采用的金刚砂防滑条。扶手和踏面防滑方式在医院的楼梯设计相当的重要,考虑部分病人行走困难,需要在扶手和楼梯踏面防滑方式上处理谨慎,一方面为了人们行走方便,一方面为了病人的安全着想。
结构选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柱边均双梁布置,便于设置管道井,柱网间距较大,楼面计算荷载取较大安全值。内部隔墙采用轻质材料,这样有利于重庆的抗震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医疗设备的变化,更新改造时灵活而不昂贵。在设计过程中,隔墙多次调整布置,满足了医院对使用功能重新组织的需求,给建筑提供了改造的适应性和多元的兼容性。
管线布置,医院楼内管线种类繁多,设计在框架柱边均设管道井。空调机房中也设有专用的通风井,这样做使管道敷设经济、合理、安全,减少管道的坡度和走向的交叉的复杂性,满足了每层、每个不同功能房间的使用要求,保证了供需循环的通畅。管线布置合理,易于检查、维修和保养,提供了现代科学的服务和管理的可能性。
建筑立面立面造型简洁明快、朴实大方,东西二立面在设置水平悬挑架构,与底层的实墙形成对比,使平淡的外墙有了新意。南北二立面在中间增加圆弧型的墙体,使外形刚柔相济。三层顶楼设有宽敞的大雨蓬,使病人得到安全感、信任感,成为亲切宜人的医疗场所。外墙色彩以灰色面砖为主,绿色装饰线条,与商业街建筑颜色一致,和谐协调,局部点缀浅色面砖。立面没有任何繁琐的装修,注重大体面的分格,在统一中求变化,追求建筑的整体美感,体现医院建筑文化功能的个性。总的说来,虎溪校区校医院,其严谨实用的设计理念,使其建设成了为全校师生,校区工作人员以及周边社区居民服务,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及日常医疗服务的综合性医院。三.对课程学习的一点希望
山东职业学院新校区智能化设计 篇3
【摘要】新校区建设正处在智能建筑蓬勃发展的新千年伊始,现代化智能校园应做为新校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整修智能化系统应充分体现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高度结合。
【关键词】山东职业学院;指导思想;目标;智能化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illennium, the new campus i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riving, modern intelligent campus should be used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he new campus construction. Refurbishment intelligent system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Guiding ideology;Goals;Intelligent
1. 指導思想和目标
1.1指导思想。
山东职业学院(原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是一所培养应用型职业技术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铁道职业技术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正处在智能建筑蓬勃发展的新千年伊始,现代化智能校园应做为新校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整修智能化系统应充分体现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高度结合。
1.2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行和迅速发展,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智能建筑。现代建筑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构成了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智能建筑的三A系统中,即CA、OA、BA系统。
智能建筑的信息通讯系统(CA)是保证楼内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又与外部通讯网(如公用电话网、数据网及其他计算机网)相连,并与世界各地互通信息。
智能建筑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提供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具体决策支持体系。该系统包括共用信息处理系统和用户专用信息处理系统。
智能建筑的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BA)是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组成的高度自动化管理系统,它可以确保建筑物内的舒适和安全的办公环境,同时实现高效节能的要求。
山东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智能化系统应达到以下目标:
(1)CA系统应包括电话通信网、局域网、广域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卫星通讯网等,同时还包括卫星电视、广播音响等系统。
(2)OA系统应包括公用数据库、网络管理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及各院系、图书馆等专用系统。
(3)BA应包括物业管理,节能控制和安全防范几个方面。物业管理提供设备运行管理和楼宇的经营管理,包括园区内各种空间服务设施的预约、使用分配、调度及费用管理。节能控制包括空调、供配电、照明、给排水系统的控制和管理。安全防范包括消防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巡更系统、出入管理系统等。
对以上各系统物具体实施,本着“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可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到位。
2. 弱电系统设计
2.1在建筑群中实施结构化布线系统。
在建筑群中实施结构化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是将所有的语音、数据、视频信号等的布线,经过统一规划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中,然后将智能建筑的大系统有机地连接起来,就可为各个系统提供物理支撑,为系统集成提供介质。
根据山东职业学院的总体规划要求,在新校区的综合布线系统,每幢单体建筑中均设有主配线间,楼层配线间,垂直干线及水平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不易改动,应一步到位。全区整体设计应保证满足超过100Mbps的高速应用,重点部位需要我媒体应用的、可采用光纤到桌面的方式。垂直干线采用光纤和三类大对数电缆相结合的方式,光纤提供高速连接,语音等低速信号通过三类大对数电缆连接。垂直干线容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考虑分步到位,避免一次投资过大,但设计应留有足够的扩容空间。各群楼之间通过校园干线相连接,再通过交换机的中继线与外界连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物理网络。
2.2信息通讯系统。
(1)通讯系统。通讯系统的完成校园内外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到的传输功能,完成建筑内用户之间,建筑群用户之间,以及通过电话机的中继线与外部公网或坟网上的用户之间的通讯。在新校区通讯系统中,第一步应形成完善的电话通讯网,再通过各种网形成局域网、广域网、卫星通讯网与世界各地进行信息交流。因此,在选择通信系统控制中心,即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PABX系统时,应满足向校园中用户提供已有的模拟通信环境,而且还可向用户提供当前的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以及发展和ISDN/B-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至宽带性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信环境的要求。同时,系统还应具有易扩展性,以满足未来扩容的需求。
(2)卫星电视系统。该系统不但可以提供丰富的娱乐节目,同时还可提供各种教育节目,还可以电化教学提供信息源,是教职工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卫星电视网以其高带宽,实时提供音象信号而备受关注。新校区建设工程的电视系统中,除接收部分卫星电视节目、开路电视节目外,还可举办学校自办节目,让教职工和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可融洽教职工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思想、品德教育,宏扬正气的一个重要基地。
(3)广播音响系统。该系统除了可用于播放各种通知、课间操音等,还可组成校园有线广播网,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可与卫星电视系统互补、提供积极、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2.3办公自动化系统。
校园OA系统的中心设在网络管理中心,除满足各专用系统的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结构和功能:
(1)适应BBS、FTP、大型数据库应用特点,采用树型结构分配网络带宽,大型服务器集群接入主干。采纳网络计算概念,大量使用廉价方便的NC(网络计算机)。
(2)校园网的一大特点的用户多,为避免用户多时效率显著下降,所以主干采用ATM。
(3)学生宿舍可以方便地上网,每个学生都有一个Internet电子邮件地址和在校网上使用的标识俱身份的密码。
(4)图书馆开通网上光盘检索、网上办理借阅手续,还可以看到图书馆提供关于某一课题的相关图书简介和评注。
(5)学校提供Internet接入的收费服务,并用代理服务器过滤一些站点。为了节省经费,在学校的服务器上提供Internet的某些镜像。
(6)学校BBS是现代大学校园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窗口。上面可设置学校校及各个院系的简介,学校、各院系、各学生团体的通知、校报、校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网专题讨论,校内广告,学校在网上发行各种课程的电子版资料,并可附加教师针对性讲解和一些学生的学习体会。BBS开辟许多专栏,学生可在专栏中讨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这些专栏还可向全世界开放,吸收外国专家的新思路。
(7)多媒体教学。学校图书馆的光盘库中存放大量力争上游专家的著名讲座、大型实验的录像、历史记录片、外语教学片等,可供学生在网上免费下载。故事片、娱乐片可设定在周末收费下载。
(8)网上心理咨询的。网络是一具相对隐蔽的场所,容易让人敞开心靡,网络中的心理治疗和引导强以由学生中的志愿者和专家一起进入,不易产生抵触心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9)网络是个开放的环境,网络鼓励创新与参与,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只要内容健康,网络管理人员不能随便删除。网络中有足够的空间和读者来接纳无处发表的画像和文章。
(10)校园网作为校园生少原一部分,可以与学校商店、电影院开通网上购物、购票,在校园中作新片介绍,新片放映后可在网上发表评论等。
2.4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大量机电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人员的增加。楼宇管理自动化和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解决了节能、舒适的矛盾。在邹平新校区设备管理自动化系统中,应分别实现如下功能:
(1)楼宇自控功能。在院系科研、实验室、行政办公用房、体育馆、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行政管理中心等处,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对楼群内的电力、空调、照明、给排水、暖通、电梯等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有效的节能措施。通过楼宇自控系统的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正确地掌握建筑内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事故状态、能耗、负荷的变化等资料,供管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的依据。
(2)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各大型建筑均按规范设置各自的消防控制室及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学校各消防控制室间设专用消防通讯设备。火灾报警及联动系统采用全总线报警及联动方式。规范要求的各设备用房、办公、库房、图书、阅览室等处安装感烟或感温控测器;公共场所按规范要求设置手动报警开关;消火栓箱内安装消火栓报警开关,自动喷淋系统通过地址编码模块连接水流指示器和湿式报警器,构成火灾报警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消防泵控制、喷淋泵控制、防排烟控制、电梯控制、防火卷帘控制、消防广播、非消防电源强切等系统,系统可手动和自动操作。
(3)安全巡更系统。在有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珍贵资料保险库及重要办公用房,(如财务处、档案室等),设置防盗报警和电视监控系统。另外,在重点区域还可结合读卡设备、巡更系统、人防和设防相结合,组成周密、高效的防范系统。
2.5系統集成
对整个弱电系统设计时,还应考虑智能系统的发展趋势,即系统集成。为此,在设备的选择和子系统的设计上应满足以下要求:
(1)设备。可独立作用,并具备标准化的通讯与网络接口,即能与其分设备互联。
(2)子系统。运行同一系统平台(包括开发和运行环境):模块化结构,即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完整系统,又有符合标准径的硬件和软件接口,以满足可集成性(包括扩充性、灵活性和兼容性);采用统一管理的和监控软件。
高校新建校区景观设计探讨 篇4
但近年来高校景观设计出现千校一貌, 景观趋同、缺乏特色、不能因地制宜、设计周期过短、建设周期长、缺乏整体性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寻求建设高校景观的特色之路凸显重要。
一、我国高校景观存在问题
(一) 景观设计不能因地制宜, 设计周期过短, 建设周期长, 缺乏整体性
环境景观设计近年来加以重视, 但设计往往跟随热点, 不能因地制宜。比如说校园景观设计都流行有水域的设计, 强调“无水不成景”。可有的校园附近没有河流, 却挖很大的湖, 成为臭水池。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 除了水, 园林绿化、山石、建筑和雕塑等合理设计也能创造特色空间。
高校最大的特点是建设快, 因此几千亩高校校园规划, 要在短短一、两个月设计里完成, 因此难以确保规划的深入和细致。同时, 校园规划的建设却要花上5年以上时间来完成, 后期的建设和早期的规划很难达到一致。在后期的校园景观建设中常常出现“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盲目、无整体规划设计状态, 很多后期景观建设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及指导, 一些没有专业设计知识的工作人员仅凭他们的主观想象, 而不根据实际就进行施工。有时在改造大型景点时, 即使重新进行了设计, 也很难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参与施工的人与使用景观的人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 导致新设计与原来景观空间不能融合。这种缺乏因地制宜, 设计周期过短, 建设周期长, 使高校校园景观缺乏整体性。
(二) 过分重视平面形式构图, 忽视景观场所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统一
许多新校园凭借面积大, 设计随意采用几何图案大构图, 以此突出校园宏观的空间结构特征。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 高校建设存在周期长的特点, 出现空间规模偏大, 尺度失真, 而小尺度开放活动空间不足等缺点。在这样的环境设计中, 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 感觉自己失去存在感, 体会不到舒服。以前的老校园因场地小而存在的交流场所, 如小坐、交流、聚会等场所则被建筑或一些大尺度的广场景观取而代之, 使人没有小尺度的亲切感, 无法停留下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产生亲密交流。这种大尺度的平面形式设计, 有悖于校园环境空间所需要的宁静、安逸、宜人的氛围, 这种大尺度的平面形式设计很难为师生提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
二、高校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 校园景观结构整体统一原则
高校校园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统一、完整的生态系统, 统一一致的校园景观结构不仅增强校园空间的可识别性, 而且有助于人们找到归属感, 在保持校园特有的场所精神方面也起了促进作用。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总体构思布局可用一句话概括:一山二轴, 三脉四时, 十二景点, 二十四桥。笔者认为提高校园景观的可达性、利用率、整体性,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使用景观轴或组团形成易于辨识的规划结构。如南京中医药大学有两根文化景观轴横纵校园, 纵轴通古达今, 以人文景观为主体, 体现了学校“承传文脉”, 再创辉煌的历史使命;横轴融会贯通, 以校园景观为主体。
2) 遵循总体布局先后格调一致, 构建和谐校园景观。在补充并完善总体布局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原有的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生态群落、山水体、游憩场所、生活实施与各种功能建筑、交通等布局合理, 协调一致;
3) 加强校园步行系统规划的合理性。校园步行系统应有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4) 塑造具有物质和文化特色的景观区域。如南京中医药大学为纪念李时珍而规划的中医药植物园———红花园。
(二) 景观生态与文脉相融合原则
高校景观的规划不能机械模仿广场、公园、住宅等场所的常规性设计, 其结果往往导致校园的文脉不能很好的诠释, 体现不出高校之间的历史文脉差异, 失去校园特色的历史文脉。良好的高校景观设计应处处体现出自然与人、生态与科技文化、景观与情感的交融统一。即“传承文脉, 交融生态”设计原则。
如严谨的学习风气是医科类院校的特性, 因而校园总体布局应体现出严整;同时医科类院校学生培养注重实践, 因而实验室建设要配套, 要有固定的附属医院方便学生实习;中医药院校应设有药用植物园, 方便学生认知各种药材。各医科院校, 在校园人文景观设计过程中, 医药学科相关的名著、典故、名人、以及药用植物可作为医科院校特有的标志性景观要素, 时刻激励和培养学生。同时, 道路也可以用相关人名、医学术语或典故命名, 如中医院校可以有仲景路等。
(三) 人本性原则
大学校园是师生一起学习、工作、研究和生活的场所, 和谐的高校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本性”的原则, 在设计理念中应突出对师生的关爱、尊重与理解, 以便为师生提供和谐一致的工作、学习、、活动、生活空间。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 以“人本性”的原则要从师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使设计更符合师生的需求。如在大礼堂、食堂等人多的地方, 绿地要多设捷径, 且路面要适当宽些;在运动场和广场等公共空间, 应运用各种设施以满足师生安全的心里需求。在交通处理上要保证校园交通安全、畅通和方便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要因地制宜, 遵循景观结构整体一致原则, 景观生态与文脉相融合原则, 人本性原则和景观生态与植物群落相统一原则, 将现代教育理念和追求自然的规划意图相结合,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另外对已建设好的校园景观, 还有做好以下工作:1) 加强校园景观的的后期管理, 使其能持续、生态发展。2) 低碳景观的应用, 推荐学生弃车从步。
参考文献
[1]曹书乐, 陈铭.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 人文化, 社会化问题——以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校园规划为例[J].规划师, 2008.
[2]张静, 魏利军.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省委党校新校区景观方案设计说明 篇5
摘 要:中标项目
关键字:党校;新校区;校园;设计说明
临浙江以北脊,壮沧海之宏流。
融风景在校园,融心景在山水。
景观是一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类社会和自然交流的书;
景观是一个故事,讲述着人类的历史与经验;
景观是一首诗,用精美而简洁的语言表达人类最深层的情感;
景观是一幅画,展示自然与人类社会精彩的瞬间。
因此,景观需要人们去关爱、去呵护,去体味。
当然,景观也需要人们去设计、改造和管理,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们的校园环境就应该是这样的,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一、基地概况
“一校两院”新校园位于杭州市仓前镇高教功能区块南侧,南临文一路,东至嘉泰学院(二期),西至良睦路,北至新桥港。
“一校两院” 新校区本次设计范围占地约270亩。自然景色以田园湿地为主。校园基地内地势平坦。学校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杭州市土壤资源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适宜多种林木生长。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1. 指导思想
(1)党校是一个培养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课堂,也是培养情操、追求真理、交流思想的场所,环境设计应注重立意、着力体现校园精神。在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在丰富校园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2)简洁明快,突出时代性。党校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
(3)尊重规划、因地制宜,文化导入、突出特色。
2. 规划原则
(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2)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
(3)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
三、规划布局特征
1.营造一个景观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
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反映党校校园特有的“场所精神”。
2.塑造校园文化气氛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新的党校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在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园精神。可通过景观造景如雕塑、碑刻、小品、标志物等来表现校园人文。校园小品简炼含蓄,留给学生多一些思索,多一些想象空间。
3.营造多层次的交往、学习、游憩空间
我们运用“连续”的概念创造渗透、开放、融合的校园空间环境。连续、整体、符合人的使用与感知的校园环境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校园的环境景观除了其物质功用外,还有为教职员工提供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空间的作用,亦即“场所精神”。因此,我们可将校园景观上升到校园精神文明高度。
四、空间环境景观布局结构
校区的总体布局尊重原规划,环境上以一轴二水三园四庭为景观骨架。通过对基地特征的挖掘和分析,运用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相结合,吸取江南园林的景观精髓,师法自然,叠山理水,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从整体意象上延伸西溪湿地区域景观的整体原貌。
1、一轴,即为连通图书馆办公楼与大门主入口的“光辉岁月”入口景观大道作为主轴线空间序列配合其他小品或植物造景,营造出一个庄重典雅,大气天成的校园景观。
序幕:校园主轴线以主入口南端树阵广场拉开序幕,高大挺拔的香樟树树阵给人留下了难忘的第一印象,整齐常绿的树阵象征着我们党的事业永远常青。大气、精致的景观大道将入口形象进一步延伸,如同一幅纵深感极强的画卷将校园的美景徐徐展开。
主景:从树阵广场入口穿过景观大道,对称设置的六根景观石柱构成序列引导。进入校园的中心广场——“曙光迎新”主景广场,国旗旗杆放置在广场中心位置、太阳形的艺术铺地将其环绕,形成向心构图的视觉效果。独特的斜面式浮雕围绕广场展开,浮雕地面以为浙江党史为主题,展示着省委党校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广场北侧地形抬高,形成密林,形成自然山林挡景效果;南侧以开敞草坪为主,整个地形前低后高,呈环抱状,进一步突出广场的中心地位,成为主轴线空间序列的高潮。
展开:景观大道重复设置的六根景观石柱,引导视线继续延伸、扩展,直至图书馆前广场,构成对景。
结景:位于主轴线空间序列的端部是极具视觉美感并寓意深远的主题雕塑——“孺子牛” 体现着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整个空间序列的视觉终点,构成了序列的底景。
2、二水,即“濯缨溪”滨水步行景观带和“新桥春晓”滨河景观带:
(1)“濯缨溪” 滨水步行景观带:濯缨溪贯穿整个校园,滨水地段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屈原 《渔父》一文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句,本意为“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我们取其“修身养性,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之意。蜿蜒飘曲的溪流,引自校园北部的新桥港水系,曲折如意,收放自然。与溪边的植物共同组织空间,达成江南园林“贵有层次,妙于曲折,在于深秀”的意趣。水边适当设置木质平台、木曲桥及休息座椅等供人观景息憩。
校园内规划道路穿越溪流,将其分隔成五段,由西向东依次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植物造景为主线,主要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形成五个景观区域:同春竹韵、斜柳闻莺,月影叠翠,霜染香溪、流金织忆及水澜思缥。
同春竹韵:亲水平台可欣赏水上风光,与水亲密接触。翠竹茂盛,草木葱荣,高低相盈。偶置景石,可做小憩,得林野之风趣,去俗尘之烦虑。
斜柳闻莺:该段溪流有缓坡草坪做背景,空间较为舒展,人工设置的潺潺流动的溪流景观犹如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精心布置的卵石滩,野趣十足的滨水植物,微微拱起的木桥,与著名的“西湖十景——柳浪闻莺”有异曲同工之妙。
月影叠翠:夏景区,位于主广场西北面,以广场西侧绿地作为背景,主要功能是观赏夏景和游憩活动,置较大观景平台,凭水聆风、诗意生活,自然布局,小湖面以种植荷花为主,幽静安详。每到盛夏,荷花盛开,令人流连忘返,在月明风清之夜赏荷,便有了朱自清先生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美景。
霜染香溪:结合现代造景手法,塑造优美的滨水空间,溪边大量种植秋色乔木和水生植物,形成校园内独特幽静的滨水自然景观带。
流金织忆:一条滨水景观小道蜿蜒曲折,两座曲桥连接了湖中绿荫遮蔽的小岛,群落成荫的树木,匍匐低矮的灌木丛,点缀的景石……构成了丰富的景观,使学员能在校园中享受自然田园的气息,亲近自然,以缓解读书生活的紧张氛围。
水澜思缥:采用自然驳岸,溪流蜿蜒而下。将新桥港沿岸自然绿地、水面引进校园让其融入校园环境中,使绿色楔入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延伸到人工景观中。
濯缨溪岸线以自由流畅的曲线为主,形成深远丰富的水景空间。驳岸方式多种多样:有卵石滩、有直接入水的草坪、有水生植物和耐湿乔灌木种植形成的自然生态湖岸;有块石砌筑的硬质驳岸。配以林冠线优美的风景林带,形成错落有致的滨湖景观。
两侧溪流的高差处理用涵管连接,形成四种不同风味的流水效果:“同春竹韵”景区水面较低,在池壁处采用溪石流水石滩,溪水顺石势而下,飞花溅玉,被一片浓密的竹荫所遮挡,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犹如梦境一般,故点景石“竹梦踏石”。“斜柳闻莺”景区水面较高,涵管连接处以卵石滩入水,丛植水生植物可截留雨水,过滤地表径流,抵抗流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霜染香溪”景区水面较高,出水口置一大块溪石,做块石驳岸,上植芦苇丛,植被遮盖石块,遮挡视线使流水显得更加自然。“水澜思缥”景区水面较低,以溪石堆砌出水口处,做碗状接水之效果。水光浮素练,风中时听石泉声,正所谓“一勺之水,一拳之石”尽可展示党校校园风光庄重却不失清秀灵气。
(2)“新桥春晓”滨河景观带:位于校园最北侧,紧靠新桥港的滨水景观带。现状植被层次丰富,自然景观条件相当优越,是校园内独特幽静的自然景观带。卵石汀步道穿梭林中水边,仿佛寂静的乐曲,水中的枝干倒影,在微微透亮的广袤天幕映衬下,宛如一个静谧安逸的梦。相对私密的个人空间为学生提供晨读、休憩的理想场所。
驳岸处理建议保留现有自然曲线,在亲水平台附近用溪石做硬质驳岸处理,增加如云南黄馨之类的垂挂植物,前片植水生植物。
3、二园,即校园中两块集中绿地,西侧溢馨园、东侧雪香园及北侧源畅园。
(1)溢馨园:以桂花为主要植物,桂花花香浓郁,花香四溢的情形。取名“溢馨”。西北部堆坡处理,设一园亭于其上,名曰“德崇”,开阔的草坪空间给师生们提供了聚会和交流的场所。直线形与弯曲形的园路交织,寓意着曲折向上的发展道路。明朗开放的草坪空间与细腻幽雅的垂柳闻莺形成了两种风格景观的鲜明对比,不同的景观空间,相互交融,营造出广吸博纳、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
(2)雪香园:与“水澜思缥”景区相呼应,以冬景观赏树种梅花为主线,现代的艺术构图,曲折有致的园路与景亭镶嵌于绿地中,结合“暗香浮动”的梅花色彩缤纷,花团锦簇。简洁明快的构图手法使之与溢馨园遥相呼应。
(3)源畅园:位于学员宿舍与食堂之间的隔离绿带,源远流长的校园精神,始终流淌在每个学员的血脉里,构成了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作为校园内的纪念林带,林间点缀大块卵石,供后人遮荫纳凉。
4、四庭,即西南侧两个教学组团景观绿地和两个学院宿舍组团景观绿地。
(1)教学楼组团绿地:教学区保证教学环境的安静,在不妨碍楼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多植落叶大乔木和花灌木,绿地间设一定量硬质铺装场地和景观水庭供课间集散、休息。
(2)生活区组团绿地:为方便学员们课余的休息、交往,在生活区内营造出一系列开放、半开放、私密以及动态和静态的景观空间,满足学生不同的活动要求。
5、运动区绿地:
学校的两个运动场主要位于校园西北角的文体中心和校园东侧的网球场。周边绿化既保持通透,又有一定遮荫。常绿与阔叶乔木混交林带,以起到隔音作用。乔木以下以开放为主,一般不宜种植灌木,以免防碍运动或给运动者造成伤害,地被草坪选耐践踏树种。
五、竖向规划
校园内采用挖湖堆山方式进行土方处理。在竖向上营造草坡、水相依的景观局面,同时为各种景观带来丰富的空间变化(现覆土1.5m;最高堆坡控制标高8.1m;新桥港正常水位2.9m,洪水位4.Xm;“濯缨溪”低水位池底标高3.1m;低水位池岸标高4.3m;高水位底标高3.6m;高水位池岸标高4.8m)。
六、绿化树种规划
校园绿化环境设计以寻求人与自然平衡为准则,将诗情画意写入校园,使之成为一所体现浙江人文精神和自然风光的一流的生态环境校园。
1、树种选择原则
(1)适地适树,树木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协调,景色优美,还要能适应所在地段及小气候等自然条件。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相变化,考虑到四季枝叶的变化,最忌枝叶光秃,根据植物的性状,以丰富的植物种类,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
(3)比例恰当,树木配置比例恰当,创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而且色彩丰富,较多运用花灌木,既能绿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
(4)垂直绿化,在部分建筑区域内充分利用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进一步提高校园绿视率,创造绿色环绕、花团锦簇的宜人环境。
2、设计思路
选择乡土的,树形优美的植物材料。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约为6:4,落叶植物与开花植物占一定比例。在配置上首先根据空间功能及地势落差产生视觉效率不同,确定郁闭和开敞的程度,根据观花、观姿、观果、观叶、观干等区别,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自然特性来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以林植、群植、丛植、孤植作为配置的基本手法。选用高大乔木,配以季相丰富的花灌木,尽可能做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形成四季有花可赏、四季有景可观的植物景观效果,使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四季更替,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生长变化。在局部绿地中,利用乔灌木组织空间的功能,巧妙地开辟安静优美的大小绿地空间,满足学员晨读、课外活动游憩等多种功能规划植物群落类型:如环保防护植物群落、滨水植物群落;色叶观赏植物群落及纪念果林等。
3、区块具体绿化构思
(1)“光辉岁月”景观主轴:
学校大门除供出入外,还具有装饰和美化效果,是学校的标志。入口广场绿化采用规则式布局,在中心位置设常绿观赏性草坪及整形灌木,使内外衔接自然美观。
花坛:以大体量的色彩明亮的模纹花境,配合大学标志形成景观效果,与标志性构筑物融为一体。植物选用红花继木、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等。
树阵广场:主入口广场是整个校园景观的起始与重点之处,矩阵式树列弱化了广场的硬质景观,入口见林,大气壮观。挺拔高大的常绿乔木,使用香樟为主要树种。
作为连接校园南北的主要通道,绿化造景效果是重中之重。在种植上必须考虑视线的通透性,依地形的高低起伏,上层乔木绿量充足,中层通透,视线开朗,下层植被品种色彩丰富。
(2)“曙光迎新”主广场:大气的铺装广场上,植物配植注意竖向与横向的对比,植物低矮、整齐,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背景树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方,烘托主题,使环境显得安静、严肃。常用树种为香樟、无患子、雪松等。
(3)“濯缨溪”溪流景观带:由西向东依次以春夏秋冬四季主题植物造景为主线,主要体现植物的季相变化带来的美感。
同春竹韵、垂柳闻莺:为春景植物景观区。以春季观叶和开花植物构成景观特色,突出叶、花等观赏要素,围绕溪流展开,以自然式园林布局,强调塑造自然优美的滨水植物空间,同时搭配溪边大量的水生植物。基调乔木选择山玉兰、樱花、垂柳等。灌木选用迎春、黄馨、连翘、贴梗海棠、春鹃、紫荆、结香等;地被选择韭兰、红花酢浆草、二月兰等。沿岸种植湿生、水生花卉,如黄花鸢尾、水蜡烛、蒲苇等,营造多品种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使该区域在春季中成为全校开花最灿烂色彩最鲜艳的校园景观。
月影叠翠:为夏景植物景观区。所要表现的是夏季浓密清凉的树荫氛围以及斑驳的树荫下层层叠叠的花灌木所带来郁郁芬芳的气息。为展现江南园林的特点,在此景区营造荷塘月色美景,创造幽静安逸的休憩环境,树种选择以杨柳、桃花、梨花为主,营建“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意境,基调乔木选择合欢、香樟、广玉兰、杨柳等。灌木选用栀子、夏鹃、含笑、金丝桃、木芙蓉等。地被选择鸢尾、石蒜、花叶蔓常春藤等。
霜染香溪:为秋景植物景观区。塑造图书馆安静的读书氛围,在配置自然优美的滨水植物空间的同时,搭配溪边大量的水生植物,这里将整条河周围设计成花木的主题专类园,通过高大的常绿乔木和观花观叶小乔木的互相穿插,以及遍植各种香花类灌木,着力营造典雅、祥和的一种“香溪”植物空间氛围。溪流南侧以常绿针叶阔叶树做背景,主要乔木有:垂柳、红枫、合欢、乌桕、枫香等。灌木有:山茶、含笑、迎春、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映山红、满山红、杂种杜鹃、云锦杜鹃、石榴、牡丹、丰花月季、丁香、海棠等,水生植物有香蒲、紫花醉鱼草、石菖蒲、水葱等。
流金织忆:此区域靠近网球场以及学员宿舍,周边绿化既要保持通透,又要有一定遮荫。设置常绿与阔叶乔木混交林带,以起到隔音作用。靠近网球场一侧乔木以下一般不种植灌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除了尽量多的秋色叶树种外,沿园路栽植秋季观果植物,形成“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的丰收场面,层林尽染的景色使秋天的校园显得格外热情和豪迈。安排了黄、红两种强烈色彩效果的高大乔木林。骨干乔木选择如银杏、无患子、榉树、枫香等色叶大乔木,以板栗等常绿果树做背景林带,同时配以红枫、桂花、海棠、柿树等观叶观果小乔木。灌木选择火棘、八角金盘、六道木、伞房决明等。
水澜思缥:以青松翠柏及竹海为主要树种,与雪香园景观相呼应,暗含省委党校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氛围。乔木造型如黑松、火炬松、金钱松、罗汉松、侧柏、园柏、紫竹、毛竹等,下层灌木以观花常绿耐阴植物为主,如金丝桃、朝鲜栀子、八角金盘、洒金珊瑚等,草木以常春藤、红花酢浆草为主。
(4)溢馨园:此园临近运动场馆,也是适合师生健身锻炼的生态绿地,空间开阔明快,通透感强,单纯的林缘线构成了简洁的林缘围合出草坪空间,形成校园内最开阔的草坪,选择耐践踏的矮生百慕大以方便维护,是人们集会交流的好去处。
主景树种选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桂花(清脑安神),多品种多规格。意为我校学员在共产主义理念的引领下茁壮成长,不断取得成绩,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精神境界。
种植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乔木如银杏(润肺养心)、枫香(祛风处湿)、杜仲(补肝肾)等,小乔木如龙柏(安神调气、镇痛)、杨梅(和胃消食)、山楂(健胃)、枇杷(花痰止咳)等即观果又具有保健功能。灌木如金丝桃(清热解毒)、贴梗海棠(疏径活络)、火棘(健脾消积)、绣线菊(治跌打损伤)等。
(5)雪香园:成片种植梅花,梅林花开之际,梅花盛开时,幽幽花香迎着寒风扑鼻而来;清新微甜,如白雪纷飞。选用香樟、红楠、广玉兰、深山含笑等常绿树种,利用水杉等挺拔乔木丰富植被林冠线。
(6)“源畅园”:分隔学员宿舍与食堂之间的隔离林带,围绕“岁寒三友”松、竹、梅展开主题,让人们冬天的严寒下依然能感受到满眼的绿色,营造出“万壑松风”、“竹海听涛”的磅礴气势,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革命者永葆青春的意志和体魄的象征,作为正义神圣的象征,成为永恒的审美意象。
(7)“新桥春晓”:整理现有植被景观效果,适当种植乔木如杨柳、榉树、樱花、合欢、桃花、梨花,以及红花继木、栀子、杜鹃、金缕梅、木绣球等,呈现层次丰富、色彩缤纷、自然和谐、四季可赏。同时,增加水生植物,如:荷花、芦苇、斑茅、石菖蒲、水葱。
(8)学员宿舍(厅)前绿地:此绿地作为西侧同春竹韵的延伸,沿主道路缀以红枫、桂花、香泡等观叶观果小乔木,同时用一片落叶高大乔木形成背景林带,将学员宿舍掩隐在一片绿色环抱之中,更静谧更安逸。灌木选择火棘、八角金盘、六道木、伞房决明等。
(9)教学楼组团绿地:此区的植物功能上应形成幽静美丽的环境,不影响室内的通风采光。在校园平视或在楼上俯视,都能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由于此区是师生休息、游乐的中心,绿地宜采用自然式的布局,设置水面、花架、亭廊、坐凳等,各园林小品之间用树木与花草结合在一起。水池中种植荷花、睡莲,岸边可种植扶芳藤、蔷薇等藤本植物,使水面自然入画。适当种植合欢、三角槭、栾树等,用以遮阴和创造一种幽静的环境。也可用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常绿灌木,围成半封闭的空间,宜于学生学习、乘凉。此外,绿地内应广植花灌木,花开不断。该区与校园大道、运动场地相邻部分可用桧柏、大叶女贞等构成高篱,起到防尘、防噪的隔离作用。
(10)生活区组团绿地:该区的绿化功能是创造安静、卫生的环境,便于学习休息。植物配置的原则应简单、实用,采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如沿宿舍四周砌筑花池,种植一些低矮的花灌木,如金钟、珍珠梅、龙柏球等,既不影响室内通风透光,又具有美化效果。楼前有较大场地的宿舍区,可种植树冠较大的落叶乔木,既便于学生在大树下活动,还可遮阴、纳凉。在楼墙适当位置可种植爬山虎等攀援植物,增加立体绿化面积,也可起到防晒、降温的作用。
(11)校园道路的植物配置:主干道绿化应以遮阴为主,支路、小径以美化为主。种植选择应以榉树为主要行道树种。小乔木以观花为主,如樱花、合欢、桂花等。使道路景色简单、明快。地被主要采用红花继木、小叶黄杨、春鹃、栀子等花灌木沿路种植形成模纹花坛。
七、景观元素控制
座椅:座椅的选择及安置、意义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开放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
标志牌:环境标志牌在帮助识路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环境标志牌可增强局部及校园景观的统一性。
废物箱:校园内配备的废物箱应设计纯朴、耐用、不易破坏及易于维护,废物箱采用废物分类收集方式,增强学员的环保理念。
公共艺术雕塑小品:配备与校园环境相适应的特定形式艺术品,主题应有着高度的启迪感,从而增强知识性,学员交互性及教育意义。
八、电气设计
室外环境照明系统电源就近引来,电源电压为380/220V供电,放在门卫配电室集中完成控制。系统分道路广场照明、景观照明两部分。
1、道路、广场照明
道路照明照度应达到国家规范所规定的标准。照明光源应具有寿命长、光效高、透雾性强、一致性好并节能的特点。根据设计功能、级别及周围环境选择相应的灯具,采用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灯具或采用小功率气体放电灯,设计中尽量做到“见光不见灯”。在校园的主道路旁布置3.5米高的庭园灯作为道路照明。灯具间隔25米左右。在一些通向主要游憩空间的路径上,采用藏地型的地下嵌入灯具,既可作路径照明,又达到了引导性的效果。
广场照明应采用光源寿命长、高显色性及高光效的气体放电灯。采用景观灯照明方式使广场足够明亮,且亮度均匀,减少眩光,地面设置辅助照明地灯、投光灯、侧灯使广场更富于美感。
2、景观照明
景观照明充分运用光线的强弱变幻、色彩搭配及强光照射等特点,使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及景观建筑物在黑夜降临后能熠熠生辉、光彩动人,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夜景特色,并全面地展示出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以达到满意的照明效果。景观照明工程主要分为水体照明、植物照明、雕塑照明以及建筑小品照明等几种形式。
3、水体照明
水体系统:选用光纤或LED变色灯勾勒出亲水平台和小桥的形状,倒影在水中,而对校区的其他水体不做通常手法的描边处理,在溪流跌水处及水中卵石遮蔽处埋设水下彩灯,突出跌落溪水景观的夜间效果。
4、植物照明
宜用冷白色的光源对树木照射,泛光灯安装在地下。对相对独立的树,在树下安装两只金卤灯,光线从两个方向照射,成特写镜头;对排成行的树木,采用藏地型的投光灯具,埋设于树与树之间,产生一种朦胧的美感;对成片的树林,采用数只投光灯分别照射高低树木的树叉或树干,具有丰富的立体感。但应注意灯的隐蔽,并且避免产生眩光。花卉照明采用显色性良好的光源,光源宜自上而下。
5、雕塑照明
校园内的雕塑小品照明主要采用窄光束泛光照明,将投光灯安装在地面或地下,照明点的选取,取决于被照体的类型。目的是照亮雕塑的全部,但不要均匀,依靠光影以及亮度的差别,把它的形和体显示出来。
6、建筑小品
校园内的景观建筑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用在建筑物本身上安装灯具或在附近地面上设置投光灯。
灯具和灯杆在白天本身就是一个景观元素,故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其造型要与周围的建筑,景观等环境相协调。且应创造亲切的气氛和避免眩光。
室外低压线路采用YJV22-1KV聚乙烯绝缘护套铜芯铠装电力电缆直埋地敷设埋深不小于0.8米,过道路及砼面时穿加厚钢管保护。
7、广播音响
在学校入口、主园路和溪边等设户外落地音箱,播放音乐,给人以高雅的享受。落地音箱功率5W,间距为25m,敷线采用双环路式。音响系统交流电源从就近配电柜引入,同时配带直流蓄电池作备用。具体需委托有关专业单位设计。
九、给排水设计
1.规划依据
本院规划专业提供的有关图纸及文字资料;
给水排水专业的有关规范及规定;
2.给水设计
校园室外环境中的水体系统:水源主要采用提升泵将新桥港的水提升到内湖,再利用北低南高的地形,最终在校园的北侧排入新桥港。学员楼北侧的水池的水源由校内的给水管网就近引来。多余的水就近排至校内的排水管网。
绿地浇灌系统:由于绿地的多样性与不规则性,建议绿地浇灌采用手动(快速取水阀取水)分段分区完成浇灌工作。绿地浇灌、场地冲洗、道路清扫用水取自内湖的水,以利于循环保洁又节省资源。
3.排水设计
雨水排放:大部分绿地与广场可通过地形整理,使雨水自然排入附近水体;在不利排水的广场内或道路上可设置雨水口,雨水经雨水口汇总后通过雨水管就近排入水体,作为水体系统用水的补充。或就近排入室外雨水管网中。
4.管材设计
校区设计 篇6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在这个相互作用中,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经验,反过来,个体也改变了环境。环境心理学涉及人类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那些以利用和促进此过程为目的并提升环境设计品质的研究和实践。因此,环境心理学有两个目标,一是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二是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校园中的公共空间主要是校园中建筑实体间存在着的开放性场所,是同学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的。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的开放空间,如校园中的街道、广场、游憩绿地、滨水绿地,具有景观,交通,休憩性活动等功能。公共空间景观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
校园公共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同学的行为,心理,情绪。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还能创造愉悦的空间氛围。校园环境存在着建筑,植物,道路等客观因素,还有文化底蕴,学习氛围等抽象的主观因素。而这些因素存在着体量,形状,颜色,材质,光线,气味,声音等因素,只有当设计空间中这些因素都符合人的行为心理模式时才能够保证空间合理有效的被利用,被欣赏。设计师所想创造的空间才能引起同学的共鸣,积极参与到环境中。显然,在这一点上,南湖校区似乎是一个反面教材,在南湖校园中行走的话,直观感受是空旷,并且找不到停下来的地方。也许你是有目的地的,但是中途你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虽然现在校园里多了些座椅,但是与庞大的校园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校园里的休憩场地数量本不多,还有一大部分景观绿地适合休憩的公共场所围绕镜湖布置,镜湖的一侧是图书馆,其余几面均无围合的建筑,也就是说同学平时穿越这些地方的机会很少,即使有,也只是被当做交通空间来用,人的其他行为与此地发生碰撞的机会很少。人的休憩是在不经意间进行的。而不是像使用交通空间一样有意而为之。所以这些公共空间应当布置在建筑体量围合,人们的必经场所。在经过交通时能够被景观吸引而参与到其中。
适宜的建筑尺度能够围合宜人的道路空间,给人以亲切感,反之则让人觉得疏远,以下是矿大与中国美院的实景照片:
矿大南湖校区的道路比较开阔,缺少围合感,更像是为车子的行走而准备的,畅通无阻,没有遮挡,人的视觉也容易疲劳。相对比,中国美院的道路空间就亲切多了,后者更像一个社区,更适合人居住,让人觉得放松。两者的建筑尺度差不多,但是相同的体块距离不一样,营造的空间氛围有很大的差别。
色彩和材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颜色对人的状态有极大地影响,不同的颜色可以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是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以使人的心里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以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朗,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予凉爽的感觉等等,所以在设计中颜色也是设计师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共空间中设置适当的色彩,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愉悦人的心情。同时,建筑色彩可以标示建筑,为建筑识别提供了可能性。南湖校区的建筑为统一的灰色调,虽有变化,但差别较小。同时材质也会影响人们对建筑的直观感受,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的空间感受。
校园公共环境的开放与私密性与同学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私密空间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完全闭合的空间,只是在空间属性,空间功能上有较为完整和明确的限定,校园里的公共环境的私密性多由植被来限定。常见树下的座椅有人光顾,而那些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地方却无人问津,植被,建筑小品等在公共空间中可以限定空间,,围合空间,缩小空间尺度。植被围合的空间有以下几类:1)垂直空间。高而细的植物能够成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直立、朝天开敞的室外空间,这类空间只有一面试敞开的,令人翘首仰望将视线导向空中,能给人强烈的封闭感,人的行为和视线被限定在其内部;2)闭锁空间。这类空间四周均被高大的乔木及枝繁叶茂的小乔木或灌木所围合,是完全封闭的,五方向性。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感;3)突起空间。对空间限定感弱,空间水平占有范围小,边界不稳定,空间感也随距离而变化;4)肌理空间。没有明确的实物限定,主要有不同的图案肌理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5)相互渗透。人们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仅仅限于对环境的修正,还有可能完全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例如校园中的小广场,没有人的时候只是一个交通空间,人多的时候就是集体的聚会场所
这些环境心理的理论在设计课程中也应多被考虑,建筑空间最终是给人使用的,所以人的感受应该是第一位的,无论在建筑空间的安排布局,功能组合上还是装饰上,都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符合空间功能,是人感到舒适的空间。在设计中我们常常设计小庭院或小广场,他们是人们户外活动是交流娱乐必不可少的场所,也是调节人的心理感受的重要条件,但在设计时,不仅要注意他们的公共开放性,还要注意提供相对较私密的空间,在那里不会使人有不舒适被注视的感觉。
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校园是学习的地方,对这种关系的考虑显得尤为重要。校园公共环境是为学生的日常交往活动而配备的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光顾,自由自在活动的地方,是享受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之所在,好的公共空间一般具备独特性联系性、与封闭性,易达性,可识别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这些特征都与人的实际感受感受发生关联,并不一定能够将自身客观的展现自身,就像我们美丽的矿大校园,虽然有景观节点,有励志园,有校友公园,有其他的一些好去处,但是却无法展现它们的魅力,我们失去了景观氛围的同时是我们队环境认知,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的缺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认识可以认识到环境与人的关系,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参考文献
[1] 建筑学报:《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论环境行为学与公共空间设计》;《植物空间营造与行为心理形成》.
[2] 环境心理学课本.
临沂大学新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 篇7
关键词: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生态化,共享性,空间布局,景观系列
生态化的校园建设, 不仅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富有生机的学习、生活环境, 也是城市绿色环境中的一部分。校园是育人的环境, 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 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1]。
2003年山东省政府批准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临沂大学, 新校区规划占地333 hm2, 建筑面积158万m2, 容纳学生5万人。目前, 新校区已完成建筑面积100余万m2, 入住学生3.4万人。2010年11月26日, 教育部向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出通知 (教发函[2010]189号文件) , 批准临沂师范学院更名为临沂大学。如今, 美丽的临沂大学新校区, 已成为临沂城区一个良好的生态园林区域, 新校区景观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新建筑提供了一个改造环境景观的机会”[2], 因为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不仅是单纯的平面规划, 也不仅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 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的情感综合体, 是把建筑环境和人结合起来的整体设计。
1 立足当地地方特色, 形成生态化和大景观新校区
大学新校区位于临沂市区西北, 紧邻穿城而过的一条主要河流———祊河, 占地面积大, 周围基础环境设施良好。临沂大学筹建处通过组织规划方案招标, 从参加竞标的美国EDSA、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现代设计集团和日本冈野公司5家设计单位中, 选择并委托在竞标中脱颖而出EDSA公司编制临沂大学修建性详细规划。校园景观规划立足临沂大学的办学宗旨, 认真挖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各项要素, 集蒙山沂水之精华, 继承5 000 a沂蒙文化, 全面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 努力创建一个自然和人文环境和谐的生态化校园。
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采用大面积中央绿地的布局方式, 在校区中央形成近百公顷的核心绿地, 绿地以水系同祊河相连, 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格局。中央绿地成为各个院系和师生住宿区均能看到和便捷到达的核心空间, 成为一处具有良好环境的交流和休息场所。同时, 生态绿地与祊河通过没有建筑遮挡的视觉通廊相连, 形成超越大学城范围的城市绿地, 对城市空间开放, 让城市居民也能够便捷的到达中央绿地。大学校园园林化是现时期大学校园建设活动中的一个创举, 它将大学的人文气氛与中国古典园林优雅的传统神韵结合在一起, 是表达校园生态化、地域化、人文化特征的理想载体[3]。
2 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重点体现生态成果共享性和社会性
在现有良好的环境基础上, 建设一个山水叠翠, 林木葱荣的大学新校区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绿色掩映中的校园为师生们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 同时这个绿色环境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园林空间, 担当起城市绿肺的功能, 为城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令人驻足流连的景观场所。校园成为城市的优美花园, 成为市民节假日休闲观光的去处, 也可以成为亲近自然的城市山林, 这都源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
规划从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了资源共享要求, 使校园形成一种外向的, 与城市生活密切交融的校园模式。校园内的诸多文化、体育设施等均成为城市需要的一部分, 不仅可以提高设施的复合使用率, 节约土地, 同时有效地促进城市的现代生活活动。体现出生态化原则, 充分利用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 营造一个充分融入自然的大学校园。坚持整体化的大景观原则, 融建筑、景观为一体, 形成大学园区整体化的空间特色。
3 大学新校区景观规划注重空间布局特色
3.1 构建自然山水空间体系
尊重现有的地形地貌, 在保留地段内原有山丘的同时, 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一些山体。同时, 形成中心的环形水系与祊河以及周边水系连通, 形成校园内完整的山水格局。孔子曰:“仁者乐山, 知者乐水”, 浸润着悠久中国传统文化的山水空间对于形成良好的大学环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它既是对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交融的一种塑造手段, 同时也是对传统精髓文化的继承。中国传统园林中, 山形水系是组织空间环境的骨干, 在临沂大学城中, 山形水系是组织校园公共空间的结构性要素, 通过主要的山丘与次山之间的空间呼应, 贯穿校园的自由水系的连接, 校园内呈现出丰富的景观环境, 促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气氛。水体的设计借鉴中国传统礼制建筑中辟雍之水的理念———辟雍以水环绕建筑象征教化流行, 大学中环绕中央绿地的水系在创造良好环境的时候也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回应。
3.2 打造以集中景观区为中心的用地布局
临沂大学的校园用地构成可分为:教学区、教工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后勤服务区以及集中景观区。集中景观区是校园的核心绿地部分, 其它区域围绕中心展开。教学区由教学设施和相关的教学辅助设施组成, 根据院系设置主要分为5部分, 每个部分的建筑相对集中, 成区布置, 区域之间由较宽的绿化带隔开, 形成绿色环境中的有机生命体。依托自身的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势、水系、植被, 巧妙构思, 精心设计, 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景观。大学校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地块, 而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血液[4]。
3.3 设置集中景观区
集中景观区是临沂大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生态文化绿地, 是整个大学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所。集中景观区由贯穿该区的校内道路分为南北两部分。整个景观区贯穿着一条连通祊河的水体。水体在临近重要建筑物的时候放宽成为湖面。水体的存在可以调节校园内的地表水, 湖面周边采用缓坡, 在雨季的时候湖面扩大, 解决因内涝引起的积水问题;在旱季的时候可以引入祊河的水, 起到调节校园空气湿度的作用水体经过的部分地方可以营造一定的湿地景观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存在的极佳场所, 也是营造大学生态环境的良好载体, 通过湿地的营造, 可以吸引诸多的野生鸟类以及野生动物前来居住, 更增添了大学校园的勃勃生机。大学不仅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 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5]。作为学校重要而又面积如此巨大的公共空间, 在核心绿地中, 设计了多处休闲、科普、活动、展示、集会、演出、高尔夫等设施, 使中央绿地既是一块生态良好的绿色空间, 更是师生、市民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和休闲的特殊场所。
4 打造“核心面—核心线—分散点”的景观系列
校园景观不是抽象的, 而是有形的[6], 大学中密度较小的建筑群成为广阔绿地中的景点, 与良好的景观环境相得益彰。利用空间要素, 规划设计形成“核心面—核心线—分散点”的景观系列, 创造丰富的空间环境效果, 达到建成“生态系统中的大公园”“公园中的大学城”的建设目标。
4.1 核心面
大学新校区的中央绿地构成整个校园中的核心景观面。在这个核心范围内, 覆盖大面积的林木, 体现出校园的宁静气氛。不同区域, 例如山丘周边、滨水地带、林中空地等等, 配置的植被可以有所不同, 以形成中心区丰富的景观环境。中央绿地被道路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被教学建筑所环抱, 中部堆筑山体, 南湖绕其西南而过, 规划布置休闲滨水步道、林中休闲屋等。北部绿地和山水相间, 布置生态岛、水广场、艺术广场等, 山体、湖面、密林、草坪、湿地、溪流、建筑交相辉映。南北两区相比, 南以文化见长, 北以生态为优。南北两区之间, 布置科技走廊、生态广场、温室等, 作为两区联系的纽带。
4.2 核心线
连通祊河的水系形成贯穿校园的景观主线, 形成了学校的另一条参观线路。该水系源自祊河上游, 又流入祊河, 寓意:沂蒙学子生于沂蒙, 学成后, 又服务沂蒙。水面在临近建筑的地方放大成为湖面, 增加水面景观的丰富度, 同时扩大的水面可以起到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的作用。此外, 在临近祊河的部分, 要充分考虑到对滨水景观的利用以及校园本身建筑与环境的设计, 使得校园将祊河的景观纳入到学校的视野之中, 同时本身也成为祊河滨水地带的优美景致。
4.3 分散点
在核心景观面与水景线的组织结构下, 各个建筑群及周边环境形成这个骨架上的有机体。各个区域根据建筑性质的不同, 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例如校园南门主干道两侧的植物景观以工整对称为主, 强调轴线的空间序列;教学区的室外设计一些硬质铺地广场, 以便于集会活动;住宿区室外的小品、植物则更加尺度近人, 为师生的室外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5 结论
作为已经具备良好环境基础的城市新区, 临沂大学新校区建设立足当地特色, 坚持田园化和生态化的发展策略, 坚持与整个城市发展同步, 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 让市民和师生共享生态成果, 为城市创造一个优美环境, 成为城市绿色环境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世纪英闻翻译有限公司, 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邓林.建筑艺术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1.
[3]何镜堂, 黄沛宁.新时期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回顾与展望[J].建筑与文化, 2007 (5) :52-55.
[4]谢雨萍, 李丰生.基于景观理念的大学校园规划探析——对桂林旅游学院 (筹) 规划设计的初步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6 (3) :5-9.
[5]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浅议高职院校校区景观规划设计 篇8
职校的校园环境景观必须有一个长久的、切实可行的、反映地域和自身特点的总体规划。依据总体规划,突出主题,逐年丰富和美化建筑环境和园林环境,方能为师生真正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生态和谐、体现特色的校园环境,满足当代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的多功能要求。如何才能通过规划设计使环境目标与功能目标同时达到并且互相促进,现做具体探讨。
1校园概况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224亩,地形南高北低,现有南北一条主干道,一条次干道,东西三条小道,现有建筑大多为矩形,呈规整形布局。整个校园已具有良好的普遍绿化基础,但由于近几年学校的升格与转型(由原中专转为现在的职业院校),加之对绿地系统总体规划的滞后,现有绿地难以满足学校学生多层次的需求。
2现状分析
整个校园景观环境存在一些不足:1)校园虽然绿意盎然,但更象一个综合性的苗圃,缺乏园林式的规划布局,缺乏职校的特色。2)园路和挡土墙设置单调,致使绿地分块较为凌乱,减少了集中绿地面积。3)整个校区缺少中心广场空间,缺少供师生游憩活动的憩读空间,更缺少供学生开展实践性课程的操作空间。4)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主题不突出,现有假山、花架、园林建筑等景观设施也比较陈旧。
3 校区整体规划
3.1 校区景观绿地规划
通过对整个校区的分析,将校区中的绿地根据其功能与作用,分为广场绿地、实习绿地、休闲绿地、防护绿地、健身绿地、楼间绿地、道路绿地七类。形成一种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绿地系统。
3.2 校区景观轴线规划
整个校区由纵横两条景观主轴线、多条景观次轴线将中心广场、各类景观绿地连接组合构成了“廊道—节点—斑块”的景观格局。
1)纵轴——通古达今。从学院南大门开始,经过现在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至学院新综合大楼的轴线,是校园景观的纵向景观轴,主题为“通古达今”。整条轴线既深刻喻示了秉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学院“以继承为基础,以发扬为先导”的办学方针和“传承文脉,再创辉煌”的历史使命。
2)横轴——融会贯通。起始于学院西大门的东西横轴,主题为“融会贯通”。该轴线宽10 m,中间由绿化带分隔,轴线两侧绿地以波浪形绿篱与高大乔木为主,在绿地中点置具有现代风格的抽象雕塑作品,充分表现“勤奋、博学、开放、探索”的现代学术精神,借以体现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之寓意。
3.3 校区功能分区规划
从解决师生生活、学习、活动几方面出发,将全院分为科研教学区、学生生活区、休闲活动区、职工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生产实训区六个区。
4 校区景观特色
4.1 总体构思布局
校区根据布局特点及用地条件,在六大功能区中设计有:“一个中心广场,两条文化景观轴,三座自然山水园,四时植物景观,十二人文景点美”,简称“一场两轴三园四时十二景点”。
4.2 求索广场(一个中心广场)
位于校区综合大楼前,是一个人流集散广场,也是进入校园呈现给师生的首要景观。因此,设计以楼前中央圆形旱喷泉及两侧水幕为中心,以入口道路为主导,给师生一种开阔轻松的感觉;两侧辅以规则的放射形草坪图案、折线型色带,寓意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知识的象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借以暗示学子要严守纪律,奋发图强,激发他们的求知探索精神。
4.3 三座自然山水园
1)静思园。位于现教学楼南部,是校区内相对较完整的集中绿地,是师生理想的游憩共享空间。
2)求实园。位于现办公楼南部,在现有的基础上,运用简洁明快的现代抽象式设计手法,将整个绿地划整为块,自然分隔成大小不同空间。
3)盆景园。位于生产实训区,全园利用自然小径分为博古架展区和陆地展区,分别展示各流派代表作品,并空出供学生亲自动手绑扎修剪等展台。
4.4 四时植物景观
植物设计要求遵循生态设计与生态造园的思想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共存,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景观资源。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和实用功能,以乔木为主,乔、灌、花、地被、藤本植物相结合,形成立体式配置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常绿与落叶树种、速生与慢长树种、观叶观花与观果树种、地被植物与草坪等保持适当的比例。
春花、夏荫、秋实、冬景的四时景色轮回变化,揭示了宇宙万物生命的运动节律,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也要展示这一自然生命过程。结合绿地位置特点,分别规划了“杏林春暖、雨湖夏荫、道路秋染、松林冬翠”四时景观,这样,整个校区也就成了一座阴阳调和的四季风景园林。
5 设计后的启迪
5.1 分析该职业院校的特色,明确规划的主题
职业院校的特色明确后,规划方案的主题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如此次的规划主题,确定为融“山、水、庭、林”于一体,努力营造出“传承文脉、情境交融、和谐共荣”的林业职业院校独特的文化景观。
5.2 创建体现结构整体性的轴线系统
在组织建筑群与外部空间的时候,在融入自然的大原则下强调了轴线系统的运用,利用轴线将各个功能区块组织起来,加强了校园的整体性。轴线系统的运用使校园空间更为有序,也更为理性,同时也使校园各个功能组块很好地联系起来。
5.3 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如林业院校的特殊性要求所用植物种类要丰富,既要起到美观造景的作用,还要起到植物活标本的作用,供学生在学习植物、花卉、树木、苗圃、园栽等实践性课程时使用。
5.4 融入自然和人文设计要素
满足广大师生员工对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双重需求,创造人性化景观空间,同时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既满足不同分区功能的要求,又能体现特定环境的人文内涵和景观特色。
6 结语
高职院校的建设方兴未艾,营建一个生态和谐,风格独特的职业院校校园是大家的共同理想。能突出高职特色的校园景观设计远不止文中所谈到的这些内容,它需要做更多扎实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探讨与深入。
参考文献
[1]唐学山.园林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2]黄东兵.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任梦非.现代环境设计浅谈[J].中国园林,2004(3):60.
[4]陶郅.创造生态型的大学校园[J].中国园林,2002(5):51.
校区设计 篇9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基地。高校校园的景观设计在校园整体规划中一直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不断强调创建生态校园的今天, 现代校园的植物景观建设尤为重要, 它成为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科学合理的营造功能齐全、景色宜人的植物景观成为众多高校校园建设不懈的追求。
2 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现状
2.1 新校区概况
河南工程学院是由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与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在2007年合并组建。组建之前两校新校区比邻, 位于郑州以南约11km———新郑市龙湖镇。校内称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为校本部, 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为南校区, 对外统称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新校区占地约133km2, 分期建设。校本部已经建设完毕, 植物景观基本成型。南校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毕, 已经投入使用。
2.2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现状
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于2001年陆续建设至今, 合计绿化522108m2, 其中草坪面积302008m2, 绿化覆盖率达39.1%。通过实际调查, 初步统计出新校区植物38科, 61属, 76种。
3 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科学系统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笔者在新校区绿化工作经历总结得出, 新区绿化一般时间紧、任务量大, 植物景观建设基本上是在基建工程完成以后临时决定的。从目前已经建设的结果看, 新区植物景观营建并没有纳入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这导致了虽然绿化率很高, 但校园植物景观缺乏生机、缺乏连续性、犹如几何拼图, 显得呆板, 美中不足的遗憾成为事实。新校区建设中重视校园整体布局规划, 而忽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已成为一些高校新校区校园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2 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失去特色
我院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总体来看, 植物档次不高, 缺乏营造大学文化气息的成龄大树、提升大学品位的古树名木。从表1中可以看到, 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 习见园林树木居多, 缺乏特色, 草本花卉偏少, 植物较多集中在几个大科之中, 缺乏具有特色的园林植物, 难以体现整个校园的植物景观季相变化。
3.3 对植物景观建设不够重视
由于园林植物生长周期长, 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见效慢, 导致长期以来不重视校园绿化建设, 对科学配置园林树木意识淡薄, 植物景观营造通常被认为是在校园里种花种草、栽植树木。对绿化建设资金的投入、管理人员的配备以及绿化维护机械的购置等方面不够重视。
4 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的建议
4.1 纳入校园总体规划, 按规划建设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规划与校园整体规划同步进行, 有利于长远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稀缺的校园土地资源, 有利于增强校园景观的整体美观效果。对于一个新兴本科院校来讲, 校园植物景观建设的效果如何, 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建设水准和学校的整体形象。因此校园植物景观建设务必纳入到学校整体规划之中并严格按照规划来建设植物景观, 这是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的必然趋势。
4.2 增加植物多样性, 丰富校园景观
要想增加植物种类、丰富植物景观的内容,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尝试。 (1) 色彩上要丰富多样; (2) 观赏内容要丰富多样; (3) 善于利用本地野生植物资源。
4.3 提高认识, 加强养护管理
对于学生而言, 要养成自觉爱护植物的习惯;对于学校的宣传, 要从新生入校起就进行保护园林植物的教育,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加强爱护植物的正确引导等措施。
摘要:近年来, 高校新校区植物景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其中也不乏有经典案例, 但总的来讲, 还是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本文结合河南工程学院新校区建设实际, 分析了在植物景观建设中的不足,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为高校新校区的植物景观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校区设计 篇10
中山大学, 于1924年建立, 学校前身为孙中山首创的国立广东大学。1952年, 中山大学与原岭南大学合并, 组成现在的中山大学, 校址设在原岭南大学旧址康乐园。岭南大学是1888年由美国人创立的一所教会大学, 其沿革为格致书院、岭南学堂、岭南学校、岭南大学、私立岭南大学。
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 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本论文以南校区的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 运用《常用建筑色》的标准色卡与建筑表面对照, 直接获得H (色相) V (明度) /C (纯度) 值, 进而进行综合统计, 以分析其建筑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选取情况。
南校区所在地为康乐园,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南校区, 宛如走进了一座时代建筑的殿堂。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如一件件艺术品分布于校园各处, 默默地讲述着中山大学的历史, 营造了独特的、具有鲜明美学特征的建筑环境。现存南校区的建筑群, 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既有校园建筑格调的统一性, 又有设计手法的多样性, 形成了古典雅致又不失现代感的校园氛围。按照时间顺序和建筑色彩形式, 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色彩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折衷主义时期、古典复兴主义时期和继承发展时期。
二、折衷主义时期
1904年, 岭南大学迁至广州河南康乐村, 改名为岭南学堂。1904年到1928年期间的建筑带有明显的折衷主义风格, 这类建筑采用了“仿中国传统式”或中西结合的方式, 并结合了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民居特色。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马丁堂、格兰堂、怀士堂、荣光堂、十友堂、马应彪招待室所 (现为博雅学院) 、黑石屋、爪哇堂、陈嘉庚纪念堂、张弼士堂、史达理科学纪念大楼等。
从整体外观上来看, 折衷主义时期的建筑墙面均为砖石本色, 不加粉刷修饰, 以青灰色或红色为主, 上覆中国式大屋顶, 屋顶上主要为绿色琉璃瓦, 屋身上点缀以黑漆色的门窗, 显得古色古香。人们经过校园内的大道时, 呈现在眼前的是砖红色建筑与绿色植物、碧蓝色的天相融合的画面:在蓝天下用一色的红砖, 中间辅助以些许的绿色, 同时又和黑漆色的门窗相呼应, 再配以植物的绿色, 形成了蓝与红、绿与红、绿与灰黑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 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染和成熟的稳重感, 从而形成南校区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色彩效果。
三、古典复兴主义时期
1928年以后, 美国建筑师墨菲 (Murphy) 所设计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得到了巨大的成功, 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这一社会风尚的影响之下, 1928年至1936年期间, 中山大学的建筑出现了复古主义的倾向。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为墨菲设计的哲生堂、陆佑堂、惺亭和黄玉瑜设计的广寒宫等。
哲生堂和陆佑堂两幢建筑大量地运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 哲生堂的一层和陆佑堂的一、二层均为红砖墙体, 上面的柱子为深红色仿木形式, 柱旁的墙体为黄色, 与屋顶的蓝色搭配, 色彩明快醒目。惺亭的屋顶为蓝色琉璃瓦, 支持屋顶的是八根仿木构深红柱子, 南北均为大片草坪, 从而融入青草、绿树、蓝天、白云之中, 丝毫不显突兀。广寒宫的屋顶为绿色琉璃瓦, 墙体为砖红色, 另有十根朱红的仿木圆柱穿过两层楼, 将屋身分为十一个开间, 整个建筑隐藏于绿树丛中, 使建筑显得更为朴素沉雄、内蕴深厚, 同时更具亲和力。南校区这批具有复古主义风格的建筑, 其色彩的变化并没有显得不自然, 相反, 在绿树的掩映下, 透出更加浓郁的古典气息。
四、继承发展时期
1936年以后, 南校区的建筑色彩进入继承发展时期。早期红砖墙体的建筑色彩并没有在这些新的建筑中受到破坏, 而是得到了延续和传承。但是, 新的建筑色彩风格并不是对早期风格的一味模仿, 而是在继承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些许变化。这一时期的建筑主要有:外国语学院、测试大楼、文科大楼、英东体育馆、管理学院善思堂、岭南堂、永芳堂、地环大厦、伍沾德堂、中山楼、曾宪梓堂、逸夫楼、学生宿舍楼等。
外国语学院、伍沾德堂、管理学院善思楼以红色为主色调, 以白色作为调和, 整体效果简约大气。曾宪梓堂、学生宿舍楼、中山楼则以白色为基调色, 红色作为点缀色, 红色与白色的配合既与校园的传统建筑色彩相统一, 又在统一中多了些变化, 显得轻松活泼而富于美感。永芳堂的整体色调是白色的, 建筑前矗立有黑色的中国近代十八先贤铜像。英东体育馆的外墙为纯度稍高的砖红色, 辅之以墨绿色的幕墙和黑色的玻璃窗, 并以小面积的白色作为点缀, 红、墨绿、黑、白的巧妙融合, 突出了该建筑与其他建筑的用途不同, 并使整个建筑既具有古典韵味, 又显得生机勃勃, 极具现代气息, 特别容易吸引参观者和行人的眼球。岭南堂结构巍峨, 崇光闪烁, 外墙全部为蓝色玻璃。
岭南堂的蓝色和其余建筑红色的对比属于原色对比, 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压迫感。因此, 蓝色玻璃外墙的岭南堂单独看来十分光鲜亮丽, 但是放在群体建筑中则显得跳跃和不协调。永芳堂的外观几乎全是白色, 辅助色和点缀色面积过小, 对于建筑整体配色影响极小, 使建筑显得沉闷、单调、无生气。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均以红色为主色调, 红色的运用使得建筑沉稳凝重, 而中间穿插着的绿色、蓝色和白色又打破了其中的呆板和宁静, 使得整体建筑风貌和谐统一而又极具古典韵味。1936年以后的大部分建筑虽然还是以红色为基调色, 但是有些建筑只顾突出个性而无视其他建筑, 与周围建筑群色彩不协调, 违反了多样性统一这一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显得比较突兀。
浮华的时尚, 历久弥新, 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中山大学南校区1936年以前的建筑色彩体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 透露出岭南建筑所特有的人文气息, 既有第一眼的美, 更有第二眼的美, 建筑味道醇厚, 充分创造了一个高洁、雅致的教书育人环境。在21世纪的今天, 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下, 如何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 创造出一个赏心悦目、实用舒适并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的校园环境, 成为设计者们迫切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建筑的设计者应在设计中做到单体建筑色彩和建筑群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环境色彩的统一、建筑色彩与校园文脉的统一、建筑色彩与地域性的统一, 并在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地使之趋于完善。相信以后的中山大学校园会更加光彩夺目、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常用建筑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董黎.岭南近代教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陈洋.中山大学校园传统建筑风格评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 (自然科学、医学版) .2005 (26) .
[5].张军波.高校校园建筑色彩系统分析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柳秀者, 陈小辉, 赵立珍.大学校园色彩景观规划与设计探析[J].福建建筑.2009 (2) .
高校独立校区安全管理初探 篇11
关键词:高校;独立校区;安全管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中国发展中的基本策略,正是由于对人才的重视,我国才将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高校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这种快速的转变让很多高校在硬件设施方面没有跟上脚步,导致资源分配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高校开始新建校区。新校区往往建在城市郊区地带,由于新校区和老校区的距离较远,人员分配等因素都要求新校区的管理独立于学校老校区。其中,独立校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
一、高校独立校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校区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本文将逐一分析这些安全隐患。
1.校园面积过大,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增大。高校为了适应扩招需求,新校区的建设往往一步到位,面积十分广阔,这样大的面积就造成了校园巡逻的周期增长,保卫处的人数是有限的,这给保卫处的巡逻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新校区的地理位置较偏僻,保卫处为了保障大部分学生的安全利益,会限制外校人员的进入,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会对这种管理制度产生不满,也不符合大学开放的属性。
2.各校区较分散,交通不便。各校区虽然独立管理,但是学术共享,很多学生要去其他校区听讲座或者上课,交通不便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问题。如果路途遥远,学生要搭学校的班车或者坐公交,如果赶上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校车是学生往返各校区的首选,如果车上各校区的学生互相不理解,对同校学生或者班车服务有意见,容易发生冲突,而且这样的情况也会让学生对学校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宿舍内安全存在隐患。不少高校学生为了方便,在宿舍里违规使用电器,甚至还有学生在宿舍里做饭,这种做法虽然方便了个人生活,但却是对其他学生生命安全的漠视。宿舍是大学生休息和聚集的地方,如果因为用电引起电击或者火灾事件,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独立校区除了要重视学校外部环境的安全,也要高度重视宿舍安全,教育学生安全用电。
二、解决高校独立校区安全管理问题的方案
高校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独立校区的安全管理。鉴于独立校区的安全管理中存在这些问题,下面将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备保安,提高保安素质。鉴于新校区的面积较大,巡逻力量不足,高校应对保卫处加大投入,招聘素质高的保安维护校区稳定。招聘保安要去正规的保安公司,不能随便聘用,对于所招聘的保安要进行定期岗位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保卫队伍的整体素质。保安是保障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使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认真巡逻,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不要在任何环节上有疏忽。
2.完善各校区之间的沟通机制。各校区虽然在住宿和教学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各方面的学术交流还是很多的,为了方便学生在各个校区之间的活动,学校应该建立班车制度,每天有定时的班车往返于各校区之间,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保障了学生在往返途中的安全。一个学校有多个校区,不同校区独立管理,但是学术方面不能孤立,要建立合理的班车制度,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增进了不同校区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避免了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
3.加强宿舍的安全管理。现在宿舍楼都有宿管人员,宿管人员除了做好对学生的服务,更要重视宿舍内的安全。宿管人员应熟悉所住人员,当陌生人进入宿舍楼时,应及时分辨出来。另外,在查宿舍时,要做到认真细致,除了检查卫生,要重点检查宿舍内是否有违禁电器,如发现应及时没收电器,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综上所述,本文就高校独立校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是独立校区的安全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还需要不断总结,积累实践经验。只有高校关注独立校区的安全管理,大学生各方面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林刚.论多校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机制[J].长沙大学学报,2010(6).
[2]李子德.关于多校区高校保卫工作管理模式的探讨[J].经济师,2007(8).
[3]郭爱昕.中美高校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7).
[4]胡超.浅析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贺开梅.关于高校安全教育问题的思考[J].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
校区设计 篇12
我所在的中学地处老城区的中心,是省级示范性中学。近几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学校新建了教学楼、综合实验楼,翻新了足球场、篮球场,目前还在新修室内运动场,学习生活环境大幅提高,但因老城区校园面积有限,各项教学设施的布置不尽如人意。借新校区规划征集方案之机,在此设计一个普通学子心目中的理想校园。
1.理想中学校园的设计理念
一个理想的中学校园,是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学校园,是青年学子们学习知识的殿堂,是课后挥洒汗水的乐园,是同学们毕业多年后仍怀念的地方。老师和学生是校园的的主要使用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师和学生的教学与生活需求,才能使中学校园充满活力。在建设中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放到更重要、更根本的位置,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要将人的需要作为第一位的要素来考虑,将人的真实感受作为衡量建设的主要标准。因此我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于中学校园的整个规划、建筑、环境、室内设计之中。
人性化的校园规划设计是新校园建设的灵魂,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是新校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步。因此在某中学校园规划设计中我们对师生的日常行为包括学习生活方式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目的在于为新校区的师生提供合理的、人性的“建筑空间”,并赋予其现代精神和人性化的学习生活方式。
1.1 人性化新校区建筑设计
新校区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主要建筑是校园建筑设计的主体,每一栋单体建筑物的设计应创造合理、健康、舒适、安全和符合审美要求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建筑设计与审美是人类文化创新活动的一种形式。建筑设计与审美上的差异和融合,与文化上的差异和融合,存在必然的联系。任何建筑设计上的变革,建筑审美的差异与冲突,都可以在引起建筑设计及其审美变化的文化中找到答案。不同的建筑物需要根据不同用途及人员容量进行不同的外形与内部设计,这是校园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基础。校园不仅是同学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青年学子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载体。人性化空间需求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各种精美实用的空间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和享用。建筑的造型、立面、色彩等是大家直接感受最强烈的部位。除室内部分外,公共部位设计也要充分体现人性化的需求。一楼大厅、楼梯间、电梯间及公共走道、甚至于所有公共空间都要精心设计。同时人性化的设计也要求在无障碍的设计上体现出对残疾人的关爱。
1.2 人性化新校区校园环境设计
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设计的灵魂。环境决不单指绿化景观,环境的概念几乎涵盖存在于人类周围的一切。归纳起来,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强调生态性,社会环境突出文化性,物质环境提倡功效性。中学校园的环境设计应具备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文化功能和学习运动功能。从绿化、园艺、环保和节能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注重环境的生态化与个性化,崇尚自然,追求原生的自然环境与人工元素的紧密结合。使学校师生在使用上的生理需要与观赏上的心理需要相结合;满足大家的学习、运动、生活等不同需要。同时,人性化的设计,如校园大道、绿化景观、残障坡道、教学楼、实验楼、体育场馆等设施的设计与布置,还应传达一种年轻人的活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体现出一种年轻人的校园文化,创造具有年轻人活力的环境空间。
2.人性化设计内容及特色
2.1新校区校园规划设计
规划中的新校区位于长沙市近郊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北侧,新校区由一条城市次干道与在建的新城区相连。新校区规划用地300亩,地块接近菱形;地块东侧为天然湖泊,湖面开阔;北侧为山坡,山上植被茂密;西侧与南侧均为丘陵和平地,这两个方向是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区。城市次干道从新校区的西侧呈南北走向经过。具体规划如下(见图1):
中学新校区总体布局突出一个中心、一条轴线。我们将校门设置在新校区的正南侧,修一条道路将校门与新校区西侧的城市次干道相连;校内主轴线为校内步行主干道,主轴线上依次布置喷水池、一教学楼和中心广场;为突出学校特色、营造开放式校园气氛,设计方案摈弃牌楼式大门,改用绿化处理大门区域,此举将新校区最具特色的一教学楼完整地展现在师生和来宾面前。
以一教学楼后的中心广场为核心,将新校区分为南侧教学区、东侧运动区、西侧生活区共三大块功能区域,使新校区整体具有向心性。为最大限度地保留新校区周围的自然景观,在校区的东侧与湖泊接壤的部分不设围栏,仅用绿化带将校园与湖岸线隔开并沿湖设计步行道;校园北侧的山坡旁,利用平整土地砌成的山坡石质挡土墙作为校园的北侧围墙;校园西侧也仅用通透式围栏将校区与周围的建筑和市政道路隔离。
2.2 新校区内的建筑设计
根据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区域的不同功能要求,各功能区内的建筑设计要求有所不同:
教学区内的建筑要求功能性、合理性、美观性和经济性。我们需重点考虑每一间教室和教学用房的实用合理及阳光、通风、朝向等重要因素的相互平衡和取舍。楼内布局在学习、活动、社交等功能上要有空间分隔。为保持我校主建筑形象的连续性,参照我校在老校区新建的主教学楼,我们设计了新校区的一教学楼(外观视觉效果图见图2)。
在运动区的布置中,为保证教学楼四周的良好视界,我们将足球场等大面积的开阔场地靠近中心广场,而将体育馆等高大建筑放置在了校园的东北角。体育馆的建筑设计是运动区的亮点(见图3)。
生活区由食堂、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单车棚等组成,生活用房需体现舒适性、功能性、私密性和经济性。我们扩大宿舍楼的间距,并在楼间设置绿化花园,既解决了室内采光的问题,又增添了生活情趣。外窗采用彩色铝合金窗框、白玻璃。窗户采用外飘窗,并考虑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食堂因为开间大、进深长,选择了大面积的景观落地窗。以上设计都是为生活在校内的师生着想,体现了生活区设计的“以人为本”思想。
2.3 新校区的校内交通组织
结合新校区地形,校园内交通实行人车分流,在生活区下方设计机动车地下车库。南向学校大门及教学区、运动区全部为人行区,在学校北侧生活区旁开设机动车专用侧门和车库出入口,一切车辆和生活物资均从北侧机动车侧门进出。各栋建筑及地下车库均设计消防设施,校园内地面交通平时为步行,同时考虑紧急情况下各条步行主干道可作为消防通道。为防火及防灾安全,教学楼、实验楼、礼堂和宿舍楼等大流量人员密集区单独组织交通流线。
在校园内的人行道布置上,以枝状或环状尽端式步行道伸入各栋建筑,再结合网格式、多样化的步行主干道连接各功能区域;为增大师生活动空间及布置防灾避险场所,在绿化区域间还可设置大块的平整场地。枝状或环状尽端式步行道设计时应结合建筑物的入口、廊道和绿化带做拓扑变形,扩展出形态各异的校园空间。道路空间在这里变成了多义、含混的空间,道路上增加了人的活动,而显得更富有活力。更加体现我们“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4 新校区内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保持一轴一中心的思想,在设计中以中心花园为核心,以主步行道分割教学、运动、生活三大块功能区域,在步行道的设计中,通过地面材料的铺设变化和周边绿化景观的配合,形成景随步移的效果。步行道可选用透水砖等地面铺设材料,配合绿化蓄水,达到节能型规划设计。
从中心广场设计图(图4)可看出,新校区的景观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花草树木,而是以一种与人的行为紧密相连的情趣化的表现手法来迎合人性的需要。我们不再追求孤立的绿化景观,而是把建筑巧妙地融入景观,让建筑本身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我们还在校园教学区内的各个地方布置功能各异的景观区,利用步行道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与学校周围的湖泊山峦融为一体。漫步在整个校园,或曲径通幽,或豁然开朗,或水雾缭绕,无论怀着怎样的心情,你都可以在新校区细致的景观中找到心灵的共鸣。
3.结束语
本次设计结合新校区规划征集方案之机“真题假做”,因为是自己学校的项目,感觉意义重大,所以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我们尽量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的对我们学校建筑与规划的看法用在了这一次新校区的规划上,但因为我们在建筑专业知识上的极度欠缺,设计中很多地方都有一种浅尝即止的感觉,特别是建筑物室内设计部分无法下笔,这种心里有话说不出来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