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营管理(通用12篇)
产业经营管理 篇1
摘要:国内公关服务产业成熟, 但经营绩效量化评估存在缺陷。本文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经营要素价值进行测算, 剖析外资和本土企业要素价值差异及原因, 并提出提升要素价值和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公关,要素,测算,评估
1978年至今,中国公关服务产业贡献迅速增长。2000-2006年,全产业年营业额分别为15、20、25、33、45、60和80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度营业收入40亿元,平均年度增长率为32%,除2002年度增长率在25%以外,其余6年的增长率都在32%以上。但本土公司与国际公司相差较大。如2006年虽然全行业月平均工资达7000元,外资公关企业工资收入却高于本土公关企业。外资前10名公关企业平均工资、初入转正、客户经理工资分别达到10300、4500和9800,本土前10名企业公关平均工资、初入转正、客户经理分别为5600、3100和6900。可见,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的要素价值差异较大。
一、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经营要素的价值测量方法及测算
测量模型选择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外资客户比例、员工年龄、公司规模、年度培训时间和年度劳动强度八项公关产业典型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统计结果分为两类:经营因子和人力资源因子。本土公关企业经营因子(75%)包含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外资客户比例和员工年龄;人力资源因子(25%)包含公司规模、年度培训时间和年度劳动强度。外资公关企业经营因子(61%)包含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年度劳动强度和公司规模五;人力资源因子(39%)包含外资客户比例、员工年龄、年度培训时间。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要素价值测算,理论公式是将八个指标的皮尔逊系数平方和除以变量数减一后 (7) 的均值。本土企业要素价值:年营业收入0.69、外资客户比例0.67、专业女性雇员比例0.66、员工年龄0.66、年度劳动强度0.63、经营利润率0.61、公司规模0.54、年度培训时间0.15。外国企业要素价值:年营业收入3.86、公司规模3.58、经营利润率3.53、专业女性雇员比例3.85、外资客户比例3.00、员工年龄2.85、年度劳动强度2.50、年度培训时间2.35。
二、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经营要素价值评估
通过要素价值测算发现,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要素价值存在几点不同:(1)专业从业人员结构以女性为主,外资公关企业工作强度要高于本土企业。2002-2006年,本土企业女性比例依次为55%、51%、59%、58%和60%。外企女性雇员比例为65%、57%、54%、65%和66%。研究显示,女性对中国公关服务产业经营收益贡献巨大,这符合女性雇员是公关服务产业主力军实况。尽管本土和外资企业的女性雇员比例先后在2004和2005年出现一次下滑拐点,且之后外资女性雇员的增长速度低于本土企业的相应幅度。外资公关企业的工作强度要高于本土企业,有力佐证是2002-2006年,外资公关企业中女性员工年工作周数和日工作时间主体都在本土企业之上,外资企业经营效益的相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女性雇员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基础上。(2)外资公关企业注重通过培训优势提高竞争业绩,其年度培训时间高于本土企业。2002-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年度培训时间为40、41、62、72和65小时;外资公关企业年度培训时间是47、48、63、84和57小时。从员工年龄看,外资公关企业注重依附于年龄优势的经验优势,员工年龄普遍在本土员工之上。2002-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雇员年龄为27、27。8、28、28、28.5岁;外资公关企业的雇员年龄为30、30。4、29.5、31、29.7岁。可以推论,外资公关企业注重长期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价值,其战略功效除表现在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专业队伍稳定,雇员流失率低;二是培训体系成熟,培训时间和费用逐渐减少。(3)外资公关企业和本土公关企业逆向开拓市场。外资公关企业侧重于服务在中国的外国企业,逐渐扩大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服务范围,本土公关企业侧重于立足服务本土企业后,逐渐开拓国际市场。2004-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比例是72%、59%和60%。外资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比例是86%、95%和88%。外资公关公司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主体维持在90%上下,本土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占有率从2002年的72%下滑到60%左右。可能推测是外资企业对外资公关企业的服务满意度高,合作具有长期性。为验证要素服务功能,模型以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为因变量,以其余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测算,只有培训时间和雇员年龄进入方程。从模型设定的预测值观察,包含这两个变量的回归预测值非常精确,且拟合度极高。这再次证明中国公关产业成熟,无论本土还是外资公司都非常重视雇员年龄的年轻化和业务培训,依靠员工优质服务取胜的行业属性非常明显,行业竞争已完全由产业化初期的初级雇员层次转为智力密集型和高技术人才型。由于两者营业收入与客户组织性质关系不大,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充分体现客户群体的全球一体化特征。提升本土公关产业经营要素价值和产业竞争力应做到:一是建立产业经营要素价值测算和产业评估体系,提高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要素价值。二是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市场环境,制订和完善行业服务标准,推广和提升专业服务理念,建立和推行专业人员培训认证体系。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公关咨询业的管理模式,发挥公关行业组织在“指导、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媒体环境,促进业内交流与合作。五是促进外资和本土公关企业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土企业的国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美) 米德伯格:《成功的公共关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 (美) Scott.Allen:《公共关系教程》, 华夏出版社, 2001。
[3]、张云:《公共关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杨波:《如何进行公关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5]、本文原始数据除特殊注明外都源于《1998-2006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调查报告》。
产业经营管理 篇2
户口所在: 云浮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72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65 kg
人才类型: 在校学生
应聘职位: 销售,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
工作年限: 3 职 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3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深圳,
工作经历
天津体适堡运动俱乐部 起止年月:-09 ~ -07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文娱、体育、办公用品及设备
担任职位: 客服、会籍顾问、市场部主管
工作描述: 外出查单、内场销售、电话销售、跑团购、跑商家联盟、推广告。
离职原因: 家人要求回广东发展
志愿者经历
第十八届沃尔沃高尔夫中国公开赛 起止年月:2012-03 ~ 2012-04
担任职位: 赛事推广
工作描述: 天津开发区区域赛事推广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天津体育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管理学位 毕业日期: -06
农户经营要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 篇3
农业产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以产加销一体经营为组织原则,通过合同、契约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通过一体化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形成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为农户和农产品进入市场架起了桥梁。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具备条件为:
①一定要有剩余农产品;
②当地农民有共同致富的要求,干部和群众乐意接受先行者们的成功经验并加以效法;
③当地或邻近地方已建有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
④已建有某种农民组织,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
其中前两条是基本条件,后两条是充分条件。
二、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所谓龙头,是指产业化链条上与市场衔接最紧密、起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提供服务的综合部门。它可以是一个加工企业,可以是一个流通组织,也可以是一个专业协会或者生产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搞好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是关键。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它肩负有开拓市场、创新科技、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有以下重大作用:
①龙头企业是根据市场需要配置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枢纽;
②龙头企业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桥梁和纽带;
③龙头企业是农副产品开拓和占领市场的依托;
④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火车头”;
⑤龙头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三、主要模式
1. “公司+农户”
“公司+农户”最基本的含义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与流通的企业(公司)与农户建立一定的经济契约关系,开展一体化经营。主要经济内容包括,公司在产前向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提供产中过程的生产和技术服务,公司以具有保护性质的价格收购农户产品,进行系列加工,然后销往国内外市场;农户则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把大部分产品卖给公司,并分享农产品增值的利润。
“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的意义为:
①在不改变农户家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社会化服务,使分散农户凝聚成为公司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改善了农业的组织管理和规模效益;
②由于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开展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跨区域销售,节省了分散农户走向市场的交易费用,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价值;
③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农户的产品,或承诺农户分享农产品增值的部分利润,使原来割裂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被连为一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由此,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只提供初级产品、比较利益低下的传统角色,农业走上了现代产业之路。
2. “公司+基地+农户”
此种模式在公司与农户签订的契约中变革了“公司+农户”形式下规定协议价格的做法,一般只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格:在规定的收购时限内,如市场整体价格低于保护价格,则按保护价格收购;如市场价格高于保护价格,则按市场整体价格进行收购,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这其中,基地可以是当地的农业局、农技站、农民合作组织、农场等。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中,农户生产农副产品,公司加工和销售农副产品,基地充当中介,为农户提供某些服务(技术服务、物资采购、产中的日常管理或标准化的生产规程)。在运作上,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对价格进行预测,通过签订契约与基地约定本年度生产数量、品种及主要品质和技术指标。公司不仅与农户,且与基地也签订了协议。在生产过程中,有的基地还为农户提供购买生产资料的服务。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服务,一般是公司的技术人员在产前、产中、产后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农副产品成熟后,由基地根据公司与农户签订的种植收购合同进行检验、收购,最后由公司进行最终加工和销售。
3. “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
此种模式由龙头企业直接兴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者龙头企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再与农户合作。如桂林莱茵公司、桂林力源公司、广西石乳茶业公司等均牵头成立了农民协会,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方面为协会提供支持。广西容县鸿大公司牵头成立6个养殖协会,公司与协会签订保价同收合同,协会再与农民签订保价收购合同,带动农户近1万户。
4. “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
这里的协会主要是带行业性质的协会,由协会把农产品加工、包装等企业和农民组织起来,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企业为依托,实施产业化经营。如广西横县花茶协会,全县110多个花茶加工企业都是它的会员,同时,协会以村屯为单位,巩固发展有机茶、有机花、优质花基地,会员全部按统一标准生产经营,有效发挥了行业自律作用。
四、合作经济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组织形式
农民群众在增产增收的强大利益驱动下,自发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作为组织载体,开展产业化经营,如销售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此外,我国农村以乡村行政区域为基础建立的社区型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的组织资源。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履行以下功能:
1. 服务功能。主要是指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2. 中介功能。主要是指代表分散农户与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企业对话,既转达企业对分散农户的意见,更捍卫农户的利益。它节省了公司与农户之间分散交易的成本,增强了农户的谈判力度。这样,“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为“公司+合作社+农户”。
3. 实体功能。主要是指合作组织从单纯的服务和中介转向组织农户生产,即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兴办经济实体,开展农产品的加工和营销,逐渐把自身演变为产业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相对来说,由于农村社区的文化传统和亲缘地缘关系,农民合作社会把满足成员的利益作为主要的目标,较易与农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分配机制。
搞好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 篇4
关键词: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1 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化和社会化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有利于推动广播电视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为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的市场发展机遇。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地方的行政法规和政策为其在本地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对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产生制约性的影响。
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其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广播电视节目从精神文化的层面反映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多样,更具创新性,而欠发达地区的电视节目则相对单一,其电视节目所能辐射的范围也相对较少,甚至无法达到相应的水平,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其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其次,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较为有限。
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而节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电视节目资源利用的平台建设不足,无法实现对各种节目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产业经营管理也就难以实现。
第三,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与当地的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地方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广播电视产业也有了相应的改革和发展,虽然从整体上讲,两者呈现出一定的同步性,但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广播电视产业仍是集中管理,其行业性和产业性特点未能被充分的认识和体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此外,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的新理念等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从而影响其产业化改革和发展的效果。
2 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更好地推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充分利用本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建设资源平台的同时,对电视节目进行改革创新,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广播电视台结合自身实际,从产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积极改革创新,为本地的广播电视产业注入生机与活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一,改革创新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模式。
模式的创新,对于新理念的应用以及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应用等都有积极意义。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国内外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的经验,探索适合于自己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并且进行创新应用。通过这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起一种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好地推动地方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第二,理顺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在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中,其制度体系的建设以及各项措施的可操作性等都会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产业经营管理中,要理顺各项管理制度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产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市场的开发以及节目的制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制度建设中,除了要实现资源的利用外,还要细化人员管理等相关制度,使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得以协调配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精品节目。
地方广播电视产业要获得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经济基层做保证,还要有优秀的节目做支撑。在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和创作上,要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形成自身特色。比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等节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开播至今,对于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等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但是却保留了自己的精华,给观众带来了良好的收视体验。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角度讲,创作精品节目的同时,还要有相匹配的投资,而广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的经营管理,要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在提高其收视率的同时,更能有效地推动媒体自身的发展。
第四,以本地生活为基础,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
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本土的资源对于节目内容的丰富以及收视率的提升等基层都有重要的作用。以本地民生民情为内容的广播电视节目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节目里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情况,使人们感受到“讲实事,说真话”,便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提升节目的知名度。比如,齐鲁卫视的《拉呱》节目,以山东方言来讲述百姓的身边事儿,在山东省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这种具有地方特色并且反映人民生活的节目,能够更好地拉近广播电视节目与群众的距离,使其获得观众的认可。而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角度讲,这种民生类电视节目的制作,能够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观众基础,对于节目类型的丰富以及产业化管理的实现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注重学习借鉴,推动广播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
地方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对于国内外优秀的电视节目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进行大胆的引进和创新应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品牌优势的电视节目,比如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但是在节目引进的同时,要注重创新性和独特性,更好地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除了电视节目的引进和创新外,还要注重产业管理经营经验的引进,从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对电视节目的录制以及播放等进行严格的把关,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第六,注重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地方电视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管理人才,引进人才时要结合自身管理需求,对于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等进行综合的考察,使其更好地满足地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此外,要注重内部培训的开展,通过定期对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提高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从产业化发展和经营的角度出发来规范其管理行为,更好地激发所有工作人员的热情,提高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地方广播电视竞争力的综合提升。
3 结语
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管理要结合当地的经营发展情况,积极建设广播电视资源整合和利用平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创作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节目,提高广播电视收视率的同时,丰富节目形式,为产业化经营和管理奠定基础。从管理的角度讲,积极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以推动地方广播电视产业市场化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综合提升,不断细化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并且注重管理人才的培养,从整体上提升广播电视产业化管理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推动地方广播电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庆.山东省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山东经济,2008,(4).
[2]赵伊蕾.数字技术对传统媒体产业经营管理的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 4,(15).
[3]刘洋,刘江.地方广电媒体事业和产业属性的探讨——对“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产业化”新概念的理解[J].广播电视信息(上半月刊),2008,(6).
[4]陈疆平.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创新思路[J].科技风,2014,(9).
文化产业管理[推荐] 篇5
大众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园
广播电视经济
报业经济
营业性演出
会展经济
简答题(4个)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
英国文化学派“基础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国际文化市场环境包含的要素
论述(2个)
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结合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实例,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经营管理 篇6
关键词: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53-02
“农业产业化”是改革开放以来赋予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一个独特概念。在英文中“工业化”与“产业化”是不加区分的。关于农业产业化内涵的界定,理论界颇有争议,但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是紧密相连的;二是侧重于其生成意义和操作意义上的描述。基于前者,把农业产业化解释为: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通过工业化的链条式繁殖向市场延伸的过程。这一解释意在告诉人们:在微观的操作意义上,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先导。基于后者,人们较多地把农业产业化表述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本地的重点产品,实现该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种养加工、农工商、供产销一体化经营,达到产业区域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目的。这显然是一个操作性的描述。这些都是基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在创生时期的微观操作层面上所作的解释。
如果我们着眼于农业产业化的成熟期和宏观层面上来考察,农业产业化又是与工业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不能不把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关系考虑进去。农业产业化是一国工业化的核心内容,是检验一国工业化实现程度的重要客观标准,工业化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最后完成,没有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最终结果就是农业的工业化。而城市化则是对农业产业化的整合与提升,没有城市化,农业区域分布只能是分散的、孤立的,只有在城市化的作用下,才能使农业的区域分布整合为整体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农业产业化就不仅仅是某个产业在操作意义上的如何生成的问题,而是农业产业群的各自功能如何整合的问题。因此,这里就特别突出了城市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可把农业产业化定义为农业产业群的功能城市化。但这些都是对农业产业化外在形式的表述,忽略了对农业产业化内在利益机制的考察。如果我们抛开那些烦琐的考证和外在形式的描述,“产业”,简言之“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创收行业”。而“产业化”就是“市场化”,“市场化”就是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农业产业化”,有的学者入木三分,见解独到:农民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有效运作的实质和核心。因此,我们对农业产业化可以更简单一点说,就是农民利益机制在实现形式上的产业化。所谓农民利益机制,即农民的自身利益与产业化的互动关系,它包括产业化中各生产主体的地位关系,农民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关系,生产组织形式与农民的利益关系。这才是农业产业化的“内经”。
组织整合的实质是利益整合。利益分配机制是产业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内核,组织形式只是利益机制的载体,是利益机制外化成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在本质上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首要的就是实现农民利益机制的组织形式。这类组织形式,其组织动因和运作机制就是进入市场的利益联结;其功能是强弱互补、零整互动、以整体功能形式进入市场,并以契约形式进行利益分割;它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农业产业化的利益机制运作的载体和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引导与构建,必须以保障农民自身利益为核心。
绥化市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基地+龙头+中介组织”的产业化模式,突出了“基地”性质和作用:其一,它已不再是龙头企业一次买断性的农业原料供应地,而是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共同资源,因此利益共同分享,投入资金就应共同承担风险;其二,农产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龙头企业从利润率较高的加工、流通环节拿出部分利润反哺农业,融入投入“第一车间”,融入扩大再生产的过程,进而保障了农户利益。
利益整合必须以权益保障组织为载体。实践表明,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实施利益分配机制,迫切需要一个中介组织参与,代表农民同龙头企业对话,协调企农利益关系。从国内外的经验看,这个中介组织应是一种合作性质的,或由农民选举组成,或由农民自愿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这类组织的实质,是把分散的个体力量通过利益整合,结成群体力量,成为个体利益保障组织。2003年,绥化市专业合作社327个,专业协会160个。其职责有以下几项: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代表农户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管理、监督;反映企业和农民双方的意见和要求。利益分配机制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利益机制的整合过程,是农业产业化运作机制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需要做大量而艰苦的基础性工作。绥化市的主要做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协会组织,加速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向非农化的分化与延伸
随着以市场为取向改革的深化,农业在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服务分工更加细化,朝着社会化方向发展,各经营主体也进一步分化。农业积累和劳动力剩余引发农民向非农产业进发,一部分农户、合作社、专业协会和公司企业专门从事诸如生产资料供应、信息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运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专业户仅从事生产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操作都由新兴的经济组织所承担,这就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雏形。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推进,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向了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环节,使纯生产型农民的数量逐步减少,农民非农化速度加快,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截至2005年,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 986个,农民经纪人5 600名。目前,全市村级综合服务社542个。绥棱县创办村级合作服务站22个;兰西县已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54个,制定了明星、标准村级综合服务站评比标准,并为8个明星级、22个标准村级综合服务站颁发了奖牌;庆安县建立村级合作服务社4个,总经销额80万元,带动农户180户,为农民增收4万元,年缴税金0.9万元?鸦青冈县兴建农村综合服务社53个。
2.大力推进专业市场建设
城市化是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自然进程,也决非人为强制操作的结果。因此,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同时,强化市场建设也是推进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化建设方面,绥化市进展是很有成效的。2003年,在全市农村兴办各类市场83个,市场规模73万平方米,交易额4 950万元,创利税90万元,安排职工和社会人员2 000多人就业。在大力建设专业化市场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催生农民经纪人的产生和发展。目前,绥化市供销社统领的农民经纪人6 312人,发挥着农产品中介服务“领头羊”的作用。另外,在全市还以多种形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和就业渠道。
3.积极进行供销社的职能改造,迎接农业产业化的生机与使命
我国的供销合作社已有八十多年历史。过去的职能只是一购一销,现在正在进行全面改造。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三届三次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白立忱提出了要在全系统实行“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基层社,以社企分开、开放办社改造联合社,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的“四项改造”,伴随着其自身功能改造,它正在向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全面渗透、收复失地,以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展现着它的时代作为和历史使命。它将是农村产业化经营的网络系统;是农户与市场的利益联结系统;是参与、引导、构建农业产业化各种组织的中介和职能系统。
绥化市供销总社在实践基础上已有了成熟的思路:基层供销社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设施、市场、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拿出部分有效资产和闲置资产,围绕某一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户共同出资兴办专业合作社,投入专业合作社的供销社资产,视同对农民的一种“财产返还”,作为专业合作社的公共积累。进入专业合作社工作的职工,改变原有身份,和农民一样是社员,实现民有、民管、民享。形成“基地+龙头+中介组织”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基层社要改造成以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支柱,以村级合作服务社为基础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绥化市供销总社提出如下任务:大力组织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大力组织农民经纪人创办村级合作服务社;大力组织农民创办专业协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提高为农民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努力创造条件参与农村商品要素市场建设。由此可见,这些任务基本上承担了农业产业化中的引导与中介、组织建设与管理、市场开发与规范、信息服务与日常管理等职能。
产业经营 篇7
中国移动与央视近日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宣布将共同深入探讨合资运营中国手机电视台, 发展流媒体手机电视业务。双方将开展流媒体手机电视集成播控管理、内容服务、视频内容经营、广告经营等多种业务, 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业务模型, 以全面应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和竞争需求。
外资正有序撤离广电业
三网融合即将全面展开试点, 而外资却急着撤离广电业。6月初, 在中国有线网络行业入股的惟一外资机构Broadway Offshore Limited (广域离岸有限公司) 在坚持了12年后, 以1.03亿元的价格将保定百世开利49%的股权出让给了电广传媒。在百视通借壳广电信息上市的前夜, 其股东清华同方将手中大部分股权出售给了东方传媒。6月3日, CEC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中国有线网络公司45%的股权。对于早年投资有线网的外资来说, 过去的10年是“失去的10年”, 广电公司之间的一些非市场化行为也让外部资金进入时格外小心。
“全媒体零售”来了
不久前, 快乐购董事长、总经理陈刚提出了“从电视购物向电子商务转型, 重点加大对电子商务投入”的发展思路。在宣布全面进军电子商务后, 陈刚为快乐购提出了“全媒体零售”的概念, 希望形成一个覆盖电视、网络、杂志、手机、呼叫中心等媒体渠道的全方位零售公司。
湖南卫视与麦考林合作电子商务营销
产业经营 篇8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集团) 上半年实现收入56.24亿元, 同比增加13.68亿元, 增长32.2%。集团连续第三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连续第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品牌价值120.68亿元, 居省级广电之首。
梦工厂要在上海“造梦”
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宣布将在上海建造价值32亿美元的“娱乐区”。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 推出过怪物史莱克和功夫熊猫等经典形象的梦工厂同中方组建了合资公司“东方梦工厂”, 并计划在2016年建造完成这一观光胜地。这一工程名为“梦中心”, 选址在上海徐汇区, 将集合娱乐设施、动画展览、包括酒店和商业区在内的商业开发项目。去年, 迪士尼计划兴建的耗资37亿美元的主题公园在上海破土动工, 计划于2015年开放。
中国各地影视基地大跃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 国内80%以上的影视基地处于亏损状态。然而, 在资金短缺的前提下, 在产能过剩背景下, 地方仍大量上马新项目。有媒体报道称, 除已知的十大影视基地外, 当下中国已经立项通过审批的影视基地有110余家, 还有很多在建的项目和计划建设的项目。而新建影视基地中, 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 总投资约500亿元。先前建设完毕的不少影视城处于亏损状态, 而稳增长政策下, 地方重蹈当年“4万亿投资”冲动可能性仍较大。
动漫补贴肥了谁
国产动画电影《戚继光英雄传》引发的争议余波未了, 这部被批评为“投资了千万元却做出了Flash水平”的动画电影, 成为动漫业依靠补贴投机“跨越式发展”的注脚。卡通先生影业公司CEO王磊介绍说, 业内一大把这样的企业, 近几年各级政府大力发展动漫产业, 发明了各种级别和名目的补贴和奖金, 甚至可以覆盖产品制作成本。政府的种种补贴政策, 是镜花水月, 除了养肥了投机取巧的人之外, 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动漫产业发展。
长影, 房地产开发商?
产业经营管理 篇9
日本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目前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 有60%以上来自日本, 欧美的动漫业只有20%左右。从2007年开始, 日本动漫产业的年营业额超过200万亿日元, 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日本销往美国的日本动画片以及相关产品的总收入是日本出口到美国的钢铁总收入的四倍。
日本国民十分喜爱漫画, 漫画文化非常发达。据有关部门调查, 日本有超过80%的人喜欢漫画, 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动漫衍生产品。
日本的动漫也影响了欧洲的青年人。在欧洲某所高校的日语专业中, 很多学生表示, 在童年时代他们就非常喜爱日本漫画, 正因为此, 才使他们选择学习日语。
在离东亚如此之远的欧洲尚且有如此之大的喜爱者, 在中国, 大家有目共睹, 日本动漫已是中国青少年业余时间经常谈论的话题。随处可见的漫画书, 动漫音像制品, 网上不计其数的链接, 日本动漫充斥着中国。
日本动漫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影响, 它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功的呢?
二、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因素
(一) 完整的产业链
日本动漫的产业化过程主要分为四步:第一, 漫画原作在杂志刊载;第二, 刊载两个月之后, 将内容整合成单行本出版;第三, 刊载一年至一年半以后, 将作品动画化;第四, 如果作品受欢迎, 在动画化的同时, 商家会马上生产玩具等周边产品, 而这些动漫的周边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 玩具、文具、游戏软件、服装、饮料外包装、杂志封面等等, 可以说只有人们想不到的, 没有买不到的。如此的产业链使动漫生产得以程序化, 迅速满足了市场受众需要, 达到了大量赢利的目的。
(二) 精细的产品分类
日本动漫在创作之时就有着十分明确的目标观众群。日本动漫在商业设计上面向全民, 广泛的覆盖面成为产业成功的基础。从漫画分类来看, 日本漫画按读者群可分为儿童动漫、少年动漫、青年动漫和成人动漫等;从动画分类来看, 又可分为电视动画、录像带动画、动画电影和非主流动画, 而且面向不同人群的动画播出时间也各不相同;按发行周期还分为周刊、月刊、半月刊、季刊、单行本等。除了狭义的以讲述故事内容为主题的漫画书之外, 也包括诸如科技农林出版社出版的相关内容的漫画书。
除了漫画图书、动画片, 在其衍生的周边产品的设计上也有着极其精细的分类。比如, 服装上, 有儿童服装、青年服装、时尚型服装、朴素型服装、甚至有适合中老年人穿着的服装;在其玩具、产品外包装上更是为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士提供了选择。
(三) 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
这种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是指动漫的制作生产和营销推广完全分离, 由市场的竞争来淘汰筛选, 这种机制规避了动漫产业的风险。
日本动画片的制作模式是多方投资、共同分摊风险和分享版权的。赞助商一般都会与广告代理商订立年度广告计划, 广告代理商拿出赞助资金总额的五分之四给电视台, 电视台将所得的五分之二拨给企划公司, 企划公司再将所得的超过半数交给制作公司, 用于制作动画。然而光靠这些钱是不够的, 企划公司会采取各种方法增加收入, 以便追加投资。这样的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多方投资, 降低了各自投资风险;二是可以在制作前期, 各投资主体相互协调配合, 制订一个完整的营销计划。
(四) 大量的衍生品的销售
积极开发动漫衍生品市场, 大力对动漫作品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提升动漫作品的附加值, 是日本动漫产业取得成功的又一重要举措。
动漫市场通常包括播出市场、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以及衍生产品市场, 其中衍生品市场主要包含:玩具、服装、文具、饮料、游戏、影视等。一般而言, 动漫产品的制作因为成本比较昂贵, 投资回收周期也就相对较长;而以动漫形象为基础的衍生品却因成功动漫形象的广告效应, 投资回收周期短且利润丰厚, 能够带来巨大的收益。
(五) 源源不断的创新
日本文化有封闭的一面, 也有开放的一面。它的封闭性表现在不管在哪个领域, 都要坚守民族特色;而开放性则表现在只要是自己没有的或者落后的, 都可以从其他民族汲取过来, 为我所用。正是日本文化的这种开放性, 使得日本动画能在全世界取材, 题材广泛新颖的日本动画也因此赢得了全世界的观众。日本的漫画家们甚至把漫画的取材范围拓展到了其他专业领域, 像食品领域、体育领域、医学领域和财经领域等, 这都是先于欧美漫画家的。正所谓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秉承着这样的理念, 才使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上一枝独秀。
三、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一) 扩大目标观众群
在很多人眼里, 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专利,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动画制作人都把目标客户群定位成小孩子, 这样无形中减少了很多成人消费者。而日本动画则不然, 这种多分类的动画形式, 使之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观众。仅以2006年广岛国际动画节的入场者年龄为例, 统计数字显示, 入场者中10岁以下占2%, 10~19岁占13%, 20~29岁占25%, 30~39岁占28%, 40~49岁占17%, 50~59岁占10%, 60~69岁占3%, 70岁以上占2%。如此分散的年龄分布, 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动漫的消费者基础之雄厚。所以, 中国动漫产业如果想达到日本动漫产业的规模, 首先要扩大目标观众群。
(二) 做好产品细分
在扩大了目标观众群后, 要做到细致的产品分类。如针对小孩子要设计出什么样的动漫形象, 什么样的动漫内容;针对青年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要做到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来设计, 做到“总有一款适合你”。当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之后, 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而且可以使动漫产品的受众面更广, 使人们普遍接受, 这样反过来也会推动动漫产品的销售, 进而促进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 一个孩子想让家长为他买动漫书或玩具, 如果这位家长接受动漫这种文化的话, 很有可能毫不犹豫地就为孩子购买了。
(三) 加强产业化经营
1. 注重人才的培养及引入
一个产业要想有持续良好的发展, 必须要有技术过硬、能力突出的人才。日本动漫人才的培养一直有着十分完善的体系, 不仅有动画工作组培养的学徒, 而且有从专业的动漫培训机构学成的学者, 其中包括以东京大学为首的, 一系列的日本高等学府开设的动漫专业。
而反观中国, 动漫人才的培养才刚刚起步, 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而且大多数培训机构只是注重技术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学员想象力的开发, 即使是这些学员学有所成, 也难以应付日后的实战中的动漫设计任务。如果中国本土的动漫培训机构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那么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动漫培训师, 或将外国专业动漫工作者引入中国不失为良策。
2. 建立合理的产销体系
中国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市场化的动漫产业体制。正如上文所述, 日本动漫产业链是产销分离的模式, 即动漫的制作生产和营销推广完全分离, 由市场的淘汰机制规避动漫产业的风险。不仅在日本, 欧美的动画一般也都是由独立的动画制作室来制作, 比如美国的皮克斯工作室等, 都是独立经营, 并且进入市场化运作的。而中国的动漫都没有连载漫画作为基础, 省略了市场淘汰的一关, 于是制作出来的动漫没有稳固的商业受众和目标明确的定位人群。中国的动画制作单位大多为自产自销的事业单位, 制作出的动漫即便是质量低下也能投放市场, 这种产销机制造成了中国动漫产业难以自由发展, 漫画市场始终没有达到大众化的目标。
在动漫的发行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独资的动画片公司很难有放映权和广阔的发行渠道, 即使有好的动画也很难和广大的青少年见面, 面对这样的发行瓶颈, 独资的动漫厂商难以展现自己的产品, 极大地遏制了厂商的积极性, 制约厂商的创新能力。没有了创新, 就没有新产品;没有新产品, 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这样中国的整体动漫产业不仅不会发展, 甚至会走向灭亡, 从而完全被国外市场占领。在中国, 动漫的目标观众主要是小孩子和青少年, 动漫无疑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 如果中国的动漫市场被外国取代, 中国的灿烂文化将难以传播给中国青少年, 中国青少年接受的将更多是外国的文化, 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
3. 发展动漫衍生品
动漫衍生品和传统动漫制品 (如书刊制品或音像制品) 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动漫衍生品可以为动漫书刊、音像制品的推广、发行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如人们可能会为了背包上的动漫形象而特意去看看该动漫的内容。在动漫影片上映或发行书刊、音像制品后, 观看过该动漫且热衷于该动漫的人们会慕名购买其动漫衍生品, 诸如玩具、服饰、游戏等。而且动漫衍生品的受众面相比传统动漫制品来说更广, 就像有些人虽然没有看动漫的习惯, 但他们很有可能购买印有精美动漫形象的水杯。而且动漫衍生品能够获得的利润也高于动漫书刊或音像制品, 因为动漫衍生品的成本通常比书刊或音像制品低, 而且获得收益比书刊或音像制品快。
可以看出,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健全、稳固的产业链, 虽然说中国的动画片也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中国的动漫产业其实仍是刚刚起步的阶段。毫无疑问, 在动漫产业的经营上, 日本是成功的。中国的动漫产业可以汲取日本动漫产业的成功之处, 并加入中国自己的特色, 这样, 中国的动漫产业会有长足的进步。
摘要:日本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 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的过程, 完整的产业链, 精细的产品分类, 运用产销分离的经营模式, 积极进行的衍生品的销售及源源不断的创新是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要素。借鉴日本经验, 中国动漫产业要取得长足进步, 就要扩大目标观众群, 做好产品细分, 加强产业化经营。
产业经营管理 篇10
媒体作为经营机构,需要考虑的便是收益和利润,所以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也必须考虑生产的成本问题。基于各个维度的不同考量,将产业发展归类为短期生产、长期生产和极长期生产。这里将从短期和长期生产来主要研究其影响,以便于从长远角度来为极长期发展做出规划。
长期与短期生产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的,但从根本上来看,其根本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法一技术都没有改变。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媒介的短期生产决策只考虑可变动成本的变动,由于固定成本短期看属于沉没成本,所以媒体产品或服务价格只要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媒介单位便会选择营业。这种看似比较低的要求,其实对于媒体数字技术的革新容易产生阻碍作用,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并不愿意在短期内可以盈利的情况下并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革新,技术上的革新甚至可能损害其利益。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无线电公司担心推广FM广播会破坏公司在AM设备上的投资,强烈主张频谱应当保留下来以测试电视。而在数字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下,也难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阻碍的力量在长期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长期生产更倾向于产生规模效应,使用专用性资产,利用更大型更有效的先进技术设备,增强与价格生产要素供应者以及媒介产品买方的市场谈判力等优势的存在,使得媒体在技术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可能损失的也就更多。例如,在数字出版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出版新技术的采用智能加速这些固定设施的折旧;另外,数字出版所需要的数字加密技术,数字信息维护系统与技术,相关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引进等又需要新的投入。最为重要的是,传统出版业内容为王的结构版图也将被打破,传统媒体面临着失去控制权的担忧。这种冲击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甚至已经不仅是生产成本提高这么简单的问题,数字出版的转型必然伴随着出版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
数字技术对于传统媒体产业产生的冲击是必然的,但并不代表传统媒体的必然陨落,历史证明报纸也并没有因为电视的产生而推出历史的舞台,所以媒体应立足于现状。如果本身没有发展数字技术的能力,或者发展本身就与自身的定位不相符合,还是应立足于短期和长期的身长目标,实现现有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化利用,适应市场的外部环境,因时而动。就目前传媒产业的状况来看,这还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在现行体制下竭尽所能创造最大价值也是一个企业本就应该做的。
2 发展方向
数字技术于旧有技术相比所拥有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以出版产业为例。首先,制作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数字出版可使制作成本在保持给作者版税不变的情况下减低75%;其次,降低发行成本,对于数字出版而言,出版商与发行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出版商可以选择直接销售;最后,极大地减低了库存成本及耗损,不存在纸张的损坏和印刷的滞后性等。最为重要的是,这种便捷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扩大了读者人群,使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成为了现实消费者,从而增加了一个收入流——电子出版物销售收入。这些都是传统的出版方式所无法比拟的。而传统的出版商如果能够看到这样的成本优势和潜在的试产优势,就必将采取行动,更新技术,为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设定好出路。而这个时候,新的投资和成本的产生不可避免,并且与其短期利益可能产生冲突,这个时候媒体人必须权衡利弊,而根据经济学“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的原理,增进决策者经济利益的考虑更倾向于成为一项决策的动力。
数字技术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关键在与传统媒体能否扭转旧有观念,抓住机遇。未来三网融合趋势,即电信网、电视网、互联网三网构筑统一平台,通过数字技术使交流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可能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和技术支持,也就更加要求传统媒体从极长期的发展角度来看待问题。因此,不仅是电视产业面对数字技术应该做出反应,广播、纸媒等也应为数字技术的应用做出努力。现在很多广播节目都可以直接在网上收听,广播剧的发展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也更添活力,很多并不认识的网友在网络平台交流沟通,可以在一个几乎零成本的平台上进行互动,从而大大降低了广播剧的制作难度。其实数字技术的应用更容易带来规模效益,一方面是因为其极为低廉的成本,尤其是通过网络平台,近乎是一种零门槛零成本的方式;另一反面,其覆盖范围几乎包括整个世界,做到最大程度上的规模化。美国现在已经有一些报纸完全舍弃了纸质版的出版,而是完全依靠网络运作,这也是传统媒体面对数字技术冲击的应对之举,也开创了一条传统媒体发展的崭新道路。
3 结语
数字技术带来的媒介产业的经营管理变革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如何协调好眼前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能保证眼前的营利,又能着眼于长远发展,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摘要:数字技术被人们誉为时代的新宠,而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也在推动传统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方式的变化。本文就其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分别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字技术,经营管理,生产成本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特许经营产业逆势复苏 篇11
能从经济危机中找到机会,并发明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李玉卫的表情洋溢着得意。
这位宁波喜美时尚电器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引以为傲的新模式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小家电制造企业,以大订单采购压低产品价格,然后以特许经营的形式发展销售网络、销售产品,从而积累起更大的采购量,达成良性循环。
大规模采购的模式早已不再新鲜,但李玉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因为采用了特许加盟的形式,“扩张速度将比以往任何企业都快几倍甚至几十倍。”
即使是国美电器,这个曾经让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的企业,扩张门店的速度也会受到资金制约,而特许加盟的模式,让喜美不仅不需要为拓展门店花钱,反而能以收取加盟费的形式获利,“我们在每个市或区,都只开一家店,所以,投资者知道他们卖的这些小家电,将是那一块最便宜的。愿意加盟的人,多得我自己都没有想到。”
特许加盟逆势复苏
作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也没有料到,特许加盟行业会在2009年就出现大幅度的反弹。
中国各连锁行业的销售额在2008年1季度同比增长了20%~30%,2季度的增长在20%左右,但到了第三季度,普遍下滑至10%,第4季度,就只有0~5%了。裴亮在2008年下半年接触到的,几乎都是这样让人沮丧的数据:“中国连锁百强的销售额是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是连锁百强的数据开始统计几年以来,第一次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的增幅,连锁百强门店数量的增长,也在2008年出现了10年来的最低。”
但2009年4月份后,申请加盟的人突然就多起来了。青岛植秀堂养生养颜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下半年,经济前景不明朗,居民消费也大幅收缩,这反而让投资者有机会对加盟品牌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所以,4月份国内消费重新启动后,加盟商反而多了起来。”
同样的情况,也在其他加盟行业出现。
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进能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09年上半年,象王洗衣的加盟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0%以上,而在2008年下半年,象王的加盟几乎停滞。
而以吉祥馄饨闻名的上海世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加盟店数量比2008年上半年增长了50%,吉祥馄饨加盟猛增还有另一个原因——门槛较低,只需要5000元的加盟费和5000元保证金。
“特许加盟产业的快速回暖,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国家鼓励自主创业的光,大部分加盟者都告诉我说:既然要自己创业,那还不如去加盟一个品牌,因为至少有案例可以学习和借鉴。”上海世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彪告诉本刊记者。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特许加盟形式进入中国以来,国内20家最大的加盟品牌总店铺数是7000多家,总销售额是188亿元,而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到明年,这20家品牌将新增总共1200多个门店,预计拉动的投资总额达13亿元。
特许加盟产业走到十字路口
实际的增长比以上数据更多,但对裴亮来说,这却不是个好消息——在统计之外的特许加盟企业,大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刚刚在中国迎来黄金发展期的特许加盟行业,走到了十字路口。”裴亮说。
中国的特许加盟企业,分裂成了两种,一种是以特许加盟为手段,另一种,则是以特许加盟为目的。后者实际就是“以卖设备,或者一次性的产品销售为目的。”裴亮说。
以洗衣业为例,加盟象王开设一家小型店,包括电脑全自动干洗机(18kg)、旋风烫台、蒸汽发生器、包装机、万能处理台、电脑洗衣软件在内的设备投资额是11.5万元,另外还需要3万元加盟费、3万元保证金以及3年特许经营使用费1.5万元。
2008年,象王公司的利润率在15%左右,“主要来自于直营店的利润,加盟费,耗材、洗涤剂销售以及对加盟商的人员培训,出售设备的利润是20%,但基本不算是主要的利润来源。”黄进能说:“看了很多洗衣店的加盟广告,同一个型号的干洗机,有的公司卖给加盟商7万,还有的卖1万8。”
“你看现在网络上数以千计的洗衣店加盟广告,超过95%的加盟品牌,都是不收加盟费,不收保证金,更不收品牌使用费的,但任何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加盟费和品牌使用费,是特许加盟品牌盈利中很大一块。”陆强(化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陆强是一家商务网站的创始人,这家网站最重要的一块业务,就是为特许加盟企业刊登招商广告,在这个网站的几千家广告客户中,“几乎没有收加盟费的,甚至还有企业,不但不收加盟费,还另外送加盟商几千块的赠品,供开业宣传使用。”
“干洗机卖7万的,就是靠卖干洗机赚钱,老板肯定自己有个干洗机生产厂,或者从哪里廉价买来一批库存货,卖1万8的,老板说不定就是个开干洗剂厂的,干洗机是便宜卖给加盟商了,但还有附加条件,那就是要一次性买五六万的干洗剂。”陆强说,如今在他的网站上,充斥着这样的“一次性”特许加盟模式。
“餐饮加盟也一样,不收加盟费,也不收保证金的加盟公司,十有八九会限定,必须在这家公司购买设备,一旦加盟商购买了设备,加盟公司的利润,实际就已经结束了。”张彪说。植秀堂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目前,植秀堂对每个加盟商收取7万元加盟费,但网络上到处都是免收加盟费的美容养生类加盟企业广告,“我认得的几个加盟商,都和精油、香薰之类的厂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陆强说。
何喜生如今是一家服装销售类特许经营企业的“CEO”,虽然只是在上海一个破旧的居民小区里租了个一室的公寓当办公室,但他的生意却相当红火。
何喜生原本是宁波一家服装企业的销售员,“自从金融危机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很多服装工厂都倒闭了,特别是很多中小工厂,积压了很多以前做好的服装又卖不掉,我就以两三折的价格全部吃过来,做个网站,不收加盟费,每个加盟商必须一次性备5万块的货,这些货,一般都会以6~8折的价格给加盟商。”何喜生说,这种模式最早由江浙一些服装工厂发明。
“最早的时候,这些企业还收取加盟费,结果,特许加盟的准金融性质很快让这种模式变质,很多私人老板找了很多人加盟,就卷钱逃跑了,后来,没有人再信任服装类的加盟企业,所以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模式,不收加盟费,这样还有人愿意加入,因为你毕竟有那么多货给他,当然,前提是你要把网站做得好看点。因为库存货大多也有质量上的瑕疵,所以还必须过几个月就换一个公司名字,给公司换一套包装。”何喜生说,尽管如此,这项生意也快到头了,“太多人做,库存货做完了,利润就不高了。”
但何喜生不会退出这个特许经营行业,他的下一个目标,和喜美公司一样,是小家电产品,“一个电动剃须刀,在批发市场只能卖10多块钱,但给知名品牌贴牌之后,价格就是几百块,所以,我打算跟小家电厂家合作,自己搞一个品牌,然后发展特许加盟。”何喜生说,他已经在国外注册了一个“品牌”,而厂家也乐于和何喜生合作,“跟以前和外国人合作并没有多大不同,反正我是拿钱买货,很多中小厂家国外订单不足,也乐意和我们合作。”
对李玉卫来说,这就不是个好消息了。喜美没有自己的品牌,所有的产品都是厂家自己的品牌,按照他与家电厂家的合作协议,是由喜美销售产品后,按销售额从厂家获得提成。
“我们完全可以去盯着这样的门店,哪个产品卖得好,我们直接找到厂家去要求贴牌,就算喜美卖场有个品牌,但我说这是意大利品牌,又卖得便宜,还怕生意抢不来吗?”何喜生显得信心十足。
“商业欺诈”的监管尴尬
无序竞争的后果是,特许经营业态的中、低端市场都被短期盈利模式蚕食。 “特许经营本身就是个细水长流的行业,正规企业根本没有办法在成本上和这些企业竞争。”裴亮说。
“加盟商经常会遇到新的面料,或者难以洗掉的污垢,就找到总公司,为了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就花了100万,在上海建了一个洗衣中央工厂,又是1000多万。”黄进能告诉本刊记者,成本问题,让象王根本没办法降低加盟门槛,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接受市场的自然选择,“最后店都开在中、高档社区,因为人家成本低,洗一套西装只要15块,我们却要33块。”
实际上,很多行业的正规特许加盟企业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在加盟的门槛上,将大量小投资者排除在外;另一方面,非正规企业利用低门槛吸引加盟商后,无法保证加盟商的持续经营,又让这些门店在中、低档市场上无序竞争,最终,正规企业不得不退守高档市场。
这与国外成功经验大相径庭,裴亮说,特许加盟业态在西方就是以社区服务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却慢慢成了为高端小众人群服务的业态。
不是没有人尝试过规范这个行业,裴亮在2008年下半年曾筹划和商务部相关部门合作,推出针对特许经营行业的“反商业欺诈网”,可是,被打击对象却总是以游击的形式出现,“今天是这个公司,明天又换了一个名字。”
2009年5月1日实施的《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也很快被钻了空子,该条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特许人在推广中不得再出现含有宣传特许经营收益的内容、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至少拥有2个经营时间超过1年的直营店。
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 篇12
林下经济是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领域新兴的产业, 主要是以林地资源为基础, 以取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 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进行林下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种植、养殖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产业化具有产业结构复杂和管理服务广泛的特点。第一, 林下经济产业化充分融合了林业、牧业、农业这三大产业链, 这三大产业链中所包含的内容都十分丰富, 这三者的结合就会使得林下经济产业化结构更加复杂。第二, 由于林下经济管理不仅与林业、牧业、农业紧密联系, 而且还涉及医药等多个相关部门, 所涉及专业技术范围也较为广泛, 贯穿林下经济产业化生产经营全过程。
2 林下经济产业化的实际意义
2. 1 构建立体复合林业产业经济结构
林下经济产业化的顺利发展能够构建立体复合林业产业经济结构, 使得林业产业由单纯利用林产资源向着林产资源与林地资源相结合的形式转变,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优化, 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 在土地面积不变的基础上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产量。不仅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而且还能对物流、加工、服务等行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还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
2. 2 实现林下经济绿色循环
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可以保持生物链平衡补充土地肥力、改善土壤、防虫防火, 使得林下空气质量提高加速促进了林下经济绿色循环。
一些地区实施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 当地的树木生长情况较一般林地良好, 并且病虫害情况较少, 林下经济产业化将畜禽养殖由村内转移到林间, 转变了畜禽饲养方式, 不仅直接提高林间土地肥力, 而且间接地提高了该地区农民的生活质量。
2. 3 提高当地人民的整体经济水平
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从近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可以从种植、饲养方面获得客观的利润, 具有投资回收期短、见效快的优势; 从长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还可以促进林业发展, 实现经济上的双赢, 促进当地人民的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3 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3. 1 没有树立正确的林下经济产业化思想意识
目前, 我国一些地区的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农民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林下经济产业化思想意识, 认为林下经济产业化是近几年兴起的, 产业基础薄弱, 没有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管理体系, 缺乏对林下经济产业化的发展信心, 畏难情绪较为严重。此外, 由于林下经济产业化没有被一些人所接受, 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产业链较为简单, 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而且出产多为初级产品, 其中一部分人获得了一些短期利益就安于现状, 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
3. 2 科学技术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林下经济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产业, 要想使林下经济顺利发展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林下经济园区进行设计、规划、建设。但是很多地区的科学技术力量较为落后, 不仅是机器设备配置方面较为落后, 而且在人员安排方面也严重不足, 而且其中一部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甚至从未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就直接上岗, 由此导致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步伐放缓。
3. 3 不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
一些地区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具备一定的品牌优势, 在对产品的品牌建设上较为落后, 没有对当地林下经济产品的标识、包装进行统一。各个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各自为政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一些先进的生产加工经验更是难以被借鉴利用, 对于整体实力的提高非常不利。
3. 4 没有完善林下管护体系
目前, 在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还没有建立健全林下管护体系, 不仅政府的投入有限, 而且林农的自我积累、自我投入能力也不足, 再加上一些项目的生产周期较长使得林下管护难度增大。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在管护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用肥、用药、除草培训等方面, 这些方面处理不当会直接导致作物产量下降。
3. 5 政府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些地区地方政府对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 没有给予当地林下经济企业在信贷等方面充分的优惠, 而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 企业如果资金周转困难, 再加之金融信贷紧缩, 不但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扩大再生产, 还会对企业当前养殖项目的日常维护造成一定的影响, 给企业和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4 对于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的一些建议
4. 1 树立正确的林下经济产业化思想意识
首先, 当地政府可以加大对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宣传力度, 可以采取广播、活动等形式让当地林业企业和农户都能够了解和掌握林下经济产业的优势条件和未来发展广阔前景。其次, 巩固林下经济产业基础, 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管理体系。因为只有规范管理才能够提高当地企业和农户对林下经济产业化的发展信心, 克服畏难情绪, 改变部分满足于短期利益、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最后, 加强对林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 邀请专业人士重点对其进行经营、技术等方面的实务操作培训, 使其不仅在专业技术方面能够与时俱进、服务于林农, 还能够掌握经营管理、财会、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 为林农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间接增强林业企业和林农对林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信心, 以达到促进林业经济产业化经营取得顺利发展的目的。
4. 2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竞技项目
地域的差异性使得林业资源的分布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各地区林农的生产方式也就不同。要想更好地实现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 必须做到因地制宜, 摒弃单一的产业模式, 大力推行多种产业模式相结合发展林下竞技项目, 将现代林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与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融合在一起, 制定合适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及规模, 迎合市场实际需要, 重点开发特色项目, 由数量型向特色型转变, 形成产业优势。
4. 3 重视林下经济产业化品牌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烈, 林下经济产业塑造自己的品牌对于开拓市场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首先, 各个地区应当将本地区的林下产品进行统一, 提高社会知名度, 将自己的品牌推出去,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 还应当将本地区的林下产品品牌做大做强, 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当地林下经济情况进行考察, 指导生产、加工和销售, 将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进行转变, 拓宽市场。
4. 4 建立健全林下管护体系
规范化、标识化的林下管护体系对林下经济要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相关部门应当对林下经济以及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全面普查, 有专业技术人员对林畜、林禽、林蔬、林粮、林药、林菌、林苗、林蜂以及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项目进行指导, 规范其养殖方法。其次, 建立并完善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以及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合作平台, 促进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 将技术服务贯穿到产品生产全过程中去。此外, 相关部门可以组织一些技术培训, 促进林农进一步掌握种植、养殖的正确方式方法, 确保其能够更好地对林下作物、动物进行管理养护, 提高产品的质量。
4. 5 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 政府可以通过向上级财政争取资金的形式来扶持林下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可以对一些生产大户、典型示范户以奖励的形式进行资金支持; 适当放宽信贷政策, 使信用良好的龙头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周转资金。其次, 推行林下经济产业化的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吸引社会资金合力来解决林下经济产业化资金方面的问题, 推动经济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摘要:林下经济产业化的蓬勃发展不仅可以避免土地闲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使百姓富足。目前, 我国政府对于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本文就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进行了探究, 不仅讨论了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意义, 而且指出了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产业,林下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贾忠奎.林下经济复合经营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2]车延宏, 张立新, 牛世权, 等.浅谈如何发展林下经济[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 2012 (1) .
【产业经营管理】推荐阅读:
多元产业经营09-19
产业园区经营管理08-16
酒店产业经营模式研究06-28
媒介产业化经营09-16
林下经济产业化经营10-21
林业产业化经营发展05-28
蚕桑产业化经营发展07-26
粮食产业化经营研究09-2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