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

2024-10-02

文化产业管理(精选12篇)

文化产业管理 篇1

我国开设文化产业类的专业主要有: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体育产业管理专业等, 开设的学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近200多所高校。2012年, 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拟定新专业代码为120210, 晋级为正式专业, 隶属于工商管理类学科, 允许授予学位为管理学学士学位和艺术学学士学位。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高度重视, 在需求和现状之间加以制衡和管理, 亟待培养一批可以提升和管理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由于专业发展时间较短, 专业归属、发展前瞻性等问题尚处于研究阶段, 新专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对专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探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发展, 必须要研究其发展历程, 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进而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认真分析和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概况, 总结现阶段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较为明确、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正向发展。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的重要性

首先, 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 逐渐走入大众的眼球, 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有利于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有利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其次, 研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有利于高校与产业的对接, 逐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的融合, 加快文化经济的快速提升。最后, 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 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 较为夯实的现状分析有利于教育科研进步。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1. 市场需求现状。

目前, 我国多地的行业经济占比中, 文化产业占比逐年增加, 截至2015年年末, 深圳市文化产业类经济占比GDP达4%, 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占比GDP达4.09%, 山东省的文化产业产生的经济份额占比GDP达到4.7%。因此, 在我国当前国情下, 通过多年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升, 国家根本能力提升迅速, 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 并将影响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2015年, 我国文化产业创收, 图1是2015年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的收入状况。

从市场发展状况显示, 人才需求量较大, 但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稍有偏颇, 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有待改进。

2. 专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 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问题尤为突出。即使现有的有限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 也普遍存在质量不高、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创新能力弱、知识老化等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的少, 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 难以适应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经营领导人才紧缺, 制约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短缺, 影响文化传媒的实力和竞争力;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不够强, 缺乏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文化经营管理后备人才不足, 活力不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奇缺, 已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我国急需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地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人才培养基地。

3. 学科建设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达到119所。根据2015年,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统计得知, 2013-2014年, 国内有74所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4-2015年度, 国内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有106所;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给出的数据累计分析得出,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 我国各大高校基于社会发展和学院建设需要等因素, 陆续加快了专业发展, 以期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市场发展状况显示, 人才需求量较大, 但高校培养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人才模式有待改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具体情况如图2、图3所示。

图2、图3显示,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行业相对较为宽泛, 专业性不强, 证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强, 学生专业技能不足, 致使毕业生就业缺乏方向性。在就业区域选择方面, 北上广深居多, 占据50%以上, 可见, 新兴专业在大城市发展较为迅猛, 专业和企业均处于发展阶段, 有待完善和调整, 实现产业与人才培养的对接。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既能实现人才理论与实践知识教授, 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双重需求。

三、结语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 占据着大众的视觉焦点, 但其仍处于发展阶段, 没有成熟专业的厚基础和宽口径。各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需求现状和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 确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提高师资质量, 联合文化产业类企业, 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做好平台保障、师资保障和体制保障, 促进高校新专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 篇2

大众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园

广播电视经济

报业经济

营业性演出

会展经济

简答题(4个)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

英国文化学派“基础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

国际文化市场环境包含的要素

论述(2个)

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结合发达国家电影产业的发展实例,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化产业管理 篇3

【关键词】师资建设;转型;产学研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由于其发展迅猛的态势,因此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文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2004年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等4所高校开办该专业以来,到现在已有近百所大学争先恐后的开设了该专业。然而该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致使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笔者将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为题,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以及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形成一系列文章,供各位同行参考。本文仅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问题进行探析,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同行能给予批评指正。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市场对该类人才的急需,加快了各高校专业设置的步伐和招生数量的扩大。然而,由于历史上没有设置过相应专业,导致该专业师资储备严重不足。目前,该专业的在岗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从其他相关院系中调配过来的,专业师资的人数少,水平低成为该专业师资现状的突出表现。具体来说,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创办时间不长。虽然近几年来,一批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补充到了教学队伍中,但是从整体上,真正属于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并不多,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这些教师在自己原有的学科领域内理论功底雄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研究成果丰硕,但当他们从原有学科领域内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领域内后却难以得心应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文化产业缺乏深刻了解,对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不是很清楚,专业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致。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文化产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行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懂得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为文化产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专业,其最大的一个专业特色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担任实践类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但是,由于目前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师较少涉入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领域,普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导致这些教师在理论传授时往往讲得头头是道,但在联系实践进行案例教学时,却只能泛泛而言,不能触及问题的实质。

(三)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从在其他相关专业调配过来的教师由于受“抱残守缺”思想的影响,面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的态势,适应新形势的主动性不强,固守着以前的专业领域,对新知识兴趣不足,惰于知识的更新与补充,不能积极地吸收文化产业领域内的行业动态,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师资建设上的对策建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专业建设的主力军。鉴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加强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机制创新为主线,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就目前来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与相应师资短缺之间的矛盾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为此,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教师开展岗位研究和教学任务研究,加快教师从原有专业向目前岗位主动转型,应成为解决当下教师短缺的主要路径。各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教师主动转型,争做文化产业领域内的专家,同时要创设多种平台,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等组织机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通过委托培养、双向交流等途径鼓励在岗教师到国内外名校、研究机构进修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师资培养训练。

(二)通过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绝大部分老师都是从其他相关专业转过来,本身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和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产学研结合,即通过专业理论教师与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型专家共同做文化产业相关课题,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师对文化产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解决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熟知文化企、事业单位需求人才的技能特点,同时把自己对文化产业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另外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不懂地方可以通过科研得到更深入的了解,既可以使教师自身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也可以带动、引导、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的有关文化产业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既能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三)外聘专家教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为补充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要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活动,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纲.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

[2]王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依據、内容与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0).

作者简介:

惠向红(1978—),男,陕西凤翔人,硕士,讲师,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篇4

2003年9月, 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 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 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2009年9月, 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正式发布, 更是把文化产业推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文化产业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一、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办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2004年, 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四所全国重点高校率先开办此类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大约100多所高校开办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 但是, 由于该专业办学时间短、办学基础弱、办学经验不足, 其在学科建设等方面仍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1、培养目标模糊

从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 基本涵盖了文化产业的大部分领域, 从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 到演出表扬和文化经纪代理等, 无所不包, 各个高校都希望把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培养成能够在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级人才。

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大学生最基本道德和能力素质外, 在专业素质方面, 还要求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然后依据学校的优势学科, 各有侧重不同。但从学习的主干学科来看, 基本都是以管理学和文学学科课程为主。

培养目标中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过广, 课程体系复杂, 科目繁多, 4年的学制, 易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只能对各个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 实践性环节业很容易被忽视, 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保证。

2、师资匮乏, 教材短缺

师资力量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专业的人才培养。

作为一个新的专业, 由于原来的教育体制中没有相应的专业培养该领域的师资, 缺乏该专业的师资储备, 目前从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教学的师资绝大部分是从其他学科专业转过来的, 如文学类、艺术类和经济类等。这些师资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补充, 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师资匮乏也造成了专业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近年来, 虽有学者也在不断致力于出版文化产业的相关教材, 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基础, 实践积累偏少, 导致这些教材的内容流于表面, 缺乏必要的深度, 没有实践案例的支撑。

二、关于文化产业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培养创新型的文化产业人才必须结合高校与社会的力量, 不断加强与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建立并完善分层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培养人才的总纲, 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这个专业才能培养出所需要的人才。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行业门类众多, 但是在一个本科的4年学时内, 是无法将众多的行业门类多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都囊括进来。每个高校创办文化产业专业的基础不同, 有的是在文学类的;有的是在经济类的;有的是在历史类的;有的是在地理类的;有的是管理类的, 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各个高校需依据自身的特色, 结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 确定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专业定位, 不可一味的追求大而全。专业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 围绕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应用型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实践应用, 全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 市场意识强、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富有创新意识、适应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进行了大量的就业市场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目前市场上最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人才, 另一个是文化产业的领军人才。

结合三江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 按照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的现状, 我们设置了具有三江学院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文化企业运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在文化产业的运营和管理上有优势, 可以与新闻学、广告学进行专业交叉, 有机整合。

2、突出核心课程, 强化特色课程

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依据自身的理论优势, 突出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明确专业的定位后, 强化专业的特色课程, 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表明,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粗放式、自发式经营模式, 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

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学科建设理论的积淀和创新。文化产业是一个年轻的交叉学科, 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融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然而, 关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却相对滞后, 尚未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

(1)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学院总体定位和培养目标, 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收集各方面资料, 认真对比研究, 广泛听取来自科研、业界等相关人士的意见, 精心设计适合应用型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 使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真正能够为培养“上手快、后劲足、信誉好”的文化产业人才服务。加大应用型、实践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广泛邀请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人士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 使学生走出校门便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在应用技能培养发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发展潜能。

我们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到文化产业的教学和实践。在强调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使学生具备文化品牌设计、传播、咨询与管理、内容管理、信息采集、媒介运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我们以文化资源学、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经济学、中国文化概论为主干学科;以微 (宏) 观经济学、文化资源学、艺术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等为主要课程, 设置了文化资源商业运作创意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文化市场消费调研实践、文化产业统计实践、文化遗产调研实践、学科专业考察等实践环节。

在培养计划中强调职业素质、职业信誉教育, 培养学生的信誉意识, 使我院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良好信誉。

(2) 推进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按照“强化基础、加强应用、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 大力推进教学、实践、科研的深度结合。教学以实践为导向, 实践以检验为目标, 科研以提升为宗旨, 形成三者的良性互动机制。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牢记:“教的有何用处”;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时刻反思:“学的有何不足”;在科研组织过程中时刻提醒:“如何真正提升实践”。

走出学校, 与政府、企业调研, 以项目引领, 组织学生在产品开发, 为探索型, 应用型, 拟与乐博、江南贡院等单位进行文化产品开发项目, 解决问题的实践, 开发相关产品, 由企业进行评价, 检验效果。在保护前提下, 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 设计相关产品。实践教学打破专业的门槛, 和广告学、市场学、新闻学进行学科交叉, 组织多学科团队解决具体问题, 开发新型文化产品。

推进实习基地建设, 将实习基地打造成集教学、实习、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目前, 我院在如皋市软件园建立了“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如皋分院”, 已在南京电视台广告部、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阿法贝公司、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和大贺集团等建立了实习基地。

3、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

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又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专业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定性的理论体系, 因而, 实践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基本采用“3.5+0.5”的培养模式, 学生用3年半的时间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用半年时间从事毕业环节的实习工作,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薄弱。“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针对高校教育的以上弊端, 为企业培养熟练运用知识,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而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情况,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专业技能培训, 实行校企联合培养。学院坚持以应用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为核心,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努力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自2006年以来, 我院共建设了六个实践基地, 并积极探索“3+1”培养模式。六个基地分别是:南京电视台广告部、江苏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阿法贝公司、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大贺集团及与如皋科技城合办的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如皋分院。学生在完成3年的学习后, 第四年参加由学院组织的在相关基地进行实践, 通过1年的实践,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认识实习基地, 企业现场人员的讲解, 使学生获得专业的感性认识;聘请企业经理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讲授专业实战课程;最后一年让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共同组成校企合作管理机构, 规范相关的制度, 并由企业相关专业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成立指导小组, 制定出联合指导计划书和培训方案, 针对企业实际为学生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最后完成毕业论文, 优秀学生可与企业签订协议, 实现就业。

4、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科教材建设

师资是专业建设中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只有高水平的师资才能有效的达成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

针对现有师资队伍状况, 制订强化现有师资的有效方案。通过继续深造、对外访问、学术交流等方式, 使现有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 根据学科建设的要求, 积极引进高层次、搞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努力打造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相对稳定, 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总之,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对专业的准确定位;对专业发展的科学性的预见;对自身办学特色的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通过明确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课程, 强化特色课程;探索“3+1”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科教材建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

注: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化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11YB20) 阶段性成果。

摘要:文化产业专业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学科。自2004年该专业创设以来, 如何创办文化产业专业是摆在所有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受专业开办时间短、办学基础薄弱、办学经验不足等条件的制约, 文化产业专业的发展目前遇到了瓶颈。如何走出一条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专业的办学之路, 是自2004年专业创办以来一直被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在对专业的准确定位;对专业发展的科学性的预见;对自身办学特色的明确认识的基础之上, 三江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道路。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管理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单位简介

济南湾仔餐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在经营实践中秉承着“专业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辅助企业、共塑品牌”的使命,将恪守“诚信为本、厚德成事”为企业宗旨;推行“快捷、高效、专业、细心”的服务;潜心为企业及产品提供品牌创建、推广、应用维护等个性化、务实化、市场化,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全面而卓越的服务,不断创新发展。

二、实习的过程及感悟

2.1过程

大学四年了,我们都将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把自己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大学四年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我深信大学三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我喜欢的工作上。

为了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更为了让自己能在今后的事业和前途充满信心和资本,我加入了汉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这个大集体,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实习,任职文案策划。

公司属于典型本地小公司,小规模,多业务,从我1月上旬应聘进入公司至今,公司员工稳定在30人以内,公司有两个经理,因为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我也得以参与数个项目的文案、创意、客服等方面的开发和交流,获得很多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奏响了美妙的实习旋律。

2.1.1 实习前奏

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对公司工作都不熟悉,所以我们经理安排我协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当时,主要是协助业务部经理彭先生搜索信息;协助客服部接听客户反馈的建议和意见,并把所接听的信息记录下来,及时向客服部传达信息;由于公司刚成立不久,员工入职手册尚未健全,出自于本职工作,对员工入职手册进行完善,期间,也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在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工作中的电话交流,了解了接听电话的交谈技巧,学会了有礼貌和客户交流,也在工作中学会了细心和责任。

2.1.2 广告词创作的间奏

在工作了一个星期后,经理开始让我着手文案策划的工作。由于公司刚成立

不久,目前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广告词,因此,广告语设计的任务便落在我的身上了。当时,我拿到了这个任务时,既兴奋不已又忐忑不安。兴奋不已的是,终于轮到我大展身手的时候了;忐忑不安的是,我刚踏入社会,更没有为公司起广告词的经验,完全属于菜鸟级别,对公司的运作也不是很熟悉,怎么办?我赶紧从公司的书库借了几本关于广告词的书籍,并从网上搜索广告词的创作,还查看了关于广告词的经典案例。

在这次广告词创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广告词在表现方式上,最好是六个了或七个字,这六个字中必须有一个动词,一个名词,发音最好是升调。整条广告词所主张,承诺,倡导的东西务必是肯定的,正面的,包含品牌价值的;在音节上的讲究对仗和压韵,容易阅读和传播。而起一个优秀的广告词,考虑的方方面面,更加首先要切合品牌或企业所要传播的定位,其次,广告词必须要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样,才能打动消费者,并且易于传播。因此,在掌握广告词的要点和阅读书籍的基本上,再结合了公司的经营运作,起了将近二十个广告词,唯一幸存下来的广告词即是,点缀品牌,领航未来。品牌,是一个象征,一个方向,一个标识,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点缀品牌涵盖着两层寓意:1为企业设计包装,提升品牌溢价;2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规划推广,实施点金之术,提高企业竞争力,起画龙点晴之效。领航未来,与汉诺文化传播的LOGO相呼应,旨在具备超前的思维,细致的洞察,敏锐的嗅觉,能够担任舵手,掌舵方向,领航企业未来,开拓广阔的蓝海。

经理对我第一次起的广告词颇为认可,便让我为某茶具公司所属产品,旅行茶具想个广告词。有了第一次写广告词的经验之后,我不再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旅行茶具的特征,而经理从某茶具公司带来了实物,这让我能更好地了解产品。仔细端祥着,旅行茶具有别于家居茶具,就是小巧玲珑,而且,拿起来时,显得格外的轻松,因为它的材质是铁,重量较为轻,瞬间,灵感眷顾于我,广告词也因此诞生,轻便茶具,轻松旅行。由八个字组成,展示了商品的特征,同时也突出了卖点,而在发音上,好读易记,有利于传播。以“轻便”二字,体现旅行茶具的特点,外观轻巧,方便携带。“轻松旅行”,暗示带上茶具,也能给旅行带来轻松自在的闲致。

2.1.3 软文撰写的伴奏

现在对于广告词的把握总算有感觉,正当沾沾自喜的时候,经理又分配了工

作任务了,为公司宣传写软文。软文的撰写也是这次实习中,挫折感最强的一个项目。写了五六次软文,都被老板一一否决。曾经一度心灰意冷,但想到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于是,重新振作,并在写软文中,慢慢摸索着,体会到了,软文要以记者的口吻,不露痕迹的,抓住消费者的关注点,进行广告推广,而且在表达中需要含蓄,透出一丝丝文化气息,信息的传达不是大声的叫卖,而是静静的以自己的品位去感召每一个受众,让受众在欣赏广告的文字中知道商品的展示。但切忌,不是卖弄创意,炫耀文字。广告不是我们最初想像的那么单纯的一件事情,它是以客户的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它是沟通,讲究沟通能力,在这场磨合当中,客户的意见与消费者的反馈一样,对于一个广告公司至关重要。最后,我以银装素裹的冬季为背景,通过轻舞飞扬的雪花,与孩子们天真的阳光笑脸想结合,营造着愉悦的氛围为主题,写了一篇软文,经理看了,也点了点头,示意通过。

2.2感悟

文化产业管理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教学改革;地方经济

1 我国文化产业现状

1.1 我国产业经济现状

根据工信部消费品司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仍持续下行,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同比国内消费额下降43.5%,出口贸易额下降43.4%。与此同时,2016年1月4日,作为2016年股市开盘第一天,沪指跌破3300点,跌幅6.86%。在种种经济下行信号面前,人们不免开始担忧“十三五”蓝图中那些浓墨重彩的文化战略。

在“两会”刚刚闭幕后发布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的现状,同时指出“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在这份60000多字綱要中十五处直接提及“旅游”,这说明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将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的产业地位将日趋显要。

1.2 文化产业全面铺开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篇,文化改革将围绕着文艺作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升级、市场活力和监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开放六个方面展开。无论是文化市场,还是文化产业,都离不开人才。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已全面铺开,国家将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北京市政府在2014年就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定位,未来将有无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崛起。

1.3 文化能不能赚钱

文化能不能赚钱?这是一个长期困扰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问题。许多人离开这个产业正是出于对它的不解。一度,笔者也曾产生怀疑,但很快看到了希望,文化是可以赚钱的,并且是依靠人才、智力赚大钱的产业。

今年,北京的冬季尤其难熬,人们期盼着北风刮走雾霾,而一群人更是难以度日,唐山积压的粗钢无法寻求市场,大同煤矿主纷纷破产。在这样一个冬季,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正取代传统的比较优势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美国的电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这些低消耗的文化产业正是绿色经济的代表。绿色经济的优势在于节能,文化产业即是绿色经济的典型,文化产业依托人才,低能耗为产业发展节约了成本。

1.4 文化怎样赚钱

我们肯定了“文化可以赚钱”这个命题以后,便会有人追问文化怎样赚钱?我们能想到的用文化赚钱就是“卖文化”,更直观些便会联想到山东的书画艺术品市场,这个不太成熟的艺术品市场在青州达到鼎盛,泡沫泛滥,然后盛极而衰。书画艺术品市场的泡沫源自“画贩子”的逐利心理,“炒作”成为他们运作艺术品的关键词,忽略了文化艺术的本身价值。

文化可以赚钱,还可以赚大钱,但不要忽略了文化的本质。文化需要养“文化养心”正是这个道理。其一,找准切入点,做有益于国家、社会、人民的文化产业;其二,获得政府支持,做符合区域社会发展的文化产业;其三,可靠的资金链保障,做好长期运营的准备,先养后得。

2 嘉华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2.1 生存之道——高校与区域社会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知名高校,其发展必然与区域社会、经济相关联。例如,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在全球排名第6,这与其在美国现代设计史上的显要地位不可分割,芝加哥因而成为美国工业设计的摇篮。武汉与芝加哥为友好城市,并且,武汉素有“东方芝加哥”之称,因而武汉理工大学以设计学作为优势学科参与武汉城市发展规划,将武汉定位为中国的“设计之都”。每一所成功的高校都因其与区域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那些被历史淘汰的高校恰是忽略了这一生存之道。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站在京津冀城市群的中心,将成为距离北京市政府新址最近的高校之一。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文化中心的地位尤为显要,在中国省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排名中,北京高居首位。而在北京市功能区建设带动区县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细分类别中,通州区重点支持艺术品创作、展示、交易、出版、展示、物流、发行等产业,这一政府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宋庄艺术区,其址紧邻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并且目前该校为宋庄艺术区内唯一高等学府,创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2.2 产学研销——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四维平台

目前,嘉华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产业管理两个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下设数字媒体设计、跨界设计、商业印刷媒介创意设计、中韩合作项目四个方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有艺术品经营、艺术策划与传播两个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四个方向涵盖了平面、影像、工艺、产品、包装、展示等多个领域从设计到制作的教学,搭建起了一个产、学、研的平台,而在今天的高校竞争中,仅有这三位一体是不够的。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2015米兰世博会上初露锋芒,引起了世人关注,这个专科院校备受关注的是家具设计。早在多年前,该学院的设计专业就与顺德本地家具生产厂商合作,为学生与厂商搭建一个产、学、研、销的四维平台,这种模式在应用型高校中取得了很大反响,该学院也凭借着设计专业享誉全球,顺德家具产业更是蒸蒸日上。艺术与传媒学院以视觉传达设计和文化产业管理两个专业为基础,共同打造产、学、研、销四维平台,使两个专业相辅相成,共同成长。

2.3 文武双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

1966年,美国出现了艺术管理从业人员;1970年,哈佛大学夏季学院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学员围绕“政府赞助”展开研讨;1971年,开始对“孤立艺术——寻找文化替代品”的话题进行讨论;1972年,人们关注于“艺术与大众”,从这四个时间点不难看出,艺术管理专业起源于美国,并领先我国30多年。我国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启蒙于1993年上海交大的文化经济学课程,时隔10年后,山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七大高校发起了“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研究与学科建设联席会议”,向教育部申请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10310S),这个S代表了它作为公共管理专业的附属,直至2012年,文化产业管理才有了属于自己的代码120210,属工商管理学科,可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

嘉华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2012年创办以来,以艺术品经营为主要方向,其实质与欧美国家的艺术管理专业相通,以培养懂艺术、会经营的人才为目标,是艺术(美术学、设计学)+商科(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的跨界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始终坚持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比例设置。致力于为学生搭建一个开阔的文化平台,以文化化人、艺术养心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以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实战中去探索经营之道。本专业的学生要能文能武,既可舞文弄墨,又是商界精英。学校专门建设有艺术品网上交易模拟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中心,又与董陶窑、华夏和谐艺术品、天津瓷房子博物馆、荣会艺术机构、过云楼书画院等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基地协议,保证了学生的实习就业。

2.4 文化精英——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1)工作室制。我们调研了国内外多所高校,在眼下看来,工作室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方式。在综合其他院校工作室制的经验后,又结合嘉华学院特色,提出了特色的工作室制。第一,工作室导师负责制。在职教师申请工作室需具备副教授或以上职称。青年教师具备讲师职称者可与校外导师共同申请,校外导师可以是企业负责人,也可以是知名院校教授。第二,工作室项目制。导师需有纵向或横向课题项目方可申请工作室。在职教师需在纵向课题排名前5位,且注明嘉华学院方可有效;或横向课题为负责人,且项目经费由我校科研处管理方可有效。工作室根据课题项目规模可招收学生10~20人不等。工作室導师绩效为项目成果和绩效考核。第三,工作室运营。工作室由科研处管理,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共同协调事务。工作室运营经费为项目经费,纵向课题和对学校专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可申请学校相应经费补贴,由学术委员会认定。第四,项目成果。工作室课题项目成果需注明嘉华学院方可有效。项目成果作为导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工作室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工作室项目成果由学校、企业、导师、学生共享。

(2)校企合作。如果工作室制得以实施,校企合作将落到实处,工作室以项目绩效,其中大量课题为横向项目,项目源自社会企业,经费也由企业支出到我校科研处生成经费卡管理,项目成果交付企业。这一整套环节真正做到了校企紧密合作,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从项目成员中择优录用,解决了人才输出的问题。工作室制带动的校企合作不是一劳永逸的,即谁有项目跟谁合作,利于学校和专业保持新鲜的血液和持久的生机。

3 结语

目前的经济形势让人们最直观地看到了山东画廊业的萧条,看到了文化艺术品交易指数徘徊不前。于是,人们开始对文化产业打起了退堂鼓。试想,在2015年8月26日沪指击穿3000点心理防线时,大家有怀疑过金融专业和投资专业存在的必要吗?出口贸易额持续下跌的今天,人们是否考虑过停办国际商务专业?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为何要对文化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如此苛刻,何况它仅仅是停滞,而非倒退。这正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够自信的表现。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这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目前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尽管自2012年开始,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呈现下滑趋势,但根据最新发布的欧洲艺术基金会《TEFAF2014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来看,中国连续两年蝉联全球艺术品交易的第2位,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的24%,仅次于美国。

2012年,嘉华学院率先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举成为我国开设该专业较早的学校,更是在全国独立院校专业设置中独树一帜。今天,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遍地开花。正是在产业陷入低谷时期,我们才更应该为产业积蓄人才,待到产业飞速发展时,将会出现人才断层,到那时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会大有可为。

文化产业管理 篇7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关注点和研究目的在于比较“文化”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单就文化产业来看,应该有一个更中观或者更微观的概念,如“文化产业生态学”或“文化企业生态学”的引入。“生态”这个词在生物学中代表了一个庞大的生物环境系统,在文化产业生态中,“生态”是包含人、企业、政策、环境在内的一个大整体,这种生态”的核心是创意和管理。生物之间竞争的目的是生存和发展,文化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不只是生存,还必须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种间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观点认为,生态学系统是由非生物和生物两部分构成。其中,非生物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和气候条件,生物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为动物)以及分解者(指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腐养者和渗养者)。非生物和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所产生的能量(如太阳),生产者需要接收能量的同时需要制造有机物,消费者用来消耗有机物,分解者负责接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代谢产物,分解者再将有机物分解还原为无机物,再将无机物送回到环境的循环营养库中。

生态学是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新视角,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具有一般产业的生态特征,而且能量来源于大量无形的创意灵感,它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或情感表达,进而实现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生态系统模型可以把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具象化。有学者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环境,如图1 所示。

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两个种群的相互关系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从表1 可以看出,种间关系主要有正向作用、反向作用和中性作用三种。由于中性作用表示物种双方互相没有影响,可以看做两个文化企业间完全没有关系发生,所以不具有研究意义。生物学中的“共生”关系可以看作创意企业、消费者、媒体中介间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大部分可以达到“双赢”的结果。但也有例外,如热带雨林中乔木上附生的兰科植物,依靠乔木支撑自己,获取阳光和水分维持生长,而乔木本身既不获利,也不受害,这就是共生中的偏利作用发生。捕食往往是强大的一方吃掉弱小的一方,在文化产业竞争中,大的文化创意企业通过兼并、合并小的创意团体来壮大自己。这里的“竞争关系”显示物种1 和物种2 都会收到损害,说明物种1 和物种2 是食物链中的直接竞争关系,存在栖息地或食物上的直接冲突。就如企业之间的“红海战略”和大打“价格战”,势必会两败俱伤,文化创意企业则很少打“价格战”,但两部内容题材相同、观众定位相似、同期上映的电影,票房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低于预期收入,因为它们之间构成了直接竞争。如表1 所示。[2]

在表1 中,并没有给出竞争、偏害共生以及中性作用的对应假设关系,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合作共存往往是主流。生态学中所讲的偏害作用是指两个物种在一起时,由于一个物种的存在,可以对另一个物种起抑制作用,而自身却无影响。那么文化创意产业中存在这样的偏害作用吗?这样的偏害作用有没有可能规避呢?

二、文化产业园区的偏害共生———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胡桃树能够分泌一种叫做胡桃醌的物质,这种物质对胡桃树本身并没有伤害,但是却能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的表层中是没有其他生物的。除了认识这种现象叫做偏害作用外,再进一步思考,胡桃树的这种异种抑制作用究竟是出于本能的排斥其他生物还是有意识地自我保护呢?当胡桃树周围土层没有其他生物时,胡桃树其实是获得了更好的生长空间,并不是完全自身不受影响。反之,偏害共生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医学中抗生素的发明,就是利用了微生物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来抑制另一种生物的原理从青霉菌中发现了青霉素,这种发现对人类健康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798”这块北京地标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了“衰落—繁荣—衰落”的过程,第一次是作为工厂的衰落,进而吸引了大量艺术家的入驻;第二次是作为艺术的衰落,商业和游客来了,艺术家却走了。艺术和商业能否兼容一直是困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头号问题,大如“798”这样著名的艺术区也难逃被商业化吞噬的命运。学者迟海鹏对“798”艺术区近十年来各区域构成和个体艺术家的数量变化做了数据调查:2013 年“798”艺术区的入驻机构总数是576 家,但是艺术家工作室只占4%,约23 家个体工作室,而商铺和餐饮却占比32%,大约184 家,严重挤占了艺术家生存的空间。(如图2 所示)[3]

用生态学的偏害理论来分析,在“798”艺术区内,由于商铺和餐饮的入驻,抬高了这里的平均房租,那些收入较低的艺术创作者承担不起昂贵的房租,因此才有大量原创作者迁出“798”、寻找更廉价的艺术创作场所。“798”艺术区的闻名和艺术家们是分不开的,最初靠着改造后的廉价厂房和开放的艺术创作环境吸引了大量的艺术原创工作者,出名后的“798”同时释放了巨大的商机,大量的商铺和餐饮企业间接地对这里的艺术创作者造成了损害,而自身却没有什么影响。如今的“798”艺术区更像是旅游景点,失去了“艺术圣地”和激情反叛的创意风貌,也从侧面反映了艺术和商业的不兼容以及商业化对艺术创作的偏害。

如表2 所示,[4]2005 年1 月,作为最早入驻798 园区的艺术家隋建国,其工作室在租期满后没有续租,而是选择了撤离园区,原因是他工作的倒模车间无力承担上涨的租金搬走了。2002 年,艺术家徐勇在798 租了1500 平方米厂房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和艺术展区,当时的日租金大概是每平方米六七毛。2012 年,七星集团物业与“时态空间”在租金问题上发生冲突,并要求徐勇支付拖欠两年租金达105 万元,这件事情也成为“时态空间”退出“798”艺术区的导火索。2009年,七星物业为吸引艺术家和画廊做出了“减租优惠”的承诺,双方争执的焦点在于口头承诺的“减租”的期限是一年还是三年,七星物业认为“减租”优惠只适用于2009 年全年,而徐勇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2.5 倍的房租,最终协商结果是徐勇同意支付84.5 万元欠租。

从图3[5]可以看出,2003 年—2007 年,“798”艺术区内艺术工作室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说明798 对艺术家的吸引力是比较大的,但是自2007 年以后,工作室的数量逐年下降。受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和“奥运经济“的刺激,2007年“798”园区日租金涨到了6 元/ 平方米,而一般写字楼日租金均价也不过7 元/ 平方米,[6]一些艺术家和工作室难以维持生计,在2008 年艺术工作室只剩下27 家,比2007 年少了一半。政府对“798”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园区管理者利益的驱动,更多的商铺(销售纪念品)和餐饮店进入到“798”,致使“798”租金更加昂贵。虽然房租上涨和商家入驻是艺术家撤离的直接原因,但这并不是798 艺术衰落的主要原因,背后是“产业园的艺术经营和管理”出现了问题,“目标市场的缺失和偏离”造成了“798”从“艺术集聚区”变成“商业旅游区”。[7]正如纽约苏荷区的发展经历了居住区、工业区、艺术区到商业区四个阶段,现实中的文化艺术区往往凭借艺术家的创作活力焕发生机,却逐渐发生群落演替,大批艺术家和创意者不得不向金钱低头,最后沦为经济利益的附庸品,出现大批通俗化、类型化的商业文化产品。

三、从偏害共生到互利共生

艺术区会凋零,但艺术不会凋零。如何规避文化产业园区“生态偏害”效应呢?首先要分清捕食和偏害两种种间关系。生态学中的“捕食”通常指一种动物(称捕食者)以另一种动物(称猎物)为食的现象。动物捕食通常必置猎物于死地,这也是捕食与寄生现象的重要区别,因为寄生物通常不伤害寄主的生命。首先,对于园区来说,创意阶层和文化企业的互动关系类似于捕食关系,即创意阶层(个人、工作室或是创意团队) 自行生产出创意和产品,这些会成为一些文化产品(IP)开发制作企业的食饵。创意阶层在不进入产业化运作之前也是可以独立存活的,但是文化企业却离不开创意食饵和养料。如果文化企业一直在榨取和固化创意者的思想和能量,而不允许创意者进行创新,这种捕食关系就会慢慢消耗掉创意阶层,因此捕食关系也不是一种最好的园区种间关系。其次,园区里非文化创意产业的饭店、商铺抄袭剽窃园区里的各种创意,加以粗糙模仿和恶搞,却没有给予创意者相应的回报,那么这种捕食关系就更加恶化。第三,还有很多非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店铺只是借助798 艺术区的人气而入驻,并没有“捕食”或是剽窃之意,但是却如前文所述(造成租金上涨等),产生了负外部性(偏害)。

文化产业园区规避“生态偏害”策略的第一步就是限制园区内非文创企业数量,驱逐一些唯利是图、缺乏文化艺术品位的商铺和商品,把大量的地皮供给文化企业和艺术家,保留少许尊崇创意、展现艺术风格的企业,作为园区内的点缀以及衍生产品售卖之地。或是专门开辟一个园区外围附近的场地,集中非文产企业商铺,如食街、商业街等。这样才能把非文创企业的偏害效应消除,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文化产业园的艺术纯粹态度,把文化产业内外的种间关系维护到表1中的“中性作用”。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就是北京“新华1949”文化产业园区。

那么,剔除行业外的企业,让大量文化创意企业进驻,虽然规避了偏害共生关系,是否会形成更多的捕食关系呢?应当说,798 艺术区不可能再回到艺术家个体散漫共生的原初状态,商业力量的助推事实不可逆转。事实上,自然界种群里的捕食关系大量存在,但并没有造成物种灭绝,反而也会在一定程度刺激猎物的进化,例如狼群捕食羊群。文化产业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如果一味以商业复制准则去捕食创意者,随着时间进展和移风易俗,大量创意者(猎物)必定会感到厌倦和创作瓶颈,从而躲避这些企业,进行新的创意和艺术创造。所以,只要文化企业(捕食者)持续增加,必定会导致创意者的分化和进化。针对这种园区内的自然进化,政府需要建立和保障知识产权制度,惩罚盗版和免费使用者,促使文化企业给予创意者相应回报。这样,创意阶层就会持续存在和扩大,作为捕食者的创意企业又会陆续被吸引进园区内,获得经济效益———两者最终从捕食关系迈向互利共生的关系,趋向共同繁荣的稳定状态。

注释

1[1]崔明昆.民族生态学理论方法与个案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56.

2[2]谭娜.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创意产业链重构研究[J].东岳论丛,2014(7):136.

3[3][5][6]迟海鹏.艺术区现状研究——以“798”艺术区为例[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4:15,25,48.

4[4]林菁晶.高租金冲击“798”[J].安家,2012(12):201.

文化产业管理 篇8

科技的进步, 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 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为文化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表现形式, 使其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二是催生出很多新兴的文化业态, 如电子票务、网络文化、手机文化、4D电影等;三是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节目传播的出口和通道, 节目播出渠道的垄断逐渐被打破, 呈现出更为开放、多元的格局;四是多种高速的、大容量的通道已经建好, 对文化内容的需求更为迫切, 这为以内容创作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这种影响对剧院艺术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也带来了机遇。

我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国内具有地方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剧院也相继建立, 为高雅艺术和大型演出提供平台, 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提高文化素养的场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值得我们骄傲, 其中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在充分了解我国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的状况下, 更要认识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 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 存在的不足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应充分认识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我国文化产业完整的产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 这使我国成为最大的潜在文化市场。增强艺术管理, 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

增强艺术管理, 向观众争取票房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而向人们提供好的节目、好的艺术是前提。现在, 很多人忽视了剧院表演的艺术性和珍贵, 很少有人去观看高雅的艺术表演。一些珍贵的艺术门类极少有人自愿去看, 一些年轻人被要求才去看, 尤其是一些古典艺术。很多学校重视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意识, 组织去观看。究其原因, 其一是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很少有人闲暇去观看剧院艺术表演;其二是节目表演水平达不到人们的要求;其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当然, 还有很多原因, 这些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增强艺术管理, 提高表演水平是前提。艺术文化视觉感受是基础, 为观众提供精神享受, 主要是看艺术本身, 另外服装灯光舞美也是重要方面, 需要认真对待。提高艺术本身的水平是必不可缺的, 对每一个节目的编制、筛选、彩排都要严格, 力求完美。另外, 对舞台艺术表现的依托条件, 像服饰、灯光等都要做好。达到很好的试听效果, 真正的吸引观众,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节目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力的提升。传统的艺术文化是宝贵的财富,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方面。但在保留吸取传统曲目的优点的同时, 适当的对节目进行创新, 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观, 能更好的争取票房,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不断适应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的新需求, 更好的贴近群众, 走进群众的生活, 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同时, 活跃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为人民群众提供高雅的艺术和精神产品。有人觉得有些艺术应当是原汁原味的像京剧, 但现代化地变革一下也无妨, 可以告诉观众其中的创新之处, 看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创新还是保持传统, 对于艺术而言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 没有对错之分, 做到合适了就是成功的创新。

增强艺术管理, 做好演出前得管理是其中一个方面。演出前的宣传是很重要的, 要争取赞助、争取票房, 要让社区的家庭都知道有什么样的演出, 这个演出有多重要, 才能更好的做好演出工作, 实现其价值。如果演出的前一周, 表演者在社区进行讲座, 介绍剧团, 或者把详细的信息公布在互联网上, 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演出, 提供人们观看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为观众提供了解的途径, 提供方便, 才能争取得赞助和票房, 扩大文化消费。

增强艺术管理,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能很好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可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骨干文化企业的发展必定会成为地区标志性的发展方面, 必定带动其他文化企业的发展。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 尽快壮大企业规模, 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 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艺术节目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地域广阔, 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多种多样, 充分发挥其价值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艺术管理的模式各式各样, 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剧院的最主要目的都应该是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资源, 增加剧院的收益, 减少政府补贴, 进而实现较大利润,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努力改革。加强艺术管理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 对文化企业的宏观调控、文化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其中的任何方面都要科学、合理的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应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剧院文化取得良好社会效益是根本目标, 经济效益要排其后。应该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并合理应用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适应社会人们的需求。适当的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可以促进其发展, 但更应注意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是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 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能更好的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多方面, 在此仅作如上探讨,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改进, 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孔建华.北京文化经济议事协调机构的作用与工作机制-兼谈文化管理部门渐进式改革的趋势[J].艺术与投资, 2008, (9) .

[2]霍步刚, 傅才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中国软科学, 2007, (8) .

[3]解学芳.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的一项制度安排[J].学术论坛.

[4]董云帆;多元.整合.适应——现代西方剧场建筑设计发展趋势研究[D].重庆大学, 2001.

[5]郭肖兰.探索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之路——准公益性演出场馆经营管理模式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05, 18.

文化产业管理 篇9

在我国, 无论是制造企业、房地产企业还是文化产业都会为了契约动机、IPO动机、配股动机以及避免被ST及终止上市动机, 每年有着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 而盈余管理本质是有别于利润操纵的, 进行盈余管理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手段, 文化产业这种聚集大量高端人才的行业又会采取哪些主要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呢?

1. 利用所得税费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层的主观选择和判断有很大联系, 这就给盈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可乘之机。Dhaliwal, Gleason and Mills通过分析3--4季度的有效税率的变化, 得出结论:如果公司没有达到一定预期, 则公司第3季度的有效税率会比第4季度的有效税率高, 这就表明, 如果公司通过调整非应税项目仍然不足以实现盈利目标时, 公司就会减少其所得税费来进行盈余管理从而完成盈利目标。

2. 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目前, 我国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一种。实际中有19项具体的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 占会计要素计量准则的比例约60%。公允价值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尤其是处于市场不够成熟的资产, 只能通过现值计算来估计公允价值, 但未来现金流量及折现率的获取和计算都很麻烦, 从而导致现值的主观估计成分很大, 需要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 从而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 为得到政府补助而进行盈余管理。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 近两年国家一直很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发展, 由过去仅仅几家的文化产业上市公司发展为近50家, 当然国家对文化产业上市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性政策, 无论是在财政、金融、准入、土地等方面, 还是在融资、税收方面, 都有一定的优惠, 而这些优惠是否能判定为政府补助, 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判断起来较困难, 这也就成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所采用的重要手段。

二、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 结合博弈论来治理盈余管理。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 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 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 与博弈论的实质很像, 博弈论思想对治理盈余管理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 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 实质上是国家财政和税务机关与公司治理层和高级管理层达成的一种协议。然而, 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诱惑下, 国家机关和企业都有违反“协议”、重设“协议”的动机。因为, 会计准则的制定是站在大众利益的角度, 该“协议”原则是维护社会、维护人民的, 而企业管理者需要遵守该“协议”, 但往往会面临很大的利益代价。我们应当尽量能制定出一种能够让当事人双方选择不去破坏而是遵守的协议。

其次, 怎样才能达成这样一种完美的协议呢?这防范盈余管理的关键, 也是我们思考的根本, 所以我们需要, 不断研究和改进博弈理论, 彻底领悟“纳什均衡”的基本思想。

2. 从监管视角治理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监管包括政府监管、社会监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和文化产业内部监管。在政府监管方面, 要严格审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贷款和股票发行报告。虽然对文化产业有较大优惠和大力支持政策, 就放松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监管, 要多在事前进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样的方式, 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公开会计报告进行审计与监察。在社会监督方面, 最重要的是要考虑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首先要满足形式上的独立性, 进而让每个注册会计师能做到实质上的独立性, 通过每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达到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或虚假行为, 维护我国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企业内部监督方面,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内部控制五要素进行仔细分解, 无论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 (主要是职责相分离) 还是控制监督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完善政策。

3. 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企业业绩的计量指标, 可以分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两类。业绩的财务计量分为:以盈利为基础 (NP、EPS、ROI) , 以剩余收益为基础 (RI) , 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 (E-VA) 的不同业绩计量方法, 其中:RI考虑了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 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EVA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 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质的框架。业绩的非财务计量分为:市场占有率;质量和服务;创新;生产力 (公司的生产技术水平) ;雇员培训等, 具有长期性、直接性。对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来说, 应当选用哪种计量方式, 即能够正确衡量业绩, 又能够避免盈余管理行为, 这是关键。

参考文献

[1]Marquardt CA Wiedman CI.How ale earnings mangaged?An examinationo faccruals[M].Working Paper, 2002.

[2]Burgstahler D, Dichev I.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iod Earnings Decreases and Loss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7, 24 (1) .

[3]Degeorge F, Patel J, eckhauser R.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J].Journal of business, 1999, 72 (1) .

文化产业管理 篇10

一、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现状

(一) 地域分布合理化。

开设院校的数量可以体现一个专业的成熟度和发展规模。某一专业尤其是交叉学科的专业, 其地域分布状态可以直接反映出其整体发展程度。在开设该专业的110多所高校中, 从最初比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的山东、上海等地已经辐射到包括青海、广西、江西、内蒙古等在内的全国20多个省份或直辖市, 打破了该专业教育集中在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的局面。

(二) 专业设置特色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 高校拥有了更多的专业设置自主权。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晚、与市场需求联系比较密切等优势, 各高校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方面的自主处理空间和权力更大一些, 不同院校的专业设置都有自身的特色。这种特色尤其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如, 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必修课大多为管理类课程, 以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艺术类院校则依据音乐、美术、表演等不同专业方向将文化商务、文化传媒等作为自己的专业主课, 把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鉴赏等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三) 师资学缘结构多样化。

高校学缘结构是指高校教学工作人员完成某一级学历时所就读学校的构成状态。学缘结构是衡量一个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师资结构的重要指标, 学缘结构过于单一、趋同就会造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相似值过高, 影响教学质量。在我国文化产业管理教育领域中, 以京津沪鲁为突出代表, 师资学缘结构呈现多样性, 尤其是大批海外留学人员的加入, 使得学缘结构的内涵度大大增加。

(四) 师资专业背景丰富化。

教育背景的一致性是某一专业的教师从事同一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但这种情况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中并不适用。该专业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的专业背景要有差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专业, 创建之初, 所有教师均由其他专业的教师跨专业来完成教学工作。各高校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呈现学科涵盖面广、专业背景丰富的特点。

二、中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差异性的表现

(一) 学历层次方面的差异性。

在我国, 学历层次一般是递进式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亦如此, 高校先开办本科教学, 后逐渐申请研究生教学。也就是, 先有本科后有研究生教育、没有本科就没有研究生教育。而这在欧洲以及美洲很多国家的学校中却不同, 这些学校没有本科教学, 而是直接开设研究生教学。

(二) 招生标准的差异性。

我国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基本是以应届毕业高中生作为主要对象, 这些学生几乎没有任何从业经验和社会实践经历。即使是在研究生招生录取中, 也基本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 而从业经历是不会作为录取要求或“门槛式标准”的。而国外院校大多会有诸如“至少两年的工作经历”等要求;报考人员也多为已经在文化产业领域工作多年甚至取得显著成绩的从业者。

(三) 专业细分方面的差异性。

我国各高校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大专业”概念, 录取、教学及课程基本是没有细化的。只有天津音乐学院等少数院校又细分了文化传媒和文化商务等子方向并分别设置课程。而国外则是进行专业细分并单独招生、单独录取, 如策展、道具制作、博物馆管理、新媒体、文化遗产保护、社区活动管理等相关专业方向。

(四) 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性。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综合性、复合性人才, 也可以大致分为产业型人才和事业型人才两种类型。

在我国, 虽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综合型人才, 但在高校教学实际工作中, 往往偏重于培养产业型人才, 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是“先闯市场, 争做产业精英;如果失败了, 再转投文化事业单位”。而在国外, 则把这两种培养目标明确分离, 进行差异化处理, 从而为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事业输送专门人才。

(五) 课设设置方面的差异性。

我国高校依据自身教育资源来设置不同的课程, 他们的核心课程也各不相同, 如管理类、财经类、艺术类等。国外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集中在文化产业管理类。另外还有两大差异:一是国内高校普遍把大学英语、计算机以及“两课”类课程作为必修课程, 而国外则没有这些课程;二是国内高校大多把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来重点讲授, 而在国外高校中这些课程则是最弱的部分。

(六) 师资配置方面的差异性。

国内高校的师资配置明显是“校内为主、校外为辅”, 大部分师资为各院校的专职教师。虽然部分院校的少数课程会有外聘教师来承担, 也会邀请行业专家以讲座、论坛形式开展教学, 但专业课基本都是由校内老师承担。同时, 学校在进行专业教师招聘、配置时, 会重点考虑学历、资历等因素。国外师资聘用讲求实效, 不把学历作为要求, 广泛聘请行业内的艺术家、管理者来担任专业指导老师。国外大量的无偿志愿者提供了良好的师资储备供高校遴选。

(七) 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差异性。

实践教学的时间不同。我国的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假期或“实践月”、“实践季”等时间段进行的实践;二是大四阶段的集中实践。但是, 多数学生的实践都会流于形式, 无法与专业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国外高校的实践与教学融为一体, 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 没有明显区分的教学、实践分离的时间段。

1、实践导师不同。

国内实践导师多为校内专业课教师、实践单位工作人员, 也会由高校主管实习就业的专职工作人员担任。完成实践指导任务的时间和形式往往是由单位统一决定的。国外实践导师则是学生导师本人, 指导工作是他们的教学工作的一部分, 他们可以对实践时间、内容进行具体设定, 并对整个实践过程进行实时指导。

2、实践教学观念不同。

国内师生的普遍观念是“课上讲理论, 课下去实践”, 而国外是“课上来实践, 课下学基础”。国内最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把讲授学科理论作为课堂主要内容, 不会把实践作为课堂内容主体。而国外课堂则是师生以研讨、项目实施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学生则利用课下时间自学基础理论部分。

三、中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差异性的启示

对比分析中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差异可以帮助我国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 从而对如何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众多参考。

(一) 学科之争无益。

目前, 国内很多学者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争论大多是不在同一个层面、不针对同一个问题的争论, 如果学术争鸣的范畴、话题不一致, 那么观点就无法形成正面碰撞, 也就无法得出正确认知。同时, 国内很多讨论停留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属性上, 这种争论也意义不大。

(二) 完善师资结构。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并非基础理论学科, 应用性、实践性为其特色。该专业的教师也应该具有相应的从业经验和能力。对于高校, 可以吸纳行业精英来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也可以以合作形式将教师派驻到产业一线进行实践, 从而提升师资专业能力。

(三) 探索核心课程。

不同院校的教学资源可以成为办学优势和教学特色, 但是如果过于依赖这种优势, 则容易造成教学方案、核心课程的定位失误。

(四) 培养权威教材。

稳定、权威的统一教材是不同院校同一专业共同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可供选择的教材较少以及不同院校之间专业设置的多样化、课程设置的特色化使得国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很难有一致认可的教材。目前, 国内很多高校对于同行间出版的新教材持有怀疑态度, 也就无法验证其是否科学、权威。所以, 在鼓励国内学者编撰教材的同时, 更要倡导不同高校积极、开放地试用不同教材, 从而“培养”出适用的权威教材。

摘要:我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相比较欧美国家, 在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外模式不可照搬, 只有结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 进行国内外差异性研究, 对专业建设进行合理调整, 我国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才能走对路、出成果。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北京:中国大学教学, 2011.6.

文化产业管理 篇11

关键词:就业导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对于其他管理类型专业,建立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该专业在文化发展产业化的当下,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价值,尤其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之必须。然而,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也应该与文化市场发展相吻合。

一、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目前的发展状况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2004年开始出现至今,已经广泛存在于我国大多数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当中。尽管该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培养相应人才,但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主力仍是传统的影视制片和印刷出版业先锋人物,很多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就职过程中感觉迷茫。然而,文化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刚需,这意味着该专业的发展应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拟合,即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也是该专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就业导向视角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路线

1.以学科挂靠的方式办学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包括各种与文化发展相关的内容,如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产品经济人等。但是,在就业导向视角下,该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呈现着一种目标零散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办学要解决学生就业的问题比较困难。而纵观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则不难发现,文化与高校研究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依托、挂靠院系或是某一强势学科寻求本专业的建设途径。从全国层面上分析,本专业多依托在文史、语言、艺术、传播、商学和管理等学科门类。依托母体办学的思路,无疑是合理和可行的。这是因为,一般来说,母体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在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师资团队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积累和条件,教育资源充足,教学水平较高,有的甚至还是强势学科或专业。从母体分离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具有基础好、起步快和教学成本低的特点。

2.根据市场需求创新培养模式

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办学的唯一出路,因为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直接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指导这些学生的职业规划路径。目前国内有一百多所高校开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建设尚不成熟,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宽泛,培养目标不够细化,使得该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了一定局限。例如,就业市场需要对某项文化事业进行推广,需要必要的宣传人才、文案策划、销售以及活动组织工作人员。但是,目前高校并没有从这些细节角度培养学生,毕业生尽管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做基础,但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工作。因此,高校需要充分了解国内以及区域文化市场的人才供需状况,积极开展专业调研,获悉文化企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信息,并在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例如,将毕业实践改为学期末实践,要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都进入区域所在的文化产业公司或事业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了解文化产业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以便进行职业规划;又如,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就职回访,分析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在理论课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专门的岗位技能指导培训课,由文化产业工作者担任指导教师,进行人才培养。

3.遵循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预备”性质,这是高校教育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关键点,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来讲,“预备”式的人才培養是就业导向视角下专业发展的主要形式。这意味着,专业建设应该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相契合,只有这样,人才培养所展示出来的毕业生技能、素质,才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和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校联合所在地区域的文化产业,建立研究性的发展论坛,共同探讨文化产业建设的走向,并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指引。另外,以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来看,跨区域化以及全球化发展态势极为明显,这就要求高校高屋建瓴,站在宏观角度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微观角度上细化人才培养路径,力求为文化产业提供各类创造型人才,只有这样,该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挥创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工作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大多数高校来说仍然是一个新兴专业,而新兴专业在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的建设方面,始终处于一种试探的状态。这种建设状态将影响专业建设的广度,即部分高校碍于学生的就业局势,在扩大规模方面犹豫不决。因此,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必须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状态进行回访,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势,以此作为专业建设之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振艳.转型就业视角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石家庄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例[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6):116-117.

[2]张伟.从就业现状探究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J].东方企业文化,2015(9):108-109.

文化产业管理 篇12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 这一术语产生于20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

重修的理论可能, 可是这门特殊的课程重修的代价太大, 所以希望学生能理性而不是随便的看待恋爱这件事。在课余教师还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宿舍, 体会他们的宿舍文化, 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

通过这样的交流, 学生就不会把教师当成敬而远之的人了, 而是一个可以私下里拍肩膀的朋友。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愈多, 就愈发现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学生修正自己对社会、生活原来的认知状态和结构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同时也会让教师更加体会到助人自助的喜悦。教给学生以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学生最需要的。同时, 教师也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教书育人, 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也受到了教育。

五、顺势而为, 逐渐改革考核方法

法》一书之中, 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 可以译为文化工业, 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又称文化创意产业, 通常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慧要素为核心,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 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 它具体包括的行业为广告、建筑、艺术品和古玩、工艺品、设计、时装、电影与录像、动漫、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电脑服务、电视和广播等。

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主要包括:具有原创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 如设计、策划等人员;将创意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人才, 即将创意思想商业化的人才;专门研究文化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解决学生“知”与“行”的关系。其中, 学生的认知程度可以从书面的考试中得到验证, 但是学生的行为, 还有学生知转化为行的程度就很难通过卷面考核的方式来证明了。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尝试一下新的考核方式, 比如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 如“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谈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政治多极化条件下中国该何去何从”等问题, 让学生抽取并以当场回答的方式来判断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关注与思考程度。在这种趋向的考核过程中不设固定答案, 只要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来观察、分析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经济、政治问题且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意产业发展及其规律的人才。

二、我国高校文化产业专业教育现状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新设置的本科专业。2004年教育部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此类专业, 目前我国大约有100多所高校开办了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的专业。但是,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 尚未形成高职 (高专) -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 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需求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人才。

2、师资力量匮乏, 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 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 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 二是水平参差不

这样, 一方面能充分学生知行的转化程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经验证明, 这种方式学生是比较欢迎的, 学生反响较好, 回答也比较认真, 虽然有的学生回答还比较浅显, 但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这种考核方式在小范围内尝试较好, 但是会遇到教师人手不够以及学生较多的问题, 采取何种有效的考核方式, 还需进一步地探讨。不过这种趋向的改革有利于验证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的程度, 这点是可取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突出, 教学实效的提高, 迫切地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推动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不可推卸地责任, 需要群策群力, 去探索、去落实。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商贸学院) 齐, 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

3、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歌厅、舞厅、电子游戏厅;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代理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 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 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

1、加强跨学科师资力量的培养。师资是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具体落实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没有跨学科的、能够融会贯通创意、艺术、经营和管理等各方面知识的教师, 再完善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就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师资力量而言, 其跨学科的融会贯通性仍显不足。目前, 国内高校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种:文史哲、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不同的学科背景都有其优势所在,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各学校应有意识地引进本身缺乏的其他相关专业师资力量, 鼓励青年教师跨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或进行相关博士后课题的研究, 从而形成真正跨学科的师资力量。

2、搭建教学、科研交流平台。跨学科师资力量或教学科研团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学单位、高校可通过搭建跨学科教学、科研交流平台的方式, 解决学科视角局限性的问题。目前, 各高校都在积极参与、推动全国性文化产业教学、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工作, 全国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联席会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交流平台之一。此外, 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高校、院系也应积极搭建中观和微观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 形成校际、系际甚至是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交流平台。

3、课程设置恰当处理“通识”与“专业”等方面的关系。文化产业的课程应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文化产业学科的通识教育应以拓展视野、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为主, 文化学、美学、历史学等“无用之用”的素质教育内容是其重点所在;在专业教育方面, 则应加强文化市场学、文化营销学、媒体创意、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课程设置。通识课程应注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专业教育则注重其实践运营能力的培养。通过二者的结合, 使得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文化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文化产业在横向上分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门类, 在纵向上又可以拆分为不同的市场运行环节, 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根据不同行业门类和环节而有所侧重。从横向来说,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可根据学生兴趣, 增设电影、电视、出版、演出、动漫等具体行业门类的选修性课程。从纵向来说,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也应具体考虑文化策划环节、文化市场营销环节、文化管理环节等不同环节的特点, 并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应该是强调综合性、渗透性和学科交叉性, 尤其是突出文化经济和文化管理, 也包括文化技术,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围绕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特点, 重点开设以下六类专业课程: (一) 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 如文化资源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等; (二) 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 如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等; (三) 广告创意与策划、品牌传播、新闻出版、现代传播学、媒介经营管理等; (四) 政策法规类课程, 如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等; (五) 语言类课程, 如专业外语、西方文化原著选讲等; (六)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 如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

四、高校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要点

高等院校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摇篮、实验基地和交流平台, 在高校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把培养目标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为其核心目标之一。

1、端正教育态度, 推行因材施教。文化创意产业最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类专业在设定培养方式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应用性人才的社会需求。特别是在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和师资聘用等方面都应向应用性倾斜。

2、充分利用资源, 搭建交流平台。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 努力推广学生的优秀创意, 帮助学生做好融资准备工作, 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要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后盾, 尽快使其创意产品化, 并获得经济收益。要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核心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及推广, 不断提升在校学生的从业素质, 为他们未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制定合理政策, 促进人才流动。高校应利用其在政府政策制定上的特殊地位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不断改善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和体制弊端。要建立健全文化创意类人才的信息共享工程, 切实通过举办一些具有特色的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活动, 促进人才在产业中的流动。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才效能。

作为教学和科研中心, 高校拥有足够的技术基础、知识储备和人力资源, 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它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文化创意人才需要的是对大文化概念的把握, 特别是文化见识和文化视野并不是依靠固定模式的培养可以形成的;而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所需要的资本运作能力, 把握政策与市场的能力等更不能仅凭学校现有的常规教学来完成其全部过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工作室花建认为, 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要树立新的人才定义, 高层次不一定是高学历和高资历, 而应该是高素质、高能力和高产出率, 而且是多学科人才的有机综合, 这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摘要: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发展迅速, 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保障。培养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构建文化产业学科与研究体系是高等院校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2]丁俊杰.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N].大市场.广告导报, 2006.12.

上一篇:职场人才下一篇:市盈率增长率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