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管理

2024-09-13

产业管理(精选12篇)

产业管理 篇1

一、引言

管理效率即X效率一般指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置效率之和, 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产出的管理水平的测度, 衡量的是控制成本和使产出最大化的企业管理能力的差异。在产业组织分析中, 管理效率作为一种企业内部的配置效率是评价市场绩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林业产业组织优化是指林业产业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优化和结构关系优化。其中, 市场关系的优化表现在基于集中、效率与绩效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优化, 结构关系优化是指由市场关系形成的企业间组织形式的优化。由此, 市场关系优化是结构关系优化的基础, 亦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目前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呈现出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技术水平落后, 整体盈利能力较低, 大中小林业企业间产品结构趋同和不同林区间的产业结构相似, 从而降低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本文基于管理效率影响产业组织优化的观点, 通过分析2003—2009年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管理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找到提升林区林业产业管理效率的途径, 从而改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形成具有适度生产集中、较高规模经济水平、较强品牌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竞争局面。

二、研究现状

在管理效率即X效率概念提出后, 莱宾斯坦及其追随者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 逐渐形成了解释存在于企业和家庭内部X低效率现象为目的的X效率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 X效率理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基本假设和命题, 主要包括选择性理性、存在代理成本、个人行为具有惰性特征和劳动合同的不完全性假设, 选择理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惯性区域理论构成了X效率理论的三大基础理论。

国内外对X效率的研究一般是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范畴的配置效率或基于投入产出关系的技术效率。目前, 国内关于用定量分析方法单独分析林业X效率的研究处于空白, 但是国内学者在其他行业如金融业、制造业关于X效率的定量评价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已经到达了较高的水平, 尤其是关于中国银行业的研究。因此, 本文关于X效率的分析也主要是借鉴银行业的研究成果。

李俊玲等 (2006) 采用自由分布法研究了五家商业银行的成本X效率和利润X效率,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业存在X低效率, 低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产权制度的缺陷、管理水平低、人员素质差、政策及历史等原因。王聪和邹朋飞 (2006) 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 但他们认为产权因素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另外, 风险因素也是产生X低效的重要原因。徐传谌和齐树天 (2007) 在肯定产权因素产生X低效的同时, 认为外部市场的不公平环境因素也难辞其咎, 因此提出国内中小民营银行应实现“国民待遇”, 允许其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黄宪等 (2008) 的研究在以往以数据包络两阶段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三阶段分析方法, 使其研究更具科学性。其研究结论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效率的提高幅度大于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效率提高幅度, 说明国有商业银行的X效率逐步得到改善。周毓萍等 (2010) 三阶段分析法的结论为发展年限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 合理安排投入、有效扩张规模和增强风险管理能力是提高X效率的重要途径。除了采用非参数法分析外, 较多学者也利用了参数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参数法可以对企业X低效的存在进行显著性检验, 从这个角度上看, 参数法优于非参数法。刘红娟 (2009)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估计了商业银行的X效率, 其结论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降低了企业的X低效。

总体上看, 国内度量管理效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从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可以归结为激励因素、治理结构因素和产权因素。

三、模型构建

1. 被解释变量设定。

被解释变量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管理效率, 根据前文的现状分析利用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得到的结果—X效率作为其度量指标。

随机成本前沿模型数据期间为2003-2009年, 截面单位是东北四个国有林区所辖的83个森工企业。指标选取的依据是现状中国内外研究者在X效率分析中关于成本指标、产出指标和价格指标的设定, 以及林业生产的特点和统计资料的限制。

各指标数据分别用不同的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了可比性处理, 数据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总成本一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从另一个角度所有投入都是总成本的一部分, 而这里涉及到的投入主要包括劳动投入、土地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 因此可以将工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森工固定资产投资和营林固定资产投资之和) 和成本费用总额三个变量之和作为总成本的近似替代。产出变量为营林、采运和加工总产值之和, 用企业在岗人员的平均工资、企业增加值与有林地面积比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分别度量劳动投入、土地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价格的近似替代。

产出因素仅考虑了营林、采运和加工三个方面, 而总成本和价格指标反映的是林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似乎不具有可比性, 但是考虑到对所有的森工企业都是同样的处理方式, 并且能够重点突出营林、采运和加工三个方面, 从这个角度, 变量的选取仍然是可行的。

通过C-D成本前沿函数, 运行Frontier4.1软件得到了2003-2009年东北国有林区83个林业企业的X效率值, 即实际成本与最低成本的比值, 该值大于1表示存在管理效率损失, 将其整理如表1所示。

(1) 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从总体上看, 各林业企业的X效率值都大于1, 意味着林业企业都未达到成本前沿, 林业运行存在X非效率。从2003年到2009年,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X非效率平均值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从绝对数上看, X非效率平均值从2003年2.2642到2009年1.8597, 即实际成本与最低成本的比值由2.2642下降到1.8597。整体上看,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管理效率存在低效率, 但是这种管理低效正逐步得到改善。可以看出2004年、2005年和2006年下降幅度高于平均值,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下降幅度低于平均值2.0483, 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 下降速度减缓。 (2) 个体差异。如表1, 各年X效率值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都较大, 因此各年林业企业的个体差异较显著。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 各林业企业的的X效率值主要集中在1~3之间, 各年集中在该区间林业企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5.54%、89.16%、90.36%、91.56%、92.77%、93.97%、96.38%, 呈现出个体管理效率逐步改善的趋势。其中, 管理效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黑龙江国有林区的上甘岭林业局和延边林业集团的敦化林业局。将各林业企业按平均值进行排序, 如表2所示。在排名前50位的林业企业中:有6个隶属于内蒙古国有林区, 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35%;有5个隶属于吉林国有林区, 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27%;有38个隶属于黑龙江国有林区, 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97%;有1个隶属于大兴安岭国有林区, 占整个林区林业企业的11%。 (3) 区域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 各林区X效率平均值的变异系数较低, 各林区内部的林业企业差异较小;表1所示, 2003-2009年各年的X效率平均值的变异系数较高, 因此各林区之间差异较显著。进一步分析, 东北国有林区X效率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为大兴安岭林区、吉林林区、内蒙古国有林区和黑龙江林区, 即黑龙江林区管理效率水平最高 (1.7525) , 其次是内蒙古林区 (2.1094) 和吉林林区 (2.3784) , 最低是大兴安岭林区 (2.677) , 其中吉林林区隶属于吉林森工集团和延边林业集团, X效率平均值分别为2.5282和2.2586。但是从各林区X效率值变化率来分析, 四个林区的年均变化率分别为3.26%、3.86%、2.50%和4.25%, 大兴安岭林区的变化幅度最多, 相比变化最少的黑龙江林区多了1.75个百分点。

2. 解释变量设定。

数据期间为2003-2009年, 截面单位是东北内蒙古四个国有林区所辖的83个森工企业。各指标数据分别用不同的价格指数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了可比性处理, 数据来自《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解释变量共有8个, 其中企业总规模、代理成本、激励因素和组织结构因素四个变量的设定依据是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纵向一体化反映的是产业组织分析中的市场行为因素, 退出壁垒反映的是产业组织分析中的市场结构因素, 外部性反映的是林业的特殊产业属性, 政府干预反映的是政策影响。各因素的表征变量如下:

企业总规模 (lab) :用在岗平均人数表示, 主要用来衡量在莱宾斯坦的理论中个人因素是否对管理效率产生作用。

代理成本 (ac) :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高额代理成本的根源在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清、责权不明的管理体制, 因此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比重表示, 该指标越高, 代理成本越高, 企业的管理效率越低。

激励因素 (inc) :一般可以用奖金、员工休假时间、培训时间等表示, 但是由于数据资料的限制, 只能选择工资总额来代替, 而实际上林业企业整体偏低甚至某些企业为负值的利润现状也决定了林业企业激励方式多元化的不现实性。

组织结构因素 (itl) :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后果是信息传递的滞后甚至偏差, 由此产生生产活动和管理效率低下, 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因此可以用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与在岗总人数的比值作为信息传输损失的近似替代。

纵向一体化意愿 (vi) :选择木材价格指数与林产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营林生产与林产品加工之间的关系, 该指标越大反映营林生产对加工业的纵向控制越强, 加工业对营林生产的依赖性越强。木材价格越高, 由于可以节省交易成本, 加工业投资营林生产的意愿就越大, 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就越强。由于该指标用价格和价格指数来衡量, 因此, 该指标同时也能够反映出林业企业的价格调整行为。

退出壁垒 (fp) :由于本部分的分析是基于莱宾斯坦的人类行为理论的分析, 所以在这里仅考虑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问题, 不考虑沉没成本或制度性壁垒, 用天保工程下岗累计安置人数表示。

外部性 (ex) :林业的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公益林生产上, 因此可以用营林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表示。

政府干预 (fr) :一般用政府对某产业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或公务员总人数表示, 这里用机关人数占各森工集团总人数的比重近似代替。

3. 模型设定。

计量经济模型为能够同时反映时间变化趋势和截面差异的Panel Data模型。被解释变量即管理效率为利用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得到的X非效率值, 解释变量共有8个。根据以上分析,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管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Panel Data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 xe为X非效率值, 截面个数为83, 时期数为7, 通过计量经济检验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四、结果分析

1. 在岗平均人数的影响。

在岗平均人数 (lab) 对X效率的影响为正, 显著水平为1%, 表示在岗平均人数增加1%, X效率平均上升0.0985。该系数表明林业企业劳动人数与管理效率负相关, 实际上反映的是目前林区林业企业劳动者数量和质量方面的人力资源现状。从2003年到2009年, 林业企业年均在岗人数分别为6096、5944、5562、5175、5011、4391、4213, 平均为5199, 年均下降5.9%;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从2003年的23%、2004年的24%、2005年的25%变化到近年的27%, 尽管变化不大, 但仍出现了小幅的上升趋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7年来的劳动者数量有所降低, 质量有所上升, 同时从另一个方面, 也验证了国有企业改革中实施减员增效措施的合理性。

2. 代理成本的影响。

加工业国有产权比重 (ac) 对X效率的影响为正, 显著水平为1%, 表示国有产权比重下降1%, X效率下降的平均值为0.0844。结果显示, 代理成本对管理效率存在显著负向作用, 即较高比例的国有经济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2003-2009年东北国有林区工业国有产权比例平均值从72.6%下降到57.9%, 年均降幅为5.4%, 虽然国有产权比重下降趋势较明显, 但平均值为62.65%, 国有产权的比重仍很高。因此, 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必须降低森林工业的国有经济产权比重, 缩短委托代理链条, 减少代理环节。

3. 激励强度的影响。

工资总额 (inc) 对X效率影响为正, 显著水平为10%, 表示通过增加工资这种激励方式未能降低X效率, 即目前的激励强度对管理效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对于国有森工企业的员工, 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员工, 压力较小, 稳定性较高。由于他们不直接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因此对他们的边际贡献即努力程度很难测度, 尤其是随着林业产业整体规模化的改革, 员工的考核、激励和监督的成本会上升, 而森工企业的管理者倾向于通过提高报酬以激励员工, 但是由于惰性的特征, X低效率有了成长发育的土壤。可见, 这种措施不但未能到达预期效果, 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 激励的效果取决于员工个人主观对个人努力水平的追求, 只有当个人面对足够大的冲击时, 个人的努力程度才会有所调整, 管理低效才会下降。由此, 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林区改革在充分重视森工企业层面的同时, 不能忽视员工个体层面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 只有让员工 (管理者) 明确认识到这种改革涉及到了个人的切身利益, 才会提升个人的努力程度, 从而形成自下 (个人) 而上 (森工企业) 的全面的根本性的管理效率的提升。

4. 组织结构的影响。

信息传输损失 (itl) 对X效率的影响为正, 有85%的概率可以认为信息传输损失提高1%, X效率平均上升0.0150, 即林业企业组织结构的低效导致了管理低效。目前林区林业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沿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直线职能制形式, 几十年来虽然有了一些改变, 但实质上仍没有较大的突破。重复的机构设置、层级较多的管理机构、划分不清的职责分工、联系较差的横向部门沟通, 导致林业企业组织机构冗繁, 由此造成信息传输的延缓、损失甚至扭曲, 从而助长了官僚作风。尤其是中层管理人员往往为追逐自身利益, 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游说高层主管与建立人际关系网等非生产性活动上。这不仅会使企业高层在信息失真的干扰下, 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且企业将大量人力和物质资本耗费在非生产性活动上, 必然导致生产性活动的效率损失。

5. 纵向一体化意愿的影响。

纵向一体化意愿值 (vi) 对X效率的影响为负, 显著水平为1%, 表示纵向一体化行为增加1%, X效率下降0.3298, 该系数反映的是纵向一体化对林业企业管理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从2003年到2009年, 林业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意愿值为5.12、5.34、6.02、6.97、8.25、7.63、7.38, 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年均增长为6.7%。这些数据说明目前东北国有林区营林生产企业与加工企业间进行纵向一体化具有可行性。

从东北国有林区的现实情况看, 国有森工企业内营林、采运和加工之间存在纵向关系, 但是这种关系是政府行为的强制结果, 并不是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自发的的一种企业形态, 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不可能产生应有的高效率。因此, 林业企业之间真正的纵向一体化经济的实现有赖于林业产业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林业市场完善的交易制度。

6. 退出壁垒的影响。

天保工程累计安置下岗人数 (fp) 对X效率的影响为负, 显著水平为1%, 表示天保工程累计安置下岗人数增加1%, X效率下降0.0535, 该系数反映的是企业退出壁垒对X效率的显著作用, 即安置的下岗工人越多, 企业的社会负担就越少, 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减弱了管理低效。目前, 天保工程累计安置下岗职工458194人, 7年间平均安置人数为66760人, 安置人数的年均增长为3%。可以说, 天保工程减轻企业社会负担的效果是显著的, 国有森工企业更应以此为契机,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自身的建设和调整。

7. 外部性的影响。

营林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ex) 对X效率的影响为正, 显著水平为1%, 表示营林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增加1%, X效率上升0.0521, 该系数反映了营林生产的外部性对管理效率的显著的负向作用, 即营林生产的外部性越强, 林业企业的管理效率越低。从2003年到2009年, 营林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83.6%、81.9%、81.7%、74.3%、77.0%、75.6%、41.4%, 受国家林业产业政策的影响, 2009年森工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显著提高, 尽管如此, 营林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年平均仍高达73.7%, 森工固定资产的投资的比重平均仅为22.3%。这与林业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困境是高度相关的:1998年的洪水使国家认识到林业的重要的生态地位, 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2008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木材产业, 使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又重新认识到林业的重要的经济地位, 出台了林业产业振兴计划。这表明了政府对林业产业进行扶植的意愿, 但也充分说明林业政策制定的不稳定性和短期性。林业的生态地位毋庸置疑, 尤其是东北国有林区, 但是亦不能忽视产业的发展,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作用发挥的基础和保证。作为东北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 既要发展生产建设林区经济的同时又承担了生态建设的功能, 显然违背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目标, 为了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重目标, 势必会增加运营成本, 降低企业内部效率。

8. 政府干预的影响。

政府干预 (fr) 对X效率的影响为负, 显著水平为1%, 表示政府干预对林区管理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这与东北林区林业企业的现实情况是相符的。在森林资源管理方面, 地方政府负责组织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生态消费的公共物品;在林区森工企业转制过程中, 地方政府承担森工企业的亏损如银行贷款、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社会最低保障费用的支付等社会负担;为林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开发、金融保险、房地产及相关的咨询, 推动林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际上, 体现了地方政府在林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地方政府的有效干预, 会降低森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从而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同时也说明目前林业企业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干预低效。

五、结论

综上, 随机前沿成本模型的结论显示,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的X效率值均大于1, 即林业企业均未达到其成本前沿, 林业产业运行存在管理低效, 但是这种管理低效年平均值呈现下降趋势。从区域差异上看, 管理效率最低的是大兴安岭林区, 最高的是黑龙江林区, 内蒙古林区和吉林林区管理效率值相近, 处于中等。进一步, 根据莱宾斯坦的X效率理论, 利用Panel Data模型, 分析林业产业管理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提升林业产业管理效率的途径包括减少林业企业劳动者人数、降低工业国有产权比重、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增加营林投入和提高政府的干预有效性。按照系数绝度值的大小即对管理效率影响的强弱程度, 这些途径的排序为提高产业纵向一体化水平、减少林业企业劳动者人数、提高政府的干预有效性、降低工业国有产权比重、减轻企业社会负担、增加营林投入、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产业管理 篇2

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社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决策者进行成功规划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数据与信息,决策比猜想好不到哪儿去,并且很容易出错。经济与社会数据很多,也相对比较可靠与容易理解。环境数据与信息则要困难得多,综合、及时、高质量的环境信息依然非常稀缺,获取合适的信息不仅十分困难,而且代价也很大。

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思维的材料,所谓思维,是指发生在人脑中的信息变换,亦即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思维有三项基本因素,这就是思维主体,思维工具和思维材料。思维主体是指人脑及存在于其中的意识;思维工具就是逻辑(包括形式逻辑,归纳逻辑,数理逻辑和辩证逻辑);思维材料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所提供的大量客观事物的形象。而客观事物的形象是通过信息被人脑所感知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人脑不是直接反映客观对象,而是通过接受与处理客观对象的信息来反映对象的。直接接触客观对象信息的是人的感官,感官把外部事物的信息摄取下来。人脑及其意识处理的是感官神经系统送来的信息。信息不仅是思维的原材料,而且还推动着人脑思维活动的发展,决定着思维的方向和结果。一般说来,思维频率与信息量成正比。没有信息,管理者的思维活动就不可能开展。

然而信息在社会中却很散乱或者说是很难去寻找到合适自己的信息。比如说一个人找工作他可以到网上去浏览寻找是否有合适自己的专长的工作,但是招聘网上的工作都是没什么分类的工作,几乎把所有的广告都汇集到了一起,这样就使得寻找工作的人很难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再比如一些小型的工厂在生产出产品后都困扰的问题是没有销路;农民找不到当年最适合的种子……..假设我们创建一个信息管理公司,收集社会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并把所有有用的信息加以整理,使得人们利用会方便很多.信息管理公司主要分收集信息部门,整理信息部门,公布信息部门,信息及时更新部门。

首先要建立一个收集信息的部门,而此部门的关键就在于要联系和关注生活中的一切情况和信息,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即时信息,也可以和社会上的公司,企业以及一些有助于社会发展的部门进行联系,从中收集到可以帮助人们的信息。

其次就是建立一个信息的整理部门,对收集来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分类。整理部门可以下设几个小组,比如和农业组,工业组,社会组……然后就可以把农业类的信息交给农业组进行整理,企业的相关招标,出售等各种信息就交给工业组整理,而同样社会中的各种相关信息就可以交给社会组进行统一和归类…… 然后还需要建立一个对即时信息进行发表的部门,可以通过

网络,报纸,杂志等手段。我们不但要收集信息,还要让信息得到流通才是真正的让信息发挥到应该有的作用。而且使得信息流通到顾客或者需要这些信息的人手中更是我们获得利益的主要方法。

最后就是建立一个将过时或过期的无用信息进行删除和重新整理的部门,以免一些废旧的信息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使用。

公司讲求的是速度和时效性,对一些信息的整合和处理最多不能超过一星期(当然一些和企业相关的信息则可以是永久性的)一旦过期有时侯不但影响人们的利用情况,有时候还会使得人们犯错误。

来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吧: 比如我们的收集部门有一个木材的供销商,他有一批需要出售的木材,但是却没有销路,他就可以委托我们帮助他把这批木材需要出售的消息发布出去,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挂挂一个网页,做一份报纸,其中涉及到这份木材的消息或者以一些其他的方式传播出去.而且要求发布的范围广泛,发布的时间及时,保证供销商的信息能够及时的让正确的人得到这份信息,从而能够使得供销商的木材销售出去.从社会上的角度来看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各种信息,这就要求人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用的信息,因此信息管理公司具有很大的市场,无论是从企业还是生活中.但是信息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大,无论是从信息的收集方面还

试论校办产业管理改革 篇3

关键词:校办产业;改革

学校校办产业管理是学校改革之后的衍生品,进行校办产业管理改革符合我国国情,是顺利开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在学校创办的早期,校办就开始依托于学校,但在某些方面缺乏独立,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一、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学校设置大同小异,而校办的设置也是建立在学校的框架内的,虽然有的小学校办的名字不同,但机构的设置以及作用几乎是相同的。这也就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校办体制不健全、机构设置不清晰、这会直接导致责任归属不明,管理遭遇困难。正是由于这种管理混乱,专业人士发现,一些校办出现了人才匮乏、留不住人才等局面,校办同学校一样,也需要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既能教学又能经验的得力干将,但是由于一些上级主管部门的不重视,很多校办人才精力不足、技能不够,给校办体制改革多少带来一定影响,人才的匮乏导致资源配置不足,不利于学校长久的建设和发展。而笔者发现,虽然在个别的学校有相关校办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因为校办用人体制存在问题,一些人才即使想进行创新也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导致人才流失,留不住人学校校办的管理就进行不上去,缺少独立的机制体制员工也无法施展抱负,学校改革成果无法随之推进。校办产业从创办以来,改革最大的难题就是资金的短缺,资金的来源审批在于学校,但是有的地方校办产业又脱离于学校存在,学校不敢予以资金,资金的审批也不健全,这也导致校办改革间接难以进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校办产业的一些审批制度存在多层管理,多龙治水极其容易导致群龙无首,如此一来,校办改革无法开展,改革进度就是无法推进。

二、校办产业管理改革对策之我见

校办产业管理改革是必然的,如何进行改革也成为我们今天的首要论题。搞好校办产业,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伴随着校办产业管理的相关问题出现,我们发现如何更好的进行校办产业管理改革更加的迫切。笔者认为,想要推荐学校校办产业管理改革之步伐,最先要做的,就是要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合校办产业管理改革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校办产业更蓬勃、更好的发展,为此,学校要坚持严格管理的政策方针,联系好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各个机构、校办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促进改革。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本着学校发展为主的原则,要统筹各个机构之间的利益,明确上级各项规定、各方权利和责任,建立科学的改革体系。另外,学校也要充分认识到,校办产业要继续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作用。不光是要靠清晰明了的制度,人才才是校办产业改革的主战场,良好的人才运行机制,能够给予校办产业良好的创新改革氛围,校办产业发展速度的快慢、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观念的更新程度。只有政府和各级领导的思想观念统一了、更新了,才能为校办产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以及为校办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才能使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转化速度,才能做到人、财、物有机结合,高校校办产业才能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走出封闭的小圈子,面向市场竞争的大舞台。因此,高校各级领导一定要在观念的更新上,必须破除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校办产业规范管理工作达到预定目标,促进校办产业健康发展,有效规避高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校办产业,涉及教育、科技、经济等诸多领域,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学校应该放宽限制、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允许社会企业入股校办企业;同时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应该满腔热情、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校科技产业工作,及时解决高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为校办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剥离与学校的“母子关系”,使校办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纳税、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对此,发展科技产业,要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要限制兴办那些脱离学校学科优势,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经济效益低的科技企业;对长期亏损、无投资回报的科技企业,要坚决予以撤并或退出。现有其他类型的企业,也要进行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和清理整顿。

校办产业管理改革已经走入深水区,校办产业问题已经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校办产业在社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文化与校办产业文化相结合,发挥最大效能。

参考文献:

[1]樊秀萍、赵秋雁.高校资产经营公司有限责任的思考[J].当代经济科学,2008年

[2]荣泳霖、王涛.高校企业管理要上新台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研究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担负着培养社会创新型以及高水平人才、促进科学术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校校办产业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的高校的发展, 更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及文化提高。

一、高校校办产业现状

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为高校提供的坚实的经济基础,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截止到现在, 由高校校办企业共有5000多家, 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科研转化, 培养人才, 增加国家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大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密切结合, 共同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品。鼓励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创办各种形式的高校技术产业。”高校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也逐渐兴起, 随之出现了大批高校科技企业, 像清华紫光, 北大方正, 交大开元等等这也备受瞩目的高校企业。这些企业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和对相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 全国高校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 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划转,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产业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 从整体来看, 即便出台了相关制改政策,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产业发展并不好, 整体高校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其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方面。

二、高校校办产业普遍存在问题

(一) 市场环境、政策影响较大

我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优势, 在一些项目上的多多少少的都会出现了产业雷同的情况, 但是有些校办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原本是可以作为同行业内的互补者, 相互借助优势, 却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力, 同时也浪费了生产要素和资源, 往往会出现相互打压, 明争暗斗的局面。也由于国家政府在统筹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出现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的投资和建设的现象, 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一些校办企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比如, 近年来, 国家对高速路等投资锐减,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禁止政府楼堂馆所建设等政策的出台, 对一些有设计、监理企业的校办产业影响较大, 导致这几类企业项目萎缩, 合同减少, 收入上不去。

(二) 产权不明、归属不清

产权包括债权、物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产权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也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基本的问题。在创办校企初期, 许多高校校办企业的资产大都没有经过法定的登记、评估, 归属也缺乏合法的手续, 也没有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划分, 对专利, 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也都没有经过评定, 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归属不清的问题也导致了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中出现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并且愈演愈烈, 校企分开应该包括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分开, 再《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要求学校要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账分开来建立, 经营性资产要全部划分到学校的资产经营公司。近年来, 教育部对高校校办产业提出规范化建设要求, 很多企业进行了改革体制, 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有一些由高校校办企业持股或占股权大的, 高校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 高校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二级法人, 代表高校开展经营活动, 并不是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导致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不是产权关系而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高校校办企业大多数都是高校的全资企业, 全国大多数的校办企业都是高校为单一投资主体的结构, 这样会使高校直接承担风险, 一旦高校企业出现经营不善, 倒闭等经济风险, 高校也会有很大损失。高校自身的属性, 缺乏面前市场的竞争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取向, 比较难适应现在市场竞争, 管理者主要是学校领导, 也难以担负起因经济风险带来的责任。

(三) 行政化管理尚存

高校校办产业在最开始创办的时候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解决学校人员工作问题, 所以学校里一部分老师或者科研人员在学校企业“双肩挑”, 不仅在教学、科研上担任工作还在高校企业里担任职务, 这样给双方都带来了一些弊端和不利影响。一方面, 高校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搞好教学工作, 这样很难两边都兼顾, 老师和科研人员很难专注于学术和科研, 丢了本职工作, 本末倒置;另一方面, 虽然目前高校采取了校企分离、独立管理的模式, 但是企业里事业编制的职工工资仍由高校负责发放, 这样会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 没有薪资的激励, 就缺少了工作动力。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大多数都是由学校任命, 他们代表着学校利益, 直接对学校的领导、校务会负责, 这使企业缺乏自助经营权, 由学校掌权,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带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

学校与校办企业保持这种密切关系, 在校企创办初期, 对校办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在企业创办初期, 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也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完成顺利转化, 但当校办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作为经济主体,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策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样的关系反倒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为高校与企业在工作重心, 追求目标, 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教育部相关核实, 大部分直属高校已经撤出了校级领导在高校校办企业中不合规定的兼职, 资产公司董事长仍由学校主管产业的领导继续担任, 逐步撤出其他校领导在企业的兼职。主管产业的领导实际上是代表高校作为经理人出现的, 而高校委派的处级干部担任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 在“重大”经营事项, 尤其是重大决策过程中, 这种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现“一个声音”, 大部分校领导对企业工作不了解, 无法及时做出正确觉得, 往往会延误决策, 这将可能出现损害企业及债权人利益的情况, 影响学校企业的正常经营。

(四)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企业受平均主义思想和学习行政管理干预的影响, 高校企业激励机制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实行的是比较平均工资制度, “工资+奖金”制度, 在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工作量, 工资水平是差不多的,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 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无法激发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重要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个人价值得不到物质上的尊重和肯定, 时间长了, 积极性就有可能会演变成消极, 甚至会采取其他手段获取利益, 这样损害的不仅是集体利益, 更是学校和国有资产收到损失。

不仅缺乏激励机制, 在约束机制方面也不健全。近年来, 在顺应时代的发展, 校企纷纷进行就改制, 建立了“三会”, 分别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虽然约束机制的建立代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学校校办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 导致学校的股东权利与学校的行政权力划分模糊, 在对学校企业的管理上无法摆脱高校的行政影子。并且这样的企业, 还无法实施应有的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 决策效率低, 这样的情况在各个高校企业普遍存在。

三、建议

(一) 加强宏观调控

在新政策下, 校办企业坚持“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坚持不仅产学研结合还要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 来制定科学教育政策, 使产业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发展、改革和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中要坚持“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 逐步完善”的思路, 通过规范化管理、深化制度改革, 促进和实现校办企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并且高校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未来环境的预测, 利用合理客观的方法对高校校办企业未来环境中的未知可能和不确定性作出假设, 这在环境分析中是非常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 因为预测的准确度会决定了高校企业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预测的差距越大所承受的风险可能就会越大, 甚至关系到校办企业的前途命运, 所以高校校办企业不仅要审时度势分析目前环境和市场形势, 还有预测未来环境, 比如对国家、地区、产业以及相关市场的分析预测, 了解相关变化对政策以及高校企业的影响。

(二) 规范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与审批机制

由于高校企业的性质, 高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学校的在职教师、科研和学院管理人员出身, 没有受过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缺少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资产经营公司应建立相关决策和审批程序来规范当企业有重大经营行为。“重大经营决策”涉及范围有股权变动、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筹资和融资、对外投资、大额固定资产添置、各种资产损失处置、以及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等企业相关重大事项。

(三) 建立业绩考核机制

建立合理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机制, 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增强经营者考核的约束机制, 有利于企业保值增值, 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高校校办产业下投资的企业种类多, 有大学科技园区等的产学研平台, 有出版社、书店等的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企业, 有软件公司、设计院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建立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制度, 应科学设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经营业绩, 引导企业科学发展。主要应包括以下思想:一是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二是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股权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来依法考核企业业绩情况;三是按照企业所属行业和类型, 承担学校任务情况, 企业资产基础的不同水平, 实行科学分类考核。

(四) 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在高校企业进行一系列改制的今天, 对企业的监督机制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内部监督为主, 外部监督作为辅, 从而来限制高校对校办企业过度的行政干预, 最终达到完善校办企业组织结构的目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完善企业“三会”的地位和职能, 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结构, 建立各个部门相互协调, 做好本职工作, 平衡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的管理体制;外部监督机制则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第三方机构以及学校工会组织等对校办企业进行的辅助监督。

因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干预和平均思想影响, 所以激励机制也是发展动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从目前来看,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改革报酬制、股权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和职位激励等几种是目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 校企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企业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五) 建设科技企业核心能力

高校企业逐步面向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和生存, 关乎企业今后的命运, 在现今时代背景下,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特点, 塑造核心竞争力。依据高校优势, 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 高校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丰富的科研技术形成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有利于企业在长时间内有占有先进技术, 再提高管理竞争力, 通过企业决策、内部协调管理是校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样不仅发挥了学校的功能, 使学校高知人才通过实践积累创新知识, 又增强了企业的优势, 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四、小结

高校校办企业在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和经济贡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高校和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高校企业长时间因管理问题和运作方式上积累的风险和低迷的经济效益, 使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出现很多弊端, 虽然高校校办企业经过一系列改制, 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贯彻到底, 应该因“企”制宜, 依据自身特点, 加快高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完善企业激励监督机制, 走出目前这样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的境地, 为高校校办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对如何解决校办企业目前的现状,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推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快速发展,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我国高校产业已经建立了几十年, 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对高校以及社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随着国家体制的深入改革, 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漏洞。本文将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在企业改制后, 在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校办产业, 是高校产业以及经营性资产在生产实践、人才培养、科研转换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好的指导与支撑。

关键词:高校行政,高校产业,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竹节.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04) .

[2]李敏.我国高校企业改制的模式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朱元祥, 李伏贞, 张静晓.高校企业分类改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03) .

[4]王雷, 王媛媛, 刘心蕊.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5 (7) .

[5]蔡 (韦华)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

文化产业管理案例---丹麦 篇5

一、丹麦文化产业立足文化市场

丹麦认为文化产业有以下三个共同点:

1、立足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是在文化市场内经营文化艺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这些市场具体包括:音乐、剧场、图书出版、视觉艺术、电影音像、印刷传媒、广播电视、建筑、设计和大众娱乐场所等。

2、对广义文化产业概念的认同。国际社会一般认为文化产业不只是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是一个多门类、多层次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体系。以电影为例,丹麦的电影产业不仅指电影的制作与发行,还包括导演、剧作、制作公司、制片厂、剧院和发行公司等中介机构和相关市场的开发。

3、私营文化公司是研究重点。丹麦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是私营文化公司,主要包括以文化为导向的文化推广商(如电影制片公司、私立博物馆、美术馆、剧院等)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经纪商(如唱片公司、大众媒体、文化中介公司等),不包括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公共电台、电视台、艺术教育和培训中心等公众及政府支持的文化设施和机构。

二、丹麦的文化产业结构

根据丹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0年丹麦文化产业共有约17,000家公司,营业额近780亿丹麦克朗,占全国私营企业营业总额的4%,创造了59,107个工作岗位,占私营企业就业总数的5%。文化产业出口约占私营经济出口总量的4%。

按上述统计,丹麦文化产业在总产值和就业率方面都超过了医药卫生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就如何界定文化产业并研究其产生的市场效益仍有很大困难。总的来说,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对纳入丹麦文化产业的公司有严格的规定,这些公司必须以经营相关文化产品和市场为主要业务;

第二、接受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的文化协会和基金会不纳入文化产业之列。如丹麦电视广播公司和电视二台,这些机构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官方或公众性商业行为不被纳入文化产业;

第三、在丹麦,相当一部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尤其在音乐、文学和电视广播市场尤为突出,很难准确划分经营这方面业务的公司并研究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第四、文化产业与其它各产业相互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对一些行业,如旅游、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带来大量商机,甚至直接影响丹麦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丹麦著名的趣沃里游乐园既属于丹麦文化产业也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根据丹麦文化部公布的资料,丹麦文化产业的核心行业包括:

图书出版市场:丹麦最大的出版企业GYLDENDAL公司自1770年就开始经营图书出版业务,其图书贸易额曾一度在丹麦文化产业中占首位。近年来,丹麦的图书出版和贸易行业不断整合,与6年前相比,出版商的数量减少了25%。图书贸易方面,GAD、USCK及BOG OG LDE等几个公司控制着全国76%的市场。目前丹麦正试图打破这些公司对图书贸易行业的垄断,讨论取消图书贸易固定价格制度。

电影市场:丹麦电影的发展水平很高,主要表现在故事片的制作。丹麦动画片、记录片和电视剧在斯堪的维亚半岛和欧洲也有一定的市场。由于欧洲电影市场有很强的互补性,近年来丹麦电影开始关注国际市场,1999年丹麦电影用于开拓国际市场的经费达1亿克朗,同年丹麦电影产业总产值达49亿3千2百万克朗,比1992年增长了75%,占当年丹麦文化产业总产值的6%,就业人员为3566人,其中25%的产值来源于出口创汇。丹麦电影公司大部分都加入了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协会,其中最大的电影公司Nordisk在丹麦制作电影已有近100年历史,现属于丹麦艾阁萌集团。丹麦电影产业市场由一些大公司控制,一些中小公司主要经营广告和电视制作等业务。

音乐市场:主要涉及音像市场和音乐演出两个领域。丹麦的音像市场包括唱片录制和发布、录像和录音带生产及音像店的管理等。1999年全球音乐产业总产值约380亿5千万美元,增长率为3%,其中丹麦音乐产业总产值52亿6千1百万克朗(约合8亿6千万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92%,占丹麦文化产业总产值的7%,其中出口创汇5亿克朗,占丹麦文化产业出口创汇总值的3%。丹麦的音乐产业主要被一些跨国公司,如索尼、EMI、维珍、CMC和环球音乐控制,本国音乐产业总产值主要受益于对国外音乐产品的消费。在音乐演出方面,丹麦有著名的音乐厅、音乐推广商并定期举办一些全球知名的艺术节,如罗斯基尔得国际摇滚音乐节、哥本哈根爵士音乐节和奥胡斯艺术节等。近年来,丹麦音乐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光环效应带来的巨大影响让本国的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看到了国际市场的巨大潜力并将进一步开发国际音乐市场作为下一步的发展目标。

广播电视市场:丹麦有多家公众和私营电视台,其中两家全国性公众电视台,丹麦国家广播电视公司(DR)和丹麦电视二台(TV2)的收视率达到了40%。尽管它们未被列入文化产业但仍在丹麦广播电视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三台(TV3)和丹麦电视台的收视率只占约15%。由于近年来丹麦电视广播机构把很多节目的制作权交给制作公司,一些规模较小制作商的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戏剧市场:丹麦皇家剧院和地方剧院等公众剧院在丹麦的戏剧行业占统治地位,私营剧院很难与之竞争。这些公众剧院并未被丹麦政府纳入文化产业,政府主要资助它们组织专业性的戏剧创作。丹麦的私营剧院主要演出音乐、歌舞、讽刺剧、轻喜剧等,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家私营剧院Privatteatret和Det Ny Teater于2002年联合组织了一台大型文艺演出“歌剧印象”,总预算达1亿克朗。此外,丹麦一些知名的文化和会议中心,如奥胡斯音乐厅、维伊勒音乐厅和奥尔堡会议中心等也定期组织戏剧和文艺演出。

视觉艺术市场:丹麦有数量众多的私立博物馆,如嘉士伯国际美术馆、路易丝安娜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丹麦的公众博物馆(如国家博物馆等)不被纳入文化产业,近年来随着丹麦文化部对所属文化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步开始实行多样化经营,对市场也有一定的影响。玩具制造、儿童乐园和游乐园市场:由于丹麦乐高玩具公司的影响,2000年玩具制造和儿童乐园产业占丹麦文化产业出口总额的69%。该公司根据创始人之一Godtfred Kirk Christiansen将木制玩具模型在户外展出的创意于1968年建立了丹麦乐高积木城,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了3000万游客。丹麦乐高玩具城位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北部贝伦德市,占地面积10万平米,2002年参观人数为158万,比上一年增长10%,其中半数以上游客来自外国(其他排序为丹麦、德国、瑞典、挪威)。1996年和1998年分别被丹麦最大报纸《日德兰邮报》评为“最受家庭欢迎景观”,并获丹麦消费者协会评选的唯一 “安全优质奖”。目前乐高积木城在世界上共有四处:丹麦(比隆德,1968年成立)、德国(金茨堡,1987年建成)、英国(温莎,1996年建成)、美国(加州,1999年建成)。此外,趣沃里游乐园、动物园和Bon-Bon Land等也是该产业的重要内容。

印刷、传媒市场:丹麦文化产业的支柱之一,近年来丹麦市场对报纸和日刊的需求降低而对期刊的需求有所增加。

建筑和设计市场:丹麦建筑和设计与其它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联系甚密。90年代,丹麦设计已成为全球知名品牌。

丹麦的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很相似。1993-1999年文化产业增长了29%,远远高于其它产业平均15%的增长率。文化产业的迅速增长主要由于其产品附加值,尤其在图书和报刊出版市场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出口方面,2000年丹麦文化产业出口额占其总产值的21%,稍低于其它产业平均24%的比例,另一方面,丹麦文化产业的出口额自1993-1999年增长了30%,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丹麦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

第一、无论在丹麦国内市场还是全球范围来看,随着公众收入的增长,文化娱乐支出比重的增加和文化消费时间的增多,文化消费总量迅速提高,公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尤其在电影制作、流行音乐和建筑设计等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只有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才能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第二、文化产业面临着激烈的全球化竞争。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间不同文化相互渗透,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加活跃。丹麦作为一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国家,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应该是立足国内市场,利用本国的文化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找准位置和切入点,开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市场。

第三、高科技对传统文化的支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出现巨大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其成为第四媒体,并由此产生了网上电影、网上出版、网上论坛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性产业,已经成为提供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机遇:

第一、政府鼓励文化产业发展

丹麦文化部的业务范围包括:美术、音乐、剧院、电影、图书馆、艺术教育、图书馆学、档案馆、博物馆、动物园设施、文化环境、体育、广播和版权。其经费全部或部分通过三种公众渠道筹集:税收、电视许可证收费、国家彩票和足球博彩收益。其中税收和彩票及足球博彩用来发展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电视许可证收费用于发展公众广播电视事业。为鼓励本国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丹麦文化部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调整国际文化交流及资金支持的相关机构,对现有文化机构进行合并,成立文化新设机构丹麦艺术理事会。目前,丹麦还没有出台完整的文化赞助法,但政府对文化与商业的合作关系与前景越来越重视。为鼓励社会对文化和体育事业的赞助,丹麦政府对这些赞助成本实行完全免税政策,对赞助产生的市场利润给予减税待遇。最近,丹政府已通过法案对公司购买部分文化艺术品实行减税,关于商业组织对文化机构的捐款也准备申请议会对其实行完全免税政策。

第二、世界印象

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小美人鱼……提起这些安徒生童话作品里耳熟能详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能唤醒来自童年的温馨记忆。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广受欢迎,在全球翻译成的语种数量仅次于《圣经》。丹麦人也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把这种个人的情感体验扩大为公众的集体共鸣。

举世闻名的“小美人鱼”铜像取材于安徒生作品《海的女儿》,被视为丹麦整个国家的象征。“小美人鱼”给丹麦增添了浪漫而温情的色彩,到哥本哈根看“小美人鱼”铜像,也是很多人到访丹麦的最大心愿。去年,哥本哈根市议会批准丹麦经济与商业事务部借用“小美人鱼”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意味着,在哥本哈根近百年的历史中,“小美人鱼”将首次“消失”。对于“小美人鱼”的离开,不少丹麦人感到依依不舍,但哥本哈根市市长弗兰克·延森坚定地说:“把„小美人鱼‟送去中国,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我相信她会是一位优秀的丹麦形象大使,尤其是中国人都非常喜欢安徒生童话。”

第三、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安徒生成为文化摇钱树

丹麦国土虽小,但在宣传推广安徒生时,却有着包举宇内的雄心。人们也许至今还没有忘记,在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时,世界上每一块有人类居住的大陆共同纪念安徒生的盛况。不仅如此,丹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项以安徒生命名的文化盛事。

3月29日,刚刚公布的国际安徒生奖就是其中之一。国际安徒生奖是目前世界儿童文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因其独特的地位,人们常常称它为“小诺贝尔奖”。这个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的奖项自1956年设立以来,每两年颁发一次,主要授予儿童图书作家和插图画家。今年,来自英国的大卫·埃尔蒙德获得国际安徒生作家奖,德国女插图画家尤塔·鲍尔获得国际安徒生插图画家奖。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国际儿童图书日最初也以安徒生的名义设立。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安徒生诞辰日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于1953年成立,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咨商关系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在国际儿童读物出版和研究领域拥有权威地位。

安徒生在现代丹麦社会仍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处处可见他的影子。他创作的游记和大量不同主题的童话,如今也正发挥着始料未及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丹麦的国民性,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来理解自我价值。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安徒生的名字逐渐成为丹麦的一个文化品牌。聪明的丹麦人通过经年累月摸索,把丹麦的这张文化名片变成了一棵让整个世界都愿意掏腰包的摇钱树。

不过也有人对安徒生品牌的过度商业化表示担忧。作为“安徒生大使”之一,丹麦著名摇滚乐手托马斯·赫尔米希曾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现在丹麦关于安徒生的纪念活动已经太多、太频、太商业化了。“大家翻开图书、报纸、杂志,到处都是„安徒生‟——这样会引起厌倦情绪的。况且有很多商品和行为跟安徒生的童话及作家本人完全没有关系——你可以买到„安徒生奶糖‟——这只是滥用了„纪念‟的名义而已。”

第四、丹麦的文化创意产业

在全球化的竞争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关乎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丹麦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与创造力有充分的认识。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遗余力。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带动丹麦经济发展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根据丹麦统计局的数据,1992-1998年期间,丹麦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是丹麦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1998年,丹麦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产值750亿克朗,大约占私营企业总产值的4%,其中出口150亿克朗,占丹麦出口额的4%。在提供就业方面,1998年丹麦创意产业共有企业14000家,提供了59100多个全职岗位,约占私营企业就业人数的5%。

丹麦将文化创意产业归纳为 9大领域,其中每一领域包括从产品制造、关联产业部门到相关服务的产业链的详细定义。丹麦政府选择了电影产业、音乐产业、新兴媒体的内容生产、文化产业化作为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重点领域。此外,丹麦政府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产业化以及经济发展互动,从而成为新的经济发展推动力,在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上提出了五大战略方向:

(1)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提供更多的风险资本和创投基金

(2)提供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为文化创意产业建立创新环境

(3)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4)为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环境

管理文化产业的艺术家 篇6

2004年,为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文化产业,为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广告行业等培养具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国内一些高校开设设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人们一提起管理学,首先在脑海中浮现的词就是刻板、严肃。但恰恰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很轻松、很有趣的专业。既然是与文化相关,就有许多课程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理解。比如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化思潮、影视文化、文化产业学、文化政策学、文化法学、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管理心理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管理实务等。记得一次影视文化欣赏课,老师给我们放映的是迪士尼版的《花木兰》,我觉得有些无趣,这部影片我都看过好多次了,但老师却提示我们:“注意体会这几点——异域人是怎么塑造中国女性形象的;木兰的人物性格是如何刻画的,其中又有什么转变;迪士尼版本的木兰与传统的木兰有些什么异同;影片当中有什么新颖的元素出现等。”于是我带着这些新问题去欣赏,果然,看完影片后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除了涉及文化的课程,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培养自身对文化产品和产业的敏感度,而最难的则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管理称得上一门管理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所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分普通文科类和艺术类两种,当学生毕业时也会依照专业类别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

近几年,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格外注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在这种趋势下锐意创新,其发展正日趋成熟。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有三个:一是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包括经纪人公司、广告公司等);二是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三是进入高校或科研院从事与教学科研有关的工作。

但事实上,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就业并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尤其是该专业涉及面广,就业口径虽宽,针对性却不强。针对就业面的问题,有不少学校在专业下进行了二次方向的细分,如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设出版、网络媒体编辑、传播学三个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下设文化经纪人方向。

澳大利亚葡萄产业管理现状 篇7

1 澳大利亚葡萄的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自19世纪30年代自欧洲引进葡萄种植于6个州, 且各具特色, 生产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粉红葡萄酒等不同口味的葡萄酒。西澳沿海西南角, 海洋性气候, 靠南极气候凉爽, 其玛格丽特产区自然、气候类似波尔多, 以赤霞珠、梅鹿辄、长相思著名;南澳是产红酒最多产区 (占全国40%~50%) , 其巴罗萨谷以西拉最驰名, 酒精度高, 颜色深;新南威尔士州猎人谷陈年白葡萄酒赛美蓉, 初酿成淡, 酒精度低, 陈年后风味复杂的酒;维多利亚州南部气候凉爽, 因为离南极近, 产黑比诺、霞多丽;塔斯马尼亚州生产黑比诺、霞多丽起泡酒。昆士兰州只有一个产区, 规模较小。

2 澳大利亚葡萄的科学化管理

澳大利亚葡萄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从最初的用马来耕作到机械化, 从依赖雨水到引入灌溉, 从对树冠的研究到叶面积与结果量的关系, 从传统管理到有机种植。这些变化离不开对葡萄管理的基本技术, 这些管理技术造就了澳大利亚葡萄酒的特色与优质。

2.1 根据不同气候、土壤选择适合的品种

红、白色葡萄搭配, 早、晚熟的搭配, 生产的葡萄酒以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

2.2 机械化与人工相结合, 满足葡萄的标准化管理要求

澳大利亚人力资本高, 面积较大的葡萄园其全过程均采用机械化管理, 葡萄质量相对低, 葡萄酒主要供大众消费。小酒庄在留枝、留芽、采摘时采用人工, 其他环节机械操作。保证树体的平衡生长, 保证葡萄质量, 葡萄酒用于酒庄和高端消费。

2.3 控制灌溉, 谨慎用肥, 少用农药

澳大利亚葡萄的灌溉主要是雨水, 滴灌是辅助灌溉手段。水源为水池集雨或打井 (按政府配定额配水使用水量) 。政府对地下水使用控制非常严, 是按照每年的降雨量来定额分配的。用水户对灌溉控制也相当严格, 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测定土壤湿度来确定是否灌溉, 并非盲目或根据经验来灌溉。

施肥则是通过测定土壤、树叶来确定。在肥料的使用上将修剪掉的枝条粉碎集中搅拌发酵, 施到树下表面作为肥料;将鸡粪和葡萄渣 (葡萄发酵后留下的皮、籽) 腐熟做成, 撒到葡萄树下;补充微量元素, 如铁、锰、锌等。对氮肥、磷肥等化肥施用很少, 谨慎使用。

从葡萄萌芽时就制定了病虫害防治时间表, 分阶段防控, 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在使用农药时尽量不使用同一品牌药品, 以免产生抗药性。

2.4 严格树体管理, 科学确定采收期, 确保葡萄质量

树体管理, 主要体现平衡生长, 即葡萄树生长与挂果量的协调性。冬剪时按照需要的产量、质量而确定留枝量、留芽量;对徒长枝 (未挂果) 、多余的果穗进行疏除;在果粒膨大期开始清理果穗周围的树叶, 以保证有足够的光合作用;通过控水控肥来平衡生长来减少夏季修建工作量甚至不修剪。

葡萄采收期决定葡萄的质量。主要通过仪器测定葡萄糖度;由酿酒师品尝味道;看葡萄籽的颜色、咬葡萄籽成熟度来确定最佳的采收期。

2.5 霜冻预防

霜冻是影响葡萄产量的1个因素, 主要通过以下来预防:选址到坡上;推迟修剪 (收获后) ;滴灌条件下喷淋防霜冻;预测有霜冻时直升机搅动上空气流是大型风扇安装在地里霜冻来临时吹风。

3 对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的启示

3.1 选择适宜品种, 酿造特色葡萄酒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范围大, 气候、土壤等都有一定差异, 应按照不同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品种, 比如砂土适合白葡萄、粘土或壤土适合红葡萄等, 生产出特色的葡萄酒。

3.2 减少人工管理, 推广机械化种植

随着葡萄产业的规模化种植与发展, 机械化管理对葡萄园尤为重要。从埋土、出土、除草、夏剪、打药等实现机械化, 采摘、冬剪依然人工操作, 这样节约成本且可保证葡萄的采摘质量, 从而保证了葡萄酒的质量。

3.3 控水控肥, 保持树体平衡生长

宁夏内陆, 缺水少雨, 在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灌溉是头等大事。加大节水灌溉, 特别是滴灌的实施力度, 确保灌溉通畅和灌溉质量, 以实现在节水条件下的水肥一体化, 保证树体平衡生长。

3.4 精细化管理, 科学化采收, 提高葡萄质量

葡萄园的精细化管理与葡萄的质量相关联。目前, 生产管理较为粗放, 葡萄质量不均衡影响到葡萄酒的品质。冬剪时按照所需葡萄的质量、风味留枝、留芽, 由定性生产变为定量生产;做好疏叶、疏果工作, 提升葡萄质量;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 进一步确保质量。

产业管理 篇8

目前, 江苏省一共拥有四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 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以四大产业基地为载体, 省内动漫产业逐渐向产业集群化模式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诸如产业链断裂、集群内部企业合作互补欠缺、集群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的出现。本文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管理模式。

1 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在全球动漫产业的格局之中, 美、日、韩三国一直都是“世界三大动漫国”。纵观三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史, 我们不难发现,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三国的共同特点。可以说, 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以及相应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 因为国家的相应政策、基本经济制度、动漫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及动漫产业发展基础等有所不同, 所以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1.1 美国——动漫市场为主导, 以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作为全球动漫产业的发源地、动漫产业的先行国, 美国的动漫产业政策从一开始就是以规范性政策为主[2]。也就是说, 美国政府只是在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消除障碍、疏通关系、保护知识产权等服务者的角色, 并没有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或指导意见等。动漫产业融入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之中, 其产业发展, 顺应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同时, 因为美国动漫产业是具有集中化、大批量、流水线和垄断性等特征的集群化模式, 所以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以动漫市场为主导、以包括迪斯尼、皮克斯、梦工厂等在内的享誉全球的动漫龙头企业为带动力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美国这一独具特色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其动漫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推动了众多动漫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得美国动漫产业在世界动漫产业中长期处于霸主地位。

1.2 日本——“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由于日本是以动漫产业链集群化为特点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 而本国众多中小动漫企业之间又是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因此, 形成了“官、产、学”一体化, 并围绕动漫产业链为发展中心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在日本, 学术研究的内容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南, 动漫企业是动漫市场的产业主体, 而政府主要承担着连接、调节“产”、“学”二者间的关系的作用, 恰到好处地发挥设立专门机构、保护知识产权、设立公共支持制度等作用。在这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下, 日本动漫产业迅速发展,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动漫大国。

1.3 韩国——以政府扶持为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韩国的动漫产业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本国既没有美国那样发达的动漫电影, 也没有日本那样发达的漫画产业, 本国的漫画和动画片市场几乎是被日本的漫画和动画片所占据。然而, 韩国家庭宽带网的普及率高达75%, 居世界首位[3]。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利用这一优势, 以数码计算机以及网络为基础、动漫制作技术为着力点, 实施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由于本国网络的普及以及特殊的动漫产业发展战略, 所以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动漫网络游戏的开发上。而在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韩国政府将动漫资源集聚起来, 肩负着主导动漫产业发展的责任,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 制定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 韩国动漫产业成为了政府主导型的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为适应这一产业集群化模式, 韩国形成了政府扶持主导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也就是说, 政府肩负着设立专门职能机构、给予资金扶持、提供技术支撑、帮助开拓国际动漫市场等职责。韩国的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使得其在短期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动漫大国。

2 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建立

动漫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的特征, 动漫企业的创新激励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区域动漫产业竞争力的高低[4]。在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建立之后, 动漫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将得以加强、相互合作也更加密切。这有利于降低动漫作品制作成本、有利于积累动漫专用人才资源、有利于建立和推广区域动漫品牌、有利于推动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因此, 江苏省要建立适合本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即: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省内动漫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并充分发挥市场对动漫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管理模式。

首先, 政府应当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也就是说, 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建立初期, 政府应当从资金、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大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 政府应当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分产权、规范动漫产业市场, 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成熟期, 政府完善公共交流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 让动漫市场来自发地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其次, 动漫龙头企业应当根据动漫市场的实际需要, 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龙头企业往往利用分层转包、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组建虚拟企业等形式, 在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结构, 提高专业化与协作的效率, 克服内在的缺陷, 促使产业集群向规模化、专门化、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提高整个集群的生命力和竟争力[5]。因此, 通过动漫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动漫企业,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周末资源, 还可以将中小动漫企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同时还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集群, 从而推动动漫产业链的完整化, 进而推动动漫产业集群化的成熟与发展。

在南京、苏州、常州、无锡这四大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中, 南京鸿鹰动漫娱乐有限公司、江苏天堂卡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漫奇妙动画制作有限公司、慈文紫光数字影视有限公司等动漫制作公司每年产出多部优秀动漫, 已具备了龙头企业的内涵, 能够吸引大量的中小动漫企业与之合作, 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 也不断推进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江苏省动漫品牌的建立与发展。

最后, 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 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 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 充分发挥动漫市场对动漫资源的配置作用, 不仅能够使实现动漫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而且能够使动漫企业根据动漫市场以及受众群体的实时需求, 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能够适合各个群体的动漫作品, 进而不断地占据动漫市场、扩大动漫产品受众范围, 最终推动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整体来说,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现状以及省内动漫产业集群化模式决定了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是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应该是具有江苏特色的管理模式。江苏省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定会对省内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要:被称为“绿色产业”, 即“无资源消耗产业”的动漫产业, 早已倍受各国的重视与关注。它已经渗透于传媒业、图书出版业、制造业等许多行业当中。现如今, 我国动漫产业虽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由于缺乏管理, 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本文将以江苏动漫产业为例, 旨在通过对美、日、韩三国的动漫产业集群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探究适合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动漫产业,集群化,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彭民安.论促进动漫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 2007 (4) .

[2]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 2007 (8) .

[3]杨永安.基于原创的合肥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1.

[4]周雪松.沈阳市动漫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09 (17) .

产业管理 篇9

1.传统区域产业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

近年来, “珠三角”企业用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工资待遇相对下降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不足, 并不是劳动力存量减少。而日益明显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正在成为外贸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对于只赚取加工费的加工贸易企业而言, 原本就十分微薄的利润被无情化解, 不少企业已到了有单不敢接、弃单止损的地步。正因如此, “珠三角”不少港资、台资企业纷纷将企业生产转移至中西部、东南亚地区。中山市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群要持续得到发展, 就必须探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和竞争力源泉。

2.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 正在走向低碳化。世界贸易领域, 各国的保护手段逐步由传统的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措施向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绿色壁垒等超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演变。以中山市出口比重较大的灯饰产业为例, 欧盟已经正式宣布将逐步淘汰白炽灯等高耗能照明设备, 以节能灯、卤素灯泡和LED灯来代替白炽灯成为欧洲居民的主要照明灯。而外向依赖度极高的中山灯饰出口仍以普通光源为主, 若不抓紧时机加速发展LED照明低碳产业, 必将在国际市场中频频碰壁。

二、促进低碳产业集聚的主要思路:产业技术升级-低碳化发展-产业集群优势

1.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向低碳型技术升级

目前, 中山市的产业集群主要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并且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 而在设计、营销、物流等环节比较落后。如沙溪的休闲服装业、古镇灯饰照明、大涌红木家具、东凤家电、黄圃食品加工等。这样的产业集群显然不具有低碳特征, 从价值上看, 也是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因此, 应大力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理念在这些传统产业领域的扩散, 促使其向低碳型产业技术升级。如在灯饰集群产业中促进LED照明技术的应用和开发, 在家电产业中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使用和提升, 在休闲服装产业中融入低碳潮流的设计理念, 在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低碳型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等。

2.大力引进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从产业关联角度考虑, 要大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强且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带动作用, 快速形成低碳型产业集聚区。一般而言, 在引进这类龙头企业过程中, 应该注意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即“引进-壮大-配套”, 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1) 引进。

产业集聚的形成总是基于一条或数条产业链的发展而成。而产业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指导最终用户连成的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网式结构。龙头企业是产业链的链主, 在产业链竞争中, 龙头企业将承载产业组织者和协调者的功能, 通过协调产业链网络中不同节点企业行为, 挖掘产业链潜力并实现集成优势。所以, 任何一条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都必须考虑链条上其它企业的利益, 从而形成链内同盟关系, 与其他产业链竞争。从这个角度看, 区域性低碳产业的竞争实质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整条产业链的竞争。

除了大力引进具有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之外, 中山市应积极培育一些地方性低碳型龙头企业, 也可以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2) 壮大。

引进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固然重要, 但绝不能引进后就止步。这正是很多地方引进龙头企业但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地方政府在引进相关龙头企业后, 应采取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人才引进等手段促使其快速壮大, 实现其规模经济效益。这样, 方能最大化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果, 进一步形成产业规模经济, 促进低碳产业集聚。

(3) 配套。

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于其生产的最初优势确定后, 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对相关企业产生牵引, 而且这种“牵引”可产生累积效应。由于这种累积因果效应不断发展下去, 便最终形成产业集聚。例如, 随着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中山, 部分与之相配套的企业, 将会围绕整车项目进行布局, 并让这些企业在中山市找到一个产业整合点, 从而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进一步完善中山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但是, 在上述过程中, 还需要完善龙头企业的产业链配套环境。例如, 产业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融资环境、大量中小企业参与产业链中良好的市场环境等。在融资方面, 由于产业链不仅是一条联结供应商到消费者的物流链、信息链, 还是一条资金链, 整个资金链都是由龙头企业从用户回笼再分别拨给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因此, 资金流转不畅, 不仅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转, 甚至还可能导致产业链瘫痪。在良好的融资环境下, 这种风险将大大降低。

3.鼓励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发投资和低碳技术人才引进

在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形成的过程中, 鼓励技术研发投资, 支持重大低碳技术创新显得非常重要。中山市政府可以项目招标形式推动当地企业进行低碳技术研究, 或创造条件使当地企业与国内外企业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开展重大技术创新研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鼓励低碳技术创新, 政府在创造条件吸引先进的低碳技术人才、建设低碳技术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作用都非常重要。

三、探索低碳产业链发展的管理模式

1.加强低碳观念和低碳制度建设

碳足迹 (Carbon Footprint) 通常也被称为“碳耗用量”, 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 了解“碳排量”, 进而去控制和约束个人和企业的行为以达到减少碳排量的目的。

政府应该在社会居民中倡导“碳足迹”理念, 广泛推介低碳生活行为, 通过居民的低碳生活行为来减少碳排放, 同时激发居民对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需求。如鼓励居民购买节能低碳型家用电器;鼓励乘坐公交车或步行上班;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或驾驶低油耗型小车;使用LED照明光源;倡导及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耗电等。

“碳足迹”作为最直观的低碳指标, 也应该融入企业的经营理念, 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企业意识到, 只有自觉承担低碳义务, 应用低碳技术, 生产低碳产品和提供低碳服务, 才能真正实现其对消费者、对国家及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目前, 中山市华帝、长青等低碳企业正在积极发挥龙头的角色, 研发和应用新型低碳技术, 不断推出节能减排的低碳产品, 大力推进中山市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政府应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起引领作用, 完善相关低碳制度的建设。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政府机构年电力消耗总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5%, 能源费用超过800亿元。因此, 政府应该建立低碳采购制度, 在政府采购中贯彻低碳制度, 发挥低碳产品应用的示范效应。2010年9月, 广东省科技厅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框架协议, 共同将中山市建设成为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旨在通过全面实施绿色照明改造工程, 做大终端消费市场, 引导和促进路灯照明企业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化, 带动LED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 政府还应在市政管理方面建立市政管理低碳化制度。如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 据估计, 我国若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 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万~6000万吨。2004年2月, 中山市政府与长青集团以BOT形式开展了“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项目”。

2.建立以低碳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激励机制

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硅谷的IT产业集聚蓬勃发展历程即是很好的例证。尽管我国目前尚未掌握一些关键的节能、新能源技术、减排技术, 如先进核技术、碳封存技术等,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新能源技术上差距要小于传统能源技术领域和其他传统技术领域。在一些重要的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的商业化应用方面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因此, 我国若有可能在上述领域有所突破, 就可能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这是低碳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作为地方政府和重要的区域经济体, 中山市应该基于国家的低碳战略, 创造良好的技术研发环境, 形成自己的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鼓励和促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低碳技术创新。例如, 激励企业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 发展低碳技术, 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 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 以增强产品竞争力等。这不仅可形成低碳新技术为引领的低碳产业集聚区, 壮大“珠三角”低碳经济的竞争力, 还能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国家在低碳经济领域国家竞争优势。

3.构建低碳技术标准和低碳评价体系

政府应制定一套完善的低碳技术标准, 建立低碳评价体系。否则低碳技术激励和低碳管理都无法有效开展。

在能效和环境监管标准方面, 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为依据, 建立了我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 颁布了《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和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中山市地方低碳产业与产品的技术标准的制定, 既要考虑国际低碳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水平, 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例如在厨电领域, 由于中山市众多厨电企业的低碳节能技术已经站在全国前列, 因此, 低碳评价标准可以指定得适当高些, 而LED照明领域的低碳标准可以稍微放宽。实际上, 近年来中山市在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同时, 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 “低碳控制体系”。例如, 在严控高碳产业进入方面, 中山市通过建立起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体系, 采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相结合方式推进节能减排。

4.碳约束管理

碳约束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市场途径, 即征收碳税;二是碳排放配额管理, 即实施碳交易。

(1) 碳税。

目前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已经征收碳税, 挪威从1991年开始对超过60%的碳排放征收了50美元/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碳税。研究结果表明, 与不征税相比, 征收能源环境税并进行税收结构调整对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正贡献。

(2) 碳交易。

碳交易的运行机制目前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 即在政府强制法规的约束下, 规定各地区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 将其按照配额分配给相关的企业或机构, 并根据一定的交易规则, 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手段将环境绩效和灵活性相结合, 使参与者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 即通过项目的合作, 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 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 CDM即是这种排放机制。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提出:加快推进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这无疑给发展碳交易指明了方向。

中山市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意识一直比较超前, 但在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性碳约束管理方面仍需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进行有益的先行尝试。如可以在火力发电行业、交通行业进行碳税试点;对燃气具、灯饰行业内的一些高耗能产品征收碳税;在一些高碳排放的行业内设定配额, 实行碳排放权交易。政府应该将碳约束目标列入阶段性发展规划, 以确保碳约束管理的有力执行。

四、提供充分的低碳产业链服务

1.培育低碳技术人才市场, 建设低碳技术交易平台与交易制度

产业集聚需要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这些市场因素包括专业人力资源市场、技术与信息市场以及相关的市场制度设计。

目前, 中山市正在积极打造低碳经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服务平台, 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中山重点支持三角镇、沙溪镇、大涌镇等镇区申报创建省级环保技术创新专业镇, 通过环保专业镇组建工作, 建立服务中小企业为目的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解决电镀、纺织、印染等行业制约节能减排存在的技术难点。同时, 为实现“绿色照明之城”的目标, 中山市建立了世界照明产业专利数据服务平台、LED产品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并且组建了半导体产业技术联盟和半导体产业协会, 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发展, 促进产业链的本地化良性发展。

从中山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看, 中山市在低碳技术市场、低碳技术人才交流、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低碳管理服务市场等诸多方面仍然显得滞后, 政府需要大力拓展服务职能, 创造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和集聚的市场化因素, 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转化, 开拓低碳产品, 延伸现有的低碳产业链, 利用关键低碳技术形成新的产业链。

2.构建低碳金融服务体系

一般认为, 碳金融是指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 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被认为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一项重要金融创新。

中山市在促进民间资本进入低碳产业方面, 有过成功案例。例如2004年中山市政府与长青集团达成总投资达2.55亿元的“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发电厂项目”。

中山市在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的碳金融服务可从如下三条开展实施:一是在传统的融资进行支持, 即通过政府主导、多渠道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各种“低碳”基金, 对低碳技术研发和低碳项目的开发进行投资;二是动员国有银行、商业银行及地方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对各大中小型企业的低碳技术应用与低碳产品开发项目直接贷款给予支持;三是尝试建立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为企业进行各种融资、产品创新以及其它企业进行低碳投资搭建平台;四是鼓励金融企业在金融服务领域进行服务创新, 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支持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发行碳债券。

3.鼓励和推广低碳管理服务

企业是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国际经验证明, 如果仅凭市场运作, 没有政策机制对节能的设备投资、技术进步、减排成本以及管理机制改进等方面进行鼓励和现实补助, 企业在大规模应用减排手段上将缺乏长期的积极性。

另外, 不同的企业或单位对能源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企业希望积极使用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以获得竞争优势, 却并不具备相应技术应用和管理能力。而低碳技术的研发单位或者某项低碳技术的先行使用者却可能具有相当熟练的管理能力。因此, 如果低碳技术使用的先行者或研发者能够给其它企业提供低碳技术应用与管理的服务, 对于低碳技术的迅速扩散是非常有利的。

低碳管理服务的形式既可以是服务合同, 也可以是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既可以是低碳技术转让后的售后服务, 还可以是非相关的企业间技术应用与管理服务。这样, 大量潜在的低碳项目、低碳技术或低碳投资机会都可以让企业在这种管理服务下得以实现。主要的形式体现在两方面:

(1) 低碳技术的应用指导

政府应打造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 一方面使企业的低碳技术需要不断地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已经研发出来的低碳技术更快地被广大企业接受和应用。

(2) 企业间的能源合同管理服务

合同能源管理是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并运用市场手段来促进节能的服务机制。节能服务企业与用户企业签订能源管理合同, 为用户企业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 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 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资金和技术风险, 充分调动用能单位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这种模式较纯粹的低碳技术应用而言, 涵盖范围更广, 服务内容更多, 能让中小企业在短期内比较快速地应用某项低碳技术, 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EB/OL].http://www.berr.gov.uk/files/file10719.pdf.Feb2, 003.12.

[2]崔成.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EB/OL].http://221.7.59.29/developforum/y2010/1002011323_cuicheng/content/000.ppt2, 010.1.

[3]刘红辉, 中山进军纯电动汽车整车生产[N].南方日报, 2010-12-14.

[4]刘可英.粤LED照明产业全国居首[N].南方日报, 2010-11-23.

[5]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6]张坤民, 潘家华, 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产业管理 篇10

1.易腐的库存。客房产品具有不可存储性。如果一间客房在某一天没有被销售出去, 那么其在这一天被使用和为酒店创造利润的机会就永远消失了。未被利用的客房, 对酒店来说即意味着机会成本, 是收益的损失。

2.高边际生产成本, 低边际销售成本。酒店客房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 而其可变成本相对较低。对酒店来说, 酒店的固定投资规模巨大, 日常维护费用较高, 相对于较高的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只是数额很小的一次性消耗品、一晚上的水电费和布草的洗涤费等。较低的可变成本意味着较高的边际收益, 客房的单位售价近似等于边际收益。

3.可以细分的市场。细分的市场是酒店实行差别化定价、开展收益管理的基础。在不同的细分市场, 即使对相同规格的客房, 宾客愿意承担的价格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来说, 酒店的宾客可以分为两类, 商务旅客和休闲度假旅客。酒店可以针对这些不同的目标市场, 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以吸引不同的目标宾客。

4.产品可以预售。酒店的客房可以通过预定系统提前预定。酒店在预定的过程中, 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因为预定客房的宾客可以在服务真正发生前的任意时刻取消预定, 而不会受到任何或只受到很小的损失。另外, 酒店必须确定预留多少产品给那些晚来预定, 却会出高价的上门宾客。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 酒店才能有效的进行需求管理。

5.服务能力相当固定, 且无法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提高。收益管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分配总量一定的, 由几种产品共享的服务能力。所以它适用于那些不能迅速调整服务能力的行业。酒店所拥有的客房数在短期内是固定的, 建筑新的客房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因其投资巨大。

6.波动的需求。顾客对酒店提供的客房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有的受所在城市旅游资源特性的影响, 有的受所在城市商务活动的影响, 有的受公共假期的影响, 还有的受特殊事件的影响。酒店可以根据过去的销售数据, 预测未来的需求情况, 更好地把握需求的变化趋势, 制订计划, 对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有效管理。

二、收益管理在酒店业的应用方法

酒店收益管理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操作:在求大于供时, 努力提高房价。在供大于求时, 努力提高出租率。由于存在着预定宾客应到未到、推迟抵达、取消、未预定宾客随即入住, 各个细分市场的客房比例, 各细分市场的梯度定价等因素, 酒店客房收益管理一般常用的收益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超额预定

超额预订是酒店进行收益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方法, 它是指酒店预订出比酒店客房总量更多的预订量, 以防止由于宾客取消订房或应到未到, 而造成当天酒店较低的出租率, 从而引起酒店收益的损失。

1. 超额预定的必要性。

(1) 提高酒店客房的出租率。对于酒店来说, 绝大多数客房都是通过预订售出的, 宾客一旦发出预订请求, 酒店预订系统就保留了该宾客入住酒店的权利。而在预订之后到宾客入住当天这一段时间内, 宾客可以在任意时刻取消预订, 或是在入住当天最后一刻都没有出现, 却不受到任何经济损失或只赔偿很少的金额。如果不实行超额预订的话, 酒店当天肯定会有一定数量的空房, 而这些空房原本是可以出售给其他有需求的宾客的。所以通过超额预定可以提升客房是出租率。 (2) 增加酒店客房的边际收益。对于酒店来说, 维持一座酒店的固定成本是很高的, 酒店客房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成本结构, 加上酒店客房的不可储存性, 决定了酒店失去一个潜在宾客的机会成本很高。而多入住一个宾客产生的客房可变成本却很低, 所以多入住一个宾客带来的收益可以看做是酒店的净利润。超额预订成了酒店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2. 超额预定的风险。

超额预订是把双刃剑, 它既是一种增收的方法, 也是一种冒险, 超额的数量和幅度是最难于掌握的。保守的超额预订使酒店仍存在较高水平的空房浪费, 出租率不是很高, 还没有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理想状态, 激进的超额预订使酒店出现“拒住”的情况, 表现在财务上是酒店不得不对被拒绝入住的宾客做出补偿, 安排他们入住其他酒店, 或者是支付一定的违约金。从营销的角度看, 超额预定可能会损害酒店信誉, 造成宾客满意度的降低以及对酒店忠诚度的减弱。所以, 确定合理的超额预订水平, 对酒店开展收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酒店在不同的销售季节, 针对不同的团散比, 应掌握好超额预订的不同幅度。

3. 超额预定的具体方法。

(1) 掌握好团体订房与散客订房的比例 (团散比) 。团体订房一般由旅行社、商务公司或政府机关订房, 事先有计划和日程安排, 取消或应到未到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小。而散客订房随意性及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因此, 一般超额预订只考虑散客订房的比例。如果某一天团体订房量较大, 超额预定的比例可以小一些, 反之则可以大一些。掌握酒店历年的应到未到和临时取消预定客房量的历史数据, 是酒店掌握超额预订数量的一个比较好的参考依据。 (2) 掌握酒店历年应走未走宾客 (延长入住) 和随机入住宾客 (上门客) 的历史数据。酒店历年同期的应走未走宾客和随机入住宾客的数量, 同样是酒店在考虑超额预订数量时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随机入住宾客收入是酒店绝对不应忽视的。 (3) 酒店所在市场需求情况以及季节的变化。在考虑超额预订比例时, 应充分考虑到整个酒店业市场的预订情况, 在需求旺季或酒店所在城市有重大商务或旅游活动, 一般应到未到和临时取消的房量较平时低, 酒店在做超额预订时应有意识地降低超额预订比例。 (4) 酒店周边同行的预订情况。酒店周边同行的预订情况也是在考虑超额预订比例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如果周边同行的客房预订情况较好, 酒店应考虑降低超额预订的幅度。同时, 酒店应考虑到预订失信后的善后工作, 如何将宾客就近送至酒店附近规格相当的酒店?如果周边酒店均无空房, 酒店仍贸然增加超额预订幅度, 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服务质量事故。

(二) 定价政策

1. 价格歧视。

收益管理中的定价政策同传统定价政策不同。传统的定价常常是基于成本定价, 在定价时, 决策者往往考虑所定的价格是否能补偿酒店的运营成本和资本的机会成本等。收益管理中的定价政策就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价格将客房卖给宾客, 不论你的价格有多高, 只要它可以被市场接受, 就是合理的。即宾客愿意付多少, 对同一类型客房就销售不同的价格。这就是差异定价, 或称价格歧视。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细分市场设置不同的预定限制, 防止高价目标市场的顾客购买低价客房。

2. 合理的房价梯度。

基于细分市场的差别化定价策略对于提高酒店收益水平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行差别化定价, 使原本可能入住不满的客房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其他有需求的乘客, 增加了酒店的收益。酒店若想实现收益最大化, 必须设计出一个合理梯度的价格。酒店在设计梯度价格时, 应防止“套利”行为的发生, 所谓“套利”, 就是酒店对部分宾客实行低价, 他们就将其预订的客房倒手卖给那些必须付高价的宾客。

(三) 客房分配

虽然定价对酒店的收益有直接影响, 但是作出定价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反应, 所以价格水平不是酒店单独所能确定的。客房分配却是完全在酒店自己控制之下的, 因此也成为酒店实现收益最大化、使用最灵活的工具。酒店的客房总数是一定的, 在从低到高不同价格等级之间进行分配。低价客房数量多了势必会减少高价客房的数量, 影响酒店的最终收益;但是高价客房数量过多, 又有不能全部售出的风险, 造成的低出租率又会使收益很难实现最大化。所以酒店进行客房分配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预留多少客房给出高价的宾客, 这些客房是不能出售给较早预订客房的低价宾客的。对于客房分配来说, 就是在客房总数一定的前提下, 确定每个价格等级的客房预订上限, 当某一价格等级的累积预订数目超过规定的上限时, 就拒绝后来的预订请求, 但是对于高房价客房预订超过规定上限时, 一般允许牺牲部分低房价客房的分配量。

参考文献

[1]周晶, 杨慧.收益管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22-37.

[2]胡质健.收益管理——有效实现饭店收入的最大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234-259.

[3]魏卫.基于经济学基础的酒店收益管理研究[J].旅游科学, 2008, (12) :26-31.

基于产业集群的知识管理研究 篇11

关键词: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知识外溢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科学决策为导向的更具理性的经济时代,它强调经济决策必须实现知识化,这是知识经济的一大特征。今天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更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正如彼德·德鲁克所强调:“因为知识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器官是管理,仅仅管理就能使今日的所有知识成为有效。”所以,知识管理这一全新的管理理论就应运而生了,我们的研究是希望将这一理论进一步扩展到产业集群的环境中来,从集群的角度来探讨知识管理,为产业集群如何依靠知识获得持续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一、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porter,1998),它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准市场或准科层组织形式(quchi,1980)。而我国的一些学者则将其定义为,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

从上述的一般性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一个产业集群,实际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集群是一个与特定产业或者行业相联系的聚集体,这一聚集不仅仅是投入和产出的简单结合,在这一集群中,还包括物流和研发等重要的辅助性部门和机构;第二,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性的聚集体,它是由若干企业、机构和部门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例如我国浙江诸暨和大唐的袜业、嵊州的领带业、河北清河的羊绒业以及美国的硅谷、印度提若普尔的针织业等;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既区别于独立性很强的单个企业,又区别于高度自由的市场机制。

产业集群的出现导致了企业边界的强性拓展,使得企业的扩展不需要通过原来的水平或垂直购并方式进行,而是以网络化的方式来实现。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作为集群内的知识管理就具有一些与非集群内知识管理不同的特有性质。

二、集群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的特性

首先,在产业集群中,各个企业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关系,这一关系为企业的知识管理营造了一个超越企业本身的大知识环境。也就是说,这里所谈的知识管理是放在集群这个环境中来进行的。我们知道由于生产的集中,必然带来知识技术的外溢(spillover),从而使得集群中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共享性,不同企业的知识技术都可能通过集群这个平台进行交互式使用。集群内的企业在集群这个平台上,一方面将自身的部分知识技术外溢,这种外溢有可能是主动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其结果是为集群中的知识技术流动提供基本的素材;另一方面又通过这种知识技术的流动获得其他企业的外溢知识,从中受益。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知识共享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能够节省各个企业进行知识和技术积累的成本,其次也加快了各个企业的知识技术的创新步伐。

其次,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集群在地理位置上往往都与大学或科研院所相毗邻,或者说这些大学和科研院所本身就包括在这一集群中,例如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高科技园区等。这样的一种地域组合方式,为集群中企业的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为依托这些大学和科研院所,一是能使企业在第一时间获得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资讯,保证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相关知识的领先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本身的技术攻关能力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一种生产与研究相结合的开放性组织,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为企业的知识管理提供更为先进和完备的知识素材库。

再次,产业集群本身的聚集就是由于各个企业的生产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才得以实现的,这种特性也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因为在这样的一个集群中,各个企业的知识也必然具有相似性或关联性,即这一环境下的外溢知识是可以被其他企业接受的,而且也是他们所需要的,从而避免了企业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同时使得知识整合工作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三、基于集群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现存的、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目的或者用途,来进行归集、分类和分析,以便将其提升到可以和谐运作的层面上来。在集群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由于存在上述的特性,所以也有着不同于一般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的独特步骤。根据我们的分析发现,这一条件下的知识管理主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得以实现(步骤示意图见图1)。

第一步是知识的集聚。对于集群内企业来说,存在着各自专门知识相互补充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将各个企业间的知识聚合成为一个开放性知识网络。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个网络中获取知识,并将其引进加以消化,从而获得创新性知识。而传统的单个企业,由于它与外界企业间是一种纯粹的竞争关系,所以不可能形成这种知识网络,更难以从其他企业的知识中获益。

网络知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资源库,也为企业知识的提升和拓展提供了机会,从而形成了知识的规模投资效应,克服了知识技术的重复开发带来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企业的知识创新的风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为了实现集群的协同效用,会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外溢,包括一些核心的技术和知识。因为上游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产品创新,必然要求下游企业的配套跟进,而这种跟进是以知识技术外溢为前提条件的,即便是平行的企业基于合作的契约也会让知识和技术发生外溢,以满足集群的整体需要,这也是集群内企业进行双赢决策的结果。也正是由于有了前面的知识外溢,才使得知识在集群内的集聚成为可能,这种集聚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原有的知识网络得以丰富,使企业能够充分享受相互的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整个知识的集聚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集群中的知识的互联互通问题。

第二步是知识的重构。在知识集聚基础上形成的组织间的这种知识互动关系,反过来又会导致知识的重构。这里的重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分解后的重新组合,而是融入了人们的创新性行为的知识再造过程。

在产业集群中,相对成熟的知识在网络中流动和扩散,并在有效的协同环境下,被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吸收和改进。这一过程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类。一是将企业原有的旧知识与从网络中获得的新知识加以结合和重新构建,并摒弃其中的非有效成分,实现知识的二次创新。二是在全面掌握显性知识的基础上去充分认识和识别集群中的隐性知识,力促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因为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和隐藏于习俗下的隐性知识往往是精华所在,所以有必要对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和隐藏于习俗之下的隐性知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并经过细致的筛选和加工形成企业的显性知识。

通过这一知识重构的过程,可以不断充实和完善原有的知识体系,达到保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的时效性和一定程度的超前性的目的。而这些知识又会迅速转化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步是知识的涌现。在一个比较完善的集群中,能够通过知识的网络互动增加彼此的碰撞,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的知识,这一过程类似于复杂系统研究中的涌现问题,故我们称之为知识的涌现。

当集群中的知识经过前面两个步骤被集群内的企业消化和吸收后,整个知识整合的过程并没有结束。由于创新性知识多出现在知识与知识交界的地方,因此当知识在集群中充分流动和交换时,必然增加了不同知识相互碰撞的机会,从而为实现知识的涌现创造了条件。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更新,流动也会日趋剧烈,这样就会在一定的时间发生知识的爆发性涌现,形成一些全新的、以往集群所不具备的知识。而且当企业间外溢知识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同时企业的驾驭知识的能力也达到一定的高度后,那种偶然性的知识涌现则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就基本实现了对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管理工作,当然这里谈的三个方面只是其主体部分,在具体的知识管理中会由于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变化,其核心仍然离不开上述的三个方面。

四、结论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产业集群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知识技术在集群内可以充分流动,而这种流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知识技术的发展。所以,在集群内进行的知识管理,必然是要推动这种流动的加速,并在流动中实现有效的知识整合,将知识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魏守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财经问题研究,2002,(1).

3.彼得F.德鲁克等,杨开峰译.知识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金镭.论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知识整合.学术研究,2003,(23).

5.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1).

作者简介:沈玉志,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生;周平,辽宁省阜新市热力总公司。

浅析铸造业的产业集群管理 篇12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大量产业密切联合, 并在空间上集聚, 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为了改善我国铸造业落后的现象, 应促进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这是实现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1 产业集群的优势

产业集群在特定区域中, 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 并在地理位置上比较集中。有些产业集群还包括由延伸而涉及的外部科研机构, 以及知识提供机构和市场技术服务组织。

在我国铸造业中, 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并在一定范围内完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 达到节约资源,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1]。产业集群能够逐渐形成区域的特殊品牌, 这是由企业共同的生产区位形成的, 一旦形成区位品牌, 就能为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这种方式, 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对外交往, 还开拓了国外市场, 设计出合理的销售价格, 增强产业集群形象, 为铸造业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产业的高集中度, 其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 能够通过产业和区域的有机结合, 保证铸造行业在该地区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从而保证铸造业在该地区内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产业集群通过较强产业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的区域发展, 推动企业的经济增长。

2 我国铸造业的现状

我国很多地区尚未形成铸造产业集群, 只有铸造企业聚集、扎堆的状态, 并没有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2.1 铸造产业集聚状况影响生产力

我国铸造厂点多, 但是规模都比较小, 甚至有一些企业还在采用小作坊的生产方式, 这种现象与现代社会脱轨[3]。企业的层次较低, 集聚区内企业的素质良莠不齐, 相互交流间的信用机制不完善, 缺少良好的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企业内部管理较弱, 也是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治理比较混乱, 一些企业还存在严重的家族式管理问题。尤其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有些企业花钱购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生产的废品率很高, 甚至超过20%, 导致企业逐渐走向灭亡。

2.2 集聚区位同行业无序竞争, 影响铸造产业集聚效应

集聚区内存在产业结构相似现象, 各集聚区大多在地方行政区域内鼓励企业发展, 缺乏配套性, 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4]。从一方面来讲, 同行业之间缺少正面交流和合作, 缺少现代企业团队协作精神, 缺少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意识;从另一方面来讲, 同行业的产出和销售连接不紧密, 产业不完善, 企业之间的互补性不强, 没有形成集聚优势, 地区行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2.3 区域内缺少龙头企业, 无特色品牌

从铸造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企业内铸件的注册商标和知名品牌较少。这种现象影响了产品消费知晓率和市场占有率, 无法适应铸造产业的发展规模, 限制了产业集群发展。

2.4 集聚区内人员素质较差, 缺乏专业人才

我国铸造业中, 缺乏铸造技术和管理人员, 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限制了铸造企业的发展。从一些中央企业和铸造骨干企业的经营状况调查, 发现企业内的技术管理人员在总职工的比例较小, 除个别在10%以上之外, 技术管理人员的比例在总职工的5%以下。还有一些铸造企业属于家庭作坊, 企业内技术人员的数量较少, 加之企业的工作环境差, 多为体力劳动, 薪资待遇也不高, 导致很难招聘到技术工人。

3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措施

铸造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建设, 是完善产业集群治理体系相互适应的有效方式, 地方政府和骨干龙头企业应加强联动治理, 由此强化产业集群管理。政府作为公共权利和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拥有者, 应代表产业集群公共管理机构, 更好地提升和带动整个铸造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协会是铸造企业的基础, 能够有效连接政府和企业, 更善于处理政府无法管理和不便出面的事情, 例如产业集群内部的分工和合作, 确保产业集群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3.1 加强政策扶持,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在区域特定经济发展中, 政府应将重点放在铸造产业的结构规划和产业布局上, 由此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并在企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在产业布局上具有突出的优势。企业应加强宏观调控, 防止产业趋同, 以及在同区域内无序竞争。建设产业集群时, 要突出主业, 强化特色, 确保优势互补, 努力发展产业延伸链, 积极开发企业下游产品项目, 增强产业集聚的关联度。相关单位要注重铸造产业文化, 加强区域的特色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的产品宣传, 例如举办本地特色项目, 筹备区域性的专业会展活动等。

政府应重视铸造业的特色和健康发展, 尤其是部分地区的产业集聚现象影响企业竞争力, 针对这种现象, 政府应制定特殊的政策[5]。如某地的经过地方政府的干预, 在短短几年内, 形成了铸造产业集群的雏形。所以如果政府合理引导, 措施得当, 那么生产条件会快速得到改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金融、工商和对外的经济政策, 在市场经济、融资行业和代理出口中, 实行有效的政策, 共同营造利于铸造产业发展的环境,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发挥铸造产业的集聚效应, 达到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

3.2 强化产业集群工作的指导及服务

相关地方政府和铸造协会应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的重要性, 并培养和促进铸造产业集群发展, 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实现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6]。我国铸造行业将组织国内权威专家, 配合地方协会, 制定该区域特色的铸造产业集群发展, 规划能够支持的服务, 确保铸造产业集群发展真正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

在对铸造产业集群进行发展和优化方面, 铸造协会应联合政府共同完善信用担保、管理咨询及共性技术攻关等内容的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产业集群的技术开发。建立检测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和物流中心, 由此更加快速地掌握各方面内容。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共享利益等方式, 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拓展产业链, 努力打造区域品牌, 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我国铸造产业集群应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支持, 并申报一些能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课题研究项目, 举办中国铸造产业的集群高层论坛, 建立铸造产业信息交流平台, 增加企业对产业集群的重视, 支持并参与到铸造产业集群的建设中来。

3.3 重视重点铸造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相关单位应抓住品牌, 在市场和专业化生产中, 发挥龙头大户的作用, 选取特色的铸造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作为标榜, 深入分析和研究[7]。这些企业按照科学规范、合理布局的方式, 应用先进技术, 保证良好的发展环境, 支持一批铸造产业集群环境建设, 保证铸造产业集群能够由大变强。

优先选取一批优秀的铸造综合百强企业和分行业排头兵, 推动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 尤其是以中央企业为模板的骨干龙头企业, 例如一重 (齐齐哈尔) 、二重 (四川德阳) 、鞍钢重型公司、沈阳铸锻公司等。相关单位要培养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产业的辐射作用和技术规范,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销售网络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并不仅仅依靠龙头企业, 还需要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集群。企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导性的灵活专业化模式, 通过技术开发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合作, 将小而散的作坊企业联系起来, 实现零化和专业化的生产, 促进产业结构的快速提升, 增加产品附加值。

3.4 增加应用技术管理人员, 提升人员素质

企业要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确保铸造企业能逐渐由大变强。企业可以通过融资、税收、引资等方式, 吸引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各种资源, 向优势铸造企业集中, 提高竞争力。企业还要加强引资工作, 资本和技术是区域特色经济中最缺乏的因素, 所以企业应该抓住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 促进对外开放, 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 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吸引很多区外资本和民间资本, 由此兴办一批合资企业, 推动企业和国际市场接轨。

企业应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 加快资产重组速度, 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培养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企业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联合, 结合产学研, 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不断推进优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4 结语

通过分析, 可以得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集中度, 这种现象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区域经济效益, 提高铸造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仍在铸造企业聚集、扎堆状态, 这种低水平的形式没有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 所以应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从而加速我国铸造产业集群的发展, 促进铸造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实现铸造业由大变强。

参考文献

[1]刘赛业, 王伟.发展产业集群是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19) :132-133.

[2]张立波, 温平, 支晓恒, 等.发展铸造产业集群, 促进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J].现代铸铁, 2010 (1) :142-143.

[3]张立波, 温平, 支晓恒.中国铸造行业第四届高层论坛主题报告发展铸造产业集群促进我国铸造业由大变强[J].铸造技术, 2011 (12) :106-107.

[4]董寅生, 盛晓波.贯彻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促进铸造行业转型升级[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 (4) :138-139.

[5]孟宪平.我国人造板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思考[J].中国人造板, 2012 (2) :184-185.

[6]田文华.继往开来探寻铸造强国必由之路——中国铸造业第四届高层论坛主题报告节选[J].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2 (19) :201-202.

上一篇:食管离断伤下一篇:消费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