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2024-09-17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共9篇)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1

高校经营性资产, 是高校对其校办企业的投资和对其投资所形成的权益, 以及依法认定作为高校所有的其他权益。高校经营性资产是由高校代表国家, 履行出资人义务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的, 是属于国有资产。随着国家、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对高等院校的各种形式投资, 高校自身发展及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改革完善, 高校校办企业的改制也正式也开始了。近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 全国高校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担负着培养社会创新型以及高水平人才、促进科学术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校校办产业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的高校的发展, 更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及文化提高。

一、高校校办产业现状

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为高校提供的坚实的经济基础,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截止到现在, 由高校校办企业共有5000多家, 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科研转化, 培养人才, 增加国家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大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密切结合, 共同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品。鼓励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创办各种形式的高校技术产业。”高校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也逐渐兴起, 随之出现了大批高校科技企业, 像清华紫光, 北大方正, 交大开元等等这也备受瞩目的高校企业。这些企业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和对相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 全国高校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 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划转,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产业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 从整体来看, 即便出台了相关制改政策,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产业发展并不好, 整体高校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其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方面。

二、高校校办产业普遍存在问题

(一) 市场环境、政策影响较大

我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优势, 在一些项目上的多多少少的都会出现了产业雷同的情况, 但是有些校办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原本是可以作为同行业内的互补者, 相互借助优势, 却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力, 同时也浪费了生产要素和资源, 往往会出现相互打压, 明争暗斗的局面。也由于国家政府在统筹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出现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的投资和建设的现象, 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一些校办企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比如, 近年来, 国家对高速路等投资锐减,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禁止政府楼堂馆所建设等政策的出台, 对一些有设计、监理企业的校办产业影响较大, 导致这几类企业项目萎缩, 合同减少, 收入上不去。

(二) 产权不明、归属不清

产权包括债权、物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产权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也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基本的问题。在创办校企初期, 许多高校校办企业的资产大都没有经过法定的登记、评估, 归属也缺乏合法的手续, 也没有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划分, 对专利, 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也都没有经过评定, 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归属不清的问题也导致了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中出现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并且愈演愈烈, 校企分开应该包括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分开, 再《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要求学校要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账分开来建立, 经营性资产要全部划分到学校的资产经营公司。近年来, 教育部对高校校办产业提出规范化建设要求, 很多企业进行了改革体制, 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有一些由高校校办企业持股或占股权大的, 高校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 高校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二级法人, 代表高校开展经营活动, 并不是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导致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不是产权关系而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高校校办企业大多数都是高校的全资企业, 全国大多数的校办企业都是高校为单一投资主体的结构, 这样会使高校直接承担风险, 一旦高校企业出现经营不善, 倒闭等经济风险, 高校也会有很大损失。高校自身的属性, 缺乏面前市场的竞争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取向, 比较难适应现在市场竞争, 管理者主要是学校领导, 也难以担负起因经济风险带来的责任。

(三) 行政化管理尚存

高校校办产业在最开始创办的时候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解决学校人员工作问题, 所以学校里一部分老师或者科研人员在学校企业“双肩挑”, 不仅在教学、科研上担任工作还在高校企业里担任职务, 这样给双方都带来了一些弊端和不利影响。一方面, 高校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搞好教学工作, 这样很难两边都兼顾, 老师和科研人员很难专注于学术和科研, 丢了本职工作, 本末倒置;另一方面, 虽然目前高校采取了校企分离、独立管理的模式, 但是企业里事业编制的职工工资仍由高校负责发放, 这样会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 没有薪资的激励, 就缺少了工作动力。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大多数都是由学校任命, 他们代表着学校利益, 直接对学校的领导、校务会负责, 这使企业缺乏自助经营权, 由学校掌权,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带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

学校与校办企业保持这种密切关系, 在校企创办初期, 对校办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在企业创办初期, 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也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完成顺利转化, 但当校办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作为经济主体,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策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样的关系反倒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为高校与企业在工作重心, 追求目标, 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教育部相关核实, 大部分直属高校已经撤出了校级领导在高校校办企业中不合规定的兼职, 资产公司董事长仍由学校主管产业的领导继续担任, 逐步撤出其他校领导在企业的兼职。主管产业的领导实际上是代表高校作为经理人出现的, 而高校委派的处级干部担任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 在“重大”经营事项, 尤其是重大决策过程中, 这种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现“一个声音”, 大部分校领导对企业工作不了解, 无法及时做出正确觉得, 往往会延误决策, 这将可能出现损害企业及债权人利益的情况, 影响学校企业的正常经营。

(四)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企业受平均主义思想和学习行政管理干预的影响, 高校企业激励机制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实行的是比较平均工资制度, “工资+奖金”制度, 在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工作量, 工资水平是差不多的,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 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无法激发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重要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个人价值得不到物质上的尊重和肯定, 时间长了, 积极性就有可能会演变成消极, 甚至会采取其他手段获取利益, 这样损害的不仅是集体利益, 更是学校和国有资产收到损失。

不仅缺乏激励机制, 在约束机制方面也不健全。近年来, 在顺应时代的发展, 校企纷纷进行就改制, 建立了“三会”, 分别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虽然约束机制的建立代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学校校办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 导致学校的股东权利与学校的行政权力划分模糊, 在对学校企业的管理上无法摆脱高校的行政影子。并且这样的企业, 还无法实施应有的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 决策效率低, 这样的情况在各个高校企业普遍存在。

三、建议

(一) 加强宏观调控

在新政策下, 校办企业坚持“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坚持不仅产学研结合还要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 来制定科学教育政策, 使产业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发展、改革和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中要坚持“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 逐步完善”的思路, 通过规范化管理、深化制度改革, 促进和实现校办企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并且高校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未来环境的预测, 利用合理客观的方法对高校校办企业未来环境中的未知可能和不确定性作出假设, 这在环境分析中是非常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 因为预测的准确度会决定了高校企业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预测的差距越大所承受的风险可能就会越大, 甚至关系到校办企业的前途命运, 所以高校校办企业不仅要审时度势分析目前环境和市场形势, 还有预测未来环境, 比如对国家、地区、产业以及相关市场的分析预测, 了解相关变化对政策以及高校企业的影响。

(二) 规范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与审批机制

由于高校企业的性质, 高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学校的在职教师、科研和学院管理人员出身, 没有受过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缺少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资产经营公司应建立相关决策和审批程序来规范当企业有重大经营行为。“重大经营决策”涉及范围有股权变动、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筹资和融资、对外投资、大额固定资产添置、各种资产损失处置、以及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等企业相关重大事项。

(三) 建立业绩考核机制

建立合理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机制, 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增强经营者考核的约束机制, 有利于企业保值增值, 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高校校办产业下投资的企业种类多, 有大学科技园区等的产学研平台, 有出版社、书店等的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企业, 有软件公司、设计院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建立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制度, 应科学设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经营业绩, 引导企业科学发展。主要应包括以下思想:一是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二是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股权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来依法考核企业业绩情况;三是按照企业所属行业和类型, 承担学校任务情况, 企业资产基础的不同水平, 实行科学分类考核。

(四) 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在高校企业进行一系列改制的今天, 对企业的监督机制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内部监督为主, 外部监督作为辅, 从而来限制高校对校办企业过度的行政干预, 最终达到完善校办企业组织结构的目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完善企业“三会”的地位和职能, 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结构, 建立各个部门相互协调, 做好本职工作, 平衡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的管理体制;外部监督机制则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第三方机构以及学校工会组织等对校办企业进行的辅助监督。

因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干预和平均思想影响, 所以激励机制也是发展动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从目前来看,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改革报酬制、股权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和职位激励等几种是目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 校企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企业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五) 建设科技企业核心能力

高校企业逐步面向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和生存, 关乎企业今后的命运, 在现今时代背景下,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特点, 塑造核心竞争力。依据高校优势, 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 高校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丰富的科研技术形成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有利于企业在长时间内有占有先进技术, 再提高管理竞争力, 通过企业决策、内部协调管理是校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样不仅发挥了学校的功能, 使学校高知人才通过实践积累创新知识, 又增强了企业的优势, 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四、小结

高校校办企业在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和经济贡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高校和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高校企业长时间因管理问题和运作方式上积累的风险和低迷的经济效益, 使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出现很多弊端, 虽然高校校办企业经过一系列改制, 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贯彻到底, 应该因“企”制宜, 依据自身特点, 加快高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完善企业激励监督机制, 走出目前这样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的境地, 为高校校办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对如何解决校办企业目前的现状,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推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快速发展,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我国高校产业已经建立了几十年, 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对高校以及社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随着国家体制的深入改革, 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漏洞。本文将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在企业改制后, 在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校办产业, 是高校产业以及经营性资产在生产实践、人才培养、科研转换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好的指导与支撑。

关键词:高校行政,高校产业,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竹节.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04) .

[2]李敏.我国高校企业改制的模式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朱元祥, 李伏贞, 张静晓.高校企业分类改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03) .

[4]王雷, 王媛媛, 刘心蕊.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5 (7) .

[5]蔡 (韦华)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

[6]刘舒平.我国高校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硕士, 2011:22-23.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探析与思考 篇2

[关键词]高校校办产业 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问题

一、校办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就是习惯上讲“产学研”相结合。西方通常将大学的功能分为三大项:第一是知识产生的功能;第二是知识传播的功能;第三是知识的应用功能。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在理论上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而且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产业的三大功能,曾被国外理论界誉为中国的创举。

狭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根据国家税字(1994)001号文件精神,高校办产业是指相当一级高校主管部门和税务批准,由高校出资自办的、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各类法人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三个条件:(1)必须是学校出资自办;(2)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3)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广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是根据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实际情况,把高校校办产业置于社会大系统加以界定和概括得出来的,高校校办产业是指由学校独资,由学校负责或主要参与负责经营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隶属学校法人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四个条件:(1)经济实体产权主要归学校所有;(2)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任命或委派;(3)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检查;(4)相当比例的收益上缴学校。

高校校办产业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按产业类型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科技产业;(2)传统产业;(3)服务产业。按主管层次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校有校管产业;(2)校有系管产业。按产权的界定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学校独资;(2)股份制;(3)中外合资;(4)国内联营。

二、中外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早与1810年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或高校科技产业)。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几经沉浮。1958年,在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文革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建立的,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而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党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高等学校通过联合、合资、合作或合同安排等真实的资本经营形式兴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产业。以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典型。高等学校通过出售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者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等外部交易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使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甚至产业化,形成了一条中国特有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一些高等学校甚至直接到证券市场上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如清华同方、天大天财、中国高科等,逐步形成了证券市场上一个特殊的板块。目前,高校校办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7月12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布了前20名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学校排名(截止2004年12月31日)名单,北京大学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排名第2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8位,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收入总额153,695.10万元。

三、高职院校校办产业模式选择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模式,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主要优势是: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三大保障”;强化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三源整合”;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三项功能”;实现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永州职院的科技示范园模式、辽宁农业职院的多层循环模式、黑龙江农业职院的专业实体模式等。其运作特征为:

1.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有相应实力的高职院校,可成立校办产业董事会、监事会,以加强和完善校办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来增强校办产业应对市场的能力,正常发挥生产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综合功能,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场所、资金和质量保证,并在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和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基础作用。

2.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扩充原专业教研室职能,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公司);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专业实体(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如有些农业职院依托畜牧兽医专业创办药业集团;依托优良畜牧、优质水产品、果蔬、花卉苗木等实训、研发中心,建起了具有生态环保高效模式的“一场四园”,即集约化养猪场、水产生态园、果蔬栽培园、花卉苗圃园和优良水果园。这一模式既为实践教学与实习创造条件,又集结起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三大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的有力支撑。

3.办好产业促专业,突出培养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功能。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培训,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场所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使实践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关键技能和特长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传递市场信息,储备技术能量,转化科研成果,强化了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与学院办学的小环境联成一体,学院更易掌握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情况等信息资源,更及时地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专业水平,为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四、本科高校校办产业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借鉴

在我国本科高校(特别是名校)校办产业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借助高校的名气与雄厚的科技力量,校办企业还是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有些也有相当规模,江中草珊瑚含片(江西中医学院)、同方电脑(清华大学)、东大阿尔派(东北大学)、交大昂立(上海交通大学)……这些人尽皆知的名牌都是高校制造的。走到今天,本科高校校办产业有辉煌也有曲折,有机遇也有挑战,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绩也有教训,对高职高专校办产业是一面镜子。

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校办产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改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某年7月底,在对媒体全面封锁消息的情况下,全国高校校办科技型企业会议在北京悄悄地召开。当天,占据整个股市1%市值的上市公司“高校板块”,股价全面下跌。一位参加该会议的教育部直属机构官员向记者转述———当会上有人发言提到应该规范校企关系、逐步实现校企脱钩时,一位大学校长兴奋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可算不办企业了!”有些高校大学校长直言:高校在无奈中走上经商之路,承担起了本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责任,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解决教育拨款的不足,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条路走得极不规范。

高校校产业暴露问题,突出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相当一部分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停业或倒闭,国有资产流失、学校投入无法收回等一系列问题。

五、制约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1.体制落后、机制不健全

高校企业大多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成立的,高校校办企业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行政干预的办法来管理企业,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校企不分,管理不科学,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等。而事企不分的根本原因是产权关系不清,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分,投资者和经营者权责不明,企业没有真正的法人地位,因而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产权不明晰一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同样也是校办企业的通病。由于校企不分,产权不清,就不可能在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因此应加大对校办企业的改造和改制力度,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一个好的校办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规范运作。不能由于是校办企业而有所“特殊”。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关键就是在发展中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校办企业成为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并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有效规避校办企业经营风险。

社会各界对于校办企业改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关怀。国务院体改办、财政、教育、国资等部门以此为基础,九易其稿,起草了校企改制的若干意见,这个若干意见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一是建“防火墙”,把学校承担的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学校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形成国有资产所有——管理——营运——经营体系。二是新设立企业一般不应含校名。三是精减行政审批,适当扩大学校投资权限。四是建立校企的退出机制,人员分离,校企脱钩。五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六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采取购买一点,赠予一点的办法,试行股份期权制。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七是发挥背靠大院大所“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集中财力和精力转化科技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

目前,重要的是要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和撤出机制”防范学校的风险。可通过规范的渠道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以建立学校投入撤出机制。学校转让所持国有股权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回资金除按规定上缴社会保障基金外,应用于弥补学校教学和科研,特别是基础性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要正确认识“撤出”问题,改制过程中的所谓“撤出”问题,归纳起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要保证学校的利益,不能光投入却没有回报;第三,建立“撤出”机制,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校办企业,使学校资本能进能出。“撤出”不是“不办”,而是要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是找出一种能够保护国家和学校利益的“撤出”机制。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2.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难

搞好校办产业需要一批优秀企业家、经营和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受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心理和舆论方面的、校内和社会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人才济济的地方,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却很难,特别是政治思想觉悟高、懂管理、懂技术、能团结有奉献精神的产业负责人少;公关经营人才和较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相当一部分亏损和倒闭的企业,除客观因素(市场和环境)影响外,还有就是用人不当,企业领办人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混乱造成的,这些人大多数事业心不强,经营管理乏术,个人利益膨胀,慷企业之慨,人心涣散,形不成合力,因此难以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应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产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队伍。针对校办产业的特点和要求,选拔一批具有奉献精神、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清正廉洁、勇于开拓的人到企业担当重任。要做到这一点,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行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完善的人才机制、监督机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3.技术支撑乏力

高校校办企业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可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由于一些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科研工作重基础、轻应用,重学术、轻转化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对科研人员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积极有效的利益导向体制尚未建立起来,高校向企业提供可产业化成果的数量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企业的发展,使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缺少后劲。

因此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引导政策,鼓励和调动高校的资源向着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靠拢,推动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稳定和充分可靠的技术源,使其生命力得到持续旺盛发展。

4.政策的不完善

政策的不完善会制约企业发展,导致后劲不足。有的学校急于补充办学经费,采取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办法,将企业利润全部或大部上缴,每年留给企业的滚动发展基金不定比例,甚至没有这部比例。造成办学经费急于补充和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致使企业的规划发展无法从长计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资产、产权、分配、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中国矿业大学爆破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荣际凯教授分析指出,事实证明,那些关起门来发展的“校办产业”长大的不多,而真正比较成功的高校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因此需要学校方面转变办学观念,改进成果评价体系,以宽松的政策扶持高校企业的创立,以宽阔的胸怀面对高校企业的发展。另外,除了学校方面宽松的政策扶持外,国家对校办产业给予母体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帮助都很重要。

5.环境因素

执法环境、市场环境、支撑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要从战略高度入手,针对制约和影响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制和创新,以改革促发展。

高校校办产业总的趋势是校办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在调整中前进,在创新中成长。高职院校由于在和本科高校对比中存在规模小,科技人才力量弱,资金缺乏,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弱等劣势,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应借鉴本科高校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但既然都是企业,那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校办企业都应严格按有关企业规范,法律规范去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去做。高职院校只有投身到市场的大海洋,向社会汲取营养,办出自己特色,这样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泽芳.我国高等学校资本经营思想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2]崔保璐、徐文海.发展高校校办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6.

[3] 刘欣.高职产学研结合特色定位与运作模式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3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高校全资企业通过改组改制, 学校已经从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事务中退出来, 部分企业还引入了社会企业参与改制。改制后企业的出资人增多, 产权形式多样化, 企业的自主权更大, 高校对改制企业的财务监管的力度相比以前更显弱化。

1. 校办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出资人 (高校) 的目标不一致。

改制后的校办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转换经营机制, 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经营者为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如报酬、回避风险、增加闲暇等) , 往往会严重偏离学校的财务目标。

2. 传统的财务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很难发挥作用。

在企业经营者领导下内部的财务会计人员, 由于自身的经济利益受制于企业经营管理者, 很难肩负起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的财务监督、自觉维护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利益的重任。

3. 投资主体多元化可能使高校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

高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 由于引进社会上的企业参与, 校办企业由以前单一变投资主体投资变成多元化主体投资。受资金势力、技术优势利管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可能导致学校失去对原企业控制权。

4. 社会中介机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影响。

社会中介机构由于受业务牵制、社会关系利经济利益等多种因素影响, 对校办企业的经济业务见证也很难作到客观、公证。

虽然高校校办企业通过改制实现了高校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 引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各类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提高了校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质量;建立健全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管理、决策的机制;理论上规避了学校和企业运营的风险给学校带来的经济损火, 但由于高校退出校办企业直接经营、管理者的主体角色, 造成学校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监管的力度比过去更显弱化。

二、明确高校作为校办企业投资主体, 加强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

当前, 高等学校应按照教育部文件和会议精神, 正在积极完成高校科技企业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对校办企业改制的过程中, 要注意加强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监管工作。

1. 要按照教育部召开的“推进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的精神”、《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函[2005]2号) 文件和《公司法》的要求来开展全面清理与改制工作。学校在制定全资企业改制方案时, 要切实把握四项原则: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营业务要明确, 符合教育部《指导意见》第2条的要求;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本金要落实, 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匹配;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要落实, 能够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近期 (3~5年) 的盈利目标要落实, 建立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制。

2. 高校应根据教育部《指导意见》第5条的要求, 设立代表学校行使出资人权利的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该机构应由学校党委或行政的一位主要负责人, 或者由学校党委或行政的常务副职担任主任, 成员由学校分管干部工作、财务资产工作、科研和产业工作的校领导, 以及资产经营公司的董事长组成。对于暂不设立资产经营公司的高校。要落实学校经营性资产的主管责任人, 明确校内管理部门,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这个机构应当成为代表学校“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决策机构和学校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的权力机构。

3. 学校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应由5~7名熟悉经济工作、具有企业经营决策能力的成员组成。除资产经营公司主要负责人外, 公司董事会成员与学校经营性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成员一般不宜交叉任职, 确保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依据《公司法》规定, 行使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应职权。

4. 学校资产经营公司监事会成员一般要由学校资产、财务管理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负责人和资产经营公司的职工代表兼任, 切实行使《公司法》赋予的对公司经营行为、高级管理人员职务行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的监督职权。

5. 全面清理学校所投资的全部企业, 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组织力量对所属的校办企业清产核资, 整体资产评估, 全面调查掌握校办企业资产、经营和负担状况, 以摸清企业家底、界定利明晰产权, 进一步确认高校作为投资主体的“出资人”地位, 从而确定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实现投入资本的保值和最大限度的增值。

6. 建立健全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制度。一般而言, 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将校办企业经营权授权给企业经营者, 是以保留参与重大决策、收益分配、考核和选择经营者等权力为条件的。而参与校办企业重大财务决策正是保障上述权力实现的有力手段。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制度中至少应当明确以下内容:

(1) 校办企业重大财务决策的程序和议事方式。

(2) 什么样的财务决策属重人财务决策, 即应明确包括重大投融资、注册资本变动、合并、分立、转让、公司制改建、对外担保、工资制度、财务预算、决算、资产重组及资产处置事项、收益分配等重大财务决策的标准和范围。

(3) 重大财务决策的信息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这些财务决策应由企业经营执行层人员 (含内部财务人员) 提出方案, 经学校分管领导和经授权的有关人员审议决定。已经进行公司制改建的校办企业, 应将财务决策方案报企业董事会 (作为投资主体的学校与之为信任托管关系) 审议决定。为了保证财务决策水平, 参与财务决策的人员应具备有决策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要在审议表决之前, 花时间对需要表决的事项进行认真研究, 尽量使自己的决策科学和公正。

7.建立健全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财务预算的审批制度。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财务预算的审批有利于强化对企业财务预算约束, 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笔者认为, 高校制定这些审批制度应包括:审批经营者的中长期财务战略和目标规划, 审批年度财务预决算和年度财务报告;把财务管理的目标分解落实到财务预算中;确定校办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财务考核指标体系 (含具体财务比率) 。

8. 建立健全对校办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高校应尽快建立健全对校办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已证明, 产权激励机制是调动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最有效制度。建立产权激励机制是投资主体行使其所有者权益的行为。允许学校科技企业初创时或上市时让管理和技术骨干持有股份, 使这些管理和技术骨干同企业共命运,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具体办法是让他们出资购股, 并对有重要贡献的人员奖励一部分股份, 逐步扩大校办企业经营者的远期收入, 促使他们的经营目标自觉地与学校对校办企业的管理目标相一致并使经营行为长期化。这样, 学校作为投资主体的利益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得到保障。当然, 产权激励只是激励方式的一种, 且属于长期激励, 除此之外, 还可采取在考核与评价的基础上对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给予经营者奖金等形式的短期激励, 敦促经营者行为积极端正、象民营企业的老板对待自己的企业那样尽心尽责。

9.由代表学校作为投资主体身份的校办产业监管机构向校办企业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虽然这种监督形式容易把校办企业外部的产权监督和企业内部的财会监督合为一体, 有可能干涉校办企业法人财产权, 但这种监督方式解决了校办企业财会人员和财务负责人的后顾之忧, 有利于加强对校办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的监控, 是适合当前形势利实际的有效监督方式。

笔者认为, 明确高校作为投资主体来加强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 解决当前高校对校办企业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学校作为投资主体的意志和利益被架空, 以及强化高校对校办企业产权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周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走出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化新路. (在全国高校科技企业产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5.7.20.8

[2]、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 (教技发函[2005]2号) .2—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5) 60号.1

[4]、许小满、胥青宴.浅析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师.2004 (3) .201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4

关键词:校办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高校校办企业是指高校独资或部分出资,学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隶属学校法人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高校校办企业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已经进入了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崭新阶段。高校校办企业的作用也由创办初期的学生实习基地逐步向市场经济新产业的阵地集结,成为新生代经济力量的代表。

一、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

1.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中的新型企业逐渐占据主体地位

到2010年年底,高校校办新型技术企业达2200多个,接近上报企业总数的60%,资产总额高达1500亿元,占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的近80%,销售收入达70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80%。实现利润占高校校办企业利润总额的70%以上。特别是高校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入总额接近1000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企业收入总额的70%。

2.新型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较高

根据历年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统计数据,以及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1992—1995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中,新型技术产业占据较大比例,而且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高校校办企业对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更为重视且投入力度大,能够对学校的科技设备、师资力量以及国家政策的充分利用,而且新型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要比同等力度投入下的其他类型产业的效益要高很多,这更利于资金紧张的高校经营。

3.高校校办企业呈现出地区和高校发展不平衡的趋势

有实力的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主要集中于京、辽、沪、苏等地的高校,仅北京的高校校办企业利润总额就占到了全国的一半。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如2004年,排名前10位的高校校办科技企业产生的利润和社会贡献率占到全国高校校办企业总利润的80%。反观中西部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落后和国家政策的影响,综合性重点高校数量很少,直接导致这些地区的高校校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不及京、辽、沪、苏等地。

4.研究型大学的校办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从2010年全国校办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入排行榜可以看出,前三甲分别为北京大学旗下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和清华大学旗下的清华大学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紫光(集团)总公司,这三家企业收入总额高达870亿元。在这份排行榜的前30位企业中,研究型大学校办企业所占比例达到90%。其中北京大学的高科技企业有3家、清华大学3家、浙江大学2家,除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办企业外,其他皆为研究类的理工综合大学。从这份排行榜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研究型大学创办的企业由于对research and development较为重视,它们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其他校办企业。

二、当前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难题

1.比较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由于高校校办企业多为事业编制下的企业单位,在企业管理中与社会企业存在着明显差异。高校校办企业在行政上隶属于学校,在运作中实行市场运营机制,这导致企业在管理中经常面临人事、财产、生产活动等各方面的问题。由于校办企业中事业编制占据多数,导致管理层面的权责不明,在企业面临战略决策时,往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上报、审批等程序,致使企业的决策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由于部分企业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体制,导致校办企业管理部门人事、资金以及企业的经营决策缺乏自主权,致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

2.多数高校校办企业资金匮乏,企业经营规模小

由于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资金来源多为学校的投入和国家的专项拨款,这些资金多用于工资发放、基础设施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致使企业发展资金紧缺,经常与好的项目失之交臂。特别是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高校经费需求增多,这就要求校办企业对学校的回报更高。但是,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规模小等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

3.高校校办企业的长远规划机制欠缺,市场竞争力弱

受到企业规模小的影响,高校校办企业在经营中无法实施长远规划战略。同时,各学校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意识淡薄,导致很多校办企业管理层多为学校领导。在这种人事体制下,企业管理者多注重任职期间的现实的经济效益,很少关注企业的长远规划。企业的管理决策缺乏战略性安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定位不准、发展目标不明确,偏好于短、平、快的项目,没有核心产品的优势。特别是在科技战略中缺乏核心技术,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缺乏竞争力,最终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营销机制不健全,营销模式单一化

校办企业长期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企业竞争、市场观念、营销模式等方面与社会企业相比要弱得多。特别是在营销方面,校办企业很少重视产品的推广,营销模式的单一化,导致企业产品积压严重,企业效益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三、促进我国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激活企业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激活校办企业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校办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产权,确定出资人和执行人员的相关责任,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运行机制,推行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相似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营和管理,实现企业的增值与保值。其次,转变校办企业的管理职能,脱离学校的管理模式,完善员工劳动合同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管理制度。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确认管理层职能,聘用优秀管理人才担任企业经营管理者,保证企业的主要精力投入生产经营,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加强对学校资源的整合,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组建支柱产业

校办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整合有效资源。依据学校的品牌优势和科技号召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以集约化、规模化和高科技化产业为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发展方向,通过租赁、承包和兼并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融合。大力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对此进行重点资金投入,组建具有竞争力强、市场效益好的支柱产业,促进企业产品向品牌的转化。

3.加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科技创新,提高校办企业竞争力

校办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校办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注重适应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加强科技创新。通过科学的管理,使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机制成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新的科研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校办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依托学校的学科、人才优势,积极打造畅通的营销平台。在营销模式的拓展中,要积极吸纳学校相关专业的人才,组建优秀的营销团队,并定期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备进行培训。通过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建立适合校企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大营销额。通过品牌效应,加大对企业的宣传,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州,李瑞清.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探析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7).

[2]王希文,郑少锋.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3]刘吉成.高校校办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市场论坛,2006,(2).

[4]夏伍珍.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经济师,2005,(11).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及发展问题探究 篇5

一、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战略定位不清晰。

在我国中国高校校办企业中, 大多数都是从八十年代校办的实习工厂而慢慢发展的, 从学生最初的实习、试验基地, 发展成为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转化、提升我国的高校科技技术水平的一个主要的阵地。有一部分高校校办企业在对自身进行改制上市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进而成为了海内外国际知名的企业, 但是, 仍然存在很多高校校办企业与高校是行政隶属的关系, 高校校办企业在倒闭以后, 企业的职工仍然回到了高校之中, 这样说明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缺乏一个战略规划, 并不具备竞争意识以及危机意识, 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 受到了行政行为的影响情况十分明显, 导致了过多实施短期行为, 这样会使高校校办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十分巨大的损失, 如果我们不能将风险进行有效的化解, 甚至还会导致高校校办企业受到长期影响以及永久影响。

(二)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战略执行能力差。

近些年来, 我国的高校校办企业在进行战略制定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结合自身来进行规划以及分析, 很多高校校办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长期目标都是本着例行公事的态度, 在客观上面直接造成了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战略执行具有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 当前形势下, 我国的高校校方也没有对校办企业的管理以及经营生产进行监督和考察, 在很大程度上都导致了高校校办企业监管领域中空白, 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很好的执行, 使得企业的有些决策不能很好的贯彻下去, 高效校办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也不能及时的反应过来, 这样不仅使企业对自身发展良好时机进行丧失和错过, 更加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应对所发生的危机, 进而放任企业的危机从小发展到大, 最终导致了校办企业不能逆转危机这一后果。

(三)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资金使用效率很低。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资金管理的观念很差, 企业实施资金管理的手段以及方式十分落后, 很多企业都存在着多头开户这一个现象, 导致了企业资金管理失去控制, 增加了校办企业的投资决策随意性, 很多校办企业都不顾及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及自身的能力, 进行盲目的投资, 这些企业都十分热衷进行新摊子的铺设, 存在着投资损失严重以及投资失误众多的现象, 使得企业原本资金紧张这一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资金沉淀现象也十分普遍和严重, 不能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占用, 高校校办企业的贷款也是居高不下, 说明了其资金的周转十分缓慢, 高校校办企业盈利以及信用能力低下。

二、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发展措施

(一)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要明确产权。

拥有一个清晰的产权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立起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最为基本的要求, 同样成为了推行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现代制度工作中的基础, 高校校办企业想要明晰产权, 进而建立起一个规范的制度, 要求企业必须要将非经营资产以及经营资产划分清楚, 将不良资产剔除出去, 对校办企业产权的关系要进行理顺, 建立健全将资本作为自身纽带, 明晰产权, 明确责权, 将企业与学校分开, 建立健全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最终使高校校办企业能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 并且能够独自承担责任, 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以及进行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 与此同时, 还要将对于校办企业资产增值和保值责任担当起来, 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来对高校合法的权益进行保护。

(二)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要进行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想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要求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情况, 按照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关要求, 制定出一个与之相互适应的财务分析评价指标的体系, 比如说成本费用利润指标、资产增值保值率指标以及资本收益率指标等, 通过以上指标来将校办企业管理人员责任、权力进行明确的规范, 并且对高校校办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最终促进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

(三)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要建立起多元化投资的体制。

想要保证高校企业管理质量, 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实现企业吸纳社会的投资多渠道,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校办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 要求我们必须要将人才资源作为其契机, 加强高校校办企业的资本合作, 将高校校办企业融资渠道进行拓宽, 进而建立企业知识资本最优配置、产业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合作模式, 通过对校办企业进行改造, 能够将企业和整个社会上面优势的企业进行联合, 实现优势互补, 这样不仅仅能够对校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少以及校办企业资金不足进行弥补, 更加能够实现自身的双赢。高校校办企业如果介入到资本市场中, 有利于企业自身引进一个全新现代企业治理的结构, 为我国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起一个十分完善的保障制度。除此之外, 因为高校校办企业都是优质的资产, 高校校办企业进入到资本市场以后能够将整个资本市场资产的质量提升。

三、结语

本文首先从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战略定位不清晰、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战略执行能力差以及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的资金使用效率很低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 从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要明确产权、进行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以及建立起多元化投资的体制这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校办企业管理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罗伟峰.加强财务分析提高校办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以广东G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状况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冉茂盛, 曹梦菲, 薛友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基于高校企业集团财务审计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10

[3].罗伟峰, 范俊麟.高校校办企业经营效益评价研究——以广东华南G设计院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6

近年来, 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创办科技企业, 在促进自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顺, 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 管理体制不规范等, 影响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了校办企业现存的主要弊端, 从而为科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现状分析

高校校办企业的主体是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生事物。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大型企业要与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密切结合, 共同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品。鼓励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创办各种形式的高技术产业。”此后, 高校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校科技产业也随之兴起, 涌现了一大批备受社会关注的高校科技企业, 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复旦复华、西安交大开元等。在社会上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 从整体上看,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极不平衡, 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与其所属高校自身的规模与水平极不相符。究其原因,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诸多因素中,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管理体制问题, 即按高校事业职能式管理组织设计的高校科技产业管理组织形式不适应现阶段高校对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管理。

(一) 产权不清

1、产权归属不清。产权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校办企业的资产一般都未经过法定登记、评估, 资产归属缺乏合法手续。校办企业在初始运营时, 除学校直接投资外, 其他运营资本都是通过集资或筹资等渠道取得的, 这部分运营资本的产权属性模糊, 造成产权归属不清晰。企业对科技成果、专利等无形资产都未经过量化或货币化的评估界定, 造成学校无形资产流失。高校与企业之间产权关系不清, 企业实质上是代表高校开展经营活动的“二级法人”, 并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盈利归高校所有, 亏损由高校承担, 高校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校企之间是一种单纯的行政隶属关系, 不是以资本为纽带的产权关系。

2、产权结构单一。高校校办企业大都是高校全资企业。据统计, 全国高校以学校事业法人身份全资创办的企业占高校企业总数的87.93%。这种高校为单一投资主体的产权结构, 存在许多弊端:高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 (如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等) , 一旦企业经营不善, 倒闭或者破产, 高校将蒙受很大损失;企业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较深, 缺乏面向市场、追逐利润的价值取向;高校对企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企业主要是对高校及其领导负责, 难以负起应对市场的责任。

3、国有产权所有者缺位。高校全资企业存在产权所有者缺位。对于谁是企业的产权所有者及其代表, 应有哪些责任、权利、义务, 都不明确, 也未落实, 这是影响校办企业运营效率的体制性原因。

(二) 权责不明

从高校角度看, 一方面希望企业走向社会, 扩大经营, 赚取利润, 为高校事业发展增加收入。为此, 高校不断向企业下放权力, 出台激励措施, 用以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随着企业市场经营风险的扩大, 高校又十分担心由此带来的损失。现实中校办企业因经营不善, 将债务包袱甩给高校, 甚至把校长推上被告席的案例时有发生。基于此, 高校又在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控制。高校用管理事业单位的方式管理企业, 多以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权在高校领导, 决策机制反映迟缓, 企业人财物管理权分散到高校组织、人事、财务、资产、产业等部门, 实行多头管理。高校所有者越位现象普遍, 校企责权利关系模糊。企业经营自主权落不到实处, 所以企业经营的责任分不清应该由谁来承担, 管理者利益得不到兑现,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 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企业吃学校大锅饭。

(三) 校企不分

目前, 绝大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事企不分的混合体。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仍然以行政为纽带, 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

1、资产不分。由于校企双方产权不清, 再加上企业经营中的资产占用问题、收益分配问题, “内部人”控制问题、呆坏账处理问题等等, 使高校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混淆, 产生核算不科学、投资效益低、产权隐形流失等现象。这些情况一方面使得企业负盈不负亏, 高校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和巨额债务风险;另一方面, 企业没有自主权, 缺少创新活力。

2、人员不分。由于历史原因, 校办企业的主要职工多数是高校的在编人员。目前, 校办企业中的诸多“老人”还在高校领工资, 享受高校的工资、福利、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 只不过企业以人头费、管理费等名目把费用又返还给高校, 现在要让企业人员与高校彻底脱钩, 势必会产生下岗及分流的问题。

(四) 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

高校作为企业的所有者, 主要以事业管理模式管理企业。企业管理者由高校委派, 来自校内, 除具有事业和企业双重身份外, 还具有一定行政级别。这种选择的行政化, 不利于形成职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存在许多弊端。

选出官员, 选不出企业家。高校领导的效用目标与企业经营基本不相关或关系不密切, 因此, 实施选择权的高校领导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 常常忽视行政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的不同, 采用基本相同的选拔方式和标准, 因此很难选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

不利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由于企业管理者的选择权不是取决于企业经营业绩, 而是高校领导的喜好, 使得许多管理者把经营企业的精力用于经营关系, 助长了不正之风, 损害了企业发展。

随着高校下放经营自主权, 企业在管理层中开始试行年薪制等。这些激励措施产生过积极作用,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 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管理者报酬与经营业绩相关度低, 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报酬指的是员工以其创造价值的工作交换来的收益, 包括工资、津贴、劳动保障、晋升机会、奖金、个人满意以及其他许多因素。”目前管理者的货币报酬主要是工资和奖金。工资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基本无关, 奖金则依据企业承包指标完成情况确定。由于承包指标的设计缺乏科学的依据, 难以反映管理者的真实业绩, 加之承包合同是不完全契约, 校企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使得企业管理者往往处于有利地位, 对高校只负盈不负亏。校企博弈的结果是奖金参照校内发放, 上要封顶下要保底, 达不到高校预期的激励目标。

收入与管理者所处的岗位不相称, 结构设计不合理。管理者货币报酬不是依据其管理企业的规模、管理的难度、经营业绩以及承担的责任确定, 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管理者没有多少财产, 企业无法建立经营风险财产抵押制度, 只能对经营不善的管理者采取行政处分。收入包含了固定收入和风险收入两部分, 提高了激励效果, 但工资和奖金都属于短期激励形式, 长期激励明显不足, 不利于引导管理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

出现了控制权激励下的职务消费膨胀。“所谓职务消费是指经营者除货币报酬之外, 按其职位所享受的、企业给予的待遇”。高校对企业管理者的物质激励不足和约束机制弱化, 使得管理者利用对企业的控制权获取职务消费满足的动力变大。于是在工作中设法提高职务消费标准, 增加职务消费范围, 使得职务消费金额增长过快, 有时甚至滋生腐败。

(五)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1、两种财务管理模式并存。由于事企不分, 高校校办企业存在两种财务管理模式。以事业法人财务管理模式统揽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没有自主权, 企业财务成为高校的第二财务, 甚至成为事业财务处理不便时滋生腐败的沃土。高校以模糊财务管理模式管理企业财务, 企业有绝对的自主权, 企业财权的独立性被过分夸大, 从而造成企业法人产权的权力超过了限度, 导致高校作为投资主体对企业管理不到位、出现了所谓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使高校资产蒙受损失, 形成高校作为出资者的产权主体虚置状况。其结果是, 财务成为经营者利用的工具, 企业损益无从考证, 高校负亏不负盈。

2、财务核算不科学、产权隐形流失严重。由于产权不清, 企业长期无偿占用大量高校资产, 使高校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混淆, 产生核算不科学、投资效益低、产权隐形流失等现象。再加上部分高校领导忽视或缺乏财务约束机制, 没有及时建立一套权责明确、相互牵制的财务监督制度, 致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漏洞百出。

以上分析表明, 高校校办企业尚未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高校国有经营性资产监管体制, 出资者与经营者都未明确各自职责, 对资产的增值保值等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等。上述问题的存在, 直接影响高校科技产业化的进程, 充分说明理顺产权关系, 进一步改革高校企业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康敏, 李斌.我国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8 (4) .

[2]、尉涵.规范管理科技产业, 探索现代企业制度[N].中国教育报, 2002-03-24.

[3]、 (美) 詹姆士.S.珀皮顿著;刘庆林, 懂华超译.员工绩效顾问——知识型岗位工作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7

一、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校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对相关的国家税务政策学要不断更新和掌握

校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基本都是从专业的高校毕业的会计师、经济师。他们都有很强的专业知识, 并且经过很强的系统的相关培训, 对于财务的相关知识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 校办企业在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上就显得非常容易。但是,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 要求财务人员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 还要对国家相关财税政策不断及时更新和掌握, 以免导致校办企业的在财务管理中效益低下。同时也存在一些人由于对法律法规的一知半解, 利用相关财务管理的职能,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钻法律的空子, 这都导致一定程度上在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相关的隐患。[1]财务人员对国家相关税务政策更新和掌握的不及时, 在现如今的校办企业中比比皆是, 使得校办企业在财务管理问题很多相应的政策不能如实的进行下去, 不能让企业正常运转。这是现在很多校办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 资金管理不够到位

校办企业没有良好的资金管理手段, 使得校办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限制性。再加上校办企业在资金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 导致很多的财务管理者在财务管理的时候出现很多多开户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导致财务管理者在管理资金的时候出现结构失调。不能保证资金在企业中正常运转。资金管理是校办企业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财务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的不到位, 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财务资金更加雪上加霜。而且很多的校办企业在运营的过程存在赊账欠账的情况, 导致很多应收的款项收不上来, 占据了很大的流动资金, 使得校办企业的使用资金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出现依靠贷款的方式来维持运营企业的发展。

(三) 财务管理不规范和会计核算不全面

在资金的管理上存在入不敷出的现象, 这些都是高校校办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不规范和会计核算不全面导致的。校办企业制度不完善, 一直是阻碍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改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上的有效策略

(一) 加强完善校办企业财务制度和奖励机制

制度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在我国目前的企业制度条例中, 不仅要对企业的财务有完善的制度还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奖励。这就要求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形成一定的风险意识, 建立起富有成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在面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时就能实施全面的防范和控制, 通过一些预算、识别等手段帮风险降到最低。所以要把规避风险控制当做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基础制度。[3]校办企业要把一些实际利益落实到员工自己的身上, 根据风险责任和收益对等的原则, 把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奖励, 持股等多项机制相互结合起来,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利益链。

(二) 提高校办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 与时俱进

在我国目前的状况下, 很多高校校办企业不能良好的建立起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 有很多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知识还不足矣完全掌握企业财务。也就导致了财务核算的准确。这时校办企业应当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 在提高他们财务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法制观念, 让他们明确知道自身应当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并且愿意掌握更加全面的财务管理知识, 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实际的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 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也就要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加强校办企业财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显得更加急迫。争取在短时间内提升他们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

(三) 对校办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血液, 所以要时刻为公司注入新的血液才能让企业时刻都保持在盈利状态。所以, 校办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防止企业漏洞的产生, 要时刻关注现在其他企业的管理技术和模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时刻明白企业要在管理上收效益, 而不是在投机取巧中完成企业的盈利。时刻关注国家新闻财经法规。在国家政策的允许下, 尽量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保证校办企业能在以后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整合财务管理的问题, 通过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提高校办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对校办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是保证校办企业能正常运转的必要途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以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让校办企业走的更远。因此,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对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南南.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10 (10) :87-89.

[2]李艳花.浅析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3) :84-86.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探析与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校办产业,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问题

一、校办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就是习惯上讲“产学研”相结合。西方通常将大学的功能分为三大项:第一是知识产生的功能;第二是知识传播的功能;第三是知识的应用功能。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不但在理论上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而且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产业的三大功能, 曾被国外理论界誉为中国的创举。

狭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 根据国家税字 (1994) 001号文件精神, 高校办产业是指相当一级高校主管部门和税务批准, 由高校出资自办的、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各类法人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三个条件: (1) 必须是学校出资自办; (2) 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 (3) 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广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 是根据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实际情况, 把高校校办产业置于社会大系统加以界定和概括得出来的, 高校校办产业是指由学校独资, 由学校负责或主要参与负责经营管理的, 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隶属学校法人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四个条件: (1) 经济实体产权主要归学校所有; (2) 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任命或委派; (3) 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4) 相当比例的收益上缴学校。

高校校办产业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按产业类型划分, 高校校办产业包括: (1) 科技产业; (2) 传统产业; (3) 服务产业。按主管层次划分, 高校校办产业包括: (1) 校有校管产业; (2) 校有系管产业。按产权的界定划分, 高校校办产业包括: (1) 学校独资; (2) 股份制; (3) 中外合资; (4) 国内联营。

二、中外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早与1810年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 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 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 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 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 (或高校科技产业) 。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几经沉浮。1958年, 在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文革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 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建立的, 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而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党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 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高等学校通过联合、合资、合作或合同安排等真实的资本经营形式兴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产业。以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典型。高等学校通过出售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 或者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等外部交易方式进行资本经营, 使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 甚至产业化, 形成了一条中国特有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一些高等学校甚至直接到证券市场上进行资本运作, 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 如清华同方、天大天财、中国高科等, 逐步形成了证券市场上一个特殊的板块。目前, 高校校办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5年7月12日,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布了前20名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学校排名 (截止2004年12月31日) 名单, 北京大学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排名第2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8位,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收入总额153, 695.10万元。

三、高职院校校办产业模式选择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模式, 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 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 重在立足区域经济, 以产业兴专业, 以贡献求发展, 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 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主要优势是: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三大保障”;强化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三源整合”;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三项功能”;实现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永州职院的科技示范园模式、辽宁农业职院的多层循环模式、黑龙江农业职院的专业实体模式等。其运作特征为:

1.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 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有相应实力的高职院校, 可成立校办产业董事会、监事会, 以加强和完善校办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来增强校办产业应对市场的能力, 正常发挥生产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综合功能, 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场所、资金和质量保证, 并在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和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基础作用。

2.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 扩充原专业教研室职能,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 (公司) ;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 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专业实体 (公司) , 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如有些农业职院依托畜牧兽医专业创办药业集团;依托优良畜牧、优质水产品、果蔬、花卉苗木等实训、研发中心, 建起了具有生态环保高效模式的“一场四园”, 即集约化养猪场、水产生态园、果蔬栽培园、花卉苗圃园和优良水果园。这一模式既为实践教学与实习创造条件, 又集结起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三大资源优势,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的有力支撑。

3.办好产业促专业, 突出培养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 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功能。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 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培训, 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场所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 使实践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 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关键技能和特长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也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 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 传递市场信息, 储备技术能量, 转化科研成果, 强化了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 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与学院办学的小环境联成一体, 学院更易掌握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情况等信息资源, 更及时地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专业水平, 为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四、本科高校校办产业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借鉴

在我国本科高校 (特别是名校) 校办产业建立比较早, 发展比较快, 借助高校的名气与雄厚的科技力量, 校办企业还是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 有些也有相当规模, 江中草珊瑚含片 (江西中医学院) 、同方电脑 (清华大学) 、东大阿尔派 (东北大学) 、交大昂立 (上海交通大学) ……这些人尽皆知的名牌都是高校制造的。走到今天, 本科高校校办产业有辉煌也有曲折, 有机遇也有挑战, 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成绩也有教训, 对高职高专校办产业是一面镜子。

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高校校办产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改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某年7月底, 在对媒体全面封锁消息的情况下, 全国高校校办科技型企业会议在北京悄悄地召开。当天, 占据整个股市1%市值的上市公司“高校板块”, 股价全面下跌。一位参加该会议的教育部直属机构官员向记者转述———当会上有人发言提到应该规范校企关系、逐步实现校企脱钩时, 一位大学校长兴奋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可算不办企业了!”有些高校大学校长直言:高校在无奈中走上经商之路, 承担起了本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责任, 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解决教育拨款的不足, 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 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 这条路走得极不规范。

高校校产业暴露问题, 突出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 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相当一部分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停业或倒闭, 国有资产流失、学校投入无法收回等一系列问题。

五、制约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1.体制落后、机制不健全

高校企业大多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成立的, 高校校办企业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行政干预的办法来管理企业, 产权不清, 责权不明, 校企不分, 管理不科学, 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等。而事企不分的根本原因是产权关系不清, 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分, 投资者和经营者权责不明, 企业没有真正的法人地位, 因而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产权不明晰一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 同样也是校办企业的通病。由于校企不分, 产权不清, 就不可能在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就不可能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因此应加大对校办企业的改造和改制力度, 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一个好的校办企业, 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规范运作。不能由于是校办企业而有所“特殊”。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 关键就是在发展中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资本为纽带,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使校办企业成为承担有限责任,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 并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 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 有效规避校办企业经营风险。

社会各界对于校办企业改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关怀。国务院体改办、财政、教育、国资等部门以此为基础, 九易其稿, 起草了校企改制的若干意见, 这个若干意见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一是建“防火墙”, 把学校承担的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学校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 形成国有资产所有——管理——营运——经营体系。二是新设立企业一般不应含校名。三是精减行政审批, 适当扩大学校投资权限。四是建立校企的退出机制, 人员分离, 校企脱钩。五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 以及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六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采取购买一点, 赠予一点的办法, 试行股份期权制。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七是发挥背靠大院大所“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 集中财力和精力转化科技成果, 探索出一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

目前, 重要的是要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和撤出机制”防范学校的风险。可通过规范的渠道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 以建立学校投入撤出机制。学校转让所持国有股权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 收回资金除按规定上缴社会保障基金外, 应用于弥补学校教学和科研, 特别是基础性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要正确认识“撤出”问题, 改制过程中的所谓“撤出”问题, 归纳起来有三层含义:第一, 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 要保证学校的利益, 不能光投入却没有回报;第三, 建立“撤出”机制, 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校办企业, 使学校资本能进能出。“撤出”不是“不办”, 而是要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是找出一种能够保护国家和学校利益的“撤出”机制。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 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使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2.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难

搞好校办产业需要一批优秀企业家、经营和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受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心理和舆论方面的、校内和社会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高校人才济济的地方, 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却很难, 特别是政治思想觉悟高、懂管理、懂技术、能团结有奉献精神的产业负责人少;公关经营人才和较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相当一部分亏损和倒闭的企业, 除客观因素 (市场和环境) 影响外, 还有就是用人不当, 企业领办人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混乱造成的, 这些人大多数事业心不强, 经营管理乏术, 个人利益膨胀, 慷企业之慨, 人心涣散, 形不成合力, 因此难以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应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产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队伍。针对校办产业的特点和要求, 选拔一批具有奉献精神、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清正廉洁、勇于开拓的人到企业担当重任。要做到这一点, 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行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考核和监督, 完善的人才机制、监督机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3.技术支撑乏力

高校校办企业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可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 由于一些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科研工作重基础、轻应用, 重学术、轻转化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 对科研人员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积极有效的利益导向体制尚未建立起来, 高校向企业提供可产业化成果的数量有限,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企业的发展, 使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缺少后劲。

因此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引导政策, 鼓励和调动高校的资源向着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靠拢, 推动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 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稳定和充分可靠的技术源, 使其生命力得到持续旺盛发展。

4.政策的不完善

政策的不完善会制约企业发展, 导致后劲不足。有的学校急于补充办学经费, 采取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办法, 将企业利润全部或大部上缴, 每年留给企业的滚动发展基金不定比例, 甚至没有这部比例。造成办学经费急于补充和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致使企业的规划发展无法从长计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 资产、产权、分配、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中国矿业大学爆破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荣际凯教授分析指出, 事实证明, 那些关起门来发展的“校办产业”长大的不多, 而真正比较成功的高校企业,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 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因此需要学校方面转变办学观念, 改进成果评价体系, 以宽松的政策扶持高校企业的创立, 以宽阔的胸怀面对高校企业的发展。另外, 除了学校方面宽松的政策扶持外, 国家对校办产业给予母体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帮助都很重要。

5.环境因素

执法环境、市场环境、支撑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 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 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要从战略高度入手, 针对制约和影响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 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改制和创新, 以改革促发展。

高校校办产业总的趋势是校办企业在改革中发展, 在调整中前进, 在创新中成长。高职院校由于在和本科高校对比中存在规模小, 科技人才力量弱, 资金缺乏, 知名度低, 品牌效应弱等劣势,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应借鉴本科高校经验教训, 取长补短, 但既然都是企业, 那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校办企业都应严格按有关企业规范, 法律规范去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去做。高职院校只有投身到市场的大海洋, 向社会汲取营养, 办出自己特色, 这样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泽芳.我国高等学校资本经营思想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9) .

[2]崔保璐、徐文海.发展高校校办产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6.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是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 创办具有企业性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具有鲜明专业特色或服务功能的企业实体。兴办校办产业, 是贯彻《教育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教育投入体制的重大举措, 是国家依据我国国情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长远的政策措施, 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宏伟目标, 迫切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校办产业。

自1980年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当时一般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 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至2005年, 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 (专科) 院校达到1091所。在高职院校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鼓励和支持校办产业的发展,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994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和中小学校办工厂, 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995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八条提出:国家采取优惠措施, 鼓励和扶持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 兴办校办产业。1998年11月19日,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继续抓好中初等学校校办产业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1999年11月, 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后, 各校纷纷成立后勤服务企业, 紧跟形势发展变化, 也成为高校产业的一个新生力量。2001年, 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进行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标志着我国高校校办产业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新时期。2005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积极发展校办产业, 办好生产实习基地。2006年11月, 教育部要求, 全国高校必须规范高校和高校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 确保2007年上半年以前, 全国高校基本完成产业规范化建设任务。

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

规模较小, 设备设施陈旧落后2004年末, 全国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为1517.62亿元, 平均每企业资产为3326万元, 而课题组调查的3所高职院校校办企业资产平均只有300万元, 而且是按原有资产统计而来, 不少资产趋于报废, 如, 某高职院校一校办企业的15台机床全部是50年代出产的, 连学生实习用都难以满足要求, 基本上不能创造经济效益。

产品科技含量低, 赢利能力差, 市场竞争能力弱由于许多高职院校是中专升格而来, 原有科技创新基础薄弱, 力量不强, 产品赢利能力差, 市场竞争能力弱。加上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校办企业淡漠的市场意识所带来的向学校“等、靠、要”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赢利。处在书生氛围中的一些校办企业, 在闯市场中往往不如社会企业灵活, 闯不好市场就转向学校“等、靠、要”, 自然难以实现其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少数校办企业, 因经营困境竟坐吃山空, 攀附学校吃“皇粮”, 靠消耗企业资产来维持生存。因此, 一些校办企业由于管理手段和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经济形势, 只能自生自灭, 原有的校办企业或者承包出去, 或者变成了出租房屋, 只收租, 不育人;有些校企虽然在办, 也难以达到校企应该实现的育人目标, “产教结合”名存实亡, 人才培养质量大受影响。这对于高职教育发展和实现培养具有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极为不利。

负担过重大多校办企业都要承担三重负担, 不仅要上交学校利润 (上交利润占净利润的47%以上) , 还要上交各种税金 (金额比上交学校利润还大) , 有的学校企业还要上交给国资管理部门国有资产占用费 (经营额的3%~5%) 。

产权不清, 责任不明由于学校是大多数校办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 学校对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者的使用权之间的产权不明晰, 权责也不明确, 学校常以资产所有者和行政主管的双重身份干预校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向企业下达非经营性任务, 同时以各种行政手段从企业收取所有者权益以外的回报, 导致生产经营决策的低效, 有的学校还通过人事安排对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实行直接的干预和控制。不少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 不具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资格, 也不能取得有限责任地位, 一旦企业无力偿债或出现经济纠纷, 学校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产权结构单一现有高校校办企业中, 很大一部分是学校为单一的投资主体。这种产权结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给学校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一旦破产, 学校将蒙受很大损失;二是企业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较深, 缺乏面向市场、追逐利润的价值取向;三是学校对企业采取的是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企业更多的是对学校和领导负责, 难以负起应对市场的责任。

制约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观念陈旧, 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一贯强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然而真正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并非容易, 学校办企业也同样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企业改革方面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一个好的项目往往因为认识上的不统一或不到位而失去商机。在用人和利益分配方面还仍然沿用传统的思路和办法, 在一定程度没有真正地把企业发展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 认为学校办企业是和学校的职能相背离。这种认识极大地制约了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业基础薄弱, 回报学校较少, 而学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学生, 认为先要保证课堂教学人力和财力, 对于产业需要的人力和财力, 能拖则拖, 能缓则缓, 能免则免。学校很少甚至没有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和从高职学院整体发展的高度看待产业的发展。因此, 高校校办企业办的好坏, 关键是看学校的观念是否转变, 认识是否到位, 这个问题不解决, 再好的企业也很难发挥优势, 也很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和学校对校办企业的投入, 可以说微乎其微, 主要表现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投入不足。1993年,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20世纪末要达到GDP的4%。事实上, 职业教育所需经费远比普通高等教育要高得多, 根据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表明,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同时, 按国际上的测算,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一般也应是普通高中教育成本的3倍。但是, 在本世纪已经过去的六年中, 至今未能实现这个目标。到2005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仅为2.82%, 而10年前的1995年, 世界各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为5.2%, 其中以色列为7.0%, 挪威为6.8%, 瑞典和芬兰为6.6%, 许多发达国家都在5.0%以上;发展中国家中, 巴西为5.0%, 马来西亚为4.9%, 墨西哥为4.6%, 韩国为3.6%, 与日本持平。2004年, 中国用占世界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645%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撑占世界人口20.31%的人口的教育, 难度可想而知。何况国家的划拨款只限于教学开支, 用于别的用途有很多限制, 不可能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校办产业, 相反还需要向学校“输血”。2004年, 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平均每个企业回报学校38万元, 来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在客观上加剧了校办企业的资金匮乏。特别是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 为了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需要, 为了迎接各种教育教学评估, 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加强硬件建设, 根本无法顾及产业的发展。因此, 校办产业只能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 少数有市场潜力的项目靠引进资金发展。在人力方面, 校企职员大多是学校分流人员, 真正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员不多, 这样的人员素质如何能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激流勇进?

运行机制不灵活, 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校办企业体制落后、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措施不配套, 往往不能适应市场, 阻碍其自身发展。 (1) 体制落后。体制落后是困扰校办企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时至今日, 校办企业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行政干预的办法来管理企业, 产权不清, 责权不明, 校企不分, 管理不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我完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营实体。这种体制不改革, 企业的积极性就很难发挥,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 当然企业也就不能向前发展。因此, 必须对这种落后的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2) 机制不健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一个好的校办企业, 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规范运作, 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 (包括投入机制和撤出机制) 、人才机制、分配机制以及监督机制, 充分利用市场这个有形的平台调动人的积极性, 配合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手段, 激活市场, 形成合力, 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宏观管理体制制约和影响的校办企业, 其运行机制僵化, 市场观念淡薄, 盲目投资, 造成资源浪费。真正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匮乏, 分配不公, 企业吃大锅饭, 管理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 机制不健全是困扰校办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政策不完善、措施不配套。校办企业是一种新生事物, 它必然要有一个发展和探索的过程, 在制定校办企业政策上难免存在着政策不规范和不完善的地方, 在措施上也难免存在着不配套、有疏漏的地方, 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因为如此, 一些企业恰恰利用了校办企业政策的不完善, 钻政策的空子。尤其在利益分配上, 企业为了能够多分奖金而不择手段, 有的甚至把应收款当成利润进行分配, 表面上每年给学校上缴了一部分利润, 其实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个人腰包, 留给企业的发展基金所剩无几, 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周转资金短缺、经营困难、市场萎缩、效益下降、停业或倒闭。因此, 政策的不完善、措施不配套是企业衰败的一个致命因子。

企业管理层不得力, 缺乏进取心和开拓性企业能否发展壮大, 人的因素至关重要, 尤其是选好用好企业负责人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懂经营、会管理、事业心强、凡事出以公心、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带头人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上, 带领职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 企业也定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相当一部分亏损和倒闭的企业, 除客观因素 (市场和环境) 影响外, 主要是用人不当, 负责人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混乱。这些人大多数事业心不强, 经营管理乏术, 个人利益膨胀, 慷企业之慨, 导致人心涣散、形不成合力, 企业难以正常运转。

技术支撑乏力高职院校校办企业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可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 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本身科技力量薄弱, 加上科技管理体制不合理、科研工作重基础轻应用以及重学术轻转化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 对科研人员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积极有效的利益导向体制尚未建立起来, 高职院校向企业提供可产业化成果的数量有限,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企业的发展, 使高职院校产业发展缺少后劲。

以上几方面是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乏力、不尽如人意的客观原因, 对这些因素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要从战略高度入手, 针对制约和影响高职院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通过改制和创新, 使高职院校校办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秀锦.高职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

[2]刘仕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1999, (2) .

[3]周元武.略论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 (GDP) 4%的关系[J].教育与经济, 2001, (1) .

[3]刘吉成.高校校办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市场论坛, 2006, (2) .

[4]2004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分析报告[OL].http://www.cutech.edu.cn/.

上一篇:自主学习与教学质量下一篇:急诊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