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

2024-05-22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精选3篇)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 篇1

关于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

摘 要:目前,在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这既能够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又有利于促进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法制建设、明确职责权限、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

随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高等学校逐渐呈现出办学格局的多元化,很多高校拥有多个校内经济自立的单位和校办企业,其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局面日益复杂,承担的责任也日益繁重。为了规范校办企业等校内经济自立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对高校旧有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强化校级财务监督职能。实行会计委派制就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1 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1)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的需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校办企业大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拥有经营自主权,学校不能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这种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体制下,校办企业立足市场经济必然要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甚至受利益的驱动和追求短期效应,因此,许多时候与企业所有者利益――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学校利益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面对这种局面,正确的做法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在赋予校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也要强化对其管理和监督。在实行“校企分开” 与“放权经营”的同时,学校决不可放弃对校办企业的宏观管理和必要的约束监督机制。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就是加强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一种有效措施。只有对校办企业进行经济监督,消除校办企业的虚假会计信息,规范校办企业健康地经营发展,才能保证国家和学校资产保值增值,使经营管理者操纵的企业行为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达到一致。

(2)健全校办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需要。很多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校办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因此,会计人员很难有力保证企业行为符合学校整体利益和在法律法规的轨道上运行。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校办企业会计管理机制的先天性缺陷造成的。因为作为监督主体的会计与作为监督客体的校办企业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后者管理前者的情况下,前者监督后者当然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这里,会计缺乏监督所必需的独立性。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会计受制于校办企业,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与校办企业紧密连在一起,而且其行为处处受到企业负责人的支配。这种会计领导体制必然使校办企业会计人员不敢正常行使监督职权,他往往被迫按企业负责人个人意志行事,那么对校办企业及其负责人的监督自然是形同虚设。所以,实行会计委派制,改变现有的校办企业会计领导体制,能够使会计人员摆脱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局面,从而正常行使监督职权。

(3)统一校内会计领导体制的需要。尽管高校内部部门与单位很多,但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校内的政策和体制要保持一致。如果只是学校实行了事业会计委派而校办企业不实行会计委派制,这就造成了校内会计领导体制的不统一。其后果不可避免地拉大了校办企业会计与事业会计在会计监督地位、会计人员利益保障上的差距,容易引起校内会计队伍的分化,不利于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监督及其会计人员的管理,从而也不利于学校整体会计队伍的建设。我们应该理顺学校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尽早在校办企业中推行会计委派制,实现统一全校会计领导体制的目标。

(4)实现校办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需要。许多校办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抱着向学校“等、靠、要”的思想不放,没有效益观念和赢利的进取精神;一些校办企业长期处在高校这个象牙塔中,经营者书生气浓厚,在闯市场中不如社会企业灵活,往往办法不多。以上原因,决定了校办企业难以实现其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更有甚者,少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校办企业,因经营困境竟坐吃山空,靠消耗企业资产来维持生存。委派制就是要监督企业摒弃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想方设法向市场要效益,靠自身的努力去求生存、谋发展,为学校和社会创造财富。

(5)遏制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的需要。近些年来,校办企业往往处在高校的“边缘地带”,不属于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易引起高校教职员工的关注,其行为较少受到学校的直接控制。所以,容易给一些思想素质不高的人包括企业负责人以许多可乘之机,从而导致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日益增多,造成了一些校办企业资产的流失严重。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能克服现行体制的这一弊端,摆脱了完全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处境的会计人员,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行使监督职权,同企业内的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防范与制止侵蚀企业资产的不法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

2 高校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随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校办企业纷纷由原来的事业拨款、服务单位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在这种转型过程中,由于某些高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部分校办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主动舞弊,在保住经营单位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小集团和个人私利。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岗位进一步专业化,会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规范财经秩序,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堵住校办企业经济违规违法现象的源头。会计造假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规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为资产所有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会计资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维护了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2)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校办企业会计队伍不稳定是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使得财会人员不敢严格按章办事,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严重丧失;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更换频繁,加之交接不规范,容易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同时也挫伤了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会计委派制,校办企业会计人员由高校财务处(室)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其管理机构负责,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其所服务的企业脱钩,解决了会计人员身份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有利于避免外来干预,使其能遵守财经法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作用,严格把好企业会计关;而且,有利于会计人员安心工作,维护校办企业会计队伍的稳定,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3)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对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受派的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对校办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职责进行管理,督促落实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可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指导、监督、检查,杜绝和减少违规操作现象,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防范与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有效地解决资产生成前的要素完整性问题,有利于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运行。 ? 3 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主要措施?

(1) 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 我们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受干扰地正确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政策,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因此,要用法制建设来保障会计委派制的推行。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有关方法和内容。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有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触犯刑法的会计人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约束企业的不良会计行为,防止委派会计人员与企业“合谋”,而且能够提高财务监督的责任感,把会计人员逐渐打造成为专职监督人员。如此一来,既加大了执法力度,又可以规范财务运作, 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与管理。

(2)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岗位职责。 要想使会计委派制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各高校必须提高校办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使他们理解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和目的,打消校办公司、企业怕被会计人员监督的顾虑,让他们觉得被监督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先做通思想工作,才能在行动上有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财务部门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重监督、轻管理的做法,详细规定被委派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明确他们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要建立双向监督与双向负责的机制,一方面,在尊重校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保证委派会计人员支持配合校办企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校办企业也要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使他们的一切行为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样,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3)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目前,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委派制。这种形式是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的原则,由单位负责人及财务职能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到被委派的二级单位履行会计工作,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资调动、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由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二是会计核算中心制。这种方式是在保证二级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实行会计委派单位的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不开设帐户,具体会计业务全部交由隶属于学校财务职能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处理。三是内部统管委派制。它是一种以财务集中管理为前提、以人事统一管理为框架、以行政委派为中心、以统一核算为主线、以定期考核为主要措施的学校内部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4)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工作的质量,是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还要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把好选人关,建立严格的选派招聘程序,高校财务部门应选派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过硬、经验丰富、适应性强的财会人员到校办企业去工作。保证应聘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符合岗位招聘要求。其次,应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另外,应建立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轮换,不但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甚至还可防范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5)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时,应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对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工负责,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分工、共同负责。建立会计系统控制制度,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其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财务报告控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是规定如何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进行控制的问题. 以上的这些控制方法都是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的,较为常用的方法。可独立使用,也可综合使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及实施,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深远意义,是个系统工程,由诸多环节组成的,它是高校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我们要将控制触角伸向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不留下控制死角。根据高校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制定出一套科学、严密、有效、可操作的校内部控制制度,使之能真正成为学校及校办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推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 篇2

关键词: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

随着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目前高等学校逐渐呈现出办学格局的多元化, 很多高校拥有多个校内经济自立的单位和校办企业, 其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局面日益复杂, 承担的责任也日益繁重。为了规范校办企业等校内经济自立单位的财务管理, 必须对高校旧有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进一步强化校级财务监督职能。实行会计委派制就是其中的一条有效途径。

1 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1) 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的需要。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校办企业大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拥有经营自主权, 学校不能随意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这种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相分离的体制下, 校办企业立足市场经济必然要追求企业自身利益, 甚至受利益的驱动和追求短期效应, 因此, 许多时候与企业所有者利益——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学校利益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面对这种局面, 正确的做法是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 在赋予校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同时, 也要强化对其管理和监督。在实行“校企分开” 与“放权经营”的同时, 学校决不可放弃对校办企业的宏观管理和必要的约束监督机制。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 就是加强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一种有效措施。只有对校办企业进行经济监督, 消除校办企业的虚假会计信息, 规范校办企业健康地经营发展, 才能保证国家和学校资产保值增值, 使经营管理者操纵的企业行为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达到一致。

(2) 健全校办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需要。

很多学校有意无意地忽视对校办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 因此, 会计人员很难有力保证企业行为符合学校整体利益和在法律法规的轨道上运行。这主要是由于现行校办企业会计管理机制的先天性缺陷造成的。因为作为监督主体的会计与作为监督客体的校办企业同属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后者管理前者的情况下, 前者监督后者当然就成为了一句空话。这里, 会计缺乏监督所必需的独立性。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 会计受制于校办企业, 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与校办企业紧密连在一起, 而且其行为处处受到企业负责人的支配。这种会计领导体制必然使校办企业会计人员不敢正常行使监督职权, 他往往被迫按企业负责人个人意志行事, 那么对校办企业及其负责人的监督自然是形同虚设。所以, 实行会计委派制, 改变现有的校办企业会计领导体制, 能够使会计人员摆脱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局面, 从而正常行使监督职权。

(3) 统一校内会计领导体制的需要。

尽管高校内部部门与单位很多, 但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校内的政策和体制要保持一致。如果只是学校实行了事业会计委派而校办企业不实行会计委派制, 这就造成了校内会计领导体制的不统一。其后果不可避免地拉大了校办企业会计与事业会计在会计监督地位、会计人员利益保障上的差距, 容易引起校内会计队伍的分化, 不利于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监督及其会计人员的管理, 从而也不利于学校整体会计队伍的建设。我们应该理顺学校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尽早在校办企业中推行会计委派制, 实现统一全校会计领导体制的目标。

(4) 实现校办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需要。

许多校办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 抱着向学校“等、靠、要”的思想不放, 没有效益观念和赢利的进取精神;一些校办企业长期处在高校这个象牙塔中, 经营者书生气浓厚, 在闯市场中不如社会企业灵活, 往往办法不多。以上原因, 决定了校办企业难以实现其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更有甚者, 少数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校办企业, 因经营困境竟坐吃山空, 靠消耗企业资产来维持生存。委派制就是要监督企业摒弃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想方设法向市场要效益, 靠自身的努力去求生存、谋发展, 为学校和社会创造财富。

(5) 遏制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的需要。

近些年来, 校办企业往往处在高校的“边缘地带”, 不属于学校的工作重点, 不易引起高校教职员工的关注, 其行为较少受到学校的直接控制。所以, 容易给一些思想素质不高的人包括企业负责人以许多可乘之机, 从而导致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日益增多, 造成了一些校办企业资产的流失严重。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能克服现行体制的这一弊端, 摆脱了完全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处境的会计人员, 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行使监督职权, 同企业内的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 防范与制止侵蚀企业资产的不法行为, 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

2 高校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

随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高校校办企业纷纷由原来的事业拨款、服务单位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在这种转型过程中, 由于某些高校规章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不严, 部分校办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主动舞弊, 在保住经营单位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小集团和个人私利。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会计岗位进一步专业化, 会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 规范财经秩序, 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 堵住校办企业经济违规违法现象的源头。会计造假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规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为资产所有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会计资料,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维护了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2) 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 校办企业会计队伍不稳定是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使得财会人员不敢严格按章办事, 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严重丧失;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更换频繁, 加之交接不规范, 容易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 同时也挫伤了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会计委派制, 校办企业会计人员由高校财务处 (室) 统一委派, 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其管理机构负责, 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其所服务的企业脱钩, 解决了会计人员身份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有利于避免外来干预, 使其能遵守财经法规、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作用, 严格把好企业会计关;而且, 有利于会计人员安心工作, 维护校办企业会计队伍的稳定, 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3) 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对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还有一个重要意义, 就是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 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受派的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对校办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职责进行管理, 督促落实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 还可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杜绝和减少违规操作现象, 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 强化企业防范与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有效地解决资产生成前的要素完整性问题, 有利于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运行。

3 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主要措施

(1) 加强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

我们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目的, 主要在于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受干扰地正确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政策, 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因此, 要用法制建设来保障会计委派制的推行。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有关方法和内容。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对有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情节严重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触犯刑法的会计人员, 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 不仅能够约束企业的不良会计行为, 防止委派会计人员与企业“合谋”, 而且能够提高财务监督的责任感, 把会计人员逐渐打造成为专职监督人员。如此一来, 既加大了执法力度, 又可以规范财务运作, 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与管理。

(2) 更新思想观念, 明确岗位职责。

要想使会计委派制不流于形式, 真正取得实效, 各高校必须提高校办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 使他们理解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和目的, 打消校办公司、企业怕被会计人员监督的顾虑, 让他们觉得被监督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先做通思想工作, 才能在行动上有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 高校财务部门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重监督、轻管理的做法, 详细规定被委派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 明确他们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要建立双向监督与双向负责的机制, 一方面, 在尊重校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保证委派会计人员支持配合校办企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另一方面, 校办企业也要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 使他们的一切行为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样, 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 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3)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目前, 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委派制。这种形式是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的原则, 由单位负责人及财务职能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到被委派的二级单位履行会计工作, 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资调动、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由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二是会计核算中心制。这种方式是在保证二级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 对实行会计委派单位的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 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 不开设帐户, 具体会计业务全部交由隶属于学校财务职能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处理。三是内部统管委派制。它是一种以财务集中管理为前提、以人事统一管理为框架、以行政委派为中心、以统一核算为主线、以定期考核为主要措施的学校内部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4) 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 提高会计信息工作的质量, 是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 还要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 应把好选人关, 建立严格的选派招聘程序, 高校财务部门应选派那些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过硬、经验丰富、适应性强的财会人员到校办企业去工作。保证应聘人员具有职业资格, 符合岗位招聘要求。其次, 应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 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以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另外, 应建立工作岗位轮换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轮换, 不但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甚至还可防范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5)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的会计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委派会计;必要性;加强管理

一、高校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

会计委派制度,是指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项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改革和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的监督职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腐败。

目前,一些高校投资了很多校办企业,校办企业作为办学经费的一个来源渠道,应受到必要的关注。但是,由于高校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事业单位,人们把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作为主要目标;再者,长期以来高校对资产保值增值意识较为淡漠,不重视校办企业管理,监控不力,造成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会计报表数据帐实不符,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较大滑坡等现象。因此,在校办企业中实行会计委派制,授权委派会计人员核算监督所在单位的财务行为,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尝试,由于委派会计人员在企业中职能相对独立,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有利于帮助被委派部门和单位依法理财,规范和加强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有利于强化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二、如何对委派会计进行有效的管理

1. 选择行之有效的会计委派方式。

在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的具体方式一般分为直接委派和间接委派,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表面上看,委派的会计人员代表学校,以独立于经营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活动,拥有较大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对经营者进行监督。但是,从激励会计人员的利益分配这点上看,直接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不与被委派单位经济效益挂钩,就会产生“懒惰”、“松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负责任的现象。间接委派的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受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甚至与单位领导的喜好、态度等有关,就会出现委派会计为了高效益、高收益与经营者“合谋”的问题,因为“粉饰经济业绩”对双方都有好处。如此,委派会计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监督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某些高校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办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即在学校财务机关选派业务过硬的会计人员下派各受派单位,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关系、工资、福利等均由学校财务处管理发放,被委派企业根据自身的效益、委派会计的职称、职务、岗位等确定委派会计的工资标准、福利、奖金等,于年终前返还学校财务,年底学校对委派会计进行业绩综合考核,确定奖金的多少。因为各被委派单位的经济效益不同,在发放奖金时平衡考虑,保证委派会计的奖金至少是学校机关会计人员的平均数。这种办法既利于委派会计独立于受派单位之外,可以对受派单位实行有效的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也利于激励委派会计的工作积极性,把受派单位的效益同自身的收益联系起来,及时向受派单位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提供财务信息,当好参谋。

2. 明确委派会计人员的身份和职责。

俗话说“名不正,言不顺”,委派会计人员的身份不明,既无法履行职责,也不能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有益的意见、建议,违背了会计委派制的初衷。委派会计人员进驻企业,是以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既对国家对学校负责,又对企业负责;既按《会计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又在工作中肩负服务职能。当企业经营者与学校管理者的意见发生分歧时,双重身份往往会使委派会计陷入两难境地,也无形中就把他们推到了企业的对立面,使委派人员在企业陷入非常孤立被动的局面。

如何解决委派会计双重身份所带来的问题呢,首先,为确保委派会计在工作中取得实效,必须明确委派会计的职责、权限及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在充分支持被委派单位依法理财、自主管理的前提下,认真履行责任,充分发挥委派会计的监督作用。其次,学校业务、财务主管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管者要与受派单位积极沟通协调,使其明白企业的目标和委派会计的工作职责都是把企业经营好,使其利润最大化,消除委派会计与企业之间的对立。一些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对委派会计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甚至抱有抵触情绪。因而,必须做好受派单位的工作,保证委派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要求委派会计支持受派单位领导人的工作,履行好以下职责:与单位领导共同审核财务报告、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和重大经济合同;参与拟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年度预决算方案,分配方案;监督检查各项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对重大的财务收支项目与单位行政领导人联签批准;参与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选配任用。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委派人员和被委派单位的领导人建立起一种新的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机制,变对立为和谐。

3. 建立专门的委派会计管理中心。

许多高校的委派会计事务由学校财务处负责,虽然有专门的人员管理,但有限的人员却要负责组织全校派驻会计和机关、院、系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考试、职称评聘、业务学习、岗位培训、业绩考核,《会计证》的核发与年检以及工资,岗位津贴、奖酬金的发放、人员的轮换和办理移交手续等工作,工作量相当大;再者,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可能不高,对企业会计不甚了解。为了进一步加大会计监督和管理力度,从组织上保证会计委派制的顺利实施,建议成立委派会计事务管理中心,以适应会计管理格局的新变化。管理人员不仅在健全会计管理中心的各项职能上解除委派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还要有较高的道德、业务素质和责任心,还应赋予会计管理中心一定的职责权限,特别是执法权限。如对于打击报复委派会计人员以及违反会计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具有直接处罚权,以保护委派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4. 建立委派会计人员学习培训制度。

委派会计人员是国有资产的第二代表人,其素质要求相对比较高。但有些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其素质却不尽人意,表现在:一是业务技能有待提高。虽然委派会计经过严格挑选,但业务技能参差不齐,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由于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会计工作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填列、对本行业内部经济部门实施会计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业务技能缺乏表现的尤为突出。二是职业道德有待提高。虽然对委派会计明确了职责权利和义务,但一些委派人员受人情因素的影响,也怕打击报复,对违法及乱开支的问题,很难履行监督职能。

高校的财务体系是事业会计体系,与企业会计有根本的不同,很多高校在对会计人员进行后续培训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培训的内容属于事业会计的范畴,起不到委派会计提高业务技能的目的;再者培训的次数有限,一年一次或一年两次,有时只为走过场。近年来会计制度、准则、税法的变化很大,变化也很频繁,一年一两次的培训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的需要。所以,建立定期业务培训制度很必要。委派会计管理部门每季度应采取集中学习和以会代训等形式对委派的会计普遍培训一次,培训内容为职业道德和财会业务,对有关行业部门的政策变化、制度更新要及时做出通报学习。也可以聘请会计方面的专家或老师做专题讲座,拓宽委派会计的视野。委派会计事务管理中心应对培训学习的情况严格进行考核,考核情况记入个人档案,对连续考核不及格或不参加培训的,给予警告批评,限期离职学习,合格后再上岗。

5. 建立委派会计岗位目标考评奖惩升迁办法。

对委派的会计人员进行考核是建立高素质会计队伍的有效措施,也是对委派会计进行奖惩的有效依据。考核的公正公平关系到委派会计个人的收益,也与委派会计的工作积极性、未来工作的成效密切相关。每年应由学校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和被委派单位三方组成考核小组,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制度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一次执行法规法纪、廉洁勤政和业务水平的考核,为其建立业务考核档案。 考核实行奖惩挂钩、年终兑现。

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委派会计的工作业绩,还应对委派会计进行一年一度的审计,考评被委派会计人员代表委派单位履行督察职责的情况和下属单位财务管理的优劣情况。同时,通过审计也可掌握企业领导和委派会计人员的财务行为,侧面督促其较好完成本职工作。审计应由学校审计处组织人员实施,把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作为考核委派会计的标准之一。审计结论中委派会计如有违反有关规定,给单位或集体造成损失的,视情节给予财经纪律处分或解除委派。

委派会计统管统派,在受派单位很难有超出会计岗位的晋升机会,一般人员可以提升为会计主管,但会计主管往上晋升就很困难了,这也是影响委派会计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之一。高校需要建立委派会计升迁制度,出台委派会计人员提拔任用政策,给委派会计提供升任企业领导或学校财务负责人的机会。

三、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绩和发展趋势

会计委派制实行以来,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绩:一是解决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责任心,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二是实现了单位行政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保障了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三是加强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但是,这项制度本身违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相背离。对国有企业来说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社会审计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的健全,会计委派制终会被更先进的会计管理制度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曹敏,范淑芳.对会计委派制的探讨. 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6).

2.李丽.会计委派制不适用于企业.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6).

3.孙芳城,孔庆林.会计委派制的六大弊端.财会月刊,2001,(8).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财务处。

上一篇:坏脾气与钉子的故事读后感作文下一篇:均值不等式典型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