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业

2024-06-26

高校产业(通用11篇)

高校产业 篇1

摘要:高校产业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体制机制相较国有民营企业一直处于劣势, 只有通过改制才能释放高校科技企业的活力。本文从调整产业布局、完善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企业服务体系、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并据此提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改制,途径,建议

高校产业作为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科技产业对科技产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新技术改造和调整传统产业、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推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国家税收、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 在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 支持高校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科研综合水平、稳定科研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 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崛起和发展, 从整体上提升了高等学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已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一、高校科技产业管理体制发展路径

在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初期, 各高校一般均设置产业管理办公室 (或称产业管理处) , 作为学校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对校办企业实施具体的指导、监督、管理, 以及咨询、服务与协调。为了强化产业的集中和统一管理, 多数学校还成立了校一级的产业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学校分管产业的校、院长兼任, 学校相关职能处室领导出任委员, 以此来实行对全校产业的统一领导。这种管理体制在高校产业兴起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高校教育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科技产业群体的蓬勃兴起、产业效益与规模的迅猛发展, 产业管理办公室这个管理机构渐渐适应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开始力不从心, 整体管理处于失控。而学校产业管理委员会又基本上是由学校各行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多数成员对产业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 或基本不熟悉。在对产业工作的具体指导上采取的是行政管理手段, 往往造成决策定位不准。有的基于考虑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对产业工作的指导出现偏差。同时, 也由于产业管理办公室、产业管理委员会均非经济实体, 并无可自主支配的资金。按照《公司法》以及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规定, 组建新企业, 包括对外参股投资, 都必须由作为事业法人单位的学校出面进行。而签约、盖章, 也必须由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校长来执行。尽管可以委托, 但毕竟有了经济法律责任, 还是要由校长这个法定代表人承担。因而, 无论委托与否, 都要校长拍板决定。从事市场经营活动, 必然会存在经济或法律上的风险, 而潜在的风险必然会对高校的稳定构成威胁。

此外, 从高校科技产业单个企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看, 高校科技企业与一般国有、民营企业相比, 其优势在于科技实力和信誉。与国有企业相比,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这方面高校产业是无法与其竞争的;国有企业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可以得到一些优惠政策, 如困难补贴和市场保护等, 但作为单个的高校科技企业还没有纳入各级政府的视线, 能得到政策倾斜的比较少;高校科技企业的体制、机制、资金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也没有优势;与民营企业相比, 高校科技企业在机制和体制方面明显处于劣势, 导致高校产业在竞争中难以发挥其在科技和信誉方面的优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科技企业要生存和发展, 不改制已无出路。

通过改制, 理顺管理体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高校科技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激活运行机制, 参与市场竞争。具体说来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一) 事企分开。

通过改制, 使高校科技产业成为单独的法人实体,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与事业属性的高校在法律上彻底理清关系, 明晰责任;使高校能够规避“市场经营”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二) 产权清晰。

首先要对校办企业的各项资产、债权、债务进行彻底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 对校办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校办企业的注册资本。只有产权清晰, 才能为校办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 权责明确。

学校在理顺校办企业产权关系的同时, 要明确出资人、决策人、执行人的职责, 建立规范的企业资产管理办法, 维护学校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权益, 实现学校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四) 管理科学。

校办企业的各项运作, 均要按照客观、科学的原则进行, 避免以主观意愿代替企业管理,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因地因校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科学管理。

二、高校科技产业新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 科学合理地调整产业布局。

高校产业要依靠学校的科研及品牌优势, 本着“抓强放弱、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发展产业, 加大对全资、控股企业的管理及参股企业的监控。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措施及服务平台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效益突出的科技型企业, 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办产业发展布局。同时, 精简校办企业数量, 充实企业内涵, 提高经营效益。对于产业确定发展的项目和产品,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对外合作, 尽快形成规模效益;对产品缺乏竞争力, 长期亏损或与学校产业主业相关性差的企业, 下决心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出售、改制重组或清算, 以便集中人力、财力发展优势和高科技产业;对产业内部存量资产进行有效整合, 重新配置资源, 避免产业内部无序竞争。

(二) 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事企分开”的原则, 成立学校独资的资产经营公司, 理顺管理体制, 由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管理、监督学校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使学校与控股投资公司、控股投资公司与参股企业的关系变为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 按投资比例承担责任、分享权益。资产经营公司作为独立法人, 代表学校管理和经营投入到相关科技企业的全部经营性资产, 并对这部分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

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资产经营公司要求下属各企业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责权利关系, 逐步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从而建立起规范的议事和决策程序。通过建立学校———资产经营公司———科技企业三级管理体制, 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设立了一道“防火墙”, 规避了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大大减轻了学校的管理压力, 避免了学校直接面对市场与企业实体发生关系, 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长久安定发展。

(三) 完善运行机制。

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通过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与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快捷的执行机制、严密的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约束机制;通过实行聘任制、合同制, 建立上下灵活、进出自由的用人机制;建立优劳优酬、多股多得的分配机制, 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吸收社会资本, 壮大企业实力。在从事对外投资和经营活动中, 严格按照集对外投资决策程序, 由公司有关部门和项目提出单位进行充分研究,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 按有关规定的程序上报董事会、股东 (学校) 审议。公司董事会 (学校) 认为有必要时, 还需聘请独立的专家或中介机构组成评审小组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

(四) 建立企业发展服务体系。

高校产业应以完善和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重点, 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充分了解市场, 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强度及需求层次, 努力寻找科技成果的最佳市场和最佳转化方式, 争取把平台打造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五) 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在改制过程中, 高校产业应详细制定改革计划和步骤, 稳步推进改革, 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确保了产业改革和规范化建设的有序进行。对于必要的改革成本, 要舍得支付, 确保学校的稳定。尤其是人员安置问题, 应在学校支持下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 千方百计稳定职工思想情绪, 积极妥善解决待岗职工安置和待遇问题。

三、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建议

(一) 助强扶优, 继续扩大在优势产业的经济总量。

大力推进效益型的规模经济, 通过资本运营, 采取收购、兼并等手段,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根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目标, 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途径, 低成本、高效率取得规模效益;同时, 加速市场的扩大和渗透, 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加强对控股及参股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努力练好内功, 落实企业的责权利, 完善和落实内部监管制度。以企业资产增值为目标, 充分发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大胆尝试符合学校企业发展特点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 造就一支懂管理、善经营、层次较高、梯队结构合理的校办企业经营管理队伍, 切实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效益, 保证学校资产的增值和投资回报, 进一步扩大产业的经济总量。

(二) 继续加强产学研结合, 挖掘学校科技产业潜力。

建立与学校科技处、学院等部门联系的长效机制, 探索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跟踪国家以及省市对高校科技产业的优惠政策, 把握机遇, 抢占先机, 跟踪学校科技人员的最新科技成果, 创造条件努力将学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人才、科技优势, 经营管理好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与舆论氛围, 出台具体可行实际举措, 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入股, 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到校办企业兼职, 从事科技开发和经营管理工作。

(三) 提高资本运作能力, 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校办企业对外合作与开放力度, 与社会企业实现联合或资源重组, 积极利用社会资本。合理利用风险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支持和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控、参股公司上市,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 促进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 学校要不断完善在创建科技企业中的投入和退出机制, 采用以较小的学校投入吸引较大的社会资金的方式, 实现高效益、集约式发展。在条件成熟时, 学校部分或全部转让在企业中的股权, 将获得的资本收益全部或部分投入新的科技开发项目或者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 更多地支持学校教育、科研和学校的发展。

高校产业 篇2

四。几点结论与建议

1。影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如:领导的重视,学校的实力水平,人才的配置,国家的优惠政策等等,管理体制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而由产业的发展状况的好坏,来判断体制的优劣,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全面的。我们只能从实践中,从运作上来加以判断。

2。由于各高校的类型、层次、活动规模、实力水平及管理者素质各不相同,因而管理体制也不应该强求一律。每个学校应该探索适合于本校情况,具有本校特色的科技产业管理体制。

3一般不宜以总公司形式管理全校的产业,因为总公司本身是经营实体,又代表学校管理全校的产业,不利于学校对产业的监控。但是如果一个学校企业的数目比较少,且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或方向,则可以考虑以总公司的体制来管理。

本文作者也认为以设立职能处(室)的形式来管理全校的产业比较好,这个机构应该能实现本文论及的七项功能,特别是应该加强四个方面的功能:

(1)与科研部门的协调能力,建议实行某种形式的科研开发、产业一体化的管理;

(2)与学校其他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能力,提高其权力地位,因为产业管理工作是跨部门、跨学科的,建议建立校一级的科技产业领导小组。第一军医大学“一体两环”的科技产业管理体制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其核心是成立校党委领导下的生产经营领导小组,这种作法值得借鉴;

(3)加强财务管理,建议建立权威的财务、审计小组;

(4)提高产业决策水平,建议建立一个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可以从多方面聘请。

★ 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论文

★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论文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探讨论文

★ 浅谈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论文

★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现实表现

★ 浅析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体制论文

★ 论文研究计划范文

浅谈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 篇3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准确明晰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办好教育,完善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需要。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其核心就是产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总和。只有科学地明晰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才能合理地建立高等院校的产业体制。才能使校办产业办得有活力,有动力,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高校的强有力支柱。

一、明晰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重新构建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形象和内核。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既是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目标只是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既没有竞争的压力。也没有谋利的动力。职工的收益同产值、质量、销量没有关系。国家对企业的发展、职工的利益承担了无限责任。国家作为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企业作为国有资产的经营者,二者关系不愤。实践证明,只有真正理顺产权关系。才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

要理顺产权关系,首先,必须构建现代企业法人制度,其实质就是把国家所有权分离为国家最终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由国家所有权派生的一种财产权,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的财产和企业负债构成为全部法人财产享有以其名义独立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国家作为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对企业的国有资产及其权益进行所有权管理并享有资产增值和资产经营效益。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国家以其投入的国有资本承担有限责任。企业成为法人财产的主体,就解决了“企业经营权否定企业收益权”的矛盾。其次。区分了政府享有的权益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益。即国家的最终产权的权能只是企业资产出资人的权利,包括资产收益、重大决策管理的权利。而企业法人财产权则包含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4项基本权能。这就从产权关系上保障了企业的经营权。最后,企业作为法人财产的主体,既享有了独立为财产权利。也明确了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和向出资者上交资产效益的责任,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奠定了产权的基础。

国家关于理顺产权关系的思路,完全适用高校明晰校办产业的产权关系。高校产业是国有企业的组成部分。所不同的是高校产业不是国家直接投资建立的企业,而是由各高等院校以自有资金兴建的企业,而且企业收益不是主要上交国库而是用于教学,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按照国家关于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思路,高校自身就成为校办产业资产的最终产权拥有者,校办产业则是企业法人财产的主体。

理顺高校产业的产权关系是完全必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使校办产业成为规范化的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发展;二是学校作为出资者,主要精力可以用在合理调整校办产业结构,宏观调控产业资源的流向,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提高总体社会效益上。在投入和调控上下功夫,再也无需为企业经营操心,为企业管理劳神;三是随着产权关系的明晰,学校作为资产的最终所有者与产业作为法人财产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就不难理顺,按照明晰的产权关系就能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校产管理体制。

二、校办产业产权关系的核心是学校与产业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总和

产权关系是产权主体之间,在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或者所有者与使用者的关系),所有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所有者内部各种监督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或者使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是,对于高等院校的校办产业来说,这个产权关系的核心就是作为出资者的学校与经营者的企业之间“责”、“权”、“利”关系的总和。

高校校办产业管理问题研究 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担负着培养社会创新型以及高水平人才、促进科学术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高校校办产业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提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高校校办产业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的高校的发展, 更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及文化提高。

一、高校校办产业现状

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做出的重要贡献, 为高校提供的坚实的经济基础,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截止到现在, 由高校校办企业共有5000多家, 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科研转化, 培养人才, 增加国家税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指出:“大型企业要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密切结合, 共同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产品。鼓励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创办各种形式的高校技术产业。”高校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也逐渐兴起, 随之出现了大批高校科技企业, 像清华紫光, 北大方正, 交大开元等等这也备受瞩目的高校企业。这些企业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和对相关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 全国高校组建了资产经营公司, 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划转,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产业规范化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 从整体来看, 即便出台了相关制改政策,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产业发展并不好, 整体高校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其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方面。

二、高校校办产业普遍存在问题

(一) 市场环境、政策影响较大

我国很多高校都有相同或者相似的优势, 在一些项目上的多多少少的都会出现了产业雷同的情况, 但是有些校办企业为了获得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原本是可以作为同行业内的互补者, 相互借助优势, 却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力, 同时也浪费了生产要素和资源, 往往会出现相互打压, 明争暗斗的局面。也由于国家政府在统筹协调管理和资源整合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 出现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的投资和建设的现象, 这极大地浪费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一些校办企业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明显。比如, 近年来, 国家对高速路等投资锐减, 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禁止政府楼堂馆所建设等政策的出台, 对一些有设计、监理企业的校办产业影响较大, 导致这几类企业项目萎缩, 合同减少, 收入上不去。

(二) 产权不明、归属不清

产权包括债权、物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产权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所有制的核心问题, 也是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最基本的问题。在创办校企初期, 许多高校校办企业的资产大都没有经过法定的登记、评估, 归属也缺乏合法的手续, 也没有对资产进行明确的划分, 对专利, 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也都没有经过评定, 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归属不清的问题也导致了在高校与校办企业中出现了“吃大锅饭”的现象, 并且愈演愈烈, 校企分开应该包括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分开, 再《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里明确要求学校要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的账分开来建立, 经营性资产要全部划分到学校的资产经营公司。近年来, 教育部对高校校办产业提出规范化建设要求, 很多企业进行了改革体制, 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但是有一些由高校校办企业持股或占股权大的, 高校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 高校校办企业实际上是二级法人, 代表高校开展经营活动, 并不是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导致学校与校办企业之间不是产权关系而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

高校校办企业大多数都是高校的全资企业, 全国大多数的校办企业都是高校为单一投资主体的结构, 这样会使高校直接承担风险, 一旦高校企业出现经营不善, 倒闭等经济风险, 高校也会有很大损失。高校自身的属性, 缺乏面前市场的竞争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取向, 比较难适应现在市场竞争, 管理者主要是学校领导, 也难以担负起因经济风险带来的责任。

(三) 行政化管理尚存

高校校办产业在最开始创办的时候还有一个任务, 就是解决学校人员工作问题, 所以学校里一部分老师或者科研人员在学校企业“双肩挑”, 不仅在教学、科研上担任工作还在高校企业里担任职务, 这样给双方都带来了一些弊端和不利影响。一方面, 高校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本职工作是搞好教学工作, 这样很难两边都兼顾, 老师和科研人员很难专注于学术和科研, 丢了本职工作, 本末倒置;另一方面, 虽然目前高校采取了校企分离、独立管理的模式, 但是企业里事业编制的职工工资仍由高校负责发放, 这样会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 没有薪资的激励, 就缺少了工作动力。高校校办产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大多数都是由学校任命, 他们代表着学校利益, 直接对学校的领导、校务会负责, 这使企业缺乏自助经营权, 由学校掌权, 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带有浓重的行政管理色彩。

学校与校办企业保持这种密切关系, 在校企创办初期, 对校办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在企业创办初期, 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也促进学校的科研成果完成顺利转化, 但当校办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 作为经济主体, 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策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样的关系反倒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因为高校与企业在工作重心, 追求目标, 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教育部相关核实, 大部分直属高校已经撤出了校级领导在高校校办企业中不合规定的兼职, 资产公司董事长仍由学校主管产业的领导继续担任, 逐步撤出其他校领导在企业的兼职。主管产业的领导实际上是代表高校作为经理人出现的, 而高校委派的处级干部担任董事、监事与高级管理人员, 在“重大”经营事项, 尤其是重大决策过程中, 这种管理模式下容易出现“一个声音”, 大部分校领导对企业工作不了解, 无法及时做出正确觉得, 往往会延误决策, 这将可能出现损害企业及债权人利益的情况, 影响学校企业的正常经营。

(四)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企业受平均主义思想和学习行政管理干预的影响, 高校企业激励机制并不健全, 目前多数高校实行的是比较平均工资制度, “工资+奖金”制度, 在不同的部门, 不同的岗位, 不同的工作量, 工资水平是差不多的, 形成了“吃大锅饭”的思想, 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无法激发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重要岗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个人价值得不到物质上的尊重和肯定, 时间长了, 积极性就有可能会演变成消极, 甚至会采取其他手段获取利益, 这样损害的不仅是集体利益, 更是学校和国有资产收到损失。

不仅缺乏激励机制, 在约束机制方面也不健全。近年来, 在顺应时代的发展, 校企纷纷进行就改制, 建立了“三会”, 分别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虽然约束机制的建立代表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但其实质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学校校办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 导致学校的股东权利与学校的行政权力划分模糊, 在对学校企业的管理上无法摆脱高校的行政影子。并且这样的企业, 还无法实施应有的民主决策和监督作用, 决策效率低, 这样的情况在各个高校企业普遍存在。

三、建议

(一) 加强宏观调控

在新政策下, 校办企业坚持“规范管理、积极发展、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 坚持不仅产学研结合还要与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依据产业发展的需要, 来制定科学教育政策, 使产业发展与科技教育的发展方向相一致。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发展、改革和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改革中要坚持“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 逐步完善”的思路, 通过规范化管理、深化制度改革, 促进和实现校办企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并且高校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未来环境的预测, 利用合理客观的方法对高校校办企业未来环境中的未知可能和不确定性作出假设, 这在环境分析中是非常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 因为预测的准确度会决定了高校企业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预测的差距越大所承受的风险可能就会越大, 甚至关系到校办企业的前途命运, 所以高校校办企业不仅要审时度势分析目前环境和市场形势, 还有预测未来环境, 比如对国家、地区、产业以及相关市场的分析预测, 了解相关变化对政策以及高校企业的影响。

(二) 规范企业经营过程中决策与审批机制

由于高校企业的性质, 高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学校的在职教师、科研和学院管理人员出身, 没有受过专业的企业管理知识培训, 缺少企业管理和法律法规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资产经营公司应建立相关决策和审批程序来规范当企业有重大经营行为。“重大经营决策”涉及范围有股权变动、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筹资和融资、对外投资、大额固定资产添置、各种资产损失处置、以及利润分配和弥补亏损等企业相关重大事项。

(三) 建立业绩考核机制

建立合理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考核机制, 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增强经营者考核的约束机制, 有利于企业保值增值, 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高校校办产业下投资的企业种类多, 有大学科技园区等的产学研平台, 有出版社、书店等的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企业, 有软件公司、设计院等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建立经营管理者业绩考核制度, 应科学设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经营业绩, 引导企业科学发展。主要应包括以下思想:一是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资产经营责任制;二是按照企业可持续发展和股权价值最大化的要求, 来依法考核企业业绩情况;三是按照企业所属行业和类型, 承担学校任务情况, 企业资产基础的不同水平, 实行科学分类考核。

(四) 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在高校企业进行一系列改制的今天, 对企业的监督机制主要还是通过企业内部监督为主, 外部监督作为辅, 从而来限制高校对校办企业过度的行政干预, 最终达到完善校办企业组织结构的目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完善企业“三会”的地位和职能, 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结构, 建立各个部门相互协调, 做好本职工作, 平衡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的管理体制;外部监督机制则主要是通过新闻媒体、第三方机构以及学校工会组织等对校办企业进行的辅助监督。

因为学校的行政管理干预和平均思想影响, 所以激励机制也是发展动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就从目前来看,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改革报酬制、股权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和职位激励等几种是目前最主要的激励手段, 校企可以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选择适合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使企业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五) 建设科技企业核心能力

高校企业逐步面向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和生存, 关乎企业今后的命运, 在现今时代背景下,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特点, 塑造核心竞争力。依据高校优势, 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技术, 高校企业可以依托高校的专业特色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借助丰富的科研技术形成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样有利于企业在长时间内有占有先进技术, 再提高管理竞争力, 通过企业决策、内部协调管理是校办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样不仅发挥了学校的功能, 使学校高知人才通过实践积累创新知识, 又增强了企业的优势, 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

四、小结

高校校办企业在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与转化和经济贡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高校和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高校企业长时间因管理问题和运作方式上积累的风险和低迷的经济效益, 使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方面出现很多弊端, 虽然高校校办企业经过一系列改制, 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贯彻到底, 应该因“企”制宜, 依据自身特点, 加快高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完善企业激励监督机制, 走出目前这样既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的境地, 为高校校办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本文对如何解决校办企业目前的现状,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推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快速发展,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我国高校产业已经建立了几十年, 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 对高校以及社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 目前随着国家体制的深入改革, 高校校办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漏洞。本文将针对高校校办企业在企业改制后, 在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有助于帮助管理者更好的管理校办产业, 是高校产业以及经营性资产在生产实践、人才培养、科研转换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更好的指导与支撑。

关键词:高校行政,高校产业,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竹节.论高校企业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 (04) .

[2]李敏.我国高校企业改制的模式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朱元祥, 李伏贞, 张静晓.高校企业分类改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11 (03) .

[4]王雷, 王媛媛, 刘心蕊.我国高校产业发展现状与研究[J].价值工程, 2015 (7) .

[5]蔡 (韦华) .高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7) .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探析与思考 篇5

[关键词]高校校办产业 校办产业模式校办产业问题

一、校办产业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就是习惯上讲“产学研”相结合。西方通常将大学的功能分为三大项:第一是知识产生的功能;第二是知识传播的功能;第三是知识的应用功能。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在理论上为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而且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高等学校教育、科研、产业的三大功能,曾被国外理论界誉为中国的创举。

狭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根据国家税字(1994)001号文件精神,高校办产业是指相当一级高校主管部门和税务批准,由高校出资自办的、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的各类法人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三个条件:(1)必须是学校出资自办;(2)由学校负责经营管理;(3)经营收入归学校所有。广义上的校办产业概念,是根据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实际情况,把高校校办产业置于社会大系统加以界定和概括得出来的,高校校办产业是指由学校独资,由学校负责或主要参与负责经营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或隶属学校法人的各类经济实体的总称。根据这一概念校办产业应具四个条件:(1)经济实体产权主要归学校所有;(2)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由学校任命或委派;(3)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检查;(4)相当比例的收益上缴学校。

高校校办产业构成要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按产业类型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科技产业;(2)传统产业;(3)服务产业。按主管层次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校有校管产业;(2)校有系管产业。按产权的界定划分,高校校办产业包括:(1)学校独资;(2)股份制;(3)中外合资;(4)国内联营。

二、中外高校校办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高校校办产业与本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早与1810年德国政治家和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提出著名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原则,将科学研究首次引入大学,给德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生机和活力,并给欧洲大学体制带来了极大震动。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生产对科技的高度依赖和科技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日益加强。迎合这一变化,大学在教学、科研功能之外派生出新的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或高校科技产业)。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几经沉浮。1958年,在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高校普遍建立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文革期间校办工厂数量增多,但由于当时是在违反教育规律建立的,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而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党中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指引下,高校校办产业的性质、功能、和规模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高等学校通过联合、合资、合作或合同安排等真实的资本经营形式兴办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产业。以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典型。高等学校通过出售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或者以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等外部交易方式进行资本经营,使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价值化、资本化,甚至产业化,形成了一条中国特有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一些高等学校甚至直接到证券市场上进行资本运作,通过发行股票向社会募集资金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如清华同方、天大天财、中国高科等,逐步形成了证券市场上一个特殊的板块。目前,高校校办产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7月12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布了前20名全国高校校办产业学校排名(截止2004年12月31日)名单,北京大学排名第1位;清华大学排名第2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8位,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企业收入总额153,695.10万元。

三、高职院校校办产业模式选择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模式,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主要优势是: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三大保障”;强化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三源整合”;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三项功能”;实现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永州职院的科技示范园模式、辽宁农业职院的多层循环模式、黑龙江农业职院的专业实体模式等。其运作特征为:

1.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有相应实力的高职院校,可成立校办产业董事会、监事会,以加强和完善校办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体制和生产组织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来增强校办产业应对市场的能力,正常发挥生产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的综合功能,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场所、资金和质量保证,并在加强产学研结合力度和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基础作用。

2.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扩充原专业教研室职能,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公司);或发掘专业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资源优势,建成教学、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专业实体(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如有些农业职院依托畜牧兽医专业创办药业集团;依托优良畜牧、优质水产品、果蔬、花卉苗木等实训、研发中心,建起了具有生态环保高效模式的“一场四园”,即集约化养猪场、水产生态园、果蔬栽培园、花卉苗圃园和优良水果园。这一模式既为实践教学与实习创造条件,又集结起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三大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的有力支撑。

3.办好产业促专业,突出培养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办产业,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功能。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培训,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场所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使实践教学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为专业教育提供了相对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关键技能和特长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通过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传递市场信息,储备技术能量,转化科研成果,强化了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与学院办学的小环境联成一体,学院更易掌握经济发展走势、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情况等信息资源,更及时地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专业水平,为突出专业培养特色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四、本科高校校办产业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借鉴

在我国本科高校(特别是名校)校办产业建立比较早,发展比较快,借助高校的名气与雄厚的科技力量,校办企业还是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有些也有相当规模,江中草珊瑚含片(江西中医学院)、同方电脑(清华大学)、东大阿尔派(东北大学)、交大昂立(上海交通大学)……这些人尽皆知的名牌都是高校制造的。走到今天,本科高校校办产业有辉煌也有曲折,有机遇也有挑战,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成绩也有教训,对高职高专校办产业是一面镜子。

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高校校办产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改制的呼声越来越高。某年7月底,在对媒体全面封锁消息的情况下,全国高校校办科技型企业会议在北京悄悄地召开。当天,占据整个股市1%市值的上市公司“高校板块”,股价全面下跌。一位参加该会议的教育部直属机构官员向记者转述———当会上有人发言提到应该规范校企关系、逐步实现校企脱钩时,一位大学校长兴奋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可算不办企业了!”有些高校大学校长直言:高校在无奈中走上经商之路,承担起了本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责任,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解决教育拨款的不足,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这条路走得极不规范。

高校校产业暴露问题,突出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相当一部分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着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缺乏竞争力、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效益低下、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停业或倒闭,国有资产流失、学校投入无法收回等一系列问题。

五、制约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若干因素及对策

1.体制落后、机制不健全

高校企业大多是在《公司法》颁布之前成立的,高校校办企业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行政干预的办法来管理企业,产权不清,责权不明,校企不分,管理不科学,学校直接承担企业运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等。而事企不分的根本原因是产权关系不清,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分,投资者和经营者权责不明,企业没有真正的法人地位,因而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产权不明晰一直是国有企业的通病,同样也是校办企业的通病。由于校企不分,产权不清,就不可能在企业中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因此应加大对校办企业的改造和改制力度,按现代企业制度创办校办产业。一个好的校办企业,必须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进行规范运作。不能由于是校办企业而有所“特殊”。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关键就是在发展中大力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校办企业成为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并对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依法保护学校合法权益,有效规避校办企业经营风险。

社会各界对于校办企业改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关怀。国务院体改办、财政、教育、国资等部门以此为基础,九易其稿,起草了校企改制的若干意见,这个若干意见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则:一是建“防火墙”,把学校承担的无限责任变为有限责任。学校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形成国有资产所有——管理——营运——经营体系。二是新设立企业一般不应含校名。三是精减行政审批,适当扩大学校投资权限。四是建立校企的退出机制,人员分离,校企脱钩。五是正确处理党管干部原则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以及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关系。六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采取购买一点,赠予一点的办法,试行股份期权制。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七是发挥背靠大院大所“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集中财力和精力转化科技成果,探索出一条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子。

目前,重要的是要建立良性“投入机制和撤出机制”防范学校的风险。可通过规范的渠道转让持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以建立学校投入撤出机制。学校转让所持国有股权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回资金除按规定上缴社会保障基金外,应用于弥补学校教学和科研,特别是基础性教学科研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要正确认识“撤出”问题,改制过程中的所谓“撤出”问题,归纳起来有三层含义:第一,是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要保证学校的利益,不能光投入却没有回报;第三,建立“撤出”机制,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校办企业,使学校资本能进能出。“撤出”不是“不办”,而是要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是找出一种能够保护国家和学校利益的“撤出”机制。并进一步扩大和完善科技成果产业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2.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难

搞好校办产业需要一批优秀企业家、经营和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受认识和观念方面的、心理和舆论方面的、校内和社会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人才济济的地方,选派管理和技术带头人却很难,特别是政治思想觉悟高、懂管理、懂技术、能团结有奉献精神的产业负责人少;公关经营人才和较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缺乏。相当一部分亏损和倒闭的企业,除客观因素(市场和环境)影响外,还有就是用人不当,企业领办人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混乱造成的,这些人大多数事业心不强,经营管理乏术,个人利益膨胀,慷企业之慨,人心涣散,形不成合力,因此难以使企业正常运转。因此应培养选拔一批高素质的产业管理人才、经营人才队伍。针对校办产业的特点和要求,选拔一批具有奉献精神、懂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清正廉洁、勇于开拓的人到企业担当重任。要做到这一点,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行之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对这些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完善的人才机制、监督机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3.技术支撑乏力

高校校办企业本身的发展从根本上依赖于可产业化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由于一些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科研工作重基础、轻应用,重学术、轻转化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对科研人员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积极有效的利益导向体制尚未建立起来,高校向企业提供可产业化成果的数量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企业的发展,使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缺少后劲。

因此应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引导政策,鼓励和调动高校的资源向着高技术研究与开发靠拢,推动科技成果的涌现和转化,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切实稳定和充分可靠的技术源,使其生命力得到持续旺盛发展。

4.政策的不完善

政策的不完善会制约企业发展,导致后劲不足。有的学校急于补充办学经费,采取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办法,将企业利润全部或大部上缴,每年留给企业的滚动发展基金不定比例,甚至没有这部比例。造成办学经费急于补充和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致使企业的规划发展无法从长计议。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资产、产权、分配、管理模式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中国矿业大学爆破技术开发公司总经理荣际凯教授分析指出,事实证明,那些关起门来发展的“校办产业”长大的不多,而真正比较成功的高校企业,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股份公司。因此需要学校方面转变办学观念,改进成果评价体系,以宽松的政策扶持高校企业的创立,以宽阔的胸怀面对高校企业的发展。另外,除了学校方面宽松的政策扶持外,国家对校办产业给予母体政策支持,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帮助都很重要。

5.环境因素

执法环境、市场环境、支撑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要从战略高度入手,针对制约和影响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改制和创新,以改革促发展。

高校校办产业总的趋势是校办企业在改革中发展,在调整中前进,在创新中成长。高职院校由于在和本科高校对比中存在规模小,科技人才力量弱,资金缺乏,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弱等劣势,高职院校校办产业应借鉴本科高校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但既然都是企业,那不管是哪个层次的校办企业都应严格按有关企业规范,法律规范去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去做。高职院校只有投身到市场的大海洋,向社会汲取营养,办出自己特色,这样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泽芳.我国高等学校资本经营思想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2]崔保璐、徐文海.发展高校校办产业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冶金出版社.1996.

[3] 刘欣.高职产学研结合特色定位与运作模式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思考 篇6

1 高校在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作为一个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源头, 怎样更好地为学生走向社会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搭建一座有效率和质量的桥梁是当今高校的一个难题。然而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无疑是通过在产学研一体化这种新型教育模式中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是在国外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个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实现高校资源充分涌流的必由之路。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通过生产、学习、科研三位一体,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 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以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具有竞争力的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合作方式通常是企业、高校 (包含科研机构) 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1 高校资源中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势不明显

高校学生人力资源是一片“可被开采的矿藏”, 可是各高校都没有开采到位。在学校周边很少有适合学生自己本专业的工作, 而且通常都是一些简单劳动的重复, 体现不出高校学生所谓“高级专门人才”的优势。加上现在高校校区被规划在离市区较偏远的区域, 离校去兼职或工作在上学期间几乎不现实, 而且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不可能聘用没有工作经验和上班时间不固定的大学生在公司工作。高校在校生作为一片巨大的、潜在的“人力资源”被抑制起来, 即高校学生所学专业的课外实践不够, 加上大多数学生没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上找到自己以后的方向从而产生困惑和迷茫, 是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问题之一。

1.2 高校本身在具有的科研技术方面的资源在小微型企业当中涌流得不够充分

高校资源中除了巨大的潜在人力资源优势不明显, 高校本身具有的科研技术方面的资源在小微型企业当中涌流得不够充分。从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方面看, 大中型企业自身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需要驱使企业自身需要和高校结合, 在高校中建立研究中心、实验室, 为高校提供课题和经费, 利用高校科研人员、设备等高校资源。高校一方面可以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自身的科研水平, 改善科研环境, 所以高校也愿意主动去和企业合作。然而需要注意的条件是, 一方面企业必须具有相当的资金和规模, 另一方面与其合作的高校必须是在某个专业领域内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这就使得一些有一定科研水平但不领先的高校科研资源得不到发展或浪费, 也使得居于起步阶段想要获得创新和发展的小微型企业步履维艰。

2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在各个国家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名称, 如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 这些不同的叫法说明在国际上文化产业的概念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严格的界定, 也说明文化产业概念本身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它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也提醒着人们文化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和范畴。那么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金元浦教授对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 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的, 以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为支撑的, 以网络等新的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以文化和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的特征, 是一种跨国、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重组或者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它是以创意创新为核心, 以知识产权为根本, 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产业发展全过程的新型的产业集群, 向大众提供满足其文化、娱乐、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的新兴产业形态”[1]。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 而且各个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还不一样, 所以导致了源于完成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存在了一些问题。

2.1 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原创性内容

原创性内容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 贯穿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 它们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但是在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当中, 往往就缺乏核心创意, 导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水”, 有文化创意产业之名, 无文化创意产业之实。说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原创性内容, 是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原创性内容质量不高, 一个是原创性内容数量不高。其实所谓文化创意不外就是人脑中产生出来的创意内容通过商品的形式生产出来, 然后到市场中完成创意自身的价值实现, 但是不仅限于实物产品, 也应该包括管理、技术、市场等层面的无实物产品即无形产品。

2.2 文化创意产业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集群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形势,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那么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符合产业集群的一般规律, 但是又有自己特殊的发展模式。北京大学王辑慈教授提出,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指“创意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在城市的某些地方 (例如艺术场所、科学院或媒体中心附近) 的集聚, 文化产业、非盈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 形成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2]。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不同之处在于,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应该是将生活和工作相结合, 生产和消费相结合, 有着宽容的环境, 具有本地区特点。拿硅谷中的谷歌公司为例, 谷歌公司处于硅谷这个高新科技集聚群中, 而谷歌员工的工作环境非常宽松, 办公室可以布置得跟自己家的风格一致, 甚至在公司还可以把家里的宠物带来;不能“忍受”的还不止这些, 谷歌的员工食堂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食堂, 因为你随时可以在那里吃上澳洲大龙虾, 不受时间限制而且食品种类丰富多样;公司还设有隔音太空舱可以让疲惫的员工休息, 公司很多办公区域都能发现类似台球、视频游戏等娱乐设施来让员工放松, 还有专业按摩、全身放松等等。谷歌敢于下大气力为员工提供这样的宽松的环境的目的是因为创意只有在放松和活动的时候产生, 而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是想不出好创意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文化创意公司没有产生知识溢出、企业之间互动形成创新的氛围, 所以创新内容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缺失是致命的。还有园区仅仅以创意产业园为噱头, 名为创意产业, 实为房地产项目开发。

3“三位一体模式”的高校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校在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缺乏原创性内容和高校在自身发展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所以本文想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 构建高校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这样一个新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即所谓的高校+企业+社区的“三位一体”。在“三位一体模式”中, 高校、企业和社区都是这个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原创性和创新性内容、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弥补企业在此的不足, 而企业则为高校提供工作实践经历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且提供资金促进高校进行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并且可使科研技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 以实现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 有利于高校的发展, 而且有了企业的进入, 投融资的渠道也变得多样。社区在这里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改善高校附近的交通环境、消费购物环境、居住环境、文化创意公共区域, 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公司和孵化园进驻, 通过对高校周围的社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高校、企业、社区三个主体通过产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和知识溢出, 以高校为中心, 企业和社区为桥梁, 构建一个有机的、互动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在产学研和自身发展的一些问题和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提出将高校资源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中形成产业集聚, 从而扬长避短, 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将高校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在一起, 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高校创意产业集群,企业,社区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

浅谈高校产业公司的治理 篇7

一、高校产业公司的现状

高校产业公司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公司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高校产业公司的总经理一般由高校任命, 由于监督激励机制的缺乏。造成了许多的“三拍”领导;即:一拍脑袋, 二拍胸脯, 三拍屁股。具体在现实中就是方案由老总拍脑袋定下来, 开会研究老总拍拍胸脯说我保证能成功, 到最后不行了大不了走人, 换个地方再干;再加上激励责任机制的不到位, 所以往往造成了公司老总把企业当成自家开的公司, 吃喝用的全在公司报销。这就给国有资产带来了流失。

2.公司的资本结构不合理, 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高校产业公司目前大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 大股东一般都是高校, 其余一般由职工个人以工会持股、法人单位的形式投资。由于公司考虑所得税费负担的问题, 往往在会计报表上反映的是微利或负利润, 这就给投资者的分红带来问题, 一些公司老总在考虑职工呼声的前提下, 采取变相将分红的股利以工资、奖金、福利费等形式记入成本, 对于国有的资本收益就不会考虑, 就给国有资产带来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监督不到位, 造成内部监督控制效率低。

高校产业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般参照高校的财务管理规定来执行, 由于产业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在会计制度的执行上也要符合相关《企业会计法》的规定, 公司老总作为法人代表, 在财务签字上“一支笔”,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使得财务监督和制约不到位, 内部控制失效, 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 出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

4.财务治理体制失调。

高校产业公司存在资金管理松散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的普遍现象, 相当多的公司资金收支缺少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随意性大, 使用混乱, 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 有的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资金管理不严, 体外循环现象无法避免, 投资随意性大、恶意沉淀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日益显露。另一方面, 由于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完善财务治理结构的必要手段, 而高校产业公司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存在激励机制很不完善的现象。经营者的激励与业绩相关度低, 绩效考评走过场, 没有与公司经济效益、员工利益挂上钩。

二、强化高校产业公司财务治理和结构控制的对策建议

1.强化产业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

首先要通过国有资产的资本化和国有资本的市场化, 盘活国有资本, 实现资本增值, 以次构建并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基础性环节。其次要贯彻实施《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 构建一个较为合理的评价体系, 可以通过对公司的战略、财务状况、内部管理流程、与相关利益者的关系以及公司的创新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的综合考察与评价, 给公司以全面、综合、科学的评价, 对于我们开展对国有资本营运的评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2.优化产业公司的资本结构, 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

将公司的资本构成进行优化, 实现资本的多元化。对多数产业公司来说, 优化资本结构就是通过引入多个投资利益主体, 来改变原有公司单一的股本结构。可以采取减持国有股比例、提高法人股比例等。从优选和监控经营者的角度来说, 法人股股东是最理想的选择。它们比国有股东代表者有动力, 更加注重自身的投资收益, 又比个人职工股有能力, 因为它们的股权相对集中, 有利于形成较统一的意见, 而且它们也有经营管理及控制的经验。从而强化对公司的监督作用, 以达到降低国有资产的流失。

3.完善产业公司财务制度, 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公司财务活动、确保公司财务安全、支持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内部控制和监督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管理重点。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中的运用是相当复杂的, 要想把其运用到公司财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中, 使公司内部管理更加规范, 经营良好, 公司自有财产的安全得到保护。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能够切合高校产业公司管理结构, 为公司发展服务。应坚持“预防控制为主, 事后检查为辅”的原则, 依靠程序制约, 人员配置真正做到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明确经济责任制。重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内部审计区别于外部和政府审计有其优势, 发现公司问题的几率更大, 对公司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意义重大。公司应重视高校内部的审计报告, 并认真对待审计结果。

4.完善公司领导的激励机制, 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从管理学的角度解释, 激励是指管理者

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机, 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 迸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朝着组织确定的目标奋发努力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对高校产业公司领导的激励机制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1) 建立物质激励为导向的激励体系。首先, 强化物质激励, 在薪酬制度上创新。

公司领导的薪酬可采取年薪制, 年薪标准可高于高校其它部门从事相似工作、相近职位、同等学历人员的收入水平或等于高校领导的收入水平。具体的说, 可改变公司领导的年薪支付方式, 在其年薪标准40-50%的金额作为递延岗位津贴, 建立递延岗位津贴制度, 基本思路是:高校为产业公司领导在银行设立个人递延帐户, 并根据贡献和收入对等的原则, 考虑岗位及职务级别等因素, 设定不同的津贴水平;为了把即期激励和远期激励结合起来, 可以把岗位津贴分为三部分, 其中一部分 (可考虑为30%) 随工资逐月发放;另外一部分 (30%) 作为保证金记入高校为其设立的帐户中, 根据年终考核结果予以发放;第三部分 (40%) 在将来公司领导退职或正常离职时一次性提取, 如果公司领导在任职期内因贪污受贿、渎职失职或违反党纪国法被开除公职, 则该款项全部没收上缴高校, 此举措可体现远期激励的目的。这一方式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公司领导的收入水平, 体现贡献和收入对等的原则, 而且把岗位津贴的40-50%记入递延帐户, 必然会对公司领导产生极大的即期与远期激励作用。

(2) 建立荣誉激励体系。

从管理学来看, 追求良好声誉是经营者的成就发展需要, 尊重并不是惧怕和敬畏。尊重意味着能够按照其本来面目看待其人, 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秉性;意味着让其自由发展的天性。这是一种对公司领导的荣耀感、成就感、社会认可、自我实现及受人尊重等需求满足的高层次激励。这种激励的方式包括:各类荣誉称号、特殊的政治待遇等。荣誉激励在激励体系中同样重要, 它是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公司领导的工作热情, 增进公司领导队伍的稳定和团结。

(3) 建立公司人才市场激励体系。

在国外, 有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的业绩进行独立评估的中间机构, 定期发布评估结果, 供各公司参考, 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个人声誉考核体系。对于公司领导在任期期满后, 积累了许多经验。可以去高校产业的其它公司竟聘, 这样一来, 便会形成一个公司领导的人才市场;如对某个公司领导的考核成绩比较好的话, 其年薪就会上涨, 而且聘请的产业公司也就会越来越多;但如果某个公司领导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而导致公司遭受损失, 那这个公司领导也不会再被续聘, 这样的领导迟早会被人才市场所淘汰。

总之, 高校产业公司的治理将是一个复杂的、渐进性的过程。如何处理好高校与产业公司、公司领导与职工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环节。产业公司只有在共同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上强化, 在财务结构、资本优化和激励机制上不断完善, 才能发挥高校产业公司“产、学、研”的优势, 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兴山.现代管理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

[2]廖兴黎.国有企业集团财务治理和控制问题探讨.财会研究, 2010, (02) .

[3]奚尊校, 沈玲.试论高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财会通讯, 2010, (02) .

[4]许秀梅.成熟期企业激励方案探析.财会通讯, 2010, (02) .

[5]万立全.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财会通讯, 2010, (01) .

高校产业 篇8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标签,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但近年来,民族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与发展,反而出现更多的崇洋媚外现象,如“跆拳道”、“瑜伽”等外来运动风靡中国。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发扬和推广中国武术,因此,有必要对武术创意产业的开发进行研究,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通过对武术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以唤醒每位中国人心中的武侠梦,激发大学生对武术的热爱,使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武术、练习武术,壮大青年群体对武术的理解并努力引导他们成为“武术人口”,从而促进武术文化及中国武术的发展,使之得以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让武术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种风尚,在无形之中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此外,高校武术创意产业的形成,对高校学生的意志、人格及健康等都大有裨益。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资源,在CNKI网输入关键词“武术产业”、“高校体育产业”、“创意产业”等,搜索文献资料50多篇,其中关于“武术创意产业”的文献3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2 专家访谈法

以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体育学院与商学院里的相关专家及广州市体育局分管体育产业的管理者为主要访谈对象,各专家为充实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2.3 问卷调查法

2.3.1 问卷的发放

向广州地区部分体育类高校师生,以网络邮件的方式发放问卷107份;回收93份,回收率86.9%;其中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86.9%。

2.3.2 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

请专家对问卷内容指标按 A 非常合适(8~10 分)B 比较合适(6~8)C 一般(4~6 分)D 不太合适(2~4 分)E 不合适(0~2 分)五个等级进行评价。具体评价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得知,100%的专家对问卷给予肯定,80%的专家认为该卷比较合适。可见,问卷有较高的效度。采用重测信度法,间隔两周后随机抽取10位被调查者;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出,让其重新填写,再利用SPSS软件分析,两份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R=0.82,符合社会学调查的要求。

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与EXCEL等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分析,为本文的客观反映与结果分析提供支撑。

2.5 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州地区高校武术创意产业相关产品为研究对象。

3 现有国际体育产业给武术创意产业的启示

当今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体育产业链有:美国四大体育联赛、网球四大满贯、欧洲五大足球联系(英超、意甲、西甲、德甲、法甲)、F1公开赛与斯诺克威尔士公开赛、高尔夫球赛四大满贯(英国公开赛、美国名人赛和美国公开赛、PGA锦标赛)、环法自行车赛等。这些赛事大多数经过了百年风雨历程,大多数都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才得以走出国门,形成国际化的赛事与产业链。

美国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让NBA从此走上富裕之道,目前NBA正以42种语言,在全球212个国家/地区发展。斯特恩与其团队所创立的美国NBA城、NBA商店、NBA流动大巴、经纪人制度、球员工会民俱乐部谈判制度、引进工资封顶、反毒品公约等运行机制[1]皆被各国篮球联盟借用学习。而我们中国武术相对缺乏一种经济意识、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水平以及高效的经营模式。四大网球大满贯,设立了丰厚的奖金,并且具备了完整的积分系统,各赛事之间的互动与世界计分排名有着密切联系。例如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将自己定位成亚太大满贯,定期举行“亚洲14岁组系列赛”、“阿维娃球童”、“网球训练营”等活动,逐渐形成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网球公开赛。

欧洲足球历来是我们CCTV5等体育频道的“爱好者”,而在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被称为“小世界杯”的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其管理经营模式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意大利“以球迷消费为核心、提供全方位服务”为销售理念,让其“足球工业”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消费,国家队四夺世界杯紧追巴西、完美的足球法律、沸腾的体育需求环境、足球彩票收入占全国收入15%,在国民经济中排名15位,也是首个从国外引进外援球星的国家。有着完善的循环赛制,实行4上4 下的晋级/淘汰赛制。其门票、广告、电视转播权、会费、足彩、球员转传会费及俱乐部开发、著名球员的无形资产、经营项目的开发、俱乐部股票的上市与大企业家的加盟,[2]促使其形成“世界第一赛事”的规模。一项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有赛事的成熟运作,还需要其有完善的监督体系,如法律监督、媒体舆论监督、组织监督、行业自律等。

F1赛事(Formula One,一级方程式),已在我们的上海落地生根,其“上”字型的赛道,为该地区引进了一种时尚的旅游——体育赛事旅游;是指以各种体育赛事的庆祝与举办为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旅游观念,文化旅游、节日旅游、乡村旅游、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以休闲旅游、赛事旅游、汽车主题公园、F1收藏、会展旅游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车迷爱好都近距离地接触F1赛道与更多的游客到上海消费。[3]

综上所述,凡是世界上运作较成功的赛事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其除了有悠久的历史以外,还有商业化的经济意识;在成熟的赛事运转中,引进各种各样的赞助商,让投资者与举办者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以庞大的“媒体帝国”为支撑,从杂志、报刊、电视、网络上广泛宣传与制造明星效应;再加上各项目的特点,运作起各种各样的特色活动(NBA全明星赛)与体育彩票;加上合理的管理与完善的监督体系,不断地修改赛制与创新管理制度;除了满足国内体育需求与产生巨大的体育产值以外,还积极地开发多种渠道与全球化结合,走向国际。

中国武术同样有着五千年的不间断历史,其文化底蕴毋庸置疑;只是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特色赛事,没有注入更多的经济元素与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开发多种形式赛事与武术产业,形成一定的连锁反应;从没有条件到制造条件,从无到有的以创意的思维开创中国武术创意产业,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取舍合理的走上商业化道路,形成国民必不可失的体育需求与娱乐主体。

4 高校武术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开发

本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始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源进行高校武术创意产业产品的因子分析,如表2:

根据实际状况,在分析数据时本研究采取“特征值≥0.9且累计方差贡献率≥70%”为确定主成分的原则。从表3可以看出,本研究可以提取6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7.613%.根据高校武术创意产业产品旋转成分矩阵表,本研究将6个主成分归纳命名为6种不同产品因子,如表4;

本文在高校武术创意产业的研究中,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6个主成分;分别根据它们的类别与属性;将各种高校武术创意产品归为6类,分别是武术艺术品因子、武术赛事产品因子、武术实用产品因子、武术服饰产品因子、武术时尚流行产品因子、武术饮食产品因子。下面根据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这5方面,提出建议与看法。

4.1 高校武术服饰产品开发

现有的武术表演服过于传统与正式,并不适应在日常生活里穿着。武术服饰可以中国传统经典文化为载体,结合时尚与生活的设计理念;让高校武术服饰走进大学生生活,研发各种适合大学生日常穿着的各种武术服饰。以侠女英雄为服饰主题,开发高校武术服饰、武术休闲鞋、武术运动毛巾等产品。

4.2 高校武术饮食产品开发

民以食为天,饮食平衡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我们常见的饮食品里是各种各样的“西方饮料”与“西式快餐”,流行于象牙塔的各个地方;如可口可乐、雪碧、麦当劳、KFC等。以中国传统养身为开发理念,以传统中药为调配方法;结合少林、武当、峨嵋等名门为主题,以武术象形拳与器械为设计开源;开发高校武术健康饮料、武术养身营养餐、武术主题碗、碟、筷子等。

4.3 高校武术养身、防身产品开发

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亚健康人群逐渐扩大。另外,校园安全事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女生这个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防身技巧。以武术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及太极、八卦等内家拳的养身原理开发各种高校武术医疗法,结合搏击操的形式研发武术实用防身系统,结合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从身体素质、防身技能、实战模拟、场景假设方面设计大学生的武术防身系统模式。开发各种武术私教行业,将武术器械改造,便于随身携带与实用;例如开发“小刀剑”的伸缩设计、九节鞭“皮带化”、“雨伞少林棍”等。

4.4 高校武术时尚艺术产品开发

大学生是时尚的代表,如今在电子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校园生活里;以各种创意开发的时尚产品深受大学生的爱戴。以武术里的民族英雄为主题,开发武术主题时尚手机、武术手机挂饰、武术明信片、武术艺术照、武术战场电子模拟游戏、武术文具、武术歌曲、武术U盘、武术公仔、武术头饰、武术Q版人物贴纸、武术时尚背包、武术时尚桌游、武术时尚面具、武术动作纸巾、武术时尚蜡像礼物、武术传统英雄人物木雕等。

4.5 高校武术俱乐部研究

中国高校目前的学生团体有武术协会,但以俱乐部形式存在的较少。以“以赛带产业”理念,成立高校武术俱乐部;举行各种级别的武术比赛。从初级-中级-高级各种水平段,实行各拳种的特色擂台赛;形成比赛习惯与系统,开发各种武术赛事产业。以武术为主题,以俱乐部为主办方,结合武术相关旅游点,举行高校武侠之旅、武术周、武术节、武术博览会、高校武术擂台赛、建造高校武术建筑、武台剧;俱乐部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武术经纪人与管理人才;定期开展武术主题PARTY、培训功夫礼仪小组、塑造武术英雄雕塑、开创武术诗歌广播、推出武术公益标语等。

5 小结

通过“以产兴校、校办产业”的思想;研发高校武术创意产业,根据广州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开创高校自己的文化产业品牌。创智中国,源自校园,让学生在自己的大学里发挥才华,创造财富,逐步形成与建立校内文化创意产业园。研究与开发广州地区高校的校内文化产业,让民族传统文化走上经济产业之路;提升校园软实力的同时,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多创业平台,减少学校人力资源外流,激发各种创新思维,促进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融入一份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杜江静.美国NBA体育产业化给我国的启示[J].经济导刊,2009(1):45-46.

[2]吴建喜.意大利足球甲级联系发展环境与内部动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131-132.

[3]徐行.上海F1赛事对嘉定区旅游业影响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付群,袁晓路,鲁润梅.中国武术产业国际推广的现状及制约因素[J].体育研究与教育(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26:119-124.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与影响分析 篇9

关键词: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原因

我国高校在向社会转让大量科技成果的同时, 有选择地对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 并形成了一批科技企业, 或通过技术入股与社会资本结合创办科技企业, 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产业, 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认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原因, 并且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对高校的功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1.1 政府政策的引导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十多年来, 政府政策的引导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尤其是1993年全国高等院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后, 人们对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在实践中, 把高校科技产业办得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此,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申请“211工程”的高校均把发展科技产业列入规划方案。1999年国家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该计划的重点工程之一是“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促使各高校进一步发展校办高科技企业。随着高校科技产业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高校科技产业化得到了地方有关部门的重视, 有些地方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高校科技产业许多支持和扶植, 如上海市每年提供近亿元的优惠贷款和500万元的财政贴息用于高校科技产业, 江苏省每年安排4 000万元周转资金和1 000万元贷款贴息支持高校科技产业。

1.2 社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造成高校大量科技成果无法得到转化, 促使高校走自行转化之路

科技论文和专利是衡量占有科技成果资源的重要指示, 高校的科技论文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大群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获得的国家专利也占相当比例 (见表1) 。但由于多数企业普遍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对高校科技成果需求不足。高校科技成果通过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转化, 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技术创新转化循环, 不得不自己转化科技成果, 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信息网

1.3 高校追求科技成果高附加价值的结果

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技术科技成果蕴藏有极高的附加价值, 一旦产业化会带来巨额利润, 如1988年由北京大学投资40万元创建的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通过不断地把其拥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得到迅速发展, 该公司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的骨干企业之一, 成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 在公司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北大带来巨大利润。高校在取得R&D成果后, 他们不愿将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对外转让, 而是由自己实施产业化, 这既能弥补科研开发费用, 又能为高校和科技人员带来可观的收益。高校为了追求科技成果的高附加价值带来的利润, 纷纷加入到高技术成果产业化中, 创办自己的企业, 从而促使我国高校科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4 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高校科技人员个人自行转化科技成果

为了加快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近几年,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出台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的优惠政策, 如1999年国家科技部会同国务院6个委办局发布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上海市在1999年出台《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 广东省1997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极大地鼓励科技人员 (包括高校科技人员) “下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 政府鼓励高校和高新区创办大学科技园, 为科技人员提供场地、资金等创业服务, 目前, 全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到40多家, 在大学科技园里的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高校教师、科技人员个人创办。因高校教师、科技人员创办的企业多是转化职务发明的科研成果, 高校依法约定在企业中享有股权, 所以属高校控股或参股企业, 可视为高校科技产业的一部分。

2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理论解释

2.1 内部化理论解释

一般而言, 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研发阶段→孵化阶段→产业化阶段。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研发阶段的工作, 企业从事孵化和产业化阶段工作。但在现实经济中, 我们看到科研与生产正走向紧密结合, 一方面企业将活动范围向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源头延伸, 将研发阶段合成于企业内部, 不少企业建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另一方面, 高校、科研机构也不仅仅只是从事研发工作, 而将活动范围延伸至孵化和产业化阶段, 高校、科研机构创办自己的企业。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内部化, 其本质就是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将原本在自身外部的组织合成于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之内, 用内部管理取代外部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和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成果交易成本过高有关。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技术进步, 科技成果作为一种知识资产, 其专用性越来越强, 其适用范围势必越来越小, 这时作为科技成果出卖方的高校就面临着回旋余地不断缩小的状态, 一旦作为科技成果购买方的有限数量的企业不愿购买科技成果, 大量的科研投资将付之东流。正是这种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对称, 使得市场不能有效地沟通供求。要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采用更为复杂的交易协调方式, 也就意味着更高的交易费用。当交易费用高于高校的内部化成本时, 高校就选择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部化行为, 自行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2.2 新增长理论解释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一反新古典学派原有的传统, 力图把增长理论建立在技术进步或知识内生的基础上, 发表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论文, 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 掀起了一股“新增长理论”的研究高潮。

新增长理论认为, 知识就如同其他资本一样, 是一种生产要素, 其他生产要素存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而知识要素却存在边际收益递增规律。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 但知识资源却极大丰富, 理论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使用越多, 价值越大, 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知识能以很低的成本复制, 甚至不需什么成本, 如微软公司研制出第一份视窗软件可能要花数亿美元, 但制作第二份、第三份时只要拷贝一下就可以了, 与第一份的巨额成本相比, 这拷贝成本甚至可以忽视不计。因此收益递减的法则对知识这种资源不适用, 知识资源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在高技术产品生产中, 技术或知识成为最有活力的生产要素, 知识不仅可以节约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人力、原料、金钱、时间, 而且还可以用知识生产更多知识, 用知识创造财富已经成为生动的现实。因此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大学, 利用知识资源发展科技产业, 是顺应了新的经济规律。

2.3 大学制度创新解释

世界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对传统大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在欧洲和美国正成为大学制度创新的方向之一。伦敦大学的弗密卡教授认为, 随着工业呈现越来越多的文化特征, 大学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 这一竞争不仅来自大学本身, 还来自其他组织, 例如, 越来越多的公司创办自己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大学。因此, 大学不得不采取一种企业家的姿态, 在一个开放的、相互竞争的环境下经营。同产业界合作改变传统大学模式的制度创新出现了, 在欧洲很多大学通过企业家式的混合体, 如大学——工业界联合公司 (U——I公司) 来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的斯米勒教授认为,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已成为当今美国大学最突出的动向之一, 大学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非赶时髦, 它正导致大学在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变化。最为重要是对大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日益强调, 反映了公众心目中大学职能的显著变化, 也反映了大学本身接受职能的显著变化。

同发达国家的大学一样, 我国的大学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变革, 很多大学提出由教育型、教育研究型向研究型大学转变。近年来, 很多大学的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科研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更为密切, 大学所创造的具有长远发展前景和市场价值的技术或知识越来越多。为了分享技术或知识带来的收益, 必然使大学更多地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展科技产业。

3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对高校功能的影响

3.1 促进高校教育功能进一步强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 知识老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 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吸取新的知识, 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更新知识结构。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教师可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直接参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从而大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改进, 从而有利于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向教学反馈新的内容。通过发展科技产业, 高校可以从现实的市场上源源不断地获得大量社会市场需求信息, 尤其是社会对人才、对技术方面的需求信息, 这些信息对高校专业的设置、课程开设、学科建设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使高校能更好地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造就大批适应市场竞争的高技术人才, 不仅要靠课堂教学, 而且必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基地, 高校科技企业同社会企业一样, 也是重要的实践场所;而且, 高校科技企业一般具有起点高、技工贸一体化、并有熟悉企业的教师直接指导等条件, 使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

3.2 促进高校科研功能充分发挥

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重要平台。由于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 企业未能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也普遍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 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 未能形成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因此, 造成了社会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的需求不足。据统计, 高校科研成果通过社会企业实现产业化的不足10%, 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 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作为高校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之一的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 为高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

高校教师通过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 使其科研更加符合社会市场需求。一直以来,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据有关文献统计, “八五”期间, 我国的科研成果中实际经过工程化 (主要指中试) 的只占其中的1%—5%, 而在这为数很低的经过中试的项目中, 大多数是医药类的科技成果这种现象固然与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不足有关, 但也与很多科研成果脱离市场需求有关, 没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当然不会有人愿意投资进行产业化。通过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高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 使其科研选题能更符合社会需求。

有利于增加高校的科研投入。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而且有利于增加高校科研投入。据统计, 2000年至2004年间, 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 829.80亿元, 实现利润166亿元, 向国家纳税132.68亿元, 上交学校39.84亿元。上交学校的部分, 除学校用于改善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条件外, 相当大的部分又作为科研投入。正是由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补充了高校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 增加了学校对科研的投入。

3.3 促进高校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高校不仅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显示其存在, 也通过直接为社会服务而得到社会承认。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园、德国的海德堡技术园区等的产生,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欧美得到普遍的认同。近十年来, 我国通过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得到了认可, 并进一步拓展。

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为社会贡献了一批高素质的上市公司。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一些高校科技企业纷纷进入证券市场, 目前在深沪及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高校控股或参股的高技术企业有几十家之多。高校上市公司依托名校背景及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优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逐步走向成熟, 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华工科技等已成我国著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高校科技产业尤其是大学科技园正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据统计, 2002年首批2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2 778家,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4 813个, 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2 191个, 申请各类专利9 184项, 创造就业岗位70 000多个。大学科技园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 成为当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因此, 各大学科技园区所在省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科技园的作用, 不断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培育创新文化。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中, 我国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创新企业、竞争合作的价值观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尊重他人等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而这些特征只有在创新文化环境中才能形成。高校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过程, 使他们对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对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有更深刻的体验。因此, 高校科技企业和大学科技园区是培养教师、学生创新精神, 培育校园创新文化的最直接场所。

参考文献

[1]翁君奕.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兴起之谜的经济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 2002 (1) :15-18.

[2]李宣澄.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产业, 2001 (12) :16-17.

[3]杨健安.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状况及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 2002 (3) :29-30.

[4]王舒.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内部化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1997 (1) :24-26.

[5]梅萌.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96-208.

高校产业 篇10

关键词:秦皇岛;高校;文化产业;文化形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47-02

高校文化形象是秦皇岛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高校的整体感知包括高校的历史以及当前现实的凝聚,也是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所以良好的高校文化形象能够将高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发展方向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对秦皇岛市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策略作出研究无论是对一个高校的发展还是对区域性文化的展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秦皇岛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的重要性

1.提高吸引度,获得社会支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进行工作与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生存,而是出于一种心理需要即希望获得更多的肯定,并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高校而言也是如此,一所高校获得社会广泛尊重和支持以及实现高校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于树立自身良好的文化形象。在高校的发展中,师资力量决定着高校的办学和教学水平,也决定着高校所具有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深度,而具有良好文化形象的高校能够具有对优秀人才而言更高的吸引度,即具有良好文化形象的高校能夠成为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而人才又能够成为促进高校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动力。所以在秦皇岛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的过程中一旦取得良好成效,将会吸引更多的社会人才支持高校发展,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将具有更好的教学环境、更高的教学水准以及更加雄厚的师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其他政府机构、社会机构还是高校中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都会给予高校更多的肯定,从而使高校能够在社会的支持下取得更好的发展。

2.利于增强学校凝聚力。高校中的凝聚力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组织运作效率,同时也对高校中的师生起到一种引导的作用。秦皇岛市高校通过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能够在高校中创建一种文化氛围,极大程度地推动了高校文化建设,而这种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种行为规范,即引导师生能够在高校的内在精神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良好的高校形象能够使高校中的成员感受到自豪感,并因为参与到高校文化形象的建设与表现中而具有成就感,从而促使高校成员能够将继承和发扬高校文化形象构建当作一种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从而使高校成员更加关心高校的发展与建设,对投入高校的发展与建设也更加具有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形成教学、服务、管理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3.是秦皇岛市文化创新产业构建的要求。秦皇岛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高校的发展,同时也是秦皇岛市文化产业构建的重要需求。秦皇岛市高校文化形象是秦皇岛地区文化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教书育人以及学术科研的重要场所在表现秦皇岛市文化产业构建成果中具有代表性,所以在进行秦皇岛市文化产业构建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秦皇岛市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作为第一切入点。通过文化形象创新产业的构建实现秦皇岛市高校竞争力的提升就意味着高校能够吸收更多的教学人才并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在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中,这无疑能够对秦皇岛市文化创新产业构建注入更多的活力,使秦皇岛文化创新产业的构建相比较其他地区具有更多的优势。

二、秦皇岛市高校UIS系统的导入与可行性策略

高校形象设计UIS是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UIS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基本模式中演变而来的,在UIS中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S(Mind Identity System)、行为识别系统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和视觉识别系统VIS(Visual Identity System)三个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全方位地打造高校的形象,从而增加高校的竞争力,为高校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所以在秦皇岛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中,导入UIS系统有利于高校有依据地进行文化形象的构建。依据UIS系统,在秦皇岛市高校文化形象产业构造中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导入理念识别(MI)系统。在理念识别系统的导入中,要在对高校自身文化形象作出定位的基础上重视对高校文化形象的宣传。对高校自身文化形象的宣传有助于高校社会影响力的扩大,从而实现学校声誉的建立,其中包括对学校办学理念的宣传、办学方针的宣传以及办学宗旨的宣传,从而使社会对高校形成初步的印象。同时要重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来为高校树立一种良好的口碑,从而为扩大高校文化形象的辐射范围提供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认识到媒体资源的作用并做到媒体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传播媒体尤其是现代传播媒体如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对社会公众的引导,增强社会对高校的认可同时实现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作用。

2.导入行为识别(BI)系统。在行为识别系统的导入中,要将重点工作放在对高校管理体制的完善方面,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确立民主型的管理体制,即要求在高校的管理中重视执行校务的公开以及决策的民主,从而使高校中的全体教师与学生感受到对高校管理的参与感,也能够使其体会到成就感;其次要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科研活动,时代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师知识结构需求的变化,所以要以教师的年龄结构为依据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同时要重视高校科研工作,推崇和尊敬科研人员及其所进行的工作,使高校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强校之路。

3.导入视觉识别(VI)系统。导入视觉识别系统是以增强高校文化形象传播为目的,对高校文化形象识别符号系统进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高校能够对高校形象识别符号作出总结和创新,如高校建筑的风格、高校内的布局、高校内的环境布设等空间形象,也包括高校的校服、校训、校徽以及校风等精神形象,同时要重视一些对树立学校文化形象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成果的宣传,如高校取得的各种科研成果、高校所具备的硬件教学优势以及高校中杰出的教学人才以及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等。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进行高校文化形象创新产业构建的重要工具如进行校庆活动、重要节日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技探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参考文献:

[1]杨寅平.现代大学理念构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王国平.现代大学形象创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解析[J].学术界,2005,(04).

研究课题: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究课题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2年度重点应用性研究课题“秦皇岛市文化创新产业构建与可行性研究”(201206165)

高校产业 篇11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中药饮片,产业联盟,策略

2012年5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调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协同创新,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强调了高校科研院所在产业联盟中的作用。

四川省中药材蕴藏量丰富,中药产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据悉,省内已建立起川贝母、重楼、川牛膝等100余个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然而,中药饮片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省内外对于当前中药饮片行业的产业格局及饮片产业联盟的构建研究还比较少。建立完善的饮片产学研联盟,将会促进我省中药饮片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也是地方政府制定饮片产业发展规划的客观要求。

本文对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现状及经验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医药工业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并基于四川地区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特点,针对当前四川地区中药饮片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完善四川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产学研联盟的建议,为推进四川省中药饮片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策略。

1产学研合作的发展与现状

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在1992年开始联合组织实施产学研探索以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逐渐走上正规化道路,各地区和企业在政策引导下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合作模式已开始逐步趋向于多样化。但由于发展时间短,理论研究及相关概念不统一,产学研联盟模式也不尽相同。

谢龙[1]提出根据产学研联盟中主导力量的不同,可将产学研联盟分为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联盟与市场配置下的产学研联盟两种机制。张明喜[2]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科技计划对于产学研合作方式的政策趋势,总结出了几种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成立的联合体,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成立的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创新产业群等,为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建议。李仙娥等[3]指出国内产学研相关研究普遍注重在宏观研究和政策建议方面,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深入研究。

2国内医药工业产学研合作的经验

通过分析国内成功的医药工业产学研合作经验,在政策引导、合作模式、平台建设及融投资渠道等方面,为四川省中药饮片产业产学研联盟的建设提供借鉴。

2.1 广东地区

广东省的产学研探索起步较早,在政策体系、推进机制、模式创新等方面大胆开拓,已形成了具有广东地区特色的三大推进机制、四大支撑体系、五大创新模式的“三四五”发展格局,构建了以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为点、以建设产学研创新联盟为线、以建立产学研结合区域示范基地为面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推进体系。三大推进机制即省部高层会商机制、多级联动机制和校市、校企全面合作机制;四大支撑体系即组织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多元化投入体系及产学研服务体系;五大创新模式即组建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服务集群经济和建设示范基地。

广东省已经组建了31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并启动了176个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区)、研发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发挥了较好的经验探索和示范带动作用。其中深圳市南山区建立的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其紧紧围绕南山辖区重点产业,把各种优势资源集中在一起,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创造性地组建十大产学研联盟,激发了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塑造了“人人可创新,人人能创新”的科技创新局面。

2.2 安徽地区

近年来,安徽省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展开产学研合作建设,逐步形成了“立足引进再转化,强化载体促转化,政府作为推转化”的特色。以精心打造“引技、引智、引资”的产学研合作综合平台,吸引企业和各大高校院所的积极参与。还根据本地区情况,创建了产学研网上对接和转化平台。安徽省十分重视产学研人才的吸引政策和培养机制,以引进和委派的方式向企业输入高层次人才。目前安徽政府已指导组建了20多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国家级试点1家,还有13家联盟获准开展省级试点。

2.3 江苏地区

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成果转让、合作开发、人才培养、共建实体、科技园区、校企联盟、战略联盟等七种模式。为了进一步推进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达到资源有效利用、优势有效放大、产业有效集聚、人才有效流动,恒生药业等20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南京制药企业讨论通过了《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活动规则》,为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加快资源整合、加速产业集聚、推动人才流动搭建了有效平台,拉开了江苏省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序幕。2010年12月,由南京大学发起组织,包括7所维多利亚州的国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生物医药公司构成了“江苏-维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由此,产学研联盟工作的建立也已由国内逐渐发展到国际舞台,发挥着我国的产业特色。

2.4 天津地区

2010年8月7日,“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正式在天津启动,此联盟是天士力集团与多家校企共同组建的,其主旨是集成研发、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资源,合力突破国际化过程中的制约瓶颈,以期各方形成合力加快中药国际化进程。联盟将通过机制的运作,总结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FDA临床试验转化成的资源和有利经验,使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少走弯路、多规避风险。“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开始投入运行后,将会筛选国内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中成药品种,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发。

3国外的相关经验

通过考察与分析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医药科技强国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能够为推进四川省中药饮片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3.1 相关政策法规较完善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并为促进其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建立起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1983年,英国以鼓励产学研合作为目的建立了工业和高等教育委员会。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如美国政府通过制定《拜杜法》、《技术创新法》和《国家合作研究法》等法规。同时注重政策激励,用经济手段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建立和发展,制定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如英国的“联系计划”及日本的“未来研究计划”等。

3.2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浓厚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美国已形成了对维护本国利益极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4];英国在鼓励降低知识价格水平、提高信息流动量,促进技术和应用的结合等措施下,发挥着自己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独有的特点,在保持知识垄断性和促进知识流动性两方面不断寻求两者之间的较好平衡[4];印度则以立法作保障,建立了司法、行政和民间三方积极互动、紧密配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5]。

3.3 融资体系十分健全

风险投资对科技产业化发展也会起到关键性作用,目前,美、英、法、德、日五国风险投资占世界风险投资市场份额的90%以上,能够促进创新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产学研联盟进程。

3.4 产学研合作方式灵活多样

为了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交流活动十分灵活。美国的合作模式主要有:科技工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以及工业一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模式[6]。日本在学习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产、学、研的一体化,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共同研究中心等。

4四川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现状

四川地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及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高校开设了中药专业。尤其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原成都中医学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为四川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高级人才,为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1984年2月,在全国率先提出“振兴中医”的口号,召开全省振兴中医工作大会,做出了《关于振兴四川中医事业的决定》,从政策、机构、资金等方面给中医药发展以保障,政策和组织保障铸就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省在全国第一家以省长令颁布了政府规章《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办法》。这些都为中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政策层面和法制层面,为四川地区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5完善四川中药饮片产业产学研联盟的建议

目前,四川省内及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形式有很多,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有效成果的数量仍无法满足中药饮片产业飞速发展的现状。基于以上分析,对完善四川省中药饮片产学研联盟机制有以下几点建议:

5.1 完善投融资模式,提高产学研合作效率

目前,四川省中药饮片产业联盟局面已初步形成,但产学研合作的载体建设并不完善,投融资模式存在缺陷,投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性资金、企业自有资金等,来源形式比较单一,呈现出企业不敢投入,金融不愿投入,科研院所和高校无钱投入的现状。由于缺乏广阔的投融资渠道,加上企业自有资金的有限性,给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经费难以落实,耽搁了研究进程,降低了合作效率,从而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步伐。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政府应该建立直接和间接财政资助政策支持产学研联盟,鼓励产学研的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

(1)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设立与省市相配套的专项资助基金,重点扶持和引导规模中小饮片企业组建产学研联盟,并鼓励企业引进外资,积极引导和鼓励海外华侨、知名企业、社会名流投入到中小饮片企业;

(2)设立省、市、政府饮片产学研专项奖励基金,对于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较大产业效益的饮片产学研联盟项目人给予适当奖励;

(3)设立风险基金和专项贷款,对于一些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较好产学研合作项目,给予较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并给予联盟企业一定的贴息优惠;

(4)鼓励和引导银行、财政、金融部门投入、参与和支持产学研合作,实行市场化运作手段,加强诚信机制建设,促进中药饮片产学研联盟的顺利进行,保证产学研急用资金及时到位。

5.2 健全诚信基础,明晰知识产权

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合作双方缺乏诚信基础和知识产权分歧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问题尤为突出,没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诸如合同款项不按时拨付、技术资料未按时完成等造成双方损失。根据有关调查反馈,四川省产学研工作最薄弱的环节是信息沟通不够,而保证信息的顺畅交流本应是产学研合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7]。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还未建立配套的法律政策和沟通机制对产学研合作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对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收益等合作成果的分享也缺乏明确的规定。由此导致产学研项目进入中后期后,随着预期的科技成果逐渐显现,各方容易陷人知识产权及科技成果归属的收益分配纠纷中。

国内许多地区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建立了产学研信息合作平台,改变了科技信息交流渠道不畅、政策保障不健全的状态。因此可借鉴国内其他省市所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信息交流平台,结合四川省饮片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四川省政府、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产学研联合工程会等地方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公共信息网络技术服务系统,借此可搭建起科研人员、研究机构、企业、金融界等相关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信息交流平台接驳饮片产业市场。

5.3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协调各方利益

在我国,政府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投入占绝大部分,而高校、科研机构主要以技术和人才支持服务等方式参与合作,因此,科研单位基本不承担科研项目风险。如果技术创新带来经济效益,科研单位自然受益,但如果出了问题,企业不愿意或者无力承担全部风险[8]。此外,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分配制度,对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无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产学研联盟是以产业发展需求和联盟各方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以加强产业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前提,形成成果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组织形式,需要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契约作为保障。

事实上,在产学研实践进程中,各国政府力图通过前期的立法来保障后期的产学研工作顺利、规范进行,并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构建的支持性政策可以引导联盟积极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也需要政府强化政策法规对产学研合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产学研联盟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与不同系统单位,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协调不同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产学研合作参与各方的行为,就可使产学研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此外,我国在现阶段,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落后状况是造成交易成本,尤其是履行成本较大的根本原因之一,政府必须通过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让制度的不断完善来保护产学研联盟成员的切身利益。

5.4 强化产学研合作意识,增强中药饮片产业优势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发展历程比较短,所以尽管现在许多地区的产学研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都普遍是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对于中药产业的产学研合作意识仍然比较淡薄[9]。许多企业也缺乏内在创新动力,习惯于依靠传统的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方式,而不愿在科技项目和转化科技成果方面下功夫,造成了中药产业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不仅没有使中医药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而且也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发展,无法突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优势。

建立适合四川地区实际情况的中药产业产学研联盟,就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制定与实施省市州中长期产学研计划,提升中药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加大扶持力度,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的研究和生产,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观念理念上就要重视将产、学、研三方的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四川地区中药资源和产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谢龙.不同模式下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

[2]张明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方法初探[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1):41-44.

[3]李仙娥,宋凤娟.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研究动态评述价[J].值工程,2010,29(26):9-9.

[4]杨雄文,肖尤丹.知识产权法市场本位论-兼论知识产权制度价值的实现[J].法学家,2011,5:114-121.

[5]唐鹏琪,印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效、问题和启示[J].南亚研究季刊,2002,3:20-23,63.

[6]谢晶欣.产学研联盟的形成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7]王雪原.我国产学研联盟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

[8]雷朝滋.省部产学研合作回顾与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11(2):21-23.

上一篇:新能源需国家政策扶持下一篇:新疆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