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类型

2024-05-22

产业类型(精选9篇)

产业类型 篇1

自迈克尔·波特1998年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且认为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最为典型, 应对其进行重点研究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的综述总结, 可以理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思路, 把握好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方向, 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好铺垫。

一、旅游产业集群的分类

(一) 从集群的层次性角度分类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系列企业集合的有机整体, 具有综合性、层次性的特点。庄军 (2005) 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三个层次:

1. 国家层面的宏观旅游产业集群, 这类集群以游览娱乐业为

核心业务领域, 并且关系着国家经济结构, 多为大型旅游产业集团和受国家重点栽培的重要旅游区。

2. 部门和产业层面的中观旅游产业集群, 这类集群由在地理

区域相互靠近的部门组成, 相互之间进行着密切的协作, 并且与其他产业间相互关联。

3. 企业层面的微观旅游产业集群, 这类集群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企业形成, 均为专业化的供应商。

张建春认为旅游产业集群应分为国家旅游集群、主题旅游集群和地方旅游集群。他又根据旅游集群的特性, 将其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凸显了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特征, 如分布于城市与目的地的娱乐、餐饮、宾馆及与其发生关联的其他部门或企业所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 或由区域内高密度的其他产业融合渗透而产生的旅游产业集群;

第二类主要是通过建立集中分布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专项旅游产品链而形成的各类主题旅游集群。

集群协会在南非“旅游产业集群战略”中将集群划分为国家旅游集群、主题集群和地方集群。国家旅游集群是从国家角度上提出来的旅游产业集群,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主题旅游集群是由某一旅游主题作为连接, 这类旅游企业和利益相关者的集合体在地理区域上并不连续;地方旅游集群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产业集群, 这类集群以旅游社区为基础在地理上集聚。

(二) 从集群依托的环境条件角度分类旅游产业集群

集群是产生并且发展于一定环境之中的, 环境的不同会直接导致集群的类型不同。叶红通过对我国旅游产业区的综合研究, 提出将旅游产业区分为城市型产业区、景区型产业区和社区型产业区。这种分类是从旅游产业内部关系角度对不同旅游目的地的讨论,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产业集群。

刘敏, 冯卫红 (2009) 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依托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景区型旅游产业集群和社区型旅游产业集群。城市型旅游产业集群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产品及城市社会化生产的外部经济效应。景区型旅游产业集群极度依赖景区, 区位条件不一定理想, 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社会化服务配置的困境。社区型旅游产业集群是以社区旅游吸引物为依托发展的, 能够基于相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建立起强大的内部信任与关系契约, 有利于企业间合作的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根据集群依托的环境条件进行划分是一种清晰有效的分类方法, 使得各类集群间的分界线更加明显可辨。

(三) 从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角度分类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集群的产生可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但是它的发展却需要一种力量的推动才能不断的成长壮大。常叔杰从实现形式上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市场驱动型和政府推动型。政府驱动型旅游产业集群靠政府主导干预市场机制, 通过政府政策影响集群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市场驱动型旅游产业集群则依靠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自我成长和调节, 并进行行业自律和利益保护。

刘敏、冯卫红根据推动集群发展的主导因素将旅游产业集群划分为三类:“自我累积型”、“协会助推型”、“项目或战略推动型”。“自我累积型”旅游产业集群是基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 相互之间建有坚固的信任关系。“协会助推型”旅游产业集群依靠协会或集群组织协调企业间行为, 为企业提供各种交流与合作平台, 并从各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帮助。“项目或战略推动型”旅游产业集群是在政府制定的集群战略或项目指导下发展的, 通过战略和项目的实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卞显红、闫雪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类。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依靠市场机制并通过相互间的经济和非经济互动关系自发形成, 能够有效地实现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外生型旅游产业集群是在外来企业或政府的主导下兴建的, 起步快、风险大, 由于缺少对当地文化与环境的认识, 集群内缺乏合作的动力。

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分类旅游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清楚的把握集群发展的动力来源, 而且在分析问题时也便于针对性的从源头进行调整。

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个成功的旅游产业集群, 政府、协会和项目组织者或协调者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应该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各个阶段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何时需要进行干预, 需要如何干预都应该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另外区位布局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影响深远, 交通的便利程度、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可使用性等集群本身特有的外部经济性能否为集群带来效益对集群的发展起着关键性辅助作用, 然而据目前为止, 国内外关于各类型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区位布局的研究成果很少, 还需进一步研究。

产业类型 篇2

我国居民正在进入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的大众旅游休闲时代,人们愈加追求健康和精神享受,作为新时期人们的一种旅居生活方式,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休闲生活主流。

一、康养的概念

什么是康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且被广泛接受的界定。以下从学术界、产业界、行为学和生命学四个角度来说明。

二、康养的分类

概括来说,康养产业就是为社会提供康养产品和服务的各相关产业部门组成的业态总和。然而,根据消费群体、市场需求、关联产业、资源差异和地形地貌的不同,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康养产业类型。

1.基于消费群体

从消费群体来看,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年龄构成来看,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依据年龄构成进行划分,不同年龄群体有不同的产业分类。

妇孕婴幼康养:妇孕婴幼康养是康养产业中新的分支,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妇孕婴幼群体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以及该群体消费转向多元化,妇孕婴幼的健康需求不再局限于医疗保健,更多母婴健康产品服务持续涌现,如产前检测、产后恢复、胎儿早教、小儿推拿、妇幼膳食、益智玩具等其他围绕妇孕婴幼群体的康养产品。

青少年康养:是指为满足青少年群体康养需要的产业集合。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康养供给更多是围绕教育、体育、旅游、美容、养生以及心理咨询等方面

展开,如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中医药疗养、亚健康防治、美体美容、心理诊疗等相关产品与服务。

中老年康养:由于业界始终将健康和养老视为康养产业的主要组成,且现阶段中国社会加速步入老龄化,因此中老年康养长久以来都集中或等同于养老产业。就现阶段该群体实际需求来看,中老年康养不仅包含养老产业,还包含医疗旅游、慢病管理、健康检测、营养膳食、老年文化等相关及周边产业。

另一方面从消费群体的个体健康来看,一般把人群分为健康、亚健康和病患三类:健康群体重保养、亚健康群体重疗养、病患群体则重医养。

健康状态的保养:健康人群的康养需求集中在对身心的保养上,即通过健康运动、休息睡眠以及其他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康养行为等保持身心健康状态。基于健康人群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以及文教和影视等。

亚健康状态的疗养:亚健康人群是目前康养产业最关注的人群之一,对应的康养业主要集中在健康检测、疾病防治、保健康复等行业。如:中医养生、保健

品、康复运动、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都是亚健康人群疗养类康养产业的主要构成。

临床状态的医养:病患人群医养是目前康养产业最成熟的构成,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诊疗、医护等医疗服务业;二是生物、化学制药等药物制造加工业;三是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2.基于市场需求

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基于养身的康养: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旨在对康养消费者的身体进行养护或锻炼,满足康养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需要。

基于养心的康养: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因此,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基于养神的康养: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旨在保证个人精神世界的健康和安逸。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3.基于关联产业

根据康养产品和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生产要素的不同,将康养产业分为康养农业、康养制造业和康养服务业三大类。

康养农业:康养农业是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或者是具有康养属性、为康养产业提供生产原材料的林、牧、渔业等融合业态。如:果蔬种植、农业观光、乡村休闲等。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满足消费者有关生态康养产品和体验的需要。

康养制造业:康养制造业泛指为康养产品和服务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产业。根据加工制造产品属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康养药业与食品,如各类药物、保健品等;康养装备制造业,如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养老设备等;康养智能制造业,如可穿戴医疗设备、移动检测设备等。

康养服务业:康养服务业主要由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和养生服务组成。健康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服务、康复理疗、护理服务等;养老服务包括:看护服务、社区养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养生服务包括:美体美容、养生旅游、健康咨询等。

4.基于资源差异

康养产业是资源依赖性很强的产业,根据自然资源的不同可将康养产业分为不同类型。

森林康养:是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开展包括森林游憩、度假、疗养、运动、教育、养生、养老以及食疗(补)等多种业态的集合。

气候康养:以地区或季节性宜人的自然气候(如阳光、温度等)条件为康养资源,在满足康养消费者对特殊环境气候的需求下,配套各种健康、养老、养生、度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综合性气候康养产业。

海洋康养:主要以海水、沙滩、海洋食物等海洋资源为依托,建设形成的海水和沙滩理疗、海上运动、海底科普旅游、海边度假、海洋美食等产业。

温泉康养:因大多数温泉本身具有保健和疗养功能,是传统康养旅游中最重要的资源。现代温泉康养已经从传统的温泉汤浴拓展到温泉度假、温泉养生,以及结合中医药、健康疗法等其他资源形成的温泉理疗等。

中医药康养:以传统中医、中草药和中医疗法为核心资源形成的一系列业态集合。主要有:中医养生馆、针灸推拿体验馆、中医药调理产品,以及结合太极文化和道家文化形成的修学、养生、体验旅游等。

5.基于地形地貌

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平原康养。

高原康养:是基于空间特征的康养分类中被关注最多的概念之一。由于高原独有的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往往成为人们旅行的向往之地;又因高原地区的自

然和文化等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形成了以旅游休闲、高原食品、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医药等为主打产品的康养业态。

山地康养:山地康养活动针对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静心养性者呈现一动一静的形态,主要有登山、攀岩、徒步、户外生存、山地赛车,以及户外瑜伽、山地度假、禅修活动等。

丘陵康养:丘陵康养主要集中在丘陵规模较大和景观较好的地区,由于丘陵特殊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其康养主要以农产品种植、药材生产、生态体验等为主。

平原康养:主要集中在农业发达地区,康养产品以绿色果蔬、保健食品等为主。

三、康养小镇

康养小镇是指以“健康”为小镇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的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规划思路

1.资源优势

适宜创建发展康健小镇的地区,一般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这是实现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在这个基础条件上,根据当地不同资源,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可以发展融合不同产业体系的康健小镇。

如拥有宗教文化、长寿文化、温泉资源、医药产业资源等等。可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2.产业特色

康健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如养老产业、休闲农业产业、度假休闲、健康食品产业、体育产业等。

3.功能明确

康养小镇不同于一般的小镇,它的功能性更强。以体育产业为例,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标准

①康养小镇年均PM2.5值小于或等于50。

②该区域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大于或等于5000个/每立方厘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每立方厘米)。

③村镇环境优美,干净整洁。

④附近100公里之内有高铁、机场、高速,交通方便。

⑤活动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

⑥有发展医疗产业的环境基础。

开发类型

1.文化养生型

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2.长寿资源型

依托长寿文化,大力发展长寿经济,形成食疗养生、山林养生、气候养生等为核心,以养生产品为辅助的健康餐饮、休闲娱乐、养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养生养老体系。

3.中医药膳型

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4.生态养生型

以原生态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健康养生、休闲旅游为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生态种植等健康产业,一般分布在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或者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

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5.养老综合型

有一定的环境资源,同时拥有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年群体,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打造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养老小镇。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6.度假产业型

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7.体育文化型

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8.医学结合型

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

产业类型 篇3

关键词:出版业;产业类型;市场结构;产权结构;变迁

一、我国出版业当前的产业类型

在经典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通常被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完全垄断型、寡头型、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市场类型由两个层次的因素得以最终确定。首先,是企业的数量。如果只有一家企业,市场就是完全垄断型的。如果只有几家企业,市场就是寡头型。如果有许多企业,就要涉及产品的差异性问题。如果企业出售的是有差别的产品,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型;如果出售的是相同产品,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型。其中,完全垄断型和完全竞争型是位于两极的市场类型,而寡头型和垄断竞争型属于两极市场类型的中间状态,同时包含着垄断和竞争两个特点。对于垄断竞争型市场,垄断只代表着由于产品差异性而导致的部分市场独占。垄断竞争型市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首先是有许多卖者,即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消费者群体;其次是有产品差异,即每个企业生产的至少一种产品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再次是可以自由进人或退出,即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进入或退出这个市场。根据上述特点,一些国家的出版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型,例如美国,市场上有多家出版企业,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企业产品也存在着显在的独一无二性。若根据市场结构对产业进行分类,美国出版产业无疑可以划归为垄断竞争市场型。

然而,研究我国出版产业类型,还需要结合出版企业的产权结构一并加以考虑。在中国经济转轨的框架中,产权和市场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在不同的产业,二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一般而言,国有产权通常是与垄断、缺乏竞争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非国有产权或私有产权则天然与可竞争的市场结构相伴。我国出版业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同样受到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共同影响,因此有必要将出版产业类型的划分置于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共同构成的二维坐标中。有研究者认为,按照产权结构和相应的市场结构对我国产业进行分类,可分为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国有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国有企业主导的竞争市场和一般的竞争市场这四种不同的市场类型。这主要是根据国有企业在市场上所占比重(产权结构)及市场的进入或退出是否受到严格控制(竞争程度)等主要因素来划分的。要加以说明的是,此处的垄断是指市场的进入存在着行政壁垒,而非产品的差异性。

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型产业的最根本特征是国有企业占有很高的比重,通常来说,这个比重至少要达到70%以上。其表现出来的主要市场特征是,集中率并不太高,利润率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极其不同,例如卷烟制造业的利润率可高达20%以上,自来水生产业的利润率有可能不足1%。无论是按照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还是市场特征来看,出版产业都属于典型的完全政府垄断市场型。首先,100%的出版企业为政府所有。虽然民营出版机构在诸如教辅、畅销书等出版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策划实力,但由于直到目前为止,民营出版机构还没有获得名正言顺的市场资质,只能采取与国有出版企业合作的方式来参与出版,因此从产权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出版业是完全由国有出版企业构成的,其所有者只有一个,即国家或政府。再者,出版业表现出来的市场特征也基本与完全政府垄断市场型相符,产业集中率较低,创利润率处于暴利行业(如20%以上)和负利润行业之间,比一般竞争市场7%左右的平均利润率要高。例如,2011年出版传媒、时代出版、中南传媒和凤凰传媒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51%、9.44%、10.38%和8.55%。

二、我国当前出版产业类型的特征分析

由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共同决定的产业类型,也必然表现出相应的市场结构及产权结构特征。

代表市场结构的重要结构变量是集中率。集中率主要是由规模、进入壁垒、产品差异化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进入壁垒,而最明显的进入壁垒就是政府管制。在产业的主要行为服从效率的假定下,集中率与利润率之间呈正相关性。集中率最基本的度量方法之一是,选择产业前n个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加总,用CRn表示。1972年,美国图书出版业的集中度CR4为19%,CR8为31%。1993年,美国出版界CR4为30%,CR8为52%,CR20为83.6%。进入21世纪后,随着全球化步伐加快、竞争能力加强、集中化程度加剧,美国的前20家大出版公司的收入占美国全部出版业收入的85%以上。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出版市场是以行政区域为市场垄断的基础,每个行政区域都有业务基本相同的出版单位,出版单位之间的竞争,幕后都有各级地方政府做后盾,从各个方面提供保护和支持。总体而言,出版业呈现出原子型的分布结构,CR4维持在6%左右,CR8在10%左右。近年来,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集团化战略的实施,出版产业集中化程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这一点在201 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可以得到间接反映:2011年,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7.5%、73.4%和43.2%。但是,应该指出的是,目前出版业较高的集中率并不是主要依靠市场竞争形成的,而是较多地依赖于政府行政命令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也就是说,出版业集中率的提升不是凭借产业的效率行为实现的,而是出自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在这种情况下,集中率与利润率是无关的,集中率的提高并不能有效导致利润率的增加。集团化十多年来,整个出版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当然,出版行业历史上较高的利润率会吸引各种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出版业,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稀释统计数值。如果未来集团化过程主要通过市场展开,那么去除因垄断因素贡献的利润率之外,集中率的提升必然会有效促进出版业利润率的增长。

nlc202309032103

除了集中率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到产业的利润率这一奇怪现象外,大型出版企业的生产能力相对于世界级出版企业而言也较低。生产能力主要受到企业规模的制约。目前,我国大型出版企业的规模还偏弱小。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存在现实的羁绊。一直以来,区域封锁和市场分割是我国出版业的特征之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此特征也逐渐演变成一种积弊。尽管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集团化过程的推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但“一个省市、一个出版集团、少数单一出版社”的竞争格局却进一步加剧了区域条块封锁,从而制约了大型出版企业的裂变式成长。所以,即使当前我国实力排在前几位的出版集团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相比也还有较大的差距。例如,我国综合经济规模最大的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集团2009年营业收入68.1亿元、利润总额12.1亿元,仅及培生集团2008年销售收入的11.0%和营业利润的12.4%。2010年,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占培生集团的14.67%和8.76%。根据2011年全球50大出版集团收入排名报告,培生集团2011年收人为64.7亿欧元,作为中国唯一进入此排名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37位,营业收入只占培生集团营业收入的3.5%,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相差甚远。当前,我国通过培育大型出版企业来提高产业集中率的大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必须尽快破解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否则难以快速提高大型出版企业在国际出版市场上的综合实力。

从产权结构来看,出版企业的所有权结构是百分之百的国有股权或国有股控股下的“一股独大”。当国有股权被认为是意识形态不发生偏差的强大保证时,国有产权结构的安排无疑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但是,当出版业被寄予做大、做强的新期望时,我们就不能紧抱着历史合理性,而对这样一个事实视而不见:国有产权结构具有消极的绩效效果。与私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低效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不能有效或直接地捆绑在一起。仅从经济学上的效率而言,所有的独立研究都得出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这一结论。关于效率衡量,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净资产回报率,另一个是全要素生产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的数据来算,国有企业净资产回报率明显低于民营企业,也低于外资企业。2007年,国有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略高于15%,而民营企业已经是23%。2009年,二者的差距加大。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也低于民营企业。在过去的30多年里,国有企业全要素增长率年平均增长大概为1.5%,而民营企业是4.5%。这也可以从近20年来民营出版机构的发展历程窥见一斑。从不被官方认可,到今天被承认为“新兴出版生产力”,民营出版机构正是凭借着高效的生产力快速发展、壮大起来的。例如,成立于2007年的磨铁图书仅用了4年时间,就于2011年实现图书发行码洋8亿元,缴纳税款3548万元。因其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2011年6月磨铁图书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21未来之星——2011年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成为21家获奖企业中的两家文化传媒类企业之一。因此,无论是从国有企业在理论层面潜在的问题,还是从实践层面上民营企业经营的高效性来看,一个全部以国有企业构成的产业是不太可能做大、做强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市场结构还是产权结构,都决定了当前出版业整体相对较低的赢利能力和效率。产业的总体情况是通过贡献加总分量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的。通常来说,企业的目标行为是企业最重要、最基本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绩效首先是企业基本目标行为的结果,然后才是企业市场行为的结果。市场经济下私有企业的目标行为是利润最大化行为,而国有企业的目标行为则明显地表现为非利润最大化行为,是以其实际控制者的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例如作为政府官员的国企管理者对政绩目标的追求。由于出版企业具有文化属性,而且我国出版企业还被赋予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出版企业的基本目标行为更加多元、不易把握甚至经常是相互冲突的。首先,相对于改革之前,出版企业不同于以往的出版单位,它们有了更大的生产经营权、财务自主权、收益分配权和人事调配权,以及投资自主权。然而,企业的所有者——政府依然在一些最重要的方面控制着企业,例如集团负责人的任命、书刊号资源的分配等。在这个意义上,出版企业的行为不是独立的,而是作为所有者的政府行为和企业经营者行为的综合。实际上,当前出版市场上的集团化行为主要是作为企业的所有者政府决定的,而不是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决定的。地方出版集团和国家级出版集团的组建伊始无不体现着政府的利益要求,鲜见源于出版企业自身的主动诉求。其次,尽管政府垄断是出版产业的基本特征,但它是通过若干个出版企业来实现的。例如,集团化之前,全国有500多家出版社,每个省级行政区域都具备业务基本相同的出版社。集团化之后,每个行政省也都在原有出版社的组织架构上组建了省域出版集团。为了平衡各企业之间为一定程度上的自身独立利益而产生的竞争,作为所有者的政府需要不断协调出版企业之间的关系,这主要是通过划分设定出版市场势力范围,来大致确定出版企业的利益范围的。例如,各省域本版教材的推出,除了文化多元性的考量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在人教版教材租型和各地本版教材之间达到某种利益平衡。

三、我国出版产业类型的变迁走向

完全政府垄断市场有其独立、封闭的空间结构,这种结构也能够保证企业获得相对可观的利润率。根据相关统计,完全政府垄断型产业具有最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达到10%以上,这是一般非垄断产业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但是,由垄断保证的高利润率并不能代表产业的强大。在较高利润率的表象背后,行政保护和条块分割等制约出版产业做大做强的深层问题却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了实现出版产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出版产业类型必须有所转变。而且,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来看,出版产业类型也必将经历一个变迁的过程。其一,中国出版体制改革不可能置身于中国经济转轨的大格局之外。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各个行业通常要从完全政府垄断型向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转变,其实质就是让国有资本逐渐退出可竞争领域,实现从行政主导向市场导向的转变。其二,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渐次展开,出版的意识形态功能将以某种更为隐性的方式存在,经济功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凸显,政府将主要依靠健全的法律而不是国家所有权来约束出版市场行为。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对出版业的管制也会不断趋于放松,出版市场将会因为各种资本的进入而得到蓬勃发展。其三,出版自由也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社会公众意见表达的平台之一,出版环节也必将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型最终过渡到一般的完全竞争市场型是理论上最理想的结果,也最符合一般产业的发展逻辑。但鉴于我国改革的渐进性以及目前政府对出版的严格控制,出版产业极有可能发生的阶段性变化是,从当前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型转变为国有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型,即市场仍以国有出版企业为主体,非国有出版企业进入出版市场会受到较为严格的审批,但有了政策上的许可。这一转变既是当下出版业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到的最佳平衡点,也是从实质上解决民营出版机构真正进入出版市场的现实举措。在此之后,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及出版产业效率的不断提升,出版产业类型向国有企业主导的竞争市场型及一般完全竞争市场型的转变也是完全可期待的。

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最主要的区别是,对于前者理论上任何企业都可以进入和退出市场。当然,民营出版企业还会遇到较高的市场进入壁垒,例如规模、资质等方面的审批。同样,国有出版企业也可以自由退出。有了真正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就会更加市场化,产业的集中率才会有更趋实质性的提高。此外,为了与享有市场声望和资源禀赋的在位出版企业竞争,新进入市场的民营出版企业必然要引进更高的效率,不可能通过寻求“行政保护”来瓜分已有的蛋糕,从而对整个市场产生“鲶鱼效应”,促进产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因此,出版企业应该把当下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看作是,政府为以后将出版业推向垄断竞争市场而提供的一段较为稳定的保护过渡期。政府提供这段保护期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这个没有被新进入者搅动的市场上,国有出版企业能够掌握依靠竞争生存的手段,否则一旦受保护的产业结构被打破,某些出版企业将随时面临被迫退出市场的危险。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企业的赢利能力相差是很大的。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有教材垄断市场或诸如工具书等较大出版量的出版企业利润较高,多数出版企业赢利能力一般,还有少数出版企业的利润为负,需要集团或有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救济。在国有企业主导的垄断竞争型市场,国有企业的利润空间会受到来自新进入者竞争的不断挤压,不可能再享受到由所有者提供的全面保护。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可能面临的激烈竞争,在这段保护期内,出版企业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不依靠垄断资源生存和赢利的能力。

产业集群品牌内涵与类型初探 篇4

一、集群品牌的内涵与特征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给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是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 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用以辨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在现代竞争中, 品牌已经超出了品牌原有的单一“标示”特性和“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简单功能, 而是某种标志所标示的产品、服务或相应的企业在买方及其相关消费群体心目中的总体印象。品牌有助于消费者解释、加工整理、存贮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大量信息, 有助于增强做出购买决策的信心和增加使用时的满意程度。对消费者而言, 品牌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质量承诺, 它有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风险和减少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搜寻成本, 有利于形成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社会群体认同, 并且成为社会阶层区分的一种标志。

近年来, 随着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以及山东等地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区域, 几百家、几千家企业围绕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从事生产和经营, 具有鲜明的区域产业特征和市场知名度, 有关的部门、行业协会也因此命名了许多荣誉称号, 如“××基地”、“××都”、“××名镇”等。但这些称号不是区域品牌, 也不是集群品牌。目前学术上对集群品牌还没有严格定义。本文认为, 集群品牌是集群内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 是集群内众多组织、机构在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而形成的, 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他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 其品牌名称由地名和特色集群产业组成, 它反映着集群产品整体的质量、档次和服务以及集群内企业的信誉水平, 代表着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如“嵊州领带”、“南庄陶瓷”、“晋江鞋业”、“古镇灯饰”、“温州皮鞋”、“海宁皮装”、“虎门服装”、“大唐袜业”、“永康五金”等。

与一般的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相比, 集群品牌除具有品牌的一般属性之外, 还具有自身明显的特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特性的比较如下表。

二、集群品牌的类型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 集群品牌的发展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 已经注册集群品牌型

这样的集群, 一般都是发展时间比较长, 内部经过长期的竞争、合作, 在企业行为上有了较好的默契, 中介组织健全有力, 商会、核心企业对集群成员约束力较强。如广东佛山陶瓷产业集群成功注册了“佛山陶瓷”品牌商标, 并以“佛山陶瓷”统一品牌形象组织企业参加了中东、意大利、美国等国际会展, 推进了集群域品牌国际化。在佛山市南海区, 当地的大沥镇现有铝型材厂110多家, 产量在全国市场上三分天下有其一。金沙镇有五金企业1000多家, 近几年年产值近100亿元。“金沙五金”、“大沥铝材”不但有具体的标志被设计出来, 而且还在有关部门注册, 集群内部谁要用这个“集群品牌”还得符合特定条件。2001年9月19日, 温州正式被命名为“中国鞋都”, 温州市鞋革工业协会试图建设中国鞋都集群品牌, 向工商管理部门注册中国鞋都集体商标, 共在26种鞋革相关类别中分别予以注册。功勋企业品牌在经评委会审定认可后授予首批“中国鞋都名品”称号, 获准使用鞋革协会向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国鞋都名品”专用标志。“中国鞋都名品”成为温州第一块公共品牌。意大利费留利企业群由当地800多家小企业组成, 各个独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使用统一的企业群品牌, 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使企业群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声誉卓著, 更使费留利成为世界上特殊坐椅的著名产地。

(二) 围绕核心企业品牌运作型

这种集群主要是那些内部结构形式表现为“轮轴式”的类型。核心企业在市场上拥有强劲的竞争力和广泛的知名度, 其品牌成为该集群的代表。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围绕核心企业进行分工, 处于价值链的不同结点, 按照核心企业的要求加工生产零配件, 或者提供某种服务, 另一方面又完成相对独立的生产运作, 取得自身的发展。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与意大利的百能顿产业集群。丰田公司的250多个供货商中, 有50个把总部设在了丰田城, 其余200多个也聚集在半径为5小时车程的范围之内。所有的供应商都紧紧地围绕着丰田, 形成一个整体。1965年诞生的百能顿是从事时装纺织的巨型企业, 在它周围有很多中小企业为它工作, 公司80%的产品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20世纪90年代初, 围绕它进行运作的中小企业就有500多家, 人数超过3万人。百能顿公司掌握和从事关键性的工序, 如色彩研究、款式设计以及计算机裁剪、洗染、质量检验。流程上, 还要负责产品订货、组织加工制作和运输销售, 周围的小企业一般就按照它的要求进行某一种产品或一道工序的加工。集群核心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技术支持和强大的品牌优势, 掌握着整个系统的运转, 并给周边中小企业以指导, 带动其发展。

(三) 共享主导企业品牌的“品牌俱乐部”型

在这种集群内部, 存在大量独立生产、销售的企业, 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 逐渐出现了主导性的企业, 其品牌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都较高, 其他不知名的中小企业为扩大销售, 赚取更多的利益, 开始仿冒该主导企业的品牌, 但对主导企业品牌的冒仿, 遭到主导企业包括提起诉讼在内的种种方式的惩戒, 经过多轮博弈, 主导企业与其它中小企业最终达成互惠共利的品牌共享协议, 原由主导企业独占的企业品牌从而转换成产业集群企业共享的区域产业品牌。温州正泰电器是此类区域产业品牌的典型。它由温州正泰电器公司注册管理, 同时有八百多家中小电器公司以加入“品牌俱乐部”形式共享这一品牌资源。正泰电器公司负责对加入品牌共同体的中小企业的产品质量规格进行监督检测, 在符合质量规格标准前提下授予其品牌使用权。加入正泰电器品牌俱乐部的中小企业须遵守正泰电器公司的产品技术质量标准, 并支付适额的品牌使用费。这种集群品牌实际上是企业品牌转型泛化的结果, 实际上就是集群内中小企业对主导企业的贴牌生产形式。

(四) 既无主导企业亦未注册统一品牌型

中药产业集群类型及进化路径分析 篇5

1 中药产业集群分类

1.1 以产业层次划分的中药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率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有相互关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业集合模式。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辅助产业制造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及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中药产业有较长的产业链,依据传统产业理论,它横跨农业、工业和商业三类产业。由于现代科技手段的作用,每类产业的产业链都在进行着延伸,既相互作用、链结环扣,又保持相对独立。

显然,我们可把中药产业集群划分为中药农业产业集群、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和中药商业产业集群。

(1)中药农业产业集群。

以某地理区域大量中药材种植、养植者聚集为核心,由此汇集中药材种苗种植和养殖户、中药材肥料和防虫药剂生产和经营者、中药材种植和养殖技术咨询部门、中药材炮制和加工户、中药材运输户和中药材经营户等。这些生产者和经营者依据优越中药材资源、经营上的分工合作默契以及特有中医药文化传统,形成区域经济中的磁吸效应,促成区域中药农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经济、文化优势明显增强。明清以来,我国兴起诸多由中药材种植主导的中药材集散地,如河南辉县中药材集散地,这些集散地尽管与学术界所指中药产业集群有别,但实际是中药农业产业集群早期形式。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建设中药农业产业集群,譬如安徽亳州市凭借特有地理、文化优势,以优惠政策和良好经营环境,通过公司签单种植形式,吸引诸多投资者加盟于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经营,区域竞争优势凸显。一资料显示,2003年,亳州市药材种植面积60万亩,品种208个,种植专业村800多个,有15家知名公司参与公司加农户的中药材种植和经营,有包括中国药科大学在内十几家研究机构参与该地中药材种植及加工的研发[1]。

(2)中药工业产业集群。

在某地理区域内,如果存在大量以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和中药衍生物为主导的企业,同时又汇集一些科研机构、医疗结构、中药产业技术咨询机构和中药药品及生产设备经营机构,而且这些机构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展开竞争,形成区域创新文化,具有明显外部效应,那么这里也就诞生了中药工业产业集群。我国古代中药的生产经营以个体为主,生产者也是经营者,生产者自我封闭,前店后场,专有技术不外传,导致中药工业生产分散,经营规模小,未出现类似中药农业产业集群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主导在某些城市建立一些国有中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增大,但计划经济使它们缺乏自主,行政主导资源配置,企业间合作有余、竞争不足,也未能出现中药工业产业集群。改革开放后,政府主导的国有中药企业改制,引入竞争机制,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倡导社会创办具有不同产权形式的中药工业企业,一方面延伸中药产业链,实现区域中药工业体系自主化,一方面增粗中药产业链,实现地区中药产业规模化。目前我国已涌现一批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如珠三角中药工业产业集群。珠三角中药工业产业集群区域聚集近100多家中药工业企业、200多家中药衍生企业,还有大型中医院10余家、中药科研机构30余家,此外还有诸多中药饮片加工厂和中药凉茶生产厂[2]。

(3)中药商业产业集群。

中药商业产业集群是指某地理区域围绕包括中药材、中药提取物、饮片、成药和其他中药衍生物等中药产品的买卖及其服务,聚集诸多坐商、游商、零售商、批发商、药品网上交易商、广告商、物流商、售后服务组织、新药品推广机构、医药代表和医药营销培训机构,等等。这些中药商业机构在中药贸易全过程中分工合作、竞争学习,使中药交易成本降低,药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区域外部效应增强。我国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传统医药文化影响下,在一些地方形成中药商业贸易中心,如:河北省安国借助北宋徽宗年间为纪念邳彤建起 “药王庙”,开建中药材交易市场,以后药材交易日趋活跃,吸引全国各地的中药生产者和经营者汇集于此,被誉为“天下第一药市”, 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事实上,安国这个地方并非盛产药材,而是老百姓对药王的情感被精明的安国人利用,然后竭力营造中药交易环境,形成磁吸效应,造出药都声誉[3]。安国药市确实具有中药商业产业集群的特征,但真正的现代中药商业产业集群更多建立在现代产业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技术和现代营销策略基础上。

1.2 以集群结构划分的中药产业集群

在谈及产业集群的功能特征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方面有四个:其一,竞争合作性。为争取得到更多的资源,获取更高的利润,集群中一方面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又密切合作;其二,外部经济性。集群的资源集成性导致集群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形成区域经济向心力;其三,集群创新性。集聚企业的竞合作用和追求利润最大化使每个企业都想获取新技术,它们要么独立,要么联合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第四,文化根植性。集群内外频繁的经济活动凝练出集群成员共同的行为、制度文化,成为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的核心特征和支撑集群呈现竞争优势的关键。分析这些功能特征可知,这些功能是集群网络化结构的必然产物。由于集群网络结构的空间形式不同,我们可把中药产业集群划分为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块型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和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

(1)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

产业经营链的形成是某一区域诞生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产业链的长短是衡量集群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指标。条形网络产业集群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具备一定长度相对稳定的产业经营链,但产业链结上的企业数量有限,相互间竞争不足,链结密度相对较小,产业间分工严格,但创新惰性明显,围绕产业链已形成一些经营内容有限的服务机构,如中介、研发、咨询、培训和融资等,这些机构已与产业链经营形成网络联系。显然这类集群是最初的产业集群,因为它的竞合功能、创新功能以及呈现的外部经济性还很有限。我国目前的中药产业集群中有不少属于该类,如:广东惠州中药产业集群是全国最大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形成了饮片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一条龙,但产业链长度有限,链结上的生产企业结构单一、类同,数量不多,整体看来,竞争创新不足,分工合作有余。

(2)块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

块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是在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基础上通过产业链增粗形成的,即通过不断增加原产业链链结同类企业数量或相关企业数量。这个过程可以是在原企业基础上裂解、分离,也可以是集群外部经济效应吸引外部企业进入集群创建新企业。大量同类及相关企业涌现,企业竞争、学习气氛形成,集群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同时企业间人员交流,技术和管理相互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复杂化加剧诸如中介、研发、咨询、培训、保险和融资等相关服务机构创新,或创生新的服务机构,新企业、新机构不断涌现形成新链结,旁生新支链。但集群产业链在增粗过程中长度却相对稳定,集群内企业数量得到增加,类型却变化不大;服务性机构的数量和经营内容有增加,但经营方式和参与深度还有待提升。如果不优化集群结构,有可能出现过度竞争,形成赝品驱赶真品的市场“柠檬化”现象。目前,我国有不少块形中药产业集群,如河北安国中药产业集群就是以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和贸易为产业链的块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每个链结上都有成百个生产、经营实体,竞争过度,假冒产品时有发生[4]。

(3)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

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打破块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产业链局限,实现了产业链的跨地区对接和产业链两端延伸以及支链旁出。基于产业集群创新文化的形成和经济外部性的吸引,产业链两端延伸和支链旁出之处企业种类、数量层出不穷。产业链同链结处企业相互学习、开展技术研发竞赛,或结成联盟、资源共享,共同开发;产业链不同链结处企业跨地区分工协作,集成创新,数量、规模不断增加,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管理不断出现。此外,围绕中药产业的各种研发、医疗、管理、媒体、金融、保险、中介、房产、租借、创意等等服务机构,在集群业务复杂化、大量化以及集群引力作用下不断创生、优化和集聚,数量巨大,它们在网络中发挥连接作用,日益成为集群不可或缺的网络组分。总之,成百上千不同类或同类中药及其衍生企业,以及难以计数的各类服务性机构,在中药产业链延长、旁出、盘旋折叠的变动中发生系统作用,形成复杂立体网络结构,呈现分工协作有序、学习创新不断的氛围,尽显中药产业发展活力。目前,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还不多见,但有些中药产业集群已显该类集群态势,如天津天士力中药产业集群立足天津、面向全国建立立体网络,形成中药种植、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生产设备和中药营销的开放长链[5]。

2 中药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

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如上两类中药产业集群出现概念名称上的差别,实际上它们关系密切。我们以产业层次划分的中药产业集群只是相对概念,是指在这种集群中以某类产业为主导,譬如中药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产业链为主导,但是农业中药产业集群中同样有工业加工和商品贸易的内容,只不过它们的链结在该类集群中数量少、链接不紧、影响不大。同样,我们以结构标准划分的产业集群也如此,如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更多地看到它沿产业链企业的分工协作,而实际上每个产业链节上都会旁生出支链,都有许多企业和服务性机构聚集在那里呈块形,只不过这种结块与总体的条形作用相比作用还不明显。显然,我们的划分只是选择了不同观察视角而已。现在我们选择综合视角来考察一下两类中药产业集群的联系,进而把握它们的进化路径。我们取产业标准为横向,取结构标准为纵向,构成九种中药产业集群形式(见表1)。

就中药产业集群的进化来看,中药产业集群结构从条形网络、块形网络到立体网络经历一个纵向历时态过程,同时其内容也从中药农业、中药工业到中药商业经历一个横向共时态变化。由于我们研究的是进化问题,我们就选择纵向历时态过程考察九种中药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

(1)中药农业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

从条形网络中药农业产业集群、块形网络中药农业产业集群到立体网络中药农业产业集群,尽管产业链条主要还是农业主导的产业链,但产业链向工业、商业的延伸日益明显。条形到块形时产业链保持相对稳定,但中药农业产业链结逐步紧凑,新生的企业及服务机构的竞争合作使旁生支链增多,创新能力增加;到网形时,产业链立足农业向工业、商业有限延伸,同时产业链旁生、盘旋折叠能力增强,中药农业相关企业和服务机构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网络化,集体创新能力越强。立体网络中药农业产业集群使区域中药农业资源配置达到较高水平,以后的发展只能是突破中药农业产业链的限制向工业、商业深处延伸,形成产业多样、结构复杂的集群。目前,我国中药农业产业集群已明显呈现这一态势。

(2)中药工业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

中药工业产业集群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产业链长且变化复杂。从个体饮片加工、工厂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中成药生产、中药衍生品生产到中成药生产设备制造等形成超长的中药工业产业链。条形网络中药工业产业集群是最初的中药工业产业集群,集群内工业企业沿中药工业产业链的有限长度分工合作,但每个链结上的工业企业数量有限,竞争不够,创新惰性;相关服务型机构尽管服务项目少,发展不充分,但已形成对中药企业的网络联系。这种网络性的作用关系和开放意识很快促使企业数量增生、竞争加强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随着块形网络中药工业集群的诞生和发展,中药工业产业链快速延伸,旁生支链增加,新生企业和新形服务机构不断创生,中药工业超长产业链以及支链盘旋、交联,多姿多态,形成纵横交错的中药工业立体网状结构。同时随着进化的深入,集群向中药农业产业链和商业产业链延伸,开始寻找立体网络中药工业产业集群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中药工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较为滞后,基本上出于条形向块形的过度阶段,中药工业立体网络集群尚未形成。

(3)中药商业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

中药商业产业集群的充分发展也经历了从条形网络、块形网络向立体网络的过度。中药商业内容往往是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的成果,它与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联系密切,往往相互交联难以分开,譬如传统中药经营中的前店后场,但是整体上看,它们还是有偏重的。条形中药商业产业集群指一些地区中药经营者主要从事中药商业产业链一段的经营业务,他们在这一段的经营中分工合作,形成地域和制度文化优势,并排斥其他经营者进入,譬如中药饮片的加工、运输、储存、广告、零售、担保以及售后的分工合作形成契约和行规,经营者各持一段进行经营,相互间配合默契,但竞争不足,有碍创新。在块形网络集群中,经营者为了提高竞争力,一方面寻找新的合作方式,另一方面会扩大经营规模,吸引更多投资者和经营者,形成竞争态势,但是由于商业产业链未能实质性延长,集群内经营实体类型有限,竞争过度,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立体网络中药商业集群在商业产业链方面进行延伸,把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代理、医药咨询以及药材、饮片、成药和制药设备等多内容的商业业务纳入集群,同时吸引中药农业、工业企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参与商业产业资源配置,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总之,不论中药农业产业集群、中药工业产业集群,还是中药商业产业集群都将沿着条形网络、块形网络到立体网络的方向进化,并最终向更为复杂的长链综合中药产业集群靠近。

3 结论

(1)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经否定之否定过程

一个地区未形成中药产业集群前,诸多中药经营者聚集一起形成中药集散地,他们自成一体独立经营,未形成分工合作与竞争交易关系,稳定的经营产业链还不具备,但量的规模效应已形成一定外部经济性。最初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依产业链进行的企业分工合作式聚集和各类服务机构的有序性出现,否定了原中药集散地割据,形成了新型的产业经营结构。经过块形网络对条形网络各类企业及服务机构量的增生和结构的优化,形成了有限产业链上中药产业的繁荣,但是产业链相对稳定降低了集群中药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限制了集群结构复杂性和环境应变能力。立体网络是对条形、块形网络的否定,它力促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积极促成支链旁出及延伸,引导支链间、支链和主链间交叉、盘旋,形成复杂立体网络结构。结构无序的中药集散地经过条形网络集群的否定、块性网络集群的完善,又到立体网络集群的再否定,经历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

(2)中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中药产业链诞生和复杂化过程

中药产业经营链的形成标志着中药产业经营组织的质变。当一个地区的中药产业经营者开始围绕产业链进行分工合作、资源有效配置时,该地区中药产业的发展已开始摆脱无序经营状况,走上组织发展轨道。最初的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尽管规模还小,甚至小于中药集散地规模,但它有了稳定的中药产业经营链,有了自主发展的基因。以后中药产业链链结增多,支链旁出延伸,历经块形中药产业网络支链、主链的链结增粗,各类新生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交联,形成有限块形中药产业网络。当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形成时,主链、支链开始两端延伸,并盘旋、折叠,相互粘结,形成多头开放立网结构。

(3)分工合作、竞争创新是中药产业集群基本文化生态

并非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才可形成中药产业集群,形成中药产业集群的核心是集群内富函创新活力的文化基因,如尊重私有财产,崇尚竞争、创新,倡导合作、双赢的文化传统。条形网络中药产业集群初步实现了产业链企业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创新,以及中药产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初显集群效应。在块形中药产业集群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学习创新意识自发加强,集群创新网络开始丰富多彩;在立体中药产业集群网络中,这种文化传统引导企业摆脱产业链的稳定性,向更大的产业空间寻找合作伙伴,使产业链向农业、工业和商业延伸,并与新兴服务机构结成联盟,形成开放复杂创新网络,实现更大时空范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创新。

(4)殊途同归共赴中药产业综合立体网络集群

中药农业立体网络产业集群是以中药农业产业链主导但又适度向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延伸的复杂网络,它是中药农业产业集群进化高级阶段,但不是中药产业集群进化最高阶段,因为,网络的内在复杂性是集群生命力的保证,中药农业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固守传统套路,排斥网络外接、开放,窒息集群创新活力,形成路径依赖。中药农业立体网络产业集群外接、开放就是建立横跨农、工、商长链的立体网络中药产业集群,使农、工、商中药产业在多种服务机构的作用下自由连接,实现最大范围的中药产业资源最优配置,形成真正的中药产业综合立体网络;同样,中药工业立体网络产业集群、中药商业立体网络产业集群经过一定时期发展,都会面临路径依赖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如上所说,通过外接、开放构建中药产业的农、工、商长链,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中药产业资源配置,形成真正的中药产业综合立体网络。显然,九种中药产业集群尽管在进化过程中所走路径不同,但最后的终点即中药产业综合立体网络集群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叶方同.毫州中药材集群竞争优势研究[J].乡镇经济,2003(11):40.

[2]陈蔚文,徐鸿华,赖小平,等,岭南地道药材研究[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12.

[3]郑合成.北方最大之国药市场安国县调查[J].光华医药杂志,1934(7):49.

[4]本报编辑.河北解禁安国中药材初加工封杀令“中国第一药都”绝地重生[N].中华工商时报,2006-06-05.

产业类型 篇6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产业范围的界定

鉴于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本文将只讨论工业领域的产业类型选择问题。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 我们可以获得的产业投入产出数据只限于工业领域的22个产业, 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2 产业关联度的度量方法

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互相关联、互为存在前提条件的内在联系。产业关联度可以用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得到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其中, 产业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产业的后向联系程度, 产业感应系数反映产业的前向联系程度。

1.2.1 产业影响力系数的算式

产业影响力系数是指某一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 使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见式 (1) 。

式中, Fj代表产业j的影响力系数, cij是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产业影响力系数是衡量产业辐射能力大小的指标, 其值越大, 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具体来说, 当某一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 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高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 即该产业影响其他产业部门的程度较大。

1.2.2 产业感应度系数的算式

产业感应度系数是指其他产业的生产发生变化时, 使某一产业的生产也发生相应变化的系数。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产业感应度系数计算公式见式 (2) 。

其中, Ei代表产业i的感应度系数, cij是第i部门对第j部门的完全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是衡量产业制约能力大小的指标, 其值越大, 说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越大。具体来说, 当某一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 表示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 即该产业受到其他产业部门影响的程度较大。感应度系数越大的部门, 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在经济快速增长时, 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其发展速度一般都比较快。

1.2.3 产业关联度的算式

根据产业关联度的定义, 产业关联度是由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所共同衡量的。在此意义上, 不妨可以采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感应度系数的乘积来作为产业关联度的测度指标。即如计算公式 (3) 所示。

其中, A是产业编号, CA代表A产业的关联度, FA代表A产业的影响力系数, EA代表A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1.3 数据分析方法

1.3.1 正规化处理方法

正归化是一种数据简化计算的方式, 它一方面可以将物理变量转化为没有物理意义、没有量纲的纯数值, 另一方面可以将变量的取值范围限定在单位区间[0, 1]上, 这样就可以对变量的相对大小进行纯数值上的比较。正是基于相对比较的方便性考虑, 本文拟对公式 (3) 计算得到的产业关联度数据进行正规化处理。正规化算式见公式 (4) 所示。

1.3.2 聚类分析方法

拟采用聚类分析法, 对上述22个产业按其产业关联度取值大小进行类型划分, 以此确定哪些产业是属于产业关联度较大的产业。显然, 某一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越大, 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越大, 因而也就更加适合于作为创新转型的优选产业。

1.4 数据来源

上述22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 取自“中国投入产出协会”公布的《42部门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表》, 样本时间点包括2002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

2 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的关联度计算

2.1 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

根据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 (1) 、 (2) , 代入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42部门生产者价格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产出数据, 计算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结果列于表1。

2.2 产业关联度的计算

根据产业关联度的计算公式 (3) , 代入表1中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数据, 计算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部门的产业关联度;之后再按正规化算式 (4) 对产业关联度数据进行正归化处理, 得到22个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正规化值。结果列于表2。

3 基于产业关联度的创新转型产业选择

3.1 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2010年度的产业关联度分类

根据表2中22个产业在2010年的产业关联度大小, 运用SPSS16.0中的K-means快速聚类工具进行产业分类, 最终将22个产业划分成为五大类, 且分类结果的F检验达到了1%的统计显著性水平。22个产业的类别归属以及聚类中心, 参见表3。

在表3中, 第一类化学工业的产业关联度最强。第二类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产业关联度较强。第三类的产业关联度居中, 其下包括3个产业, 即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第四类的产业关联度较低, 其下包括11个产业。第五类的产业关联度最弱, 其下包括6个产业。

3.2 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的平均产业关联度分类

为了考察表3结果的稳健性, 再根据表2中22个产业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产业关联度的平均值进行分类, 结果列于表4。

比较表3和表4, 唯一明显的差异是, 表3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矿采选业归为第四类, 而表4将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矿采选业归为第五类。其他方面, 包括22个产业的产业关联度排序, 表3和表4的结果都是基本一致的。这印证了表3的分类结果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3.3 基于产业关联度强度的创新转型产业类型选择

综合表3和表4的结果, 第一、二、三类的产业关联度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约为社会平均值的3倍以上) , 这三类所包括的5个产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适合于作为创新转型的优选产业。即, 应当首先在这5个产业集中技术力量推进自主创新, 以该5个产业的创新转型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转型。

同时, 第四类中的前三位产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其产业关联度相对亦较高 (接近于社会平均值的2倍) , 因而亦可以作为创新转型的备选产业。即, 可以在这3个产业集中必要的技术力量,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4 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工业领域的22个产业, 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的投入产出经验数据, 测算了各产业的产业关联度经验值, 并基于算出的产业关联度数值对该22个产业进行了分类, 最终根据分类结果提出了我国创新转型的产业类型选择方案。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1) 我国工业领域22个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大致可以划分为产业关联度强、产业关联度较强、产业关联度中等、产业关联度较弱、产业关联度弱等5个层次。

(2) 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产业, 其产业关联度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适合于作为创新转型的优选产业。

(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3个产业, 其产业关联度相对亦较高, 可以作为创新转型的备选产业。

(4) 对于5个创新转型的优选产业, 应当集中技术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对于3个创新转型的备选产业, 亦可集中较大的力量推进自主创新。国家应当据此制订创新转型的产业实施计划, 着重促进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进程, 通过优势产业的率先创新转型来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转型。

参考文献

[1]Tamamura C.Structural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linkage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J].ASEAN Economic Bulletin, 2002, 19 (1) :52-82.

[2]Oksanen E H, J R William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inter-industry linkages[J].Empirical Economics, 1984, 9 (3) :139-150.

[3]Anderson D, S A Johnston.A linkage approach to industrial location[J].Growth and Change, 1992, 23 (3) :321-334.

[4]赵池北, 伏润民.云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法的角度[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7 (21) :169-172.

[5]吴三忙.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效应研究——以中国旅游业为例[J].产业经济研究, 2012, 11 (1) :78-86

[6]夏维力, 孙晓菲.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创新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21 (11) :151-155.

[7]周勇.产业发展中创新的进入和退出选择[J].管理工程学报, 2009, 23 (2) :20-25.

产业类型 篇7

在对比国内外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的基础上, 牛若峰[1]、关锐捷[2]、张晓山[3]、郭晓鸣等[4]、崔照忠和刘仁忠[5]等曾对农业产业化经营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作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从企业和农户间利益联结紧密程度的角度, 认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次出现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三类主要模式。由此可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 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 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尚未完全进入到产业化经营的状态, 农民尚未完全品尝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甜头[6,7,8]。

大量研究静态地总结分析了各类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和适宜运用的条件, 但很难解释农户参与农业深化改革的意愿, 而且难以对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判断。基于此, 我们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探讨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 分析农户参与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时的利益所得, 探讨农户的选择行为, 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提出农户增加生产效率和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相关建议。

1 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指以龙头企业为主, 围绕着一个或多个产品项目, 形成“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和“农户+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9,10]。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结的模式实际上是“订单农业”, 这一模式是按照双方签订的契约界定权利与义务, 农户按照契约约定进行指定品种和数量的农产品生产, 而龙头企业则按照契约约定专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和销售, 并为农户生产提供相应服务[11]。与传统的“以产定销”模式相比, 这种方式做到了“以销定产”[12];相比于“农户+批发市场”的交易模式而言, 这种联结模式相对稳定。农业龙头企业的典型特征在于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农业部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要求是“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 (特种养殖业和农垦企业除外) 的数量一般应达到:东部、中部地区3 000户以上, 西部地区1 000户以上”。

在此模式中, 公司事实上处在中心, 农户处在外围,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协调者和组织者, 农户始终只是公司的原料生产车间, 双方地位明显不平等;加之农户对进入市场的强烈需求、信息不对称、由公司对产品品质检验定级等原因, 农户与公司签订协议时, 处于强势地位的公司实际上占主导地位, 从而造成农户部分权益丧失。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订单农业”的履约率低;合约的制定不够完备, 技术监督及质量检测措施不到位;农民的谈判地位低;公司与小农打交道的交易成本过高等[13]。

1.2 合作社联动型模式

合作社联动型模式为合作社参与“龙头企业+农户”的联结模式, 即为“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 合作社在其中起到纽带作用, 组织农户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服务, 将“小农户”联合起来形成大规模的经营群体, 实现规模效益。这一模式现今已被多数农村使用, 是对龙头企业联动型模式的改进、延伸和发展, 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引入合作社或大户这些新元素, 有利于龙头企业和农户间契约关系的稳定。

在此模式中, 合作社充当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中介, 由合作社代替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签约。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纯的“龙头企业+ (基地/批发市场+) 农户”组织不足的问题, 能够对分散农户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提高了农户自身的市场地位和交易关系的稳定性与运行绩效, 制约了违约行为, 降低了交易成本[14]。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的组织形式, 既保留了家庭经营的内核, 又兼收了规模效益之利, 使分散的农业生产要素得以优化配置, 使小规模农户得以顺利进入市场。郭晓鸣等 (2007) [4]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认为, 这种模式形成了松散的一体化组织, 其产权具有模糊性, 合作社作为中介组织具有双重的委托——代理关系, 使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关系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而又极不稳定。

1.3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是指农户集结起来组建成立专业合作社, 随着合作社日趋成熟并发展壮大之后, 或合作社之间通过联合和合并的方式增加社员数量和覆盖面之后, 组织企业实体承担农产品 (来自于社员和非社员农户及批发市场) 的精深加工和销售工作, 最终形成规模化经营的综合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的模式。

这种模式为农户争取了更多的利润空间, 帮助农户享受到加工和销售两方面的利益;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 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 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加销一体化链条, 最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形成了完全的垂直一体化组织形式, 合作社内部的科层管理结构代替了农产品交易市场, 使大部分交易成本转化为管理成本, 同时这种模式还保持了合作社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 产权关系明晰, 资本的集聚建立在劳动者合作的基础上, 社员对资本具有支配权[1]。大力推进合作社一体化发展, 需要外部政策的改善和内部制度的创新[15]。

1.4 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

农户可通过多种途径销售其产品, 从而实现与市场的对接。“农户+龙头企业”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有利于发挥企业在管理、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方面的优势, 从而较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户+合作社”的合作社联动型模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同时也有效控制了农户和企业双方违约行为的发生;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则实现了完全的垂直一体化, 有效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 其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博弈关系。

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 均能够通过相关途径最终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图1) 。但是在不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中, 农户得到的收益却可能不同。

2 农户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博弈模型的构建

基于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并存的局面, 构建出存在合作社一体化和不存在合作社一体化的市场结构中, 农户选择产业化模式的博弈模型, 通过求解博弈均衡战略, 来检验不同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效应。由于农户异质性的存在, 同时考虑到产品质量是决定生产者是否采用合同生产的关键因素, 因此, 研究中以产品质量作为农户异质性的标志, 探讨生产不同质量等级农产品的农户在选择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时的决策和行为, 以及其最终的利益所得。

2.1 参与者 (博弈者)

在此博弈模型中, 通过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以最大化各自效用的参与人为农户、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考虑到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两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农户对接的对象都是合作社, 拟通过前后两次博弈分析, 比较三种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农户的利益所得。首先, 比较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模式, 以3家农户、1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1 (合作社联动型模式中的合作社) 作为博弈主体进行博弈分析;第二, 比较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模式, 以3家农户、1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2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中的合作社) 作为博弈主体进行博弈分析。通过两次博弈模拟, 分析农户在三种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中进行农产品交易时所获得利润的大小, 以此比较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对于农户增收的有效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向农户收购农产品 (合作社也有部分农产品来自于自建的基地和非社员农户) , 并销售给下游购买者。值得强调的是, 实际操作中, 零售商、加工商或消费者等均属于下游购买者, 基于简化模型的需要, 模型中一律以消费者代表下游购买者。

假定:1)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对于定价权的掌握较为灵活, 并不固定;2) 农户风险意识偏中性, 农户在选择经销商时不存在除经济收益以外的其他偏好;3) 农户可以选择1个或同时选择多个经销商销售其产品;4) 各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产销组织或个人均能联系并沟通交易;5) 每家农户生产1单位或0单位的产品, 农户1、农户2和农户3分别生产低质量、中等质量和高质量农产品, 不同质量等级的农产品生产成本相应为ci (i=1, 2, 3) , 且ci随产品质量等级的增大而增加;6)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中, 产品通过合作社自办企业进行质量分级和精深加工, 农户将享受由此增加的收益, 此模式中合作社对社员产品采用区别定价法收购。

上述龙头企业、合作社1和合作社2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定价策略不同,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2采用的区别定价法, 农产品因其质量等级不同而价格不同;而合作社1采用平均定价原则, 产品价格不分高低, 一律按交易量计算。二是利润分配机制的不同, 龙头企业主要赚取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差额, 合作社则是将所有利润分配给社员农户, 消除了双重标价中的收购价格。

2.2 策略选择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制定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Pdib表示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向农户i收购农产品时所支付的收购价格, 其中d=1, 2, 3, 分别指龙头企业、合作社1和合作社2;i=1, 2, 3, 分别对应于农户1、农户2和农户3, 也对应于低质量、中等质量、高质量的农产品。b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向农户收购农产品的行为;类似的, Pdis为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销售农产品i时的销售价格, S代表销售农产品的行为。

当农户将农产品i销售给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时, 则有qid=1, 反之qid=0, 其中d=1, 2, 3, i=1, 2, 3。

2.3 收益与支付

模型中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收益等于其销售农产品的收入与其收购成本的差值。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的所得为:

龙头企业每营销出1个单位的农产品至少能够赚取利润, 因此有:P1is-P1ib≥∂。农户i得到的产品价格为P1ib。

合作社将所得交易量分配给每一家社员农户, 因而对于合作社而言, P2is=P2ib, P3is=P3ib, 其中, i=1, 2, 3。

每一位社员的所得均为:

农户i将农产品i销售给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时得到价格分别为P1ib, P2ib和P3ib。因此, 农户i销售农产品i获得的收入可表示为:

若Fi≤0, 农户i将选择放弃生产农产品i, 即qdi=0。

2.4 信息的完全性

假设在此博弈模型中, 所有信息都是完全的, 博弈者完全了解对手的个人信息, 每一单位农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成本, 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针对每一质量等级的农产品而采取的价格策略等信息都是完全的;每个博弈者的决策和行动也属于完全信息。

2.5 决策的次序

此博弈先后通过定价阶段和决策阶段来完成。定价阶段,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同时确定不同质量等级农产品的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决策阶段, 农户为农产品选择销售对象并就此做出相应的生产决策, 其决策依据是不同的经销商针对农产品制定的收购价格。如果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收购价格均低于其生产成本, 则农户会放弃生产农产品i;反之, 则会选择生产1单位的农产品i。

3 不同农业产业化模式博弈模拟比较分析

首先对1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1 (在联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中作为中介组织的合作社) 的定价策略和农户对二者的选择行为进行推导, 以得到相应的观察结果。其次, 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2 (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中的合作社) 的定价策略和农户对二者的选择行为进行推导, 以得到相应的观察结果。

为了简化博弈模型推导的过程, 结合前文相关假设条件, 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其保留价格做出假定:低质量、中等质量和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分别为c1=0, c2=1, c3=2;Mi为消费者对农产品i的保留价格, 令消费者对低质量农产品的保留价格为M1=1, 中等质量农产品的保留价格M2=3, 高质量农产品的保留价格为M3=6;龙头企业营销每一产品至少赚取利润δ, 已假设消费者对低质量农产品的保留价格为1, 则低质量农产品的最高售价应为1, 令δ<1, 以保证龙头企业具有营销所有质量等级农产品的可能性。

3.1 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

在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模式的混合市场中,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1均以消费者保留价格作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即P11s=1, P12s=3, P13s=6;P21s=1, P22s=3, P23s=6。按照区别定价法, 龙头企业能够支付给3家农户的最高收购价格是P11b=1-δ, P12b=3-δ, P13b=6-δ;而按照平均定价原则, 合作社1能够支付给3家农户的最高收购价格是P21b=P22b=P23b=10/3。因为δ<1, 所以6-δ>10/3, 龙头企业轻而易举就能吸引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农户。

在无法吸引生产高质量农产品农户的情况下, 合作社1如果想要吸引生产低质量农产品的农户1和生产中等质量农产品的农户2, 则应保证合作社1支付给这两类农户的价格都高于龙头企业支付的价格。合作社销售产品1和产品2所得的总利润为4, 则平均支付给农户1和农户2的价格即为2, 而龙头企业能支付给农户2的价格为P12b=3-δ, 因为δ<1, 所以3-δ>2, 生产中等质量农产品的农户2会选择将产品销售给龙头企业。因为1-δ<1, 因此生产低质量农产品的农户1会选择将产品销售给合作社1。为了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同时吸引农户2和农户3, 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调整为P11b=1-δ, P12b=2+γ, P13b=10/3+γ, γ是一个无限接近于0的数值。

因此, 农户2和农户3选择把产品销售给龙头企业, 只有农户1将农产品全部销售给合作社1, 合作社1得到的利润为1, 全部分配给农户1。该博弈的均衡策略见表1, 各博弈主体的所得见表2。

由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混合市场中的博弈均衡策略显示, 农户2和农户3选择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而农户1选择加入合作社联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因为如果农户2和农户3将中等质量和高质量的农户均委托合作社销售, 在利润均分的原则下, 农户1会以“搭便车”行为分摊本属于质量相对较高农产品的部分收益, 同时, 由于龙头企业对产品2和产品3的收购价格略高于合作社1, 农户2和农户3便会加入到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模式中。同时, 对于农户1而言, 通过加入合作社联动型产业化模式, 其收益要高于加入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模式, 说明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户以较高的价格销售低质量农产品, 减少农户可能存在的低质量产品的滞销和低价处理情况, 证明合作社在提高农户收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注:q12=1表示农户1有100%的概率选择通过合作社销售农产品1。

3.2 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

在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一体两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混合市场中,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2均以消费者保留价格作为农产品的销售价格, 即P11s=1, P12s=3, P13s=6;P31s=1, P32s=3+3α, P33s=6+6α。按照区别定价法, 龙头企业能够支付给3家农户的最高收购价格是P11b=1-δ, P12b=3-δ, P13b=6-δ, 合作社2能够支付给3家农户的最高收购价格是p31b=1, P32b=3, P33b=6。由于δ>0, 因此合作社2轻而易举就能吸引3家分别生产不同质量等级农产品的农户。

在合作社利润返还的原则下, 合作社2通过区别定价法会将所得利润全部返还给相应产品质量等级的农户。在此混合市场中, 龙头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 因此存在, 1>δ>0。为了吸引不同质量等级的农户与之进行交易, 龙头企业必须尽可能减小δ的大小, 但合作社2会将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一并返还给社员农户, 其收购价格始终存在较大优势, 因此, 农户1、农户2和农户3均会选择将农产品销售给合作社2, 合作社2得到的利润为10, 依据差别定价依次返还给各个农户。该博弈的均衡策略见表3, 各博弈主体的所得见表4。

由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混合市场中的博弈均衡策略显示, 在合作社一体化前提下, 生产不同质量等级的农户均愿意加入到此农业产业化模式中。此时, 尽管生产不同质量等级产品的农户均获得最高的收益水平, 但产品质量越好, 农户获得的收益就越高, 产品质量水平越低, 则农户获得的利润就越少。同时, 与表1对比可知, 即使农户生产出较低质量的农产品, 也只有加入合作社, 才保证其收益最大化。因此, 从长远来看, 一是合作社的社员农户会倾向于增加生产成本, 尽可能多地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 并在销售农产品时, 尽可能地进行产品分级, 以获取较多的利润;二是在合作社一体化发展势头越来越好的情况下, 会吸引更多的地区、更大范围的农户加入其中, 从而进一步推进此模式发展。

3.3 两种不同产业化结构中农户所得比较

根据前文的推导分析, 两种不同市场结构下各博弈主体的所得见表5。表中分别显示不同农业产业化结构中, 销售不同质量等级农产品的农户所得。

在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同时存在时, 生产低质量农产品的农户选择通过合作社销售其产品, 生产中等质量和高质量农产品的农户选择通过龙头企业销售其产品, 从而规避合作社内部低质量农产品生产者的“搭便车”行为。在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同时存在时, 生产不同质量等级农产品的农户均选择通过合作社销售其产品, 从而获取最高的收益。

由上述分析过程可以推导出, 当没有合作社或其他中介组织存在而只有龙头企业时, 龙头企业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农户利益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受到压榨。当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同时存在时, 农户均会选择加入到合作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中, 从而促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在合作社一体化模式中农户利益达到最高水平, 但在现实生活中, 合作社性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 而这也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且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同时, 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 尚存在诸多不确定和不可控的因素, 真实的交易情况要复杂得多。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从农户利益和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 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合作社是真正能够实现社员收益最大化的组织形式。合作社一体化使得其内部交易成本得以有效控制。但合作社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 平均定价法低估了部分高质量农产品的价值, 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 削弱了农户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 也削弱了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加剧了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 能够帮助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的模式, 但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变迁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演变路径曲折而复杂,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和合作社联动型模式将成为其中的过渡模式。

4.2 建议

1) 规范和加快合作社发展, 同时有效引导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创新。目前,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面临大修, 建议在新法中将多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纳入新法调整对象, 对成员资格、成员出资、盈余分配和罚则等重大制度进行调整, 完善扶持政策。同时主管部门应督促合作社内部治理策略的调整和变革, 提高组织的质量, 引导合作社与现代化的工业企业联合, 对接企业的精深加工业务, 促进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

2) 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对于单个农户而言, 凭借自身能力从本质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的可能性较小;农户可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管理和品牌建设以及对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务的拓展, 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并保障产品安全, 同时保证产品销路。

3) 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 合理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在不同地区中的适用性。在中西部地区, 合作社的发展尚不活跃, 应推广龙头企业带动型和合作社联动型模式;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应积极推广合作社一体化模式。同时, 也可以依据农户和组织的聚集度和覆盖范围以及具体的产业特征来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对于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阐述, 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 探讨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农户利益所得。研究表明, 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农户在其中获得最大化收益。但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 平均定价法低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 削弱了农户入社积极性与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商一体化模式。因此, 未来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快合作社发展, 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提高农户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现状, 合理选择农业产业化模式。

产业类型 篇8

关键词:数据红利,信息数据,法律属性,类型化

作为大数据产业的逻辑起点, 大数据权属一直在学界、商界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探讨中, 直至2015 年4 月贵阳大数据交易平台第一笔交易完成, 接踵而来的上千笔交易陆续达成, 大数据权属归属这个问题仍是未决问题。承载着交易价值的大数据被赋予了产权, 而产权归谁还未知, 带着逻辑起点问题还模糊不清的产权运作,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 会是“也许他们很晚才发现, 他们侵了很多权、浪费了很多钱”。

数据采集开发方和买受方都紧锣密鼓地吸取着权属未定的大数据红利, 红利建立在大数据产权法律未醒之时, 而这种“未醒”, 不是未觉察, 而是在民事立法体系的上位法框架未定、政策产业推进导向激进及国外立法各取所需的纷繁状况中还未厘清思路, 还未达成共识并定格下来。

201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吴晓灵强调, “明晰产权是建立数据流通规则和秩序的前提条件。”大数据时代, 数据的确权成为产业关注的核心问题。2016 年1 月15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 (草案) 》正式出炉, 这是中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 但对大数据权属仍未能明确。为突破大数据交易和商业化的瓶颈, 使数据红利交易成本早日清晰化, 也从而促使交易规则更严谨制衡, 笔者立足于法律视角, 兼顾当下国情及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 对大数据权属力图作一梳理。

一、与无关因素的剥离

(一) 无关于产业政策、市场、交易

尽管数据权属的讨论, 因数据产业、数据交易而起, 并日益成为不可绕开的核心问题, 但对数据权属的确认, 应无关于市场和交易。对数据权属归属的分析和认定, 既不应受政府公共数据平台开发、数据开放共享政策的影响, 也不应受互联网大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力的利益遮蔽, 从而失去其应有的内在机理。

(二) 无关于大数据收集、处理、运用等规则设计

大数据权属是产业天然内生的, 只是需要我们拨开复杂现象去找到它, 而不是为了现有和未来一定时期的大数据收集、运用、交易而去定位大数据属于谁, 也不能因为其中的利益博弈驱使我们去创设一个数据权属的特别安排。尽管数据抓取、收集、交易是数据价值实现的重要和生动环节, 但都是数据权属起点问题的后续逻辑。

(三) 无关于数据的巨量与脱敏

产业意义上的数据, 本质上是信息, 是关于社会特定主体的有价值的信息。当然这种特定, 在海量大数据中显得不特定, 同时这种价值在不同的开发商眼里, 会有不同呈现, 但作为有价值的产业数据, 一定是针对有某类特征的群体, 或是年龄上, 或是性别上, 或是职业上, 或是履历、兴趣爱好或活动区域、行为习惯及模式等, 在信息产生时其本身就天生附有特定主体的标签, 与人格权相连。数据量再大, 也无法否认信息最初采集环节是数据产业的第一环, 无法否认最初被记录人的人格特性。通常说的数据清洗 (Data cleansing) 不能实现数据与人格的分离功能, 数据清洗的任务是过滤那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 它是数据进行重新审查和校验的过程, 目的在于删除重复信息、纠正存在的错误, 并提供数据一致性。那么, 数据脱敏呢?对某些敏感信息通过脱敏规则进行数据的变形, 这样就可以在开发、测试和其他非生产环境以及外包环境中安全地使用脱敏后的真实数据集。但是, 在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阶段, 企业一直致力于身份识别, 匿名化技术与大数据身份识别技术在相互较量中不断发展。例如, 美国在线曾公布了3 个月间65.7 万用户的2000 万条搜索记录, 整个数据库做过精心的匿名化处理, 将用户名称和地址等个人信息代之以数字符号。但《纽约时报》还是在几天内通过几个关键词准确定位到了某个人。美国白宫大数据研究报告《大数据:抓住机遇、坚守价值》中也提出, “数据的模糊化处理作为保护个人隐私的一种手段, 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事实上, 收集数据并进行模糊化处理是基于相关公司不回复数据的承诺与相对应安保措施之上的解决方案。但有目的的模糊化处理可能使数据丧失其实用性并确保其出处及相应责任的能力, 此外, 也很难预测再识别技术将如何演变以应对看似匿名的数据。”譹) 笔者认为, 大数据企业目前规避风险的底线, 是“不触碰和销售底层数据”, 但后期结果的风险规避不应对前期的侵权行为风险产生豁免效应。

(四) 与国家主权、公共安全无关

大数据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资源高度, 直至成为国家商贸、能源、环境、国防等领域的直接竞争力, 我们对大数据主权的呼声日益强烈。但这是一个信息主权问题, 而非国内法视野中的数据信息权。信息主权指一个国家对其政权管辖地域范围内任何信息的制造、传播和交易活动以及相关的组织和制度拥有的最高权力, 是国家主权的一方面表现。大数据权属于国家主权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 个人、企业和相关组织拥有数据权利的前提下, 当牵涉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时, 国家是否拥有保护和处理这些数据的权力?至于公共安全, 也如同此理。当数据信息权涉及公共安全或秩序时, 数据权利人的权利是否有必要让位于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 这是大数据权属行使中的延伸问题。我们不能以国际交易、国防安全中的国家利益保护意图移换所讨论的大数据权益归属焦点。至多属于压力下的倒逼机制而已, 不能影响大数据权属原本应有的判认。个人数据权属的法律认定, 应在权源上私法先行, 在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等公法情境下考虑许可 (主动或被动) 使用, 却不先前相关所有权。

二、大数据的法律属性

(一) 数据的信息属性

数据是世界客观事物性质、状态的反映, 是客观信息的记录, 不是物。数据的价值也是其记录的内容, 所以数据应首先是归属于被记录方。被记录方可以是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出于公共行政管理需要而纳入公权力系统的政务、法务等相关信息, 是有条件的无偿采集和共享, 并非数据所有权就属于政府。政府也不应成为无偿采集数据的代言人。政府采集信息的附条件是指不侵犯个人隐私、不侵犯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 无偿采集但应是经被记录人同意, 程序上应完备明示或默示方式, 至于共享是否无偿还不能一概而论, 目前政府开放共享数据的政策和规则仍在探索阶段。我们不能认为, 数据客观存在, 就是“谁收集就属于谁”。因为, 以任何形式收集数据, 都只是信息的载体, 如同无形的知识产权, 载体可以多样和变换, 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如果多个公司都来对同一信息作采集, 都有享有数据所有权, 就丧失了所有权的唯一性, 在行使当中, 丧失了独占性的所有权, 有也等于没有, 因为没有丝毫权属对抗力。因此, 数据所有权归收集人是没有大格局上的产权意义的。

(二) 个人数据的人格权属性

个人信息权应属于独立的人格权, 这与隐私权有所不同。一直有观点认为, 个人信息大数据, 一旦隐私脱敏, 就不存在侵权问题, 但我们可以且不谈隐私标准的把控是在权利人手中而非采集交易人手中, 仅就不侵犯隐私就不侵权来看, 就不能成立。个人信息权是存在的, 它是一种积极的权利, 它的行使方式应在事前, 在未经许可收集、利用其个人信息时, 权利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更改或者删除, 以排除他人非法利用行为或者使其个人信息恢复到正确的状态。 (2) 当然, 如果允许使用, 信息权人也还有事后的撤回权。

当然有个非常微妙的前提, 是对于个人信息权, 尽管目前民法并没有给予设立。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目前已形成多部门监管状态, 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工商总局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此外, 公安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都有相应个人信息监管及保护的法律规范。不少地方基于本地实际情况还出台了相关地方性法律条例, 如《深圳经济特区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条例》等。我国已出台了《民法典草案》, 其中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已有具体规定, 在未来的民法典人格权编中确定个人信息权将更有利于尽快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个人信息不仅仅关系到个人利益, 还有可能涉及公共利益、公共安全, 与更多地涉及个人的隐私相比, 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势必超越私法保护。

(三) 大数据的创作行为

数据的分析挖掘服务是大数据产业的核心, 是最具商业价值的部分, 是大数据产业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是在原生态数据上附加了创作性知识产权的。因为从数据的生命周期来看, 可以将大数据产业分为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挖掘和数据应用这几个部分, 应用中还包括数据的可视化。在这样的生命周期里, 每个方面都会涉及相应拥有著作权或专利权的软件、硬件开发和创新服务。所以, 大数据产业在原始信息记录的基础上还有创作行为, 也正是这些创作行为使数据信息具有了产业价值。在数据财产利益链条上, 首先是信息被记录者的所有权利益, 然后才是大数据企业创作性利益, 这种利益建立在原始数据权利人的所有权之上。

三、大数据权属的类型化分析

数据根据信息内容参与方不同, 可以分为单方数据和交互性数据, 有些情形下, 数据抓取平台作为交互的一方, 有时作为第三方。根据大数据企业抓取平台参与信息的角色不同, 我们可以把大数据所有权权属分为两类作考察。

(一) 被记录方单方信息数据, 所有权归数据被记录者

个人数据兼有人身权与财产权属性, 是大数据价值的基础和素材。个人信息未经权利人同意, 不允许非法交易。信息产业部于2000 年发布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及“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 未经上网用户同意, 不得向他人泄露”, 给上网用户造成损害或者损失的, 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这项规定将有偿交易包括其中。2009 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 (七) 也明确规定,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 违反国家规定, 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 出售或非法提供给他人, 情节严重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单处罚金。单位也可以成立犯罪主体。

可见, 个人信息权属于个人, 不允许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 但目前我国法律环境下, 并不禁止个人售卖自己的信息。在美国, 有个人将自己信息在网站成功拍卖的实例。个人信息的市场价值可以货币化, 那么, 建立在个人信息抓取上的大数据, 势必是应为抓取这类素材支付成本, 而且这种支付应是指向被记录者的。至于支付成本的方式, 可以在意思表示和对价两个层面进一步探索。

个人数据抓取的方式有很多, 除人工收集外, 大量数据是通过互联网使用平台抓取的。如个人身份信息、住址、医疗记录、个人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内容、社交网络上交流的信息等, 以及我们使用AWS、阿里云、百度云盘、手机助手等来储存和备份自己的数据, 也不能避免这些信息在互联网中被检测到, 进而被采集、利用。随着测量设备和软件的改善, 信息还可以通过生物识别和生理测量抓取, 如可以利用眼球追踪技术获取及生成有用的诊断信息, 以帮助理解一个项目、网站或广告有没有成功引起用户注意或注册某些消息或图像。用皮肤电反应、眼睛的瞳孔扩张、心脏率、脑电波测量、面部情绪识别等记录人们的反应和情绪, 如有趣或令人兴奋等, 这些都可能成为进入人的灵魂的门户, 并发挥干预效能. (3) 那么, 被记录方对之应有知悉和同意权。

在欧美, “通知+ 同意”规则是数据保护立法的核心性规则, 是对所有权归属于数据信息被记录者的社会认可及法律认同, 是指数据控制者和处理者在收集、处理数据时须事先告知用户, 并得到用户的明示或者默示的许可。在我国, 个人隐私保护呼声日益高涨, 采“通知+同意”模式, 是权利人行使隐私权的有效操作, 因为只有权利人才有权利决定信息使用是否涉及个案隐私, 同时也是其他与数据相关的人格权被允许商业使用的有效形式。当然, 通知的内容需真实和全面, 否则视为欺诈或未通知。同意可以视具体情形选择明示或默示, 但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之前, 必须是双方认可的形式。只是需要避免“用户同意”与“平台使用权”捆绑条款。

(二) 数据抓取平台参与的合同行为信息数据, 所有权归参与方共享

人们会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用户使用网络服务产生的行为数据, 属于用户还是网络服务提供者?用户使用网络服务, 这种使用行为是以用户与网络平台缔结服务合同关系为基础, 网络购物、移动支付、邮件使用、点击流量、智慧医疗、网络教育、互联网保险等用户与网络服务平台交互作用产生的数据, 都是合同履行行为的记录, 合同参与方有时是双方, 有时是多方, 这类行为信息数据应属于合同参与方共同共有。作为合同一方的数据平台, 为提升自身业务管理和拓展市场潜力, 抓取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 进而作后期整合、建模、处理, 这种信息使用意图和路径应告知并经用户同意, 用户作为信息共有人, 可以同意, 也可以拒绝, 但目前会存在隐私数据 (身份信息、指纹等) 及隐私信息使用与平台消费方式捆绑的常态, 其性质应属消费格式条款, 作有利于用户一方利益的解释和效力认定。至于数据服务平台收集交易数据, 加以分析处理, 以便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或用以提高公司内部管理, 都是数据应用效益层面的问题, 并不能改变信息取得环节的所有权归属。

随着大数据市场的发展, 出现专业第三方大数据平台, 纯粹处于互联网消费服务合同当事人之外, 为专业数据分析者和数据经纪人。他们收集多处信息源数据, 将数据汇总、建模、分析, 并共享这些信息以及派生出来的信息。这样的第三方平台, 不享有数据所有权, 只拥有在数据信息源基础上再创的数据作品的所有权, 亦即数据产品的所有权, 但对数据源权利的取得和使用, 还是需要作出合法性解释, 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 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的。

四、结语

无论是数据信息用于商业、公益或政府管理, 信息被记录人都拥有最原始信息的所有权。数据所有权的行使形式, 应包括提供、处理 (整合与脱敏、撤回) 、利用, 涵盖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几项权能。程序上, 首先是应由权利人知悉, 经权利人同意, 收益问题, 笔者倾向的方案是, 除了有书面协议约定收益外, 可参照著作权使用费的模式, 由平台主办方简单地按固定比例或固定金额, 把使用费划拨政府指定的部门或基金, 这部分经费用于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及数据侵权赔偿基金。

注释

11) 李海英.大数据发展的立法挑战[EB/OL].http://www.infseclaw.net/news/html/1171.html/2015-08-30。

产业类型 篇9

一般认为,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在与其他产业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4]。但特色农业可充分发挥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效缓解农业的弱质性。相关研究表明,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做优,宜采用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形式,将小规模家庭生产转变为与关联产业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大生产,将以家庭为主体的独立经营转变为由公司或联合体为主体的企业经营。这样,可在特色农业优势的基础上再造市场优势,进而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5,6]。

河北沿海地区含秦皇岛、唐山、沧州3 市,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交通体系发达,文化底蕴深厚[7],在促进京、津、冀及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 年11 月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的要求,确定了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实现该规划所确定的特色农业发展目标,需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类型

农业产业集群可从生产对象、产品形式、生产要素、基地类型等多角度进行分类。为直接表达特色农业的“特色”,研究者多按特色农业产品类型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8~10]。依此,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可分为以下类型:

1.1 特色种植业集群

(1)水稻种植。据调查,唐山、秦皇岛2 市拥有稻田面积达6.67×104hm2,单位面积产量达9.3 t/hm2以上,所产稻米占河北省总产量的91.54%,占华北地区总产量的36.86%。自20 世纪90 年代起,河北沿海地区大力推行稻蟹共作生产技术,稻田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4.34×104元/hm2和1.14×104元/hm2,比单一种稻增加了43.67%和51.76%。由于采用该技术不施用杀虫剂等农药,稻米被消费者认可为“绿色食品”,售价高于普通稻米0.1 元/kg~0.2 元/kg[11]。

(2)高效作物种植。据调查,2012 年河北沿海地区专用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4×104hm2,优势油料作物发展到22.0×104hm2。瓜菜种植产业在抢占京津市场的同时,逐步建成了一批出口基地。秦皇岛市抚宁县优质甜玉米、卢龙县马铃薯和甘薯、青龙县中药材生产等均形成较大规模,特色农业之乡达到6 个;唐山市各县、区设施瓜菜、食用菌、特色杂粮种植等也产生了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沧州市“青青”牌蔬菜,无公害特色配菜畅销不衰,脱水菜和腌渍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花卉产业发展迅速,部分产品走出海外,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特色林果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林果业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秦皇岛市大力发展樱桃、板栗、核桃、葡萄等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树种、品种,2011 年全市有88.06%的行政村栽培果树,果品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9.36%。“天宫”牌大樱桃、“龙富”牌苹果,“碣石牌”玫瑰香葡萄均为河北省农业名牌产品[12];唐山市2012 年果品总产量近260×104t,果品产业总产值近130×108元。其中,板栗、核桃、鲜桃和葡萄总面积分别达到8.5 ×104hm2、3.0 ×104 hm2、1.8 ×104hm2和0.8 ×104hm2,设施果品栽培面积达到1.53×104hm2,樱桃、李、山楂、磨盘柿、香白杏、枣等特色小杂果栽植面积逐步扩大;沧州市2011 年果树栽植总面积达到17.55×104hm2,各类果品总产达13.9×108kg。其中红枣、梨树和苹果及其他杂果面积分别达到12.50×10104hm2、3.2×104hm2和2.17×104hm2,产量达到5.75×108kg、6.1×108kg和2.05×108kg[13]。

1.3 特色养殖业集群

(1)水产养殖。据调查,河北沿海地区拥有浅海湿地、滩涂湿地和池塘湿地面积分别为32.64×104hm2、9.47×104hm2、2.25×104hm2,为发展湿地农业提供了优势资源。秦皇岛市昌黎县采用吊笼养殖方法,利用浅海湿地养殖扇贝,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达到6.90×103kg/hm2、2.35×104元/hm2和1.30×104元/hm2。唐山市曹妃甸区利用滩涂湿地建设工厂化水产养殖场,单位面积产牙鲆鱼26 kg/m2,创产值1560元/m2,实现经济效益1053 元/m2。沧州市中捷水产养殖场年产鳎目鱼达3.5×104kg,市场售价高达150 元/kg。实施滩涂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海水池塘主要生产中国东方对虾、河豚、海蜇、海参及贝类等,淡水池塘主要生产各种鱼类、河蟹以及南美白对虾等[11],均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

(2)畜牧养殖。据调查,2011 年河北沿海地区完成畜牧业产值515.68×108 元,占河北省畜牧业产值的30.80%。其中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148.32×104t、79.38×104t和205.20×104t,占全省总产量的35.43%、18.98%和43.95%。沧州市形成了肉鸡、肉鸭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毛皮动物养殖业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唐山市已建成存栏100 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区)559 个,年出栏生猪500 头以上规模化猪场2003 个,年存栏2000 只以上规模鸡场5861个;秦皇岛市也逐步形成了抚宁县生猪生产基地、青龙县肉鸡生产基地和昌黎县皮毛动物生产基地。

(3)综合种养。据调查,河北省沿海地区拥有沼泽湿地农业资源25.91×103hm2,过去一直处于单一经营状态,或单一植苇,或单一进行水产养殖。近年来,相关县(市、区)广泛推行了苇蟹、苇鱼以及苇鱼蟹共作等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即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苇鱼蟹共作生产模式,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62×104元/hm2、2.90×104元/hm2;采用苇蟹共作生产模式,单位面积产值、经济效益分别达到3.51×104元/hm2、2.81×104元/hm2,比单一植苇或单一养殖均有有了成倍提升[11]。

1.4 特色加工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较快。目前,秦皇岛市拥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0 家,基本形成了以粮油、酿酒葡萄、畜禽、甘薯、水产品、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和干鲜果品、林木、奶品、甜玉米、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唐山市形成了乳品加工、畜禽加工、果品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加工、水产加工和林板加工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七大主导农产品加工产业[14];沧州市拥有省级重点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36 家,国家级重点企业4 家。加工产品有梨汁、枣汁、枣酒、蜜枣、冬脆枣等10 大类40 个品种,远销海外。

1.5 休闲观光业集群

河北沿海地区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发展强劲。秦皇岛市实施了“旅游立市”战略,目前全市规模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已达57 家,乡村旅游经营农户3000 余户,从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人数已达4 万余人,年营业收入可达7.6×108 元[15];唐山市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新建了“龙泽谷农业科技园区”、“白羊峪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等农业观光产业项目;沧州市兴建了一批无公害特色蔬菜观光、采摘、品尝等农业休闲旅游基地,集特色养殖、种植及餐饮休闲服务为一体,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表明,区域资源优势、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传统农业文化等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间自然资源的差异引起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的集聚。

2.1 资源禀赋诱导

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强,植物生长、动物繁殖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条件,使不同自然区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类型,特别是特色农业对地域的依赖程度更大。这种地域差异以及社会资本的趋利性,诱导部分农业产业在某一区域内快速集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以河北沿海地区池塘养殖业集群形成过程为例,上世纪80 年代初,由于该区域拥有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资源,引入海(淡)水发展水产养殖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诱导了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掀起了沿海滩涂开发热潮,水产养殖业迅速形成。随之,饵料加工业、冷冻保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等迅速发展,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快速集聚。此后,水产养殖品种逐步增多,特色养殖逐步兴起,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规模实现了逐步扩张。

2.2 产业链条延伸

现代农业涉及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项产业,内含种苗生产、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业、装备制造业、休闲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新领域。实际上,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也多由产业链条延伸而成。以秦皇岛市葡萄酒工业集群形成为例,自1983 年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秦皇岛市昌黎县诞生后,该市立足气候资源和土壤资源优越、地形地貌独特、特别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行了酿酒葡萄标准化和有机化种植。随之,出现了上中下游一体化配套投资的热潮。酿酒企业逐渐形成规模,与葡萄酒相关的观光农业和旅游文化产业也逐步兴起,产业链条实现了快速延伸。仅25 年的时间,秦皇岛市就建成了省级葡萄酒产业聚集区。

2.3 龙头企业带动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以平等交易为主,也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存共荣的关系。特别是龙头企业具有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等多项功能,其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直接带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2005 年,香港金土经贸公司与意大利GF、RK集团共同在唐山市乐亭县投资6987 万美元,兴办了全外资股份制企业———河北欧意金土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自投入运营以来,相继建设了国际苗种繁育中心和现代化果品加工企业,实现了经营规模和经营领域的逐步扩大,现已发展成为集品种引进、试验推广、果品加工、仓贮保鲜、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外向型、现代化果品生产、加工、贸易企业[16]。公司在相关村队建立了面积达2.73×103hm2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形成了“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链条,带动了本县及周边地区特色果品生产、果品运输等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果品业产业集群。

2.4 农业文化传承

不同农业区域由于发展历史、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不同,形成了独有的农业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传统文化,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自然形成了本地根植性特征。尽管这种根植性受到新技术应用和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农业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地域品牌效应,使相关产业只能在该区域集聚,并形成比较优势。以沧州市红枣产业集群为例,其形成过程就具有极强的特色农业文化传承特征。该市红枣种植等具有3000 多年的历史,“红枣文化”地方色彩浓厚。改革开放以后,沧州市红枣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升。2013 年种植面积达到13.07×104hm2,年产量达45.5×104t,均居全国首位。依托红枣生产建立的加工企业多达800 多家,创立了“沛然枣汁”、“千童枣酒”、“好想你红枣”等知名品牌20 多个,成为沧州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5 市场环境催生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也是市场环境催生的结果。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更加复杂,农业产业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企业要想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融入相关产业集群之中;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产品的日益丰富,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合作意识逐步提升,农业产业集群为企业间实施合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17]。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的变化,使河北沿海地区农业资源利用及产出状况、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均发生了明显改变。稻蟹共作技术的推行有效增加了稻田资源产出,所产无公害稻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所产河蟹顺应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与之相关的育苗、农产品营销及保鲜、加工等配套产业逐步集聚,形成集体行动的互动机制。越来越多的农户和企业加入到农村新型合作经营组织之中,以利益共同体的形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催生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2.6 政府行政推动

政府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首先,河北省人民政府确立了“一产抓特色”的总体思路,制定了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各市、县也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提出了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措施。其次,河北沿海地区以建立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园等形式,提供了交通、电力、电信等公共产品,成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空间载体和物流、人流、信息流运行的桥梁。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投资收益,吸引了相关企业在该区域的集聚;再次,各级政府提供的减免税费、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激发了区域对相关企业集聚活力,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此外,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一些专业协会、学会等组织相继建立,构建起企业之间、农户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等在市场、技术、人力资源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机制,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3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见,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比较,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规模仍然较小,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区域协同效应尚未发挥

国外发展经验表明,与一般农业产业集群相比,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更为显著的地域特征、产品特色和品牌影响力。2012 年7 月,河北省制定了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2-2015)》,提出了农产品供给、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科技、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收入等七大类26 项具体指标,但仍对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仍缺乏统筹安排。由于尚未建立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省级领导(协调)机构,各市县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沿海与内陆区域之间的产业分工不尽明确,导致出现了产业雷同及农产品同质现象。同时,现行的“土地细碎化分散经营”方式导致特色农业集约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农业科技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流通体系等建设还未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区域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3.2 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受限

产业链条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运营形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向上游延伸,可使产业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状态,向下游延伸则进入到市场开发环节。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渗透到农业生产领域,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之下,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仍然较小,特色农产品仍多为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龙头企业在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不够,导致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受损,集群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尚未形成,生产规模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生产、销售能力未能实现协调发展,直接影响了特色农业产业的聚集效应。

3.3 外部环境支持依然乏力

尽管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外部条件,但由于农业的弱势地位和综合产出效益较低,社会经济实体与农业合作或对农业支持的积极性仍然不高,尚未在区域内健全产业集群多功能网络系统。特别是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特色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幅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经营效益。这与社会资金的趋利性形成较大反差,制约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关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仍然较少,各种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依然存在,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农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待改进,农村公共管理体制以及金融支撑体系尚待完善。所有这些,均导致河北沿海地区内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难以实现依据市场需求合理流动,各种资源在区域内难以依据市场规则实现优化组合、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到特色农业集群发展的水平与进程。

3.4 资源利用水平尚待提高

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力不断增强。河北省沿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虽高于全省平均值,但土体含盐量和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开发其他特色作物种植难度较大。农业生产设施年久失修,部分区域河道、渠道淤积问题严重。自然降水年际间变化较大,人工配置水资源受限。河道、水库等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亟待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水质咸化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多、速度较快,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减少。农业多元化服务体系尚待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较慢,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不够。依托特色农业发展的第三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特色农产品的多功能开发尚未到位。所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农业资源利用水平。

3.5 产业集群竞争不够充分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够降低生产(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效益,而且能够增强集体声誉和社会信任,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竞争优势。但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品多具季节性等特征,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就集群内部竞争而言,由于所生产的水产品以及果蔬产品等必须保持其鲜活性,才能体现出较高的市场价值,这使农户在与其他经营主体的交易过程中多处于被动地位,集群内部竞争难以实现。就集群外部竞争而言,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仍然较低,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职能发挥仍不尽到位,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不足。就竞争外部环境而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健全,产品的地域标识缺乏监督机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给集群企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如2011 年秦皇岛市昌黎县部分企业生产假冒葡萄酒产品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之后,直接影响到区域内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发展。

4 促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河北沿海地区作为国家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地区,理应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4.1 制订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产业集群区域协同效应较低、产业链条较短、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战略部署和中共河北省委提出“一产抓特色”的具体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应把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协调机构,立足现有特色农业资源禀赋及产业集群发展基础,科学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与之配套的政策措施,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坚持用“市场观”引领特色农业发展,不断增强各类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用“大农业”理念发展农业,充分挖掘产业内涵,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展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树立“大生态”发展理念,促进特色农业的循环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2 构建多元产业集群发展投资体系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投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现阶段,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投资主体单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呈降低趋势,投资数量及投资结构明显不能满足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投资为主体、信贷投入为支撑、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位一体、结构优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投资体系[18]。各级政府应在全面落实中央对农民直补和综合补贴政策的同时,保持对农业投入增长的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府资金的投向与重点,确立支持范围,引导社会资金的集聚。政府资金应重点用于科技服务、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园区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供应方面,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鼓励社会各界力量投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模。

4.3 创新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特殊的资源优势、毗邻津京的区位优势以及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推进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与自然法则,构建“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和“教科经”深度融合的机制[19],进而将现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农业育种(苗)、种(养)植、加工、销售各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分工精细化、专业化程度;通过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兴办家庭农场等措施,促进土地经营权的转移,进而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提高特色农业产业的科技水平和设施装备能力,不断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益;通过构建企业、农户、中介组织、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机制,促进区域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市场化带动品牌化,以现代化带动集约化。

4.4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需不断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在科技支撑方面,应逐步提高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的创新能力,鼓励相关企业成为特色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注重发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各类科技成果的及时、有效转化,不断提升特色农业的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在人才支撑方面,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使农民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在组织形式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营组织等方式,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推动集群内部各主体相互协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政府科学规划与投资引导,解决产业雷同及农产品同质现象。同时,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管理体制以及金融支撑体系建设,活化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传承特色农业产业传统文化。

4.5 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在于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而产品优势集中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当前,我国消费市场供应丰富,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虽初具规模,在华北地区农产品市场上也占有一定的份额,但“销售难”仍然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亟待破解的重要问题。顺应世界绿色食品运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河北沿海地区应努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引导广大消费者逐步增强品牌忠诚度。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特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电子商务、农产品期货市场等现代交易方式。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引领生产、规避风险的作用,支持各类龙头企业兴办物流实体,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从事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服务,进而实现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升级、增效。

摘要:为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的建设滨海开发带、发展特色农业的部署,调查了河北沿海地区特色种植业、特色林果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及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确认资源禀赋诱导、产业链条延伸、龙头企业带动、农业文化传承、市场环境催生、政府行政推动是该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动力机制。解决目前河北沿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区域协同效应较低、产业链条延伸受限、外部环境支持乏力、资源利用水平不高、集群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需要制订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构建多元投资体系,创新集群发展机制,优化集群发展环境,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上一篇:物流服务企业下一篇:数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