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类型(共5篇)
有机类型 篇1
历来, 有机化合物燃烧问题是有机化学考试的难度.解答有关有机物燃烧的试题时, 其根本依据是有机物燃烧的通式:
一、一定物质的量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的计算
有关有机物燃烧的试题的解答关键在于耗氧量的计算.一般地:
1.1 mol烃CxHy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为mol, 即每摩碳原子消耗1 mol O2, 每4摩氢原子消耗1 mol O2.
2.计算1 mol烃的含氧衍生物完全燃烧的耗氧量时, 可先将其中的氧原子折算为水, 再将剩余C、H原子按烃的计算方法计算, 如C2H5OH可看作C2H4·H2O, 因此其耗氧量与等物质的量的C2H4耗氧量相同.根据情况, 也可将氧原子折算为CO2, 如HCOOH可看作H2·CO2, 故耗氧量与等物质的量的H2相同 (折算成的H2O和CO2不消耗氧)
据此, 上面的燃烧通式也能迅速推写出来, 而不必死记硬背.
例1充分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 相同条件下需要相同体积氧气的是 ()
(A) 乙烯、乙醛
(B) 乙酸乙酯、丙烷
(C) 乙炔、苯
(D) 环丙烷、丙醇
解析:涉及这一部分的常见题型是在总物质的量一定的情况下, 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物完全燃烧后有关量的讨论, 解答这种题目的关键是:总物质的量一定的混合物, 不论以何比例混合, 只要分子中具有相同的碳 (或氢) 原子, 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 (或H2O) 的量也一定.若耗氧量一定, 则要求各组分在物质的量相同时, 耗氧量也相同, 这应是常识性知识.答案: (B) (D) .
二、利用有机物燃烧推断分子式
此类试题在高考命题中频繁出现, 解答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涉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试题, 应注意H2O在题设条件中的聚集状态; (2) 有机物若完全燃烧, O2应足量, 即耗氧量小于或等于题设条件中给出氧气的量.
例2常温常压下10 m L气态烃与50 m L O2 (过量) 混合并点燃,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剩余35 m L气体, 则此烃不可能是 ()
(A) C2H6 (B) C3H6
(C) C3H8 (D) C4H6
例3120℃时, 1体积某烃和4体积O2混合, 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体积不变, 该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不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例2 (C) (D) 例3 (D)
四、平均值规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根据数学中的平均值规律, 若两个数或多个数的平均值为x, 则至少有一个数比x大, 一个数比x小.这一常识性规律在涉及平均式量及有机物分子式的推断的试题的解答中,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4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 完全燃烧得0.16 mol CO2和3.6 g H2O, 则下列关于混合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甲烷
(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 一定没有乙烷
(D) 一定有乙炔
此外, 某些情况下还应考虑到分子组成中碳原子数≤4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
有机类型 篇2
不同类型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
机动车尾气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及苯并[a]芘等.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由于其对光化学烟雾的`贡献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成为近年来大气化学研究的热点.文章首次对北京市9种车辆、5种燃料在不同工况下排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车型、燃料、净化器及工况等因素对排放量产生影响,电喷车比化油器车排放低,其中,夏利比富康与奥迪排放量高;LPG与汽油车排放量最高,柴油车与CNG车排放最低.其中,-10#柴油车比0#柴油车排放更低;使用净化器可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不同工况对排放量的影响随车型、燃料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使用清洁燃料、安装净化器和使用电喷装置,可减少尾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作 者:梁宝生 周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年,卷(期):21(1)分类号:X831关键词:机动车尾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排放 影响
例谈有机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篇3
例1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3+Cl2光照
CH2Cl+HCl
B.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C.CH3CH2CH2CH2OH +HBr
CH3CH2CH2CH2Br+H2O
D.C2H5OH+HOC2H5浓硫酸140℃
C2H5OC2H5+H2O
解析根据取代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A、C、D均属于取代反应;而反应B不属于取代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B。
知识点拨①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交换成分,有上有下”。
②常见的取代反应有: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酚等的卤代反应,苯及其同系物、酚等的硝化反应与磺化反应,酯化反应,醇与氢卤酸(HX)的反应,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有机物的水解反应。
③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主要区别:一是取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一定有单质,而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一定有单质;二是取代反应一般进行不完全、速率慢,而置换反应一般能进行完全、速率快;三是取代反应无电子得失,而置换反应有电子得失。
二、加成反应
例2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CH3CH=CH2+HCl催化剂
CH3CHClCH3
B.CH2=CHCH2CH3+H2O催化剂CH3CHOHCH2CH3
C.CH2=CHCH3+2Cl2光照CH2=CHCHCl2+2HCl
D.CH2=CHCH2CHO+2H2催化剂CH3CH2CH2CH2OH
解析根据加成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A、B、D均属于加成反应;而反应C不属于加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C。
知识点拨①加成反应的特点是“合二为一,只上不下”。
②常见的加成反应有: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与H2、卤素(X2)或卤化氢(HX)的加成反应,不饱和烃与水的加成反应,芳香烃、醛、酮、葡萄糖、果糖等与H2的加成反应。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一般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等不饱和键。
④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的主要区别是:取代反应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一般不变,而加成反应反应后分子数目一般减少。
三、酯化反应
例3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酯化反应的是()。
A.CH3CH2CH2OH+HCl△
CH3CH2CH2Cl+H2O
B.CH3CH2COOH+HOCH2CH2CH3
CH3CH2COOCH2CH2CH3+H2O
C.CH3CH2OH+HO—SO3H(浓)浓硫酸CH3CH2O—SO3H+H2O
D.\[C6H7O2(OH)3\]n(纤维素)+3nHO—NO2(浓)浓硫酸\[C6H7O2(ONO2)3\]n+3nH2O
解析根据酯化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B、C、D均属于酯化反应;而反应A不属于酯化反应(因HCl是非含氧酸,且生成物CH3CH2CH2Cl属于卤代烃、而不属于酯)。
故答案为A。
知识点拨①酯化反应概念中的酸指有机酸(羧酸)或无机含氧酸(如H2SO4、HNO3等);醇不仅指醇类,而且包括含醇羟基的有机物(如葡萄糖、纤维素等)。
②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③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一般是羧酸分子里羧基上的羟基跟醇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即脱水方式为“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无机含氧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原理:一般是无机含氧酸分子里羟基上的氢原子跟醇分子里的羟基结合成水(即脱水方式为“醇脱羟基酸脱氢”),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
④常见的酯化反应:无机含氧酸与醇或糖等的酯化反应,羧酸与醇或糖等的酯化反应,羟基羧酸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反应。其中,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时,可以生成链状酯、环状酯或高聚酯。
四、消去反应
例4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CH3CH2CH2CH2OH浓硫酸△CH3CH2CH=CH2↑+H2O
B.CH2CH2CH2Cl+NaOH
乙醇△
CH2CHCH2+NaCl+H2O
C.BrCH2CH2CH2CH2Br+2NaOH
乙醇△CH2=CHCH=CH2+2NaBr+2H2O
D.2CH3CH2CHOHCH3+O2
催化剂△
2CH3CH2COCH3+2H2O
解析根据消去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A、B、C均属于消去反应,而反应D不属于消去反应(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D属于氧化反应)。
选D。
知识点拨①消去反应的特点是“一分为二,只下不上”。
②常见的消去反应有:卤代烃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的反应,醇分子内的脱水反应。
③与连有卤素原子或羟基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才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④由于苯环是稳定结构,卤素原子直接与苯环相连的卤代烃(如Br)或酚(如OH),既使与连有卤素原子或羟基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
例5下列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A.2C6H6+15O2乙醇12CO2+6H2O
B.2CH3CH2CH2CHO+O2
催化剂△
2CH3CH2CH2COOH
C.CH3COOH+HOCH2CH2CH3浓硫酸△
CH3COOCH2CH2CH3+H2O
D.CH2=CHCHO+2H2催化剂△
CH3CH2CH2OH
解析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A、B属于氧化反应;根据还原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D属于还原反应;而反应C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还原反应(属于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答案为C。
知识点拨①氧化反应的特点是“得氧”或“失氢”;还原反应的特点是“得氢”或“失氧”。
②常见的氧化反应有:有机物的燃烧反应、有机物(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醇、醛等)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苯酚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醛及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与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的反应、醇或醛的催化氧化或被强氧化剂氧化的反应。
③常见的还原反应有: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④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的醇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芳香烃、醛、酮、单糖等能够发生还原反应。
六、水解反应
例6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B.在一定条件下,丙酸乙酯与水反应生成丙酸和乙醇
C.在一定条件下,蔗糖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D.在加热条件下,2-溴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反应制2-丙醇
解析根据水解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B、C、D均属于水解反应;而反应A不属于水解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A。
知识点拨①有机物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卤代烃、酯、油脂、双糖、多糖、肽和蛋白质等。
③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是与强碱(NaOH或KOH)的水溶液共热,卤代烃水解可生成醇(或酚);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酸和醇,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相应酸的盐和醇;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肽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⑤单糖(如葡萄糖、果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七、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例7下列有机反应中,属于缩聚反应的是()。
A.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
B.由3-羟基丙酸合成聚3-羟基丙酸的反应
C.由1,3-丁二烯合成聚1,3-丁二烯的反应
D.由HOOC(CH2)4COOH和H2N(CH2)6NH2合成高聚物的反应
解析根据加聚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A、C都是由不饱和的单体通过加成的方式生成高聚物的反应,则反应A、C都属于加聚反应;根据缩聚反应的概念可知,反应B、D在生成高聚物的同时都有小分子生成(反应B生成的小分子物质是水,反应D生成的小分子物质是氨),则反应B、D都属于缩聚反应。
故答案为B、D。
知识点拨①加聚反应的特点是“加成聚合,只上不下”;缩聚反应的特点是“缩合聚合,有上有下”。
②常见的加聚反应有:乙烯型或丁二烯型的自聚反应、乙烯型或乙烯型与丁二烯型的共聚反应;常见的缩聚反应有:酚与醛的缩聚反应、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的缩聚反应、羟基羧酸的缩聚反应、二元羧酸与二元胺的缩聚反应、氨基酸的缩聚反应。
有机反应类型的推断策略分析 篇4
其中A~F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分子式是;G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B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解析:根据每步变化的条件、部分产物的结构和题干新信息,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
(1)G的分子式为C6H10O3,含有羟基和酯基.
(4)②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⑤为酯基的水解反应,②⑤为取代反应.
摘要:有机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断键与生成物成键的过程,在有机反应中,有机物分子中较易断裂的化学键一般是官能团处的键.因此,有机物发生什么样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其含有什么样的官能团,而且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有机类型 篇5
1采用 Seminar 的方法组织学生研讨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
Seminar是西方大学里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尤其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的文科课程的学习多采用这种方式。简单来说,Seminar是一种研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讲授形式的课堂教学相比,它不是一对多的单方面传授知识,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互动,氛围比较宽松。每次上课会有一个“话题”,学生和老师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甚至可以辩论。因此,我们可以选取一类有机化学反应作为一次Seminar的“话题”,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比如重排反应,学生事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这类反应主要的类型以及反应条件,Seminar开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对每一类反应进行逐个的讨论,并且要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反应式及其机理,同时还要组织大家对黑板上的内容进行评价。成功实施这种学习方式的关键的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有自己思考的过程,并且还要动手写出思考的结果。相对于传统的一对多的单方面传授知识,这样一个反复讨论和黑板演示的过程更能强化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的理解和记忆。
2 课堂小测验
小测验可以在新课开讲之前,也可以在每节课的结束之前。每次课开始前可以给学生一两道开放性的题目,比如对于卤代反应两种可能的反应机制 ( 离子型反应和自由基型反应) ,先给定起始原料和相应的反应条件,让学生写出在两种机制下的不同产物并画出相应的反应机理,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作用,也能加深对已学化学反应的理解。另外,在每节课结束之前进行小测验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把握本节的学习重点。
3 从人名反应着手,让抽象的反应 “人性化”
与课本知识点的抽象罗列相比,具体的接触和感知更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在有机化学反应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众多,除了通过理解反应的机制来掌握外,初学者也可以通过了解该反应的发现历程,了解与该反应相关的人和事,即反应背后的故事来加深对该反应的印象,从而达到先记住后理解的目的。很多人名反应都可以这样来学习,如著名的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教师在介绍时如果能提到该反应的发现者是德国化学家奥托·迪尔斯和他的学生库尔特·阿尔德,他们因此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更容易掌握该反应。
4 帮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移动平台学习有机化学反应
网络和移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很多领域的发展,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前景。对于有机化学反应的学习来说,网上有很多有机化学反应的数据库以及相关练习,如http: / /www. organic - chemistry. org等,帮助学生利用好这些网络资源无疑会对相关学习大有裨益。另外在移动平台上也有很多有机化学反应相关的资源,如在移动平台上运行的“Organic NameReaction”应用程序。在苹果的应用商店里搜索“Organic NameReaction”可以找到该程序。该程序可运行在iphone,ipad等移动设备上,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复习有机化学反应。
5 化学史的讲述
在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的同时将其化学发展史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进一步地理解和应用。例如,关于苯分子结构的故事,凯库勒在睡梦中看到一群原子在旋转,其中小原子群跟在后面,他们像一群蛇一样,互相缠绕,边旋转边运动。仿佛其中一条蛇衔着自己的尾巴,开始旋转起来。凯库勒像被电击一样猛醒起来,经过一晚的研究提出了苯环的凯库勒结构式。这个故事对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6 学生自主授课法
在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课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理论性较强,讲解难度较大的内容,由教师进行讲授; 而对于一些难度不大、教学目标为了解性的章节,采取学生自主授课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学期初就将教学相关资料分发给学生,包括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大纲、课时安排以及学生在授课时的规范和注意事项,以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好充分准备。教师布置学生主讲课程内容时,要提前一周指导学生备课,学生以课本内容为依据,可以查阅文献、书籍,浏览网页等丰富教学内容。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出1 ~ 2人进行讲解,同一个内容可以安排不同小组的同学分别讲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难以理解、学生不能解决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起解决。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讲课做出评价,包括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教学方法的巧妙应用,授课的优点、缺点等问题都要认真指出,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感受到参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讲课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长期的开展自主授课法的教学。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法不仅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我校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将来大多要从事教育工作,自主授课模式的教学亦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展现自己的机会与平台,很受同学们的喜爱。
7 结 论
为了加强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的学习,本文提出了利用Seminar、小测验、人名反应、网络和移动平台以、化学史的学习方法及学生自主授课法。总之,有机化学反应的学习应当超越课堂,结合各种资源,分门别类,反复复习,加深理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王希,陈优生,邱蔚芬.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06,33(7):114-115.
[2]张敏.浅谈有机化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广州化工2012,40(20):156-158.
[3]郑清云,陈贞干,周诗彪,等.探讨有机化学多元变式教学[J].广州化工2011,39(22):100-102.
[4]付蕾,张春晶,周媛媛,等.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4,41(11):240-241.
【有机类型】推荐阅读:
有机女人与有机生活06-17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06-16
Redis数据类型之LIST类型08-15
景观类型07-15
代谢类型07-17
岩石类型07-21
转化类型07-21
传播类型07-21
开放类型07-21
股东类型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