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2024-06-16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共12篇)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1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在20世纪,农业有了迅速发展。常规农业给人类带来高度发达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多样农产品的同时,由于过分依靠农药、化肥等外在投入,带来了严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地生产能力持续下降。尤其是由此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令人担忧[1]。

在这种背景下各种替代农业如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持久农业、再生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及综合农业等应运而生,其中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2]。

1 有机农业概述

1.1 有机农业的定义

“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一词最早出现在出版于1940年的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中,有机农业的概念起始于本世纪20年代,由德国和瑞士首先提出。在80年代里,随着一些国际有机标准和国家有机标准的制定,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这时有机农业的概念才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有机农业有很多定义,目前要用简短而明确的语句来表达有机农业的概念还不容易。我们认为,有机农业就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3]。

综观国内外对有机农业定义的描述,可以认为有机农业生产是一种强调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并拒绝使用化学品的农业生产模式。有机农业的特点可归纳为三点[4]:

1)建立一种多种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2)系统内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采用土地(生态环境)右以承受的方法进行耕作。

1.2 有机农业的原则

有机农业在提高食品安全性、促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发展有机农业,除了考虑食品安全、经济利益外,还应兼顾其他相应的原则。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英文简称IFOAM)驻中国代表周泽江研究员认为,有机从业者只有坚持健康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和关爱原则等四大原则,才能有效推动有机农业稳步发展。

从生产过程来看,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2)循环利用有机生产体系内的物质;(3)依靠体系自身力量保持土壤肥力;(4)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种植和养殖;(5)根据土地的承载能力饲养畜禽;(6)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

1.3 有机农业的发展情况

有机农业始于1924年由德国的Rudolf Steiner创立的生物动力农业。之后瑞士、英国、日本等分别创建了各国的有机农业,建立了有机农业指南、标准、法规、条例,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IFOAM),对有机农业作了明确的定义。有机农业是一个促进生物多样性、生物圈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生态性生产管理体系。有机农业要求尽量采取恢复、维持、促进生态和谐的管理措施,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尽可能减少空气、土壤和水分的污染。目前,IFOAM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庞大、最权威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拥有来自115个国家的570多个集体会员。

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于1994年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并于2003年2月获得了IFOAM的认可受证,成为亚洲继日本和泰国之后的第三家获得IFOAM认证的机构。同时我国已有20多个单位参加了IFOAM,是IFOAM会员,能够在其生产的农产品上贴上由I-FOAM统一制发的“有机”标签。

我国有机农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

2 博山区“整建制”有机农业发展模式

2.1 研究区概况

博山区地处鲁中山区,行政区划面积682km2,全区总人口47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近50%。

耕地面积13000hm2,常年播种面积17467hm2,其中小麦5333hm2、玉米5467hm2、蔬菜2667hm2,中药材3000hm2,黄烟333hm2,其他为经济作物。农业总产值4.97亿元,粮食总产量3.48万t,平均亩产247kg。境内皆山,耕地以丘陵为主,水浇面积仅1333hm2,系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2.2 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博山区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县之一,有农业人口22.7万人。平均海拔较高,地域小气候特征明显,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植被完整,土壤富含有机质,且没有受到农药、化肥污染,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2009年博山区又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县,又为博山区打造有机农业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博山区把石马镇、崮山镇、北博山镇、源泉镇、南博山镇北部等划归现代有机农业片,通过打破镇域界限,实施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将区内的有机农业规模做大做强。

近年来,博山区深入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突出有机特色,主打有机品牌,大力扶持发展有机绿茶、有机金银花、有机猕猴桃、有机蔬菜、有机杂粮等示范基地,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7000hm2,有4个镇、10个村“整建制”建设成为有机农产品示范镇、示范村,5000农户专事有机农业,带动农民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博山区的实践经验在于,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以政府推动为保障,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着力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走出了一条将农村生态环境优势成功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优势的新路子。

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流转,已在全区建成池上镇茶叶基地133hm2、桔梗基地1333hm2、金银花基地40hm2;源泉镇猕猴桃基地200hm2;北博山镇越夏菜基地1333hm2;南博山镇韭菜基地200hm22、草莓基地13hm2;石马镇花椒基地333hm2、食用菌基地110000m2;开发区石门香椿基地1333hm2为主的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先后有南博山镇的韭菜;北博山镇的蔬菜;源泉镇的猕猴桃、黑皮花生、谷子、红小豆等都已顺利通过北京爱科赛尔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的有机转换认证,提高博山区农产品品牌效益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规模化水平。

2.3 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产品区

所谓“整建制”发展模式是指大规模有计划有侧重地发展有机农业,按照“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发展路子,最大规模地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淄博市博山区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前瞻性的提出整建制发展的“博山模式”,由村到镇再到全区,全面推广有机农业。

2.3.1 严格准入制度。

博山区针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基本未受农药化肥污染,有机农业发展基础好、优势大的特点,积极探索有机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创新形成了"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业区的模式。按照"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发展路子,最大限度地整合资金、技术、基础设施、市场等要素资源,有效规范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难监管、难检测等关键性问题。在规划生产区内,建立了严格的农业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严禁化肥、农药等进入,防止原料性污染;实行了严格的有机耕地保护制度和企业准入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有机农业规划生产区;要求生产区内农产品种类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农产品种植面积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标准。

2.3.2 科学技术兴农。

为确保整建制有机农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博山区注重科技支撑,加快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努力实现由“自然农业”向“科技农业”的转变。他们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家高等专业院校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联合建立了有机猕猴桃、有机茶、有机金银花等6处高标准科技示范园。组建了有机农业专家顾问团,加强对基地农户生产技术培训。在专家指导下,建立了5处有机肥生产厂,推广使用多种生物和物理杀虫技术,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在池上镇、源泉镇设立了2处有机农产品安全监测站。目前,博山农产品中已有10大系列50多个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桔梗年出口创汇达到1000多万美元,占到淄博市农副产品出口总量的65%。有机蔬菜、板栗、香椿、花椒、红薯、马铃薯、金银花、茶叶、杂粮、黑五类、猕猴桃、草莓等33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证书或有机转化证书。

2.3.3 多种模式并存为扩大有机农业发展规模,拉

长有机农业链,博山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非农企业向有机农业种植加工业转移,大力引进和发展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重点扶持山东豆禾食品公司、上水农业发展公司、上园茶场等10余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发展了宏泉猕猴桃、金洼韭菜等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基地农户参与市场经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建立起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民也从传统的生产者实现了向经营者、农业工人的转变。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69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带动5000余户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初步形成了生产布局区域化、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

3“博山模式”的启示

3.1 加快建设规模化有机农业基地

规模化基地是产业化经营的“原料车间”。博山区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万亩金银花、万亩猕猴桃、万亩绿茶、万亩桔梗、万亩黑色食品、万亩板栗、万亩越夏菜、万亩杂粮等十余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形成产业群和产业带。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和全省特色鲜明的有机金银花生产基地、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

3.2 加快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龙头企业一头连农业一头连工业,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场,融产加销、贸工农为一体,是有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市场主体。博山区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鼓励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并通过资本运营和品牌运作,盘活资本存量,整合资源要素,实施兼并联合,扩大经营规模,努力培育企业集团,打造“联合舰队”。目前,全区发展山珍园食品公司、颜春饮料食品公司、聚乐村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14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0000多名,加工原料来自有机基地的比重达到80%。

3.3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与农民群众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博山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同等对待,一起纳入扶持范围,一起参与重点龙头企业评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发展团体社员46家、农民社员3万户,年营销农产品2亿多元。积极鼓励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资本、技术、产品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博山红叶散养鸡合作社现有社员121人,年收入140万元,合作社按60%盈利分红,社员年分红2.6万元,比未入社前人均增收1.2万元。

总结博山区发展有机农业的实践探索,可以得到三条启示[5]:第一,发展有机农业,转变思想观念是根本。只有在不断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干部到群众达成发展有机农业的普遍共识,才能把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否则,就难以避免强迫命令和越俎代庖,即使取得一些调整成果也很容易出现反复。第二,发展有机农业,政府推动是保障。新形势下,政府调控农业发展,必须转变管理职能,寓管理于服务,寓制约于指导,把发挥政府调控作用与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好事关有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关键环节,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艺术选择。第三,发展有机农业,推进基地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重点。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不可逾越、不可偏废的发展环节和工作着力点。

参考文献

[1]杨洪强.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全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方志权.有机农业初探.上海农业学报,2000.

[3]钱俊生.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产发生的变革[J].学习时报,2007.

[4]吴先晓.别误解有机农业[EB/OL].http://gslh.org.cn/Article/5.html,2008-01-11/2010-03-31.

[5]市委政研室,博山区委研究室.向生态优势要效益,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J].农村工作情况通报,2009.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2

【发布文号】农市发[2005]11号 【发布日期】2005-08-08 【生效日期】2005-08-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

(农市发[2005]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林渔业)、农垦、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乡镇企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供应的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大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现就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有效保障。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对维护公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农业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三)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农业生产性收入的增加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促进优质优价,是实现农业生产性收入增加的有效措施。

(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是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是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既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农业优质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二、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以强化标志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确保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二)发展方向。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加快发展进程,树立品牌形象。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坚持政府推动为主导,在加快产地认定和强化产品认证的基础上,依法实施标志管理,逐步推进从阶段性认证向强制性要求转变,全面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和安全消费。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坚持证明商标与质量认证管理并举、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并行,以满足高层次消费需求为目标,带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有机农产品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坚持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逐步从产品认证向基地认证为主体的全程管理转变,立足国情,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产品。

(三)发展重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要迅速扩大总量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机农产品要突出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提升质量和效益。无公害农产品发展重点是“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绿色食品发展重点是优势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有机农产品重点发展有国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三、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

(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资源、行业特点和质量安全状况,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按照发展思路、方向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快发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要通过产地认定解决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管理问题,重点抓好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通过产品认证切实解决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发展绿色食品,要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发展有机农产品,要在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的基础上,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根据农业资源优势和国际市场需求选择性地发展。

(二)发挥资源优势,扩大总量规模。无公害农产品要按照“统一规范、简便快捷”的原则,加快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绿色食品要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抓好大型标准化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引导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大型骨干食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要发挥农业系统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资源,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高认证产品效益。

(三)加快完善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优先推动农产品安全标准、大宗优势出口农产品的品质标准的制定。努力争取我国在农产品国际标准制修订方面的参与权。积极筛选和组装配套适用的生产技术,推动农产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过程中,要着力抓好生产基地建设,把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农场)、建设科技示范场、优粮工程基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等,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结合起来。要按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规划和农业标准化发展区域布局要求,以产地(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依托,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积极通过农交会、绿博会等农产品展览展示活动,大力推介和推广认证产品。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全面树立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促进农产品国内外贸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农产品产销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农产品集散地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专销网点、柜台和展示区。要充分利用当地农业信息网,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认证等信息,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网上交易。各地要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拉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和流通。

(五)加强技术培训,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各地要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技能,准确掌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和操作规范。要积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为目标,实施生产全过程管理,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和实现优质优价。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计划、财政等部门的支持,创造条件,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制定、认定认证、基地建设、市场营销和监督检查等。同时,要创新机制,将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示范园区创建等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实施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新建和在建的各类农产品生产性投资项目,要以标准化生产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为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和验收的基本条件。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以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为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生产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纳入财政支持、奖励范围。要积极争取将鲜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尽快纳入绿色通道实施范围,减免过桥过路等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强监督,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公信力

(一)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管理制度,当前,无公害农产品要在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组织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规范》;绿色食品要加快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修订《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组织制定《绿色食品管理办法》;有机农产品要在执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符合中国农业生产特点的《有机农业及有机农产品管理办法》。

(二)实施例行检查,强化证后监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同步”的方针,突出抓好认定产地的投入品使用和获证产品的监督管理。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例行检查制度。对获证产品和企业(产地)要实行抽查、检查制度;对标志的印制、使用和登录要加大跟踪力度;加强对工作机构工作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定期检查认证质量体系、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执行情况。要通过例行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有效性。

(三)健全信息网络,提高追溯能力。要加快建立健全认证产品、企业和基地追溯查询网络,积极推行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信息网上公示、查询、追溯制度。要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受理认定认证投诉,适时公布执法监督检查结果,尽快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尽快建立获证产品、企业(产地)质量信用体系。要通过建立获证质量档案和监管档案,强化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提高认证公信力。

(四)加强工作体系建设,提高工作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工作机构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完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规范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行为。对各级工作机构,要逐级实施考核和报告制度,对产地环境、产品检测技术机构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实行资质考核、注册制度,建立退出机制,提高认证工作的科学性、公证性和权威性。各级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五、加强组织协调,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将其纳入到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完善省、地(市)、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工作机构,积极改善工作推进条件,充实工作队伍,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认真将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责任,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基本原则,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工作业绩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对业绩突出的地方、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相关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计划(发改)、财政、科技、工商、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好社会各种管理资源和技术优势,尽快形成“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共同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的新格局。

农 业 部

二○○五年八月八日

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篇3

有机农业知多少……

1、什么是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

有机农业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派生物。在这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轮耕和休耕制度让土壤休养生息;采用作物秸秆和畜禽烘肥;种植豆科作物为土壤提供绿肥;以保持土壤的生产力和耕性,并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治理病虫害。农场中除了种植植物外,还要饲养畜禽以保证生产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链的完整。由于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就不会污染水源,也不会造成农药富集在动物体内,既保护了动物,又保持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有机食品是指原料是通过有机生产体系生产的,经过有机认证标准生产、加,并具有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和加工产品。

2、有机农产品有什么好处?

有机农产品对农民、消费者和环境都有好处。在有机农业的耕作方式下,农民不再使用化学肥料,不再受农药的危害。

从生产资料的投入角度,农民可以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方式制造绿肥以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替代化学氮肥;电可以用秸秆和畜禽废弃物发酵堆肥,将有机肥料施回土壤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买化学肥料的资金投入。

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选购不含农药残留的有机食品,有更安全的保障;选购有机食品,在行动上支持环境更友好的有机农业和支持进行有机耕种的农民,身体力行地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使农民远离有毒的化学农药。

环境:

有机农业的耕作方式能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土壤的肥力,保护水源,增强生物多样性,促进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有机产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生产基地在最近两年(一年生作物)或三年(多年生作物)内未使用过CB/T19630—2005《有机产品》和《OFDC有机认证标准》中的禁用物质;

(2)种子使用前没有经过任何禁用物质处理,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在的种子和种苗;

(3)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壤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

(4)生产基地无明显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

(5)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污染;

(6)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新开荒地及撂荒多年的土地也需经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才可能获得有机认证;

(7)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

4、你知道有机农业的起源吗?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一部分关注农业环境生态的科学家,开始意识到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现代农业对农业生产环境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他们发现过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壤结构,截断了自然生态中的物质循环;农药的使用污染了水源,而由于其不易降解性,在生物圈不同物种富集积累,直接的受害者有以谷物为食的鸟类、采花蜜的蜜蜂等,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环;以追求产量最大化的单一机械化耕种方式,更进一步破坏生物多样性。这些科学家发出声音,认为农业不仅仅是一个为人类产出食物的生产系统,它与土壤、土壤中的微生物、昆虫、水、空气,还有依赖于农田的周边生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基于这个理念,提出了“有机”这个词,希望从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重新认识作为食物生产系统的农业生态环境。

一场有机农业运动由此在不同的地方发起。随着有机农业运动的不断推广,有机农业的认证制度也相继建立,以促进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于是贴着有机认证标签的食品琳琅满目地出现在货架上和商场中。

5、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如何?

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为中国有机农业运动先驱。

199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参与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有机认证检查。

1995年,本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宗旨,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室为基础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该中心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的认证开发和推广工作,从此,我国有机食品开始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命名了一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002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国际认可,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外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食品标签知多少……

这在个认证标志由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颁发。2003年,OFDC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质量认可的“有机认证”标志,得到国际和国内的承认。

经OFDC认证的有机食品标注有“中国有机产品”字样。在有机产品转换期生产或使用有机产品转换期产品为原料生产的有机产品标志注有“中国有机转换产品”字样。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机关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是指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学农药、化肥、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等,在上市检测时没超标,无农药残留。

中国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隶属农业部,受农业部委托,提供有机产品认证和培训服务,推动有机产品产业发展,进行有机农业科学研究。认证标准与国际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一样,但没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认可。

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由隶属于农业部(MoA)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为现代农业支付多少……

大自然为现代化学农业付出题:污染的河水,流失的土壤和物种的灭绝……

一名英国学者在2000年期间对英国1996年度的现代农业生产进行了其自然资源成本的估算。这些外部

资源成本,农业生产者没有将其列入农业生产成本中,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没有为这成本付出分毫。这位英国学者用我们熟知的金钱数字方式估算了现代农业造成的与环境相关的额外费用。

尽管这部分用用是政府的财政输出,是纳税人的钱,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确实是付了钱。但是,我们付了钱就可以了吗?我们付的钱可以净化水源,似是却救不活灭绝的利群。

选择支持有机农业,一方面保护自然免其付出不可逆转的代价;另一方面,购买有机食品的费用可以完全负担。

有机农业在中国……

目前中国从事有机农业推广的组织与机构有如下几个: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

◎南京春江有机农业基地

◎山东省肥城市是较早尝试发展有机产业的地方之一。1994年,肥城市济河堂村就开始种植有机蔬菜,开创了我同有机蔬菜生产的先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肥城有机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环保总局已命名的43个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中,肥城就有3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促进处”授予山东省肥城市有机农产品基地标志。

◎北京奥绿特有机食品连锁店2007年进社区,2007年底开1500家店铺。有机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奥绿特一头与各地区农民合作种植生产放心、安全的绿色食品;另一头通过直接入社区,从而缩短流通环节,使其有机食品价格相对便宜,易于向市民推广。

我可以买什么……

超市里的有机食品不多。这种有机奶,在超市中跟普通奶一样,并没有很明显的有机食品标志。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4

关键词: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关系

1972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 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进人80年代, 各国纷纷提出发展农业的新模式, 如“替代农业”“低投人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1]。我国于1989年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 199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设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逐步开展了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标准的制定以及对外出口等工作。

近年来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人民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国际上对与绿色食品类似的食品的叫法不尽相同, 在芬兰、瑞典等国家称“生态食品”、“健康食品”, 美国叫“有机食品”, 在日本称“自然食品”等[2]。虽然它们的宗旨和目标基本一致, 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雾里看花”, 就连业内人士也很难科学的解释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彼此的优劣。有人甚至认为AA级绿色食品即“有机食品”[3], 为了正确引导绿色消费, 为了使我国安全食品健康发展和有序管理, 明确各食品的概念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研究安全食品体系的重要内容。笔者就什么是绿色食品, 什么是有机食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1绿色食品是否是有机食品

1.1绿色食品即有机食品学说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和加工、经专门机构认定。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AA级绿色食品即“有机食品”, 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原则生产”,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加工生产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动植物生长调解剂、食品添加剂以及其它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3]。

1.2独立体系学说

(1) 绿色食品系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它包括“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农牧、水产等初级品, 以及以此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国际上与我国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自然食品”。在“参照国外绿色食品相类似的食品标准”的基础上,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结合国情将绿色食品分为AA级绿色食品及A级绿色食品两类。绿色食品标准, 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操作标准规程、产品标准、包装标准、储藏及运输标准, 构成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1]。

(2) 中国于1989年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 199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基础建设、加速发展和全面推进阶段。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IFOAM) ”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有机生产标准, 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 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 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 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 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 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4]。

1.3笔者的观点

本人赞同独立学说的观点其原因有4:

(1) 从发展背景看, 绿色食品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借鉴国际相关行业作法的基础上产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二战以后, 欧、美、日、澳等地区和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随着农用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等源源不断地向土地输入, 在丰富食物供给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能源依赖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其次, 造成有害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富积, 并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农作物和牲畜体内, 导致食品污染, 最终损害人体健康;第三, 片面依赖化学肥料增产, 忽视有机肥, 使土壤中有机质减少, 限制了微生物活动, 恶化了土壤理化性质, 从而导致肥力下降, 土地生产能力萎缩;第四, 片面依赖农机、化肥等措施, 加之不合理的耕作, 引起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1962年, 卡逊女士在《春风无语》中的论断无疑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70年代初, 美国政府又发现化肥的大量使用, 使其农田表土每年流失40多亿t, 地下水和河流中硝酸盐也出现超标, 便开始重视化肥和除草剂对环境和食品的污染问题。从此, 以不用合成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及饲料添加剂为特征的有机农业, 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日本于1971年成立了有机农业研究会, 并且对一些农产品开始使用“有机农业”或“自然农业”的标记。1972年11月5日,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FOAM) 在法国的弗赛拉斯 (Versailles) 成立, 标志着国际有机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 许多国家开始从农业着手, 积极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欧、美、日、澳等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加快了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农业等替代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践。1990年5月, 针对中国的国情, 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借鉴国际相关行业作法的基础上, 我国决定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并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1992年11月, 中国绿色食品的权威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正式成立, 并于次年5月被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1FOAM) 接纳为正式成员[5]。

(2) 从我国安全食品体系看, “绿色食品”是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马爱国主任指出农业部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是“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发展方向是的处理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之间的关系, 保持协调发展的工作基础。要准确把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各自的基本定位, 着眼全局, 统筹谋划;要从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要求出发, 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目标, 确定认证产品的发展重点;要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各自发展方向和发展阶段, 采取相应的推进方式和工作措施, 建立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正确引导企业根据实际条件和发展规划, 合理选择认证产品类型, 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 不断提高产品水平。

(3) 从目前在我国食品市场主要存在的食品类型和各种安全食品之间的关系看, “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是同属于安全食品的不同类型: (1) 常规食品。 (2) 无公害食品。 (3) 绿色食品。 (4) 有机食品。

除此之外, 还有诸如:生态食品、保健食品、自然食品、天然食品等。这些食品大都是在安全食品框架下衍生出来的, 品种较多, 质量不一。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如下3类。

常规食品合格的常规食品是指符合我国相关食品卫生法的商品食品。

低级别安全食品无公害食品与绿色食品A级属于低级别安全食品。

高级别安全食品绿色食品AA级与有机食品 (亦称生态食品) 属于高级别安全食品。

上述3种分类级别依次越来越高, 而只有后两者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安全食品范畴。

各种食品之间的差别。食品之间除了在概念上的差别外, 其主要差别是各类食品的生产产地、生产培育、加工包装等过程中标准要求的不同。此外各自的概念、开发对象、满足的层次需求运作方式、运用的技术手段及认证程序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别。就其各自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就有许多不同之处:无公害食品产地应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无公害食品安全质量都有相应的规定, 但不完全统一。绿色食品标准采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标准。有机食品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管, 标准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有机认证标准, 它注重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食品加工过程等全程要求[6]。

(4) 从目前国际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和从中国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发展与法规建设现状和发达国家比较看:不难看出, 在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历程中, 突现了从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 到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 到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 再到“实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战略部署的确立, 我国安全食品体系呈现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的螺旋式发展脉络[2]。国际有机农业标准体系的特点是: (1) 强调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强调有机农业应该禁止或基本上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和添加剂。 (3) 强调有机农业的基本形式是以自然和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不提倡应用集约化生产方式。 (4) 强调有机农业的标准是对过程进行全程控制, 而不是简单的两头控制和所谓的化验分析。 (5) 强调有机农产品的产品质量不一定必须比常规农产品优秀, 以免造成宣传上的误导。 (6) 强调有机农产品的认证需要对全程进行控制, 包括检查、认证和授权[7]。

绿色认证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热门行动, 对愈来愈多的企业产生了吸引力。目前,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 (ISO) 已制定了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 与以前制定的ISO9000一起作为世界贸易标准。由此可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各国在降低关税的同时, 与环境技术贸易相关的非关税壁垒日趋森严, 食品的生产方式、技术标准、认证管理等延伸扩展性附加条件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重要影响[5]。

国际标准化组织要求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和E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其中ISO14001是核心, 此外还有OHSAS18001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ISO14001和OHSAS18001这两大国际绿色体系即“双绿色认证”, 通过认证就标志着企业在通往国际市场, 打破国际贸易壁垒上开通了一条国际“双绿色”通道[8]。

中国是资源约束型国家, 脆弱的生态环境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不能沿袭以牺牲环境和损耗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道路;经过80年代的改革发展, 中国城乡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并逐步向小康方向迈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必然要走向国际市场, 在全球关税壁垒逐步取消的情况下,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绿色标志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 以生产经营者为主体的有机农产品的推出不仅可以解决环境和食品污染问题, 更重要的是加强中国农业生产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推动农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国内有机农产品的认证要由国外有机农业认证组织完成。尽管国家环保局曾经尝试制定有机食品标准, 由于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发展属于大农业产业范畴, 需要农林牧副渔综合协调才能全面发展, 而不仅仅是不使用化学农药、肥料的问题, 因此我国当前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法规 (标准) 还很不完善[7]。

今后我国绿色食品标准必须与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有关食品标准以及ISO、WTO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有关产品的标准趋向协调、统一, 应参照国际通用标准, 修改和完善我国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建设, 建立起具有国际水准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同时积极推进跨国认证、双边及多边认证、国际认证等[5]。

参考文献

[1]梁燕君.浅谈中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经济纵横, 2005 (6) :31-32.

[2]章家恩.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对策.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61 (3) :18-21.

[3]高红莉, 张海亮, 文春波.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当代生态农业, 2006 (1) :85-87.

[4]方一平, 曾勇, 李仕明.中国绿色食品的区域结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研究.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0 (1) :129-135, 146.

[5]谢瑾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8) :61-64.

[6]张虎成, 俞穆清, 田卫, 徐宁.我国安全食品战略体系及其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5 (4) :466-469, 472.

[7]宋魁.中国绿色食品国际化状况及其对策.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72 (5) :90-95.

有机食品认证 篇5

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它强调加强自然生命的良性循环和生物多样性。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证明该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点等环节均符合有机食品的标准。

有机食品认证范围包括种植、养殖和加工的全过程。有机食品认证的一般程序包括:生产者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和提交符合有机生产加工的证明材料,认证机构对材料进行评审、现场检查后批准。

中国现在生产的有机食品大部分出口。希望从事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及认证的企业可以咨询辽宁出境

检验检疫局植检处(大连)、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环境认证部(北京)、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

中心(南京)或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产研究所(北京)。

值得主意的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有机食品国家标准,出口产品多采用进口标准,而国外有机食品的标

准存在差异,如获得欧洲标准,反之亦然。轩此,相关出口企业在申请认证时要注意选择。

二、有机食品来源在环境严重污染的事实面前,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与环境”会议上,首次提

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同时并成立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由此,在全球引起了一场新的农业革命。许多发达国家相继生产开发生态食品或有机食品。

在发达国家十分关注环境污染、提倡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没有公害的食品时,而我国正在大量的使用

化肥和农药,工业废物污染农田、水源和大气,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积聚、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在作物的果实中。直到1989年,农业部在研究制定农业企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规划和2000年设想时,经

过审慎的考虑,提出发展绿色产品。

因此在我国,绿色食品是最近几年随着多起的食品行业的造假和中毒事件而逐步受到重视,我们需要的是土生土长的东西,而不是化学制造的加工品。

1939年,Lord Northbourne在《Look to the Land》 中提出了organic farming(有机耕作)的概念,意指整个农场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组织,而相对的,chemical farming(化学耕作)则依靠了imported fertility(额外的施肥),而且,cannot be self-sufficient nor an organic whole(不能自给自足,也不是个有机的整体)。

所以,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

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

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三、美国的有机食品标准

美国农业部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一套管理有机食品的国家标准,但是农场主和其他有机食品工业的从

业人员强烈反对其中的某些规定,因为这些规定没有禁止将下水道的污泥用作肥料,同时允许食品中包含

转基因和经过放射处理的成分。美国农业部随后撤消了这套国家标准。

2000年底,美国农业部颁布了新的有机食品国家标准。新标准规定,不使用杀虫剂、激素和抗生素;

不使用放射线照射;不使用转基因等生物技术;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必须保护土壤,善待家禽。上述规

定不仅适用美国国内的食品,也适用从外国进口的食品。

美国的有机食品标准于2001年开始实施,对有机食品发放统一许可,由农业部授权的许可发放机构负

责检测有机食品是否符合要求,并从2002年10月2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有机食品的标识,以此代替

原来非正式使用的或各州制定的“有机”标识。美国的有机食品标签分为以下4种:

1.“100%ORGANIC”,完全为有机食品,主要用于蔬菜及水果。

2.“ORGANIC”,有机率达95%以上的产品。3.“MADEWITHORGANICINGREDIENTS”,有机率达70%以上的产品。此类产品不贴“有机”的标签,但可以列表显示有机的成分和材料。

4.“CONTAINGORGANICINGREDIENTS”,包含有机成分,即有机成分、材料在70%以下产品。此类产品不贴“有机”标签,但可以列表显示有机的成分、材料。

有机率为100%和95%以上的有机食品上,可以贴上绿色的“USDAORGANIC”标签。

根据美国有机农业法的规定,所有在美国市场出售有机产品者应由美国农业部认可的认证机构检查和

认证,进口产品也必须遵守此规定。因此,向美国出口有机产品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出口国与美国达成等

同协议。即出口国的认证机构根据本国法律进行检查和认证的产品可以销售到美国并按有机产品销售。二

是非美国认证机构直接被美国农业部认可。

四、有机食品判断标准

1、原料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野生天然产品。

2、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

及其衍生物。

3、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因此一

般需要有转换期;这个转换过程一般需要2-3年时间,才能够被批准为有机食品。

4、有机食品必须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五、有机食品定义

有机食品定义是指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指沿用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以人、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人工措施或传统农

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农业生产模式。

选择有机食品八大理由

1.较为健康

研究显示有机产品含有较多铁质、镁质、钙质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C,而重金属及致癌的硝酸盐含量

则较低。

2.味道较好

有机农业提倡保持产品的天然成份,因此可保持食物的原来味道。

3.避免一类的疾病

密集式的动物饲养方式令疾病很容易散播,而有机农业要求开放的动物饲养方式则可以令动物有空间

伸展活动,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减低疾病散播机会。

4.含有较少化学物质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均只允许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施用化学物质。

5.生产过程改造成分

在有机生产的理念下,所有生产及加工处理过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改造生物及其衍生物。

6.对环境及生态有利

有机生产鼓励使用天然物料,适量施肥及灌溉,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场内及其周边的生物多样性。

7.保护土壤

土壤退化及污染日趋严重,而土壤作为生产粮食的基本要素,人类必须对之加以保护。有机农业要求的土壤保护措施是希望恢复和维持土壤的生命力,令土壤能继续为人类提供足够而优质的食物。

8.其实一点都不贵

有机生产规模较小,人力投资大,风险成本及运输成本也相对高昂,因此有机产品售价自然比较贵。

但是,常规农业并没有将环境成本如污染、泥土肥力下降等损害计算在内,如果将环境成本反映在价格上,常规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会相若。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如果长期食用健康绿色食品,可以明显感觉

免疫力增加,体质也会提升,这是体内毒素逐渐排除的正常现象。

六有机食品的未来

未来有机食品乃至有机农业究竟会怎样发展,阿莱克希的观点也很明确:有机食品在将来的上升空间

不大,从性价比来看,所谓的有机食品远远比不上普通食品。有机农业不仅昂贵,而且会是对生态环境保

护最没有优势的食品生产方式;集约化农业则能够利用各种最佳方式来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有机食品也

好,有机农业也好,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对科技,崇尚自然。当然它也不怎么可能会消失,因为总有一批对

有机食品虔诚敬仰的人。”

孟凡乔认为,有机食品在中国不是该不该发展,而是怎样发展的问题。针对专家说中国13亿人口如果都发展有机农业会饿死人的观点,他表示,并没有说要来个“一刀切”,没有说全部采用有机农业种植。

“既然社会存在有机食品的需求,为什么要扼杀其发展呢?这个社会总有不同的消费层次。发展1%,还是

80%,如何发展,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孟凡乔说,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现在看来是有一些混乱。虽然国家认监委每一年都会对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进行检查,但目前认证机构的水平仍然参差不齐。为了挣更多的钱,某些认证机构不惜对不合乎有机食品标准的产品大开绿灯。如果一个认证机构能够自律,可能有机食品的市场会好很多。

“但是在至少十年内,有机食品市场、以及中国的整个食品市场能够真正干净起来还很难。只有社会

建立起普遍的诚信体制,这一天才可能会到来。”

七、有机食品的概念与特点

混搭有机农业 篇6

“我们不是不想省钱,但如果我们不做全产业链,不靠自己的力量把物流、营销等都建立起来,用不了多久,我们正谷的品牌就会失去市场先机,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对有机产业链滞后的发展现状,正谷执行总裁张建伟表示出了同样的无奈。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这就是当下中国有机农业产业链发展中遇到的尴尬。

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多利、正谷、小毛驴、一德等有机农业的先行者决定各显神通,从不同角度切入全产业链的打造,即便投入巨大也在所不惜,为的只是给自己多留一点生存空间。

作为上海一德农业的创始人之一,全雳认为:“时下有机农产品的上游企业,只有独立拿下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从种植、加工,再到渠道和品牌全盘掌控,才能保证对有机产品的安全控制。”

自力更生,无疑成为当下中国有机农业产业最为“时尚”的自救方式。张同贵戏称这种纠结的现状“都是被逼出来的”。毕竟农业虽是“靠天吃饭”,但活着还是得靠自己。

自建物流 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多年前,张同贵就拥有了30家多利川菜连锁店,其年销售额过亿,这曾是一份让无数同行为之眼热的家当。然而到了2005年,他却毅然选择了“非转农”,将全部家当出售之后,正式投身有机农业。虽然这条路在他个人看来绝对是条康庄大道,但走起来却并非都是坦途。

经过三年的酝酿,2008年张同贵终于在他的多利农场中,看到了第一批自己“亲手”培育出来的有机农产品。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能够让这些产品安全、快捷地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因为,当时的市场上很难找到一家能提供适合其产品销售的物流企业或合作平台。

“常规渠道很难满足有机农产品的安全要求,其保管、运输多是在露天下操作,这与我倡导给予消费者的品质生活是相悖的。”张同贵说,“一旦有机蔬菜走出了田间地头,就必须进行专业的冷藏保鲜,这是很多中间商做不到的。”

与“1号店”的合作洽谈就遇到了这样的瓶颈。

最初,当张同贵的有机农产品刚刚可以上市时,他就在思考未来如何能将菜品以更具高端品质的形象展示给消费者,第一时间他想到了自己熟知的“1号店”,这是一个居家消费的好平台。

然而在与“1号店”接触之后,张同贵即刻发现对方无法提供有效的运输服务。“我们的要求是全程冷链,但他们的物流渠道虽庞大,却根本做不到这点。输送过程中,菜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张同贵对此很是遗憾。

不止1号店,几乎他所接触的所有第三方电商都有这样的不足。此路不通,张同贵遂决定试试更加专业的物流公司。

“宅急便”作为张同贵另一个攻关重点被列入了日程。谈判过程虽不复杂,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由于目前有机农产品的售价都要比普通蔬菜高,因此我们消费群体的定位也会随之上移。而这些群体对菜的质量要求也高,卖相不好的肯定会被退回。”张同贵发现,类似宅急送这样的专业物流企业,虽能提供完整的冷链及退换货服务,但被退回的菜却很可能无法按照多利的期望,第一时间返还到他们的农场。

“比如说,一辆车将我们的菜品送了出去,但返回时却不一定会经过我们的农场。那么这个菜就会因为耽搁在路上的时间过长,而失去其原有的营养和价值。”这对多利保持产品品质的初衷,显然是个巨大的风险。

四面碰壁的张同贵,终于决定慎重地思考一下自建物流的办法。“虽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肯定是解决我们个性化需求的必由之路。”张同贵认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企业的品牌形象以最佳的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通过自己的力量,我们完全保证菜品的新鲜、湿度,可以通过在消费者一方用iPad、iPhone等时尚平台进行面对面的交易。虽然自建物流的成本很大,但因为无需担心第三方运输中包装出现的问题,我们还是能节省下一部分包装费用,久而久之,这也是不小的一笔费用。”

长远来看,这也许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但眼下,选择自建物流就意味着,多利必须从农场的整体运营费用中,拿出相当大的力量来筹建这一体系。

“今年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拥有50辆车的物流队伍。”张同贵设想着,在完成自有物流需求的同时,也许未来这支有机农产品的物流“正规军”,还能“搂草打兔子”,顺手为业内的同行提供一下外包服务。

“以满足我们企业自身需要为主,提高会员的满意度,之后再考虑对外提供第三方服务。并且,这不是纯粹的按第三方服务标准来做,可能是白天送我的菜,晚上做些其他的。”张同贵说。

有机农业嫁接“电商模式”

受困于第三方物流实力不济的企业自然远不止多利一家。在有机农业领域,这样的难兄难弟比比皆是,北京正谷亦不幸地成为了其中的一分子。而他们的应对之策更倾向于从提升客户感受入手。

在张建伟看来,正谷同样遇到了有机农产品售价较高的影响,因此不得不放弃商超渠道。但单纯的自建物流,亦不是正谷的战略核心,他们希望鱼与熊掌能够兼得,即一方面要建自己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还要在网络化管理及电子商务平台做更大的文章,以期在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争取软硬件都能一步到位。

“我们的后台有一个IT系统,它能支撑我们的整体物流配送。”张建伟介绍到。每当有一个客人通过电话或网络向正谷发出一份订单的时候,后台系统就能很快地确定客户所在的小区地点,同时通过订单要求,确定第二天的出车路线、抵达时间等关键信息。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每天需要派出多少辆车,每辆车要分配到哪个区域,它的行进路线、货物配载该怎么安排,如此即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物流体系。否则的话,我们的车就会跑很多冤枉路。”能更好地提升物流效率,这让张建伟感觉正谷的这笔农业外投入,还是很值的。

如今,正谷一边要在生产端不断输出农业技术,帮助合作农户更好地种植有机食品,提升产品品质,但仅此,则特色不足;而另一边,他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了销售平台的打造与管理上,品牌形象成为了他们发力的跷跷板,从而缔造了独具文化气质的正谷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专注于客户消费感受的提升。”张建伟说,“目前我们拥有着多达90条的销售电话线路。每天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电话向正谷下订单,同时还能通过网上的正谷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订菜。而网络的优势还能将菜品实时展示给消费者,并随时更新每天的产品种类。”

一次,有个客户说他收到的几只柴鸡中已经有一只死了,要求正谷立即更换。接到此“投诉”的客服电话系统迅速将信息反馈给了配送中心,中心直接调配车辆将新货物送到了客户手中,而这前后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任何客户体验都是要靠点滴积累的。想把东西销售出去,除了产品之外,还要有文化,要有它的展现形式,那就是服务。”张建伟说。“如果大家对于一般有机食品的信任率是40%,而对于正谷的信任度能提高到50%或60%,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当然,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如今正谷这套物流客服体系,是他们遇到销售无门的困境后,不得不走出去向一些专业物流公司偷学来的。

“如今,我们希望能在不同的行业实现创新。”张建伟表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只有将菜卖掉了,才能真正给公司带来业绩,才能让全员振奋。“而且我们只有走这条路才能生存。如果仅在生产环节投入,很难建立客户关系。自建物流管理系统,让我们终于可以有效地掌握产业链条的两端。当然,能做到这点,“银子”我们也花了不少。”

仅2010年为了加强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正谷就购买了一套价值不菲的思科后台系统,然后聘请香港的电信盈科完成了整个网络建设工作。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已实现互联。无论用户的电话是从哪里打过来,都会自动转到上海的呼叫中心,再通过网络平台,实时传递给各个物流站点。

像正谷这样,能下决心在做农业的同时,还投入如此多的周边建设,这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点小题大做。但张建伟不这样看,“现在整个有机农业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虽然这时候我们的运营投入看似成本都会比较大,但早期你多投入一点,未来就能从别处省回来更多的东西。”

正谷的目标无疑是希望在一个没有很强势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出现之前,用最少的力量换取最大的品牌形象。“而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之后,再想以小搏大去做品牌,显然就不太可能了。” 张建伟说。

有机农业正像一股浪潮袭来,但这些有机食品能否如愿走上人们的餐桌,还需假以时日。

借力打力缔造“开心农场”

发力物流、逐鹿电商,这些手法都是有机农业企业为了“活着”,而不得不施展的硬功夫。但面对消费者,光“硬”是不够的,还得学会“软硬兼施”。

因此,我们不得不叹服很多实践者为了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而煞费苦心力求创新,甚至好些思路早已突破简单农业养殖的范畴。

例如在会员制的探索上,多利可依据会员的需求,提前安排好季度甚至年度的种植计划,从而形成以销定产的生存方式;一德则让会员除了能享受常规递送服务之外,还创新地引入了让会员(家庭主妇)来农场“度假”的方式,从而实现面对面的销售;而在北京的正谷则强调会员的购物体验,让会员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渠道,随时预订正谷推出的各种应季蔬菜。

当然对比来看,最具个性的应属小毛驴。它与前几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会员能“买”得到什么品种的蔬菜,小毛驴并不会给予太多的干预,而是将这部分决定权直接交给了会员。

在小毛驴,每个会员都有机会“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想吃什么菜就自己去种点什么,一段时间的辛苦之后,会员真的能亲自品尝到自己种的有机蔬菜。

目前,在小毛驴市民农园,有三种会员模式:第一种,也是最便宜的一种会员,叫自主劳动份额,农庄提供30平方米土地,还有种子、有机肥、水、农具,以及技术指导,但所有劳动由租户自己承担,费用是每年1500元。

第二种,被称为托管劳动份额,农庄同样会提供30平方米土地、种子、肥料、技术指导等,年费3000元。浇水、施肥、锄草等日常管理服务由农庄负责,而会员要参加一定的劳动,所有产出归会员所有;第三种,是最高级会员的家庭有机菜园。其可拥有60平方米土地,农场代为播种、管理,租户有权不定期来参观指导,有了收成随时可以拿走。这种会员的年费最贵,每年12000元。

而通过这几种会员模式,小毛驴的发展就可直接借消费者之力实现,甚至除了初始成本之外,他们几乎不用再做更多的前期投入。

当然,这种模式并非小毛驴的绝对原创,在国际上其被称作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瑞士,并在日本得到最初的发展。当时的消费者为了寻找安全的食物,与那些希望建立稳定客源的农民携手合作,建立经济合作关系。

而当下,在中国有机农业产业链条不完善的现状中,这样的发展模式,是能让小毛驴及其他CSA农场与链条上的其他利益体不发生冲突的最好方式。

作为北京CSA模式的领跑者,小毛驴市民农园的负责人石嫣说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有的消费者不认可有机猪肉的肥肉比例相对较高,会向他们投诉。事实上,小毛驴在推动有机消费的同时,更强调的是参与,石嫣认为如果有人不认同他们的理念,小毛驴可以不为他们服务。

从2009年小毛驴市民农园正式营业以来,劳动份额供不应求,2010年其劳动份额更是从年初起就已满员。对于很多城市白领而言,他们愿意而且能够支付足够高的价格来购买绿色、有机食品,甚至直接参与种植,他们昵称小毛驴为“开心农场”。而小毛驴也藉此美誉,赢得了更有潜力的成长空间。

据统计,从2009年首度经营中,小毛驴农场赚取的纯利润为20万元,2010年此数值上升300%,达到了60万元的毛利润,当然不包括其300万元的基础设施投入。

当然,面对一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小毛驴的模式对解决蔬菜供应只是杯水车薪,不可能成为产业常态。虽然它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将农业与优秀的客户感受相结合。

“我觉得小毛驴的这种模式,更是在真正意义上维护了生态的多样性,以及人的多样性。”石嫣说,小毛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的个性需求,这是其“农消对接”方式的成功核心。

有机未来 战略联盟或为出路

任何产业的高速发展,最终还是要看资本的实力。面对前景广阔的有机农业,资本大鳄间的竞逐向来是不甘人后的。

从中粮斥巨资投入的“从田园到餐桌”模式,到万达在北京延庆豪掷4.9亿的有机农业园,以及汇源旗下的数万亩有机试验田等,都是大资本运作下产生的“大农业”案例。

但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有机农场,循资本之路不一定都会一帆风顺,而谋求业内合作与联盟或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对多利来说,中粮绝对是农业老大,我非常希望能和他们做一些深层次的合作,但具体怎么合作现在还没有思考清楚。”张同贵说,多利在很早以前就考虑过引入资本运作,期间他的很多中欧商学院同学,及一些慕名而来的私募基金都和他交流过入股多利的想法,但在张同贵内心中,寻找到更有战略合作前景的资本方更为重要。

张同贵认为,像中粮这样的大企业品牌有优势,同时也有大量的基地和管理体系,如果今后他们能够达成合作,那么中粮的基地及管控方式,再加上多利的管理技术,一定能产生“1+1>2”的社会效益。

当然,这样的合作并不代表中小型有机农业企业会以被收购为目标。正谷的张建伟就表示,正谷也会考虑和中粮等大型有机农业巨头等进行广泛合作,但并不会因为对方名字叫得更响,就放弃自己的发展。

“我们是不可能选择被收购这条路的。大企业有他们的方式和方法,具备很多在行业中的优势。但对我们来说、对这个产业来说,毕竟各自所针对的市场还会有一定的区别,大企业的优势必然会落在大众的贸易,所以互补合作更有空间。”张建伟说,正谷更希望从合作中向大企业学习规模化运营,学习他们的资本运作,学习他们的人才管理。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7

有机农产品由于其生产加工的原则和标准相当严格, 所以其单位面积产量要低于一般农产品, 而成本和价格则要高于一般农产品。我国尚是发展中国家, 人口多, 人均土地面积少, 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压力大,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大规模推广有机农业还不切实际。所以有机农产品在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 都只能作为高端农产品满足少数人的需求, 其目标市场定位为中等及以上收入家庭;工厂、学校、幼儿园及机关、事业单位等的食堂;宾馆、酒店和注重品牌效应的一般饭店。

二、关于当前发展有机农产品的SWOT分析

(1) 优势分析

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正在逐步扩大, 有机农产品的多样化不断增加。人们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 因而更加注重食品上的安全。消费观念的转变, 使更多的人认为食用有机食品是生活当中时尚的表现。

(2) 弱势分析

有机产业是刚刚兴起的一个新行业。有机农产品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兴起, 并不为大多数人们所知晓。此外, 有机农产品价格高, 品质不一定优。有机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遵循有机农业的标准而进行生产, 因而对生产基地的要求比较高。

(3) 机遇分析

国家政策的支持, 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投入力度。科学技术发展迅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 有些商家看准商机, 运用互联网, 在网上销售有机农产品。消费者观念的转变。食品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们更向往健康、纯天然的食品。因此, 消费者健康观念的转变, 使有机农品逐渐被大多数消费者所认可。

三、我国实施有机农产品营销的对策分析

(1) 产品策略

在包装上, 对有机农产品的包装可以不经过深加工进行装包。将出土的有机农产品用专用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包装上不仅含有有机食品的防伪标志, 更要突出原生态、健康这一特征。必要时可以带着蒜梗一起包装, 给消费者一种刚出土的感觉, 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包装上也要不断创新思路, 在一些节假日可以混合不同种类的有机农产品, 形成礼品包装。在包装中也要利用低碳的原理, 尽量使用一些原始的包装, 如用纸包装, 或是菜篮子包装。

有机农产品包装的优化组合。目前生产出来的有机农产品多数是初级加工品, 因此在销售过程中要细分品种, 细分目标市场, 并将有机农产品的组合根据高、中、低这三个档次进行细分, 针对高端个人---会员制;针对行政、机关单位---周末菜篮子, 每周五陪送;针对礼品市场突出送健康----礼盒产品。因为有机农产品存在季节性限制, 所以在产品生产方面, 有机农产品基地 (公司) 根据产品生产周期设置科学合理的产品种植组合。比如, 在超市专柜, 普通产品区则可以将简单包装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出售, 而在一些礼盒区或是高档产品区, 就要制作有机农产品的高档包装。

此外, 需要注意农产品的质量和营养问题。严格控制有机农产品的质量, 有机农产品能不能长期受到消费者信赖与产品的质量显著相关。为长期定制有机农产品 (特别是有机蔬菜) 的消费者科学搭配蔬菜品类和营养, 既满足消费者对蔬菜种类变化的需求又满足对营养搭配的要求, 做消费者的“家庭营养师”。

(2) 促销策略

促销就是卖方与买方之间进行的信息沟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促销的内容十分丰富, 同时促销成为了企业出售商品的重要手段。有机农产品主要是面向出口, 对国内的市场也只是简单的销售有机农产品, 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促销宣传策略, 因此根据促销方式来制定有机农产品的促销策略。

第一, 有机农产品不同于普通食品, 它是属于调料品一类, 因此可以采取免费赠送的方式。即购买有机农产品达到一定量则会送有机农产品的赠品, 也可以赠送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册、农产品样式的饰品或是别的赠送物品。对有机农产品进行折扣上的优惠。比如在一些节假日, 或是一些特殊的节日上, 进行价格的优惠。发放折扣券, 小面额的有价证券, 吸引顾客前来购买。

第二, 广告宣传, 广告是各种商品进行宣传的媒介, 是推动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有机农产品来说, 它的广告应该面向全社会, 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下, 应该高调宣扬。宣传对象是全体公众, 尤其是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 高收入家庭、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们。因此, 广告的设计应该充分全面地展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特点、种类、价格、认证机构、认证程序及标准、标志, 要特别说明有机与无机的区别。

(3) 价格策略

有机农产品的商家在制定有机农产品价格时需考虑成本、市场、消费三因素, 商家可以选择一下价格策略:第一, 组合产品的价格策略。有机农产品的互补产品是一些调味品, 则进行产品组合时, 要把有关煮菜的调味品摆在一起, 让顾客一目了然, 因为都是炒菜过程中的必需品, 则可以价格优惠, 比平常价格低一些, 以此来吸引顾客。第二, 差别价格策略。这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 不同的顾客群, 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价格。

(4) 渠道策略

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对于有机农产品营销网络的建设非常重要, 但是中国有机农产品在营销渠道上还不完善, 存在前期的生产成本高, 规模普遍偏小;质量的信任度低, 客户发展滞后;运送过程中产品不能达到保鲜标准;配送成本高;意外灾害影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一是要健全绿色农产品营销网络, 建立国家、省、市区、市县四级绿色食品公司, 逐渐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农产品的营销网络系统;二是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在全国建立若干绿色农产品区域批发市场, 以区域批发市场为中枢, 在大中城市建立绿色农产品的超级市场, 在县、市、区建立绿色农产品的连锁店及绿色农产品专柜;三是绿色渠道必须确保农产品的绿色品质, 体现绿色理念和维护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对于鲜活农产品或大批量农产品, 尽量缩短渠道长度或采取直销形式, 缩短其流通路径和时间, 减少绿色品质破坏程度, 所以一般应在大型农贸批发市场进行批发或与大型零售店、专业商店签订合同直接销售。

四、宁波市“康谱园”有机蔬菜营销策略的实施

(1) 进行合理包装, 树立有机农产品的品牌意识

宁波市“康谱园”对有机农产品进行初级加工。比如去掉秆, 去掉外面沾着泥土的一层皮, 包装时可以几个一起包装, 也可以按一定的量进行包装。如果是进行出口, 还可以把有机农产品的蒜瓣分开, 清洗好, 用保鲜袋装好, 在超市、专卖店进行出售。宁波市“康谱园”对有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要突出低碳这一特征。低碳在我国就是代表着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碳也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时尚, 更是一种消费理念。因此, 有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中都要体现出低碳环保这一理念。

(2) 加强有机农产品的宣传, 提高认知度

宁波市“康谱园”要求宣传部门形象生动地用画面的形式把近几年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一一罗列, 然后阐述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是健康、安全、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宁波市“康谱园”对于有机农产品的广告宣传, 就是利用媒体宣传有机农产品的理念, 宣传健康、安全, 放心, 高营养食品。在超市外面还要建立有机农产品宣传栏, 吸引过往的顾客, 同时还需要宣传人员把握不同的人群, 如中老年人群, 要讲明食用有机农产品有利于身心健康, 对于年轻人, 则把食用有机农产品当做低碳生活的一种体验。

(3) 根据市场变化, 产品价格适时调整

宁波市“康谱园”针对不同的日子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如在节假日, 则开展一些促销优惠活动。还比如在过“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专门节日时, 可以针对这样一些顾客群, 开设价格打折、优惠的一些活动。现在网上流行的团购也可以利用到销售有机农产品中来, 团购的价格比单买的价格便宜。这样推广人员要制定不同团购人员的价格, 比如5人团购的价格是多少, 10人团购的价格等。

此外, 还可以自建的“有机绿色蔬菜超市”, 开拓健康蔬菜礼品市场;“蔬菜淘宝”和“社区直销门店”为平台, 建立起以白领家庭为目标客户的市场网络;基地内规划部分区块采用“私家菜园”和真实版“开心农场”形式, 吸引有农村情节的成功人士前来土地认租;以“特约授牌”和“加盟经销”形式, 开拓市区内宾馆酒店的高端消费市场;以委托生产、定期配送的“周末菜篮子”形式, 满足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欧阳喜辉, 王晓霞, 佟亚东, 周绪宝, 杨扬.食用农产品认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基于2007年北京市消费者调查的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10 (05) [1]欧阳喜辉, 王晓霞, 佟亚东, 周绪宝, 杨扬.食用农产品认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基于2007年北京市消费者调查的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10 (05)

[2]牛有成.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7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 (02) [2]牛有成.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7年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 (02)

[3]郭淑敏, 王立刚.打造都市型农业产业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 (06) [3]郭淑敏, 王立刚.打造都市型农业产业推进都市型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 (06)

[4]林红, 周玉玲.黑龙江省生态农业补贴问题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 (06) [4]林红, 周玉玲.黑龙江省生态农业补贴问题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 (06)

有机农业及有机葡萄病虫害防治 篇8

世界上真正的有机农业的雏形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形成,而我国的传统农业是其形成的源头。1909年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F H King途经日本到中国,考察了中国的农业,总结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完成出版了《四千年的农业》(Permanent Agriculture: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一书。书中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几千年长盛不衰的秘密是:使用人或畜粪便、废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和保持地力,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等。之后,奥地利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学家Rudolf Steiner发表了生物动力学农业思想;受Rudolf Steiner的影响,1924年德国和奥地利出现了具有有机农业性质的“生物动力农场”。同时,英国植物病理学家Sir Albert Howard,总结了1905—1924年其在孟加拉当农业顾问的经验,并在King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初就开始倡导有机农业,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传统农业的经验,于1940年出版了《农业圣典》(An Agricultural Testament)一书。1945年,美国有机农业的创始人Odaler受《农业圣典》的影响,创办了Odaler有机农场。1950年J I Rodale开始倡导有机栽培,尤其是花园的有机栽培;从此以后,有机农业才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科学,并在1963年美国海洋学家Rachel Carson发表《寂静的春天》后得到飞速发展。1972年由法国、美国、英国、南非和瑞典等5个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IFOAM);1985年秋天,在美国纽约洲的奥尔巴尼(Albany)成立“美国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organic crop improvement association,简称OCIA)。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有机农业迅速发展;到20世纪未,全世界194个国家中有141个国家发展了有机农业。奥地利、芬兰、瑞士的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占国内农业生产总面积的6%~8%,其他欧洲国家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2%左右;亚非等发展中国家多为起步阶段,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占全部农业生产面积的还不足1%。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2月,全世界有机农业生产总面积为1 580万hm2,其中排名前3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阿根廷和意大利,他们有机农业面积分别是760万hm2、300万hm2和100万hm[1,2,3,4,5,6,7,8,9]。

2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历史

我国有机农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曲折、迂回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技术(农业机械、化肥、农药、优良品种等)大量进入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之前(1960年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处于“原始有机农业生产阶段”,之后被现代文明的产物(机械、化肥、农药等)所改变。1987年世界环发大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在之后签署共同行动纲领,我国参加会议的有关领导,回国后敦促农业部等有关部门落实有关协议,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概念、标准等相继出现[10,11]。

1994年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目前改为“国家环保总局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CHINA)”),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专业从事有机产品检查和认证的机构,并在之后获得IFOAM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之后,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hina Organic Food Certification Center,简称COFCC)、南京农业大学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研究所等相继成立,从事国内有机食品的理论体系、认证标准的制定、有机食品的检验和认证。目前,在我国注册的有机食品的认证或注册机构有30家以上。

3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概念

3.1 有机农业

不同科学家或认证机构有不同的概念,但人们公认的有机农业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机农业是一个生态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体系,有自己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体系,包括种植业和动物饲养业等;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生态体系,利用自然的功能保持地力和维持生态平衡。二是有机农业是标准化的农业生产体系,用标准来规范的农业生产。三是采用的技术,是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使用的措施,是能维持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平衡措施。主张不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认为使用化学合成的物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或保持稳定的生态体系。

3.2 有机食品

对于有机食品的概念,人们观点基本一致,即:来源于有机农业的食品,并且在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上,用标准(准则)加以规范。

4 我国发展有机农业前景

4.1 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

由于我国特定的社会、文化、人口和经济条件,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今后会更加严峻。如果这一问题解决得好,中国有希望成为文明昌盛的人间乐土,若解决得不好,中华民族将会经历更深、更苦的磨难。这是全世界所有中国人关切和忧虑的问题。并且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在环境保护上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不但能生产优质农产品,也是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12]。

4.2 我国有优异的条件,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

我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我国有野生食用菌、茶叶、中草药、经济树种等,为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二是我国有丰富的地域资源,比如云贵高原的山区和高寒区、黄土高原的特有的地域和气候资源等,都为发展特有的有机农业提供了基础;三是我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条件;四是我国有一批仁人志士和机构,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这些都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4.3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世界上和国内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欧洲用于有机农业生产的土地也在不断扩大,从1986年的1.2万hm2增加至1996年的130万hm2,同期的有机农场数从7 800个增加到55 000个;在德国,已认证的有机农场从1980年的500个上升到1996年的6 068个;奥地利从1991年的2 000个增加到1996年的15 850个;瑞典从1989年1 500个提高到1996年的3 932个。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奥地利、丹麦等,2000年市场份额达到了2%~5%,在今后10年时间有望达到10%~15%的份额。美国Rodale Press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中表明,87%的美国商店购买者愿意购买与常规食品同样价格的有机食品,每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改变了饮食习惯,其中72%愿意购买有机农业生产的蔬菜和水果。我国以及世界上的有机食品市场巨大,并且不断增加。因此,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有机食品,对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增加农产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前景广阔。

5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差异

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等生产形式,都是我国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典范,相同的终端是得到安全食品、放心食品[13,14]。作者根据各种概念、规范、标准等总结,认为它们有四方面的差异:一是不同的终端要求。除得到食品外,生产有机食品的终端是地力的自然恢复和生态平衡;绿色食品强调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措施,希望生产产品的同时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无公害食品强调不产生公害,杜绝化学物质残留超标、避免产生抗性等公害。二是不同的农业生态系。有机食品来源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种植着不同的作物和植物;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可以是种植单一作物的生产体系,比如葡萄园只种植葡萄、玉米地只种植玉米,也可以是种植多种作物的农业生态系。三是技术指标和要求不同。从总体上讲,有机农业的标准要求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而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要求按照标准进行规范,绿色食品比无公害食品要求多一些。因此,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手段比较少,从感觉上看比较严,而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手段比较多,从感觉上看生产比较容易;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比较,绿色食品的标准相对较严。四是行为主体不同。无公害食品、无公害工程是国家行为,是国家、政府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做出的努力,也是为规范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信任所做的努力;绿色食品是企业行为,是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龙头的企业为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是民间组织或企业行为,是民间组织或企业在维护生态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倡导并规范的农业生产。

6 有机食品的认识误区

一是生态农业(我国把无公害食品归类为生态农业的一部分)、有机农业、绿色食品等农产品生产,都是我国大力提倡和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他们得到的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都是安全、营养的食品,并且任何生产形式都能生产出优质产品。对于有机食品高级、绿色食品中档、无公害食品最低级的说法;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不确切的,是对消费者的误导。二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价格。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价格,是由成本和供求关系确定的,并不是因为有了“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名称,农产品价格就会高、就会贵。当然,由于农产品信任的缺失,“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概念成为商家炒作价格的基础和前提。名称和概念也有“品牌”价值;但“品牌”是历史、质量、产品信誉等结合体,没有历史不能成为“品牌”(并不是用广告、宣传等,创建的“品牌”),没有连续、持久、稳定的质量保证不能成为“品牌”,没有产品的美誉不能成为“品牌”。三是有机农业的精髓是利用自然的力量或方法,恢复地力、达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病虫害的防控,是有机农业生产的一部分,也主张使用天然物质、自然力量等进行防控。因此,从事有机农业生产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是:如何让地力恢复、如何补充土壤中的肥力(有机质、矿物元素),片面强调“不使用农药”,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四是有机食品是来源于有机农业的食品。有机农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稳定的生态体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业中有多种作物种植。因此,如果单独种植葡萄,把葡萄园称为有机葡萄园,把葡萄园中的葡萄称为有机葡萄,这种“有机葡萄”值得商榷。五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任何农业生产,都不会拒绝农药。有机农业可以使用波尔多液、硫磺(硫磺水分散粒剂)、天敌、天然提取物、天然发酵物等农药;绿色食品生产、无公害食品生产、良好农业技术规范等农业生产形式,都不可能把农药拒之门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农药仍然是人类对付作物病虫害最有利的武器之一。

7 有机农业的葡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规范

有机葡萄生产中的葡萄病虫害防治,也需要采用规范防控的方法;资料中已介绍了葡萄病虫害规范防治的概念、方法和步骤(王忠跃,2009年),有机农业的葡萄生产中病虫害规范防治,也是采用这些方法和步骤,只是使用的农药是有机农业可以使用的农药,不可用化学合成的药剂[15]。以下以北京延庆张山营有机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为例进行介绍。

7.1 病虫害基本情况

最重要的病虫害是霜霉病,常见的有白粉病(7月及后期常出现)、灰霉病、白腐病、后期的穗轴枯萎,个别葡萄园(红地球)在果粒上还有透明小白点,有些葡萄园发现少量黑痘病。虫害问题主要是绿盲蝽,个别葡萄园还有介壳虫(东方盔蚧)、叶蝉,林木上的蚜虫也有迁移到葡萄新梢的现象。炭疽病不是很严重,主要是谢花后到套袋前的防治;对于酿酒葡萄,雨季防治和后期跟进防治是关键。一般在套袋前要使用药剂控制,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必备、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等。酿酒葡萄雨季和中后期的防治,以保护性杀菌剂为基础,结合1~2次内吸性杀菌剂。白腐病已不是太大问题,只是在个别地块比较普遍,结合进行炭疽病防治。开花前、谢花后、套袋前、转色期,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点。对于鲜食葡萄,灰霉病是开花前后必须防治的病害,尤其是开花前,套袋前应使用药剂处理果穗;对于酿酒葡萄,花前、花后、转色期应该防治灰霉病。后期的穗轴、果梗枯萎原因很复杂,早期的霜霉病侵染花序或小穗轴,使用药剂可拉长穗轴等,可能造成后期的穗轴、果梗枯萎。红地球葡萄使用药剂拉长穗轴措施,一定要适量;防止霜霉病早发(见霜霉病资料);谢花后套袋前使用药剂,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套袋前用药剂处理果穗。绿盲蝽发芽后产生危害,有绿盲蝽危害的果园(只要是发芽后)越早防治越好。蚧壳虫(东方盔蚧)出土上架时扒老皮;发芽后进行药剂防治,谢花后也要进行药剂防治。叶蝉的防治可在发芽后至二至三叶期、麦收前、8月上中旬,根据葡萄园发生情况使用1~3次药剂。

7.2 有机葡萄园可用药剂

有机葡萄园可以使用的药剂:杀菌剂为波尔多液、80%水胆矾石膏(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石硫合剂、硫磺(80%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其他经过认证的天然物质(微生物发酵产品,比如武夷菌素、农抗120等)、活体微生物(芽孢杆菌)等。杀虫剂为机油(或矿物油或柴油)乳剂、其他经过认证的天然提取物(藜芦碱、苦参碱、大蒜提取物、烟草提取物、微生物发酵产品等)。

7.3 各期施药规范

7.3.1 发芽前。

一般情况,使用5°Bé波美度石硫合剂,于芽膨大时(展叶前)使用。发芽前是减少或降低病原菌、害虫数量的重要时期,在田间卫生(清理果园)的基础上,应根据天气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措施进行施药。一般情况下,使用5°Bé石硫合剂;雨水多、发芽前枝蔓湿润时间长时,使用铜制剂(可以使用波尔多液(1.0∶0.5)~(0.7∶100.0)或80%水胆矾石膏300~500倍液)。注意喷洒时尽量均匀周到;枝蔓、架、田间杂物(桩、杂草等)都要喷洒药剂。对于病虫害比较复杂的果园,使用80%水胆矾石膏400~500倍液与机油乳剂(或柴油乳剂或矿物油乳剂或苦参碱或藜芦碱)200倍液的混合液。

7.3.2 发芽后至开花前。

发芽后至开花前是病虫害防治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建议使用2次药剂。一是二至三叶期。一般情况下,可用杀菌剂+杀虫杀螨剂。对于没有虫害和螨类害虫危害的葡萄园,使用波尔多液;对于虫害和螨类害虫危害的葡萄园,使用80%水胆矾石膏400~500倍液+机油或矿物油乳剂(400~800倍液)(或苦参碱或藜芦碱)。春雨比较多的年份,在花序展露期和花序分离之前,需要增加使用1次药剂。可以选择80%水胆矾石膏400~600倍液或波尔多液。虫害和螨类害虫危害比较严重的葡萄园,在花序展露期和花序分离之前,需要增加使用1次机油或矿物油乳剂(400~800倍液)或0.2~0.3°Bé的石硫合剂。二是始花期(开花3%~5%)。一般情况下,开花前可以使用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硼肥。开花前是重要的防治点,不管什么品种类别、栽培方式,都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因为开花前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重要防治点,并且花期是最为脆弱的时期,一旦遭受危害,损失无法弥补。药剂的使用,以对付伤害花序、花梗、花的病虫为主。

7.3.3 花期及谢花后至套袋。

花期不使用农药,谢花后可用5亿活芽孢/m L枯草芽孢杆菌50倍液+保倍硼,或80%水胆矾石膏400~500倍液+机油或矿物油乳剂(400~800倍液)(或苦参碱或藜芦碱)。套袋前2~3 d。可用武夷菌素处理果穗。落花后是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等的防治点;也是灰霉病的防治点;巨峰系品种要注意防止链格孢菌对果实表皮细胞的伤害;干旱年份,白粉病、红蜘蛛和毛毡病是防治点;有透翅蛾的葡萄园,谢花后还要注意透翅蛾的防治。因此,药剂的选择必须与田间需要控制的病虫害相对应;并且必须对幼果安全。一般在套袋前整理果穗(必须梳果到位),然后马上用药剂涮果穗,药液干后就可以套袋(也可以在3 d之内套袋)。也可以在谢花后到套袋前2次使用药剂,即谢花后1次、套袋前1次。

7.3.4 套袋后。

一般情况下,套袋后使用波尔多液(比如波尔多液200倍液;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20 d左右使用1次(雨季,10 d左右用1次)。但是,注意以下情况:转色期(葡萄开始转色时),使用1次80%水胆矾石膏500倍液+机油乳剂。在白粉病发生普遍的葡萄园,8月使用1次硫制剂(0.2~0.3°Bé的石硫合剂或80%硫磺水分散粒剂或悬浮剂)。田间发现霜霉病时,人工摘除病叶,集中处理;在发生区及周边(5~10 m),立即喷洒波尔多液200倍液,或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或0.2~0.3°Bé石硫合剂。发现酸腐病烂穗,可摘除病穗或剪除病粒,集中处理;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处理疏果后的果穗,药液干燥后继续套袋;整园喷洒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混加机油乳剂或其他有机农业允许使用的杀虫或驱虫类的药剂)。7.3.5采摘后。采收后至少使用1~2次药:采收后立即使用1次铜制剂,如波尔多液200倍液(1.0:0.5~0.7:200.0)或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15 d左右用1次铜制剂(波尔多液200倍液或80%水胆矾石膏500~600倍液),一直到落叶。葡萄采收后病虫害的防治非常重要。一是葡萄采收后,葡萄的枝条需要充分老熟、枝蔓和根系需要营养的充分积累。因此,采收后必须保证大部分叶片健康,保证正常的生长。二是葡萄采收后病虫害的防治,可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基数,为翌年的病虫害防治打下基础。葡萄采收后减少病虫害的危害,还会减少翌年的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压力。

8 有机葡萄具体防治规范案例

8.1 吐哈盆地(吐鲁番、哈密)有机农业无核白葡萄园防治规范

8.1.1 基本情况。

该区域种植的主要品种是无核白。主要病虫害有叶蝉和白粉病,叶蝉危害比较重,气象条件合适时白粉病可能造成危害;毛毡病、白星花金龟有发展为主要病虫害的趋势。后期裂果导致的果实腐烂(重要是黑曲霉)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8.1.2 规范防治流程。

共使用农药7次左右,药剂成本约1 800元/hm2。具体防治流程见图1。

8.1.3 农药使用说明。

生长季节温度在15~29℃,可以使用0.2~0.3°Bé的石硫合剂、0.3%苦参碱150倍液、机油乳剂100~200倍液、2%农抗120水剂100倍液、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80%水胆矾(必备)400~800倍液。

8.2 新疆天山一带(石河子、博乐)红地球葡萄(有机农业)防治规范

8.2.1 基本情况。

。对于新疆石河子、博乐地区的红地球,一般年份的规范防治,农药使用次数为7~10次:发芽前、发芽后、开花前、谢花后、套袋前(包括喷洒和果穗处理)、套袋后使用2次药剂,采收后使用1次铜制剂。药剂成本约为2 250元/hm2。

8.2.2 防治规范流程。

具体防治流程见图2。

8.3 焉耆盆地(和硕县、和静县、焉耆县)有机农业酿酒葡萄防治规范

8.3.1 基本情况。

该区域目前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气象条件合适时,都可能造成危害。虫害有叶蝉、毛毡病等,并有发展为主要虫害的趋势;也存在蚧壳虫问题。共使用农药7次左右,药剂成本约为1 800元/hm2。

8.3.2 防治规范流程。

具体防治流程见图3。

8.3.3 农药使用说明。

生长季节温度在15~29℃,可以使用0.2~0.3°Bé的石硫合剂。0.3%苦参碱150倍液、机油乳剂100~200倍液、2%农抗120水剂100倍液、1%武夷菌素水剂100倍液、80%水胆矾(必备)400~800倍液、1 000亿枯草芽孢杆菌1 500倍液。

摘要: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在世界上迅速发展,但大众对有机食品的概念、实质内容等的认识上还有许多分歧。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有机食品的形成过程、有机食品的概念、有机食品在国内外的发展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进行了比较,同时对有机食品的理解进行了剖析,介绍了我国有机农业中葡萄病虫害的防控经验与实践。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9

记者:乳制品申请有机认证的完整流程是什么?

邰崇妹:关于所有食品(当然包括乳制品)的有机认证,不同的认证机构在流程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流程应该是类似的。下面以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为例,介绍一下食品完整的有机认证程序。

首先乳制品企业可以到OFDC的网站浏览一下有机认证的相关信息,包括有机认证标准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准则的要求等一系列有关认证的公开文件,了解相关信息后进入申请流程,具体流程请看OFDC认证流程图。

根据有机产品认证要求,依据《GB/T 19630-2005有机产品》标准、《有机产品实施规则》、适用的法律法规、申请企业的质量手册和操作规程,检查员依次按检查计划涉及的范围进行现场检查、对有机管理过程中所建立的记录体系进行审核。检查结束前检查员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受检查方进行沟通,根据检查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开具不符合项。检查结束后,检查员根据现场收集的信息,汇编检查报告与相关材料交颁证委员会审核,如果没有其他问题就可以颁发有机认证证书或有机转换认证证书了。

这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认证流程,但如果前期的相关文审环节发现了不符合项,那么还要再返回之前的程序进行沟通,如果发现企业使用了有机标准中的违禁物品,就意味着申请不能予以受理。由于国家有机产品标准规定有机认证证书有效期为一年,因此认证机构对每个获证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的现场检查,目的是为了维持有机产品认证的持续有效性。

记者:乳制品的有机认证首先从哪个环节开始?

邰崇妹:乳制品的有机认证要求其接收的原料奶也必须通过有机认证,所以认证工作是从养殖阶段开始的。养殖场认证首先需要一个自有的饲料生产基地或饲料加工场所。饲草生产基地的种植管理与作物的种植管理标准相同,如果饲草来自自有的农场,则可免于认证,只需检查现场审核确认管理体系即可。如果养殖场没有自有的饲草生产基地,则需要购买邻近有机农场的饲草,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养殖场很少见。乳牛除了饲喂饲草外,还需要饲喂部分精饲料来补充乳牛的养分平衡。根据我们检查的经验,有机奶牛喂养的饲料配方中精饲料约占30%左右,同时有机认证标准中要求,配合饲料中的主要农业原配料都必须获得有机认证,因此大部分的养殖场都不能在场内解决有机精补饲料的问题,这就需要外购经有机认证的精饲料。有机精饲料的认证过程与食品加工雷同,其精饲料的原料也必须是有机认证的。对加工前饲料来源的确认过程中,OFDC是通过销售证书的形式对其有机认证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只有饲料加工厂通过了有机认证,其加工的精料才可以作为有机饲料销售给任何一个奶牛养殖场。如果养殖场具有饲料加工能力,但尚未申请认证,则加工的饲料只能供给自有的养殖场,不能作为有机产品进行销售。

在有机饲料满足的基础上,新申请认证的养殖场都需按标准要求经过6个月的转换期后,才可以生产出真正的有机原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养殖场要确保饲料是非转基因的和非化学合成的产品,且外购的精料必须是通过有机认证的,否则一旦被检查出违规操作的现象,则就会被吊销认证。

记者:乳制品企业若想从事有机产品的生产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邰崇妹:从有机产品标准来说,其养殖和加工过程需要符合《GB/T19630.1—19630.4-2005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对乳制品的加工来说,其关键是对加工过程的管理控制。

乳制品企业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原料接收检查制度;其次,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或转基因类投入物质;第三,要在生产过程当中建立有机关键控制点,所谓有机关键控制点是指当生产所使用的某种设施/设备或工艺中的某个环节会引起产品的污染或混杂时,就需设置一个有机关键控制点;第四,实际操作管理必须与质量手册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并保存生产过程中的所有记录,根据有机认证的要求,记录的保存期应该是5年;第五,企业所建立的记录体系必须能够做到可从产品的销售追溯到原料的接收,这也是衡量企业质量管理状况是否符合有机标准要求的重要指标;第六,在进行有机产品销售时,产品需要标注或加施中国有机产品的标志和认证机构的名称或标志,之后产品才能作为有机产品销售,如果没有这个标志,则不能称之为有机产品。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维护中国有机产品的信誉,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于2007年12月主办了第一届有机产品认证技术论坛,在论坛会议中对有机产品标识的方式展开了讨论,并形成了中国有机产品标志可以直接加施或印刷在产品的最小包装上的决定,但标识的印制必须是在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建立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才可印制,且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建立和保持动态的标志使用管理记录。认证机构在进行年度监督评审时,对这些记录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记者:乳制品有机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邰崇妹:申请有机认证的乳制品加工厂,其设施先进,加工能力也很强,但受有机奶源供给量的限制,乳制品加工厂往往存在平行加工的现象。所谓平行加工是指,同一加工场所内,同时以有机和非有机两种方式加工同一品种或难以用视觉区分的品种。从奶源来看根本无法从视觉上区分有机奶或是常规奶,则只有靠分开或错时加工的方式来保证有机的完整性。

有机完整性的要求就是设备在有机加工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如果使用了物质(如氢氧化钠和硝酸)对设施和管道进行清洁的话,那么必须保证使用的洗涤剂不具有残留的程度,并通过检测来证明。乳制品加工企业的管道非常复杂,且也很难彻底清洁干净,所以有机乳制品的加工企业清洁管道时除使用常规的清洁方式外,为保证有机产品不被污染或混杂常规奶,还需要用一定量的有机原奶对罐体和管道进行预清洁加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冲顶。冲顶出来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产品销售,而只能作为常规产品销售,与有机产品一样,同样需要建立可追溯的记录体系。

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20世纪80年代初即从事生态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1989年后专业从事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研究、开发、认证、培训工作,是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有机纯奶的加工相对简单,如果设施、卫生条件和管理等都符合标准要求的话,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生产的不是有机纯奶,这可能就会涉及一些配料的问题。有机认证的配料必须满足95%的有机奶源的要求,同时不能使用化学的或来自基因工程的配料和添加剂、助剂。我们还应从坚持有机完整性的角度考虑,100%有机原料也应该是所有有机从业者的目标。

记者:企业为有机奶生产单独配备一条生产线是否必要?

邰崇妹:在有机奶源不足的情况下或市场开拓初期阶段是不现实的。每一家企业在做出任何决策前都会进行成本的核算,为生产有机产品而单独购置一套设备,无疑是一笔非常大的前期投入,而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只要在有机奶加工前对设施进行彻底的清洁,完全能够达到有机奶的加工标准。相对来说,冲顶虽然使用了一定量的有机原奶,但由于有机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要高于常规产品一倍,这个差价应该可以补偿有机产品生产中增加的成本。目前由于有机奶源较少,有机乳制品加工很难在短期内形成较大规模,如果单独使用一套设备很有可能在很多时间里被闲置,同时有机乳制品与常规乳制品的差价也不一定能负担购置生产线的成本投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浪费。

记者:企业是否需要安排专人接受培训,并专门从事有机产品生产的相关工作?

邰崇妹:按照有机认证标准和有机产品实施规则,企业的加工管理者(相当于生产加工厂的厂长)和内部检查员必须熟悉和掌握《GB/T19630-2005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加工管理者既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又要熟悉认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加工管理体系,需要从宏观上对有机产品生产进行把握;而内部检查员则必须非常熟悉标准的各项条款,对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建立的记录进行审核确认和签字,确认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是否都严格遵守了《GB/T 19630-2005有机产品》标准的要求。企业同时还应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内部检查员需要至少在一年内对有机加工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体系评审,自查质量手册和操作规程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获证企业掌握国际和国内有机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认证机构通常要求有机生产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有机食品生产要求的相关培训。比如OFDC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全国性的有机食品开发和信息交流讲习班,对获证企业进行标准的解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讲解。通过培训,共同来推动我国有机事业的健康、顺利、持续发展。

记者:如何保证企业在获得证书后仍能坚持以有机方式进行生产?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如何处理?

邰崇妹:每一个认证机构都有自己的证后监督程序,以OFDC来说,如果在年度监督评审中发现存在未购进有机原料或不能完全实施追溯体系的情况,检查员则会在报告里进行详细的描述。对于出现类似问题的获证企业,认证机构会将其列入下年度抽检列表。根据认证机构认可准则的要求,每年应以上年度获证数5%的比例,对生产基地、加工场所以及产品销售市场按标准要求进行未通知抽查。在证后监督抽查的工作中,有机产品检查员应对生产和加工现场、质量跟踪文件作重点的审核,对未通知监督抽查的结果形成检查报告,递交至颁证委员会对持续符合性进行审核。除认证机构实施证后监督外,国家认监委也加大了对有机产品获证企业的抽查力度,近期国家认监委也发布了通知,要求当地商检和质检部门对有机产品获证企业同步实施抽检。

有机产品认证有机农业 篇10

目前我国国内有机食品消费持续以每年30%~50%的速度增长, 但伴随着我国有机行业的高速发展, 有机产品认证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为此, 国家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进行了新的修订, 为有机产品的认证活动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

1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发展及现状

有机产品, 又称“生态产品”, 由于其生产方式、加工标准及其原料都必须符合特殊要求, 因此需要一个有资质的独立的机构对其进行认证。通过认证, 一方面, 有机产品的供应者取得了市场对其产品内在品质和特定生产过程的认可;另一方面, 消费者凭借认证标志能够获得拟购产品品质的真实信息。而认证机构正是借助于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来确认供需双方所交易对象的品质, 从而促成双方交易的实现。

有机产品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 1994年中国第一家认证机构南京国环认证中心 (OFDC) 成立, 该机构主要从事有机 (天然) 食品的研究、开发、认证和检测等业务, 自此我国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得以全面展开。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CNCA) 公布的数据, 笔者通过总结得出我国近年来有机认证机构发展的大致状况, 见表1。

注:信息截止到2012年4月。

然而, 在有机认证机构发展迅速的同时, 由于对认证机构及其认证活动缺乏同步的规制, 导致许多问题出现。

首先, 认证机构差异较大。国内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主要来自3个系统, 即环保系统、农业系统和质检系统。而在众多的认证机构中, 目前只有南京国环认证中心 (OFDC) 正式获得了国际有机运动联盟 (IFOAM) 的国际认可, 并与获得IFOAM认可的部分其他国家有机认证机构进行了互认。同时, 由于政府部门对认证机构设置的门槛过低, 导致认证机构良莠不齐, 有些认证机构的资质本身就经不起推敲, 进而对认证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 认证环节不规范。虽然我国已颁布了《有机产品》的国家标准, 但仍有部分认证机构在进行检查和验收时, 并没有完全遵照有机产品的相关国家标准进行, 如不经过转换期、任意缩短认证周期, 还有的通过贿赂来获取合同的现象发生, 导致其认证产品的质量无法名副其实。

最后, 有机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目前部分认证机构为了眼前利益, 重认证、轻监督, 使一些获证单位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从而导致我国有机产品的质量和认证的有效性、认证市场的信誉都大打折扣。

2 新旧认证实施规则的比较分析

2005年6月2日, 为了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国家认监委首次制定并实施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以下简称《规则》) 。但是, 随着有机认证机构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现有的认证规则已经无法满足对认证活动规范的要求。因此, 国家认监委又对《规则》做出了新的修订, 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下面本文就从程序和实体制度两方面对新旧规则进行比较。

2.1 新旧《规则》认证程序的对比

本次修订使《规则》从原来的7章3500字, 增加到现在的10章9000多字, 这些新增的内容使得认证规则在程序上更加规范、严密。其中, 不仅对“认证程序”作了较大修改, 而且新增了“再认证”、“信息报告”等程序性制度, 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下面笔者将着重对“认证程序”中修改之处进行比较分析:

2.1.1 认证申请

新规则首先删去了认证机构应向申请人公开信息这一环节;其次, 添加了对认证委托人条件的审查, 提高了认证起点, 大大增强了认证的有效性;再次, 对认证委托人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进行列举说明, 尤其是对过去3年间各方面生产历史的描述规定的更加细化。

2.1.2 认证受理

首先, 将认证机构应向申请人公开信息作为该环节的第一道程序, 使得受理程序更加规范;其次, 将“评审结果处理”单独立为一个环节, 并且与“申请评审”互换了位置, 更有逻辑性。

2.1.3 现场检查准备与实施

首先规定了对委派检查员的要求, 且不再规定检查员的委派应征得申请人的同意, 保障了有机认证检查员的公正性;其次, 在检查计划的内容上, 增加了检查计划必须提前报告监督部门, 保证检测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且, 将现场检查的时间安排在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加工的高风险阶段, 以及把现场检查的范围扩大到生产单元或者全部农户的全部生产活动;再次, 在检查实施的项目中, 对样品和产地环境质量状况的检测进行了强制规定, 增加了有机转换的要求。同时,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 新规则规定对允许使用的投入品必须符合一定的国家标准, 标准之外的投入品不仅要在使用前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 还需要进行评估。而且, 明确规定有机产品中不能检出任何禁用物质。

2.1.4 认证决定

首先, 在认证决定所要考虑的因素中, 除了现场检查和产品检测评估, 又增加了如企业管理体系的稳定性、当地农兽药管理和社会整体诚信水平等其他因素;其次, 对于不予批准的情形, 从原来的5条扩充到目前的10条, 并且在语言表述上更加规范、细致, 如将原来的“使用禁用物”修改为“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禁用物质或者受到禁用物质污染的”;再次, 增加了申诉程序, 作为一项救济途径, 当认证委托人认为认证机构严重侵害了自身合法权益时, 可向认证机构或认证监管部门申诉。

2.2 新旧《规则》实体制度的对比

新的认证规则不但在程序上更加规范, 在实体制度规定上也更加丰富, 如建立了认证机构与获证组织之间信息通报制度、有机产品销售证制度以及“一品一码”的产品追溯体系。

第一, 在“认证后管理”一章中, 第三节强制规定, “认证机构在与认证委托人签订合同中, 应明确约定获证组织需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相关信息”。信息通报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认证机构及时获得获证组织的最新信息, 而且能够纠正当前一些认证机构“重认证、轻监督”现象, 加强了认证机构对认证内容变更的监督。

第二, 销售证制度作为保证有机产品的有机完整性的最后一道关, 之前在我国并未普遍适用。作为“认证后管理”一章中新增的一节, 该制度规定获证组织必须在出售认证产品前向认证机构申请销售证, 认证机构通过对产品交易中特定项目的审核, 对符合要求的, 颁发有机产品销售证。然后由获证组织在交易有机产品时转交给购买单位。这一制度的实施, 既可以控制有机产品的销售量, 保护购买单位的利益, 又能从源头上防止假冒的有机产品进入市场, 保护了有机产品销售企业的利益。确保消费者买到合格的有机产品。

第三, 产品追溯机制的建立是这次修订的最大亮点。该机制要求获证企业应当在获证产品或产品的最小包装上施加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及其唯一编号、认证机构名称或者其标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通过每枚有机产品认证标志从市场溯源到所对应的每张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获证产品和生产企业, 以及食品的来源地、食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等情况。一方面增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有机产品产业链各企业的责任, 准确而迅速地帮助企业找到危害的原因, 使风险降至最低。加强了我国对有机产品质量的控制。

3 新规则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对策

通过新旧规则的对比, 笔者不仅了解到新修订的内容的进步之处, 还发现了新规则所存在的一些不足, 下面笔者将对其中的主要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1 完善申诉程序

虽然新规则在“认证决定”这一环节增加了申诉程序, 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过于简略, 无法保证认证机构处理申诉的公正性。因此, 建议从以下3方面加强对这一程序的规定:

(1) 处理说明充分。

通过申诉程序, 认证机构最终不仅要向申诉人提供对有异议事项的调查结果的书面说明, 而且应当包括作为申诉处理决定的理由。

(2) 处理结果保密。

新规则中仅规定对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认证委托人。笔者认为应当在将处理申诉的结果通知各相关方时注意履行保密责任, 既不能泄露申请方的商业和技术机密, 也不能因处理不当而使申诉者在此后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所有与申诉有关的记录都必须妥善保存。

(3) 利益冲突回避。

为了确保申诉程序的公正性, 有机认证机构中在近两年内参与过申诉者或与其在认证方面有利益关系的任何机构的相关活动, 如咨询、决策顾问、市场开拓等工作或服务, 这些人员均不得参与对申诉的相关调查活动, 更不得参与处理决策过程。

3.2 明确认证收费

新规则在认证收费的规定上, 仅仅规定“认证机构应根据相关规定收取认证费用”, 这相比旧规则中明确要求认证机构按照《国家计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产品质量认证收费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的通知》有关规定收取, 一方面新规则认证收费的标准不仅限于旧规则中的单一规定, 增加了收费的依据;另一方面, 由于新规则仅依据“相关规定”收取费用, 未免太不明确。这势必会导致在目前我国有机认证活动的规范性状况并不乐观的前提下, 认证机构乱收费的现象更加严重。因此, 笔者建议在继续执行旧规则收费标准的前提下, 增加对以下认证项目的收费规定。

(1) 样品检测费。

新规则要求应对申请认证的所有产品进行检测, 并由认证机构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检测机构来进行检测。因此, 应当增加对这一认证活动费用的规定。

(2) 标志使用费。

在颁证委员会通过认证审核, 同意向申请者颁发认证证书时, 一般都会同时颁发认证机构的注册商标的准用证。而在这一项费用收取方面, 目前我国并未进行统一规定, 有些认证机构是按照贸易量计算, 有些则是按照贸易的批数计算。因此, 有必要规定对于认证标志使用的收费标准及其程序。

4 结语

根据当前有机产品市场持续扩张的态势, 以及我国传统农业优良基础, 有机产品在中国必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 现在我国认证机构仅有二十几家, 而需要监管的认证企业已达上千家之多, 因此, 这给国家相关部门规范有机认证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规则通过完善认证程序的各个环节, 增加了销售证制度和有机产品标志追溯体系等实体制度, 不仅弥补了旧有规则的不足, 使得认证机构的认证活动更加规范, 更是为有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完善、规范的保障制度, 从而促进我国有机产品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组编.有机食品的标准认证与质量管理[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56.

[2]郝健强.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世界农业, 2006 (7) :3.

有机农业的典范 篇11

大荔光热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在种植冬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冬枣最佳生产地。朝邑农场冬枣个大、皮薄核小、味脆甜,营养极丰富,深受年轻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荔光热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是我国红枣最佳生产地,早熟的优势在全国突出,每年 8月到次年元月都有冬枣上市,有效延长了冬枣销售时间,避免了集中上市的市场风险。陕西农垦集团朝邑农场将冬枣作为发展特色经济产业,从源头上把控冬枣品质,向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放心的冬枣。

在陕西农垦朝邑农场50亩的大棚冬枣园内,农场苗木中心主任雷宇田向记者介绍自己管理冬枣经验,这里主要是二代冬枣品种,个头大、口感甜,以前冬枣园地质较差,土壤板结严重。近年来使用陕西朝农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蚯蚓粪有机肥,每年秋后施朝农牌蚯蚓粪有机肥一次,每亩地施用800斤,不但使土壤得到改良,而且每亩地化肥用量以20%-30%每年递减。根据长期观察,蚯蚓粪有机肥做为一种高活性多功能纯天然的有机肥能有效供给植物养分、抗击病害、促进生长,冬枣还能提早成熟。

进口有机产品须有国家认证 篇12

记者近日从深圳市检验检疫局获悉, 从2014年4月1日起,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根据该规定, 国家将推行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 实行统一的认证目录、 标准和实施规则、标志。深圳市检验检疫局提醒相关企业, 进口有机产品应符合中国有机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检疫部门提醒, 相关进口产品生产商、销售商、进口商或者代理商, 应向国家认监委提出有机产品认证委托并获得认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未获认证的有机产品、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ORGANIC”等字样, 以及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此外, 进口有机产品应当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申报, 并提交其所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有机产品销售证复印件、认证标志和产品等文件。未如实申报取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有关证单, 或对法定检验的有机产品不予报检、逃避检验的,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将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检检验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上一篇:多问题下一篇:复方甲氧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