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渗透(精选11篇)
有机渗透 篇1
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 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德育的实施重在渗透, 既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也不能让德育与语文脱节, 成为“两张皮”。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 要寻找德育的最佳切入点, 将文章之情、学生之情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 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同时, 教师又不能只停留在情感激发上, 要有的放矢地将教材中内在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 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让学生由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 即把情和理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一、在单元导语中有机渗透
人教版教材以主题单元安排教学内容, 每单元教材前都有单元导语, 其内容从低年级的三言两语到中高年级的一两段文质兼美的概述, 并配上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背景图。这些单元导语既凸显了学习本组课文的专题任务, 提示了学习方法,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能只将它当作教材的点缀, 读读了之, 草草而过, 而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学习资源。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 所选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父爱和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教师可以先整体把握“忆事生情、以情悟情”的基调进行单元导语教学, 组织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 并思考: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习的要求是什么?让学生忆一忆日常生活中父母的音容笑貌、点滴琐事, 唤起学生的亲身经验和体验, 感悟“父母之爱”。然后引导学生用饱含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述说父母之爱, 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再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父母说说体会。在读一读、忆一忆、悟一悟中, 自然地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思想的渗透。
二、在品词析句中有机渗透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句是作者情感的升华点, 往往几个关键词句就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深入剖析品味,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感悟来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结合语境用语言对关键词句进行情景描述, 促使学生的内心与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暗藏的情感产生碰撞与共鸣。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读懂关键词句的含义, 融入自己的情感。在这样充分点燃情感的词句教学境界里, 学生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的主旨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以下是《穷人》的教学片段:
师:请读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 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桑娜脸色苍白, 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 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 , 揍我一顿 也好!’”
师: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表情是怎样的?
生: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忐忑不安。
师:桑娜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担心丈夫不同意自己自作主张收养西蒙的孩子。
师:明明知道丈夫回来后可能会揍她, 自己也紧张得不得了, 可为什么还觉得“非”这么做呢?
生:桑娜收养西蒙的孩子是在激烈的内心斗争中产生的本能的反应。
师:不写桑娜的心理活动可以吗?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不行, 这样才更真实地反映出桑娜复杂的内心想法。
学生在揣摩“非”字及多处运用的省略号等“文眼”中, 体会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品味细致的环境描写, 感悟到“穷人”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桑娜在物质上是贫穷的, 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语言文字的深处隐藏着作者的深厚情感, 教师应找准作者情感的集中点———关键词句展 开教学, 让学生与作者、与文字同喜同悲, 同爱同恨, 这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好方法。
三、在诵读扮演中有机渗透
学生在诵读与扮演中学习语文, 对文字作品的含义和精神实质的理解更深刻, 因为朗诵与扮演能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语言, 学生通过朗诵会发觉那些“不对味儿”“不贴切”的问题, 于是再看、再体味、再读。在这种精益求精地反复咀嚼文字的过程中, 学生对通过声音、动作、神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深刻。随着诵读与扮演的开展, 学生会越来越爱说, 语言表达会越来越流畅, 会走向文字的更深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 学生能迅速地领悟到这是写乡亲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但是蕴含在文字之中、文字背后的情感却需要教师机智地借助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这样设计:
师:老人看到搭石不稳时是怎样想的?在挑选新的搭石时他会说些什么呢?当重新摆好搭石时, 他是怎样离开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 :你们能将 老人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示出来吗?
(生绘声绘色地演)
在演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 有的弯着腰, 小心地踮着脚往前走去;有的遇到不稳的“石头”还摇晃一下;还有的捡到不满意的石头会摇摇头去挑选新的石头;有的自言自语地说, 做人不能只想着自己;有的义愤填膺地说, 前面走过的年轻人缺少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还有的说, 乡里乡亲要互助互爱……学生想象大胆, 在表演中满足自我、勇于创新, 思想、道德、审美教育在揣摩学习语言文字中得到渗透。
四、在课外拓展中有机渗透
人教版实验教材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是实现语文教学省时高效的一种积极探索。在教学中, 仅仅依靠单元中几篇课文的教学无法顺利地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 由于学生对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历史背景了解甚少, 仅靠有限的课堂和几篇课文, 领悟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 可以读一读本单元安排的“ 资料袋”“ 阅读链接”, 也可以读一读战争年代的故事, 如毛泽东、方志敏等人物传记, 《小兵张嘎》《鸡毛信》等英雄故事;看一看战争题材的电影, 如《黄继光》《铁道游击队》等电影;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更多的有关战争的资料。然后想一想: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点什么?学生通过读故事书、看电影、看新闻、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对战争有了大量的感性的认识, 认识了英雄, 认识了战争, 也知道了战争的残酷, 热爱和平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五、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机渗透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生活, 用课堂感知的道德认识来约束自己、要求自己, 在实践中巩固德育情感、强化德育行为。
如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新闻发布会”“好书推介会”“_____ 的周末”等小话题活动,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如: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后, 我引导学生说:你收集的信息有哪些?有什么感受?学生的情感随之波澜起伏, 芦山人民的安危牵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 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爱国、爱集体、乐于助人的德育认识在行动中自觉践行。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是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是培养小组合作参与、探究发现精神的重要渠道。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生在策划、组织、实施的过程中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结合知识点、训练点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如此, 学生的高尚品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实现了语文知识与人文思想的有机统一。
有机渗透 篇2
大朗镇第一小学 李庆培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品德的形成及人格的完善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学中,我在各个环节有机的渗透德育,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点。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
例如在教《丰碑》一课时,我抓住课题的“碑”字,问:“碑”是什么? “是用来干什么的?” “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在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理解词句中渗透德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如在教《詹天佑》时,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为此,我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这个词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所产生的敬仰之情,就升华为勤奋学习、准备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爱国热情。
三、在欣赏人物中渗透德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 ‘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又如教《将相和》时,我引导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先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为由,从秦王手中智取回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为借口,让手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回赵国,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高尚情操。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立功升职之后,知道廉颇对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当路遇廉颇时,便“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些细节,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了蔺相如对自己处处忍让的原因之后,便“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团结对敌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就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讲述中,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插图:在邱少云周围,枯草在燃烧,浓烟滚滚;火苗趁风势乱窜,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烧着,发出了浓重的焦味。这时的邱少云强忍住火烧的极大痛苦,右手紧握着枪,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块,紧咬住牙根、闭着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敌人的碉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和摹声技巧,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当时火势之迅速、猛烈,邱少云处境的危险,思考着邱少云为什么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认识到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牺牲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如临其境中感受了邱少云这一英雄形象的崇高品质,从而自觉地以邱少云为榜样,增强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五、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描述了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词语优美,句式整齐,运用贴切的排比句、比喻句,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中,我运用教材的插图、幻灯图片和录音带,在帮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色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轻快、有节奏来朗读第二、三节。学生通过生动地朗读,那桂林山的奇,漓江水的美,就进入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境之中。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情感。
数学思想方法有机渗透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数学思想 挖掘提炼 有机渗透 长久效应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通向宇宙之美的关键。”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数学内容价值的核心精髓,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掌握的程度是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性因素。这是不能不注意也是不能不重视的特别之处。
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涵盖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方法、逻辑方面的思想方法和一般性数学思想方法等。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关注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双基”中加入“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足见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经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树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新课程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使人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方法去审视事物、解决问题,是一种观念形态,其价值远远超过数学知识、结论,是人对数学精神思想的领略和潜意识的运用。
审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数学本质认识模糊,钻研教材的精力和能力较弱,对教材内容剖析不够到位,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不够精准,比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较为淡薄,重视知识教学,轻视能力培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深刻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当前偏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教育现状,在教学中更自觉、更有效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益。要促进学生由知识性学习向智慧性学习的转变,彰显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数学人才。
不仅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学生自身也要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自觉主动地获取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当前,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大多比较浮躁,学习主动性不够,经常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在数学学习中淡化思想方法的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当前数学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崭新的课程理念,并积极转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师生共同重视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思想方法的习得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挖掘蕴含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所特有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思维特征。小学阶段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抽象思想方法、推理思想方法和模型思想方法等。教师要深入挖掘数学教材,精心分析研究每一块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有效提炼出来,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渗透在课程教学中。
数学源于生活,是透过具体内容而提取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由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步上升。在小学数学中涉及抽象思想方法的内容有数、数量关系、计量单位、几何形体等,如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在教学该内容时就得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常见数量关系”,在引导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总价=单价×数量”和“路程=速度×时间”这两个基本数量关系后,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抽象性。
数学学习是一种推理的思维过程,数学推理思想方法包括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模式,有时两者可以进行整合。演绎推理是一种基于“理念”的形式性推理,归纳推理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实用性推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像加减法运算的规则、性质,乘除法运算的规则、性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面积公式的运用都属于演绎推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剪、移,拼成长方形,然后通过观察、比较两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加以计算。
数学模型思想方法是使数学走出数学世界,建构现实世界和数学联系桥梁的思想。数学模型思想方法始终和数学建模密切相连,强调通过现实问题情境,从中寻觅出隐匿的数学信息,对数学问题简化和抽象,找出数学结构,再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答现实问题,找寻到符合现实问题的优化方案。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定理中就蕴含着许多数学模型思想方法。例如在教学两顶帽子和三套衣服之间的搭配方法时,在解决三种荤菜和四种素菜之间搭配方案中,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一种搭配模型,从中提炼出相关数学模型思想方法。
三、立足课堂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同具体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在具体解决问题过程中领悟和体会的。因此,教师要立足数学课堂教学,在每一次学习活动中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开展实施:一是在知识建构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二是在知识梳理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三是在实践运用中固化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平行线”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创设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观察铁轨,分析铁轨两边之间的距离,比较得出铁轨的两边永远都不会相交。紧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教室内黑板、课桌、椅子、门等物体的对边永远都不会相交,通过许多客观实例举证分析,从而总结得出“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接着,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测量、判断、绘画过程中,反复验证和运用“平行线”及其特征,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归纳“平行线”概念的获得过程和方法。在“平行线”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开导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中的知识梳理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大好时机。譬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当学生学习掌握了“画图的策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所用到的“画图的策略”进行回顾反思,加以整理。通过回顾反思,使学生懂得画图是一种常用的、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数学策略思想。
脱离现实情境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虚假而低效的,教师要在学生建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有机渗透,使之不断理解巩固,在丰富的数学实践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
四、健全科学长效的渗透机制
数学是发展的,学生的数学素养也要获得持续发展,不能停留于数学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汲取和提炼。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
课堂教学是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阵地,课外练习也是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渠道。在课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谋划设计好学生的数学练习素材,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各类问题的过程中熟练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有长久渗透意识,健全科学渗透机制,制订系统完整的方案。
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成功的数学教育,应当是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深深铭刻在学生的头脑中,长久地活跃于他们日常的业务中,虽然那时,数学知识可能淡忘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素养,蓄养持续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周俊霞.数学课堂上的“思路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
[2]刘春波.浅谈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探究与合作[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0).
[3]蒋开秀.精讲精练与自主学习[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5,(04).(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有机渗透 篇4
一、分类思想的有机渗透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思想方法, 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 既能完整、系统地理解解决问题, 又能帮助概括、总结出规律, 从而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 促进学生研究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所以, 在本堂课中我先创设情境, 从2件上衣和3条裤子搭配开始导入, 让学生通过摆实物图形找出搭配方法。学生在摆放图形时有的杂乱无章, 有的将5张图片分成上衣和裤子两类, 并整齐地摆放。教师适时抓住时机提问:“你们更喜欢哪种摆放, 说说你的理由?”这时, 学生能很容易看出分类摆放更容易找出搭配的过程。然后, 我又适时在黑板板书:分类。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分类后能直观并清楚地展现搭配过程, 如果不分类, 在统计搭配的种数时就会出现重复或遗漏。
二、有序思想的有机渗透
思维要有序, 就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有条理地、全面地观察和思考问题。如果思维无序, 观察或思考时杂乱无序, 就容易造成思维的遗漏或重复。第一环节中, 学生先将图片分类, 在此基础上同桌合作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在演示交流时, 学生能准确、快速地得出有6种搭配方法。这时我又乘胜追击:“你是怎样准确、快速地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的呢?”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发现我们可以先选定上衣, 再搭配裤子, 或者先选定裤子再搭配上衣, 并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搭配, 这样就能做到有序思考。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有序思维, 并意识到有序思考可以避免重复或者遗漏。
三、符号化思想的有机渗透
符号化思想就是用符号化的语言 (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 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作为必学的内容, 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足以证明它的重要性。第二环节中, 在学生已学会用分类、有序思想方法解决了两种上衣搭配三种裤子的实际问题后, 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如果裤子的种数不变, 多一种上衣, 会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呢?如果没有图片, 你也能清晰而简洁地向别人介绍搭配的过程吗?小组交流、反馈。 (1) 用文字表示, 能很清楚地看出文字表示的是哪幅图。 (2) 当出现有学生用图形、数字或字母等符号来表示时, 教师提问:“你猜这位同学表示的是哪幅图?”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也能使学生了解用符号表示的优点, 进而得出3件上衣和3条裤子的搭配过程。在用符号表示的过程时, 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注意符号的分类, 比如我们可以都用数字来代表上衣, 用字母来代表裤子, 这样就能更清晰地向别人展现搭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感性、形象地认识了符号化思想, 亲身感受了符号化思想的优点, 初步理解了符号化思想的内涵, 并能开始学会用这种思想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归纳思想的有机渗透
归纳思想是指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 先研究几个简单的、特殊的、个别的情况, 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到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是根据这类事物的部分对象所具有的性质推断这类事物都具备这种性质。在教学中, 教师一要保证这部分结论是正确的, 前提不正确, 归纳便失去了意义;二要给学生提供的这部分对象要尽可能多, 切忌通过一两个得出规律。所以第三环节中, 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符号有序地搭配的前提下, 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上衣和裤子的种数 (数量不能太大) 进行搭配, 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将所得的数据填入表格 (如左图) , 并提出疑问:“你发现上衣的种数、裤子的种数、搭配的种数这三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独立思考总结出:无论上衣和裤子的种数如何变化, 它们搭配的种数都等于上衣的种数和裤子的种数的乘积。在学生得出结论后,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你能很快得出5件上衣和4条裤子有多少种搭配方法?6件上衣和3条裤子呢?是这么多种吗?请快速地用我们前面学到方法验证一下。”这一环节中,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出规律, 还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归纳得到的规律进行验证, 培养学生思考的严密性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有机渗透 篇5
但是,在常态语文教学中,为应付作文考试,教师常常编制各种模式化的写作套路,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的“入格”训练。而教材这一最值得借鉴、选文最经典的“范本”,却被忽视,甚至无视了,学生不能从经典篇目的阅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文章只是“入了格”——规范了,齐整了,但是“出格”——写出个性,写得新颖、深刻,就成了学生写作视野中遥不可及的目标。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没有丝毫的生命力,更谈不上什么深刻了。常规教学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写作训练已然与阅读教学脱节,游离于阅读教学之外,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阅读和写作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写作不能“分家”,应是互为本位、相互促进的“一体两翼”。阅读离不开写作的深化,写作应是阅读成果的凝聚。叶圣陶先生曾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不就是一个有力的印证吗?教学中,笔者提出并践行了“微写作”训练的观点与做法,与语文教材的设计不谋而合,一段时间以来,此法收效甚夥。这一理念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求,进行课堂“微写作”训练,有序推进阅读、写作同步进行,互为支撑,共同提升。如此,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堂渗透写作,写作训练深化阅读,一体化设计,那么,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必定会有大幅的提高。
“微写作”训练模式可以解决阅读教学中的“读”与“写”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阅读教学以“读”为主,以“写”为辅;另一方面“写”要以“读”为基础,“读”要用“写”去深化。笔者根据多年的探索将自己归纳的“微写作”形式,分成了课前写作、课堂写作、课后写作三部分,下面一一阐述。
一、课前写作:未成曲调先有情
荐读
荐读类写作重在对荐读文本进行“推介”,目的在于让人亲近进而阅读文本。这种“微写作”训练形式要求荐读者首先要读懂文章,把准主题,明了风格。荐读可以全面地给读者介绍荐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亦可以集中笔力解读文本精髓,如主题理解、语言风格、写作技巧等方面;可以推介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组文章;可以是教材里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时文美文、经典著作。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一段学生荐读《荷花淀》的文字。
喜欢孙犁在《荷花淀》里,给我们创设的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你看那皎洁的明月、明净的庭院、银白的视野、透明的薄雾、清爽的凉风、新鲜的荷香……清新淡雅、如诗如画、明净纯真。不多的人物对话更是精彩,五个年轻的妇女商量着前线探夫,她们或伶俐乖巧,或质朴憨厚,或稳重谨慎,或快人快语,或忸怩羞涩,那鲜明的语言,那鲜明的个性,作者写得实在妙极。总之,我觉得《荷花淀》非常值得一睹,向大家推介。
这是一篇不错的荐读辞,小作者着眼于文本诗化的语言和鲜明的人物个性,文字简短但重点突出,文本的两个亮点均得到介绍,排比修辞的运用更是为这一荐读增色不少。
二、课堂写作:落霞与孤鹜齐飞
仿写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仿写是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最基本、最易操作的形式,这种“微写作”形式不仅要求仿得形似,更要求其神似。仿写可以是仿一个词,可以是仿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仿一个段落,学生通过仿写这种“微写作”形式,打造语言亮点,提高最基本的遣词造句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一句,就让学生模仿诗歌中的前两个小节的句式“当……,当……,我依然……”进行仿写训练;再比如《荷塘月色》中使用博喻修辞的一句“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要求学生换另外的本体、喻体,如书籍、防护林等等,做仿句训练,笔者这里只列举以“书籍”做本体学生想到的喻体,如“阶梯”“宝库”“良师”“益友”“源泉”“桥梁”等等。初高中教材中可做仿写训练的文本素材非常多,不再一一列举。
改写
改写也是解读文本,训练“微写作”的一种形式。具体而言,可以把诗歌改为散文(或小说),把散文(或小说)改为诗歌;把小说改为剧本(课本剧)……改写的基本原则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理透文本旨意,遵从文本基调,有解读者的“自我意识”“自我建构”,同时要合情合理。
《荷花淀》是孙犁先生“诗体小说”的代表作。文本的环境描写充满诗情画意,文中那皎洁的月光、凉爽的院落、润湿的苇眉、透明的薄雾、清新的荷香、淳朴的民风……意境纯美,如诗似画,读来让人如坠仙境,如痴如醉、赏心悦目。可是,如何才能通过阅读将这种美传达出来呢?分析、鉴赏、品评……总觉得还是“语文味不够浓重”。“诗体小说”具有“诗化”的语言,何不将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改为一首诗!果真,一经改写,境界全出!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苇眉子/湿润润的//女人/坐在院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不久/她/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花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香
这种基于文本的“微写作”形式的再创作,是深入文本、充分理解文本的外显,值得尝试。
扩写
扩写是一种对原作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扩充再创造的“微写作”训练形式。在扩写中,学生要在深入文本、研读文本、领会文本的基础上,斟酌自己的文字,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大家最为熟悉的高考名篇《赤兔之死》,就是将《三国演义》中的“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几句话扩写充实,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而写就的。再来欣赏下面这段文字。
天色已晚,他抬头远望,昏黄的太阳伴着如血的残阳缓缓地沉落天边,无言的沉重。猝然回首,却看到无名的江鸟撕扯着嘶哑的鸣声低低地迂回江面,裂人心肺。低首凝眸,却只看到一袭白衣,面容憔悴,身形枯槁的倒影。江水缓流无声,似不忍心惊扰;绿树顾影不语,没有勇气打破这份孤寂。他立于江边,留给我们一个亘古悲凉的背影……
这段文字融情于景,想象合理,富于文采。它就是扩写了课本《屈原列传》中的“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句话。语段描写了“江滨”之景,即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其情感基调延续了《屈原列传》一文的悲愤、凄凉、孤寂,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天边落日、无名江鸟、一袭白衣……无不表露出屈原被流放后真实的生活状态。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微写作”训练的环节,兼及了阅读与写作。
概括
概括文意是阅读教学中经常设置的问题,一般情况,学生概括准确即可,笔者在教学中对概括文意做了一些限制,比如用拟写对联,以诗(词)解文等等“微写作”训练形式。这里介绍的是引导学生以拟写对联的形式进行“微写作”的归纳概括训练。
《都江堰》是余秋雨先生的名文,都江堰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重大水利工程。文章借写都江堰来写蜀郡守李冰,弘扬了一种文化精义。笔者执教《都江堰》时,整体感知后,我便引导学生明确,全文是围绕“都江堰”、“蜀郡守”展开的。于是我分别在“都江堰”、“蜀郡守”后画上横线,要求学生填写,所填文字要形成对仗。学生踊跃地展示出了自己的成果——
生1:都江堰,危危屹立,输送汩汩清流;
蜀郡守,励精图治,造福芸芸众生。
生2:都江堰,驯顺江水,千年屹立;
蜀郡守,贴近苍生,万载流芳。
生3:都江堰,卑处一隅,造福万年;
蜀郡守,兴修水利,恩泽万载。
学生展示过程中,我适时补充,“仄起平收”等对联常识,师生共同修改。另外如《我与地坛》《记念刘和珍君》《鸿门宴》等篇目都可以设置“门槛”,要求学生以对联或整句或诗歌的形式概括文本大意。这样的文意概括,既深入了文本,又强化了语言训练,这“一石二鸟”之举也彰显了语文阅读课读写互生,互藏其宅的设计理念。
三、课后写作:我言秋日胜春朝
述评
人物述评这种形式的“微写作”,就是写给某人的颁奖词。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对文本中人物的理解分析,很多老师对人物仅仅做些“程式化”的概括,单调平淡,不足以显示语文感性之美的特质,更没有体现写作训练的渗透。下面我们不妨先来欣赏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片段。
你冤气冲天,高声指控:天,是不分好歹;地,是错勘贤愚。那一腔怨气在瞬间喷发,震惊了天地,浮云为你而阴,悲风因你而旋。而你一个弱女子至死不渝地抗争终于将三桩誓愿一一倾诉。“血溅白练”诉你奇,“六月飞雪”道你怨,“亢旱三年”遗你恨。当这些一一应验时,没人知道你的灵魂飘到哪里。历史,又多了一个悲剧故事;天空,又响过一个女子长长的哀怨……
这是一段脱胎于经典名篇《窦娥冤》的人物述评。文段采用第二人称的方式,既有分析述评,又有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似乎让我们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女主人公的遭际。文段笔调悲愤,饱含情感,慷慨豪放,大胆粗犷,不仅解读了文本,而且融入了读者激愤哀怨的情感,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读者”与“文本”的共鸣。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搜集并深入阅读类似语段,讨论这种“微写作”的写作方法,并做了些不成熟的尝试。笔者选了学习《史记(选读)》中《晁错》一文后,学生写的这样一段人物述评。
晁错之义,放射出万丈光芒。他生就冷峻,收地削藩,雷厉风行;朝堂之上,拍案而起,怒目圆睁,舌战窦婴;更令卅章,横眉冷对,从容官场。他留给我们,留给历史的是一个绝不妥协的背影。“天子不尊,宗庙不安”,让他寝食难安;违逆父劝,割舍亲情,显其铮铮铁骨。“衣丧服”,咽泪水,昂起头,痴心不改;“诛晁错,清君侧”,诸侯起,晁错蒙冤。为江山,为社稷,为国家,为大义,他,死而无憾,死而无悔,死而无怨。
不难看出,文字中的晁错已然从“严峻刚正,不圆滑世故,爱国忠君,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的刚性概括的基础之上,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这种形式的“微写作”语段,叙议结合,植根文本,有气势,有力度,酣畅淋漓,文气冲天,震撼人心。常规教学中,若多些这样的写作训练,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会使学生笔下生花,妙语连珠。这种人物述评还有诸如“xx我想给你说”“写给xx”等变式提法,其写法基本相同。
续写
续写是对原文本的再创造。续写这种写作方式在小学就有大量的训练,续写也要求学生对原文本的意旨有透彻的把握,对原文本的语言风格有准确的领会,续写时必须保持主题的统一、人物的统一、线索的统一、语言风格的统一。续写部分的文段,要与原文有机融合,并能使原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莫泊桑的《项链》结尾设计可谓高妙:玛蒂尔德被福雷斯杰太太告知,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这一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发挥的空间,于是续写结尾成为一种“微写作”训练的极佳选择。笔者曾不止一次要求学生续写,效果不错。有的学生设计玛蒂尔德彻底崩溃,疯掉了;有的学生设计玛蒂尔德理性处理,去索赔;还有的学生设计玛蒂尔德反思己过,成熟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大门被打开了,各种预想到或预想不到的结尾被学生设计出来。下面就请大家来欣赏下面的结尾设计:
这似乎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玛蒂尔德又一次坐到了窗前,看着窗外点点的灯火。
路瓦栽先生轻轻地走进来,疲惫的他竟然没有感觉到妻子的异常,平常的这个时候,她应该正胡乱地挽着头发,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冲洗地板呢。
然而,今天,她面对着窗外模糊的风景,泪流满面。
他有多少年没有见到过她的眼泪了?他忽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怎么了,亲爱的?”
事实上,这是十年来她第一次如此认真而深情地看着他。
她看着他的脸,这么多年,他老了许多,而他本来是一个不能经历大风大浪的小职员。然而,为了她的一个夜晚,他一直表现得像个英雄。
他有些不安了,因为她的这种神情他太陌生了,即使在他终生难忘的婚礼上,她似乎都没有认真地看过他。
“哦,没什么。今天晚上,我做了你最喜欢的肉汤。”
窗外,夜色如此温柔。
这似乎是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的结局,它的平淡出乎人们的意料。然而,就在这波澜不惊的叙述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成熟的玛蒂尔德,看到了她的温情、关爱、善良、贤惠,也看到了一直默默地站在她背后的丈夫的宽容,也看到了一个被命运“成全”的幸福的家庭。而这种温情,都流淌在平淡如水的文字中,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随感
这里随感,其实就是读后感、读后心得。于漪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文本作者的过去视界与领会者体现在视界的融合”,“教学生学课文,特别是学古代作品,一定要超越时空距离,通过生命的表现,才能获得对文本及作者的真正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就做了“读心得,习方法,写随感(心得)”的“微写作”训练的教学尝试,效果不错。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名篇,是作者结束了在官八十余日的官场生活,坚决走上归隐道路的标志性作品。课堂上,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微写作”环节:作者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之句收束全文,乐天安命,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作者的这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是消极悲观的吗?下面是笔者整理的一个学生发言。
陶渊明是儒家思想浇灌起来的文人,“猛志固常在”是他“兼济天下、普济苍生”的早期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几次为官的经历却使他深深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不肯降志辱心与士族阶层同流合污,“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弃职归田便成为他必然的选择,投身自然才可享受生活之乐,才能寄托心灵。“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发自内心的情感直率地表达了出来,作者宁愿“乘化以归尽”,也不卑躬屈膝、同流合污的傲岸性情已然表露无遗。陶渊明,真性情,大丈夫!
这段文字有理有据,结论也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学生从陶渊明的最初志向切入,到“不为五斗米折腰”,再到寄情山水,对陶渊明思想变化的脉络把得准确到位,末尾收束有力,评价与分析水乳交融,是学生看法的“凝聚”,“真性情,大丈夫”这六字总结确实精彩!
另外如《游褒禅山记》中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论断,《前赤壁赋》中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悲叹等等,这些都是“上佳语料”。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更不可轻易放过: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要写写人之执著;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要写写人之傲骨;学“一蓑烟雨任平生”,要写写人之坦荡;学“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要写写人之无奈与郁闷……
补白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描写、抒情中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中言犹未尽之处,对文本中的“留白”进行补白,这种补白,取意植根课文,想象取之课外,利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填补文章或文意的空白。学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引导学生通过研读文本,感受他人关爱的同时也关爱他人,产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学会珍爱生命。笔者教授这一文本时,要求学生补写一段描写老贝尔曼在墙上画叶子场景。
老贝尔曼眼看着怒号的风无情地卷走了那常春藤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心里默念,不,不可以,琼珊还这么年轻,不可以就这么死去。于是他提了那个光线朦胧的灯笼,拿了颜料,扛上梯子,走到了常春藤下那堵墙前。他放下梯子,靠在墙上,调好颜色,用嘴叼着画笔艰难地爬上了风雨中飘摇不定的梯子,任凭那雨打在他头上脸上,任凭那风吹透那单薄的衣衫,老人的头发、胡子在风中飘摇,蓬乱得遮掩了头脸,但他依旧稳稳地站在梯子上认真画下了自己一生追求的也是最后的杰作。
学生的这一文段,写出老贝尔曼毅然决然地走出家门,爬上梯子,为琼珊,为这个年轻的生命,做了最后也是最杰出的事——画上一片常春藤叶。文字简约而不失原文风格,描写细致而富于真实感,这种想象式练笔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微写作”,笔者认为应该大力提倡。
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微写作”训练方式,就是文本写作技巧再训练法。比如学习《师说》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写作;学习《故都的秋》可以布置学生落实“写景的多种方式”的写作;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练习侧面描写……
以上这些“微写作”训练形式,从篇幅看,或三言两语,或洋洒大篇;从内容看,或课文借用,或课外引进;从方法看,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它既有利于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促进对文本的理解与消化,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这种以课本为基点的“微写作”,搭建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桥梁,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读写相得益彰。“微写作”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微写作”,必有大文章。
有机渗透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语文学科,小学教育
《福州晚报》 (2005年8月21日) 曾报道 :当时的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对当地的小学生 (主要是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进行问卷调查, 500份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只有17%的学生看过《三国演义》等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知道四大名著作者的仅占32%, 而25%的学生表示一点都没看过。当问到“四书”“五经”时, 只有24%的学生答对。一半以上的学生没听过“负荆请罪”“凿壁偷光”的故事。虽然多数学生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 但11%的学生表示遇到类似情况不会像孔融那样做。只有68%的学生认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仍有重要作用, 还有32%的学生认为“只有一些作用”。问及对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解时, 24%的学生认为“只尊敬自己的长辈”就够了。传统文化的缺失, 导致了学生人文精神“缺氧”。
现在, 近10年光阴又过去了, 这样的严峻局面非但没有改善, 反而似乎更加严重了。中小学语文课本确实增加了不少文学名篇和古文阅读篇目,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途径, 但只问结果不重过程的极端应试化还是几乎抵消了这些文学名篇的积极作用。一些中学校 (尤其是高中学校) 形式上也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类的课程, 实际上仅仅是用来应景的“花招”, 只有应付检查时才做做样子、造造资料的。至于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则也仅仅成了一些人论文里的“美好愿景”。实际上, 现在一线的古诗文教学仅仅成了讲解字词、翻译语句, 了解基本内容的过场戏, 因为中高考只考字词解释、语句翻译, 不考什么精神、思想、文化、人文之类的理解、感悟和提炼等。中高考怎么考就怎么教 ;中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 考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对此, 不少人也写论文, 但多数是为评职称等而写论文, 言行严重不一, 仅仅是在以“愿景”替代现实来忽悠世人而已。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仍是知之甚少, 甚至出现了“洋节”受热捧,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却倍受冷落, 对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不屑一顾等一系列怪现象。
其实,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血脉和精神家园, 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最后一道壁垒, 对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都发挥着重要的纽带和根基作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对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进取奉献的精神状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 可能会亡国 ;但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 就可能亡族!我们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 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 ;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脉, 才能泽惠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根, 才能切实把握中华民族的命运, 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 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学校亟需扎扎实实地对学生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而要展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就学科教学而言, 语文学科则更具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优势。那么, 我们究竟怎样在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 课堂是主阵地, 古诗文教学是主渠道。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一些路径来实施:
一、通过文字的学习和品味来有机渗透
汉字, 是世界上惟一的方块文字, 有形可识, 有音可读, 有义可寻。每个汉字都有着自己特殊的“身世”, 都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如“间”字的象形字就表示一扇门的门缝透进了月光或日光, 最初指缝隙, 足见我们祖先造字的智慧。进行识字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 从甲骨文的象形文字, 到小篆、隶书, 再到现今的宋体, 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 ;教师还可以从会意字、形声字, 从造字的意义着手来解释字义, 既事半功倍, 还会收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此外, 古代诗歌中还有很多锤炼字词的典范, 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契机。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诗中“绿”字, 作者曾用“到”、“过”、“入”、“满”等字, 但他认为都不理想, 惟有“绿”字最为凝练、形象, 极富表现力。这个“绿”字, 从春风吹过后产生的奇妙效果入手, 既绘出了绿色, 更有力地表现出了春风吹拂, 百草始生, 千里江南, 一片新绿的迷人景象, 也传达出来诗人的喜悦之情。通过品味古人“炼字”的真味, 进而培育学生喜爱古典诗词、热爱古典文化的情感。
再有, 古文一些文字的运用本身就蕴含着传统文化, 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结合语境无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 “我持白璧一双, 欲献项王, 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会其怒, 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 :‘谨诺。’ (引自课文《鸿门宴》) ”这几句中张良的话“谨诺”两字, 教师决不能仅仅是教学生翻译成“行”, 还应该引导学生比较一下“诺”和“谨诺”的异同, 尤其要仔细揣摩“谨”字的味道。这个“谨”字, 其实有着浓郁的君尊臣卑的味道, 里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是张良这个臣子对主公刘邦最得体的答话, 绝不是一个“行”字就可以翻译完了的。如果实在要翻译, 也只好翻译成“张良很恭敬地说 :‘主公, 可以, 我一定代您办好。’”之类。这恐怕味道还不足。这正是有机渗透传统文化中长幼尊卑教育的绝佳时机, 我们做语文教师的不可不及时抓住, 并无痕渗透。现在的中学文言文教学, 动辄让学生上课抄译文、下课背译文, 还不知要抄走和背掉多少优秀传统文化呢。
有时, 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观念也是通过看似极普通的文字体现出来的, 教师教学课文时也不可放过。如,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则曰 :‘非我也, 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曰 :‘非我也, 兵也。’王无罪岁, 斯天下之民至焉。”这几句话中的“刺人”这两个字就很普通, 似乎还有点多余, 干脆就直接写成“是何异于杀人”不更利落吗?非也!绝妙意味全在这两个字里面。教学时, 不妨启发学生“刺”和“杀”的区别, 进而无痕渗透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教育。“刺”是刺杀的动作, 一次刺不死还需要再刺, 一而再、再而三, 直至刺杀, 极其残忍 ;而“杀”只表示杀死这个结果, 比较笼统, 不具有残忍的可感性。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 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这篇文章就是为了阐明孟子自己讲“仁义”行“仁政”的思想主张, 以讽喻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要“行王道, 施仁政”。可见, “刺人”这两个字绝非闲笔, 而是在突出不行“王道”, 不施“仁政”, 一味发动战争, 行“霸道”的残忍性。教学课文时, 教师若教学生品透了“刺人”这两字的真滋味, 也就做足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教育。这样的教学远胜于所谓“字字落实”的翻译!
二、通过经典古诗文的品读来有机渗透
古人讲,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经典古诗文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 都是经过无数历史浪潮淘漉下来的“金子”, 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的作用。为此, 教学古诗文时, 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 细嚼深味地品读, 藉此来无痕且有机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使他们能够自然地品味、感悟到作者的情怀, 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洗礼和品格的发育!如, 通过读“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来品味、感悟那母爱的无私和博大 ;通过读“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来品味和感悟亲情的真挚和珍贵 ;通过读“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来品味和感悟友情的深厚和宝贵 ;通过读“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来品味和感悟友善待人、尊老爱幼的博爱情怀 ;通过读“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品味和感悟古人的远大志向和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通过读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来品味和感悟诗人崇高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通过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来品味和感悟珍惜时间, 努力学习, 树立远大抱负, 将来为国家多做奉献的道理。可见, 一篇篇经典古诗文就如一道道道美丽的风景, 在一遍遍声情并茂的诵读中, 在一回回凝神静气的深味中, 学生自然会获得一生受用的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 如礼义廉耻、谦卑诚信、仁孝慈善、博爱包容、胸怀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三、通过作品情感的体味来有机渗透
经典古诗文几乎都是情文, 教学的重中之重就在于情感的体味。如,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其实就是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 全文仅仅一百多个字, 就把富春江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的美妙绝伦。“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开篇总领, 高度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奇异之美。以“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绘江流之湍急 ;以“水皆漂碧, 千丈见底”画江水的清澈 ;以“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状两岸山峰的壮美奇特, 还以“泠泠作响”的激石泉水, “嘤嘤成韵”的好鸟争鸣, “千转不穷”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啼等汇成了一支和谐动听的大自然的交响乐。通过诵读、想象、联想, 深度体味融于这奇异美景的作者情感, 学生就会受到一种“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染和启迪, 进而使灵魂受到洗涤和提升。再如, 通过品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学生自然会深刻地体味到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进而激发自己的忧国意识和担当情怀。“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 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千古名臣范仲淹这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洞穿力、感染力和提升力体现。
此外, 像《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经典课文, 也都是深蕴热爱和平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追求人格独立、舍生而取义等优秀文化传统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作者生活, 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通过感受作品抒情风格、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来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通过课堂活动的历练来有机渗透
课堂活动历练一般有以下一些形式 :
第一,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加工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 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 教师要指导学生重新审视, 整理加工, 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 和学生一起文本对话, 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 指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安排课前的“说”。如每节课前用约5分钟时间, 由一个学生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或一个历史人物或朗诵一首古诗词。也可以安排课后网上查询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如查询陶渊明为官时的资料、李白壮游天下的资料等。还可以举行以“话说……”“我心中的……”“……的魅力”为题的讲演比赛、专题探究等。
第三, 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文化作文写作训练。写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文化现象的评论和随感, 这既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如, 读《论语》, 可以感受到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 ;读《庄子》, 可以感受到庄子独立自由的人格 ;读《孟子》, 可以感受到其“民本思想”的精髓, 等等。
课堂之外, 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天地更广阔。可以创设有利环境, 营造语文课堂外的文化氛围。如,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 开辟“民族文化苑”一角 ;通过学校文学社开展经典古诗文诵读会、欣赏会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收集文化名人的生平、逸闻趣事, 整理成个人档案, 最后以故事会或名人传的形式进行展示 ;利用假期精读一本优秀古典小说, 写读后感, 在校刊上发表发表优秀作品 ;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网站, 在学校的网站上, 开辟“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版面, 等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 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 ;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如默写古诗文等, 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 如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 ;中秋节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 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 ;端午节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信息, 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 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 等等。创设这样的环境以及开展这样的活动, 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 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有机渗透 篇7
有机硅对建筑物的防护主要通过在其表面的防水处理来实现,带有有机憎水基团的硅烷低分子渗入建筑物,通过水解-缩合反应以-Si-O-共价键与基材稳固连接,同时自交联成体型聚过氧烷网络结构,憎水基团分布于结构表层,使得水与此表面的接触角> 90°,从而使建筑表面具有防水性。
有机硅类防水剂在全球建筑行业中的使用始于上世纪中叶,在国内则是于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晨光院防水1号(甲基硅酸钾)、2号(甲基硅酸钠)和3号(聚甲基硅氧烷)的推广使用而为人所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应用较广的是长链烷基(C≥4)硅烷类有机硅防水剂,其中以水溶性的乳液型产品为代表,它克服了以往产品耐候性不佳、环境不友好等缺点,兼具更好的渗透性、优良的防水效果,作业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对于乳液型产品来说,关键点在于既要保证有机硅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又不能损害其防水性能,业界围绕这一点从乳化体系的筛选到乳化工艺的提升做了大量研究。目前的问题是:复合乳化体系复杂,复配组分过多,稳定性难以保证;乳化工艺要求高,高压高速等工艺手段不易实现且费用昂贵。本文研究并优化了乳化体系与原料组成,在常规的工艺手段下,制得了储存稳定、防水效果良好的产品,降低了产品的原料和生产成本,对渗透型有硅机防水乳液进一步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设备
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工业品);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工业品);低聚羟基硅油(聚合度≤20,工业品);催化剂(三乙胺,分析纯);自来水;复合乳化剂(自配);乳液稳定剂(自配);Ph调节剂(醋酸,分析纯)。
恒温水浴锅,普通电动搅拌器,蠕动泵,四口圆底烧瓶,冷凝管等。
2.2 合成工艺条件与流程
将水与复合乳化剂加入四口烧瓶中,普通机械搅拌一定搅速下加温至50~60℃,空气冷凝,搅拌均匀后加入催化剂;将一定配比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羟基硅油混合均匀后,通过蠕动泵缓缓滴入烧瓶中;反应结束后,加入Ph调节剂,使所得乳液Ph=7.0~8.0,最后加入乳液稳定剂,即得产品。
2.3 实验设计与性能测试
2.3.1 以不同的乳化体系,对固定配比的硅烷混合物进行乳液聚合实验,参照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建材行业标准,测试所得乳液的稳定性,并检测所得乳液的粒径分布与经时变化,依此确定适用于本文硅烷混合物的复合乳化体系;
2.3.2 确定乳化体系后,调整硅烷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配比(即调整R/Si值,平均每个硅原子上连接的烷基数目),以所得稳定乳液按上述标准处理砂浆试样,测定试样吸水率比与渗透性,以及水与处理前后试样的接触角,依此比较防水效果并确定硅烷配比。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乳化体系的影响
参照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4,5,6]与笔者经验,固定混合硅烷配比与水的用量,催化剂与稳定剂按混合硅烷与水总量的0.5~1%加入,复合乳化剂则按总量的3~5%加入;复合乳化体系内各单组分均为市售工业品,本文选取了脂肪酸(Y1)及其盐类(Y2)、磺酸盐类(Y3)、聚醚类(F1)、异构醇醚类(F2)、OP类(F3)以及Span类(F4)乳化剂作为单组分,按阴离子/非离子进行复配,控制复合乳化体系HLB数值在12~14之间,按2.2进行实验,观察各复合乳化体系所得乳液稳定性,并进行测试,复配方式与乳化性能如下表所示。
参照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建材行业标准,考察7号乳化体系所得乳液稳定性,在3000rpm下离心5min后,未观察到分层,晃动未观察到沉淀。通过激光粒度仪对7号乳化体系所得乳液进一步分析,确定乳胶粒平均粒径及分布。结果表明其平均粒径DAV7=521 nm,粒径分布如右图所示。乳液外观呈乳白色,晃动挂壁可见蓝光。
为进一步验证7号乳化体系,对其进行重复试验,在通过离心稳定性测试后,密封静置于室内,通过激光粒度仪对其乳胶粒径经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初步确定7号乳化体系适用于本文涉及的长链烷基硅烷-低聚羟基硅氧烷混合物。本文选取乳化剂的依据为HLB方法,兼顾选用较佳HLB值的同时,也考虑了乳化体系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亲和性。为此选用了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其中各组分HLB值相差较大,由亲油到亲水之间逐渐过渡,形成的混合膜与油、水两相亲和力都比较强,乳化效果好,并显著增大乳胶粒聚集的位阻效应,提高乳液稳定性。
3.2 硅烷配比的影响
在确定乳化体系之后,本文研究了硅烷配比即不同R/Si值对所得乳液防水效果的影响。调整原料配比,分别取R/Si值为1.2、1.4、1.6,按照3.1进行实验,测试所得乳液的防水性能,R/Si值按下式计算:
undefined
其中m1、m2、m3分别代表加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羟基硅油的质量;m1、m2、m3则为对应的摩尔质量,m3取74。
3.2.1 不同R/Si值乳液对砂浆试样吸水率比的影响
参照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建材行业标准,制备砂浆试样,P.C32.5水泥:ISO标准砂:水=1∶4∶0.55。并以制备的不同R/Si值乳液处理,记录试样吸水率比的经时变化,数据见下表。
3.2.2 不同R/Si值乳液对砂浆试样抗渗性能的影响
同样参考JC/T 902-2002在标准状态下检测,在1 cm厚处理过砂浆板上竖立内径2 cm试管,连接处密封,试管内加入20 cm高自来水,顶部覆膜防止挥发,静置并记录液面下降高度的经时变化,数据见下表。
3.2.3 不同R/Si值乳液对试样表面与水的接触角的影响
通过自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不同R/Si值乳液处理后试样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在R/Si值为1.2、1.4、1.6时,接触角分别为116°、138°、141°。所有试样的接触角均大于90°,说明砂浆试样经乳液处理后表面都实现了“反毛细管效应”,毛细管作用力拒绝水以液态形式进入,实现了防水保护。同时也与吸水率比、抗渗性数据相印证,随R/Si值的增大,疏水性、抗渗性提高,吸水率比降低。
结合上述数据,表明在R/Si值处于1.4~1.6之间时,所得乳液的各项防水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建材行业标准要求。这样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硅烷混合物的配比,控制R/Si值在1.5,就能够得到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产品。
笔者认为R/Si值对乳液防水效果的影响主要在于分子结构的变化。R/Si值越大,表示三官能团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硅烷混合物中的含量越低,比如在R/Si=1.2时,三官能团硅烷含量约为80%、R/Si=1.4时,三官能团硅烷含量约为60%、R/Si=1.6时,三官能团硅烷含量约为40%。在R/Si较小时,硅烷混合物中三官能团硅烷含量过高,聚合过程中容易形成体型(球形)聚硅氧烷,由此造成较大的位阻、憎水基的包埋与可参与反应羟基的减少,导致乳液渗透性、反应活性降低,影响防水效果。而在的R/Si值适宜时,聚合过程中形成的应该是如下图所示的梳状低聚硅氧烷:
虽然未能做精确的结构分析,但较好的防水效果可以说明,在R/Si值适宜时,乳液聚合所得含长链烷基憎水基的聚硅氧烷,具有较低的聚合度,保证了渗透性;分子结构柔顺,保证了羟基反应活性与憎水基功能性不受影响,从而使乳液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下图为取R/Si=1.5时所得乳液处理后砂浆板的防水效果图。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筛选不同的复合乳化体系,调整混合硅烷配比,在常规工艺手段与温和反应条件下,制得了防水效果良好、长期储存稳定的乳液型有机硅渗透防水剂。由此降低了产品的原料和生产成本,对渗透型有硅机防水乳液进一步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研究表明,以脂肪酸盐类、聚醚类、异构醇醚类乳化剂复配所得的混合物为乳化体系,以优化配比的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低聚羟基硅油混合硅烷为防水活性成分,由水相乳液聚合,在普通搅拌速度下、敞开反应体系中,可以制得分散良好、胶粒稳定的硅氧烷乳液,实际运用的防水效果符合JC/T 902-2002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建材行业标准。
目前工作的范围还局限于小试规模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层面,宏观上大吨位的中试实验需要在小试基础上继续摸索调整,微观上要求对乳化体系与混合硅烷的互相作用做更深入研究。最终达到以经济高效的手段,稳定生产高品质乳液型有机硅渗透防水剂的目标。
摘要:本文研制了一种适用于硅酸盐建筑材料表面防护的渗透型有机硅防水乳液,通过筛选合适的复合乳化体系以及优化硅烷混合物的组成,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与简便易行的工艺手段下,制备了储存稳定、防水效果良好的产品;并降低了产品的原料和生产成本,对其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有机硅,防水乳液,渗透,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陈超,章基凯.有机硅乳液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郑善忠,章基凯.有机材料讲座(十四)有机硅在建筑工业上的应用[J].化学世界,1985(4).
[3]陈明波,蒋正武等.硅烷浸渍混凝土防水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10(2).
[4]Paul M.Zelisko,Michael A.Brook,etc.Exploiting FavorableSilicone-Protein Interactions:Stabilization againstDenaturation at Oil-Water Interfaces[M].ACS Symposium Series,Vol.838,2003.
[5]Paul David Fisher,Ronald Paul Gee.[P].US 6103001.
有机渗透 篇8
目前已开发的渗透汽化优先透ABE膜材料主要包括有机膜材料、无机膜材料和有机/无机杂化膜材料。有机膜材料一般结构易调控,韧性好,制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在高温高压以及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性较差。无机膜材料耐高温、耐有机溶剂、使用寿命长,且易于清洗,但因制膜成本高并且大面积制备困难,限制了其广泛应用[3]。有机/无机杂化膜除了兼具有机膜和无机膜的优点,还可以发挥二者协同效应,产生一些新的性能。通过有机/无机膜材料杂化,可以有效提高膜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溶剂性、选择性和渗透性,调控膜亲-疏水性、膜孔结构和分布,另外,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使得有机/无机杂化膜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4]。有机/无机杂化膜可以分为无机膜支撑有机膜、无机粒子/聚合物杂化膜和表面筛分膜,以下对这3类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详细综述。
1 无机膜支撑有机膜
Liu等[5]以陶瓷膜作为支撑层,采用浸涂方法在其表面复合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制备中空纤维膜组件来分离ABE/W体系。在ABE发酵液中,温度为40℃时,该膜平均总渗透通量为1000g/(m2·h),对乙醇、丁醇、丙酮的分离因子分别为6.4、22.2和28.6。
Liu等[6]采用以陶瓷管为支撑的PDMS/溴代聚苯醚(PDMS/BPPO)复合膜从丁醇水溶液浓缩分离丁醇。发现当BPPO中溴取代率为34%(wt,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膜在40℃、5%丁醇料液中分离因子为35,渗透通量为220g/(m2·h)。
Eun等[7]制备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DMS/氧化铝陶瓷(PhTMS/PDMS/ceramic)复合膜,用于丁醇/水体系的分离,发现分离因子、丁醇的渗透通量、渗透侧丁醇的浓度、均随着丁醇料液浓度、操作温度、料液流动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Dong等[8]制备了以陶瓷中空纤维膜为支撑层,表面浸涂PDMS的复合膜,发现采用该复合膜来分离浓度为1%的丁醇水溶液体系,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连续运行200h仍保持良好的渗透汽化性能,渗透通量达到1282g/(m2·h),分离因子为42.9。
Negishi等[9]在全硅沸石的多孔支撑管上涂覆了一层硅橡胶,将所制得的复合膜用于浓度为1%丁醇/水体系的分离,渗透侧丁醇水溶液浓度可达到81.8%,分离因子达到400以上。Matsuda等[10]将3%的KE108硅橡胶涂覆在沸石膜上制备复合膜,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其分离因子达到125,总渗透通量为140g/(m2·h)。
2 无机粒子/聚合物杂化膜
制备无机粒子/聚合物杂化膜所选用的基体膜材料多为橡胶态或具有较大自由体积的玻璃态聚合物,同时要求基体膜材料对于待分离组分具有优先透过性。无机粒子一般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常用的有沸石、活性炭、碳分子筛、二氧化硅以及炭黑等[2]。
2.1 MFI型沸石/聚合物杂化膜
Vane等[11]将ZSM-5沸石颗粒物理填充到硅橡胶中制得杂化膜,发现沸石填充量为60%的杂化膜,用于浓度为5%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在温度为50℃时,其渗透汽化选择性是纯硅橡胶的5倍。
Zhou等[12]用全硅沸石(Silicalite-1)/PDMS复合膜从ABE水溶液中分离丙酮、丁醇、乙醇。发现在丙酮-丁醇水溶液和乙醇-丁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过程中,丙酮渗透性最好,丁醇次之,乙醇最差。在上述2种体系中,ABE的分离因子均随ABE料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Zhou等[13]还研究了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S)改性Silicalite-1,然后制备Silicalite-1/PDMS杂化膜,发现该杂化膜在50℃,分离1.6%ABE水溶液时,分离因子可达160。
Huang等[14]将粒径尺寸为0.1~0.2μm的Silicalite-1颗粒填充到硅橡胶中制备了膜厚为19μm的Silicalite-1/硅橡胶复合膜,并将其用于分离正丁醇水溶液,相对于采用粒径尺寸为1~3μm的Silicalite-1制备的膜厚为300μm的Silicalite-1/硅橡胶复合膜,其渗透通量提高了6倍。
刘吉达[15]将疏水改性后的Silicalite-1填充到PDMS中制备Silicalite-1/PDMS杂化膜,用来分离乙醇/水混合体系。发现采用1,1,3,3-四甲基硅氮烷(TDMS)改性Silicalite-1制备的板式复合膜,在温度为60℃,乙醇水溶液浓度为5%时,复合膜渗透通量为400g/(m2·h),分离因子为14.7。当采用TDMS对Silicalite-1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得的Silicalite-1/PDMS管式复合膜在温度为60℃,乙醇水溶液浓度为5%时,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1100g/(m2·h),分离因子为10.3。
2.2 纳米二氧化硅/聚合物杂化膜
Sun等[16]制备了一种新型亲有机物纳米二氧化硅(ONS)/PDMS复合膜,用于分离乙醇/水体系。结果表明,当ONS含量从0%增加到10%时,复合膜的溶解选择性从21.87增加到38.85,扩散选择性从1.87增加到6.18。当乙醇水溶液浓度为5%,温度为60℃时,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为114g/(m2·h),分离因子为30.1。
2.3 其他类型无机粒子/聚合物杂化膜
Liu等[1]制备的低聚倍半硅氧烷/PDMS(POSS/PDMS)复合膜,用于丁醇/水体系的分离。当丁醇水溶液浓度为1%,温度为40℃时,与纯PDMS相比,POSS/PDMS渗透通量提高了3.8倍,选择因子提高了2.2倍,分离性能呈现反trade-off现象。
Liu等[17]将沸石ZIF-71填充到聚醚嵌段酰胺中,制备了ZIF-71/PEBA复合膜,从ABE体系中分离丁醇。发现ZIF-71含量为20%的复合膜在ABE发酵液中,温度为37℃时,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分别为520.2g/(m2·h)和18.8。
Zhang等[18]将金属有机骨架MIF-53加入到PDMS基体中制备MIL-53/PDMS杂化膜,用于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发现当乙醇浓度为5%,温度为70℃时,纯PDMS膜和MIL-53填充量为40%的MIF-53/PDMS复合膜渗透通量从分别为1667g/(m2·h)和5467g/(m2·h),分离因子分别为7.5和11.1。
唐郡等[19]以硅溶胶为填充剂,制备了硅溶胶/PDMS杂化膜,用于正丁醇/水体系的分离。发现在1%的丁醇水溶液中,温度为40℃时,随着膜中硅溶胶含量的增加,膜的分离选择性和对丁醇的渗透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3 表面筛分膜
Zheng等[20]通过将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34)覆盖在聚乙烯醇(PVA)表面制得SAPO-34/PVA表面筛分膜(SSMs),该复合膜60℃下从碳酸二甲酯/甲醇溶液(甲醇浓度为10%)中分离甲醇,分离因子是纯PVA膜的3倍,且渗透通量也大幅提高。Liu等[21]制备了Silicalite-1/PDMS SSMs,用于浓度为5%乙醇/水体系的分离,发现沸石填充量为3%的SSMs,在50℃下,分离因子是纯PDMS膜的2.17倍,渗透通量有所降低。
4 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展望
有机/无机杂化膜在渗透汽化分离领域的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1)有机/无机相间由于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两者的相互作用大多为弱的范德华力,存在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差等问题;(2)无机粒子尺寸仍偏大,且由于无机粒子与有机基体间结合力较弱,易引入非选择性缺陷,若制备膜厚较大的杂化膜以克服这些非选择性缺陷,将导致传质阻力增大,渗透通量难以满足工业应用要求,因此如何制备无缺陷超薄有机/无机杂化膜也是其工业应用所面临的重要挑战;(3)目前对小分子在有机/无机杂化膜内的传质机理研究仍然不足。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有机/无机杂化膜的综合分离性能:(1)开发新的共混或杂化方法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无机纳米粒子制备杂化膜,以充分发挥无机材料对ABE的高选择性优势;(2)发展新型纳米级、孔道超疏水并与有机聚合物具有高度界面相容性的无机粒子;(3)设计新型成膜方法调控杂化膜材料纳微结构,形成无机粒子均匀分散、高负载量、超疏水且超亲醇的表面[22],以充分发挥有机无机材料的协同效应,制备高性能渗透汽化有机/无机杂化膜。
摘要:有机/无机杂化膜兼具传统有机膜和无机膜的优良性能,已成为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无机杂化膜可以分为三类:无机膜支撑有机膜、无机粒子/聚合物杂化膜和表面筛分膜。研究者开发了大量有机/无机杂化膜并将其应用于渗透汽化分离丙酮-丁醇-乙醇/水(ABE/W)体系。综述了近年来用于渗透汽化分离ABE/W体系的有机/无机杂化膜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有机/无机杂化膜微结构、分离性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目前有机/无机杂化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有机渗透 篇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生有机地渗透习作的指导与培养呢?根据小学语文的编排体系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向学生进行习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指导、培养,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一、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习作知识
首先是结合语文教学进行词、句的渗透。因为词句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一篇好的文章就得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词、句的教学。我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讲解“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句时,就紧紧抓住“摇篮”一词进行启发、引导,先让学生查义,在让学生换词,最后教师总结。作者在这句中用上“摇篮”一词不但准确,而且使语句表达的意思更加形象优美。在语文教学中还应激发学生积累词语和摘抄优美语句的兴趣习惯,如描写人物外貌的、刻画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景物的……
1.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段的熏陶和感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分析、讲解,这是为小学生习作打基础的关键。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九册《可爱的草堂》一文时,就重点抓住“说走就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段作为重点分析、讲解。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再让学生读读想想,这段写什么(大而美),最后引导学生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描写的。此外,我还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悟草堂的美景。通过这样的长期讲读训练,就会让学生在写作中更能完整的表达意思和表达效果。
2.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有机地渗透文章的结构顺序。一篇好的文章,不但用词准确,语句优美,而且还得有好的结构顺序。对小学生来说,一般要求他们掌握写人、记事、写景、说明、参观、游记等常见的文体结构顺序。
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读后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接着让学生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即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灵车来前——灵车来时——灵车过后),然后让学生轻声朗读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顺序步步写实的。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作习惯
要想学生的习作有条有理,达到最佳效果,教师除了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写作知识外,还应对学生的习作习惯进行培养。对学生习作习惯的培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二是锻炼学生的习作意志,三是培养学生习作的观察能力。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活动的心理特征。要想学生爱好习作,就得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常采用的是学生口述,教师表扬和评语鼓励等方法。如我在三年级时把全班同学带到操场上按游戏规则让学生分组参加“斗牛”比赛,紧张激烈的比赛之后,让学生回到教室口述比赛的经过,凡口述层次清楚的我就口头表扬:“你真棒”!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对作文差的同学,教师的评语要有鼓励性,千万不要轻易批上“马虎”的评语,这样会严重损伤学生的习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习作意志。意志,它是人在行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指导学生习作中,教师不但要重视习作兴趣的培养,而且还要注重学生习作意志的培养锻炼。“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这句古人名言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人要成功,就得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力作后盾,习作也是如此。我在让学生观察玉米种子发芽、长叶的过程时,都叫每个同学在家做小实验,把玉米生长的全过程记下来再整理成一篇作文。这种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还有意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习作意志。
3.培养学生习作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观察,因为写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每次习作前,教师都必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观察事物。根据所写的内容不同,教师也得随之告诉学生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如《一次拔河比赛》和《我的同桌》,前者是让学生观察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重点则是比赛中。后者是让学生观察同桌的外貌、同桌的言行等,而观察的重点是同桌言行。
有机渗透 篇10
1.课本资源,渗透法制
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明确提出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本之中,也有许多可挖掘的法制渗透点。《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战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我们爱好和平,反对一切侵害别国利益的行为,也要尽我们的力量捍卫世界和平人类安宁。历史不能忘记,国耻铭刻于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有理无法讲、有冤无处伸”的黑暗背景下,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在现在毕竟是法治社会,法制健全、充满民主,社会背景的不同,要求我们教师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批判审视的眼光重新解读经典名著,做到“去糟粕、取精华”,在现在的背景下用法律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而不可以暴制暴,造成严重的后果。课本资源既要有机渗透,又要适应中小学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积极倡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方式。还要注意技术性技巧性,巧妙过渡,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作文教学,渗透法制
作文教学越来越趋向于社会化,全面地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是非判断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处理好这个“统一”,是语文教师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依据作文的自身特点,可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全面的法制教育。报纸杂志和网络是最好的信息来源,可以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和交流的热情。“5.12”地震,“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钓鱼岛”事件等实事,都会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心灵震撼和教育。他们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表述自己对事件本身的看法。老师只需要再往深处引导一下,学生便会思考产生这种案件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自然而然地就把他们的思维转向了对规则的认知上来,学会尊重规则,尊重法律,遵守法则,遵守法规,一切行为都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深化他们遵纪守法的意识,强化对法律法规的认知。对实事新闻的短评可以作为经常的片段练习,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广东佛山女童王悦碾压”事件中,佛山2岁的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没有施予援手致死引起广泛关注。学生以此为素材多角度进行立意,很多学生都能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终生禁驾。因逃逸致使受害人死亡的,依据刑法规定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从批判肇事司机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18位路人的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他们漠视生命个体,同样要受到道德的批判。
3.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因此,开展综合性学习自然也是为学生创设法制氛围的绝佳途径。鲁迅的《祝福》中,展开“人人都是小法官”的活动,依祥林嫂的死因来追查凶手,设计成综合性活动。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地对文本进行挖掘,不但对文本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让懂得了说话做事要讲究证据,办案则更为注重证据,从而自然而然地在心目中建立起对于法律的严肃性的认识。展开对于“犯罪嫌疑人”定罪名的活动,由于同学们分别以祥林嫂的遭遇为中心,学生提出了几个法律问题:婚姻能否自由问题,夫妻双方丧偶后对于家产的继承问题,雇工的权益问题等等,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也学到了不少的法律知识,受益匪浅。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语文课堂渗透法制教育要适时有度。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熏陶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有机渗透 篇11
一、寓德育于文本教学之中
文本是学生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的基石, 同时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的筹码。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文本的内容为载体, 在学生掌握了文本的梗概、中心思想和领悟了作者的情感、学会了此文的写作特点后, 教师应及时总结,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个教育, 可以“借题发挥”, 抓住文章的“字眼”, 紧扣文章的“收尾”等等。一句话, 只要我们恰当地开拓和引导并结合现实, 就一定能使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如, 教学苏教版九年级《成功》一文时, 作者以“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来论述成功的艰辛和所需的付出。在论述中逐层剖析, 列举事例, 用事实来证明观点。教师可以以此来教育学生:成功是等不来的, 个人知识、修养、技能不是天生的, 而是通过后天勤奋好学方可达到的, 必须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 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寓德育教育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2011版的新课标全面吸收十年课改基本经验, 坚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主要体现为四个变化三个特色。其中的一个特色就是强化了中国特色, 如有机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继承发扬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 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四基”的前提下, 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各种训练中加强德育教育。如针对中学生“害羞心理”重的问题, 可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开展“演讲”, 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训练初期, 学生按照学号轮流演讲, 演讲内容不统一要求, 只要是所见所闻, 好的、坏的事情都可以说, 但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并说出自己对人或事的看法、感受。这样, 通过说见闻、谈感受, 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当众说话能力、审美能力、辨别美丑和是非的能力。就此拾级而上, 由原来的“自由说”过渡到有一定难度和要求的规定内容来写。比如说《你如何看待媒体广告》《小议助人为乐现象》《幸福与苦乐观》和《如果我去动漫城》等等, 让他们通过写找到生活中评判是非的标准;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一些影视, 如《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中央电视台的《你幸福吗?》、抗震救灾等等系列片,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还使他们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在这些活动中, 我们应当对学生适时地进行点拨和指导, 使学生明白其中蕴涵的哲理, 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尤其是“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 要让他们明白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一个正直的人最起码的品德。只有懂得感恩的人, 才拥有谦虚之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作所为, 谈谈发自内心的实在话, 让他们彼此之间都受到教育, 真正实现学习教育两不误, 最终使他们的素质和觉悟也更上一层楼。
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无形的熏陶和教育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对道德模范社会价值的精辟揭示。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文章中的典范、学生中的模范以及教师的自身形象给学生们树立道德榜样、塑造道德人格、培养内心信念, 最后形成公民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社会风尚等。如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陈毅市长》, 全剧用十个片断、十个故事, 写成十场话剧。课文节选的是其中的第五场。该剧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 各场之间在情节上不相连贯, 都是独立成章, 而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让学生学会通过对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对话的分析, 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剧本, 尝试进行舞台表演, 使学生们感受到陈毅市长的政治家胸怀和人格魅力, 同时学会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与同学、长辈相处的方法与态度, 运用正确的策略对待和处理现在哪怕是将来所遇的事情, 避免浮躁、冲动, 力求沉着、冷静和稳妥;学会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等等。另外, 教师的一言一行, 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 都有可能给学生予以定位。俗话说“教育无小事, 事事是教育, 教育无小节, 节节是楷模”。这就要求老师既要“学为人师”, 更要做到“行为世范”, 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长此下去, 教师“有心”栽的“一花”必定引出“百花”开, 学生也在“无意”之中获得“柳成荫”之效。
总之, 德育以知识为载体, 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 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应有目的地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自觉地反省思考,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摘要:德育以知识为载体, 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 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 应有目的地把德育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自觉地反省思考,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