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建筑(精选8篇)
有机建筑 篇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778030。
以当代人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赖特的有机建筑,一方面你会深深体会到大师智慧与创作方法,另一方面你亦会感到其思想的时代局限性。非线性科学所引发的思维与世界观的变革及由此产生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哲学体系的转变对有机建筑理论的补充与演化起决定性作用。当代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无疑弥补了那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局限。当发展中的有机建筑论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非线性科学联姻时,一种新兴的学科——非线性有机建筑学由此诞生。她将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建筑学研究各个分支的智慧链接到一起,并分享建筑学科之外所有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发展新的建筑观、设计原则与策略方法,并在场所、空间、形式与建构等多方面推演出全新的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新建筑体系。
一、朴素的有机建筑
一部经典的西方建筑史记录着从古希腊、文艺复兴至现代主义建筑发展脉络的主流。风格的承继、理性的根基、以人为中心的建筑思想体系以及欧几里德几何的应用与发展,记录着人类征服自然的印迹、神权的力量、人类的壮举与理性的辉煌。然而一部“另类的历史”记录着充满智慧的建筑实践,它谱写了有机建筑的起源与发展。这部历史从未间断,尽管在正统的记载中微乎其微。
人类在原初时代,为了遮风避雨、抵御寒冷、防止烈日的暴晒,其本能的思维即是利用周边自然环境提供的场所、身边垂手可及的建筑材料去营造自己的避风所。挖洞、凿山,利用树干搭建简易居所,与今天称之为原始穴居、乡土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是建筑、人、环境系统三者合一的原始模型,拥有自然的结构与形式,就地取材,建造的目的维持着人类生存与生命的延续。人与大地具有极强的亲密性与领域感。
随着文明的演化、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以及几何学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演变,建筑方式始终围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进行。人类以一种朴素的有机思想与营造方式建造家园。黄金比分割、早期的人体图形学到罗马人发展的拱、拱券和穹顶到各种艺术对自然图形的偏爱,从空间的演变到装饰形式的复杂变迁以及古代中国发展的木构体系榫接方式,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并应用大自然提供的素材不断地进行创造。建筑的有机特征不断演变并走向成熟,世界不同地区大量的建筑案例足以支撑建筑有机发展的历史。
在近代科学发展之前的农耕文明时期,建筑的有机性一直在持续发展。人类依靠自然的恩赐发展农业并进行适宜性建造。建筑在不断更新,但一直自觉地遵循着自然发展规律。只有当工业文明兴起、人类以理想的技术为中心,以及人类自我膨胀的心态才导致农耕文明营造方式的式微。在某种意义上,工业文明兴起使以往的有机建筑思想走向衰弱。国际主义建筑风格在全球的传播使传统意义上的有机建筑实践范围逐渐缩小。现代建筑发展的合理内涵不可忽视,但是其建筑思考方式的机械性特征使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之间出现了裂痕,建筑的发展偏移了原初的轨迹。
二、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
在20世纪上半叶,有机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恰似一块硬币的两面在同时发展,即使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鼎盛期,有机建筑思想一直在成长与生根,这或许是人类的天性与良知。赖特在沙利文的引导下创立了有机建筑理论并以其非凡的创造能力与实践引领有机建筑的发展。沙利文于1918年如是说:“在艺术中,我们追随自然的进程和节奏,因为这些进程和节奏是充满生机的、有机的、连贯的,比任何教条都更为合理,自然的进程自始至终不会中断。”[1]
赖特在193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上致辞:“在这个摩登时代,艺术、科学、宗教将结合为一体,而这种结合将以有机建筑为中心。”巴特·布鲁斯在谈论建筑设计方法时,进一步发扬了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设计构思与业主的基本需求相结合,如空间使用需求、气候影响、场地特征等。在形式和结构构思之前,必须对这些条件进行认真分析,发展了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沙利文、赖特、戈夫、普林斯与诺伊特拉之间亦师亦徒或亦友的关系形成美国有机建筑谱系,使有机建筑思想得以承上启下。
赖特以诗人般的激情启动了有机建筑的时代。在古典主义、折衷主义和现代主义建筑盛行的年代,他从生生不息的自然界有机生命体中汲取灵感,构建了其独特的建筑思想与实践。当现代主义建筑在全球传播遭受强烈批判时,有机建筑却随着人类环境意识觉醒而放射出奇异的光芒。两者之间根本的差别在于对人类生活世界的漠视与热爱以及对自然世界的控制与共生。
空间的连续性和时间化以及反透视的三度[2]是赖特有机建筑的灵魂。赖特通过他出色的空间想象力与表现,实现了在建筑史上空间创新与飞跃,他成功地用流动的空间体现了时代精神并使之与新生活相呼应,追求空间连续感,强调室内外空间渗透,探索建筑空间意义。赖特进一步发展了从实体到空间,从静态到流动,然后向四度序列展开的动态空间。正如布鲁诺·赛维评价:“有机的空间充满着动感、方位的诱导性和透视感、生动和明朗的创造,它的动感是有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炫目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人们生活在其中的活动本身。有机建筑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或一种反体积感和反棱柱体感的空间感,而是寻求创造一种不但本身美观而且能表现居住在其中的人们的有机活动方式的空间。”
赖特开创性的建立了有机建筑体系,并以建筑实践丰富了其思想内涵,对世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其有机设计思想为非线性有机建筑概念的提出与深化发展搭建了通向未来建筑学的阶梯。
三、贺林的有机建造原则
德国建筑师汉克·贺林为代表的“有机建造”[3]亦被称之为生物形态建筑学。受赖特“有机建筑”思想的启发,贺林主张有机的本质是从观察自然开始的,认为自然界中存在自身的结构,秩序隐藏于事物之内,应排除人为几何及数学的规则,主张以自然科学的知识观察生物体的机能与形态,分析组构法和秩序的关联。他认为创作活动应具有精神建构的本质,人类自身应该反抗造型决定论,以及基于理性传统而根深蒂固的几何控制权。建筑可被观察的实体形态只是包含内涵的外壳,与建筑的本质无关。建筑的本质在于建筑的目的,既是生活原理的呈现,反映机能的组织,而生活形态层次的不断变化将推导出外部造型的丰富特征。
贺林主张建筑创作应采取非几何形式,并认为新技术的发展为建造提供了富于弹性、柔韧的建筑材料,使结构轻质化。房屋不一定再是直角或球体等简洁几何的组合,而是根据现实需要进行塑造,使建筑得以发展成“有机结构”和“有机的肌体器官”。贺林对于有机建造的思考是那个时代坚守有机传统阵地的杰出代表。
四、新陈代谢与共生哲学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新陈代谢”运动的领军人物——黑川纪章,通过其对生物学知识的领悟开创了建筑学上生命原理的时代。他将60年代以前的现代建筑比喻成机械原理时代。黑川从对生命体的观察与思考发展了其核心思想:新陈代谢变异理论与共生哲学。新陈代谢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重视被称作成长变化的生命、生态系统的原理,对机械时代提出异议;重视那些机械时代现代建筑不予以考虑的要素,例如历史传统、地域性、场所性和暧昧性;不仅重视整体性、统一性,而且还重视局部、子系统、亚文化的存在以及它的非规律性,积极地将异质要素、对立要素考虑在内让其共存;重视关系比建筑实体本身更重要。[4]
历时性与共时性是新陈代谢理论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历时性论述中,黑川纪章强调应该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时间区放在一起进行设计思考,而共时性则是指在同一时间段内各种不同现象的共生,如异次元、异世界的共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共生。黑川认为:机械时代向人文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焦点就是从原则中心论和理性主义向不同文化和生态学转变,人文时代的建筑是自然和环境相结合的建筑模式,它趋向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黑川纪章是一个从有机思想向非线性思想过渡性的人物。在提出了新陈代谢理念与共生哲学之后,20世纪90年代,他将非线性科学的概念开始移植到他的建筑思想之中,如黎曼空间、非布鲁巴基体系、分形几何与耗散结构论。黑川的思想源于他的实践,在20世纪有机建筑发展中,黑川对有机建筑的贡献是他对生命原理的阐述,同时其共生哲学将有机思想拓展到一个更广的领域。
五、设计结合自然与生态思想
《设计结合自然》是一部系统的生态设计论著,其理论深度与覆盖范围已经远远超过赖特的时代。麦克哈格秉承了赖特的整体性思维,阐明了自然演进的历程,研究了大自然中生命与非生命的物质形式,指出适应的结果,证明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如果说早期的建筑师有机设计的灵感来自对大自然的感悟与生物学的启发,那么麦克哈格的生态学观点则是整体地阐述了自然环境的深刻内涵,是有机建筑观演变的跃迁。
针对二分世界、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说”,麦克哈格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反对人类征服与控制自然的态度与传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提倡把自然作为生命的源泉、诲人的老师、神圣的场所来维护;要求人类去不断地发现自然界中存在的还未被人类掌握的规律;主张人类是宇宙的同居者,将人和世界结合起来观察和判断问题,人类应该放弃那种简单孤立地看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放弃已经形成的人类自我毁灭的习惯,而将人和自然潜在的和谐表现出来,通过理解和尊重自然而从事设计。
麦克哈格从宏观的系统角度建立了生态设计模型,并提出了生态的价值体系,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我与它”转向“我与你”,进而发展到“我们”,[5]并以这样一个价值观去诊断经济系统、法律系统与医疗系统,如对医疗事业,他指出不仅是关心医疗本身,必须更关心创造健康的环境。继麦克哈格之后,一系列关于生态建筑或生物建筑的发展趋势在逐渐走向成熟,1979年美国加州西姆·范·德莱恩提出《整体设计》的主要宗旨:整体设计需要把在研究自然体系的生物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对人们所处环境的设计当中,从而进行建筑学和生态学的整合。西姆借用了“负熵”的概念,即所有能够吸收并转化为能量的生命过程的总和——是生命和文明的基础。如果没有复杂的自然系统来储存和转化能量,所有的太阳能都会像寂热那样损失掉,生命将无法维持。1984年,南茜·杰克·托德提出了生物学设计的新兴规则:有生命的世界是孕育各种设计的摇篮;设计必须遵循而不是违背生命法则;设计必须受生物学公平原则的制约;设计必须反映生物区域性;建筑项目必须使用可再生能源;设计应该能够在生命系统的整合中生存下来;设计应该能够与自然世界一起进化;建筑和设计应该使地球重返健康;设计应当遵循神圣的生态关系。
六、新有机建筑观
英国学者戴维·皮尔逊在《新有机建筑》绪论中,对发展中的有机建筑作了如下的陈述:“直线与直角构图的建筑模式之所以在20世纪占据了统治地位,是由于大工业时代唯物主义价值观作用的结果,后工业时代在催生出一个新的世界;它同时也是一种更为古老的智慧的重现,有机设计观念的再生为思想带来了新的自由,也为未来带来了希望。”皮尔逊进一步阐述有机建筑,他认为有机建筑将以一场新的国际运动形式而再生,该运动将尊重自然,以新的形式表达自然本身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戴维·皮尔逊结合其有机思想,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有机建筑与设计盖亚宣言》,这个宣言的提出也标志着继赖特、贺林之后,“新有机建筑”概念得到了完整的诠释,也是对当代发展着的有机建筑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表达。皮尔逊的盖娅宣言似乎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理想的殿堂,生活在有机建筑时代中的人们幸福健康、充满朝气和欢乐,并伴随着音乐的韵律诗意地生活。皮尔逊继承了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并充满着时代的乐观精神。他列举了大量的有机建筑案例,记录着一个时代建筑师的智慧与实践,并探讨了未来的有机建筑及其设计方法。皮尔逊从根源与观念、自然与形式、几何与环境三个方面叙述了有机建筑的灵感源泉,并运用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赋予有机建筑新的内涵。
七、非线性有机建筑观
从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贺林的有机建造、黑川的共生哲学、麦克哈格的生态思想以及皮尔逊的新有机建筑观,这些思想的延续与转化构成了一个丰富、生动的有机建筑演化的纽带,使有机建筑思想从赖特个人的建筑观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系统化特点的有机建筑思想体系,从而构建了一个与现代主义建筑及其后续发展相平行的有机建筑纽带,并形成20世纪建筑发展总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非线性科学本身是关于大自然的科学,建筑界对非线性科学的解读与转译自20世纪70年代始便着手进行。彼得·艾森曼运用分形几何设计的哥伦布视觉艺术中心与法兰克福生物研究中心、斯蒂芬·霍尔在阿姆斯特丹设计的办公综合体与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宿舍、盖里的毕尔巴赫美术馆以及伊东丰雄设计的仙台媒体中心等一系列作品从侧面证明了非线性科学指导下的建筑思考与实践,这些建筑师非常清晰地理解非线性科学的内涵,但转译的方式亦各不相同,有追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建筑方式,有运用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与嵌套性去解构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有对自然进行艺术性提炼与升华,还有从人的行为非线性特征着手于展开设计与创造等等。笔者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将这些非线性设计思想与实践称之为“碎片”,从某种意义上是混沌学中的初始值,并坚信这些“碎片”将会不断的集聚能量与信息,从目前的单一行为以及相应的无序状态而逐渐汇聚形成一个庞大的非线性有机建筑集,并不断从散点状态向聚合方向发展,从子系统发展到整体系统,最终形成一个有机复杂的巨系统。建筑沿着有机的方向汇聚非线性的内涵,吸收无尽的自然能量并转译成有效的设计,从而创造深度有机的建筑作品,为人类和所有生命形式的整体健康与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8世纪生物学的崛起培育了有机建筑萌芽的土壤,赖特播下了有机建筑思想的种子,从此在20世纪建筑发展的历程中有机建筑这棵幼苗在茁壮成长。当现代主义建筑逐渐衰微,有机建筑不断与新的学科嫁接从而形成复杂的有机建筑内涵。建筑发展从有机共生到生态思想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认知的进程。如果说在20世纪上半叶有机建筑还是一种另类传统的话,那么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机建筑思想则不断走向主流,其原初的含义不断拓沿,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使有机建筑思想向更高的层级跃迁,使非线性有机思维观得以充分的科学认证,人们从牛顿的机械决定论中走出,逐渐认识到欧几里得几何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局限性,分形几何学与拓扑几何学等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逐步在建筑中得以应用和推广,使人们对建筑的认知走向新的高度与广度。伽利略、牛顿、笛卡尔、欧几里得等所汇聚的线性科学观被确认只是整个非线性科学的局部与短程现象,而非线性科学中的耗散学、协同学、突变论、混沌学与分形几何才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复杂性科学。在该背景下,有机建筑学之树将演变成有机建筑之林,并生成为复杂的非线性有机建筑之网,从而使传统的建筑学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将会使创作主体重新认知建筑系统内部那些滞后因子,难以改变的思维惯性与设计过程的简单性原则,并将建筑系统与复杂的大自然系统、人类文化系统联系起来,建立新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非线性有机建筑观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演化的过程,它吸取了传统有机建筑观的精华并使之纳入非线性海洋之中。建筑师以开放、豁达与整体的眼光领悟世界,去创造具有生命价值的有机建筑。非线性有机建筑观以有机建筑设计为起点,重新打通建筑整体走向的路径,并引领建筑学走向一个更加有机的世界。
参考文献
[1]戴维-皮尔逊.新有机建筑[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
[2]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49.
[3]Eberhard syring.Jorgc.kirschenmann[Scharoun]Germany:TASCHEN.8.
[4]黑川纪章.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7-13.
[5]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79.
[6]查尔斯-詹克斯,卡尔-克罗普夫.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33-140.
有机建筑 篇2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新建建筑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及其特征
采用Tenax/SPME富集结合GC/MS分析,对21所初装修和13所精装修新建建筑室内空气中VOCs进行测定,分别检出74种和58种污染物.对比了不同类型建筑室内VOCs组成的特征,指出了胺类物质主要来源于初装修使用的各类建筑材料中的化学填加剂;而芳香族化合物则和装修过程中使用的涂料以及胶粘剂等化工产品有关.同时对检出频度和浓度较高的.组分和VOCs总量分别进行了定量,其中初装修一组和精装修一组甲苯和二甲苯浓度均值分别为115.7μg/m3和122.9μg/m3、338.2μg/m3和289.4μg/m3;苯和乙苯在两种类型的房屋中浓度变化不大,初装修一组为16.μg/m3和60.4μg/m3,精装修一组为19.3μg/m3和73.5μg/m3;а-蒎烯在初装修一组检出频度(P<50%)和浓度水平(13.5μg/m3)均较低,在精装修一组中检出频度(P>85%)和浓度水平(61.5μg/m3)均有大幅增高;初装修一组VOCs的平均浓度为435.7μg/m3,而精装修一组平均浓度为815.9μg/m3.结果表明,精装修VOCs浓度一般比初装修VOCs浓度高2~5倍左右.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年,卷(期):21(5)分类号:X831关键词: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新建建筑 挥发性有机物
活性有机建筑小论 篇3
一、有机建筑属性
通过对赖特作品和思想的总结, 有机建筑的特征也有规律可循, 其属性如下:
(一) 有机建筑是“自然”的建筑
赖特对大自然非常崇敬, 自然的建筑即适应其环境的建筑。特定环境形成特定建筑, 它是环境天然的一部分, 并可为环境增色。如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流水别墅, 像植物一样从地上生长出来, 同周围的自然环境密切结合, 自然而然。
(二) 有机建筑是由内到外的建筑, 其准则是“形式和功能合一”
赖特提出的“形式和功能合一”, 认为形式可以超越功能。建筑功能首先影响建筑形式, 为适应建筑所处的特殊环境, 建筑形式又要因此而变, 形成内外限定的建筑形式。
(三) 有机建筑理论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性能和外部形态
赖特主张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 真实地体现材料的本来面目, 而不能歪曲它。认为每一种不同的材料要求不同的处理, 如流水别墅和西塔里埃森石材和木材都恰如其分地展现材料的纹理、色彩和工艺。
(四) 有机建筑是生态的建筑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来源于他对自然界有机生物的观察和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深刻理解, 他的大多数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 极富个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善待地球, 尊重自然。
二、医疗建筑属性
医疗建筑具有特殊的使用人群、医疗流程和社会功能, 对周边环境、内部空间、建筑材料和建筑形态都有其特殊的要求, 这些要求又与有机建筑的属性不谋而合。
(一) 医疗建筑需要“自然”的环境
医疗建筑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就医治病的场所, 患者在医疗器械和医生救治方案之外, 需要借助优美的环境来辅助治疗, 所以医院选址必须选择环境相对幽静, 品质优良的地段;医院用地内部必定建设优美的环境供患者欣赏和游玩放松, 此建筑必定是“自然”的建筑。
(二) 医疗建筑外部形态, 主要由其内部特殊的功能要求来决定
医疗建筑的形式具有特殊性, 其外部形态主要由其内部特殊的功能要求来决定。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医疗主街是众多医院的显著特征;病房楼因患者视觉心理等原因, 病房外观具有统一性;门诊科室等房间因医患分离设置也特征明显。这是医疗建筑的内部功能特点。外部则受病房采光、视觉景色、通风和方便清洁等要求限制。建筑形式是内外部特征的反映。
(三) 医疗建筑为防止细菌滋生和方便清洁, 对建筑材料有特殊的要求
外部材料要考虑病人心理的因素, 也要选择不易积灰和方便清洁的材料;内部地面因使用者的弱者属性和使用器械等原因而选择防滑、防摔伤、耐磨等材料, 因器械频繁的碰撞, 墙面选择耐碰撞的材料;尤其是在洁净度要求高的区域选择无接缝、光滑、耐碰撞, 耐久的材料。在医疗建筑中, 材料发挥了其最优良的品质, 材以致用。
(四) 医疗建筑是生态的建筑
医疗建筑因患者的弱者属性, 在室内外品质方面要求严格。室外优良的环境是患者放松辅助治疗的要求;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又是患者治疗的必要条件, 室内外的生态品质必然打造生态的建筑。
以上医疗建筑的属性与赖特有机建筑的属性严丝合缝, 不谋而合。
三、医疗建筑的有机建筑属性
然而医疗建筑还有不同的需求和属性——
(一) 整体性
医疗建筑中功能与功能之间, 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不能割裂开来, 是互相关联的, 因而, 某一个医疗单体是一个整体, 某个医疗区域更是一个整体。建筑单体内, 中心供应为手术部提供用品和处理废品;重症患者需要从ICU最便捷地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的重症患者也要迅速进入ICU;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复杂的网络。建筑群组之间, 门诊的患者频繁地往返于检查和诊室之间, 这是一种网络联系;急诊的患者需要及时的检查和入住病房;住院的患者要往返于检查、手术部和病房之间, 外部的顺畅交通和环境又为建筑服务, 整个区域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
(二) 系统性
不同的医疗功能形成不同的系统, 综合医院有各种医疗功能, 各个医疗功能内部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而整个医院又是一个综合系统。每个医疗区域因医疗功能的不同而要求有不同的空间大小和组织形态;不同医疗区域之间因相互的医疗需求和隔离而关系各异, 诊断与检查之间有频繁的联系, 相对较近;有传染源的区域相对隔离或与其他区域较远;有特殊洁净要求的区域独立或特殊措施处理。
(三) 不可更改性
合理的医疗区域一旦形成系统, 便具有不可更改性。因为建设调试完成后的医疗建筑是一台运行正常的机器, 而医护人员和患者一旦就位, 它就是一个活的生命, 不可更改。这也是活性有机体与机器的区别。机器损坏可以通过更换零件重新启动, 而活性有机体一旦损坏, 整个系统可能停止, 整体可能死亡。医疗建筑任何一个部门停止工作, 势必影响其他部门的工作, 而整体的停止, 就是活性有机建筑。
四、结束语
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 篇4
2|流水别墅透视,笔者自拍
3|丽江古城街景,笔者自拍
4|奇异吸引子图示,源自ELcroquis—STEVENHOLLⅡ,OFICINAS D.E.SHAW&CO
5|匡溪自然博物馆,源自ELcroquis—STEVENHOLLⅡ,OFICINAS D.E.SHAW&CO
6|阿尔伯特博物馆,源自Daniel Libeskind THESPACE OF ENCOUNTER.UNIVERSE
7|辛辛那提视觉艺术中心,源自《彼得·埃森曼作品集》,天津大学出版社,天津,2003
8|福建武夷山庄,源自网络
“非线性建筑将在复杂科学的引导下,成为下一个千年一场重要的建筑运动。”
——查尔斯·詹克斯
非线性思考的缘起
接触非线性科学的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6年在美国主修设计课期间,彼得·埃森曼在授课中强调运用分形结构取代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构成进行概念设计。埃森曼似乎对分形几何作为大自然几何的概念并不感兴趣,而是对分形几何所具备的自相似性与尺度缩放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情有独钟(图1)。设计过程与最终的成果是震撼的,课程让学生反思构成传统建筑欧几里德几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现在回顾起来,埃森曼的授课种下了非线性思考的种子,使得曾经根深蒂固的建筑认知产生动摇。
1992年的圣诞节期间,驱车至费城的熊跑溪,对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的现场体验是刻骨铭心的。充满诗意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建筑场所感、轻灵与飘逸的内部空间以及出色的结构设计与细部设计,几乎完美无缺(图2)。也许可以这样演绎,如果你从来没有去过流水别墅,你真的很难理解有机建筑的真正涵义。这次的体验促进了挥之不去的有机思考情结,以致在近几年对有机建筑的思考不断更新。曾经以“新有机建筑”、“后有机建筑”、“演化中的有机建筑”、“非线性有机建筑”等概念进行一系列写作思考与教学实践。
1999年赴云南丽江实地考察,古城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进一步促进对现代建筑与当代城市的反思。远处的雪山、川流不息的流水、诗意的营造、清新的空气、美妙的东巴音乐、纯朴的民风(图3)。古代人似乎是在不经意间、自发营造有机城市与建筑,这似乎是当代人所望尘莫及的。如何构建满足当代人生活的场所与空间成了在此之后思考的主题。
2001年,因慕名阿尔托而去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访问学习,这次造访对建筑的认知产生质的变迁。芬兰寂静的文化造就了其惊人的建筑成就,普通市民对于陌生人的热情、好客、无防范意识,在笔者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文化造就城市与建筑,优秀的城市建筑空间净化了人的心灵,芬兰建筑的人性化设计与整体品质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它国家。地域性、人情味与自然的亲和性,反映在芬兰建筑的各个层级上;敬业精神、非标准化设计、场所的整体性把握、精致的细部设计以及材料的选择,反映了整个文化与设计的整体性关联。
在赫尔辛基的建筑书店中偶然发现的戴维·皮尔逊撰写的《新有机建筑》,通过阅读逐渐形成了有机建筑思考的主线,作者如是说:“今天,通过对自然界各种形式的细致研究,依靠非线性几何和计算机建模技术让人们能够向新兴的非线性有机建筑学领域进军,这是一个充满刺激,并且至今为止人们知之甚少的世界。”偶然的发现,随意的阅读,在赫尔辛基城市的亲身体验促成了非线性有机建筑的后续思考。
非线性理论与建筑实践
自上世纪中下叶以来,非线性科学作为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新兴科学,成为一个跨越多学科的横断学科,其理论影响逐渐超越动力学、热力学的范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学、哲学、生态学等各个领域,开创性地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普遍规律联系起来。混沌、分形和孤粒子被认为是非线性科学的主体,随着研究的深入,自组织、耗散结构、协同学以及诸多针对复杂性的相关研究将非线性科学推向世界的各个层级,突破了线性思维对人类的束缚。
许多著名建筑师在试图打破建筑创作思维僵局的同时,将视野转向应用非线性科学带来的新思维、新方法。非线性理论成果通过在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广泛传播,已逐渐渗透到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建筑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实践融入了非线性思想。
斯蒂芬·霍尔在美国匡溪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加建过程中运用“奇异吸引子”图式进行建筑流线设计,是混沌理论在设计中的应用(图4、5);丹尼尔·李伯斯金的阿尔伯特博物馆设计是分形几何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范例(图6);伊东丰雄的仙台媒质机构通过“树状柱”与结构的开放式设计,诠释了一个“充满如树枝一样无限延伸的空间”,以人的行为规律为出发点,消解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确定性空间观;彼得·埃森曼在其后期作品中,放弃了在形式与功能之间、形式与先验之间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尝试通过各种叠加与置换方法创造具有相当不确定性与弱联系的建筑空间(图7)。
有机建筑研究与实践
有机建筑是鲜活的传统,赖特将其推向新的高度,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戴维·皮尔逊认为在新千年里,一个更为整体有机的世界形象正在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新的形式表达自然本身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这种新的令人兴奋的变革就像一场冲击波,正在席卷世界,并将改变21世纪的建筑与设计。有机建筑的定义很多,但归纳起来,是指建筑师放弃传统线性思维,以自然为源泉,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内在关联性,在建筑内部诸要素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取得整体协调性。
国外关于有机建筑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继赖特之后,芬兰建筑师莱姆·比尔蒂拉、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英国建筑师史蒂文·约翰逊等很多著名建筑师均热衷有机建筑实践,设计了很多优秀作品。皮亚诺在上世纪90年代设计的特吉巴欧文化中心,通过模拟气流分析与风洞试验以利于自然通风与减少荷载,通过降湿、降温以适应气候,是有机建筑发展观的代表性案例。史蒂文·约翰逊1999年设计的森林屋,利用气流发电,直接从太阳获得热量与能源,考虑野生动物廊道,是有机建筑在技术层面与生态、可持续建筑链接的一个代表作品。另外,尼古拉斯·格雷姆肖在本世纪初建成的伊甸园工程,节约材料和能源的新技术以利保护环境的运用策略,亦是一个很好的实例。经过数百年尤其是上个世纪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建筑在空间形态、适宜技术以及与生态系统的衔接等层面,已达到可操作层面,虽尚未普及,但对我国未来建筑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地域性建筑研究与实践
地域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从未间断过,然而理论与实践结合且迅速发展阶段则源于上个世纪。在理论上,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已逐渐成为主流,芒福德、楚尼斯与弗兰姆普顿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1950年代美国的东西海岸曾进行过一场激烈的学术论战,地域主义思想建筑师认为,二战后的地域主义并非民间或民俗复兴,从赖特与阿尔托那里可获得比柯布西埃更多的文化内涵。地域主义思想与方法的基本策略是从地方与场所中提炼要素,从而弥补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同一和统一性的不足,其源泉和启发来自于场址的文化传承、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营建结构与构造系统及由此演化生成的营造美学法则。六七十年代以来,地域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已形成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博塔、西扎、安藤忠雄、巴拉甘、柯里亚等著名建筑师从地方要素入手进行独创性的建筑实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中国,对地域性建筑实践的学术性研究,天津大学邹德侬曾作过系统的总结与归纳,曾坚在《多元拓展与互融共生》一文中提出“广义地域性建筑”概念,系统地总结了传统地域性与广义地域性建筑的艺术特征、观念与设计特色。戴志中的《现代山地建筑接地诠释》借鉴传统山地建筑“接地”手法研究的成果,总结了“接地”设计策略。东南大学张彤著有《整体地区建筑》,从自然、文化与技术三个方面探讨地区建筑,并提出整体地区主义思想。在中国版图上按地理位置划分,从热带、亚热带到寒冷地带均有学术机构进行深入的探讨,如岭南建筑、寒冷地区建筑研究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但问题的症结在于成果的应用性不乐观,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重形式,轻内涵,应用性研究缺少社会整体机制的推动,技术支撑与学术研究脱节。地域性建筑实践在我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如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福建武夷山庄(图8)、甘肃窑洞建筑等。中国青年建筑师亦在此方面作出了探索性实践,如刘家琨执著地追求乡土建造智慧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在艺术家工作室系列建筑设计中运用了当地的乡土性材料与工艺;清华大学李晓东在丽江设计的玉湖完小学校(图9),对当地传统、建造技术、建筑材料以及资源进行了整合研究,并与设计融为一体,对环境、社会和建筑保护进行了新的诠释。
结语
将非线性科学理论与方法和有机建筑、地域性建筑研究相结合,对建筑学领域进行拓展性研究,突破传统建筑观念的风格与形式之争,走出线性思维设计模式,探讨非线性有机建筑理论与方法,构建新的建筑思维框架,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在设计研究中,提炼有机建筑发展演化规律,指出通向非线性设计的路径,对非线性理论进行转换性研究,从而实现设计策略与方法的修正与创新。通过学科交叉研究,以全新的视角透析建筑的诸多要素,对几何体系、场所精神、空间设计、形式与建构进行结构性梳理,并运用当代精神对人类持存的生活世界进行新的诠释。
在世纪之初,各种迹象表明,传统的建筑学思维、方法与原则正面临一场严峻的挑战。建筑学发展之路上一场新的综合正在显现,非线性有机建筑是这场综合的始点。
9|玉湖完小学校,笔者自拍
摘要:将非线性科学思维引入建筑学领域,反思传统建筑机制,倡导非线性有机建筑观。应用非线性、有机建筑与地域性建筑理论与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构建非线性有机生活方式。
关键词:非线性,有机性,地域性
参考文献
[1]戴维·皮尔逊.新有机建筑[M].董卫等译.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项秉仁.国外著名建筑师从书--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魏诺.非线性科学基础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亚历山大·楚尼斯.批判性地域主义[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7
有机建筑 篇5
有机建筑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1、建筑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特别突出视觉和艺术的统一, 常以母题构图贯穿全局;2、空间的自由性、连贯性和一体性。主张“开放布局” (Open planning) ;3、材料的视觉特色和形式美;4、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主张从事物的本质出发, 提倡由内而外的设计手法。
流水别墅 (Falling water House) 是有机建筑的代表作。有机建筑崇尚自然, 强调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自然是有机建筑设计的灵感之源。有机建筑与造型理论由“自内设计”理念也有密切的关系。有机建筑设计中所彰显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对当下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有相当重要的启示意义。
流水别墅
流水别墅, 亦称考夫曼别墅, 是天才建筑设计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 (Frank Lloyd Wright) 和一个热爱自然和艺术的富翁爱尔加·考夫曼 (Elgar Kaufmann) 建造的, 它坐落在宾夕法尼亚州西南地区熊跑溪峡谷 (Bear Run) 中。
流水别墅把建筑、森林、溪水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别墅的独到之处不在于富丽堂皇、也不在于宏伟壮观, 而在于设计者试图把人的居住环境与自然完美交融的奇特构思。
流水别墅并不高大只有三层, 面积约为380平方米。每一层都像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托盘, 支承在墙和柱墩之上, 一边与山石连结, 另外几边悬伸在空中, 各层托盘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 向不同方向远远近近伸入周围的山林环境。别墅各层有的地方围以石墙, 有的地方是大玻璃窗, 有的地方封闭如石洞, 有的地方开敞轩亮。溪水由阳台下怡然流出, 建筑与溪水、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很有诗意。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 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 内外空间互相交叉、交融。这种不破坏自然, 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也是赖特“有机建筑”设计理念的充分体现。这种建筑与其说是别墅, 不如说是件艺术品。
天文台上的宇宙住宅
这座号称宇宙住宅 (Universe House) 的度假住宅坐落于墨西哥的Roca Blanca, 由墨西哥艺术家Gabriel Orozco设计、建筑师Tatiana Bilbao建造。宇宙住宅的灵感来源于1724年在印度德里所建造的Jantar Mantar天文台, 在无限开阔的海景的衬托下, 其拥有的独特气质令人惊叹。
宇宙住宅建在一块俯瞰太平洋的大岩石上面。观景台上面的温泉池是这个这栋房子的焦点所在, 居住者不仅能享受温泉, 夜空的美景也能同时尽收眼底。这座墨西哥现代建筑技术简单, 材料也仅仅是预制混凝土、预制板、木板以及石灰。它包括两个卧室、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 且都对户外开放式的。在起居室内, 海景以及日落日出的美景一览无遗。屋内设计并不奢华, 简单得似乎有些简陋, 但却充满了生活的味道。位于观景台上的游泳池是这座住宅的最大特色。
Edge住宅
“Edge住宅”是由保加利亚建筑事务所STARH stanislavov architects完成的。这是一座位于Varna郊区密林中的独栋住宅, 其位置临近大海。建筑独特的平面形状, 让人联想到海螺壳。朝南的通高玻璃幕墙让所有功能空间都朝向大海。一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沿锯齿形平面形成了几道垂直长窗, 南立面的深屋檐和周边树木起到了遮阳作用。建筑分为上下两层, 二层主要是私密的卧室和浴室, 所有的公共功能区都被放置在巨大的类似工作室的首层空间中, 两个楼层由一个单跑楼梯连接。
树林木屋
树林木屋, 又叫威尔金森豪宅, 座落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片森林中。它是由美国建筑师罗伯特·哈维·奥赫兹设计建造的。这座树林木屋开建于1997年, 2004年完工。房屋的主人是一名音乐爱好者, 他不仅要求住宅与自然环境和谐交融, 并希望可将大自然的美妙旋律融入至生活中, 并能拥有音乐的灵魂。奥赫兹不负所托, 用了整整7年时间才完成了这栋豪宅的设计和施工。这座房子建在一个陡峭的斜坡上, 屋檐紧贴树枝, 让人在每天早上都可以沐浴在树林的清新空气中品味香浓的咖啡。
这座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曲线的运用。在这个弧度优美的屋顶下, 是住宅中的生活区域。屋外绿荫浓郁, 露珠零落。树林木屋既是建筑, 又是艺术品。其独特的设计和与外界环境的完美融合, 越来越受到建筑爱好者的关注。
台北竹编有机建筑C I C A D A
台北竹编有机建筑CICADA是由芬兰建筑师马可·卡萨格兰 (Marco Casagrande) 2011年设计的。该作品荣获2012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Red Dot Award) 。
CICADA是一座临时搭建的户外展示作品, 长34公尺、宽12公尺、高8公尺的竹编笼, 室内空间270平方公尺, 是马可·卡萨格兰在2007年旅居台北三芝期间, 住在颓圮荒芜的制茶工厂内, 受到占领废墟的昆虫的启发而尝试的建筑之方法。其以竹子作为组编材料, 将回收的建筑废料、水泥和碎玻璃铺陈内外地表, 等到展览结束后所有材料又回归天地。
竹编主体周围种上牵牛爬藤植物, 依随时序变换有机衣裳, 为川流不息的人潮乍现一道绿光。走入内部, 炙热的烈阳突然减灭, 城市的嚣闹渐消。这里很自然地成了都市忙碌之人回归自然的“小宇宙”, 一个放空身心的宁静之所。
喜玛拉雅中心
喜玛拉雅中心整体建筑设计由国际著名日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亲自主持, 坐落于中国上海浦东芳甸路、樱花路、梅花路和石楠路围合地块, 是由地产证大集团精心打造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商业项目。
喜玛拉雅中心占地超过3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由证大·大隐精品酒店和证大艺术酒店、喜玛拉雅美术馆、大观舞台和商场共同组成。
喜玛拉雅中心建筑整体由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自然质朴的“异型林”构成。喜玛拉雅中心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 而是一座雕塑、更是一件艺术品。尤其是“异型林”结构部分, 承载了喜玛拉雅中心的艺术性, 不仅从外形上, 更从内涵上将艺术的渲染力源源不断地扩散到整个建筑, 使整座建筑的魅力随异形体不断生长。“异型林”犹如从地下自然生长出的“林”, 支撑起整个喜玛拉雅中心。因此, 异形体在设计和建造时的工艺要求非常严格, 不仅要达到建筑设计的美观, 更要科学而严谨地考虑自然力学。
在矶崎新先生的设计理念中, 喜玛拉雅中心的异形体部分, 应该富有质感, 且浑然天成, 不经刻意的修饰。运用古老中国哲学精神,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淬炼出属于当代中国的生活美学指标, 旨在打造体现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的生活与服务。
绿色学校
绿色学校, 是由PT Bambu建设的一个大型试验场, 它坐落在巴厘岛的西邦卡贾横跨Ayung河两岸的可持续性校园中, 在原生植物、树木与可持续性有机花园共同生长的茂密丛林里。它是在环保人士和设计人约翰和辛西娅·哈迪希望能推动社区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下设计建造的。PT Bamb是一家以推动将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从而取代对雨林的进一步消耗的营利性设计和建造公司。校园有多种能源供给, 包括竹屑热水和烹饪系统, 水电涡轮发电机和太阳能板;建筑有教室、体育馆、集会场所、教师住房、办公室、咖啡馆和浴室等。一些在建筑上很重要的空间, 从多层的社区集会场所到小很多的教室都是校园的特征。当地用可持续的方法种植的竹子, 以创新或试验性的方式使用以证明他们在建筑上的可能性。绿色学校获得了阿迦汗建筑奖19项提名。
旧金山Millvalley木屋别墅
旧金山的“Millvalley木屋”是由Feldmanarchitecture设计的。建筑师在旧金山Millvalley (米尔谷) 一座原有住宅基础上加建了两个体量, 作为工作室、瑜伽房和私人客房使用。“Millvalley木屋”的设计概念是将木结构建筑与陡峭的山坡相融合, 让建筑物隐没在树林之间,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基地的影响。建筑为居住者提供了不同的观景视角并增加了与树林环境的紧密度, 顶层小屋与树冠相连, 屋顶花园上还种植了各式各样的开花植物。巨大的落地窗和可伸缩玻璃门让室内空间向户外自然环境开放, 建筑物本身在自然与人造物间保持了和谐的平衡。
台中市会展中心
受台中市政府和台湾土地开发公司委托, 北京MAD事务所最近完成了他们在台湾的第一个项目——台中市会展中心的方案设计。这是一组连绵起伏的建筑群落, 褶皱状的“山体”模糊了建筑、景观和城市公共空间的界限, 构成一幅展现东方自然精神的未来世界。方案传承了中国对建筑群体和空间序列追求的传统, 并把东方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气质贯穿于其中。在这个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中, 重要的不再是某个建筑单体本身, 建筑物的形象是统一化的, 而他们所围合的空间则成为主体, 那是一种在空气、风、光线之间形成的自然秩序, 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有机建筑 篇6
“有机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和相关的建筑实践将生态的建筑设计思想从现代建筑所强调的机器美中凸显出来, 让建筑师开始重视环境和建筑的关系。该理论源于美国建筑师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 (organicarchitecture) 强调建筑的内在生成机制。赖特对自己的“有机建筑”的解释是:“有机”二字不是指自然的有机物, 而是指事物所固有的本质。“有机建筑”是按着事物内部的自然本质由内到外创造出来的建筑, 是要与时代相适应、与基地相适应、与人相适应的建筑[1]。虽然赖特的有机建筑在形态上大多依然采取现代建筑的线、面、体构造方式, 但他对建筑基地环境重视和对天然建筑材料的应用依然促使了建筑师认识到生态学思想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数字时代的材料与建造技术
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建筑的数字化时代。自弗兰克·盖里整合了建筑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 首次将机械制造软件CATIA带入建筑设计领域;到扎哈·哈迪德整合了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将建筑师的造型能力释放出来, 发展了数字化几何, 让建筑的雕塑感和形式美得以实现;数字化建筑设计与建造已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材料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师对复杂形体的创造和实现能力。在此之中材料和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对建筑形体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上海E-grow公司为例, 该公司所研发的以蜡作为翻模材料的模具制造技术, 实现了模具材料可循环利用, 使得复杂建筑形体的建筑构件少量而多样化的需求得以满足[2]。广州歌剧院剧场内部装饰、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等知名项目的室内装饰、天花吊顶、外立面幕墙都通过该技术得以实现。
然而, 面对过去20年间众多的建造技术成果, 复杂夸张形体的技术实现已成为当下成熟的技术之一, 不再是数字化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面对越来越高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如何充分的利用材料性能特点, 将建筑形式的创造与材料的特征相匹配, 实现类似生物有机体般的高效结构性能, 进而降低建筑能耗, 成为当下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材料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基于材料的建筑计算设计应运而生。
数字时代的“有机建筑”
美籍华裔建筑师崔悦君是“进化式建筑”的发起人, 他总结的自然形式有着这样的一些原则: (1) 最小限度地使用材料; (2) 通过选用合适的形式来分散和有侧重地分布内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强度; (3) 用最小的表面积来创造最大的容量。数字技术正在帮助建筑师实现对自然形式的向往。以最少材料承受最大荷载同时创造最实用且丰富的空间形态, 这种与时代相适应的, 与技术相适应, 与材料相适应的建筑将成为数字时代的新“有机建筑”。德国斯图加特大学ICD研究室Achim Menges教授在基于材料的形式生成设计领域的成果给予我们对材料新的认识。ICD研究室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 开展了从包括生物材料研究、材料性能测试、编程、形式生成、力学测试反馈、优化设计, 到自动化加工制造, 集合装配等多个环节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其设计基础多来自于对自然生物的材料和结构研究。
以松果为例, 松果的特殊木质材料具有独特的湿敏特性, 作为松树存放种子的功能器官, 松果的鳞片随环境湿度变化而张开或闭合, 从而起到保护种子, 并使种子在适当时机脱落的功能。有数据显示, 一个松果的鳞片一生中要经历40次以上的开启与闭合动作。该功能与建筑的窗户十分类似, 需根据室外的环境变化而调节开闭状态。ICD研发了类似松果木材属性的复合木质材料, 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良好的湿敏性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弹性。如图2所示, 该材料在空气相对湿度为40%时处于平直状态, 而当相对湿度达到70%则彻底弯曲。
在此基础上, 过去几年中Menges教授与其团队基于该材料的特殊性能探索该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这种智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无疑也将推动建筑设计在形式上的创新。HygroSkin -Meteorosensitive Pavilion (图3) 的设计采用类似于细胞体组合的形式, 由多块复合木材构件拼装而成, 每块木构件之间通过挤压咬合的方式搭接, 先通过计算机模拟力学测试, 使形态满足力学要求, 再通过数控制造技术加工制造, 使该建筑无额外的支撑构件, 构造简单而精致。位于每块木构件中心的智能“窗户”, 根据室外环境的湿度变化而自动调节开闭状态, 不需要外界能量、机械或者电子设备控制, 实现了建筑表皮的“自主呼吸”功能。相对于机械结构智能建筑构件, 智能材料的特点在于其环境适应功能完全来源于材料的特殊内部构造属性, 无需额外的电信号和驱动能源, 是真正意义上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建筑”。
1 | 广州歌剧院内景 与 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 (图片来源:http://egrow.azurewebsites.net/projects/ )
2 | 湿感木材研发实验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4638 )
3 | HygroSkin-Meteorosensitive Pavilion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5612)
4 | ICD/IEKE Pavilion (图片来源:http://www.achimmenges.net/?p=4443)
“材料的属性、特质和行为现在都可作为设计中的重要出发点。材料在微观层面上的构成和宏观层面上的结构如今都可理解为材料在与外界连续的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性能属性[3]。”如何真正发挥材料的性能并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展现材料、形式、环境之间的的关系, 一直是ICD近年来研究的主旨。ICD/ITKE Pavilion (图4) 的设计就起源于一系列复合板材在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测试。设计师将测试结果以参数形式记录在计算机中, 以之为计算机仿真模拟的依据。材料不再是附属的装饰面层, 而是建筑形式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推力, 对形式的生成和优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木材这一古老的材料, 在材料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 成为具有高性能的环保纤维材料。这种采用最环保经济的建筑材料, 最符合材料力学特性的建筑形式, 满足最佳的空间需求的设计无疑也是最“有机”的。
小结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建筑设计工具的发展极大改变了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建筑师对“有机”的理解也经历了极大的变化。但“有机建筑”这一思考人、建筑、自然之间最和谐关系的建筑命题依然值得我们继续探索。如同济大学袁烽副教授所言, “建筑设计的表达与设计方法的操作过程正面临着空前的变革:设计作为表达空间概念的生成工具, 从原来的纯粹的空间美学性能 (Aesthetics Performance) 与简单逻辑关系逐渐转向复杂逻辑的表达及对性能美学 (PerformanceAesthetics) 的追求[4]。”
参考文献
[1].戴维·拉金.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大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7
[2].袁烽, 尼尔.里奇建筑数字化建造.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05
[3].Achim Menges Material Computation—Higher Integration in Morphogenetic Design Architectural Design 2012 216 16
建筑师赖特与其有机理念 篇7
之所以说赖特是时代的先知,是因为他有很多正确的预见,例如对城市集中的批评,对有机建筑的探寻,对文化、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些正是当今我们在现代主义和各种后现代主义困扰下所追求的自然。
1 反思现代建筑
1.1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出现,颠覆了过去的古典建筑和复古建筑形式,是一场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它的产生是有其合理性的。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房屋的大量需求就要求建筑简单实用、营造方便快速。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对于建筑的认识,新的材料与技术运用于建筑中,使得建筑成为一种工业化的产物(见图1)。
但是在现代主义长达40年对建筑设计风格的垄断中,其发展余地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缺乏装饰,形式追随功能,人们逐渐对这种单调、缺乏人情味的国际主义,形式上的减少主义感到厌倦。
因此,现代主义建筑,虽说是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催生出来的适合大生产的建筑形式,但是缺乏人情味的东西终究不能带来更多灵魂上的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本源的对自然与艺术形态的诉求越来越明显。
1.2 后现代主义建筑
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可以看作是对经典的现代主义的批判。建筑师除了完成设计对象,还要体现个人倾向(见图2,图3)。从这种程度上讲,后现代主义是对个人主义的一种复兴,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往往是浮躁的。
无论是复兴的古典主义,还是折衷主义、解构主义、装饰主义,往往都呈现出与经典的现代主义作对的态度。以攻击为目的的设计,用以标榜自己的独特,对于建筑这门昂贵的艺术,实属一种幼稚的行为。相比较现代主义虽然缺乏人情,却实实在在具有革命性而言,后现代主义显得那么经不起推敲。
2 有机建筑的发展
有机建筑的概念不是一个明确的阶段性概念,它似乎始终存在,但又始终没有像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那样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主角。赖特认为“有机”是事物固有的本质,有机建筑,是按事物内部的自然本质从内到外创造出来的建筑,有机建筑中,材料的本质、意图的本质以及实施过程的本质,都是不可缺少的东西,一目了然。
赖特的一生都在摸索建立空间意义和表达。从外部实体到内部空间,从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再到序列展开的连续空间,最后发展到自然组合的戏剧性整体空间。从最初的住宅建筑亲近大地,体现空间的内外连续,到晚期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几何螺旋,将空间连续发展到竖直方向,都是对有机形式的探索。赖特晚年的有机建筑趋向形式上的塑性和表现性,这种符合数理规律的几何性也是从功能上对有机性的体现。赖特评价自己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螺旋展厅设计时说:“在这里,建筑第一次表现为塑性的,一层流入一层,代替了通常那种呆板的楼层的重返,处处可以看到构思和目的性的统一。”
3 赖特的个性——众人皆醒我独醉
进入现代建筑的时代以来,出现了很多天才的建筑师,他们各自拥有各自独特的建筑语汇,各自的作品都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但是,除了赖特之外,其他功能主义派的大师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共通之处,存在着明显的师承或者借鉴的关系,他们围拢在一起握手言欢,而赖特却矜持地站在对面,不与他人为伍。
一个伟大的建筑师,其创作灵感必是源于生活,目标服务于居住者,最终成功尚需依赖于社会环境,但并不需要刻意追随某种流派,附会某种风格。近现代建筑史上不乏这样独特的大师,如高迪,阿尔托,安藤忠雄等,他们难以被归类或者贴标签,但他们的光芒又使得拥护者和批判者都欲罢不能。
赖特真正的价值在于他的建筑具有一种本分的性格,真实地显现出一个建筑师如何以自身所熟悉并具有真实生命力的材料,在依循机能的需求下,反映出当下环境的现实性与这样现实性中的美感可能,并在其中寻求生命个体与宇宙自然和谐关系的坚持态度。
4 人生观对赖特建筑风格的影响
由于幼年在舅父威斯康辛的农庄生活的经历,使赖特对大自然有着敏锐的感知,善于从自然中总结出规律,并通过模拟,抽象形式的提炼,应用到其作品中。草原式住宅低矮而水平伸展的形体实际上就是中西部广阔草原的模拟,让房间以一种自然有机的生长模式,越过窗户边界,融入或真实或幻想的远方地平线(见图4)。
而赖特生长的时代正是西方世界包括美国都市化现象最急剧的时候,他出生时都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4,而到他死时都市人口的比例已经增加到3/4,城乡急速改变,对于来自乡间的赖特极具冲击性。早期以乡村为背景的住宅案例中,他思索着建筑与大地的关系,但到后来开始与都市项目接触后,他便对美国城市的存在意义发出质疑。他所设计的位于他所鄙视的都会环境里的建筑,通常四周会以高墙围蔽,光源完全取自垂直上方的天窗,不愿意与四周环境沟通的姿态十分明显。联合教堂,古根海姆(见图5),整个美术馆的外形,几乎完全不能与既有的都市纹理配合,显示出其本人与都市格格不入的内在本质。
他这种反都市发展的理念,基本是与20世纪的都市化高密度现象和以工商业发展为目的的城市导向势不两立地抗衡着。因为赖特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生存,而都市根本上是违反自然生活方式的,并因此使得居住其中的人也不可避免地变得虚假起来。
5 赖特之于中国的启示
中国的地域建筑中也处处体现着对自然的崇敬与亲近。尤其是在中国的造园艺术中,追求“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至高境界,体现了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但当代中国的建筑也不可避免的流行“国际主义”,在面临新与旧、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协调关系问题时,赖特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一方面,我们应该注重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统一,将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肆意破坏平衡;另一方面,有机理念体现着开放创新的精神,我们在对待建筑时,不应因循守旧、过度使用传统形式,因为传统建筑所依存的时间和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单纯地仿照过去,就会如同后现代主义的复古主义那样没有实质意义。我们不应单纯地注重形式与功能相结合,或者盲目地跟从国际潮流,应该从传统哲学思想中,寻找中国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使得建筑做到形式、功能与精神的完美统一。
如此看来,赖特早在20世纪就已经认识到了有机的重要性,可以称为时代的先知。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再回顾,显现出一种人类思维的恒久价值性,尤其值得那些长期盲目追逐新奇与高科技现代建筑的人反思。然而,与其说赖特具有前瞻性,不如说他是看透了建筑的本源,而现在,我们正要回归本源。
摘要:针对现代建筑的功能、风格、特点进行了反思,简要介绍了有机建筑的发展及特征,对赖特的设计风格及有机理念进行了具体阐述,总结归纳了赖特的设计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以期引导国内设计师寻找中国建筑文化本质,重视建筑的形式,功能与精神统一。
关键词:有机建筑,地域性,天人合一,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阮庆岳.城市漂流关于三个城市的十二个建筑思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我的自传[M].纽约:迪尤尔.斯隆和皮尔斯出版社,1931.
[3]D.拉金,B.布鲁克斯.法伊弗,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当代建筑大师[M].米兰:利佐里出版社,1997.
[4]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之梦[M].于潼,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
[6]彭怒.美国的有机建筑及有机建筑释义[J].时代建筑,1996(5):21-22.
[7]吴麒,吴平祥.赖特与老子:心灵深处的共鸣[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39-40.
有机建筑 篇8
摘要:论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面对新的建筑思潮和和整饬社会现状的现实需求, 做为现代派建筑大师的柯布西耶和赖特在建筑领域的异同, 他们都主张要重视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反对复古等, 但在对待建筑的工业化问题上两者却大相径庭。
关键词:柯布西耶,赖特,理性主义建筑,有机建筑
参考文献
[1]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 (美国) .赖特论美国有机建筑[M].姜勇, 李振涛,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博奥席耶 (瑞士) .勒柯布西耶全集[M].牛燕芳, 程超,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约翰, 拉滕伯里 (美国) .生长的建筑[M].蔡红,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