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

2024-07-14

产业承接(共12篇)

产业承接 篇1

2000年5月, 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转移的决定》及8个配套文件, 推出了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在产业转移方面, 《决定》提出珠三角地区和广东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园, 在2008~2012年安排竞争性扶持资金500亿元, 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转移。这对欠发达地区来说, 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 产业转移事实上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政策实施得好, 可以刺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反之, 则可能带来不良的负面效应。欠发达地区作为承接方, 能否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产业转移的正向效应, 关键就在于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

因此, 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评价产业承接能力的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城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 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统计分析

1.1 指标的选取

产业转移涉及移出方和承接方, 因此, 考察承接能力也必须从移出方和承接方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就移出方而言,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可能会考虑承接方是否有完善的基础设施, 交通是否便利, 是否有足够的市场潜力, 其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等条件能否支撑所承接的产业等等;就承接方而言则需要对可以承接的产业进行选择, 这就要求承接方要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人才知识储备, 在承接产业以后, 承接方则需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劳动、资本和技术来支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 考虑到指标的简洁性和敏感性, 以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选取了如下16个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X1,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恩格尔系数X14,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 R&D占GDP的比例X16。

1.2 东西两翼、北部山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1.2.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以上16个指标的数据皆来自2011年的《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和各市2011年的统计年鉴, 以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公报。统计方法上, 本文运用SPSS和EXCEL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数据处理。

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 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 且它们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348%, 因此提取4个主成分即可较大程度地反映以上16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在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见表1) 中可以看到, 在F1因子上, 人均受教育年限X8, 公路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X9, 邮局密度 (所/百平方公里) X10, 城市化率%X11, 恩格尔系数X14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承接地的基础设施,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吸引力因子;在F2因子上, 人均GDP (万元) X2, 职工平均工资 (万元) X3, 信息化发展指数X7,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X13, 这几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信息化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选择力因子;在F3因子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4, 农村剩余劳动力 (万人) X6,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X12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生产发展能力和劳动力发展水平, 可称之为产业支撑力因子;在F4因子上, 工业成本费用利用率X5, 可持续发展指数X15这两项指标有较大载荷, 主要反映的是技术水平和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可称之为产业发展力因子。指标1和16在纳入较大载荷的主成分时, 对主成分的定义带来一定困难, 考虑到这个指标在4个公因子上的载荷都比较小, 因此在主成分定义和分析时, 已删去这两个指标。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利用回归法, 可以计算出12个城市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各个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的综合得分则可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四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乘以各个因子得分, 再进行求和便可求得。即:

由此计算出12个城市的各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和排名, 并将结果列于表2。

1.2.2 各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一个因子是产业吸引力因子, 它是产业承接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与承接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市场潜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这个因子的得分上, 排名靠前五位的分别是汕头、湛江、潮州、揭阳和茂名, 除了汕尾排名靠后以外, 粤东的其他三个城市都名列前五。这主要是因为广东实施双转移政策以来, 粤东地区采取了跨越式的发展模式,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这也恰恰是产业吸引力评价的主要方面, 所以粤东地区的3个城市在这项指标上能够名列前茅。

第二个是产业选择力因子, 产业选择力是指承接地政府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基础上对产业转移项目进行认识、判断、筛选的能力。在产业选择力的得分上, 欠发达地区中经济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茂名、湛江、清远、汕头、韶关仍然排在前列, 这些城市以较强的经济实力, 带动了科学技术研究和信息系统开发, 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这些优势使得它们能够在选择承接产业方面有更强的实力。

第三个因子是产业支撑力因子, 产业支撑力是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的关键内容。较强的支撑力既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要求, 又是转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在该项因子上, 湛江、汕尾、茂名、河源和清远都有较高的得分, 说明这些地区在劳动力供给, 生产效率水平、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 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汕尾, 在经历了2009年的“砍尾”发展以后, 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也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因此在产业转移上也有较强的支撑力。

第四个产业发展力因子是指产业承接地使转移进来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优势地位不断递进, 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和合理化, 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产业发展力因子上有较高得分的是茂名、云浮、梅州、阳江以及河源, 这些地区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可以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的优势, 包括成本要素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以及技术发展优势等, 对所承接的产业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 实现原有产业与承接产业的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在综合得分上, 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几个城市也仍然是位居榜首, 包括汕头、茂名、湛江和清远,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经济竞争力强劲的城市在产业承接上也仍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经济竞争力与承接能力始终是两个不同的衡量指标, 像梅州、潮州这些经济发展稍微落后的城市在承接能力上也能够有相对较高的得分, 反映出了这些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以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发展后劲。

2 结语

从实证统计的数据上来看, 各个城市在产业承接各项能力及综合能力上都各有优势和缺点,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各个城市只有根据各项能力的高低, 有的放矢的进行提升和改进, 才能整体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1) 提升产业承接能力必须均衡发展产业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以及发展力, 这就要求加强产业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发挥比较优势, 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 增强产业转移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接纳转移产业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相关支持性产业,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并充分完善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 扩大产业规模, 提升产业结构, 增强产业发展力。

(2) 要做好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基础设施体现了承接地的投资硬环境, 它是增强产业吸引力、支撑力和发展力的基础, 也是承接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 一要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要搞好产业转移园区、开发区的建设, 为投资者提供坚实的发展平台;三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

(3) 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产业转移到承接地以后, 承接地只有对转移进来的产业、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更好地推动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做法是, 增加科研投入, 鼓励地区和企业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 对转移进来的产业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

摘要:在广东双转移政策实施下, 珠三角地区向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作为承接地的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各个城市来说, 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产业承接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转移带来的正向效应。本文的研究旨在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 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的12个市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华, 胡田田, 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11 (5) .

[2]汪一洋.广东双转移战略——广东经济转型之路[M].广东:广东省经济出版社, 2010.

[3]展宝卫等.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山东:泰山出版社, 2006.

[4]马涛, 李东, 杨建华, 翟相如.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9 (9) .

[5]张冬梅.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6]惠调艳, 胡新, 马莉.陕西软件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0 (4) .

[7]高顺成.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N].纺织学报, 2011 (4) .

产业承接 篇2

8月29日,东至县承接(浙江)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在浙江省杭州市百合花酒店会议厅隆重举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张瑞中、史孺牛、朱福民、董求安、章旭、罗以强和县发改委、招商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杭州市70多家企业负责人应邀出席了会议。

县委书记张瑞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首先对参会的嘉宾客商为了两地的经济合作、共谋发展,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出席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张瑞中说,杭州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一,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是长三角第二大经济城市,是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他指出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指数、人气指数最高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长三角地区产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孕育着勃勃生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在不断地寻找着成长的空间。东至始终围绕 “加快追赶、奋力崛起、实现跨越”的主题加速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努力做好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经济的梯度转移承接工作,积极迅速启动了各项前期工作,重点加大现有园区、工业集中区扩容升级,拉开园区框架,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特别是东至当前的发展更是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 大潮中孕育着无限商机。

张瑞中说,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东至被安徽省评为科学发展先进县,这是近些年来全县上下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化境,提高服务水平的成果。他诚恳地表示东至的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然而“不足恰恰就是潜力”,召开此次承接产业转移招商推介会就是要向大家展示东至、宣传东至、推介东至。“百闻不如一见”,真诚地邀请与会客商到东至去走一走、看一看,到东至去作客、去投资兴业,共商共赢。

县长史孺牛在推介会上致辞,就东至的区位交通、资源概况、产业基础以及投资环境向参会嘉宾作了介绍。他说东至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区位。东至定位为沿江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安庆、安池铜两大产业组团,一批重大项目,已经进入承接产业转移规划项目布点,随着示范区建设效应的叠加和深入,东至发展的区位优势将会越发凸显。而且东至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产业承载平台完善,拥有安徽东至香隅化工产业园和大渡口经济开发区(石台工业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以及东流、胜利2个市级工业集中区。同时东至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理想环境。东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让客商留得住、安下心、投下去、火起来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优良的投资环境已经得到了外来企业的广泛肯定。加上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东至发展前 景十分广阔。

他表示这次东至县四大班子带着加深感情、增进了解的良好愿望率队来杭州,诚恳地希望在座嘉宾能够寻求合作,共谋发展。东至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所有来东至投资兴业的客商,尽情施展才华和抱负,开创自身事业与东至发展的美好明天!推介会上,播放了东至县招商引资宣传片。浙江省浙商研究会秘书长余礼明、副秘书长金结明以及与会客商纷纷发言,对东至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的热忱及具备的优势环境给予了高度赞赏,并表示将适时来东至实地考察、投资兴业。

借势“泛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 篇3

经济向南还是向北?

资料显示,湖南省是中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省份,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最重要的优势反映在较好的区位优势,号称“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规律作用下,有人如此称赞: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湖南。

刚刚主管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副省长甘霖的对“风水”的理解是:不是靠中央的优惠政策,不是靠中央的投入多少,而是要面向市场。

甘霖认为,无论是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还是中部大崛起,都需要有一个动力,概括起来就是三大动力:开放、改革、科技进步。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产业转移,中国日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另外,东部沿海各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产业梯度内移,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原始资本积累完成的结果就是实现产业扩张,向内陆转移。湖南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既对应长江三角洲,又对应珠江三角洲,湖南决策层称之为“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强工兴农”,就是呼应浦东和广东,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促进内外合作,人才是基础,科技是重要动力。

在启动“9+2”区域合作框架以来,湖南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甘霖认为,如果工作做得好,“9+2”是一个互动双赢、互为受益的战略,而且湖南如果跟得上,应该是受益最多的。

目前,来自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投资实际占湖南引进内资、省域合资的37%~45%;湖南也是珠江三角洲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有500多万人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同时,湖南也正在成为珠江三角洲休闲度假的后花园,现在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周末自驾车游客非常多。

甘霖坦承,湖南在积极参与“9+2”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参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融合。湖南与四川、重庆的联系比较密切,同时和浙江、江苏、江西、上海也不远。去年湖南在杭州举办湖南-浙江经济合作说明会,就带动了不少的浙江民营企业来湖南投资。

“候鸟经济”的选择

有关统计表明,近3年,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7500个,合同引资2910亿元,实际到位107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占全省实际到位内资的55%。

丰硕的合作成果,首先是“候鸟经济”的必然选择。与会商界人士阐述,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成本最低、收益最高,资本就飞向哪里。而据投资对比,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低于沿海发达地区30%的工业电价,每立方米比沿海发达地区至少低0.5元的水价,使湖南凸现综合营商成本的优势。

目前,湖南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80%以上,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8.7%。各方面条件追赶沿海,99个各类开发区敞开大门承接,使得三湘大地很快被珠三角地区苦于成本上升、各类基础资源紧张的产业资本视为投资的天堂。

“现在的湖南,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商机遍地。而泛珠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转移。”湖南省贸促会会长李沛对记者说,按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湖南用最好的产业、最优的市场、最佳的资源,正在有效承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

借势泛珠成赢家

3年来,湖南与泛珠各方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组织和参与“珠洽会”、“广交会”、“港洽周”、“红三角”经贸洽谈会……

每年泛珠合作“重头戏”均有上百亿投资收入囊中。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谈到,湖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成为赢家,主要得益于泛珠合作。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有关各方共同编制对接规划,建立区域间联席会议和沟通协商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让资源无障碍流动,搭好一流平台,助推产业转移大潮。

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之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访湘。虽是“探路之旅”,但随访经贸代表团一举签下上百亿元合作项目。

在泛珠合作总体框架下,湖南与泛珠各方还签订40多个部门合作框架,各领域合作丰富多彩。在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科技、环保、海关等领域,湖南与泛珠各方互联互动渐入佳境。鲤鱼江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在泛珠合作框架内引资成功,整体参与国家“西电东送”;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跋山涉水入湘;湘桂、湘黔等省际公路干道及武广客运专线全面开工建设……

平台搭起,泛珠资本对湖南市场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三届泛珠大会,湖南发布项目近万个,签订合作项目371个,引进资金386.3亿元。

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产业高地渐露头

此次泛珠大会上,湖南共筛选出82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这些项目分别在矿产开采、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领域,依托优势资源深化合作;项目中的城市轻轨、高速机车、高速线材、无缝钢管以及铅锌延伸产品、硬质合金深加工等,依托优势产业深化合作,最具市场前景,也最有发展潜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湖南要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引进粤港等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打造产业高地。”在会上,湖南省副省长甘霖称,“十一五”期间,湖南将突出三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产业高地。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制造业仍是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在承接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未来几年,湖南将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和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冶炼、有色深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的主导产业。

二是突出重点地区,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打造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现代城市群。“3+5”既要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补充、相对接的上下游产业,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长沙的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居优;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为主;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领先,三足鼎立各成优势。其余5个城市分别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产业承接 篇4

一、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 赤峰市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 积极调整承接思路, 加强承接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6-2010年, 全市累计引进区外 (国内) 资金1180.1亿元, 年均增长26.56%, 是“十五”时期的1.1倍。其中, 从京津冀地区引进资金570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48.3%;从东北地区引进资金317亿元, 占引资总量的26.7%。产业转移为赤峰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 延伸了产业链, 带动了就业, 增强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

(一) 促进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引联重组、提档升级, 使全市农牧业产业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一是通过引进江苏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发百万头 (只) 肉牛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凌志公司马铃薯加工、草原华宇蔬菜加工、万德脱水蔬菜加工等一大批项目, 使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加工转化增值能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 全市主导产业原料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比“十五”期末提高6个百分点。二是产业转移使全市农牧业产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基地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2010年, 全市已建成100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1470处, 千亩以上设施蔬菜小区245处;肉羊存栏万只以上的村嘎查247个;肉牛存栏千头以上的村嘎查194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达到123处。三是带动了农牧户参与产业化经营, 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目前, 全市通过产业化带动农牧户已达到64多万户, 比“十五”期末增加16万户;2010年全市农牧民人均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 比2005年增加1700多元, 增长了1倍多。

(二)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引进的项目中, 既有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类项目, 也有技术密集型的精密仪器加工、装备制造项目, 这些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与优势产业的有效衔接, 同时也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喀旗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亚鼎铜业铜材深加工项目, 右旗引入总投资59.2亿元的中电投煤制甲醇项目, 林西县引入总投资2亿元的东北特钢钼制品深加工项目, 使全市资源型产业得到进一步延伸。松山区引入总投资8亿元的国电联合动力风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 阿旗引进总投资7.2亿元的中国大唐、华锐风电、山东中凯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以及翁旗引进的鸿宇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 使全市机械制造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三) 带动了就业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 一大批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赤峰, 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使一大批农民工返乡就业。如红山经济开发区, 入园企业达95家, 已安排就业2万多人。翁牛特旗的玉龙、梧桐花等工业园区, 目前投产企业已安排就业2000人, 如果园区项目全部投产, 安排就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以上。

二、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承接产业转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亲自抓, 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

(一) 统一思想, 充分发动

近年来, 赤峰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探索加快工业发展的新途径, 面对发达地区迫切寻找产业转移的新形势, 对全市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 对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 分析产业转移动向, 找准产业调整走向, 把握产业转移重点。几年来, 全市上下统一思想, 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二) 注重园区建设,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载体

没有一个好的承接载体, 再好的区位也无法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 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赤峰市积极探索园区建设新模式, 全力主攻园区建设,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一是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园中园”建设进程。按照“工业向基地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的总体要求, 全市12个旗县区规划建设了10个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 并分设了近30个工业集中区或专业化园区。二是加快专业化、特色化园区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及承接重点。目前, 克旗煤化工园区、大板煤电化园区、锦山铜产业园区、翁旗玉龙机械制造园区、喀旗和美建材园区、宁城塞飞亚和红山文钟食品加工园等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已经形成, 专业化、链条化、配套化、集群化发展的势头逐步显现。三是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的方式, 各旗县区加快完善工业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道路、环保、通信、物流、消防等基础设施, 积极完善工业园区出入通道建设, 加大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上述措施, 全市已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4个, 市级工业园区8个, 自治区级循环经济园区2个,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个, 这些园区为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在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 (赤政字[2010]149号) , 明确了财税、金融、土地、环保、工商、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在财税支持方面, 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5年本) 》中鼓励类的项目, 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内资企业, 经税务机关认定, 在2010年底前, 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标准, 经省级以上管理机构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所得税减按15%征收。在金融支持方面, 市本级及各旗县区设立和壮大融资性担保公司, 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风险补偿资金, 为转移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驻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承接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 简化授信程序, 缩短审批时间。在土地保障方面, 鼓励转移企业进入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其所需工业用地采取出让方式供应, 按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收取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转移项目, 土地出让收益由市及各旗县区财政视转移企业投资强度和预期收益以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项目支持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在环保方面, 环境总量指标优先支持产业转移项目。环评审批上优先受理产业转移项目。在工商方面, 对转移企业注册登记, 依法可以简化的程序一律简化, 符合当场登记条件的当场登记。在人才方面,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引进和聘请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着力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鼓励产业转移企业与学校开展技能人才合作培训。此外, 各旗县结合本地实际, 也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翁牛特旗制定了扶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业园区企业入驻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从制度上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 增强服务意识,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的优劣, 不仅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也决定了其是否具备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 促进资源集聚的能力。近年来, 赤峰市突出了服务比招商更重要的理念, 着力改善投资环境, 靠服务留住项目。一是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针对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 建立了一整套吸引客商投资的服务体系。如翁牛特旗集中清理34项行政审批事项, 建立了“一个窗口受理、一个部门代办、一次费用收取、一周内办结”等服务制度。二是积极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困难。在贷款融资方面, 组建了小额贷款公司, 建立园区投资公司, 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协调解决贷款问题。在企业用工方面, 积极引导城乡富余劳动力到园区企业就业。同时, 引导市内学校立足服务产业发展, 调整办学思路, 推进校企合作。

(五) 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

近年来, 赤峰市积极改变传统的分散招商模式, 按照“突出重点区域、突出重点产业、突出园区特色”的招商原则,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一是加强与东三省、京津冀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多次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并先后与大连、唐山、天津等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 就工作机制互访、友好区域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二是组织重点项目推介会。先后在沈阳、大连、唐山、天津等市组织召开了大型赤峰投资合作对接洽谈暨重点项目推介会, 吸引客商来赤峰考察、投资。三是组织各旗县区招商部门负责人参加西洽会、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民间资本合作暨产业聚集区招商选资对接项目洽谈会、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多个区外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大型推介活动, 打造了赤峰的良好形象, 促进了区域间的合作, 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发展。

三、几点体会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 赤峰市承接产业转移之所以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关键在于领导重视, 高层推动。同时, 围绕产业转移需求, 着力在投资环境、服务水平、承接载体等方面加强建设, 提升总体竞争力。据判断, 新一轮国内产业转移黄金周期预计只有3-5年, 我区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总结赤峰的主要做法, 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加强如下方面能力建设。

(一) 更新观念, 强化服务

能否承接好本轮产业转移, 产业是否向我区转移, 关键是能否满足转移产业所需的条件。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不大, 主要应在改善软环境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下大功夫。因此, 我区加快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关键是要把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通过持续深入开展“打基础、创环境”工作, 创新服务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办事效能, 从严约束和规范部门行为, 严厉打击破坏项目建设施工环境行为, 给客商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自由感, 打造亲商、扶商、富商的“金字招牌”。

(二) 创新体制机制, 破解发展瓶颈

一是创新政策优势。争取把我区纳入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规模上享受国家的宏观政策支持, 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培育更多的有利因素。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构建专业投融资平台, 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 拓展投融资渠道, 推动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公司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加强银企沟通, 积极推介重点项目, 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三是创新土地开发管理机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充分盘活土地存量, 用好现有闲置土地, 用好荒废土地, 解决好用地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储备计划, 建立土地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

(三)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提升承接能力

在赤峰市调研最大的感受就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 (工业园区) 建设。如我们考察的翁牛特旗玉龙工业园区、红山工业园区等都是如此。当前, 我区工业园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总体功能不强等问题,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必须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汽、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理机制, 构建统一、高效、便捷的管理新体制。

(四) 完善引资方式, 提高承接针对性和实效性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篇5

摘要:文章从产业转移现象、规律、模式和趋势等方面论述了对产业转移规律性的认识,分析了我国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做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最后从规划、载体和平台建设、政策、园区建设、机制等角度,提出了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建议。关键词:广西;产业转移;产业规划;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9)05-0043-07

产业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产业顺应竞争优势的变化,通过企业把部分或者全部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经济现象。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研究和做好产业转移工作意义重大。目前,广西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难得机遇,全力推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尤其是东部产业转移,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做强做大产业,壮大经济总量,推动广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但如何使承接产业转移与广西整个自治区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工作相结合、相促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笔者近期在区内外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形成如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产业转移的规律性认识

(一)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

世界性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产业发展内在的必然规律。随着各国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经济全球化使大多数国家都逐渐融入到同一个世界市场中,使得经济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其增值的空间,这就为多种类、多层次、多形式的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环境污染等等。而产业转移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区域地理环境、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等方面产生影响。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我国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梯度推进是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产业转移是产业级差、生产要素流动与产业竞争、产业利益差、成本压力和市场拉力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即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整体转移。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了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三)产业转移的一般模式

产业转移的模式,可分为成本降低型、资源利用型、市场开拓型、集群吸引型、策略投资型

等五种模式。从具体承接方式上看,又可分为新建企业、合资合作、入股或购并等三种方式。

(四)产业转移的新趋势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结构高度化。二是服务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三是项目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四是国际产业转移出现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五是投资方式多样化,证券投资和跨国并购方式日益成为主要方式。

(五)我国部分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

江苏、广东是我国的发达省份,是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这两个省产业转移工作的显著特征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规模大,效果好,外向型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大;内部产业调整及时果断,注重引导优势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江苏、广东的经验启示在于:1.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产业转移工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要把改善交通条件,搭建园区平台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是推进省内产业转移,实现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

江西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二是加快交通建设;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四是健全物流和通关体系;五是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

二、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成效和做法

(一)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是全区上下呈现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一直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2003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顺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趋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广西面临多区域合作和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机遇,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广西产业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召开后,自治区成立了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加强与各地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及时协调解决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市先后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努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广西逐步成为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二是承接了一批境外和东部转移的产业。广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引进境外资本。2003年-2007年,广西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2亿美元。广西引进的境外资本主要来源于香港,为8.23亿美元,占同期广西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36.38%;英属维尔京群岛5.47亿美元,占24.2%;东盟2.64亿美元,占11.66%。从总体上看,广西承接境外产业转移资金量还不大。

近年来,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仍以国内产业为主,从投资时间结构看,承接产业转移投资规模急剧扩大,2003年-2007年,广西实际引进区外单项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462.47亿元,年均增长66.3%,大大超过同期引进外资的增长速度;从投资来源结构看,主要来源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又主要来源于广东、北京、浙江、福建(见表1)。

从投资的空间结构看,产业转移地区集聚程度明显,2005年-2008年上半年,南宁、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和资源较多的百色、河池市、与广东毗邻的桂东四市,是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见表2);

从投资行业结构看,投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比重最高,2006年-2008年上半年,区外实际到位资金投向这两个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32.98%、28.04%(见表3)。

三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逐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百企入桂”和“央企入桂”,引进国内一些知名龙头企业,对推动广西相关产业升级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项

目中,由早期的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为主,发展到目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并存的格局;产业领域也不断拓宽到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物流等产业。在引进产业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思想观念更新。

(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

一是制定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在历年出台招商引资政策的基础上,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形势,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桂发

[2007]18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

[2007]137号)。各市根据自治区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增强了对东部产业的吸引力。

二是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建设。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视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开发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2005年开始,自治区财政设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其中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投入1.4亿元、2.3亿元和3.5亿元,主要投向自治区重点支持的37个工业园区,使之成为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2004年-2007年,这37个工业园区共引进工业项目1308个,合同投资额1255亿元;工业企业总数由1500多家增加到2300多家。37个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由2003年的39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400亿元,年均增长33%;工业增加值由11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年均增长39%,税收收入由26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为30%;产值、增加值、税收增幅分别快于全区13个、20.9个和6.4个百分点。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以来,广西主动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的全方位合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多次率队到上述地区招商。同时,各地也在努力创新招商方式,除了不断改进节会招商形式外,还采取委托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挂职招商、网上招商等方式招商。各种不同招商方式相结合,使得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东部地区鼓励本省产业优先在本省内部转移。东部地区一些省份的内部仍存在欠发达地区。为了使这些地区也得到协调发展,这些省份均通过土地、财税、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扶持,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在本省内部进行转移。如广东省、江苏省均出台了相关政策。

二是中西部各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广西形成竞争。江西、湖南、安徽和云南等省都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各省都在竞相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创新招商方式,形成一股抢客商、争项目的态势,与广西形成了竞争,不少省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取得的成效也比广西突出。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安徽省利用省外资金分别达1265.5亿元、1557.2亿元,比广西同期利用区外资金分别多193.11亿元、906.95亿元。

三是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也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强有力的竞争者。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发展水平比广西略低一些,劳动力工资水平也比广西低,但这些国家也效仿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措施,不仅吸引不少国外资本,也吸引了我国东部地区不少企业“走出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出,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向越南、印度、柬埔寨等地设厂布点。一旦中国商务成本继续抬升,这些企业就会把订单转向东南亚一带的分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园区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二是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企业外购配件的物流成本在生产经营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转移过来后在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三是项目用地制约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指标少、审批慢和价格高。四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五是人才和劳动力供

应不足。六是少数市县引进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七是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推进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

根据专家分析,本轮东部产业转移最佳机遇期是5年,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广西务必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一)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相关规划

一是进一步明确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将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的途径,也是实现广西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重要措施。广西临近全国综合实力最强之一的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要充分利用毗邻粤港澳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制定规划中应明确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战略定位是:将广西建设成为承接大珠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成为把广西建成中国沿海发展新一极的另一重要支撑。

二是制定2009年-2012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自治区经委应会同自治区发改委、商务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建设厅、环保局和招商局等部门,抓紧开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组织力量编制2009年-2012年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提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对广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在此基础上,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方案,并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发布,增强工作方案的权威性。

三是编制江海联动发展规划,完善各类产业园区的特色产业规划。规划是方向,是目标。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要在十一五规划的框架内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当务之急,就是抓紧制订江海联动发展规划,同时借鉴国家发改委为各省、区、市编制优先发展产业的做法,建议自治区统筹协调各市、县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突出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发展;围绕延伸产业链,推动上下产业配套发展,形成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做强做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决不能将国家政策严禁的产业引进来。对于有一定污染但是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产业,可以集中引进到环境容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严格管理、集中治理,促进全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序进行。

四是建议自治区政府推动驻桂中直机构编制发展规划,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转移。自治区政府应积极推动海关、检验检疫等中直部门,编制相关发展规划,在各市增设机构;在一些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县,设立分支机构,改变广西海关、检验检疫机构相对较少的局面,实现企业就近报关报检,降低成本。尽快启动北海出口加工区二期建设,争取海关支持在南宁、防城港、凭祥建立保税物流区。

(二)强化园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创新园区管理模式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议从2009年开始,自治区财政设立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应从原来的每年5亿元提高到1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不搞平均分配,以竞争方式择优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二是创新产业园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1)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推广投融资公司模式。各园区应设立投融资公司,政府将投入园区的建设扶持资金作为投融资公司资本金,将园区的国有土地等国有资产授权投融资公司经营,增强园区的融资能力,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改革园区管理模式。采用“一区多园”、“多区合一”等模式,避免园区之间在招商方面的恶性竞争,减少投资者在开办新企业时在搜寻信息方面的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更加重视产业园区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广西要抓住国家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由东部向

中西部转移的机遇,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建议设立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财政专项资金和运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出台促进广西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有关政策

一是督促检查“桂发[2007]18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督查组到各市督促检查桂发[2007]18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推动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年内应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意见。针对承接产业转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桂发[2007]18号文件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请求国务院将“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的执行期延长到2020年。建议自治区政府尽早向国务院提出将“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执行期延长到2020年,以维护政策的连续性,使广西以及西部各省区在这一政策框架下,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

三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要千方百计保障用地。在全区范围内对广西现有建设用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充分利用城乡闲置土地、厂房,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土地存量,多方挖掘供地潜力。同时,要重视和认真做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四是要加大对承接转移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凡转移落户企业在原属地的资信评级结果和信用记录,区内各商业银行应予以参照和认可,并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要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市应尽早设立1家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的担保机构。

五是采取有力措施,满足承接转移企业的劳动用工。要发挥行政招工的作用,鼓励回乡创业、就业。实施“阳光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

(四)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建设

一是加大对桂东四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党委、政府已经提出桂东四市要“率先建成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该地区的投入不足,导致该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该区域承接东部产业的转移。目前,要在短期内建成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除桂东四市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完善基地规划建设和产业布局外,自治区应加大对桂东四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是在桂东四市建立承接优势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议自治区政府明确桂东四市各选择一两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园区作为优势产业示范园区,在区内实行特殊政策,在产业布局、土地供应、环境保护、金融支持、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创新性试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在产业准入方面,可考虑适当降低准入条件;在审批程序上,实行简化程序;在节能减排上,不控制总量,而控制单位排污指标;在供地方式上,鼓励农民用经过依法批准的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入股;努力降低产业转移园内企业用地、用电、用工等生产成本;切实减轻转移企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负担,除国家规定统一征收的税费外,推行“零收费区”的做法,不再对入园企业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

三是加快规划和建设柳州经梧州到广州的高速交通网。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应在广西工业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还可为广西其它地方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配套。但是,由于柳州目前与广东没有直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与桂东四市的交通大多也绕道对接,大大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改善柳州与桂东、广东的交通状况,是在桂东四市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条件。

(五)加强与转出地政府的互动,构建新型区域合作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与产业转出地政府的工作协调机制。除了自治区和市级政府与各个产业转出地政府建立联系机制以外,建议广西的发展改革、经济、商务、招商等部门,积极主动与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各省市相关部门建立起对口联系的工作管道和工作协调机制,更好地推进广西承接这些地区的产业转移。

二是借鉴外地“飞地经济”的经验,与产业转出地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各市可以选择若干个园区,吸引和鼓励港、澳特区政府、东部地区各级政府,以及各类投资主体来桂合作兴办产业转移园区,建立“飞地经济”。合作建设和管理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1)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模式,可考

虑与泛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发达城市共建产业园区。(2)企业、行业协会共建产业园区模式。鼓励广西的大企业与港、澳、台资和东部地区大企业、大财团和行业协会合作开发,探索企业办园区、行业办园区的路子。(3)“托管”共建模式。以独资或合资形式对工业园区进行专业化管理,由管理公司负责园区的产业招商和物业管理。各级政府对合作产业转移园区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对园区产生的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由合作双方按商定比例分成。由自治区政府和所在地政府共同对合作产业转移园区实行定额补助。地方政府帮助协调和解决园区企业发展的具体问题。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要通过加快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推进出省出边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广西参与“一轴两翼”国际多区域合作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国际区域合作。继续深化拓展与国内多区域的合作,积极推进与泛珠三角、港澳台、长三角、环渤海、西南等地区的经济合作。

四是鼓励组建民间商会,发挥商会的积极功能。借鉴发达地区成功经验,鼓励民间商会依法成立,汇集参加商会各企业力量,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企业发展的帮手,在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发挥积极作用。建议各市出台优惠政策,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商会区,吸引外地商会进入广西。

(六)进一步加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领导

一是进一步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导体制。要充分发挥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产业转移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全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将承接产业转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推进对外开放合作的重点,纳入全局工作进行部署。各市、县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完善相应机制,明确责任,抓紧组织编制产业转移规划和工作方案,尽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意见。

二是继续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增强对外开放中的服务意识,构筑服务高地,完善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幢楼办事、一站式服务、一个中心投诉”,营造快捷高效的服务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实行简政放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对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按照“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程序、精简下放审批事项”的要求,进行调整。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对于法律、法规规定由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审批、实际操作中主要由市、县实施的项目,要一律下放给市、县审批。要加强对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和后续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产业承接 篇6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

一、皖江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分析

现阶段皖江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表现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其比例与其他两大产业相比相对较低,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比较缓慢。第三产业虽然占GDP比重不断上升,但其上升的趋势不太稳定。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皖江地区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差距不断增大。由此可见,皖江地区工业化水平较高,但对产业结构调整起至关重要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二)产业结构特点

1、产业结构调整层次低。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与发达地区相比偏高,产业结构水平不高。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导致皖江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2、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皖江地区仍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皖并且以发展装备制造业、轻纺产业、原材料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重点培育汽车、建材、家电、冶金和石化化工等主导产业。并以发展主导产业为主,同时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利用已有产业结构以及区位优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分析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

1、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战略区位优势。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直接受益地区,是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皖江地区人口密集、消费需求大,市场广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

(2)产业基础好。目前皖江地区冶金、、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汽车、家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己有一定基础,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拥有以奇瑞、江淮汽、马钢、海螺水泥为代表的国内知名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而发展起来,同时也发挥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3)资源丰富。丰富的生产要素为皖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淮南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铜陵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芜湖则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

2、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

(1)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尽管皖江地区近几年呈现很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但是总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较低,市场也不够活跃,对吸引投资并且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影响。

(2)劳动力素质不高。皖江地区虽然拥有丰富并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其整体素质也不高。同时,许多高校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效支撑科技进步和持续能力不足。经济落后使皖江城市带地区同时出现了低质量劳动力富裕和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

(3)配套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链条短。;二是产业承接载体不完善,皖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不完善,各项设施不够配套和成熟,缺乏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二)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问题

1、政策法规制度不完善。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不能完全规范市场行为,因此市场中仍然存在许多违反经济秩序行为,间接影响了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目前皖江地区产业分布比较分散,导致产业整体实力较弱,缺乏竞争力,不能很好地发挥集群效应。同时由于产业的分散,导致企业的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实力,从而使整个皖江地区的产业没有形成很好的凝聚力。

3、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皖江城市带的劳动力构成中,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较小,缺乏职业技术和研发能力,使皖江地区在高新产业方面的发展捉襟见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知识产权,导致只能从事低效益的代生产行业,从而使整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皖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一)从高科技、低污染环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以第三产业建设带动新型经济建设,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

自主知识产权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皖江地区想要取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核心,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2011年皖江地区GDP为11130.21亿元,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3536.75亿元,所占比重为32%,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第三产业仍需加大发展。

2、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二)打牢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基础

1、大力发挥地区原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战略,以实体经济为引资先头军。

皖江地区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是其主导产业,因此皖江地区想要优化产业结构,吸引产业转移,必须以原有的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只有在第二产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的基础上,才能增强其吸引投资的竞争力。

2、实施合芜马带头驱动作用,扩大整个安徽经济增长能力 。

充分发挥合肥、 芜湖、马鞍山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集聚的优势,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集聚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培育创新型产业对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良好的作用。

(三)发挥政府和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1、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产业集群能够加强皖江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产业成本,促进相同企业的技术交流,对吸引产业转移有很好的优势。因此,皖江地区应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良性竞争。

2、建立健全政府工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

政府政策一向都是吸引投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参考因素,健全的政府工作机制能很好地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大对皖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改善交通运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优化产业结构也有很大帮助。

结束语

皖江地区应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机遇,顺应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落实产业调整,集聚发展要素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岚.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

[2] 陈少侠.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1(12).

[3] 胡飞. 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皖江城市带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1).

[4]张黎黎,马文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J].江淮论坛,2010(5).

[5]丁家云,雷勋平.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论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篇7

一、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条件

(一) 产业梯度的存在

不同地区产业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的梯度性差异, 使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成为可能。如果说地区间要素价格的差异是推动产业进行空间转移的最根本因素, 那么, 区域间的产业梯度的存在就是产业能够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进行转移的最基本的客观条件。例如, 从我国经济发展总量和人均生产效率来看,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带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梯度。首先, 东、西部地区GDP差距明显;其次, 东、西部外贸和吸引外资方面差距仍在拉大, 还有东、西部产业结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总量还是速度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 三大区域总体上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梯度分布。这些差异都是区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客观条件。

(二)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梯度转移是由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和市场的不同要求决定的。只有当产业转移的移出区和承接区的经济都发展到一定阶段, 产业转移才有可能发生。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高梯度地区往往由于扩张性需求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而需要把产业转移出去;而低梯度地区由于经济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也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各种条件, 这些地区为了加快发展而愿意承接各种产业, 于是产业转移得以进行。

(三)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产业转移才能得到推进。在市场经济机制下,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以经济利益刺激经济人做出理性决策, 为不同国家、地区或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提供内在动力和实现方式。

二、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的经济效应

(一) 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承接地具有双赢效应的经济运动

按照经济学原理, 产业转移不仅有益于产业承接地, 同样有益于产业转出地。产业转出地可以通过产业转出, 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 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 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大势所趋, 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益处不需阐述, 对发达国家来说, 产业转移不仅优化了岗位结构, 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而且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竞争等因素有助于技术进一步革新。产业转移在短期内的确有一些负面影响, 如造成小部分失业, 但由于产业转移, 新增加岗位要比取消的多得多。而对于减少的岗位, 如果发达国家将劳动力市场改革得更加灵活, 产业转移引起的负面影响则可以得到控制和解决。从长远来讲, 产业转移可以改善所有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 就如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样。

(二) 产业转移是经济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一方面, 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 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 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 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 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 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 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产业转移是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力量。不发达地区所谓后发优势的发挥, 离不开产业转移这一核心。在目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局面下, 可以说, 承接产业转移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 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 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差距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地域上的有利条件, 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 承接和发展了大量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而且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80%的加工工业, 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导的国际产业形成了加速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新态势。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就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 特别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向中国转移。这几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都毫无例外地促进了各产业承接区域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我国现代化迈出的第一步, 正是从承接世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开始的。

参考文献

[1]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

产业承接 篇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发生了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 以东部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边缘”模式逐渐形成。依据新古典经济理论, 这种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实现升级和扩展, 即要素、产业会根据不同区域的要素成本变化、沿着一定的路径自然演进, 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事实上, 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理论的逻辑, 也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表面上看, 产业转移是因市场的扩张, 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以及企业成长的需要。从深层面分析, 产业转移又是东部地区几十年发展日益积累的矛盾决定的, 这一矛盾产生于东部地区长期践行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虽然这几年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但其“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 经济发展对大量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经济要素的依赖性并未明显降低, 要素驱动型经济特征仍然显著, 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随着劳动力、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 东部相关产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提升,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这些企业必将寻求更低的要素成本洼地;同时, 由于当地资源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简单粗放的经济增长, 政府也因势利导地制定宏观政策“腾笼换鸟”, 淘汰原有粗放产业, 为承接新兴产业提供空间,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引燃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导火索。作为西部大省, 四川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成本低廉、资源丰富, 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之一。在东西部产业转移格局日渐形成的趋势下, 必须重视这次产业转移带给四川的影响, 早日做好承接转移的准备,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充分利用产业转移, 促进四川产业升级, 推动四川经济发展。

一、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利弊

(一) 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利好分析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 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 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 则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 生产活动会以产业和要素的形式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所以, 在一定的条件下, 产业在地区间可以进行梯度接力, 一个地区可以将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其他与该地区存在梯度差距的地区, 成为其他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而优化承接地的产业结构。当然, 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指高梯度区域产业在空间上的转移, 而且还包括承接地产业间的序列演化, 即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 伴随的是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因此, 产业转移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梯度转移理论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 在现实中也得到了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充分佐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日本抓住美国向其转移国内相对落后产业的机会, 将这些产业变成本国的经济增长极, 使本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乃至后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继日本之后, 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以及再后来的东盟四国经济的起飞都有着几乎和日本相同的模式, 创造了所谓的“东亚奇迹”。另外,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转移而取得经济上的飞跃发展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注脚。周耀烈、缪苗在考察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产业升级的机遇时就明确指出, 产业升级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以资本的流动 (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 为内在机制的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强烈的推动因素 (周耀烈、缪苗, 2006) 。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产业转移已成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从产业承接地自身而言, 产业转移的效应主要包括“优势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 (丁文喜, 2009) 。一方面, 先进产业的移入本身将使移入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 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体现出高级化的趋势;另一方面, 先进产业的移入, 意味着新的生产函数的导入, 这种蕴含新技术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会作为“扩散源”, 对原有的相对处于较低层次各等级的产业发生“升级转型”运动, 对其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从而逐步提高整个产业的集约化程度, 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从承接地与相关区域间的关系来看, 产业转移打破了参与地区原有产业之间的关联模式与合作路径, 引起区域合作互动关系的演化和升级, 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发展和拓展的空间。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与弊端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低梯度地区在承接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利好与风险同在。因此, 客观冷静地揭示承接产业转移的风险和可能的弊端是必须的。

1.单纯地依赖承接转移容易使承接地陷入“滞后循环”。不可置疑, 低梯度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推进本地区产业升级, 这种模式对处于低级阶段、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经济体而言, 无疑是一条加速产业升级的捷径, 但这种模式又存在使本区域陷入产业和技术方面“滞后循环” (娄晓黎, 2004) 的风险。因为如果没有自身的创新和内涵的提升, 单纯依靠接替发达地区移出的边际产业来完成产业升级很容易导致对外来技术和产业的严重依赖性, 如此, 凭借承接产业转移造成的繁荣将会是表面的繁荣, 产业的升级也绝对是短暂而脆弱的, 区域发展的前景仍然是被人家远远地抛在后面。

2.盲目地承接转移产业可能会丧失产业升级的可持续性, 即出现产业升级中断的风险。中国社科院张其仔研究员指出, 实行产业升级时, 不但要考虑产业间的技术距离而且还要考虑后续产业的升级机会。他引入“产业度”的概念, 将产业的升级机会称之为产业度。如果企业升级到一个新产业后, 新产业具备的升级机会越多, 即产业度越大, 则其“被套住”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这就好比企业进行了一项固定资产投资, 如果通用性较强, 那么, 被锁定的风险也就较小 (张其仔, 2009) 。反之, 如果企业升级到一个新产业后, 新产业具备的升级机会越少 (产业度小) , 则被锁定的风险即产业升级中断的风险就越大。那么, 对于依靠承接产业转移完成产业升级的地区而言, 如果没有产业进一步升级的长远考虑, 则很容易引入一些短期效益明显但缺乏进一步升级潜力的产业, 这对承接地的长远发展而言, 弊端是不言自明的。

3.不加审视地承接产业转移可能会付出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理论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地方的环境污染状况与该地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的能源使用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产业结构对环境、资源的影响程度不同, 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也不同。东部地区需要转移的产业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当地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而被迫转移的, 承接这些产业虽然可以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 但也会造成承接地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现实中为了争取产业转移落户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的案例已经很多, 而这种行为将会给本就不堪重负的西部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三) 辩证地看待四川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综上所述, 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 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总是处于相对不平衡的状态, 这就为区际之间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一般说来, 高梯度地区为了完成本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需要把一些已丧失成本优势、不再适合本地发展的企业转移出去, 而产业迁入地为了发展本地的经济, 调整本地的产业结构, 也需要承接高梯度地区的产业, 同时又把本地的产业向下一梯度转移。在这一过程中, 各个地区都在通过产业转移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 产业转移带来的并不总是利好的消息。例如产业迁出地因没能发展好新兴替代产业而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经济发展势头受阻, 而迁入地也常常因为承接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产业缺乏竞争力, 或因自身承接能力差而使产业升级成空。因此, 必须冷静地、辩证地看待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四川省地处西部, 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中, 处于明显的低梯度区域,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四川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总体而言, “四川各区域的产业分工仍不够明显, 产业布局仍不很合理” (江世银, 2009) 。因此, 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促进四川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 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 扬长避短, 趋利避害, 对迁入产业进行理智地筛选, 在承接转移的同时注重自身的创新, 不断提升自己的承接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

二、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升级的原则

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与挑战并存, 利好与风险同在, 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 就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 与承接地原有产业相契合的原则

承接地原有产业结构是经过长时间多次调整优化的结果, 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实际上是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 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更高层面和更高级别的调整和提升, 所以, 本地区现有产业结构的状况就成为进一步优化升级的客观基础。

“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需解决三大问题, 即产业升级的方向、产业升级的幅度和产业升级中断风险的规避等” (张其仔, 2009) 。其中产业升级的方向和升级的幅度都是指的与原有产业基础的契合关系, 因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产业升级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 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 因其当前的产业结构不同, 其未来的演化路径就会有所差异。这就好比制度变迁具有的“路径依赖”特征,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升级必须要建立在原有产业基础上, 即在升级方向上符合既有轨道和趋势, 在升级幅度上不脱离原有的根基, 否则产业升级将因为缺乏要素配套、产业配套以及基础设施配套而陷入僵局。因此, “政府如果不顾历史条件的限制, 强行提出过高的产业升级目标, 其后果是, 企业在这惊险的一跳中, 会摔得粉身碎骨。根据这一理论, 产业升级的方向就是从现有产业向与其处于最佳距离的产业的跃升” (张其仔, 2009) 。

显然, 承接产业转移以推动产业升级也同样要考虑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的契合度和适应性, 衡量二者在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以及要素禀赋上融合的可行性。因此, 四川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应本着“积极接纳、谨慎选择”的方针, 根据四川经济的发展阶段、原有产业基础, 结合我省的要素资源禀赋、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引进切合本省实际的相关产业, 更好地推动我省产业升级,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二)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 比较优势战略与赶超战略曾经一度被争论和对立着。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等继承和发展了李嘉图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 在对赶超战略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提出了比较优势原则, 他们指出, 赶超战略是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 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在赶超战略下, 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 使大规模的人口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而陷入贫困。因此, 作为一种替代性选择, 遵循比较优势是一种更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就是使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从而使资源禀赋结构随之不断提高。与林毅夫教授持不同观点的如洪银兴却认为, 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产业安排, 后发国家和地区容易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因此, 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 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 包括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左大培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 他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

显然,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在这里被人为地隔离和对立了。本文认为, 这二者并不必然矛盾和对立, 完全存在着调和共存的空间和可能。如果把后发国家和地区比作一个处于温饱线上的家庭, 那么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就相当于让孩子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和让孩子读书受教育彻底走出贫困两种不同的选择。以前争论的焦点在于, 这个家里的资源是特别有限的, 而我们又假定孩子只有一个, 所以选择是非此即彼的, 但如果孩子有两个甚至更多呢?那么完全可以一些打工、一些读书, 此时,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就可以共存和结合。事实上, 在我国很多后发地区实践的也正是这两种战略的结合。

四川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也同样需要坚持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由于全省原有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梯度较低, 加之人口众多, 就业压力较大, 从经济平稳发展的角度讲必须采取比较优势战略, 承接一些在东部地区已经失去发展潜力而在四川仍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如一些传统的初级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同时注重本地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遵循从低端向高端逐步进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必须腾出足够的资源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区域产业结构越来越深刻地受到国内外分工的影响, 新的主导产业一旦纳入到外部区域产业结构体系中, 构成外向结构关联, 其增长速度和升级速度往往快于常态趋势下的传统产业。亚洲“四小龙”的成功已充分显示出这种偏离常态结构演进趋势的优势 (万志博, 2009) 。因此, 必须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与实施跨越发展相结合, 找准比较优势和在国内外产业体系中定位的结合点, 合理配置各方资源, 积极参与相关区域的分工、互补和联动, 既要谋当前的平稳发展、人民的公平福祉, 又要高瞻远瞩, 启动好新兴的主导产业。

(三) 自主创新与承接转移相结合的原则

以四川目前在国际国内的产业位置来看, 排斥或收缩承接产业转移是不可取的, 而坚持利用外资、扩大开放政策, 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推动产业升级才是明智之举。但正如前文所述, 依靠承接发达地区移出的边际产业来完成产业升级很容易导致对外来技术和产业的严重依赖性, 这种模式的产业升级是短暂而脆弱的。因此, 承接产业转移的升级模式只是特定条件下的次优选择, 从长远发展来看, 必须要加强自主创新, 改变依附性的产业升级模式, 即通过自主研究与开发投资来创新, 使技术“内生化”, 从而摆脱对外来技术和承接产业的依赖。例如韩国, 在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时, 紧紧抓住技术领域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的契机, 自主创新, 致力于同日本竞争, 由产业转移的承接者转变为转移者。

笔者认为应该从韩国的成功案例中吸取经验, 坚持承接转移、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双管齐下, 同时发力。在自主创新中, 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不断理顺和创新产学研融合机制, 充分利用我省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 创新一大批科研成果, 支撑一大批特色产业, 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四) 保护生态原则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中, 先后出现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在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状态下, 虽然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低下, 但人与自然处于较为和谐的关系当中, 而进入工业文明以来,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却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于是, 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低碳经济相继被提出, 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人们发展经济必须考虑的前提。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 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 既是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也是营造后发优势、推进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地带、地处三峡工程上游区域, 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四川的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全国更大范围内的生态循环和生态安全。因此,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 四川必须摒弃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避免在承接转移产业中继续走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 审慎选择承接产业, 限制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 大力引进能耗低、污染小的能源节约型、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化产业, 保证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在更长远的时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四川承接转移的产业选择

一般来讲, 承接地在选择承接产业时, 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承接产业的方向和原则, 即自我规定性问题, 前文已经探讨;二是高梯度地区到底哪些产业需要转移, 即承接转移的外部可能性, 这个问题也必须事先搞清楚, 然后才能遵循基本原则做出科学的选择。

(一) 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分析

关于东部地区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 目前已有学者做过深入调研。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小组和《湖北日报》社在联合调研项目“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东部地区的承接问题”的报告中预测黄钟仪 (2009) 运用产业区域集聚指数分析法, 确定了东部五省一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 结果显示, 福建有5个: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及记录媒介、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广东有8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羽毛及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山东有5个:煤炭开采和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橡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江苏有4个:纺织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浙江有4个: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羽毛及制品业、木材加工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上海有12个:烟草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业及记录媒介、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笔者在参考上述调研成果基础上, 结合近年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 理出了以下最具转移趋势的产业 (见表1) 。

(二) 建议四川承接的产业分析

在选择承接产业时, 必须坚持与四川原有产业相契合的原则, 将承接产业与本地优势产业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集聚优势、网络效应、创新激励以及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 从而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四川资源要素、科研实力以及交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 积极引导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

目前, 四川在资源、产业方面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在资源要素方面,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 水电、天然气、钒钛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 劳动力成本较低;作为科教资源大省, 科研院所密集, 科研实力在西部具有明显比较优势。二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四川地处长江上游, 位于西南腹地, 与西部7个省区市接壤, 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接合部, 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东南亚的重要交会点和交通走廊, 也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各种要素和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目前, 四川正竭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其交通枢纽功能和辐射能力正不断提升。三是四川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四川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从工业大类来看, 拥有包括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化工、采掘和冶金等优势产业, 成都电器、制药、量具刃具、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也形成了一批像东电集团、长虹、二重等行业骨干或龙头企业, 对产业转移、吸引一些高端的加工制造企业, 包括将来的服务外包和软件的发展, 都有比较好的基础。

基于以上情况,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笔者建议:在四川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 承接改造农副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木质家具制造业等传统产业, 重点承接生物医药制造、仪器仪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天然气石油化工等产业;同时, 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 钒钛、稀土等新材料, 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装备为重点,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

值得强调的是, 在选择承接产业时, 有必要将西部几个主要城市之间的规划协调考虑, 尤其是在“西三角”概念下, 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协调的目标和战略,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必将出现混乱的局面, 导致重复投资和恶性竞争, 从而破坏区域间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因此, 只有协调各省市规划目标后, 各地才能采取真正有效的政策措施来承接转移产业, 促进产业升级。

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难点和对策

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市, 四川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与东部地区相比, 四川尚存在很多不足, 这严重地制约了大规模转移的实现。当然这些不足既是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难点, 也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具体而言, 需要从以下几各方面着手, 不断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一)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要素配套能力

在东部地区, 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己经形成规模较大、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方便快捷, 企业成本极大降低, 这就使得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产业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因此, 只有那些能为转出产业提供良好协作配套能力的地区, 才能真正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地。虽然四川具有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但整体协作能力与联动效应不强, 集聚效益不明显, 尚不能满足很多产业的配套要求。为此, 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必须实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 构建产业聚集平台, 引导产业相对集中, 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 坚持以优势产业为依托, 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搞好产业配套和要素配置工作。

(二) 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 已越来越成为地区竞争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尽管四川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由于过去基础太差, 加之四川的地理劣势导致基础设施投资强度太大, 目前基础设施仍然不够理想, 交通不够顺畅,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这使得四川承接转移产业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 四川要要继续加大投入, 加强以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构筑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立体式的交通网络,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条件, 改善物流配套服务, 降低物流等交易成本, 增强对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和长期发展的支撑力。同时, 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 完善服务, 使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三)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应该说, 四川近些年的投资软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少地方政府对收费、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轻诺寡信, 且政策缺乏统一性、稳定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而且配套措施也不完善” (江世银, 2009) 。部门之间缺乏协作, 相互掣肘, 效率低下, 企业办事困难, 交易成本较大, 这成为了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又一“瓶颈”。因此, 四川必须在这些方面下狠功夫, 努力打造精品投资环境:加强政务环境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坚持依法行政, 规范行政审批, 改进服务方式,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创建诚信进取的人文环境, 建立成熟稳健的制度环境, 塑造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让迁入企业真正“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摘要:依据梯度转移理论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 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促进四川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要理智地分析承接转移的利好和风险, 遵循一定的原则, 审慎地选择承接产业, 并不断改善自身条件, 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耀烈, 缪苗.国际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J].商业研究, 2006 (13) .

[2]丁文喜.金融危机下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的可行性探讨[J].商业时代, 2009 (32) .

[3]娄晓黎.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现代化[EB/OL].[2004-06-10].中国知网.

[4]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9) .

[5]黄钟仪.产业转移:东部的趋势及西部的选择——以重庆为例[J].经济问题, 2009 (7) .

[6]戴宏伟, 田学斌, 陈永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3:15.

[7]张可兴.理性承接产业转移[N].中国环境报, 2005-03-2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讨 篇9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动力是经济自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雷同、资源约束和地方政府竞争导致重复建设等方面, 导致一些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需要向广东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河源虽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地区, 但是毗邻珠三角, 对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发展本地经济具有相当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

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

1.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硬件条件

(1) 地理区位优势。河源南接珠三角, 北连大内陆, 交通便捷。惠河 (惠州-河源) 、河梅 (河源-梅州) 和粤赣 (河源-江西) 高速公路已全面通车, 广河 (广州-河源) 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正在规划建设的昆汕 (昆明-汕头) 、大广 (大连-广州) 、汕湛 (汕头-湛江) 、粤湘 (广东-湖南) 等高速公路也都经过河源市区。市区距广州、深圳、香港只有2小时左右车程。河源区位优势日益凸现, 成为粤东北陆路重要交通枢纽, 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大陆桥”和“黄金通道”。

(2) 资源优势。河源源有“粤东宝库”之誉, 土地、矿产、森林、淡水等资源的拥有量均居广东省前列乃至首位。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土地充足, 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有东江、新丰江、韩江“三大江”和广东省两座最大的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 淡水水域96万亩, 是全省人均拥有淡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 为发展资源型工业、生态型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3) 生态优势。河源山青水秀, 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拥有一流空气、一流水质和一流森林, 是最适合人居的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0%, 有天然大氧吧之称, 构成广东重要的生态屏障。

(4) 后发优势。河源处于21世纪粤北山区发展的“黄金地带”。一方面可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 又可享受广东省委省政府对山区的扶持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可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经济条件

(1)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 河源经济取得较大发展。GDP年均增长16.3%, 人均GDP年均增长15.3%, 超过广东省的平均GDP增长水平, 其中工业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007年在全国200个城市竞争力评比中, 河源增长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二位。2008年,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亿元, 增长16.2%;完成税收总收入36.5亿元, 增长22.2%。

(2) 良好的投资环境。近年来, 河源市政府致力于营造“以诚招商、以信安商、以服务助商”的亲商环境, 实行“只收税、不收行政规费”等政策, 提供优质服务, 努力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全市“一区六园”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五县一区工业园) 目前已规划开发50多平方公里, 已落户项目近600个, 投资总额318亿元, 已投产项目250多个, 在建项目150多个。

(3) 工业园区建设良好。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河源市除已经坚持的一区六园, 还初步形成了七大产业集群:包括以手机及零配件项目为依托的河源市高新区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以钟表制造项目为依托的和平县钟表产业集群;以眼镜、五金制造及相关联项目为依托的紫金眼镜产业集群;以稀土矿、钨矿等矿产资源为依托的矿产产业集群;以丰富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的温泉开发产业集群;以华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万绿湖为依托的水资源开发产业集群;以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客家文化为依托的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河源市开发区由于受到河源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优越, 已经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1.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条件

对外来投资提供“一门式”对外受理报批业务服务、提供“一条龙”办事服务、“一个口”收费服务、全方位便利服务;对外来投资工业企业的技改项目, 由政府给予专项补贴;以优良的法治环境, 保护外来投资者合法权益。尊重外商的生活习惯, 给投资者发放“绿卡”, 提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便利;对于外企员工出外学习、外来投资人员的户口、子女就学等各方面均有相关优惠政策。

2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2.1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

(1) 坚持资源节约的承接转移产业原则。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要符合环保, 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符合节能、节地、降耗、环保的原则, 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转变, 着力推进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坚持产业特色匹配原则,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原则。在选择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过程中, 要根据河源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工业优势, 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低产值、高劳耗产业向技术密集产业转变, 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3) 完善产业政策, 创造良好经营环境的原则。河源市经济整体水平较低, 在投资环境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均有不足。政府需采取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

2.2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主要为承接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或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主动投身珠三角区域的分工与合作, 推进产业对接。突出发展新型工业,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力求实现服务业大突破。当前, 河源市已经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陶瓷、生物制药等七大产业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 其中“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和“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市高新区, 和平县、紫金县也分别培育了钟表产业、眼镜光学产业。

2.3 河源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

(1) 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进行产业转移。河源土地、矿产、森林、水力等资源丰富。通过产业合作与转移, 两个地区联合投资, 共同开发河源的优势资源;或者河源生产原料的企业同珠三角的加工企业通过联合, 共同建设原料开发与加工基地, 建立密切的产销关系, 降低合作成本, 提高合作效益, 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产业转移模式适用于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

(2) 加强知识和技术型产业的转移。珠三角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企业, 可以把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设在河源, 或者与河源的企业建立生产协作关系, 一方面珠三角企业能通过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成本提高制成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可凭借投入产出链条将先进技术和工艺传递到与之协作配套的企业, 加速技术进步, 带动河源企业共同发展。此外通过经济技术联系建立固定的产销关系, 有利于河源企业寻求到可靠的市场和稳定的客户, 提高市场风险抵御能力。

(3) 通过企业集团重组实现产业转移。为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的状况, 拥有先进组装或深加工技术的珠三角企业可把自己的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到河源地区, 或者收购河源的相关企业, 组成企业集团。这样既可发挥珠三角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优势, 又有助于珠三角企业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 推进产品升级换代。而河源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基础, 及时跟踪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动向, 实现互惠互利、联合协作。该产业转移模式适合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如手机产业、矿产资源等, 有助于提升河源地区的整体技术水平。

(4) 扩大对外开放的合作模式。利用沿海地区接近国际市场以及河源沿内陆的区位优势, 组织河源企业到沿海地区联办工贸企业和出口基地, 或吸引珠三角企业到河源联办出口加工企业, 实行外引内联, 进入国际市场;通过珠三角地区中外合资企业与河源企业开展合作, 吸引外资、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扩大对外开放。

3 河源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加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力度, 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 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加强与珠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合作。在示范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贷款贴息以及风险补偿等。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 保证转移过来的珠三角企业享受不低于原来的政策和服务。

3.2 根据地区优势产业考虑产业转移

承接珠三角转移产业时, 必须考虑到原有产业结构, 注重本地优势产业的培育。首先要充分考虑河源地区现有产业布局, 使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协调统一。其次要考虑地区原有优势产业状况, 接受转移的产业应有利于扩大原有优势产业的规模, 增强市场竞争力。也可接受与原有产业关联度比较强的产业,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3.3 健全法制, 精简行政流程

健全的法制基础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规范企业行为。与此同时, 政府应该树立效率观念, 精简行政办事流程, 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行政, 培养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璐.安徽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2) .

产业承接 篇10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完成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通过,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便开始拉开帷幕。产业承接园区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国际国内尤其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对于整个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规划建设的产业承接集中区是产业承接园区最重要组成部分, 是产业承接园区的核心发展区域。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整个产业承接园区的发展进程, 以至影响到整个示范区的总体发展目标能否按期实现。目前, 安徽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 方案在加强开发园区建设中着重强调要编制实施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建设总体规划和起步区详细规划, 并且于今年5月份在芜 (湖) 马 (鞍山) 巢 (湖) 和安 (庆) 池 (州) 铜 (陵) 两处省直管产业承接集中区分别设立了省直建园区和市直建园区, 但是当前关于加快这些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模式和路径还鲜有研究, 没有合适的、快速的发展路径, 势必会造成示范区的建设进程受阻, 因此探析产业承接示范区快速发展的路子已经是刻不容缓。

2 产业承接集中区基础条件分析

根据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征, 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良好的岸线资源, 安徽省结合示范区规划确立以沿长江一线芜 (湖) 马 (鞍山) 巢 (湖) 和安 (庆) 池 (州) 铜 (陵) 六市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 并分别确定了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级直管集中区。通过充分的调研工作, 根据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空间容量、拆迁成本、区位交通等因素, 作为省直管集中区重点建设的8个园区在不久前也已经确定, 芜马巢省直管集中区选址巢湖和县作为省直建园区, 市直建园区分别位于芜湖三山区、马鞍山当涂县和巢湖无为县;安池铜省直管集中区选址池州梅龙园区作为省直建园区, 市直建园区分别位于安庆环石门湖区域、池州市和枞阳县。

2.1 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包括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级直管集中区在内的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 高速公路与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网密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拥有多条干线铁路, 高速铁路也在快速发展, 干线航道、运河航道和港口等水运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处于安徽省内领先水平。截至2009年年底, 皖江城市带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1600公里, 拥有合宁、芜宣、沿江、318国道等多条高速公路, 形成了“四纵三横”高速公路骨架网, 与长三角的接口有六个, 另有在建高速公路约500公里;拥有京沪、沿江、宣杭以及铜九等多条干线铁路;皖江城市带航道总里程为4440公里, 占全省航道总里程的68%, 2008年, 皖江城市带各港口共完成港口吞吐量2.419亿吨, 占全省港口总吞吐量的92%。随着快速客运铁路、城际铁路以及跨长江通道和疏港道路的建设, 机场布局的建设与完善,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将会更加完善, 在对接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另外, 两处集中区在园区道路、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这些都为集中区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经济基础分析

目前, 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综合经济实力在规划的皖江城市带九个市 (简称“皖江九市”, 不包括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下同) 中处于领先地位, 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经济基础较好,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 集中区内各个市的经济实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区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协调的因素。 (见下表)

注: (1) 增速是按照可比价格, 相对于上一年即2008年计算而得到; (2) 常住人口短期内视作没有变动。 (数据来源:根据安徽统计信息网整理计算得到。)

从经济总量上来看, 2009年, 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GDP总量占皖江九市的比重超过50%, 达到52.9%, 占安徽省的比重也达到34.7%。其中, GDP总量超过500亿的有芜湖、马鞍山、巢湖、安庆四市, 覆盖整个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大部分地区;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来看, 2009年, 产业承接集中区六市GDP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 其中, 芜湖、池州两市达15%以上。六市GDP的平均增速为13.0%, 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但低于皖江九市3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由于受到作为安徽省会的合肥增速较快的影响;从人均GDP来看, 皖江六市差别较大, 人均GDP最高的马鞍山市达到51776元, 分别是是皖江六市、皖江九市和安徽省人均GDP的2.4倍、1.3倍、3.2倍, 而最低的巢湖市仅为12880元, 低于全省水平, 分别为皖江六市和皖江九市的59.7%、31.6%, 而皖江六市人均GDP达21560元, 占皖江九市52.9%, 是全省的1.3倍;从人均GDP的增速上来看, 皖江六市之间也呈现出较大的梯度, 这可能与作为基数的经济规模大小有关, 而皖江六市人均GDP增速保持在两位数增长, 基本与全省水平持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产业承接集中区综合经济实力相对比较雄厚, 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在整个皖江城市带处于发展前列, 完全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 而且已经具有寻求得到快速发展的经济基础。同时, 必须注意到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各市的经济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因素, 这可能也是在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逐步消除的自然过程。

2.3 比较优势分析

2.3.1 产业基础优势

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省直管集中区的产业体系较为完整, 产业基础良好, 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较强, 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基地。近年来, 在能源、机械制造、建材、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 汽车电子、集成电子、通信电子、生物医药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等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 集中区内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 拥有马钢、奇瑞汽车、海螺水泥、安庆石化、铜陵有色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 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在积极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与长三角地区相互依存的产业发展共生圈。以2008年为例, 皖江城市带生产的产品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 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 其中主要来自芜马巢和安池铜两处集中区。可见, 产业承接集中区在产业基础及其综合配套能力上具有较强的承接能力。

2.3.2 生产要素优势

产业承接集中区内集聚了整个皖江城市带50%左右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 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集中区岸线资源丰富, 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接近300公里, 占总岸线的近四成, 尤其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 具备发展新型化工、石油化工业的环境资源, 而这些也正是长三角地区急需转移的产业。水资源丰富, 年均水资源总量在400亿立方米以上, 人均超过2000立方米/年。矿产资源丰富, 马鞍山的铁矿总储量达16.35亿吨, 占安徽省铁矿总储量的57.32%, 铜陵的铜、金、银、硫铁矿和石灰石储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巢湖的矿藏品种也众多, 磁铁矿、硫铁矿等储量也巨大。而且, 集中区内农林和水产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良好, 十分适宜产业集聚,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目前, 集中区内常年在外务工人口较多, 达百万人次, 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 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 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同时, 集中区科教资源丰富, 拥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 平均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万人以上, 能够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3.3 区位优势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沿江六市, 位于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前沿地带, 处于中国水陆空交通立体网络的节点, 较为有利的位置和交通便于高梯度的产业快速高效地转移到到这些地区。目前, 沿江六市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 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 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 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 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 让整个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区位优势将会进一步的凸显。

3 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径

3.1 用先进的理念科学规划产业承接集中区

3.1.1 统筹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城镇化

城镇化率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规划指标之一,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明确要求, 到2015年, 皖江城市带的城镇化率要由2008年的46.4%提高到55%, 并且要求逐步形成现代城镇体系, 实现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实际上, 城镇化与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是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过程。一方面,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过程中, 必然要使得第二、三产业不断地向城镇集聚, 需要将大量的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镇转移, 需要不断地扩大集中区的地域范围, 从而会使得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 城镇数量增加, 规模得到扩大, 城镇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更加完善, 生产力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 科学技术水平更加先进,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从而将会进一步吸引高梯度的产业、周围的生产要素向集中区转移和扩散, 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如此相互促进、联动发展下去。因此, 产业承接集中区要得到快速的发展, 必须要注意到加快推进集中区城镇化进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要摈弃那种只重视产业发展不重视城镇化进程的错误观念, 要按照“把产业园区建成新城镇、新城区”的新理念来统筹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与城镇化。

3.1.2 科学规划“两区八园”

随着芜马巢、安池铜两处省直管集中区8个重点建设园区的落定, 产业承接集中区将开始重点建设这“两区八园”, 它们将成为集中区内需要先行快速发展的区域, 负有探索新型快速发展路径的重要任务。“两区八园”的建设应该按照规划在先的科学原则, 首先需要进行科学规划, 为园区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建议, 各园区规划应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导向, 结合其所具备的基础条件、产业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 可以考虑将各个园区按产业承接功能进行分区, 确立各区承接主导产业;再将每个园区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四个功能区。各区之间合理分工、避免重复、相互促进、形成特色, 从而促进产业向各园区分流集中, 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

3.2 加快推进产业承接集中区“1+3”发展模式

所谓产业承接集中区“1+3”发展模式是指省直管集中区以区内的一个省直建园区为发展核心, 加大投入, 重点开发, 先行快速发展;三个市直建园区为三根发展支柱, 重点完善产业承接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省直建园区进行产业分工合作以及要素流动, 相互协作, 相互促进, 通过省直建园区的快速发展辐射带动市直建园区的加快发展, 最终带动整个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快速发展。这种模式将有限的资金和资源集中于某一条件较好的产业园区, 使其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 增强承接能力, 能够尽快地承接转移产业, 快速发展, 形成产业集聚, 进而逐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壮大综合实力, 再带动整个集中区的快速发展。

目前,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各个园区基本都处于发展的初期, 而每年的财政投入有限。因此, 当前应该将资金向拥有更好承接产业优势, 有更快发展速度趋势的园区倾斜。和县园区、池州梅龙园区作为集中区的两处省直建园区, 现有产业基础较好, 有较大的产业承载能力、空间余量大、区位优越, 由省市共建, 且以省为主, 省直管集中区负责人将负责省直建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全部工作, 因而应该重点投入, 加快建设, 快速发展起来, 再逐步带动其余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笔者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相互协调配合, 加快推进“1+3”的发展模式, 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区域。

3.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产业承接集中区

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一般是“生产要素——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 其主要特征是“高消耗、高排放、低循环、低效率”, 这种模式在现行的产业发展过程暴露出种种弊端, 它是以破坏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为代价, 其治理成本往往高于通过生产所取得的利润, 得不偿失。产业承接集中区内各个园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再按照这种模式, 必须寻求创新,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产业园区。

生态产业要求按照“生产要素——产品——再生生产要素——再生产品”的过程来组织生产, 生态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或企业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互动, 形成多个产业或企业的生态产业链或生态网, 物质和能量在其中逐级传递, 形成循环, 不向外界排除废物。同时, 不同园区也可以按照产业发展要求, 加强生产要素在各园区产业之间的流动性, 逐步形成生态产业系统。因此, 产业承接集中要得到快速的发展, 需要大力建设生态产业承接集中区, 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道路。

4 结语

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在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发展的过程中, 必将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发展实际, 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探索快速发展的合适路径, 从而谋求产业承接集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Z].2010-1-20.

[2]范恒山.乘产业转移东风促皖江经济腾飞——解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N].安徽日报, 2010-3-11.

[3]安徽统计信息网[EB/OL].http://www.ahtjj.gov.cn/news/more.asp?cataid=10009.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喜忧参半 篇11

喜的是就业压力有缓解

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发展成本越来越高,这些产业在沿海地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就会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不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每年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长时间在外打工的他们渴望在自己家门口找到合适的工作。

在富士康来郑州之前就有人预测,富士康的到来将为河南解决不少于50万人的就业问题。13日的签约仪式后也有相关人士预测,这次河南又有不少于20万人找到工作。

来自河南农村的李先生及妻子长期在外打工,把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留在了爷爷奶奶身边,一方面他们要出去打工赚钱养活家人,另一方面仍时刻牵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以及年迈的父母。

而今大量的外来企业入驻河南,他们想在河南本地找到工作,由于夫妻俩长期在外打工,熟悉相关企业的操作流程和技术,于是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合适的岗位,离孩子和老人近了,有休息日就可以回家看望他们,不仅解了思乡情结,工资待遇也并不比在外打工差。

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金融投资的李鸿昌教授介绍,目前河南有农村人口6000多万,还有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很难找到工作,现在河南进行的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活动比重仍很小,以后还需要加大力度。

忧的是上企业招工难

对于本土的一些企业来说,河南大量引进外来企业却是一种考验。

在郑州很多企业门口都能看到张贴醒目的招工信息,而且一贴就是好几个月,难道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还招不到足够的人?

郑州某本土企业的总监认为本土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两种现象:招不到人,留不住已有的人。

河南省人力资源网的于经理告诉记者,在外来企业和本土企业之间,打工者往往选择外来企业,一是外来企业的待遇好,二是外来大企业有规范的管理。

在河南或郑州本地企业工作,准备跳槽到外来企业的人员也不在少数。

以前在郑州一家服装企业任车间负责人的赵先生,目前在富士康上班,他说:“富士康的薪酬待遇与郑州的企业相比较高,如果干得好,还有机会进入中高端管理层,拿年薪,富士康部门经理的年薪在10万元~20万元。”

一位长期研究劳动与就业的资深人士表示,真正出现用工荒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链不如外来企业完整,工资待遇相对比较低,劳动环境相对比较差,所以现代的农民工也是在追求一种比较利益,哪个地方工资待遇比较好,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好他就往哪个地方流动。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 篇12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

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 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即叫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一般是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 进而扩展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从地域看, 主要是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这在客观上为产业承接地区带来了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优势升级效应、关联带动效应和机制体制更新效应, 能使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融入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体系之中, 有利于充分发挥其资源与劳动力优势, 扩大优势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更新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契机。

二、制约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

1. 思想保守、观念落后。

近年来, 鸡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较快, 但有的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的解放还不够, 重招商引资而轻管理;部分干部、群众对发达地区先进管理理念的接受能力较差, 开放合作与市场意识不强, 这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鸡西发展的障碍。

2. 基础设施不完备。

由于资金紧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生产、生活设施不完备, 交通运输成本高, 信息流通不通畅, 工业园区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 客观上构成鸡西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阻力。

3. 自有优势发挥不足。

鸡西已探明矿产资源54种, 其中煤炭储量占全省近1/3, 石墨储量居亚洲之首, 但深加工不足;劳动力资源丰富, 省级技工学校两所每年培养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但大部分技术人员选择在发达地区务工;有着地缘优势, 但与周边地区在交通、产业等方面的关联对接程度不高。

4. 面临着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

就黑龙江省东部六市的发展比较而言, “十一五”期间, 鸡西地区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都排在第五位, 并且各地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如鸡西不加快发展, 就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边缘化、被淘汰的危险。

三、抓住机遇, 促进发展地区发展的措施

1. 解放思想, 加强观念意识对接。

产业转移具有周期性, 鸡西须紧紧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良好机遇, 树立起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全面对接, 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 “引凤入巢”, 引进合适产业,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 搭建高效的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 多以投资形式出现, 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鸡西市作为资源城市, 要承接好产业转移, 关键还是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 利用各种有效载体, 全面推介地方的区位优势, 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增强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已构建的招商平台的作用, 走出去, 主动找项目, 要力争多引进大项目、大公司;要充分发挥现有10个工业园区的承接体作用, 特别是石墨产业园区、煤机产业园区和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 要明确各自产业定位, 统筹发展。

3. 立足优势, 实行区域战略对接。

以纳入发达地区为战略目标, 根据比较优势制定与区域发展联动的中西部地区战略发展规划, 明确本地区主要产业定位和发展调整方向。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因此, 应认真分析研究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区域承接点。资源禀赋是区域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最有利、最有优势的条件, 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可以形成区域独特的经济优势, 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鸡西市作为煤炭城市, 想打造“石墨之都”、“煤机之城”, 必须引进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大企业的入住。另外, 便利的交通设施, 相关的仓储、物流业等, 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4. 努力提高工业园区软硬环境的承载能力。

发达地区转移传统产业主要是为了获取区位优势并降低要素成本, 转移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则以获取综合竞争优势为目的, 更注重承接地投资软硬环境特别是信息和谐社会化、技术、设施、人才、研发配套能力和体制配套条件。

5. 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倾力打造园区, 大力推进以道路、水、电、气、通信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形象进度, 强化集聚效应, 增强园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为吸引产业大规模转移到鸡西创造条件。

6. 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

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 加快构建精简、统一、高效、便捷的园区管理新体制。改进服务方式, 提高行政效率, 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 实行土地出让金地方所得“零地价”、绿色通道服务“零距离”, 探索建立财税独立核算体系。

7. 落实机制服务项目。

上一篇:汽车后创业指南下一篇: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