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024-10-11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共12篇)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1

1问题提出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而且近年来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资源规划、管理和有效配置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例如,我国LED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面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率低,资金投入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魏传超[2]深入分析了广东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政府政策和财政资源对市场各要素资源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缺乏有效组织、一直以来政府支持单一企业、单一项目的投入模式等。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是涉及科技管理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进一步优化资助模式和管理模式? 如何根据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阶段来设计政府资助政策? 如何进一步推进研发资助项目的整体绩效?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命题。因此,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政府资助模式及管理创新,对我国政府采取科学、 有效的科技财政资助方式和路径,集中优势资源提高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理论评述

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诸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3]。基于产业共性技术对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角度,产业共性技术分为产业基础共性技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产业一般共性技术[4]。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决定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成败,以及我国各类产业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活动存在技术外部性、 市场失灵、不确定性以及复杂性等特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单凭企业或大学、科研机构一般难以完成产业共性技术 ( 尤其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的研发任务,因此,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5]。各国政府基本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等措施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提供持续支持。

政府支持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的主要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以财政金融政策为主的科技政策和以政府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计划体系。 具有方式包括: 补贴、财税优惠政策、财政拨款、 融资担保和贷款贴息、政府采购和政府成立公共研发机构[6]。分析以往的研究文献,政府资助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具有互补还是替代效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7,8]。实际上,政府研发资助实施效果会同时受到研发资助的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政府资助政策因素和研发项目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Etzkowitz等[9]认为政府干预政策的性质、 时机和组合较是否需要政府干预更加重要。基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配套实行财税政策优惠或政府采购等多种措施推动共性技术扩散[10]。其次,技术研发资助项目管理能保证优先支持能够给社会创造较大价值的重点项目,以及提高研发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研发产出绩效[11],避免可能存在政府在资助研发过程中的监管激励以及政府资助过程中的寻租等问题[12]; 而对于政府投资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价问题,则基本没有涉及共性技术资助对象的确定,即项目遴选以及项目的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法等[10]。

因此,建立科学的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管理体系是保证政府研发资助效率和研发成果产业化成效的前提,有必要根据产业共性技术的性质和特点,如市场严重失灵和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战略性共性技术、公共产品属性较强的共性技术,针对在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出现的市场失灵情况,则分别采取选择性的财税及融资扶持等政策手段和促进措施,实现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政策工具有效互动[13]; 并且探索如何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专项经费监督机制,对政府投入科研经费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与管理实证分析

3. 1研究设计

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和承担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的典型企业开展访谈,查阅东莞市近3年来的科研资助项目资料,以及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设计了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与管理模式调查问卷》初稿,并组织了有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10位专家进行预测试,在此基础上对调查问卷进行完善。问卷共分两次发放,首先向东莞地区的科研院所、高校和相关企业发放了130份问卷,然后针对我国其他17个省 ( 区、市) 相关人员发放了237份问卷,共计收回问卷221份。由于个别问卷填写的数据不够完整或填写组织和成员不符合研究要求,最后共得到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81% 。被调查的企业涉及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材料制造业、新能源等工业行业领域; 被调查的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参与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管理者和研发人员或高层管理人员,高校教师的有效问卷数量接近50份。因此,本研究有效样本数符合要求。该问卷中的题项采用Likert的5点尺度测量,请受调查者根据所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每一描述打分,1 = 完全不同意,2 = 不同意,3 = 不确定,4 = 基本同意,5 = 完全同意。本研究采用SPSS 15. 0 for Windows工具进行分析。

此外,为确保调查对象的典型性和准确性,针对曾接受过政府资助项目的样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情况进行调查。我们选择了本单位研发技术与行业技术路线图吻合程度、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清晰程度、政府资助方向符合技术产业发展方向情况、 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短板4个指标来了解被调查样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情况。对调查结果统计得出: 6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研发的技术符合行业技术路线图 ( Factor1均值3. 87,基本认同) ;33. 3%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规划清晰和很清晰 ( Factor2均值3. 33,表明产业规划清晰程度不高) ; 62. 8% 的被调查者认同政府资助方向与技术产业化发展方向一致的观点 ( Factor3均值是3. 8) ; 产业共性技术短板主要在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方面,43. 3% 的被调研者认为本单位是产品技术短板突出,而36. 7% 认为本单位以制造技术短板突出,20% 的被调查者认为本单位同时存在产品技术短板和制造技术短板。

问卷设计中有关于研发资助模式和管理的部分问题分别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和资助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对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和需求进行调研,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3.2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调研

关于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模式的研究, 主要包括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政府资助项目的技术经济目标、政府资助项目类型、项目组织形式和资助政策等。

3.2.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分析样本单位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根据被调查者的反馈,其中前3位的是 ( 如图1) : 缺少技术人才 ( 53. 3%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 创新成本太高 ( 35%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 缺少外部资金支持 ( 33. 3% ) 的受访者完全同意或基本同意此观点) 。因此技术人才缺乏、创新风险大和成本太高、 缺少资金支持是影响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3.2.2政府资助项目的技术经济目标

关于问题 “您所在单位参与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目标” 的调查结果, 提高产品性能 ( 选择率62. 8% ) 、降低研发风 险 ( 选择率51. 7% ) 和产业新 技术研究 ( 选择率46. 1% ) 是最为关键的3个目标,其他稍微次要的目标是开发全新产品 ( 选择率28. 3% ) 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 选择率20% ) 。

3.2.3产业共性技术类项目的组织形式

关于问题 “产业共性技术类科研项目的合作形式”的调查结果,目前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常见组织形式是科研基地等公共研发平台 ( 选择率40% ) 、与国内独 立科研院 所合作 ( 选择率37. 5% ) 和与国内高校合作 ( 选择率31. 7% ) ,此外, 与境外机构合作( 选择率10. 8% ) 和本企业独立完成 ( 选择率16. 7% ) 也是一种普遍的组织形式。

3.2.4政府资助项目类型

根据项目组对样本单位调研情况,从样本单位接受政府资助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类型来看,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最多 ( 选择率45. 6% ) , 其次是省级攻关项目 ( 选择率27. 2% ) 和专利实施计划项目 ( 选择率20. 5% ) ,而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重要技术成果推广项目都为13. 9% 。

3.2.5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同阶段对政府资助政策需求分析

Link等[14]提出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的3阶段模型,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共性技术产品的应用阶段,后两个阶段可以大致归入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阶段。此外,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化也即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 产业化导入期,产业化成长期,产业化稳定期和产业化动荡期4个阶段。

( 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关于问题 “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您认为目前东莞所采取的以下哪种支持政策效果较明显?”,53. 8%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税收优惠,其次是各有20. 5% 和17. 8% 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了无偿资助 ( 计划类) 和投融资补贴。这是因为企业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技术不确定很大,所带来的研发风险比较大,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希望能提供无偿资助和投融资补贴。

( 2) 产业化导入期。分析产业化导入期最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51. 6% 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能提供无偿资助 ( 计划类) ,27% 的企业希望政府能提供税收优惠。因为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刚进入市场,导入期的产品生产规模小、市场销量和盈利较少甚至亏损,容易因为投资失误和市场前景不好造成资金缺乏甚至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所以更希望政府能提供无偿资助 ( 计划类) 和税收优惠。

( 3) 产业化成长期。对于产业化成长期有效的政府支持政策,被调查者选择的是: 贷款贴息类 ( 36. 7% ) 、税收优惠类 ( 30. 5% ) ,一般来说,处于产业化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强于产业化导入期的企业,但是由于产品生产规模快速扩大而对资金的需求量远远大于企业在产业化导入期的资金数量,因此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更是企业所希望,政府可根据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所创造的收益 ( 包括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两部分) 来提供财政资助。

( 4) 产业化成熟期、动荡期。对于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阶段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被调研者选择的是: 税收优惠 ( 46. 5% ) 和核定补贴 ( 报销类,27. 2% ) 。因此,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的企业倾向于政府从税收优惠、核定补贴等方面鼓励企业继续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就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政策而言,在科技创新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的资助仍是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来源。总的来说,政府对研发投入的形式主要有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和风险投资等,只是不同国家各有侧重点[15]。通过以上分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不同阶段对政府支持政策的需求各有侧重,但税收优惠政策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各个阶段所共同需要的,这与国外政府研发支持政策相一致,国外政府资助R&D投入模式逐步从直接投入转到间接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成为各国相继采纳的主要投入政策; 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我国目前正大力实施的高科技企业研发经费减免税收等税收优惠政策举措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3.3政府资助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管理实证调研

( 1) 项目资助申报过程公平程度。关于 “政府在资助项目申报过程中公平程度” 的问题,54% 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公平,还有近20% 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公平。如Factor4所示,项目资助申报过程公平程度的均值为3. 33,表明被调查者不能确定。因此, 在被调查单位和个人看来,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的公平程度不高,还有待提升。

( 2)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管理。关于问题 “您认为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公开程度”,40% 的被调查者认为基本公开,33. 3% 的被调查者不确定, 2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公开。如Factor5所示,政府资助项目公开程度的均值为3. 13,表明政府资助项目遴选过程中的公开程度不够。关于问题 “您认为目前财政资助项目遴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如图2) ,项目遴选程序不透明 ( 支持率33. 3% ) 、 行业技术专家的参与程度不足 ( 支持率17% ) 、项目筛选的范围太窄 ( 支持率13. 3% ) ,这表明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遴选程序需要更加透明, 近六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行业技术专家在评价项目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关于问题 “财政资助项目遴选需改善的环节”,反馈前3位的是: 申报产业范围环节 ( 33. 3% ) 、专家评价环节 ( 26. 7% ) 和项目的最终选择环节 ( 26. 7% ) ,这与第二问题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存在问题”相对应。此外,项目组从调研科研院所和样本企业中了解到他们对政府资助项目遴选方面的问题看法: 目前政府遴选机制已经非常严格了,但是科研都有失败的风险,政府要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有失败的容忍,一般来讲达到50% ~ 60% 的成功率算是不错的。

( 3) 外地专家参与项目评审的比例。项目评审中专家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项目遴选质量好坏和项目结题是否能通过,并确保前期的项目遴选和后期的结题项目质量都达到项目资助的预期。关于问题 “项目评审中外地专家数量比例多少合适”,46. 7% 的被调查者 反馈外地 专家比例 应该达到60% , 26. 7% 的被调查者反馈外地专家比例应该达到50% 。 因此,近73. 4% 的被调查者认为外地专家比例在50% 以上能保证项目遴选和项目结题的质量。

( 4) 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关于问题 “政府承诺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100% 到位,30. 1%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80% ~ 90% ,40%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50% ~ 70% 。因此,53. 3% 的被调查者认为项目资金到位80% 以上,40% 的被调查者认为到位资金在50% ~ 70% 。由此可见,项目资金到位不是十分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被资助单位使用资金开展研发工作,影响研发进度。此外,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科技项目立项的环节较多,项目从申报到立项所需时间比较长,影响了政府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尤其是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是很紧迫的,商机稍纵即逝。

( 5) 资助项目监管、验收情况。关于问题 “政府在被资助项目的监管、验收和评价方面的严格程度”,46. 7% 被调查者认为严格,40% 被调查者认为一般,13. 3% 被调查者认为不 严格,因此,超过86. 7% 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对资助项目把关到位。 正如Factor6所示,政府在资助项目监管、验收和评价方面的严格程度的均值是3. 93,这样能确保被资助项目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

( 6) 资助项目研发绩效激励机制。研发绩效激励机制直接影响到研发项目人员投入到项目工程的程度,是项目质量好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关于问题 “科技研发投入绩效奖惩方式存在突出问题”,被调查者反 馈前3位的是 “奖金与贡 献度大小 ( 33. 3% ) 、奖金分配权力的集中程度 ( 16. 7% ) 、 惩罚措施的落实程度 ( 16. 7% ) 。”

( 7) 资助项目的效果分析。针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政府资助项目效果分析,如表1的指标Factor1 ~ Factor7所示。其中,指标Factor7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对本单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有促进作用”的均值为4. 20,指标Factor8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研发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 的均值为4. 07, 反映了被调查单位充分认识到政府科技研发资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并且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同。然而分析指标Factor9和Factor10、Factor9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作用明显” 的均值为3. 4,指标Factor10 “政府资助对本单位技术产业化促进作用明显” 的均值为3. 2,这表明在实际资助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政府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资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成效仍不明显。

分析指标Factor11和Factor12、Factor11 “政府目前推进产学研合作对本单位技术研发的作用”的均值为3. 93,Factor12 “您对政府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资助模 式和结果 的满意程 度是” 的均值是3. 63,均值都在3. 5以上,这表明从总体上讲,被调查者和企业还是基本认同产学研合作、科技研发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4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政府资助理论述评,结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机构的问卷调研和访谈,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政府资助模式和资助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分别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分析,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研发风险和产业新技术研究是企业参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目的; 技术人才短缺、创新风险大和成本高、缺少资金支持是影响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主要障碍;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与独立科研院所合作和与高校合作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次,在政府资助效果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 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对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和产业化程度方面具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然而政府资助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 本研究的其他主要调研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

4.1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不同阶段对政府资助政策需求

被调研者对政府最有效的支持政策的主要看法有: ( 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阶段,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税收优惠、无偿资助和投融资补贴; ( 2) 产业化导入期,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无偿资助和税收优惠; ( 3) 产业化成长期,财政资助的有效途径为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 ( 4) 产业化成熟期和动荡期,政府有效的支持政策是税收优惠和核定补贴。 因此,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不同阶段, 政府资助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别,但税收优惠政策却是所有阶段所需要的科技政策; 此外,目前政府资助政策还需要完善和细化,特别是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扶持本土企业培育的创业型基金或种子基金等方面的科技金融政策比较缺乏。

4.2政府研发资助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被调查者和企业对政府现有研发资助项目管理的主要看法有: ( 1) 政府资助项目遴选程序还不够透明,项目遴选产业范围还需要扩大,在项目指南发布方面行业协会发挥作用不够,项目评审中专家参与程度还不够; ( 2) 政府资助资金到位较慢,无法赶上市场需求的变化,资助效果不明显; ( 3) 除了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中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存在问题以外,项目经费分配不均现象比较普遍,直接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在项目效益中获益较少,无法激励广大基层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3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政府资助模式及管理的优化建议

本研究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财政资助模式及项目管理优化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 1) 政府资助政策方面,根据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资助模式和支持政策,政府可灵活利用财政、税收、科技金融和人才培养等政策,加大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方面的支持力度。对于符合地区发展规划要求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由于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合作对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和产业化程度方面具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建议政府予以直接补贴公共研发平台和产学研合作机构,以降低技术转让费用, 推动研发成果产业化。 ( 2) 政府资助项目管理方面,资助项目和程序透明化且评审要专业化、科学化,简化资助的程序以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 资金管理应当尽量透明,建立公开的信息平台,向社会公示资金的使用情况,公布相关数据检验绩效情况。 在研发绩效激励机制方面,建立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和分配的保障机制,提高研发人员报酬支出比例, 最大可能提升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2

总体要求:围绕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解决行业重大关键瓶颈技术制约问题,重点面向高端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我省优势特色产业,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联合,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等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组织申报,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各市(州)布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

实施周期:一般为两年,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支持额度:经费支持额度50—150万元,具体见指南有关说明。

重点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能源电力、智能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节能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市(州)重点产业等十大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一、高端集成电路与特色电子器件

(一)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产业化前景的芯片开发。开发应用于5G及下一代WiFi通信系统的毫米波射频前端SoC芯片,包括相控阵智能天线、T/R模块和射频采样ADC等。开展极低功耗物联网IP平台和SoC芯片的产业化开发,其中重点实现MCU模拟平台和嵌入式存储技术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开发应用于保密手机等设备的低功耗Micro SD安全芯片,由自主CPU、运行算法及安全引擎、SRAM/Flash存储器等构成,实现保密信息安全可控。开发应用于光纤通讯的高功率、高速EML激光器芯片,满足10Gb/s及以上通信标准和实用化要求。

有关说明:拟支持4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基础核心软件

(一)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开发环境及工具。

研究完整集成开发环境,集成代码编辑、代码分析、代码调试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等,支持软件的快速发布。可根据行业或领域特定业务的自动化建模,可进行服务装配;提供开放和标准的接口,可通过多种方法与第三方系统对接,能实现异构业务数据的统一管理及同步,研究成果需在行业或领域三家以上单位示范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2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布式数据库核心技术。可提供一种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资源共享的数据管理基础架构,包括数据管理器与查询分析器,可提供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具备动态扩容、在线分析处理和在线事务处理能力。

有关说明:拟支持2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未来网络与通信

(一)通信传输网络管理关键技术。

研究满足超100G及400G的新一代光纤传输网络。利用SDN和NFV技术,实现对骨干网、接入网、移动基站的远程路由调度和信道带宽控制的高效虚拟化管理,实现快速网络故障、网络质量劣化区域的定位与修复,实现网络终端业务类型和传输速率的检测、自动识别恶意终端发起的网络犯罪行为,实现移动基站与分布式云存储的融合。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无线网络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云平台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用户通话上网记录及投诉信息、无线网络覆盖、容量、配臵、参数、告警信息等海量数据,客观准确评价用户使用感知,快速精确定位网络问题。研究基于移动用户海量CDT/MR网络数据和指纹技术相结合的用户精确位臵定位技术、智能分析无线网络覆盖漏洞实现网络规划和工程实施的全流程闭环管控、移动用户端到端异常事件自动定界定位分析方法等关键技术。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第五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

开展大规模天线技术、超密集组网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网络技术、新型多址技术、全频谱接入及新型网络架构、满足5G中MIMO和基站联合发送的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移动空口以及基于子带滤波的OFDM、稀疏码分多址、极化码算法的研究,开展吞吐率、时延、连接数量、能耗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关键技术。

研究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站关键技术。开展铝燃烧电池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电动汽车旧蓄电池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基于移动通信基站网络的再利用研究,借助于广域密集分布的移动通信基站开发电动车充电桩业务(智能终端无线充电与微能量回收关键技术)、GIS业务、地震监测网点业务、气象监测网点业务、环境监测网点业务等相关技术的研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集成硅基光互联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可实现高速信号收发、高级调制格式的硅基光子器件(包括调制器、探测器等),研究基于硅基的波分复用器件以提高通信带宽,探索小型化和低功耗器件,研制硅基光子芯片;研制与高速调制器配套的驱动器、与光探测器配套的放大器、超高速/超低复杂度/超低功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及其集成芯片等;研究光-电芯片的集成封装技术,实现硅基高速通信光-电模块,推动产业化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低空空域监管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低空空域监管关键技术,有效侦测和防范无人机、飞艇等低空飞行器对机场、军事基地、禁飞区等敏感地区的干扰、侦察与破坏。制订低空空域飞行器的无线电信号频率范围和功率范围,制订低空空域飞行器必须安装的可被监管部门强行控制飞行器降落的专用模块和便于识别飞行器所有者信息的标识。开展对低空空域飞行器的其他简易高效摧毁技术研究。开展低空宽带应急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低空飞行器通过无线传输快速实现应急通信或中继通信。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信息安全

(一)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预警分析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与预警分析技术,采用大数据平台技术、网络行为关联分析技术、未知威胁挖掘技术,实时掌握目标区域的网络安全态势,掌握重点部位、重要网络信息系统相关网络安全威胁、风险和隐患,对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网络攻击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掌握有关网络安全威胁情况和信息,建立基于大数据安全分析的威胁监测平台,形成对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要素获取和关联、融合分析,形成态势评估、态势预测和态势展示能力。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工业控制系统威胁态势感知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工业控制系统威胁态势感知技术,通过分析工控通信协议,采用漏洞主动探测、安全监测、安全数据分析、安全风险控制、安全验证和展示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算法,建立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态势预警平台,形成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快速响应和全面监测能力,使联网工控系统积极防御病毒入侵和网络攻击。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大数据安全共享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研究数据在共享、应用过程中的身份信任和管控技术,实现大数据平台中对数据库、文件服务等重要数据源的共享接口安全管控,构建对应的海量数据权属映射算法及模型,研制同时支持移动和桌面客户端的大数据安全共享平台,在金融、电信、移动、能源、政务等任一领域开展重点应用并取得示范效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四)海量数据信息挖掘脱敏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海量数据信息挖掘脱敏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提取,对残余数据的分析、恢复重塑,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智能化手段,研制敏感数据智能识别与脱敏处理技术,自动发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敏感数据,并为敏感数据推荐脱敏算法,确保跨领域数据安全共享与融合。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安全移动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各种移动平台与系统的安全保障技术,实现在移动终端以软硬件结合方式实现设备安全防护,开展新型身份认证技术、基于业务的访问控制技术、基于行为的精细管控技术、跨域跨网络的移动安全隔离技术等研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云数据库数据安全保障产品研发。

研究适应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可靠存储及处理技术,开展复杂异构、恶劣网络环境下云存储的资源重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包括大容量存储介质内部存储算法、数据恢复、提取、分析等关键技术,实现高度容错、可扩展性、高性能、并行、分布式的强大数据恢复能力,形成大容量云存储的数据安全保障产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云计算与大数据

(一)云终端服务平台研发。

研究基于国产CPU的安全云终端性能优化、安全云终端体系架构以及基于IDV架构的智能桌面虚拟化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云终端产品;研究IaaS/PaaS/SaaS/DaaS分层资源统一管理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开展云计算DaaS服务架构、资源管理、服务机制、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研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互联网大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支持多数据中心部署、松耦合的采集、存储、解析、处理系统,单数据中心可支持大数据量节点并发采集,采集集群部分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采集任务执行。实时采集处理全网互联网数据资源、爬行请求最短间隔最小,具有目标网站爬行/反爬行策略、对采集产生的超文本内容流进行实时处理,实现数据实时监控与内容增强存储与离线分析、子系统可满足PB级及以上内容数据的存储和并行处理需求。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基于科学可视化与信息可视化的技术与应用。研究面向时空数据(空间标量场、地理信息、时变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非时空数据(层次与网络数据、文本与文档数据、跨媒体数据、多元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在多个业务领域(电信运营商数据、商业智能、金融数据、气象数据、能源数据等)进行可视化示范应用及全面解决方案。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异构多源、实时采集的大数据治理关键技术,包括元数据模型、数据ETL、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质量评价、数据管理、数据资产化形成与评估、数据产品化形成与评估以及大数据评测体系等,解决大数据可表示、可管理和可用性三个核心问题,为大数据的高效分析和低成本存储奠定基础。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五)大数据集成分析与挖掘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基于电视、网媒、社交媒体等多源异构媒体大数据的集成分析、计算及挖掘关键技术,综合利用深度学习和聚焦机制,形成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关联、融合及分析模型;研究基于媒体大数据的高性能计算、分析、检索实现技术,实现对海量视频信息中需要视频片段的准确检索,满足大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实时性、动态性要求;研究多源异构媒体对象表示、深度挖掘和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技术,实现媒体对象关系、轨迹、热点等可视化呈现和基于业务模型的挖掘;为使用者提供精准画像,提高数据针对运营规划的可用度和效率,构建媒体大数据集成分析与挖掘应用平台。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数据共享及交易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政府大数据开放和共享的关键技术,包括多部门、多领域数据开放共享总体架构、数据共享目录与交付形式、数据内/外网交换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开放共享溯源支持与监管等;研究个人与企业大数据开放和交易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开放交易总体架构、数据确权与溯源、数据计量与计价方法、数据交易目录与交付形式、数据安全评估与脱敏处理和数据收益分成模型与支付方案等,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大数据的数据银行平台与运营体系建设的完整解决方案。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七)面向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政务服务、金融贸易、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应用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关键技术及系统研发。

整合大数据资源,推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政务服务、金融贸易、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应用创新,研究开发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应用系统和关键技术平台,实现数字驱动的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发展目标,为公共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研究数据驱动图谱技术、基于对象数据相似性连接的数据融合技术、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多元异构信息融合技术、视频大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并行分析与挖掘技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数据聚合搜索与增值服务技术等,实现用户兴趣分析、网络行为分析、情感语义分析、视频语义结构化分析等面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3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物联网

(一)基于云平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滑坡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基于云平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滑坡性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和关键技术,提高滑坡性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研究滑坡性地质灾害不同类型多传感器信息数据级、信息级等不同层次融合方法和技术;研究滑坡性地质灾害的特征信息;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嵌入式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基于云平台的大规模并行分布式计算和存储技术、大数据等多种技术,研制滑坡性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实现远程或移动终端的预警。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二)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面向应用背景的环境参数监测与信息采集、无线传感器、云服务、数据通信、信息融合、智能化生产管理等智慧农业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智慧农业的管理、控制方法及实现技术。研制智能终端设备,开发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为实现高产量或质量的农业应用示范提供智力支持。

有关说明:拟支持2项,每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三)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平台与物联网的综合集成研发及应用。

研究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开发与应用技术,基于物联网、云存储和云计算等关键领域,研究终端到平台的数据采集、加工、分析方案,突破环境数据加密、数据共享、数据挖掘等关键技术,形成国家及地方政府环境数据中心平台,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四)车路协同式车联网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研究基于智能视频融合和分析的全时空交通信息采集技术,解决交通数据连续性、完整性、精确性的问题;研究多模式车路协同通信技术,实现交通管理服务和交通信息服务;研究多目标交通信号和行驶车辆智能化协同控制技术,解决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和公交优先通行问题;研究城市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架构,提出城市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统示范工程建设方案。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七、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

(一)空间智能学习关键技术及其在人机交互增强现实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基于便携移动设备的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包括空间智能学习技术,三维空间运动轨迹追踪技术,场景景深坐标探测,三维场景实时扫描重建技术,基于视频和图像的快速、高效三维建模关键技术,裸眼3D技术等。实现3D空间实时扫描成像,室内空间定位导航,超现实复杂环境仿真虚拟,并可将其应用于各类虚拟交互教育培训,数字互动娱乐,搭建全新的沉浸式教育及娱乐体验系统。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虚拟现实行为识别及虚实交互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人体行为、表情识别关键技术,包括人体动作的实时识别、姿态识别技术,人脸表情及情绪的特征识别技术。研究虚实人机交互的关键技术,包括虚实人体骨骼系统、动作匹配技术,虚实人脸表情互动技术,机器学习及大数据挖掘的人机情景对话技术,形成多行业/领域适用的虚拟现实人机交互通用解决方案。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三)虚拟人群关键技术及其在应急演练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研究大规模人群仿真的关键技术,包括人群的信息感知与传递、群体行为仿真模型、基于GPU的海量人群实时渲染技术等;研究大规模人群仿真模型验证方法。将所解决的虚拟人群关键技术应用于地铁或高铁车站等公共领域的应急演练仿真系统中,实现各类非正常情况虚拟应急演练及人员培训。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虚拟交通环境关键技术及其在交通仿真产品中的应用。

研究虚拟交通环境关键技术,包括亚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开发、亚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与用户化身的实时交互算法、大规模交通场景的调度与简化算法、交通事件生成算法等,并研究相关模型的验证方法。相关技术将应用于车辆驾驶仿真器、交通安全教育仿真培训系统中,构造高逼真度的虚拟交通环境,提升教育培训效果。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微地图可视化智慧园区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研究室内地图、虚拟仿真、视频监控技术等,基于自主地图3D引擎,实现园区精细化物理空间呈现、场景逼真展示,支持移动端、Web、大屏等多种方式呈现;利用多种信号源,实现精准定位,研制户内外实时导航等关键技术;依托大场景智能视频分析、人工智能、位臵联动数据分析和园区数据交换技术,实现园区智能时间检测,为可视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可视化园区门户、园区智能生活、平安园区、智慧管理、节能环保等方面实现应用,推动随时随地、所见所得、智能联动的智慧园区(校园、工业园等)信息化示范应用。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八、其他信息技术研发

(一)用于智能硬件注入错误检测的光纤激光光源开发。研究智能硬件在互联网、支付、金融领域的安全防护设计应用技术,利用脉冲光纤激光技术和激光倍频技术开发用于智能硬件注入错误检测的光源,满足半导体芯片背面和正面辐照注入错误检测要求。光源采用可外调制二极管作为光源,经多级光纤放大器放大后再经二倍频和三倍频单元进行波长转换,触发晶体管可逆导通/关闭状态变化。光源具备三色输出能力,峰值功率连续可调,具有外触发同步工作功能。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40G 高速光收发模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40GEPON光收发模块关键技术。根据IEEE 802.3ba标准,重点研究4路10G CWDM波分复用技术、CFP封装技术、噪声抑制技术、消光比测试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出具备高指标要求的40G EPON高速光收发模块。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周视反入侵安控雷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研究轻型便携式周视安控雷达技术,能够对任务区域实施无人值守条件下,连续24小时、全天候监视,及时发现各类非法入侵人员、车辆目标,输出目标的距离、方位角信息并给出报警,以便相关部门及时处臵。项目重点研究地面强杂波背景下人员、车辆等慢速弱小目标的信号检测、目标分类与威胁判断等关键技术。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激光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通过开展超短焦高亮度镜头、高效率宽色域安全激光光学引擎、柔性大尺寸微光学结构屏幕、激光显示高清/双倍高清的高画质整机产品等相关制备技术,重点攻克精密光学镜片设计与系统集成与制备技术、微结构光学屏幕材料设计开发与屏幕制备技术、多色激光显示光学引擎设计与制备技术、双倍高清显示整机开发设计与制造技术,形成激光电视相关产品并参与制定激光显示标准化。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8K与HDR技术在平板电视中的研究及应用。研究8K LCD屏显示技术、8K Soc信号处理技术、8K FRC转换技术、信号传输接口协议及线缆技术、视频码率及传输带宽等关键技术;研究HDR的接收、解码、显示方面的电光转换曲线L取值的不同、动态曲线的设定、屏模组的参数制定、屏背光控制的算法等相关技术,开发高效HDR超高清平板电视。利用机顶盒或电视终端提供大容量盘接口,读取、播放、存储、控制全媒体各类数据文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MCM多芯片组装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发多芯片组件混封技术,重点攻克芯片电性搭配、各器件之间信号干扰及电感/电容耦合等关键技术,项目开发完成后可大幅节省铜材,减小固废物配方,大幅提升单位面积集成度。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航空航天

一、航空航天制造

(一)飞机大部件模块化集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航空制造全球产业链向模块化制造与交付发展的趋势,研究和开发基于MBD技术的飞机大部件模块化集成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内容包括:基于模型的构型及更改管理;基于模型的装配制造规划 ;基于模型的制造规范定义;基于模型的制造BOM定义;基于模型的制造指令定义;基于模型的制造执行;基于模型的生产构型定义。主要技术指标:提高设计制造更改的效率和准确性,制造符合性达到100%;实现制造――设计实时协同,工艺准备时间缩短30%。开发实现飞机大部件模块化集成制造平台。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二)国产大飞机超大型蒙皮零件智能/精密制造工艺技术研究。

针对超大型飞机蒙皮零件制造,重点研究基于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理念的制造流程及工艺布局;关键制造过程的数字/智能化控制;精密制造工艺;开发仿真应用软件及专用MES系统,实现全流程的精准控制;实现全流程的柔性生产、数字化检测;包括热处理、蒙皮拉形、五坐标立体切割、化铣/表面处理、检测全过程数字化。主要技术指标:完成超大型蒙皮零件智能/精密制造工艺在国产大飞机项目上的应用验证,试件取得国产大飞机装配合格验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三)复杂航空结构件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大型复杂钛合金框、长桁类航空结构件高精度制造加工的需求,重点研究面向复杂航空结构件的数字化制造、数控加工仿真和自动编程、误差补偿以及专用工艺装备技术;以TC4锻件为主要对象的零件材料特性和切削加工性能参数模型;建立复杂航空产品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数据库;设计航空长桁类零件的工艺工装,解决难加工材料、薄壁件、整体结构件的制造工艺技术问题。主要技术指标:形成专有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方法和工艺规范,通过应用示范,明显提高复杂航空结构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四)航空航天难加工材料专用切削刀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面向航空航天广泛使用的高温合金、钛合金、超高强钢、复合材料等难加工材料,研究加工过程中材料对切削刀具影响的机理和控制方案;切削刀片几何结构、三维断屑槽槽型、涂层、切削参数等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刀具使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刀具材料、刀具设计、刀具涂层、工艺控制等。主要技术指标:开发出高端数控刀具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并形成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五)国产航天服关节关键技术研究及数字化样机设计。面向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国产先进航天服关节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具备步态行走能力的航天服关节活动自由度配臵方案;突破大围度、非对称软关节设计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登月服研制奠定技术基础。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实现典型结构的数字样机;突破以软式髋关节为代表的大围度、非对称复合软关节分析和设计技术;关节活动阻力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30%。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科研院所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六)航天产品智能化柔性装配集成应用平台研究。针对航天产品的智能化制造和提升质量需求,研制开发航天产品智能化柔性装配集成应用平台。重点研究基于机器人/柔性工装的自适应装配单元;装配过程智能调度技术及物料自动配送;数字化在线质量检验与集成管控;制造过程数据的感知存贮分析评估等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工艺文件3D化;加工信息自动推送到工位、制造信息动态显示;生产线任务自动排产、配套需求自动生成;质量数据在线采集。建立航天产品智能装配集成应用平台并形成示范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七)载人航天任务规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行器研制、生产、组装与发射过程中任务分配和协同规划影响要素多、约束条件多导致任务规划难度大、规划效率低、方案不优化的问题,建立适应多种任务规划需要的约束条件、飞行事件、运营资源、专家知识等数据库,系统开展多约束条件下发射窗口规划、发射资源规划、运送物资规划、相互竞争多任务编排等多类动态规划算法等研究工作。主要技术指标:开发完成飞行器全寿命周期的多任务自动规划集成软件系统,实现同时规划任务数大于2万个;规划单飞行器运载能力利用率和多飞行器总运载能力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发射任务编排总时长下降10%;资源利用率提高10%;任务资源冲突率下降5%;系统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系统工程规划,经扩展可应用于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大型工程项目中的复杂任务规划。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二、通用航空

(一)面向现代物流业的货运无人机及支撑系统开发。针对目前快速增长的物流业技术进步需求,设计用于现代物流运输的通航类工业无人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货仓容积无人机结构布局;满足简易跑道正常起降、同时适应土坡、草地等不同地面条件的起降系统;完全自主飞行和自主起降能力的自动驾驶系统,满足夜间货运飞行;设计适应性强的无线电数据链、地面站以及保障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无人机载荷能力500kg-2000kg,航程1000km-2000km,航时4h-8h,无线电作用距离不少于200km,具有短距起降功能及夜视飞行等功能。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4:1。

(二)特种通用飞机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针对基于某型通用飞机平台改装多功能电子侦察特种通用飞机的需求,重点开展用户需求与分析、系统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测试、飞行验证等技术研究,突破并掌握系统架构设计、任务系统集成、平台适应性改装、系统总装与测试、系统飞行验证等总体设计技术,形成综合化、通用化、标准化的多功能特种通用飞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开发能力。主要技术指标:具备雷达、红外/可见光、激光测距等多种探测手段;具有对海面、地面的移动和固定目标进行搜索和监视功能;具有固定目标成像与动目标监测功能;雷达搜索范围优于150km;红外探测距离不低于10km(4㎡目标);可见光探测距离不低于5km(4㎡目标);激光测距距离不低于20km;数据传输距离不低于200km;系统数据存储容量:> 6TB。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2亿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4:1。

三、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

(一)带热障涂层涡轮叶片表面温度测量技术研究。采用热障涂层是大幅度提高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工作温度的可行性方法。涡轮叶片表面温度测量技术是开展新型涡轮叶片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叶表温度测量偶丝敷设工艺对温度测量造成的影响;针对叶片表面测温偶丝的布臵工艺,建立不同的传热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方式,研究偶丝布臵工艺对叶表测温造成的影响;研究喷涂热障涂层后叶片型面变化与叶片换热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型面变化对叶表测温造成的影响。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带TBC涂层涡轮叶片冷效试验,掌握带热障涂层叶片表面温度准确测量的方法,提高涡轮叶片冷效试验水平,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流动换热研究提供支持。研究成果可以为TBC涂层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二)航空发动机机匣增材制造(3D打印)关键技术攻关。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发动机中最主要的承力结构,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机匣具有不需要模具、制造过程柔性、材料利用率高、加工周期短、成形质量高、能够实现功能优先设计等优点。研究目标:通过开展航空发动机机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掌握适应增材制造加工技术的设计方法,研究其加工工艺,并完成机匣增材制造加工,提供合格的机匣零件,为航空发动机零件应用增材制造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适应增材制造加工工艺的航空发动机机匣设计方法研究;增材制造工艺研究;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动机机匣零件加工。主要技术指标:形成适应增材制造加工零件的设计方法、增材制造工艺等;采用增材制造方法制造的航空发动机机匣样件1件。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三)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耐热涂层制备技术。耐热涂层制备是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关键技术之一。重点研究内容采用真空电弧镀设备制备ALSiY涂层;分析涂层显微组织与结构和涂层抗高温氧化、抗燃气热腐蚀性能;涂层对基体合金力学性能影响;涡轮叶片叶身涂覆AlSiY涂层的耐热性分析等。主要技术指标:涂层为内层和外层双层结构,外层主要有β-NiAl相组成;按HB5258进行,涂层抗周期氧化能力与无涂层试样相比至少提高2倍;按HB7740进行涂层抗腐蚀性能比无涂层试样相比至少提高5倍;根据工件的使用要求有,涂层应满足基体合金相应的力学性能要求,室温拉伸按HB5143进行;高温持久拉伸按HB5150进行;高周疲劳按HB5153进行;涂层不应存在起皱、鼓泡、开裂、翘皮、脱落等现象。真空扩散后,允许颜色出现局部不均匀及轻微氧化色。形成专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方法和工艺规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航空发动机细长轴类零件精密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细长轴类零件是涡喷、涡扇气发动的重要部件。研究细长比在20-100倍的不锈钢、钛合金轴类零件的精密车削、磨削、深孔加工、同轴度控制等制造和检测技术;重点研究细长轴加工弹性变形模型、细长轴类加工用工装设计及影响趋势和数控加工补偿方法以及提高加工系统稳定性方法,实现变截面复杂结构细长轴加工,提高细长轴类零件精密制造效率和合格率。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细长比20-100倍轴类零件全覆盖制造能力,构建加工测量分析模式和数据库,形成一批自主可控的专利技术。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涡轴航空发动机双通道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技术研究。

以大功率涡轴航空发动机为控制目标,开发国产化双通道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单元(ECU)。重点开展基于发动机供油规律的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双通道控制的实现方式和基于CAN总线的多台发动机间通讯技术;发动机与直升机之间通讯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动力涡轮转速控制稳态误差不超过±0.5%;动态超调不超过±6%;三发动力涡轮转速匹配精度不超过±0.6%;燃气发生器在慢车状态下稳态控制误差不超过±2%;在标准大气;达到稳定工作所需时间不大于15秒;研制完成工程样机。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六)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单晶空心涡轮叶片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某型国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任务,研制开发空心单晶涡轮叶片。重点研究射蜡模具设计;陶壳材料配方及高温强度、焙烧温度控制;陶瓷型芯尺寸及定位控制;单晶选晶及定向凝固工艺控制;单晶生长方向控制;热处理温度曲线控制;陶芯脱芯工艺参数;再结晶控制等关键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某型号航空涡扇发动机的单晶空心涡轮叶片的精密铸造技术的开发,满足某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叶片的技术要求,实现稳定的批量生产能力。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4:1。

(七)航空发动机整体闭式叶环(盘)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大曲率型面表面的高精度加工需求,突破航空发动机整体闭式叶环(盘)制造关键技术。重点研究高温合金类难加工材料特性、精密制造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动静态性能和变形仿真分析和控制策略;高精度补偿技术。主要技术指标:实现对航空发动机整体闭式叶环(盘)的加工工艺优化,确保关键部位轮廓度达到0.025mm;轮盘环状型腔过渡半径控制在1.0mm以内,实现航空发动机整体闭式叶环(盘),通过应用验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四、航电系统

(一)民机客舱核心电子系统智能化一体化综合技术研究。

针对国产民机的客舱核心信息集成关键技术,开发客舱核心电子系统。重点开展客舱核心信息集成化、智能化、一体化设计,开发完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客舱核心电子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民机客舱技术奠定一定的基础。主要技术指标:客舱核心电子系统机载软件符合RTCA/DO-178C要求,机载电子硬件符合RTCA/DO-254要求,环境鉴定符合RTCA/DO-160G相关规定,系统设计规程及安全性评估符合SAE/ARP-4754A和SAE/ARP-4761相关规定;客舱核心电子系统从上电到进入工作状态应少于7分钟,完成软件加载并返回服务状态不超过60分钟,机上的无线LAN(WLAN)接入的通信基于802.11a/b/g/n/ac的网络通信协议。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4:1。

(二)符合适航要求的民机无线电调谐单元研制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自研民机通信导航系统机载无线电调谐控制设备自主研发需求,开展符合适航要求的无线电调谐单元(RTU)研发。主要开展:大型民用客机、支线飞机通信导航系统调谐控制架构、逻辑、控制流、数据流研究;机载调谐控制功能双余度冗余设计、调谐数据同步机制研究;符合适航要求的无线电调谐单元(RTU)设备标准及符合性研究:按SAE ARP 4754A《高度集成复杂飞机系统的验证要求》、SAE ARP 4761《民航机载系统及设备安全性评估程序指南和方法》、RTCA DO-254《机载电子硬件的设计保证指南》、RTCA DO-160《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RTCA DO-178C《机载系统/设备合格审定中的软件考虑》标准开展无线电调谐单元(RTU)研制;无线电调谐单元(RTU)实验室验证测试、试飞试验并适航取证。主要技术指标:对机载短波电台HF的频率调节范围为2.0000~29.9999MHz,频道间隔100Hz,显示精度100Hz;对机载超短波电台VHF的频率调节范围为118.000~136.975MHz,频道间隔为25kHz/8.33kHz,显示精度1kHz;对自动定向仪ADF频率调节范围为190.0~1799.5kHz、2088.0~2094.0kHz、2179.0~2185.0kHz,频道间隔0.5kHz,显示精度0.1kHz;对甚高频全向信标VOR/仪表着陆ILS频率调节范围为108.00~117.95MHz,DME与VOR/ILS频率配对调谐,频道间隔50kHz,显示精度10kHz。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飞机大气数据系统研制及应用。

针对国产民用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和仪表显示系统等对静压、动压、温度、高度变化率、指示空速、真实空速等信息的需求,研制综合化的高精度的大气数据信息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真实动压精度±1.6mb,气压高度-610m~15240m,指示空速55.5 km/h~833.4 km/h,真空速93 km/h~1108 km/h,马赫数0.1~1.0,攻角精度±0.5°,压力测量精度0.01%FS,大气总温精度±1.0℃,大气静温精度±1.5℃。形成年产100套的生产能力。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四)双通道铱星机载通信成套设备及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我国低空空域开放对空管设备提出的新需求,开发研制基于铱星与GPS、实现飞机位臵实时传输、机载语音实时通信等功能的双通道铱星机载通信成套设备。重点研究铱星卫星通信协议、L波段天线设计技术、抗旋翼遮挡等关键技术。主要主要技术指标:主机尺寸:190mm×240mm×50mm;重量:不大于2.5kg(含电池)音频切换盒尺寸:80mm×80mm×34mm重量:不大于0.3kg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20℃~+55℃(带电池)、存储温度:-30℃~+70℃(不带电池)-20℃~+60℃(带电池)、湿度:95%@50℃;高度:4000米。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五、民用航空运行控制

(一)民航智慧机场旅客移动互联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融合定位技术、移动互联和基于位臵服务等技术开展符合民航交通运行模式,满足智慧机场建设要求,能有效提升民航旅客出行体验的旅客移动互联智能设备和应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与民航旅客出行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资源管理与控制技术、基于Wifi、定位基站、蓝牙、GPS以及传感器等多种定位手段的融合定位技术及在智慧机场中的应用、基于位臵服务的旅客移动互联以及旅客大数据应用研究;以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为目的,研发“互联网+智能硬件+公共资源”的民航机场智慧互联平台,整合集成机场实时航班动态、机场服务资源、陆侧公共资源等信息;研发集票务服务、预约贵宾服务、租车服务、停车场服务、会员服务以及机场大巴线路、航班动态、托运行李、定制化查询服务以及室内导航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民航旅客智慧出行移动互联服务类平台系统并测试验证。主要指标:研究的相关平台能获取国内旅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机场航适时班动态信息,准确率达到95%以上,整合集成以上机场服务资源信息和陆侧公共资源信息;完成原型平台研发并测试验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二)机场航空器场面路由规划与实时引导关键技术。针对复杂机场场面交通流密集情况下航班碰撞事故频发及航班滑行等待时间长问题,研究机场航空器场面路由规划与引导关键技术,提升机场场面运行安全和效率;重点开展场面航空器指挥运行、复杂机场拓扑模型建模、多约束条件下路由规划、助航灯光单灯寻址及控制、助航灯具动态编组、灯光引导智能控制、机载智能路由引导等技术研究;形成机场助航灯光引导规范;开发原理样机系统,要求在大型复杂机场进行示范验证。主要技术指标:实现场面航空器自动路由规划;请求路由的响应时间<1s;引导系统的单灯控制响应时间<0.5s。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企业牵头项目,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科研院所牵头项目,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六、航空维修

(一)空客A320/A330新型控制计算机类维修技术研发。为提升我国航空维修业对国外主流干线飞机核心设备的维修能力和增强话语权,研制和建立针对空客A320/A330机型新型控制计算机类维修平台和体系。主要技术指标:开发空客A320/A330飞机选装的新型襟翼/缝翼控制计算机、增强型显示组件计算机、起落架接口控制计算机、飞行管理指引控制计算机的维修测试设备、工装夹具和维修工艺,实现各项数据在线采集,各项测试指标自动化完成,维修质量满足CAAC、FAA、EASA适航标准要求。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二)基于软件ICD的航空总线综合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以机载通信导航设备总线综合测试装备国产化为目标,采用总线收发模块+软件ICD(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架构,研制国产化航空总线测试仪器。主要技术指标:总线通道:16收16发;数据硬件同步;具备ICD录入功能,具备ICD学习功能;具备ICD数据自动解析功能;具备数据存储回放功能。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压气机整体叶盘损伤叶片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钛合金和高温合金压气机整体叶盘叶片在制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外物打伤、叶尖磨损等典型故障,重点研究叶片可修复性评估、修复极限定义、修复工艺技术、考核验证、修复工艺规范和修复质量评定等成套修复技术,突破激光快速成形、微束等离子焊接、真空热处理、型面自适应数控加工等关键修复工艺技术,建立整体叶盘叶片损伤评估—修复—质量评定—考核试验等一整套修复技术体系并实现工程应用。主要技术指标:损伤叶片修复后的型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修复接头的拉伸强度不低于母材的90%;修复接头的高周疲劳强度不低于母材的70%;修复后的整体叶盘通过装机运行试验考核。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3:1。

先进能源电力

(一)百千瓦级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核心关键模块开发、能量平衡设计、系统集成与控制等研究,突破电池堆工程设计及批量制备、高效低耗水热耦合、功率调度及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电池堆模块额定输出电功率≥50kW(额定发电效率≥40%,额定输出热功率≥55kW)、水热集成模块热回收率≥90%、完成百千瓦级热电联供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等指标。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大型电力设备机房智能巡检关键技术研究。开展以电池驱动的低功耗、高效识别、低网络带宽的集智能检测与识别于一体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究,开发具备预编程定位巡检、故障自动定位巡检以及远程遥控定位巡检功能的智能巡检标准化控制系统,实现基于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等技术的多种设备仪表盘状态监测与分析,建立电力设备机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后台监控技术规范。一次巡检设备点不少于300个,准确率不低于99%。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开展不同数据模型的电力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可视化展示关键技术研究,提出电力行业的大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的解决方案,研发具有大数据复杂分析算法编程支持、业务报表生成服务和数据可视化服务的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完成不少于三个典型电力大数据应用,数据集不少于1.5亿条,形成以电力故障告警信息为核心的监控数据关联挖掘分析结果,平台具备电网运行状态分析、预测与电网运行风险管控分析,评估电网设备质量等级等功能。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四)风机高电压穿越方案研究。

开展风电机组主控系统、变流器系统、变桨系统的高电压穿越控制策略以及整机各电气部件的高电压耐受能力研究,设计风电机组的高电压穿越功能,使风电机组具备耐受1.3倍额定电压200ms、1.25倍额定电压1000ms、1.2倍额定电压2000ms、1.15倍额定电压10000ms的能力。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发。

开展钙钛矿晶体结构及组分的变化研究,制备新型的钙钛矿类光伏材料;开展电池的界面调控、电池结构及制备工艺等对电池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研制高效、稳定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同时研发适合于钙钛矿电池的串联集成技术。实现小面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20%,集成钙钛矿电池(衬底面积≥5cm×5cm, 子电池数大于5个)的光电转换效率≥15%。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先进低损耗推力轴承技术研究。

开展低油位降损耗、油位控制等技术研究,结合外加泵冷却循环系统或镜板泵冷却循环系统,研制外加泵低损耗推力轴承、自泵低损耗推力轴承。以500r/min高转速抽水蓄能机组的双转向推力轴承为对象,开发1:1的试验轴承及支撑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并在高速重载双向推力轴承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测试多种浸泡环境下的轴承性能、油雾溢出特性。降低推力轴承搅拌损耗30%~50%,同时减少轴承油雾溢出。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七)含大规模新能源的复杂电网协调优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电力系统超实时仿真技术,含大规模新能源的交直流混联电网故障模型在线辨识及风险感知技术研究,开发具备混联电网全过程协调安全控制技术的电力系统在线仿真系统;设计用于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的高可控性控制器,形成针对不同用户需求的,具备系统暂态、电压、频率稳定性等不同定制功能的协调优化控制系统;实现仿真用时小于仿真时间的1/10,仿真结果与传统时域仿真相比,误差小于2%,完成不少于10台储能和光伏逆变器接入的协调优化运行技术的示范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八)生物柴油生产关键间歇部分降解技术研究。根据天然油脂的基本结构与生物柴油的使用需求,开展生物柴油合成的部分降解、控制生物柴油醇解程度与减少副产物甘油的产生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开发废弃物生产新型生物柴油成套技术及装备,建成日处理能力不低于80吨餐厨物生产线,较传统生物柴油生产线产量增加5%以上,产品得率大于95%。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九)太阳能光热发电汽轮机关键技术研究。开展汽轮机总体布臵、热力系统、通流技术、反动式叶型技术、双转速轴系稳定性、快速启停、两班制运行技术、双转速试车系统研究。开发设计50~100MW等级光热发电汽轮机,分别适用于槽式、塔式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槽式50MW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汽轮机循环效率不低于39.8%,塔式100MW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汽轮机循环效率不低于42%。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智能制造

一、智能制造装备功能部件

(一)智能型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多路阀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油气化工等重大装备向智能化、精确控制、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需要,研究能实现精准控制功能、与负载压力无关的流量比例分配、带有电液比例控制方式的机电液一体化负荷传感多路阀的设计制造技术;研究多路阀电液控制及流量分配的数字仿真分析方法和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多路阀的智能控制技术;开发出角行程多功能智能控制阀并实现产业化,试验压力80Mpa时无泄漏,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开发出智能型电液比例控制负荷传感多路阀产品并实现工程应用,达到额定工作压力31.5MPa,最高压力40MPa,流量比例分配精度小于5%,寿命在50万次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2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高精密液胀定位夹具研制及其产业化。

针对齿轮加工高精度和高效自动化装夹定位的要求,研究基于等静压膨胀定位机理、液压介质高压物理特性、高压密封、液压膨胀单元和液压施压单元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静压膨胀CAE分析和高精密液胀定位夹具动静态性能分析实验技术;研究基于机床自动化驱动、机械手自动化装夹要求的高精度液胀定位夹具设计技术,开发出齿轮加工用高精密液胀定位夹具产品并进行应用示范,实现对齿轮加工的自动化装夹,达到定位精度0.005mm、重复定位精度0.002mm。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大型非球面光学件面形轮廓度在位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大型非球面光学件面形轮廓度高精度检测需要,研究高精度非球面面形轮廓在位测量方法和仪器整体结构布局设计方案;研究测量传感器技术、整体误差分配技术、力变形控制及热变形控制技术和装配集成及整机误差补偿与控制技术;开发在位自动标定及数据处理系统,研制出大型非球面光学件制造装备配套用面形轮廓度在位检测仪并实现大型非球面光学件检测服务,到达测量范围不小于Ф300mm;面形轮廓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2μm(rms),实现在位自动标定。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二、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制造装备

(一)多功能高精密数控磨削技术及其动柱式数控磨床研制。

针对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精密模具等领域高精度、高硬度零件精密制造的需求,进行多功能高精密数控磨床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多功能动柱式精密磨削机理以及高硬度材料磨削工艺技术;进行多功能高精密数控磨削装备动静态以及热性能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开发磨头自定距、无级调速、间歇及微量进给功能的专用控制系统;研究高精度磨削进给误差分析、精度控制和误差补偿技术。研制出多功能动柱式高精密数控磨床系列产品并进行应用示范,产品实现横向行程1000mm以上,工件加工表面对基面的平行度达到300mm:0.005mm,砂轮主轴端的径向(轴向)跳动达到0.003mm,磨头垂直进给最小进给量达到0.002mm。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精密、超精密机床运行态精度检测技术与装置。针对机床精度由静态测评向着运行态精度测评发展的需要,研究面向精密、超精密机床运行状态精度检测评价技术,解决精密、超精密机床主轴工作状态下全姿态运动误差检测问题。研究主轴工作状态下测量误差模型及其影响规律以及检测误差分离算法,构建运行态主轴全姿态运动误差检测系统;构建机床运行状态下大尺寸直线运动角度偏差、直线度偏差检测方法,形成精密、超精密机床运行态回转运动、直线运动检测能力。研制出精密、超精密机床主轴全姿态、直线运动单元全自由度检测系统装臵并进行应用验证。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三)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高精密摆线轮专用磨床研制及产业化。

针对机器人关节减速器高精密摆线轮等关键零件精密加工的需要,研究精密摆线轮数控成形磨机理和磨削工艺技术,结合摆线针轮动力学啮合特性分析及齿轮修形原理,进行采用压电陶瓷的主动振动控制、静压导轨及静压丝杠保证进给精度和刚度、独立金刚石砂轮修整系统维持砂轮直线轮廓度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能一种够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地批量生产摆线轮的专用磨床产品并进行应用验证,达到主轴回转精度(0.0003mm)、头架端跳径跳(0.00015mm)、头架回转定位精度(±3″)、导轨定位精度(0.00015mm)等技术指标。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四)长跨距立式桁梁码坯机组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建筑砖瓦墙材生产线设备自动化的需要,进行长跨距立式桁梁码坯机组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研究。进行气动式全自动码坯机机组结构数字化设计、动静态性能分析计算与优化设计,研究双夹盘码垛升降平衡装臵、自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实现砖坯分层定位精度在±1㎜以内。采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全自动码坯机机组的远程监控、调试和故障排除的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管控一体化。研制出新型长跨距立式桁梁码坯机组成套装备产品并进行应用示范,实现制砖生产线自动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数控多功能铣榫数控木工机床研制及其应用。针对现代实木家具制造行业生产加工的需求,研究多功能铣榫系列数控木工机床设计制造关键技术。进行自动送料和压料、多铣头应用、榫槽同步加工以及三轴联动机构等机构设计开发;研究铣榫系列木工机床动静态性能数字仿真分析、结构优化和测试技术;进行数字自动控制模块单元研究,并定制开发人机互动的CNC数控系统。研制出数控多功能铣榫系列木工机床产品并进行应用示范,与机械式铣榫机相比提高效率3倍以上,满足现代家具生产的需求。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汽车发动机缸体螺纹专用数控高速攻丝机研制。针对汽车发动机缸体螺孔攻丝的需要,研究数控高速攻丝机专用高速传动结构、动静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技术;针对缸体多螺孔加工以及不同型号缸体螺孔位臵差异的特点,开发三座标结构数据位移控制系统及数控程序编制系统,研制出汽车发动机缸体螺纹专用数控高速攻丝机并进行应用示范,实现攻丝机头高效率精准快速移动,满足缸体多型号、多螺孔连续攻丝应用。专用数控高速攻丝机到达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工作行程180mm、攻丝速度≥720r/min、退丝速度≥840r/min、单孔攻丝时间≤1.5秒、螺孔位臵公差≤0.01mm、精度等级≥6H,螺孔装配精度符合GB/T3103-19B2中A级规定。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一)移载式自动导引运输装置(AGV)研制及其产业化。

针对离散性制造企业装配车间自动搬运、物流运输的需求,进行移载式自动导引运输装臵(AGV)结构优化设计、动静态性能分析、智能控制以及制造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集成丝杠、导轨、滑块、模组等机构实现物料移载功能的通用AGV行走装臵;研究AGV高精度导航控制、路径规划、自主定位及导引控制技术,开发基于伺服控制技术的高精度移载控制系统,实现AGV的定位误差小于±5mm;研究将电源、电源管理、感知传感器、主控板、导航控制板、运动控制卡、驱动器、电机、通信模块和UI等模块进行集成设计技术;研制出移载式自动导引运输装臵(AGV)系列产品,进行应用示范并实现产业化。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自主导航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制及产业化。研制基于3D立体感知技术的自主导航服务机器人系统,实现在指定的室内或室外环境自主巡航、自动避障,可代替人完成操作、识别、监控、交互等工作。研制基于ROS架构的底盘驱动、电源管理模块、基于3D立体感知技术的自主导航模块等功能部件;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像建模和仿真算法实现机器人对图像、人脸、姿态、手势等进行识别,并实现与大数据系统对接。研制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达到最大速度3m/s,载重50kg以上,越障高度10cm,续航时间5hr以上,定位精度±1cm;实现服务机器人推广应用在1000台以上。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

(一)面向云端的医用植入体激光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研究面向云端诊断、设计的医用金属植入体数据流与增材制造设备的无缝传输与管理、面向物联网的增材制造装备协同机制及相关技术,研究自适应跨尺度微孔特征仿生植入体的增材制造数据处理和工艺规划技术,研究增材制造装备激光高速动态扫描和精细聚焦技术,提出基于工艺过程在线感知的加工参数智能调整和扫描策略智能决策途径,研究高纯度成型气氛保障方法,突破面向个性化植入假体的增材制造软件、装备、智能决策等关键难题,满足个性化医用金属植入体应用需求。研制出面向云端+物联网的智能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并进行应用示范;支持3种以上个性化医用植入体的成形制造。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二)生物悬浮填料及板框压滤组件3D增材制造装备研制。

针对生物悬浮填料及板框压滤组件快速制造的需要,进行低能耗、高效率多生物悬浮填料及板框压滤组件3D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建立聚乙烯-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熔覆沉积制造工艺,进行高精度复合材料3D打印装备动静态以及热性能仿真分析和悬浮填料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开发自动熔混上料机构、大运动范围和高定位精度运动机构、高精细分辨率组合喷头喷射结构等专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复合材料拓扑结构精度控制、误差补偿、分层设计并开发相应软件;研制出污水处理生物悬浮填料及板框压滤组件3D增材制造成套装备并进行应用示范。实现喷嘴温度300℃以上,成型尺寸200*200*250 mm,定位精度:XY轴:0.005mm,Z轴:0.002mm。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铸钢件快速成型系统研制及其产业化。

针对单件、小批量铸钢件的高速高精制造需求,进行铸钢件五轴快速成型平台设计、金属熔滴可控约束电磁场设计、高速微型随锻、大功率IGBT逆变电源稳定性控制以及铸钢件快速成型工艺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五轴联动快速成型数控平台,以实现任意复杂型面铸钢件的快速定位、装夹与成型,铸钢件最大质量1000kg,最大成型速度1.0kg/min;研制金属熔滴定点凝固与高速微型随锻系统,实现金属熔滴在特定空间内定点凝固;制备输出电流1000A的大功率重熔电源,实现稳定高温电弧对不同直径丝材的快速重熔;建立铸钢零件模型前处理、分层叠加成型以及后处理快速成型工艺规范;研制出铸钢件快速成型系统产品并进行应用示范。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五、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

(一)机载薄壁类光电组件精密柔性装配生产线研制及应用。针对机载薄壁类光电组件产品装配精度要求高、品种多变的特点,进行以精密装配为核心的自动化柔性装配线关键技术研究。重点进行薄壁类光电组件产品精密柔性装配线可重构模块化设计;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装配线动态仿真与装配工艺优化技术;研究薄壁件柔性定位工装;研究精密装配定位精度标定与多轴伺服运动协调控制、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研制出基于多机型薄壁类光电组件产品共用的柔性装配生产线并进行应用示范,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多型号零部件生产智能计划与协同调度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基于数字制造和物联网的飞机零部件智能制造过程管控的协同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面向多型号多生产车间动态、即时任务规划的分布式协同制造管控模式、生产过程期量化标准结构模型、关键资源信息采集及资源生产能力动态智能排程调度;研究分布式计划调度引擎框架、算法以及智能生产作业计划和智能协同调度系统;构建集成数字制造、生产作业计划智能排产、多车间协同的智能调度等功能的智能制造管控平台系统,在飞机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示范应用,达到提升生产周期效率10-15%、实现三维数字化工艺下的零件部件数字化制造、物流周转效率提升20-25%。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泵阀类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研究及应用。针对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规模化生产特点,研究泵、阀、电力金具等类重要零部件智能制造模式及大批量生产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在生产制造、总装调试、质量检验三部分开展智能制造综合集成模式与框架研究,研发柔性制造单元,形成零部件制造过程智能化应用示范,实现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运营成本降低30%,生产效率提高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四)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生命周期管理智能维修及远程监控系统。

针对大型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制造企业的生产需要,以大批量工业机器人、自动输送设备、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焊接设备等组成的大型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为对象,研究基于大数据的大型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智能维修系统,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大型自动化设备各关键部件的生命周期规律、知识推理专家系统建模、故障报警等技术;开发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远程故障监控管理系统,设备智能维修系统。在大型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建立应用示范基地并进行应用推广,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是:生产线节拍20辆/小时;生产线机器人数量大于20个;大型PLC控制系统不小于5台。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六、制造业数字化车间集成技术及其应用示范

(一)燃气(汽)轮机部件表面工程数字化车间。针对燃气(汽)轮机部件隔板、汽缸配套件、阀芯件和叶片的热喷涂、等离子喷焊、热处理、金属切削、抛磨、装配、检测等工艺过程,集成传感器、互联网、现场总线、PLC控制、网络数据库、工业机器人和自动编程等技术,开发燃气(汽)轮机部件表面处理成套智能制造装备系统,建设关键零部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研究智能化在线检测装臵、网络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智能化产品物流及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的互联与集中监控。实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85%,生产效率提高30%,能耗降低30%。数字化车间生产规模实现配套燃气轮机14台/年以上和汽轮机50台/年以上的生产规模。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二)面向智能工厂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可视化系统。研究面向离散型制造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进度评价模型、物流状态评价模型、综合评价指标模型。建立数字化车间制造系统、制造过程的科学、动态评价体系;建立数字化车间要素三维模型库、三维仿真引擎,通过订单工艺过程模拟、制造系统能力模拟、制造环境扰动模拟,对数字化车间制造过程预估、预判,支持数字化车间的科学管理决策;综合实景影像技术(DMI)、虚拟现实技术(VR)、位臵服务技术(LBS)、物联网技术等,实现数字化车间三维模型与即时制造信息的动态、叠加显示。开发面向数字化车间的生产过程信息综合集成可视化软件系统,在多家制造企业进行示范应用。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牵头企业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或上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2:1。

(三)含能材料生产数字化车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针对含能材料生产线生产连续性差、质量控制差异大、动态排产困难、本质安全程度低等问题,围绕含能材料从原料到成品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控需求,以双基球扁发射药生产为研究对象,以其现有的生产线为基础,重点开展双基球扁发射药产品数字化制造管理、基于仿真的生产线动态排产、过程质量管理、双基球扁药信息可视化应用等技术研究,建立基于MES的含能材料生产线数字化管控系统,在工厂进行示范应用,实现双基球扁发射药生产线数字化智能管控,并提高生产组织效率10%;降低废品率30%以上;关键设备运行参数采集率≥90%;重大安全危险源状态数字化管理率100%。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四)民用飞机表面处理数字化车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针对民用飞机表面处理离散型生产特点,进行数字化表面处理车间实施关键技术研究,建立支持表面处理工艺设备的数据采集标准接口和基于开放式、模块式的MES系统平台,实现对生产管理、生产执行、控制器、传感器等不同层级上的各种信息化系统进行系统集成。进行零件自动识别和分析、控制和优化生产计划等技术研究,建立基于复杂系统工程(MBSE)的需求模型库和虚拟数字系统,实现车间制造资源动态管控、智能调度、生产过程动态优化、生产线物料智能管理与配送,产品不良率显著降低,实现民用飞机表面处理车间生产和管理环境的数字化。

有关说明:拟支持1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实施周期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要求产学研联合申报,自筹与申请经费比例不低于1:1。

(五)清洁高效锅炉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打造产业用纺织品技术研发新高地 篇3

1月10日,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理事会在西安工程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朱民儒,西安工程大学党委书记刘江南、校长高勇、副校长李鹏飞等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了陕西高校“2011计划”推进会议精神;讨论并通过了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委员会章程、第一届理事会名单、工作委员会名单和学术委员会名单;大会审议通过刘江南任中心理事长,姚穆任中心名誉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勇任中心主任,李鹏飞任中心常务副主任;确定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方向和2015年的工作目标。

“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211”和“985”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又一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是以姚穆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长期在纺织材料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为特色优势,以西安工程大学“五+X产学研创新工程”取得的实践成果为支撑,以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为基础,依托“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以国家战略和陕西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按照强强联合、取长补短方式组建的。

会议确定了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四大重点研究方向:一是高性能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将和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中兰晨光研究院、长春高琦聚酰亚胺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纺织科学研究院、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新力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围绕超高分子量高强高模量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1313、芳纶1414纤维、芳纶3纤维、聚酰亚胺、聚苯硫醚纤维和特种玻璃纤维等进行专题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性能纤维性能较为全面的测试与评价;寻找与国外同类纤维的差距,为国产高性能纤维的性能改进、提高、稳定提供技术支撑;为国产高性能纤维的系列化提供指导。以产品的最终应用为目的,协同纤维生产厂家、加工企业、最终用户,共同推进产业发展。二是产业用纺织品功能性设计与应用。重点突破的产品是阻燃产品、抗静电产品、过滤产品、户外用品、特种制服、热防护、防电磁辐射、冰雹防护网。三是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陕西作为我国航空、航天、军工重要基地,对于复合材料有许多特殊需求。重点目标是特种纺织加工方式(多维织造和立体编织),如何适应和满足复合材料的需要。四是高温尾气过滤材料的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主要包括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高效率低阻力复合滤料的设计及加工、高效率低阻力复合滤料功效评价和工程化应用。

会议还提出了2015年的主要工作目标:一是认真研究、科学论证,准确把握国家纺织行业产业及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大需求,确定协同创新中心的重点突破方向;二是建立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的纺织服装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培养各方面的人才;三是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纺织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为牵引,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体制;四是建立健全中心的组织管理与领导机构,建立开放共享、多方共赢制度,搭建面向纺织行业的科技服务平台。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4

关键词:聚乳酸,产业化,生物可降解,绿色塑料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环境友好型新兴产业之一, 符合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战略需求。聚乳酸 (PLA) 是一种新型生物基绿色塑料, 其原料来源于植物资源, 不但具有完全生物可降解性, 而且物理机械性能与聚苯乙烯相近。产品广泛应用于包装薄膜和泡沫材料、餐具、婴童用品、纺织纤维、生态农业、医用等领域, 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石油依赖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1]。PLA是性能和价格比最高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需求将达到100万吨。目前只有美国Nature Works公司和采用本技术的浙江海正集团达到了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推广。

乳酸低聚、裂解制备丙交酯及其聚合生产PLA的催化效率低, 高温和高真空下高黏物料的传质和传热差, 树脂产品及其加工过程中热稳定性差等是当前PLA产业化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针对这些世界性难题,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展了生物基聚乳酸绿色塑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发及应用推广项目 (以下简称聚乳酸项目) , 从L-乳酸出发, 突破了乳酸低聚、裂解、丙交酯精制和开环聚合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聚乳酸项目实施以来, 建成了我国首家1.5万吨/年PLA生产线, 继美国Nature Works后在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了PLA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开发了片材级、注塑级、耐热级、薄膜级、纤维级和低成本等30余种PLA树脂产品。产品通过了美国FDA安全认证和中国、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生物降解认证。产品远销欧洲和日本等国, 与巴斯夫、帝人等国际大型企业合作进行新型制品开发及其推广应用, 根据相关企业反馈的销售数据, PLA及其制品的产值达到7.5亿元, 累计销售已超7亿元。项目的实施加速推动了以聚乳酸为龙头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 促进了我国在该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 并对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 提升生物材料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及造福人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一、聚乳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 生物基塑料在可持续发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生物可降解性能等方面与传统塑料相比, 更具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生物可降解塑料家族中的当家品种, 聚乳酸 (PLA) 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受到各方青睐。PLA是由植物多糖 (淀粉、纤维素) 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乳酸经化学方法合成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环保塑料, 可以采用注塑、挤出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包装用材料, 塑料型材, 薄膜, 以及无纺布, 纤维, 餐具, 婴童用品, 一次性用品如地膜、包装膜 (袋) 、食品袋、超市购物袋、垃圾袋、快餐餐具等。PLA用品废弃后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 (堆肥和自然条件) 快速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具备良好使用性能的绿色塑料。聚乳酸材料在用于纺织、包装等各种民用、工业应用和医疗特殊应用领域的同时, 还解决了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 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材料。[1]

聚乳酸 (PLA) 具有胜于现有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的优点, 被产业界定为新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包装材料, 是环保包装材料的一颗明星, 在未来将有望代替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材料用于塑料制品, 应用前景广阔。[2]我国是农业大国, 每年全国玉米产量充足, 可形成“玉米—乳酸—聚乳酸—共聚共混物—各种应用产品制备”的产业链。大大提高玉米的利用率及其附加值, 增加了农民收入, 有利于解决我国卖粮难的问题, 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 并提到了与聚乳酸产业相关的优先发展五大领域, 这将为聚乳酸产业投资带来良好的契机。

二、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重要成果

1. 研究工作历程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 就把研究重点聚焦到聚乳酸这一国家重大需求上, 并与浙江海正集团开展了联合攻关, 在2005年建成了国内第一条聚乳酸中试生产线。为进一步加速产业化步伐, 长春应化所于2007年开展“聚乳酸产业化及加工成型关键技术研究” (简称聚乳酸项目) , 2008年3月建成了我国第一家、世界第二家千吨以上聚乳酸规模化生产线, 完成了5000吨/年的聚乳酸产业化生产, 实现了国内聚乳酸产业零的突破。2014年底建立了年产1.5万吨生产线。聚乳酸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获10项发明专利, 1项应用专利。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本体聚合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并成为中国首家聚乳酸产业化生产的示范企业。

项目组从L-乳酸出发, 采取两步法合成聚乳酸树脂, 突破了乳酸低聚裂解、丙交酯精制和开环聚合的关键技术, 开发出片材级、注塑级、耐热级、薄膜级、纤维级、高结晶性和低成本等30余种聚乳酸专用树脂, 制定了各种树脂的企业标准。产品质量稳定, 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解决了制约聚乳酸吸塑、注塑和吹塑等加工成型关键问题, 形成了系列的聚乳酸加工技术。经过对不同级别聚乳酸树脂可纺性评价, 开发了聚乳酸熔融纺丝技术, 在千吨级预取向丝产业线上正常生产。[1]现拥有聚乳酸及聚乳酸改性牌号约30个, 其中主力销售牌号6个。与相关企业合作将聚乳酸及改性塑料用于工业化生产, 先后在10余家企业成功应用, 应用领域涵盖包装膜和泡沫材料、生态农业用塑料制品、一次性塑料使用制品、纺织纤维、医用塑料制品等, 具体产品包括一次性耐热餐具、餐盘、水杯、户外水壶、超市购物袋、文具等。该项目产品的广泛应用可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石油紧缺等问题提供材料支撑, 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 研究成果

聚乳酸产业化项目实施以来, 长春应化所加大研究力度, 科研人员奋力攻关, 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具体表现在:

(1) 在国际上率先突破了新型乳酸低聚和高温裂解催化剂以及聚合催化剂的结构设计与合成等关键技术, 引领了聚乳酸行业中催化剂体系和聚合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发明了连续聚合反应新技术, 解决了本体聚合中的传质和传热问题。新型高效耐高温、耐氧化和耐水解的PLA裂解催化剂、聚合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提高了生产效率, 保证了产品质量, 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 打破了美国PLA生产专利的束缚。

(2) 开发了产业化示范生产成套工艺技术, 形成了产业化技术工艺包;开发了连续聚合反应工艺;研究了聚合反应新方法并设计出新型聚合反应器;开发了PLA应用关键加工技术, 如挤出、注塑、吹塑等;降低了PLA原料成本, 开发了功能化PLA的专用品种, 提高产品力学性能;改善了材料加工热稳定性, 阻止热降解反应的发生。

(3) 采用化学偶联和物理共混等方法, 获得了PLA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技术;改善了树脂的加工熔体黏度, 提高了PLA树脂的熔体强度和剪切强度, 有利于PLA的吹膜加工。在适宜于聚酯 (PET) 双向拉伸设备上, 完善与优化了聚乳酸双向拉伸工艺, 获得了高分子量和高结晶度的聚乳酸双向拉伸薄膜;在现有的或改进的吹膜机组上实现聚乳酸的吹塑成膜, 形成产业化规模;发挥聚乳酸强度高、透明性好的特点, 结合其它材料的阻隔性好、抗撕裂性好等特点, 以多层共挤出技术获得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多层薄膜。

(4) 采用双酰胺和多酰胺有机结晶成核剂, 使聚乳酸的半结晶时间从27min降低至0.97min, 结晶度从25%提高到40%, 在提高聚乳酸结晶速率的同时, 材料又保持了较好的力学性能, 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前景。

(5) 通过改善聚乳酸单体丙交酯的纯化工艺来提高聚乳酸的旋光纯度, 促进了聚乳酸的结晶;利用结晶成核剂来控制聚乳酸的结晶速度、晶核尺寸和结晶度, 进一步提高聚乳酸产品的耐热性能、增加制品透明性;采用PLLA与PDLA复合工艺, 开发出了耐热高达170℃的聚乳酸产品, 适用于婴幼儿食品包装、餐具等领域。最终通过这些研究方案获得了耐热聚乳酸产品。

基于上述创新性结果的聚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满足了国家资源结构的优化利用战略需求, 不仅为当前通用塑料包装材料市场需求提供了技术保障, 还大幅度降低了通用塑料行业的污染排放, 为促进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代表性应用

聚乳酸产业化项目顺利实施之后, 项目组一方面在产品生产工艺上继续改进, 稳定并提高产品品质, 同时在应用市场方面, 根据聚乳酸材料的特点, 开展相应的改性研究及加工工艺的研究, 推出一系列改性牌号, 克服了聚乳酸的产品缺陷, 极大地拓展了聚乳酸应用领域。截至目前, 海正生物材料公司仅树脂生产累计产值近2.2亿元, 累计销售已超2亿元。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为:

(1) 技术升级提高产品指标。通过对反应器的设计, 安装新型无搅拌管式反应器, 实现了可控的传质传热与可控的聚合反应, 能耗和装置成本得以降低。开发新型裂解催化剂, 提高产品光学纯度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上述核心技术的升级, 可以灵活调整聚乳酸树脂的指标参数, 使聚乳酸熔点控制在120℃~175℃的更广范围内, 熔体流动速率可以控制在2~30g/10min, 粘均分子量可控制在4~8万范围内。产品指标的提高也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改性聚乳酸及加工工艺的开发。针对纯聚乳酸耐热性差的缺陷, 我们开发出聚乳酸专用成核剂, 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耐热聚乳酸的配方及热处理、模内结晶、吹瓶等多种加工工艺, 将聚乳酸的耐热使用温度由不足60℃提高至110℃以上, 使得聚乳酸材料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要求。针对聚乳酸质地坚硬、熔体强度低的缺陷, 通过反应共混改性的方法将聚乳酸与柔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混合, 开发相应的相容剂及熔体增强剂等助剂, 及相应的吹膜加工工艺, 使聚乳酸吹膜改性料可以在普通PE吹膜机中成型。薄膜性能优异, 其纵向拉伸强度可达37MPa, 纵向断裂伸长率229%, 横向拉伸强度可达28MPa, 横向断裂伸长率391%, 强度高于市售PE薄膜, 断裂伸长率与市售PE薄膜相当, 完全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3) 建成了聚乳酸及其产品检验检测平台, 并取得计量认证证书, 本平台具备完善的检测能力, 能为社会提供聚乳酸树脂和聚乳酸制品的检测服务。检测类别涵盖聚乳酸树脂的各项性能指标, 聚乳酸制品快速检测以及聚乳酸制品的含量及灰分等共计20个参数的检测。该平台将为各级政府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消费者、生产企业提供检测及技术交流平台。

三、聚乳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举措

聚乳酸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PLA产业化核心技术主要分为合成、改性、加工和规模化生产等4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 项目组提出以下建议:

1. PLA及共聚物的化学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PLA及其共聚物的化学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PLA的力学性能和开发PLA共聚物新型树脂产品是PLA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发出具有不同组成和特定化学结构的PLA及其共聚物, 根据不同应用性能的要求, 形成PLA树脂和制品的系列化, 从而拓宽PLA材料的应用范围。可以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PBAT) 及聚ε-己内酯 (PCL) 共聚, 开发出PLA-PBS、PLA-PBAT、PLA-PCL等全生物可降解绿色塑料, 通过共聚改善PLA的脆性。

2. 在改性加工方面, 需要根据不同应用目的, 开发专用PLA加工技术和方法

作为较硬的热塑性塑料, PLA的性能与聚丙烯、聚苯乙烯及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比较相似, 具有很多独有的特性, 比如良好的透明性、良好的表面光洁度、高硬度和较好的印刷显示效果。但是, PLA也有很多特性限制了其在纺丝、泡沫塑料、衬垫包装以及地膜等领域的应用。在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的使用也受其机械性能、热变形温度、气体穿透性、耐久性等性能的限制。在电脑、电子电气及汽车行业等高附加值应用领域, PLA的防火性、耐用性是必须具备的。在高温100℃和湿度80%~90%的长期使用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如果不经过共混改性, PLA就无法满足高附加值应用领域的耐久性要求。因此, 共混改性工艺在扩大PLA应用到高附加值产品和弹性膜类产品上极为重要。[3]

3. PLA制品的加工技术亟需突破

目前, 国内成型PLA制品的加工技术、成型设备、模具、辅助材料、标准及检测等都不完备, 跟不上PLA市场快速需求, 从研究和技术方面完全滞后于传统以石化为资源的材料产业。[4]开发高耐热纤维, 高耐热透明度高的婴儿奶瓶, 高抗冲击工程塑料PLA, 高发泡率PLA泡沫材料等专用树脂及其制品的加工技术是今后重点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方向。

4. PLA合成工艺仍需优化

进一步优化PLA合成工艺条件, 设备改造和工艺技术创新提升, 简化工艺流程, 提高产品收率和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产品性能。在扩大PLA市场的同时, 建设每年生产规模在5万吨级以上的PLA生产线, 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 最终形成几百万吨的PLA新型绿色环保塑料行业。同时, 结合行业现状, 制定各项标准,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公众对PLA等生物塑料的认知度, 从而促进我国PLA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洋, 聚乳酸产业化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 2012.

[2]秀平, 新包材聚乳酸应用前景广阔[J].中国食品质量报, 2004.

[3]甄光明, 张杰.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及其工业应用[J].新材料产业, 2009.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5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

第一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概况 1.1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概况

1.1.1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承办单位 1.1.4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负责人

1.1.5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地点 1.1.6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背景

1.3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产品应用领域

3.4.5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方案

4.1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内容 4.2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化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6

通过调查他发现,目前居民使用的灶具不乏煤炉、柴油炉、液化气灶等几大类,虽然现有的灶具已经在使用功能上进行了改良,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弊端,诸如有的不卫生,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的要打气加压,油烟大,气味难闻,有的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就拿城市居民最常用的液化气来说吧,易在受热中碰撞发生爆炸,且燃料成本极高,还必须用钢瓶装载,既笨重又不安全,如不小心有时还会出现漏气中毒、火灾等危害。因此目前使用的燃料和灶具都不是十分理想。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低价、安全、方便的新型燃料和灶具问世。

从性能、环保、节约、安全、高效的角度来评判,该能源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八大优势:

1.高效节能,燃烧充分,无残渣:热值高达6300~7000大卡/公斤,烧开4公斤凉水仅用14~16分钟时间,价格仅为液化气价格的三分之一。

2.原料来源广泛:全国各地都能买到,价格低廉,配制简单,储存、运输方便安全,用普通塑料桶或铁桶都可以灌装,可常压储存,无须笨重的液化气钢瓶。

3.保护环境,干净卫生:燃烧无烟、无毒、无味、无积碳、不黑锅底,使用起来比液化气更方便。

4.上火快,火力猛:采用电子脉冲点火,扭动开关即点燃,火力大小能调节,火焰高低大小随意,火焰最高可达30~40公分。

5.燃料、灶具一体化:灶具内置燃料箱,燃料可随时添加,极为方便。不需专用钢瓶,节省置放钢瓶的空间,还免去了下楼灌气搬运之苦,更方便了离供气站较远的用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和方便。

6.使用安全:气化过程在敞开的燃烧器内完成,即使着火用水一浇即灭,绝无产生爆炸的危险。

7.保证了家庭生活的安全:不会医漏气而发生煤气中毒,也不会因漏气而发生火灾,更不会发生任何爆炸事件。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环保、节能、安全、方便的新型产品。

8.灶具设计科学,结构新颖:外形尺寸与液化气灶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结构简单,制作加工容易,整体结构可拆装组合,容易维修,不易损坏。

300O元学技术物超所值节能商机赢来利颇丰

随着对能源开发三板斧式的大胆革新,郭振华研发的产品,满足了不同地区,各个消费阶层的需要。许多代理商纷纷打来订购电话,全国各地的学员也都闻讯慕名而来学习技术。

2007年10月内蒙古乌海张庆生看到振华汽化炉改进后的独特性能,就来到河北邢台,想真正的见识一下汽化炉是如何利用秸杆、树叶等原料生火做饭、烧水的。张庆生老家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烧火做饭非常费劲,经常满屋都弄的烟熏火燎。一次,张庆生在杂志上看到振华汽化炉的介绍,他就想如果要是用上汽化炉,做饭的时候就不用那样辛苦了,家里父老乡亲都有汽化炉,烧水做饭也方便多了,既干净清洁,又经济适用。张庆生就想学会汽化炉制作技术,回到老家推广。就这样,张庆生找到了郭振华,先看了一下汽化炉的现场操作,他亲眼看到了把秸杆、树叶等材料放进炉内,点完火后火苗就呼呼燃烧起来。郭厂长在炉子上放了一个水壶,并把水壶盖打开,张庆生盯着壶里的水,还没有什么变化。渐渐的,水壶里布满了许多小气泡,小气开始迅速翻滚起来,又过了一会,水沸腾了,张庆生看了一下手表,把水烧开的过程前后不到8分钟。他自己体验过,烧这样的一壶水用液化气也需要12~15分钟,汽化炉的火力和持久性就显而易见了,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7

2013年6月21日, 晋江市举行了“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信息平台”启动仪式, 晋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这标志着晋江纺织服装业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 通过多方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为推动晋江纺织、鞋业、服装、皮具等产业综合协调发展打造一个时尚产业文化经济联盟, 并在行业转型升级中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9年位居福建全省首位的晋江市, 其纺织鞋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600亿元, 成为晋江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的变化,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鞋服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 企业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为了提升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晋江纺织鞋服行业遵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 根据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发展需求, 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形势需要, 于去年7月开始筹备“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 今年今年2月5日正式揭牌。在晋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经过近一年的组建筹备,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于近期正式启动运作。

▲搭建“校政企、产学研”平台

据了解,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自今年春节之前揭牌后, 市政府从各局和部门抽调人员, 组建工作机构, 随即分三组深入镇 (街道) 、经济开发区, 调研纺织鞋服产业人才需求情况, 并筹备了“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理事会及“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以加速推进“校政企、产学研”平台的建设。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系根据晋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所设, “中心”为常设事业单位, 归口市政府序列, 配备事业编制8名, 内设“综合协调部”、“人力开发部”、“技术研发部”、“科技信息部”等4个工作部门。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的职能定位为党委政府主持、高校支撑、专家主导、企业参与的综合服务平台, 宗旨是根据晋江纺织鞋服民营企业的发展, 建设一个集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高地, 从而提升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实现纺织鞋服产业升级与发展规划

据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包括组织专项调研、规划示范项目等;二是建设人力开发和培养培训基地, 包括引进优秀人才、组织专家指导、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三是协调开展各类技术研发实训, 包括与高校共建技术研发成果展示厅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协调合作院校指导企业建设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类型研发机构;四是畅通项目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包括建设“中国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信息平台”, 通过平台遴选汇总科技项目, 促进校企对接, 与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等。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在筹建过程中, 曾组织本地纺织服装行业知名企业考察团与东华大学就落地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座谈会, 探讨落实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工业设计大赛、互派挂职、共建产学研用基地。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为落实晋江市委、市政府打造“智造名城”战略部署, 同时也推动了东华大学与晋江市战略合作的全面铺开, 寄希望高校与企业努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多找合作项目,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共同打造互惠共荣、合作多赢、产学研用校企协同合作的新局面

▲推进纺织鞋服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众所周知, 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一项举措, 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的资源, 而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瓶颈可以通过高校的科研力量得到解决;与此同时, 企业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晋江是品牌之都, 鞋服纺织产业尤为突出;晋江鞋服纺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而与高校的合作, 将有效地为企业注入了智力支撑。再者, 校地合作还能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实现企业通过与大学的合作, 在染整技术、皮革生产、功能性面料等方面得到提升, 完善工艺技术,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向“智造”转变。

晋江市政府这一人才引进创新举措得到了福建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 厅领导对该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 厅长鞠维强还将亲自带队前往教育部科技中心和国内著名高校洽谈, 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立项、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将承担打造集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高地的重任。晋江纺织、鞋业、服装、皮具、皮革已形成地方特色经济产业链, 要实现二次创业并完成产业升级, 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的启动, 无异于是为提升产业附加值而建立的一个综合平台, 是为本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实现成功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8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前沿和先导部门,其创新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引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技术产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研发投入强度高、资金需求大(肖林,2009)。在重视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同时,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是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探讨。即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其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否存在高投入、 低产出等缺乏效率的情况。探讨和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正处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的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心城市的上海,目前正致力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2015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中,已经提出将“重点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北斗导航、高端处理器芯片、集成电路制造及配套装备材料、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智能电网、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原创新药与高端医疗装备、精准医疗、大数据及云计算等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口径,这些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都属于对研发投入和创新水平有着较高要求的高技术产业范畴。因此,以上海的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揭示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入手,以研发投入为解释变量,建立时间序列计量模型,探讨其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规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二、创新效率文献回顾

目前,对产业技术效率和创新效率的研究使用的传统方法集中于基于DEA的模型测算,如运用DEA测度我国1978—2001年间区域经济的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颜鹏飞,王兵,2004);以DEA模型测算1995—2004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吴瑛,杨宏进,2006);以DEA-Tobit两部法对我国省际区域创新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白俊红等, 2009)。上述研究深化了我们对产业创新规律的认识,但在对随机误差项的处理以及不同创新阶段的效率表现形态上还存在局限性。

国内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目前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使用SFA测算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朱有为,徐康宁,2006)和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岳书敬,2008);使用Malmquist指数法刻画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梁平等,2009);使用Malmquist TFP指数法对上海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进行多投入、多产出的动态效率测度等(黄佐钘,2010)。运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研究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前沿技术进步率、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特征 (杨悦, 2014),上述研究将Malmquist指数法和SFA引入对研发效率和创新效率的刻画,弥补了单纯使用DEA的缺陷,推进了对效率测算的研究。

三、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的动态态势分析

从总体规模来看,上海高技术产业目前已处于全国前列。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4》中的数据,在2013年,上海拥有高技术企业102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823.4亿元,分别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第5和第4位。在巨大产业规模背后,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究竟如何? 创新效率呈现出怎样的变动趋势?这就需要结合高技术产业中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目前学术界通常把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指标。根据朱有为等(2006)的分析,专利申请数反映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转化为知识产出的情况,属于一种中间产出,其与高技术产业的最终产产出出之之间间具具有有较较高高的的相相关关关关系系。。而而其其中中的的发发明明专专利利则则是是最最为主要、技术价值最高的一种专利,因此本文采用产业发明专利数与专利申请数的比值即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来反映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中间产出的指标。而另一个创新产出指标,即新产品销售收入则比专利指标更能反映创新成果的转化水平和最终经济价值。因此本文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最终产出指标。

(注: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1995—2014》,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已做不变价缩减和对数处理。)

通过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1995—2013年上海高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计算,可以得出上海1995— 2013年间创新产出的变动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1995—2000年期间,上海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从36.84%增加到93.22%,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同一时期新产品销售收入也处于逐步上升的趋势。在2000—2007年间,上海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从93.22%下降至17.76%,同一时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速则明显放缓。在从2007年的17.76%增长到2009年的66.42%之后,上海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一直没有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同一时期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则呈现出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产出在经历了1995年至2000年的高速增长后,之后一直处于增长缓慢甚至有所停滞的态势。其中作为中间产出的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在2000年后的下降和增速放缓制约了作为最终产出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

为了探究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变动态势背后的原因,需要对该产业创新投入要素进行分析。由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产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本文将着重考察研发投入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并以此对上海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文将分析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研发强度和研发资本存量三个研发投入指标的变动情况。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的界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指调查单位在报告年度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R&D项目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R&D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R&D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若按用途划分,可以把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分为研发人员劳务费用(经常性支出)和仪器设备经费(资产性支出)两种支出费用。2013年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为1061501万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居于第6位,占全国和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分别为5.22%和6.71%,相对较高。然而从研发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上看, 上海却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水平。图2显示了1999— 2003年上海、东部地区和全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动情况。

(注: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0—2014》。)

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后上海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均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数值。从趋势上看, 1999—2013年间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由0.99% 上升至1.56%,上升幅度为57%,而同一时期东部地区和全国的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23%和1.025%,其增幅约为上海市的2倍。2013年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56%,而东部地区和全国的数值分别为1.84%和1.75%,均领先于上海。而根据国际标准,研发投入强度在1%至4%之间,表示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只有研发投入强度超过4%,才表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见北京科技创新能力研究课题组,2011)。可见上海与具有较高创新水平的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考虑到研发投入会存在折旧的问题,学界一般都会用永续盘存法计算研发资本存量,用RDt表示上海高技术产业第t年的研发资本存量,Et表示第t年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δ 为折旧率,本文根据文献中的常用做法,取为15%, 则研发资本存量的公式为RDt=Et+(1-δ)RDt-1。其中RD0= E0(g+δ),这里假设g为研发资本的增长率,其取值与E的增长率相等(见朱有为等,2006)。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5—2014》中的数据和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1995—2014年间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的数值,其中1995年和2013年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经不变价平减)分别为64578.38万元和1898005.61万元,在18年间增长了近30倍。然而通过进一步计算出各年份研发资本存量的环比增长情况(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自1999年以来在大多数年间处于下降趋势中,其最高值为1999年的47.78%,最低值为2012年的8.26%,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目前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居于全国前列,然而从动态视角分析,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在近十年间一直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水平,并且其研发资本存量也处于总体下降趋势中。而通过综合考虑上海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占比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两个创新产出指标的变动趋势,可以认为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缓慢甚至有所停滞的状态。

四、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计量分析模型

为了定量分析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明确研发投入(解释变量)对创新产出(被解释变量)的动态促进作用,本文将选用相应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在研发投入变量上,考虑到折旧和滞后效应,故选取上文计算所得的研发资本存量为解释变量。 在创新产出上,考虑到创新成果的最终转化水平,故选取新产品销售收入为被解释变量。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和新产品销收入都属于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具有确定的趋势性,因此需要在回归模型中引入趋势变量以消除趋势。

(注: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1995—2014》。)

经过筛选和比较,本文参照张海燕、沈玉芳(2004)的方法,选取有限滞后分布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ln Yt=α+β1T+β2ln RDt+β3ln RDt-1+εt

其中,下标t表示时间,Y和RD分别表示新产品销售收入和研发资本存量;ln表示以e为底的自然对数,考虑到研发资本存量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发生作用可能存在滞后效应,这里加入ln RDt-1为滞后变量,以反映上一期的研发资本存量对当期新产品销售收入的作用;T是表示时间的趋势变量,从1996年到2013年的T值分别取1到18;α 是常数项,反映除研发资本存量外对上海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β1、β2和 β3为回归参数, 为在序列非相关假设下的随机误差。

考虑到滞后效应,这里对ln RDt-1取1995年至2013年的数据,对ln Yt和ln RDt则取1996年至2013年的数据,采用计量分析软件Stata12.0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括号中的数值为估计参数的t值和相对应的P值):

从模型对回归参数的t检验结果来看,除了ln RDt-1, 其余各回归参数都可以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从检验的结果来看,P值为0.0000,整个方程的显著性水平超过0.01%; R2和Adj R2值均较高,表明回归模型具备较高的解释能力。在时间序列模型中,还需进行自相关性的检验,本回归模型Durbin-Watson的值为1.738446,经查表可知,对于3个解释变量,18个观测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的du值为1.53,则回归模型Durbin-Watson的值位于区间[du, 4-du]内,因此可以拒绝自相关的假设。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上海高技术产业研发资本存量对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弹性约为4.11,即研发资本存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就增加约4.11个百分点。

五、结论

上海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水平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缓慢甚至有所停滞的态势,尽管目前上海高技术产业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居于全国前列,然而动态地看,上海高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在近十年间一直低于全国和东部部地区的水平,并且其研发资本存量也处于总体下降趋势中中。因此,可以说上海近年来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处于总总体偏低的水平。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9

1、主要差距

1) 资源创新利用、育种水平差距极大

我国54个黄牛品种的资源材料保存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牛种资源不但一直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反而越保越少, 目前1种已经灭绝 (荡脚牛) 、1种濒临灭绝 (樟木牛) 、5种濒危 (独龙牛、阿沛甲咂牛、三江牛、阿勒泰白头牛、舟山牛) , 2种牦牛濒危 (斯布牦牛、帕里牦牛) 。引进国外牛种是建国后我国肉牛育种的绝对主流, 至今没有走出“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 虽也支持黄牛品种选育, 但与“引种”的支持力度相比, 几乎可以忽略。而我国对畜牧行业之间不平衡的支持政策, 也导致肉牛研究资源 (人才、设备、设施、场地) 严重流失, 其中之一是育种技术体系研究基础非常薄弱, 总体水平比美、 加、日、法、德、澳等国家落后40~60年, 主要在自主专用、泛用肉牛品种、种质提高、后裔测定、 商品品质的研究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差距极大。发达国家在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与提高的研发上分工明确, 相互衔接。我国搞肉牛育种的科研、教学、资质企业不超过100家 (从事种牛和精液营销的不超过50家) 。

2) 饲养管理与营养调控技术研究进展缓慢

发达国家肉牛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的研究和技术研发已达到标准化、精准化水平, 其成功的做法是不但对肉牛饲料原料资源了如指掌, 而且有基于自身研究成果的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系统和在此之上支撑产业发展的肉牛饲养标准。而我国没有针对肉牛饲料原料进行资源普查, 在饲养管理方面处于由耕牛饲养向肉牛饲养过渡、以总结改进农民饲养经验为主的阶段;在饲料调制上处于模仿奶牛、或者“有啥喂啥”、“琢磨着喂”的水平; 在饲料营养价值评价和饲养标准研究上没有形成“人、材 (饲料、牛种) 、需 (产业) ”的连动系统, 沿用国外模型或估算大部分参数, 落后先进国家30~40年。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肉牛产业是在分散的千家万户养母牛基础上建立的; 二是我国在政治、产业、科研等政策上缺乏针对肉牛这个独特产业给予战略性的长期重视和指导;三是对饲养管理技术、饲料营养价值参数和饲养标准研究缺乏长期、连续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3) 肉牛产业缺乏医疗服务体系

发达国家有完备的肉牛兽医医疗科研和技术支撑体系, 在科研上具有庞大、精干的研究队伍、 先进的研究设施与设备、高影响力的原创性学术论文, 在产业上技术研发按需布局且层次分明、疫病预防能力强、用药少、治愈率高、 信息共享面广。我国肉牛产业几乎没有原创性自主预防能力、缺乏栏舍旁快速诊治技术, 更没有针对我国肉牛疾病的先驱性技术研发与储备, 目前“兽医”系统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上报疫情和扑杀, 因而产业上处于“平时不设防、有病缺兽医”、“病重乱用药”、“治不好就卖肉”的混乱状态。我国达到发达国家的肉牛兽医医疗体系的研发水平需要40年以上, 重要原因之一是发达国家在肉牛疫病发生规律研究、防治技术的研发、普及与服务方面有立法保障和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 有长期积累的过程, 而我国的研究主要依靠多变的短期项目支持, 科技人员跟着“钱”走, 缺乏系统性长期积累。

4) 宰后处理与肉品品质安全控制技术亟待加强

美国1927年实现了胴体分级和肉块流通分级、1996年推出分割肉分级标准。美、加、德、日、澳等发达国家均实现了分割标准化, 近年基本普及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追溯系统, 再加上几十年来积累的肉质与卫生控制技术系统, 保障着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和肉品安全。 我国自“九五”以来在加工处理、 牛肉分级等方面也研发了一些技术和标准, 但大多原则性较强, 可操作性较差, 全程追溯也仅停留在不完整的片段演示和概念展示阶段, 牛肉加工与品质控制的研究人才短缺、力量薄弱。这与我国该领域研究起步晚、没有稳定、长期的投入有直接关系。

5) 肉牛设施与环境控制技术研究几近空白

发达国家的肉牛场设计简朴、 实用、不华丽, 牛只非常舒适, 投资适度、效率高, 并且使用简易设施, 投入堆肥、生物发酵等适用技术高效处理牛场粪污, 追求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我国“五星”级和“草棚”级的牛舍并存, 前者 “人看着舒服, 牛住着难受”、后者“夏不避暑、冬不御寒”的情况较为常见, 而粪污处理虽多沿用传统堆肥技术, 但由于养殖过于分散以及在粪便污染防治监管方面缺乏健全的法规体系, 牛场的选址及建设、粪便的储存与土地使用缺乏严格细致的规定, 农牧结合脱节, 致使肉牛养殖较集中的地区牛粪随意排放堆积现象普遍, 既不能统一处理形成经济循环, 又不能就地还田, 还严重污染环境。原因之一是我国对因地制宜的牛场设施与环境研究缺乏长期投入, 技术和人才准备不足。

6) 肉牛产业经济技术研发水平低

我国极度缺乏肉牛产业经济 (包括生产、流通、供求关系) 领域的研究手段和人才, 没有形成基本信息与数据的采集、发布、 利用、管理系统, 肉牛产业经济的研发缺乏系统、客观、及时的数据基础。

7) 肉牛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技术扩散与推广, 通过立法建立层次分明的推广、服务、信息反馈网络、科研与推广联动来提高生产力。而我国相对于科研机构的数量和研发能力、 推广机构的力量和规模不但渺小无力, 而且效率低下, 在科研与农户 (场) 之间形成了有形无实的断层。例如, 人工授精技术已十分成熟且可普及推广, 但因推广队伍不稳且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受胎率低于发达国家、子宫炎症率高于发达国家。胚胎移植技术在发达国家作为常规技术发挥着威力, 在我国却盘踞在大学和科研院所, 难于在生产上广泛扩散。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对技术推广系统缺乏足够重视; 二是现有系统缺乏立法保障和完整的运转机制。

2、相关建议

1) 大力推进分工合作

政府应该通过体制改革和项目调控, 逐步推进我国肉牛产业技术科研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高效率格局。中央级科研院所、 大学以及部分优势产区的省级科研单位、大学主要做应用基础研究, 其它省级科研教学和省级以下科研单位主要做技术开发和技术推广。

2) 加大第一线推广队伍建设, 研究提高技术推广实效的机制和办法

目前仅有的技术仍不能有效普及, 主要原因是“缺乏去普及的人”和自由分散的肉牛养殖形态使技术难于普及。在肉牛养殖逐步由分散向集中过渡的过程中,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推广队伍建设、提高技术的推广效率, 为此需要研究立法、健全体制、完善运行机制和效率检验机制。

3) 加强长期和重点投入

一是通过肉牛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选择一批资源研究、营养调控、疫病防治以及肉质控制方面的研究项目, 给予至少30年以上的长期稳定支持。研究方向自主选择, 但选择后不可随意改变, 也不搞 “短平快”的目标考核;二是通过行业科技专项资助, 选择一批育种、饲养与饲料、疫病防治、牛肉加工与品质安全控制技术研究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而且经费预算中要大幅度提高人员费用的比例, 使研究人员能够安心做研究, 同时整合全国的力量。

4) 强化国际合作, 设立专门的国际合作基金

一是选择性地加强与肉牛发达国家的合作, 主要目的是提高我们研究的技术和理论水平;二是加强与牛源充足的国家、地理位置相邻或经济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进行合作, 如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 (牛源丰富) 、原苏联国家、日韩、 阿拉伯国家 (地理位置和经贸关系密切) , 为引进和丰富资源材料、使肉牛产业走出国门奠定基础。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10

康宁反应器技术全球业务总监 姜毅

“化学合成”的革命性技术

高通量—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是康宁公司经10多年的努力取得的技术创新重要成果。这个被业内称为“对传统间隙式化学反应的重大革命”的工艺, 其真正的意义, 是打造了“安全、清洁、高效”的连续流化学合成的全新技术平台, 可以使多种化学反应在几秒钟到几分钟内顺利完成。

姜毅介绍, 用户一旦在实验室LFR或G1反应器上取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 就能通过康宁G3和G4生产型反应器实现大规模生产, 迅速复制实验室的成功。其中, 单台G4的最大流量可达年2000立方米, 也就是说合成化学品的年产量可在数百吨到数千吨。连续流反应器帮助用户实现了从实验室研发到大规模量产的无缝对接, 彻底解决传统化工反应器研发到生产需要“中试”放大问题。

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产品

“中国对化工行业的安全与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 姜毅说。这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康宁与业界共同努力的目标。康宁的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以非常低的反应物持液量, 消除了传统反应釜大生产中大量反应物囤积的安全隐患 (尤其剧烈放热反应) , 不管是作为实验室的工艺开发平台, 还是用作多用途化学品的规模化生产, 都会更安全。姜毅说, 通过为中国客户定制产品, 康宁希望更多的中国科研院所、中小企业能用上这种“新式武器”, 从本质上做到安全、环保。

姜毅说, 康宁根据中国市场需求, 量身定制开发了数款适合中小企业和高校使用的产品。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投资成本的许可, 将反应器系统从10个模块调整到6个模块, 满足基本的开发功能, 而费用大大降低;针对国内高校实验室资金有限的情况, 推出了高校版低流量操作平台系统LFRS-6FM。此外, 公司2013年底还推出了用于实验室规模的耐氟微通道反应器, 以及用于光化学的高效微通道反应器。

稳步推进扎根中国计划

康宁非常看好中国在反应器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 这已经被康宁列入战略重点。以“强化技术研发、培养本土人才、加强工程服务”为宗旨, 康宁扎根中国的计划正稳步推进。

姜毅表示, 自2011年2月康宁公司与常州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以来, 极大提升了常州大学连续流合成学科的研究实力, 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针对国内对反应器的强劲需求, 康宁又在常州科教城投资建立了康宁反应器技术中心 (中国) 。该中心将向国内和周边国家的客户提供技术可行性实验, 提供微通道反应器技术的初级和高级培训, 并开展连续流工艺成套技术开发, 以及技术咨询和服务等。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11

关键词:研发;创新;Cournot;Bertrand;动态竞争;产品研发;过程研发

一.静态研究

自从Schumpeter(1934,1942) 提出——寡头市场更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研究和发展这一观点后,关于研发的争论就一直存在。Arrow(1962)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强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对于研发效率的争论,涉及到市场的结构和产品的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用以反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由于Bertrand竞争下企业的均衡产量较大而价格较低,相反Cournot竞争下企业的均衡产量较低而价格较高,可以认为Bertrand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因此许多文章都比较了企业在Bertrand和Cournot竞争下的研发投资,组合,激励和决策,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产品差异化也是影响研发的一个因素。在同一产品市场里,当两家企业的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时,对企业研发的决策影响是不同的。水平差异指当企业产品价格相同时,两家企业产品的需求量都为正,而垂直差异是指只有品质较高的产品需求为正。要注意,创新也分为产品研发和过程研发,前者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后者可以减少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这二者的效用在Cournot和Bertrand竞争下也是不同的。以Bertrand竞争为例,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对两家厂商都是有利的,因为产品的差异化越大,厂商就可以制定越高的价格,从而双方的利润都会增加。而减少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会带来一些负面洗过,当创新方由于成本减少而降低产品价格时,此时由于产品是同质的,另一方企业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价格,从而双方的利润可能都会减少。因此,在P.Lin和Saggi(2002)里,就分别研究了过程研发和产品研发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在不同市场竞争下两种研发的激励。

不过,由于研发成果是一种特殊的无形商品,易于在厂商间泄露和传播,存在外部性。所以,私人厂商和社会在研发上的最优投入存在差异。并且由于科技的互补优势,上游厂商的研发成果带来的好处有时被下游厂商享受到。再加上科技,市场和竞争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厂商存在激励进行合作研发。D’Aspermont和Jacquemin(1988)对于策略性合作研发的开创性研究开启了这一领域的有关研究。在J.Hinloopen(1998)中,进一步提出了合作研发三种可能的形式,分析了在不同模式的市场竞争中,不同形式的合作研发对均衡产量和价格,利润以及创新幅度,社会福利的影响,并相互比较。

二.动态研究

研究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激励和决策,对于解释他们的研发行为和产品竞争十分有意义。实际上,研发是一个多阶段的活动。比起一步决策,企业更可能的行为是分步投入资本,同时观察对手的策略,比较自己的利润以做决定。动态的研发竞争模型,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专利竞争赛跑,创新的时间点和多阶段的创新投入。Grossman和Shapiro(1985)研究了专利竞争的问题,发现领导者比跟随者更强烈地参与到研发。如果跟随者追上了领导者的话,二者都会加强自己的研发投入。对于创新的时间点,更多地用于分析序贯创新,检验了期望利润,研发成本和竞争厂商时间的互动如何一起决定不同厂商随时间变化的花费模式,引入的时间点,以及创新公司的性质。

在Dawid(2006)等人的研究中,探讨了厂商对于创新的流动性价值。他们引入了一个四阶段的博弈, 在一个产量为策略变量的双寡头市场中,假设两个公司都有可能引入一种同质的产品。公司1有选择引入产品创新,而公司则可能投资在过程创新中。因此, 公司1对于完成这项水平和垂直都有差异的产品创新的激励,会受公司2的过程创新活动所影响。他们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对于动态创新的研究,也可以用动态优化的框架来考虑。许多文章都用了动态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结论

总之,产组领域中的研发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考虑和解决的。比如,之前的许多文献中,都假设厂商的产品成本是众所周知的,市场需求函数也是线性和已知的。但在实际中,需求和成本经常会受到不确定的冲击,因此更有可能是随机变量而并非常数项。如何将产组领域的理论研究更贴近现实,又能抓住我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的本质,是一项长远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1962,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Invention,” in R.R. Nelson (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Y.

[2]D’Aspremont, C. and Jacquemin, A, 1988, “Cooperative and non 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1133-1137.

[3]Gene M.Grossman, Carl Shapiro, 1985, “Dynamic R&D Competition”, NBER working paper.

[4]Herber Dawid, Michael Kopel, Peter M.Kort, 2006, “Multi-stage Innovations: The value of Flexibility in a Strategic Setting”.

[5]Jeroen Hinloopen, 1998, “Stratetic R&D Cooperatives”.

[6]Ping Lin, Kamal Saggi,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R&D, and the nat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2002) 201-211.

[7]Schumpeter, J. 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产业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篇12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主要部分。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R&D) 是科技R&D活动的核心, 它不仅推动着科技的进步, 也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力度的加大, 高技术产业R&D投入强度的加大有力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是迅速增加的投入也造成了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低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在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背景下, 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近年来, 已经有很多学者对高技术产业R&D效率进行分析, 如王瑜睁 (2007) 通过R&D投资效率相对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吴和成等 (2010) 曾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十五期间17个制造行业的R&D效率进行了测度;王海峰等 (2010)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对2005年不同国家的研究R&D活动总效率和细分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由于国际数据比较难以获得, 对于高技术产业R&D效率国际比较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 本文旨在基于国际视角下探讨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不足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从而加快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效率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对R&D效率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参数化分析法 (Parametric Approach) 和非参数分析法 (Non-parametric Approach) 。参数分析方法必须预设生产函数并对误差项进行估计, 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来估计参数, 进一步评价生产效率。参数分析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 其优势在于把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分离开来, 从而可以保证被估计效率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非参数分析方法则无需预设生产函数及其参数, 以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各观察值的相对效率, 以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 为主。相对于参数化方法, DEA采用的是数学规划法, 无需建立变量之间的严格函数关系, 可以灵活应用, 并且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测度上具有优势。

由于R&D活动是多投入多产出的, 其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关系又不是很明确, 所以相对于参数方法, DEA使用起来更为可靠。不会产生因生产函数模型预设错误而引起错误的分析结果。Rolf Fare (1994) 等人将Malmquist指数与DEA理论相结合, 研究出DEA-Malmquist指数方法, Malmquist指数反映的是效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医疗等部门投入产出效率的计算, 并依据效率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因此, 对于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分析适合运用Malmquist指数法。Malmquist指数是利用距离函数 (Distance Function) 的比率来计算的。根据Fare的理论, 可将规模报酬可变下面向产出的、以t时刻和t+1时刻为基数参照的Malmquist指数定义为

上式中, Dc (x, y) 为规模报酬不变下的距离函数, Dv (x, y) 为规模报酬可变下的距离函数。公式第一项为纯技术效率变化, 第二项为规模效率变化, 第三项为技术进步率。其中, 前两项的乘积为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即

全要素生产率 (M) =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TECH) *技术进步率 (TCH)

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TECH) =纯技术效率 (PECH) *规模效率 (SECH)

当指数M>1时, 说明效率提高;指数M=1时, 说明效率不变;指数M<1时, 说明效率降低。

三、指标的选取

运用效率评价方法评价高技术产业R&D效率时, 合理选取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十分重要, 它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是否正确。本文使用高技术产业R&D投入和产出指标对于高技术产业R&D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目前, 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技术产业R&D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比较一致, 一般都把资金和人员指标作为投入指标, 专利和产值指标作为产出指标。本文同样从高技术产业R&D投入和高技术产业R&D产出这两个方面来构建R&D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指标体系见表1。

四、数据来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是由30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OECD成员国提供了全世界近60%的商品和服务, 但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 经合组织显然不能独自发挥作用。根据投入、产出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 本文选取了经济发展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进行分析, 其中包括11个主要OECD成员国和4个非OECD成员国的R&D投入产出数据。数据来源于“OECD网站”及《科学与工程指标2012》。

五、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测度与比较分析

(一)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的测度分析

通过对2005~2010年1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R&D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度的Malmquist指数 (以下简写为“M指数”) 和分解情况, M=TECH×TCH, 其中TECH为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TCH为技术进步率, M为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运用DEAP2.1软件进行测算。对15个国家2005~2010年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平均值做出折线图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2005~2010年间所选取的1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M指数及其分解指标均在1.000附近。其中, 各个国家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TECH) 指数的差距稍微明显;技术进步率 (TCH) 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也随着相对技术变化率的高低变化, 由此可见, 各个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率相对稳定, 目前影响各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是相对技术变化率的高低。图1还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Malmquist各项指标均高于平均值水平, 尤其是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相对技术变化率指标均在大于1的水平, 可见我国高技术产业对R&D资源的利用率在不断上升。然而与发达国家加拿大、瑞典、美国相比, R&D效率的提升依旧不足, 因此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 技术效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的测度分析

通过对2005~2010年间1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还可以得到不同国家各个年度的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情况。技术效率变化率反映了决策单元的实际产出和效率前沿面的接近情况, 当决策单元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改善时, TECH>1, 决策单元对高技术产业R&D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升;相反, 当决策单元的管理水平下降时, TECH<1, 决策单元对高技术产业R&D资源的利用率降低。选取的15个国家2005~2010年间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技术效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 (技术效率变化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的算数平均值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 中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技术效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数基本与平均值持平, 其中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 (TECH) 与规模效率 (SECH) 两项指标均大于1。说明在这六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在不断提升, 而纯技术效率已达到饱和水平, 是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提升的瓶颈。而加拿大、瑞典、美国的纯技术效率比平均值高出的很明显, 我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遵循这三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其中, 新加坡高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率六年间指数平均值最高。从图2还可以看出, 大多数国家的规模效率都在1.000附近波动, 而纯技术效率变化率对相对技术效率变化率的影响比较明显, 也就是说, 纯技术效率变化率对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 因此需要更加注重提高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

六、结论与建议

在国际视角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2005~2010年这六年间技术进步率不足, 规模效率也遇到了瓶颈, 这两项分解指标限制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此, 本文提出以下四个方面政策建议。一是加大政府对提高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引导力度。近年来, 我国高技术产业更加注重效率的提升。应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宏观调控作用, 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 加快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二是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知识创新与吸收能力。当前正处于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期, 应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三是完善R&D人才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对高层次的专业R&D人才实行软引进, 在尽量避免本土的高端专业R&D人才流向国外或跨国公司的基础上, 创造条件从国外或跨国公司引进高技术人才。四是优化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结构, 提高高技术产业R&D资源利用率。为了缩小与某些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差距, 应通过科学控制经费规模与研发人员规模来提高单位R&D成果产出率, 进而改善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

摘要:文章在对高技术产业R&D效率评价方法和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适当的效率评价方法对所选取的经济发展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 (其中包括11个OECD成员国和4个非OECD成员国) 的高技术产业R&D效率进行测度评价。然后, 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国际比较, 以探究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关键因素, 并针对比较分析结果提出加快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R&D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OECD,高技术产业,效率评价,国际比较

参考文献

[1]王瑜睁.中国R&D投资效率及其国际比较[D].湖南大学, 2007.

[2]吴和成, 华海岭, 杨勇松.制造业R&D效率测度及对策研究——基于中国17个制造行业的数据[J].科研管理, 2010 (05) .

[3]王海峰, 罗亚非, 范小阳.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的研发R&D评价国际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04) .

[4]冯建元, 史丽萍.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R&D效率与模式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1) .

[5]Fare Rolf, Shawna Grosskopf, Mary N orris, et al.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 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01) .

上一篇:观察儿童下一篇:发现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