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技术产业(精选7篇)
非高技术产业 篇1
摘要: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 对2001—2006我国高科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 结果显示, 在2001—2006年我国全要素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 技术进步呈衰退趋势, 而技术效率大体为增长趋势。分析发现, 不同地区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下降, 东部地区并未呈现出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地区优势, 同时, 外资对东部城市生产率影响很大。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高技术产业,曼奎斯特指数法
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产业, 是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力量,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从80年代起步, 取得了飞速发展, 尤其是在“九五”和“十五”期间, 高技术产业规模高速增长, 2006年, 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5.3万亿元人民币, 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高技术产业是增强国家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更是无与伦比。而对其生产率增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率变动状况。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有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估计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由此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问题;或者进一步分析和发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 (即广义技术进步) 增长的理论和方法;还有解释单位资本产出和人均产出的动态分布规律 (Kruger, 2003) 。以Chow (1993) 为标志。目前, 关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总体TFP。尽管由于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特别是对资本存量的估计) 及研究方法的不同, 有关中国经济总体TFP的研究在具体估计结果上有一定差异, 但总体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改革之前TFP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甚微, 改革之后则有了显著提高 (李京文等, 1998;王小鲁, 2000;张军等, 2003;Young, 2003;赵伟, 2005) 。二是各行业的TFP。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众多学者研究了服务业、农业、工业、航空业、交通运输等行业TFP的增长状况。 (杨向阳, 2005;刘建翠, 2007;高新才, 2009;于剑, 2007) 其趋势在行业间有很大差异。其三是区域的TFP变动及发展情况 (蔡锋伟, 2007;李荣富, 2008;鲁丽梅, 2009;) , 研究区域TFP变动虽然各有差异, 但整体上以改革开放为界体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相比之下,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较少, 刘建翠研究了R&D与TFP的关系, 李晓钟对我国高技术三资企业的TFP进行估算, 李明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但研究者对TFP的估算方法仍使用线性回归法。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如何, 其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 本文选取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2000—2006年的经济增长源泉进行了定量分析, 探讨了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和广义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模型构建和实证结果
2.1 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及数据选择
2.1.1 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估算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估算。这种方法通常是直接利用线性优化方法给出每个决策单元的边界生产函数的估算, 从而对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进行测度。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把观察值到前沿面的偏差都当作无效率的结果, 完全忽略了测度的误差, 它不需要任何具体函数形式或分布假设, 对各种形式的投入产出都能适用。不需要有关投入产出的价格信息, 这在投入要素的数量和价格等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 其优越性尤为明显。它不需要行为假设, 减少了条件限制, 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适用性。
2.1.2 分析中采用的数据。
产出变量选择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劳动要素投入数据受限于公共统计资料的显示, 不能得到工人工作时间和工资的数据, 以历年的高科技行业从业人数代替。资本要素投入数据采用投资选取高技术行业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
2.2 高科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出于统计数字的限制本文的考查期间为2001—2006, 本文选取统计数据包括高科技统计年鉴及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整理而得。使用Colelli (1996) 给出的数据包络分析DEAP计量软件分析得出的我国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 (由于统计数字完整性问题, 统计地区不涵盖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等地区) 。
2.2.1 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续上表
从表1可以看到, 我国高科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1—2006年出现-11.6%的增长, 其中技术效率出现正向增长5.5%。而其衰退的主要引发原因为技术进步的发生了负增长-16.3%。具体来看从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发生了衰退, 其余两年为增长, 其中2006年达到了-38%。除2003年外, 技术进步变化均为负向增长的影响, 2004—2005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增长是由于技术效率的增长抵消了技术进步的负增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时期, 中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为28%, 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4.8%,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两者的增长本身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 如果全要素生产率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今后一段时期高技术产业将获得快速增长, 其在总产值的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完全是可能的。
从变化趋势上来看, 在2001—2006年期间, 除2003年外, 其他年份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均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这种分析结果2001—2003年部分其他学者的研究相符合, 我国2001—2003年全国所有行业平均的全要素增长率均为负增长 (赵伟, 2005) , 究其原因,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体现在1990—2000期间, 因为这一阶段是我国劳动力再配置, 国际贸易增长较快及资本存量大幅增加的阶段, 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使2000年后的生产率增长基数较大。
2.2.2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为了比较地区差异对科技产业TFP变动的影响, 我们在已有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将本文考察的27个省进一步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 (见表2) 。以往研究表明, 我国所有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在2000—2003年期间, 东部地区均为正的增长, 中部、西部为负增长;而本文研究发现, 科技产业在2001—2006期间未呈现出东部地区的优势, 甚至在2001—2002年间其增长率明显低于西部及中部地区。综合考虑其影响因素, 产生上述结果应主要有以下原因引起, 其一, 是期间选择范围较窄, 科技企业的高增长期并未在本文的统计范围之内;其二, 投入要素转换为生产率的期间未做全面考虑, 本研究选取的是2001—2006期间的5个数据, 期间5年。而对于投入较大的科技企业其要素投入的转换期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来。以2001—2002年东部地区较为特殊的江苏浙江为例, 在此期间, 两省的投入要素中的资本存量增长率达到30%。这么大幅的固定资产投入在当期表现在工业总产值上的可能性较小, 因而仅就全要素增长率指数而言, 在科技行业的分布未同经济增长趋势相一致, 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三, 劳动要素投入与资本要素投入不均衡, 仍以2001—2002江苏、浙江为例, 其在资本投入达到30%的增长率的同时, 两省的劳动投入增长不到10%, 劳动与资本投入的不均衡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发挥。
3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原因分析
3.1 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
根据Malmquist生产力指数, 我们进一步将TFP变动分解成技术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变动两个部分, 以找出它们各自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表3显示2001—2006年,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整体出现了衰退趋势 (由0.728-0.605) , 仅2000—2003出现了正的增长, 其中西部地区在分析期间一直是衰退趋势, 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在2002—2003, 2004—2005年份技术表现出了良好的进步趋势, 其中5年的平均技术进步情况又以东部地区表现略好。基于基数的考虑, 东部地区的进步是建立在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完成的其绝对影响数明显要大于中部地区。
技术效率的概念是Farell (1957) 年提出来的, 他所指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一组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一个企业的实际产出同一个假设同样投入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之比, 因而技术效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研究各省市的技术效率 (见表4) , 可以看出我国2001—2006年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 除了2003—2004呈现负增长外, 其余年份均呈现正的增长率, 而区域差异体现在中部平均一直体现为增长趋势, 而东部和西部在2003—2004年负增长。其余均为正的增长。
结合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数据,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技术进步的衰退。技术效率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中起着积极的提升作用。
3.2 外资与内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影响
我国高技术产业占很大比重, 本文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分为内资、外资两部分考查是否TFP收到所有制的影响。
从2001—2006全要素生产率均值来看 (见表5、表6) , 内资企业偏高, 其TFP在多数年份呈现增长趋势。而外资企业则呈下降趋势;且内资企业的TFP波动幅度较大。将TFP进一步细分可发现内外资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内资企业的TFP构成中技术效率负增长, 而技术进步变动均值为1, 保持不变。外资企业则呈现为技术效率提高了5.1%, 技术进步发生了衰退, 为17.2%。这也解释了我们在考察区域TFP变动时发生的东部地区在技术进步方面衰退程度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大部分科技发达的省市如上海、江苏、浙江, 其科技行业工业中大部分比例为外资企业。以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2006年江苏省在该行业的增加值中有将近90%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因而, 我国东部地区科技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构成受到外资影响, 体现为技术进步的衰退。外资企业技术效率的增长进一步可分为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部分。从表6可以看出, 外资企业的纯效率增长为正, 而规模增长为负。而内资企业在两方面均需要加强。这些内资企业必须调整规模及增加产出。
4 结论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27个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 发现与2000年之前的关于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不同, 我国科技行业在2001—2006年的均值呈现负增长趋势。地区差异比较中, 东、中部地区在近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其数据呈现按照年度的波浪变化的趋势。内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外资。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后内资企业呈现出技术效率衰退的特点, 而外资企业技术进步衰退, 技术效率增长。因统计数据所限, 本文存在考查期间偏短及劳动资本投入计量标准略粗糙的缺点。
参考文献
[1]周方.科技进步与“增长函数”——兼评Solow教授的原理性错误[J].数量经济计量经济研究, 1999 (10) :32-50.
[2]刘建翠.R&D和全要素生产率——基于高技术产业的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9) :45-49.
[3]何枫, 陈荣, 何炼成.SFA模型及其在我国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5) :46-50.
[4]李晓钟, 张军.我国高技术产业三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 (12) :90-95.
[5]李明智, 王娅莉.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6) :34-38.
[6]赵伟, 马瑞永, 何元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 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统计研究, 2005 (7) :37-41.
[7]易纲, 樊纲, 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 2003 (8) :13-20.
非高技术产业 篇2
陈海波[1]研究我国的R&D投入规律时发现,我国R&D投入强度特征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R&D投入强度会趋于一个稳定水平,比较符合S型曲线的特征,并在其研究中使用logistic曲线拟合了我国的R&D投入强度情况,拟合结果预测R&D投入强度在2025年以后会逐渐趋于2. 7% 。这个结论不禁使我们思考,R&D投入代表的技术进步对产业发展应该会趋于一个稳定的值,这个R&D投入强度值应该就是最符合产业发展的值。
Tarasyev[2]和Watanabe[3]于2001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深入研究了日本汽车产业的R&D投入情况与汽车产业发展状况的关系。研究发现,R&D的投入强度需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相关联,R&D的初期投入会使得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而随着投入的增加,R&D投入的边际效益会降低,最后变成负的,反而会影响产业发展。这种消涨趋势在生产与研发投入之间构成了一种动态均衡。这个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与产业系统的非期望产出应该也呈现同样的动态均衡关系,动态最优规划理论也适用于研究技术进步与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关系。
1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经济学模型构建
经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最初引入技术进步因素的是Arrow[4]在其研究中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其中,K为固定资产投资,L为劳动力,M为原材料,E为能源消费总量,T代表技术进步。
产业系统的非期望产出强度,根据路正南的研究,可以表示为: U = C /Y,其中C为非期望产出量。那么结合式 ( 1) 可以得到:
式 ( 2) 的形式不属于正常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不利于实际的分析,故可以引入变量总产出X,进一步变形得到:
其中,C/X代表非期望产出率用f1表示,X/T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率用f2表示,T/K代表技术资本替代率用f3表示,T/L代表技术劳动力替代率用f4表示,T/M代表技术原材料替代率用f5表示,T/E代表技术能源替代率用f6表示。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影响,所以可以将非期望产出强度U进行微分,得到:
上式 ( 4) 中,前半部分可以解释为生产要素对非期望产出的影响用F表示,后半部分可以解释为技术进步对非期望产出的影响用表示,可以解释为边际技术进步,也可以解释为R&D投入强度用r表示。从g的形式可以看出,g代表了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从实际经济意义推导,技术进步会使得非期望产出强度下降,所以g应该的负的,那么可以表示成:
2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效用函数构建
关于技术进步的产出效用函数,普遍认可的是由Grossman[5]构建的关于R&D投入的效用模型:
其中,,n代表新产品数,N= Y / n代表新产品对期望产出的贡献率。参照此模型,产业系统期望产出率的R&D投入效用函数应该与此相似,同时,于是可以得到产业系统期望产出率的效用函数为: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R&D效用函数与式( 6) 正好相反,由于技术进步,会使得非期望产出强度下降,因此该研究取期望产出率效用函数的相反数作为非期望产出强度的效用函数是合理的。同时,式 ( 6) 第2部分与技术进步没有关系,所以只取前面部分来求解最优化效用函数。技术投入会产生技术吸收和技术溢出,所以累积的技术投入可以表示成T = μTd+ vR,μ表示累积技术投入的自然增长率,v表示R&D投入的吸收率。最终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效用函数可以取:
3 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系统求解
通过构建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效用函数和经济学模型后,形成动态系统,研究目的是最小化非期望产出强度,即使得式 ( 7) 取最小值,也相当于式 ( 8) 取最大值。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组:
动态最优规划的汉密尔顿系统就有形式: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最优规划汉密尔顿系统式 ( 9) 的控制方程为:
根据这个控制方程很难求出关于R的解,因为引入技术吸收后的分数形式非常难以处理,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经过反复计算,较为理想的形式是效用函数变为:
其中,λ = μ/u,近似代表R&D投入的吸收率,这样,控制方程就可以变为:
求解 ( 10) 式得到R的表达式,
为了方便书写,令上式可以改写为:
式 ( 11) 仍然无法求解R对于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的最优解析解,可以考虑引入影子成本来求解,将汉密尔顿函数两边同乘以ep( t - t0)可以得到:
则新的汉密尔顿函数的伴随方程为:
可以得到伴随变量为:
为了解决伴随变量的问题,为期望产出率Y和累积技术投入Td引入影子成本来放宽约束[6]:
则总的影子成本为:
其导数为:
对其求解微分方程有:
上式有常数解:
同时,满足横截条件
求解最优R&D投入强度。
联系影子成本的表达式,去掉伴随变量,引入变量I =Y/Td表示技术投入的平均产出效率,这样就有:
4 我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系统实证分析
基于动态汉密尔顿系统,从理论上探析技术进步与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关系,为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试用性,将使用我国产业部门自2011 - 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系统进行实证分析。
4. 1 数据来源
我国对工业行业的统计制度比较完善,故本研究选取我国工业部门对我国的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率熵变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所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2001 - 2013年)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 2001 - 2013年) 以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 2001 - 2013年) 。由于这13年的统计口径有变化,该研究根据最新的统计制度对工业行业的部门进行了整合,最后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12》的39个产业部门保持一致。该研究使用的指标数据中,固定资产合计、就业人数、能源消费、工业总产值及最终产品等数据都直接从上述年鉴中获取,而原材料投入、工业增加值、传统能源投入、非期望产出、技术进步因素 ( 技术累计投入和R&D投入) 等数据经笔者加工处理,限于篇幅,不作详解。
4. 2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模型验证
构建的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模型主要由比较完整的式 ( 3) 和相对简化的式 ( 5) 构成,使用我国产业部门2001 - 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按2012年统计年鉴的划分,产业部门分了39个行业,除小部分数据不完整外,大部分传统行业数据统计口径一致,使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作为代表性行业,来分析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经济学模型。式 ( 3) 的线性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模型的拟 合优度尚 可 ( R2=0. 9475) ,F统计量也通过了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但是模型的系数只有f1通过了5% 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余都不显著。从结果不难知道,式 ( 3) 的线性回归模型呈现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 ( VIF) 可以得到确认。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式 ( 3) 的拟合表明,线性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非期望产出强度,但是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作调整。前文在理论上分析了简化模型式 ( 5) 的合理性,之后将用实证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从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结果看,各个自变量fi之间存在自相关关系,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而自变量fi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明显的,故可以将各个自变量fi的函数形式用非参数表达式m( F) 来表示。
同时,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数据来看,非期望产出强度U与R&D投入强度r表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对其作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可以得到:
由此可知,非期望产出强度U与R&D投入强度r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关系,不过直接线性拟合的效果不好,拟合优度只有0. 8800,而且从数据特征表现出间断点特征,通过Chow检验可以发现2006年就是这个间断点。既然直接的线性关系拟合效果不好,又总体上表现出线性关系,研究目的又是技术进与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关系,故可以考虑结合式 ( 3)的回归结果,把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经济学模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生产要素对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影响,它们之间相互关系模糊,形成非参数部分,一部分为R&D投入强度r对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影响,是关系比较明确的线性主部。最终形成如下半参数模型:
其中,g是r的系数,代表了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使用R的mgcv和nlme程序包[7,8]对上述半参数模型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使用fi逐个替代F来进行拟合,拟合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生产要素对非期望产出强度影响的复杂关系中,以f3的半参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拟合优度R2达到0. 982,能够解释99. 8% 的信息,而且通过了t检验,系数显著,相比较前面的线性回归结果,拟合效果提高很多。f1、f2的非参数拟合效果次之,f4的半参数模型没有通过t检验,f5和f6的半参数模型拟合优度相对较低,能够解释的信息量达不到拟合要求。最终得出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半参数模型为:
其中,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g = 1. 0599。同时可以得出,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代表的我国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经过简化的经济学模型式 ( 5) 是非常契合我国产业部门实证数据的。此结论为接下来构建我国其他产业部门非期望产出强度提供了参考,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所有数据完整的产业部门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g的值。
4. 3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效用函数拟合
参照R&D投入效用模型和期望产出率效用模型构建的非期望产出强度模型由式 ( 7) ,给出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汉密尔顿系统最优解的求解依赖于非期望产出强度效用模型的拟合。求解最优解时不需要直接给出式 ( 7) 的拟合结果,效用函数部分实证分 析的关键 在于需要 拟合新产 品数。通过拟合新产品数可以给出系数b1和b2,同时也可以求解技术溢出率λ,为进一步求解动态汉密尔顿系统最优解做准备。
新产品数的表达式中,积累的技术投入从R&D投入吸收 率的角度 来解释为,从技术的过期情况来解释[9],就是
其中,m为技术投入产业化的平均年限,θ为技术的过期率。
累积的技术投入Tt,也就是技术储备,在实际的科技统计工作中由于其复杂性,没有统计,只能通过计算得到。如果能够得到m和θ的数据,就能够得到除第一期意外的累积技术投入Tt。当时t =1,由式 ( 14) 可以推导得到:
其中,δ表示R&D投入的平均增长率,这样就有[10],进而可来拟合新产品数函数。
注: 1) 为了使 R、GDP 和 N 的统计口径一致,表中数据在实际计算时均以 2001 年的不变价格进行了换算,由于技术投入产业化平均年限为 5 年,故使用的 R&D 投入比其他数据多 4 年; 2) 技术过期率 的数据 2006 年以后来源于 《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2006 年以前按照后来的平均水平推算而得
R&D投入的数据选取1997—2012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数据,技术投入产业化平均年限m和技术过期率θ在各个数据比较完整的传统产业间水平基本一样,所以选取我国产业部门的总水平作为计算值。
蔡虹和许晓雯[11]的研究中给出了技术过期率θ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用技术的实际平均使用年限来计算的; 一种是累积专利数量减去专利有效量从而得到淘汰的专利数量来计算的。蔡虹和许晓雯的研究选择了前者。该研究认为,技术的实际平均使用年限由于数量庞大且纷繁复杂,统计难度非常高,而且其研究中得出的平均使用年限为14年也是值得斟酌的,南昌航空大学对中国高校的专利技术使用情况统计时得出的平均使用年限在4 ~ 7年不等,与之存在较大差距。故该研究选择使用发明专利技术的淘汰率来计算技术过期率,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到各年的技术过期率θ ( 见表3) ,这个技术过期率参考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14% ~ 22% 的过期率是相对合适的,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落后于日本,相对日本目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技术过期率肯定相对还要高一点。
关于技术投入产业化平均年限m的计算方法,偏相关系数法可以参照李旭[12]的研究,计算滞后1~ 6期的偏相关系数,如图1 ( a) 所示,可以发现第5年的偏相关系数最高,所以可以取m = 5。另外,还可以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来拟合增加值与R&D投入的关 系, 从而确定 滞后的期 数情况,Eviews运行结果具体如图1 ( b) — ( d) 所示,结果滞后5期的拟合效果最好,与偏相关系数得出的结果一致。
累积的技术投入Tt可以由式 ( 14) 和式 ( 15)计算给出,如表3所示。经过计算各个参数的值,可以进一步通过公式来拟合累积的技术投入情况,得出近似的技术投入的吸收率λ,可以得出:
注: “ - ”代表数据缺失未能计算; “* ”代表数据无法进行有效拟合;所有计算都取
由此可以看出,累积的技术投入函数拟合效果非常好,技术储备的自然增长率为6. 9% ,而R&D投入的平均吸收率为26. 64% 。同时,可以得出。
得到了累积技术投入T和R&D投入R后可以进一步拟合新产品产值,得到:
这样就可以得到b1= 0. 2155,b2= 0. 3529 ,参考Grossman的研究, 可以得到a1= 2. 155, a2= 3. 529。
4. 4 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动态系统的求解
通过对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函数的拟合和对非期望产出强度效用函数的拟合,可以得到求解r*最适合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降低的R&D投入强度,根据式 ( 13) ,求解需要参数: 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g = 1. 0599,新产品数的技术投入系数a1= 2. 155,a2= 3. 529,综合技术吸收率λ = 0. 2118,技术投入的平均产出效率I =2. 5497,以及贴现率ρ。根据现阶段银行平均年贷款利率ρ = 6% 计算得到,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最优R&D投入强度 ,如果按照现阶段产业平均贷款利率ρ10% 计算,则“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最优R&D投入强度。
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模型进行推广,计算我国其他产业部门的最适应非期望产出率降低的R&D投入强度,可以得到如表4的数据结果。
5 结论与展望
为探寻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与技术投入的关系,首先构建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线性模型,在模型中加入技术投入因素以及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原材料和能源消费等生产要素,形成C - D生产函数形式的线性模型,但是由于线性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参数系数不显著,故本研究简化了线性模型形式,模糊化生产要素对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影响,引入非参数部分,主要探讨的R&D投入强度部分则使用线性形式,构成半参数模型,经过实证数据分析,半参数模型很好地反映了非期望产出强度与技术投入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确定能够有效降低非期望产出强度的R&D投入强度,又参照期望产出率的效用函数形式,取其相反数作为非期望产出强度的效用函数,与半参数模型共同形成了动态汉密尔顿系统,从理论上证明了产业系统非期望产出强度的动态系统存在最优解,并对其进行了求解。由理论模型 作为依据,使用我国 产业部门2001—2012年的数据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1)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看,模型适用于大多数产业,尤其是行业规模较大的传统产业,模型拟合结果都相当好。首先,求解得到的最优R&D投入强度数据结果从2. 23% ~ 6. 18% 不等,目前而言,我国的产业部门R&D投入强度还均未达到最优水平,投入比例还需加大; 其次,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技术进步引起的非期望产出强度边际效率较大,最优R&D投入强度相对较小,而对于新兴产业,则相反,这说明对于传统产业,特别是能耗较大的产业,技术进步会引起非期望产出强度降低较多,从而要求的最优技术投入会低一点。所以,加大传统产业,如化工化学、金属冶炼、矿物开采等的R&D投入力度,更容易接近最优水平,减排效果更好,这是目前实现产业综合减排目标较快速的途径。
( 2) 从最优R&D投入强度求解所需各个变量出发,实际反映的是新产品产值与技术投入关系的拟合,其数值由给出,代表的是累积的技术投入与新的R&D投入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从表4可以看出,所有均大于 ,说明R&D投入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大于累积的技术投入。其次,各个行业的值比较接近,说明R&D投入的综合吸收率是比较稳定的,从累积技术投入的拟合结果来看,技术的累积主要依靠R&D投入,技术累积的自然增长率较低。至于技术投入的产出效率I,基本上与最优R&D投入强度成反比,这说明,技术产出效率高会使要求的技术投入较低。
( 3) 模型的不适用是由于数据缺失和模型拟合效果差两个主要原因引起。其中,黑色金属采矿业等4个产业由于2001—2012年间统计制度的变革,产业划分不同,数据统计不完整,致使无法使用模型计算。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1个产业,由于自身行业特征造成数据具有一定的特性,R&D投入数据和新产品产值数据不符合线性特征,无法进行有效计算。
非高技术产业 篇3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酒钢非钢产业发展探析 篇4
一、非钢产业概况
从做大规模到优化格局, 酒钢跳出了国有大型企业“只大不强”的窠臼;从探索求生到转型发展, 酒钢发展循环经济, 强化节能减排, 加快产业升级的脚步;从曲折道路危中寻机, 酒钢不走资源型企业的老路, 而是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求索, 在行业危机中探求“自救”智慧, 在“新”观念的引领下, 酒钢依托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基础设施投资不断提升的机遇,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理念, 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紫轩”作为国内第一家通过国际国内有机产品“双认证”的葡萄酒企业, 又跻身“中国驰名商标”的行列;东兴铝业公司通电投产, 酒钢成功进入有色行业;冶金固废铺就新陆上的“丝绸之路”……“十一五”末, 酒钢非钢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 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以来, 2012年, 酒钢实现工业总产值77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15亿元。其中, 非钢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1亿元, 是“十一五”末的2.93倍;实现收入328亿元, 是“十一五”末的1.85倍。2013年, 非钢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2.6亿元, 同比增长13.4%。非钢产业已成为酒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钢产业发展情况
1. 煤电化产业
能源资源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 酒钢要实现转型发展, 能源产业必不可少。从能源资源分布情况看, 我国动力煤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其中西北地区动力煤资源储量约占全国查明储量的40%。因此, 酒钢在发展大规模煤电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资源优势, 而短运距、低运费以及采购调控等因素, 也为电煤的供应和价格优势提供了有效保障。
(1) 产业发展方面, 酒钢充分利用区域煤炭资源优势, 结合产业发展需要, 大力发展低煤耗的热电联产机组, 现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煤电联产产业链。截止目前, 酒钢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1712MW。2012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2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23.5亿元, 同比增长17.5%;实现营业收入24.3亿元, 同比增长5.6%。同时, 酒钢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理念, 发展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平凉投资建设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为区域资源实现就地转化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2) 资源掌控方面, 酒钢持续加大对区域及周边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 相继对哈密市大南湖煤矿、三塘湖煤矿、平凉市五举煤矿等重点资源进行了相应的勘查与开发, 其中平凉市五举煤矿已按要求开始建设, 为酒钢能源以及其他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2. 高载能产业
根据周边地域资源供给情况, 为充分发挥区域煤炭、电力等资源丰富的优势, 尤其是充分利用风电等资源, “十二五”期间酒钢科学地大力发展高载能产业。
2009年, 酒钢出资成立了嘉峪关宏电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 已形成硅铁合金年产能7万吨、硅锰合金年产能7万吨、高碳铬铁年产能10万吨、铁合金年产能达24万吨, 成为河西地区最大的铁合金生产企业, 在甘肃省内排名第二。2012年, 铁合金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
2010年, 酒钢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实现了对东兴铝业的重组, 成功实现了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领域的跨越。现已形成240KA、400KA、500KA三个系列的大型电解铝生产线, 目前已投产产能达到85万吨, 是“十一五”末的3.2倍。2012年9月建90万吨电解铝生产线, 年产能达175万吨;资产规模增至125亿元, 是“十一五”末的3.9倍, 成功跻身国内大型铝业企业行列。2012年, 电解铝产量位居国内铝业企业第9位, 在西北地区仅次于中铝、中电投、东方希望, 位居第4位。2013年, 东兴铝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1亿元, 同比增长27.6%;实现营业收入104.8亿元, 同比增长28.4%。
3. 装备制造产业
酒钢子公司西部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酒钢的装备制造基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 现已形成冶金成套设备设计制造和风电装备制造两大领域, 其矿山运输设备制造能力位居西北地区首位。西部重工已成为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冶金轧辊生产企业和塔筒制造企业, 也是我国风机塔筒标准的制定企业之一, 轮毂铸造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十二五”期间, 酒钢充分利用“戈壁三峡”建设机遇, 重点以大型铸锻件、粉末冶金、风电系列产品为拓展方向, 积极介入光电、风电设备制造领域, 加快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2012年, 西部重工实现工业总产值8.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5亿元。
4. 循环经济产业
酒钢在大力发展钢铁主业及其他产业的同时, 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通过对酒钢废 (污) 水、废气、废渣及余能进行综合利用, 形成含铁资源、固体废物深加工、新型建筑和墙体材料等共四大类型产品, 利用冶金废渣壮大水泥产业, 利用燃气及蒸汽建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 实施余热、余压回收发电, 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1993年, 酒钢作为出资参股方成功进入水泥建材产业。经过多年发展, 酒钢宏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开发研制生产各种水泥、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建筑砌块产品的新型建材企业。水泥年产能已达300万吨, 产品达10个品种、24个强度等级, 在嘉峪关和酒泉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2012年, 水泥建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6.3亿元, 同比增长31.2%;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 同比增长35.4%。
2009年, 酒钢出资成立了酒钢集团吉瑞再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专门负责对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废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目前酒钢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再生资源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利用固废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已达1.3亿块标准砖。2012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1.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2.6亿元, 同比增长36.8%;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 同比增长5.1%。
5. 葡萄酒产业
酒钢积极贯彻和谐环保的发展理念,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2005年, 酒钢在已有的种植、养殖产业基础上组建成立了紫轩酒业有限公司, 充分利用祁连山北麓日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极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地理环境, 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与酿酒产业。现已拥有5万多亩的葡萄种植园, 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葡萄酒生产设施, 拥有目前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葡萄酒酒窖。紫轩公司目前生产的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葡萄酒享誉国内外。2010年, 紫轩葡萄酒成功入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 荣获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葡萄酒, 并获“千年金奖”。2012年, 葡萄酒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 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 位居国内葡萄酒企业前十位。2013年, 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
三、非钢产业远景规划
围绕钢铁主业发展非钢产业, 已成为提升钢铁企业综合实力,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酒钢将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 结合企业转型发展需要, 通过融资、参股、协作等多种方式, 遵循发展经济理念, 发展壮大战略性支柱产业, 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互补产业链。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 “十二五”末酒钢将配套建设发展2x350MW热电联产机组、2x300MW热电联产机组和6x600MW纯凝调峰发电机组;电解铝产业最终形成年产铝200万吨的规模, 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 并形成配套的铝制品深加工产业园区;水泥产业最终形成年产水泥500万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循环经济创效力度, 通过打造工业废弃物——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 实现新型墙体材料年产能3亿块标准砖以上,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不含尾矿) 达99%以上;葡萄酒产业实现年产销量2万吨以上, 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非高技术产业 篇5
李利剑总经理在讲话中从企业的定义, 到安钢非钢产业规划如何落实, 从多元创效的方式方法, 到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如何支持非钢产业的发展, 以及如何管控、如何提升发展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楠就非钢产业2015年的工作以及今后的生产、经营、发展和改制改革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努力完成非钢板块的利润目标, 承担起“非钢创利”的历史责任;二是要把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作为抓好非钢产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三是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激发非钢创业活力;四是要转变作风, 为非钢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五是要把对标工作作为一项永恒的主题。
会上, 非钢产业部部长马忠民作了《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为全面提升非钢产业创效能力而奋斗》的工作报告;非钢产业部副部长段金亮宣读了《安钢集团子分公司内控建设年活动方案》, 并简要剖析了2014年非钢板块的利润完成情况;综利公司、缔拓公司、工程技术总公司三家单位的领导分别作了表态性发言。
非高技术产业 篇6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成为近期业界关注的焦点。对京津冀三地而言, 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不仅为首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有效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问题, 而且也给河北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河北发展相对落后, 但是, 由于河北作为首都腹地,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的承接上, 具有特殊的地域和后发优势。当前河北各地市纷纷出台新的优惠政策, 筑巢引凤, 吸纳产业项目, 因此, 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 就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问题作一研究, 为有效、有序地承接产业, 加快河北发展提供指导。
2 非首都功能与疏解产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 北京作为首都, 其核心功能规划与发展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因此, 凡是不符合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的功能, 都可以认为是非首都功能。
为此, 北京需要疏解的产业项目, 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一般性产业, 特别是高消耗产业;二是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三是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四是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按照北京产业疏解的计划, 北京在通州区建设首都副中心, 吸纳部分行政、事业服务机构, 除此之外, 其他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将由天津、河北承接, 内容涉及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等八类。
3 河北的发展定位与产业承接原则
3.1 发展定位
按照《规划纲要》规定, 河北省将建成“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所以, 河北在选择北京疏解的产业时, 首先要考虑河北的功能规划与发展定位, 并进行产业布局。
3.2 承接的原则
所谓原则, 即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在当前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的过程中, 河北必须考虑自身发展的定位和产业承载力, 因地制宜,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为此, 应遵循以下原则。
3.2.1 合作开放、互利共赢原则
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 各具优势。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加快项目对接, 必须加强区际区内开放、合作, 促进人、财、物合理流动, 这样才能增进优势互补, 最终实现协调发展。
3.2.2 由近及远、梯度承接原则
由于受市场和产业转移成本等的影响, 在选择承接地时, 要根据区位优势, 以产业输出地 (北京) 为中心, 由近及远, 将与北京接壤且交通便捷的县、市列为首选对象, 然后再向外扩展延伸, 形成梯度承接的格局。
3.2.3 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原则
产业转移与承接, 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式, 通过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可在短期内形成产业集群和辐射效应。同时, 在项目引进时, 只有注重创新驱动, 加快产业的整合和优化升级, 这样才能留得住人才, 真正做大做强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
4 河北地域功能分区与产业承接
河北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 需要在一定空间范围上展开。笔者认为, 可以北京为中心, 分别以100km、200k m、300k m为半径画圆, 将河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 分别为核心区、扩展区和缓冲区 (见图1) 。
根据《规划纲要》及河北省未来发展的功能定位, 结合各地区特点、发展基础、产业布局和功能需求, 按照梯度承接的原则, 依托产业园区 (开发区) 进行规划布局承接项目, 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
(1) 核心区 (以天安门为中心的100km范围) :包括廊坊、保定两地, 该区域毗邻京津, 区位优越, 经济交通发达, 且园区多, 是河北承载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的首选地。目前, 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市场已部分落户廊坊永清、保定白沟。保定与北京商定合作建设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涿州投资62亿元建设解放军总医院涿州培训保障基地;高碑店加快建设新发地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 以承接北京电子、医疗、仓储加工等产业;廊坊大学城可承接北京教育功能的疏解。
(2) 扩展区 (以天安门为中心的200km范围) :包括张家口、承德、唐山、沧州地区。该区域可承接适合当地自身资源条件的项目, 如张家口、承德作为生态功能区, 可承接和发展休闲旅游、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朝阳产业;沧州、唐山等沿海地区应发挥临港优势, 吸引产业集聚, 发展高端设备、现代物流等产业“。曹妃甸国际物流园”项目已于2015年3月获批, 将重点建设以汽车、大宗商品物流集散基地为主的物流园区。
(3) 缓冲区 (以天安门为中心的300km范围) :包括石家庄、秦皇岛、衡水地区。其中,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城市, 利用当地良好的商贸基础, 承接北京商贸批发行业, 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基地, 打造成除京、津之外的第三极, 带动冀中南地区发展;秦皇岛是北方重要的滨海度假城市, 可引导北京乃至国际先进医疗健康资源的转移与聚集;衡水市可利用优越的生态条件, 在衡水湖东畔规划建设滨湖新城, 通过发展教育培训、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等产业, 承接北京企业集团总部、教育培训机构等服务业转移。
各地市发展基础与承接产业, 如表1所示。
5 产业承接的载体——园区的分布与建设
在我国, 当前各地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成为吸引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主要载体, 因而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基地。据不完全统计, 经过2014年对原有开发区进行整合, 河北省级开发区和园区达197家, 其中, 位于首都300km范围之内的开发区164个;在核心区的有64个、扩展区有55个、缓冲区有45个, 分别占39.02%、33.54% 、27.44%;开发区数量排在前三位的是廊坊、石家庄、保定。所列地区的开发区数量分布比见图2。
从图2所列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级开发区 (园区) 分布的特点。一是核心区内, 开发园区分布相对集中, 这与毗邻京津、区位优越、发展机遇多有直接关系;二是覆盖面广, 各地都在加快进行园区建设, 但其基础条件、管理模式等差距大, 效益不高;三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廊坊、石家庄、保定三地所占比重大, 其他地区数量相对较少, 难以发挥规模集群效益。
注:图2数据来源, 系笔者根据互联网资料统计所得
因此, 河北省级重点开发园区建设的规划布局、管理方式等方面, 尚需进一步改造升级。具体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 修订编制好规划。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发展定位, 科学论证, 统一修订和编制园区发展规划和布局, 做到定位准、标准高、质量好。 (2) 创新思路和方式。可采取建立园中园、托管园和共管园等形式, 推进集群式、组团式园区建设, 实现整体运作, 无缝对接。尝试实行跨区域协作, 探索省际合作共建的新模式。 (3) 加快园区升级改造。根据各园区功能、产业承载能力等情况, 有计划地对既有园区进行扩区和转型升级改造, 调整功能, 走集约式发展之路。
6 河北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
(1) 统筹协调, 抓紧研究制定河北省产业承接指导性意见。为统筹协调、依法有序推进产业承接工作, 建议由省发改委会同省商务厅、省国土资源局和财税等部门专题调研, 制定下发《关于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的指导性意见》, 着力解决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问题, 以及财税、土地、教育医疗和人才落户等政策问题, 引导、规范产业项目承接转移, 促进河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可持续发展。
(2) 突出重点, 培育石家庄为新的增长级。河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部毗邻京津, 产业基础雄厚, 发展快;南部相对落后, 增长乏力。石家庄作为省会, 位居冀中南区域中心, 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完备, 具有承接首都商贸批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的独特优势, 应抓住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契机, 不断加强建设力度, 形成新的增长极, 并利用其辐射作用带动冀中南地区的发展。
(3) 合理规定产业承接数量, 不断提高整体质量。首先要根据各地发展实际, 确定承接项目, 合理确定产业承接的数量, 力戒贪大求全,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其次, 要提升“质”, 即在承接和引进产业时, 制订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 断绝污染源, 为京津冀的碧海蓝天把好质量关。
(4) 加快产业创新成果转化, 打造特色园区《。规划纲要》指出, 北京将重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这为“北京技术研发——河北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 河北可在廊坊、保定等北京周边地区建设一些特色高科技产业园区, 使之成为高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基地。目前固安拥有工业、农业科技园区等5个省级园区, 承接来自北京的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业等科技成果, 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摘要: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与承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河北作为京畿重地, 具有承接疏解的先天优势。从地理范围划分承接的不同功能区, 明确各地的发展基础与优势, 承接相应的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 可有效实现北京与河北的优势互补。同时, 在产业承接中, 也要注意宏观布局与微观操作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产业转移,河北
参考文献
[1]谷树忠.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J].北京观察, 2014 (6) .
[2]赵弘, 刘宪杰.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思考[J].前线, 2015 (6) .
非高技术产业 篇7
煤炭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 普遍实施了“以煤为主, 多种经营”的方针, 在稳住煤炭产业的同时, 把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提到主要战略地位, 创办了大批非煤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非煤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煤炭主体冗员的压力, 有力地推动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然而, 从总体上看, 非煤企业的经营业绩并不理想, 多数处于亏损或保本经营, 真正盈利的不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非煤企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突出表现在: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与急需增强市场竞争力之间的矛盾;资金短缺、投入不足与体制性障碍之间的矛盾;技术力量薄弱与非煤产业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
(一) 资产 (资金) 来源未划清, 产权不清晰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由国有煤矿企业创办和扶持的非煤企业, 其调拨的资金、设备、厂房和土地等, 其所有者均为国家所有。而非煤企业作为独立企业法人, 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 要实现“四自”经营, 才能转换机制, 走向市场。而煤矿主体企业作为主办单位或出资者, 又必然对这些企业加以管理和经营, 这就出现管理错位、越位的现象。主办企业没有规定明确的劳动效益和利润指标及分成比例, 企业经营好时分一点, 微利时利润归企业留有, 一旦亏损, 煤矿主办企业则酌情给予补贴或接济。这种套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方法, 是以物质利益来调节企业经营机制, 在产权不明晰、资产责任及效益分配不明确的情况下, 这种单一的利益机制往往失去效能, 结果是负盈不负亏, 或者是承包合同不兑现。
(二) 技术含量低、效益差
多经企业产品销售对象专业性强, 95%以上的自产产品销往所在矿区, 且技术含量低, 生产成本高, 没有规模效应, 没有知名品牌, 竞争能力弱。为数不少的项目是依附型、安置型、服务型企业, 互相封闭, 重复现象严重。小厂点为了争市场多销售, 就打起了“价格战”、“关系战”, 无疑提高了用户的胃口, 他们压级压价、提质压价, 导致生产企业销售费用上升, 同时滋生了许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有的小厂点资金有限, 刚凑齐钱买一台滚丝设备, 二年不到又要更换套丝设备。煤安证三年一换, 期间又需要一笔费用, 折腾几年一盘点, 结果是赚了吆喝赊了钱。另外, 像小电修厂, 小印刷厂也存在类似问题。
(三) 产品关联度低, 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煤矿三产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核心技术, 所谓的企业多为“作坊式”生产, 必然导致“两多两少”即初加工产品多, 中低档产品多;核心产品少, 高附加值产品少。非煤企业不是去研究市场、发现和开发市场, 而是要求市场服从企业的需要。在产品的核算方面, 由于存在以上问题, 无法按市场成本倒推法计算产品价格, 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造成非煤企业业务单元多, 摊子铺的大而广, 资金 (资源) 投入多, 真正收效微乎其微。
(四) 项目布局较乱, 资源浪费严重
煤炭企业没能像抓主业那样狠抓非煤产业建设, 产品项目考察论证不足、选择不当、长期收益率低。有的非煤项目, 只顾投入, 不顾产出。相当多数非煤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运作机制, 管理过程中监督管理不严。部分非煤企业经营者积极性不高, 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经营不负责任, 降低了非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因此, 非煤企业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振兴, 反而成为煤炭企业的“陷阱”。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非煤企业的发展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 不能期望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 必须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多种多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式和途径。充分利用煤炭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 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的全新产业群。
发展非煤企业, 要根据矿区特点, 采取多元化的模式, 通过制定内部特殊政策, 鼓励非煤企业采取个人出资、集资、合伙、合资、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对非煤企业进行改制和改革, 扩大非煤企业融资渠道, 盘活社会闲散资金, 促进经济发展。同时,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矿区, 鼓励其它领域的非煤企业进入矿区。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
二、实施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布局, 形成规模效应1、调整资产结构, 发挥规模效益
非煤企业结构调整要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施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统筹规划, 调整多种经营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 改变全民、集体多种经营分块管理、重复建设的局面, 重新配置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要素, 实现集中管理、壮大优良资产、盘活闲置资产, 推进产业与产品的调整与升级。对多经企业实施集中管理既符合中央、省关于主辅分离, 辅业改制的要求, 又可以减少法人单位和管理层次, 实现统一的纳税, 减少税负;统一资金管理, 确保发展重点;统一规划, 合理布点;统一销售, 降低成本, 增强宏观调控能力。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发展电力、煤炭伴生资源加工利用、建筑建材、机械制修等产业, 按照“新、特、精、专”的发展方向, 建设有特色的, 起带动作用的骨干厂点。抓大放小, 扶优扶强。加快技术改造, 以高新技术改造优化传统产业, 加大资金投入, 培育发展支柱产业, 优势项目和主导产品, 使其发展壮大, 提高规模效益。对生产能力严重过剩, 产品无市场, 生产工艺落后, 亏损严重的小厂点, 要通过弱化、关闭等方式使其占有的资产, 资源向效益好、有潜力的项目流动。做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协作。
2、加快新项目建设,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投资项目上, 要克服以前那种“撒胡椒面”式广种薄收, 遍地开花的现象。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和重点项目, 改变投资分散、规模小、效益差的弊端, 积极发展外向型产品, 科学地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 集中力量加快关系到多种经营持续发展的新项目的开发建设, 实行产学联合, 提高新项目的科技含量。开展资本运营, 积极吸纳外部投资,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新项目建设中要采用新的机制, 加强投资预算管理, 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方面实行创新。
3、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要不断改善和加强管理, 特别是一些管理基础差的企业, 更要用改革的办法抓管理, 认真分析管理的薄弱环节, 以效益为中心进行管理创新, 促进企业素质的提高。加强企业战略管理, 认真开展战略研究, 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营销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建立科学决策程序、做好重大决策的可行性研究, 实行集体决策。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 准确核算成本费用, 推行目标成本管理, 层层分解落实成本指标, 与职工收入挂钩考核。加强物资采购供应管理, 积极实行比价采购, 建立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招投标采购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严格考核, 奖惩兑现。
4、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搞活中小经济实体
煤矿多经非煤中小企业改革, 要突破前几年单一承包的经营模式, 根据不同情况, 对多种经营中小实体采取多种产权改革形式。对经济效益好、资产盘子大的厂点, 吸引多方投资, 实行股份制改造, 扩大规模, 加快发展;对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资产规模较小的厂点, 积极吸纳职工入股, 实行股份合作制;对商、饮服务业和一些亏损的小厂点, 可以实行租赁经营或出售;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厂点要坚决予以关闭, 堵住“失血点”, 消灭亏损源。
三、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多经主导产业的发展
这里的“主导产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主导产业也不相同。对当前的煤矿多经企业来说, 机械制修、建筑建材是它的主导产业, 也是煤矿多经企业的强项。
1、加强技术开发、应用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明确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方向和重点, 加强核心技术和运用技术的研究、推广。认真分析找出制约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关键环节, 根据市场变化, 用户要求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 开展技术研究。在发挥企业自身能力的同时, 要搞好技术引进, 借助外部力量进行技术攻关, 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效果。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提高经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 创造条件择优引进人才, 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素质。
2、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多经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技术成果奖励办法, 对在研究、推广重大技术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探索实行以技术成果入股等各种奖励制度, 促进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调动科技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各单位按“质量、品种、效益”的要求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的重点项目, 在资金、人才、指标考核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促进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四、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1、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在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各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 增加资源附加值, 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实现产业升级, 以保证煤炭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非煤产业结构的调整, 要受煤炭主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非煤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资金, 要靠煤炭主业提供, 非煤产业的选择受煤炭主业发展阶段的效益的影响, 不同煤炭企业应制定不同的调整策略和方案。
3、非煤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结合区域发展实际, 优先选择煤炭下游产业、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加以发展。特别是煤炭综合开发或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为煤炭企业带来新的活力, 是非煤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4、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需要进行组织结构, 产权结构和管理体制的适应性调整。非煤产业要朝组织结构简单化, 产权制度多元化, 经营管理体制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煤炭企业非煤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 是非煤产业由安置型向安置效益型, 再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 也是非煤企业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的过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优化各非煤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制约关系和数量关系, 其实质是对各产业进行动态资源配置, 以新的主导产业代替老的主导产业, 促使非煤产业结构合理化, 以保证非煤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煤炭非煤产业面临的现状:资产 (资金) 来源未划清, 产权不清晰等问题。分析煤炭非煤产业实施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布局, 形成规模效应, 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动多经主导产业发展的思路。提出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煤炭非煤产业,创新机制,非煤企业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杨志刚.非煤产业成长阶段与发展模式的探讨[J].河北煤炭, 2001, (02) .
[2]陈智国, 俞书伟.煤炭企业非煤产业的发展选择[J].煤矿现代化, 2004,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