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

2024-10-05

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精选10篇)

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 篇1

近年来各地为提高维修质量, 加强了对修理工的培训和等级评定工作, 使修理工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对影响维修质量的另一个因素——维修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抓的却不够。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恶化, 严重影响了农机维修的质量, 因此,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

一、维修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

近年应用于农机系统的维修检测设备有, 农机检测线、发动机转速表、油耗仪、废气分析仪、机油分析仪、喷油嘴试验器、喷油泵试验台和测功仪等, 其中喷油泵试验台和测功仪应用更多。哈尔滨地区一二级维修厂85个, 拥有喷油泵试验台89个, 测功仪55个。下面我们仅以喷油泵试验台的技术状态为例来说明。

喷油泵试验台在喷油泵的制造与维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柴油机应用的日益广泛, 油泵油咀技术的不断改进, 喷油泵制造厂家和维修行业对喷油泵试验台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许多在用喷油泵试验台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 河北省对42台喷油泵试验台和37台喷油嘴试验器进行了检查。经检查, 有70%的喷油泵试验台采用了非标准喷油器;有83%的喷油器流量误差超过了标准要求, 误差最大的达到39ml/1000次;有21%喷油器密封性及雾化质量严重恶化;95%的高压油管内径不符合标准;55%的转速测试机构精度不符合标准;10%试验台接油盘控制机构失灵;计数机构误差最大的达40%。

有95%的喷油嘴试验器自购买以来从未到标准计量部门进行检验, 有45%的喷油嘴试验器的压力误差在10kg/cm2左右。

二、加强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管理的必要性

喷油泵试验台作为喷油泵调试试验设备, 如果本身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那么如何以此为标准来调试油泵呢?其它的维修检测设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因此, 强烈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 不应该只把重点放在维修人员的管理上。淘汰技术状态恶化有严重故障的维修检测设备, 制止技术状态差的维修检测设备继续工作。从事修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定期检测维护好自己的设备。

三、加强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1.对维修检测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校正

如喷油泵试验调试设备, 必须定期检查校正其开启压力并在工艺流量泵上检查其总成的流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 要查找原因。对不能恢复达到技术要求的要更换新件并重新检查校正, 直至符合技术要求。

2.制定实施各种维修检测设备技术标准

要根据现代技术状态检测手段等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维修行业的技术标准。在此基础上同当地标准计量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搞好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工作。

3.完善检测方法及测试手段

对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判断, 必须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科学的检测方法, 因此, 必须发动科研院所研制出能够满足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检测的仪器设备和科学的检测方法。

4.制定维修检测设备及相关零部件报废标准

加强维修检测设备的管理, 一方面要使维修检测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另一方面对无修复价值技术状态严重恶化的维修检测设备进行淘汰。制定报废标准, 实行强制报废政策, 可使不能保证修理质量的维修检测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得到及时的更新, 减少因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差造成的经济损失。

5.加强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检测, 不仅是行政工作, 还是技术工作, 是行政与技术的结合, 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6.做好维修检测设备易损件的配件供应工作

从对维修检测设备市场调研情况看, 许多修理工知道所用设备的重要零部件技术状态恶化, 但是四处求购却买不到配件, 只好凑合使用非标准件。要加强对维修检测设备的管理就必须做好维修检测设备易损件的供应工作。维修检测设备易损件需求量少, 经营利润低, 所以各地的农机主管部门要与厂家联系疏通维修检测设备易损件供应渠道, 为维修点高质量工作提供保障。

四、结论

要提高农机维修的质量, 就必须加强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只有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正常, 才能保证检修结果的正确, 才能谈到维修质量的保证。因此, 加强对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 对提高农机维修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提高维修质量, 不应只注重人的因素, 还应注意检测设备的质量, 文中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 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农机维修,检测设备,技术状态

忠诚管理:不容忽视的管理方式 篇2

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在,员工跳槽现象较为普遍,这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明显的:一是使企业增加了重新招聘、培训人员的费用;二是劳动生产率很难保持稳定状态;三是很难保持稳定增长的客户满意度,更有甚者,频繁的员工跳槽极易导致客户流失。

导致企业留不住员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员工频繁跳槽与当前许多企业的管理过于刚性、忽视人文关怀,尤其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忽视对忠诚这一职业道德的培养不无关系。于是,忠诚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忠诚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忠诚管理的内涵既包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也包括企业对员工的忠诚,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在心理层面上对企业的自觉认同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行为,即员工个人在心理上与组织目标的一体化。管理学家伯泽娜认为,忠诚的员工是这样一些成员,他们从不在外人面前批评自己所在的企业,努力工作,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超过其它企业。

“企业忠诚”表现在企业始终把“员工即企业的内在顾客”这一理念贯穿于全部管理活动中,充分考虑员工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要,在管理制度、服务措施、薪酬、激励等方面充分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员工感到愉快。

员工忠诚与企业忠诚是一种互动、共存的关系。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员工进入企业后,一方面,企业希望员工能够忠诚于企业,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另一方面,员工也希望得到企业的认同,获得发挥自我才能的空间。可见,企业与员工作为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认可与忠诚。既然如此,满足对方需求,以换取对方对自己的满足就成为了一种解决矛盾的方法。企业忠诚,在关心、满足员工的同时,实现了员工对企业的更加忠诚;而员工在对企业倾注忠诚后,也获得了企业的尊重与认可。

那么,在这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谁应该作为首要条件而存在呢?

大量实践证明:在那些给予员工公平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对员工负责,关心、善待员工的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的评价往往很高。令人满意的工作环境,自然会让员工忠于这个企业。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使员工表现出对企业忠诚的前提是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即对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真诚地负责。理论上,忠诚在企业与员工之间虽然是一种互为条件的行为,但在实践中更多的是,企业忠诚作为员工忠诚的前提和基石而存在。为什么是企业首先对员工忠诚呢?这是因为:首先,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更具主动性。员工进入企业后,企业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度等就向员工表明了企业对员工忠诚与否的态度,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其次,员工对企业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需要从企业中获得维持员工生活的保障条件,要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多数情况下员工受制于企业。就经营地位而言,员工也经常处于被决定的地位。相对于企业,员工是弱者,因此企业不仅要付出忠诚,还要首先付出。

忠诚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忠诚管理可以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架起忠诚互信的桥梁,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对企业而言,员工的忠诚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学家若伯特指出:“决定生产率的高低,并不在于其中有什么奥秘,而纯粹在于人们的忠诚心,在于他们经过成效显著的训练而产生的献身精神。”员工的忠诚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必然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用盈利更多地投入生产,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会促进企业自身的持续性发展。

2、有利于降低成本。

形成忠诚的员工队伍,会大大减少人员的流失。这不仅省去了重新招聘人员、培训新人的费用,还留住了经验丰富的人才资源。与新人相比,经验丰富的员工更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掌握着市场行情,从而在工作中更易于降低企业的风险,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3、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当企业忠诚与员工忠诚达到和谐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文化必然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势。而这种好的态势,又有助于企业形象的外塑,在社会上取得较高的声望,提高美誉度,从而使企业走上一个更高、更完美的层次。

如何实施忠诚管理

忠诚管理的实施,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很多成功的跨国企业非常重视忠诚管理,这些企业大都设有员工关系岗位或部门,以做好企业内部沟通。实现忠诚管理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就容易得到员工的信赖和忠诚。相反,糟糕的企业文化,就会使员工对其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使企业失去员工的信任,继而丧失员工的忠诚。因此,企业在管理中要想获得员工的忠诚,就必须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员工,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实施民主化管理,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切实关心员工利益,通过成果共享,使员工产生成就感,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2、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留住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职业生涯不是一个机械的、预先设计好的过程。随着员工对自我能力和潜力的重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设计员工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注意员工对其职业生涯的自我控制,使个人有可能选择一条适合其核心能力和价值观的职业道路。美国微软公司在这方面是个成功的例子。其“职业阶梯”文件,详细列出了员工从进入公司开始,逐级向上发展的可选择职务及不同职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这样,明确、通畅的职业晋升通道,向每一个员工展示了努力的方向和希望所在。只有这些高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员工才能感到最大的满足。

3、管理者要注重沟通。

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注意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传达管理者的诚挚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管理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懂得领导管理的艺术,在工作中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关心、善待员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善于运用批评和表扬的艺术,那么,员工的情感机制就容易得到满足。

4、赋予员工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技巧不容忽视 篇3

一、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时, 尤其是心理感到负担、受到压抑时, 便处于抵制状态。相反, 兴趣来了, 学生会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氛围深厚的教学过程中去, 思维活动也会处于最佳状态, 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将得到极为充分激发。所以,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 下意识地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融入问题中, 把学生已有的知识与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处于趣、新、疑、知状态。

二、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学生的思维状态也是不同的, 提问要把握时机, 要问在学生思维待发之前, 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 问在学生无疑与有疑之际,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去思维。反之, 如果提问时机把握不好, 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难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效果。

例如, 在讲述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操作时, 可以设计一篇较长的文章, 文中的某个词语在全文出现的次数多达几十处, 但都用错了, 要求学生将其全都改成另外一个词语, 并对操作进行计时。一般情况下, 学生都会运用以前所掌握的改写操作进行修改, 等学生充分体验到重复相同操作的枯燥、低效时, 教师再提问学生:有没有更省事、更高效的操作呢?这一问将会扭转学生的思维去向, 同时, 也让学生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接到任务不要急于去做, 要想想有几种思路, 哪一种会更简单易行,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识往往是从不全面、不深刻, 甚至反复出错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漏的知识点、难以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地方预设陷阱来让学生预先体验错误, 这样可以提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比如, 在我们学习表格中行、列、单元格甚至整个表格的删除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文件 (夹) 的删除、文字的删除以及图片的删除等操作, “delete”键的“删除”作用在学生头脑当中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而对于表格却行不通。教学时, 可以特意将以前讲过的“delete”键的功能再总结一遍, 这样, 学生就比较容易掉入“delete”键的“删除”功能陷阱里。然而, 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删除的只是表格中的内容, 表格本身并未删除。到此, 教师就可以顺势将正确的操作方法的传授给学生。设陷阱的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反面教育”的作用下, 对新知与旧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进而逐步养成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深刻性, 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

四、课堂提问要适量、适度、适时、适法

1. 适量。

课堂提问不宜过多, 多了就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无味, 且白白浪费了一些宝贵时间。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要做到适量。要做到适量就必须对课堂所提的问题有一定的要求。那么, 对课堂所提问题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呢?也就是说要提什么样的问题才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能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

2. 适度。

课堂提问不宜过深, 也不宜过浅。如果所提问题过深, 学生对老师的提问摸不着头脑, 这就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问题过简单, 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答上来, 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甚而导致学生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

3. 适时。适时就是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

4. 适法。

同样的问题, 用不同的方法提问收到的效果往往大不一样。

五、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

对成绩较好的学生, 提问可适量偏难一点;对成绩较差的学生, 提问可适量偏易一点, 以免回答不上问题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 可以估计他的实际能力稍偏易一点, 以免万一因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伤了自尊心, 从而对上课产生恐惧心理;对过分骄傲的学生, 提问可适当偏难一点, 以免助长他的骄傲情绪;对自卑心理太重的学生, 提问也可以适当偏易一点, 多加鼓励, 培养他的自信心。也就是说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的对象而定, 切莫一视同仁。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把问题问得巧妙, 问得有水准, 要能以问激问, 从而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激活学生思维, 拓宽学生视野。这也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

摘要: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课堂提问的方向要抓住学生的兴趣, 把握适度、适时、适法;难易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的对象而定。

关键词:激趣,思维,思维质量,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成功教育》2009年第04期

[2]《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6期

管理决策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学原理 篇4

好的决策是成功的一半,但另一半则要看这个决策能不能成功地执行。往往我们所做的决策是一个关于资源的分配方案,想要不浪费资源,达到最优的投资回报结果,就要在做决策的过程中进行客观推理。多数企业主常见的推理盲点大概有:忽视实现益处所需要的代价;忽略可以降低弊端的解决方案;忽略相关性、时间的价值、各种后果的可能性或间接价值。为避免这些盲点,当人们面对多个可选方案的时,首先要对它们进行分类,针对每中方案的正面价值、负面风险和成本做出一个高中低的区分。

经济学中有许多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客观分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使用数学模型、图表来分析问题,也不是要掌握深奥乏味的经济学方程式,只是学习一种思维技巧。著名美国经济学家格里高利·曼昆认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是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为了在管理决策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我们需要像经济学家学习“思考”。学会在经济学原理中看待决策思路,优选最佳方案,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损失。

企业家常遇到的问题:某种资源往往有多种用途,我应该专注的投入到某一点,还是将其广泛用于各个点?

运用到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上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既虚又实的成本,它是指一笔投资在专注于某一方面之后所失去的其他方面投资获利的机会。简单说来,就是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放弃的另一样东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同样会遇到机会成本问题。

例如,某区域出现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美容院A,这家店要进入市场,首先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顾客。但是,由于门店规模较大,产品和美容项目的类型也很多,在宣传中为了照顾到各类潜在顾客的偏好,想要把每一种产品都不遗余力的详尽宣传,结果效果并不理想。随后,美容院的老板及时进行策略调整,着重推出符合当时季节和风尚的新型项目来吸引感兴趣的顾客,反而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收益。

经济学家说:在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将多种方案的成本投入和潜在收益进行多方比较。当然,每一种方案都有失败的可能性,产生最终决策前要记得将机会成本损失算入考虑范畴,择优选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企业家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前期决策失误等原因,投入的资金可能收不回来,该放弃还是坚持?

包含的经济学原理:沉没成本

通常沉没成本主要是指企业花在机器、厂房等生产要素的固定成本。从固定成本的无形损耗程度上看,这些固定要素会因为技术进步或产品的更新换代而引起贬值,从而产生无法补偿的损失。人们在决定是否继续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会考虑自己过去是不是在这件事上投入过时间、金钱、精力,然而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成本是无法收回的,在理性决策时就不用考虑。

举例来说,一个面膜生产厂商研发出了一种新用途的面膜,投入市场一段时间却发现消费者反响并不好。结果在预计盈利的时间内依然无法收回投入资金,这个品类的开发也陷入了僵局。最后面临的局面是——继续生产,就会造成持续亏损;不继续生产,销售前期的投入就完全“打了水漂”。

经济学家说:对于企业来说,成本一旦沉没,就不再是机会成本。走入困境的企业,在市场要求和自身限制之下,即便是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再高都应该不再考虑,考虑时间越长,沉没成本越大。当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经济学家能给出的最明智的决策就是——立刻收手,让损失停止。否则,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的持续性投入就会变为笑谈。

企业家常遇到的问题:该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而进行恶性竞争,还是与竞争对手实现共赢,进而达到双赢?

包含的经济学原理: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的选择

以前文中的那家美容院举例,这家美容院出现的区域必然存在其他美容院,非垄断经营的企业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会不断进行非合作性博弈。由于每位企业家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竞争中都希望选择对自己最优的策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如果任何一家美容院愿意降低最大利益标准,就有可能引起其他美容院前期投入的损失。于是,为了趋利避害,每一间美容院可能都不会选择获利最多的方式来抢占市场,最后造成大家都很难从竞争中获得好处。

非合作性博弈的均衡点,就是经济学中的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个稳态的点,可以看成它代表了在同业竞争中大家都能接受的点,但均衡点往往不是最优点,这是企业竞争与合作中很难达到真正双赢局面的原因。这种情况会促使部分希望更多获利企业寻找方法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提升共同利益,将纳什均衡推向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福利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增加另一方的福利。通俗来说就是指企业处于一个极限状态:除非损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就不能让自己变的更好。

经济学家说:帕累托最优是企业最想达到的状态,但这只是个理想状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达到。于是便有了“帕累托改进”——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人处境变得更好。因为不伤害他人利益,帕累托改进行为所受到的阻力往往很小,在博弈中,如果双方都能够进行帕累托改进,就意味着双赢。

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 篇5

数据和计算是马云口中阿里巴巴未来的基础, 也是其整个商业帝国的基石。早在去年“双十一”中, 两个炫目数字就印证了阿里改变未来商业社会的能力:每秒最多14万笔订单纪录以及每秒最高8.59万笔的订单支付。

在尽享“井喷式”网购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 瞬间的流量高峰冲击势必会给电商企业的网站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秒杀”、大促销、“双十一”使得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把工程师们推向了人类从未涉足的“蓝海”——曾经IBM、SUN等在内的顶尖技术公司都无法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阿里成功就在于此, 光鲜的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技术支撑, 以及众多合作企业的鼎力相助。

“飞天”后台做支撑

自主研发是面对历史机遇的一大选择, 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飞天”应运而生。这个以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女神名字命名的操作系统, 被寄予了让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计算得到最大的释放的宏伟目标。

从2009年至今, 7年时间里“飞天”不仅解脱了阿里工程师们的“紧箍咒”, 见证了每年“双十一”交易量不断刷新, 还成为了全球通用的超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 以在线公共服务的方式为社会提供计算能力。

截至目前, “飞天”正在为全球超过230万用户提供计算服务, 覆盖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 让任何开发者、企业或者机构通过联网就可以获得弹性的计算能力。

混合云应对爆增流量

为支撑“双十一”惊人的交易量, 阿里搭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混合云架构。阿里巴巴也成为全球首个将核心交易系统上云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我们用中国的计算力量支撑了商业史上的一个又一个新纪录。而这些世界顶尖的技术, 正在通过阿里云加速向外输出。我们希望将这些技术变成普惠科技, 以此催生1万个阿里巴巴, 将淘宝、天猫、支付宝这么庞大、复杂, 跟钱紧密关联的系统搬到云上, 除了我们全世界还没有第二家。”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

面临同样问题 (用户访问量瞬间爆增) 的12306铁路官方售票网站, 也采用了阿里云技术构建起了庞大的混合云。2015年春运高峰期间, 阿里云公共计算平台为其12306网站分流了高达75%的余票查询流量。

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营销

据悉, 阿里公司预计今年“双十一”期间将产生高达超过35亿个个性化页面, 每一秒刷新之后看到的都是新的纪录。3 5亿个页面由人工智能生产, 不仅在量级上超越了人类的极限, 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 洞悉消费者心理, 阿里的“电商大脑”已经能够无限接近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做到妥帖地“撮合”, 做到每个人都有一个“安静的导购”。

除了阿里云自身的安全保护外, 运营商也积极护航“双十一”网络安全。据悉, 在“双十一”当晚, 阿里上海电信机房的访问流量高达到150G。为保证用户流畅访问, 上海电信为阿里制定了专有的保障方案, 分别在海光缆保护、网络安全、防DDo S攻击、IDC等方面编制了5个专业、近20个场景的应急预案。而早在7月份, 上海电信就针对阿里的保障需求, 在IDC基础设施保障、网络能力、裸光纤路由优化等方面实施了具体的操作方案。

高技术管理不容忽视 篇6

高清摄像机相对于以前所使用 (标清) 的摄像机的技术区别:所谓标清, 是物理分辨率在720p以下的一种视频格式。720p是指视频的垂直分辨率为720线逐行扫描。具体的说, 是指分辨率在400线左右的VCD、DVD、电视节目等标清视频格式, 即标准清晰度 (SDTV) 。

与标准清晰度电视相比, 高清晰度电视 (HDTV) 图像分辨率成倍提高。高清, 英文为High Definition, 意思是高分辨率。广义上的高清是指图像的分辨率比现有的标准清晰度 (720×576或720×480) 更高的显示能力和显示模式。目前, 已经有美国的ATSC、欧洲的DVB-T和日本的ISDB-T等标准, 关于高清的标准, 国际上公认的有两条:视频垂直分辨率超过720p或1080i;视频宽纵比为16:9;可采用宽色域、大屏幕和环绕立体声播映, 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可视性。

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 高清和标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宽高比

标清电视屏幕4:3的宽高比是参考普通电影银幕1.37:1宽高比制定的。习惯上电视一般以整数与整数之比来表达宽高比, 而电影则是以屏幕高度为1宽度为高度倍数的形式表达宽高比, 例如宽高比4:3用电影的表示方法就是1.33:1.

高清电视屏幕的宽高比是16:9, 也就是1.78:1, 是参考遮幅银幕电影1.85:1的宽高比制定的。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部分标清数字电视也采用16:9, 但在中国和其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只有高清采用16:9。

简而言之, 在宽高比的区别上是:标清为4:3, 而高清则为16:9。

因此, 高清摄像机在进行画面构图的时候往往是以16:9来取景, 相对于想使用高清拍摄标清画面的用户来说, 16:9和4:3画幅就会带来取景的问题, 摄像师如能认识到4:3取景的范围, 便可以用16:9的高清摄像机拍摄, 比较方便的生成完整的4:3的图像。通常采用在摄像机的寻像器中加4:3的标识框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 由于使用了16:9模式取景, 在镜头处理上与常规的4:3模式也有较大的区别, 水平方向视角的变大导致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变长, 考虑到人眼的视觉感受, 可能要求摄像师加快摄像机镜头的摇摄速度, 以加快镜头节奏。

2) 清晰度

高清晰度电视的分辨率有两种, 一种是每帧画面1920×1080像素, 另一种是1280×720像素, 后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像素分别是前者的2/3, 总的像素数量是前者的4/9, 不到一半。标清的像素则为720×576像素。

从数据上看, 高清1920×1080的信息量是标清720×576的5倍、720×480的6倍。高清1280×720的信息量分别是标清720×576和720×480的2.2倍和2.7倍。因此, 高清画面细节的丰富度和色彩还原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许多家用高清用户往往觉得高清的画面清晰度并没有想象那么清晰。这是由于在家用数字电视还不能有效反映高清清晰度, 特别是20寸以下的数字电视, 一般建议使用尺寸较大的电视设备来观看高清 (屏幕尺寸越大, 对清晰度要求越高;屏幕尺寸越小, 对清晰度要求越低) 。

3) 其它方面对比

许多家用高清用户都发现, 用高清摄像机在拍摄聚焦时没有标清那么顺手, 这是因为从景深来说, 高清比标清的景深要小。标清镜头成像面积58.1 mm2, 宽高比4:3;高清镜头成像面积51.8mm2, 宽高比16:9。两者具有不同的感光成像面积, 使得两者的感光灵敏度不同。另外由于镜头折射特性基本不变, 而拍摄同样大小的实景转到不同面积的成像面上时, 镜头焦距就要不同, 这样拍摄的景深也就不同了。与标清比较, 用高清镜头拍摄时灵敏度降低、景深范围缩小。另外由于高清图像像素数5倍于标清, 其像素点细小到只有标清的一半左右, 而观看高清图像时一般都采用大屏幕电视机, 使得图像对调焦误差非常敏感。调焦稍有偏差, 立刻就能在屏幕上看出来。这样一来, 高清镜头本身景深就小, 拍摄的图像对调焦误差又敏感, 再加上由于灵敏度低需开大一挡光圈, 景深就更小了。因此高清拍摄对聚焦操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从以上上数据可以看出, HDTV要求视频内容和显示设备水平分辨率达到1 000线以上, 分辨率最高可达1920×1080。从画质来看, 由于高清的分辨率基本上相当于传统模拟电视的5倍, 画面清晰度、色彩还原度都要远胜过传统电视。从视觉效果来看HDTV的规格最高, 其图像质量可达到或接近35mm宽银幕电影的水平, 而16:9的宽屏显示也带来更宽广的视觉享受。高清在画面细节的丰富度和色彩还原能力上较标清有着不可辩驳的优势。用户只有充分了解高清摄像机的技术问题, 才能更好的拍摄出高清画面, 丰富自己创作。

参考文献

[1]SONY高清技术学院培训资料汇编.

高校管理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篇7

关键词:高校,理队伍,建设

现代文明需要科学、技术和管理三大支柱。美国现代杰出的管理学家罗伯特·欧本海默有句名言:“使科学发挥威力的是科学的组织管理”, 这句话集中地概括了科学管理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 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 产出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使高校迅速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 高校内部结构日趋复杂, 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周远清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教学管理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行政管理, 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双重职能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的学问, 没有一支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各学校都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管理队伍, 要舍得把优秀人才选拔到教学管理的岗位上, 还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 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由此可见, 建设一支与现代化高校管理体制相适应、懂教育规律的高校管理队伍, 对学校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分析高校管理队伍的作用和生存现状的基础上, 论述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一、高校管理队伍的作用

从战略的角度看, 高校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战略和战术决策管理的作用, 已经不亚于教学与科研工作, 管理者对学校的贡献也不亚于教学和科研工作者, 他们在高校发展中至少具有以下作用。

(一) 依法办学的作用

高校作为法人, 依法享有自主权, 实现自我约束和管理。管理工作法制化要求学校所制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必须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相衔接, 实现管理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保障高校办学秩序、教学秩序和科研秩序的正常化。高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仅是领导决策者, 还是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实施人, 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和能力是学校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的保证。

(二) 制度创新的作用

在大学内部进行管理制度创新, 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涵。作为制度内的大量管理人员承担着多项改革制度的构架、制定、实施和监督等职能, 他们的学识结构、能力结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只有高校管理队伍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 形成创造型的管理群体, 才能逐步改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 进行管理和制度创新, 管理队伍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

(三) 组织协调的作用

按照管理学定义,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 为实现预期的目标, 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高校管理是以知识为中介的活动过程, 是一个具有文化属性的学术组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和教师, 他们属于高智力、高知识的群体。为了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高校功能, 高校管理者对学校人力、物力和财力, 尤其是以广大教职员工为主体的人力进行科学管理, 组织协调, 能使学校的办学效益最大化。

二、高校管理队伍必须具备的素养

既然高校管理队伍在高校的发展中如此重要, 如果长期让有较高学历水平的教师接受较低学历水平人员的管理, 将会降低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 还容易产生不满、隔阂与对立情绪, 导致学校内部凝聚力不强, 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为此, 一支高效率的高校管理队伍, 至少必须具备以下素养。

(一) 知识素养

管理者首先要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管理者只有具备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育管理的科学方法、现代化手段, 管理工作才能出成效。

(二) 科学精神

高校管理者不仅应该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价值观念、管理方法和现代的精神品格, 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些品质不仅影响着管理人员个人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方式, 而且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对管理人员本身的看法和人格评价, 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 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高校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具有处理问题、解决矛盾、调节和改善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要使教学管理活动顺利进行, 就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具备通融豁达的协调能力, 善于化解各种矛盾, 理顺各种关系, 平衡各种力量。

高校应为管理者提供平台和机会, 大胆地选拔一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竞争意识和很强的责任感, 能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的中青年干部走上管理岗位。

三、高校管理队伍的生存现状

目前, 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与这支队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强烈的反差,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高校管理队伍的地位被长期忽视

首先, 高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 普遍被认为是一般事务性工作, 管理人员被简单地等同于服务人员, 所发挥的功能纯粹属于支持性、辅助性和事务性的范畴。管理工作成为学校工作的“软肋”, 导致一些真正优秀的管理人员容易引发精神上的失落感、感情上的压抑情绪、职业上的激情流失。

其次, 管理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途径, 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培训、使用、晋升等问题缺乏制度支持。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高校一般不主张管理人员特别是业务骨干在职进修深造。学校对大多数领导管理干部也长期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一经选拔到领导岗位后, 其水平的提高就不再被关注, 若干年后才发现这些干部知识老化、视野狭窄, 阻碍了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另外, 管理人员的职业社会地位较低, 除了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双肩挑者, 其他管理人员在其所处的生活圈子里面属于中低收入阶层, 这种不如人意的职业社会地位使高校管理人员产生不平衡感与受剥夺感, 从而削弱其工作动力, 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二) 高校管理队伍管理水平有限

目前高校管理人员大都不是专业专职的管理人员, 低职称、低学历者多, 人员结构不合理, 普遍缺乏教育科学和管理理论知识, 对如何实施科学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储备, 还缺乏现代教育管理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对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够重视, 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命令, 不具备开拓能力。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 高校管理人员由于每天忙于事务性的管理工作, 投入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评定职称难, 尤其是评定高级职称难。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政策、经费等诸多原因, 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岗前培训, 上岗后也很难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 有时即使自身获得了进修深造的机会, 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和支持。由此导致管理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受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限制, 所制定出的教学管理措施常常不科学、不规范、不配套, 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 教学效果与管理目标值之间的差额较大,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对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 管理队伍处于非职业化状态

高校为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 强调专家治校战略, 在战略和战术管理干部的配备上, 常常坚持“学而优则仕”的用人原则, 在提拔管理干部时, 习惯从教学科研人员中挑选, 忽视选拔有管理经验的优秀干部。目前, 高校的管理层, 尤其是教学单位的负责人, 都肩负着承上启下、具体组织落实学校各项工作的任务, 这部分人中双重职务者的比重较高, 他们既要履行管理职能, 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这些领导者大都是业务型的专家, 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 但是在实际管理中, 往往只是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摸索着管理。如果管理队伍中这种非职业化状态长期存在, 势必对高校管理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都造成不利的影响。专家治校所强调的应该是管理专家, 而不是学科专家, 治学不同于治校, 一个优秀的教授, 未必是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

高校管理人员不容乐观的生存现象让其常常陷入矛盾与困惑之中。为了实现自我, 在职业发展中试图做出种种尝试, 或者争取职务晋升, 提拔到某一级领导岗位上来, 或者往双肩挑方向发展。一部分自我实现意识较差的基层管理人员, 因为学校缺乏对其进行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他们逐渐对管理工作丧失热情和积极性, 陷入迷茫, 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 导致高校目前管理队伍不稳定, 管理水平和效率偏低, 成为高校发展的瓶颈。为此, 高校管理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 (第三版) [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细节在成本费用管理中不容忽视 篇8

一、善于发现细节, 也是成本管理的一部分

成本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是很时髦的口号, 从上到下每个人心理都被成本管理搞的很紧张, 大项是要抓, 降成本主要是靠大项管理, 从领导到车间主要是控制材料消耗定额管理, 甚至细到用一个螺丝都要考虑成本。其实有许多细节很容易被人忽视, 它也在悄悄地影响着成本, 没人发现。尤其是那些所谓历史以来形成的习惯的东西, 人们都习以为常了, 却没发现它在影响着我们的成本。 (1) 长流水、长明灯。虽然在成本中比重很小, 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忽略, 可是日积月累, 我们是否算过账, 它还能忽略不计吗?长流水:一个水管每天流3吨水, 我们计算一个月要90吨水, 按3元/吨计算, 270元/月, 3240元/年, 看起来数目很小, 如果我们忽视了一个, 就会出现十个长流水被忽略, 十个长流水一年就要32400元, 这对于企业成本来说不是小数目。一个长明灯每天2度电, 一个月60度电, 每年720度电, 按0.5元/度计算, 360元/年, 十个长明灯3600元/年, 可是如果忽略了, 就会出现。 (2) 假公济私。“以厂为家, 厂里有啥家有啥”, 家里需要的东西, 公家有了就是家的, 拿到家里就变成了私有财产。企业管理不严, 职工都这样, 尤其是领导干部利用权力之便, 累计多了, 企业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每人每年100元, 1000个职工就10万元。还有班中干私活, 利用工作之便, 利用企业的原料和设备, 加工自家需要的东西。这些看起来是小事, 甚至有人说我一年才占公家这点便宜, 却没想大家都这样, 累计多了, 就不是一点的事了。这无形中就增加企业成本。公车利用工作之便办私事, 也是容易忽视的小事, 办私事肯定要多跑路, 油耗是最敏感的问题。另外, 行车安全也隐藏着成本问题, 行车路途远了, 相应就增加了一份不安全因素, 多一份危险, 同样隐藏着安全成本。每个人都想顺路办点私事, 甚至比公事跑得路程还远, 累计起来每人每年利用公车多跑一百公里, 有一百个人利用公车办私事, 每年就会多跑一万公里。 (3) 安全隐患企业的安全隐患都是在生产中随时可以处理的小事, 累计起来就会变成大事, 花费大笔费用处理, 浪费人力物力, 增加成本费用。可是就依着生产为主, 辅助工作不做, 等边坡浮石积累多了, 危险性大了, 作为安全隐患处理, 需要设备和人员专门处理边坡浮石, 既浪费时间, 又增大成本, 让领导看了好像是在为了安全做件大事, 其实平时可以随手就处理的, 却变成大事处理, 而且还写进功劳簿。 (4) 生产协调。我下车间发现各车间协调不是太好, 生产中有设备空转待料现象, 上道工序影响下道工序, 都认为很正常, 却没发现设备空转影响电费的问题。而且还有人说设备空转待料很正常, 设备停转再起更费电。因为待料, 设备空转10分钟, 就要浪费上千度电, 如果每月累计有100分钟待料, 就要浪费上万度电, 全年累计就要数十万度电被浪费, 电费成本就要浪费数十万元。 (5) 修旧利废。我去凤凰酒店看见电梯里贴着一个喜报, “某某职工利用工作之余把酒店废旧的拖车修好, 可以重新利用, 为酒店节约开支XX元, 弘扬这种精神, 鼓励职工积极参与企业降本增利, 特奖励某某职工500元”。我看到这个喜报后, 感想很多, 我们的企业都应该借鉴他们的管理方法。 (6) 待客费用。企业待客也是容易忽视的小事, 大多数人认为吃顿饭不算什么, 但是管理不严, 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有的企业内部互相请客, 就作为招待费列入管理费用, 增加企业负担。很多企业每年要负担几十万元的待客费, 在成本费用中占的比例就不是小数了。

二、发现细节, 需要管理人员下基层

管理者只抓生产, 抓大项成本, 也要特别注意这些细节, 因为细节影响着我们的成本, 抓成本应从一点一滴做起。现代企业管理中, 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等现象, 应该被很多企业重视, 还有许多细节也需要管理者去发现, 管理者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谈成本, 应该下基层, 走出去, 发现这些细节, 解决这些影响成本的细节问题。

三、发现细节, 财务人员下基层也是很必要的

无痛医疗技术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篇9

美国疼痛学会1987年调查,全国共有229所疼痛治疗诊所,41所多学科疼痛治疗中心。日本1992年对全国82所大学医院调查只有3所附属医院没有疼痛治疗诊所。

我国通过1991年昆明会议的资料估算,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开展了疼痛治疗工作,其中省市级医院约占41%,县以下基层医院约占30.9%,这样多医院开展疼痛医疗技术,而且技术水平不等,所以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我国很多家医院开展了手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无痛人工流产技术,无痛分娩技术、无痛内窥镜检查技术和癌症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麻醉与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无痛医疗技术操作要由有经验的麻醉科医师担任,因为这项业务要求较高,计算要精确,药品配伍要掌握好。根据病人的一般状况和体质可增减药量,对患者负责,经常巡视,有情况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意外。

因为无痛医疗技术是采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静脉麻醉药和局麻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如镇痛性麻醉药以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为例,这些药物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呼

吸减慢,每分通气量减少,血氧饱和度降低,如不能被及时发现,得到有效处理,就很可能出现意外情况。

硬膜外腔注入此类药物一样会出现上述情况,麻醉性镇痛药的其他并发症有尿潴留,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也应尽早处理,以免引起情绪不稳定。无痛内窥镜检查及无痛人流技术主要应用丙泊酚,此药是一种催眠性镇静药,只有在深麻醉时才有短时的镇痛作用,对呼吸与循环系统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在进行这些无痛技术时,首先应禁食水,应有抢救设备及氧气条件。

无论静脉,还是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都有其固有的意外和并发症,如微量泵设置错误,或器械故障,都会导致药物过量造成呼吸循环抑制。保留硬膜外导管的时间不易过长。防止感染的发生及神经损伤。硬膜外患者自控鎮痛合剂中所含局麻药如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如浓度过高会出现下肢弛缓,长时间用药会遗留肢体麻木,有时出现尿潴留,而不得不导尿等缺点,因此浓度不易过高。

不管无痛人工流产与内镜检查还是硬膜外自控泵药液的配伍, 必须由有麻醉经验的医师担任,还必须有一定的设备条件,如麻醉机,紧急供氧与人工呼吸设备在身旁。特别是无痛人流和无痛内窥镜在操作之前必须禁食水,以免发生反流误吸危急生命,分娩镇痛一般采用硬膜外技术麻醉此方法,关键是麻醉药浓度和配伍止吐药和镇痛药,掌握好麻醉平面高度及神经阻滞的程度要恰到好处。即能达到良好的镇痛,又不影响腹肌用力与子宫收缩。无痛医疗技术国外比较早,国内近几年才广泛开展起来,为患者解除了各种疼痛之苦,但在操作过程中,一旦失误会发生各种危险,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麻醉科医师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尽可能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再有当前使用的镇痛泵有电子操作的,也有机械操作的。有通过静脉注药的也有通过硬膜外注药的,再就是药物的配伍。无痛人工流产和无痛内窥镜检查的药物基本是丙泊酚和芬太尼,其他药物无法替代,而术后需要镇痛的患者不论通过静脉给药,还是通过硬膜外给药,这种方法的用药品种非常多,有价格低廉的,也有价格昂贵的,因此在止痛液的配伍时,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而定,因此麻醉医师在这方面一定要掌握好,根据患者的实际条件,来配伍止痛液。

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不容忽视 篇10

在审计中发现,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管理比较乱, 存在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大额现金支付的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现金的结算限额为1000元, 超过限额的部分应当银行结算。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现金支付的结算限额确实不太适应, 可操作性不强。但是大额现金支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审计发现,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方便, 不使用银行结算而大量使用现金结算。如:有一个事业单位借给所属的煤矿现金50万元, 支付咨询费现金20万元, 严重违反上述条例之规定。

2. 存在坐支现金现象。

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单位的现金收入应定期存入银行;单位支付现金应从本单位库存现金中支付或从开户银行提取, 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但是, 审计发现, 部分有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未将收取的现金及时送缴银行而是直接用于各项开支, 坐支现金现象时有发生。如:有一全额预算事业单位, 对外收入共计25万元不缴存银行, 而是用现金直接对外投资。

3. 现金账面余额大。

根据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 单位库存现金限额为该单位3天至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但是,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不按照规定执行, 现金余额一直很大, 现金帐面余额在万元以上的单位占多数, 甚至个别单位的现金帐面余额达到几十万或上百万。

4. 白条顶库现象严重。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单位应定期对库存现金进行清理, 严禁白条顶库。然而, 在审计中发现, 库存现金中白条现象十分严重, 数额很大, 时间很长。有的已经顶库一年甚至几年以上, 有的没有单位领导审批, 有的是出纳自己借的。有的单位由于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变化, 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已经无法说清白条具体情况。

二、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乱所形成的后果

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乱使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甚至会产生违法违纪现象, 会造成以下后果:

1. 为贪污公款提供机会。

由于单位使用大额现金支付, 对现金的去向难以控制, 经办人员很可能利用管理中的漏洞, 通过虚开发票、收取回扣等方式贪污公款。

2. 为私设小金库提供方便。

使用大额现金结算, 就可能形成用各种各样手段套取大量现金, 如:通过虚列支出、虚开发票、少计收入等手段, 从而私设小金库。

3. 可能发生挪用公款的情况。

由于出纳手中掌握大额的库存现金, 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出纳或者是领导将大额资金长期自己使用, 形成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甚至贪污公款的现象。

4. 形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由于白条顶库现象严重以及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经常变更, 现任领导和财务人员不清楚库存现金中白条的性质, 也不愿管以前的事情, 时间一长, 库存现金中的白条将成为呆死帐, 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加强现金管理的建议

通过审计发现, 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混乱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其问题不容忽视。因此, 提出如下建议:

1. 建立健全完善现金管理制度。

建议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单位的现金管理办法,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金管理的机制, 制定一套确实可行的现金管理细则, 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

2. 组织各行政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库存

现金进行一次彻底清理, 对清理中发现的挪用公款和公款私存等问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严肃处理;对清理出的长期未入帐的收入支出单据要区别情况采取及时入帐或收回的措施;对作为现金顶库的白条要查明性质并及时收回, 确实无法收回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对库存现金余额过大的要及时缴存银行。通过清理, 应当做到各单位的库存现金帐实相符、库存合理以及杜绝白条顶库和长期不入账的情况。

3. 明确责任, 规范管理。

上一篇:大型固定设备下一篇:巧用开关设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