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2024-09-17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共10篇)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1

摘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是各国及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空间载体,促进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实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介绍国内外典型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发展历程,深入总结了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条件,讨论了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规律,为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城市功能,产城融合

从20世纪50年代起,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相继形成了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带、美国硅谷高科技园区、英国M4高科技走廊等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强力引擎;我国的深圳高技术产业带、沿沪宁线高技术产业带等,也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它们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又与城市空间布局变化呈现一定的关联性,在不同城市空间格局下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不同的布局模式,并不断拓展园区的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正确认识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形成机理,全面把握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的演变规律,对进一步完善提升区域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形成条件

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高度聚集和人才获取便利,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形成是技术不断创新演化的过程,自发形成的早期科技园区往往是通过在大学密集区布局发展起来的。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园区,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以创新为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离不开与大学等机构源源不断的创新合作。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附近有台湾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华工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众多智力人才的地理集中,对推动新竹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大学、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进行了密切合作,大学、研究机构不仅为企业提供高科技人才、技术成果、技术设计、指导和咨询,而且帮助其培训人才,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1]。此外,许多大学、科研人员、风险投资家还直接参与投资办企业。各类人才的地理集中降低了企业招聘人才的搜寻成本,并促进产业和技术不断创新,为提升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科技产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提供了智力支撑。

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推动了企业集聚,为高技术产业注入了持续的发展动力。营造利于企业聚集的生态环境,是高技术企业集聚和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的重要因素。大中小企业之间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合作,加强彼此业务联系和交流,共同联合创新或承接创新成果外溢,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为企业聚集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化发展。如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区,拥有开放的网络体系。园区内中小企业通过成立创新联盟,共同进行新产品研发,不仅降低了企业成本,而且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与此同时,小企业与大公司保持着紧密的业务联系,著名的软件企业Infosys公司与园区内许多小企业建立了合作项目。企业之间的创新合作和业务联系促使整个产业集群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以创新为标志的世界性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区域交通发达,为高技术生产要素资源聚集提供了便利。高科技产业化需要与市场联系的便捷通道。与一般产品不同,大部分高技术产品具有附加值较高、批量小而运输频繁、运输条件严格等特点,一般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因此高技术产业园区往往选择在机场、高速公路、出海港附近布局,同时考虑到人对交通的需求,有些园区则沿着城市近郊区、环境较好、出行方便的地点布局。美国硅谷、美国128号公路、日本名神高速公路以及我国的沿沪宁线高技术产业带等,都是沿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如京津塘高速公路将北京、天津、廊坊等多个地区连接起来,促进高技术产品运输及生产要素快速流动,对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特殊的吸引力。自京津塘高速公路建成后,公路两侧先后兴建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清高新技术开发区等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中外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形成一条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和外部支撑。从国外成熟的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来看,大都已经实现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复合型功能、产城融合转变。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能够对高技术企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强劲的吸引力,即使有些地区初期可能不具备科技创新的资源优势,通过后期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打造良好的综合配套环境,也聚集了大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形成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完备的硬环境能够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如韩国大德科技园内交通便利,通信网络发达,文化、教育、娱乐设施齐备,吸引了大量高技术人才聚集,为园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基础。高科技产业发展更需要软环境的支撑,英国剑桥科技园聚集了科技中介机构、物流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各类服务企业,为高科技企业提供风险管理、项目融资及国际化经营等各方面服务,有效满足了高技术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风险投资需求[2]。

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高技术产业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战略支持,尤其是政府主导型高技术产业园区,政府的推动及政策支持往往伴随着整个园区的发展过程。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形成和发展完全靠政府指令,从规划、审批、选址到科研等整个过程和运行完全是政府决策。为加快推动科学城发展,日本政府在资金与政策方面均采取了相应措施,制定了“高技术工业积集地区开发促进法”“技术城促进税则”等法规,实施了增加试验研究费税额扣除制度,以及减免税、发补助金、低息长期贷款等优惠政策,吸引了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要素聚集,促使筑波科学城逐步为成长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典范[3]。此外,自发形成的园区在后期发展中也需要政府规划的引导,如印度生物技术园在后期发展中,由于政府采取管制放松、行政审批手续简化及税费减免等措施,生物医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国际大都市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规律

国际大都市城市空间格局一般性规律

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空间的扩张往往伴随着空间格局的优化与调整。芝加哥大学著名地理学家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的多核心理论认为,大城市不是围绕单一核心发展起来,而是逐步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拓展。东京、伦敦、巴黎等国际大城市都经历了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结构布局的演变历程。

单中心格局。早期的城市多以单中心格局为主,居住、就业、政治、文化、商贸等功能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中心区是城市商业活动、社会活动、市民活动和交通的核心。单中心格局会强化中心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聚集很多的产业和就业功能,迫使居住功能逐步向郊区分散,引发了城郊之间的通勤大潮。

多中心格局。城市空间的多中心化,是通过中心城区功能逐步向外围地区疏解,在市域范围内形成多个功能中心,并通过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的再集中获得整合效应。多中心格局是现代国际大都市空间格局演变的主导方向,建设“副中心”已成为城市多中心发展的重要选择。与单中心相比,由城市“主中心”和多个“副中心”构成的空间格局对各类资源的吸引力更大、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更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更强。

网络化格局。该格局是以有形和虚拟网络为支撑,具有多中心、多节点的城市区域,彼此之间超越空间邻近建立功能联系,而形成一个功能整合的城市网络。在空间组织上,强调构建面向区域开放的多中心区域空间格局;在功能整合上,强调多个中心相互依赖、共同发展,既竞争又合作,促进区域城市网络的形成。网络化格局是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理念,在北美、欧洲的城市较为明显,逐步成为大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趋势。

不同城市空间格局下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布局模式

不同城市空间格局下,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布局模式也有所不同,从功能区与主城区的空间关系看,大致可分为主城区包含型、边缘区生长型、子城区依托型和独立区发展型四种模式。

主城区包含型。在城市发展早期,空间格局以单中心为主,产业功能区是城市的一部分,一般不单独设置,而是与居住、商业等其他功能一起布局在主城区内部。该模式的高技术产业功能区能够充分利用主城区的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能大大降低前期开发建设成本。但由于功能分区不明确,往往会造成生产、生活空间混杂,城市整体环境下降,还可能对产业区、主城区未来空间拓展形成阻碍,不利于长远发展的要求。

边缘区生长型。该模式下,主城区以服务和居住功能为主,高技术产业功能区一般位于邻近主城区的近郊区,土地价格相对较低,适合高技术产业项目开发建设,且与主城区交通联系便捷,能够共享主城区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降低产业功能区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同时,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还能带动近郊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

子城区依托型。由于交通运输成本、原材料供应、市场销售等因素影响,或主城区用地限制,一些产业功能区选择在卫星城等子城区域建设。该模式下,产业功能区一般借助卫星城的生活配套及基础设施,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依托卫星城建设产业功能区,可缓解主城区的环境、交通、资源等各种压力,并带动卫星城的居住、商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独立区发展型。该模式是指产业功能区远离主城区独立建设,一般位于城市中、远郊区,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项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居住、商业、文化、休闲等城市功能,具有一定规模后往往发展成新城或副中心。此类产业功能区一般规模较大、开发建设周期较长,大多与政府决策紧密联系,常见于处于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的大型或特大型城市。

基于产城融合的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城市功能拓展

纵观国际知名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其空间布局的演变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的拓展与升级,与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产城融合”,并对所在城市的空间格局调整和城市功能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大多是在政府主导下独立规划建设的,在发展初期产业功能区的高科技特征往往并不十分明显,主要承担高技术产业化的制造功能和孵化功能,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互动较少。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所承担的功能也正在发生着一系列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从单一的生产制造功能向创新功能提升。早期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在低成本的导向下,主要承担产品的单一加工制造功能,属于高技术产品生产基地。面对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业园区开始由单一生产向研发、孵化等创新功能转变,探索形成主要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高技术产业功能区聚集大量创新要素,努力发展紧密关联的产业集群、创新集群,促进产业价值形态向高端转移,推动“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变,通过创新培育出新经济增长点。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创新驱动前沿”的功能定位,积极吸引各类创新要素,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进创新发展和高科技产业化,已成为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从单一的第二产业主导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转变。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在发展初期主要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第二产业在园区产业发展中占据绝对地位,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缺乏不仅不能满足园区企业需求,而且制约了园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园区由现在的第二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融合发展,围绕制造业高端转型升级的需要,研发设计、科技服务、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总部经济成为园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例如,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三大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信息安全、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与主导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产业生态集群。

从单一的产业功能向城市服务功能拓展。随着城市空间格局的不断演变,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部分,不仅仅承担产业发展的功能,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造园区在空间形态上不再是单一的产业区,开始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在新的发展阶段,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更加注重与周边区域的商业、教育、居住等城市服务功能相结合,在土地利用上实现功能互补,在空间布局上与城市功能统筹结合,形成一种产业融合、服务多样、配套完善、交通便捷、职住平衡的空间格局,最终实现“产城融合”。如苏州科技城是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年跨越计划”的主导区,其在建设之初就强调由建“区”向建“城”转变,把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融合起来。

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是科技、人才、创新、服务、政策等多种要素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空间布局的演变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拓展,并为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将迈入新阶段。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理念推动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各类功能正逐步完善,尤其是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创新功能等多种功能融合现象不断凸显。全面把握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形成条件及产城融合发展规律,对提升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发展竞争力、推动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良忠,史占中.硅谷与128公路——美国高科技园区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6):49-54.

[2]马兰,郭胜伟.英国硅沼——剑桥科技园的发展与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4):46-48.

[3]马永斌,刘帆,王孙禺.科学园区大学主导与政府主导模式的利弊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6):32-34.

北京市产业集群及其物流功能选择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式物流,功能选择

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由于物流产业对物流需求和资源的极大依赖,在节点和空间布局以及物流功能的聚集方面都表现出对产业集群的附着性和粘滞性。而反之,集群式物流的发展程度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作为产业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又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产业的根植性,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成熟。所以,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和集群式物流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高规模和集聚效应。各行业的发展规划中也将产业集群的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加以引导。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有利于为产业聚集区服务的原则来进行物流产业布局。由此可见,通过何种物流发展方式更好的为北京市的产业集群服务就成为物流研究的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北京物流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尝试性提出集群式物流的概念,并将对北京区域经济发展中特色产业集群和集群式物流的协同发展进行研究。

一、北京市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

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将产业集群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范式。重点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而这种服务型、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了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出现了明显的“三地分离”。同时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导致了“双转移”的趋势。这些对于原有的物流模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1、非港口贸易中心

北京是以智力产业集群和服务业产业集群为主导,出现了总部基地和供应链核心企业聚集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下,北京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从1995年开始北京市服务业比例开始不断增加,到去年,北京市服务业占到城市经济70%的比例。北京以占全国4%左右的经济总量支持了全国服务货物贸易总额的10%,以及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24%,支持了全国15.3%的服务贸易进口。

而在北京的服务贸易收入中,金融保险业占全国的比例达到39%,通讯邮电业收入达到82%,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收入达到44%,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达到46%,专利使用特许费达到49%,咨询费达到36%,电影和影像达到68%。北京在中国服务贸易中的保险业、通讯邮电业、建筑劳务领域、计算机和信息业、咨询以及电影和影像业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

2、产业链三地分离

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地理意义上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通过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的临近性和合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加速知识的传递,实现规模经济性和集体学习效应。但是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对于现在北京的知识型产业集群并不适合。

北京的产业集群表现出鲜明的“三地分离”。也就是进出口交易活动所在地与货物通关的港口所在地和产品制造所在地三地分离的趋势。北京不是最大的产品制造所在地,但是北京调度了全国很多城市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活动。北京也不是重要的港口,但是在北京海关却发生了1581亿美元的进出口货物贸易交易额。因为北京优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成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的聚集地,承担了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但是较高的综合商务成本却迫使企业将很多低附加值和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产业环节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例如在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分工中,河北和天津承担了产业链上大部分生产制造功能。

3、 “双转移”的发展特点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和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出现在一国之内或者是在国际范围内产业的梯度转移。北京的产业集群发展,就体现出了在这种产业转移和集群之间分工合作的变化关系。

一方面,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正在从原有的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化增长转变。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这就必然会向国内其他地区转移已经相对成熟或者是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的要求,开始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分支机构。北京作为国际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正在承接着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部分产业链功能。而随着北京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环节向北京转移。

二、北京市产业集群对物流功能的选择

物流产业作为重要的非生产性服务产业,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辅助作用。但是,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直接的决定了对物流功能需求的变化。基于北京市服务型和知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我们能够总结出对于物流功能的要求上将会出现以下几种变化:

1、集群联动

由于物流产业对物流需求和资源的极大依赖,在节点和空间布局以及物流功能的聚集方面都表现出对产业集群的附着性和粘滞性。而北京市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性明显,且带有明显的跨区域协作的特点。所以,要求物流的各种功能布局能够符合相应区域的产业集群的特点。同时能够将各种需要的功能进行联合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配套程度,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北京市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以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这就要求物流业的发展具有轻小短薄,但是对于服务的标准要求较高的特点。例如在北京市的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亦庄经济开发区,所以在通州马驹桥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产品的物流服务商。

2、虚拟集成

北京作为最大的非港口贸易中心,有大量的贸易额是在此发生,但是货物的实际生产和货物通关分别在不同地点。而且由于在高科技行业中的虚拟企业的大量存在,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物流中的信息流、商流和物流分离,并且复杂性日益提高。

这就要求在物流的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协调性和标准化,实现物流产业内部的标准统一,物流各相关功能的接口统一,物流企业对外服务的界面统一。同时需要在物流行业和其他的非生产型服务业的企业实现集成化的运作。为了解决现有的产业链在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之间联合的问题,应该将物流的不同功能进行虚拟集成。例如,北京的很多外向型的企业的出口货物都是通过天津港口出境。但是为了能够将物流的功能更加的顺畅,北京市建立了朝阳口岸在北京市内完成通关,在港口实现了作业的最终完成。

3、无边界借力

所谓无边界借力其实包括了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服务深度加强和在物流行业外部服务范围的扩展。随着产业集群的“双转移”趋势的逐渐加强,北京市产业集融入国际产业链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步的提升。而地域的广阔性和对物流服务要求的多样性,使得大多数的区域性的物流公司都很难满足,这就要求能够将不同水平,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物流服务商进行联合。实现能够灵活提供不同网络覆盖要求和不同服务水平要求的产业集群。

同时,由于在产业集群中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它们的资源和管理水平所限,需要大量的外包服务。而物流是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物流应该成为一个整体的服务网络的核心。以物流产业为核心聚集相应的产业服务企业,完成对企业集群的整体性服务。

三、以集群式物流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结构升级对于物流服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物流的产业得发展对于产业集群的聚集效果和产业的根植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配套特性,能够对产业集群形成巨大支撑作用的物流产业,将会对北京市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集群式物流发展将会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所谓集群式物流是指为了配合相应的产业集群,在特定的区域中形成的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非生产服务型企业群体。这种集群式的物流发展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内部化合作用

集群式物流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嵌入式发展,能够起到内部化合的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一般来说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叫做内核部分,这是指集群内部的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和集成效应,这是一种内涵式的集群的发展。另一部分叫做辅助部分,是指集群中的企业通过与集群配套的非生产服务型的企业而形成的产业的根植性和内聚性。通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由集群的内核部分来带动,逐步地向辅助部分扩散,但是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较慢。如果能够有适合产业集群的非生产服务型企业的配合,能够以良好的产业环境带动产业聚集的形成,从而实现发展动力从辅助部分向核心部分的渗透。对于北京这种产业聚集但是产业链环节分离的发展模式,如果能够通过现代物流的集群式发展,配合服务型产业集群和知识性产业集群,将会极大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2、外部修整作用

产业集群内部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发展动力。对于知识性产业来说集群的创新性非常重要,企业相互之间存在一种竞争企业正式或非正式地接触时,信息和知识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会很快地流通,从而促进创新。正如马歇尔所言,“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但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搭便车”行为是制度变迁的障碍。如果企业的创新成果很容易被别人模仿或无偿享用,则处在模仿地位的企业会失去创新的动力。研究开发、为新产品做广告等创新活动对大企业是值得的,而对小企业则得不偿失。所以小企业会把精力花在模仿上,只等“搭便车”,因而失去创新的动力。而集群式物流能够通过统一的接口和界面系统使得产品的信息、销售的渠道等变得透明化,能够帮助克服创新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起到外部修正作用。

3、中间搭桥作用

好的物流服务基础能够吸引优良的企业和更多的优质资金进入到产业集群中来。随着通讯设备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进,传统物流的区位优势重要性下降,而取而代之的是物流服务的综合成本。如果没有良好的物流综合服务,即时能够引进优秀的企业,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产业土壤而影响他们的创新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样,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综合服务,原有的“土著”企业也不能够参与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不能够清晰的比较自己和其他企业的差距。从而受到“路径依赖”的限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四、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北京市特殊的产业集群特征需要创新性的集群式物流发展来配合。这两者之间能够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形成良性的互动和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此,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都要加大力度,采取适合可行的办法促进集群式物流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管理系

参考文献:

[1]王宇,吕健. 浅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物流战略[J].商业时代,2007,8:19-20.

[2]杨湘玉.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中心形成的作用机理及实证分析[J].物流技术,2007,3:8-17.

[3]刘明菲,张子刚.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业集聚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5:70-71.

[4]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商务局网站.

[5]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网站.

Beijing industry clusters and their logistic function choice

Tian Xue

(School of logistics,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Abstract: Beijing industry clusters have som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So they need new logistic model for support. Based on this requirement, this paper puts up with the concept of cluster logistics, and focus on how cluster logistics impact on the industry cluster.

Key Words: industry cluster, cluster logistics, function choice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3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开发区内准东煤田是国家确定的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田西起昌吉州阜康市东界,东到昌吉州木垒县老君庙,北至昌吉州北部界卡拉麦里山南麓,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是新疆五大煤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t,占全国预测储量的7%。开发区立足于准东煤炭资源,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新兴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2年9月1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西起吉木萨尔县西界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东界,东至东经91°以西10km,北起昌吉州北部边界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南界,南到沙漠南缘,分别与奇台、木垒、吉木萨尔县相关乡镇边界线重合,总面积约15534km2。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0亿元人民币,入驻大企业大集团56家,建成项目10个,在建项目36个,完成投资667亿元。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划编制并批准实施的规划13个,其中国家部委审批的规划4个,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厅局审批的规划3个,昌吉州人民政府审批规划6个。

2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1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现状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立足于准东煤炭资源,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攻方向,目前,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主要以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新兴建材等产业为主(如表1所示),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2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布局存在的不足

2.2.1产业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较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阜康市、奇台县、木垒县以及吉木萨尔县中心城区约70~200km,距离首府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市则分别为300km、500km。城镇是产业集聚的中心区域,当前开发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集中布局于准东公路附近。城市之间空间距离遥远,产业点状布局显著。加之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产业园区化、集中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产业集约化布局尚有较大差距。2005年,准东煤田开始大规模的开发,201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但其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产业园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区通过前期建设,其产业和企业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整体来看工业加工企业布局十分分散,缺乏企业集群效应。

2.2.2配套产业对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较弱。优越的区域产业配套能力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一是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我国金融业市场发育程度还远远低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不足,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不够,市场化程度很低,城市商业银行、信贷及保险等金融服务发展滞后,服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2.2.3各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不清,缺乏统一的规划。2012年以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基本明确,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等重点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但主导产业尚不成熟。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缺乏上级部门的统一规划,产业趋同的现象十分普遍,不利于产业的发展。由于行政壁垒的存在,个产业园区在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上出现了重叠的现象,主导产业的雷同,也难易实现开发区内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导致了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不利于开发区扩大产业规模,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

3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3.1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的原则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的过程中,要明确开发区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支柱产业是该地区发展速度快,对区域经济有着较强推动作用的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主导产业指的是具备一定的产值规模,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的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二是应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选择开发区的主导产业,具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选择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强的具有较高增长率和创新率的产业作为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进而带动开发区经济的发展。三是主导产业的选择要立足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应避免随机性和盲目性选择。应结合开发区的资源、交通等具体情况选择主导产业。

3.2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应考虑如下影响因素。一是开发区的资源特点。开发区内煤炭资源储量巨大,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应选择与煤炭相关的产业为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二是开发区现有产业的发展情况。自2012年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国家、自治区、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50余家企业入驻开发区,他们的发展情况对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三是开发区的区位、交通等因素。开发区地理位置、交通线路、物流以及周边城市等因素也影响着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四是周边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如果开发区主导产业与周边开发区雷同,将不利于发挥开发区的比较优势,不利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进而影响到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五是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影响。开发区的总体规划确定了开发区的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对于开发区主导产业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4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

立足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布局现状,在分析开发区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的思路为“一带两区九园”。以9个产业园区为主体,发展高技术、高产出的产业集聚的现代化园区。

4.1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选择

根据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资源特征,提出“一带两区、双心九园”的产业发展模式。

“一带”指的是以准东公路为轴线的产业发展带;“两区”指的是东、西产业区;“双心”指的是围绕五彩湾和芨芨湖的两大新城;“九园”则是指火烧山、将军庙、西黑山以及芨芨湖等9个综合产业园区。西部产业区主要发展以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制油、煤制尿素、煤制烯烃等新型煤化工产业等主导产业的新型煤炭资源转化产业,东部产业区主要发展以煤制气、煤制油、煤电等主导产业的能源综合利用产业。

4.2功能定位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准东煤田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根据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开发区要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新兴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生活服务、现代物流以及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将开发区打造成以煤炭关联产业为主,现代服务产业为辅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在发展煤炭关联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业,加强开发区居住区、商务办公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生态低碳”的理念,把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产城融合发展、生态和谐”的工业新城。

摘要: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布局现状着手,分析了开发区产业布局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开发区的资源、区位等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区产业选择的建议,以期为开发区产业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疆淮东,产业,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峰玉,吴怀静,魏清泉.现阶段我国开发区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24-26.

[2]王兴平.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J].经济学,2006(2):733-760.

[4]邵景安,周众,魏朝富,谢德体.产业群理论与重庆城市主导产业布局模式[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4.

[5]甘宜沉,梁运文,曹平.论南宁市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选择田[J].经济研究参考,2008(4):47-51.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4

[关键词] 数字出版 产业链 产业链主体 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85-05

1 引 言

作为数字技术与出版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在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07—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平均增速超过45%,发展势头强劲[1]。数字出版的兴起及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出版业的产业逻辑与经营理念,而且改变了传统出版产业的产业链结构。传统出版产业链中编辑、印刷复制与发行的内涵与功能出现了新变化,出版活动各参与主体的角色与地位也发生了明显改变,一条全新的由数字出版关联企业组成的产业链正在形成。然而,由于数字出版产业刚刚兴起,其产业链仍处于形成与廓清阶段,还存在诸如产业链轮廓不明晰、各环节定位分工不明确、协调发展与合作共赢思路不清晰等诸多问题。有学者指出:“国内电子图书产业链结构还不太清晰,上下游关联度不强,各个环节之间定位模糊,并且都试图成为整个产业链中的主导者。”[2]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字出版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对自身功能定位不明确。可见,要构建结构清晰完整、分工明确、功能健全、协调有效的数字出版产业链,推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厘清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及其功能定位。

2 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

出版产业链是“出版关联企业基于出版价值增值所组成的企业联盟”[3]。基于这一认识,可以将数字出版产业链定义为关联企业基于数字出版价值增值形成的企业群落。其中的关联企业即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是数字出版业务活动的参与者,产业链各环节业务功能的执行方。参与数字出版产业链建设的主体类型多样,主要可以划归为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三大类。不同类型的产业链主体,其功能定位也不相同。对数字出版产业链各参与主体功能定位的认知,应建立在明确把握不同类型主体的基础之上。

2.1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即为数字出版市场开发、生产以及提供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主体,大致包括混合型数字出版商、集成型数字出版商和纯数字出版商三种类型。

一是混合型数字出版商,是指同时从事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业务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从传统出版商转型而来,熟谙出版编校业务和市场需求,并掌握相当数量的内容资源,具有一定的内容优势。目前,相当多的传统图书、期刊、报纸、音像与电子出版单位在提供纸本出版物的同时也开展数字出版物的开发与生产活动。

二是集成型数字出版商,是从事纸质出版物数字转化与集成业务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它们有的从传统出版商转型而来,比如爱思唯尔、斯普林格;更多是技术开发商出身,通过与传统纸质出版商合作获取纸质出版物的网络出版与传播权,开展数字化转化工作并提供集成的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如清华同方知网、万方数据等。

三是纯数字出版商,是从事单一原生数字出版业务的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开放存取领域的BMC、PMC、PLoS、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奇迹文库,网络文学出版领域的盛大文学,手机出版领域的数码超智、银河传媒等是较有代表性的纯数字出版商。

2.2 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

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是通过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和平台提供参与数字出版活动的市场主体。数字出版产业属技术驱动型产业,其发展高度依赖现代数字技术的支持。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从最开始就扮演着数字出版产业推动者与产业链组建者的角色[4],是数字出版产业链重要的主体类型。具体又包括终端设备技术商、数字出版平台技术商和数字出版应用系统开发商三类,三者的身份有重合之处。

一是终端设备技术商。数字内容需要借助计算机、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终端设备进行消费,这类设备的开发商、制造商也就成了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主体之一。苹果、亚马逊及汉王等是目前国内外较有名的终端设备技术商。

二是数字出版平台技术商。这类平台技术商在进行数字出版平台技术研发的同时,依靠自身搭建的数字内容发布平台开展数字出版与服务业务。清华同方、Adobe公司等技术商是数字出版平台技术商的典型代表。

三是数字出版应用系统开发商。应用系统开发商面向数字出版的共性应用技术需求,开发诸如数字出版编审校系统、数字出版物投送系统、数字权利管理系统等数字出版应用系统。微软、苹果、北大方正等是此类技术开发商的典型代表。

2.3 产品与服务分销商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对应于传统出版产业中的发行商,是利用数字传播或电子商务平台从事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业务,连接内容与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的数字出版市场主体。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具体又可分为六类。

一是数字出版物批发商。数字出版物虽然大多以零售方式实现销售,但也有从事批发业务的。例如,英格拉姆(Ingram)、贝克·泰勒(Baker & Taylor)、OverDrive等就是著名的电子图书批发商。

二是数字出版单位自营分销商。绝大部分数据库出版商、在线平台出版商等都利用自身平台进行分销,消费者通过网银、支付宝等结算手段直接下载阅读和使用数字出版产品。

三是电子书店。如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店、巴诺的Nook电子书店以及 CourseSmart、eBookpie、FictionWise等电子商务网站,都是从事电子出版物零售业务的专业电子书店-。

nlc202309022212

四是网上书店或实体书店。亚马逊、当当网等网上书店以及新华书店等实体书店也在分销部分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

五是IT服务商。如苹果通过应用商店、谷歌通过“Google One Pass”数字内容付费系统等也参与到电子书销售业务中。

六是电信服务商。由于有着良好的网络平台优势,国内外不少电信服务商纷纷开展电子书等数字出版物销售业务。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在寻求与内容提供商合作,分销数字内容。

3 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功能定位

对处于迅速成长中的数字出版产业而言,明晰产业链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使其分工协作并发挥各自的资源禀赋优势,进而推动产业链建设与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总体而言,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的功能主要是依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分别向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连续追加不同价值,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含量。

3.1 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功能定位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作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源头,肩负着为数字出版提供内容资源及相关服务的重任。数字出版产业的一切活动都以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为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数字出版产业吸引读者、实现产业链价值增值的保证。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主要应体现在内容资源的创新与集成、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控制、产品与服务形态的创新、版权管理与授权四个方面。

第一,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应定位于数字内容资源创新与集成的承担者。一方面,作为出版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内容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内容资源的创新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不竭之源,只有不断提供创新的内容资源,才能保持活力与市场吸引力,赢得市场。另一方面,在数字阅读时代,用户的阅读需求趋于多元化,如何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并向用户传播,以满足其多元化的需求是内容提供商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通过内容资源的不断创新以巩固其在内容资源占有方面的优势,通过对内容资源的集成以形成“规模优势”,就成为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发展模式。盛大文学作为纯数字出版商正是依托其内容资源的创新能力垄断了中国的原创网络文学市场。2010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出版手段演变研讨会”(Tool of Change,TOC )国际讲堂上,盛大文学首席版权官周洪立作为中国代表介绍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整体状况,并分享了盛大文学的经验。而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和龙源期刊等正是以集成型数字出版商的身份参与产业链竞争,并在各自的市场领域独领风骚。

第二,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应作为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控制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战略选择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质量不过硬,小则退货赔钱,大则失去消费者,并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出版产业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播者,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字出版时代,产品与服务的任何质量问题都有可能通过网络贴吧、微博、手机短信等途径被无限放大,并有可能导致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在产业链中败退。因此,提供商要从内容资源策划、组稿、编校、数字化加工等方面加强对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控制,优化质量,增强阅读体验及享受,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增值能力。

第三,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应定位于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的推动者。除了数字内容资源创新,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也是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方面。数字出版产业的产品形态从最初的封装型产品,经历了数据库、电子书、手机出版物等多种形态的变化,并仍在不断丰富当中。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形态的每一次创新,都会带动一批企业的兴起,同时也会造成一批企业的衰亡。例如,网络出版形态的出现使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盛行一时的光盘出版企业逐渐被取代;而像Kindle、iPad等终端阅读设备的出现则强烈地冲击了点读机、学习机等终端市场。因而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只有持续创新产品与服务形态,才能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形态创新可以是基于技术进步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步于从光盘、数据库、电子书到手机出版物等的演变过程;也可以是基于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就同一产品提供不同阅读体验的产品形态。中国出版集团在出版《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时,就独辟蹊径地策划研发了精编版、完整版、加长版、社交版四种形态的电子书同时在大佳网上发行,这是一次很好的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创新的探索。

第四,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应作为数字版权管理与授权的实施者。如果说技术开发商和平台提供商的优势在于技术和平台,分销商的优势在于渠道和客户,毫无疑问,产品与服务提供商的优势在于所掌握的内容资源及建立在内容资源基础上的对于版权的控制权[5]。这是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竞争的根本,为此,其应强化自身在数字版权管理与授权方面的功能定位。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应建立自身的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CMS),并通过数字权利管理技术(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s,DOI)及相关版权追踪技术等手段进行版权保护,实现数字内容的权利管理。同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应通过建立合理的数字版权授权模式、版权授权费用标准、盗版赔偿标准等,强化对数字版权授权的控制。

3.2 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的功能定位

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作为数字出版产业链最初的组建者和推动者,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商作为主导者之一,两者均为数字出版产业链的核心主体。它们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推动了传统出版商的数字化进程。它们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数字出版技术与平台的支持和创新。一方面,数字出版产业是技术与出版实践结合的产物,传统出版商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技术开发商的支持。2011年4月,《三联生活周刊》与CmsTop[6]合作,采用对方的技术方案推出了新改版的《三联生活周刊》在线平台。新平台与旧平台相比,在视觉效果、互动性、使用性能等方面更突出。另一方面,在平台化的驱动下,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平台提供商的支持。数字内容资源的上传与发布、产品及服务的在线消费、生产与消费的联接等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平台提供商的支持。我国的数字学术出版,因为有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这三家平台商的介入和支持,才有了目前 “传统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用户”的较为稳定的产业链形式。因此,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应着重发挥其技术与平台的支持及创新功能。

nlc202309022212

二是产业融合的推动。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是推动IT业与出版业融合的重要力量。其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先发优势和平台优势能够为推动数字出版领域相关产业的融合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首先,为获取内容资源这一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在寻求与传统出版商合作以获得所需内容的过程中,无形中推动了IT业与出版业的融合。其次,作为数字出版产业较早的参与者,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的发展、利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完善产业链功能以加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为此,它们凭借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迫使传统出版商进行数字化转型,并将其纳入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从而实现数字出版产业链结构与功能的完善、产业融合进程的推进。2008年,万方数据与中华医学会旗下的医学类核心期刊合作试水STM在线出版,正是技术商和平台商推动IT业与出版业合作、实现融合的实例。

三是资源生产和市场分销。在数字出版产业链“资源+市场”的二元结构中,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往往以内容提供商身份从事“资源生产”或以分销商身份从事产品的“市场分销”。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在产业链中更多地以集成型数字出版商的身份参与产业链建设。它们借助掌握的技术优势,通过提供出版产品数字化加工技术和服务,以及从事内容资源整合、集成发布等活动实现“资源生产”功能。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商很少单纯地提供平台及相关技术,更多地则是通过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参与产品及服务的分销。近几年,中国出版集团、中南出版集团、盛大文学等纷纷搭建出版、分销一体化平台,新华E店、四川文轩九月网、汉王书城、当当期刊网等则重点打造分销平台,这些都是基于“市场分销”功能定位的考量。

四是用户体验与增值服务的提供。提供用户体验与增值服务,是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重要功能定位。一方面,用户体验、增值服务都需经由一定的技术加以实现。比如,为提高不同终端用户的阅读体验,需通过一定的自适应技术自动生成匹配不同终端屏幕的阅读页面;而信息定制及推送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则需通过相关信息定制技术和信息推送技术加以实现。另一方面,用户体验及增值服务主要通过数字出版平台提供给消费者。比如,爱思唯尔的文献计量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就是通过其ScienceDirect出版平台提供的。由此可见,用户体验与增值服务的提供需要技术开发商和平台提供商的支持,这也是其参与数字出版市场竞争、提高产业链价值增值能力的要求和重要手段。

3.3 产品与服务分销商的功能定位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扮演着内容提供商与消费者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这一功能有利于扩大读者接触面、促进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的销售。“只有吸收尽可能多的经销、零售、营销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机构与个人网站加入进来共同扩散其产品、服务及相关信息,才能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读者和消费者”[7]。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销售的促进。数字出版时代,产品与服务呈爆炸性增长趋势。面对海量的信息产品,仅仅依靠内容提供商进行产品与服务的销售,不仅不利于扩大消费者接触面和市场范围,也不利于内容提供商专注于内容的创新与质量控制等业务活动。这就需要发挥分销商的作用。数字出版分销商往往具备内容提供商所不具备的开展分销活动的条件,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分销经验等,分销商通过资源禀赋能力的发挥,能够促进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的销售。

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促进销售功能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数字出版平台进行分销。这是最常见及便捷地接触消费者、实现销售的分销方式。消费者通过网银、支付宝等在线结算手段,可以随时随地购买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二是通过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媒体分销。部分数字出版产品及服务直接内置于移动终端中,而更多则是通过无线网络在线销售。三是通过网上书店或实体书店分销。

二是资金的及时回收和流转。分销商面对的是产品及服务的最终市场,是实现产品及服务价值的最后一环。分销商需要负责很大一部分的资金回收及流转功能,而资金的及时回笼及正常流转是企业扩大再生产、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传统出版业中,由于普遍采用寄销形式,分销商(即传统出版中的发行商)的结算周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资金很难快速流转。同时,发行商依靠对发行渠道的控制拖欠货款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严重影响了出版社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分销商很少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交易,而是通过网银、支付宝、手机短信等方式结算,分销商除了留下一定比例的销售收入外,交易结束后其余收入随即流入数字出版企业账户中,资金的回收和流转速度较之以往无疑大大提高。

然而,这一过程中需注意支付工具的安全问题以及收入分成问题。支付安全问题关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而收益分成则关乎产业链各方的有效合作,中国移动等身陷分成模式的舆论漩涡正说明了分成问题的重要性。

三是数字出版市场反馈的接收以及与内容提供商、读者间的沟通。虽然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任一主体都不能忽视市场需求,都要接触、了解市场,收集市场信息及反馈。但是,作为接触消费者与市场的“最前线”,分销商无疑要承担更多市场反馈接收功能。分销商必须通过市场辐射力最大程度地收集市场信息及反馈。对此,一方面要与读者积极沟通,了解其需求与喜好;另一方面,则要将市场反馈信息提供给内容提供商,为后者把握市场需求、与读者进行有效沟通架设桥梁,合作解决市场反映的问题,从而促进产品及服务的销售。

四是多媒体数字内容的集成分销。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仅比2010年增长1.6%,较之1999年的60.4%下降不少;与此相反,数字化阅读接触率增长强劲,2011年较之上年增长5.8%,增幅17.7%[8]。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随之而来的则是阅读需求的多媒体趋势,人们更倾向于消费集书、报、刊、影视、音乐等于一体的多媒体产品。这就要求分销商必须集成分销多媒体数字内容,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当当网副总裁易文飞认为:“集成图书、杂志、报纸,甚至音乐和影视的分销平台会成为用户的首选。”[9]淘宝旗下的淘花网就是一家综合性数字内容分销平台,拥有影视、电子书、电子期刊等产品3万余种,依托淘宝网的优势资源为内容提供商和用户打造多方共赢的多媒体数字内容产销平台。

五是数字产品与服务分销解决方案的开发运作。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除了直接分销数字出版产品外,为内容提供商提供分销解决方案也应成为其重要的功能定位。分销解决方案在帮助内容提供商实现数字内容及服务快速分销的同时,促进了行业对市场开发和营销经验的积累。比如,美国英格拉姆数字集团(Ingram Digital iGroup)为各类出版商提供数字仓库存储及分销、移动/无线渠道内容传送及零售等分销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发展。

4 结 语

数字出版产业链上各类主体之间的明确分工与有效协作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产业链主体的缺失,各主体功能定位不明确,都将制约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为此,应努力培育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这三类产业链主体,构建结构完整、明晰的产业链。同时,积极探索各类主体间的协作模式,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明确分工与协调发展。这是促进产业链建设与数字出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明智选择。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5

关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行理论”[1]。该理论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以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后来弗农对产业转移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论”[2]。该理论认为,任何工业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产品技术密集度会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产品生产的区域间转移。牛丸元等应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H—O—S”模型来解释赤松要的“雁行模式”[3]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他认为,雁行模式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描述了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进化过程,其实质反映了比较优势的转移。20世纪 90年代,产业转移理论有了新进展,主要表现在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以及经营学理论的联系日益紧密。

我国的许多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也依此对我国区域空间格局提出了梯度渐进发展的构想;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战略的巨大成功,东部与中西部的区域差异成为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学者们大都倾向促进和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的观点。由于成本和能源压力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应由沿海大城市向乡村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缩小区域差距[3]。胡鞍钢认为,国家应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以降低较高的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利用实际工资差异促使东部比较优势下降的产业向较低工资成本的中西部转移。张宗庆提出,为推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国家要制定相关政策来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来促使其向中西部转移,鼓励东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4]。一些学者研究了产业转移动因[5]、产业区域转移模式[6]、产业区域转移效应[7]、产业区域转移的战略选择与对策[8]。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并没有促进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根据国情,学者们分析了阻碍和减缓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障碍,并提出西部地区并不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了“反梯度转移理论”。王傲兰从我国的经济体制、区域差距和劳动力流动特点等方面分析了阻滞我国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因[9];刘艳从东部产业集群效应角度阐述了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质疑[10];刘茂松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特点提出了“反梯度推移理论”[11];廖才茂提出,后发地区要缩小和消除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要靠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实现跨梯度超越发展[12]。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作为国际产业分工的空间转移模式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但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模式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区位差异、区域差距、产业基础和产业要素流动特点等方面。比较而言,学者们提出的“反梯度推移理论”无疑更贴近我国的国情,但其主张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与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差距甚大,可行性值得怀疑。探讨既结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可行性的西部产业发展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我国产业布局的区域差异分析

产业的地理分布由相对均匀到东部集聚: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建国初的平衡发展模式到改革开放不平衡发展模式。各产业的区域地理分布也由东中西部相对均衡演变成产业东部集聚分布。建国初期,国家基于国防和区域均衡等因素的考虑进行了“三线”建设,对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进行了大规模产业布局,促成了我国东、中、西各区域产业地理分布相对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区域产业发展战略调整为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先天的区位优势结合国家大量的资金和优惠产业政策的投入,加速了东部产业的集聚分布,形成了我国各区域产业地理分布密度由东至西渐低的梯度特点。

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我国产业结构的区域差异特点仍然是随梯度递变(图1),具体表现在:依次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归为一个梯度)、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本区域产业比例递增,第二产业所占本区域产业比例缓慢递减,第三产业所占本区域产业比例递减。按照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论解释,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最低。但是图1的第二产业曲线近似为一条水平直线,说明各地区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差距不明显,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也说明了西部第二产业的部分优势产业赶上或领先全国。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4年,图2同。

区域工业产业梯度:就全国4个经济区工业产值比例来看(图2),东部地区轻工业、中型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例均处于领先地位;东北地区轻工业、中型工业和重工业产值的绝对比例低,但是3个省工业产值与中部6个省相当,表明其相对比例处于第二梯度,尤其是重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高;中部地区轻工业和中型工业的产值略领先于西部,重工业占全国总产值的比例与西部的比较优势明显;西部地区轻工业、中型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例均处于底端,但其与中部的差距甚微。

3 梯度产业逆向转移优化

东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西部地区跨越梯度产业的逆向梯度转移。前者强调现阶段西部地区在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比较优势,忽视了西部地区脆弱的环境承载力;后者考虑到了西部发展的环境因素和区域均衡因素,但却忽视了跨梯度产业布局的现实可行性和产业规模效应。本文在部分接受上述观点后提出:对于大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紧张的资源密集型,西部地区不具备产业优势,不但不能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而且还应鼓励本区域该类产业和生产要素转移到东部;对西部地区历史上布局的中型工业和重工业应以整合和优化为主,继续巩固和增强其竞争力;对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环境优势和国家生态补偿政策,积极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要素和企业进行自身布局。

产业要素成本: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在内外部力量驱动下借助企业的跨区域投资活动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从而使产业在国内不同区域间发生空间转移的过程和现象[13]。劳动力和资源价格的区域差异是产业转移的动因,然而我国劳动力流动和资源输出特点决定了区域产业要素的区域价格差距甚微。东部产业集聚效应、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和便捷的运输条件等因素是边际产业放弃向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这也说明了西部该类产业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与东部产业集聚效应、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和便捷的运输条件等因素相比,缺乏竞争力。这是本文主张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部转移必须考虑产业要素成本的原因。

环境成本: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都远远大于东部地区,保护西部生态安全不仅是西部地区的责任,更是全国的义务。“人地协调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极为重视的部分,片面强调发展传统产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产业发展的“环境成本”是粗放式发展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环境承载力的高低是发展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西部地区不应承接东部传统产业的转移,而应积极把自身的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到环境承载力高的东部地区,把东部的无污染高新科技产业引进来(图3)。

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化的发展模型,也是各国追求的区域发展格局。当前,我国虽然以非均衡发展模式为主导,但统筹区域间的发展也成为和谐发展观的一部分。我国东西部之间产业与要素转移优化示意图是基于该理论提出的理想模式(图3)。把这种理想模式变为现实,图3的“产业政策”将起到核心作用。为了东部的发展和全国生态的安全,西部地区付出了减速发展的代价,把劳动力、资源和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东部,大大提高了东部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东部经济的腾飞。国家应考虑在区域均衡发展下,出台一系列对西部产业的倾斜政策,把东部发展合理的劳动力成本、合理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转移支付到西部,西部则应争取和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发展环保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4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西部优化产业布局的契机

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管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14]。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0个指标项:可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水资源、环境容量、生态系统脆弱性、生态重要性、自然灾害危险性、人口集聚度、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可达性、战略选择。从《纲要》的要求和区划指标可清晰地看出:主体功能区战略是转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平衡经济发展的经济效益和外部“环境成本”,优化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国家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布局的契机。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调整与优化、西部中心城市作为优化开发区的产业升级、西部特色产业优势区域的特色产业布局都是基于优化西部地区人地关系、提升产业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要求,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对产业布局的要求不谋而合。西部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中,重视外部“环境成本”,是考虑全国生态利益的明智之举,但也部分放弃了自身产业的发展。主体功能区的转移支付政策将弥补西部为外部“环境成本”所付出的产业代价,支持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调整和布局。

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调整与优化:建国初期,国家进行“三线”建设在西部布局的工业基地在全国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下降,能源和资源的日益紧张和落后的交通设施,加剧了西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危机。利用主体功能的建设契机,西部应优化和整合优化开发区的西部老工业基地,一方面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引导产业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对已不符合环保要求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向环境承载力高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转移。

西部中心城市作为优化开发区的产业升级:西部中心城市是支撑西部发展的增长极,也是西部环境承载力高、基础设施完善、产业要素配置优化、人口集聚度高和科技教育相对发达的区域,所以现阶段要扩大西部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在优化和布局本地工业的同时,吸引周围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产业和生产要素向符合主体功能区的产业要求进行转移。以西部中心城市为产业发展重心,是统筹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开发模式,也是规模经济效益和全局生态效益的体现。具体的产业布局应在巩固现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谋求产业升级,按照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进行长远布局。近期,以现有产业为支柱,加快高科技产业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培育科技教育氛围,适时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布局;中期,优化和淘汰部分传统产业,继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传统产业与高新产业比重相当的产业发展格局;远期,以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医药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的产业为龙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6

(一) 北洲概况

扬州邗江北洲功能区座落于扬州市邗江区李典镇, 距扬州市区15公里, 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 交通十分便捷。功能区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 有沿江岸线13公里, 其中深水岸线8公里, 浅水岸线5公里, 隔堤向外100米处平均水深-8.3米, 滩面平均宽度约1公里, 平均直高4.5米, 年平均最高水位5.8米, 最低水位2.1米, 适宜船舶制造的滩涂地3万亩。河床稳定、地质良好, 是理想的船舶制造及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和天然良港。功能区邻近长江主航道, 便于试航, 进出安全、快捷, 适合万吨-10万吨级船舶及万吨级以下内河运输船舶的制造、修理。

(二) 交通区位及地理优势

邗江是苏中的重要交通门户, 位于江苏省中部, 长江三角洲腹部, 长江与淮河交汇处。西连南京, 南临长江, 北接淮水, 中贯京杭大运河, 与长江共同构成了中国的黄金水道。328国道、宁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 长江扬州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可直航海外, 拥有万吨级杂货和多功能码头11座, 年吞吐量3000万吨, 企业出口通关手续最长24小时。拥有长江深水岸线8公里, 滩涂4000亩以上, 地质以岩石为主, 当属造船工业的黄金空间。北洲功能区1小时交通圈内分布着200多家船舶以及配套企业, 他们生产的动力装置, 船用夹板机械, 舱室设施, 推卸装置, 集装设配等产品均具国内领先水平, 并对各类配套件有着30亿元左右的市场需求。

(三) 北洲船舶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扬州邗江北洲功能区是扬州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船舶 (重工业) 基地, 区内交通、电力、通讯、用水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一批企业已进园投产。

北洲功能区是扬州邗江船舶产业的集聚地, 拥有宝贵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和优良的投资创业环境。已经吸引了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公司、扬州环洲船用材料有限公司、扬州托尼船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相继落户。

从“大洋现象”拉开造船神话的序曲,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 已发展支柱产业为抓手, 以招商引资为动力, 通过“集聚效应”放大产业优势, 如今, 这一巨大的产业集群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扬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新机遇面前, 扬州造船业还将书写新的工业神话。已形成产销规模过百亿的产业集群, 成为立足扬州、辐射长三角、面向全球的重要船舶重工及配套产业基地之一。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北洲功能区为例

产业集群提供了一个思考、分析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并制定相应政策的新视角。在扬州区域经济体系中, 到处都可以明显地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无论对经济增长, 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 乃至对构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方面, 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法。

(一) 产业集群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 通过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 单位企业只做某一部件, 甚至某一部件的某一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 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船用设备、船舶系统等, 不是由单个主机厂 (总装厂) , 而是由在同一区域的多家厂房, 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不是一家, 而是若干家。此种模式下, 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 容易达到规模经济要求, 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于主机厂, 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 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 如船舱设备、焊割设备等, 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

在北洲地区, 船舶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 并为船舶配套产业的启动提供发展空间。例如, 与大洋配套的环洲船用材料项目现已投资兴建, 占地450亩;正在规划中的管子制造中心等八大船舶配套项目已经启动, 并进入基建阶段。在这一地区1小时交通圈内分布着200多家船舶以及配套企业。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

(二) 促进核心产业加速崛起, 推动区域发展

近年来北洲船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前景看好, 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和发展的“双百亿”产业集群。上万吨、几万吨的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浮船坞等海洋船, 已经取代了几十吨、几百吨的内河船;高附加值的化学品船、油轮、海上石油工作平台等特种船, 取代了“只能挣些辛苦钱”的小驳船;畅销东南亚、欧美等的出口船, 取代了国内船。集聚区内船舶产业预计在2010年实现产值将超过250亿元, 成为江苏中部沿江地区最大的船舶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大洋的崛起带动船舶及配套产业集聚, 壮大北洲产业园的规模和实力。

(三) 产业集群弱化了自然禀赋对竞争力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尽管自然禀赋和生产要素的拥有状况仍然是构成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 但是否能够为企业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以及产业支持体系等, 也是构成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北洲在整体上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但也有局部地区在自然禀赋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 通过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成长出一批具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改善基础设施,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可以摆脱自然禀赋的制约, 培育出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四) 有助于推动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转变

近年来,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呈现出恶性竞争的态势, 特别是引进外资方面, 不论其从属产业和专长, 一概成为各地政府激烈争夺的对象。一些地方推出税收、土地等激励政策, 导致价格信号扭曲, 造成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本应是成本导向的企业投资行为, 在追求地方利益的政府短期行为之干扰下, 影响了产业链的分工协作。通过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可以促使政府走出单一产业和狭小空间的利益局限, 从区域整体竞争格局出发, 考虑如何尽快转变政府的角色定位, 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 将投资重点放在改善产业集群的市场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 实施激励研究开发、教育培训等政策影响和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北洲船舶产业集群科学持续发展面临问题

(一) 船舶配套行业发展滞后, 配套设施本土化率低

船舶配套设施往往占到了船舶总价值的很大一部分, 有些核心设施甚至关系到整条船只的使用。与通州高速发展的造船业相比, 船舶配套行业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 发展相当滞后, 从而导致本土化装船率不高, 关键设备及部件仍然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目前, 船舶配套发展滞后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只有船舶配套实现了本土化, 才能保证造船企业能及时拿到产品, 成本更低。相关人员表示, 现在的情况是有钱买不到东西 (如主机和应急发动机) , 这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准时交船, 而迟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会非常惨重。配套设施本土化率低的问题已经成为北洲船舶产业发展的巨大瓶颈。

(二)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创新意识, 循规蹈矩, 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较多的企业产品的设计图纸多是从国外购买。笔者认为,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主攻产品的科技创新, 还要实现企业管理的创新。此外, 集群内部还需要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 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 银根缩紧, 资金周转难

船企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资金流转问题。部分金融机构将造船业列入高风险行业, 更加严格审查船企融资项目。造船企业融资难度明显增大, 从金融机构获取付款保函出现困难。公司接到的订单都是3年以后的船, 要靠船东的预付款维持资金周转, 如果公司持续接不到新船订单, 资金链断裂, 将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资金流转出现问题, 公司必然要向银行借贷, 这样一来又增加了贷款成本。因此, 在企业风险防范计划中, 预防财务风险是第一位的。

(四) 中小船舶企业陷入“三难”困境

一是接单难。去年1-5月, 沿江中小船舶企业新承接订单40.6万载重吨, 同比下降39%, 上半年造船完工量超过新接订单量, 手持订单总量出现3年来首次下降。二是交船难。3万吨以下散货船和1000TEU以下集装箱船受市场冲击较大, 2008年在手59艘散货船订单中, 有17艘2008年应交付的散货船, 因船东资金短缺而延期交付。去年以来, 共有9艘下水船舶延期交付, 12亿元的订单销售无法实现。1-5月, 沿江中小船企销售19.1亿元, 下降26%。三是融资难。大部分沿江中小船企资金链比较脆弱, 融资和保函困难, 平均资金缺口在3000万左右。

四、关于区域内船舶产业集聚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 适当控制新增船厂投资项目, 优化投资结构

中海运 (江苏) 造船基地、大洋造船、金陵造船等大型造船企业的相继落户, 造船企业在硬件规模上将形成一定基础, 下一步要着重在引进先进造船技术、先进造船软件和技术人员培养上下功夫。适当控制新增船厂投资项目, 严格控制技术落后的小造船项目, 优先扶持技术含量高的大型修造船项目。通过引进外资、民资、上市筹资、海外融资和争取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等方式, 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快具备现代造船技术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技术改造, 提高造船企业整体竞争能力。通过鲜明的投资导向来推动造船企业加快实施现代化造船模式。

(二)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 积极实施科技兴船战略

针对集聚区船舶工业设计、制造工艺相对落后的状况,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计、制造技术进行消化吸收。通过加大科技开发投入, 提高自我研发能力, 加快新船型开发和三大主流船型优化升级步伐, 努力打造一批国际知名品牌, 增强核心竞争力。一是鼓励产、学、研联合, 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科研院所与造船企业组建科技型企业;二是积极与国外设计公司合资合作, 组建合资设计公司, 引进产品开发和制造技术;三是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强化企业主体创新能力。

(三)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船舶行业综合竞争力

从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物流入手, 推进设计、工艺、制造信息集成, 提高船舶工业信息化水平。降低设计成本、采购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 提高现有设施利用效率, 扩大存量资产生产能力。鼓励引进、吸收、应用国外成熟设计系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学习、移植、消化、吸收欧、日、韩等船舶工业发达国家先进管理经验, 促进企业按照现代造船模式要求, 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管理方法, 实现造船技术和管理技术共同提高。建立行业协会, 强化其研究、协调、服务功能, 加强行业自律, 维护行业利益, 建立行业信息、技术等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船舶行业整体水平。

(四) 合理科学规划长江岸线, 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 形成集中度高的船舶工业园

船舶产业是我市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我市沿江开发的重头戏, 必须加强规划控制和政策引导。由于长江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为杜绝无序占用岸线资源和恶意圈地现象, 给沿江船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预留空间, 应及时制定船舶产业长江岸线利用规划。该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船舶园区规划、水利控制规划等相衔接, 充分考虑城市饮用水、南水北调、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 符合科学性、集约性、持续性、前瞻性等要求。为提高岸线利用率, 各船舶园区引进造船项目必须放眼长远, 提高投资强度。同时利用国家即将出台的船舶生产许可证制度, 清理整顿园区内现有小造船企业, 为重点造船项目腾出空间。

(五) 推动船舶配套产业发展, 培育船舶配套产品市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办好太平洋船舶配套产业基地。引进一批船舶动力设备及配件制造、船用电子设备、甲板机械、系泊设备、分段制造、船用阀门、船用泵等配套项目, 以及船用钢材切割配送、管子加工配送、电缆切割配送、船用油漆配送等船舶物流类项目, 提高高端产品、成套设备比重, 形成船舶制造与船舶配套相互协同, 区域配件市场与全国船舶产业全面对接的船舶制造工业体系。鼓励、引导一些规模小、基础设施简陋、生产能力弱的船舶修造企业, 转移投资方向, 积极加入到发展船舶配套业的行列。已有一定基础的船舶配套产品生产企业, 加快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 建立与市场影响力大的重点造船企业间的多方合作机制以及与其它配套企业间的联合发展机制,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不断完善国际资质认证和全球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配套服务能力。通过“贴牌”、联合经营等途径, 加速产业链延伸和产业积聚, 提高同产品多船型辐射率, 加快对外扩张的步伐, 努力实现优势产品的系列化、规模化、现代化。加强引导, 鼓励支持具有一定规模、资本积累较雄厚、技术力量较强、装备设施较为先进的机械加工生产企业, 以合资、合作、嫁接或技术改造等形式, 积极向生产船舶配套件如船用艉轴、中间轴、舱室机械及零配件等方向拓展, 不断提高船舶配套产品本土设备装船率和竞争力。

(六) 规范中小造船企业, 强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长江内河航运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河船舶制造同样拥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通过国家即将出台的造船生产许可证制度和国家“十一五”航道标准化改造等契机, 监督中小造船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生产技术条件、管理要求进行企业改造, 海事部门加强船舶检验, 禁止低质量造船, 同时规划、环保、水利等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划定禁止造船区域, 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储备生产技术条件开发标准化船型, 抓住未来市场需求, 做精做专中小造船企业。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 提高造船企业安全防范意识, 保障造船业健康发展。

(七) 加大生产经营信贷融资支持

各相关银行对船舶企业在建船舶和有效合同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要确保按期到位;对船东推迟接船的, 要适当给予船舶企业贷款展期支持;对信誉良好的船东和船舶企业要及时开具付款和还款保函。加强银企合作, 对在建船舶实行抵押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船舶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加快建立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 帮助大型船舶企业集团和其他骨干造船企业稳定现有出口船舶订单。

五、小结

综上, 本文通过对北洲功能区产业集群现状的分析, 剖析了其跨越式发展及在经济危机中依然实现盈利的深层原因, 并结合实际情况, 为其在合理快速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区域产业集群现象不是偶然, 而是中小企业乃至大型企业寻求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寻求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时机, 区内企业应吸取教训, 早作准备, 立足长远, 以顺利应对即将来临的升级浪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已占有重要地位。扬州作为苏中崛起的核心部分, 经济发展尤为关键, 而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其重要出路。本文以产业集聚相关理论为依托, 结合课题组在扬州北洲船舶产业基地实地调研及在邗江区相关政府部门的访谈资料, 分析了集聚区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产业集群,船舶,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孙东升.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经济研究参考, 2005, (69) .

[2]晁毓山.船舶工业振兴规划破解船企三大难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9.

[3]国务院2009年通过出台.船舶工业振兴规划.

[4]扬州市政府.扬州市船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7

一、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是明确产业定位和特色。高端产业范围很广, 涵盖服务业到制造业及其他多个产业, 每一个园区在高端园区发展什么行业, 在这个园区发展产业链的哪个部分, 是上游还是下游, 囊括了了很多方面。从电子城园区来说, 主要是发展通信产业。北电网络、安捷伦、ABB等设备制造公司以及三星、索爱、爱立信等电子产业知名公司都在这个区域内, 聚集氛围比较高, 因此, 高端产业与产业定位、产业特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是要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形势、大背景下融入整个区域。谈到科技发展, 包括研发创新服务外包发展、近期的金融危机或者说全球经济放缓等问题, 必然会影响到各功能区的发展, 特别是对高端产业的影响会非常大。

前几年在全球经济整个融合的时期, 有人曾说开放的程度和融合的程度不够, 金融产品也不是很发达, 但是现在看来, 恰恰是这些缺陷, 使整个国内金融行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相对小些。但毕竟我们处在发展中阶段, 特别是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正处于发展提升阶段, 其产业结构也正在调整, 与全球融合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要有自己的特色, 但就金融行业为而言, 要发展就必须与全球融合。

发生金融危机之后, 目前对大企业影响虽然还不是很大, 但还是存在着潜在危机。我们在开发过程中感觉到, 去年银行主动为我们提供贷款, 而今年整个贷款都在收缩。可以看到整个园区的发展、高端产业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或者说区域经济之间的关联度还是很高的。在这种形势下, 园区应发展什么样的特色产业, 从园区高端产业定位的角度来说, 是需要考虑的。

三是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一定要形成产业集群优势。电子城西区的望京园区发展对电子行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和产业聚集度有很大关系。北电、摩托罗拉, 爱立信、索爱、三星、西门子, 相关软件企业、通信行业也陆续入驻, 使得该地区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由于大企业的聚集, 产业链下游企业也在引进国内自主创新的企业, 3G产业以及和3G产业相关的中小企业, 这对于产业发展的氛围、产业环境非常有利。高端产业的发展, 不仅仅是几个高端大企业的聚集, 也是产业生态环境的形成。

四是创造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是政府服务环境, 另一方面是市场服务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主要是政策的支撑和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特别是在国内, 如何简化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手续, 提高服务效率, 让企业感觉到便利, 是政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市场服务环境来说, 政府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市场服务环境与区域规划是相互关联的, 像C B D区域, 更多的是以国贸为中心形成的商贸区, 其中政府在产业方面也做了相应规划和引导;像中关村园区, 也需要政府先合理规划区域, 一方面要考虑环境配套, 另一方面就是要考虑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我们说主导产业聚集是形成特色的要素, 目前电子城园区整体通信产业占60%—7 0%, 未来还会继续发展, 园区还有一些其他产业, 比如生物技术, 他们具有先进的装备、设计、研发和制造, 这使园区的持续发展既形成了主导产业的特色, 又增强了园区的抗风险和抗冲击的能力。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强, 园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就会更强。

二、高端产业园区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是电子城园区对周边的作用。目前, 望京高科技园区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 (1) 开发的带动。高科技园区位于城乡结合部, 我们有很多园区都是征用的农村土地, 一方面加快了周边区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 (2) 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大企业入驻后, 对周边公交的需求强烈了, 目前, 该园区有两条地铁线都将陆续启动, 这对园区的发展很有帮助, 对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有带动作用。

二是产业带动作用。一方面是产业链的延伸, 产业延伸和区域周边要有一些衔接。电子城西区和北区区域总共不到6平方公里, 电子城园区12.8平方公里, 其中一部分已经建成, 主要产业是符合高端产业要求的, 包括研发中心、总部基地、结算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制造业都要向周边地区扩展, 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研发。我们和临空经济区在产业方面有很紧密的联系, 很多制造业基地在顺义及周边区域, 对产业链发展具有一定带动作用。另外相关配套产业, 如服务业、投、融资服务机构对高科技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三是配套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商务、商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必然带动一些物业、餐饮、住宅等行业的发展。比如望京地区这两年的住宅区, 特别是房价涨幅和产业互动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白领希望在周边工作, 上班便利, 因此, 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经常询问园区的建设速度。产业和住宅又必然带来文化教育产业的改善, 所以我认为配套服务业对区域发展也具有一定带动作用。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8

按照国家国土功能区划战略布局, 大小兴安岭区划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限制开发地区, 省委、省政府提出建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经济区, 为伊春市的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 即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和生态系统特征来划分生态区, 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 在生态、亚区基础上再根据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环境问题来划分生态功能区。

1. 建设生态功能区的重要性。

小兴安岭位于我省东北部, 北起伊勒呼里山, 南临松花江, 蜿蜒于黑龙江中段南面, 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 松花江、黑龙江的支流源头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建设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 全力推进生态建设的战略举措;是发挥森林独特生态功能作用, 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必然选择;是保护、恢复区内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发挥其生态功能, 遏止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迫切要求, 对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 功能区对农业的意义。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00亿公斤, 商品率70%以上, 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10%、33%。在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小兴安岭山脉及森林植被抵御着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旱风的侵袭, 使太平洋暖湿气流在此涡旋, 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营造了适宜的农业生产环境, 是中国重要商品粮、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 对维护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生态和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功能区对工业的意义。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 是中国重点国有林区和林产工业基地, 全市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 有林地面积310.3万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2.3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84.2%。据测定, 生态功能区内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 573万吨。森林的固碳作用为生产和生活减排起到了净化环境作用, 降低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 减缓了区域经济减排的巨大压力, 提高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也为黑龙江省工业总量增加创造了发展空间。

二、伊春市产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重要的国有林区, 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由于长期的过量采伐, 可采林木资源濒临枯竭, 加上林区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林区逐步陷入了森林可采资源危机、森工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 对林区经济活动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伊春市主要产业包括木材生产、营林生产、农业、冶金建材业、运输业、通讯业和木材精深加工、生态畜牧业、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北药业等“优势特色产业”。木材生产、营林生产以及木材精深加工等林业产业是伊春市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 林木资源的锐减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致使大部分森工企业职工工资多年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06年伊春林区职工人均月工资仅有310元左右, 仅为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的40%左右[1]。企业资金缺乏, 国家拨款有限, 导致历史欠账太多。

三、伊春市产业转型困境及原因

1. 政企合一体制阻碍产业转型。国有林区森工企业从建

设初期即承担起办社会的职能。国有森林资源名义上归中央管, 但人事权利和经济利益却在地方和企业。政企合一体制在国有林区开发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政企合一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2]。林业企业既要承担政府性开支, 还要支付内部职工工资, 导致企业经营效益逐年下降, 财务核算上出现巨大亏损额, 失去了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缺乏市场竞争力, 致使职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森工企业经济危困, 造成国有林区发展方向的迷惘。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缓慢。

尽管《黑龙江省伊春市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依据试点单位与承包人签订的林地承包合同, 向承包人核发国有林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但具有法律效力的《国有林地承包经营权证》还没有发放, 林权制度改革缺乏法律制度的外部保证;伊春国有林区林权改革总体上是顺利平稳的, 但林权改革整体推进缓慢。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是林业的一次深层次和根本性改革,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支持。而林地管理制度、采伐制度、资产评估制度、金融服务体系等林权改革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商业银行无法依据林地经营权证、林木所有权证进行抵押贷款;职工群众大都在观望, 影响其进一步投入积极性。

3. 产业转型资金筹措不足。

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 伊春城市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不受重视, 服务意识淡薄, 也没有形成能够吸引要素集聚的投资环境。随着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枯竭以及森林保护计划天保工程的重育轻伐, 林区城市财力薄弱, 日常维持都非常困难, 产业转型更是举步维艰[4]。伊春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时代背景下完成, 其依靠主导资源产业的企业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有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通过财政渠道划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这种状况有了很大变化, 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已从主要依靠财政逐渐转变为主要依靠银行。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大部分企业实际上只能依靠贷款而发展, 除了银行贷款这一渠道外, 其他的融资渠道融资能力非常有限, 从区位条件来看, 伊春地处东北山区, 虽有沿边之利, 但却远离中原市场及经济发达地区, 国境线对面亦是经济欠发达的俄远东地区, 市场狭小, 信息不畅, 经济流量少, 不易于形成经济要素的集聚。

四、对策和建议

我们要充分基于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基础上, 结合伊春产业独有的特色和产业现状, 实现伊春林区产业的转型, 更进一步的促进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1. 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 促进林区经济转型。

一是完善项目库建设,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重点支持的接续替代产业、节能减排、对俄经贸合作项目以及基础设施等项目, 做好项目的谋划和储备。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经济转型。重点抓好林都机场、兴安湖水库、西钢技改工程、西林区铅冶炼、浩水改造、高速公路、农村公路、风电水电和生态旅游景区景点等建设项目。三是利用好国家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 认真汇集、筛选和上报符合贷款投放范围的重大项目。采取捆绑式运作, 使项目达到贷款要求。积极争取国家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四是组织好项目的实施。对已确立的重大项目实行分工责任制和督办反馈机制, 对重大项目建设目标实行细化分解, 落实责任, 做到一个项目一个班子, 一套人马一个方案, 务求取得实效。

2. 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因地制宜”的要求, 抓住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有利机遇, 大力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 在充分考虑环境可承载力的前提下, 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科学有序地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绿色能源、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化工及矿产开发、木材精深加工和生物产业等接续替代产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以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和建设旅游经济强市为目标, 以“中国森林之都———伊春”为整体形象, 以“森林避暑养生度假”为主打产品, 坚持“生态优先, 整体开发,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的原则, 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 打造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精品, 发展综合型旅游和特色旅游, 全面启动小兴安岭风景观光道建设, 着力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景观、森林景观和度假景区, 在巩固夏季旅游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我市森林、冰雪、河流等旅游资源, 大力开发秋冬季旅游产品, 谋划林都影视娱乐城项目, 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

3. 加大投入, 提供转型动力。

林业投入不足是制约林区产业转型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家应给予高度重视。提供有力支持。首先, 中央财政拨款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应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力度, 广辟以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为主的森林经营专项补贴资金渠道, 建立资金扶持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发展林业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其次, 金融机构应积极改善金融服务, 在已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区, 探索开办各项林业贷款业务。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 在合适的条件下, 尽量减轻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努力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市场体系, 帮助林区尽快解危脱困[4]。

参考文献

[1]伊春市统计局.2006年伊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tj.yc.gov.cn/tjgb/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2, 2007-02-28.

[2]张志达, 满益群, 刘永红.国有林区政企合一改革及相关政策问题——关于大兴安岭和伊春的调研报告[R], 2008.

[3]刘力刚, 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高技术产业功能区 篇9

【关键词】水功能区监测;连续流动分析技术;问题;实验;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之下,水利建设事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日益关键。可以说,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程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完善的同时,生态环境的构建问题被摆在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地位。城市化的建设发展不得以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水环境作为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体与基础,应当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据此,在水环境构建及发展进程当中所推进并逐步形成的水功能区划管理作用之下,如何不断提升水功能区监测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确保整个水环境的安全稳定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那么,现阶段水功能区监测存在着怎样的问题?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有着怎样的应用优势?水功能区监测如何实现与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融合呢?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以上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1.现阶段水功能区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方面的问题:为及时且更加全面的掌握整个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状况,强化以水功能区为整体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政府相关部分需要持续推进有关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简单来说,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之下,整个水环境系统中的功能区监测工作需要做到全面化覆盖、持续化覆盖以及频率化覆盖。这也就是说,对于水环境这一整体而言,水功能区监测数量以及监测频率正呈现出較为显著的发展趋势,这对于水功能区监测实验室有关水样分析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相关水质部分所面临的分析工作压力也不断提升,这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手工监测方式已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水功能区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所制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针对各项污染物指标监测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与系统的要求。能够充分满足以上监测要求的分析方法大多操作复杂且耗时问题严重,与此同时其对于水样分析试剂的消耗问题尤为严重,在试样分析过程当中所生成并向外直接排放的各类废液对对于整个水环境而言是极为不利的。换句话来说,在水样分析工作量持续加大的现实形势作用之下,怎样快速、准确且低消耗的针对水样试剂进行系统分析,已成为水质监测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

2.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概述

从理论上来说,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是一种微量溶液效率自动分析技术。其从本质上来说是微量溶液效率分析的一种。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关键在于以多种差异性模式的组合为依据,以一种表现出多通道的蠕动泵装置作为动力提供依据,以管道系统为载体,确保水样试剂能够在管路系统当中参与整个连续流动反应,并自动进入检测器当中进行实时状态检测。与此同时,连续流动分析技术所支持的软件系统也能够针对实时状态检测所得出的各类监测数据信息进行高效的分析与处理,最大限度的确保整个分析技术对于样品监测试剂的高效、灵活、精确以及低消耗综合化处理,这也正是水功能区监测实验室自动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与发展趋势。基于大量的实践研究,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将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引入水功能区监测工作当中不仅极为显著的提高了整个水功能监测的工作效率,且有效控制并缓解了传统分析技术在样品试剂分析过程中给整个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与危害,值得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

3.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在水功能区监测中的实验及结果分析

笔者现以SKALAR 连续流动分析仪对水功能区监测中水中氰化物含量指标的监测分析为例,针对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在水功能区监测工作中的运用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我们知道:氰化物作为现阶段已探明物质元素中具有剧毒性质的一种化和性物质,其能够在与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相结合的过程当中生成一种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元素,人自身的身体机能会在吸收这种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元素的过程当中丧失氧气传递的能力,从而导致人体因缺氧发生窒息,给人体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现阶段技术条件支持之下,有关水功能监测区中水中氰化物含量的监测分析技术主要为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相关机构部门所认可的标准氰化物含量监测技术。然而这种技术在监测数据精确性及及时性方面的缺失使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连续流动分析技术在监测氰化物含量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精确性、真实性以及连续性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笔者现对其做详细分析与阐述。

(1)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监测水功能区水中氰化物含量的原理分析。水体样品能够在特定的化学流路中发生一定的反应行为,依照分光光度法对样品中的氰化物含量进行系统分析与测定。

(2)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监测水功能区水中氰化物含量的一般步骤分析。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配置相应的工作曲线,按照0、5、10、30、50、70以及100μg /L取值方式对标准溶液浓度进行划分与配置;其次,开启相应仪器设备,将其调整至Flow Access 操作系统当中,并设定好有关氰化物的进样时间、冲洗时间以及浓度曲线,自动转入曲线观测界面当中。

(3)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监测水功能区水中氰化物含量的结果分析。观察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所测定工作曲线的相关系达到了0.9995 以上且监测仪器所测定的氰化物最低检出浓度上限为3μg/L,检测结果符合相应质量标准规范。与此同时,SKALAR 连续流动分析仪在检测水体样品的过程当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可回收性。对比传统意义上的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监测结果可以发现,两种分析技术下监测结果的偏差率始终控制在0~3.3%范围之内,与国标检测方法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值得大范围推广与应用。

4.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水利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换句话来说,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程度。水功能区检测作为确保整个水利建设事业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应当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本文针对水功能区监测中连续流动分析技术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丁卫东.王中平.赵颖等.水质分段法优化河流监测断面及其在水功能区达标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06):4-7.

[2]毛学文.王进.河流水功能区动态纳污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水利.2004.(03):30-32.

[3]付铭韬.蟒河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及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J].人民黄河.2011.33.(07):64-66.

[4]王方清.吴国平.刘江壁等.建立长江流域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几点思考[J].人民长江.2010.41.(15):19-22.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功能研究 篇10

1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早已不再局限于理念, 当代的文化创意是能够带动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据统计, 英国近十年的整体经济增长为70%, 而创意产业增长则达到93%。在美国, 创意经济则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 2001年仅核心版权产业一项就为美国国民经济贡献了5 351亿美元。由此可见, 创意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 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支柱性产业。2005~2009年,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9.7%的速率增长。2006年, 仅12月北京市10个挂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入驻企业4 687家, 其中1 101家企业容纳89.5万从业人员, 这一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益占全市GDP的10.3%。2007年, 北京市从业人员增加了10万, 集聚企业总数6 000余家, 实现营业收入478亿元。至2009年,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总计5万余家, 并实现增加值1 489.9亿元, 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2.3%。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增长显示出其潜在的上升空间, 每年巨大的效益充分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不仅为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覆盖了更多的企业, 为其创造了深度发展的契机。

北京作为我国内地创意产业的“元老”, 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以北京为核心辐射周边”的创业集群雏形。以文艺演出、古玩艺术、广播影视为主的首都创意文化逐步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 并为所在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在飞速发展中, 北京市以其雄厚的整体实力成为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示范性城市。丰富的资源种类和巨大的经济效益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优势, 并吸引了诸多的投资目光。目前北京已经形成21个市级集聚区, 随着社会资本的大量投入与政府支持力度的提高, 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辐射状发展的趋势。以北京中关村文化产业园为先导基地, 逐渐建立起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北京798艺术区等10个文化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不但带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 更成为北京与其他省市合作的源泉。以影视为例, 2004年中国票房超过1亿元的3部电影就是由北京华谊兄弟等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映艺娱乐等合作拍摄。北京为香港创意人才提供了足够的市场, 同时香港为北京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 双方互利互赢。200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主办的“北京国际文化创意联盟”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80多家创意产业机构、组织、单位等成为联盟成员, 并在国际、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25个城市设立理事单位, 为北京及中国其他城市发展文化创意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2008奥运会期间, 北京紫禁城影视公司就与香港合拍以奥运为题材的电影, 香港特区投资了集商务休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可以看出, 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式发展在促进城市中心结构布局变化的同时集聚了大批创意型人才。

2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在效益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尤其是与英、美等国家相比,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大的不足。

2.1 创新力量不足

虽然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在国民经济中确立起支柱地位, 但创意产业的发展却存在一定的障碍, 创新力量不足。近年来, 以北京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园区大力强调辐射发展, 集聚多家企业入驻园区, 并建立起与其他省市之间的相互合作, 逐步形成了一个网络型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基点。然而国家政策的支持并没有为创意产业创新成果带来显著的改善, 产品种类依旧滞后于其他国家。日内瓦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专利统计数据显示, 2005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45 111件, 日本25 415件, 德国15 870件, 而同年我国的专利数目则为2 452件。相比之下, 我国的创新力量远远不足。

2.2 发展速度缓慢

首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产业园区, 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关村科技园区雍和园等, 但这些园区并没有带来与之规模相适应的效益。据统计, 创意产业每天能够为世界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 同时以5%的速度上升, 显然首都创意产业额仅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据悉, 英国伦敦2001年的创意产业总产值就达到210亿英镑, 占英国创意产业总产出的1/4;创意产业人均总产值约为2 500英镑, 约为英国创意人均总产值的2倍。而2000年伦敦创业产业的从业人员就达到52.5万。相比之下, 我国首都创意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 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3 工业化不成熟

由于创意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我国人口较多, 各省市、地区发展不均衡, 创意产业成果难以广泛推广。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 人均GDP为1 000~5 000美元时, 制造业、加工业、传统服务业是国内经济的主要支撑;当人均GDP为5 000~10 000美元时, 科技创新、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仍处于人均GDP为1 000~3 000美元的阶段, 尚未形成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基础, 首都经济虽能支持区域内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 但难以与其他城市进行相当规模的交流与合作。

2.4 同向化竞争激烈

在美国, 各创意产业之间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创新性的特征, 产业种类繁多, 因此并不会形成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一直以来, 我国大力支持创意产业的发展, 并提出多种优惠政策, 但很多地区并不以实际发展为基础盲目跟风, 忽略自身特色的挖掘与优势发挥, 这样不但阻碍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对创意产业结构形成压力。

3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发展的对策

3.1 发掘创新人才

文化创意其宗旨在于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则是通过一定载体表现出创新能力, 并将之转化为经济实现的载体。经济发展最终要依靠知识的推动, 创新则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心力量。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 人才是创意产业的根本, 创新力是其发展的原动力。唯有大力引进创新人才, 培育创新精神, 不断积累创新知识才能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发达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其优先项目, 在美国有超过30所学校开设艺术管理专业, 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产业经营、管理者。人才的引进必定会带来创新力量的强大, 最终会使产业种类趋向多元化, 形成适宜各地区自身条件的创意产业, 构建起稳定的产业结构。这样才能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补, 例如东部与西部产业之间的合作, 或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相互借鉴等。这样不但会减轻产业发展的压力, 同时还可促进其网络式的辐射发展。

3.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知识的开发, 创意活动的开展、产业规模的形成均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否则将无法形成成熟的产业。同时, 知识产权的保护能够打击知识侵权行为, 有效保护创新者的利益不受损害, 使创新产业人享有知识带来的回报。如此一来, 不仅保证了创新者的自身利益, 同时还会激发其他人的创新思想,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建立完整的司法保护机制势在必行。

3.3 建立良好的产业基础

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多重基础的支持和保护。随着消费者观念的增强, 文化消费将成为消费的主要构成, 北京文化产业的理念已经初步形成, 但其他地区的文化消费落后必将制约首都的发展, 在“孤立”式进展的情况下, 首都创意产业也无法向外推广, 难以形成一条跨省的发展链。同时创意产业依赖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在知识产权保护、金融、通讯、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保护伞, 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要带领其他城市逐步形成产业基础, 为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基础和物质保障。

摘要:近年来,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全世界广泛兴起, 并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今, 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体现国家、企业实力的标准, 文化创意产业是继高新技术之后的经济新发展。阐述了首都创意文化的发展现状并对辐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辐射功能,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一钒.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关联效应分析[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0.

上一篇:职场真人秀节目下一篇:我国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