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

2024-06-18

高技术(精选12篇)

高技术 篇1

1 相关文献回顾

自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以来,技术溢出就被认为对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技术溢出的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课题。技术溢出包括区域内、区域间和国际间技术溢出。目前较多的研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基本集中在国际间技术溢出,即FDI的技术溢出。而针对区域内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还很少。

在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表明大体上同行业企业的聚集对于成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重要,而产业集群对于吸引新型产业更重要。因此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吸引新的产业,而专业化环境对维持产业的持续发展更重要[1]。由于各自区域自身不同特点,不同区域的技术溢出的大小和显著性有一定差异,但是通过一些发达国家高技术行业的研究表明,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集群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都较为显著[2,3,4]。

R&D具有双重效用,它不仅加快企业的创新,而且提升企业学习和利用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加剧产业集群内的竞争[5]。在对R&D投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学者们较多地区分不同类别的R&D投入来进行研究,但都认为自身的R&D支出对吸收能力和技术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Werner Bonte[6]发现公共R&D支出基本上没有产业间的溢出效应,而私营R&D投入对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作用。在高科技领域公共R&D支出应对私营R&D投入有促进作用。Higon实证显示产业内R&D和产业间R&D投入对于提高生产率有显著影响,而国际间R&D投入影响不显著。另外还有很多学者从人力资本角度研究技术溢出,一般把人力资本作为影响产业吸收能力的变量,认为人力资本是技术溢出发生的基础。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间技术溢出的相关实证研究还较少,宁军明[7]检验31个省份27个工业部门的增长如何受地区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和地方竞争的影响,结论表明专业化和多样化不是对立的,专业化是区域内某一产业部门的特征,多样化是整个地区的特征,地方产业中的不同专业化水平与地区的多样化程度是能够很好结合起来的。同时李进[8]利用中国29个省份制造业的横截面数据,结合空间地理因素分析研究了本地以及相邻地区不同形式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创新活动的作用。尹静和平新乔[9]根据Jaffe的技术溢出研究思路,以中国各行业在各地区的R&D投入状况来构建区域问的技术相似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我国各省之间技术溢出情况。张永林和蔡虹[10]利用长三角区域各省数据,计算了以技术存量度量的技术溢出效果,得出了研发投资与技术存量正相关的结论。

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对于区域内产业技术溢出的机理及其实证研究较少,其方法基本上是将研究对象的产出作为因变量,将其它的考查因素视为解释变量,并通过考察各项回归系数的变化来描述技术溢出。

2 研究框架及模型说明

2.1 基本计量模型

本文以索洛经济增长核算模型为基础,借鉴Feldman 和 Audretsch(1999)、Paci 和 Usai(2000)等分析技术溢出的回归方法。

假定一个行业的产出方Y=Af(K,L) (1)

其中,KL分别代表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A代表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不仅与自身技术投入有关,也与外部技术溢出和市场环境有关。

因此行业产出方程(1)可以写为:Y=A(T,S,E)f(K,L) (2)

其中T是自身技术投入,S是技术溢出的影响变量,E为市场环境变量。

若从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考察,由TFP=Y/(αK+βL),这时

TFP=A(T,S,E) (3)

将(2)式两边取对数,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的基本回归方程

lnTFPt=Ct+αtΤlnTt+αtSlntElnEt+εt (4)

其中,αtΤtStE分别为行业自身技术投入、外部技术溢出和市场环境变量的弹性系数。

2.2 相关变量的选择

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最终反映在行业技术能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上。本文采用基于DEA方法的Mla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算行业TFP,并且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的变化(EC)和技术进步(TC)来进一步细致的考察技术溢出通过何种机制影响行业TFP的变动。

行业自身的技术投入(T)主要反映在研发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其中经费投入可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RER),即R&D经费投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值来表示,而人力资本投入则用行业拥有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在就业人数的比例(SCENR)来表示。

本文从其它行业的产品创新所导致的模仿创新、人力资本间的交流学习和研发活动导致的知识共享三个方面引发的外部技术溢出来考察。其中其它行业的产品创新所引发的技术溢出可用其它行业的新产品产值来(NPSVO)表示,人力资本间的交流所引发的技术溢出可用其它行业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SCENO)来表示,而对于研发活动的技术溢出,由于技术研发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基于研发活动的知识共享应该使用市场研发经费投入存量(REOS)来表示。本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永续盘存法,首先计算各个行业的研发投入存量(RDS),行业 的R&D存量可以表示为:

PDSit=(1-δ)RDSit-1+RDit (5)

其中,RDSit为第i个行业在t年的知识存量,RDit为第i个行业在t年的R&D支出,δ为折旧率,Goto and Suzuki[11]研究发现R&D投入的折旧系数取值在15%至25%之间,另外Harhoff[12]研究发现折旧系数的具体取值对研究结论影响并不大,因此本文假设δ取值为20%。

采用Griliches(1979)所提出的方法计算各行业的期初R&D存量:

RDSit=(1-δ)RDSit-1+RDit (6)

其中gi为行业iR&D经费投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由行业iR&D经费投入的数据年增长率的几何平均得到。

对于R&D经费投入的价格指数,综合比较不同学者所构造的研发投入价格指数[13,14],借鉴朱平芳和徐伟民[15]的方法使用研发投入价格指数(RDPI)为:

RDPI=0.55CPI+0.45FPI (7)

其中,CPI为消费者价格指数,FPI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由此得到本文使用的研发投入价格指数。

最后,某一行业可利用的市场知识存量以高技术产业内其它行业的研发投入存量之和来表示,即:

REΟSit=j=1RDSjt(8)

由于技术溢出的形成需要双方的互动才能实现,因此技术溢出不仅受到溢出主体和受体的影响,还受到市场环境的约束。一般认为企业的聚集和市场竞争都有利于技术溢出的形成。企业的聚集有助于技术在企业之间流动,获取创新思想的机会增加,同时企业的研发合作能有效的降低研发风险,而市场竞争扩大了创新企业和模仿企业间的利润差距,激励企业更多的技术投入,这一方面增加了市场的技术存量,另一方面提高了自身技术水平,加强吸收外部技术溢出的能力。

行业内企业的聚集可以用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PS)来反映,即:PSit=empit/empt,其中empit为第i个行业在t年的就业人数,empt为高技术产业各个行业在t年的总体的就业人数。

各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CI)采用HendersonTodd[16]、Higon等学者的方法,市场竞争度指数(CI)=行业内企业数量(nf)/行业的就业人数(emp)。

3 数据说明及实证分析

3.1 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研究对象为北京高技术产业。为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2-2008年各期北京市的相关数据。

(1)北京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的2002-2007年TFP、EC、TC的估计。

使用基于DEA方法Malmquist指数方法常用来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它不但可以分析不同时期决策单元的效率演化,而且可以将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以找出它们各自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以北京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历年的实际产值为产出变量,实际的资产存量、年平均就业人数作为投入变量,在可变规模报酬条件下,利用投入导向型的DEA模型估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即各行业的相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以及相对技术效率变化(EC)与技术进步(TC)的增长率。下表1列出了各行业的指数测算结果:

整体而言,北京高技术产业5大行业中医药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1.022)最高,其次为航空航天制造业(0.99),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最低(0.884)。从Malmquist分解指数来看,5个行业的技术进步(TC)的平均增长率要高于技术效率(EC)的平均增长率,这说明北京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在估计技术溢出对行业TFP的影响,均假定2000年相应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1。其它各变量的数据都是使用相关价格指数处理后的实际数据。

(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要寻找行业技术能力与自身投入、外部技术溢出之间的稳定关系,这就要求实证变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在进行协整检验前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平稳检验。

2003年,Im、Pesaran和Shin建立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W检验,该检验不仅允许残差项存在序列相关,而且还允许各纵剖面时间序列具有不同的动态行为和残差方差。因此本研究选择IPS检验方法来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在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条件下,根据实际统计量 值与面板数据单位根过程检验的临界值相比较,得出所检验统计量是否平稳的结论。

从单位根检验结果(表2)显示,所有变量均不能拒绝非平稳的原假设,也就是说所有变量均为一阶非平稳过程。因此,利用kao残差面板协整检验以确定设定变量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

检验结果(表3)显示,本文研究的模型所使用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变量与所考察的影响变量之间均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也就是说本文研究模型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3.2 实证结果分析

基于模型(4)及相关变量的选择,本文选取北京高技术产业2000-2007年数据进行实证。首先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采用常用的协方差检验方法进行面板数据模型类型判断,本文适合固定效应模型(拟合结果如表4)。由于不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隐含同质数据的假设,它只能提供系统的综合结论,而不能反应行业间一一对应的具体关系,因此,本文结合OLS方程组对高技术各行业间的具体技术溢出关系进行研究。选取行业间的时序数据进行一一回归,得到一个技术溢出对各行业TFP影响作用的回归矩阵(表5)。

注:***表示在1%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下显著。下同。

(1)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行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PS)对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均衡发展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它对技术进步的回归系数为正,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市场竞争有利于技术效率的提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但是它们对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可见北京高技术产业集群效应和行业聚集效应尚未充分的体现出来。

北京高技术产业总体上技术溢出效应还不是很显著。不能仅仅因为北京科技教育资源密集或者中关村园区企业多就简单认为这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在制度建设、商业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各个方面完善与协调。虽然北京的R&D强度接近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高技术产品竞争力却较弱,说明北京只是拥有科技资源比较优势,只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才能真正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

(2)北京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在不考虑行业间交互作用时,行业自身研发强度的提高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但是在考虑行业间的交互作用后,自身研发投入强度对行业技术能力的作用的显著性减弱。这正说明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受到相关各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合交互作用检验结果分析,行业自身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通过模仿其它行业的新产品创新成果强化了行业间的技术溢出,进而提高行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模仿创新对于技术进步的促进没有显著影响。根据北京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实际上北京地区2000~2008年专利授予量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总授予量的70%。可见北京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主要还在于模仿创新。

(3)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的增加有利于吸收其它行业研发活动的技术溢出。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相反,行业拥有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在不考虑行业间交互作用时,其对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在考虑行业间的交互作用后,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对行业技术能力有显著的溢出影响,行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有利于提升对市场技术知识存量溢出的吸收能力。

(4)北京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技术知识存量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外部技术溢出对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技术进步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研发投入。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可以给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技术环境,引导企业的研发投入导向,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的基础上,若自身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溢出也就失去了作用力。

注:此表为高技术行业间一一对应分析,每两个交叉表格中的值分别表示相应的基于新产品创新、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交流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其中对角线括号中的符号表示相应行业市场环境的影响。

从行业间的回归分析发现:(1)对于技术溢出的市场环境的回归结果显示,五大行业除了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是受专业化环境影响外,其它均受行业间溢出效应的影响,这与面板数据模型的结果相吻合,表明了多样化环境有利于高技术行业的发展。(2)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受到其它行业的研发投入的技术溢出效应显著影响。因为医疗设备和仪器仪表的制造是为其它行业的应用服务的,因此其它行业的需求当然对其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3)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也是基础性行业,但是在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已经相当的普及了,因此相对它对于其它行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是那么的显著,只能对技术效率的提升一定的影响。这也可以从上表的行业间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但是其受医药制造业的人力资本投入的影响显著。(4)电子及通信制造业受其它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是电子通讯行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对其它几个行业都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电子通讯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比较显著,事实上,电子及通信制造业迅速发展是北京高技术产业的特点,这说明电子通讯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其它行业的进步有较大的影响和辐射能力。(5)航空航天制造业主要受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和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的影响,但是它对于其它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有限。因为航空航天业是一个高尖端的综合应用行业,主要靠其它各个行业的支撑,其成果虽然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影响,但是它对其它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影响力却有限。(6)医药制造业受电子及通信制造业新产品创新的滞后影响。同时它的研发投入对于其它行业有较大影响。综合看来,计算机和电子通讯等基础性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受自身研发投入的影响,但是对其它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而其它高端的应用性行业受其它行业的技术投入的溢出效应影响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北京高技术产业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的聚集和产业集群效应对于技术溢出没有显著作用。②自身研发投入强度对于行业技术进步有决定性作用,同时研发投入能够强化行业间产品创新的技术溢出,进而提高行业的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③行业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有利于提升对市场技术知识存量溢出的吸收能力。④基于行业间的新产品模仿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有显著作用,而对行业技术进步作用不显著。⑤技术溢出主要通过影响技术效率的变化来影响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相对较小。⑥高技术产业中偏基础性行业对其它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较大,而其它高端的应用性行业受其它行业的技术投入的溢出效应影响较大。

基于本文所得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培育一批有一定市场控制力的大型企业,建立企业间、行业间的技术联盟,强化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发展中国家无论经济水平还是技术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有其瓶颈和风险,要实现高技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必须依靠自身力量,通过企业间的并购、联合或者建立联盟来增强高技术企业间的技术联系与交流,以强化技术溢出,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充分重视自主研发,提高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企业的重要特点,技术研发是高技术企业的战略核心。在制定R&D投入策略时,应充分重视R&D投入效率,在自主研发与模仿创新之间的权衡。

自主研发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技术产业建立初期,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学习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代工生产和模仿创新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但是为了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实现自身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跨国公司对其关键核心技术是进行严密的控制的。要实现真正的技术赶超,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当然,自主创新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技术吸收、消化,通过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来实现,而加大自主研发的强度,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吸收能力,也是走向自主创新必经的一个积累过程。

(3)提高企业及相关机构技术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高级技术研发队伍,以加强人力资本的交流与流动的技术溢出效应。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主要还是技术学习和模仿创新,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首先,应鼓励跨国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跨国企业研发机构或国外研发机构的研发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其次,加强企业研发人员与研究所、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这在提高企业的研究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得机构研究者的成果更快地市场化,实现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的结合。第三,北京作为我国高技术研发中心,应当更加的开放和国际化,适当引进世界各国优秀技术人才,支持有能力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建立分公司时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环境,实现新形式的技术溢出。

(4)促进高技术产业各行业间的均衡发展,加强各行业间的协调与发展规划。电子及通信制造业是北京高技术产业的主要支柱,其行业产值一直占据北京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然而,由生产率测算和实证结果发现,电子及通信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在5大行业中并不高,适当均衡化的行业发展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业整体的技术效率。这也有利于加快高技术产业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和高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以强化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高技术 篇2

高技术永远买不来 篇3

7月17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西安企业时。再次向我们强调了这个真正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道理。这既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警醒。

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参观了运用高技术开发钛及钛合金稀有金属材料、新型金属多孔材料后,温家宝总理说:“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要永远记着,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

一种精神,跨越了46年的光阴,时代背景已经迥然不同,但在今天,它代表的内涵和当初别无二致: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24日,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短短6年内,中国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一跃而成世界上少数几个说话有分量的世界强国之一。

“两弹一星”出现在中国遭受内忧外患的最严峻时期。当时,内有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外有前苏联大规模军事入侵的威胁,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正是一代航天人的奋发图强,顽强拼搏,义无反顾地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才取得了令中华民族自豪、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精神,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高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理念的真实写照。

今天,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相同的课题之时,中国的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全球热议“中美共治”和Chinamerica(中美国)的时候,中国的GDP总量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外贸大国,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制造工厂”。

曾经为先人拥有的一道道荣耀的光环,在几百年之后再度闪现在中国人的头顶,我们固然可以为此骄傲和欢欣,但冷静下来细想,中国真的受到平等对待,真正足够强大了吗?

没有,完全没有!

中国加入了WTO,可我们至今未迎来平等、公正和无歧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我们仍遭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自冷战时期开始的管制和贸易禁运,脱胎于“巴黎统筹委员会”(其宗旨是限制西方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的《瓦森纳协定》仍像一道“铁幕”,把我们隔绝于世界大舞台。我们在先进材料技术、材料处理技术、半导体技术、卫星技术、电信和信息安全技术、传感与激光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和核反应堆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均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因为管制,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业同国际先进水平有2~3代的差距,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0年左右;因为管制,中目不能购买西方国家制造的卫星,中国的卫星技术落后美国、欧洲至少10年;因为管制,中国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才缓慢起步,落后美欧30多年;因为管制,以色列出口中国的预警机技术被美国叫停……

一系列的技术管制,极大地妨碍了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升级。所以,我们被迫以8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我们被迫“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来发展民族汽车产业;我们被迫每年花上百亿美元进口美国优质大豆来榨取食用油;我们被迫用上亿的廉价劳动力为别人代工制造。

现在想来,我们应该感谢苹果公司,感谢乔布斯,是他们的超级暴利让中国不再沉醉于“世界制造工厂”的虚幻。在国外售价499美元的苹果iPhone手机,留给中国代工企业的利润不到2美元。这岂非一个天大的讽刺?

讽刺过后是刺痛,它刺醒了我们:“世界制造工厂”,不是一顶多么光彩的帽子。当国人欣欣然戴上它时。轻视创新和研发、环境污染、不合理使用劳动力等发达国家弃之如敝屣的弊端,在中国已俯拾皆是,而且触目惊心,而“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换不来技术,换不来财富,更换不来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安全。

中央早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肾迫性,也早就喊出了“创新立国”的口号。胡锦涛总书记在基层考察调研时,所到之处无不反复强调创新、再三叮嘱创新。今天,温家宝总理又提醒我们:“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应该独立自主地向着“世界研发中心”的目标迈进,独立自主地牢牢占据产业链高端,大力倡导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用标准,彻底摆脱“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技术依赖怪圈。

“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美国顶尖智库兰德公司在30年前所发的警示,与我们今天的呼唤如出一辙。

曾几何时,“拿来主义”和“山寨风”在中国盛行一时,但惨痛的历史和现实的教训都已经证明,在以核心竞争力论国家输赢成败的当今世界,高技术拿不来,也买不来。

高技术 篇4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与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虽仅次于美国位于世界第二位,但是其产业增加值占产业总值的比例以及R&D经费内部支出所占的比例却远小于其他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技术投入和转化的效率方面仍有很大不足。

之所以如此,笔者认为科技投入要素之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以及对科技活动的影响与贡献等基础层面的关键问题尚未被清晰厘清,乃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无论是作为目标主体的企业,还是科技政策的制定者,均没有明确地将技术投入作为一个系统要素来加以看待,而是一味地强调科技投入系统本身的内在静态功能,从而忽视了它作为一个大的复杂系统中的一部分所固有的特殊性。关于R&D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1,2,3,4]。近年来,我国学者也愈发关注这一问题,如朱春奎[5]运用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认为R&D投入构成其经济增长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李明智、王娅莉[6]利用1995—200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数据,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王立平[7]运用SAR分析模型对现阶段我国高校R&D与高技术产业R&D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高等院校对于高技术产业的知识溢出是正向的、显著的,但溢出程度较低。范乡、骆峤嵘[8]利用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发现,我国产业和经济增长率对R&D投入增量具有显著的Granger影响。张顺[9]考察了我国1978—2000年产业和经济增长与R&D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证明R&D投入增加推动了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增长。李雪峰[10]根据对中国1978—2001年的统计数据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和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入的贡献。刘俊杰,傅毓维[11]运用DEA方法,从综合有效性、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收益三方面对全国30个省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吴延兵[12]通过分析国内技术引进与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差异性,发现国外技术引进对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国内技术引进对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不是很显著。同时还发现,我国自主研发的吸收能力较低,阻碍了对引进技术的学习和消化进而影响了生产率增长。孙敬水、岳牡娟[13]从我国R&D活动三大主体角度出发,利用1998—2006数据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实证研究。

上述学者仅从单个技术投入要素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鲜有学者从技术转移链的视角来衡量技术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以及诸投入要素在促进产业和经济增长中重要性的差异。近年来,“技术链”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关于技术投入活动的认识视域,不少学者把后者置于“技术链”角度研究技术投入要素的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笔者拟在提出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链理论的基础之上,筛选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技术投入产出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通过结构方程对所阐述理论进行假设验证,并对其中关键指标与产出间关系作计量分析以衡量要素贡献率,最后给出以期改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绩效的相关建议。

2 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链的提出

笔者认为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链是指在企业生产中所存在的一条由技术基础研发、专利发明形成、企业技术购买、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新产品形成、新技术的大规模使用等环节组成的链条,对其具体发展过程归纳总结为以下四个环节:

(1)技术转移第一环节:技术研发

技术转移的第一个环节起源于a点,一项技术的产生,或源于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或源于市场的新需求。a点发生的地点一般都在企业的研发机构、科研机构或者大学实验室。而b点是技术转移第一个环节的终点,技术在b点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形成技术发明或者技术专利。

(2)技术转移第二环节:技术转移

技术转移的第二个环节,从b点到c点。在b点形成的技术发明和专利,并不能立即应用投入到生产当中去。而是在技术转移中介的推动下,专利和发明在一定的地域内进行转移和传播。学术界目前关于技术转移这一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如何推动产学研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地区间的技术转移和其中介的作用,以及通过产业转移带动技术转移等。

(3)技术转移第三环节:技术转化

技术转移链的第三个环节,从c点到d点。企业购买了专利或者发明,或者从自身的研发部门转移了新的技术,要经过反复试验及调试,才能应用于新产品当中,在这个阶段,企业要投入大量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新产品消化,吸收和改造资金以及大量的科研人员。

(4)技术转移第四环节:技术扩散

技术转移的第四个环节,从d点到e点,主要是指一项技术从在一个企业内应用,逐步发展到整个行业中的应用,即技术大规模扩散阶段。这一阶段与产业链结合较为紧密,一些处于行业内的垄断地位的企业,通过业务外包等手段,将部分技术转移到产业内;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往往通过购买成熟技术以及与大企业合作等方式,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最终,一项新产品的技术被应用于产业内的大批企业,形成产业内的整体升级改造。

3 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基于上述对高技术产业链的各阶段及其投入产出分析,构建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结构方程模型,将技术研发投入系统、技术研发产出系统、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系统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中不同阶段的3个潜变量。各子系统的科技资源投入强度及相互间衔接配合的运行效果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出情况,因此,将高技术产业的最终产出作为第4个潜变量。为对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中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进行检验,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技术研发投入系统的R&D投入强度对技术研发产出系统的中间成果产出水平具有正向直接影响;H2:技术研发产出系统的中间成果产出水平对于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系统的R&D投入强度具有正向直接影响;H3: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系统的R&D投入强度对于高技术产业的最终产出水平具有正向直接影响。

在基于上文对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式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与相关领域的部分专家的进行了深度访谈,选取建立了合适的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各潜变量的衡量指标,如表1所示:

续上表

本文所设计调查问卷首先简要介绍了技术转移链的相关内容。被调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技术转移链的前提下,结合所处行业的实际情况就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的具体划分,为所列举的各阶段投入指标打分。问卷打分设计借鉴了Likert五点量表,对每一题项进行计分统计,方法为:5分表示调查者认为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某子系统中的某一要素最重要,1分则恰相反。问卷的发放采用邮寄、电子邮件,电话询问以及调查人员走访发放等多种方式,调查对象涵盖北京、深圳、上海、合肥、南京等城市200多家高技术企业的研发人员,40多家实验室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十多所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层以及数十家技术中介机构的领导层。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1833份,有效回收率达91.65%。样本的主要人口特征如表2。

3.1 问卷设计的信度分析

为确保问卷设计的可靠与稳定性,需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Likert量表中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是Cronbach's Alpha系数。一般认为,Cronbach's Alpha系数大于0.6对于一般探索性分析即为可接受的。通过SPSS 17.0软件对本文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技术研发投入阶段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41,技术研发产出阶段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11,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阶段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44,产业产出阶段潜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90,模型整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29,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6,说明问卷内部的一致性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3.2 样本问卷指标的均值方差结果分析

对1833份有效问卷进行初步的指标均值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结果可知,在研发投入的第一阶段中,受访者普遍认为,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R&D中科技活动人员和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的重要程度,较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内部支出要高,说明在整个链系统运行的上游研发投入环节中,科技人员的重要性仍要大于资金的投入。在第二阶段中,受访者认为衡量研发产出的三个指标中,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重要程度相当,因为前者代表了研发机构的总体投入产出能力,而后者代表了企业实际能够掌握并实际投入应用的专属科技资源优势,而专利批准数由于在实现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故重要性次之。而在技术消化及转化的第三阶段中,由权重系数结果来看,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依次为受访者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指标,说明到了对于上游技术消化和改造的链的末端,企业在对于新品研发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已经成为了最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最终产出方面,结合大多受访者观点认为最能代表产出水平的应为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

3.3 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对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进行研究,对根据前文分析预设的各子系统因子与其选取指标间的关系需要进行验证,从而确保各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各子系统。通常采用的拟合度指标包括χ2、DF、RMSEA、CFI和TLI,指标的拟合原则为,RMSEA应小于或等于0.08,CFI和TLI应大于0.90以上。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阶段潜变量的拟合情况相对最优,χ2=26.037,DF=14,RMSEA=0.035,CFI=0.999,TLI=0.969;技术研发产出阶段潜变量的拟合情况相对最劣,χ2=8.536,DF=2,RMSEA=0.068,CFI=0.92,TLI=0.903。模型中各子系统潜变量均达到识别要求,说明各潜变量因子与指标间关系均能够通过验证性因子检验,各指标能较合理地反映因子信息,可以进一步对模型作拟合检验。

3.4 模型拟合检验与评价

运用Amos 7.0软件将1833份有效样本数据带入建立的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模型中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各个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观测变量和潜变量之间的因子负荷,其标准化路径结果如图2:

说明:x11-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x12-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x13-R&D经费内部支出;x14-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x15-R&D中科技活动人员;x16-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21-专利申请数;x22-专利批准数;x23-拥有发明专利数;x31-企业科技活动人员;x32-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x33-技术引进经费支出;x34-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x35-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x36-技术改造经费支出;x37-消化吸收经费支出;y1-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y2-高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y3-高技术产业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根据拟合得到的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结构模型,对个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模型参数估计值,见表4:

从得到的模型路径系数估计值可知,技术研发投入阶段、技术研发产出阶段、技术消化吸收及转化阶段和产业产出阶段四者之间形成的链路径系数均为正,且P值都具有显著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假设验证结果: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进行模型拟合,笔者上文提出的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链系统模型的理论假设得到了初步验证,下文将进一步利用此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运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4 技术要素投入贡献率计量分析

在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链完成结构方程检验之后,我们甄选出上文分析所得,高技术产业中重要程度较高的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人/年)、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万元)、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万元)、消化吸收经费支出(万元)和拥有发明专利数(项)作为投入指标,以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万元)作为反映技术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的主要产出评价指标。在这里,我们假设技术投入和新产品产值间的滞后时间为一年,由此构建多元回归方程模型,求解贡献率。计算过程为:假设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值分别为x1,x2,x3,x4,x5。

构建方程:y=b0+b1x1+b2x2+b3x3+b4x4+b5x5+e

其中b0为回归常数,bk(k=1,2,3,4,5)为回归参数,e是随机误差。

佐证数据使用的是高技术统计年鉴1996~2010年数据,以一年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滞后期,通过代入1996—2008年的技术投入要素,与1997—2009年的新产品产值比较。以SPSS16.0为工具,对计算结果进行整理后,舍去R值不符合标准的2个产业,结果如下:

由表6可以看出,20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投入要素贡献率,各行业之间差别较大。一些技术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如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新产品开发支出等,呈现的是负值,但这些要素均是二次研发阶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在行业内对五种技术投入要素进行比较,发现拥有发明专利数指标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的技术投入要素,说明企业在第二阶段的进行科技资源投入时,第一阶段创新成果的质量高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上文所提出的高技术产业中技术转移链的协整性。鉴于此,我们应在加大自主技术创新力度的同时,注意调整技术产业链各阶段之间,以及每一阶段内诸项技术投入要素的最优配比,以达到科技资源使用的效率最优和产业的集约增长。由表7结果可知,东、中、西部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投入要素贡献率亦存在较明显差异,相关区域有关部门在考虑引进新的高技术产业时,可以通过行业间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比较,并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情况和战略纲要,选择适合发展的产业。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本文构建模型与指标体系,结合高技术产业相关专家及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结构方程验证得到,高技术产业运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纵向技术转移链式特征,技术创新从研发产出,消化吸收与改造到最终实现产业化获得经济效益,从结构方程路径系数可以看出,上下游衔接十分紧密,任一环节技术要素投入效率的高低对于整体高技术产业链的都会起到促进或制约效应。针对不同行业情况,合理优化配置高技术产业中的技术投入要素配比关系,是实现高技术产业高效集约发展的关键。

(2)通过高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内技术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比较,可以看出各技术投入要素的贡献程度根据行业特点不同而千差万别。如医药制造业与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故整个产业链中各环节技术投入要素的投入对最终的产出都有较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等国家高度垄断行业,因其技术研发与创新多集中于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中,故企业内部的技术投入要素贡献水平偏低。电子通信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贡献率较高,说明上游的科技创新水平仍然是在电子行业内的关键竞争力所在。

(3)通过我国三大区域高技术产业间技术投入要素贡献率的比较,发现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贡献率最低,说明东部地区的R&D人员投入已超出所需过于饱和,单体效率偏低。而新产品开发经费及改造经费支出方面,东部地区要素贡献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这主要取决于地方科技底蕴基础不同。西部地区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要素贡献率高于东、中两区域,说明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在产业链下游的技术产业化阶段效率较高。三大区域中发明专利数的贡献率都居于首位,说明专利数的保有量还是衔接高技术产业整体链运行的最关键因素。

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建议在今后相关的政策选择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优化产业技术投入要素配比,提高使用效率。高技术产业科技投入效率的本质,依然是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高技术产业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其成长过程就是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并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得发展的过程。高技术产业技术要素投入的多寡,即是对有限资源投入模式的选择问题。了解高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技术投入贡献的理想配比,可以有的放矢,调整不同阶段各项技术投入要素配置,对产业链运行整合凝练,达到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最优。

(2)强化区域间技术转移和经验学习,促进均衡发展。介于地域、中介机构和知识产权等等各种原因,高技术产业每年都有诸多专利与发明成果未能应用于技术的二次研发阶段,造成了上游科技资源的浪费,对于仍处在基础研发薄弱的中国来说极为可惜。因此应引导政府相关部门,重视技术成果产业化阶段中的科技成果转移,健全完善法律保护制度和配套措施,在市场经济下最大程度促进科技成果在区域间的转移与扩散,最终实现整个高技术产业内新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例如北京市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和经验的传播,以及安徽省医药制造业的快速提升技术效率的方法,都值得地方政府借鉴学习。

军事高技术1教案 篇5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共同学习军事高技术的有关问题。其意义是因为大家已年满18岁,作为一个国家公民,具有相应的公民权利和义务。其中之一就是保卫国家的义务。我国是义务兵役制。因而每个人都有兵役义务。因为同学们学习任务重,所以免除了这个义务,通过国防教育的形式,给大家补上这一课。在有些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和台湾,所有的男青年都要服兵役,在以色列,所以的男女青年都要服兵役。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用于战争,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当跨入21世纪的人类正在积极适应这种巨大的变化的时候,知识经济、知识军事又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历史舞台。科学技术不知停息的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使得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得不及时学习当代高技术的发展变化、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最新应用,深入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作战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

本课属于讲座性质,知识点较分散,不像我们高中的课程那个具有连续性和逻辑性。同学们只是面上了解,对讲到的定义、概念基本原理、分类有初步的理解,开阔知识面。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还可以阅读教材,读一些课外读物。为了使大家能对军事高技术和高技术局部战争有一个简要的系统了解,今天的课主要内容是现代科学技术与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性能。

首先给大家讲一讲现代科学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关系问题

(一)科学技术含义

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统一体。科学与技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科学侧重于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观察、确定、描述、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则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主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二者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取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比如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方面一直遥遥领先的美国,利用与其它国家的技术差,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竞争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套用在军事上,也可以说科技技术就是第一战斗力。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阔步向世界科技大国迈进。

(二)高技术的基本概念

高技术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显然,高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代表着当代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现代高技术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6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其中信息技术群是核心,新材料技术群是基础,新能源技术群为动力,生物技术群是发展的微观方向,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是发展的宏观方向。从高技术的含义不难看出,高技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技术的具体内容将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三)军事高技术

军事高技术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即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关于军事高技术的地位作用,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首先,当代军事高 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或者说当代高技术主要产生于军事高技术并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尽管高技术有军用和民用之分,但大量的高技术都具有军用和民用相结合的特征,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分界线,而且无论某项高技术是否来源于军事领域,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安全的需要,都会尽可能地把它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人类目前发现或发明的重大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已用于军事或者具有军事应用的潜力。其次,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巨大的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军事高技术不但能用于开发研制战术技术性能更优异的新一代武器装备,甚至促使原理、结构或杀伤破坏机理全新的新概念武器,而且还能用于现有武器装备的改进,使其发挥更大的效能。

由于军事高技术是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所以对军事高技术的领域可以采用高技术的分类方法,将军事高技术相应地划分为六大领域。但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从军事高技术应用的角度来划分,现代军事高技术的主要领域有:侦察监视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电子战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武器、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技术,此外还有正在探索和研究中的新概念武器与新技术(如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军用机器人、反装备武器等)。

第一讲 侦察监视技术装备

侦察监视技术装备是军队获取情报的主要工具,对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取得作战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根据侦察监视技术装备使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地(水)面、水下、空中和空间四个侦察系统。

1、可见光侦察

2、红外侦察

夜视装备是人眼夜间观察的助视器,能将非可视的目标信息转化为可被人或技术装备所感知的信息的传感装置。它能扩展人眼在低能见度环境中的视觉能力,能使武器系统或指挥、控制系统在低照度条件下更有效地发挥瞄准、火控、制导或监视功能。根据夜视器材是否需配用人工照明光源,可以将其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两大类。被动式夜视器材根据吸收目标信号的种类不同又分为四类,一是吸收目标反射夜天自然光的微光夜视仪、微光电视等,二是吸收目标自身热辐射的各种热像仪、红外电视等,三是吸收目标反射夜天自然光和发射红外光的微光照相机,四是吸收目标自身微波辐射的毫米波成像系统、被动式合成孔径微波雷达等。主动式夜视器材根据自身发出信号种类的不同又分为五类,一是发出近红外光照明目标的红外夜视仪、近红外照相机,二是发出红外激光扫瞄目标的激光雷达,三是发出紫外光照明目标的紫外电视,四是发出红外信标的敌我识别器,五是用化学红外光的红外照明弹(与其它观瞄器材配用)等。由于主动式红外夜视装备自身向外辐射红外线,易被敌方发现,故在战场上有被淘汰的危险,目前夜视装备中常用的有微光夜视仪和热成像仪。

微光夜视仪的核心部件是像增强器,我们知道,夜间的黑暗有相对的,在夜间往往还有星光、月光等夜天光的存在,它们能使我们模糊地发现近距离内的物体,而微光夜视仪正是利用这些夜天光,使照度很低的夜天光增强为照度较大的光信号,从而人眼能较为清晰地感受到较远处目标的存在。微光夜视仪的观察距离一般分为发现距离、识别距离和看清距离三类,由于人的生理条件、心理素质、文化水平、技术等主观因素和星光、月光和大气的能见度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仪器功能的发挥,所以其性能的评定也较为模糊。当前,微光夜视仪在星光下对人员的极限视距大约在1000米左右。对坦克等大型目标在月光下的发现距离最大可达5800米左右,星光下发现距离约为4000米。微光像增强器件的优点是不需冷却,高可靠性,更生动的图像和较低的成本。但它通常不能透过雾或烟进行观察,且观察距离有限,容易受伪装的迷惑,并依赖夜天环境光线照明,不能在“全黑”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热成像仪是靠吸收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成像的,如一辆坦克的温度与它所停放在路面的温度是不同的,位于坦克附近的人员所发出的热辐射与坦克也是不同的,这些差异反映在热成像仪上就是它们的“热图”是不同的。由此可见,热成像仪是通过对物体温差的探测来“看”物体的。这也就决定了它具备很强的优越性:可以昼夜使用,不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全黑”的环境中,它都能对有温差的目标成像;在某种程度上能穿透烟、雾进行观察并且作用距离远;可以发现军事人员与车辆活动过后又撤离的地区;可以揭露各种军事伪装,“透过”伪装网看清目标等等。正是因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诸多优点,它在战略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对洲际导弹的探测、识别、跟踪,定向能拦截武器的瞄准,导弹的制导,空对地遥感、监视,大气层内、外核爆炸的探测等。

3、雷达侦察

雷达是利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性来发现目标和测定目标状态(距离、高度、方位角和运动速度)的一种侦察设备。是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的缩写。雷达侦察的原理是:雷达上的发射机发出电磁波以光速向外界传播,这些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目标(如飞机、舰艇等)后,就会被这些物体反射回来一部分而被雷达上的接收机所接收,雷达就会根据回收信号的方向和时间测定目标的方向和位置,并且可以根据这些信号的变化确定目标的运用速度。雷达侦察具有探测距离远、测定目标速度快、精度高,能全天候使用的优点,在战场上应用十分广泛,是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侦察装备。雷达的种类繁多,按工作方式通常分为两类,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连续的,称为连续波雷达;另一类发射的雷达波是间歇的,称为脉冲雷达,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脉冲雷达。按雷达的任务用途不同可分为四类,一是用于警戒和引导的雷达,如对空情报雷达、对海警戒雷达、机载预警雷达、超视距雷达、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等;二是用于武器控制的雷达,如炮瞄雷达、导弹制导雷达、鱼雷攻击雷达、机载截击雷达、机载轰炸雷达、末制导雷达、弹道导弹跟踪雷达等;三是用于侦察的雷达,如战场侦察雷达、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活动目标侦察校射雷达、侦察与地形显示雷达等;四是用于航行保障的雷达,如航行雷达、航海雷达、地形跟随与地物回避雷达、着陆雷达、着舰雷达等。

通常多部雷达组成网络共同工作,以共享情报信息,提高情报收集和处理能力。

4、电子侦察

无线电通信侦察装备主要用来截获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和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配置、使用情况及其战术技术性能,以判明敌人的编成、部署、指挥关系和行动企图。无线电通信侦察装备主要有无线电接收机和无线电测向仪两类。使用上述装备具有侦察距离远,速度快,工作隐蔽,受环境、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小的特点。

预警机是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的简称,通常由载机和监视雷达、数据处理、数据显示与控制、敌我识别、通信、导航和无源探测等7个电子系统组成,具有低空性能好、监视范围大、生存能力强、指挥控制能力强和灵活机动等特点,能够集预警、指挥、控制、通信功能于一体,起到活动雷达站和空中指挥中心的作用。预警机在现代战争制空权的争夺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预警机是美国的E-3A预警机。目前世界上近20个国家和地区装备和研制的预警机有十几种,服役的约有300架,其中80%是美国生产的研制,美国装备的占世界的55%,俄罗斯生产的占10%。

有人驾驶侦察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设计的侦察机,如美国的OV-1莫霍克战场侦察机、TR-战场侦察机、U-

2、SR-71战略侦察机、P-3C反潜巡逻机等,专门设计的侦察机机载侦察设备多、侦察容量大、侦察精确度高,这类侦察机有的飞行速度很快,有的飞得很高,有的采用了隐身技术,其生存能力都比较强,但其研制技术复杂,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另一类是由各型飞机改装的侦察机,由轰炸机和运输机改装的一般具有装机容量大、侦察能力强、航程远和留空时间长等特点,主要执行战略、战役侦察任 务,如美国的RC-135、E-3A等;由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改装的战术侦察机则是数量很多,如前苏联的MIG-25R等。此外国外几乎所有的先进战斗机都可以外挂侦察吊舱以执行侦察任务,如F-16可以配挂RedBaron侦察吊舱。

无人驾驶侦察机uav, unmanned air vehicle.是受地面人员控制的一种飞行器。它与有人驾驶侦察机相比有更多的优点,如成本低、体积小、起飞方式机动灵活(可用卡车运到没有机场的地方起飞,可装进运输机空运至前线发射)、红外辐射小、不易被击落、可执行危险性较大的任务等特点。但无人加强侦察机需要有很多人维护,操作复杂,地面与飞机的通信和飞机的线路易受到电波的干扰和地形的影响,所以它只能与有人加强侦察机互为补充而不能取而代之。无人机被美军广泛运用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阿富汗曾发现有拉登的踪迹,实施打击时拉登已转移,未来无人机的发展趋势是发展为无人侦察战斗机。美国的全球鹰、捕食者无人机,以色列的搜索者无人机,搜索者1992年成为以军正式装备,机长5.15米,机高1.16米,翼展7.2米,起飞重量372公斤,携带载荷任务公斤。动力是一台功率为26千瓦的发动机。巡航速度102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876米,最大航程25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4小时。用于实时监控,火炮校正,战场损伤评估,通信中继等。由无人机、侦察控制系统、发射和加收站,地面数据和中继终端等组成。可轮式起飞,也可以气压动力弹射起飞或火箭助推起飞。俄罗斯的探测器1、2、3型无人机,长13米,高5米,翼展16米,最大有效载荷1500千克,飞行高度1.4-1.6万米。能持续飞行18小时,航速300公里/小时。设备有侦察雷达和为电视及通讯信号提供中继的设备。

侦察直升机进行战场侦察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直升机能在狭小的场地(如林中空地、市内广场、舰艇甲板等)上起降,能紧靠指挥员及司令部驻扎,便于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侦察,能在很低的高度(距地面10-15米,距海面1米)上实施侦察,且飞行速度不大,有利于对地面进行更细致、更准确的观察,从而提高了所获情报的可靠性;能够悬停于空中,便于从已方区域对整个战术纵深内的活动目标进行监视。

5、多光谱侦察

6、声学侦察

水下侦察设备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水声探测设备和非声探测设备。目前水下侦察装备的主要部分是水声探测设备,包括声纳、水下噪声测量仪、声线轨迹仪、声纳测试仪、弹道轨迹测试仪、水下准直定位测试仪、声速仪、波浪仪等,这些装备通常被装在潜艇、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岸防潜警戒系统中,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水下侦察网。非声探测设备主要有磁探仪、红外线探测仪、低能见度电视等、废气探测仪、探潜电视、探潜雷达、温度梯度仪和正在研制阶段的水下激光等。其中声纳是最主要、最典型的水声探测设备。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

声纳工作时主要利用水声传播特性对水中目标进行传感探测,用于搜索、测定、识别和跟踪潜艇和其他水下及水面目标,根据声纳是否向外界辐射声波,声纳可分为主动式声纳和被动式声纳。主动式声纳又称回声声纳,其工作原理有些类似于雷达,它自身向水中辐射声波,当声波在水中遇到目标时,一部分声能被反射回来且被声纳吸收,声纳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后就可以侦察到目标的情况了。主动式声纳的优点是不但可以探测有声的运动的目标,而且还可以探测静止的无声的目标,探测距离远,可探测60公里远的水面舰艇;但主动式声纳主动向外辐射信号,易被敌方侦听而暴露自己,且探测距离短。被动式声纳又称噪声声纳,当水中、水面目标在航行中会发出机械噪声时,被动式声纳就能接收到这些噪声,并根据这些噪声来判断目标的状态。被动式声纳主要搜索来自目标的声波,其特点是隐蔽性、保密性好,识别目标的能力强,侦察距离远,但不能测出目标距离,也不能侦察静止的无声目标。可探测20公里远的水面舰艇。拖曳 声纳探测距离达100公里。声纳可以被装配在水面舰艇、潜艇、反潜直升机或巡逻机上,也可以固定地设置在近岸海域。

降低声响是潜艇的一项重要战术指标,包括发动机、螺旋浆、人员走动,撞击等声音,在水中都能传得很远。试验证明,降低辐射噪声6分贝时,可使敌方被动声纳作用距离降低50%。减少反射强度10分贝时,可降低敌方主动声纳作用距离70%,提高本舰声纳的作用距离100%,从而大大提高了舰艇在水下的隐蔽性。潜艇表面加装消声瓦,覆盖消声涂层。噪声水平可降到90分贝以下。近几年反映潜艇战的电影有《U-571》、《追击红色十月号》等。反潜直升机的工作主要是靠声纳浮标。

7、传感器侦察

地面传感器是指能对地面目标运动所引起的电磁、磁、声、地面震动和红外辐射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探测,并把这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它作为20世纪60年代出现并投入战场使用的一种辅助性战术侦察器材,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埋伏、易于伪装等特点,可用飞机空投、火炮发射,或人工埋设到交通线上和敌人可能入侵的地段,用来执行预警、目标搜索、目标监视等项任务。地面传感器通常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其工作过程是:运动目标所产生的地面震动波、声响、红外辐射、电磁或磁能等被探测器所测量,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由信号处理放大和处理,送入发射机进行调制后发射出去,由设在远处的接收机接收、解调和识别发现的目标。目前大量运用的地面传感器有:震动传感器、声响传感器、磁性传感器、应变电缆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地面传感器通常可有效探测到30米以内的运动人员和300米范围内的运动车辆。声响传感器探测范围可达40米。磁性传感器对武装人员探测范围4米,运动车辆25米。

空中侦察监视技术装备。空中侦察监视技术装备用于在环绕地球的大气空间之内对敌方进行侦察,主要有可见光照相机、红外照相机、多光谱照相机、激光扫瞄相机、激光测距机、红外扫描相机、电视摄像机、合成孔径雷达、机载预警雷达等。它们通常被装配在预警机、有人驾驶侦察机、无人驾驶侦察机、侦察直升机等空中侦察监视平台上。

第二讲 精确制导武器

精确制导武器是指用制导技术提高命中精度的武器。它是在常规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一个大的家族,包括各类导弹、制导炮弹、制导地雷、制导炸弹、制导鱼雷等。

1、导弹。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导弹具有四个要素:一是具有控制伺服机构,也就是说导弹本身就是一种飞行器,具备调整自身飞行方向的能力。二是具有动力装置,能推动飞行器飞行;三是装有制导系统,在导弹飞行过程中能过事先准备好的程序或吸收外来信息对导弹进行控制和导引;四是具有战斗部,可以以对目标进行杀伤、摧毁。

导弹的分类方法很多,一可按导弹发射点和目标的位置分,由于导弹发射点和目标位置有两种即面和空,“面”包括水面、地面、潜艇等,所以这种分类方法把导弹划分为面对面导弹、面对空导弹、空对面导弹和空对空导弹。二可按作战使命分类,主要有战略进攻型导弹、战略防御型导弹和战术进攻型导弹、战术防御型导弹。三可按射程分类,主要有近程导弹(射程在1000千米以内)、中程导弹(射程在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射程在3000-8000千米)及洲际导弹(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四可按攻击目标分类,主要有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反雷达(辐射)导弹、反飞机导弹、反卫星导弹、反导导弹等,但目前精确制导武器有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如“战斧”式巡航导弹使用不同的战斗部时既可反舰,又可攻击陆上装甲目标和非装甲目标。五可按导弹 的弹道特征分,可分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式导弹。六可按制导方式分,目前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寻的制导,通过弹上的导引系统感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自动跟踪目标,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二是摇控制导。导引的全部或部分设备安装在弹外制导站,由制导站执行全部或部分的测量武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参量并形成制导指令之任务,再通过弹上控制系统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三是惯性制导。利用惯性测量设备测量导弹运动参数的制导技术。惯性制导系统安装在弹上,主要有陀螺仪、加速度表、制导计算机和控制系统。采用此类制导技术的中远程导弹,一般用于攻击固定目标,因此制导程序和初始条件是预先输入弹载计算机的。导弹飞行过程中,计算机根据惯性测量装置测得的数据和初始条件给出制导指令,弹上控制系统根据指令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四是地形匹配和景像匹配制导。在导弹发射区与目标区之间选择若干特征明显的标志区,通过遥测、遥感手段按其地面坐标点标高数据绘制数字地图,预先存入弹载计算机内。导弹飞临这些地区时,弹载的雷达高度表和气压高度表测出地面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数据,计算机将其同预存数字地图比较,算出修正弹道偏差的指令,弹上控制系统执行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景象匹配制导与地形匹配制导相似,是利用弹载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获取目标区域景物图像数字地图,将其与预存的参考图像进行相关处理,从而确定导弹相对于目标的位置。五是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卫星制导。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六是复合制导。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的过程中,采用一种以上的制导方式。如红外+毫米波寻的制导,惯性+地形匹配+卫星定位制导等。

如AIM-7E“麻雀”半主动雷达寻的导弹,AIM-9L“响尾蛇”被动红外寻的制导导弹等。

2、制导炸弹。制导炸弹是指投放后能对其弹道进行控制并导向目标的航空炸弹,又叫制导航空炸弹,西方称其为灵巧炸弹。它是在普通航弹的基础上加装制导装置而成,因而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一枚空地导弹的价格大约为十几到几十万美元,而一枚制导炸弹的价格仅几万美元。制导炸弹与普通航弹相比,投弹方式的相同的,但它允许有一定的投弹误差,即只要在一定的高度、速度和俯冲角的范围内投弹就能命中目标。由于制导炸弹没有导弹那样的动力装置,只能靠飞机投弹时所赋予的初速滑翔飞行,所以与空地导弹相比,其射程较近,机动能力有限,且全天候能力差,要求飞机爬升到一定高度后投弹,这样载机和协同作战飞机易被对方火力杀伤。在1972年,美军在越南战场上为炸毁一座桥梁,曾出动战斗机600多架次,投下普通炸弹500多吨,桥不但未炸毁,反而损失了一定数量的飞机。后来美军利用激光制导炸弹,仅出动了12架次飞机就将桥梁炸毁,接着又轰炸了附近的20座油库,其中19座被命中。

3、制导炮弹。制导炮弹是用普通火炮发射,利用炮弹自身的制导装置,在弹道末端实施导引、控制的炮弹。它是打南点目标的精确制导武器,主要用于毁伤坦克、装甲车辆、舰艇等运动和硬质固定点目标。制导炮弹与一般炮弹的区别主要是弹丸上装有制导系统和可供驱动的弹翼或尾舵等空气动力装置。在末段弹道上,制导系统探测和处理来自目标的信息,形成控制指令,驱动弹翼或尾舵修正弹道,使弹丸命中目标。制导炸弹多采用半自动寻的制导方式。使用时由配置在阵地前沿的目标指示器,用激光照射目标,当产生的反射信号被弹上的制导系统 收后,引导弹丸攻击目标。有代表性的制导炮弹有美军的“铜斑蛇”和前苏军的“红土地”等。

4、制导地雷。制导地雷是指具有自动辨认目标能力,能主动攻击一定范围内活动装甲目标的新型地雷。它是集自锻破片技术、遥感技术和微处理技术等高技术于一身的智能武器。反坦克制导地雷装有一个无源音响传感器和一套通信设备,能发现300米以外的装甲目标,并待其接近至100米时自行引爆。

5、制导鱼雷。制导鱼雷是进攻性的水中兵器,通常由潜艇或水面舰艇发射,执行反潜和反舰任务。自反舰导弹问世以后,在远距离的反舰战斗中,导弹的威力已超过了鱼雷,但在水下作战领域,尤其是深水作战领域,鱼雷仍有头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潜艇威胁日益严重的今天,各国海军对制导鱼雷的发展更加重视,都把制导鱼雷作为当今重点发展的水中兵器之一。鱼雷的制导方式也由被动声制导发展到主动声制导和主被动声复合制导。如美军的MK48-5型鱼雷就采用了线导加主被动声复合制导。

第三讲 伪装与隐身技术

正如有了锐利的矛就会有坚韧的盾,为了对付高技术侦察监视技术装备,高技术的伪装、隐身装备也得以飞速发展。伪装、隐身的原理是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热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段的散射或辐射特性上的差别,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或增大假目标与背景的上述区别以迷惑敌人。

1、伪装设备设施。伪装的技术设备设施主要有天然物、植物、灯火与音响伪装设备设施、迷彩、人工遮障、烟幕、假目标。其中天然物、植物伪装和灯火与音响伪装中,除采用冷光源伪装外基本上属于传统的伪装,在此不做进一步介绍。

伪装迷彩分为保护色迷彩、变形迷彩、仿造色迷彩、光变色迷彩、多功能迷彩等。保护色迷彩通常使用油漆或专用涂料使目标与背影颜色大致一致的单色迷彩,通常用于静止目标;变形迷彩采用与背景颜色相似的不规则斑点组成多色迷彩,可以于伪装多色背景上的运动目标;仿造色迷彩是在目标或遮障表面仿制周围斑点图案的多色迷彩,主要用于伪装斑驳背景上的固定目标或长时间停留的活动目标,如建筑物、永久工事等;光变色迷彩是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身颜色,如有一种军服上的防原子变色涂料,在普通光照射下呈军绿色,在核爆炸光辐射下能在0.1秒内变成白色以减少光辐射对人的伤害;多功能迷彩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迷彩,可以对付可见光、红外、雷达等多种探测器等。如美军用醇酸树脂涂料配制了12种标准伪装色。用黄褐色、褐绿色、暗绿色、黑色组成四色迷彩图案,这种迷彩可对付紫外区、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侦察,使目标的可见性平均减少30%。

人工遮障伪装利用各种制式伪装器材设置对目标进行遮蔽。伪装遮障由遮障面和支撑构件组成。传统的遮障面一般在较窄的波谱范围内有效,而新型的多频谱伪装遮障技术则在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微波范围内均有遮蔽作用。这种多谱段的遮障采用多层结构形式,它由漫反射层、透水材料层、绝热层和适当的垫材组成。漫反射层由扭曲的人造纤维组成,纤维长2-4厘米,疏松植于透水层上,与自然背景色泽很好融合。透水材料层为合成纤维织物,粘接在绝热层表面。绝热层由合成橡胶或泡沫塑料制成,内加入金属丝或磁性粒子。这种结构能有效地吸收、衰减辐射能量,并且绝热,能有效对付近红外、中红外和可见光探测器及雷达的探测。

假目标主要是仿造的兵器(如假飞机、假火炮、假坦克、假军舰等)、人员、工事、桥梁等形体假目标。假目标要经济、牢固、轻便、易于拆装。制造假目标的关键在于使假目标的外形、尺寸、红外辐射特性、微波反射特性等有关侦察信息类似于真目标,这样就能使各种侦察器材对假目标都难以识别。假目标也可以是各种角反射器、龙伯透镜反射器、光箔条诱饵、红外箔条诱饵、激光诱饵等。箔条由锡、铝等金属片、丝组成,能较长时间漂泊在空中,形成大面积的干扰区域,使对方雷达荧光屏上出现一片亮区,无法发现和跟踪目标,该方法用于排斥空中和地面军事行动。如角反射器是由三个相互垂直的金属导体平面组成的,入射的雷达波在角反射器和各表面产生反射,逐次反射的结果是雷达波沿着入射方向反射回去,从而使雷达接收到强烈的回波信号,误认为角反射器就是真的目标,这就形成了对雷达的隐真示假,可模拟机场、桥梁、坦克、火炮、飞机、舰船等。北约空袭南联盟78天,只炸毁14辆坦克,18辆装甲车和20门大炮,以致美国国防部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中,找不到任何有关战果的确切数字。

烟幕伪装器材品种繁多,包括发烟手榴弹、发烟火箭、发烟炮弹、烟幕施放器、发烟炸弹、飞机布洒器和航空发烟器等。这些器材使用黄磷、塑化黄磷、四氯化钛、六氯乙烷、硫酸酐的氯磺酸溶液、含煤油和火箭燃料的石油润滑剂、柴油、金属颗粒、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等可发出HC型、WP型、FS型、油雾型、粉末型等气溶胶。烟幕伪装形成遮障的时间短,遮蔽范围广,能有效地降低敌方的侦察效果,使敌方无法精确确定目标所在位置,从而降低武器对目标的命中率。若用烟幕来迷盲敌方发射阵地,敌方射击效果要降低90%。烟幕还能造成敌方人员强烈的心理压力,使之陷入混乱之中。

2、隐身装备。隐身装备是通过降低自身对敌方侦察装备的信号特征,从而使敌人难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装备。由于现代战场上侦察探测系统主要有雷达、红外、电子、可见光及声波等,因此隐身装备也主要在这几个方面降低自身的信号特征。现代有代表性的隐身装备主要是隐形飞机、隐形导弹、隐形火炮、隐形坦克、隐形舰艇等。由于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只是在降低信号的类别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如隐形舰艇不仅要提高对雷达的隐身能力,同时还要减小噪声,提高对声纳的隐身能力。因此在这里只对具有代表性的隐身装备――隐形飞机作以介绍。

隐形飞机是应用隐身技术手段最多、发展最快的一种隐身武器,由于它的隐蔽性对达成战略、战役偷袭企图的作用很大,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巨资研制它。已研制成功的隐身飞机的典型代表当数F-117A“夜鹰”隐身战斗机和B-2隐身战略轰炸机。F-117A“夜鹰”隐身战斗机采用的隐身技术措施主要有:一是隐身的外形设计。采用多面体结构,整机成楔状,由多个小平面构成,大多数表面与垂直面积的夹角大于30O,以便把雷达波上下偏转散射出去。二是隐身结构设计。将发动机深深地装在机体内,整机的内舱很小,没有外挂武器,机内不装备大功率传感器以降低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对进气口和出气口进行隐身设计,进气口置于飞机背部并采用隔扇设计以防止雷达波穿过。三是采用吸波材料。F-117A机体表面广泛使用了雷达吸波涂料。据报道,其上使用了六种不同的雷达吸波涂层材料。这些涂层可以数倍地甚至成10倍地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此外,该机突防时,可进行超低空飞行,利用地形作屏障,避开敌方地面预警雷达。其雷达反射面只有0.1平方米,和一顶钢盔差不多。海湾战争中,F-117出动1600多架次,仅占战斗机攻击架次的1.77%,却完成了对40%战略目标的攻击任务,而且无一损伤。B-2隐身战略轰炸机所采取的隐身技术措施与F-117A也大同小异。F-22隐身战斗机雷达截面积约为0.05平方米,生存能力比目前常规飞机提高18倍,作战效能是F-15战斗机的3-9倍。F-117单机价达1.1亿美元,B-2单价超过5亿美元。

隐身航船的船体和上层建筑是舰艇上的主要雷达波散射源,通过改变其几何形状,避免形成镜面反射和角形反射,以达到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积的目的。168舰是我军现役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现舰长是国防大学博士毕业生范进发,上校军衔。

IMAX:高技术商业突围 篇6

IMAX公司的核心资源是IMAX整套系统,包含IMAX电影(由IMAX摄影机拍摄的胶片版或者IMAX DMR技术专利转制版)、IMAX放映机、IMAX银幕(标准为22米宽、16米高)、配套的音响、座椅以及影院其他设施(大幅降低背景噪音),这些要素组成IMAX影院,使得电影观众完全沉浸在IMAX电影世界中,获得超越普通影院的观影体验。

IMAX巨幕技术雏形在40多年前就已基本成型,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IMAX却未能普及,因为其制作、放映的成本非常高,目前建设一个IMAX影厅的成本是1500万~2000万元,一般商业影院很难负荷,并且早期IMAX(胶片)电影约为40分钟,而普通商业电影时长大约90分钟,所以早期IMAX主要用于天文馆等科普机构播放纪录片。

技术壁垒的代价是成本高昂,这也是制约其普及的关键因素。近些年来,IMAX通过不同商业模式的探索来降低合作伙伴的成本,从而实现规模化扩张,自身也赚到了更多的钱。

构建在技术上的商业系统

对高质量观影体验的追求,使得IMAX影厅成本难以下降,那么如何说服更多的影院与IMAX公司合作呢?

从降低影院成本且同时不影响公司本身收入的角度思考,IMAX公司不断探索销售模式:从最初的直接销售,到销售型租赁,再到票房分成。正是这种销售模式的转变,使得IMAX开始真正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直接销售模式

最初IMAX公司采取的是直接销售模式,影院支付全额资金,IMAX派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建设、调试,并负责维护。影院的一个IMAX影厅需要一次性支付给IMAX公司1500万-2000万元。

比如早期进入日本、美国的天文馆、科技馆的IMAx影院就是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早期采用这种销售模式的好处很明显,IMAX公司可以快速回笼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而天文馆、科技馆等属于科普宣传教育机构,有政府财政支持,能够承担高昂的设备投入。

但直接销售模式有非常大的缺陷:IMAX放映系统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费用太高,收回投资成本的周期较长,不适合商业化运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IMAX公司的快速发展,在1967年后的30年间,IMAX公司的影院数量增长一直很缓慢。

销售租赁模式

随着公司实力逐渐增强,IMAX公司对销售模式进行了创新。

那就是销售租赁模式。合作影院需要前期支付IMAX公司相对直接销售较低的费用,IMAX影院建设完成后,IMAX公司从影院的票房收入中获得较小比例的票房分成。

销售租赁模式一般首期为10年,到期可续租。影院前期支付的费用一般包括初始许可费用、持续经营费用和系统维护费用。

前期费用在IMAX系统安装时支付,金额会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相应进行调整,这需影院前期投入较大资金;持续经营费用则按月支付,按照当月票房收入一定比例和每月最小支付额(固定不变)中的最大值支付;系统维护费用需要客户每次单独支付(购买数年质保服务或者按次支付维护费用)。

销售租赁模式的好处是,兼顾了长期与短期利益。合作影院首期支付的费用比直接购买要低,对影院来说投入资金相对少,小额的票房分成也可以接受。而对IMAX公司来说,既能收取首期销售费用,又能得到长期票房分成,有利于长久发展。

2011年IMAX公司来自IMAX系统的销售和租赁收入为9320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为39%;来自系统维护的收入为2484万美元,占比为11%;两者总占比为50%。

票房分账模式

随着lMAX公司技术的进步与实力的增强,IMAX公司再次创新了收费模式——票房分账模式,这直接促进了IMAX影院数量的爆发式增长。

在票房分账模式下,合作影院不支付任何费用,影厅建成后IMAX公司从票房收入中分得比较大比例的票房分成。IMAX公用则提供影院的IMAX系统安装和维护,系统的所有权归属IMAX公司,一般合同期为7~10年。2011年来自票房分账的收入为3080万美元,占营收比为13%。

除了提供系统与合作影院票房分成外,IMAX公司还提供技术与电影制片方进行票房分成。

由于IMAX电影前期制作投入成本高,为了增加IMAX电影供应量,IMAX公司通过IMAX DMR技术将部分传统的数字电影转制成IMAX数字电影,转制一部电影的成本一般为100万美元,IMAX公司从电影制片方得到一定比例的票房收入,一般为10%~15%。2011年来自电影制作和转制的收入为5060万美元,占营收比为21%。

票房分账模式促使IMAX影院数量快速增长。

2007年之前,IMAX放映系统年均增长率不到7%,IMAX公司采取票房分账模式后,IMAX影院数量快速增长,由2007年的299家增至2011年的634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7%。到2012年底,IMAX影院在全球范围内52个国家有近700家。

除了“销售+销售租赁+票房分账”销售模式外,IMAX收入来源还包括销售和租赁IMAX摄像机、以租借方式运营IMAX影院等其他收入。

小心,这里也有风险

IMAX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IMAX系列专利,在巨幕市场占到绝对垄断地位,2012年全球巨幕总数超过1000块,IMAX拥有数量占全球巨幕总数的63.4%。另外一方面,IMAX电影的吸金能力远远超过普通银幕,以中国2010年《唐山大地震》为例,IMAX公司单银幕产值就有18.3万美元,为普通银幕的7.4倍。

nlc202309030906

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有风险,IMAX公司也不例外。IMAX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同质竞争

进入数字电影时代,巨幕系统的技术实现趋于多元化,多种系统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大型院线,纷纷联合设备制造商开展设备的自主研发及部署安装,如美国三大院线帝王(Regal)、AMC和Cinemark,加拿大Cineplex院线以及英国Vue院线都搭建了自主品牌巨幕系统。这种院线自主品牌,依托放映商的实力获得了制片厂支持,目前已摆脱缺少片源的困境。而且,从不同巨幕系统的技术指标和观影效果来看,一般电影院观众很难觉察出来区别。

以DMAX为例,它是中国科研所和中影集团牵头升发的双机巨幕放映品牌,2012年底约有15家影院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不过DMAX不像IMAX那样拥有一套独家开发的核心技术,它的基础设备都从国外引进,相当于一套有最高配置的组装电脑。此外国内一些院线也已推出自有巨幕品牌,如万达的X-Land和保利影业的POLYMAX等。

除了同质竞争,技术的发展还产生替代性威胁,比如3D电影技术提供商RealDInc,虽然3D技术和IMAX巨幕技术并没有正面竞争,但是由于其成本更低(能直接在原银幕基础上改装)、观影效果明显(3D视觉冲击)等,也会分流部分票房。截至2012年5月,RealD 3D技术在同内650多家影院银幕上有运用。

成本昂贵

对于影院来说,IMAX系统的投资和维修颇为昂贵。IMAX放映系统成本超过1000万元,而DMAX仅相当于前者的1/10。此外IMAX影厅还需要进行改造、装修、维护等,投入总成本约2000万元。

根据院线估算,在保证IMAX市场片源充足,上座率较稳定的情况下,二三线城市投资IMAX影院收回成本大约要10年时间,大约是传统影院的两倍。

票价偏高

IMAX电影因其昂贵的票价也饱受争议。由于影院对于IMAX系统的前期投资较大,造成IMAX票价相应较高。

非IMAX品牌巨幕影厅的票价一般略高于普通银幕,但低于IMAX价格。中国地区每部IMAX电影票价约为120元-150元,而DMAX仅需90元左右,普通电影票价仅为40元左右;美国地区IMAX票价15美元左右,普通电影票价不到10美元。

昂贵的票价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更多的观众选择普通影厅。

片源不足

片源不足或许是IMAX影院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IMAX电影拍摄、制作的成本非常昂贵,使得IMAX电影的发展一直受到片源不足的限制。真正采用IMAX摄制和放映的商业片仅有《蝙蝠侠黑暗骑土》和《变形金刚2》的某个片段或场景,为此2002年IMAX公司推出IMAX 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目前放映的IMAX电影包括《阿儿达》在内的好莱坞商业影片都是利用此技术转制而成,而500万美元的转制费用也远远高于大多数电影的全部制作费用。

中国地区此问题更为严重。南于长久以来受到进口配额限制、国产IMAX影片严重不是以及MAX系统只能读取IMAX专有拷贝等因素的限制,每年仅有几部IMAX电影在国内IMAX影院上映,由此导致很多IMAX影院经常处于闲置状况,甚至造成了相当一部分的IMAX影院大幅亏损的尴尬局面。而另外一方面,DMAX却能放映所有数字拷贝。

现在,IMAX公司在世界范围内52个国家有近700家IMAX影院。IMAX的长期目标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有1700家IMAX影院,在接下来的5年里每一年增加约120家。由于市场容量与替代性产品的出现,IMAX的扩张之路并不平坦。在未来,要实现扩张目标,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将仍然是IMAX公司的主要课题。

高技术 篇7

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将发展高技术产业作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把高技术产业摆在日益突出的重要战略地位来抓。而高技术产业是研究开发投入较高的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渗透性和高创新性的特点[1]。技术创新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随着黑龙江省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反映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有效利用程度的技术创新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黑龙江省五大高技术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医药制造业(H1)、航空航天器制造业(H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H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H5)。选取这些产业2006—2010年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 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十分关注,并取得丰硕成果。Jarunee Wonglimpiyarat(2006)研究了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绩效之间的关系。Raab和Kotamraju(2006)运用DEA方法对美国50个州的高技术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一些州的高技术产业是经济绩效的主要贡献者。赵琳,范德成(2011)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度模型,对我国五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横向差异性的比较及纵向动态演化状况的观测。黄永兴,张国庆(2007)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测算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其技术创新效率反而较高。魏芳,赵玉林(2008)运用DEA方法中评价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的C2R模型和评价技术有效性的C2G2S2模型,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行业间的差异,并根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态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方福前,张平(2009)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研究1999年至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的连续变化情况,对造成有关行业非有效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善建议。荣美平,王斌会(2010)基于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对比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投入产出比例。

3 构建模型

3.1 指标体系

在相关文献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数据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将从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来构建黑龙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1)创新投入指标。

本文对创新投入指标具体从物资投入、人员投入、经费投入三方面考虑,包括新增固定资产(X1)、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2)、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X3)、R&D经费内部支出(X4)、新产品开发经费(X5)。

(2)创新产出指标。

本文对创新产出指标具体从科技成果与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指标评价,包括专利申请数(Y1)、新开工项目(Y2)、利润(Y3)、新产品产值(Y4)、新产品销售收入(Y5)。

3.2 评价模型

效率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产出与投入比,即以各种科技资源为投入,以各种效果为产出,通过上述的指标体系建立适当的模型进行综合比较,进而分析最终的资源配置效果[2]。本文采用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模型表示如下:

E=Ei=Oi/Ii (1)

其中,Ei为i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Ei值越大,说明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效果越佳,Ei越小,则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效果越差。Oi为i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出综合值,undefined为i行业的五项技术创新产出值,ωj(j=1,2,3,4,5)为五项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权重;Ii为i行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综合值,undefined为i行业的五项技术创新投入值,θj(j=1,2,3,4,5)为五项技术创新投入指标的权重。

通过以上模型可知,为了计算Ei值,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指标数据无量纲化,二是指标权重的确定。

3.2.1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

为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的标准化的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Zij为标准化后的变量值;Xij为实际变量值;undefined为各变量的算术平均值;Sj为各变量的标准差。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来确定权重,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因子负荷来计算各指标权重。

假设对5项创新投入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F1、F2、…Fk,共k个主因子(kπ5),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出因子得分函数,

即 Fj=bj1x1+bj2x2+…+bj5x5 (j=1,2,…k) (3)

再将各行业创新投入指标的标准化样本数据值(x1、x2… x5)带入(3)式可求得其在各公共因子(Fj)上的得分。

依据其对所有解释变量的贡献率ah可以确定每种投入因子的权重undefined,以表示不同投入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最后可通过对不同投入因子的加权平均获得总投入因子得分F投入=λ1F1+λ2F2+…+λkFk,同理可以求出加权平均的总产出得分F产出。

这样总投入因子与总产出因子既涵盖了绝大部分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信息,又反映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因此,评价模型中i行业的创新投入综合指标值Ii与创新产出综合指标值Oi就可以用该行业加权的总投入因子得分F投入与加权的总产出因子得分F产出来代替,相应的该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就可以有总产出因子得分和总投入因子得分比较来计算。

4 实证分析

4.1 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

使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做因子分析。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KMO and Bartlett's Test检验,KMO值分别为0.568与0.650,均大于0.5,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均是0.000,小于0.05,数据具有相关性,适于做因子分析。

4.2 提取主因子

本文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分别选取了2个主因子来代替原来的指标。如表1所示:

4.3 计算因子载荷并分析因子含义

载荷矩阵的具体形式可供我们分析每一主因子对各原始变量的贡献。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的原始因子载荷矩阵需要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使载荷系数取值更加极端,便于主因子的解释和命名。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主因子Fx1主要用于解释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X2)、R&D经费内部支出(X4)、新产品开发经费(X5)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基本反映技术创新的研发方面,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研发因子。

主因子Fx2主要用于解释新增固定资产(X1)、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X3)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基本反映各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规模与新增投资规模,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规模因子。

主因子Fy1主要用于解释新产品产值(Y4)、新产品销售收入(Y5)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都是与新产品相关的指标,反映了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后取得的成果,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新技术应用因子。

主因子Fy2主要用于解释专利申请数(Y1)、新开工项目(Y2)、利润(Y3)三个指标。这三个指标既有反映技术创新产出中的知识产出,也有反映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和经济效益,因此,可以把该主因子命名为产出综合因子。

4.4 计算综合得分

根据上文所述,我们可以根据主因子所代表的贡献率确定权重,另外,各主因子的得分SPSS软件已经直接给出,故可以得到下列三式与表3:

undefined

5 结果分析及启示

根据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绘制黑龙江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发展演化折线图(图1)。由于评价模型是产出比投入,其数值越高,说明技术创新效率较高。所以在效率趋势图(图1)中,折线越高,技术创新效率越高。由下图我们可知:

医药制造业(H1)表现差强人意,由技术创新效率因子得分表(表3)看出,近年来无论是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还是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均处于较高的水平。由效率趋势图(图1)所示,医药制造业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效率有一定起伏波动,且技术创新效率并没有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2008年仅为0.201543,但近三年逐步提高。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H2)技术创新效率大致呈倒V形。从技术创新效率因子得分表(表3)中,我们发现,近年来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总得分一直处于最高,但相较于逐年增加的技术创新投入水平,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并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在2010年产出总得分最低,仅为-0.243,相应技术创新效率值为-0.10806,在五大产业五年来的排名倒数第一。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H3)技术创新效率大致上是逐年提高的趋势,五年来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均在1以上,其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在五大产业中一直居于中等水平,但近两年技术创新效率却居于五大产业之首。与之相比,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H4)的技术创新效率发展演化则比较平稳,大致在1附近。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H5)一定程度上呈下降趋势,仅在2010年表现较好。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到以下启示:

(1)可以看出2006—2010年黑龙江省各高技术产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各产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同时还要看到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方面,各产业得分均不高,技术创新效率也比较低,技术创新仍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

(2)黑龙江省各高技术产业中,医药制造业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在各方面都占有极大比例,而且拥有哈药集团、哈飞集团等全国闻名的龙头企业,是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两个产业无论是技术创新投入水平还是技术创新产出水平都远远高于其他三个产业,但是两个产业在技术创新效率方面并没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说明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如何能够令投入更好地转化成技术创新效率,更是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当然我们也看到,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黑龙江力争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抓住机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黑龙江省技术、人才优势,涌现如哈尔滨光宇集团等优秀企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3)提高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根本途径就是优化其发展环境。首先,根据黑龙江省经济自然状况与科技发展特色,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确立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与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并重点突破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重大项目。其次,创造更为宽松与开放的人才发展环境、融资环境与区域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人才建设,创建产、学、研、中介和政府构成的创新网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后,抓住当前国际产业梯度转移和技术扩散加快这一有利时机,以国际化带动产业的高级化,实现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的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赵玉林.高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黄鲁成,张红彩.北京制造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54-58

[3]JARUNEE W.The Boston Route Model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10:47-63

[4]RAAB R L,PRADEEP K.The Efficiency of the High-tech Econo-my: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Indexes Versus A Performance Index[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6,46(3):545-562

[5]赵琳,范德成.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及动态演化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定权法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1):111-115

[6]黄永兴,张国庆.安徽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20-22

[5]杨东奇,杜军.基于因子分析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75-177

[7]魏芳,赵玉林.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8):114-117

[8]谢伟.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9]方福前,张平.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7):48-55

高技术 篇8

自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来, 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2009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也达到了3769.09亿美元, 占总出口额的38.7%。2013年,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6603亿美元, 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三成左右。

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十一世纪初期, 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 但相当一部分是“外延式增长”, 在这种经济增长的背后, 我国的技术水平依旧很低。

二、文献综述

高技术产品出口一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学者早已认识到技术进步是影响贸易的重要因素。鲁炜等 (2012) 从生产要素平均增长率入手研究, 指出推动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有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进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洪世勤等 (2012) 指出入世以来, 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继续升级, 但升级速度缓慢, 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的优势已经不明显,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在高技术制成品上处于劣势。

另外轩萍 (2012) 指出技术进步不仅和R&D投入有关, 还和专利授权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杨向阳等 (2013) 提出为持续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加快产业发展, 放大技术外溢效应, 应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实现由偏重技术开发向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并重转变。

本文旨在消除价格指数变动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值的影响, 研究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 建立一个更科学的模型, 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技术进步和高技术产品出口之间的关系。

三、实证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1995~2013年都处于不断的增长之中。本文选取1995~2013年作为样本区间, 测算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 所用样本数据均来自《统计年鉴2014》和世界银行数据库。

(一) 变量与模型

本文模型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假设我国高技术产业贸易函数为:

两边取对数, 得到:

其中:Yt是指剔除价格变动影响因素后的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R1 (t-1) 是指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大中型工业企业口径) (万人年) ;R2 (t-1) 是指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大中型工业企业口径) (亿元) ;P1 (t-1) 是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 (项) ;P2 (t-1) 是指国外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 (项) 。由于技术指标 (R&D投入和专利授权量) 对高技术产业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所以本文模型变量均采用滞后一期的数据。

(二) 回归结果

对上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样本区间为1995至2013年, 回归分析结果为:

上面的数据都说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且不存在自相关。

本文的计量模型表明, 滞后1年的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大中型工业企业口径) (万人年) 每上升一个百分比,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将上升0.385个百分比;滞后1年的高技术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大中型工业企业口径) (亿元) 每上升一个百分比,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将上升0.618个百分比;滞后1年的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 (项) 每上升一个百分比,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将下降0.640个百分比;滞后1年的国外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每上升一个百分比, 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将上升0.774个百分比。

(三) 结果分析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R&D投入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最主要因素。我国于1999年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此后每年的R&D投入都在不断增长。由统计年鉴数据可以计算出2002年我国R&D投入/GDP为1.070%, 2012年这一比值已经达到了1.983%, 在11年的时间内R&D投入/GDP比值增长了近一倍, 但我国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

整体而言, 近7年间我国R&D投入/GDP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美国, 我国是美国的71%;比较欧洲, 我国是德国的67.9%;比较亚洲, 我国是新加坡的94.6%, 是日本的54.2%, 是韩国的45.5%。由于我国R&D投入较小, 造成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这也正是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情况, 分析得出高技术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模型说明我国R&D投入较小是高技术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的主要原因, 而国内的自主创新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低, 也部分说明了我国高技术产品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通过与部分发达国家对比得出, 我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虽然在不断的提高, 但其国际竞争力较弱, 且发展不健康、不平衡, 大部分高技术产品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 整体而言, 我国高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

(二) 对策建议

结合前几部分的研究, 我国高技术产品不具有较高的国际比较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笔者从以下三个角度提出建议:

1. 坚持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应向引进外资和技术与自主创新结合转变, 培育自身竞争优势。

2.加大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 培育高技术主导产业, 促进高技术产业链的整合。政府应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实现我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的出口竞争优势。

3.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补贴企业的研发活动。政府应鼓励或补贴企业创新, 使低效率的企业有机会采用更好的技术进行生产, 进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摘要: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因, 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 但技术水平依旧很低。本文选择技术进步与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关系作为研究方向, 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 并结合研究结果与部分发达国家对比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技术进步,高技术产品,R&,D,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鲁炜, 炎夏.高技术产业R&D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3) :51-56.

[2]洪世勤, 刘厚俊, 叶玲, 程永文.拓展中国与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关系[J].财贸经济, 2012.10:82-92.

[3]轩萍.我国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 2012, 04.

高技术 篇9

1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笔者依据理论基础以及其影响因素, 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 分为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能力、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能力、高技术产业创新产业化能力和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能力4个维度。其中, 创新投入能力不仅包括了财力投入, 还包括了人力投入, R&D投入被视为最重要的创新投入, 因为它直接反映了科技投入力度, 因此它是评价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1]。笔者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方面。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IP) :R&D经费内部支出 (IP1) 、R&D投入强度 (IP2) 、R&D人员数量 (IP3) 、有R&D活动的企业数 (IP4) 、R&D折合全时工作量 (IP5) 、技术改造经费支出 (IP6) 、技术改造投入强度 (IP7) 和新产品开发经费 (IP8) ;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IO) :专利申请数 (IO1) 、单位科技人力投入专利数 (IO2) 、发明专利申请数 (IO3) 、发明专利拥有数 (IO4) 、人均发明专利拥有数 (IO5) ;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 (IS) :新产品产值 (IS1) 、新产品销售收入 (IS2) 、新产品销售率 (IS3) 、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 (IS4) 、新产品出口销售率 (IS5) ;技术创新环境能力 (IE) :R&D机构数量 (IE1) 、购买仪器设备支出 (IE2) 、财政科技拨款 (IE3) 、科研机构密度 (IE4) 、机构经费支出 (IE5) 。

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且结构复杂, 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目前, 评价方法较为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 (AHP) 、德尔菲法、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等[2]。笔者将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处理数据。

2.1 评价体系的一致性检验与权重计算

根据前面介绍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我国1996—2011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采用1~9标度法, 通过专家调查问卷方式获得判断矩阵[3]。根据上述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 运用AHP软件计算得到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一致性检验与权重 (见第35页表1) 。

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之后得到的指标值分别与层次单排序得到的权数乘积之和便得到4个维度的各年的评价得分, 无量纲化的指标值与层次总排序权重乘积之和得到的数据是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得分。计算结果见第36页表2。

从第36页表2中可以看出, 在创新投入能力方面, 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具有优势, 而内蒙古、山西和贵州等地较为薄弱;在创新产出能力方面, 广东、北京、上海等省份具有优势, 而吉林、宁夏和广西等省份较为薄弱;在创新产业化能力方面, 广东、江苏、北京等地优势明显, 贵州、内蒙古和广西等地比较落后;在创新环境能力方面, 广东、江苏、浙江较宁夏、贵州等地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创新综合能力方面, 广东省在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产业化能力和创新环境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五个方面均排名第1位, 江苏省除了创新产出能力排名第7位外, 其他三种能力均排名第2位, 综合能力排名第2位, 北京虽然创新投入能力排名第11位, 创新环境排名第5位, 但是综合能力排名第3位, 同时, 广西、内蒙古和吉林的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处于末位。由此可见, 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在创新能力的各个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能力, 这是由于创新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造成了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明显差异。

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差异, 笔者将27个省市按《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划分标准将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区域, 分别分析我国不同地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东部地区省份的平均排名在第8位, 中部地区省份的平均排名在第16位, 西部地区9省份的平均排名在第19位;对于创新产出能力, 东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9位, 中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7位, 西部地区平均排名在第17位;对于创新产业化能力, 东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8位, 中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8位, 西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8位。对于创新环境能力, 东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8位, 中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6位, 西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9位。而创新能力综合平均排名, 东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7位, 中部地区的平均排名为第18位, 西部地区平均排名为第18位。

由上述分析发现, 区域间创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并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 国内外研究发现, 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区域的经济和制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 在政策制定和技术创新系统构建时, 要结合当地区域现状, 扬长避短, 通过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2011年期间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维度以及综合能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并且趋势线表现的相对平滑。发展比较快的东部省份, 如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在各个维度上得分都比较高, 说明了这些省份的技术创新能力较高, 而西部地区的省份相对来说就显得比较薄弱。因此, 创新政策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倾斜力度外, 还要采取措施全面地提高各个影响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 对此, 笔者提出相关的建议:一是加大投入力度, 提高研发主动性。投入力度不仅仅指R&D经费投入力度, 还包括R&D人员投入力度[4]。二者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基础, 为了确保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持续进行, 国家、企业和政府要有计划地加大高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的投入。二是产学研相结合, 提高转化效率。在技术创新中, 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是重要的主体, 人才和科研成果来源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与生产力的结合, 可以为企业占领市场。三是完善创新支撑环境。创新环境的建设不仅包括创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包括政策和机制的完善等, 这些都为创新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史丹, 李晓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12) :32-40.

[2]王军, 杨惠馨.2006—2008年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效率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 2010 (12) :46-50.

[3]范凌钧, 陈燕儿, 李南.R&D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3) :36-42.

高技术 篇10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高端化,技术创新,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1 前言

我国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把知识转变为新的产品和技术, 推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端产业是以知识、技术及资金密集为特征。所谓高技术产业高端化, 是从相对低端逐渐升至相对高端的一个动态过程, 是对产业的竞争和发展这一变化过程的反映, 通过产业的竞争力指标得到体现;是利用科技进步和创新, 使产业实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市场高占有率并得以持续发展。虽然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取得不少成绩, 但仍面临产业链处在低端、技术层次不高、附加值较低等问题, 各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也不同。现阶段我国已把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作为发展战略, 鼓励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由政府转变为企业, 加速创新资源的集成, 推动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为创新驱动、由以技术引进为主转向自主创新, 充分激励创新积极性, 实施重点突破, 通过方式与制度的共同创新, 有效发挥科技生产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而这一切都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抓手。

目前的文献研究针对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不多, 主要有关于以下方面:陈红川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陈良、孙红梅评价了高技术产业竞争力[2];孙冰、林婷婷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3];熊季霞、李洁、孙源源等探讨了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可行性[4];唐建对促进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进行了研究[5]。而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研究更少。本文选取2001—2010年我国28个省市区 (由于数据缺失等原因, 西藏、青海、新疆以及港澳台地区除外。下同) 的面板数据, 借鉴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高技术产业的高端化进程又主要依托科技创新, 本文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能力对其发展的影响, 对高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现实意义。

2 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 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欧阳平凯、赵顺龙从产业规模、产业质量、产业结构、产业竞争方面对产业高端化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6];陈红川、刘斌, 方毅、林秀梅、徐光瑞将产业投入能力、产业产出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支持环境作为指标体系, 对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7,8];李桂春、佟春杰从实力竞争力、创新竞争力、产业发展环境竞争力、产业成长竞争力这四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9]。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8个二级指标的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具体指标包括:B1产业总产值, B2市场占有率, B3产值增长率, B4销售利润率, B5总就业人数, B6固定资产投资额, B7产业劳动生产率, B8产品外销率。

2.1.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陈红川、徐玲、武凤钗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三方面出发, 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10];李金兰、郑淑蓉将人员、经费筹集与支出、设备、产出作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11]。周明、李宗植从创新产出、研发资本存量、人力资源投入、知识溢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着手, 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12]。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9个二级指标的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具体指标包括:A1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A2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A3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A4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重, A5新产品出口额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A6新产品劳动生产率, A7专利申请数, A8发明专利拥有数, A9新产品开发经费。

2.2 数据来源

数据指标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2—2011)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2—2011) , 选取了我国28个省市区2001—2010年共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

2.3 因子分析

为消除量纲的影响, 运用SPSS16.0先对原始数据进行Z标准化处理, 然后分别对产业高端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标准化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

2.3.1 产业高端水平的因子分析结果

分别对2001—2010年的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 KMO统计量均大于0.57, Bartlett球型检验概率均为0.000, 指标体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结果, 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 (如表1) , 各年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均达到80%以上, 可充分解释原始数据包含的信息。三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Y1产业规模、Y2效益水平、Y3成长能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 分别计算我国28个省市区产业高端化水平的三个主因子Y1、Y2、Y3的综合得分Y。

2.3.2 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结果

经检验KMO统计量分别大于0.56, Bartlett球型检验概率均为0.000, 指标体系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因子分析结果, 从原始数据中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 (如表2) , 各年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均达到85%以上, 可充分解释原始数据包含的信息。三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X1创新资源水平、X2创新技术能力、X3创新转化能力。

3 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对全国28个省市区2001—2010年技术创新能力的三个主因子X1、X2、X3和高端化水平三个主因子的综合得分Y的面板数据运用EVIEWS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探讨技术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影响。

3.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为避免出现伪回归, 在回归分析前检验数据的平稳性, 即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DF、LLC方法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 结果显示各变量均通过了单位根检验, 是同阶单整, 数据具有很好的平稳性。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可进行回归分析。

3.2 面板模型的选择

面板数据的模型主要有3种情况: (1) 忽略个体间的差异, 视为整体, 建立混合回归模型; (2) 考虑个体间的规模差异但不考虑结构差异, 建立变截距模型; (3) 同时考虑个体间规模与结构的差异, 建立变系数模型。

3.2.1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

为检验样本数据究竟属于上述3种情况的哪一种, 主要检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H1:b1=b2=…=bN

假设2:H2:a1=a2=…=aN, b1=b2=…=bN

如果接受假设H2, 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如果拒绝假设H2, 则需检验假设H1。如果接受H1, 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反之, 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系数模型。

首先计算变截距、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1;其次计算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2;最后计算不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3。

在假设H2下检验统计量F2服从相应自由度下的F分布, 即:

F2若统计量的值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 则接受假设H2, 认为样本数据符合不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反之, 则继续检验假设H1。

在假设H1下检验统计量F1也服从相应自由度下F的分布, 即:

若F1统计量的值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 则接受假设H1, 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不变系数模型;反之, 则认为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变系数模型。

其中:K是自变量个数, N是截面个数, T是时期数

3.3 实证研究

分别估计固定变截距模型、变系数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S1、S2、S3, 并计算F1、F2。N=28, T=10, K=1, 查表得到F0.1 (27, 224) 和F0.1 (54, 224) 的值, 对比得到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至表5所示。

3.4 估计结果分析

创新资源水平X1对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Y在10%水平上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相比其他地区, 创新资源水平X1对内蒙古、江苏、江西的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影响更显著 (P<0.1) , 对其他省市区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主要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社会效益得不到发挥。大量中小企业无处获得合适的创新成果, 而不少来自于研发机构的创新成果没有扩散渠道, 转化难度大;新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没有有效促进产业发展, 在扩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也要关注投入的转化效率;高技术企业内的研究开发人员比重较低, 产出效率不高。

创新投入能力X2对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Y是变截距模型, 但由于相伴概P=0.9791>0.05, 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原因可能是研发经费与科技人员的投入效率不够高, 大部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人员集中在科研单位从事基础性研究, 在企业内部的较少;科技人员的素质未能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而同步提升;未能充分发挥人力与资本的集聚和规模效应, 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还不够显著。

创新转化能力X3对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Y在10%水平上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回归系数为-0.03934) 。可能是由于部分高技术企业未能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高技术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意识不强,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以及技术创新效率不高造成的;同时, 研发成果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发挥效力并创造产值也需要较长时间。

4 促进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对策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 从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 为推动高技术产业的高端化发展,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4.1 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 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

健全知识产权制度,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 以区域科技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打造高端产业带。推进重要专利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的形成并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在标准中的含量, 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机结合, 同时鼓励企业主动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在增加发明专利数量的同时不忘提高专利质量, 发展并完善专利奖励制度;资助专利申请的同时也要奖励授权专利, 加大对专利授权与发明专利授权的扶持力度;对能提升市场占有率、形成市场竞争力的专利着重资助,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建立创业基金, 推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项目实现产业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 引导制定知识产权交易化政策;加大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 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 加快科技产出。

4.2 加强配套政策的支持, 重点引进创新型核心人才

依托高校与研究机构及各种扶持政策, 鼓励企业、高校与研发机构三方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科研人才, 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员加入高校、研究机构或创业。在工作生活、知识交流、沟通信息与创造价值等方面, 为创新研发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并完善对研发人员的流通与激励机制, 为人才的引进培育建立长效机制。鼓励科研人才利用无形资产, 如专利、技术等投资创业。为有效推动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优化研发人员配置, 提升科学家与工程师在研发人员中的比重。有效运用人才发展资金吸引国内外的研发和创业人才, 同时重点扶持与奖励在高新产业园区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实施特殊政策以激励作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人才。以坚实的人才保证及广泛的智力支持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4.3 开拓融资渠道, 鼓励资金向高端产业建设倾斜

高端产业建设项目在前期较不稳定, 需要扩大投资引导基金的受益面, 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资金的加大、干预政策与有效扶持的实施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建立专项资金等多种支持引导性资金, 保障总的投入, 同时健全税收优惠和贷款贴息等多种引导机制。吸纳社会资本, 鼓励并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等各种资金的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公司等对高端产业建设领域研发活动的信贷支持。发挥风险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既要注重对区外风险投资机构的引进, 也要加大对本地风险投资机构的培养。同时以重点突出、专款专用、市场机制、循环发展为原则, 制定管理办法引导资金的使用, 使其导向作用与使用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4.4 树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的研发、转移、引领能力,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位于产业链高端, 处于区域创新体系主体地位的创新型大企业, 作为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开发转化及推广的主体。完善政策和法律, 促进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针对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投入多、要求高, 可通过政府组织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完成, 整合各方创新资源, 构建产学研创新技术联盟, 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和新兴产业, 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为鼓励企业对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为重点新技术、新产品开拓一定的市场空间, 可实施必要的政府采购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展会、各类中介进行推广, 不断创新推广应用方式并给以政策支持, 打造地区知名品牌, 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吸收利用国外的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 内外结合, 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研发能力。

4.5 以需求为指引,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大力发展具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活动于创新主体与要素市场之间, 有效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把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 企业将自身的需求与研发机构的先进技术进行对接;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一种同利益、共风险的合作机制, 调动研发人员的内在动力;构建科技成果质量认定体系, 让科技价值高却没有经济价值的研发回到实验室。建立激励机制、采取专项资金, 对有转化前景的技术重点支持, 促进技术的转移与扩散。同时发展配套产业, 构建一体化的产业链, 促进技术效率与进步协同发展, 合理控制科技产品的价格,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陈红川.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6) :20-22

[2]陈良, 孙红梅.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2) :76-79

[3]孙冰, 林婷婷.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1) :23-29

[4]熊季霞, 李洁, 孙源源, 等.江苏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措施[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14) :108-111

[5]唐建.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化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J].江海学刊, 2008 (6) :63-67

[6]欧阳平凯, 赵顺龙.高端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9, 11 (1) :1-6

[7]陈红川, 刘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1 (15) :72-74

[8]方毅, 林秀梅, 徐光瑞.东北三省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软科学, 2010, 24 (3) :56-59

[9]李桂春, 佟春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2) :36-39

[10]徐玲, 武凤钗.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2) :128-132

[11]李金兰, 郑淑蓉.基于PCA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16) :126-130

英国:高技术移民的资格和程序 篇11

英国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生活富裕,社会福利制度优越,人口5900万。政治稳定、经济发达,通货膨胀率低,就业率高,投资环境优越,是欧洲最受欢迎的投资国家。伦敦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全球对欧盟的投资金额,英国占了约40%,随着外资项目不断增加,市场对技术人才需求的扩大,迫切需要引进各种技术人才,今年是新移民政策实施第一年,新的技术移民政策必将吸引更多有志人士前往英国定居发展。

英国的高级技术移民计划(Highly Skilled Migrant Programme),旨在吸引更多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到英国发展,因此,它为申请人提供了赴英国工作、定居、移民的绝好机会。与以往申请工作签证不同,申请人无须先找到雇主,无须申请工作许可, 申请人可以作为雇员全职工作, 也可以自雇、管理生意, 根据移民评分标准, 如果评分合格, 即可递交申请,英国移民申请十分迅捷,只需要1个半月就可以得到签证,与加拿大等国家动辄就要等待一年、两年不可同日而语。获得移民签证,即可享受英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等社会福利。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移民评估标准相比,英国技术移民没有硬性地对语言、职业做出苛刻地规定,对中国申请人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移民英国的资格和程序

申请资格:

根据2003年1月28日出台的英国移民修正法案,任何人只要具备条件均可移民英国,无任何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别的限制。并且,可以全家同时办理移民。具体条件如下:

1、大学本科以上毕业;

2、任何职业五年工作经验;

3、年收入16万元人民币以上;

4、全家移民:申请人的配偶及未满18岁的子女可同时申请随行;

申请程序:

第一,向英国移民局提出申请,一般在一个半月左右即可获得英国高技术移民许可书;

第二,由申请人持许可书,向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办理入境签证。

申请移民签证延签和英国居留:

申请人首先获得为期12个月的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12个月后,按照以下四种情形可继续获得3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延签:

1、申请人在英找到工作,凭相关工作证明,即可继续获得3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延签;

2、申请人在英自雇创办公司,凭相关公司证明,即可继续获得3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延签;

3、申请人在英既工作又自雇创办公司,凭相关工作和公司证明,即可继续获得3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延签;

4、申请人在英既未找到工作又未自雇创办公司,应提供出足够的证明来表明计划正在进行中,如几份工作申请表或商业计划书,即可继续获得3年英国高技术移民签证延签;

高技术人才管理的有效策略 篇12

高技术人才管理的挑战随着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与日俱增。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极大。激励体系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 甚至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本文结合高技术人才在不同阶段的各方面需求, 构建适用于高技术人才需求和特点的全面激励体系, 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 实现对高技术人才的有效管理。

高技术人才管理面临的挑战

高技术人才有效管理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一是因为高技术人才自身独有的特征与需求, 二是因为高技术人才工作环境所特有的特点。对于科研单位来讲, 高技术人才往往具有成果导向、成功导向, 其承担风险的意愿强烈、容忍模糊、对雇主的忠诚度相对较低, 以及具有较强的专业独占性等特点。高技术企业的环境往往缺乏统一性, 具有较强的结果导向性, 在职务与职称提升方面更多地取决于所获得的杰出成果, 具有更多的非正式性、更多的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更多的灵活性, 企业的组织结构更为扁平, 并且具有较多的差别化。工作具有更强的复杂性与可变性。为此有必要对高技术人才实现有效管理的要素及满足这些要素的优先次序进行分析, 以制定出能够吸引与留住高技术人才, 激发高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管理体系。

按照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高技术人才的有效管理应该充分关注与考虑全面的激励因素, 综合考虑基于雇佣关系中员工价值的各个方面, 确保激励体系与各类企业目标以及员工价值目标一致。全面激励除了应包括薪资、奖金、期权及相应收益的传统财务回报, 还应包括非财务方面的回报, 如培训机会、挑战性的工作、综合考虑工作/生活的安排。尽管全面激励体系在高技术人才云集的IBM与技术人才要求相对较低的3M均已有应用, 但是, 对实现高技术人才有效管理的全面激励体系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高技术人才各发展阶段全面需求分析

高技术人才对激励的关注与传统的心理需求理论—马斯洛理论是一致的, 高技术人才各发展阶段的全面需求分类体系应覆盖从高技术人才的个人成长到职业成长的全部范围, 以及从尊重的需求 (表彰与提升) 到保障的需求 (收益) 和满足生理需求 (工资) 所有层次的需求。下面结合高技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职业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找出高技术人才需求的典型特点及其随着职业发展阶段的变化。

一般来讲, 可以将高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阶段分成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取得成功阶段、出成果阶段、退出阶段。不同阶段高技术人才的职业需求的差别非常大。

在探索阶段, 由于高技术人才年轻、领域新手, 对于工作环境不熟悉, 此时的职业需求主要是清晰的工作要求, 比其他各类人才对职业任务的需求更强烈。该阶段的主要职业需求包括:获得对其职业能力的理解, 确定感兴趣;评估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工作要求与期望;获得上级的支持并为同事所接受;努力获取职业知识;在企业中建立自身的职业地位;将自身的知识有效地用于企业的工作;接受挑战性的任务。

在取得成功阶段, 该阶段高技术人才希望与企业建立起成功的工作关系, 并成为企业中最有价值的成员。他们特别关注通过努力工作, 以获得成功, 从而实现其需求。该阶段他们将评估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比较个人的需求与企业的目标, 并在某种程度上会夸大其职业需求。该阶段的主要职业需求包括:努力获取成功, 在某个确定领域内成为专职人员;寻找出属于自身特有的竞争优势, 以便超出其他人员, 并赢得同事的尊重;磨砺职业技能, 打造专有技术;获得工作的自主权;开发其工作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的技能;提高工作的绩效以获得提升的机会;尽量保持工作需求与家庭需求的平衡。

在出成果阶段, 必须保持住已经获得的岗位, 并持续出成果。在职业需求上也很少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对其产生的职业挑战, 更关注个人的激励公平。该阶段的主要职业需求包括:保持已经赢得的职业状态;重新评估当前的职业方向, 找出可以将其带入下一个职业阶段的第二个窗口;为其提供更多的指导核心团队年轻从业者的机会;保持较高水平的工作绩效;扩展职业的通道;开阔个人的职业眼界;保持其工作中的竞争优势、职业能力以及工作激情;找到恰当的进入相关领域的方法, 以使其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防止新的竞争者进入到他们的领域。

在退出阶段, 从业者已经进入该行业很长时间, 并且已经始终如一地保持在较高的岗位上。也许已经成为企业的高级资源, 并已经临近退休, 这类人员自然地就会获得企业更多的尊重。该阶段的职业需求主要包括:成功地完成职业生涯, 并成功地实施移交;作为专家获得表彰, 将其知识与经验传授给该领域的其他人, 并为年轻人提供指导;确保获得适当的退休待遇保障;使绩效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寻找工作环境之外的身份;取得可以接受的职业成就;调整身份及工作计划;调整与重新安排业余时间。

有针对性设计全面激励体系

为了适应高技术人才多元化的全面需求, 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出全面激励体系。一般来讲, 全面激励体系应包含工作关系中员工价值的方方面面, 包括但不限于薪资、收益、感兴趣的工作、培训机会、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互动中的地位, 以及综合考虑工作/生活的有效性。综合起来可以分为四类:薪资、收益、学习与发展、工作环境。这四方面可以构建出高技术人才的激励体系模型, 具体内容见下表。

全面激励体系应建立在激励策略支持企业策略的基础上, 激励应促进员工努力工作, 以帮助实现企业的宗旨, 并据此优化激励结构, 以确保满足企业的成本效益最优, 以及员工的满意程度最高两方面的需求。

全面激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与员工就其工作获得的全部激励进行有效沟通, 通常员工仅仅明确了解直接的财务回报, 对其获得的收益非常模糊。对于许多企业, 员工往往不了解其可获得的培训与发展的机会, 即使知道, 也可能不会将这些机会看作为激励。全面激励的沟通策略应着眼于澄清企业为员工和招聘人员提供的全部激励的构成及其价值。

构建与实施全面激励没有最好的方法, 虽然企业可以向其他具有优势的企业学习, 但是每个企业均具有自身的特点, 因此, 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特点, 打造符合企业策略的高技术人才的全面激励解决方案。企业必须考虑平衡对所有员工采取一揽子总报酬方案与对高技术人才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案。企业的全面激励方案也可以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协调使用。

上一篇:传统采购方式的新思维下一篇:旅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