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精选12篇)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1
今年初, 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 对各市州申报的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进行了评审。凉山州申报的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冕宁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评审, 被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发改委等7个部门联合认定为四川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标志着凉山彝族自治州特色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近几年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努力整合科技资源、激活科技要素、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稀土、钒钛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凉山州科技局等部门主动深入企业调研, 广泛征集重大科技需求,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产业政策、重大项目和专项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搭建服务平台, 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目前, 高新技术领域骨干企业已建成省州企业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11个, 获得国内、国外专利近200件, 凉山稀土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注册。仅稀土行业就已先后攻克了稀土尾矿废水综合处理、稀土资源高效回收、稀土浓硫酸低温焙烧工艺、稀土清洁冶金新工艺等关键技术, 开发出钕铁硼薄片、FCC催化剂、高纯度抛光粉、大功率蓄电池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成为我省优势明显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冕宁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认定, 将有力地推进凉山州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成为区域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增长质量的助推器, 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驱动器, 成为企业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的发动机, 对推动凉山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2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项目申报要求
一、扶持范围和重点
(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基地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销售渠道等软硬件建设项目。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支持近两年来已经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投入大、服务企业多、服务效果好的项目。
二、申报条件
(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已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深圳市除外),且申报单位财务状况良好,项目资金投入合理,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环保政策和结构调整升级方向。重点支持2010年第二批广东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已 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深圳市除外),且已经在本行业或本地区服务中小企业多、服务效果好,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的项目。重点支持2010年第二批广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
三、扶持方式
(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
目采取补助的方式。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四、申报数量
符合申报条件的单位均可申报。
五、申报材料
(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地级以上市、顺德区、省财政直管县(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联合(或省直主管单位)向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申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文件(含汇总表,见附表1);
2.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承诺函(见附件5);
3.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示范基地项目)申请表(见附表2);
4.企业法人执照复印件;
5.企业上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会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6.项目申请报告书(包括反映企业发展概况、人力资源、研发条件与管理等企业基本情况,基地建设、增加设备等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目标、进度等方面内容);
7.企业认为其他对项目评审有帮助的材料。
(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建设项目 1.地级以上市、顺德区、省财政直管县(南雄市、紫金县、兴宁市、封开县)中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
门联合(或省直主管单位)向省中小企业局、省财政厅申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文件(含汇总表,见附表3);
2.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承诺函(见附件5);
3.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服务示范平台项目)申请表(见附表4);
4.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
5.申报单位上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的会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6.示范平台建设总结报告(包括平台运营情况、服务绩效、社会影响、服务企业清单和各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等内容);
7.申报单位认为其他对项目评审有帮助的材料。上述申报材料须按顺序统一装订成册(注:申报资料统一双面印制),一式3份。附表同时提供Excel文件,项目申请报告书和建设总结报告提供Word文件。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
省中小企业局技术进步处 方初生,电话020-83133429, 电子邮箱:fcs@gdei.gov.cn , 传真:020-83135851
附表:1.申请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示范基地项目)汇总表
2.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示范基地项目)申请表
3.申请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服务示范平台项目)汇总表
4.2011年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服务示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3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64-04
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我们发现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技术基础不同,投资效果不同构筑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客观上造成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落差,由此决定了各地区产业发展阶段的不一致性。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本身长期锁定在重工业的内循环与国有经济的封闭组合状态中不能自拔,而主导产业的特性决定了它表现自己的地位的方式是通过在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时对其他产业形成制约作用。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选择及其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建设时期,带有典型的资源型和重化工业特征的特点,市场化程度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该地区走的是一条重工业高速发展模式。其产业结构也以重化工业、基础原材料和加工工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产业属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型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一二产业。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但仍然没有形成合理的结构,企业性质和类型单一。形成了国有经济的绝对份额和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的现状。这样,就形成了东北地区独特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押重化工业的内循环性与国有经济的封闭性组合;重化工业的垂直分工与计划经济的条块管理相结合;重化工业的政府采购与政府对资源调节的支配作用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有悖于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和高昂的体制运行成本。而且,由于这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运行机制的变迁又形成了不断强化的自我增强机制,最终锁定在一个无效的状态之中。
经济发达地区在新兴主导产业的拉动下,产业结构迅速升级。而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特色经济与主导产业的脱离。早在建国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工业就在纺织、食品等行业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依靠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倾斜率先发展起来。这种产业结构发展的特殊时序,使本该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产业,拥挤在同一时期。纺织、食品等产业由于重工业的超前发展而没得到充分发育,产业结构演进失去了良性循环的轨迹。重工业超前发展模式虽然缩短了产业结构演进的时间。但却破坏了产业演进的合理关联秩序,也给产业演进的时序带来了新的特征。那就是重工业超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十分落后,至今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调整,最终造成了全局性的结构失衡。一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体系在国家的指导下,加入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中,超前发展,脱离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环节,没能成为带动老工业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产业系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各产业必然远离平衡。产业系统中主导产业的发展,能够使产业系统的结构有序演变,趋向高级化。因此,发展主导产业对优化黑龙江省等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以资源为依托。资源型工业占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值的60%以上。多年的开发利用,使得资源优势逐渐递减,有些已面临枯竭。山林中盛产的野果、野菜和药材资源开采率低,大多数并没有变成商品。矿产资源中石墨、钾长石、玛瑙石、黄金、水晶、铜、铅、锌、云母、珍珠盐等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目前,东北资源处在相当紧张的供求状态,而可耗尽资源亦只能在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减缓耗失速度。这使本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资源优势仍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另一方面,资源优势的迅速消失,低端产业逐渐丧失优势的同时,接续产业迟迟建立不起来。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产业地位位于全国产业链条的下游,下游产业必然不断为上游经济发达地区提供资源,并接受经济发达地区的产品和垃圾。如果我们看一看资源流动的实际方向,就会发现,黑龙江大多数的底墒状态资源流向了上游,更多的高墒状态资源流向了该地区。如果按照自然发展的轨迹,这一地区难以摆脱落后的漫长噩梦。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已表现出明显的“高附加值化”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并不能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改善。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选择路径
1.主导产业的理论概述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现象。最早提出主导产业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他认为在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不均衡求均衡的发展战略。因此,政府有必要主动加大这种不均衡,对特定产业进行重点投资,从而对关联产业形成一种拉力,促进地区经济整体进步。关联产业的发展将使产业整体趋于均衡,然后在新的层次上确定新的主导产业,再进行重点投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用“创新”及均衡的打破等观点来解释经济发展,为主导部门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是主导产业理论的奠基者,他在吸收艾伯特·赫希曼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主导产业的作用。他认为,经济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相应的起主导产业作用的产业部门,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带头作用。经济成长阶段的演进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主导产业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主导产业部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与发展阶段相联系,是一个有序更替的过程。这实际说明了产业结构成长过程的现实表现就是主导产业的更替过程。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罗斯托反复强调的主导部门的发展在经济起飞阶段中对整个国民经济所起的关键作用。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因而要实现经济发展的起飞,应采取部门不平衡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具有关联效应的主导产业,建立起主导产业部门。这种主导产业部门不仅应有高增长率,而且要能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一旦它的先进技术及其影响已经扩散到各个有关部门和地区,主导部门的使命就完成了。这时,就有新的主导部门代替旧的主导部门的地位,新的主导部门采用新的技术,再影响其他部门,带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任何新产业的产生、发展不是孤立的。某个产业的发展变化不仅是其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更是主导产业作用和与之关联的产业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产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一个产业系统在时间过程中不断演化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历史形成和演变过程。即主导产业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迁,这表现为引导一个产业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由于某项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能源或新需求的产生,新的主导产业便有了产生的契机。新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还会表现为一个不断繁衍、分解和裂变的过程。其壮大的过程是一个生产要素不断流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要素凝结、积累和增加的过程。生命力旺盛的新兴产业吸纳和吞噬着要素,产生出巨大的效应,形成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产业系统具有转型作用。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导产业部门的性质决定的。要改变落后的产业结构性质,首先要率先建立主导产业,牵引落后产业拔出泥潭,在非平衡状态中实现整体提高。
2.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选择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是政府根据客观现实进行主观选择并有意识地加以推进的结果。这决定国家对客观环境的主观认识和判断。主导作用通过自身高效率的增长和对国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体现出来,对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不密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一个地区的经济如果与产业发展,无论产前、向后关联产业,还是旁侧关联产业,如果没有主导产业的带动,这些产业也会按照其规律不断前进,但进步的速度会非常缓慢,而主导产业会起到加速器的作用。这是由于主导产业处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因此具有较大的关联效应。比如,早期英国支柱产业棉纺机的发展,就扩大了对牧羊业、棉花等原材料的需求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对铁的需求,推动了采矿、冶炼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了工人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换实现了各主导产业的更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一系列的结构重组,形成新的产业结构。新的产业结构转换经过两个阶段完成:第一,聚集更多科学技术成果的新主导产业替代原来的主导产业,为新产业结构小形成奠定基础。高层次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大优于日趋失去活力的主导产业的作用。第二,新的主导产业不断为传统产业提供新型原料、装备和技术。各产业适应新的主导产业不断改进,最后在技术层次上逐步一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的主导产业的横向关联效应使整个产业结构围绕它实现逐步优化。
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上形成以粮仓、煤山、油库、林海、重机组成的产业结构,具有典型的资源型、重工型特征。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该地区资源无偿调出,过度耗费,重要资源现已消耗殆尽,加之深度开发和加工利用不够,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高级化的新兴产业目前尚未形成。另一方面,不可持续战略实际上仍在以新的形式继续发展,表现为依靠大投入下的强化开采来维持经济总量的扩展。高成本的强化开采必定带动总体效益水平急剧下降,经济总量的扩张掩盖了即将到来的增长断代危机。如这种战略趋势不能得到根本扭转,即使2010年规划设想得以实现,经济总量实现扩张之日,亦可能是持续发展的临界点到来之时。同产业结构高位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近年来,在国家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东北地区在产业链条中处于起点低位,产业的前向连锁效应大而后向连锁效应小。产业结构的低层次,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条件,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的整体落后。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跨越发展的内在冲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跟随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产业结构迅速升级,这为推动老工业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两种类型,即发达地区为捍卫其领先地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落后地区为赶超先进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为此,以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为重点,扩大软件、信息和服务业的比重,产业结构向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这无疑对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抓住机遇,引进先进技术,更新改造现有企业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机遇。
1.东北地区落后的科技竞争力使主导产业面临转型的压力
东北地区整体竞争力从改革开放前的领先地位逐渐落后。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产业发展缺乏创新,革新步伐缓慢,产业发展只满足于政府垂直分工,在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在旧产业更新速度慢,新产业迟迟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优势地位,与后发地区差距日益扩大。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硬约束机制,一直没有偏离这一路径发展演变,而且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在改革开放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就使产业结构一旦走入了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另外,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落后地区,必须科学认识产业发展的规律,利用产业政策和政策手段,达到发展的目标。目前该地区在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时,缺少科学依据,运动化、盲目化,很少针对产业进行分析。经济分析方法往往停留在量的方面,经济政策多与产业无关,与产业发展不可分离的科技的发展往往追求所谓的成果而与产业发展脱节。
2.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腾飞,主导产业尤其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上,国家实行的是先沿海后内陆的发展战略。几十年的政策抉择,使沿海地区主导产业迅速崛起,带动经济社会整体性快速进步。同东部地区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无论从产业的基础设施、企业转轨状况、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人口素质都远远低于东部。如果想快速赶上先进地区,按照常规的发展战略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东北地区在发展步伐上已经处于劣势。面对发展步伐更快的东部,东部地区主导产业只有以更大幅度的跨越才有赶上东部的可能,国家提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从资金政策上向东北地区主导产业倾斜,这是产业发展难得的机遇。东北老工业基地应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完全可以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跨越式发展起来。
3.加入WTO使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贸易自由化,使以往靠关税壁垒保护的传统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达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以市场换技术的开放战略,通过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加快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是,落后地区大量引进技术的时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外国技术将进一步加强应用方面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方面出现了更多的限制性商业做法。今后我们不得不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得外国先进技术供应。并使某些长期以来靠仿制为主的产业部门面临严峻的挑战。东北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将面临更大的研究与开发压力。
4.新的产业布局亟待形成
产业布局是各个产业部门在地域分布中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从静态角度看,是区域内已经形成的产业空间结构状态,是现实的;从动态角度看,又是各产业在现有结构形式下的重新分布,是运筹之中的东西。现实的产业结构是以往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产业布局规划的结果,又是今后重新规划产业结构的依据和出发点。研究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根据该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的特点,以及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的基本要求,着眼社会经济合理和长远的繁荣发展。老工业基地首先用生产率上升、市场率扩大、就业增长率、产业波及率等量化指标确定战略产业。产业发展路线应该是:从轻工业到重化工业,到加工组装,结构有序地按照规划路径,达到发展目标。朝着自己消化低附加值产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目标迈进,赚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利益。
经济由产业组成,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过程,都必须通过主导产业来体现。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应选择感应度或依赖度高,在较长时期内紧缺程度大和难以替代的、带动性强并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产业。目前,由于资源使然,发展同农业联系最紧密的轻工业具有比较优势,同等数量的投资更能解决劳动就业和拉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而老工业基地在重工业体系中,拉动粮食等农副产品的力量极其弱小,多是支撑国家重点产业结构的产品。东北地区缺乏资源型相比较优势的产品,必须去创造比较优势,脱离现实泛泛空谈经济发展,盲目构造产业升级类型,只会迷失正确科学的产业发展方向。
四、东北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导产业的跨越是采用技术进步的超常规形式。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产业技术跨越的主体不是一般性的任何产业主体,而是特指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技术产业群的主导产业。其对策是:
1.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跃进战略的理念
第一,针对技术落后的产业群。东北地区主导产业技术跨越的主体是居于落后地位的主导产业群,其前提是存在技术上的落差。东北老工业基地技术跨越和跃迁主要是落后产业的技术升级。第二,塑造开放的系统结构。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开放系统是为了能够从外部获得技术转移。开放系统不同于封闭孤立系统,原因在于,系统与外界技术的交换,会使系统进入高层次的相对有序状态。东北地区落后的技术产业系统只有不断从外界吸收技术流,才能产生技术的跨越。第三,激发“跃迁”冲动和技术吸纳力。东北老工业基地落后状态产业跃迁的浓烈愿望是主导产业技术跨越的内驱力,而且对技术的吸纳能力是技术跨越的假定因素。因为吸收是吸收现有知识从而产生创新的能力。体现为科技人才的素质和结构、科技技术、资金、管理水平等方面。第四,培育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能力。主导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能力是东北地区技术跨越成败的关键。因为主体先通过技术模仿、技术跟踪才能培养起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跨越的目的。东北地区实现主导产业的跨越,关键是产业主体的技术跨越能力。包括源头的科技资源、教育水平、经济实力、制度设置等。
2.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构造的良好奠基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工业体系,综合势力明显增强。在政府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和加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政策的落实中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主导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由于基础产业的长足发展,基本消除了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瓶颈。农业制度的创新使得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现出来,可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而较高的储蓄率为主导产业建设技术创新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
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来源。在21世纪,许多科学技术项目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生物技术领域已提前出现创新高潮,基因操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已经到了应用阶段。另外,新材料技术正在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为东北地区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资源,使尽快缩短东北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成为可能。
第三,经济体系的建立为东北地区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动力。在我国,市场体系已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加快,一系列有利于产业结构跨越式发展的技术、人才、金融等体制环境已经成熟,为保证黑龙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体制保证。
第四,自然资源优势是老工业基地优势形成的基础,在全国自然资源丰度排序中石油、森林、耕地、商品粮居于全国前列。基于资源优势基础上的以资源产业为主和相配套的重机械工业的产业优势,构成老工业基地优势主体,也应是支撑该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迄今为止,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仍然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3.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选择的对策建议
主导产业是根据对产业所处的战略地位进行分类时形成的概念。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同该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同的道路和形式。依赖该地区资源禀赋,有些资源匮乏和开拓市场需求的产品逐渐形成在该产业领域的优势地位。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是按照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渐进运行的,而是一种超常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跨越承认某些技术发展阶段的可超越性。必须认识到,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主导产业不是骤然产生的,他总是在旧产业结构中就已萌芽。如纺织业,在自然经济中就已形成,只是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它才加速,最终取代农业而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状况说明该地区主导产业的跨越条件已经具备。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跃迁必须经过两个阶段完成:第一,聚集更多科学技术成果的新主导产业替代原来的主导产业,为新产业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高层次产业结构对东北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大优于日趋失去活力的主导产业的作用。第二,新的主导产业不断为传统产业提供新型原料、装备和技术。各产业适应新的主导产业不断改进,最后在技术层次上逐步一致,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新的主导产业的横向关联效应使东北地区整个产业结构围绕它实现逐步优化。
主导产业的现实选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现实的主导产业是以往各个时期各个阶段产业布局规划的结果,又是今后重新主导产业选择的依据和出发点。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的特点,以及产业发展演进规律的基本要求,着眼社会经济合理和长远的繁荣发展。首先用生产率上升、市场率扩大、就业增长率、产业波及率等量化指标确定主导产业。产业发展路线应该是:从轻工业到重化工业,到加工组装,结构有序地按照规划路径,达到发展目标。朝着消化低附加值产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目标迈进,争取未来赚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利益。
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先发展的产业是感应度或依赖度高,在较长时期内紧缺程度大和难以替代的、带动性强并具有较高综合效益的产业。目前,由于资源使然,发展同农业联系最紧密的轻工业具有比较优势,同等数量的投资更能解决劳动就业和拉动提升资源的利用率。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重工业体系中,拉动粮食等农副产品的力量极其弱小,支撑国家重点产业结构的产品强大。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资源型相比较优势的产品,创造比较优势,脱离现实泛泛空谈经济发展,盲目构造产业升级类型,这样只会使东北老工业地区迷失正确科学的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确定带动型的主导。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和措施,扶持诱导经济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带动新的部门之间的均衡,推动产业结构在合乎规律的转换中求得发展速度和效益,形成后发地区的赶超战略。
参考文献:
[1] 扬成军.资源缺乏环境恶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新华网,2004-09-23.
[2] 于刃刚,等.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辜胜阻.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4] 祖强,肖平.二十一世纪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J].唯实,2001,(7).
[5] David B.Audretsch,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Edward El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8.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4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联盟日前正式成立。该联盟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批准的21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范围内,按照“自愿、平等、合作”的原则共同发起成立的,是以住宅产业化集成技术的研发、推广、合作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创新组织。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住宅产业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以产业化支撑保障房建设,有利于提高效率、控制成本、节约投资、保证质量。产业化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将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5
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认定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产业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更好地推动林业生物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生物产业“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和其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林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林木(竹藤、中药材、花卉)新品种及森林资源培育产业、基于森林生物资源的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森林食品和绿色化学品产业、以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生态生物治理产业、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降低环境污染为目的的林业生物制造产业等。
第三条
产业基地是指符合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发展目标,具有较强产业化、商品化开发能力,对所属产业和行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群)或者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域。
第四条
产业基地认定是推动林业生物产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是以基地为载体,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森林生物 1 产品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发挥林业生物产业先导作用,全面实施生物产业强林战略,加快形成我国林业生物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五条
产业基地以种质创新与资源培育、林业生物质能源、生物生态治理、林业生物质新材料、生物制药、林源生物制剂等6个领域为重点,带动林业生物产业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
第二章 产业基地认定条件与评价指标
第六条
产业基地的认定条件:
(一)产业基地应当以当地优势林业资源为基础,初步形成生物质能源、生物生态治理、生物质新材料、生物制药、林源生物制剂、林业绿色化学品和竹、藤资源生物利用等1个或多个产业集聚,具有鲜明的区域产业特色。
(二)产业基地应当具有明确的区域性,包括核心区和一定的扩展区。核心区是指产业集聚度非常明显或者龙头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扩展区是指核心区之外的具有相当生产规模的区域。
(三)产业基地应当已经具备产业化、商品化的开发能力,具有资源供给优势,有一定规模和行业带动性,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具有高成长性和良好的声誉。
(四)产业基地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制定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有统筹安排和支持措施,有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地方人民政府要以一定的资金作为引导资金,吸 2 引金融资本促进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利于产业基地发展。
第七条
产业基地的认定评价指标:
(一)产业聚集度:产业基地内现有生物产业企业数量(已有企业数、近期拟建企业数),企业销售总收入,核心企业数及销售收入等。
(二)创新能力:自主研发机构及人员数,合作研发机构数,研发经费情况,研发成果数量(包括成果鉴定或者认定数、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等)。
(三)产业发展环境:政府重视程度(包括是否成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门机构、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等);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生物资源状况。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八条
产业基地的申报。根据产业基地认定条件和要求,所在地人民政府向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报送相关材料,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申报。
第九条
产业基地的认定。国家林业局组织专家对申报的产业基地进行审查、评议,专家评审通过后审批认定。对批准认定的产业基地,由国家林业局颁发“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认定证书。
第四章 产业基地管理
第十条
国家林业局归口管理国家林业生物产业基地认定工作,地方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产业基地的工作进行指导,产业基地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产业基地的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国家林业局在确定重大林业生物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项目时,优先支持已认定的产业基地及其企业。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对产业基地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并吸引社会各种资本投入产业基地建设。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 篇6
租金:2元以下/平米/天
行业:综合
成立时间:2008年
可提供的孵化面积:200平米以上
区位优势
中国光谷创意产业基地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20号,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核心建筑为28层光谷创意大厦。基地功能齐全,包括企业服务中心、青年创业港办公区、动漫孵化中心办公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漫协会及专家办公区、多功能展示中心、商务中心、餐饮休闲中心等配套功能区,组建了光谷创意孵化器、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基地发挥科技资源聚集的优势,围绕“文化+科技”的模式,重点发展动漫、游戏、互联网、数字出版、新媒体、创意设计、影视后期、动漫衍生品等相关产业,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基地已集聚各类创意类企业200余家,从业人数4000余人,集中了湖北省80%以上的动漫和游戏企业,已成为国内创意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入驻企业中包括:盛泰传媒、玛雅动漫、超级玩家、银都文化、博润通、漫迪动画、今古传奇、星光设计、木菲扬音乐等国内优秀创意企业。2014年全年,基地企业实现经营收入38亿元,吸纳就业6000人。基地先后获批“中国青少年创意实践基地”、“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光谷产业园”、“湖北省首批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
“十二五”期间,基地将建设一批创意产业发展重点设施,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大师,培育一批在创意产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创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3-5家文化创意企业在国内上市,打造8-10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文化创意品牌,基地吸引1000家优秀企业入驻,建设成为在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孵化器特色
1、企业集聚度高,形成特色创意产业集群。以具有良好技术基础、市场前景良好的数字内容产业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发展和提升以网络游戏、动画漫画、数字视听等为主的新媒体和数字娱乐业。培育了一批原创实力强、发展迅速的企业,目前集中了湖北省80%以上的动漫和游戏企业,已成为国内创意产业最密集的园区之一。
2、产业门类齐全 产业链条完善。已形成门类齐全、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互联网、数字出版等核心产业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3、产业服务平台体系完善,一站式服务于入驻企业。 光谷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搭建了多个产业服务平台,为创业型、发展型、企业总部型等各类企业提供条件优越、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满足企业的全周期发展需要。
4、打造了全方位产业研究平台和市场推广平台。打造了光谷创意产业官方网站及移动终端APP、光谷创意孵化器、梦想之家游戏孵化器、创意产业项目库、《创意光谷》双月刊杂志、创意产业《每日快报》、定期举办的光谷创意论坛、与中国电信合作动漫播出平台的“湖北动漫公共频道”以及与17排文化合作的演艺平台“光谷客剧场”。
5、创意资源丰富,产业成果斐然,逐步形成“光谷创意”品牌效应。聚集了湖北省内70%以上的动漫创意资源,并创下多项第一:湖北省第一部上央视黄金时间播出的动画片、省内第一部全国公映的三维动画电影,省内第一部国家优秀原创动画片,省内首部崭获电视金鹰奖的动漫剧、省内首家经国家认定的重点动漫企业、国内首部历史纪实动画电影,国内首部3D多媒体全景动漫舞台剧……基地内已有15家被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占湖北省19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的80%,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已成为湖北省当之无愧的动漫创意产业核心区,“光谷创意”已成为省市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联系方式:027-87762888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7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特征,系统结构,运行机制,产业集群
1 引 言
近二十年来,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工业园、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等各类园区纷纷建立。这些园区由于特定历史时期和建设目的不同, 在功能定位、发展模式、优惠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一些差别, 但本质上都有一些共同特征, 本文统一称其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并将其描述为: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 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集群化发展为路径, 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信息、资本和市场等要素的集聚优势, 依托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创新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特定产业区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如集群效应不高、创新能力不强、集群成熟度较低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系统性认识不足, 对其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不够, 导致缺乏科学发展观, 忽视系统思想, 盲目建设、照抄照搬、以偏概全等行为, 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有必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2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系统性及特征
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之中, 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 按照一定方式、为了一定目的组合而成的存在于特定环境之中并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更大整体的组成部分[1]。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根据产业集群理论形成的特定产业区域, 通过集群网络建立主体间的各种相互联系, 并与周围环境进行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 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除具有一般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 (结构性) 、集合性、关联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征之外,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集聚性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大量联系密切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特定区域上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具有明显的集聚性。这种集聚性主要表现在各系统要素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如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集聚、各种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 的集聚、各种技术和信息的集聚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集聚性促进了基地内主体间的联系, 使企业间分工与合作更为便利, 共享市场、信息和基础设施成为可能, 从而获得集聚所带来的外部经济。更为重要的是,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空间集聚性, 有利于集群网络的形成, 由于地理的集中和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 行为主体之间容易建立基于信任和合作的各种关系网络, 使网络关系广泛存在于系统之中。
(2) 开放性
根据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可以将系统划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是典型的开放式系统, 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不断地发展和演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开放性既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也是系统发展和演化的必然要求。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 孤立系统只能向熵增加的方向演化, 不可能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封闭系统可以形成“低温有序结构”, 但这一结构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也不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开放系统的熵变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系统内部的熵增和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的熵流。系统内部的熵增恒为正, 而系统就有可能向熵减的方向即有序方向演化 (DS=DeS+DiS<0) [2]。因此, 尽管开放可能会带来干扰, 但不开放就没有发展和演化的可能。所以,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与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之间建立灵活高效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机制, 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必然要求。
(3) 复杂性和非线性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 子系统是多种多样的, 具有多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具有不同属性, 同一层次上不同要素其属性空间也不完全一致。系统的结构、运行模式和性质具有整体特点, 但不是子系统的简单叠加, 系统的组织形式、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呈多层次性, 具有复杂系统特征。内部子系统相互之间是非线性的, 各要素之间、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形式不同, 并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作用过程中存在或正或负的反馈, 使系统呈现非线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 使得不同产业基地的结构类型和演化发展模式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中, 运用系统思想深入研究产业基地的系统结构, 认识其演化发展规律, 切不可照抄照搬, 以偏概全。
(4) 自组织性
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 (H.Haken) 认为, 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 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 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 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 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 就是自组织[3]。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 “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的驱动下, 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细致方向发展,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 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和进化的功能, 自动形成有序的状态, 适应环境的变迁而演化发展。正是由于如此,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具有很强的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和自我强化机制, 促进了产业基地的成长和进化。
3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系统结构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 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功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描述。本文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功能的角度加以分析:从建设目标来看,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主要功能包括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吸引投资、企业孵化、人才培养和引导示范等几个方面, 而最终的目的是拉动地方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行为主体的活动、各类资源的运用和相关服务的支持。从这一思路出发, 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主要由基地行为主体系统、技术和产品系统、创新系统、服务支持系统和物质载体系统等子系统所构成。
(1) 行为主体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 (核心企业、支持企业和辅助企业) 、政府、各类中介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五类, 不同主体在基地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产业基地的不同发展阶段参与的主体是有差异的, 同时, 行为主体间的联系程度及联系方式也不尽相同。这里特别要提到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中的作用, 产业集群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对于我国绝大多数通过政府主导方式建立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政府的作用主要在于制定产业基地规划和相关经济政策,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培育和优化产业基地发展环境, 促进基地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引导和促进产业基地健康发展。
(2) 技术和产品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技术和产品系统是指行为主体 (主要是企业) 使用和拥有的技术以及生产的各种产品, 是行为主体的对象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最基本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 而产业化的直接内涵就是科技成果商品化和市场化。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自主研发或者购买引进的高新技术, 生产各种高新技术产品并将其推向市场, 实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就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来看, 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还不多, 很多产业基地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为主, 或者是为国外企业进行配套产品生产, 成为没有核心技术的“世界工厂”。这样的产业基地主要依靠土地、税收等地方优惠政策吸引投资, 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难以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一旦失去成本优势就会导致大量企业迁出而成为“飞地”。所以,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走集群化发展道路时, 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产品技术水平, 促进技术和产品系统的升级进化, 从而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3) 创新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创新系统是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激励政策和创新机制等在内的一切创新要素的总和。创新不是孤立的, 需要各种创新要素的紧密结合, 尤其需要良好创新环境的支持。因此产业基地创新系统是典型的开放式系统, 借助基地外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 进行产学研合作, 实现集群创新。由于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所以创新系统是产业基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系统) , 直接决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大小和技术创新功能的发挥。
(4) 服务支持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服务支持系统是指为产业基地发展所提供的技术、信息、人才、孵化、金融、法律等各类支持性服务的整体, 是产业基地的支持性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离不开相应服务的支持, 发育成熟的产业基地内往往聚集大量的中介服务咨询机构, 这些机构除了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之外, 还经常在企业间交流和传递信息, 牵线搭桥, 促进了基地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另外,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特别需要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支持, 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不够发达, 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5) 物质载体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存在要依托土地、建筑物以及各类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 这些资源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物质载体系统。物质载体系统是产业基地一切活动的基础, 为基地内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及人们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综合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结构分析可知:物质载体系统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是其他各系统运行的物质平台;行为主体系统直接作用于或者通过创新系统作用于技术和产品系统, 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功能;行为主体系统和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 实现产业基地的技术创新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支持服务系统的支持, 同地支持服务系统还可以直接实现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总之,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 紧密结合, 基地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基地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最终实现拉动地区经济,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结构和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4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运行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产业基地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 是决定基地发展和演化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动力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动力机制是产业基地发展的核心, 是指驱动产业基地发展和演化力量的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 具有比较稳定的构成方式和作用规律[4]。简单地说, 动力机制就是描述产业基地发展有哪些驱动力量, 这些驱动力量是如何推动产业基地发展的。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属于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范畴, 系统的开放性和非线性都决定了其动力机制比较复杂。概括地说,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动力机制是产业基地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获取集群效应是产业基地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集群环境构成了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的外在条件, 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了产业基地的演化和发展。
(2)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自我强化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自我强化 (Self-Managed Reinforcement) 机制是指产业基地系统在演化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系列的正反馈回路, 这些正反馈回路可以进一步增强产业基地的集群效应使产业集群得到强化并形成路径依赖。自我强化机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制度设计, 可以在产业基地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其他机制的运行效率。但同时, 自我强化机制所形成的路径依赖有时也会产生不利于产业基地发展的负效应, 造成集群网络的僵化和锁定 (Lock-in) 效应, 阻碍产业基地的创新, 这一点尤其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3)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创新机制
简单地说, 创新机制就是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是指在创新动力的驱动之下, 创新主体运用创新资源从事创新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方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创新机制决定了基地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 对产业基地的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创新机制应从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方面把握, 而这有赖于产业基地的创新环境, 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反过来, 良好的创新机制又进一步优化了创新环境。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图2所示。
(4)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协同机制
协同, 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 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集群的产业协同, 是指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营销、采购、管理、技术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 形成的高度一致性或和谐性[5]。协同论认为, 千差万别的系统, 尽管其属性不同, 但在整个环境中, 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由于其自组织性而建立了协同机制, 集群网络的形成和发育又对协同机制起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 所以产业基地系统的运行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机制, 这种协同机制为产业基地的发展带来了协同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协同效应包括两个方面:正协同效应和负协同效应。当产业基地具有正协同效应时, 基地内每个企业的效益都得到提高, 从而加强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反之, 当产业基地内企业不能形成一致或和谐, 甚至出现假冒伪劣、欺诈、恶性竞争等负协同现象时, 就会削弱产业基地的竞争优势, 甚至还会产生竞争劣势。
(5)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学习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学习机制是指基地内行为主体之间具有的相互学习、模仿创新的动机和行为。早在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定义中, 就强调集群经济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 这二者对创新的产生与扩散有积极作用, 产业氛围可以支持企业间进行创新的模仿、消化与扩散, 而信任的存在使产业集群内新技术的引进更加迅速、便捷。产业基地内企业间的相互学习, 主要指非正式研究和开发活动, 地理空间的邻近和集群网络为企业间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产业集群所具有的响应型供应链特征, 要求网络组织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整体性快速与柔性反应, 这也促进了企业间的协同关系和相互学习。需要指出的是, 学习机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学习机制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扩散, 技术和信息快速流动, 使基地具备了快速应对外部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 如果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大多数企业只是“搭便车”, 一味模仿而不主动创新, 就会大大打击创新企业的创新热情, 使基地内滋生出创新的“惰性”, 从而削弱产业基地的创新能力。
(6)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约束机制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约束机制是指对产业基地发展起约束限制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方式。约束机制与动力机制都是系统所不能缺少的, 二者相互作用促进系统演化和发展。产业基地的约束机制包括基地规模约束和基地内相关主体行为约束二个方面。产业基地的规模约束主要通过资源约束来实现, 由于产业基地的土地、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都不是无限供应的, 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 新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 各种资源要素的价格就会不断上涨, 基于利益驱动和成本收益最大化原则, 当企业在基地内所获得的外部经济不足以弥补企业运行成本时, 企业便会选择退出产业基地。因此, 受到资源约束的限制, 产业基地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 一般存在一个适度的最佳规模[6]。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行为主体的约束主要通过制度约束来实现, 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约束是指政府的法令、政策和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合同约束, 非正式制度约束是指产业基地内部基于共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交易习俗、惯例和行为方式的约束, 这两种制度约束对产业基地相关主体的行为约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 表现出鲜明的系统特征。我国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需要运用系统的思想, 从本质上把握其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状况, 一方面取决于其内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外部环境, 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系统的不断演化。因此,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要重视其系统机制和外部环境的培育,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肇君.系统工程与运筹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12.
[2]伊.普里戈金, 伊.斯唐热.曾庆红, 沈小峰, 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HHAKEN.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A 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ms[M].Springer-Verlag, 1988.
[4]刘恒江, 陈继祥, 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26 (7) :2-7.
[5]胡大立.产业关联、产业协同与集群竞争优势的关联机理[J].管理学报, 2006, 3 (6) :709-713.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8
2006年7月,建设部批准安徽省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作为全国十个基地中唯一政府引导推动住宅产业发展的基地,通过长期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运作模式。进而带动和影响安徽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建筑节能和资源节约的发展,实现住宅生产和建造方式的根本转变。
基地致力于打造节能省地型住宅总装集成与核心技术研发中心、住宅产品制造园区、节能省地型住宅示范项目、物流与信息平台。将住宅产品视为一个整体和系统,以资本为纽带,依托国有大型企业,以控股、参股、技术合作等方式,控制和引导住宅上下游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住宅研究设计、部品部件制造、装配集成、项目开发、物业管理等有序配合,构筑住宅产业化集成和示范平台。
基地的发展以构建完善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为抓手,以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建设住宅示范项目为撬动点,以构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为核心,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整体实施。为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2. 基地住宅产业化技术及其产品开发情况
(1)构建完善的工业化住宅标准体系
基地围绕住宅产业体系加强住宅产业化技术的研发,依托合肥市现有的科技力量,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工业化住宅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加强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建筑结构产业化为突破口,引进德国预制结构建筑体系,组织技术攻关,根据我国建筑标准,结合安徽省实际,编制适应本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建筑体系和与其相配套的产品与技术标准,把国外技术转变成可以大范围推广的实用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标准化、通用化的住宅建筑体系、部品部件通用化体系与成套技术。
成立了中国建筑材料设计研究总院合肥研究开发中心,推广实用研究成果;检测建材产品质量、性能。
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作成立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研究院,开展对各建筑和技术体系集成的综合研究,以及规划与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设备节能、绿色与智能建筑设计、节能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为产业化住宅部品、部件企业提供应用开发、经济性分析、标准匹配和编制、产品质量、性能检测和认证服务。已编写完成国内首个《叠合版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并通过安徽省建设厅、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审批。
合肥海恒集团与丹麦Cenergia能源咨询公司合作成立建筑节能咨询公司。对住宅和公共建筑项目进行综合能耗分析、优化设计和经济性分析。通过引进欧洲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检测、评价体系,提升本地区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整体水平,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节能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
与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广泛合作,进行新能源综合利用、住宅技术体系研究、节能省地型住宅套型设计、规划设计、建筑体系、配套设备设施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
(2)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示范项目
一批产业化全装修中小套型住宅示范项目已陆续建成:滨湖惠园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总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
合肥首席大规模纯小户型精装修青年社区,1 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海恒·青年城1号;
“住宅、商业、商务、人文”东海星城,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3)构建完整的住宅产业发展链条
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基地投资建厂,以产业化结构体系为龙头,逐步形成从结构体系、围护结构、设备设施到内装部品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入驻基地的项目有:
德国西伟德建材项目,2006年11月,合肥海恒集团与德国西伟德集团共同投资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公司和西伟德快可美建材公司。
该项目通过对传统建造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住宅主体结构部分的工厂化生产、现场拼装,并通过局部现场混凝土浇注实现结构的整体连续性,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建造模式,实现住宅结构部件的标准化、模数化、工业化,不仅减少现场施工强度、解放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材料损耗;提高建造速度和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住宅的高质量、高标准和长寿命。
康拜秸秆板材设备生产项目,开发区已建的康拜中国总部,以秸秆再生利用产业化,形成多家涉及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应用开发领域的企业群体。该项目以农作物秸杆生产零甲醛的板材,变废为宝、构建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经济社会效应显著。因其无甲醛的环保优点,吸引了数家世界知名家具供应商,合作开发系列健康环保的橱柜、家具和内装部品。
蒙达科博斯外墙保温、化学建材生产项目,具备年产100万平方米轻质混凝土复合保温轻质条板、年产60万平方米建筑内隔墙用轻质条板、年产10万平方米外墙保温系列产品等新型节能省地型建筑材料的生产能力。
2006年8月,罗宝外墙节能装饰板材料项目入驻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该项目引进德国技术和全套流水线生产建筑节能产品。“罗宝外墙保温装饰系统技术”已通过专家评估获得了《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产品应用于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的改造,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08年底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可达到500万平方米。
仁创生态透水砖、覆膜砂项目,仁创“沙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使沙源变为资源,从防沙治沙到科学用沙,把沙漠中的风积沙加工成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产品,满足社会需求,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建设。
东凯新型建材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入驻开发区,是安徽省生产加气混凝土制品等新型建材中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的新型建材重点企业,产品绿色环保,具有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等特点。
3. 加大招商力度,打造“产业联盟”
基地建设致力于建立开放型住宅产业招商平台,加大招商力度,集合了巨大的建筑材料与部品、构件生产能力。要做大做强这些企业,必须组成产业联盟。基地园区通过产业链,培育出住宅产业化技术研究、生产制造、施工组织、项目开发和产业化管理的企业群体,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二是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链。
通过对住宅各个部品部件的标准化、模数化、工业化和通用化技术研究,制定一套通用的技术标准和模数。通用体系的建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各个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生产企业按照共同的规制和标准,生产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为边界的产品。最终形成住宅部品体系生产链,供应开发商需求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基地吸引国内外先进住宅部品、部件和建筑体系生产企业入区投资建厂,着重培育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各生产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技术和产业平台上完成住宅产品的配套集成,形成了一个利益、责任、发展的共同体一一“产业联盟”。“产业联盟”更具有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效率优势、服务优势和产业优势。
开发区积极发挥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载体的作用,大力推进与国内外大型住宅产业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两年一次的中国(合肥)住宅产业博览会建立国际化、开放型的产业发展和交易、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节能省地型产业化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基地投资建厂,通过产业链招商,扩大产业规模,促进先进科技的实际转化,加快形成节能省地型住宅及相关产业集群。
4. 基地建设对安徽及合肥住宅建设的影响和经济、社会效益
住宅是各种建筑物中建设量最大、最容易进行标准化生产的产品。住宅产业化是转变住宅建设生产方式,实现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为达到住宅建设的高效率、高质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负荷的目的,住宅产业化是必经之路。
住宅和房地产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化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地的示范、推动和带动作用正逐步加强,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可以通过住宅产业化进程,以合肥为抓手,逐步推开。
按照合肥市发展规划,2010年合肥市市区人口要达到3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将有100多万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合肥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率先在中部崛起的目标,“四节一环保”特别是在住宅产业领域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9
“集群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突出现象和代表性模式, 近年来各国纷纷通过集群式扩张来强化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这种趋势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以 “内生性”产业集聚为基础, 西欧等国以硅谷为模式建立起了各类科技园区和现代工业园、生态园, 有力推动了这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在我国,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年发展建设的基础上,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模式已成为推动区域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基地模式与开发区模式相比, 尽管基地内企业数量较少, 但更强调规模性、专业化和集聚性, 更符合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的要求, 集聚效应更能得到有效发挥。
在Gereffi定义的“组织性续衍” (Organizational Succession) 中, 基于本地一体化集群价值链发展, 要求地方产业集群在同一地域形成完整或近乎完整的价值链集群, 集群的供应链式整合对区域物流的一体化、集成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而言同样如此。科学分析基地发展与区域物流的互动关系, 对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集聚视角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特性
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功能性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分工协作和区域经济专业化的发展而发展, 区域物流的组织体系、空间形态、功能模式也会经历一个由单一到复合、由简单到复杂, 总体呈现由点到面再演变为网络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路径相类似, 呈现出阶段性、渐进性和功能复合性。
一般而言, 从产业集聚角度, 区域物流的演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区域物流的点状聚集阶段 (物流中心城市发展阶段) 。“增长极”理论认为, 一个区域要实现平衡发展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者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者地区传导, 而这种传导是基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来实现的。从各国经济发展历史不难看出, 城市往往首先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和“增长极”, 物流基础设施齐全, 交通与信息发达, 消费集中且需求量大, 物流活动呈点状聚集, 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第二阶段:区域物流线性聚集阶段。线性聚集是指由于物流资源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沿着物流资源流动的线性公用基础设施 (如高速公路) 周围进行集聚, 使聚集区域呈现线性通道特征。以城市等增长极为核心, 经由产业活动的辐射和扩散作用, 形成与周边区域的线性发散状经济联系, 在市场扩张期这种联系突出表现为物流活动的增长与繁荣。由此, 在物流点状聚集的基础上, 依托物流中心城市及其经济腹地形成以物流经济突出发展为特色的区域经济有机整体, 如浙江“传化公路港物流”的衍生和发展, 经历了由自用物流体系逐渐演变为依托沪杭甬高速公路的物流经济带, 较好实现了区域物流在空间形态和组织结构上的升级。
第三阶段:区域物流网络化发展阶段。在此阶段, 伴随区域经济各种生产性要素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 物流经济要素在外部区域经济、交通等条件的发展与高级化条件下呈现动态变化, 表现为区域内物流资源聚集通过点—线之间的连接成为一体, 最终形成网络体系, 物流网络体系通过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 加剧物流资源的聚集、吸引和辐射效应, 促进物流经济要素在地域上集聚密度的提高, 使区域经济呈现生产集聚与物流集聚的双重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孕育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在各阶段集聚特征和技术特征各不相同, 从以上阶段性特征可看出, 区域物流在演化特征上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发展具有相似性, 两者的联系与互动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健康发展的内在机制之一。
3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与区域物流演化的互动关系
Riddle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 是经济的黏合剂, 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 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正日益成为区域增长极和先导产业的载体, 区域物流活动要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特性, 而基地的生产流通体系也需以当地的物流体系为基础来建设, 以避免两者的脱节。
3.1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对区域物流的推动作用
3.1.1 产业链特性决定区域物流的需求特性
物流需求是在生产和交换活动中形成的引致性需求, 与制造及销售活动紧密相关。由于制造企业和销售企业对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的功能要求及服务档次要求各不相同, 使物流服务本身表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分散化的特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产品多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等特点, 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是国际范围内相对专业化的部分群体, 数量少但分布面广, 相应地, 物流需求就具有规模分散化、主体多样性、服务个性化等特点, 因此, 区域物流系统必须在物流运作设施网络、物流运输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等方面符合基地产业需求的特殊性。
3.1.2 基地的创新活动外溢促进现代物流创新
基于一般技术的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批量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共享外部效益等来取得集聚收益, 集群的创新活动不突出, 创新活动以集群企业自身组织为边界, 主要表现为集群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本质上是以知识交流及创新网络的形成发展为重要特征的产业集群, OECD的研究发现, 创新网络建立了各种价值链集群联系的捷径, 网络产生的创新可能累积在价值链集群中, 由此可以实现他们的商业潜力。以知识交流及创新网络为联结, 基地的生产活动和区域物流活动可以迅速实现互动和协同创新, 共同构造或改变一些环境参数, 实现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如基地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完全有可能带动物流在机构组织、运输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3.2 区域物流体系演化对基地发展的推动作用
3.2.1 物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基地成长的载体和支撑
一方面, 基地内企业都是产权独立、自主交易的企业个体, 基地这一“微系统”中技术经济联系紧密的企业间交易频繁, 必然伴有较大的物流需求, 高效的物流体系是基地良性运作的基本支撑;另一方面, 区域物流设施和物流网络是基地中心与外围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物流产业提供的专业化、集成化服务有助于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基地迅速形成和发展。
3.2.2 作为“助推器”有助于产业基地实现价值创新
产业基地生产规模一般都较大, 运输成本是影响基地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2003年建立的宁波磁性材料产业基地毗邻港口, 地理位置优越, 运输条件便利, 出口中运输成本较低, 保持了良好的价格竞争力。基地体系中物流网络结构的完善能够降低运输成本, 加速基地的产业要素集聚。物流企业进行专业化投资, 其他企业就可以将相关物流业务外包, 从而使交易方式由一体化变为双边治理。这样, 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的专用物流资源, 而将自己的资源集中用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加速产业基地的发展。
4 结语
集聚发展是现代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般趋势和必然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区域经济增长中重要的引领力量,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发展中, 必须充分重视基地与区域物流两者的互动关系, 从产业基地发展角度对区域物流进行规划和布局, 结合各地产业基地的不同特性, 实现物流空间系统的专业化与综合性相结合, 同时应伴随产业基地的不同发展阶段, 动态地发展和完善区域物流空间系统, 逐步发展面向物流产业带的社会化、专业化区域物流空间系统,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5) :38-46.
[2]海峰, 祖大为, 杨明.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网络空间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8 (12) :25-28.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10
河北省不断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支持力度, 基地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科技产出明显增加, 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 河北省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8家, 国家火炬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2家, 省级高新技术区域产业基地55家。基地在新能源、半导体照明、钒钛新材料、机器人、高速动车组等领域, 形成了具有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1.1 基地呈现技术密集与人才密集的趋势
2013年,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省级高新产业化基地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00多家, 上市企业20多家, 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近4000家, 占企业总数的10.69%。基地企业大专以上人员455 231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15%, 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达20 085人, 比2011年增加9464人, 增长89.11%;R&D人员达125 875人, 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4%, 比2011年的4.05%提高0.69% (见图1) 。
1.2 基地内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金总投入达3070.62亿元, 是2011年2000.70亿元的1.53倍, 实现工业总产值15433.03亿元, 较上年增长574.59亿元, 总收入达15885.93亿元, 比201年增加了972.74亿元, 其中产品销售收入达14826.52亿元, 比2011年增加了1023.76亿元, 出口创汇达141.89亿元, 比2011年增加了41.24亿元 (见图2) 。
1.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基地通过加强领导、加大科技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创业服务等措施, 进一步优化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逐步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 使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市场开拓等环节形成了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良性循环体系, 完善了技术创新体系。目前, 基地已建成一大批从事自主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的研发机构, 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知识产权, 2013年申请专利数达5686项, 比2011年增加728项, 当年授权专利3516项, 比2011年增加880项, 其中发明专利507项, 比2011年增加了152项 (见图3) 。
2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评价
2.1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 才能准确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因此,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准确,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构成因素和评价原则, 本研究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指标类分为创新资源、创新载体、经济产出、科技产出4个方面: (1) 创新投入。创新投入指标主要考核企业创新投入程度, 重点考核企业创新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情况。 (2) 创新载体。创新载体指标重点考核平台的建设情况, 包括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孵化器、技术转移机构。 (3) 经济效益。主要考核企业利用创新资源取得的经济产出, 包括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出口创汇、净利润。 (4) 科技产出。主要考核企业利用创新资源取得的科技产出, 包括当年申请专利数、当年授权专利数、当年软件著作权登记数。具体如表2所示。
(单位:%、个、亿元、项)
2.2 评价结果
(1) 根据熵值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得出2011-2013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创新投入、创新载体、经济效益、科技产出4个方面创新水平, 如表3所示。
(2) 通过熵值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显示,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2011年到2013年其创新能力呈上升趋势, 分别为62.24%, 89.41%, 96.69%。
3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问题分析
3.1 R&D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评价情况看, 2013年科技投入指标为86.52%, 比2011年 (94.11%) 和2012年 (97.74%) 分别下降了7.59%和11.22%。从具体数据可知, 科技投入指标下降主要是因为企业R&D投入有所减少, 国际上通常用“R&D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来表示科技投入强度, 若低于最低水平1%, 则企业难以生存, 更不具备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2%~3%) , 则企业只能走模仿创新的道路;达到较高水平 (4%~5%及以上) , 则企业可以进行自主创新, 进而会有一定的竞争力。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R&D总投入163.89亿, 比2011年减少30.71亿元, 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11%, 较2011年下降0.3%, 科技投入强度较弱, 已成为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研发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从评价情况看, 2011-2013年创新载体指标分别为61.36%, 85.37%, 95.75%, 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具体数据看, 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有国家级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23家, 比2011年增加了10家;孵化器达78家, 增加18家。但企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2013年, 高新技术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实现新产品产值1263.34亿元, 较上年略有减少。2013年基地内企业授权专利3516项, 其中发明专利595项, 仅占授权总量的16.92%, 表明基地企业专利申请大多为外形专利, 原创性发明较少。具体如图4所示。
3.3 产业链条还应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当地经济和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部分基地密切结合产业发展, 开展了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在当地转化, 提供区域化共享服务。但不少基地内企业的产品普遍集中在某几个技术较为成熟的领域内, 技术依存程度不高, 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 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缓慢, 技术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产业竞争能力有待提升。
4 提升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相关措施
4.1 加大R&D经费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从R&D投入强度可以看出, 基地内企业处于较为落后, 与具有较强竞争力 (R&D投入强度达5%) 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 需采取有力措施, 不断增加R&D投入, 形成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共同支持科技开发、多渠道资金支撑技术创新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重点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二是强化资金引导机制, 按照科技产品类型、技术类型、技术发展潜力等, 采取全额支持、补贴支持等不同的投入方式, 激励和调动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三是多方筹措资金, 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贷款、争取政府财政补助、申报国家创新基金、吸纳民间资金等多种渠道, 充实企业技术创新资金。
4.2 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新增长点
提升基地的公共技术服务功能, 将其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 成为优质科技人才和研究机构的集聚区, 充分发挥其在产业集聚中的载体作用和带动示范效应, 根据经济发展特色, 围绕产业布局, 引进和培育创新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 提升技术研发实力,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实现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合理分工, 形成以大企业和龙头为核心产业配套体系, 带动上下游产品的发展, 延伸高新技术产业链。
4.3 加强企业技术合作, 走联合创新之路
基地企业应加强技术合作, 联合起来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加快企业间技术转移与扩散, 发挥不同技术能力企业间的联动效应, 通过联合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缩短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 形成基地整体的公共技术优势, 转变过去单纯依靠市场开拓与生产规模扩大等粗放型增长模式。
4.4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采取措施将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制度纳入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中, 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 避免重复研究, 增加原创性发明, 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和水平;充分发挥专利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学习运用专利先行和商标先行战略, 加强企业的技术储备和技术应用, 把握技术竞争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加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 鼓励专利发明, 减少科技成果流失,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是聚集创新资源、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区域创新水平的重要力量。近几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基地企业、人员、资金、科技平台、专利等方面对2011-2013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利用熵值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提出了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4) .
[2]董秋玲, 郗英, 常玉.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川[J].工业工程, 2006 (3) .
[3]张青山, 侯晓川.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8 (1) .
[4]肖士恩, 陈娜.河北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9) .
[5]潘娟, 范巧.基于C-D生产函数的自主创新投入产出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11) .
[6]陈林杰.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的研究与实证分析[J].产业对策研究, 2008 (11) .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11
形势发展提出的紧迫任务
众所周知,我国航天战线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已研制成功13种长征号和一种风暴1号运载火箭。这些火箭分别从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中心起飞,自1970年4月24日到2007年底已把88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28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和自行研制的6艘神舟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轨道运行。上述122个航天器分别覆盖了地球拥有的顺行、太阳同步、静止和极地四种类型的轨道,铸就了中国的太空辉煌。
发射业绩表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已跻身国际一流水平,可与各国著名火箭系列相媲美,是中国在国际高新科技产业群中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使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之一。
鉴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始终把夺取空间优势作为航天领域的首要任务,仍在不断加速研制新型运载工具,新世纪初已经问世的美国德尔它4型火箭、欧空局阿里安5改进型火箭和日本H-2A型火箭,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分别达到了13.2吨、12吨和9.5吨,因而使我国运载火箭的国际地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使我国火箭技术继续在世界航天发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已迫在眉睫。
从我国和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态势看,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也势在必行。一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卫星呈现出重型化和星座化的趋势,对运载火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行星等天体探测器、空间望远镜和各种载人航天器将不断多样化,对运载火箭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三是随着环保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重视地球环境免受污染,对使用有毒有害推进剂的运载火箭提出了换代要求。总之,新的形势呼唤着在运载能力、可靠性、经济性和适应性等方面都更为优越的新型运载火箭的出现。
2001年年中,我国全面启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相关新技术和总体技术的预先研究,拉开了正式研制的序幕。经航天科技人员艰苦攻关,研制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于是其产业化基地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通过科学论证和比较,这才选择了天津。
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三大特点
在减少原有长征火箭的型号、完善其性能的同时,我国正着力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目标是要形成一个新的运载火箭系列。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我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新一代运载火箭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推力大。火箭应能满足发射不同用途的大型卫星、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的需要,能够承担国内外新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运载能力能继续在世界航天高技术领域占住靠前的席位。二是无污染。原来使用的无毒的液氢液氧推进剂,不仅要继续使用,而且要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原来使用的有毒的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推进剂,不仅要被无毒的煤油和液氧所取代,而且发动机也要大型化。三是成本低。火箭要实现通用化、系列化和组合化设计,不仅形成高可靠性,而且降低制造成本,使我国航天发射经济性好、竞争力强的优点更为突出。工业发达国家航天发射费用每千克均在2万美元以上,我国最高为1.6万美元,新一代运载火箭要保持这一优势。
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可用一个重点、两种动力系统和三个模块来概括。一个重点即以发展5米直径的大型火箭为重点。两种动力系统即采用51吨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和128吨推力煤油液氧发动机两种新型动力系统。三个模块即以5米、3.35米和2.25米三种直径火箭为三个基本模块。通过模块化的选配组合,既可减少工作量,又可形成六种高轨道和八种低轨道的新型火箭系列,满足不同发射质量的需求。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2~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覆盖1.8~14吨。两者的最大值都比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际使用的最高运载能力高出三倍左右,可发射20吨级载人空间站、大型空间望远镜和深空探测器以及各种重型应用卫星,其中的小型火箭具备双星或多星发射更小重量级卫星的能力,能满足21世纪上半叶国内外航天发射市场的需要。
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关键是要攻克128吨煤油液氧发动机和51吨液氢液氧发动机难题。可喜的是,目前这两种发动机已经取得技术突破,预计2013年新型系列火箭即可投入使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抓总,京津距离较近且交通方便,故将其产业化基地设于天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火箭生产成本。
扫描和跟踪国际航天动态,我国还要进行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的技术探索并进而开展研制工作,以便用可多次使用的运载火箭逐步代替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从根本上降低发射成本,更有效地提高飞行的可靠性。估计从计划实施开始,到完成研制工作,约需10多年的时间。一旦能够制造这种新型火箭,不仅可以节约地进行航天发射,大量减少太空碎片,而且标志着我国运载技术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大压缩了空间事业的风险性,那时天津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的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国在海南建新航天发射场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以适应中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新发射场建成后,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由于建国以来的国内外背景等历史原因,我国现有的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发射中心都建在内陆地区,存在着铁路运输不利于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发射地理纬度高不能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和飞行航区安全性差等缺点,故而作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配套的重要项目,应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的航天发射中心。这样,发射场面临广阔的太平洋海域,可通过水上大型交通工具运输巨型火箭,地理纬度低能较多的利用地球自转速度从而节省能耗,火箭落点位置易于选择,其飞行航区的安全性问题可彻底解决,亦便于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事实上,凡是有条件的国家都充分利用靠近赤道位置建设航天发射场。美国在其东南部面临大西洋的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建设了航天发射中心。印度在其东南部面临孟加拉湾海面的斯里哈里科塔建设了航天发射中心。欧洲空间局在位于赤道附近的法属圭亚那库鲁地区建设了航天发射场。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和挪威的四家大公司组建的海射公司选择太平洋赤道海域作为海上航天发射场。由此可见,在文昌市建设新的航天发射中心,乃是我国航天事业强劲发展的重大举措,将更能显示中国运载火箭的优势。同时,此举必将有力地带动海南省的开发与建设。不言而喻,天津作为沿海大都市,将来生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可搭乘专用船只运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避免了铁路运输的制约。
航天高科技助推天津腾飞
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速开发滨海新区的决定之后,天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招商引资,一些航天单位也积极地在天津寻找发展机会,先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两个研究所在滨海新区征地,正在实施迁建工程,后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滨海新区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这些高新科技项目的落户对提升天津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运载火箭主要是由箭体、动力装置、飞行控制系统和有效载荷舱组成的极为复杂而又十分精确的航天推进工具,是在多种高新技术成果支撑下取得的划时代成就。由于它涉及到力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热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等众多学科和喷气推进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测控技术等诸多领域,因此随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的建成和投产,必然形成地区协作体系,促进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发展,为推进天津市科技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出与日俱增的贡献。
运载火箭技术是航天科技发展的基石,其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自主进入空间、开展航天活动的能力。天津滨海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方便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物流环境,赢得了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的落户。这也是天津市对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有力支持,是一个双赢的重大举措。该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总用地面积约3000亩,规划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满足我国航天未来的发展需求,对引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有着重大的辐射作用和推动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篇12
2013年6月21日, 晋江市举行了“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信息平台”启动仪式, 晋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这标志着晋江纺织服装业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 通过多方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为推动晋江纺织、鞋业、服装、皮具等产业综合协调发展打造一个时尚产业文化经济联盟, 并在行业转型升级中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9年位居福建全省首位的晋江市, 其纺织鞋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产业集群产值超过1600亿元, 成为晋江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但是,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和市场的变化,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鞋服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晋江纺织鞋服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 企业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为了提升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晋江纺织鞋服行业遵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 根据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发展需求, 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形势需要, 于去年7月开始筹备“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 今年今年2月5日正式揭牌。在晋江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 经过近一年的组建筹备,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于近期正式启动运作。
▲搭建“校政企、产学研”平台
据了解,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自今年春节之前揭牌后, 市政府从各局和部门抽调人员, 组建工作机构, 随即分三组深入镇 (街道) 、经济开发区, 调研纺织鞋服产业人才需求情况, 并筹备了“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理事会及“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 以加速推进“校政企、产学研”平台的建设。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系根据晋江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所设, “中心”为常设事业单位, 归口市政府序列, 配备事业编制8名, 内设“综合协调部”、“人力开发部”、“技术研发部”、“科技信息部”等4个工作部门。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的职能定位为党委政府主持、高校支撑、专家主导、企业参与的综合服务平台, 宗旨是根据晋江纺织鞋服民营企业的发展, 建设一个集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高地, 从而提升晋江纺织鞋服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实现纺织鞋服产业升级与发展规划
据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心”的主要任务:一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包括组织专项调研、规划示范项目等;二是建设人力开发和培养培训基地, 包括引进优秀人才、组织专家指导、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三是协调开展各类技术研发实训, 包括与高校共建技术研发成果展示厅及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协调合作院校指导企业建设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类型研发机构;四是畅通项目孵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 包括建设“中国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信息平台”, 通过平台遴选汇总科技项目, 促进校企对接, 与高校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等。
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在筹建过程中, 曾组织本地纺织服装行业知名企业考察团与东华大学就落地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座谈会, 探讨落实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工业设计大赛、互派挂职、共建产学研用基地。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为落实晋江市委、市政府打造“智造名城”战略部署, 同时也推动了东华大学与晋江市战略合作的全面铺开, 寄希望高校与企业努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 多找合作项目,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共同打造互惠共荣、合作多赢、产学研用校企协同合作的新局面
▲推进纺织鞋服产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众所周知, 校企合作是双赢的一项举措, 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实践的资源, 而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瓶颈可以通过高校的科研力量得到解决;与此同时, 企业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晋江是品牌之都, 鞋服纺织产业尤为突出;晋江鞋服纺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 而与高校的合作, 将有效地为企业注入了智力支撑。再者, 校地合作还能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实现企业通过与大学的合作, 在染整技术、皮革生产、功能性面料等方面得到提升, 完善工艺技术,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向“智造”转变。
晋江市政府这一人才引进创新举措得到了福建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 厅领导对该项工作多次亲临指导, 厅长鞠维强还将亲自带队前往教育部科技中心和国内著名高校洽谈, 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研立项、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将承担打造集人才培养培训、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和成果应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高地的重任。晋江纺织、鞋业、服装、皮具、皮革已形成地方特色经济产业链, 要实现二次创业并完成产业升级, 晋江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的启动, 无异于是为提升产业附加值而建立的一个综合平台, 是为本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实现成功转型迈出的坚实一步。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荐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化11-20
高新技术产业11-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05-10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06-06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06-24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07-0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06-1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09-2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10-27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