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共10篇)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1
当前,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 各国都积极推动本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为此, 许多国家纷纷制订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如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等, 就体现了对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入发展, 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已提到议事日程, 我国的政策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也越来越重视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价值及绩效进行判断, 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是由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范畴内各个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要素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 是研究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基础。本文拟在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理论基础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 并系统设计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内容, 以及与评估阶段特征的相契合的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要素。
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动因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第一个基本动因就是要衡量这些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而制定并实行的政策的效力。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目的在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效力的最直接产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对预期的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差距。制定具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时, 会根据对政策效力的预测和判断设定政策的预期目标, 一般体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在政策期内发展程度直接体现着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能否有效运行以及效力的高低, 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第二个基本动因就是判断那些制定并且执行的政策是否使资源配置的有效率, 这里的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 经济效率指的是一种资源配置如果达到不使一方受损情况下就不能使另一方受益, 那么就说这种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 这种效率也叫帕累托效率。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 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是符合帕累托最优配置的, 也就是说, 如果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那么政府可以不制定和执行任何政策, 市场自身就会调节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过来, 如果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政府就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 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本身也是一种资源, 这种特殊资源能否有效配置直接体现在行政效率的高低方面, 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能否完全为社会所接受、能否顺利地被执行等。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的评价也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内容。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另外一个基本动因就是考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是否削弱了高新技术产业中经济主体的外部性, 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相关效应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 高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很大的投入, 需要相关政策对研发者进行合理保护和补偿, 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它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改造, 以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竞争。这些都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的直接或间接产出, 对其评价也是全面评估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重要方面。[1]
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系统分析及体系构建
2.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系统分析
评估也称为评价, 通常是指根据一定得标准去判断某一特定系统的整体, 或系统内部诸要素和环节的结构与功能的状态, 以及判断系统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水平及与预定目标的差距等基本情况, 从而得到特定信息的过程。目前, 学术界对公共政策评估的内涵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对政策评估的界定也是见仁见智。第一种观点认为, 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或政策计划的评估。胡雷 (Joseph S Wholey, 1970) 指出, “政策评估是评估一项国家计划在符合目标方面之总体影响, 或者评估两个或更多计划在符合共同目标方面之相关效能”。[2]理查菲尔德 (N. Lichfield) 则认为, 评估是一种“描述各种解决政策问题的方案, 陈述各种方案的优劣点的过程"。[3]显然, 这种观点强调的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相对的优缺点。从现代政策科学的角度看, 这仅仅是一种政策执行前的评估, 属于预评估的范围, 是整个政策评估的一个环节。第二种观点认为, 政策评估的着眼点应是政策效果, 即“政策评估就是对政策的效果进行的研究”。[4]托马斯R·戴伊认为, “政策评估就是了解公共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的过程, 就是试图判断这些效果是否是所预期的效果的过程, 就是判断这些效果与政策成本是否符合的过程”。[5]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一种狭义层面的评估, 他虽然突出了政策效果在政策评估中的重要地位, 但却忽视了政策评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使政策效果作为公共政策评估的唯一内容而凌驾于整个系统评估之上。第三种观点认为,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 既包括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也包括对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结果的评估。斯图亚特S·内格尔认为, “公共政策分析可一定以为一个过程, 即依照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在各种备选的公共政策或政府方案中, 确定一个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系列既定政策目标方案的过程。[6]与前面两种观点相比,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扩大了评估的范围和视野, 超越了仅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的局限, 使政策评估更为全面。但与此同时, 这种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政策目标、政策评估标准, 以及政策过程评估与整个评估系统的关系强调不足等方面的局限。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 首先,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系统应是对政策全过程的评估, 即从政策周期的角度, 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分成3个阶段: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其次, 高新技术产业评估系统应强调系统的观念,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既是政策全过程的评估, 也涉及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的、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法等要素的界定与分析。[7]因此, 我们应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阶段及其评估要素进行系统整合, 构建系统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 即针对评估不同阶段, 界定出契合评估阶段特征的科学的、合理的政策评估要素。
2.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构建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按政策评估周期可以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 同时它也是由评估要素构成,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8]在体系中, 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按政策评估周期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3个阶段是主体框架;评估要素及评估内容要与评估阶段特征相契合, 融入评估主体框架, 从而形成系统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本文下面将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的评估内容, 以及契合评估阶段特征的科学的、合理的政策评估要素进行系统设计。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构成undefined
图1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构成
3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过程分析
3.1 事前评估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事前评估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出台或执行之前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方案进行的评估。通过事前评估, 我们能够有效避免政策评估与政策决策的分离, 即在政策被执行之前就通过评估判断其优劣性来决定是否予以实施;也可以是通过评估发现政策方案的缺陷, 对政策方案做出相应的改进, 为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保障。在事前评估的过程中, 一方面我们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的必要性进行评估, 考核政策是否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政策资源实现帕累托改进;另一方面通过对政策的预期运行效果进行预测, 来考核政策本身的合理性。
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即针对高新技术产业某一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的必要性。对于整个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由于其自身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劲的推动作用, 同时又具备高投入、高风险、高溢出的特征, 使得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调节十分必要, 即对整个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政策调节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某种程度来说,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分析可以通过评价政策客体是否适当来实现, 即政策调节的对象是否是必须需要政策调节。
政策的合理性包括政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考核政策的可行性是事前评估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把政策评估和政策决策联系起来的重要因素。在可行性分析时, 我们可以通过模拟政策执行环境, 判断政策是否具有可行性。而这种判断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就取决于我们对政策环境的把握是否准确, 或者说对政策环境的考虑是否准确。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科学性表现为政策本身所追求的政策目标必须顺应社会产业发展规律的, 通过这种政策倾斜能够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社会中的非均衡发展, 而且在非均衡发展的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发挥类似于增长极的辐射作用, 带动其他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从政策标准来看, 政策的合理性就表现为政策的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应。
3.2 事中评估
事中评估也称执行评估, 是对政策执行中的情况进行评估, 即根据政策执行过程中反馈的政策执行效果及政策对象的发展状况等信息及时调整政策的方案来改善资源配置。事中评估是对政策执行过程的跟踪评估, 目的就是保障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防止政策执行的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在评估过程中, 如果发现政策偏离, 那么评估工作也包括寻找政策失效的原因。在考核或者评估政策成果时, 我们可以从政策的目标达成度来进行衡量。
政策的目标达成度是把政策成果与政策目标相比较而言的。在评价目标达成度时不仅要关注这种相对达成程度, 还要关注政策目标本身的合理性。这里的合理性包括目标的可行性、科学性, 类似于事前评估的评估内容。
政策偏差是事中评估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通过考核偏差达到纠正偏差的目的。政策偏差包括自然偏差和人为偏差, 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 自然偏差突出的表现为政策环境偏差, 人为偏差表现为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客体的行为偏差。在考核偏差纠正偏差的时候, 我们强调的是环境偏差, 即由于政策的原因造成的偏差;由于人为偏差是执行方面的原因, 不作为政策评估的重点, 可在政策管理体系研究中得到系统控制。
一般来说, 政策执行过程中失效通常有两方面的原因: (1) 政策本身的原因, 可能是政策目标的失当, 政策方案不合理等; (2) 执行方面的原因, 即政策执行者未能严格按政策方案付诸执行。由于政策环境是动态变化的, 在事前评估时我们判断政策的合理性是通过对政策环境的预测模拟来实现的, 而这种主观模拟很可能本身就是失真的, 或者随着现实政策环境的变化已经失真了。此时对政策合理性的分析可以从现实政策环境与事前的预测环境差异入手, 来判断政策是否仍然合理, 即政策能否适应现实政策环境。
3.3 事后评估
事后评估是政策有效期结束时, 通过衡量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以及政策效率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来对政策的整体绩效做出的最终评价。在政策已经执行之后, 原来在事前预测中、执行中只能部分体现的政策效果都将以更完整的形式出现, 此时对政策效率、效应也能做更全面的衡量评价。我们通过对政策的事后评估来决定是否结束原有政策周期开始新的政策周期, 同时通过事后评估也能总结出前项政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指导新政策的制定和评估工作。当然, 这里也不排除通过事后评估得出原有政策仍具有适用性而延长政策周期的可能, 或者是对政策做出一定调整后继续执行。
政策成果可以从政策效果、效率和效应3个标准来考核。政策效果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在政策的指导和扶持下取得的经济效益, 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效率是相对指标, 即在完整考核政策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对政策效率的评价;效应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扩散效应。必须注意的是, 在考核政策效果时我们关注的是政策对象, 即政策直接调整对象的发展水平, 或者说最初政策问题的解决程度。而在考核政策效率时, 政策收益是包含政策效果的更广泛的效果总结, 既包括直接政策对象所达到的效果, 也包括相关产业取得的连带效果, 即效率中的产出包括效果和效应;政策投入也遵循类似于配比原则来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效率分析是符合机会成本的经济学原理, 体现科学性。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而言, 这种“全面损益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本身的高投入就意味着高机会成本的存在, 那么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在配置大量资源去引导其发展时的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另一方面,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对社会其他产业具有广泛的联动作用, 那么全面考核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也是有必要的, 尽管这时的工作量可能也是巨大的。
4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要素分析
4.1 评估主体
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过程中, 价值主体是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代表——政府, 而决策主体是政策部门的专职人员, 包括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的执行者。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是否合乎客观规律及符合自身的需求程度, 而评估客体是政策及政策成效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主体采取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相分离的组织形式更符合现实需要, 不仅可以降低组织运行成本, 同时对于保证评估工作的独立性和避免评估工作中非正常现象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联合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过程中, 评估专家是评估主体, 承担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实质性工作, 而评估机构由于其人员组成等条件限制, 只能起到评估工作的组织和辅助作用。
决策主体委托评估主体进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评估, 在决策主体和评估主体间又形成了新的委托和代理关系。在这种委托与代理关系中, 评估专家是否会按决策主体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政策的客观评估, 需要有合理的监督机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作为保障。从评估委托方的角度,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专业性和评估过程的主观性、隐蔽性, 评估委托方监控评估过程是不现实的, 而且成本相当高。因此, 评估委托方只能采取分析评估结果, 或听取社会对评估结果的异议并展开调查等方式来保证评估效果。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科技创新、科技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联动结果, 该特殊性决定了其政策评估工作应该由科技、经济、政治方面的专家和从事政策评估的专职人员来进行。由于他们本身就是价值主体的一部分, 所以评估专家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符合价值主体需求的判断不是一种认知行为, 而是一种评估行为。
4.2 评估客体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属性的认识和对客体属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程度的判断过程。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客体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中, 作为评估客体的政策最重要的属性是满足价值主体需求的属性。对于评估客体, 政策的价值是客观的, 然而价值的评价则是一种主观的认识过程, 需要由评估主体对政策属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的程度进行判定。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评估, 其评估的内容是政策是否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 但在政策的不同阶段, 对客体的属性要求有所不同。
事前评估的准则主要表现为政策方案预测结果的成效以及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事前评估中, 评估客体表现为抽象化、概念化, 而且未知因素较多, 不确定性较明显。事中评估的重点转向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执行是否符合政策方案中规定目标的判定, 以及根据政策环境的变化重新判断政策是否符合规律性, 政策的基本属性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由概念转为实际, 主观成分不断减少、客观评价增加, 其评估对象既包括已转化为实际的客体, 也包括概念客体。事后评估的客体是政策执行结束后已经取得的所有成果, 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产出和政策价值, 评估要素以客观评估为主, 其评估方法也以客观评价为主。
4.3 评估环境
一般来说, 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对政策评估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社会环境对政策评估系统的影响更为直接、更为重要。但是, 无论是哪一种环境都具有如下3个基本特征: (1) 复杂多样性。政策评估系统的环境内容庞杂、无所不包, 有自然的, 也有社会的;有物质的, 也有精神的;有国内的, 也有国际的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了特性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 从而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2) 巨大差异性。从共时的角度看, 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政策评估系统面临着完全不同的评估环境, 既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区别, 也有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既是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也是不同政策评估组织产出及效果差异的重要原因。 (3) 动态变化性。从历史的角度看, 政策评估环境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 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也必然相应的发生变化。
政策评估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要求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政策评估过程绝不是单纯的技术运用过程, 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政治、社会过程;巨大的差异性要求我们要重视评估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注意发展自己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动态变化性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从动态发展的视角不断改进评估策略、技术方法等, 以适应变化了的评估环境的客观要求。
5 结束语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经济学原理及政策分析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指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应划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3个阶段, 评估内容及评估要素要与评估阶段特征相契合, 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体系;并系统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的评估内容, 以及与评估阶段特征的相契合的科学合理的政策评估要素。本文的研究为研究和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綦良群, 舒春.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的理论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5, (3) :95~97
[2].转引自丘昌泰.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9:167
[3].N.Lichfield:Evaluation in the Planning Process, Ox-ford:Pergamen Press, 1975:4
[4].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240
[5].托马斯R.戴伊[美].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03
[6].斯图亚特S.内格尔[美].政策研究:整合预评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3
[7].杰.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4~25
[8].綦良群, 于颖, 朱添波.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要素的系统分析[J].2008, (4)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2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 2011年是 十二五 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 十二五 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2011年国家将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 三农 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投入拟安排988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04.8亿元。继续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畜牧业将进一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肉牛业作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2011年国家将继续强化支农惠农措施,特别是在财政扶持方面将会对肉牛业有所涉及,势必会对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分析预测如下:
一、肉牛主产区方面:
自2008年《肉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年)》发布以来,中央和主产区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规划实施,主产区肉牛业得到较快发展,优势区域建设取得明显效果。规划中涵盖了中原肉牛区、东北肉牛区、西北肉牛区和西南肉牛区共四个优势区域。2011年,政府将根据不同产区的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政策引导扶持:
1、中原肉牛区政府对于中原肉牛区的目标定位为建成为 京津冀、长三角 和 环渤海 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在政策实施上将着重体现在支持品种改良和基地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着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等方面。
2、东北肉牛区政府对于东北肉牛区的目标定位是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在政策实施上,牧区将重点支持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如建设现代家庭示范牧场(户),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小
区,成立综合型服务组织等。农区将重点支持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等,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牛肉生产和加工体系。
3、西北肉牛区政府对于西北肉牛区的目标定位是满足西北地区牛肉需求,以清真牛肉生产为主;兼顾向中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优质肉牛产品,为育肥区提供架子牛。在政策实施上将体现在健全肉牛良繁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研发并推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育和发展加工企业,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
4、西南肉牛区政府对于西南肉牛区的目标定位是立足南方市场,建成西南地区优质牛肉生产供应基地。在政策实施上主要体现在支持南方草山草坡和各种农作物副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广三元结构种植,加强现代肉牛业饲养和育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出栏肉牛的胴体重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二、肉牛良种方面
农业部畜牧业司在《2011年畜牧业工作重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畜禽畜禽品种改良,落实生猪、奶牛、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政策,做好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在政策实施上主要体现在将会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大对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肉牛原种场、资源场和种公牛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肉牛新品种选育。扩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程实施范围,支持肉牛优势区域发展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扩大良种项目补贴实施范围,对选择肉牛优质冻精实施人工授精的养殖场户给予补贴。
三、肉牛规模化养殖方面
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我国肉牛出栏数为5770.1万头,其中饲养规模在10头以内的养殖场(户)最多,达1327.8万个,约占全国总数的95.6%,肉牛出栏数量之和达3409.4万头,约占全国出栏总数的59.1%。
如此可见,目前我国肉牛养殖业仍然处于 小规模、大群体 的结构特点,难以满足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肉牛生产需求。2010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经严格审查,已认定并公布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500多个。2011年,农业部将继续大力
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新创建50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对于肉牛业,将着力扶持年出栏在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并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和技术培训的投入力度。在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预计未来几?年出栏在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会逐渐增多,对于全国肉牛出栏数量的贡献率将逐渐加大。
四、肉牛养殖合作社方面
温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获取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肉牛养殖合作社的形成将是实现肉牛规模化养殖,强化牛源基础建设,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手段。而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建立,则不能缺少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带动。因此,预计2011年国家扶持政策将会向那些致力于发展合作经济的肉牛龙头企业倾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既可适应现代化肉牛产业的发展需求,也使企业和农户实现了 共赢 的目的。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政策评估;评估主体
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往往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政策分析过程,其中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能够决定政策后期的基本走向。
一、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相关理论研究
(一)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主体的概念。对于政策评估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阐述。谢明指出所谓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
朱志宏认为,所谓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张伟平,胡俊生指出政策评估主体主要指直接或间接组织或参与公共政策评估过程的个人、 团体或组织。
(二)政策评估主体的类型。张伟平,胡俊生指出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在公共政策评估系统中处于关键地位,依据不同的标准或者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分为不同的类型。
周建国,张新蕾指出在政策评估中,最主要的评估主体有三类:政府、政策研究组织和一般社会公众。
二、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策评估缺乏科学认识。杨慧珍指出不少官员认为政策制定之后,只要确保执行就好,因此视政策评估为可有可无的工作。
张伟平,胡俊生指出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功能完备、科学有效的政策评估机制,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认识和认真态度还有待提高,决策主体往往认为政策评估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活动。
(二)政策评估主体过于单一。张伟平,胡俊生指出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太过单一。现阶段我国政策评估的主体主要以官方、系统内部评估为主,社会组织、公众参与等外部评估主体严重缺乏。
王建容指出政策评估主体以官方为主。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了解公共政策所产生的效果的过程,并依据一定标准判断这些效果是不是预期的效果的过程。”可见,政策评估的主观色彩较浓,由此也突出了评估主体的选择对评估的重要性。
(三)政策评估主体独立性不足。张伟平,胡俊生指出从组织活动形式上来看, 政策评估组织一般分为官方组织和非官方组织。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凡由官方主导的评估活动由于业务与隶属等关系的影响, 评估组织摆脱不了对政府的依赖, 往往处于附属地位, 很难独立开展工作。 而非官方评估组织又非常短缺。
周建国,张新蕾指出当人们认识到内部评估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其专业性而在于其利益相关性的时候,评估主体独立性的要求就顺理成章地被广泛认可。
(四)政策评估主体存在信息不对称。张伟平,胡俊生指出政策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冗杂的信息进行处理分类, 目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信息困境” 表现为信息的封闭性、 信息的可信度低、 信息造假等。
杨慧珍指出政府是信息的掌控者,其信息公开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外部评估者的判断。
三、完善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对策
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就是确定公共政策由谁来评估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大部分学者基本获得共识,即公共政策评估主体应该是多元化,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全面有效。张国庆在《公共政策分析》一书中把评估主体分为政府评估和民间评估两种。政府评估主要是政策制定者自我的评估,民间评估就是与政策制定无关团体的评估包括媒体,民间机构,专家学者的评估。
(一)提高对政策评估重要性的认识。张伟平,胡俊生指出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完善政策评估主体,对于保证评估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慧珍指出要加强对官员和公众的培训,政府要定期通过学校、社区等途径向社会宣传最新的科技知识,使公众提前正确认识政策内容;同时向公众宣传政策评估的重要性,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主体体系。张伟平,胡俊生指出公共政策的本質属性是“公共性”, 公共政策应体现广大公众的利益,形成一个 360 度全方位的评估主体体系。进一步完善官方内部的评估主体,要特别重视社会组织和公众代表的参与以及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
杨慧珍指出评估机构作为第三部门, 主持评估没有自身的利益诉求, 能够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要进一步拓展公众参与和专家学者、大众传媒和民间组织的参与,其中最为典型的方法就是进行第三方评估。
(三)强化评估主体的独立性。张伟平,胡俊生指出保持评估主体的相对独立性, 不仅可以保证评估的客观公正性及评估结论公信力,而且能够提升公众的参与度。首先,要建立健全政策评估主体体系。其次,通过市场的力量,大力发展外部的民间评估机构。
(四)完善评估信息系统。张伟平,胡俊生指出政策评估实际上就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在政策过程的开始阶段,就要建立政策信息系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交流和使用进行总体设计。其后,应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快速的信息反馈网络,让公众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持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渠道畅通。
四、述评
公共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作为政策评估实践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政策评估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遇到了一些问题。纵观这些文献资料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策评估主体的重要性已达成一致。学者们纷纷指出,影响政策评估主体最关键的因素是政策评估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政策评估主体的独立性问题,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然而对如何协调政策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与政策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谢明.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26.
[2]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3.
[3]张伟平,胡俊生.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缺陷及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5):33-35.
[4]周建国,张新蕾.论政策评估主体结构的构建[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6):106-111.
[5]杨慧珍.我国公共政策评估主体的缺陷及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1):72-75.
[6]王建容.我国公共政策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行政论,2006(2):40-43.
[7]曾爱玲.国内外对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2012(12):131-132.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4
(一)人力资本是信息社会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
经济学从诞生起就在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古典派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学说起,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以及战后形成的新古典派增长经济学,都在致力于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古典派经济学家在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通过比较成本论证了自由贸易可促进经济的增长。马克思虽然提出了内涵与外延两种经济增长的方式,但在其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中,仅揭示了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规律性。19世纪20~30年代至60~70年代,发达国家面临频频出现的经济危机,以及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特点,新古典派经济学用生产函数方法分析了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在经济增长因素中,除了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以外,将技术进步因素分离出来,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索洛等经济学家还因此荣获了诺贝尔金。20世纪90年代初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使可用知识存量的增长加速,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基础。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的发展,要求每个劳动力的素质要有很大的提高,知识的学习,不仅靠正规教育,边干边学是最重要的,而且随着知识供给量的增加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需要人们终生学习。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不仅及时看到了信息化、知识化对经济的深刻影响,并作出了定量的分析与评价,而且他们都强调了人力资本在信息社会中促进经济增长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使用效率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创新整体,大大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进入信息社会后,为了完成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向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些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在重组过程中人才的渴求尤其突出。优秀的人才及人才群体可以使一项事业迅速的从无到有,而人才的缺乏或群体决策的失误可以使一个巨大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破产于顷刻之间。科技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在加快,势必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各国的生产过程变成了一个全球的平行过程,创新传播的加快,再加上跨国公司又联合又竞争的局面的出现,使得企业必须面向世界,无论实力多么强大,都必须使自己处于经常调整之中,以保持其地位,其核心是创新和效率。人的效率和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这就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因此,人力资本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作用日益凸现。
(三)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众所周知,企业的超额利润是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和广大职工的人力资本与企业非人力资本共同创造的。在国外职工持股、对企业管理者予以股权激励等人力资本价值体现方式已得到普遍实行。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力资本对企业收益贡献的比例将会越来越高,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拥有企业股份的计划也已经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因此对人力资本进行价值评估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人力资本占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等利益各方的需求,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估也就成了人们研究的课题。现阶段以人力资本出资入股的企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进行价值评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人力资本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法
市场法又叫现行市场价法。是指在人力资本市场上找到目前受雇人力资本的能力相同或相近的人作为参照物来评估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的一种方法。应用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原则,即商品间替代性越强,价格越接近。应用这一原理寻找类似或相同的资产来评定待估资产的价值,必须具备以下前提条件:第一,必须具有一个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第二,市场参照物与待估资产相对应的可比较的资料能够收集且量化。
市场法的评估程序:一是收集近期类似已交易资产的基本资料,评估人员应尽量收集近期发生的与待估资产类似的已交易资产的市场交易资料,为选取可供比较的参照物做准备。二是选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类似资产作参照物,可采用数学或统计方法从收集的交易资料中选择与待估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较接近的交易实例作为供比较的参照物。三是分析待估资产与参照物的差异,并进行参照物价格修正将参照物与待估资产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差异,并进行修正或调整,包括时间因素、地域因素和功能因素调整或修正,计算公式为:
四是综合决定待估资产的评估价值,由于参照物修正后的交易价格存在差异,还必须采用综合的方法,如计算平均价格等,确定一个合理的估价额,作为待估资产的评估价值。
(二)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通过核算资本或资产在形成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或者重新购置同类资本资产所需耗费来评估其价值所用的方法,包括历史成本法或重置成本法。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评估法是利用成本核算的原理,根据原先取得的资本或资产所花费的成本项目,逐项计算,然后累加得到资本或资产的历史成本。用公式表示为:
P(评估值)=历史成本=物力成本+个人成本+耗费+……
历史成本法应用的条件是,资本或资产在形成过程中的各项耗费都有记录并单独列项,对于人力资本的历史成本评估就需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本会计帐户,进行人力资本会计核算。2.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即资本或资产的评估价值不能高于重新购置的具有相同的功能的类似资本或资产的成本,评估值的大小取决于资产成本的高低,如果评估的资本已经投入使用,还应扣减资产因各种内部或外部原因带来的贬值或损耗价值,包括实体性贬值(实体性损耗)、功能性贬值(功能性损耗)和经济性贬值(经济性损耗)。用公式表示为:
(二)收益现值法
收益现值法是指运用适当的折现率,将被评估资产未来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来估算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收益现值法也是资产评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简称为收益法。
收益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收益法的理论依据是效用价值论,即资产的价值大小取决于资产的效用大小。通常资产的效用越大,其评估价值越高。收益法广泛地运用于收益性资产的评估,可以是单项资产,也可以是整体资产。收益法的评估程序:预测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确定折现率或本金化率;采用一定的折现率或本金化率将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并确定资产的评估价值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是有期限的收益,也可以是永续性的收益;未来预期收益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不同情况下计算资产评估价值采用的计算公式是不一样的。
根据资产未来预期收益期限是否有限,收益法评估资产价值分为有限期收益的评估方法与无限期收益的评估方法。当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是有限期的,可以通过预测有限期内各期的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现计算资产的收益现值,即资产评估值,用公式表示:
PV—资产评估值,i—资产在有限期内各期的预期收益,r—折线率,n—受益期限,以年表示。
三、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探讨
自从人力资本价值评估引起人们重视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众多计量模型。这些计量模型总体可分为两大类,人力资本群体价值计量模型和人力资本个体价值计量模型。如下表所示:
这些模型从不同的方面给出了一些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但是由于各个行业具有自身特点,很难将所有行业笼统概括,所以笔者认为,应该根据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的特点建立一套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
(一)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
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主要包括两大群体,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进行价值评估,首先必须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人力资本价值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状况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设立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评价指标如下:
1. 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评价指标:
社会责任感、竞争意识、道德水平、控制力、自信力、影响力、省察力、管理协调能力、组织间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2. 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人员评价指标: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知识、信息收寻、坚韧性、主动性、影响力、自信心、成就导向、团队合作和写作、人际理解、注重次序和质量、客户服务导向。
(二)方法探讨
在确立以上指标后,设立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
1. 对以上指标分别设立权重。
对各项评价指标设立相对权重可采用德尔菲法、AHP法、模糊数学Borda数法或层次分析法。
2. 运用利克特五点量表法设立评语级。
记分法为:5表示“非常好”,4表示“好”,3表示“一般”,4表示“差”,5表示“极差”。
3. 运用360度全方位考评方法进行评估。
所谓360度考核是指一个组织中各个级别的,了解和熟悉被评价对象的人员,如直接主管或上级,同事及下属等,以及与其经常打交道的外部顾客对其效绩、重要的工作能力和特定的工作行为与技巧等提供客观、真实地反馈信息,以考核评价被评对象的绩效和贡献。
4. 计量分值。
对评定结果进行分配率统计,运用模糊矩阵运算计其分值。
5. 用PBV估价法评估人力资本价值。
PBV估价法即价格/账面值比率估价法。首先根据可比公司数据选取PBV比率,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现状,PBV标准根据评分值确定。然后根据被评估公司的账面净资产资料分别计算出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和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评估价值。人力资本评估价值=公司账面净资产×(PBV-1)。由于各公司对运营资本的效率,因行业、企业文化和企业运营模式的不同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用一个效率系数(T)来表达被评估资本的最终价值。人力资本的最终价值=人力资本评估价值x效率系数。各公司发展阶段不同,管理者和研发人员占的权重不同,管理者的权重为Q1,研发人员权重为Q2,则各层人力资本最终价值=人力资本评估价值x效率系数x权重。例如,某个高科技产业的账面净资产总额是10亿元,其管理者的评分值为4.5,其研发人员的评分值为4.8,当效率系数为0.9时,管理者的权重为30%,研发人员的权重为55%。则管理人员最终价值=10×(4.5-1)×0.9×30%=9.45亿元,研发人员最终价值=10×(4.8-1)×0.9×55%=18.81亿元。
四、结论
人类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认知。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据不同职能分别进行价值评估,能有效区分不同类别的人在企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能为人力资本作为原始资本入股和企业重组过程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人力资本价值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由于中国人力资本价值评估还是块亟待开垦的处女地,这方面的研究体系还不健全,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本价值评估体系的设计还有待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西奥多.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91-92.
[2]Becker Gary.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alysi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Vol,1962,70(2):42-49.
[3]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6-87.
[4]张文贤.管理入股——人力资本定价[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7-176.
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报告 篇5
移民政策主要分为搬迁安置政策和后期扶持政策两大部分 评估项目名称:三峡移民工作 评估报告书 评估人:王国建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2010年12月8日
一.评估对象:
三峡工程中移民的安排措施,安置移民后的生活及安置地政府工作状况
二.被评政策信息的收集
坚持依法移民是三峡移民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认真进行研讨和探索。重庆市直辖以后,担负着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这一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尽快建章立法,规范移民搬迁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库区各级政府及移民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在坚持依法移民方面努力探索实践,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促使移民政策法规工作全面起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抓基础,建章立法,促使移民工作迈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抓重点,深入开展移民政策法规调查研究;抓保障,加强移民法律服务和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抓焦点,深入开展移民政策法规宣传。
出自:“坚持依法移民的实践与探索——重庆市三峡移民政策法规工作纪实” 作者:郎诚
三峡移民工作也是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发展与进步的缩影。三峡移民安置遵循开发性移民方针,在国内第一次引入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库区生态承载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移民安置规划和有关政策。在移民安置方式上,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探索了完善移民社会保障的试点,促进了124.5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及其生产生活恢复。
在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完成后,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库区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移民和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三峡工程可持续发展已经作出开展后续工作的决策。
出自:“国务院三峡办负责人:三峡移民政策在探索中完善”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1985年至1992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进行了8年试点,1993年开始大规模实施。至1997年10月底,在开发性移民方针指引下,一期移民搬迁安置任务顺利完成,保证了大江截流的如期实现。大规模实施5年间,三峡库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发性移民方针日益深人人心。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方针是能够使水库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方针,是“对国家负责、对移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方针。
开发性移民方针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要对水库淹没的公私财产进行补偿的原则,即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
对三峡水库移民的补偿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新旧差价性补偿,这样补偿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移民在新搬迁的地方按照原标准(砖混结构)、原规模(原面积),盖起一栋新的住房。
第二种类型是适当发展性补偿,这类补偿主要体现在对受淹城市、县城和集镇在搬迁后的新城镇的占地规模上,还体现在对新城镇用水、用电容量及设施的补偿上。
第三种类型是动态增长性补偿,开发性移民与赔偿性移民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考虑了动态增长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的动态增长;另一方面是考虑了移民补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因素。
实事求是、认真细致地搞好淹没线以下的人口和实物数量的调查,也可以说这是计算水库移民补偿性投资的基础,是执行好开发性移民补偿原则的基础。
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执行好这个原则,关键是要处理好搬迁与发 展的关系。库区移民安置是加速库区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三峡库区许多县(区),都把移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移民安置带动库区经济发展,以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出自:“简论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的补偿原则”
三.被评政策信息的分析
三峡工程移民实行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移民自找门路安置相结合。从安置地的远近可粗略地分为:外地后靠安置(县内)和外迁安置(出县、出省市)两大类。就地后靠安置的移民与安置地的经济、文化、习俗、语言等生活环境没有明显的差异,与当地社会的融合相对容易,是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具体分布如下:
1、基本实现“稳得住”,社区归属感有待加强
(一)移民对外迁持肯定态度
调查表明,多数移民对外迁持肯定态度,愿意外迁;也有移民认为是为了国家的大局,不得不外迁。
(二)移民的社区归属感有待提高
社区归属感是指居民对本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认同、喜爱和依恋的感觉。移民对安置地文化习俗的适应性,移民对搬迁后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移民对当地政府的帮扶政策的评价。
2、移民贫困问题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采取“以农为本、以土为本”的原则,移民的贫困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一)绝对贫困
三峡库库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信息闭塞,交通困难,文化落后。这些因素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与进步。这是自然原因。同时,由于三峡工程较长时间处于论证阶段,国家对库区的投入受到限制。
(二)相对贫困
移民迁入后,安置地比迁出地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这是选择安置地的基本条件。这样,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在绝对贫困之上又存在相对贫困。
3、移民特殊身份意识浓,依赖心理强
三峡移民搬迁实行国家扶持、各方支援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相结合的方针。移民发展经济需要政府扶持,但从根本上说需要移民自身不断奋斗,勤劳致富。扶持不过是一种辅助手段,但是部分移民却想方设法从政府那里多得点实惠。
4、移民法规法制宣传任务紧迫,移民工作的透明性有待加强
移民法规法制宣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宣传国家的移民条例与各有关省市的实施办法和
规定等;二是向移民宣传安置区的地方法规及法律实施情况。
(一)宣传国家移民条例与各有关省市的实施办法和规定
这种宣传当然不应局限于迁出的移民,而应面向所有的移民和普通群众,且应注重迁前宣传。
(二)宣传移民安置区的地方法规及法律实施情况
由于地方差异,某些法规的执行情况不尽一样。因此,急需对移民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迁入地地方法规的宣传。为此,要组织实施“政策法规宣传工程”,以增强移民法律意识,提高移民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三)提高移民工作的透明度
国家到底给了移民多少优惠政策、多少补偿资金不清楚、不透明或不相信地方移民干部的宣传,甚至地方移民机构印发“移民法规节选本”,移民也认为是“删除了对移民有利的部分,保留了对移民不利的条款”。这样容易在移民与安置地政府、移民机构、移民干部之间产生不信任感。造成这种状况,可以说有移民的不理解,但对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也应引起反思。
5、移民素质有待提高,移民子女教育应引起重视
(一)移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
移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受教育年限较短。对此,要开展大量的工作。有的移民不会种稻谷,当地干部群众就“手把手”地教。当地发展的一些种养殖业,如无公害蔬菜、苗木、蚕桑等,对移民也是新问题。这些种养殖业都是移民尽快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需要开展大量的生产技能培训,才能尽快发展起来。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移民的教育,使移民素质逐步提高。
(二)移民子女教育应引起重视
移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当前要注意防止的问题是:移民目前经济较为困难。
四.得出评估结论.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的重要地位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是三峡工程移民安置最关键的部分,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移民安置的成败。
2.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规划自199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库区环境容量是影响移民安置规划实施的最大变数。环境容量是制定和实施移民安置规划的前提。(2)高昂的经济和环境成本导致土地开发得不偿失。(3)利益矛盾妨碍土地调整计划的实施。(4)移民的经济实力承受不起日益上涨的建房支出。(5)乡镇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3.对策和建议
产业链融资中的技术价值评估研究 篇6
1.1 手机产品的市场选择
“山寨制造”是业界讨论热烈、褒贬不一的热点话题。所谓“山寨制造”是指那些没有研发机构、不接受相关检测、没有售后服务、偷逃税金的地下工厂生产模式。“山寨制造”唯一要做的就是组装, 其主要的优势是低价高端模仿, 其价格比同类品牌产品低很多, 甚至只是品牌产品的零头。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流入市场的“山寨制造”手机1.92亿部, 占有全球市场的较大份额。尽管各地政府对“山寨制造”手机进行了查处, 但打击之下的”山寨”手机生意依然十分红火, 不仅畅销全国, 还销往非洲、中东和东南亚。2008年, 面对凶猛的“山寨制造”手机的蚕食、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 联想、波导、TCL等国产品牌手机损失惨重, 纷纷关门停产, 联想手机转卖给弘毅投资。国产品牌手机深受“山寨制造”困扰而元气大伤的同时, 给国外品牌手机长驱直入提供了机会, Analysys 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 诺基亚等国外五家手机厂商就占领了我国手机市场近70%的份额, 诺基亚成为当时中国手机的领导者。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 “苹果”品牌一度引领中国手机市场;随后, “三星”等国外厂商高歌猛进。2010年后, 基于客户体验的优势, “华为”、“魅族”、“小米”等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 “联想”智能手机等也纷纷抢占市场份额, 国产智能手机重新占领了市场高地。
1.2 VCD产品的自然选择
1992年我国万燕公司就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机, 1993年试销1 000台被抢购一空, 可以称为原始创新。随后, 万燕公司投资1 600万元美金进行产品研发、投资1 0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 并向多家音像出版社购买版权推出卡拉OK碟。但万燕公司没有掌握机芯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 只是进行产品形态的创新, 产品的可模仿程度较高。很快, 万燕公司在其VCD机销量还不到两万台、技术研发的费用还没有收回时, 爱多等很多公司就进入了VCD领域, 并在重金广告的轰炸下产品销量直线飘扬。1996年我国VCD机销量猛增, 从上年的60万台直接飘升到600多万台, 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国外公司进入, 其中美国斯高柏、韩国三星等凭借技术优势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形成攻势。1998年国内VCD机的销量达到1 400万台, 1999年到达顶峰, 但利润不断下降。此时, 国内VCD厂家数量大增, “长虹”、“爱多”、“万利达”、“步步高”等厂家激烈竞争, 由于VCD整机组装技术简单, 靠一把螺丝刀就可完成, 出现了大量的“花都机”、“翻版机”。到2002年, DVD已经取代了VCD市场的主导地位, 成为了播放机市场的主流, 2003年VCD基本退出了市场。
1.3 洗衣机产品的自然选择
加入WTO初期, 与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 我国洗衣机行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和具有优势的环境, 如“海尔”、“小天鹅”、“小鸭”等国产洗衣机产品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但由于我国洗衣机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品研发滞后, 劳动力成本低和本土化运作的优势渐渐消失, 企业被迫走多元化经营道路, 以其他产业来维持洗衣机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经营进一步削弱了洗衣机产品的核心专长,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企业不得不参与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大战, 依靠打价格牌使本来就很微薄的利润没有了增长的空间, 甚至出现亏损, 这样使得企业更是无能无力进行技术创新、产品更显得缺乏竞争力。如此恶性循环, 企业只能依靠炒作或者减少性能、精简元器件来应付价格战。2008年初, 位居国内洗衣机行业六甲的山西海棠仅仅为30多万元的债务宣告破产;随后的四个月内, “小鸭”、“荣事达”、“小天鹅”等品牌机纷纷被收购, “水仙”、“白菊”被迫停产, 即使是在农村市场打游击战的杂牌机也纷纷被收编。至此, 在我国曾为产销量世界第一位的洗衣机生产大国的洗衣机行业却面临着生死存活的难关。
而就在国产洗衣机产品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时, 国外洗衣机产品凭借技术优势长驱直入, 他们在陆续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来的同时, 加强了中国本土化研发, 缩短了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周期, 推陈出新的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LG”、“西门子”、“松下”、“三星”、“伊莱克斯”的市场销售额比上年分别以94%、102%、143%、145%、2367%的速度飙升 (数据来自北京中企市场研究中心NRCCE) 。国外洗衣机产品均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招牌, 具有“大容量”、“洗干一体”等功能的高端滚筒洗衣机的比重不断增加, 而且瞄准了“低噪”、“杀菌”、“不伤衣物”等健康功能。除了滚筒洗衣机, 外国公司还针对波轮洗衣机进行研发, 如惠而浦推出的“仿生花浪洗”功能的“炫力波”系列, 集滚筒式洗衣机的低磨损和波轮式洗衣机的高洗净度于一身, 堪称丝织物专业护理师。
2 产品市场选择的规律
2.1 产品市场选择进化过程
2.1.1 开辟新市场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新的市场需求被挖掘出来, 但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其走势还不明朗。这时候要做的工作, 先是推出试销产品, 试探市场反应, 改进产品性能, 预测市场需求发展。如果市场需求还不成熟, 要以产品性能诉求引领消费者, 培育新市场。同时, 进一步改进产品性能并储备几代产品, 根据市场发展不断升级换代, 以防御竞争对手进入。
在这个阶段, 消费者不了解这种产品, 只有科技狂热追求者和猎奇者争相购买, 产品市场发展前景不清晰但也没有多少竞争者, 这时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市场可能被迅速打开, 要考虑如何迅速扩大产能、迅速占领市场才能不被后进者超越。如万燕公司在VCD市场打开后对随之而来的迅猛发展没有准备,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后进者抢占了。其实万燕公司没必要自己组建工厂, 在珠江三角洲方圆几十公里范围内足可以买到其所需的任何零部件, 靠委托加工就可以迅速扩大产能并占领全国市场。二是产品推出过于超前则市场打开速度太慢, 那就要储备几代产品, 在时机成熟时快速推出新产品, 积极防御竞争者进入。如小霸王学习机刚刚投放市场的时候市场反应特别慢, 小霸王生产企业投放了大量的广告费用但没有产品代际存贮, 等打开市场后却被北京一家带有存储器的学习机将其挤出了北京市场。
2.1.2 市场竞争
当一家企业开发的产品技术成熟、产品成套后, 更多的潮流追随者开始消费购买该类产品, 市场逐渐被打开。由于我国企业的研发一般都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 技术含量不高, 很容易模仿, 于是很多家企业会跟进该领域。对同一类产品在很多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 此时经营一般都缺乏规范, 竞争逐渐增强、利润率逐步下降, 但这时产品形态类型开发还不成熟, 同质化比较严重, 竞争要么靠质量信誉、要么靠价格。在这一时期如果能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和差异化程度, 就意味着增强产品价值, 在同类产品价格类似的状况下必然胜出。如温州柳市的低压电器占我国低压电器市场份额的50%以上, 但之前曾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其产品也因此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而正泰集团创始人南存辉在创办企业后不久就把产品带到北京进行了质量认证, 以质量信誉来进行竞争, 之后在国家整顿低压电器行业时很多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纷纷停产, 南存辉的企业却销量节节攀升且兼并了大量小企业组建了正泰集团。
在这一时期另一个竞争的法宝就是低价销售。对低收入群体来说, 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 低价销售竞争方法几乎百试百灵, 如沃尔玛、神舟电脑等一直坚持低价策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低价策略只能维持一时的销售量增长, 不会持续很久;更为关键的是大幅度降价只能换来脆弱的领先, 而这种暂时的领先优势很快就会失效, 而且如果是行业轮番降价掀起价格战, 只会损伤整个行业的实力, 使行业整体受损。我国很多行业都曾经或者正在上演价格自杀战。
2.1.3 技术竞争
随着技术的发展, 产品的性能逐渐稳定、功能逐趋完善, 更多理性消费者开始接受该类产品, 市场迅速增长;同时很多企业逐渐加入到产品竞争中来, 行业利润率大幅快速下降, 价格竞争更加激烈。随着产品形态竞争的加剧, 能大幅降低成本、以较低价格迅速占领市场的产品以及能很好满足目标群体消费需求的差异化产品逐渐增强了竞争力。随后市场逐渐成熟, 增长空间较小了, 大部分产品的质量、功能稳定, 消费者比较放心, 因此质量信誉不再是其主要的诉求点, 而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产品升级换代即主要功能进化或者价格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这一时期企业开始分化, 有些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采用低价策略, 如美国在汽车普及初期, 福特开发出型号一致、统一黑色的T型车, 以较低的价格让每个美国人都买得起车而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另外有的企业开始细分市场, 用差异化的手段推出许多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整个阶段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 价格战不断出现。如果说过去或某些领域采用大批量单型号生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走低价策略还能成功, 但在后工业化时期, 在个性张扬的时代, 企业除非采用大批量订制化生产, 否则很可能会走向灭亡, 如:福特后来坚持生产单一型号的黑色T型车但因此差点破产;在洗衣机行业里“小天鹅”走的就是大规模的制造, 曾经盈利十年, 但2008年8月因巨额亏损被斯威特收购;“海尔”走的是差异化、高技术含量的个性化战略, 现在成为唯一幸存者。
需要指出的时, 我国企业普遍成立年限较短, 没有积累起雄厚的资本和强劲的技术研发能力, 无法渡过长期严寒冬季期等来转机;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处于价值链的中下端, 其产品创新很容易被模仿, 大规模生产带来的低成本、低价格根本经不起什么费用都不用负担的“山寨制造”的冲击。
2.1.4 品牌竞争
经过了第三个阶段的惨烈洗牌, 很多企业倒闭了, 只有很好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企业生存了下来。这时企业也逐渐分化, 一部分企业的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开始主要从事设计和营销渠道的建设工作, 而把生产环节外包或者进行合资生产, 如耐克, 如我国中关村的很多高新企业只是在北京进行研发和营销而生产却外包给其他企业;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不断搜寻市场需求, 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来不断开发新产品, 如台湾联发科在1999年还只是一家生产光存储和DVD芯片的二线厂商并不为外人所知, 但其依靠强大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很快进军大陆手机芯片市场, 关注并抓住了“山寨制造”的需求, 提供低价的芯片一体化方案而迅速发展壮大, 被称为“山寨机教父”, 其在台湾的股值一路飙升。
到了这个阶段, 企业的品牌效应日益强化, 消费者群体形成了较高忠诚度, 市场垄断地位基本确立。此时新进入企业很难有较大发展, 但并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依靠高度差异化产品占领更细分市场并积累技术形成一定优势, 等待时机出现时运用替代性高阶技术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2.2 产品市场选择规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在产品市场上仍然起作用, 产品竞争也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在同一行业内, 产品不仅围绕消费者同一需要展开激烈竞争, 还围绕同一目标群体以相似的价格提供不同产品或服务;同时, 跨行业产品也围绕消费者同一需要提供不同产品或者围绕消费者不同需要提供同一类或同一种产品。
在产品形态竞争过程中, 不同产品逐渐演变为不同的角色:占有最大市场份额的市场领导产品;位居名次稍低的市场挑战产品;在战略上追随市场领导者的市场追随产品;专门占领市场空隙的市场补缺产品。大多数产品市场都有一个竞争的先行者, 即对其它产品起着广泛影响的、具有市场引领作用的产品, 该产品通过品牌与知名度影响消费者需求, 通过信任的强化传播维持自己的销售份额。品牌与知名度主要通过长期的产品使用和消费者信赖、增加新用途提高品牌影响力、让利增加顾客群体类别提高知名度等途径来实现的。同样, 市场引领产品比其他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占领的市场份额较大, 利润较高。同时, 市场引领产品也会采取市场竞争手段积极进行战略防御以巩固其市场份额, 比如提前研发下两代产品技术, 等到市场出现同类产品竞争者时及时推出新产品, 实现产品更新换代和引领;此外, 老产品实施价格战, 以较低价格占领市场, 打击竞争者的产品、抵御竞争者进入市场。
而在市场竞争中, 竞争力较弱小的产品若要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增强产品竞争力, 如降低价格、打价格战, 创新产品功能, 以更先进的或者更合理的功能来提高需求程度;同时, 也会积极防御更小企业进入, 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总之, 通过模仿、降低价格、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追随市场领导产品也能获得一杯羹, 竞争力更弱小的产品依靠拾遗补缺的市场补缺也可以维持生存。这类产品, 为了避免与市场引领产品的正面冲突, 应专门选择市场空隙提供差异化服务, 走差异化的道路。当然, 该类产品也有成长潜力, 甚至能发展到一定规模。
在产品形态竞争中, 有从容型竞争、凶狠型竞争、选择型竞争、随机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认为顾客对自己品牌的忠诚度足够高, 竞争者的进入对顾客忠诚度改变不大, 或者处于某特定阶段竞争者的存在可以共同催熟市场, 允许竞争者的存在, 称为从容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认为竞争者具有较强破坏性, 会对竞争行为采取强烈反击, 一定要把竞争者赶出市场, 称为凶狠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根据市场发展态势、自己及对手的实力对竞争者进行有选择地回应, 称为选择型竞争;如果市场引领者对自己定位不准, 或者对竞争对手存在错误认识, 可能对竞争者采取反击, 也可能不采取任何行动, 称为随机型竞争。
3 产品市场选择中的技术系统进化
分子产品形态的竞争和自然界的竞争有很多共同进化定律, 低阶产品往往是以高阶产品的互补品形态占领低收入群体市场或者区域市场, 因此也能生存在同一个消费市场。但产品市场是满足人类理性需求的载体, 在这个载体上, 与纯粹自然界有本质区别, 那就是理性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在自然界里, 存在低等动物与高等动物共存甚至吃掉高等动物的生态现象, 但在产品市场中, 由于人类需求的理性, 虽然在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内低代产品与高代产品共存, 但从长远来看, 最终还是高代产品取代低代产品并且不断向前演进。
分子遗传漂变揭示了基因是随机进化并且恒定的, 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中外产品形态纷繁复杂的竞争的背后也隐藏着一条亘古不变的定律, 那就是技术创新与进化。产品形态短期内可以是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适应性进化, 但消费者需求是动态变化的且因人而异的, 不足以推动产品形态长期向先进方向发展。从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进化的系统参数和时间序列参数就可以明白是技术创新系统在推动产品形态升级换代, 因此, 在短期内可以降低技术水平, 或者运用低技术水平攫取利润, 但要想建立百年老店就必须尽快转向技术进步上来。
3.1 不断吸收负熵复杂化, 然后系统相变简约化
技术进化的本质是系统涌现, 其涌现过程仍然是不断吸收负熵, 即不断集成各种技术元及技术链, 将硬件、软件、信息集聚成“一体化”设备, 实现功能集成;然后在系统涌现目标指引下, 通过新系统工程, 把复杂集成的设备简约化, 形成新的核心技术。其过程就是集成系统动力装置、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构建新技术系统并不断优化, 实现技术系统的遗传进化。
当单个设备构件不能完成所需的功能时, 通过引入一种与原构件功能不同的元器件来实现功能集成或者通过引入相同功能构件提高效率。在功能集成完善后, 下一步就是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 从工程系统中剔出次要元器件或者在空间上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器件连接在一起, 或者在时间上合并相似或相连的操作。
3.2 技术系统向动态自适应方向进化
为满足系统可变需求, 子系统需要不断调整刚度、位移性、流动性, 发展为多铰接子系统, 继而演变为具有较高弹性的体 (无穷嵌套铰接) , 进而又形成较高柔性体。如果用磁场、波场等场代替物质, 灵活性会更高, 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不断变化, 提高工程系统的高适应性。
在元器件的形态进化上, 其趋势增加曲率, 即将用曲线或曲面代替直线或平面、用球形结构代替方体等。在系统设计中为了有效利用元器件的功能, 有时需要表面积尽量大、结构紧凑, 需要用空间内弯曲代替平面上弯曲, 直至在工程系统表面形成一个复杂的复合形状, 如拱等。
3.3 技术子系统向线性方向进化
任何技术子系统都是线性进化的, 即沿着自己的S曲线向前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非均衡演化, 也会导致子系统之间出现矛盾, 在矛盾的克服与激化中技术系统沿着从单系统到双系统、到多系统的方向发展。但是, 技术系统进化会有极限, 在该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改进的同时, 会从系统中剥离、转移至超系统作为超系统的一部分, 这也简化了原有的技术系统, 如燃油箱脱离了飞机, 以空中加油机的形式给飞机加油。
可以利用反向思维来解决子系统不均匀问题, 即用与原来相反的动作达到相同的目的, 如在加工设备和工件不均匀时, 变动物体作用力, 即变工具旋转为工件旋转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具体如在蓄水池表面浮一层双极薄膜, 上表面为亲水性、下表面为疏水性的, 利用反向思维解决蒸发问题。
3.4 技术系统向着小型化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进化的另一个方向是小型化, 即元件在实现原有基本功能的同时向原子、基本粒子的尺寸进化。一个子系统或其组成元件可以功能材料来实现, 如纳米材料。小型化可以增加物质分离的程度和零部件结合的可能性, 甚至系统的一部分或整个部分可以用场来代替。
如果实心物体在使用时效率低, 通过分割可改善效率和可靠性。实心物体可以分割成几个小部分, 小部分可以分解为粉末、分子、液体或等离子体, 例如激光。通过分割, 元件占用的空间也可以有效利用, 如把空洞引入到单块物体中则空洞数目增多、重量就会减少, 并且催化物质和场可以引入到毛孔中, 如泡沫金属在失重条件下, 在液态的金属充入特定气体所形成的气泡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 等到金属凝固变成泡沫钢后可做机翼, 又轻又结实。
3.5 技术系统向着协调性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技术链协调, 即功能顺利实现的方向发展, 即一个工件对另一个工件的影响或者作用, 变得更与工况匹配, 而且使用间歇作业可以达到协调的并列作业。
协调性是性能和功效的匹配, 并不是结构上的匀称。为了使部件协调, 有时还得引进一个几何特性来将对称元器件变为不对称, 如为改善密封性, 用椭圆形密封圈改进圆型;增强不对称可以提高功效, 如建筑采用重坡屋顶达到防雨保温效果。
3.6 技术系统向着增加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化
技术系统的进化将沿着系统内各部件的可控性增加的方向发展, 即工程系统改进的方向是系统中的大部分控制操作都能自动完成。在先进的系统中, 大多数控制操作都实现了自动化, 操作员的工作就是启动工程系统的传动机构。可控性进化过程指: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引入反馈控制→自我控制。如在路灯刚出现的时候, 每个路灯都有开关, 必须要专人负责定时开闭;后来发展为用总电闸控制整条线路的路灯;进一步发展为通过感应光亮度控制路灯的开闭;现在可以通过感应光亮度, 根据环境明暗自动开闭并调节亮度。
21世纪技术的进化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努力, 自动化为系统进化提供了调控功能,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 工程系统自身就可以完成基本功能。
3.7 技术系统沿着提高其理想度的方向进化
最理想的技术系统是不消耗任何资源却能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是真实物体存在的一种极限状态。最理想技术系统作为物理实体虽然并不存在, 但却是所有技术系统进化的最终方向, 即技术系统是沿着提高其理想度的方向进化的, 这就是说, 工程系统和元器件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趋向零, 而实现的功能数量趋向无穷大。
技术系统要实现其功能, 必须保证能量能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如果技术系统中的某个元件不接受能量, 它就不能发挥作用, 那么整个技术系统就不能执行其有用功能, 或者有用功能的作用不足。技术系统的进化应该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发展, 以减少能量损失, 如手摇绞肉机用刀片代替菜刀的上下运动提高了效率, 这有助于减少技术系统的能量损失, 保证其在特定的阶段提供最大效率。
3.8 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形态进化的辩证分析
技术系统是技术知识自身沿着S曲线进化的结果, 与产品形态进化关联不大, 但却决定着产品形态进化。
从技术系统进化规律与产品形态的自然选择规律可以看出, 技术系统进化的实质是技术系统不断引入负熵, 即不断吸收外界技术知识, 最后在产品形态自然选择的大环境下, 通过自身的遗传漂变形成慢弛参量, 并在系统内上涌的过程中形成奇怪吸引子, 又同时受到产品形态“适者生存”选择的影响, 最终形成系统涌现, 即从一个低阶性态经过系统相变成为一个高阶性态, 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在技术升级换代的进化过程中, 技术知识的累积 (包括自我累积和习得) 是决定性的关键, 是技术系统遗传和变异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技术进化中, 遗传和变异的分量取决于两者在技术系统中的博弈, 即最后形成系统涌现的那个满弛参量。
产品形态的自然选择在某一时段或某一区域影响了技术系统的计划过程, 但目光放得长远些, 技术系统的进化更多是自身技术知识积累的结果, 与产品形态进化关联不大。这和自然界中的物种进化与基因进化一样。相反, 技术系统的进化却决定着产品形态的进化, 产品结构进化的实质是产品的主要技术要素演进主导的过程, 即产品进化过程是新旧核心技术更替的过程。
4 产业链融资的技术评估
产品市场选择是行业技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进化结果, 也是产业链融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因此, 通过产业链融资的方式优化产品市场选择的过程需要统筹产业链技术路线图以及上下游企业经营状况, 分析核心企业的产品研发、财务状况、信用风险、资金实力等信息, 对产业链上的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产业链融资的服务对象, 除了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 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 需要对产业链技术及企业技术进行系统性评估才能提高投资效率, 规避投资风险。
4.1 产业链融资中的行业技术评估
在技术链的层面上, 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选择仍然起作用, 这是因为技术元或者技术链是处在技术系统中的子系统或者元素, 其进化肯定受系统运行的约束和上下位技术元及衔接技术链的干预。在技术系统慢驰参量形成之前, 技术元或者技术链只能选取成功率最高的变化, 否则, 会因为和上下位技术元或者衔接技术链不匹配而被淘汰掉。技术元及技术链的进化是中性的, 是知识和经验积累的结晶, 具有积累和习得的特性, 其发展变化是有意识但更多是累积的, 具有遗传漂变特性。技术元和技术链累积固化后, 最终以产品形态呈现, 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检验, 符合“适者生存, 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规律。
在产品形态和技术系统进化的速率上, 两者是不同的。产品形态进化的速率是不恒定的, 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系统的先进程度, 还取决于价格、消费习惯和销售策略等等因素, 是个复杂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而且一般是加速度进行的, 也就是说, 产品形态越复杂则进化速率越快;而技术元和技术链的进化速率是恒定的和大致相等的, 并不因为产品形态滞销而失去其价值, 仍有转化为其他产品形态的可能, 也不因为产品形态畅销而价值倍增, 其发展仍需要日积月累, 不过随着其表征的产品形态的畅销会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技术创新进化是生产领域的一种本质属性, 技术总是先向集成化、复杂化方向进化, 然后才向简约化方向进化, 比如计算机的发展, 但技术创新怎样发展都不是人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而是通过技术知识随机漂变固定的, 这是一个在短期内是偶然的、无规律可循的, 但长期来看是无穷嵌套迭代的过程, 是符合概率分布的, 每次偶然的进化成功都为下一次的进化成功打下了基础。技术创新系统进化的实质就是无穷多个这类偶然无规律的短暂创新过程混沌运行, 最终形成系统涌现的结果。技术创新的混沌运行的不稳定平衡点或者不稳定周期轨道高周期地运行, 并且受作用于敏感性小扰动, 只有不受干预, 技术创新进化才能呈现出辐射状态, 才能成就多样性, 产品形态的适应性进化只不过是对技术创新过程的一种修饰, 使过于发散的进化状态略作收敛。技术创新进化的有效途径是选择其中一条镶嵌在混沌吸引子上的期望不稳定周期轨道作为控制目标, 等待混沌运动流落到该周期轨道附近时对系统某一参数进行小扰动, 将混沌运动稳定在该周期轨道上。
基于此, 产业链融资对行业技术的评估更多应着眼于技术属性和市场需求的适配性, 即能否更有效满足客户体验, 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精尖, 有强烈市场需求的产业链更具有投资价值, 投资风险相对较小。
4.2 产业链融资中的产品技术评估
4.2.1 高阶产品技术评估
(1) 高阶产品技术适合于长线投资
依据创新的经典理论TRIZ系统原理, 可以把技术系统进化分为五个层次, 即第一层级属于技术改造;第二层级属于集成创新;第三层级属于模块构架技术创新;第四层级属于核心元器件技术创新;第五层级属于科技革命。技术创新层级越高, 创新设计的过程越困难, 越隐含了更多的缄默知识, 更难模仿, 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
纵观我国产品创新, 基本属于前三个层级创新, 其技术缄默程度较低, 显性化较明显, 容易模仿。这几种创新最需要国家或者行业保护, 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完善恰恰是我们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阿奇里斯的脚踝”, 因此, 高价产品技术更适合长线投资, 需要长久投资计划和融资方案的支持。
(2) 高阶产品技术的投资风险分析
产品形态竞争的本质可以概括为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良性竞争也是产业集群创新溢出的表征, 即竞相创新, 并把创新作为产业集群再次创新的起点, 不断为顾客发现和创造新价值提供新利益, 使整个产业集群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一些新兴行业领域, 竞争对手可以分担市场开发成本, 改善整个行业生存状态, 良性竞争进入对潜在竞争者来说增加报复的可能性和报复强度, 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 能有效遏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 提高行业形象。
但是, 高阶产品技术也存在市场风险,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阶段, 价格战使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技术研发, 只能参与到价值战中存活下来, 尤其是成立时间较短、资本实力较弱的企业为了生存下来而展开价格战, 导致没有销售收入转化为科研经费进行技术创新, 其技术优势的竞争力随之消耗殆尽。
4.2.2 低阶产品技术评估
(1) 低阶技术也有投资价值
产品市场选择和生物自然选择类似, 多样性共存的世界是稳定的生态系统, 为了适应, 生物无须进化, 而可以在保留其低等形式的大前提下只做相应的变动即可, 如, 在水里生活的生物既有原生生物、腔肠生物、软体生物, 也有高级的哺乳生物;同样, 产品市场选择不仅仅是竞争, 更多的是宽容。新产品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更多性能的产品, 但其生存的第一要务仍然是适应市场。低阶产品有时比新产品性能成熟或者成本较低, 适应在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特定消费群体的强烈需要, 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把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强行抹杀都不符合系统平衡和稳定的需求, 也不可能像自然选择那样完全绝种, “山寨制造”屡禁不绝就是明证。
(2) 低阶产品技术的投资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选择能引起低阶产品技术的适应性变化, 经离心选择和隔离甚至还能导致新物种形成, 但适应性变化只是进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一种非本质的进化, 不完全等同于进化, 有时甚至是走进了死胡同, 如小灵通的开发虽然技术不如手机, 但受到低端用户的青睐, 因此仍然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 赢得了较大市场份额, 但是小灵通技术属于低阶产品技术, 历时不久就在市场上消失了。
综上所述, 产品市场竞争是消费者选择主导的过程, 反映的是消费者需求满足的程度, 但从本质规律上来看, 是技术系统进化主导的市场竞争过程。技术系统进化与产品市场选择互动发展, 但技术系统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而且技术系统进化是依赖自身技术知识的积累而独立进化的, 是产品市场竞争力评估的关键, 是产业链融资评估的基石。因此, 产业链融资的关键环节是从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和企业技术方案两个层面进行评估, 才能准确评估投资对象的价值, 提高投资效率, 规避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LUIS M CAMARINHA-MA.Infra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Networking industri-al enterprises[C]//IFIP TC5 WG5.3/PRODNET Working Conference on Infra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terprises (PRO-VE’99) , Porto, Portugal, October 27-28, 1999
[2]FREEMAN C.The greening of technology and models 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6, 53 (1) :27-39
[3]VERGANTI R.Leveraging on systematic learning to manage the early phases of produ-ct innovation projects[J].R&D Management, 1997, 27 (4) :377-392
[4]THOMKE S, NIMGADE ASHOK.Note on lead user research[J].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ases, 1998 (8) :1-12
[5]童书兴.亚洲四小龙技术创新及其启示[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0 (1) :43-51
[6]MOORAJ, PAUL Y, BACHMANN.Strategic innovati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8 (7) 39:4-5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7
农业技术培训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基础。目前,农业技术培训形成的是以政府为主导[1],非政府组织广泛参与的格局,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以政府为主体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农业技术培训正呈现出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内容多层次等特征。农技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内容供求脱钩、培训次数少、培训内容过于大众化等[2,3,4]。在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农户对培训的需求差异性特征日益突出,农业技术培训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不同培训主体的培训效果存在差异。有的学者认为,政府部门培训资金相对充裕,培训设备良好,农技人员专业技能强,培训效果相对较好[5,6],而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以利润最大化为出发点,注意节省支出,农技人才队伍薄弱,设施老化,效果较差[7];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非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培训形式多样,为满足农户不同层次培训需求提供了更多选择,培训效果较好[8],而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培训内容和方法陈旧,培训部门职能交叉,运行成本高,培训效果一般[9]。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培训主体在资金、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各具优势,培训效果呈现差异。农业技术培训通过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知识水平,转换为人力资本,进而影响农户的种植行为,农作物产量水平的高低是度量农业技术培训效果好坏的指标之一,因此,本文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农业技术培训对粮食产量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程度有多大?不同培训主体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哪一类培训主体的培训效果更显著?如何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本文以安徽、甘肃、广西、河北、河南、湖南、吉林、山东、陕西9个粮食主产省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从培训服务、培训主体多角度实证分析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效果提供政策参考。
1 模型选择和样本情况
1.1 模型选择
根据生产理论,农业生产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在粮食种植中,粮食从播种到收割的过程就是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合投入的过程,在各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状态条件下,如图1所示,Q0=F(X0)为粮食产量达到的最理想水平,但受到经济条件、外在环境、农户禀赋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在现实中,粮食产量不太可能处于最理想的水平。粮食产量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能提高农户科学施肥水平,形成人力资本,进而提高人力资本对粮食的边际产出水平。
假设农户在接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前的粮食产量为Q1=F(X1),参加培训后,如果培训对农户积累人力资本产生效果,则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培训使粮食产量从Q1提高到Q2;如果培训反而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水平,则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产量下降,小于Q1;如果培训未对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做出贡献,则产量维持不变。
图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粮食产量影响
数学家柯布·道格拉斯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生产函数,将产出和投入之间的关系以C-D生产函数形式表达:
本文旨在探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根据C-D生产函数结构,本文选取玉米产量(斤/亩)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服务作为解释变量,除培训服务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对玉米的产量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劳动投入、播种面积、资本投入、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程度、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本文在计量模型中将这项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为考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施肥结构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本文引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与使用测土配方肥行为的交互项,进一步探讨培训如何通过影响农户施肥结构调整进而影响玉米产量水平。
结合本文研究目标和样本特征,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式(2)中,Y为玉米产量(斤/亩),K为资本投入量(元/亩),L为劳动投入时间(小时/亩),F为玉米播种面积,age为农户年龄,edu农户受教育水平,train为是否参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formula为是否使用测土配方肥,train×formula为培训与使用测土配方肥的交互项,insect为是否发生病虫害。
各变量的设定、赋值、均值、标准差见表1。
1.2 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所用数据来自“2014年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十年实施效果评估”项目2014年的调研。此次调研共覆盖了河北、河南、山东等11个省份,共获得2 172个农户有效样本。因不同粮食作物的产量存在差异,为了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玉米种植户为研究对象,共1 224个农户样本。
表1 变量选取、含义和统计性描述
注:劳动力投入指农户在整地、播种、施肥、打药、间苗、补苗等生产环节的自用工时间;资本投入指种子、化肥、农药、地膜、化控等生产资料支出及相应生产环节的雇工、机械操作等支出。
1.3 样本特征
调研样本统计结果显示(见表2),培训农户与未培训农户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方面差异并不大。从玉米产量来看,培训农户组明显高于未培训农户组,两者均值相差69.47斤/亩,从整体上看,参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比未培训的农户高。
表2 样本描述性统计情况
1.4 玉米产量的差分分析
为了验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方差分析参加培训与未参加培训农户在玉米产量上的差异。
表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统计量为13.671,显著性水平为0.000 2<0.01,拒绝假设H0,接受假设H1,差分分析结果显示,培训组农户玉米产量与未培训组农户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差异。
表3 农户玉米产量单因素分析
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2.1 培训与未培训产量差异
将指标变量数据导入到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在eviews7.1软件中进行模型回归,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变量回归系数为0.114,在0.01的显著水平下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培训对玉米产量水平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水平比未培训的农户高11.4百分点。按照2013年我国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为803斤/亩来计算1,培训农户每亩玉米产量比未培训农户高91.54斤。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与配方肥使用的交互项在10%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符号为负,系数绝对值小于0.1,说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促进玉米增产的手段中,在引导农户优化施肥结构方面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今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需要在引导农户优化施肥方面加大力度。
表4 玉米生产函数的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2.2 不同培训主体的产量差异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培训主体对玉米产量水平的影响,以培训主体为标准,把农户分为三组:科研单位组,农技站组,非政府组织组,其中这三组均包含了未培训的农户,目的是比较不同培训主体环境下培训农户与未培训农户的玉米产量高低以及对比不同培训主体间的培训增产效果。
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服务的农户样本如表5所示,由统计结果可知,为农户提供培训服务最多的是农技推广部门。
表5 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农户样本分布
培训主体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1中科研单位的系数为0.159,在10%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符号为正,说明科研单位提供的培训对玉米有显著增产作用;模型2中农技推广部门的系数为0.093,符号为正,在0.01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农技部门培训对玉米产量有显著促进作用,由农技部门培训的农户比未培训农户玉米产量高9.3个百分点;模型3中,非政府组织变量的系数为0.240,在0.01水平下显著,说明由非政府组织提供培训服务的农户的玉米产量比非培训农户高出24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非政府组织培训的回归系数绝对值是所有培训主体中最高的,反映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中,非政府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分析非政府组织内部三个培训主体分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本文按照培训主体类型把农户划分为三组:合作社组,农资店组,肥料企业组,对每组主体的培训效果分别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模型1中合作社培训对玉米产量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培训主体中,合作社并不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合作社对农户培训产生的玉米增产作用需要进一步挖掘;模型2中农资店培训回归系数为0.264,在0.0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农资店培训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由农资店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比未培训农户高26.4百分点;模型3中肥料企业培训在0.05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0.223,反映了由肥料企业培训的农户比未接受任何培训的农户玉米产量高22.3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农资店培训系数值在所有培训主体中最高,其次是肥料企业,表明农资店、肥料企业在宣传、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可能与农资店与农户接触频繁,对农户的需求了解更全面,肥料企业提供的培训内容更专业、针对性更强有关。
综上所述,科研单位、农技站、合作社、农资店、肥料企业五个培训主体的培训均对玉米产量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与配方肥使用交互项的系数符号可知,培训主体通过引导农户优化肥料施用结构来实现玉米增产的潜力还未挖掘出来。
3 研究结论
本文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为例,分析比较了不同培训主体的效果,主要研究结论为:1培训对玉米增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接受过培训的农户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比未接受过培训的农户高11.6%;2农技推广站、合作社、农资店、科研单位、肥料企业提供的培训服务对玉米产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农资店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是肥料企业和科研单位;3培训主体在引导农户优化施肥结构,实现玉米增产方面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表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主体对玉米产量水平的影响
表7 非政府组织培训对玉米产量水平的影响
4 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培育以市场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培训主体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培训效果的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导向型的农业技术培训主体希望多卖肥料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政府希望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之间存在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构建一种能在企业目标与政府目标之间达到平衡的服务机制。具体措施包括:1构建市场化运作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政府主要提供公益性的培训服务,市场主要提供经营性的培训服务;2在硬件方面,为非政府部门提供培训设施,在软件方面,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人才向非政府部门的输送,丰富培训内容,注重培训效果;3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等方式,引导非政府组织参与农业技术培训;4向非政府部门提供适当补贴,以弥补非政府部门在实施政府引导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政策中可能会带来的利润损失。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及政策调整趋向[J].经济研究参考,2005(35):28-38.
[2]何安华,刘同山,孔祥智等.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3):116-123.
[3]罗万纯.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3(2):21-28.
[4]成新华.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组织化的发展——基于扬州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和农民培训的调查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9(12):83-87.
[5]Huang J K,R F Hu,J M Cao,et al.Training programs and inthe-field guidance to reduce China‘overuse of fertilizer without hurting profitability[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8,63(5):165A-167A.
[6]黄季焜,胡瑞法,智华勇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30年发展与改革:政策评估和建议[J].农业技术经济,2009(1):4-11.
[7]李君甫.农民就业由谁来培训?——三类农民培训投资主体与三类培训机构的比较[J].农村经济,2006(10):113-115.
[8]张晔林,应瑞瑶.农民工对培训需求的优先序选择及投入主体角色定位[J].农村经济,2007(11):107-109.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8
一、政策评估的发展
政策评估 (也称政策评价, Policy Evaluation) 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 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向。在世界各国,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 政策评估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普遍重视, 实践范围越来越广, 并成为社会科学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政策评估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目前相关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相比, 政策评估还是政策实施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缺乏必要的政策评估制度基础和政策法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政策评估的强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房地产政策评估的现状及其必要性
目前, 国外在房地产政策评估方面主要研究公共住房政策评估, 通过剖析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凸显的诸多问题, 如住房购买权难以保证、住房政策目标群体偏差、政策利益相关者分配不均、政策主体执行不力等, 指出其可能对住房政策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国内针对房地产政策评估方面的研究多为定性的政策评论, 如指出我国房地产政策应以法制为主要手段、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 同时考虑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另外, 还有些学者尝试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指出现行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运行状况。但对现有房地产政策进行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特别是对房地产政策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政策评估研究尚属缺失。可见, 国外针对房地产政策评估研究多侧重于公共住房, 而国内还处于对房地产政策的定性评论阶段。国内虽有不少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经常对房地产政策做定性评论, 但系统性、科学性的政策评估尚不多见, 远远落后于实践工作的需要。
在我国现阶段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 房地产必然兼具商品属性和部分公共物品与社会保障品属性的双重内涵, 其既有对经济发展起推动性作用的一面, 又有体现“住有所居”的民生性需求一面。如何制定有效兼顾房地产商品属性与公共属性的政策, 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政策评估视角剖析房地产调控政策, 厘清市场、政府、公众、政策工具四方要素的相互影响机制, 有助于深入探求房地产市场失灵 (房价频繁波动) 和某些时候、某些条件下调控失灵 (政策效果偏差) 的根源。在此基础上, 科学分析、评价及优化相关政策, 能充分有效地提高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效力、效果, 有助于在房地产市场化发展的同时促进住房分配公平, 更好地促进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房地产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
从政策评估学科的角度看, 典型房地产政策评估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房地产政策的内容与背景
要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市场调研, 对房地产政策过程进行全面的回溯性分析。
1.政策的基本信息
包括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意图、具体目标、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具体的政策措施、政策的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组织等。
2.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具体情境
包括政策提出的社会政治背景、政策出台前后的经济社会状况、政策执行的环境等。
3.对政策的基本判断
根据已掌握的政策信息和政策运行状况, 综合运用逻辑思维, 通过对评估对象性质的分析, 形成对政策效果、体系和过程的基本判断。
(二) 房地产政策效果的评估
1.评估标准与测量指标的选取
政策效果的指标体系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运行测量指标和政策评价指标, 前者包括房地产投资额与GDP的比值、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住宅销售额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的比值、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房价收入比、住房空置率、房屋租售比等;而政策评价指标则取决于所采用的政策评价方法, 如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就要选取各级评价因素、权重分配等指标体系。
2.非政策影响因素及其滤除
可采用彼得·罗西公式, 滤除某些特定偶然因素对房地产市场可能产生的房价短期波动、区域价格差异等影响。
3.政策效果分析与评估
(1) 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 采用统计、逻辑推导和理论分析等方法, 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
(2) 对比分析政策执行前后、执行过程中经济社会环境变化情况、房地产市场反应以及居民对相关政策的主观感受;
(3)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运用政策内部分层评估方法分析影响政策运行效果的内部、外部因素。
(三) 典型区域调研及政策运行体制、机制探讨
1.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调研
分别选取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典型区域进行抽样调研, 评估相关房地产政策的微观运行情况, 如政策效果、存在问题及原因等, 探讨政策在典型区域运行的体制、机制内涵。
2.影响政策的局部因素及整体因素
结合房地产政策在典型区域的效果及其相应的运行体制、机制, 探讨影响房地产整体政策效果的局部因素及整体因素。
3.政策运行体制、机制
在分析影响政策运行的局部、整体因素基础上, 建立房地产政策的整体运行体制、机制模型。
(四) 房地产政策的优化建议与对策
1.政策未来效果预测
假定社会经济情况指标体系、房地产市场指标体系可能发生的变化, 预测相关房地产政策效果的相应变化, 并建立政策效果测量模型。
2.政策的优化建议与实施对策
在对整体情况和典型区域相关房地产政策效果的评估基础上, 结合政策的未来效果预测模型, 提出政策优化建议及实施对策。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9
关键词:公关,要素,测算,评估
1978年至今,中国公关服务产业贡献迅速增长。2000-2006年,全产业年营业额分别为15、20、25、33、45、60和80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度营业收入40亿元,平均年度增长率为32%,除2002年度增长率在25%以外,其余6年的增长率都在32%以上。但本土公司与国际公司相差较大。如2006年虽然全行业月平均工资达7000元,外资公关企业工资收入却高于本土公关企业。外资前10名公关企业平均工资、初入转正、客户经理工资分别达到10300、4500和9800,本土前10名企业公关平均工资、初入转正、客户经理分别为5600、3100和6900。可见,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的要素价值差异较大。
一、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经营要素的价值测量方法及测算
测量模型选择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外资客户比例、员工年龄、公司规模、年度培训时间和年度劳动强度八项公关产业典型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统计结果分为两类:经营因子和人力资源因子。本土公关企业经营因子(75%)包含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外资客户比例和员工年龄;人力资源因子(25%)包含公司规模、年度培训时间和年度劳动强度。外资公关企业经营因子(61%)包含年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率、专业女性雇员比例、年度劳动强度和公司规模五;人力资源因子(39%)包含外资客户比例、员工年龄、年度培训时间。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要素价值测算,理论公式是将八个指标的皮尔逊系数平方和除以变量数减一后 (7) 的均值。本土企业要素价值:年营业收入0.69、外资客户比例0.67、专业女性雇员比例0.66、员工年龄0.66、年度劳动强度0.63、经营利润率0.61、公司规模0.54、年度培训时间0.15。外国企业要素价值:年营业收入3.86、公司规模3.58、经营利润率3.53、专业女性雇员比例3.85、外资客户比例3.00、员工年龄2.85、年度劳动强度2.50、年度培训时间2.35。
二、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经营要素价值评估
通过要素价值测算发现,本土和外资公关企业要素价值存在几点不同:(1)专业从业人员结构以女性为主,外资公关企业工作强度要高于本土企业。2002-2006年,本土企业女性比例依次为55%、51%、59%、58%和60%。外企女性雇员比例为65%、57%、54%、65%和66%。研究显示,女性对中国公关服务产业经营收益贡献巨大,这符合女性雇员是公关服务产业主力军实况。尽管本土和外资企业的女性雇员比例先后在2004和2005年出现一次下滑拐点,且之后外资女性雇员的增长速度低于本土企业的相应幅度。外资公关企业的工作强度要高于本土企业,有力佐证是2002-2006年,外资公关企业中女性员工年工作周数和日工作时间主体都在本土企业之上,外资企业经营效益的相对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女性雇员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基础上。(2)外资公关企业注重通过培训优势提高竞争业绩,其年度培训时间高于本土企业。2002-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年度培训时间为40、41、62、72和65小时;外资公关企业年度培训时间是47、48、63、84和57小时。从员工年龄看,外资公关企业注重依附于年龄优势的经验优势,员工年龄普遍在本土员工之上。2002-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雇员年龄为27、27。8、28、28、28.5岁;外资公关企业的雇员年龄为30、30。4、29.5、31、29.7岁。可以推论,外资公关企业注重长期战略规划和人力资源价值,其战略功效除表现在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取得了如下成效:一是专业队伍稳定,雇员流失率低;二是培训体系成熟,培训时间和费用逐渐减少。(3)外资公关企业和本土公关企业逆向开拓市场。外资公关企业侧重于服务在中国的外国企业,逐渐扩大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服务范围,本土公关企业侧重于立足服务本土企业后,逐渐开拓国际市场。2004-2006年,本土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比例是72%、59%和60%。外资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比例是86%、95%和88%。外资公关公司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主体维持在90%上下,本土公关企业的外资客户占有率从2002年的72%下滑到60%左右。可能推测是外资企业对外资公关企业的服务满意度高,合作具有长期性。为验证要素服务功能,模型以企业的年度营业收入为因变量,以其余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测算,只有培训时间和雇员年龄进入方程。从模型设定的预测值观察,包含这两个变量的回归预测值非常精确,且拟合度极高。这再次证明中国公关产业成熟,无论本土还是外资公司都非常重视雇员年龄的年轻化和业务培训,依靠员工优质服务取胜的行业属性非常明显,行业竞争已完全由产业化初期的初级雇员层次转为智力密集型和高技术人才型。由于两者营业收入与客户组织性质关系不大,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充分体现客户群体的全球一体化特征。提升本土公关产业经营要素价值和产业竞争力应做到:一是建立产业经营要素价值测算和产业评估体系,提高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要素价值。二是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市场环境,制订和完善行业服务标准,推广和提升专业服务理念,建立和推行专业人员培训认证体系。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公关咨询业的管理模式,发挥公关行业组织在“指导、服务、协调、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四是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媒体环境,促进业内交流与合作。五是促进外资和本土公关企业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土企业的国家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美) 米德伯格:《成功的公共关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2]、 (美) Scott.Allen:《公共关系教程》, 华夏出版社, 2001。
[3]、张云:《公共关系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杨波:《如何进行公关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 篇10
1 信贷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
一般而言, 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存量结构调整, 既可能是常规产业兼并重组式的调整, 又可能是政策倒逼的经济结构提升和落后产能淘汰;另一种是增量结构调整, 是在存量结构基础上, 对发生的流量及变动幅度、速度和方向的调整和控制。产业调整的方式与信贷增量和结构调整形成了相互影响和耦合关系。概括来讲, 信贷政策通过引导以银行为主体的信贷活动, 通过改变信贷结构影响资本流向, 继而改变区域内部的生产资料分布结构, 通过在信贷过程中减少企业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增强区域内产业结构转换速率。信贷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如下文所述 (见图1) 。
1.1 信贷政策有利于促进产业资本积累
产业发展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由于直接融资市场门槛较高, 融资工具有限和资金退出方式受限, 作为产业发展初期主体的中小微企业所需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积累和银行间接融资。在此阶段, 信贷政策通过促使金融部门适当信用扩张, 选择具有超前性、扩散带动效用较强的产业和项目进行投资, 可以加速生产要素积累。而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一定水平并相对稳定, 通过信贷政策可以进一步优化区域金融市场结构, 并形成高效金融体系, 为相关产业文件运行提供稳定、专业的金融服务。并可诱导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工具创新, 引导居民和企业将剩余资本投入新型的主导产业, 进一步提升社会资本积累水平和边际回报率, 从而促进产业布局集中化。
1.2 信贷政策有利于引导产业资本流向
监管部门可以凭借其信息优势、组织网络以及制度优势引导资本流向潜在利润率较高的部门。通过适度金融监管, 可实现市场化竞争机制和政策性金融的有机平衡。在有效遵从市场机制条件下, 通过有效的信贷指标体系设计, 加强对金融定价机制、结构调整机制的评估, 可以引导信贷资金根据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进行投资结构调整, 将资本配置到边际效率最高的产业和地区, 有效避免市场失灵, 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1.3 信贷政策可促进区域产业组织方式转换
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会促使区域内组织效率优化并形成资金规模效应。从宏观层面讲, 通过信贷活动的协调配合, 差异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工具有了明确的导向目标, 通过金融资本积聚和在局部产业的集中, 加速了企业集团化经营和产业集聚效应。从微观层面来讲, 在具体信贷活动中, 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潜在增长和收益能力的双重评估和选择, 将倒逼企业通过不断优化组织构架、创新管理模式、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等提升综合竞争力, 即加强微观组织和产业主体建设, 从而促进产业组织优化。
1.4 信贷政策可以加速产业技术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 信贷活动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现代化的机制着重体现在它对技术开发各阶段的支持上, 顺应和满足企业各成长阶段的资金需求, 从初始研发、技术改进以及成果产业化等各阶段充分介入, 通过信贷扶持和金融资本运作增强企业成长力和风险分散力, 使市场化潜力巨大的技术迅速产业化, 并进而推进产业竞争和高度化的进程。在具体操作上, 一方面, 可通过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配合, 如政策性优惠贷款、对商业性贷款的政策性担保和贴息等, 将资金引向管理素质好、技术可行和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另一方面, 可引导银行机构加强同风险投资、保险等机构的配合, 通过鼓励开展投联贷、组合型融资等不断完善资本循环和退出渠道, 有效地推动潜力技术开发、优势技术推广和成熟技术市场化, 并通过组合融资和金融资本集聚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2 产业政策调整中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机制
在信贷政策传导及执行过程中, 应根据自然禀赋、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阶段性等的区域实际, 围绕需重点推进的产业开展专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2.1 评估指标体系
在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 坚持评估与提升信贷政策公信力相结合、评估与改进信贷政策管理相结合、评估与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因地制宜确定指标及其权重。为反映信贷政策导向效果的数量特征和发展水平, 主要采用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在数量关系上, 相关指标主要分为贷款总量指标、贷款增量指标、贷款结构指标等。结合区域工作重点, 将相关指标分为不同模块, 主要包括:信贷支持区域经济增长、信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指标、金融创新情况等。
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指标。该类指标旨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资本充足、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按照年度信贷投放计划, 保持贷款规模合理均衡增长, 有效满足实体经济信贷资金需求, 规避贷款投放偏快或偏慢现象, 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倾向, 力求实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主要包括:贷款余额、新增贷款量、贷款余额增速、贷款项目数、资金到位率等指标。
信贷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指标。该类指标主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产业机构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信贷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1)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指标。设置对区域支柱产业、重点行业及重点区域的信贷支持的评估指标, 引导资金积极流向实体经济。 (2) 绿色信贷和节能减排指标。国家产业政策淘汰和限制高耗能、高污染、技术落后的企业和项目, 信贷上相应采取禁止和退出的政策;国家产业政策积极鼓励低耗能、绿色环保、技术先进的企业和项目, 信贷政策相应予以支持。 (3) 适度超前支持转型升级重点方向产业和行业, 如对金融支持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采取较为宽松政策, 并设置较强的正向激励机制, 对不良贷款等适度提高容忍度。
金融创新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反映金融机构内生增长潜力, 未来收益能力及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金融改革创新。衡量金融机构推进金融管理机制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创新、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等的创新情况。 (2) 金融产品及工具创新。该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信贷产品创新、运行情况以及市场认可程度等, 金融衍生工具创新, 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票据业务开展情况以及金融支持直接债务融资发展情况。 (3) 金融服务创新。主要包括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创新、服务方法创新和服务手段创新等。
2.2 评分方法
一是排序赋值法, 即将金融机构的某个指标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 若是正向赋值指标, 按降序排第一的得满分, 每降低一个位次扣减一定分数, 扣减值适当考虑相邻两个位次指标值之间的差距;逆向指标则按升序排列, 取分方法与正向指数类似。二是基准加减法, 即在金融机构某指标值的分布区间内先确定一个基准指标值和基准计分值, 然后指标值以此为参照, 每上升或下降一定幅度, 相应地增加或扣减一定分数。三是投影法, 即将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划分为不同的积分区间, 按照均匀分布进行投影计分。还可以结合以上三种评分方法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组合应用。
2.3 评估结果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形成:一是直接排序法。即将全部金融机构按照评估得分进行直接排序, 不进行等级划分。二是采用百分制并划分等级。即按照比例将被评估对象的得分折算为百分制, 按照被评估对象总量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 第一档次为优秀, 其余依次为良好、一般、较差。三是分组评估后按比例确定等级。即按照特定标准将被评估对象进行分组, 按照百分制对每组的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打分, 最终根据每组的评估对象总数按照比例划分等级。
3 对进一步提升信贷政策效果的建议
随着信贷政策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需要加强对信贷评估工作内在逻辑、评估理念等的深化认识, 使评估方法和评估手段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其可操作性和系统性逐步增强。
3.1 不断提升信贷评估的科学性
一是加强政策整体性和兼容性评估。在评估主题、指标选择等方面更加注重政策的兼容性, 避免评估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冲突和指标之间相互排斥。二是切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 合理选择评估主题。评估内容更加突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切合实际。如可以根据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实际情况, 将金融支持科技和新兴产业重点纳入综合评估并给予较高评分权重;传统农业地区可以将金融支持“三农”以及农业产业化等作为评估对象。
3.2 不断优化赋值方法和评估手段
一是延长评估区间, 增量与存量并重。为克服部分数据波动较大、稳定性差的问题, 通过拉长比较基准的考察时间避免个别年份和个别样本数据的巨幅波动对整体数据的影响。二是合理确定分值差距, 降低数据波动。为避免部分指标商业银行得分差距过大的问题, 应适当缩小了分值差距, 有效降低个别指标巨幅波动对综合评估结果的影响。三是改进定量评估方法, 提升分析水平。借鉴成熟、系统的综合评估理论, 采用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和技术, 进一步优化评估指标体系。
3.3 不断拓展评估范围
一是将融资方式创新纳入评估体系。为了加强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可将金融机构开展的直接融资创新工作纳入评估, 有利于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二是将金融支持新兴经济领域、新型经济主体或行业的评估纳入评估体系。例如, 加强金融对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的评估, 引导金融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将贷款定价机制纳入评估体系。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将定价机制及服务收费等情况纳入信贷政策导向评估, 以利于从量、价两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参考文献
[1]GOLDSMITH.Financial Strueture and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PATRICK H T.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66, 14 (2) .
[3]张旭, 伍海华.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因素——机制、模式与政策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 2002 (1) .
[4]傅进.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4.
[5]毕德富, 平晓冬, 周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 2008 (4) .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评估】推荐阅读:
高新技术产业11-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05-10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06-06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06-24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07-02
高新技术产业化11-20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06-1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09-21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0-23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08-31